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有趣的计算》预习单
四年级数学上册预习案:有趣的算式(北师大版)
![四年级数学上册预习案:有趣的算式(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9fbdaa6bf78a6529647d53a2.png)
四年级数学上册预习案:有趣的算式(北师大版)
项目内容
1.用计算器计算.
2345×16=334455÷11=
2. 算一算,然后认真观察,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1×1=1
11×11=111×111=
1111×1111=?11111×11111=?
分析与解答:因为1×1=1,11×11=121,111×111=12321,所以积的规律同两个乘数相关.如111×111=12321的积中“3”表示乘数中重复“1”的次数,从左到右数或从右到左数至“3”,都是“123”.按照这个规律可得1111×1111=(),11111×11111=().
3. 通过预习,我知道了可以利用()进行探索规律,了解了一些有趣的算式的规律.
4. 若算式中两个乘数相同,且各数位上的数字都是1,则有两乘数的位数之和减1等于积
的位数,积里的数字呈()形式,乘积是从()开始写到某个数字,再()写到1.
5. 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
9÷9=1108÷9=()
1107÷9=()11106÷9=()
按照上面的规律,不计算,直接写出得数.
111105÷9=()1111104÷9=()
温馨
提示学具准备:计算器.
参考答案
1. 3752030405
2. 1234321123454321
3.计算器
4.对称1反序
5. 12123123412345123456。
第三单元第4课时《有趣的算式》(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第三单元第4课时《有趣的算式》(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42297ec8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fe.png)
第三单元第4课时《有趣的算式》(教案)课时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有趣算式的概念2.学生能够通过有趣算式加深对加法和减法的运算理解3.学生能够独立设计自己的有趣算式并进行计算教学重点1.有趣算式的概念2.加法和减法的运算及其特点教学难点1.如何设计有趣算式2.如何对不同类型的有趣算式进行解答和计算教学准备1.课件及教具2.班级学生名单及个人笔记本教学过程一、引入1.讲师先引入日常生活中有趣算式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有趣算式可以是一种有趣的数学运算。
2.如:如果你有三块巧克力,每块吃掉一半,你还剩下几块?二、新授课1.讲师通过课件或黑板向学生展示多种有趣算式的例子,并分别介绍这些有趣算式的特点和解法。
2.如:10 + 10 - 5 = ?学生可以选择先计算10 + 10,得到20,再用20 - 5 = 15来计算出结果。
3.如:15 - 7 + 3 = ?学生可以选择先计算15 - 7,得到8,再用8 + 3 = 11来计算出结果。
4.讲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自己进行解答和计算,来培养学生对不同类型有趣算式的运算处理能力。
三、练习1.讲师将教室内的学生分成小组,并分别发放给每组一份练习册子,指导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完成练习册子内的有趣算式计算。
2.在计算过程中,学生应该能够充分运用前面所学的技巧,对不同类型的有趣算式进行分析和解答。
四、整合1.讲师根据学生在练习中的表现,对一些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或难点进行解释和指导。
2.讲师可以通过提问,让学生分享自己在练习中的思考和体会,以此来加深学生对有趣算式的认识和理解。
五、作业1.布置相应的课后作业,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
作业内容将集中于学生独立设计和解答不同类型有趣算式。
2.讲师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判,以确保学生能够适当掌握教学内容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反思在这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们通过多种有趣算式的实例,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加法和减法的运算原理,也在计算过程中培养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北师大版四年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有趣的算式》说课稿
![北师大版四年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有趣的算式》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54160895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81.png)
北师大版四年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有趣的算式》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四年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有趣的算式》这一节课,主要让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数学算式,通过观察、分析和探究,让学生发现算式中的规律,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材中通过丰富的例题和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算式的运算规律,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数学运算方法,对数学算式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对算式中的规律发现和总结能力较弱,需要老师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培养。
此外,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也各有差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因材施教,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算式运算规律,能够运用算式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探究等方法,培养学生发现和总结算式规律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算式运算规律。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发现和总结算式规律的能力,以及运用算式解决实际问题。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分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练习题等,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算式运算规律。
六.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数学故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算式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举例说明,引导学生发现算式中的规律。
3.案例分析:分析教材中的例题,讲解算式运算规律,让学生分组讨论,总结规律。
4.实践环节:让学生动手实践,运用算式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5.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算式运算规律的应用。
6.课堂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四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3.4有趣的算式 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3.4有趣的算式 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d17fa019561252d381eb6e0c.png)
142857×9=1285713 (285713+1=285714) 如:(1)48→576→684→792→1080→( )→ 减,得 到 一 个 三 位 数;然 后 再 把 新 三 位 数 的 三
142857×10=1428570 (428570+1=428571)
( )。
个数字重新组成一个最大的三位数与一个最
( )×8+( ( )×8+( ………
)=98765 )=987654
22222222×55555555=(
) (8)111111102÷9=
( )×8+( )=987654321
2.142857分 别 乘 8,9,10,11,你 发 现 了 什 么? (9)1111111101÷9=
8.寻 找 黑 洞 。
你 能 直 接 写 出 乘 12、乘 13 的 的 数 吗 ?
5.从任一个3的倍数开始进行变换:把各位数 请你任意找三 个 数 字,然 后 把 这 三 个 数 字 组 成
142857×8=1142856 (142856+1=142857) 字的立方相加,其和就作为变换后的数字。
一个最大的三 位 数 与 一 个 最 小 的 三 位 数,并 相
12345679×54= 7.如 果 知 道 12×8+2=98,123×8+3=987, 你能在下面的括号里填入合适的数字使得等
2×5=10
(3)1107÷9=
式成立吗?
22×55=1210
(4)11106÷9=
( )×8+( )=9876
222×555=123210
2222×5555=(
)
……
(5)111105÷9= (6)1111104÷9= (7)11111103÷9=
3.4有趣的算式(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3.4有趣的算式(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4f27383e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39.png)
3.4有趣的算式(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北师大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的第三章第四节《有趣的算式》。
这一节主要让我们了解和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概念以及应用。
一、教学内容我们在这一节中要学习的是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乘法交换律是指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
例如,2×3=3×2。
而乘法结合律是指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和另外一个数相乘,结果不变。
例如,2×3×4=(2×3)×4=2×(3×4)。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同学们能够理解和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并能够灵活运用它们来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这一节课的重点是让同学们理解和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难点是能够灵活运用这两个律来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我准备了PPT和一些实际的例子。
五、教学过程六、板书设计我会将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定义和例子写在黑板上,以便同学们随时查看和理解。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计算下面的算式,并解释你的答案。
1. 12×15×202. 4×5×6×7答案:1. 12×15×20=(12×20)×15=240×15=36002. 4×5×6×7=(4×6)×(5×7)=24×35=840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同学们对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理解和掌握情况比较好,大部分同学能够灵活运用这两个律来解决实际问题。
但是,也有部分同学对这两个律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我在课后进行个别辅导。
我还可以通过一些拓展延伸的活动,让同学们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这两个律的应用。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有趣的算式》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有趣的算式》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306f382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88.png)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有趣的算式》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有趣的算式》主要包括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和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
这个单元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运算方法,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并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材通过丰富的例题和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和掌握运算规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运算方法,对加减乘除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部分学生可能对一些复杂的运算规律和简便方法还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加减乘除的基本运算方法,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2.培养学生发现和总结数学规律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掌握四则运算的规律和方法,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2.难点:发现和总结一些复杂的运算规律和简便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故事,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习和应用运算方法。
2.游戏教学法:设计有趣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运算方法。
3.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相互讨论和交流,共同探索运算规律。
4.激励评价法:注重鼓励和表扬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课件,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讲解。
2.练习题:准备一些针对性的练习题,用于巩固和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3.教学道具:准备一些实物道具,如小棒、计数器等,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实际操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有趣的算式。
例如:小明买了一支铅笔5元,他想知道买2支铅笔需要多少钱?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计算答案,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教材中的例题和练习题,让学生观察和思考其中的规律。
例如,呈现一道加减乘除的混合运算题,让学生发现运算顺序和运算规律。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有趣的算式》教学设计与反思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有趣的算式》教学设计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4eaa6ebb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c0.png)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有趣的算式》教学设计与反思课前思考:本节课是一节探索活动课,在学生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后,利用计算器来探索某些算式中所蕴涵的规律,使学生体会探索数学规律的方法,发现数学的神奇与美妙。
课前准备学习单,由数学家高斯10岁时一道数学难题引入,开启高斯大闯关活动,教学时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放手让学生进行三次合作探究,比较算式及其结果的特点,从中发现一些数学规律,在体会探索的方法的同时掌握用有规律的题组解决繁杂的计算的方法,感受到数学的美,奇,妙,为今后探索更加富有挑战性的规律作好铺垫。
教材分析:教科书结合使用计算器的教学,设计了多组有趣的算式,让学生学会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的运算,并通过观察、比较、归纳,发现并表达每组算式的规律,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
教科书设计了四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和第二个问题都是先用计算器计算前几组结果,然后观察算式并发现规律。
但两个问题的侧重点不同,第一个问题在于让学生经历完整的探索规律的过程,总结发现规律的方法:观察,比较,发现,归纳,推测,验证。
第二个问题重点让体会解决复杂的算式时,可以从简单的算式中找到规律,应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这种化繁为简的策略;第三个问题是先观察和发现算式蕴含的规律,再用计算器进行验证,让学生体会规律的界限性。
第四个问题,交流本课的体会与收获,培养学生的反思与总结的能力。
学情分析:学生喜欢在自己的探索中获取知识,喜欢在做中学,想中学,对本节课的内容“发现规律”很感兴趣,喜欢探索算式中的规律;他们的思维能力处于转折期,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抽象概括分类比较和推理能力开始形成,虽能发现算式中蕴含的规律,但归纳推理能力不强。
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经历完整的归纳推理的过程,了解规律的局限性。
学习目标:1.通过有趣的探索活动,体会计算器不仅是计算工具,而且也是探索数学、学习数学的工具。
2.能发现有趣的乘法算式中蕴藏的规律,并有条理地进行归纳概括,发展合情推理能力。
第三单元第4课时《有趣的算式》(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第三单元第4课时《有趣的算式》(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d9a39776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ec.png)
教案:《有趣的算式》年级:四年级科目:数学教材版本:北师大版课时:第三单元第4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简单的算式规律,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1. 简单算式规律的掌握和应用。
2. 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1. 算式规律的发现和运用。
2. 合作意识的培养。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有趣的算式,如:1 1=3,2 3=5,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算式的规律。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发现,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算式规律。
二、探究(10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算式,让学生观察并找出规律。
2. 学生独立思考后,与同桌交流讨论,共同找出规律。
3.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规律,并进行讲解。
三、巩固(10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学生完成后,教师进行讲解和点评。
四、拓展(10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有趣的算式,让学生尝试找出规律。
2. 学生独立思考后,与同桌交流讨论,共同找出规律。
3.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规律,并进行讲解。
五、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出算式规律。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受。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学生观察和思考有趣的算式,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发现规律,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通过合作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继续探索更多有趣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探究”环节,因为这个环节是学生主动学习和发现规律的关键步骤,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真正理解和掌握算式规律。
详细补充和说明:在“探究”环节中,教师应注重以下方面:1. 选择合适的算式:教师应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算式,既不能过于简单,也不能过于复杂。
最新部编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预习单
![最新部编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预习单](https://img.taocdn.com/s3/m/dde64d3a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62.png)
最新部编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预习单第一单元:整数加法与减法知识点:1. 了解整数加法的概念和规则。
2. 掌握整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
3. 研究整数减法的概念和规则。
4. 掌握整数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
预内容:1. 预教材第一单元内容,仔细阅读相关知识点。
2. 自行解答教材中提供的练题,巩固整数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
3. 尝试编写一些自己的整数加法和减法的练题,并解答。
第二单元:整数乘法与除法知识点:1. 掌握整数乘法的概念和规则。
2. 研究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
3. 了解整数除法的概念和规则。
4. 掌握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
预内容:1. 预教材第二单元内容,仔细阅读相关知识点。
2. 自行解答教材中提供的练题,巩固整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方法。
3. 尝试编写一些自己的整数乘法和除法的练题,并解答。
第三单元:长度单位换算知识点:1. 了解长度单位换算的概念和规则。
2. 掌握常用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方法。
3. 研究如何进行多步长度单位换算。
预内容:1. 预教材第三单元内容,仔细阅读相关知识点。
2. 自行解答教材中提供的练题,巩固长度单位换算的方法。
3. 尝试编写一些自己的长度单位换算的练题,并解答。
第四单元:面积与周长知识点:1. 了解面积和周长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掌握不同形状图形的面积和周长计算方法。
3. 研究如何解决与面积和周长相关的应用问题。
预内容:1. 预教材第四单元内容,仔细阅读相关知识点。
2. 自行解答教材中提供的练题,巩固面积和周长的计算方法。
3. 尝试编写一些自己的面积和周长的练题,并解答。
第五单元:数据与图表知识点:1. 了解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
2. 掌握制作简单图表的方法。
3. 研究如何从图表中获取信息。
预内容:1. 预教材第五单元内容,仔细阅读相关知识点。
2. 自行解答教材中提供的数据与图表练题。
3. 尝试编写一些自己的数据与图表的练题,并解答。
新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有趣的数学题》练习题
![新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有趣的数学题》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33834b43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1a.png)
新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有趣的数学
题》练习题
一、填空题
1. 将下列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填入空格中:5、9、3、7、1、8。
2. 将下列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填入空格中:14、12、17、11、16、13、15。
3. 填写下面的算式,使等式成立:16 - □ = 10。
4. 填写下面的算式,使等式成立:□ - 13 = 8。
二、选择题
1. 如果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60公里,那么3小时能行驶多少
公里?
A) 120公里
B) 140公里
C) 160公里
2. 以下哪个是一个平行四边形?
A) 正方形
B) 长方形
C) 菱形
三、判断题
1. 两个相同的数相加一定等于这个数的两倍。
A) 对
B) 错
2. 正方形有4条边相等。
A) 对
B) 错
四、解答题
1. 小明在一家商店购买了3件衣服,每件衣服的价格为35元。
他给了店员100元,请计算小明应该找回多少元?
2. 小红喜欢读书,她在一个月内读了15本书。
如果每本书的页数都是200页,那么小红一共读了多少页书?
五、应用题
1. 长方形A的长是8厘米,宽是4厘米;长方形B的长比长方形A长3厘米,宽比长方形A宽1厘米。
请问长方形B的面积是多少?
2. 在一次数学测验中,小明得到了80分,小红得到了92分。
请计算小红得分比小明高了多少百分比?
以上是新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有趣的数学题》练习题的部分内容。
希望能帮助到您!。
北师大版小学4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有趣的算式+练习三)PPT教学课件
![北师大版小学4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有趣的算式+练习三)PPT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d60ae7d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58.png)
20个136加4个
与同伴说一说每步是什么意思。 136就是24个
136。
练习三
淘气、笑笑分别是这样计算136×24的。
136
求136×24等于多少,
× 136×4……
5
2 4
4 4
就是求136×4的和与 136×20…… 21 7 2
136×20的和是多少。
3264
练习三
3.不用计算,判断对错。
12345×9+ 6 = 111111
123456× 9 + 7 =1111111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第四关
142857×1= 142857 142857×2= 285714 142857×3= 428571 142857×4= 571428
快拿计算器 算算吧!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142857×1= 142857 142857×2= 285714 142857×3= 428571 142857×4= 571428 142857×5= 714285 142857×6= 857142
练习三
6.估一估大约有多少根玉米,与同伴交流你的算法。
30×5×3 =450(根)
30 ×5 150
150 ×3
450
大约30根。 共有5行。
先估出每一块玉米中一行的玉 米数,这一行的玉米数乘以行 数就是一小块的玉米数,这个 玉米数乘以3就是玉米的总数。
练习三
7.数学游戏,抢占阵地。
在22,40,72,92,101,200,700,800中,任选两个数相乘,如果它们的积
我们已经成功闯过 第一关。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第二关
99×99= 9801 999×999= 998001 9999×9999= 99980001
【学霸笔记】3.4 有趣的算式—2021-2022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同步重难点讲练
![【学霸笔记】3.4 有趣的算式—2021-2022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同步重难点讲练](https://img.taocdn.com/s3/m/dc077b05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e0e1e6f.png)
学霸笔记—北师大版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数学四班级上册同步重难点讲练第三单元乘法3.4好玩的算式教学目标1.通过好玩的探究活动,体会计算器不仅是计算工具,而且也是探究数学、学习数学的工具。
2.能发觉好玩的乘法算式中蕴含的规律,并有条理的进行归纳概括,进展合情推理力量。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体会探究数学规律的方法。
教学难点:发觉、归纳算式特点。
【重点剖析】好玩的算式-依据算式找规律依据算式的规律解决问题时,首先要观看算式中什么不变,什么在变;变化的数依据什么规律在变。
特殊要思考,变化的量之间,一个量的变化,引起另一个量怎样的变化。
【典例分析1】(2021四下·新沂期中)依据规律把下面的算式补充完整。
①9×9=81②98×9=882③987×9=8883④9876×9=。
⑤×9=88888887【答案】 88884;9876543【完整解答】解:①9×9=81②98×9=882③987×9=8883④9876×9=88884⑤9876543×9=88888887故答案为:88884;9876543。
【思路引导】规律:第一个乘数是从9依次小1的往后写,其次个乘数不变,第一个乘数是几位数,积就是几个8加一个几,据此解答。
【典例分析2依据规律填空。
999×11=10989999×12=11988999×13=12987 999×14=【答案】 13986【完整解答】解:999×11=10989999×12=11988999×13=12987 999×14=13986故答案为:13986。
【思路引导】第一个因数都是999,其次个因数依次是11、12、13、14,积都是五位数,依据规律直接确定最终一个算式的得数即可。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3单元 乘法《有趣的算式》示范教学课件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3单元 乘法《有趣的算式》示范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303e042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94.png)
易错提醒
根据已知算式直接写出其他算式的结果,并用计算器验证结果。
9×9-1=80 98×9-2=880 987×9-3=8880 9876×9-4=( 88880 ) 98765×9-5=( 888880 ) 辨析:用计算器输入时,一定要注意先算乘法,后算加法。
03 学以致用
小试牛刀
奇怪的142857。计算并观察下面算式得数的特点,你能直接写出宝盒上算式的得数并找到密码吗?
142857 285714 428571 571428
714285
857142
999999
小试牛刀
寻找神秘的四位数。
6174
04 课堂小结
这节课学到 了什么呢?
求积规律。
142857乘1~6的求积规律不适用于142857乘7~9。
探索新知
观察下面的算式和得数分别有什么特点,你能再写出几个这样的算式吗?用计算器验 证结果。
1×9+2= 11 12×9+3= 111 123×9+4= 1111 1234×9+5= 11111 12345×9+ 6 =111111 123456× 9 + 7 = 1111111
典题精讲
神奇的数字“1”和“9”。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乘法
有趣的算式
课前导入
目
新课精讲
录
学以致用
课堂小结
01 课前导入
情景导入
同学们,知道吗?数学王国里充满了奥 秘与神奇!传说数学王国里有一座山,山里 有一座宝藏,等着人们去挖掘。不过,要想 去挖掘宝藏,可得闯过四道关卡。每道关卡 都有一组有趣的算式,如果你能找出算式中 的规律,就表示你闯关成功!连闯四关,就 有机会挖到宝藏。今天淘气和笑笑想去闯一 闯,你们愿意与他们同行吗?那就带上你们 的计算器一起出发吧!
北师大版四年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有趣的算式》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四年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有趣的算式》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e69f27d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3b.png)
北师大版四年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有趣的算式》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有趣的算式》主要包括加减乘除的基本运算和一些有趣的算式。
本单元通过一些有趣的算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加减乘除的运算规律,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的介绍,又有实际操作的练习,适合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已经掌握了加减乘除的基本运算,对一些简单的算式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算式的理解和运算速度仍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加减乘除的基本运算规律。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3.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理解和掌握加减乘除的基本运算规律。
2.重点:让学生能够熟练进行加减乘除的运算。
3.难点: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快速准确地进行运算。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计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和掌握算式。
2.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互相交流和讨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激励评价法:及时给予学生反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教学PPT,包括有趣的算式和实际问题。
2.准备练习题,用于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3.准备奖品和激励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有趣的算式,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加减乘除的基本运算规律,通过示例和讲解,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实际的运算练习,教师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4.巩固(10分钟)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决,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有趣的算式》同步练习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有趣的算式》同步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888158e825c52cc58ad6be7b.png)
《加法结合律》同步练习一、填空题。
1、1×9=10-1 2×9=20-2 3×9=30-34×9=()-() 56×9=()-()2、37×3=111 37×6=222 37×9=33337×12=() 37×15=()3、321-123=() 432-234=() 543-345=()4、123×9=1107 1234×9=11106 12345×9=111105123456×9=() 1234567×9=()二、判断题。
1、12345679×9=111111111 ( )2、9×6=54 99×96=9504通过这两个算式不用计算就可以得出999×996的积。
()3、9×6=54 99×96=9504 999×996=995004 通过这三个算式不用计算就可以得出999999×999996=999995000004。
()4、1×8+1=9 12×8+2=98 123×8+3=987 通过这三个算式不用计算可以得到1234×8+4=9876 ()三、找规律直接写结果。
(1)12345679×9=111111111 12345679×18=222222222 12345679×27=333333333 12345679×36=() 12345679×45=()(2)1×9=9 11×99=1089 111×999=110889 1111×9999=1110888911111×99999=() 111111×999999=()(3)1×9=9 12×9=108 123×9=1107 1234×9=11106123456789×9=()(4)9876-6789=3087 6543-3456=3087 3210-123=3087 7654-4567=()四、解答题1.37037×3=111111 37037×6=222222 37037×9=333333你能按照这个规律再写三个算式吗?2、9×7=63 99×97=9603 999×997=996003 9999×9997=99960003你能根据上面的算式找出有什么规律吗?再写两个算式。
人教版数学4年级上册-预习单
![人教版数学4年级上册-预习单](https://img.taocdn.com/s3/m/08b166c7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dd1434d.png)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预习单一、大数的认识1认识亿以内数的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表预习指南: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结合现实情境,进一步体会“位值”的亿19612368←数级每日口算1.完成下面各题。
(1)2496读作:()。
(2)万以内数的读法:从()位读起,千位上是几,就读几();中间有一个0或两个0,只读(),末尾的0()。
2.教材第5页例2、3。
(1)例2是整万数的读法。
①分级:每()为一级,用“,”或虚线隔开。
②先读()级,再读()级;万级的读法和()的读法相同,只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即可。
③2496┆0000读作:()万308┆0000读作:()万4050┆0000读作:()④整万数的读法:第一,读较大的数时,先对这个数进行(),再从()位起一级一级地读;第二,读万级数时,先按()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一个()字。
(2)例3是含两级数的读法。
①分级:5┆4621640┆70001003┆0040②读数:5┆4621含有万级和个级,万级上的5读作(),个级上的4621读作(),因此这个数读作:()。
640┆7000含有万级和个级,万级上的640读作(),个级上的7000读作(),因此这个数读作:()。
1003┆0040含有万级和个级,末尾的0不读,各级中间或开头有1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因此这个数读作:()。
③含两级数的读法:第一,先读(),再读();第二,万级的数要按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字;第三,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其他数位上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
②哪个数位上有几个单位就在那个数位上写(),一个单位也没有要写()占位。
3.读出下面各数。
300000读作:()275630读作:()80700020读作:()10181008读作:()4.走进实际生活。
(读出横线上的数)(1)第29届北京奥运会主场馆可容纳观众约91000名,建筑面积约258000平方米。
四年级上册数学+有趣的计算首学任务单
![四年级上册数学+有趣的计算首学任务单](https://img.taocdn.com/s3/m/37deed11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68.png)
四上三单元“有趣的算式〞首学任务单
龙泉驿区第二刘雪梅
一、〔1〕先观察它们都有什么样的特点,算一算,下面三个算式?
〔2〕观察得数,你发现了什么?你能接着上面的算式写出两个这样的算式和结果,验证你的发现吗?
1×1=
11×11=
111×11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先用计算器计算前面三个算式,根据结果你有什么发现?请你根据计算结果,直接写出后面两个算式的。
99×99=___________
999×999=___________
9999×9999=___________
99999×99999=___________
999999×999999=___________
比照上面两道题,你发现它们有什么联系吗?
三、观察下面的算式和得数分别有什么特点,你能再写几个这样的算式吗?
1×9+2=11
12×9+3=111
123×9+4=1111
1234×9+5=_________
12345×9+〔〕=____________
123456×〔〕+〔〕=___________
请在此比照上面三个题目,你有什么新的发现?你对这些算式有什么新的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有趣的算式”预习单
一、(1)先观察它们都有什么样的特点,算一算,下面三个算式?
(2)观察得数,你发现了什么?你能接着上面的算式写出两个这样的算式和结果,验证你的发现吗?
1×1=
11×11=
111×11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先用计算器计算前面三个算式,根据结果你有什么发现?请你根据计算结果,直接写出后面两个算式的。
99×99=___________
999×999=___________
9999×9999=___________
99999×99999=___________
999999×999999=___________
对比上面两道题,你发现它们有什么联系吗?
三、观察下面的算式和得数分别有什么特点,你能再写几个这样的算式吗?
1×9+2=11
12×9+3=111
123×9+4=1111
1234×9+5=_________
12345×9+()=____________
123456×()+()=___________
请在此对比上面三个题目,你有什么新的发现?你对这些算式有什么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