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一个初步设计》概述
美国国家制造创新网络的经验及启示

科技风2019年&月电子信息D01:10.19392/ki.1671-7341.201907081美国国家制造创新网络的经验及启示杨凯东莞市科技发展研究中心广东东莞523000摘要:近年来,美国制造创新网络发展如火如荼,在推进成果转化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
本文对国家制造创新网络 的结构和运行机制进行分析,发现美国制造创新研究院在团结工业界和学术界,促进政产学研之间合作方面成效显著,并提出若 干启示。
关键词!创新;网络;技术;合作2012年3月,奥巴马政府投资10亿元设立“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作为先进制造伙伴计划%AMP)的重要推进措施,旨在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提升美国先进制造的国际竞争力。
到2016年,美国已经建成制造创新研究院14个,涉及近企业、大 学、咨询等各类机构近2000家。
_、国家制造创新网络的结构本文将美国国家制造创新网络分为管理层、平台层和实施层分别进行论述。
(1) 管理层。
先进制造国家项目办公室是国家制造创新网 络的主要管理者,其主要职责是对各制造创新研究院进行统一管理,拟定实施共同的政策、战略规划和规章制度等。
2013年美国总统执行办公室、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先进制造国家项目办公室联合发布《国家制造创新网络的初步设计》,明确了制造创新研究院的选择、建立、管理、运营、资助、宣传等各方面的内容。
2014年美国颁布《振兴美国制造与创新法案》,将国家制造创新网络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
2016年美国商务部、总统行政办公室、国际科学与技术委员会、先进制造国家项目办公室联合向国家提交了国家制造创新网络的首份战略规划。
(2) 平台层。
制造创新研究院是国家制造创新网络的承载 主体,一般由非营利机构主导,政府、学术界和企业界共同参与建设、运营。
各制造创新研究院均实行会员制度,各级别会员需缴纳对应等级的会费,同时可以享受相应的权益。
以国家增材制造创新研究院为例,其将会员分为铂金、金和银三个等级,其中铂金会员等级最高,需缴纳20万美元/年。
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教授牛振东:五大关键技术是驱动

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教授牛振东:五大关键技术是驱动制造业变革主导力量作者:来源:《中国电子报》2016年第54期软件与互联网等信息服务技术是驱动产业变革的主导力量,研究利用信息化技术创新发展制造业的新模式,是推动推动制造业与信息化融合、制造业变革的关键。
7月25日~26日,工信部在山东威海组织召开全国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工作座谈会。
会上,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教授牛振东做了题为“软件与信息服务发展及其对制造业变革的影响”的报告。
牛振东说,进入新世纪以来,计算机、网络、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并向各领域渗透应用。
信息技术的发展给传统制造业带来了巨大影响,人类进入工业4.0时代,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均十分重视软件与信息化技术对制造业的革新问题。
2012年,美国提出建设“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2013年,美国发布《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初步设计》,聚焦的重点领域包括:3D打印、新一代电力电子、数字制造、智能制造、柔性混合电子、高级合成材料、轻型和现代金属制造等。
据统计,2014年,美国在工厂和仓库有近150万机器人,并且预计2017年将提升到190万。
2013年4月,德国提出“工业4.O”战略,并指出“工业4.O”战略是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
目前,“德国制造”的机械设备产品一半以上应用了微电子控制,同时也是欧洲地区信息产业最发达的国家。
2014年6月,日本政府内阁通过《制造业白皮书》,表示将大力调整制造业结构,将机器人、下一代清洁能源汽车、再生医疗以及3D打印技术作为今后制造业发展的重点领域。
牛振东表示,我国政府十分重视信息化技术对制造业带来的影响。
2016年5月20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部署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协同推进《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行动,加快制造强国建设。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智能制造是《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软件与互联网等信息服务技术是驱动产业变革的主导力量,研究利用信息化技术创新发展制造业的新模式,是推动推动制造业与信息化融合、制造业变革的关键。
2016美国国家制造创新网络战略计划-中文

制造业是美国经济与国家安全的关键
制造业在美国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在美国GDP中占 12%,在私营部门的研发投入中制造业占比超过2/3,制造业的研 发人员也占全国研发人员数量的2/3,而且制造业还带来绝大部 分的专利与产品出口。通常情况下,制造业员工要比同类非制造 业员工的薪酬高出14%。在地区以及全国范围内,制造业都具有 较高的经济乘数效应:每一个制造业的就业机会会给外部带来 1.6个工作机会;而对于先进制造,每一个先进制造业的就业机 会会给国家带来额外的5个工作机会。
这是NNMI项目的第一个战略规划,文中描述了此项目的愿 景与发展目标。该规划还确定了实现目标的方法,包括项目投资 战略、联邦政府投资的协调机制以及项目评估的指标体系等。
二战后,美国制造业驱动了经济发展。研究人员绝不会单单 研究创新,而是认为在国内的创新生态系统中,创新贯穿于整个
1
经济发展过程。随着新产品新服务的发展,它们不断规模化、商 业化并且分销到全球各地的消费者手中。
机构概况
这些机构是NNMI计划的核心,它们为产学研合作提供资源 设施,以跨越基础研究与生产之间的鸿沟,解决产业相关的问题。 它们将产业界、学术界(包括高校、科研院所等)、联邦实验室、 联邦政府、州政府以及地方政府联合起来,应对先进制造技术领 域的高风险挑战,并帮助制造企业在美国扩大生产。在美国当局 主管部门的授权下,这些机构由启动基金资助而设立。
美国国防部、其他联邦机构以及产业界使用制造成熟度与 技术成熟度来评估新技术的成熟度,为了保持一致性,本文一 致使用制造成熟度(MRL)。
制造创新机构被期望能够有助于创意想法从制造成熟度4 级升级为7级。当一个新系统、子系统或者系统组件被开发到 制造成熟度4级,它就得以通过实验室验证;在制造成熟度7级, 就可以以工程样机为载体通过典型使用环境验证
解析美国制造业创新

解析美国制造业创新《先进制造:美国的新创新政策》(Advanced Manufacturing:The New Innovation Policies)是麻省理工学院华盛顿办公室前任主任威廉姆·邦维利安等人的新著。
该书回顾了美国制造业创新的历史,并包含了大量美国发展先进制造的案例,涉及美国先进制造创新研究所模式、初创公司在规模扩张期所遇到的制造方面问题的解决方案等。
本刊经过授权,摘选了该书的部分内容,旨在激发读者对于中国发展先进制造业的思考。
日本制造业的崛起我们首先必须了解的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的质量制造模式(quality manufacturing model)及其伴随的技术和工艺流程进步对美国制造产生了深刻挑战,严重扰乱了美国的生产实践。
日本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并没有和美国一样产生创新体系与生产的脱节。
在战后的再工业化时期,日本在生产方面进行了重大创新,将制造业作为将其带入国际技术和经济竞争力前沿的一种手段。
这种做法并不新鲜: 19世纪美国在走向工业和经济霸权之路上与英国竞争时采用了同样方法。
新的质量-价格权衡在追求大规模生产模式时,美国制定了“质量-价格权衡”方法。
这是一种统计上的质量控制,即根据生产成本的考量找到一种可以接受的质量水平。
然后在生产线末端应用这些统计量: 质量检验员将一定比例的产品淘汰出去以符合这些统计要求。
质量控制在这里意味着确保每个单位产品质量均等。
重要的是保持生产线的运行,以持续维持大规模生产效率并将质量视为最终步骤。
没有工人可以停止生产线。
在日本,由于受到爱德华兹·戴明(Edwards Demming)思想的影响,丰田等公司终结了这种质量-价格权衡。
新采用的方法是在生产过程的每一步都建立质量标准,而不再将其视为一种统计上的事后处理办法。
任何工人都可以停下生产线来确保每个生产步骤上的质量。
这被称为“全面质量控制”,并通过“全面质量管理”得以实施。
欧美国家制造业发展战略措施综述

32 支撑技术
由于日本劳动力严重短缺ꎬ 电机、 机械、 运输和钢铁行业
投入大量机器人用于生产ꎮ 人工智能、 精密零部件、 高端传感
器、 新材料等领域是日本的传统优势产业ꎬ 储备了大批先进技
术ꎮ 同时ꎬ 日本在 X 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设施、 高强度质子加速
器设施共享、 多层传感器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ꎬ 通过
的培育ꎬ 创新中心最终能通过市场化手段实现自负盈亏ꎮ
相关的长期规划和具体措施ꎮ 我国制造业占 GDP 比重为 36%ꎬ
14 建设意义
将有利于我们在 «中国制造 2025» 的指导下ꎬ 针对经济结构调
合、 利用ꎮ 在实施过程中ꎬ 各创新研究院与中小企业建立起
整中面临的重点、 难点ꎬ 提出更好的解决方案ꎮ
位ꎬ 按照公司模式设立董事会ꎮ 弹射中心作为非营利性组织ꎬ
提高科技创新投入和减轻中小企业负担等路径来实现推动经
2018 3
81
中国市场 2018 年第 9 期 ( 总第 964 期)
贸易投资
投入的核心研究经费ꎬ 1 / 3 来自横向合同收入ꎬ 1 / 3 来自其他
案的梳理ꎬ 虽然各国制定了不同的发展目标ꎬ 确定了重点发
竞争性项目ꎬ 采取独立的公司化运作模式ꎬ 有独立的法人地
展的技术领域ꎬ 但大多数通过振兴制造业、 发展新兴产业、
2016» ꎬ 旨在通过实施产业政策ꎬ 强化优势ꎬ 弥补短板ꎬ 扭
3 1 建设步骤
第一步ꎬ 加大对机器人、 新材料、 3D 打印等新供应革
命标志性技术的研发投入力度ꎮ 第二步ꎬ 借力物联网、 云计
算等手段推动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变革以应对新环境的迅速
变化ꎬ 寄希望 IOT 引领制造业模式发生巨变ꎮ
美国制造业创新中心的运作模式与启示

创新 中心通过设置适用于各类机构 的多层次会员制 度, 将政府部门、 大中小企业 、 行业联盟 与协会 、组织等纳为会 员, 构建了一个以特定先进制造技术为基础、 “ 产学研政” 共同
中图分 类号 : F 4 1 4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 章编 号 : 1 0 0 3— 0 6 7 0 ( 2 0 1 7 ) 0 2— 0 O 0 4— 0 4
为重塑美国制造业的全球领导地位和竞争力 , 美 国政
( 一) 致 力 于先进 制造技 术 的开发 、 转化 与应 用
府于2 0 1 2年启动 r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 以推动先进制造
地) 建设工程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
参与的创新 生态系统 , 使得创新技术甄别、 技术路线选择 等更能贴近产业需求 。
( 三) 整合创 新 资源形 成 完整 的技 术创新链 条
、
创新中心致力于先进制造技术的转化与推广
美国制造业创新中心在美 国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扮
演着技术“ 孵化器” 的角色, 主要功能是加速先进制造技术
员。 ( 三) 项 目运 作 : 专 注 于从 技 术甄 别到 产 品开 发 的全 过
二、 创 新 中心采取 商业 化 的运作 模式
程
尽管美国制造业创新中心由美国政府部 门主导设立 ,
创新中心的资金 主要投入到执行 技术开发和成果转 化的各类创新项 目。每个创新 中心都会 制定 各 自的技术 转化路线图 , 起点是对领域 内先进制造技术进行甄别 , 终
智 库 报 告
美 国 制 造 业 创 新 中心 的 运 作 模 式 与 启 示
美国制造业创新四种模式及其启示

美国制造业创新四种模式及其启示1. 引言1.1 介绍美国制造业创新的重要性美国制造业创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直接关系到美国经济的竞争力和未来发展。
随着全球经济的竞争日益激烈,制造业创新成为了推动经济增长和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引擎。
通过创新,制造业可以不断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增强产品竞争力,从而在全球市场上占据更大的份额。
美国作为世界制造业大国,拥有丰富的科技和人才资源,具备开展创新的优越条件。
通过创新,美国制造业可以逐步升级和转型,实现从传统制造业向高端制造业和智能制造业的转变,从而提升整体产业水平和附加值。
制造业创新还可以促进技术和产业升级,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和产业的协同发展,为美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加强制造业创新,不仅可以推动美国经济的发展,提升国家的国际竞争力,还可以为社会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促进科技进步和提升国民生活水平。
制造业创新不仅是美国制造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更是实现经济持续增长和繁荣的关键路径。
2. 正文2.1 传统模式:在本土进行研发和生产传统模式是指企业在本土进行研发和生产,这是美国制造业发展的最早和最传统的模式之一。
在传统模式下,企业通常会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资源在研发上,同时在本土建立生产基地进行制造。
这种模式强调企业自主研发和生产能力,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提升生产效率来保持竞争力。
传统模式在美国制造业中起着重要作用,因为它能够促进本土产业的繁荣和创新。
通过在本土进行研发和生产,企业能够更好地掌握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本土生产也可以为当地经济带来就业机会和产业升级,促进整个产业链的发展。
传统模式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传统模式可能会面临更多的竞争压力和制约。
企业需要不断调整和优化传统模式,结合其他创新模式,提升制造能力和竞争力。
传统模式在美国制造业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和改进。
智库:美国国家制造创新网络战略规划及年度报告发布

智库:美国国家制造创新网络战略规划及年度报告发布智库:美国国家制造创新网络战略规划及年度报告发布2016年03月05日美国国家制造创新网络创新是国家经济的命脉和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来源。
为了创新,美国的制造厂商在研发方面大力投资,其投入占据私人投资的75%,雇佣了美国2/3的科研人员,并持有商务部签发的绝大多数的专利。
但是在一个高度竞争的全球市场中,仅仅依靠自发性的创新是不够的。
许多国家(包括美国)都在通过整体的政府引导方式实施、推动创新。
美国国家制造创新网络(NNMI)旨在创造一个竞争性的、有效的和可持续发展的科研到制造体系。
目的为了使美国工业界和学术界一起解决相关产业日益浮现的挑战。
美国制造业的基础研究在全球居于领先位置,但并没有转化为美国本土制造能力和产品,这是因为面临技术、金融等方面的挑战,而且仅靠企业、学术机构或政府都无法独立解决。
为此,意识到先进制造对美国经济的重要性,自2011年起,联邦政府发起了先进制造合作伙伴(AMP)计划;2012年,在国防部(DoD)领导下,又建立了首个制造创新机构(institutes)。
随后,2014和2015年国防部和能源部(DoE)又先后建立了增材制造等制造创新机构。
2014年12月16日,美国议会还通过了复兴美国制造业创新法案(RAMI),赋予商务部部长建立和协调制造创新网络的权利,即NNMI计划。
图1 NNMI推进历程制造创新机构(institutes)是NNMI计划的核心,提供了资源和能力,是业界和学术机构合作解决基础研究和生产之间衔接的有关行业问题,使业界,学术机构(包括大学、院校、技术研究所),联邦实验室,以及联邦、州和地方政府联手应对先进制造业高风险的挑战,并协助厂商保持或扩大在美国的工业生产。
它从法定部门下的资助机构获得初始资金而成立。
该机构的功能是基于公私合营的伙伴关系,在最初五至七年的资金募集期,非联邦资源必须等于或超过联邦提供的资金的要求。
美国制造业创新四种模式及其启示

美国制造业创新四种模式及其启示美国制造业一直以来都是世界上最具创新力和竞争力的行业之一。
在过去几十年里,美国制造业不断创新,推动经济的发展和改善人们的生活。
本文将介绍美国制造业的四种创新模式,并探讨它们给其他国家的启示。
第一种创新模式是技术创新。
美国制造业一直致力于技术创新,并将其作为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
美国制造业引入了自动化和先进的生产设备,提高了生产线的效率。
美国还在高科技领域投入大量资源,如生物技术、纳米技术和人工智能等,不断推动制造业的发展。
技术创新给其他国家的启示是,要推动制造业的发展,必须注重技术创新,不断引入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第二种创新模式是商业模式创新。
美国制造业不仅关注产品技术的创新,还注重商业模式的创新。
美国一些制造企业通过与供应商和合作伙伴合作,构建了整个价值链上下游的协调关系,实现了资源共享和合作创新。
第三种创新模式是市场创新。
美国制造业非常注重市场创新,不仅关注国内市场,还积极拓展国际市场。
美国制造企业通过不断研究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不断改进产品和服务,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第四种创新模式是人才创新。
美国制造业非常注重人才的培养和创新。
美国制造企业通过招聘和培训优秀的人才,建立了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推动了制造业的创新和发展。
美国制造业的四种创新模式,即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市场创新和人才创新,给其他国家提供了很多启示。
其他国家要推动制造业的发展,必须注重技术创新,关注商业模式的创新,注重市场创新,以及注重人才的培养和创新。
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推动制造业的发展,提高国家的竞争力。
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的国际对比研究——基于中、美、德、日四国的对比

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的国际对比研究——基于中、美、德、日四国的对比马静洲;伍新木【摘要】作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推动力,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实现产业结构升级、赢得国家竞争优势的重要环节.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各主要发达国家相继采取措施,将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走出危机、实现经济复苏的重要手段.美国、德国、日本三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所选取的重点发展领域和政策措施各有千秋,总结其成功经验,有助于了解我国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突出问题.当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策包括: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水平;制定新兴产业发展战略规划,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空间布局;建立人才引进与培养机制,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队伍建设.【期刊名称】《河南社会科学》【年(卷),期】2018(026)004【总页数】7页(P22-28)【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措施;国际比较;经验镜鉴【作者】马静洲;伍新木【作者单位】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2;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2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经济危机往往孕育着新的发展机遇,重大科技问题上的突破和创新推动着社会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为经济发展提供新动能,使经济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均衡水平。
近年,全球经济竞争格局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面临着深刻调整。
新技术、新产业迅猛发展,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新兴产业正在成为引领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世界各主要国家和地区纷纷推出一系列政策加强科技创新,积极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抢占未来国际产业竞争制高点。
在此背景下,2010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以下简称《决定》)[1],标志着我国正式实施这一重大经济发展战略。
从国外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践来看,发达国家普遍运用了多种政策工具,将不同的政策手段有机结合并发挥出了巨大的协同效应[2]。
你了解美国“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计划吗.

你了解美国“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计划吗一个多世纪以来,制造业一直是美国经济繁荣的基石。
2011年,美国制造业增加值高达1.8万亿美元,占GDP的12.2%;1.3万亿美元的制成品出口海外,占美国货物出口总额的86%。
2013年1月,为促进美国制造业复兴,美国总统执行办公室、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和高端制造业国家项目办公室联合发布《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一个初步设计》,这是奥巴马政府的一大创新。
下面简报将从计划背景、聚焦重点、国家制造业创新学院运作模式等方面予以概述。
美国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NNMI)提出背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制造业经历了明显衰退。
美国劳工部数据显示,过去13年,每季度平均有占制造业总数3.5%的工厂关闭,而仅有2.6%的工厂新开。
事实似乎表明,美国企业在本土保留核心研发、将规模制造外包或外迁的模式,或难以符合新一轮技术革命的特征:电子与通讯产业可模块化与可复制化的特点,加快了知识的溢出效应,由美国公司巨资开发的技术很容易被海外公司获得,并抢先开发为可商业推广的产品;制造业大规模外迁还造成本地产业链断裂,进而损坏产生创新的基础结构,不少企业的研发部门也随之迁往他国。
美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的数据显示,2000年美国的高端科技产品尚有50亿美元的贸易盈余,到了2011年则逆转为高达990亿美元的赤字,占总体贸易赤字的17%。
在半导体记忆存储装置、锂电池、平面显示器、机器人、太阳能电池、高端照明、氧化物陶瓷等领域,美国曾经是技术的发明者,现在却落后于其他国家。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美国制造业衰落呢?美国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PCAST)的研究表明,导致美国高科技制造业衰落的因素,并不在于劳动力价格——德国的工资比美国高30%至40%,但德国制造业却一直蓬勃发展,而在于美国在将发明和发现转化成“美国制造”的产品和流程上逐渐失去立足点,即使美国仍然引领着世界基础研究、科学发现和创造精神。
过去美国有贝尔实验室、施乐帕克研究中心以及IBM实验室等等,它们负责构想下一个有影响的创想。
欧美在科技创新领域开展公私合作的典型案例与启示

欧美在科技创新领域开展公私合作的典型案例与启示朱星华【摘要】通过公私合作模式激发和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国家科技创新研发领域,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内在要求,也是培育和释放转型升级新动能的重大举措.本文对欧美政府联合产业界通过公私合作设立的创新计划进行案例分析,将其分为创新网络型、联合计划型、转移伙伴型,并总结各自特点,提出完善基于产业发展需求的重大科技项目遴选机制、构建特定领域创新生态的公私合作治理体系、"量体裁衣"采用不同的公私合作模式等政策建议.%Spuring and attractting social capital to invest S&T innovation through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PPP), is not only the internal require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stage, but also a major measure to cultivate and release new energy for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novation plans established and executed by PPP in the USA, EU and UK, and summarizes them into different types, such as innovative network type, joint planning type, transfer partner type. It also concludes their characteristics, proposes policy recommendations on improving the identifing mechanism of major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jects based on industrial development demand, constructing public-private management system of innovative ecology in specific areas, taking different PPP according to actual circumstances.【期刊名称】《全球科技经济瞭望》【年(卷),期】2017(032)008【总页数】5页(P22-26)【关键词】美国;欧盟;英国;公私合作;科技创新;产业发展【作者】朱星华【作者单位】中国科学技术部,北京 10086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833深化科技计划体制改革,通过公私合作模式激发和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国家科技创新研发领域,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内在要求,也是培育和释放转型升级新动能的重大举措。
美国《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一个初步设计》概述

美国《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一个初步设计》概述1、提出背景一个多世纪以来,制造业一直是美国经济繁荣的基石。
2011年,美国制造业增加值高达1.8万亿美元,占GDP的12.2%;1.3万亿美元的制成品出口海外,占美国货物出口总额的86%。
2013年1月,为促进美国制造业复兴,美国总统执行办公室(Executive Office of the President)、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uncil)和高端制造业国家项目办公室(Advanced Manufacturing National Program Office)联合发布《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一个初步设计》(National Network of Manufacturing Innovation:A Preliminary Design)。
建立全国制造业创新网络是奥巴马政府的一大创新之处。
在国际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影响不断深化的背景下,面对以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数字化制造等为标志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浪潮,中国制造业发展面临诸多机遇和严峻挑战。
当前,培育发展高端制造业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抢占新一轮经济科技制高点的战略选择,也成为我国能否在新的工业革命浪潮中占领先机的关键所在。
基于此,笔者有针对性地对NNMI计划做了编译和整理,以期为推动我国制造业快速发展提供有效政策借鉴。
美国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NNMI)提出背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制造业经历了明显衰退。
1979年至2010年间,美国制造业工作岗位从1.94亿个降低到1.15亿个,降幅为40.7%,其中,2000年至2010年尤为明显,共有5900万份制造领域的工作消失,降幅为33.8%。
美国劳工部数据显示,过去13年,每季度平均有占制造业总数3.5%的工厂关闭,而仅有2.6%的工厂新开。
事实似乎表明,美国企业在本土保留核心研发、将规模制造外包或外迁的模式,或难以符合新一轮技术革命的特征:电子与通讯产业可模块化与可复制化的特点,加快了知识的溢出效应,由美国公司巨资开发的技术很容易被海外公司获得,并抢先开发为可商业推广的产品;制造业大规模外迁还造成本地产业链断裂,进而损坏产生创新的基础结构,不少企业的研发部门也随之迁往他国。
科技创新依旧是主旋律——2013年世界科技发展回顾

续 增加。
亿欧元, 其中 有一 半
法国生产振兴部提出了更为具体的3 4 项工
鼓励创新,但也不忘占领高新技术前沿。 在 型 。
珊矫畴 [ 他资金 共同 捌共 支持。
2 0 1 3 年初, 英政 府宣布 投入6 亿英镑, 大力 发展
合成生物技术、 空间技术、 机器人 技 业振兴计划, 美国因开放信息数据政策推动了众多新产 大数瞎技术、 包括新—代高铁、 低油耗汽车、 电动 业领域的飞速进展, 拓展了创新创业视野, 并为 术、 3 D打印机、 云计算等 再 生医 学、 农业科研、 新材 料和能 源技术8 类 飞机和电力推动卫星空间、
算办公室据此制定了新的开放数据政策, 强调将
目
只 实施. 有望十年 内 创造近4 8 万个就 业 法国 成立国家投 资银t S ( 6 亿英镑“ —揽子” 计划外, 在各个专 岗位。
信剧乍 为资 产来 管理。 白 宫科技 政策办 公室要求 项领域, 英国 政府也陆续推出了 一系列发展 计
法 国 :强 调 以 科 技 进 步 带 动 经 济 增 长; 公布 “ 未来 十 年 投 资 计 划 ( P I A) “ 。
略委 员会 发布7 ( 2 0 1 3 - 2 0 1 4 年度 十 戈 』 》 , 宣
美政府 从2 0 1 2 年开 始致力 于 打造— 个遍 布 布将未来 一年对英国 创新企业的资助金额 提高
研究所” 成立后, 2 0 1 3 年又新建了“ 轻型和现代 中/ J \  ̄1 1 / 。
长, 通过资金投 入、 颁 布新法、 成立新的评估和
资机构等 措施, 力图 在新—轮工业革命中 抢 在扶 持创 新企业 的同时, 英 政府还 继续加 大 投
基于创新价值链理论的新型研究机构技术创新模式研究——以美国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和英国弹射中心为例

基于创新价值链理论的新型研究机构技术创新模式研究——以美国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和英国弹射中心为例摘要: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变革,研究机构的技术创新模式也在不断发生转变。
基于创新价值链理论,本研究以美国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和英国弹射中心为例,对新型研究机构技术创新模式进行了研究。
研究发现,新型研究机构技术创新模式重视价值链的整合和协同,减少了传统研究机构中存在的局限性和碎片化。
同时,新型研究机构还注重与企业、政府、高校等其他组织之间的紧密合作,共同推动技术创新。
通过对比美国和英国的案例,可以发现两国的新型研究机构技术创新模式有着一定的差异,但皆致力于提升技术创新效率和质量,为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关键词:创新价值链;研究机构;技术创新;协同创新;价值整合1.引言如今,各国在技术创新方面的竞争愈发激烈。
研究机构作为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其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和产业界的重视。
然而,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下,传统的研究机构模式已经显得有些落后。
如何提高机构的技术创新能力,成为许多学者和研究者关注的问题。
创新价值链理论是近年来比较受关注的研究方向之一。
该理论认为,创新并非单一活动,而是由多个环节所构成的价值链。
在这个价值链中,不同的环节分别负责不同的任务,这些环节之间相互协调、整合,形成共同的创新价值。
基于这个理论,新型研究机构技术创新也在发生转变,越来越注重价值链的整合与协同,旨在提高创新效率和创新成果的质量。
本文以美国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和英国弹射中心为例,对新型研究机构技术创新模式进行了研究,探讨其在创新价值链中所发挥的作用,并比较两国的研究机构模式的差异。
下文首先介绍创新价值链理论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接着分别从美国和英国的角度出发,对两国的新型研究机构技术创新模式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最后总结本文的研究成果以及对未来发展的展望。
2.创新价值链理论创新价值链理论,又称创新生态理论,是一种以生态系统为模型的理论框架,旨在探索科技创新的动态组织、协同与演化过程。
刘亚威 美国国家制造创新网络的知识产权管理

刘亚威  美国国家制造创新网络的知识产权管理2012年3月,作为振兴制造业的重大战略举措之一,美国政府启动“国家制造创新网络”(NNMI)计划,由先进制造国家项目办公室协同国防部、能源部、航空航天局、商务部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教育部以及国家科学基金等联邦政府部门共同负责实施。
“国家制造创新网络”计划建设45家由政府、工业界、学术界、行业发展组织等参与的“制造创新机构”,致力于前沿、革命性制造技术的研发与商业化推广,以形成辐射全美的制造创新网络,提升美国制造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与其他任何领域的创新一样,知识产权问题是需要关注的关键要素之一。
在采取政企协作、军民融合方式实施创新技术研发时,必须对知识产权问题进行合理安排,才可确保政府和企业的投入所取得的成果发挥出最大的效益。
一、先进制造国家项目办公室的知识产权指南处理好知识产权问题是成果转化的关键,先进制造国家项目办公室专门出台了《国家制造创新网络知识产权指南》,指导各制造创新机构依自身情况提出知识产权的保护、共享和发布计划,避免出现权益纠纷。
指南在制订时除了考虑现行法律法规外,还注意鼓励机构各成员的融入,鼓励中小企业参与,推动机构朝自给自足方向发展,保护政府投资生成的知识产权,界定出版、数据管理和出口控制中的知识产权问题。
美国先进制造国家项目办发布的《国家制造创新网络知识产权指南》封面指南中为各机构推荐了处理知识产权问题的14条原则,包括如下几个方面:机构层面的知识产权管理,项目层面的知识产权管理,知识产权归属,机构出资生成的知识产权权利,非机构出资生成的知识产权权利,背景知识产权,数据权利与管理,发布权,政府权利。
此外,对于使用背景知识产权代替机构会费这方面,指南没有将其列为原则,而是让各机构考虑周全后自行决定。
表1 推荐的机构知识产权(IP)原则类别原则机构层面IP管理1,每个机构都应在机构的“管理与成员协议”内制订IP管理计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一个初步设计》概述1、提出背景一个多世纪以来,制造业一直是美国经济繁荣的基石。
2011年, 美国制造业增加值高达1.8万亿美元,占GDP勺12.2%; 1.3万亿美元的制成品出口海外,占美国货物出口总额的86% 2013年1月,为促进美国制造业复兴,美国总统执行办公室(Executive Office of the Preside nt )、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Natio nal Scie nee and Tech no logy Cou ncil )和高端制造业国家项目办公室(Adva need Manu facturi ng Natio nal Program Office )联合发布《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一个初步设计》(Natio nal Network of Manu facturi ng Inn ovation : A Prelim in ary Desig n )。
建立全国制造业创新网络是奥巴马政府的一大创新之处。
在国际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影响不断深化的背景下,面对以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数字化制造等为标志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浪潮,中国制造业发展面临诸多机遇和严峻挑战。
当前,培育发展高端制造业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抢占新一轮经济科技制高点的战略选择,也成为我国能否在新的工业革命浪潮中占领先机的关键所在。
基于此,笔者有针对性地对NNM计划做了编译和整理,以期为推动我国制造业快速发展提供有效政策借鉴。
美国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NNM)提出背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制造业经历了明显衰退。
1979年至2010 年间,美国制造业工作岗位从1.94亿个降低到1.15亿个,降幅为 40.7%,其中,2000年至2010年尤为明显,共有5900万份制造领域的工作消失,降幅为33.8%。
美国劳工部数据显示,过去13年,每季度平均有占制造业总数3.5%的工厂关闭,而仅有2.6%的工厂新开。
事实似乎表明,美国企业在本土保留核心研发、将规模制造外包或外迁的模式,或难以符合新一轮技术革命的特征:电子与通讯产业可模块化与可复制化的特点,加快了知识的溢出效应,由美国公司巨资开发的技术很容易被海外公司获得,并抢先开发为可商业推广的产品;制造业大规模外迁还造成本地产业链断裂,进而损坏产生创新的基础结构,不少企业的研发部门也随之迁往他国。
美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的数据显示,2000年美国的高端科技产品尚有50亿美元的贸易盈余,到了 2011年则逆转为高达990亿美元的赤字,占总体贸易赤字的17%在半导体记忆存储装置、锂电池、平面显示器、机器人、太阳能电池、高端照明、氧化物陶瓷等领域,美国曾经是技术的发明者,现在却落后于其他国家。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美国制造业衰落呢?美国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PCAST的研究表明,导致美国高科技制造业衰落的因素,并不在于劳动力价格一一德国的工资比美国高30% 至40%但德国制造业却一直蓬勃发展,而在于美国在将发明和发现转化成“美国制造”的产品和流程上逐渐失去立足点,即使美国仍然引领着世界基础研究、科学发现和创造精神。
过去美国有贝尔实验室、施乐帕克研究中心以及IBM实验室等等,它们负责构想下一个有影响的创想。
但是在过去20年至30年间,公司研发的大多数重点放在了短期项目上。
现在美国需要一些机构来做转换性的研究,就像德国弗朗霍夫研究所(Fraunhofer Institute )那样,就像贝尔实验室过去所做的那样------ 这就是为什么奥巴马政府决定建立由15所创新学院组成的“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
当前,美国部分制造业标杆企业(如通用电气、卡特彼勒、奥的斯等)生产线从海外高调回归,但这并不代表着美国制造业的整体复兴。
据一些研究机构估计,美国大约四分之三的研发产生于制造业,但过去30年间制造业基础的流失和瓦解,已经大大削弱了美国的科技竞争力。
为促进美国制造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2012年3月,奥巴马政府宣布由联邦政府投资10亿美元成立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Natio nal Network of Ma nu facturi ng Inn ovation,以下简称NNM)。
创新网络的概念源于德国“弗朗霍夫模式” (Fraunhofer Model ),通过合同形式从政府和产业取得 70%勺资金,剩余30他础资金根据 9:1的比例,分别来自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通常用于产业化前期研究。
一般而言,德国弗朗霍夫模式更多体现的是“政府+企业”模式,而美国制造业创新网络更倾向于“学术界(含大学和社区学院) +企业”模式。
具体而言,美国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具有如下特征:美国联邦政府出资建设一些基础设施,然后退居幕后,继而由美国企业界和学术界共同解决产业发展的相关问题,如决定要发展哪些科技和产业,确定关键制造工艺等。
在美国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中,学术界的作用是极为重要的。
除与企业界一起开发新技术外,学术界还将通过提供技术援助,帮助中小企业应用新的工艺技术、培训公司员工、共享关键设备和基础设施。
美国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通过政府和企业部门以及学术界的共同参与,有力推动美国制造业行业新技术、教育能力、生产过程及产品的快速发展。
为推动美国制造业关键技术领域创新,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NNM)还设立了包括国家增材制造业创新学院(Natio nal AdditiveManu facturi ng Inn ovation In stitute ,以下简称 NAMII)等在内的15个学院,分别聚焦于研究某一种平台性技术,以此作为世界领先的技术和服务的区域枢纽。
实际中,上述学院通过提供共享的技术基础设施,帮助当地的初创企业和小企业发展新技术,加快市场的技术转让,推动所聚焦技术供应链的创新发展。
如,让中小企业共享计算机辅助设计、仿真工具及关键设备,降低其研发成本;帮助小公司评估其科技成果的商业化价值,并缩短其商业化的时间。
除此之外,创新学院还将作为“教学工厂”,在多个层面提高劳动力技能并增强大企业和小企业的业务能力。
【专栏1】美国国家增材制造业创新学院所谓的增材制造,通常称为 3D打印,这是一种通过数字模型制造产品和组件的新方式,并将对国防、航空航天、汽车和金属制造等行业产生广泛的影响。
3D打印技术,是以计算机三维设计模型为蓝本,通过软件分层离散和数控成型系统,利用激光束、热熔喷嘴等方式将金属粉末、陶瓷粉末、塑料、细胞组织等特殊材料进行逐层堆积黏结,最终叠加成型,制造出实体产品。
与传统制造业通过模具、车铳等机械加工方式对原材料进行定型、切削以最终生产成品不同,3D打印将三维实体变为若干个二维平面,通过对材料处理并逐层叠加进行生产,大大降低了制造的复杂度。
这种数字化制造模式不需要复杂的工艺、庞大的机床及众多的人力,直接从计算机图形数据中便可生成任何形状的零件,使生产制造得以向更广的生产人群范围延伸。
据美国能源部预计,与今天的“减法”制造工艺相比,增材制造过程能源消耗量将减少50%以上。
2012年10月,美国国家增材制造业创新学院(National Additive ManufacturingInn ovatio n In stitute ),落户在俄亥俄州和宾夕法尼亚州交界线附近的小城扬斯顿市中心一栋1.2万平方英尺的建筑里,这里原本是扬斯顿商业孵化器的一栋仓库配楼。
这是奥巴马政府提议在全国建立的 15个制造业创新学院中的第一个,目前包含超过85家公司(主要包括全球知名特种金属生产商阿勒格尼技术公司,美国应用系统和技术转移公司,全球知名设计软件公司 Autodesk,全球知名的 3D打印公司 ExOne公司、Sciaky公司及Stratasys 公司,波音公司,FMV复合材料,通用动力,通用电气,霍尼韦尔,IBM,江森自控,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派拉蒙工业/ 3D系统,铁姆肯公司,西屋核电,全球知名照明产品制造商欧司朗)、13个研究型大学(主要包括卡内基一梅隆大学,凯斯西储大学,肯特州立大学,利哈伊大学,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罗伯特莫里斯大学,阿克伦大学,匹兹堡大学,扬斯敦州立大学等)、9个社区学院(如东捷威社区学院,罗雷恩县社区学院,北安普顿社区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技术学院,威斯特摩兰县社区大学等)以及18个非营利机构。
随着增材制造业创新学院的建成,扬斯顿有望成为美国未来3D打印产业的中心。
作为第一家创新学院,增材制造业创新学院的运作模式颇具开创性。
未来三年,其运营将由国防部、能源部、商务部、国家科学基金会和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五个政府部门出资4500万美元,以及申请团体(包括俄亥俄州、宾夕法尼亚州和西弗吉尼亚州地区的一些制造企业、研究型大学、社区学院、非营利机构等)共同出资4000万美元,此后将逐渐过渡到自负盈亏。
2、聚焦重点与相关计划美国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NNM)聚焦重点美国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设置的每个学院都有一个独特和明确的重点领域,如制造过程(manufacturing process ),一项使能技术(enabling technology )[1],先进新材料的制造过程(manu facturi ng processes for new adva need materials ) 或一个产业(an industry sector )等。
具体来看,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内容。
制造过程: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的增材制造(如标准的细化、材料及设备的制造等)。
使用现有的资源和权力,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NNM)将在重点地区试点国家增材制造业创新学院。
其他例子还包括先进的连接或聚合物的加工工艺等。
先进材料:发展轻型材料的低成本生产方法,如低成本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其应用将有效提高下一代汽车、飞机、船舶和列车的燃料使用效率、性能和耐腐蚀性。
其他例子还包括大型太阳能发电或下一代集成电路所需新型材料的研发。
使能技术:创建一个智能制造的基础设施和关键技术,使得低成本的传感器能有效应用到制造工艺,使得运营商能实时应用“大数据”,从而提高生产率,优化供应链,降低生产成本,减少能源、水和材料的消耗。
产业:改善医疗设备或材料的生产过程,来提高药品、化学品的安全性和质量,创造新的工具以优化生产过程、控制成本支出。
其他的例子还包括下一代汽车或航空航天制造工艺技术的发展。
现有相关计划虽然美国联邦政府拥有一批高效的计划来支持高端制造业发展,但是此前所有计划的影响力都不及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 NNM)。
为进一步明确NNM计划的重要性,我们对现有支持美国高端制造业发展的相关研究中心、研究和创新中心、制造示范设施、国防部制造技术计划、卓越中心等进行简要概述。
一是研究中心(Research Center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