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际生物技术和医药研讨会(Bio-Forum)会议介绍

合集下载

Waters首届制药技术论坛在沪召开

Waters首届制药技术论坛在沪召开

Waters首届制药技术论坛在沪召开
佚名
【期刊名称】《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年(卷),期】2005(36)5
【摘要】由Waters公司主办的首届制药技术论坛,于2005年4月5日至6日在上海的虹桥宾馆召开。

【总页数】1页(P263-263)
【关键词】技术论坛;制药;2005年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072;TQ460.5
【相关文献】
1.第十六届世界制药原料中国展、第十一届世界制药机械、包装设备与材料中国展6月在沪召开 [J],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
2.Waters上海首办“制药技术论坛” [J],
3.首届电气节能应用技术论坛在沪举行 [J],
4.第五届“国际轨道交通技术论坛”和首届“中日轨道交通车辆制动技术论坛”在同济大学召开 [J],
5.首届电气节能应用技术论坛在沪举行探讨节能降耗新形势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生物医学国际会议流程

生物医学国际会议流程

生物医学国际会议流程一、会前准备阶段。

生物医学国际会议要开起来,会前准备可老多事儿了。

1. 确定会议主题和目的。

这就像是给一场大派对定个主题一样重要。

大家得商量好,这次会议是要讨论最新的生物医学研究成果呢,还是要探讨某个特定疾病的治疗新方向。

这个主题得足够吸引人,让全世界的生物医学专家都想凑过来瞅瞅。

2. 组建筹备委员会。

这就像是找一群超级英雄来组织活动。

得有懂生物医学专业知识的大佬,这样才能确保会议内容靠谱。

还得有擅长组织协调的小伙伴,从找场地到安排行程,啥都得管。

当然啦,宣传高手也不能少,得把会议的消息传得全世界都知道。

3. 挑选会议地点和时间。

地点的选择可讲究了。

最好是在交通方便的地方,像那些大城市就很不错。

而且环境要好,要是周围有美景就更棒了,参会的专家们忙里偷闲还能欣赏一下。

时间呢,要避开各种重大节日和其他大型生物医学会议的档期,不然大家都忙不过来,谁来参加咱们的会呀。

4. 发布会议通知和征集论文。

通知就得写得热热闹闹的,像“全球的生物医学小伙伴们,我们这儿有个超酷的会议,快来呀!”这样的感觉。

然后征集论文也很重要,这可是会议的精华部分。

世界各地的研究者们会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写成论文交上来,就像小朋友们交作业一样,不过这作业可都是超级厉害的科研成果哦。

二、会议进行阶段。

1. 注册签到。

这是会议的第一道关卡。

参会者们来到现场,工作人员就像热情的主人一样欢迎他们。

大家排着队,登记自己的信息,拿到会议资料,就像是拿到了进入知识宝库的钥匙。

有时候还会有小礼品呢,就像个小惊喜。

2. 开幕式。

这是会议的开场大秀。

通常会有一些重要人物发表讲话,可能是知名的生物医学专家,也可能是会议的组织者。

他们会讲讲会议的意义啦,对未来生物医学发展的期望啦,就像是给大家打打气,让大家对接下来的会议充满期待。

3. 主题演讲。

这是会议的重头戏。

那些在生物医学领域超级厉害的大咖们就登场了。

他们站在台上,分享自己最新的研究成果,可能是关于一种新的药物研发,或者是对某种基因奥秘的新发现。

上海2024年将建成全球最大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

上海2024年将建成全球最大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
社会责任
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关 注员工福利和安全生产 ,为当地经济发展和社 会进步做出贡献。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01
技术创新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生物医药产业将迎来更多的技术创新和突破,推
疗和个性化医疗需求的增加,生物医药产业将更加注重研发
和生产个性化药物和医疗器械。
加强国际合作项目对接
积极对接国际组织和机构,争取在生物医药领域开展更多国际合作项目。支持企业“走出 去”,拓展海外市场和资源。
05
政策支持与营商环境优化
政策支持体系构建
加大财政投入
设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专项资 金,支持创新药物研发、产业
化及市场推广。
税收优惠
对生物医药企业给予一定期限 的税收减免,降低企业成本。
产业链完善与协同发展
产业链上游
重点发展生物医药原材料、设备制造 等产业,提高本地配套率,降低成本 。
产业链中游
加强生物医药研发和生产环节的协同 ,推动创新药物、医疗器械等产品的 研发和产业化进程。
产业链下游
拓展生物医药产品的销售渠道,加强 与国际市场的对接,提高国际竞争力 。
产业链协同
构建生物医药产业创新联盟,推动产 学研用深度融合,形成协同创新的良 好机制。
未来,生物医药产业将更加注重创新 研发、个性化治疗、智能化生产等方 面的发展,形成更加完善的产业链和 生态系统。
中国生物医药产业也呈现出蓬勃发展 的态势,政府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创 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逐步提升。
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基础
上海市拥有全国最为完善的生物医药产业链,涵盖了药物研发、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
市场竞争
市场竞争是生物医药产业面临的重要挑战,企业 需要加强自身竞争力,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

生物科技领域前沿技术交流会发言稿

生物科技领域前沿技术交流会发言稿

生物科技领域前沿技术交流会发言稿尊敬的各位嘉宾、尊敬的主持人、亲爱的观众朋友们:大家好!很荣幸能够在这个生物科技领域的前沿技术交流会上与诸位共聚一堂,为探讨生物科技领域的最新发展与成果而共同努力。

在这里,我想与大家分享一些我个人对于生物科技领域的思考和见解。

首先,我们不可否认,生物科技领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和突破。

生物科技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能够提供治疗疾病的创新方法,增强人类生活的质量和寿命,而且还可以对环境问题、农业问题和能源问题等带来全新的解决方案。

正因如此,生物科技在现代社会中具备了无可替代的重要性。

其次,我想要谈谈生物医药领域的进展。

例如,基因编辑技术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通过CRISPR-Cas9技术,科学家们可以对基因进行精确编辑,以治疗一些常见的遗传疾病。

这项技术的出现,为人类医学带来了触动人心的革新,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

此外,细胞治疗、基因测序等领域的技术也不断取得突破,为医学研究和临床治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除了医药领域,农业领域的生物科技也呈现出迅猛的发展势头。

例如,转基因技术的广泛应用,让我们能够培育出更加耐旱、抗病虫害的植物品种,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为解决全球食品安全问题提供了重要的解决方案。

此外,生物技术在肉类和乳制品生产、水产养殖等领域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提高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最后,我要强调的是,尽管生物科技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潜力,但我们也要注重伦理和风险的把控。

生物科技的进步必须伴随着严格的道德和法律框架,确保科技的应用符合公众的期望和要求,并且不会给社会和环境带来不良的影响。

此外,我们也需要加强科学教育,提高公众对于生物科技的理解和接受度,使科技的发展更好地造福于社会。

总结一下,生物科技领域前沿技术的发展为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基于良好的伦理和风险把控,我们可以进一步推动生物科技的研究和应用,让其更好地造福于人类社会。

2021(第四届)中国国际生物医药大会暨展览会

2021(第四届)中国国际生物医药大会暨展览会

2021(第四届)中国国际生物医药大会暨展览会大会简介:2021(第四届)中国国际生物医药大会将于2021年9月19-21日在中国泰州中国医药城会展中心召开,大会将为来自大学高校,科研院所,生物制药,生物技术公司,医疗机构,投资者,技术和行业利益相关者搭建学习交流合作平台。

2021(第四届)中国国际生物医药大会面向全球征集大会报告,如有兴趣在大会上面做报告,请尽快联系我们。

大会通过安排报告问答与讨论环节、参会代表圆桌晚宴、园区参观等社交活动,增加参会代表之间一对一交流的机会。

同时在线上微信交流群,也帮助参会代表之间有效的精准对接,然后高效的线下会上交流。

报告嘉宾安排:免除参会费用,并由组委会统一安排VIP嘉宾住宿(中国医药城假日酒店或同等级别,大床房或标准间,一人一房),同时提供嘉宾会议期间3天中午自助餐及晚餐演讲嘉宾圆桌晚宴。

演讲嘉宾并可以带一位学生或者同事免费参会。

其他安排待定。

大会将在以下领域征集大会报告:新冠肺炎传染病与疫苗脑健康转化医学研究肿瘤罕见疾病与孤儿病个性化医学与诊断细胞治疗与基因治疗生物制药工程技术生物医药投融资生物制药设备与材料血液制品重组治疗类生物制品下一代生物治疗利用大数据推动生物医学创新数字健康个性化医学与诊断全球市场的新机遇知识产权监管科学商业发展与金融关键跨学科问题系统生物学与技术大会日期:2021年9月19-21日中国泰州中国医药城会展中心上午9:30至下午5:30参会报名:2021年8月20前优惠报名:报名方式一:- 参会费用: RMB 900/人- 获得大会的参会证、主要会刊资料等资料袋1套;- 组委会提供3天大会中午午餐;- 组委会安排9月20日晚参会代表圆桌晚宴。

参会代表选择自己的主题圆桌,主办方介绍同桌同仁互相认识并共进晚餐;- 三天所有论坛时段均可参加。

- 集体活动:园区参观- 展会参观报名方式二:- 参会费用: RMB 2000/人- 获得大会的参会证、主要会刊资料等资料袋1套;- 组委会提供3天大会中午午餐;- 组委会安排9月20日晚参会代表圆桌晚宴。

2008上海生物论坛前瞻会议

2008上海生物论坛前瞻会议

2008上海生物论坛前瞻会议第二届美中医药协会上海高峰论坛暨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成立十周年庆典●21世纪转化医学展望●药物/生物技术全球化——跨国医药公司在中国的研发趋向,研发外包、合作发展、认证/技术转让在中国的现状和趋势●美国药检局对中国临床研究和新药审批的研讨2008年5月28日上海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李冰路151号,上海生物芯片有限公司会议中心(生物论坛受邀发言人由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往返接送)●论坛为期望在中国从临床前到临床验证的药物基因组学、生物标记物探索、转化医学等领域寻求研发伙伴或合作机会的全球生物技术/药物研究专家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论坛为您提供了与诺贝尔奖得主、各国学者、政府官员以及全球研究院所、中国的国际性研发中心、国内的生物技术/药物/服务外包公司及研究所的首席科学家面对面的良好机会。

●论坛将讨论在中国开展研发合作的必要条件(包括对外采购、对内认证和风险承担)以及您需要了解的在国内发展研发合作伙伴关系所涉及的操作及可能遇到的问题。

●共同主办单位:上海生物论坛组织委员会、美中医药协会(SAPA)、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CHGC)、上海生物芯片有限公司(SBC)/ ShanghaiBio、上海市中医药科技产业促进中心赞助单位:上海生物芯片有限公司(SBC)/ ShanghaiBio、默克公司、Celgene公司、Covance公司合作支持:ChinaBio Accelerator公司大会主题报告人:• 诺贝尔奖得主及国际生命科学领域首席科学家• 中国全球性制药公司研发及临床中心首席执行官(包括Pfizer, GSK, Merck, Novartis, J&J, AstraZeneca, Eli Lilly, Roche, Wyeth, Celgene等公司)• 国内学术机构主任及国内生物技术/药物/服务外包公司/技术转化中心/创业投资公司首席执行官•(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前评审员,临床试验/数据管理专家、以及中国制药业向美国FDA注册申请首个ANDA的专家。

生物技术研讨会致词

生物技术研讨会致词

生物技术研讨会致词尊敬的各位嘉宾、专家学者、亲爱的同仁们:大家好!首先,我代表主办方向各位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感谢您们莅临生物技术研讨会,与我们共同探讨生物技术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

作为当代科技和生命科学领域的重要议题之一,生物技术对于推动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改善生活质量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在这个全球变幅迅猛、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生物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突破传统的科研边界,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

本次研讨会旨在促进生物技术领域的学术交流和合作,通过分享和探讨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技术进展,推动学术界、产业界和政府部门之间的深度对话和合作,共同探索生物技术的前沿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

本次会议不仅是一个学术研讨的平台,更是一个广泛交流和合作的机会,相信在这里我们能够碰撞出火花,孕育出创新的思想和项目。

生物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涉及到诸多领域,从农业到医学,从环境保护到工业制造,展现出了无限的潜力和广阔的前景。

而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生物技术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争议,包括道德伦理、安全性和可持续性等问题。

因此,我们需要共同努力,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寻求符合法律法规和伦理准则的生物技术研究和应用途径。

本次研讨会的议程设置了多个专题,涵盖了生物技术的各个领域。

学术报告、分组研讨、海报展示等形式的内容将为大家提供一个交流和学习的平台。

届时,各位专家学者将围绕生物技术的前沿研究、关键技术和未来趋势进行深入探讨。

相信通过本次研讨会,我们将能够汲取来自世界各地的智慧和经验,推动生物技术的进一步创新和发展。

最后,我衷心感谢各位嘉宾的到来和支持,感谢同仁们的辛勤工作和贡献。

我相信这次研讨会将会是一次知识碰撞和灵感涌现的盛会,也将对生物技术的未来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祝愿生物技术研讨会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2011年上海国际生物技术与医药研讨会召开

2011年上海国际生物技术与医药研讨会召开

2011年上海国际生物技术与医药研讨会召开佚名【摘要】@@ 为期3天的"第13届上海国际生物技术与医药研讨会"于2011年6月2日在上海世博中心隆重开幕.上海市科委副主任徐祖信、美国马里兰州州长MartinO'Malley等嘉宾出席开幕式并致贺词.会议由上海市现代生物与医药产业办公室主办,上海市生物医药科技产业促进中心、上海科技会展有限公司、上海对外科学技术交流中心等单位承办.【期刊名称】《华东科技》【年(卷),期】2011(000)006【总页数】1页(P46)【正文语种】中文为期3天的“第13届上海国际生物技术与医药研讨会”于2011年6月2日在上海世博中心隆重开幕。

上海市科委副主任徐祖信、美国马里兰州州长MartinO’Malley等嘉宾出席开幕式并致贺词。

会议由上海市现代生物与医药产业办公室主办,上海市生物医药科技产业促进中心、上海科技会展有限公司、上海对外科学技术交流中心等单位承办。

上海国际生物技术与医药研讨会(BIO-FORUM)是上海生物与医药领域一年一度的国际学术盛会。

自1996年创办以来,已成功举办了12届,得到了国家科技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有关部委和上海市有关委办和浦东新区政府的大力支持。

Bio-Forum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扩大,已发展成为海内外生物医药领域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国际会议,成为上海生物技术和医药领域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平台。

大会以“聚焦生物技术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发展”为主题,主要包括会前会、大会报告、以及10场专题分会。

内容涉及政策法规、新药研发与新制剂、生物技术、诊断新技术与产品、临床研究与CRO(生物医药外包)、国际合作与园区发展、生物医药技术与人类健康等。

会议邀请了美国Scripps研究所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PaulShimmel、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院长WilliamChin、法国赛诺菲安万特研发中心临床前安评全球负责人PhilippeDetilleux、美国辉瑞研发副总裁NasirK.Khan等海内外知名专家做主题演讲,还邀请了美国马里兰州州长MartinO’Malley、英国国家医学研究院科技部行政总裁DAVETAPOLCZAY博士、法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干细胞与脑研究所研发负责人PierreSAVATIER博士、美国南加州生物技术协会(BIOCOM)总裁兼CEO、加州生物技术基金会主席JosephPanetta等来自美国、英国、法国、芬兰、比利时、丹麦、韩国日本、新加坡和中国台湾、中国大陆等十多国家和地区的科学家、企业家、金融专家、风险投资专家近100位到会报告(其中境外报告人62位),涉及了哈佛医学院、美国NIH(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法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加州大学、英国剑桥大学、赫尔辛基大学等10多所大学和辉瑞、阿斯利康、梅里埃、赛诺菲安万特等著名公司。

生物学术会议

生物学术会议

生物学术会议生物学术会议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平台,让生物学界的专家学者可以共同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和最新的科学发现。

这些会议为学术交流提供了一个机会,促进了学术合作和合作研究项目的发展。

此外,这些会议还提供了参与者学习和获得反馈的机会,以进一步改进自己的研究工作。

生物学术会议通常包括一系列的主题演讲,其中邀请到了生物学领域的知名专家。

这些演讲通常涵盖了各个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重要发现。

演讲者会分享他们的实验结果、数据分析,并提供对未来方向的展望。

此外,生物学术会议还会有许多分会议和研讨会,这些会议针对特定的领域或话题组织。

参与者可以选择参加他们感兴趣的分会议,并与同行专家进行交流和讨论。

这些讨论和互动有助于推动创新和新的研究方向。

生物学术会议也是展示研究成果和发表论文的重要平台。

会议通常有专门的海报展示区,研究人员可以在这里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并有机会与其他参与者交流和讨论。

此外,一些会议还会组织口头报告或平行会议,研究人员可以在这些场合上展示他们的成果。

参加生物学术会议对于研究人员来说具有多重好处。

首先,它是一个获取最新研究进展和知识的途径。

参与者可以从演讲、研讨会和讨论中获得前沿的研究成果和科学发现。

其次,会议提供了一个建立合作关系和联系的机会。

参与者可以与其他科学家建立联系,探讨共同感兴趣的研究话题,并发展合作研究项目。

此外,参加会议还可以增加个人的学术声誉和知名度。

发表口头报告或展示海报,是向同行展示个人研究成果的机会。

生物学术会议的组织者通常会根据会议的规模和性质制定相应的议程。

大型国际会议可能会持续几天,包括多个主题演讲、分会议和平行会议。

较小的会议可能只持续一到两天,但同样提供了交流和合作的机会。

总结起来,生物学术会议是促进生物学界学术交流和进一步研究发展的重要平台。

它提供了一个展示研究成果、学习最新知识和建立合作关系的机会。

同时,参与会议也可以提高个人的学术声誉和知名度。

2006年第一届“上海生物医学研讨会”会议通知

2006年第一届“上海生物医学研讨会”会议通知

2006年第一届“上海生物医学研讨会”会议通知
佚名
【期刊名称】《激光生物学报》
【年(卷),期】2006(15)4
【总页数】1页(P404-40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
【相关文献】
1.■关于印发《"保两节、反欺诈"集贸市场计量专项整治工作会议纪要》的通知/■关于表彰2004年度上海市计量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通知/■关于印发《2005年上海市计量工作研讨会会议纪要》的通知/■关于颁发2004年度第二批计量授权证书的通知■关于印发《2005年上海市计量工作要点》的通知/■计量器具样机试验合格证公报(2004.1 0~2005.01)/■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公报(2004.11~2004.12)/■计量认证公报(2004.11~2004.12) [J],
2.第一届国际微纳尺度生物医学分离和分析技术学术会议暨第六届全国微全分析学术会议(6^(th)μ-TAS)第二轮通知 [J],
3.第一届国际药物流行病学亚洲学术会议暨第三届中国上海药物流行病学与临床合理用药国际研讨会预通知 [J],
4.第一届“上海生物医学研讨会”会议通知 [J],
5.第一届“系统生物医学上海论坛”——代谢组学(metabonomics)与中医药国际化研讨会在上海召开 [J], 聂荣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19上海中医药与天然药物国际大会doc》

《2019上海中医药与天然药物国际大会doc》

2015上海中医药与天然药物国际大会详细议程2015年10月21日(星期三)October 21, 2015 (Wednesday)09 :00-09:30 开幕式Opening Ceremony主持人Moderator袁泉,上海市生物医药科技产业促进中心主任Quan Yuan, Director, Shanghai Center of Biomedicine Development开幕式致辞Opening Remarks徐祖信,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Zu-xin Xu, Deputy Director, Science & Technology of ShanghaiMunicipality王国强,国家卫生计划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Guo-qiang Wang, Deputy-Director General, State Human Health andPlanning Committee, Director General of State Administration of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黄瑛,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副主任Ying Huang, Deputy Director, China National Center for BiologicalDevelopment,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周宏灏,中南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Hong-hao Zhou, Professor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Academician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09 :30-09:40 Waters全球创新中心揭牌Launching Ceremony, Waters Center of Innovation主持人ModeratorEric W Fotheringham,沃特世公司战略合作部总监Eric W Fotheringham, Director Strategic Collaboration, WatersCorporation致辞Remarks蒋华良,中科院上海药物所所长Hua-liang Jiang, Director of SIMM, CAS果德安,中科院上海药物所中药中心主任De-an Guo, Director of TCM Center, SIMM, CASRohit Khanna,沃特世公司全球市场和信息部副总裁Rohit Khanna,Vice President, Worldwide Marketing andInformatics, Waters Corporation大会报告Plenary Lectures主持人: 丁健, 中科院上海药物所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Moderators: Jian Ding, Professor of Shanghai Institute of Materia Medica,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Academician of 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9:40-10:10 周宏灏,中南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Hong-hao Zhou, Professor, Academician,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报告题目:药物基因组学及其在中医药领域中的应用Topic: Pharmacogenomics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10:10-10:40 刘昌孝,天津药物研究院,中国工程院院士Chang-xiao Liu,Professor, Tianjin Institute of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Academician, 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报告题目:中草药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Topic: Pharmacokinetics research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s10:40-11:00 交流休息Break高端交流(中药国际化关键问题及药典标准协调)Panel Discussion (Key issues in TCM Globalization and Pharmacopoeia Standard Harmonization) 主持人: Gerhard Franz,欧洲药典会中药专家组主席Moderator: Gerhard Franz. Chairman of TCM Working Party, European Pharmacopoeia11:00-12:15 陈凯先,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上海中医药大学原校长Kai-Xian Chen, Academician , Chairman, Shanghai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钱忠直,中国国家药典委员会首席科学家Zhong-Zhi Qian,Chinese Pharmacopoeia Commission, Chief Scientist赖智填,中智药业集团董事局主席Zhi-Tian Lai, Chairman, Zhongzhi Pharmaceutical Group Co., Ltd.Werner Knöss,欧洲药监局草药委员会主席Werner Knöss,Chairperson of Herbal Medicinal Products (HMPC, European Medicines Agency, London)Robin Marles,加拿大卫生部官员,美国药典会植物膳食剂与草药专家委员会主席Robin Marles, Chair, Botanical Dietary Supplements and Herbal Medicines Expert Committee, United States PharmacopoeiaMike Harrington,沃特世公司欧洲和亚太地区运营副总裁Mike Harrington, Vice President, European & Asia Pacific Operations, Waters Corporation12:30-13:30 午餐Lunch大会报告Plenary Lectures主持人: 徐宏喜,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院长Moderator: Hong-xi Xu, Dean, School of Chinese Pharmacology, Shangha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13:30-14:00 Thomas Efferth, 德国美因兹大学教授Thomas Efferth, Chair of the Department of Pharmaceutical Biology, Institute of Pharmacy and Biochemistry, Johannes Gutenberg University, Mainz, Germany.报告题目:青蒿琥酯:从中药中衍生出的抗疟疾天然产物Topic: Artesunate: An anti-malaria natural product derivative from Chinese medicine14:00-14:30 陈士林,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所长Shi-lin Chen, Chief Professor and Director, Institute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报告题目:中药基因组学发展与应用Topic: Herbal Genomics and Application14:30-15:00 Werner Knöss,欧洲药监局草药产品委员会主席Werner Knöss, Chairperson Herbal Medicinal Products (HMPC, European Medicines Agency, London)报告题目:欧盟的监管框架与传统中药的选择途径Topic: The Regulatory Framework in the EU and Options fo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15:00-15:30 王峥涛,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研究所所长Zheng-tao Wang, Professor,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报告题目:TBD15:30-16:00交流休息Break主持人:Kelvin Chan,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教授Moderator: Kelvin Chan, Professor, Liverpool John Moores University, UK / University of Western Sydney, Australia16:00-16:30 Anna Rita Bilia, 意大利佛罗伦萨大学教授,欧洲药用植物学会候任会长Anna Rita Bilia, Professor, University of Florence, Italy报告题目:植物类药物的质量控制理论建设:(生物)传感器的角色探讨Topic: Making sense in quality control of botanicals: the possible role of (bio)sensors16:30-17:00 石上梅,国家药典委员会中药处处长Shang-mei Shi, Director of TCM Department, Chinese Pharmacopoeia Commission 报告题目:中国药典2015年版及未来中药标准展望Topic: The Chinese Pharmacopoeia(2015)and Future Prospects of TCM Standards17:00-17:30 Robin Marles, 加拿大卫生部官员,美国药典会植物膳食剂与草药专家委员会主席Robin Marles, Chair, Botanical Dietary Supplements and Herbal Medicines Expert Committee, USP Council of Experts volunteer报告题目:在制定草药标准中的国际合作Topic: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to Set Standards for Herbal Medicines17:30-18:00 Ulrich Rose, 欧洲药典委员会草药处处长Ulrich Rose, Head of Division A, Deputy Head of European Pharmacopoeia Department (EPD), EDQM, Council of Europe报告题目:欧洲药典中的传统中药Topic: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in the European Pharmacopoeia2015年10月22日(星期四)October 22, 2015(Thursday)分会一:天然产物研究中的创新分析技术(Waters 分析新技术专场)Session 1. Innovative Analytical Technologies in Natural Products Research (Workshop sponsored by Waters)主持人:张卫东,第二军医大学教授,中药现代研究中心主任Moderator: Wei-dong Zhang, Professor, The Secon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8:30-8:50 Kate Yu, Waters美国总部制药市场部高级经理兼中药天然产物市场首席科学家Kate Yu, Senior Manager, Pharmaceutical Business, Waters Corporation, US报告题目:天然产物的创新分析平台Topic: Innovation Analytical Platform for Natural Products8:50-9:10 马百平,北京放射医学研究所研究员Baiping Ma,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Biotechnology, Beijing Institute of Radiation Medicine报告题目:超临界流体色谱分离甾体皂苷的条件优化及其特点Topic: Separation of Steroidal Saponins by Supercritical Fluid Chromatography9:10-9:30 吴婉莹,上海药物所研究员Wan-ying Wu , Shanghai Institute of Materia Medica, CAS (TBD)报告题目:二维液相分析技术在中药整体质量控制中的应用Topic: 2D-LC strategy for the holistic quality contro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9:30-9:50 张爱华,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药血清药物化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Ai-hua Zhang, Vice Director, National TCM Key Laboratory of Serum Pharmacochemistry, Laboratory of Metabolomics and Chinmedomics,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报告题目:中医方证代谢组学:中医药研究的新策略Topic: Application of UPLC/Q-TOF MS E Technology with Progenesis QI For Chinmedomics9:50-10:10 戴毅,暨南大学副教授Yi Dai, Associate Professor, Schoo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Jinan University报告题目:中药多种化学成分的体内代谢,整体化研究中药药效成分的实例分享Topic: Metabolic profiling of multiple chemical ingredients, a holistic investigation on TCM effective components, case studies10:10-10:30 张洪,上海中医药大学Hong Zhang, Research Associate,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报告题目: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离子淌度质谱法联用对复杂基质中的特定和非特定天然产物的筛选和描述的应用研究Topic: Application of UHPLC-ion mobility-MS to screen and characterize targeted and untargeted natural products from complex matrices.10:30-10:50 交流休息Break青年学者报告专场,主持人:陈万生,第二军医大学教授,长征医院药剂科主任Moderator: Wan-sheng Chen, Professor, The Secon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10:50-11:10 范骁辉,浙江大学药学院教授,副院长Xiao-hui Fan, Professor, Assistant Dean, College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Zhejiang University报告题目:基于转录组学的中药网络药理学研究策略及实践Topic: Transcriptomics-based Network Pharmacology, a Sword to Cut the Gordian Kno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11:10-11:25 何蓉蓉,暨南大学药学院副教授Rong-rong He, Associate Professor, Jinan University报告题目:新型的中医药抗流感动物模型,通过调节老鼠中线粒体抗病毒信号通路束缚应激引发流感易感性研究Topic: A new anti-influenza animal model fo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estraint stress induces influenza susceptibility by regulating11:25-11:40 沈瑶,中科院上海药物所中药现代化研究中心博士Yao Shen, Ph D., Shanghai Institute of Materia Medica,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报告题目:草本物种鉴定的新机遇:通过常压敞开式离子源质谱技术的草药非萃取分析法Topic: New chance for herb species identification: extractionless analyses of herbs by ambient mass spectrometry11:40-11:55 乔雪,北京大学药学院,天然药物与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Xue Qiao, Ph D.,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Natural and Biomimetic Drugs, Schoo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Peking University报告题目:牛樟芝的化学和药代动力学研究Topic: Chemistry and DMPK studies of Antrodia cinnamomea11:55-12:10 杨华,中国药科大学博士Hua Yang, China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Ph D.报告题目:草药组合活性化合物的鉴定Topic: Identification of combinatorial bioactive compounds contributing to the effect ofherbal medicines12:10-12:25 陈丽霞,沈阳药科大学副教授Li-xia Chen, Associate Professor, Shenya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报告题目:酸浆属植物中Withanolide类型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Topic: Withanolide constituents from Physalis genus and their biological activities2015年10月22日(星期四)October 22, 2015(Thursday)分会二:药理与产品研发Session2: Pharmacology and New Drug Development主持人: Ikhlas Khan, 美国密西西比大学教授,国家天然产物研究中心执行主任Moderator:Ikhlas Khan, Assistant Director of the National Center for Natural Products Research, Professor of University of Mississippii, USA8:30-9:00 Orazio Taglialatela-Scafati,意大利那不勒斯费德里克二世大学教授Orazio Taglialatela-Scafati,University of Naples Federico II, Italy报告题目:古老药用植物的新型化学和生物活性研究:姜黄和蛇麻草的案例研究Topic: New Chemistry And New Bioactivities From Old Medicinal Plants: The Cases Of Turmeric (Curcuma Longa) And Hop (Humulus lupulus)9:00-9:30 张芳荣,高雄医学大学天然药物研究所教授Fang-rong Zhang, Professor, Kaohsiung Medical University (KMU) 报告题目:具潛力之天然抗生素與抗病毒藥物Topic: Potential Antibiotics and Antivirus Agents9:30-10:00 Martino Forino,意大利那不勒斯费德里克二世大学Martino Forino,Professor, University of Naples Federico II, Italy报告题目:花楸果和枸杞:过去的民间疗法如何被现代科学修订和证实的案例研究Topic: Sorbs and Goji Berries: Two Examples of How Folk Remedies From The Past are Revamped and Substantiated by Modern Science10:00-10:30 王宇翀,剑桥大学博士Yu-chong Wang, PhD., University of Cambridge报告题目:基于酵母的系统生物学研究及其在中药方剂网络药理研究中的应用Topic: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development of systems tools and their application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esearch10:30-11:00 交流休息Break主持人:11:00-11:30 池岛桥,沈阳药科大学中日医药研究所所长Takashi Ikejima, Director, Professor, China-Japan Research Institute of Medical and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Shenya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Shenyang, China报告题目:Extracellular matrix (ECM) affects cell function such as response to drugs including cytokines and natural drugs11:30-12:00 Nunziatina De Tommasi, 意大利萨勒诺大学教授Nunziatina De Tommasi, Professor, Università di Salerno, Italy报告题目:基于植物的生物活性分子的靶标识别策略Topic: Target Identification Strategies In Plant-derived Bioactive Molecules2015年10月22日(星期四)October 22, 2015(Thursday)分会一:化学与质量Session 1: Chemistry and Quality主持人:Joseph Betz,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膳食补充剂办公室主任Moderator: Joseph Betz, Director, Analytical Methods Program, NIH Office of Dietary Supplements13:30-14:00 Margherita Gavagnin, 意大利国家研究委员会主任Margherita Gavagnin, Research Director, Italian National Council of Research报告题目:海蛞蝓中的胍类物质:结构,合成和生物活性研究Topic: Guanidines From Marine Nudibranchs: Structure, Synthesis And Bioactivity14:00-14:30 刘志强,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Zhi-qiang Liu, Professor, Changchun Institute of Applied Chemistry, CAS报告题目:基于质谱及其联用技术的糖尿病并发症防治药物筛选及作用机理研究Topic: Studies on the Activity Screening and Mechanism of Ac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Preventing and Treating diabetic complications by Using MS and its hyphenated techniques.14:30-15:00 Nandu Sarma, 美国药典会食品补充剂处长Nandu Sarma, Director, Dietary Supplements, United States Pharmacopeia (USP) 报告题目: 美国药典中的膳食补充剂的质量标准Topic: Dietary Supplement Quality Standards from U. S. Pharmacopeia15:00-15:30赵余庆,沈阳药科大学教授,中药学院院长报告题目:15:30-16:00 交流休息Break主持人:张芳荣,高雄医学大学教授Moderator: Fang-rong Zhang, Professor, Kaohsiung Medical University (KMU)16:00-16:30 张磊,第二军医大学副教授Lei Zhang, Associate Professor, Secon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报告题目: 对药用植物中有价值的次生代谢的理解和调控综合组学方法Topic: Integrated omics-based approach toward understanding and regulation of valuable secondary metabolism in medicinal plants16:30-17:00 Kelvin Chan, 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教授Kelvin Chan, Professor, Liverpool John Moores University, UK / University of Western Sydney, Australia报告题目:在中医实践中中药颗粒型饮片的标准化挑战Topic: Challenges in Standardization of Aqueous Granules of CMM Decoction Pieces used in TCM practice17:00-17:30 吴军,暨南大学药学院教授Jun Wu, Professor, Jinan University报告题目: 红树植物天然产物的化学多样性Topic: Chemical Diversity of Mangrove Natural Products2015年10月22日(星期四)October 22, 2015(Thursday)分会二:药理与产品研发Session 2: Pharmacology and New Drug Development主持人:13:30-14:00 梁宗锁,浙江理工大学教授,院长Zong-suo Liang, Professor, Life Science of Collage, Zhejiang Sci-Tech University报告题目:丹参MYB 转录组调控丹酚酸的途径Topic: Cloning and characaterization of related genes involved in the regulation of phenolic acids biosynthesis in 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14:00-14:30 Clara Lau,香港中文大学教授报告题目:Topic:14:30-15:00 戴均贵,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研究员Jun-gui Dai, Institute of Materia Medica, CAMS报告题目:多样性导向活性天然产物的酶法结构优化与药物发现Topic: Diversity-oriented Enzymatic Structural Modification of Bioactive Natural Products and Drug Discovery15:00-15:30 开国银,上海师范大学教授Guo-yin Kai, Professor & Director,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报告题目:丹参酮的生物合成及其代谢调控Topic: Molecular Regulation of Tanshinone Biosynthesis in Salvia miltiorhizza15:30-16:00 交流休息Break主持人:16:00-16:30 Yeong Shik Kim,韩国首尔国立大学教授Yeong Shik Kim,Natural Products Research Institute, College of Pharmacy, 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报告题目: 韩国草药的抗癌和消炎的活性研究Topic: Anticancer and Anti-inflammatory Activities of Korean Herbal Medicine16:30-17:00 高文远,天津大学药学院Wen-yuan Gao, Chair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Natural Products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ianjin University报告题目:中国药用植物组织培养的研究Topic: Medicinal plant tissue culture in China17:00-17:30 程永现,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Yong-xian Cheng, Professor, Kunming Institute of Botan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报告题目: 中药抗慢性肾病或有道可循Topic: A Strategic Search for Renoprotective Compounds from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15年10月22日(星期四)October 22, 2015 (Thursday)分会三:中医分会Session 3: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Thursday)主持人:韩晶岩, 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微循环研究中心主任Moderator: Jing-yan Han, Director, Department of Integrat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Peking University Health Science Center13:30-14:00 韩晶岩,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微循环研究中心主任Jing-yan Han, Director, Department of Integrat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Peking University Health Science Center报告题目:养血清脑颗粒对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大鼠脑微循环障碍和神经元损伤的改善作用。

2021未来医疗产业峰会 和瑞

2021未来医疗产业峰会 和瑞

2021未来医疗产业峰会和瑞10月12日,“2021未来医疗产业峰会”在上海举行。

本次峰会由易方达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主办,也是2021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的重点同期活动之一。

上海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陈通出席峰会并发表致辞,易方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詹余引致欢迎词。

上海市生物医药技术研究院院长、上海生物医药行业协会会长傅大煦,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副所长邵峰,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樊嘉,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博雅辑因创始人魏文胜,信念医药董事长及首席科学家肖啸,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教授、瑞博生物创始人粱子才,复星医药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吴以芳等重量级嘉宾出席峰会并作主题演讲和主题讨论。

数百位来自国内外生物医药领域的专家学者、技术精英及相关企业代表参加会议。

会议由易方达资本医疗健康行业负责人王昊主持。

本次峰会以“共济未来、驱动新生”为主题,来自各领域的科研专家、知名企业家等围绕小核酸、mRNA药物、细胞与基因治疗、基因大数据与医疗科技等生物医药领域的前沿话题进行深入交流。

詹余引董事长詹余引董事长在致辞时表示,生物医药产业是人民生命健康的重要保障,也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之一,打造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是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上海建设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将大有可为、必有作为。

本次峰会邀请到了2位中国科学院院士、10余位科研专家及40余位优质企业代表,围绕“生命科学与医疗科技”议题,共进行了15场主题会议。

主题演讲、圆桌论坛等环节产出了非常丰富的内容和新颖的观点。

邵峰院士魏文胜教授肖啸教授在主题演讲环节,邵峰院士就天然免疫和细胞焦亡等话题作了主题演讲,对细胞死亡和免疫研究提出了他的观察和思考;魏文胜教授提出开发新型基因编辑技术,并分享了他在高通量功能基因组学领域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肖啸教授在基因载体的研发及应用方面取得了多项科研成果并得到广泛应用,他从基因治疗的角度出发,向大会分享了他在罕见病到常见病药物扩展方面的观察和思考;粱子才教授重点介绍了基因编辑在功能基因组学等领域的广泛应用,颠覆性的治疗手段对生命科学发展的重要意义。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组织生物样本库分会筹备会在上海召开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组织生物样本库分会筹备会在上海召开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组织生物样本库分会筹备会在上海召开文勇【期刊名称】《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年(卷),期】2009(004)006【摘要】@@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组织生物样本库分会筹备会于2009年8月29日在生物芯片上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召开.著名分子肿瘤学家顾健人院士、生物芯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赵国屏院士、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彭玉理事长、卫生部科技司技术处吴沛新处长、生物芯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董事长华裕达先生、上海市科委副巡视员施强华先生、浦东新区科委副主任张爱平教授受邀出席了本次会议.【总页数】2页(P472-473)【作者】文勇【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纳米生物技术分会第一届理事会议在北京卫生部大会堂召开百名专家启动百项纳米生物技术课题研究张阳德当选为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纳米生物技术分会首届理事长 [J], 谭克扬;李娟娟2.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纳米生物技术分会第一届理事会议在北京卫生部大会堂召开百名专家启动百项纳米生物技术课题研究张阳德当选为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纳米生物技术分会首届主任委员 [J], 谭克扬3.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纳米生物技术分会第一届理事会议在北京卫生部大会堂召开百名专家启动百项纳米生物技术课题研究张阳德当选为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纳米生物技术分会首届主任委员 [J],4.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纳米生物技术分会第一届理事会议在北京卫生部大会堂召开百名专家启动百项纳米生物技术课题研究张阳德当选为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纳米生物技术分会首届主任委员 [J],5.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纳米生物技术分会第一届理事会议在北京卫生部大会堂召开百名专家启动百项纳米生物技术课题研究张阳德当选为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纳米生物技术分会首届主任委员 [J],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第十八届上海国际生物技术与医药研讨会在沪召开

第十八届上海国际生物技术与医药研讨会在沪召开

第十八届上海国际生物技术与医药研讨会在沪召开佚名【期刊名称】《生物产业技术》【年(卷),期】2016(000)004【总页数】2页(P61-62)【正文语种】中文2016年6月20~22日,第十八届上海国际生物技术与医药研讨会(BIO-FORUM 2016)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生物技术与医药方面的专家学者、企业高管等汇聚一堂,共同探讨生物技术和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上海国际生物技术与医药研讨会由上海市现代生物与医药产业办公室主办,得到国家科技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等有关委办大力支持。

大会以推动我国生物技术与医药的研发和产业化、及时了解国内外生物医药技术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为宗旨。

大会由主题报告、专题分会、企业专题会、一对一配对、展览展示等多个活动组成。

来自美国、法国、德国、印度、韩国、日本、中国等10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位报告人应邀在会议上作了报告,其中境外报告人达51位。

共有600多位来自生物技术与医药领域的国内外知名学者、企业高层、技术精英,以及来自各国政府监管机构、风险投资等领域的专家出席会议。

与会者就疫苗研发、新药研发、精准医疗、生物医学工程等领域内的新技术、新发展以及国际技术转移、成果转化、金融激励等进行交流、研讨,并开展项目推介与路演。

大会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凯先主持了开幕式。

来自中国国家药检局新药审评中心领导、国家科技部和上海市科委领导出席了会议。

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黄晶主任,CDFA药品审批中心化药临床一部杨志敏部长,美国斯坦福大学、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医学科学院院士Lawrence Steinman教授,美国礼莱制药公司高级副总裁Kerry Blanchard 博士分别做了主题报告。

本届会议议题丰富,尤其是新型疫苗与免疫治疗、仿制药专题等分会,引起参会代表的普遍共鸣。

疫苗分会重点讨论了新型疫苗研发挑战和机遇、流行病学研究和疫苗研发的关系,治疗性疫苗免疫机理和评价,法规改革对疫苗研发和申报影响等方面展开探讨,着重讨论了疫苗研究中常见的实际操作问题。

BIO-FORUM2015于6月8日在上海隆重召开

BIO-FORUM2015于6月8日在上海隆重召开

BIO-FORUM2015于6月8日在上海隆重召开
佚名
【期刊名称】《生物产业技术》
【年(卷),期】2015(000)004
【摘要】第17届上海国际生物技术与医药研讨会(BIO-FORUM2015)于6月8日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

BIO—FORUM由上海市现代生物与医药产业办公室主办,历经17年,已成为全国生物医药领域大规模的国际性研讨会,有力推动了上海乃至我国生物技术与医药的研发和产业化,促进国内外牛物医药技术、人才、项目的合作交流,跟踪生物医药领域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

【总页数】1页(P86)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冲压行业盛会6月在江苏溧阳隆重召开形式、规模、行业影响空前———《金属冲压工艺与装备实用案例宝典》新书发布会暨冲压行业发展高峰论坛特别报道[J], 王建宏;于建刚;周晟宇
2.2016中国国际特种肥大会定于6月青岛隆重召开 [J], 周邱娜;
3.围绕七海经济发展推进实施品牌战略——市经委副主任陈海刚在上海市推进实施品牌战略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J],
4.十年,矢志不渝践行绿色发展——第十届中国国际水性木器涂料发展研讨会在上海隆重召开——第十届中国国际水性木器涂料发展研讨会在上海隆重召开 [J], 本刊编辑部
5.许四海筹建“四海茶文化城”奠基仪式在上海嘉定举行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回顾 总结 展望 奋进——“第二届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及临床应用研讨会”隆重举行

回顾  总结  展望  奋进——“第二届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及临床应用研讨会”隆重举行

回顾总结展望奋进——“第二届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及临床应
用研讨会”隆重举行
施春建
【期刊名称】《中国医学生物技术应用》
【年(卷),期】2003(000)004
【总页数】2页(P79-80)
【作者】施春建
【作者单位】本刊外联部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
【相关文献】
1.回顾·总结·展望《上海中学数学》创刊40周年纪念论坛隆重举行
2.第七届中国医药生物技术论坛在巢湖隆重举行
3.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临床应用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委员会成员名单
4.回顾·展望开拓·奋进——西安市第二届艺术节巡礼
5.回顾总结20年来的哲学历程研究探讨跨世纪的哲学发展战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哲学发展的回顾与展望”研讨会综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生物医药在上海

生物医药在上海

生物医药在上海
曼鹿
【期刊名称】《医药世界》
【年(卷),期】2005(000)010
【摘要】上海应该是中国生物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的龙头,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然而上海生物技术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成长的脚步日显蹒跚。

【总页数】2页(P38-39)
【作者】曼鹿
【作者单位】《医药世界》记者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5
【相关文献】
1.中美生物医药梦花开江苏——2015江苏国际生物医药创新创业交流合作洽谈会暨美国华人生物医药科技协会第20届年会纪实 [J], 邱淑群
2.上海市委副书记殷一璀鼓励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J], 上药
3.携手创新共创未来——第11届中国(上海)国际新药创制前沿技术与产业化发展峰会暨2013上海(奉贤)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圆满落幕 [J], 无
4.“第11届中国(上海)国际新药创制前沿技术与产业化发展峰会暨2013上海(奉贤)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侧记 [J], 姚宝莹
5.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
一流模式、一流布局托举上海生物医药世界级产业集群建设 [J], 钱学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11第五届中国医药生物技术论坛第二轮通知

2011第五届中国医药生物技术论坛第二轮通知

2011第五届中国医药生物技术论坛第二轮通知
佚名
【期刊名称】《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年(卷),期】2011(6)5
【摘要】由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中国生物技术集团公司共同主办,百奥泰国际会议(大连)有限公司承办的第五届中国医药生物技术论坛(CMBF-2011)将于2011年11月7—9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办。

论坛是我国医药生物技术领域具有一定影响的行业盛会,并已成为我国医药生物技术领域非常重要的交流平台。

【总页数】4页(P395-398)
【关键词】医药生物技术领域;中国医学科学院;技术论坛;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国际会议中心;集团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318
【相关文献】
1.2009第四届中国医药生物技术论坛(附向国家"十二五"纳米生物重大项目建议研讨会)第二轮通知通知 [J],
2.2009第四届中国医药生物技术论坛(附向国家"十二五"纳米生物重大项目建议研讨会)第二轮通知通知 [J],
3.2009第四届中国医药生物技术论坛(附向国家“十二五”纳米生物重大项目建议研讨会)第二轮通知通知 [J],
4.2009第四届中国医药生物技术论坛(附向国家“十二五”纳米生物重大项目建议研讨会)第二轮通知通知一 [J],
5.2009第四届中国医药生物技术论坛(附向国家“十二五”纳米生物重大项目建议研讨会)第二轮通知通知一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全国纳米生物与医药技术高峰论坛暨纳米生物与医药技术专业委员会会议纪要(摘录)

全国纳米生物与医药技术高峰论坛暨纳米生物与医药技术专业委员会会议纪要(摘录)

全国纳米生物与医药技术高峰论坛暨纳米生物与医药技术专业委员会会议纪要(摘录)佚名【期刊名称】《国际药学研究杂志》【年(卷),期】2012(39)3【摘要】全国纳米生物与医药技术高峰论坛暨纳米生物与医药技术专业委员会会议于2012年5月12日在天津举行。

此次会议由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纳米科学技术分会纳米生物与医药技术专业委员会、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纳米生物医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主办,天津大学、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承办。

天津市委常委、市委教育工委苟利军书记,天津大学李家俊校长,天津市科委、科协的部分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国家纳米科学中心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解思深研究员,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丁健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学王静康教授,全国纳米生物与医药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纳米重大研究计划相关领域首席科学家,以及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代表等近400人出席了会议。

会议由解思深院士、王静康院士、王琛教授、张强教授、常津教授主持。

【总页数】1页(P191-191)【关键词】专业委员会;纳米技术;生物医药;医药技术;高峰论坛;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会议;中国科学院院士【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97.323【相关文献】1.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纳米生物技术分会第一届理事会议在北京卫生部大会堂召开百名专家启动百项纳米生物技术课题研究张阳德当选为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纳米生物技术分会首届主任委员 [J],2.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纳米生物技术分会第一届理事会议在北京卫生部大会堂召开百名专家启动百项纳米生物技术课题研究张阳德当选为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纳米生物技术分会首届理事长 [J], 谭克扬;李娟娟3.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纳米生物技术分会第一届理事会议在北京卫生部大会堂召开百名专家启动百项纳米生物技术课题研究张阳德当选为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纳米生物技术分会首届主任委员 [J], 谭克扬4.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纳米生物技术分会第一届理事会议在北京卫生部大会堂召开百名专家启动百项纳米生物技术课题研究张阳德当选为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纳米生物技术分会首届主任委员 [J],5.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纳米生物技术分会第一届理事会议在北京卫生部大会堂召开百名专家启动百项纳米生物技术课题研究张阳德当选为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纳米生物技术分会首届主任委员 [J],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展互动,塑造品牌---搭建生物医药创新与合作平台作为国内外最有强大影响的生物技术和医药领域的国际学术盛会,上海国际生物技术和医药研讨会(Bio-Forum)自1995年以来,已成功地举行了8届,她对促进我国生物技术和医药领域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一、会议的特点1、政府重视上海国际生物技术和医药研讨会由上海市现代生物与医药产业办公室主办,得到了国家科技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有关部委和上海市科委、市经委、市人事局、市卫生局、市药监局等有关委办的大力支持。

会议由上海市现代生物与医药产业办公室主任、上海市科委主任李逸平博士任大会主席,并建立了由上海生物医药领域的院士组成大会学术委员会。

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下,“研讨会”紧密结合国家战略需求和产业政策,充分借助和整合各方资源做大做强“研讨会”,获得美中医药开发协会(SAPA)和美国华人生物医药科技协会(CBA)和上海生物工程协会等海内外相关协会的大力支持与合作,逐渐发展壮大成为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生物技术和医药领域的国际学术盛会。

2、规模、层次及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在会议规模上,研讨会自举办以来,参会人数稳步上升,从最初的100多人到2006年的500多人;其中,2004年由于与美洲华人生物科学学会生技分会合办,更是创造了800多人的参会记录。

与此同时,同期举行的上海国际生物技术和医药展览会参观和参展人数也同步上升。

在会议层次和国际化程度上,大会先后邀请了10多位美国、俄罗斯和20多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到会演讲;邀请了默克、诺华、罗氏、礼来、拜耳等跨国制药公司副总裁发表演讲;邀请到了全球比较有影响力的MPM、雷曼兄弟、Sofinnova、蒙哥马利和Toucan 等生物医药风险投资公司的金融和投资专家参会,并发表演说;同时,也邀请了国家药监局、科技部生物工程中心、美国FDA、NIH和BIO、英格兰经济发展署等政府和机构要员做精彩发言。

值得一提的是会议的国际化程度逐步提高,从最初的几个外国人发展到今天的80%以上的报告人和1/5以上的参会代表来自海外。

3、主题鲜明、贴近产业会议紧紧围绕国家战略和产业发展需求,聚焦国际生物医药的发展趋势与热点问题,每年设立不同的大会主题和分会研讨专题。

几年来,大会分别设立了“十五、十一五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战略”、“入世与后基因组时代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对策”、“全球化战略与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和“自主创新与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机遇”等主题。

同时,围绕“干细胞与组织工程”、“基因组资源开发生物芯片”、“抗体药物与新型疫苗”、“基因工程药物与基因治疗”、“小分子药物的工业研发与平台建设”、“中药现代化与国际化”和“生物医药创新与知识产权”等技术前沿,开展专题研讨;此外,会议还根据最新的热点问题,组织了“生物防御与SARS”、“新生传染性疾病与禽流感”、“中药标准与国际化”和“RNA干扰与生物治疗”等圆桌会议。

在服务产业方面,会议组织了“生物医药企业家峰会”、“非专利药物国际化策略”、“研发外包与CRO服务”和“创业投资与孵化器”等分会或专题,为产业发展把脉,为企业发展寻求资金和合作机遇。

二、会议产生的影响研讨会在内容设计上一直贯彻“聚焦前沿领域、推进产业发展、拓展区域合作、服务企业需求”这一宗旨。

通过学习BIO等国际会议的经验,逐步推进BIO-FORUM从学术研讨会向“学术+商务”的模式转变,因此在会议设计上做到了“学术更聚焦前沿、商务更贴近产业”。

从会议的效果看,不但得到了学术界的认可,还吸引了企业界和投资界的关注,在促进科技交流和带动产业发展方面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1、研讨发展战略、聚焦学术前沿,“BIO-FORUM”的品牌效应逐步显现研讨会自创办以来,先后研讨了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诸多战略和策略问题,以及新药审评与注册管理办法和中药标准等企业界和学术界普遍关心的问题。

邀请了500多名海内外专家到会演讲,涉及欧洲、美洲、亚洲和大洋洲的20多个国家和地区。

会议充分利用上海作为这一长三角地区中心的地缘优势,依托中国在生物医药产业方面最具活力的华东地区,吸引了全国,特别是长三角地区的3500多名专业代表出席,“BIO-FORUM”会议在国内外的品牌效应正逐步显现。

2、把握市场机遇、服务企业需求,推动产业发展的作用开始展现会议每年都邀请美国FDA、欧盟的相关官员为企业解答新药、中药、非专利药国际注册的问题,邀请山道士、Teva等国际知名非专利药物公司到会寻求交流与合作。

通过会前会的形式,为重点扶持企业和产品组织学术推广。

会议还组织了英格兰、美国的生物医药小企业、俄罗斯科学院生化研究所和荷兰TNO等机构与上海十几家企业在生物医药、医疗器械领域和中医药领域进行交流合作,受到了上药集团、复星医药、绿谷集团和迪赛诺等企业的欢迎和好评。

此外,会议设立了研发外包专题,研讨了中国参与生物医药研发外包的优势与挑战,为上海生物医药中小企业参与国际合作提供机遇。

3、吸引人才与投资、促进区域合作,会议的平台功能作用已经凸现通过研讨会与美中医药开发协会(SAPA)和美国华人生物医药科技协会(CBA)建立的良好合作关系,已经吸引了多位协会的会长来沪创业或工作。

如CBA的倪健和SAPA的李君麟在上海建立了创业公司;SAPA的陈力、CBA的杨大俊等促进在罗氏上海研发中心、美国Ascenta(上海)生物技术公司和美国药典委员会上海有限公司的建立。

会议通过“生物医药投资与合作”分会,先后邀请到了20多家欧美风险投资公司到会,与上海的生物技术公司进行对接,破解产业发展的资金瓶颈。

此外,会议还邀请了英格兰东北部经济发展署、美国新泽西州和圣地亚哥生物技术协会和澳大利亚、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的高新技术园区官员,分别就生物技术公司的国际合作、技术的国际间转移和园区合作发展进行交流,为上海生物技术公司去海外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

三、关于明年和今后会议的设想由美国生物技术工业组织举办的生物技术年会--“BIO”,已经成为生物技术领域的全球盛会,已经成为科学家捕捉和交流生命科学前沿热点的舞台;生物技术企业展示其最新创新成果和吸引风险投资的展台;跨国医药公司寻找合作和兼并对象的前台和风险投资家发觉投资机会的平台。

上海要全力打造“BIO-FORUM”品牌,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会展合并,形成会议和展览的联合互动“BIO-FORUM”已举办了8届,会议规模稳步增长,影响力日益扩大。

BIOTECH & PHARM(中国国际生物技术和医药工业展览会)也已经举办了10届,规模也逐步稳定。

但是要想进一步提升会议和展览的层次和规模,有必要学习美国的“BIO”的成功经验,即展会并重,展会互动。

“BIO”会议规模大,层次高,很大程度受到展览会的带动。

展览会内容丰富,真正变成了技术与产品,投资与贸易的展示和交流平台,涵盖了技术、产品与设备的全方位、多元化展示。

而目前上海的展览会主要以生物技术产品和装备为主,不是一个综合性的展览。

参与者主要是:仪器、设备的制造商、使用和购买单位。

尽管“展”和“会”的时间安排一致,但限于场馆问题,“展”和“会”参加人员的类型差别较大,没有起到展会共同促动的实际效果,也不可能形成与会议的互动。

为此,加快资源整合,提升展览会的层次和内容已刻不容缓,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展会互动、共同提高的“双赢”效果。

2、整合聚焦,共同做大“BIO-FORUM”品牌上海每年除了BIO-FORUM这一综合性生物医药会议外,还有很多生物医药领域的专业会议。

整合上海生物医学领域的人才、会议和资金资源,一方面,可以利用上海生物医药领域的专家渠道邀请到层次较高的报告人,在做好每年“BIO-FORUM”大会;另一方面,以“BIO-FORUM”为品牌,联合上海生命科学和医学领域的高校、研究机构、医院、学会和协会,合作召开各种生物、医学领域的国际专业会议,扩大“BIO-FORUM”知名度和社会效应。

3、加强宣传,形成稳定的专业听众和观众提升“BIO-FORUM”为品牌形象和知名度,不但要借助网站和平面媒体的形式,联合其他媒体,打造“BIO-FORUM”为核心的专业媒介,让国内外同行通过这一平台共同交流信息,促进合作;而且要定期出版“BIO-FORUM”专业会刊,通过会刊,建立与听众和观众的联系,吸引更多的人参与。

4、关于2007年研讨会的构想今后研讨会将:通过聚焦生命科学、生物技术与医药三个前沿领域;促进生物医药技术、资本和人才三要素融合;推动生物医药生产制造、研究开发和专业服务三个产业发展;努力将会议打造成为生物医药交流与合作、产业与资本对接、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信息沟通与中介服务的平台。

2007年,研讨会将继续围绕“前瞻、创新、合作、发展”的办会宗旨,确定了“生物医药创新与合作策略”作为大会的主题。

针对该主题,Bio-Forum 2007设立生物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创新药物与中药国际化、生物医药投资与合作机遇、医药经济信息与政策动向、农业生物技术与生物农药五大专题分会。

同时,大会探索与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联合,同期举办“2007年全国医药工业信息年会”,最大程度地扩大Bio-Forum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为与会者提供更广阔的视野和更多的机遇。

附:历届研讨会(Bio-Forum)的经典回顾第一届上海国际生物技术和医药研讨会实际上是1995年在上海商城举行的“中国国际生物技术与医药产业学术研讨会”。

时任人大常委副委员长吴阶平出席会议,并邀请到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邹承鲁和杨胜利,以及美国FDA、默克和德国巴斯夫等11位研发和管理专家到会演讲。

此后,为了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上海市现代生物与医药产业办公室于1997年开始每年举办一次上海国际生物技术和医药展览会,它是中国唯一以生物工程、生物医药、生命科学为主题的国际性专业展会,以其品牌化、国际化、专业化的特点,经过十年的不懈努力和追求,展会的规模和影响越来越大,专业水准越来越高,成为业内人士公认的中国乃至亚洲一年一度著名行业盛会,是国内外同行进行技术交流、贸易洽谈、交易合作的国际性平台。

根据美国生物技术行业组织——生物技术工业组织每年成功举办全球生物技术大会(BIO)会展互动的成功经验,上海从2000年起开始在展览会期间同时举办研讨会。

2000年在上海世贸商城进行了第二届“中国国际生物技术与医药工业研讨会”。

会议围绕“中国非处方药的法规与实践”、“当前世界生物技术与医药技术的发展与趋势”和“面向未来的医药信息技术的发展”三个主题,邀请了17位专家进行报告。

从2001年开始,上海每年举办一次国际生物医药研讨会。

01年会议邀请到Roche 公司总部研发副总裁Pieter Joubert、时任中国生物工程中心的刘谦主任和市科委产业办主任助理王建平分别就国际医药工业的现状与未来和国家、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十五发展规划发表主旨演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