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总复习——七年级下册综合练习题_(含答案)
【历史】部编七年级历史下册 综合复习试题(含答案)
(2)评价:郑成功收复台湾,驱逐了荷兰殖民者,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解析】
【详解】
(1)依据图片关键信息:“旗帜上的郑字”并结合所学可知,此图人物是郑成功。
(2)依据所学可知,1661年,郑成功率领大军从金门出发,跨海作战,打败荷兰殖民者。1662年荷兰殖民者投降,至此,被荷兰殖民者占据了38年的台湾,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郑成功收复台湾,维护了国家主权和领土的完整,给荷兰殖民者以沉重的打击,对亚洲其他国家也间接起到了保护作用。郑成功对台湾地区的开发,促进了台湾社会的发展。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3)今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国;《大唐西域记》
【解析】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详解】
(1)结合所学可知,唐朝时期,中国和日本的交流非常频繁,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日本派遣使节到中国,当时称为“遣唐使”;唐朝在当时文化影响力巨大,日本遣唐使到中国的主要目的是学习唐朝的先进文化;日本派出的遣唐使有十几批,最多的一次有500多人。他们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传回日本,遣唐使回国后,受到重用,他们以唐朝的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改革,参照汉字创制了日本文字,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七年级下册综合题辨析题论述题
1.唐三彩被誉为盛唐文化最有代表性的物质载体,了解唐三彩有利于养成充分的文化自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三彩是唐代铅釉陶器的总称。……由于釉彩以黄、绿、蓝三色为基调,并经唐代创烧,俗称“唐三彩”。唐三彩的出现、发展与唐代厚葬风气有着直接关系,多用于陪葬,少部分用于建筑和生活陈设。
(2)依据材料二信息“表现的是胡汉文化融合后的新舞乐”,可以看出,唐朝民族关系发展的特点是胡汉交融(民族交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民族融合,这与唐朝实行的开明的民族政策有关。
最新七年级历史下册 综合复习试题(含答案)
一、七年级下册综合题辨析题论述题1.阅读清朝闭关锁国图:请回答;1757年后清朝只开放一处对外通商,特许管理对外贸易。
当时世界形势发生了怎样变化?【答案】广州;广州十三行。
资本主义的发展。
【解析】【详解】据材料“我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无需与他国交流。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出清朝对外实行闭关政策。
“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下令只开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关闭了其他港口,并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贸易。
当时世界资本主义发展起来,进入资产阶级革命时期。
2.郑和下西洋是古代中国航海史上的壮举。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当代明史专家吴晗在1962年为中央党校讲授明史时,曾作专题论述,指出郑和下西洋“其规模之大,人数之多,范围之广,那是历史上所未有的,就是明朝以后也没有。
这样大规模的航海在当时世界历史上也没有过”。
——唐龙飞《伟哉郑和宝船》材料二“郑和崇拜”并非形成于中国本土而是形成于东南亚。
在东南亚,流传着许多与郑和有关的传说。
如郑和在当地建清真寺、教导当地人斋戒、传播回教等传说。
郑和与印尼巴厘岛的荔枝、花生、白葱等种植的传说。
此外,还有印尼和马来西亚的“郑和鱼”、郑和留下的“拍手以呼风”习俗等。
——施雪琴《东南亚华人民间信仰中的“郑和崇拜”》材料三郑和携带大量金银、钱等作为赏赐,输入的物品多为象牙、香料、珠宝等奢侈品,这种贸易不是出于商业目的,不仅对国计民生无补,反而大大消耗了国力。
郑和每到一处,还往往以大国身份,无偿予当地许多丝织品、瓷器、铜器、铁器等,也不利于经济上的发展。
——岳麓版《教学参考书》七年级下册(1)根据材料一,说明郑和下西洋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郑和下西洋的目的。
(2)根据材料二,分析“郑和崇拜’形成于东南亚的原因,并指出郑和最远到达的地方。
(3)材料三体现了郑和下西洋期间对外贸易的特点是什么?材料三对郑和下西洋实施的贸易行为持怎样的态度?摘抄材料三中最能体现此态度的一个句子。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综合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综合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标志隋朝统一全国的历史事件是()A.隋朝建立B.隋朝灭XXX.陈桥驿兵变D.巨鹿之战2.有人评价隋朝大运河“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丰厚)哉。
”这里的“利“指的是()A.巩固了隋朝统治B.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C.加强了北部边防D.便于XXX南巡3.晚唐诗人XXX在《咏史》一诗中写道:“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这是他对唐朝由鼎盛走向衰落的感悟。
历史上把唐朝鼎盛时期称为()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D.康乾盛世4.“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诗句反映的现象与下列哪一制度的推行直接相关?()A.分封制B.郡县制C.科举制D.行省制5.被现代史学家XXX称赞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封建帝王是A、XXXB、XXXC、XXXD、XXX6.至今在世界很多地方都有“唐人街”。
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中国人是唐朝人的后代B、唐代经济繁荣,文化兴盛,在世界上享有较高的威望C、唐朝时中国才开始对外开放D、唐朝制度先进,疆域广大7.XXX的故事流传至今已有800多年了,这些故事反映的是澶渊之盟订立之前()A、北宋与辽的争战B、北宋与金的争战C、南宋与辽的争战D、南宋与金的争战8.如果对有关XXX的遗迹作实地考察的话,去下列哪一个城市会最有收获()A、西安B、成都C、杭州D、北京9.梁山好汉XXX与兄弟逛街,这条街上有说书、杂技、杂剧、影戏等。
他们走到了当时被称为什么的地方()A、专门制造房瓦的瓦厂B、食客盈门的酒楼C、固定的娱乐场所XXX、好汉比武的擂台10.中国历史上有一位著名的皇帝,他统治期间民族关系和睦,被少数民族首领拥戴为“天可汗”,他是()A.XXXB.XXX.XXXD.XXX11.体现“和同为一家”的是()A.日本遣唐使来XXX.XXX入藏C.鉴真东渡D.XXX来华居住12.要研究唐时期印度和中亚的历史,最好的书籍是()A.《史记》B.《西游记》C.《大唐西域记》D.《唐书》13.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A.隋朝印制的《金刚经》B.唐代印制的《大藏经》C.唐朝印制的《金刚经》D.隋朝印制的《大藏经》14.在河北民歌《小放牛》中有这样的歌词“XXX什么人儿修”,对唱是“赵州桥鲁班爷爷修”,其实对唱并不符合历史。
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 材料训练(含答案)1
一、七年级下册综合题辨析题论述题1.科举制经宋明两代不断完善,逐渐定型,日趋规范。
通过这项制度,不仅满足了王朝政治的人才需求,而且极大激励了士大夫阶层的情绪、向心力。
据不完全统计,在实行科举制的一千三百多年中,进士总数接近十万人,举人、秀才以百万计。
事实证明,在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科举考试,极大增加了社会的流动性,“朝为田中郎,暮登天子堂”,十万进士、百万举人,相当一部分来自社会底层。
这是那个时代的社会公正。
科举体制为唐宋以来输送了大批名臣能相、国之栋梁。
至少从宋代以后,中国政治基本上就是文人而非武人的舞台,士大夫阶层的重要职业就是通过科举考试,进入政治,掌控政治。
所谓中国社会的“超稳定”结构,十八世纪之前西方人对中国政治秩序的赞美,主要的都是因为科举制为输送了取之不尽的有教养有学识的人才。
——摘自马勇《科举: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2016—09—08国家人文历史(1)科举制创立于什么时候?(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
【答案】(1)隋朝。
(2)观点:科举制的创立是历史的进步。
论述:隋朝创立的科举制是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科举取士依据考试成绩,普通士人不受门第限制,在分数面前人人平等,极大激励了士大夫阶层的积极性(材料摘抄),使中央政府得以网罗天下人才,扩大了政治统治的基础,选官权力收归中央,地方上的门阀势力受到抑制,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
【解析】【分析】【详解】(1)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隋文帝即位后,废除了前朝的选官制度,注重考查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
(2)依据题干“科举制满足了王朝政治的人才需求,而且极大激励了士大夫阶层的情绪、向心力。
极大增加了社会的流动性,这是那个时代的社会公正。
科举制为输送了取之不尽的有教养有学识的人才。
”提炼一个观点:科举制的创立是历史的进步。
七年级下学期历史综合练习题含答案
七年级下学期历史综合练习题含答案选择题1.1 中国第一部编年史是?A.《春秋》B. 《战国策》C. 《史记》D.《资治通鉴》1.2 阅读下列史实,回答问题:秦始皇的统一战争与以下哪一场战役无关?A. 长平之战B. 赤壁之战C. 马陵之战D. 扶苏之乱1.3 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政要》是一部?A. 历史著作B. 英雄传记C. 政治经典D. 诗歌集1.4 明朝时期图书馆藏书量最多的是?A. 国子监B. 国家图书馆C. 南京图书馆D. 北京图书馆1.5 以下哪一位不是清朝时期的皇帝?A. 乾隆B. 康熙C. 雍正D. 孝庄太后填空题2.1 我们常说的“春秋大事记”是指哪一部史书?答:《左传》和《春秋》2.2 中国古代最早的历法是?答:夏历2.3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国都定在哪里?答:咸阳2.4 中世纪欧洲的黑死病在中国又称为?答:瘟疫2.5 清朝的“康乾盛世”是由哪两位皇帝共同创立的?答:康熙和乾隆判断题3.1 秦始皇修建了万里长城。
答:错3.2 明朝时期的郑和七次下西洋,主要是为了开展商业贸易。
答:对3.3 中国最早的骨刻文字是发现于龟兹遗址的。
答:错3.4 自汉朝起,科举制的最高考试是殿试。
答:对3.5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答:对简答题4.1 请简单介绍一下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答: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制度,始于隋朝,盛行于唐、宋、元、明、清等朝代。
科举制度分为三个阶段:乡试、会试和殿试。
乡试是地方选拔考试,会试是省级考试,殿试是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是科举考试的最终考核。
考生需要经过多次考试才能获得功名,进入仕途。
4.2 请简单介绍一下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
答:封建社会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社会形态,以封建制度为特征。
封建社会的主要特征是土地私有制和农民的半自给自足经济。
封建社会由帝王、贵族、地主、农民组成,社会等级分明、权力集中、等级森严。
封建社会的核心是宗法制度,即以家族和血缘关系为基础的社会组织形态。
七年级下册历史综合复习题(含答案)
七年级下册历史综合复习题(含答案)七年级下册历史综合复习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1.经典诵读可以帮助我们提取丰富的历史信息。
《三字经》“嬴秦氏,始兼并…迨至隋,一土宇…元灭金,绝宋世。
太祖兴,国大明”中所反映的从长期分裂走向统一的朝代有()A. 秦隋宋B. 秦隋元C. 秦元明D. 隋元明2.近年来历史影视作品常见于各大主流媒体,历史影视作品是历史史实的艺术加工,但必须尊重历史史实,下列情节与历史史实相符合的是()A. 唐玄宗向魏征征询如何处理北方少数民族问题B. 李白使用“交子”支付给“正店”老板酒钱C. 两宋时期,“瓦子”里演出时使用《本草纲目》为道具D. 明朝人坐着装有指南针的海船航海3.君臣礼仪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外在表现。
图1到图3的变化反映的实质是()A. 封建制度的完善B. 生活习惯的变化C. 社会文明的进步D. 君主权力的强化4.2016年9月,历时7年之久的青藏铁路无缝钢轨换铺工程完成,进一步密切了西藏与祖国内地的时空联系。
西藏地区自古以来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唐玄宗时,文成公主远嫁松赞干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友好B. 元朝时,设宣政院管辖西藏,西藏正式成为元朝行政区C. 清朝入关后,康熙帝册封了佛教首领“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D. 雍正帝专门设置军机处,代表中央同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5.2017年下半年,全国人民将喜迎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与此同时今年也是香港回归20周年,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下列事件能够体现这一愿望的是()①郑成功收复台湾②平定大小和卓判乱③实行“金瓶掣签”制度④郑和下西洋。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6.如图是唐朝时期使用的农具--筒车,它的功能是()A. 纺织B. 鼓风C. 灌溉D. 垦荒7.雄伟壮观的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7世纪,是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为远嫁西藏的唐朝公主而建。
【历史】人教七年级历史下册 复习试题(含答案)
一、七年级下册综合题辨析题论述题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析经济格局的变化)材料一:秦汉时期。
我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
两宋时期。
“国家的财政收入约百分之八十来自淮河以南地区”“丝、棉纺织业和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苏湖熟、天下足”。
北宋末年以后,淮河以北被金军占领,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南方地区在相对和平的环境中经济持续发展,支撑了南宋半壁江山。
(看南方经济的发展)材料二:北宋东京城内人口稠密,居民超过百万,是中国最大的城市,城里买卖和居住的地方已经分不清,随处可开设商店,商品可以在白天、夜间交易,三鼓以后还可设夜市,通晓不绝。
材料三: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
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从秦汉到宋朝南方经济发展的表现。
(2)材料一、二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格局呈现怎样的变化趋势?由材料分析导致这一重大变化的原因。
(3)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北宋东京的商业繁荣有何特点?(4)读材料三,宋朝统治者为管理海外贸易,专门设置了什么机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宋时期海外贸易繁荣的原因。
【答案】(1)北宋时政府财政收入仰仗南方,手工业、商业集中在南方;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成为丰饶的粮仓,南方人口所占比重不断增加并最终超过北方。
(2)我国经济重心从北方向南方转移;南方政治相对稳定,北方人口的南迁。
(3)人口稠密,是最大的都市,买卖区与居民区分不清,商品交易时间长等。
(4)市舶司;原因:统治者重视和鼓励、经济重心南移、科技发达(或指南针的应用,造船技术的提高)、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等、陆上丝绸之路被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占据。
【解析】【详解】(1)根据材料一“秦汉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
两宋时期,‘国家的财政收入约百分之八十来自淮河以南地区’‘丝、棉纺织业和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苏湖熟,天下足’.北宋末年以后,淮河以北被金军占领,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南方地区在相对和平的环境中经济持续发展,支撑了南宋半壁江山。
部编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试题(含答案)
部编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试题(含答案)⼀、七年级下册综合题辨析题论述题1.观察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请将该疆域图所属朝代名称填写在答题卡图中⽅框“A”内。
(2)请将该朝代的都城名称填写在答题卡图中⽅框“B”内。
(3)据图指出该朝代在地⽅管理上的特点。
【答案】(1)A 框元。
(2)B 框⼤都。
(3)设置⾏省,管理⽅式多样。
【解析】【分析】【详解】(1)仔细观察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疆域图所属朝代是元朝。
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都。
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个由少数民族蒙古族为主建⽴的全国性的统⼀王朝。
元朝疆域“北逾阴⼭,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超越汉朝和唐朝。
今天的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地区,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的统治范围之内。
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的。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元朝的都城在⼤都。
(3)仔细观察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在地⽅管理上的特点是设置⾏省,管理⽅式多样。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如下表朝代南⽅北⽅⼈⼝(户)占全国户中数⽐例⼈⼝(户)占全国户中数⽐例西汉 2470685 19.8% 9985785 80.2%材料⼆:语⽈:“苏湖熟(丰收),天下⾜。
”材料三: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回答问题:(1)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重⼤的变化?(2)这种变化是何时开始的?何时完成的?(3)南⽅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列举两点即可)(4)你认为古代南⽅经济发展的过程对我们今天经济建设有何启⽰?【答案】(1)经济中⼼南移(2)唐朝中后期南宋(3)1、北⽅⼈⼤量南迁带来先进的⽣产⼯具和劳动⼒;2、南⽅⾃然条件优越;3、南⽅社会相对稳定;4、南北⽅⼈民⼀起共同努⼒ 5、统治者重视农业发展(任意两点即可)(4)维持和平安定的环境,⼤⼒发展科学技术,政府要采取正确的措施,制定政策要符合国情(合理即可)【解析】【分析】【详解】(1)根据材料⼀表格内容,材料⼆“苏湖熟(丰收),天下⾜。
七年级历史试题:下学期版及答案
七年级历史试题:下学期版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是中国的四大发明?A. 火药B. 造纸术C. 指南针D. 活字印刷术2. 下面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封建王朝?A. 商朝B. 唐朝C. 宋朝D. 明朝3. 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始?A. 辛亥革命B. 文化大革命C. 五四运动D. 抗日战争4.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出自以下哪位思想家之口?A. 孔子B. 孟子C. 墨子D. 荀子5. 以下哪个国家在19世纪末入侵中国,导致了“八国联军”的战争?A. 英国B. 法国C. 日本D. 俄国6. 达尔文的进化论对以下哪个学科产生了重大影响?A. 物理学B. 化学C. 生物学D. 哲学7. 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A. 五四运动B. 辛亥革命C. 中国革命D. 南昌起义8. 下列哪个国家被称为“东方巴黎”?A. 中国B. 日本C. 印度D. 泰国9. 以下哪个文明是世界四大古文明之一?A.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B. 吴越文明C. 西夏文明D. 拜占庭文明10. 以下哪个历史时期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A. 春秋战国时期B. 秦汉时期C. 民国时期D. 三国时期第二部分:简答题(共5题,每题10分,共50分)1. 请简要解释“丝绸之路”对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2. 请简要介绍一下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3. 请列举一些中世纪欧洲的重要发明。
4. 请简要描述中国文化的传统价值观。
5. 请解释一下“工业革命”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第三部分:论述题(共2题,每题20分,共40分)1. 请论述近代中国面临的三个主要问题,以及中国共产党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2. 请论述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社会等级制度和人们的生活状况。
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 A2. A3. A4. B5. A6. C7. C8. B9. A10. B第二部分:简答题1. 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西方国家之间的贸易和文化交流通道,通过这条路线,中国传统的丝绸、瓷器、茶叶等商品被引入西方,同时也带来了西方的马匹、玛瑙、香料等商品和文化,促进了中西方的经济繁荣和文化交流。
部编七年级历史下册 复习试题(附答案)
一、七年级下册综合题辨析题论述题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二:评价一“贼臣杨镐、袁崇焕先后卖国。
”—(明)朱舜水《朱舜水集》评价二“袁崇焕……虽与我朝为难,但尚能忠于所事。
彼时主昏政暗(君主昏庸政治黑暗)……深可悯恻(哀怜)。
”—《清高宗(乾隆帝)实录》(1)根据材料一,概括为袁崇焕立祠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不同时期人们对袁崇焕的不同评价。
(3)请以“袁崇焕之我见”为主题写一篇小议论文。
(要求:标题自拟,语句通顺,言之有理,字数不少于150字)【答案】(1)原因:建立军功(抗金有功或保卫边疆安全)。
(2)评价:①袁崇焕咎由自取,卖国。
②袁崇焕忠君爱国,被冤枉。
(3)言之有理即可【解析】【详解】(1)依据材料一信息“力挫后金军,解围京师”“率军抵抗后金屡获大捷”,可以看出,为袁崇焕立祠的原因是建立军功(抗金有功或保卫边疆安全)。
(2)依据材料二评价一“袁崇焕先后卖国”,评价二“尚能忠于所事”,可以看出,人们对袁崇焕的不同评价有①袁崇焕咎由自取,卖国。
②袁崇焕忠君爱国,被冤枉。
(3)按照要求写作,注意标题自拟,语句通顺,言之有理,字数不少于150字。
标题可以是:我眼中的袁崇焕。
袁崇焕抗金有功,保卫边疆安全,是忠君爱国的英雄。
袁崇焕没有卖国,是被冤枉的。
【点睛】(1)(2)属于同一类型,都是要求依据材料回答。
解答时,就紧扣材料,找到关键语句,译为现代汉语,概括回答即去掉不必要的字句即可。
(3)此题考查学生的运用能力。
解答时,按照要求写作,做到标题自拟,语句通顺,言之有理,字数不少于150字。
注意有理有据,提出观点,给出证明。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苏湖熟,天下足”。
——南宋谚语材料二丝织业经过唐末五代及北宋一个长时期的发展,大大改变了唐中叶以前的面貌……北宋时,丝织业的产地逐渐形成江浙和四川两个中心……整个沿海地带都比较发达。
——摘编自《简明宋史》材料三宋元时期,在工商业发达的基础上,海上贸易有所发展,由于当时西夏、辽、金、蒙古与宋对峙,宋军费支出浩大,不能不谋求广开财源,注目于发展海外贸易。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综合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相应答题格内)1.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开凿时间最早、使用时间最久、里程最长的人工运河,是中华民族留给世界的宝贵遗产。
历史上,大运河开凿于()A.隋朝B.唐朝C.宋朝D.汉朝2.元代高明《琵琶记》诗曰:“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这一现象的出现源于A.分封制B.郡县制C.科举制D.行省制3.“魏征敢于直言,言辞激烈,多次伤了唐太宗的面子,但还是受到唐太宗的器重。
”这主要表明唐太宗()A.注重减省刑罚B.鼓励发展生产C.善于虚心纳谏D.严格考察官吏政绩4.唐陈廷章《水轮赋》:“水能利物,轮乃曲成。
升降满农夫之用,低徊随匠氏之程。
始崩腾以电散,俄宛转以风生。
虽破浪于川湄,善行无迹;既斡流于波面,终夜有声。
”其描写的灌溉工具是()A.翻车B,楼车 C.曲辕犁 D.筒车5.唐朝是中国古代最强盛的朝代之一。
唐朝由强盛走向衰落开始于()A.黄巢起义B.藩镇割据C.安史之乱D.宦官专权6.宋朝儿童念的《神童诗》,一开头就是“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当时民间还流行着这样的谚语:“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
”材料表明宋朝()A.等级森严B.商业繁荣C.重农抑商D.重文轻武7.下图形象地说明了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第三幅图中南移完成是在)A.唐末B.北宋C.南宋D.元朝8.右图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哪一朝代的制度)A.秦朝B.汉朝 D.元朝9.下列叙述正确的有()①元朝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②元朝的最高行政机构是中书省③《马可•波罗行纪》描述了元朝的繁华景象④元朝设置宣政院管辖台湾地区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10.据史料记载,北宋东京城内有瓦子50多家,南宋临安城内有瓦子20多家。
这主要说明宋朝()A.诗词创作繁荣B.城市娱乐丰富C.读书风气浓厚D.活字印刷普及11.我国古代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题答案
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题答案刻苦复习,为好成绩,知识渊博,创造力多,分秒必争,只为成功,预祝:七年级历史考试时能超水平发挥。
小编整理了关于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题,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店铺为大家整理了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题,欢迎大家阅读!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试题一、选择题(每空2分,共50分)1、“我来自元谋,自周口,牵起你毛茸茸的手,爱让我们直立行走。
”这是在网络上颇为流行的诗句。
下列远古人类,生活在云南省的是( )A.半坡人B.北京人C.元谋人D.河姆渡人2、中国神话中的“神农氏”,是农业的始祖。
他“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
”除神话传说外,越来越多的考古发现表明,中国是世界上农业的起源中心之一。
其中,长江流域原始农耕的典型代表是( )A.元谋人B.北京人C.半坡原始居民D.河姆渡原始居民3、1937年4月5日,毛泽东在一篇祭文中写道:“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峨河浩。
聪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
”这里的“始祖”是指( )A.黄帝B.尧C.舜D.禹4、.西周末年,昏庸的周幽王上演了一场“烽火戏诸侯”的闹剧。
诸侯率兵前往护卫周王是遵守了( )A.封建制的法规B.禅让制的规则C.世袭制的传统D.分封制的义务5、2011年,新国家博物馆把国宝“司母戊鼎”更名为“后母戊鼎”。
该国宝铸造于( )A. 夏朝B. 商朝C. 秦朝D. 汉朝6、下列关于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的评价正确的有( )①争霸战争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②在争霸过程中,有些诸侯国被消灭,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③在争霸过程中,许多国家都以改革加强了自身的力量④华夏族和其他各族频繁接触,促进民族融合。
(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7、某校七年级⑴班同学在学习《商鞅变法》时,排练了生动形象的历史课本剧。
下面四位同学模拟发布的告示,其中不符合史实的一项是( )A.小明:出身贵族的人,爵位保持世袭B.小丽:努力种田的人,可以免除徭役C.小红:土地属于私有,可以自由买卖D.小强:军功卓著的人,授予爵位田宅8、北京故宫里有一块牌匾上写着“中正仁和”,其中“仁”的思想来自于( )A.道家B.儒家C.法家D.墨家9、《史记‧秦始皇本纪》言:“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惑乱黔首(百姓)。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历史终结测试及解答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历史终结测试及解答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进入了封建社会?A. 夏朝的建立B. 商朝的建立C. 西周的建立D. 秦朝的建立解答答案:D解析:秦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封建社会。
2. 下列哪个皇帝开创了“文景之治”?A. 秦始皇B. 汉高祖C. 汉文帝D. 汉景帝解答答案:C解析:汉文帝开创了“文景之治”。
3. 下列哪个事件导致了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A. 戊戌变法B. 辛亥革命C. 义和团运动D. 抗日战争解答答案:C解析:义和团运动导致了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
二、填空题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______。
解答答案:秦朝2. 汉武帝时期,为加强中央集权,设立了______。
解答答案:郡国制3. 辛亥革命发生在______年。
解答答案:1911年三、简答题1. 请简要描述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解答答案: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包括: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统一文字、修筑万里长城、推行郡县制等。
2. 请简要描述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
解答答案: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包括: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置郡国制;推行推恩令;加强对地方的监督和控制等。
3. 请简要描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解答答案: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在于: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四、论述题请结合所学知识,论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和成就。
解答答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和成就有:1. 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始终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2. 坚持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3.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4.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科技创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5. 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部编七年级历史下册综合复习试题(附答案)
一、七年级下册综合题辨析题阐述题1.唐玄宗李隆基( 712-756 )唐朝的中兴君主,睿宗的第三子。
因谥号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故亦称为明皇。
英武有才略,开元期间文治武功鼎盛,创始了唐朝的鼎盛之世。
天宝后,喜欢杨杨玉环,封为贵妃,杨玉环父兄均骤贵,势倾天下。
及安禄山反,玄宗出奔,至马嵬坡,六军不愿前行,谓杨国忠通于胡人,而有安禄山之反,玄宗乃令杀国忠。
六军又不愿前行,谓杨国忠为贵妃堂兄,堂兄有罪,堂妹亦不免,贵妃亦被缢死于路祠。
玄宗逃难奔蜀,后肃宗即位于灵武,尊为太上皇。
在位四十三年。
玄宗喜欢歌舞音乐,曾于梨园教歌舞,所此后代尊其为伶人之祖师爷。
死后庙号玄宗。
(1)资猜中唐玄宗创始了什么治世?(2)依据资料提炼一个相关统治者的看法,联合资料及所学的知识环绕自己的看法进行阐述。
【答案】( 1)开元盛世(2)看法:统治者对国家的发展起推进或阻挡作用。
阐述:纵观各个朝代的统治者,假如统治者能够关注民生,发展经济,国家就能长治久安;反之则国家很快就会被颠覆。
【分析】【详解】(1)联合所学知识可知,唐玄宗统治先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华,库房充分,人口增添,唐朝进入全盛期间,史称“开元盛世”,中国封建社会出现亘古未有的盛世情景。
(2)依照资料的“开元期间文治武功鼎盛,创始了唐朝的鼎盛之世。
天宝后,喜欢杨杨玉环,封为贵妃,杨玉环父兄均骤贵,势倾天下。
”能够提炼的看法是:统治者对国家的发展起推进或阻挡作用。
阐述:纵观各个朝代的统治者,假如统治者能够关注民生,发展经济,国家就能长治久安;反之则国家很快就会被颠覆。
比如,唐玄宗统治先期,任用姚崇等人当宰相,重视地方吏治,把中央优异官吏下放到地方任职,并亲身查核县令政绩,还注意节约,这些改革举措使开元年间政局为之一新,出现“开元盛世”的繁华场面。
唐玄宗统治后期,因为追求享福,任人唯贤,朝廷日益腐败,社会上的各样矛盾尖利,边境局势也日益紧张,各地节度使渐渐集军权、行政权和财权于一身,权力膨胀,迸发“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
【历史】人教七年级历史下册专项试题(含答案)
(2)贞观之治;唐太宗懂得任用贤能、虚心纳谏、以农为本,重视农业生产,休养生息,完善科举制度等。
(3)唐玄宗;整顿吏治,裁减冗员,发展经济,改革税制,注重文教,编修经箱等。
【解析】
【详解】
(1)据材料一“隋文帝主要的功绩,在于统一全国后,实行各种巩固统一的措施,使连续三百年的战争得以停止,全国安宁,南北民众获得休息,社会呈现空前的繁荣”可知,隋文帝杨坚的主要历史功绩是结束了南北朝以来长期分裂的局面,完成了国家统一。
(2)余杭、涿郡、洛阳
(3)黄河和淮河
(4)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解析】
【详解】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征发几百万人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全长两千多公里的大运河。
(2)根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炀帝征发几百万人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全长两千多公里的大运河。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纵贯南北全长两千多公里。图中A是余杭,B是涿郡,C是洛阳。
(4)简述该政权统一全国的历史意义。
【答案】(1)元
(2)行省制
(3)澎湖巡检司 宣政院
(4)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割据的局面,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少数民族贵族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政权
【解析】
【详解】
(1)根据所学和材料一“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可知,这是元代疆域。
(2)写出A、B、C、D所代表的四段运河的名称。
材料二 唐朝诗人皮日休这样评价隋朝大运河:“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干里赖通波。”
(3)隋朝大运河是哪个皇帝下令开凿的?据材料二你怎样评价他开凿大运河这一历史事件?
最新人教七年级历史下册 复习试题(附解析)
【点睛】
解答本题应注意识记中国封建社会历代统治者通过加强中央集权和地方管理来巩固统治的措施。
7.阅读下列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顺治末年,清政府下令将北起山东,南至广东的沿海居民,内迁三四十里,并且所有沿海船只悉行烧毁,寸板不许下水。
(2)根据材料二“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如一。”可知,材料二反映了开明的民族政策。唐太宗时期,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多次向唐朝求婚,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他,文成公主入吐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增强,被誉为“贞观之治”。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明朝八股取士的特点和内容,认识八股取士的危害。
4.唐朝,一个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她有开拓创新的气魄,更有包容世界的豪迈。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贞延四年,发诏修洛阳之乾元殿(隋场帝营建的宫殿,毁于战火)。张玄素上书谏曰: “巨闻阿房成,秦人散;……乾元殿毕工,隋人解体。且以陛下今时功力何如隋世?……袭 亡隋之弊,以此言之,甚于炀帝远夹。”……上(唐太宗)叹曰:“吾思之不熟,乃至于是!”顾谓房玄龄曰:“……今玄素所言诚有理,宜即为之罢役”。
【解析】
【分析】
【详解】
(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磁石“指的是指南针;指南针的发明传播到欧洲,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为欧洲新航路的开辟准备了条件。
(2)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言之成理即可。例如根据材料中“人类的世界因为这三种发明而为之改观”可以归纳出论点是中国古代的科技发明对世界的贡献或者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可在围绕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等古代科技发明进行论述,列举具体的史实,史论结合,层次清晰。
七年级下历史综合练习题(三)及答案
七年级下历史综合练习题(三)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隋朝在中国历史上的最大贡献是 ( ) A.安定国家 B.改革制度 C.开通大运河 D.重新统一南北2.唐朝僧人皎然有诗曰:“一饮涤昏寐,情来爽朗满田地。
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
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
”诗中提到的唐朝人喜爱“饮”的是 ( ) A.咖啡 B.茶 C.可可 D.酒3.藏族的祖先在唐朝时的名称是 ( ) A.吐蕃 B.回纥 C.靺鞨 D.南诏4.《西游记》是一部讲述唐僧西天取经的神话小说,书中唐僧的原型是 ( ) A.僧一行 B.玄奘 C.鉴真 D.海灯法师5.聋哑女孩邰丽人结领衔表演的舞蹈《飞天》倾倒了无数观众台。
该舞蹈取材于下列哪座 雕刻艺术宝库中的壁画 ( ) A.云冈石窟 B.龙门石窟 C.莫高窟 D.麦积山石窟6.宋代已经有的节日是 ( ) ①元宵节 ②端午节 ③中秋节 ④劳动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 ①③④ D.②③④7.瓦子在宋代城市的盛行,主要是因为 ( ) A.农民的需要 B.士大夫的提倡 C.市民阶层不断壮大 D.达官贵人的需要8.今天我们要观赏北宋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可以通过 ( )A.《秋郊饮马图》B.《游春图》C. 《步辇图》D.《清明上河图》 9.一首《青藏高原》引起无数人对西藏的向往,你知道这片神奇的土地是什么时候成为 我国行政区的吗? ( ) A.汉朝 B. 唐朝 C.元朝 D.明朝10.西方学者谢和耐说:“直到18世纪中叶,在中国朝鲜的书籍经纬在世界上其余地方所印刷的总数还要多。
”这主要利益于我国古代哪一技术的发明及普及 ( ) A.造纸术 B.火药 C.活字印刷术 D.指南针11.清朝大兴“文字狱”的根本目的是地 ( ) A.防止人民反抗 B.统一思想 C.加强君主专制 D.压制知识分子 12.清王朝自认为“大皇帝君临万国,恩被四夷,无论内地外夷,均系大皇帝百姓。
【历史】七年级历史下册 综合复习试题(附答案)
一、七年级下册综合题辨析题论述题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白居易《长恨歌》材料二从贞观年间开始,就任用蕃将节度方镇,边疆安定,夷狄归附,边将大多入朝为相。
李林甫为防止边将入朝,安禄山、高仙芝、哥舒翰等十四年不得升迁。
杨国忠又与安禄山交恶,遂引发安史之乱。
——新浪网×××博客(1)结合课本与你的课外知识,写出与材料一有关的三位人物。
(2)结合材料二与所学知识,说说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有哪些?(3)从唐朝的由盛转衰中你得到什么启示?【答案】(1)唐玄宗(李隆基)、杨玉环(杨贵妃)、杨国忠。
(2)①唐玄宗晚年贪图享乐,怠于朝政。
②李林甫、杨国忠奸佞误国,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重重。
③唐玄宗后期的政策失误,节度使权力过重,中央集权受到削弱(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我们要有忧患意识;把权力关在笼子里,加强权力监督,防止专权乱政。
(言之有理即可)【解析】【分析】【详解】(1)依据材料一“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与材料一有关的三位人物是唐玄宗(李隆基)、杨玉环(杨贵妃)、杨国忠。
(2)结合材料二“就任用蕃将节度方镇,边疆安定,夷狄归附,边将大多入朝为相。
李林甫为防止边将入朝,安禄山、高仙芝、哥舒翰等十四年不得升迁。
杨国忠又与安禄山交恶,遂引发安史之乱”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有唐玄宗晚年贪图享乐,怠于朝政;李林甫、杨国忠奸佞误国,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重重;唐玄宗后期的政策失误,节度使权力过重,中央集权受到削弱。
(3)本题是开放式试题,只要学生能够从史实出发,结合史实总结教训和启示,能够自圆其说即可,例如从唐朝的由盛转衰中得到的启示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我们要有忧患意识;要把权力关在笼子里,加强权力监督,防止专权乱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历史总复习——七年级下册练习题一、选择题。
1、“北通涿郡(北京)之渔商,南运江都(扬州)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这是对古代哪一水利工程历史作用的评价( C )A. 郑国渠B. 白渠C. 大运河D. 都江堰2、古代出现了很多政治清明、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的治世局面。
下列的繁荣局面与唐太宗在位时期有关的是( B )A.开皇之治B.贞观之治C.开元盛世D.康乾盛世3、中国古代帝王除有姓名之外,还有庙号、谥号和年号。
年号是皇帝用来纪年的名号;谥号是帝王死后,朝廷所给予的带有褒贬性质的称号;庙号是帝王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特立的名号。
请你判断下列属于年号的是( B )A.太祖 B. 开元 C. 高宗 D. 文帝4、下图是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的文成公主庙。
它始建于1300多年前,是当地人民为纪念文成公主入藏路经此地,向当地人民传播中原文化,造福于当地而建。
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D)①派文成公主入藏的是唐玄宗②文成公主入藏的最终目的地是逻些③当时吐蕃的赞普是松赞干布④文成公主入藏增强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5、“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救人传道义,唐风洋溢奈良城。
”这首诗追述了唐朝与哪国的文化交往( C )A.朝鲜B.印度C.日本D.越南6、上海世博会日本馆里,有一个以“遣唐使”为中心的展区。
下列关于唐朝与日本交往的说法,错误的是( A )A.玄奘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B.两国之间有贸易往来C.唐朝时期有十几批遣唐使来华D.日本按唐朝模式进行政治改革7、七年级3班小奇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他搜集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玄奘西游”、“鉴真东渡”的相关资料,由此推断他研究的课题是(D )A.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B.中华文明的起源C.统一国家的建立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8、1900年在敦煌莫高窟发现的《金刚经》卷末题有“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字样。
《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 B )A.标有年代的活字印刷品B.标有年代的雕版印刷品C.隋代初年留存的印刷品D.北宋时期的佛经印刷品9、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鲜明,下列佳句最能体现唐代文学特色的是( B )A.“路漫漫其修远兮。
我将上下而求索”B.“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C.“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D.“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0、我国古代有很多德才兼备的人,他们通常被称为“圣人”。
那么“书圣”、“画圣”、“诗圣”分别是指( B )A. 王羲之、吴道子、李白B. 王羲之、吴道子、杜甫C. 张旭、顾恺之、李白D. 张旭、顾恺之、杜甫11、在学习完中国古代文化史的相关内容后,某历史兴趣小组设置了以下课外拓展主题。
其中不正确的是( D )A.都江堰的修筑者李冰B.赵州桥的设计和建造者李春C.孔子与“仁”的思想D.“画圣”阎立本与写意画12、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各民族之间有分有和,在交流与碰撞中不断的融合。
两宋时期,曾出现了宋与辽、西夏、金几个政权并立的局面。
下列能正确反映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C )13、2011年4月,古沉船“南海一号”完成第二次试发掘,它对研究宋朝海外贸易有着重要的科学价值。
宋朝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 B )A.西域都护B.市舶司C.行省D.宣政院14、南宋时期,海外贸易范围很广,东到朝鲜、日本,西至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那时阿拉伯、东南亚、印度等十几个国家的商人经常来华从事贸易。
宋朝政府给她们办理手续的机构是(A)A. 市舶司B. 平湖巡检司C. 宣政院D. 广州十三行15、下列货币按出现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D )①交子②开元通宝③秦半两钱④康熙通宝A. ①②④③B. ①②③④C. ②③①④D. ③②①④16、我国至今一直延用的县、省级行政机构,最早推行分别是在(A )A.秦朝、元朝B.夏朝、唐朝C.商朝、汉朝D.西周、秦朝17、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元朝建立了为今天我国省级行政区划奠定基础的( D )A. 郡县制度B. 均田制度C. 科举制度D. 行省制度18、论从史出是历史研究的方法之一,下列成就能说明宋元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高峰时期的是( B )①活字印刷术的发明②蔡伦改进造纸术③指南针用于航海④火药在军事上广泛使用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19、被宋神宗认为“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的史书是( D )A.《水经注》B.《三国演义》C.《史记》D.《资治通鉴》20、按年代顺序,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将近三百卷,也是我国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的是(D)A.《春秋》B.《汉书》C.《史记》D.《资治通鉴》21、2011年6月1日,元代画家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的两部分《剩山图》和《无用师卷》分别珍藏海峡两岸多年后,实现历史性的合璧展览。
下列画家及作品与黄公望同一时代的是(D)A. 顾恺之《洛神赋图》 B. 吴道子《天王送子图》C.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D. 赵孟頫《秋郊饮马图》22、“他的第一次远航,比哥伦布首航早八十七年,比达·伽马开辟东方新航路早九十三年,比麦哲伦从美洲航行到菲律宾早一百一十六年。
”“他”是中国古代的( B )A. 鉴真B. 郑和C. 戚继光D. 郑成功23、有学者认为“世界海洋第一人”,不少哥伦布、麦哲伦,而是中国古代航海家郑和。
下列关于郑和下西洋的叙述,正确的是(C )A. 明太祖派遣郑和下西洋B. 郑和航海最远到达地中海西岸C. 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D. 郑和第一次下西洋由江苏南京出发24、“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豪迈诗句出自一位明朝抗倭民族英雄之口,他是( A )A. 戚继光B. 岳飞C. 韩世忠D. 文天祥25、从明太祖朱元璋废除宰相到清雍正帝设置军机处,这种变化反映出的历史发展趋势是(D )A.社会秩序动荡B.边疆防御巩固C.军政实现合一D.皇权高度膨胀26、民族英雄是指捍卫本民族的独立、自由和利益,在抗击外来侵略的斗争中表现无比英勇的人。
我们称郑成功为民族英雄,是因为他( A )A.从荷兰人手中收复台湾B.抗击东南沿海的倭寇C.率军反击沙俄侵略D.平定大小和卓叛乱27、今年是西藏和平解放63周年。
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l727年,清政府为了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理,设置了( C )A.西域都护 B. 宣政院C.驻藏大臣 D. 伊犁将军28、自汉朝以来,历代中央政府都对新疆地区实施有效管辖。
下列选项中与此有关的是( D )①设置西域都护②制定“金瓶掣签”制度③平定大小和卓叛乱④设置驻藏大臣A.①②B.②③C.①④D.①③29、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不断、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
下列关于清朝时期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发生于乾隆皇帝时期的是( D ) A.册封达赖五世B.册封五世班禅C.设置驻藏大臣D.平定大小和卓叛乱30、清初曾厉行海禁,规定“片板不准下海”。
这种政策带来的消极影响包括( B )①完全隔断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②限制了中外正当的经济文化交流③不利于接触外国的先进文化和科学④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31、世界遗产委员会对我国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某一古代建筑的描述如下:“一统天下的秦始皇,将修建于早些时候的一些断续的防御工事连接成一个完整的防御系统……在明代,又继续加以修筑,使之成为世界上最长的军事设施。
它在文化艺术上的价值,足以与其在历史和战略上的重要性相媲美。
”这一古代建筑是( D )A.赵州桥B.大运河C.故宫D.长城32、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蕴藏着许多珍贵的科学遗产。
我国古代长期积累起来的药物知识,大部分载入历代的本草书籍中。
明朝时,对本草学做出伟大贡献的医药学家是( D ) A.孙思邈B.华佗C.张仲景D.李时珍33、古代中国文学的发展经历了唐诗宋词,再到明清小说,高峰迭起。
明清很多小说注重描写商人的活动,揭露官场的腐败和社会黑暗,并初步表现出抨击封建制度……逐利生财等新思想。
以下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神魔小说是( C )A.《红楼梦》B.《三国演义》C.《西游记》D.《水浒传》34、有这样一部作品,它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它以贾府的盛衰变迁为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广泛触及清朝中期的社会生活,揭示了清王朝走向衰落的历史命运。
这部作品是( A )A. 《红楼梦》B. 《三国演义》C. 《水浒传》D. 《西游记》三.材料分析题。
35、阅读下列材料:中国古代历史源远流长,在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等方面都出现了许多有影响力的历史人物。
材料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法之不行,自上犯之。
”材料二“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材料三唐太宗派大臣护送她入藏时带出了许多工匠,还有谷物、果品、菜种、药材……以及医学、农学、天文历法等书籍。
藏族人亲切地称呼她为“阿姐加莎”。
至今,青藏高原仍留下许多颂扬她的诗歌和传说。
请回答:(1)材料一出自战国时期的变法家商鞅之口,请写出他变法的主要内容?(2)与材料二相关的历史人物是西汉时期哪一位伟大的史学家?他留下的历史著作是什么体例?(3)材料三的“她”是谁?留下这段千古佳话时的唐朝统治史称什么?(1)①承认土地私有,准许自由买卖;②奖励耕战;③推行县制。
(2)司马迁。
纪传体通史。
(3)文成公主。
贞观之治。
36、阅读下列材料:明末清初,我国东南沿海和北疆相继遭到日本、荷兰、沙俄的侵略,为了反抗外来侵略,广大爱国军民进行了三次英勇斗争,并取得了重大胜利。
在这三次可歌可泣的斗争中涌现出了两位民族英雄,他们高尚的精神品质和反抗外来侵略的强烈爱国主义精神将永远镌刻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
请回答:(1)材料中所说的“三次英勇斗争”是指哪三次反侵略斗争?他们的共同作用是什么?(2)结合材料谈谈作为时代青年应如何肩负起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1)“三次英勇斗争”: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反击战。
共同作用:捍卫了国家领土主权和民族利益。
(意思相近即可)(2)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或面对国家危难之时,应挺身而出)。
(意思相近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