第二节 呼吸的全过程

合集下载

《呼吸的过程》课件

《呼吸的过程》课件

PART 05
保护呼吸系统,维护健康
REPORTING
戒烟
戒烟可以显著降低患 呼吸系统疾病的风险 ,如慢性阻塞性肺病 、肺癌等。
戒烟可以降低心血管 疾病的风险,改善整 体健康状况。
戒烟可以改善肺功能 ,减轻呼吸困难和咳 嗽等症状。
减少空气污染的暴露
空气污染是呼吸系统健康的主要 威胁之一,减少暴露可以降低患
呼气
01
02
03
04
呼气是呼吸过程的结束阶段, 通过鼻子或嘴巴排出体内的气
体。
呼气时,胸腔缩小,使肺内压 升高,气体顺压力差排出体外

呼气过程中,身体释放二氧化 碳,与血红蛋白分离,通过呼
吸排出体外。
呼气过程中,身体需要消耗能 量,呼吸肌舒张,使胸腔缩小

气体交换
气体交换是呼吸过程中的核心环节, 通过肺部实现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 。
哮喘
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 ,以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通常 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胸闷或
咳嗽等症状。
哮喘的病因较为复杂,可能与遗 传、环境因素、过敏等有关。
治疗哮喘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 避免诱发因素、哮喘教育等,以 控制症状、减少发作频率和提高
生活质量。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COP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主要特征是持续的气流受限,通常与长期 吸烟或暴露于有害物质有关。
《呼吸的过程》ppt 课件
REPORTING
• 呼吸系统概述 • 呼吸过程 • 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 呼吸系统的疾病与健康问题 • 保护呼吸系统,维护健康
目录
PART 01
呼吸系统概述
REPORTING
呼吸系统的组成

简述呼吸的全过程

简述呼吸的全过程

简述呼吸的全过程
呼吸是生命的重要过程之一,它通过吸入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来维持身体健康。

呼吸的全过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
1. 吸入空气:当我们吸气时,肺部扩张,胸腔内部容积增大,空气进入呼吸道。

2. 气道传导:空气进入鼻腔或口腔,通过喉咙和气管到达肺部。

3. 气体交换:在肺泡中,氧气通过肺毛细血管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同时二氧化碳从血液中进入肺泡,准备被呼出。

4. 呼出空气:在呼气时,肺部收缩,胸腔内部容积减小,空气排出呼吸道。

这些步骤构成了呼吸的完整过程,它们的顺序和正常功能对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任何一步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呼吸困难或其他健康问题。

因此,我们需要认真照顾呼吸系统,保持身体健康。

- 1 -。

呼吸运动

呼吸运动
1、每分通气量的适应
180 160 140 120 100 80 60 40 VE•l / min (BTPS)
三个状态比较:
(1) 安静:VE相同
无训练者
有训练者
(2) 相同运动强度时: VE有训<无训(能量节省化: 在相同强度下,运动员只须较 小的VE就可满足能量需要, 而无训者则需要较多)
20 0
训练: 在相同通气量(VE)下,运动员吸氧量(VO2)多
在相同吸氧量(VO2)下,运动员通气量(VE)少
→运动员呼吸效率高→能完成的运动强度↑
(五)吸烟
吸烟使呼吸道阻力增大,运动时肺通气更费力,呼吸肌要消耗
更多氧,工作肌可用氧显著减少。 临运动吸烟,使血红蛋白更偏向于携带烟中的co。 在运动前24小时内不吸烟,可使呼吸道阻力明显缓解,呼吸 肌耗氧减少1/4。 运动后吸烟和被动吸烟将给人带来更大的危害。
每分最大随意通气量(MVV):在实验条件下,
最大限度地做深而快的呼吸,每分钟吸 入或呼出的气体量称为~。 一般成人可达150L/min。 有训练者〉无训练者 一般人运动时的VEmax远低于MVV,说明进行最大强度运动时, 人体肺通气量仍 低于其最大能力。随训练水平的提高,两者的差异 减小。
VEmax
在运动过程中血流不足更常见
四、肺换气功能的评定
评定指标:氧扩散容量是指肺泡膜氧分压差为 1mmHg (0.13Pa)时,每分钟可扩散的氧量。 此值越大,说明肺换气效率越高。 静息时,青年男子氧扩散容量为20-33ml/min/mmHg, 运动时可达60ml/min/mmHg, 耐力运动员可达80ml/min/mmHg
运动对肺换气速度的影响
扩散面积大大增加,肺换气效率提高,速度加快。

2022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三章人体的呼吸 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2022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三章人体的呼吸 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自主预习
基础巩固
能力提升
-6-
6.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 (1)肺泡数量 多 。 (2)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 毛细血管 。 (3)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 一 层扁平的上皮细胞。 7.进入血液中的氧,通过 血液循环 输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 细胞里;人体呼出的气体中, 氧气 含量减少,
A.曲线ac段表示吸气过程 B.曲线ce段表示吸气过程 C.曲线bc、cd段表示吸气过程 D.曲线ab、de段表示吸气过程
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自主预习
基础巩固
能力提升
-20-
4.[赤峰中考]当血液通过肺泡周围毛细血管时,氧含量发生变 化,下列能正确表示该变化的曲线是( D )
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18-
2.下列关于人体气体交换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吸气时,胸廓缩小,外界空气进入肺 B.呼气时,胸廓扩大,肺内气体排出体外 C.肺泡内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 D.肺泡内的二氧化碳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
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自主预习
基础巩固
能力提升
-19-
3.如图是肺内气压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D)
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自主预习
基础巩固
能力提升
-17-
1.体检时连续三次测得小明的肺活量值分别是2700毫升、 2600毫升、2800毫升,则小明的肺活量是( A ) A.2800毫升 B.2600毫升 C.2700毫升 D.8100毫升
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自主预习
基础巩固
能力提升
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人卫版-生理学-第五章-呼吸)

人卫版-生理学-第五章-呼吸)

二、气体交换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一) 肺换气
(二)影响肺换气的因素: 上皮基底膜
1.呼吸膜的厚度: 反比; (0.2~1m)
肺泡上皮 含肺泡表面 活性物质的 液体分子层
2.呼吸膜的面积: 正比; (70㎡,安静时仅用40 ㎡)
肺泡 CO2
3.通气/血流比值( V•A/Q• )
间隙
毛细血管基膜 毛细血管内皮
综上所述
分压差*溶解度 D∝
√分子量 CO2的扩散速率约为 O2的2倍
当O2和 CO2分压差相同时,CO2的扩散速率约为 O2的21倍。在肺泡和静脉血之间, O2的分压差约 比CO2分压差大10倍。
综合以上几种因素的影响,其结果CO2的扩散速 率比O2的扩散速率大2倍。由于CO2比O2容易扩散, 故临床上缺O2比CO2潴留常见。
第五章 呼吸
肺通气 肺换气 气体运输 组织换气
O2
CO2
肺 O2 CO2
O2
血液 循环
CO2
O2 组织 细胞
CO2
呼吸过程的三个环节示意图
第一节 肺通气
肺通气 ( pulmonary ventilation ) 指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 1.肺通气的器官: 呼吸道:沟通肺泡与外界环境的气体通道 肺泡:气体交换的场所。呼吸膜六层结构 胸廓:肺通气的动力
三、肺通气功能的评价
(一)肺容积
1.潮气量 (TV) :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量。平静, 500mL 2.补吸气量(IRV) : 平静吸气末,尽力吸气所能 吸入的气量。1500-2000mL
3.补呼气量(ERV):平静呼气末,尽力呼气所能 呼出的气量。 900-1200mL
4. 余气量(RV) :最大呼气末存留于肺内不能再 呼出的气量。 1000-1500mL

第五章呼吸ppt课件

第五章呼吸ppt课件

血液中去氧Hb含量达50g/L以上,口唇、甲床呈 青紫色
常表示机体缺氧
(二)氧解离曲线
1.定义:血Po2和Hb氧饱和度之间关系的曲线
2.生理意义: S形曲线
Po2范围
曲线形态
意义
曲线上段 60~100mmHg
较平坦
Po2适当降低 ,不致于发生明 显的低氧血症
曲线中段 40~60mmHg
较陡
随血液Po2降低,有较多O2被释 出供组织利用
通气/血流比值 概念:肺泡通气量与肺血流量的比值 平均值:0.84 表示肺泡通气量与肺血流量相匹配 肺换气效率最高 比值增大:相当于肺泡无效腔增大 (部分肺血管栓塞) 比值减小:发生功能性动-静脉短路(哮喘发作)
(二)组织换气 组织内Po2低于动脉血 ,O2由血液向组织细胞扩散 Pco2则高于动脉血,CO2由组织细胞向血液扩散 体循环内的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2.反射过程
肺扩张反射:吸气→呼吸道扩张→肺牵张感受器兴 奋→迷走神经→延髓→抑制吸气神经元→使吸气转 为呼气
肺缩小反射:呼气→肺缩小→肺牵张感受器刺激减 弱→吸气抑制被解除→吸气再次发生
3.生理意义 肺扩张反射:防止吸气过深和加快呼吸节律 人对肺扩张反射敏感性很低,平静呼吸无作用 深呼吸(潮气量>0.8L)时,或病理情况下 (肺充血、肺水肿、肺炎等)才引起该反射 肺缩小反射:阻止呼气过深和肺不张 平静呼吸的调节中意义不大
生理意义 维持肺泡的扩张状态 促进静脉血液和淋巴回流
(二)肺通气的阻力 1.弹性阻力 包括肺弹性阻力和胸廓弹性阻力 弹性阻力大小可用顺应性来度量 顺应性:弹性组织在外力作用下扩张的难易程度 顺应性与弹性阻力呈反变关系
肺弹性阻力 来源 肺泡表面张力(2/3) 肺弹性纤维的弹性回缩力(1/3) 肺泡表面张力 因肺泡内液-气界面存在而形成 使肺泡趋于缩小

第五章 呼吸

第五章  呼吸
总容量。 1.潮气量 平静呼吸时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体的量称为潮气量
(TV),约为400~500ml。 2.补吸气量 平静吸气末,再尽力吸入的气量称为补吸气量
(IRV),又称吸气储备量。正常成年人约为1500~ 2000ml。 3.补呼气量 平静呼气末,再尽力呼出的气量称为补呼气量
(ERV),也称呼气储备量。正常成年人约为900~ 1200ml。 4.残气量 最大呼气末存留在肺内不能再呼出的气量称为残气量
(RV)。正常成年人约为1000~1500ml。
(二)肺容量
肺容量是指肺容积中两项或两项以上 的联合气量。
1.深吸气量 从平静呼气末作最大吸气时所能 吸入的气量为深吸气量 (IC)。它是衡量最大通气 潜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2.功能残气量 平静呼气末肺内存留的气量称为 功能残气量(FRC)。正常成年男性约为2500ml,成 年女性约为2000ml。功能残气量代表了吸气肌处 于松弛状态时的肺容量,肺弹性降低、呼吸道狭 窄致通气阻力增大时可使功能残气量增加。
(跨肺压即肺内压与胸内压之差)
在肺充血、肺水肿及肺的纤维化等病 变情况下,肺组织比较坚硬,弹性阻力增 大,肺的顺应性减小,此时吸气必须更加 用力,产生更大的胸内负压,才能有足够 的肺通气量
肺的弹性阻力是吸气的阻力,呼气的动力。
肺的弹性阻力增大时,肺顺应性降低, 出现吸气困难。如:肺充血、肺组织纤维化、
5.肺总容量 肺所能容纳的最大气量,称 为肺总容量( TLC),它等于肺活量与残气 量之和。正常成年男性平均约为5000ml, 女性约3500ml。
六、肺通气量
(一)每分通气量
是指每分钟吸入或呼出的气体总量。 每分通气量=潮气量×呼吸频率。
最大通气量: 只测10s或15s。

生理学第五章 呼吸生理

生理学第五章 呼吸生理
中具有重要意义。
意义:反映肺活量及呼吸阻力(弹性阻力及气道通
畅程度)。
(4)肺总量 = 肺活量 + 余气量 男:5000 ml; 女:3500 ml
(二)肺通气量和肺泡通气量
1. 肺通气量(pulmonary ventilation) = 潮气量 × 呼吸频率
最大随意通气量:尽力作深快呼吸时,每分钟所能吸入 或呼出的最大气量。
血氧容量、血氧含量、血氧饱和度
HbO2呈鲜红色, Hb呈蓝紫色
临床:发绀(Hb含量达5g/100ml),常表示缺氧。 例外:红细胞增多症;相反,严重缺氧和CO中毒
4. Hb与O2的结合或解离曲线呈S形 与Hb的变构效应有关 Hb为紧密型 HbO2为松弛型
(三)氧解离曲线
表示血液PO2与Hb氧饱和度关系的曲线
•胸廓容积>肺容积
•胸廓将肺拉大
•肺回缩
胸内负压
•胸内压=肺内压 - 肺回缩力 =大气压 - 肺回缩力 = - 肺回缩力
•平静呼吸时,胸膜腔内压为负压 呼气末:-3 ~ -5 mmHg 吸气末:-5 ~ -10 mmHg
临床:气胸
胸内负压的作用:
①利于肺扩张, 实现肺通气
②利于静脉血、 淋巴液回流
第五章 呼吸生理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肺通气 呼吸气体的交换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呼吸运动的调节
呼吸: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呼吸的全过程包括:
1 外呼吸(肺通气+肺换气)
2 气体在血中的运输
3 内呼吸(组织换气+细胞内氧化)
血液循环
组织细胞

O2 CO2
O2 CO2
肺通气 肺换气 外呼吸

西医学概论_人体生理学第五章 呼吸

西医学概论_人体生理学第五章 呼吸
无效腔增大或肺动脉部分阻塞。 比值<0.84:可能肺通气不良,如哮喘发作─功能
性动-静脉短路。
第三节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一、O2和CO2在血液中存在的形式
血液O2和CO2的含量(ml/L血)
动脉血
静脉血
物理 化学 合 物理 化学 合 溶解 结合 计 溶解 结合 计
O2 3.0 200.0 203.0 1.2 152.0 153.2 CO2 26.2 464.0 490.2 30.0 500.0 530.0
呼吸性细支气管)。150ml 肺泡无效腔:因无血流通过而不能进行气体交换的
肺泡腔。 生理无效腔:解剖无效腔+肺泡无效腔
第二节 呼吸气体交换
一、气体交换的原理
原理:扩散。动力:膜两侧的气体分压差。 条件:气体的理化特性、膜通透性和面积、分压差。 速率:= 扩散速率(D)
分压差×温度×气体溶解度×扩散面积 扩散距离×√分子量
Hb氧含量和氧容量的百分比。
(三)氧离曲线
△ 概念: 表示血氧分压与血红蛋白氧饱和度关
系的曲线。
△ 意义: 表示在不同PO2下O2与Hb的分离或结合
的情况。呈“S”型。
1.上段:PO28.0~13.3kPa (60~100mmHg) 坡度较平坦。
表 明 : PO2 变 化 大 时 , 血氧饱和度变化小。 意义:保证低氧分压时的 高载氧能力。
直接动力:肺内压 与外界大气压间的压
吸气
呼气
力差。
3.胸膜腔内压
(1)胸内压的概念:胸膜腔内的压力,正常时,不 论吸气或呼气,胸膜腔内的压力总是低于大气 压,又称胸内负压。
(2)特点: 平静呼吸时胸内压始终为负压 用力呼吸时负压变动更大
(4)成因:

生理学:第五章_呼吸

生理学:第五章_呼吸

第五章呼吸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称为呼吸(respiration)。

呼吸的全过程由三个环节组成:①外呼吸,包括肺通气和肺换气;②气体运输;③内呼吸,即组织换气,有时也将细胞内的氧化过程包括在内。

第一节肺通气一、肺通气的原理气体进出肺取决于推动气体流动的动力和阻止气体流动的阻力的相互作用,动力必须克服阻力,才能实现肺通气。

1.肺通气的动力:肺泡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压力差是肺通气的直接动力,而呼吸运动则是肺通气的原动力。

(掌握)(1)呼吸运动:指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胸廓节律性扩大和缩小的过程。

它包括吸气运动和呼气运动。

1)呼吸运动的过程:•吸气过程①(平静)吸气时,膈肌、肋间外肌收缩T胸廓扩大T肺容积扩大T肺内压降低(v大气压气体进入肺T完成吸气。

②用力吸气时,辅助吸气肌也参与收缩。

•呼气过程①(平静)呼气时,膈肌、肋间外肌舒张T肺弹性回缩,容积减小并牵引使胸廓缩小T肺内压增加(>大气压)T气体排出肺T完成呼气。

②用力呼气时,呼气肌也收缩T胸廓进一步缩小T肺内压进一步增加T更多气体排出肺。

2)呼吸运动的型式:①腹式呼吸和胸式呼吸:膈肌的收缩和舒张可引起腹腔内器官位移,造成腹部的起伏,这种以膈肌舒缩活动为主的呼吸运动称为腹式呼吸。

肋间外肌收缩和舒张时主要表现为胸部的起伏,这种以肋间外肌舒缩活动为主的呼吸运动称为胸式呼吸。

一般情况下,成年人的呼吸运动呈胸式和腹式混合式呼吸。

②平静呼吸和用力呼吸:安静状态下的呼吸运动称为平静呼吸,呼吸频率为每分钟12〜18次。

当机体运动或吸入气中C◎含量增加而Q含量减少或肺通气阻力增大时,呼吸运动将加深加快,这种呼吸运动称为用力呼吸或深呼吸。

在缺氧、CQ增多或肺通气阻力较严重的情况下,可出现呼吸困难。

(2)肺内压:指肺泡内的压力。

在呼吸过程中,肺内压呈周期性波动。

吸气时,肺内压下降,低于大气压,气体入肺,至吸气末,肺内压与大气压相等。

反之, 呼气时,肺内压升高,高于大气压,气体出肺,至呼气末,肺内压与大气压相等。

呼吸

呼吸

用力呼吸的特点
●用力吸气时,辅助吸气肌也参加。 ●用力呼气时,除吸气肌舒张外,呼气肌(肋间 内肌+腹壁肌)也收缩。
与平静呼吸的比较: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①平静呼吸时,吸气是主动的,呼气是被动的。 ②用力呼吸时,吸气和呼气都是主动的。 ③平静呼吸时,肋间外肌所起的作用<膈肌。
4.肺内压:
肺内压是指肺内气道和肺泡内气体的压力。
第四节
一、运输形式: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一)物理溶解:气体直接溶解于血浆中。
特征:①量小; ②溶解量与分压呈正比: (二)化学结合:气体与某些物质进行化学结合。 特征:量大,• 要运输形式。 主
物理溶解
动态平衡
化学结合
二、氧的运输
•物理溶解:(1.5%) •化学结合:(98.5%) 暗红色 鲜红色 HB PO2↓(氧离)
(ml/L) (KPa) (KPa) (KPa)
O2、CO2扩散速率(D)的比较
在分压相同条件下,CO2的扩散速率是O2的 20倍;但在肺中,由于肺泡气和V血间分压差的 不同,CO2的扩散速率实际约为O2的2倍。
(二)呼吸膜
1.厚度:呼吸膜厚度↑→气体交换↓ 2.面积:呼吸膜面积↓→气体交换↓ 呼吸膜厚度: 0.6 μm 肺毛细血管直径: 5 μm 红细胞直径: O2 CO2 6~7 μm
三、影响气体交换的因素
(一)气体扩散速率
—————————————————————————————————————— 分子量 血浆溶解度 肺泡气 A血 V血 D —————————————————————————————————————— O2 32 21.4 13.9 13.3 5.3 1 CO2 44 515.0 5.3 5.3 6.1 2 ———————————————————————————————————————

第五章 生理学 呼 吸

第五章  生理学 呼 吸
肺通气量 = 潮气量×呼吸频率
平静呼吸时, 正常成人约为: 500ml×(12-18)次/分= 6-9L/min
最大随意通气量: 尽力作深、快呼吸时的肺通气量。 正常成人约为70-120L/min
通气贮量百分比——
衡量通气功能贮备能力的指标。
最大通气量—每分平静通气量 通气贮量百分比=——————————————
(2)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合成与释放:
肺泡Ⅱ型细胞 主要成份:
二棕榈酰卵磷脂
肺泡 肺泡内液层
肺泡表面 活性物质
分布及特点: 呈单分子层分布在肺泡液体层表面 极性端插入液体层,非极性端朝向肺泡腔 分布密度与肺泡大小有关,小肺泡分布密
度大,大肺泡分布密度小。
* 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分布密度可随肺泡




作用:吸气时胸廓扩大,呼气时胸廓缩小
第二节 肺通气
----- 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肺通气包括:吸气和呼气。
一、肺通气的动力
肺内压<大气压 肺内压>大气压
吸气
呼气
肺内压与大气压之差
作用:吸气时胸廓扩大,呼气时胸廓缩小
呼吸运动:呼吸肌收缩和舒张引起的胸廓节 律性扩大和缩小。
吸气肌 收缩 (呼气肌) 舒张


吸气
呼气
• 平静呼吸:安静状态下 平稳而均匀的自然呼吸。
– 吸气:膈肌和肋间 外肌收缩,主动过程
– 呼气:膈肌和肋间 外肌舒张,被动过程
膈肌收缩 呼吸运动
和肺内压 膈肌下降 的变化:
胸廓上下径
肋间外肌收缩 肋骨、胸骨上提 前后径、左右径增大
(1)平静吸气时
(主动过程)
胸腔扩大 肺扩张

简述呼吸全过程的三个环节

简述呼吸全过程的三个环节

简述呼吸全过程的三个环节
呼吸全过程的三个环节包括呼吸通道、肺泡和呼吸膜。

1. 呼吸通道:呼吸通道包括鼻腔、喉咙、气管和支气管。

鼻腔是空气入口,通过鼻孔进入鼻腔,其中的细毛和黏液可以捕获和清除空气中的灰尘和细菌。

然后空气通过喉咙进入气管,气管分支成两支支气管,一支进入左肺,一支进入右肺。

2. 肺泡:肺泡是呼吸系统最小的单位,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它们位于肺组织深处,是由微小的气囊组成的。

肺泡周围有一层薄薄的血管,氧气经过肺泡壁进入血液,而二氧化碳则从血液中经过肺泡壁排出体外。

3. 呼吸膜:呼吸膜是肺泡内的外膜和肺组织上的内膜之间的薄膜。

它由肺泡上皮细胞和肺组织上的细胞构成。

氧气从肺泡内进入血液,而二氧化碳从血液中通过呼吸膜排出体外。

这种气体交换是通过浓度梯度驱动的,氧气从高浓度处向低浓度处移动,而二氧化碳相反。

呼吸膜的存在确保了有效的气体交换。

5呼吸

5呼吸

> 67% < 67%
大于自然容积
向内 (吸气阻力)
小于自然容积
向外 (吸气动力)
胸廓容积的变化(△V) 胸廓的顺应性=
(Cchw)
跨胸壁压的变化(△P)
正常值: 0.2L/cmH2O
肺和胸廓的总弹性阻力为:
1
1
11
1
CL+chw
CL
Cchw
0.2 0.2
如以顺应性来表示,则总顺应性 0.1L/cmH2O
高频通气
小结小 结
第二节 肺换气和组织 换气
一、气体交换的 原理
二、肺换气 三、组织换气
一、气 体 交 换 的 原 理
(一)气体的扩散
定义:气体分子由分压高处向分 压低处发生净移动的过程。
气体扩散速率(diffusion rate,D)
定义:单位时间内气体扩散的容积
公式
D∝
△P·T·A·S d·√MW
2.非弹性阻力
惯性阻力
粘滞阻力
气道阻力 约占80%~ 90%
鼻 约占总阻力50%
声门
约占25%
气管和支气管 约占15%
口径小于2mm的细支气管 约10%
气道阻力 (AIRWAY RESISTANCE)
大气压与肺内压之差(cmH2O) 气道阻力=
单位时间内气体流量(L/s ) 影响因素
平静呼吸和用力呼吸
安静状态下的呼吸称为平静呼吸 (eupnea)
机体运动或吸入气中co2含量增加或o2含量 减少时,呼吸将加深、加快,这种型式的 呼吸称为用力呼吸或深呼吸(forced respiratory)
在 缺 氧 或 co2 增 多 时 , 会 出 现 呼 吸 困 难

生理学--呼吸

生理学--呼吸

(一)呼吸中枢 1.脊髓: 第3~5颈段(支配膈肌)和胸段(支 配肋间肌和腹肌)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 •初级中枢 2.低位脑干 1)延髓:是呼吸节律起源的关键部位。 •产生呼吸节律的基本中枢 2)脑桥:脑桥呼吸N元的作用为限制吸 气,促使吸气向呼气转换。 •呼吸调整中枢。
3.大脑皮层: 呼吸运动在一定范围内可随意进行 ,并能按自身主观意志,在一定限度内 停止呼吸或用力加快呼吸,都是在大脑 皮层严密控制和协调下完成的。 •随意调节呼吸运动
机能:通气、 湿润、加温 清洁、保护
呼吸道口径的调节:
迷走神经(Ach)+ M受体
交感神经(NE) + β 2受体
平滑肌收缩 气道阻力↑ 平滑肌舒张 气道阻力↓
体液因素: 如组织胺、 5- 羟色胺、缓激肽等,可引起 呼吸道平滑肌的强烈收缩。
二、肺泡的结构和机能
肺泡是肺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肺泡上皮细胞分为: Ⅰ 型细胞(扁平细胞) 95% Ⅱ 型细胞(分泌上皮细胞)5% 肺泡隔:使肺泡具有一定的弹性,维持肺 泡的稳定开放具有重要意义。
2.胸内压成因

以胸膜腔密闭且含浆液为条件 胸廓生长>肺生长 胸廓容积>肺容积 胸廓将肺拉大
肺回缩 胸内负压








胸内压=肺内压 - 肺回缩力 =大气压 - 肺回缩力 = - 肺回缩力 呼气末:-3 ~ -5 (mmHg) 吸气末:-5 ~ -10 (mmHg) 用力吸气:-30 ~ -80 (mmHg) 用力呼气:110 mmHg
3.胸内压作用:
①维持肺泡和小
气道扩张状态,
使肺随胸廓运
动而运动。
② 利于静脉血及
淋巴回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肺的通气(板书)
6、b.观察呼吸时肋间肌运动对胸腔容积的影响 (肋骨) (肋骨) (胸骨) (胸骨) ( 肋 间 肌
( 肋 间 肌 (肋骨) 肋间肌舒张 肋骨下移内缩
)
(肋骨) 肋间肌收缩 肋骨上提外推 胸廓前后左右径扩大
)
胸廓前后左右径缩小
参考知识:气体中普遍存在着压力
状态分析:活塞静止不动的原因是两边气体压力相等
规律1:一定的条件下,压缩气体体积导致压力变大
规律2:一定条件下,气体体积变大导致压力减小
结论:一定条件下,气体的体积和压力成反比例的关系
二、肺的通气(板书)
7、a.吸气状态: 膈肌、肋间肌收缩
膈顶下降、肋骨上提外推 肺内气压下降 胸廓扩大 肺被迫扩张 外界空气进入肺 7、b.呼气状态: 膈肌、肋间肌舒张
说明:①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在减少,二氧化碳 在增加; ②呼出的气体中仍然是氧气比二氧化碳 多。
二、肺的通气(板书)
5、a.观察呼吸时膈肌运动的位置变化
二、肺的通气(板书)
5、b.观察呼吸时膈肌运动对胸腔容积的影响 膈肌 膈肌 舒张 收缩
膈顶 下降 胸廓 上下径 增大 膈顶 上升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胸廓 上下径 缩小
胸腔 缩小
第二节
呼吸的全过程
导入: 人体的呼吸并不是指一吸气、一呼气, 这只是呼吸中的部分环节,完整的呼 吸由四个过程组成。
一、人体呼吸的全过程(板书)
肺的 通气
肺泡与血 液间的气 体交换 气体在血液 中的运输
血液与组织 细胞间的气 体交换
二、肺的通气(板书)
1、通过呼吸运动实现,包括吸气过程和呼气过程 2、频率:约16次/分钟 3、由膈肌和肋间肌的收缩与舒张引起 4、呼出气体与吸入气体的成分含量比较:
血液
膈顶上升、肋骨下降内缩 肺内气压上升
胸廓缩小 肺被迫回缩 肺内气体被呼出
三、肺泡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板书)
(适于气体交换) 1、肺泡的特点: a、数量多 b、肺泡壁薄,仅由一层上 皮细胞构成 c、肺泡外缠绕有丰富的毛 细血管
2、气体交换的原理: 气体的扩散作用 (即气体由高浓度的地方向低浓度的地方运动) 3、气体交换的结果: 二氧化碳 氧气 血液 肺泡 肺泡 血液
胸腔 扩大
5 c.
、 再 观 察 模 拟 膈 肌 运 动 的 装 置 实 验
膈肌舒张,上升运动 胸廓上、下径缩小 胸腔容积变小 肺容积变小 气体从肺内排出
膈肌收缩,下降运动 胸廓上、下径增大 胸腔容积变大 肺容积变大 气体从外界进入肺内
二、肺的通气(板书)
6、a.观察胸廓的结构和组成
胸骨—————— 肋骨———— 肋间肌——
四、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板书)
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成氧合血红蛋白的形式运输 (补充:煤气中毒也叫一氧化碳气体中毒,因为 一氧化碳气体与血红蛋白结合而影响了氧气在血 液中的运输这一环节导致组织细胞缺氧。)
五、血液与组织细胞间的气体交换(板书)
1、气体交换的原理: —气体的扩散作用 2、气体交换的结果: 二氧化碳 氧气 组织细胞 血液 组织细胞 3、体内二氧化碳的最终来源 —组织细胞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