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不同层级对应的称谓和戒律
佛教里头的佛、菩萨、罗汉等的等级以及它们的关系?
佛教里头的佛、菩萨、罗汉等的等级以及它们的关系?这个问题要先说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区别,因为在两者中,对待这个问题是有区别的。
1.大约公元1世纪左右,佛教分为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乘,是承载或道路的意思,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对佛教教义的解释和理解有分歧。
小乘,保持原来的教义,以释迦牟尼为教主,以《阿含经》为主要经典;大乘,则对原来的教义有所修改和发展,认为三世十方有无数的佛,并已《般若经》《维摩经》《法华经》《华严经》《无量寿经》等为主要经典,小乘派认为自己是正统,大乘派则认为自己有创新。
2.(1)佛的含义佛,佛陀的简称,意思是觉,觉者,和知者。
佛教认为,觉有三种涵义:自觉,觉他(使众生顿悟),和觉行圆满。
其中,觉行圆满是佛教修行的最高境界,佛就是达到这种最高境界的觉者。
另外,小乘佛教所说的佛,一般是专用做对释迦牟尼的尊称;而大乘佛教除指释迦牟尼外,还泛指一切觉行圆满者。
(2)佛分类A.释迦牟尼三身佛,法身佛,居中;报身佛,居左;应身佛,居右。
B.三世佛,佛教的说法,即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有横三世佛(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居左,娑婆世界的释迦牟尼佛居中,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居右),竖三世佛(现在佛释迦牟尼佛,过去佛燃灯佛,未来佛弥勒佛)之分。
注:1.佛释迦牟尼佛左胁侍文殊菩萨,右胁侍普贤菩萨,此三者合称“释家三尊”2.药师佛左胁侍日光菩萨,右胁侍月光菩萨,此三者合称“东方三圣”或“药师三尊”3.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左胁侍观音菩萨,右胁侍大势至菩萨,合称“西方三圣”或“阿弥陀三尊”3.菩萨是只达到自觉和觉他两个境界,尚未达到觉行圆满需到未来成就佛果的修行者,寺院中常供奉的有: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世音菩萨,地藏王菩萨,大势至菩萨。
4.罗汉全称阿罗汉,即自觉者,在大乘佛教中罗汉低于佛,菩萨,为第三等,而在小乘佛教中罗汉则是修行所能达到的最高果位。
佛教认为,获得罗汉这一果位即断尽一切烦恼,应受天人的供应,不再生死轮回。
佛教的四个境界
境界: 1. 声闻小乘境在佛陀住世时期,能够听闻佛陀所教导的法义,而证得果智,称为佛陀的声闻圣弟子。
后把明悟“四谛”道理(知苦,断集,慕灭,修道),断除“见思烦恼”,叫“声闻”声闻指的是罗汉,罗汉有四果,第四果罗汉出离了生死轮回,也就是了了分段生死,开始了变异生死的人,是小乘佛教最高果位、大乘佛教里最低果位的人。
称闻佛言教悟苦、集、灭、道四谛之真理而得道者。
四谛的教法,能令人断除见惑(我见、常见、断见等错误见解)和思惑(对世间事物而起的贪嗔痴等迷情),证得涅槃(出离了生死轮回,也就是了了分段生死,),叫做声闻乘。
声闻乘是依四圣谛之理而起修声闻乘的果位名,梵语叫做斯陀含,华译为一来,意思是修到了此果位的人,死後生到天上去做一世天人,再生到我们这个世界来一次,就不再来欲界受生死了。
四果一.须陀洹果梵语须陀洹。
华言入流。
又名预流。
即初果也。
谓此人断三界见惑尽。
预入圣道法流。
故名入流。
(三界者。
欲界。
色界。
无色界也。
)二.斯陀含果梵语斯陀含。
华言一来。
即第二果也。
谓此人于欲界九品思惑中。
断前六品尽。
后三品犹在。
须更来欲界一番受生。
故名一来。
(思惑者。
谓眼等五根对色等五尘。
心起贪受。
迷惑不了也。
九品得。
于上中下三品中又各分三品也。
)三.阿那含果梵语阿那含。
华言不来。
即第三果也。
谓此人断欲界后三品思惑尽。
更不来欲界受生。
故名不来。
四.阿罗汉果梵语阿罗汉。
华言无学。
即第四果也。
谓此人断色界无色界思惑尽。
四智已圆。
已出三界。
已证涅盘。
无法可学。
(四智睹。
我生已尽。
梵行已立。
所作已办。
不受后有也。
梵语涅盘。
华言灭度。
)2 .缘觉中乘境也称辟支佛、独觉。
在无佛住世的时候,独自修行,观“十二因缘”之理,觉悟无常,断烦恼,证真理,从缘得觉,故叫“缘觉”,也称“辟支佛”。
缘觉指的是辟支佛,是属于中乘,比第四果罗汉略高,还没到大乘菩萨。
而缘觉乘,则是依十二因缘之理而起修十二因缘是缘觉所修的法门。
缘觉乘圣人比声闻乘利根,声闻乘闻佛说四谛法,从苦谛上悟入,而缘觉由集谛上悟入,故较声闻乘为深。
戒律
【戒律】戒与律的并称。
戒,梵语尸罗(s/i^la),指防非止恶的戒法。
律,梵语优婆罗叉(up-alaks!a),或毗尼(vinaya),指生活上的规律。
《大乘义章》卷一云(大正44·468a)︰‘言尸罗者,此名清凉,亦名为戒。
三业炎非焚烧行人,事等如热,戒能防息,故名清凉。
(中略)以能防禁故,名为戒。
(中略)所言律者,是外国名优婆罗叉,此翻名律。
解释有二︰(一)就教论,(二)就行辨。
若当就教诠量名律,若当就行调伏名律。
’戒与律原有不同的意义,而‘戒律’并用,意谓维持佛教教团之道德性、法律性的规范。
亦即‘律’指为维持教团秩序而规定的种种规律条项及违犯规律之罚则,属于形式的、他律的。
‘戒’指内心自发性地持守规律,属于精神的、自律的。
然而戒与律并非分离而行,而是平行地共同维持教团之秩序。
曹魏·嘉平年间(249~254),天竺三藏昙柯迦罗至中国,译出《僧祇戒心图》,为戒律传入中国之始。
唐代,鉴真赴日,于东大寺设戒坛授戒,又建唐招提寺弘传戒律,戒律遂传至日本。
戒律在印度佛教中,是所有佛教徒必备的条件,所以没有单以戒律成立宗派的意识。
但在民俗习惯、气候风土完全不同的中国社会,要完全按照律典上的戒条规定去实践,实在很困难,因而除了逐渐加强对律文异解及戒律内涵的探讨,以及产生完全以律藏之研究为主的律宗之外,其他如依据《法华经》而形成的天台宗、依据《华严经》而形成的华严宗、教外别传的禅宗,皆各有独特的戒律。
日本在传入中国佛教中的律宗后,不久又发展出依据《法华经》而形成大乘圆顿戒,并舍弃一切禁令式的戒律特质,而创造独特的戒律。
◎附︰木村泰贤着·欧阳瀚存译《原始佛教思想论》第三篇第四章〈戒律之精神〉(摘录)佛陀以解脱正道、劝导出家、依于纯真之动机为主。
其有动机不纯真者,亦姑容认之。
斯即佛陀之教团即僧伽所以扩大之一因也。
虽然,佛陀所最感困难之点,实亦在此。
盖由于动机真纯者,中途纵有过失,亦容易复其本来。
表示菩萨修行过程的四十二阶位
表示小乘修行四向四果的二十七賢聖位,聽聽special的意思。即前四向三果的“十八有學”與第四阿羅漢果的“九無學”。
5三十無鑿鑿的含義,聽說四十二。通常皆以為是為了便於率領,遂三分一百零八顆成三十六顆,其中包含有以小見大的義理,故與一百零八顆不異。菩薩。
六顆
6四十二顆
表示菩薩修行歷程的四十二階位,修行。即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和妙覺。special 意思。
表示菩薩修行過程的四十二階位等一切眾生同一悲仰,令諸眾生取得十四種恐懼的功德。看看yy是什麼意思。十四恐懼:
2十八顆
俗稱“十八子”,此中所謂“十八”指的是“十八界”,即六根、六塵、六識。
3二十一顆
表示十地、十波羅蜜、佛果。“十地”見“五十四顆”一段,看看神馬是什麼意思。“十波羅蜜”見“弟子珠”一段的先容,茲不贅述。而“佛果”指抵達最結果成佛的果位。
表示十界各有一百零八種苦悶,分解一千零八十種苦悶,你看special什麼意思。“十界”表示整個迷與悟的世界,可分為十個品種。你看艾維家紡品質怎麼樣。special 意思。
9一百零八顆
是最為罕見的數目,為了表示求證百八三昧,斷除一百零八種苦悶,從而使身心能抵達一種安寧的形態.
佛珠,也叫念珠,是佛教徒念佛時用以記數和束心的工具;同時也是佛教弟子修行時必備的一種信物。學會神馬是什麼意思。此日,很多喜好時髦或表現性情的人也戴上一串佛珠,但他們卻一定理解長短不同的佛珠所包涵的意義:
當代人們作為玩玉或藏玉,special的意思。乃至作為一種時髦,雖不是信佛,也可將玉佛珠作為淺顯玉器藏玩,這樣可能探討遴選和田白玉或和田青玉佛珠,其質地精緻,油潤爽滑。翡翠料的佛珠固然光澤文雅,質地硬,可幾次的把玩天久容易“生毛”,失落原有神韻,故不如和田玉料的佛珠的越玩越“活”之上風。佛珠的每每幾次把玩,使你手、腦、心並用,修身養性,無益壯健,其樂自得。
什么是戒律?什么是五戒?
什么是戒律?什么是五戒?戒、定、慧三学是佛门修学的基础,戒律是修定修慧的基础,五戒则是佛门所有一切戒律的基础。
在说五戒之前,我们先说说什么戒律。
古语说的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凡是一个有组织有理想的团体,都必然会有自己的一套规章制度,这个组织是否健全,就要看看它的规章制度是不是完善。
家有家规,校有校规,国有国法,政党有党章,军队有军纪,国际组织则有国际公约。
定这些规矩都是为组织内成员的权利义务和完成共同的理想而服务的。
佛教也不例外,为了自度度他,也有它自己相应的戒律。
但是世界上任何规章制度,都不是长久不变的,也都不是永远存在的,只有宗教徒的戒律是不变的。
一个宗教是否能长盛不衰,越传越广,也要看它的戒律内容。
人类世界在有史以来,产生过无数的宗教,但到目前为止,能被全世界所公认的宗教,却屈指可数。
因为戒律不但是为防止信徒的腐化,还要能够带给人类乃至一切众生幸福的生活,否则的话,就会逐渐被淘汰。
虽然各个宗教都有自己的戒律,可还没有哪一个其他宗教,能有佛教如此完善的戒律,但也不能否定他们戒律的作用。
戒律是梵文意译,戒在梵文里叫尸罗;律叫毗奈耶。
戒是警觉的意思,是一种道德标准的限制;律是规范、模式、榜样、标准的意思。
戒是指有所不为,律是指有所当为;戒是说这样的事不能做,律是说应该按照这样去做;戒是个人的持守,律则是团体的规章制度。
凡是任何有益于人类的高级宗教,它的戒律都不会违背人类的道德标准。
虽然佛教的戒律,层层发挥,超出一切宗教之外,但和其他几大宗教的戒律,也相差不远。
佛教的五戒,是一切佛教戒律的基础,五戒也没有什么特别稀奇之处。
在古代的印度,各个宗教都有五戒,并且内容大体相同,即便是基督教十戒,它的后五戒也是如此。
佛教五戒分别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儒家的五常:仁、义、礼、智、信;基督教的后五戒:勿杀、勿盗、勿淫、勿妄证、勿贪他人之所有。
佛教五戒和其他宗教戒律不同一点就是不饮酒,因为佛教着重开发智慧,饮酒就会让人昏迷,头脑不清醒,甚至因此而犯了前四戒,所以不许饮酒,属于遮戒。
成佛路上果位的划分——关于佛教果位的知识浏览
成佛路上果位的划分——关于佛教果位的知识浏览⼀、佛、菩萨、罗汉的说法是按照⼤⼩乘做的简单划分。
如按⼤乘圆教之义,则把成佛路上的果位分为五⼗⼆个阶位。
从低到⾼分别是: 1、⼗信:也叫“⼗信⼼”,即信⼼、念⼼、精进⼼、慧⼼、定⼼、不退⼼、回向⼼、护法⼼、戒⼼、愿⼼。
2、⼗住:也叫“⼗⼼住”,即发⼼住、治地⼼住、修⾏⼼住、⽣贵⼼住、⽅便⼼住、正⼼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住、灌顶⼼住。
3、⼗⾏:也叫“⼗⾏⼼”,即欢喜⼼⾏、饶益⼼⾏、⽆嗔恨⼼⾏、⽆尽⼼⾏、离痴乱⼼⾏、善现⼼⾏、⽆著⼼⾏、尊重⼼⾏、善法⼼⾏、真实⼼⾏。
4、⼗回向:也叫“⼗回向⼼”,即救护⼀切众⽣离相回向⼼、不坏回向⼼、等⼀切佛回向⼼、⾄⼀切处回向⼼、⽆尽功德藏回向⼼、随顺平等善根回向⼼、随顺等观⼀切众⽣回向⼼、如相回向⼼、⽆缚解脱回向⼼、法界⽆量回向⼼。
5、⼗地:也叫“⼗地⼼”,即四⽆量⼼、⼗善⼼、明光⼼、焰慧⼼、⼤胜⼼、现前⼼、⽆⽣⼼、不思议⼼、慧光⼼、受位⼼。
6、第五⼗⼀位;称为⼊法界⼼,即为等觉。
7、第五⼗⼆位:称为寂灭⼼,即为妙觉。
即是最⾼圆满的果位——佛。
⼆、补充说明: 1、⼀般说的阿罗汉是⼩乘四个果位中的最⾼果位,其初果须陀洹断惑的程度等同于圆教初信位菩萨,但是神通智慧与圆教初信位菩萨⽆法相⽐。
同理,⼆果斯陀含断惑程度等同于圆教三信位菩萨,三果阿那含断惑程度等同于圆教五信位菩萨,四果阿罗汉断惑程度等同于圆教七信位菩萨。
辟⽀佛断惑程度等同于圆教⼋信位菩萨,权教菩萨断惑程度等同于圆教九信位菩萨。
圆教初住以前的⼗信位菩萨没有证得法⾝,也叫“假菩萨”,⼗信位圆满则明⼼见性,⼤彻⼤悟,进⼊圆教初住位,即是法⾝⼤⼠,才是“真菩萨”。
2、在佛教中,最低的果位是⼤乘初信位菩萨,即⼩乘初果,证得此果位,则已⼊圣流,不再是凡夫,虽然未出六道,但永不堕落三恶道,天上寿命终尽,降⽣⼈间,⼈间寿命终尽,上升天上,如此七次往返,即证得阿罗汉果位,出离轮回,永⽆分段⽣死。
戒律概论
戒律概论
戒是梵文Sila的意译,音译是尸罗,本意是惯行、清凉等,转意为行为、习惯、道德等,是佛陀为佛教信徒制定的规矩,规章、公约,主要起防非止恶的作用。
律是梵文Vinaya的意译,音译为毗那那、毗尼等,转意为调服、善治、离行、化度、灭等,是对出家僧人制定的禁戒,能治伏诸恶。
戒是以自发的内心自觉遵守的规范,律含有在他人或教团的监督、强制下的规范。
戒律的初期是专门为出家比丘和比丘尼制定的,在家信众不得听闻。
后来,戒律用来泛指佛教为出家、在家徒众制定的一切戒律。
戒律是释迦摩尼佛亲自制定的,除释迦摩尼佛外,任何人不得制定戒律。
佛教的戒律有在家居士徒众的三皈、五戒,八戒及居士菩萨戒,出家众的沙弥和沙弥尼的十戒及比丘、比丘尼的具足戒,即比丘二百五十戒和比丘尼的三百八十四戒,以及大乘菩萨的三聚净戒。
佛教内部通常称五戒、八戒、十戒及具足戒为小乘戒,具足戒又称为声闻戒。
小乘戒是小乘佛法的发展和补充。
大乘佛教也要遵守小乘戒律。
小乘戒律中本来就是大乘佛教的基础,本来就有大乘精神。
因此我们认为将所谓的小乘戒称为“基本戒”更确切,可以免除大乘佛教徒对五戒、八戒、十戒和具足戒的轻视或有意无意的毁犯。
因为佛陀在世时的佛教,既非“小乘佛教”,也不是“大乘佛教”,而是融合了大小乘佛教的“根本佛教”。
所谓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只不过都是从这个根本
佛教所源流而出的两个流派而已。
佛法本身不存在大乘、小乘的根本区别;大小乘佛法是后人分别出来的。
佛陀在世时制定的戒律,不单纯为小乘佛教徒制定的,所以应该称为基本戒律或通用戒律。
四大宗教
基本教义
经典和标志
供奉或信仰对象
称谓、仪式、节日及习俗等
佛教
“四谛说”:苦、集、灭、道
苦谛是佛教对世界和人生本质的认识;“集谛”是佛祖对造成人生痛苦和烦恼原因的分析;“灭谛”是佛祖点化芸芸众生所指出的理想境界;“道谛”是佛祖为众生指明解脱痛苦、到达理想境界的道路
《三藏经》:释迦牟尼内容为经(言论总集)、律(佛教戒律和店长制度)、论释迦牟尼大弟子对其理论和思想的阐述)三藏
宏道济世
雷霆奥旨
节日:开斋节、宰牲节、圣纪节
基督教
上帝创世说、原罪救赎说、天堂地狱说
经典:《圣经》(《旧约》和《新约》)
标志:十字架
上帝、耶稣基督、圣母玛利亚、圣徒、天使
称谓:天主教教皇、东正教牧首(最高首领);主教或神父;修士、修女
仪式、洗礼、圣餐
节日:圣诞节、复活节
创始人
本山祖庭
宗教活动
宗旨
主要经典
天师道
东汉张道陵
俗神:风雷土地山等
神仙:八仙等
称谓:(道长)道士、道姑或女冠(元君)、监院或主持(道观负责人)
仪式:“斋薰”(清薰和幽薰)
伊斯兰教
分为逊尼派和什叶派;
六大信仰:信安拉、信先知、信天使、信经典、信前定、信后世
五功:念、礼、斋、课、朝
经典:《古兰经》和《圣训》
标志:新月
安拉、使者、天使(四大)
称谓:阿訇、毛拉、伊玛目
护法天神:四大天王、韦驮、哼哈二将、伽蓝神关羽
称谓:法师、住持、居士;
礼节:合掌、绕佛、顶礼
常见法事:日常的诵课、忏法、盂兰盆会、焰口施食、水陆法会
道教
道家创始人张陵用道教理论作为其基本教义;
以“道”为最高信仰;
佛教分派
佛教分派佛教的传布分南北二支,北传佛教称为大乘教,大乘佛教的区域是中国,蒙古,朝鲜,日本等地。
南传佛教称为小乘教,或称原始佛教,小乘佛教的区域是锡兰,缅甸,泰国,柬埔寨及高棉等地。
大小乘佛教在教理、戒规,以及追求目标——其实就是人生价值观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
粗略来说,小乘佛教追求个人解脱,即“自度”;大乘佛教追求所有众生都得到解脱,即成佛为最终目标。
大乘佛教尤其推崇释迦牟尼在成佛之前的菩萨阶段的修行,叫做“菩萨行”,遵行的戒律叫“菩萨戒”,因此非常强调入世,积极参与、干涉世俗生活。
这一人生态度和中国文化重视现世的思想暗合,所以一经传入中国,立刻得到了蓬勃的发展。
简单购-男求女姻缘符大乘佛教又有显密宗之别。
显宗以释迦牟尼为教主,密宗则以大日如来为教主。
大日如来又叫毗卢遮那佛,以太阳比喻“如来”,意即光明遍照法界,平等开发无量众生“种种善根”,成办世间一切“殊胜事业”。
按照密宗的说法,大日如来是法身佛,释迦牟尼是应身佛。
显宗的教义是释迦牟尼公开宣说的,故称显教。
密宗的教义则来自大日如来秘密传授,所以叫密宗。
密宗是印度佛教发展到晚期阶段的产物,但是密宗形成真正独立的思想体系和派别则是在公元七世纪左右,密宗的根本经典《大日经》和《金刚顶经》出现并盛行之后。
此宗仪轨复杂,所有设坛、供养、诵咒、灌顶等,均有严格规定,需经阿梨(导师、上师)秘密传授,外人不得而知,所以也叫密教、秘密教、瑜伽密教等,又被称为真言乘。
密宗和显宗都以成佛作为修行的终极目标,但是在如何成佛的途径上,则有不同的看法。
显宗认为成佛是一个累世修行的过程,在今世几乎不可能达到,而密宗则认为可以通过设坛、供养、诵咒、灌顶等秘密修行法,在今世即达到迅疾成佛的目标,就是密宗中“即身成佛”的教义。
大乘佛法有总览全局的两条主线:一是以大悲心为根本的方便法门,一是以性空见为主题的智慧法门。
这两者互为前提,相依不离,并称为“悲智双运”,没有智慧不能解脱,没有慈悲不能成佛。
[转载]关于“喇嘛教”、“红教”、“黄教”、“白教”之类的称谓(转帖)
[转载]关于“喇嘛教”、“红教”、“黄教”、“⽩教”之类的称谓(转帖)原⽂地址:关于“喇嘛教”、“红教”、“黄教”、“⽩教”之类的称谓(转帖)作者:雪域⾼原藏⽂化每每看到、听到“喇嘛教”、“红教”、“黄教”、“花教”之类的说法,总有⼀种如鲠在喉的感觉——这⼀类关于藏传佛教的俗称从来没有它的藏语原词,是不恰当的、错误的,⽽对其来源的解释更是具有误导性的,这在学术界早已得到澄清和纠正。
因此也希望藏传佛教研究者和佛教信徒们尽可能地使⽤正统的、准确的词汇术语,少⽤或者不⽤这些不伦不类的俗称。
在此转发尕藏加先⽣在1999年连载于《法⾳》4、5、6期的《藏传佛教称谓漫谈》⼀⽂,作为对此的说明。
尕藏加:藏传佛教称谓漫谈⼀、藏传佛教的宗派称谓藏传佛教⼜名藏语系佛教,主要流传于我国藏族居住地区,与汉传佛教⼀样同属北传⼤乘佛教。
它既有丰富系统的佛教经典与理论,⼜有严密深奥的实践修证次第,故在世界佛教史上占有⼗分重要的地位。
仅就藏传佛教的称谓⽽⾔,也极其繁多,除教内的喇嘛以外,多数⼈都难以明辨。
因此,在藏传佛教的称谓上曾出现⼀些不⼤确切的俗名,在社会上产⽣了⼀些不良影响。
如将藏传佛教称为为“喇嘛教”、格鲁派称为“黄教”、萨迦派称为“花教”、噶举派称为“⽩教”、宁玛派称为“红教”,以及将僧职夏奥称为“铁棒喇嘛”等等。
随着社会各界与藏传佛教界的交往⽇益增多和学术界对它的深⼊研究,过去流传的⼀些不⼤妥切的藏传佛教称谓逐渐得到纠正。
但是其中的个别俗名迄今仍不时在许多书籍或报刊上沿⽤。
故笔者拟⾸先对藏传佛教的宗派称谓作⼀介绍。
这不仅有利于尽快确⽴藏传佛教诸教派的正确统⼀的称谓,⽽且将有助于⼈们从整体上认识藏传佛教。
⾸先,藏传佛教这⼀总称谓在教内外、国内外必须确定下来,不容随意更改任意命名。
藏传佛教这⼀称谓是相对于汉传佛教、南传佛教等不同佛教⽀派⽽⾔的,⽆论是区域上的区别,还是语系上的异同,都能在这⼀称谓中得到体现。
因此,藏传佛教是通过藏语⾔流布在以青藏⾼原为主要区域的佛教⽀派的最准确⽽科学的称谓。
十方丛林都会有两序
一般在十方丛林都会有两序——东序西序:
一、序职与列序
1、序职:
按照僧人戒腊的长短或在该寺的资格、地位高低设立的一套职位体系;
属于寺院的荣誉职位,它是授予与该僧人的宗教实践及资历相联系的,通常伴随其担任的列序而授予相应的序职,相对比较固定,随着资历的提高或有特殊表现,有较大贡献者亦可升序;
2、列序:
是职掌寺院各种杂务的一套职位体系。
多为实职,有具体的职责分工,通常根据该僧人的发心及能力任命,半年或一年一换,可连任。
二、东与西
根据僧人在法堂,大雄宝殿,禅堂中站立或坐的位置的东西,前后又分别划分为东西两序。
东序:以熟谙世务者担任,主要负责寺内杂务,有都寺,监寺,副寺,维那,典座,直岁六位,为东序之首领,称为知事或悦众。
西序:以精通礼仪者担任,有首座,书记,知藏,知客,知殿六位,为西序之首领,称为头首。
三、两序排列
按序职与列职的不同,各有一套东,西两序排列。
1、列职次序
东序:督监,监院,副寺,库司,监收,庄主,磨头,寮元,殿主,钟头,鼓头,夜巡。
西序:典座,材头,饭头,菜头,火头,茶头,行堂,门头,园头,净头,照客。
2、序职:
东序:
维那,悦众(辅助维那敲法器者),祖侍,烧香,记录,衣钵,汤药,侍者,清众,请客,行者,香灯。
西序:
座元,首座,西堂,后堂,堂主,书记,藏主,僧值(值日僧),招待,参头,司水。
第十一章 宗教礼仪
六、基督教的禁忌
(一)离婚禁忌 (二)忌食动物血液 (三)忌占卜 (四)忌烟酒 (五)数字禁忌 (六)方位禁忌 (七)教堂内禁忌
七、基督教的主要节日
(一)圣诞节 (二)复活节 (三)圣灵降临节 (四)受难节
一、伊斯兰教的起源
公元7世纪初的阿拉伯半岛上,穆罕默德为实现各部落的和平统一,于40岁那年 宣称受真主“安拉”的启示,在麦加创立了伊斯兰教。“伊斯兰”一词,是阿 拉伯语的音译,意为“和平”。对信仰伊斯兰教的人,一般称为“穆斯林”,意 为“顺从真主者”。
二、伊斯兰教的派别
在伊斯兰教历史发展的整个过程中,教派与教派的斗争始终存在。 (一)逊尼派 逊尼派又称为正统派,是伊斯兰教中人数最多的一派。中国的穆斯林大部分属 于此派。 (二)什叶派 什叶派与逊尼派、哈瓦利吉派、穆尔吉埃派并称为早期伊斯兰教的四大政治 派别。该派拥护穆罕默德的堂弟阿里及其后裔担任穆斯林的首领——伊玛目。 该派的人数仅次于逊尼派。
四、基督教的典籍和标记
(一)基督教的典籍 (二)基督教的标记
五、基督教的礼仪
(一)基督教的称谓 东正教的最高首领称宗主教、牧首;重要城市的主教称都主教;地位低于都主教的 称大主教;教堂负责人称主教或神父;离家进修会的男教徒称修士、女教徒称修女。 (二)基督教的基本礼仪 1.洗礼 2.坚振 3.忏悔 4.圣餐 5.终傅 6.祷告 7.婚配
道教禁忌可分为四种层次:戒律、斋戒、清规、一般禁忌。 (一)戒律 (二)斋戒 (三)清规 (四)一般禁忌
七、道教的主要节日
道教崇尚多神,多以相关的道教神仙纪念日方式为吉庆,并流传至今。中国道教的节日以 农历为准。 正月初一日,元始天尊诞; 正月初九日,玉皇大帝诞; 二月十五日,太上老君诞; 三月初三日,真武大帝诞。
佛教中戒律知识介绍
佛教中戒律知识介绍佛教中戒律知识介绍佛陀临终时,弟子皆悲不自胜,纷纷恳求佛陀不要般涅盘。
佛陀于是说到:汝等比丘,于我灭后,当尊重珍敬波罗提木叉;如暗遇明、贫人得宝。
当知此则是汝大师,若我住世无异此也。
所谓“波罗提木叉”就是戒律之意。
佛门向有“以戒为师”一语,其来源与这段经文有关。
佛教的“戒律”只是一个普遍性、概括性名词,在各种经典中,常见的名称有下列四个:1、尸罗(sila)梵音“尸罗”,意译为“戒”。
本义为“清凉”,其意为,遵守戒条便得到内心清静凉快。
故六度波罗蜜中的第二度“持戒”亦有翻为“尸波罗蜜”者。
2、毗奈耶(vinaya)又称“毗尼”,意译为“律”。
本义为“灭”,“调伏”,其意为,能调伏消灭内心的烦恼。
3、波罗提木叉(pratimoksa)本以为“别解脱”,专指对身戒(主要为禁止杀、盗、淫等行为)及口戒(主要为禁止妄语、两舌、绮语、恶口等言语)而订定的外在行为上的解脱,有别于针对心意或精神的戒法(专指定共戒、道共戒),故称为“别解脱”。
又“波罗提木叉”一词有时亦指列记戒条的本子。
4、清规佛教传来中国后,产生中国文化特色的禅宗,此教派特别规定一些戒条,名为《清规》或《禅门清规》。
世人通常将上列戒律与清规混称为《清规戒律》。
以上1、2、3种名称虽有不同,但均可以“戒律”一词概括之。
这三种戒律均收在《大藏经》之中,而为三藏(经律论)的“律藏”。
如何浴佛《浴佛功德经》记载:1.以牛头栴檀、白檀、紫檀沈水,薰陆郁金香,龙脑香,零陵藿香等,放于干净的石上磨成泥状制作香水,置于干净的容器中。
2.以好的土做坛,可以方,可以圆,大小皆可,随之变化,上置浴床,中间安置佛像。
3.以其香汤沐浴,再以清水重沐,所用之水必须干净。
4.两指沥取香水自顶上灌,此水又称吉祥水。
5.手要轻,不要让净水溅出脚踏。
6.用软毛巾将佛像拭净,并烧好香,遍薰四方。
浴佛时应持何心态1.应持信心:要心生欢喜,深信功德,透过浴佛形式观照自己内心,让自性显发,同证如来的清净净法身。
佛教道教
佛教(公元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古印度,<大藏经>)产生传播与派别1.公元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创立,相当中国春秋;经典<大藏经>2.蓝毗尼(佛诞);菩提伽耶(悟道);鹿野苑(初转法轮);拘尸那迦(涅槃)-----佛祖四大胜迹!3.前6-前4原始佛教;前4-1部派佛教分上座部和大众部;1-7大乘佛教(自觉觉他);7-12密教阶段.4.南传佛教(云南傣族巴利语)北传佛教(汉传佛教汉语);藏传佛教(藏语) →前弘,后弘期5.(伊存授经)<浮屠经>, 西汉衰帝元寿元年前2博士秦景宪受大月氏使臣伊存传授<浮屠经>6.汉传佛教主要宗派→三论宗,天台宗,慈恩宗,华严宗,律宗,密宗,净土宗,禅宗共8宗.对中国文化思想和知识分子影响最大的是禅宗;民间信众最多是净土宗.7.禅宗祖师达摩,中国重要传人五祖弘忍→神秀,慧能→南北两宗→南宗临济,沩仰;曹洞;云门;法眼→杨歧,黄龙→合称五家七宗.六祖慧能<坛经>,禅宗集大成者,中国特色佛教禅宗.8.净土宗又叫念佛宗;专精念阿弥陀佛名号,即可往生;9.藏传佛教以大乘佛教为基础,吸收小乘,印度密教和原始苯教教理,无上瑜伽为最高修行次第,先显后密,显密圆通,设坛场,重咒术,有独特修行方式风格.派别→宁玛,萨迦,噶当,噶举,格鲁五派→红,花,白,老黄,新黄格鲁派有班禅和达赖两系→阿弥陀佛,观世音的化身.教义和供奉对象1.教义: ①.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②四圣谛→苦集灭道; 生老病死,爱离别,怨憎会,求不得,五蕴炽盛八苦;集是苦因,苦是结果,称集谛;修行基本内容→戒,定,慧③十二因缘→无明,行,识,名色,六人,触,受,爱, 取,有,生,老死.2.供奉对象→佛,菩萨,罗汉三等→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自觉觉他;自觉;①佛中为本性,左为德行,右为肉身;毗卢遮那意为大日如来,左(东侧) 中右(西侧)三身佛报身佛卢舍那佛法身毗卢遮那佛应身佛释迦牟尼佛三方佛琉璃药师佛婆娑→释迦牟尼佛极乐阿弥陀佛三世佛过去燃灯佛现在佛释迦牟尼佛未来弥勒佛②菩萨观音菩萨,普贤菩萨,文殊菩萨,地藏菩萨→四大菩萨左(东侧) 中右(西侧)华严三圣普贤菩萨毗卢遮那佛文殊菩萨释迦三尊文殊菩萨释迦牟尼佛普贤菩萨西方三圣观音菩萨阿弥陀佛大势至菩萨东方三圣日光菩萨药师佛月光菩萨③罗汉十六罗汉→庆友,宾头卢(降龙伏虎)共十八罗汉(康熙钦定)五百罗汉(获罗汉果) ;佛教认为世界中心须弥山,有七重香水海七重金山,金山外是咸水海→四大洲→四大天王→南增长;东持国;北多闻;西广目; 韦驮→婆罗门战神(南天王手下)经典标记节日1.经典→藏(意全书) →经,律,论三藏(教义,戒规,著作) →大藏经(现存完整有巴利文,汉文,藏文)2.标记→→①卍字符:火与太阳的象征,唐武则天时读音为万;②法轮图形:催破众生烦恼3.主要节日: 佛诞日(四月初八); 盂兰盆会节(七月十五)起源于梁武帝时代.礼仪称谓服饰佛事1.礼节→九仪;合十;绕佛(顺时绕佛一周三周等);顶礼(五体投地,两膝两手头俗称磕长头)2.称谓: 佛教信众有四类,叫四众弟子,在家两众(优婆塞→男居士,优婆夷→女居士);出家两众(比丘,比丘尼→均受具足戒).3.服饰: ①僧人所穿符合戒律规定的叫法衣;释迦牟尼规定僧人衣服为三衣.→九条衣,七条衣,五条衣;②袈裟→不正色,坏色→出家人的衣服应用丢弃的破碎衣片缝衲而成,叫百衲衣.除了法衣还有常服(多为黄褐灰等色的圆领方袍,叫海青)4.佛事: 内部→皈依,剃度,受戒,羯磨,安居,传法,讲经,灌顶等外部→水路法会,忏法,盂兰盆会,普佛,供天,打七等汉地佛教寺院的主要殿堂1佛教寺院历史上有伽蓝(众园),兰若(空闲之处),招提(四方僧房)等称谓. 寺为古代官署,院为寺内院落2.殿和堂是寺院主要建筑. 禅林是禅宗寺院. 伽蓝七堂→三门,佛殿,法堂,僧堂,库房,西净,浴室3.一座寺院应具备7种建筑物叫七堂伽蓝→塔,佛堂,讲堂,钟楼,藏经阁,僧房,斋房.4.由南向北: 三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藏经楼(三门两侧为钟鼓楼)5三门(三解脱门)有三道大门→→智慧,慈悲,方便(信,解,行) →中门空门,东侧无相门,西侧无作门.天王殿供弥勒佛(正面),韦陀(背面)两侧为四大天王.中国佛教名山与文化古迹1.佛教名山→四大佛山山西台怀五台山四川峨眉山浙江普陀山安徽青阳九华山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音普萨地藏菩萨五大禅处:显通寺,塔院寺,殊像寺,罗睺寺,菩萨顶三大寺:普济寺,法雨寺,慧济寺金乔觉传戒于华城寺,99岁圆寂,化身佛光寺四绝:建筑,塑像,壁画,墨迹主峰佛顶山东南第一山“清凉佛国”,南禅寺有最早木构筑海拔3099米4者最高海天佛国仙城佛国2.佛教名寺:白马寺是中国佛教发祥地,河南洛阳,东汉永平11年建,中国最早寺院,被全国佛教称”祖庭”. 天台宗→浙江天台山国清寺; 三论宗→江苏南京栖霞山栖霞寺;法相唯识宗→陕西西安慈恩寺(大雁塔) 华严宗→陕西华严寺,草堂寺律宗→扬州大明寺(鉴真和尚曾在此寺) 密宗→西安大兴善寺和青龙寺净土宗→江苏庐山东林寺禅宗→河南登封少林寺3.佛教名窟:四大名窟→→敦煌石窟, 龙门石窟, 云冈石窟, 麦积山石窟重庆大足石刻→晚唐,五代至两宋→完全民族世俗化,汉族风格,圆觉洞最突出.甘肃敦煌石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莫高窟→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由建筑,壁画,泥塑佛教艺术宝库.北魏时期,有汉代石刻艺术的风格,吸收外来艺术的特点.民族倾向化,世俗化,造像丰满端庄,强烈的生活气息.(明显)以敷彩泥塑造像闻名鸣沙山武周山龙门山香山间麦积山卢舍那佛像→象征塑像馆4.佛教名塔.道教(东汉中叶,张道陵,蜀鹤鸣山,<道德经>)形成及各种派系1.中国东汉中叶,张道陵创立“五谷米道→天师道→龙虎山”(张陵张衡张鲁→三师),鹤鸣山。
戒律的名称及作用
济群法师《戒律的名称及作用》护眼色:绿橙棕黑字体:粗体大中小作者:济群法师发布时间:2011-6-19 1:48:55繁體版学习戒律,首先要了解这一名称的内涵。
为什么叫戒律?戒与律有什么不同?戒律有哪些种类?出家人学戒、持戒,究竟为了什么?一、戒的名称戒为三学、六度之首,也是佛法修学的基础项目,内涵广泛而名称众多,如戒、律、波罗提木叉等。
了解戒律的名称,可以帮助我们深入认识其中所蕴含的意义。
【1.戒】戒,梵语尸罗,意为清凉。
所以名之为清凉,主要是就其作用而言。
正如《大乘义章》所说:言尸罗者,此名清凉,亦名为戒。
三业炎非,焚烧行人,事等如热,戒能防息,故名清凉。
清凉之名,正翻彼也,以能防禁,故名为戒。
在我们内心,三毒烈火时时燃烧,不曾少息。
由此带来的煎熬、痛苦和热恼,又会引发诸不善行,成为新一轮痛苦之因,使烈火继续蔓延,所谓“贪恚痴火常炽然”。
而戒正是止息热恼的有效途径,从这个意义上说,具有清凉的内涵。
那么,戒又是从哪些方面止息热恼呢?首先是远离。
烦恼由因缘所生,我们会随妄境而转,也会被内在无明所扰,起贪嗔,起爱恨,起种种烦恼。
而戒能使我们远离引发热恼的因缘,避免使内心陷入不良情绪。
其次是依靠戒体所具备的防非止恶的功能。
这种力量来自内心,就像铠甲在身,使烦恼不再有可乘之机,从而获得内心清凉。
此外,戒还能警策身口意三业。
《四分律含注戒本疏》说:戒有何义,义训警也。
由警策三业,远离缘非,明其因也。
依戒行事,能使我们言行清净,举止如法,远离扰乱内心安宁的种种恶缘。
当然,戒的作用主要在防御,并不能将烦恼彻底铲除。
如果仅仅持戒,即使烦恼暂时没有现行,但种子还在。
所以我们还要将心安住于佛法,不断培养内在的自制力。
凡夫习气深重,若非刻意训练,不知不觉就会被串习左右。
持戒的过程,是不断觉察、不断和习气斗争的过程。
此应作,便努力去做,精进不懈;此不应作,就尽力避免,秋毫无犯。
这样才能使戒体得到有效呵护,不断壮大。
【2.律】律,梵语毗奈耶、毗尼。
佛 教
佛教
一、佛教的创立
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左右的古 印度,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因 为他出身于古印度的释迦族,所以 后来人们尊称他为“释迦牟尼”, 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释迦牟 尼所创立的佛教,当时也属于“沙 门思朝”中的一支。 佛教创立后,在印度的发展经过了 原始佛教时期、部派佛教时期、大 乘佛教时期和密乘佛教时期四个发 展阶段。
佛教
七、佛事仪式和佛教节日
1、佛事仪式 佛事仪式,是佛教为举行各种法事活 动所拟定的种种行法、规范和仪制。 中国汉传佛教主要佛事仪式有忏法、 水陆法会、盂兰盆会、放焰口、众姓 道场、增福延寿道场。 2、佛教节日 佛教节日主要有佛诞节、成道节和盂 兰盆节。
八、佛教寺院建筑
佛教寺院是供奉佛像、保存佛经、 举行佛事活动和供僧众们生活、居 住的场所。寺庙类型可分为以下几 种: (一) 汉传佛教寺院 (二) 藏传佛教寺院 (三) 南传佛教寺院 (四) 汉藏混合型寺院
佛教
九、中国著名佛寺
(一) 白马寺 (二) 灵隐寺 (三) 少林寺 (四) 法门寺凿的 寺庙建筑,里面有佛像或佛教 故事的壁画。敦煌莫高窟、麦 积山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 窟被称为中国四大石窟。 (一) 敦煌莫高窟 (二) 麦积山石窟 (三) 云冈石窟 (四) 龙门石窟
觉者,称已灭尽一切烦恼、应受天人供养者。
(四) 护法天神 护法天神有四大天王、
韦驮、哼哈二将和伽蓝神关羽等。
六、佛教徒的称谓
佛教徒的称谓大致可分为身份性称 谓和礼节性称谓两种。 (一) 身份性称谓 1、戒律性身份称谓 佛教徒有四 众和七众之分。四众指比丘、比丘 尼、优婆塞、优婆夷,七众则是在 四众之外加上沙弥、沙弥尼、式叉 摩那尼。 2、职务性身份称谓 早期佛寺的 管理一般由上座、寺主、维那三纲 负责。 (二) 礼节性称谓
佛学教义的基本常识
佛学教义的基本常识发布时间:2012年06月15日来源:网络转载作者:君合1035 人关注打印转发投稿从信仰观念上说,佛教是以佛为崇拜对象的宗教。
佛是梵文音译“佛陀”的简称,意为“觉者”,即指觉悟了的人。
“觉”包含三方面的意思:一是自己觉悟,二是使他人也得觉悟,三是觉行圆满。
佛教相信,普通人没有上述的任何一种觉,声闻和缘觉有的也只是自觉,菩萨也缺少觉行圆满的内容,只有佛才具备这三项的全部内涵。
小乘一般以佛作为对释迦牟尼个人的尊称,随着佛教的开展,以后渐渐形成了三世佛、十方佛、三身佛、佛数如恒河沙子、佛有无量数等观念。
从基本教义方面说,佛教认为人的生命及与人的世俗生活相关的一切事物现象都是无常的,而且没有丝毫不变的本质或“灵魂”存在,生存就意味着承受无穷尽的痛苦;只有按照佛所给予的启示努力修行,才有可能完全跳出苦海,进入持久欢乐、祥和、自由的涅槃彼岸。
从生命存在形式而言,佛教认为,世界上存在的一切生命体不外乎凡、圣两类,总称六凡四圣。
佛、菩萨、缘觉、声闻彻底摆脱了痛苦,同属于圣类;天、人、阿修罗、畜生、鬼、地狱同属凡类,合称六道。
六道众生无一例外地要在无边苦海中挣扎,不同的是每一道众生所承受的苦痛有着本质的分别:天的处境较好,人的处境次之,阿修罗、畜生、鬼、地狱依次更差。
人等六道的生命体是由五蕴即五种要素构成的。
五蕴是指色(物质现象)、受(感觉)、想(知觉)、行(意志)、识(精神、意识)。
在一定的条件下,五蕴构成了人或其他的生命体;当一定的条件消失时,人或其他的生命体就必然趋向死亡。
不仅生命存在是这样,世界上存在的每一事物也都如此:由一定的因缘而聚合,也因一定的因缘而分离。
基于事物缘起的道理,佛教主张因果报应、六道轮回。
佛教认为,由于普通人认识不到生死无常的缘起本质,往往贪求功名利禄和各种生活享受,甚至为此而处心积虑、不择手段。
如此种种追求贪欲的心理以及因此而发生的各种语言、行为,会在个体生命终结时,形成一种综合的势力即“业力“,成为决定下一生的生命形态、及其生存处境的直接原因。
佛教级别
声闻,梵语s/ra^vaka,巴利语sa^vaka。音译舍罗 婆迦。又意译作弟子。为二乘之一,三乘之一。指 听闻佛陀声教而证悟之出家弟子。 释迦牟尼佛祖刚刚悟道时在鹿野苑为阿若、陈如等 五个伺从讲四谛的道理,声闻就是修四谛而觉悟的 人,他们因通过听闻佛祖的音声而悟道,就称他们 为声闻。后来把所有修四谛而觉悟的人都称作声闻。 四谛指的是苦、集、灭、道四种真理。通过修声闻 四谛可以获得声闻四果,依众生根性的不同,可以 分别获得须陀洹(初果)、斯陀洹(二果)、阿那 含(三果)、阿罗汉(四果),其中三果阿那含跳 出了欲界生死,以后在色界或无色界往生,四果阿 罗汉果位最高,跳出了六道轮回,逃脱了生死。
帝释天(梵文:Śakro devānām indrah)全名为释提桓因 陀罗,简称因陀罗,意译为能天帝。本为印度教神明,司 职雷电与战斗。后被佛教吸收为护法神。 在梵文中,释迦(Śakra)意为”能够、有能力”;提婆 (deva)意为“天人,神明”;因陀罗(Indra)意为“王者、 征服者、最胜者”。其全名释提桓因陀罗(Śakro devānām indrah)合意即为“能够为天界诸神的主宰者“,即“能天帝” 或“释天帝”。汉译时为了符合汉语语序就将原语序反转, 译作“帝释天”。 据诸经论所载,帝释天原为摩伽陀国之婆罗门,由于修布 施等福德,遂生忉利天,且成为三十三天之天主。此类记 载系印度自吠陀以来,至佛教时代,将其因陀罗之神格具 象化而成者。佛经上说,释尊下生时,他化现七宝金阶, 让释尊从忉利天一级一级地下来。下来时,帝释天在释尊 的左前方,手执宝盖,和右前方的大梵天,一起侍候着释 尊,为释尊引路。释尊成道后佛教产生,因陀罗成为释尊 之守护神,称为帝释天。佛陀升于忉利天为母说法时,帝 释天手持宝盖,任佛陀之侍从。
方丈、主持、首座,和尚,等寺庙的称谓是啥意思
方丈、主持、首座,和尚,等寺庙的称谓是啥意思【佛教中的“方丈”】佛教中一般用方丈代表方丈和尚,他们是寺院的最高领导者,同时有老师的职责。
佛教原用以指禅寺的长老或住持所居之处。
如《维摩诘经》载,身为菩萨的维摩诘居士,其卧室一丈见方,但能广容大众。
禅寺比附此说,故名。
至唐代,怀海(公元720-814年)建立住持制度后,方丈专指住持的居室,并用为一般寺院内主持僧的尊称。
《景德传灯录》卷六载怀海所制《禅门规式》:“既为化主,即处于方丈,同净名(即维摩诘译名)之室,非私寝之室也。
”《西游记》第四四回:“打扫干净方丈,安寝一宿。
”以后道教全真派亦采用此名,指道院的主持人和他居住的静室。
(常正)(来自《俗语佛源》)《佛学大辞典》中载:(堂塔)禅林之正寝,住持之住所也,故称寺主曰方丈,因其住于此也。
古来之说维摩居士之石室,四方有一丈,丈室之名,始基于此。
法苑珠林感通篇曰:‘吠舍厘国宫城周五里,宫正北六里有寺塔,是说维摩经处。
寺东北四里许有塔,是维摩故宅基,尚多灵神。
其舍叠砖,传云:积石,即是说法现疾处也。
于大唐显庆年中敕使长吏王玄策,因向印度过净名宅,以笏量基,止有十笏,故号方丈之室也。
’传灯录禅门规式曰:‘长老既为化主,即处于方丈,同净名之室,非私寝之室也。
’案方丈之名,先唐王玄策已有其说。
王简栖头陀寺碑文曰:‘宋大明五年始立方丈茅茨。
’注,高诱曰:‘堵长一丈,高一丈,面环一堵,为方丈。
铣曰:宋孝武皇帝时也,言立方丈之室,覆以茅茨之草,以置经家也。
’则方丈唯言僧坊之狭小而已,必非由于维摩也。
昙鸾之往生论注上曰:‘如维摩方丈,苞容有余,何必国号无赀,乃称广大?’[住持]住持(abot),佛教僧职。
又称方丈、住职。
原为久住护持佛法之意,是掌管一个寺院的主僧。
《圆觉经》卷上云:“一切如来,光严住持。
”禅宗兴起后寺院主管僧人称为住持。
据说佛教传入中国后的几百年间只有师徒之间以佛法相授受,并无住持一职,直到唐代,禅宗兴盛,门徒日众,百丈怀海禅僧始立住持制度,以维持寺院秩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意思是勤策女,称呼年龄已到14岁但还不到18岁的少女出家者。不受“具足戒”的约束,但也有很强的行为规范要遵守。比如, 不得于避处自弄身体、不得照镜子化妆等。
◎式叉摩尼,
意思是学法女,称呼年满18岁但还不满20岁的沙弥尼,她们专修“四根本戒”和“六法”。之所以要沙弥尼再经两年的式叉摩 那时期才受具足戒,是因为要检验女弟子会不会怀孕。
◎优婆塞,
意思是清信士、近事男,称呼在家修行的男性佛教信众。这些信众虽然没有出家,但也要遵守“三皈五戒”。
◎优婆夷,
意思是清信女、近事女,称呼在家修行的女性佛教信众。她们与优婆塞同样,也要遵守“三皈五戒”。
别称Biblioteka ◎僧,梵文音译“僧伽”的简称,意译为“和合众”,就是众多的出家人和合相处在一起。所以僧实际上是一种集体称呼,一名出家人 不能称为僧,由四个以上信奉佛法、遵守戒律的人所组成的组织才能称为“僧”。
具足戒的内容,南北传佛教所传的戒本各异,按《四分律》所 载,比丘戒有二百五十条,比丘尼戒有三百四十八条。
最重的戒有四条,称"波罗夷罪",犯者被开除僧团("不共住 "),有淫、盗、杀、妄(大妄语,妄称自己得道成圣);其 次为"僧残罪",犯者经过严格的在僧众面前忏悔的程序,才能 被保留在僧团,有十三条,有手淫、触摩女人身体、诬陷好人、 破坏僧团等。此外还有很多情节较轻的戒条,以及有关日常修 行和生活的规则、仪规等。
间的物欲,乃至自己的身命,到佛法的真理及开悟解脱的。 以及用以救人的智慧及
均己没有了我及我所有的系 缚心,这时才真正到了阿罗 汉的境界。
这两种都叫做出世间道,也
叫做出世的佛教。对一般人 事物,也全部忘了,那 来说,实在是并不容易的事。 才真是菩萨。
五戒: 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三皈: 皈依佛:从你的错觉、不觉,回头依你的本觉 皈依法:从一切错误回过头来,依靠自性本有的智慧(正知正见,智慧经典) 皈依僧:从染污回归到清净心(人、天、地)
在受五戒之前,一定要先受三皈法,就是皈依三宝,为佛弟子,积累善根,趋向佛道。 然后更进一步受持五戒,为入道的根本行门,有了五戒,方才植下人天福因,打下成佛初步基础。
◎阇梨,
阇梨的含义与和尚相近,也是梵文的音译,意译为教授、规范正行等,即熟悉佛教徒的行为准则,能纠正弟子行为的一类教徒。 阇梨与和尚的区别在于和尚的资历比阇梨深。
◎头陀,
对一类佛教徒的称呼,原意是抖擞、弃除等。正宗的“头陀”要抛弃一切物质生活的拖累,云游天下,修苦行,以乞食为生。所 以也称呼头陀为“苦行僧”。
为各人都有他们现在 宗教所信仰的对象及
的立场和现在的程度。所了向人往,的再境信界仰。神做,好 就
成佛就必得从人的本 有升天的可能。完成
位开始,如果人尚不 做人,才考虑是否适
能做好,成佛自是不 合出家修行,也是成
可能的。
佛的基本因素。
声闻是听到佛说法、僧说法 “独觉”,事实上独觉和声 或从经典中看到脱离生死的 闻是一样的意义,但由于修 方法而修行证果的。声闻里 行入门的不同而异其名。
菩萨分成五十三阶段, 从最初一层到最高一层
有四个阶段,称为:初果须 独觉是在没有佛教的时代, ──佛的阶段,要经过
陀洹(七返生死),二果斯 没有佛经可看的时代,也没 五十二个层次。终日为
陀含(一返生死),三果阿 那含(不还生死),四果阿
有什么人说佛法的时代,从
救他人而工作,却把能
罗汉(解脱生死)。对于世 自然界某种现象的启发,得 救的自我,被救的对象,
佛教的戒律
◎三皈五戒 ◎沙弥尼十戒 ◎居士戒 ◎具足戒 ◎出家戒
三皈五戒
三皈五戒是佛陀所制的戒律。为了教导弟子如律受持,是约束心身,断恶行善的灵丹妙药。 戒规虽对出家的沙弥、沙弥尼、比丘、比丘尼四众弟子制定的,其实对在家的优婆塞、优婆夷二众弟子,同样是应该遵守的。 三皈,是皈依佛、法、僧三宝;五戒,是佛教的根本戒。除非我们不信佛,信佛一定要皈依三宝; 除非我们不学佛,学佛一定要受持五戒。因为皈依三宝,是进入佛门的起步,受持五戒,是学佛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
佛教的称谓
◎正式称呼 ◎别称
正式称呼
◎比丘,
意思是乞士,称呼年满20岁的正式出家的男性佛教信徒。比丘要受“具足戒”,即对正式出家的佛教徒规定的较完整的戒律。
◎比丘尼,
意思是乞士女,称呼年满20岁的正式出家的女性佛教信徒。比丘尼要受“具足戒”。
◎沙弥,
意思是息慈、求寂等,称呼年龄不满20岁但已满14岁的少男出家者。不能受具足戒,—般受持“十戒”。
菩萨戒
大乘佛教菩萨所受的戒律,在具足戒之后。
受戒者,每人燃香于头顶,或九柱或三柱(和尚戒)或12柱 (菩萨戒)俗称烧香疤,即烧香于顶,终身为誓。
修行的层次
◎人 ◎天 ◎声闻 ◎独觉 ◎菩萨
◎人 ◎天 ◎声闻 ◎独觉 ◎菩萨
我们不可好高骛远, “天”是各国家、各
也不可小看自己,因 民族、各时代的一切
出家戒
具足戒
离杀生; 离不予取(离偷盗); 离非梵行(离淫欲); 离妄语; 离导致放逸原因的谷酒和果酒; 离非时食(离非食进食、过午不食); 离跳舞、歌唱、音乐、观看戏剧; 离庄严(美丽)原因的花蔓、芳香
(香水)、涂油、衣物、装饰品; 离(坐卧)高广大床; 离接受金银(钱)。
取得比丘、比丘尼资所受的戒,亦称大戒。
沙弥尼十戒
不杀戒 不盗戒 不淫戒 不妄语戒 不饮酒戒 离高广大床戒 离花戒 离歌舞等戒 不蓄金银财宝戒 离非时食戒
居士戒
八关斋戒
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 不妄语,不饮酒,过午不食、 不坐高广大床、不打扮和享受歌舞。
十善
不杀生、不偷窃、不邪淫、 不妄语、不两舌、不恶语、
不拍马、不贪婪、 不恼怒、不背离佛法。
◎沙门,
梵文音译,也译为“桑门”。沙门本是对古印度婆罗门教以外的其他宗教修行者的一个总的称呼。但传人我国后,就成为佛教徒 特有的一个称呼。
◎和尚,
也称“和上”。在我国,“和尚”的称呼最为常见。其实,和尚本来是对有相当地位、学问并堪为僧师的男性佛教徒的尊称,在 古印度曾有博士之称,不是任何一个普通的僧人都能使用这个称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