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家具名称术语一览(附图85P)

合集下载

古代家具名称

古代家具名称

古代家具名称案的种类有食案、书案、奏案、毡案、欹案。

几的种类有宴几、凭几、炕几、香几、蝶几、花几、茶几、案头几。

宝椅、交椅、圈椅、官帽椅、靠背椅、玫瑰椅.闷户橱。

形体与桌案相仿,面下安抽屉,两屉称连二橱,三屉称连三橱,交椅又名“太师椅”.还有这些。

博古架,踏,安,凳,椅,墩,席等,包括屏风中国古代卧具分为四种,它们是榻、罗汉床、架子床和拔步床。

汉代“床”这个名称使用范围更广,不仅卧具,连坐具也称床。

如梳洗床、火炉床、居床、册床等。

西汉后期又出现了“榻”的名称,专指坐具。

如今人们习惯上以“床榻”并称。

汉代少数民族的“胡床”,是一种高足坐具;隋朝“胡床”变称“交床”,唐朝又变称“绳床”,宋代又变称“交椅”或“太师椅”。

宋代真正的卧具称“四面床”,大多四面无围子。

辽、金、元时期,床发展成三、四面有围栏的床榻。

到了明代:1、出现了“架子床”,因为床上有顶架;2、出现了“拔步床”,外形像独立的小屋子,又称“八步床”;3、出现了“罗汉床”,是原来汉榻的演变。

“罗汉床”是明清宫廷“宝座”的前身,小的称榻,如现代的“沙发”。

清代前期床榻基本保持了明代的风格和特点。

变化的是用料和工艺,如用材越来越厚实,装饰越来越华丽。

清代的床榻大多采用雕花镶嵌,金漆彩油等手法。

镶嵌的多以玉石、玛瑙、瓷片、大理石、螺钿、珐琅、竹木、牙雕等为材料。

民国床榻工艺衰弱,样式继承清代。

回答者:大洋网友2022-8-1716:193楼汉代“床”这个名称使用范围更广,不仅卧具,连坐具也称床。

如梳洗床、火炉床、居床、册床等。

西汉后期又出现了“榻”的名称,专指坐具。

如今人们习惯上以“床榻”并称。

汉代少数民族的“胡床”,是一种高足坐具;隋朝“胡床”变称“交床”,唐朝又变称“绳床”,宋代又变称“交椅”或“太师椅”。

宋代真正的卧具称“四面床”,大多四面无围子。

辽、金、元时期,床发展成三、四面有围栏的床榻。

到了明代:1、出现了“架子床”,因为床上有顶架;2、出现了“拔步床”,外形像独立的小屋子,又称“八步床”;3、出现了“罗汉床”,是原来汉榻的演变。

史上最全的中国古代家具汇总!

史上最全的中国古代家具汇总!

史上最全的中国古代家具汇总!中国古典家具按使用功能的不同,原则上可分成“五大类”:床榻类、桌案类、椅凳类、柜架类、杂项类。

汉代之前,人们是没有坐具,通常采用的以茅草、树叶、兽皮等制成的席子,席地而坐。

直到一种被称为胡床的坐具从域外传入中原,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椅凳。

后进唐朝的全力发展,椅子才从胡床的名称中分离出来,直呼为椅子。

其中椅子演化为三大种类:凳、椅子、宝座,并又细分成多种名称和造型:(1)凳:方凳、圆凳、条凳、马札、脚凳、坐墩、杌凳、交杌、长凳。

(2)椅:交椅、太师椅、四出头官帽椅、南官帽椅、圈椅、玫瑰椅、灯挂椅、皇宫椅等。

(3)宝座以上几类都有各自的分类和进化规律,但总体进化规律是由矮变高,由简入繁。

在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古代的椅凳类家具风格和特色也有所不同。

宋代的椅凳类家具造型纯朴纤秀、结构合理精细,垂足而坐的椅、凳、墩等高型家具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十分普及。

明代在继承宋代工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在造型上讲究简洁朴实,符合人体功能需要。

清代椅凳类家具则逐渐脱离明代风格,一味追求富丽华贵。

【凳】凳,最早并不是我们今天坐的凳子,它是专指蹬具,相当于脚踏。

它成为坐具,也是汉代以后的事。

凳的形式有方圆两种,凳面的板心,也有许多花样,有影木心者,有各种硬木心者,有木框漆心者,还有藤心,大理石心者。

宋代以后,用材及工艺都很讲究。

凳主要有:方凳、圆凳、条凳、马札、脚凳、坐墩、杌凳、交杌、长凳等造型。

【椅】中国古代椅子,主要从唐以后出现,而椅子主要也从胡床的名称中分离出来,后直呼为椅子。

其中椅子主要种类:交椅、太师椅、官帽椅(四出头官帽椅、南官帽椅)、圈椅、玫瑰椅、灯挂椅、皇宫椅等。

[交椅]交椅是一种很古老的椅子,因椅子腿呈交叉状,故名“交椅”,是可以折叠的交足椅子。

交椅出生于唐代,流行于宋代。

交椅可分爲直后背和圆后背两种,其交接部位一般都用金属饰件钉裹。

明代的交椅以圆后背为多。

交椅可以折合,便于携带,其座面有皮制与绳编两种。

古典家具中常见名称、行话及术语

古典家具中常见名称、行话及术语

古典家具中常见名称、行话及术语人常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

”观古典家具也是如此,初见只觉此物甚美,却品不出多少味儿来,然多看常看之后,那一棱一角、一线一面所展现出来的韵味让人心动沉迷,越觉其魅力十足。

欣赏古典家具之美时,人们常被那专业术语搞得一知半解,部件名称与工艺术语常常混淆不清,于是欣赏只是停留在表面,只有了解地越多,才越知其深度。

A矮老:短柱,多用在枨子和它的上部构件之间。

暗抽屉:不安拉手,外表不明显,貌似装板的抽屉。

B霸王枨:安在腿足上部内侧的斜枨,下端用勾挂垫榫与腿足结合,上端承接面板下的穿带。

百宝嵌:用多种珍贵物料造成的花纹镶嵌,多施之于硬木家具或漆木器。

边抹:大边与抹头合称边抹,方形的及长方形的边框由此二者构成。

边线:沿着构件的边缘造出高起的阳线或踩下去的平线或阴线。

冰盘沿:指边框外缘里面各种上舒下敛的线脚。

步步高赶枨:椅下分散枨子交接点的造法之一,踏脚枨最低,两侧枨子稍高,后枨最高。

步步紧:棂格的造法之一。

方格逐步向中心收缩,常见于明清建筑的支摘窗及槅扇。

霸王枨步步高赶枨C踩:《则例》及北京匠师用语,可上溯到宋《营造法式》的“采”,有减低或造出之意。

侧脚:古建筑用语,相当于北京匠师所谓的“挓”,言家具腿足下端向外挓开。

铲地:用光地作地子的浮雕花纹,光地需用铲刀铲出。

枨子:用在腿足之间的联结构件。

抽屉架:设在柜内或架格上用以支架抽屉的装置。

抽屉脸:抽屉正面外露的部分,如人的脸面。

穿带:贯穿面心背面、出榫与大边的榫眼结合的木条。

穿销:木销贯穿构件的里皮,出榫与另一构件的榫眼结合,常在牙条上使用。

攒边做:大边出榫,抹头凿眼,攒边成框的造法。

攒斗:攒接与斗簇两种造法的合称。

攒角牙:用攒接方法造成的角牙。

攒接:用纵横或斜直的短材,经过榫卯攒接拍合,造成各种透空图案。

攒框:用攒边方法造成的边框。

攒牙头:用攒接的方法造成的透空牙头。

攒牙子:用攒接的方法造成的透空牙子。

攒牙子攒接攒牙头D搭脑:椅子后背最上的一根横木,因可供倚搭头脑后部而得名。

传统家具结构名称图

传统家具结构名称图

传统家具结构名称图李宗盛用一句话说出了世世代代工匠精神中最动人的部分:执着、安宁的内心、耐得住性子的坚持。

在古代,一个人,一把锯、一支尺、一条线、一块木,就能自称为木工。

木工的出现及木工工具的不断改进,对中国家具及建筑的辉煌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

妙匠用妙具,妙具出绝品,往复不休,真正构建出了中国辉煌的木建筑世界。

木工是古典家具制作的一个很重要的工序,涉及到开料、选料、开榫做卯以及组装等,无不体现着技工师傅的技术。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木工工具种类逐步增加,功能也不断完善,如开榫机,精确度越来越高。

像凿子、刨子、铲子、墨斗等传统木工工具,现在是很难看到了…… 今天馆长带你认识一些传统家具~1. 一腿三牙罗锅枨加卡子花方桌各部位名称圆方桌在传世家具中最为多见,有大中小之别,俗称“八仙”、“六仙”和“四仙”。

这种“一腿三牙罗锅枨”式方桌,是明代家具中最为标准的一种方桌形式,因每一条腿与三块牙子相交,下又有罗锅枨而得名。

2.圈椅各部位名称圈椅是由清代北京工匠叫起来的,明时称“圆椅”。

它的后背与扶手一顺而下,柔和美观。

并且在坐靠时不仅肘部得以倚搁,掖下也得到支承,非常舒服。

3.无束腰罗锅枨加矮老管脚枨方凳各部位名称在无束腰的方凳中,直足直枨是其基本形式。

枨子与凳面所用的短柱称“矮老,起加固作用。

枨子做成拱背形的,被称为”罗锅枨“。

腿足于端所安装的枨子叫“管脚枨”。

4.圆角柜各部位名称圆角柜的柜顶有三面喷出,称为“柜帽”,柜帽转角处多被削成圆角;另一个特点就是它的门扇不靠合页开启,而是利用设在门上的门轴开关;这种柜式造型挺拔,侧脚显著。

5.夹头榫画案各部位名称画案的尺寸要大于半桌,与长条桌的区别就在于它的面较宽。

画梁与书案的区别在于前者不设抽屉而后者有抽屉。

这种夹头榫画案是明式家具中画案类的典型造型。

6.三足圆香几各部位名称香几因承托香炉之功能而得名,其中圆形多于方形。

香几一般都居中摆放,应各个面都宜观赏,所以其腿足处理一般多弯曲夸张,姿态变化较为丰富。

家具史商周时期的家具种类

家具史商周时期的家具种类

整理课件
9
02 Part Five 禁——箱柜之始
整理课件
10
夏、商、周时期家具——禁
禁:商周时的礼器,为贵族在祭祀时放置供品和器具的台子。 通常为长方体,形似现在的箱子。禁为箱柜之始。
整理课件
11
夏、商、周时期家具——禁
西周夔龙纹青铜禁
• 此件为陕西出土的西周夔龙纹青铜禁,为 扁平立体长方形,四面饰夔纹,中空无底, 禁面有三个凸起的椭圆形的口,用以稳定 上面放置的器物
五彩花纹的 草席
生长在池泽的 水草编成
莞席
缫席
次席
蒲席
熊席
较粗的、铺在 底层的草席
桃枝竹编成 的竹席
整理课件
天子所用兽 皮席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0
夏、商、周时期家具——席
席 ——床榻之始
整理课件
21
05 Part Five 扆——屏风之始
整理课件
22
夏、商、周时期家具——扆

斧扆,或”黼依“
古代天子座后的屏风,周朝天子专用器具
• 俎面狭长,两端翘起,中部略凹 • 台面边缘饰有一圈蝉纹,两端有
龙纹,两足外侧有饕餮纹
整理课件
8
夏、商、周时期家具——俎
商代青铜板足俎
• 1979年在辽宁义县出土 • 长33.5厘米、宽18厘米、高14.5厘
米 • 前后两块板为腿架起俎面。前后板
腿中央,留出壸门轮廓。板足间空 档两端,各吊一扁形小铜铃。
• 从这个禁可以看出箱柜类家具的原始形态。
整理课件
12
03 Part Five 几——靠背之始
整理课件
13
夏、商、周时期家具——几

最全中国传统家具种类、部件名称汇总

最全中国传统家具种类、部件名称汇总

最全中国传统家具种类、部件名称汇总传统家具和当代生活融合,静谧、温馨,成为了最有个性也最有温度的家居装饰。

不管是大家或是小家,传统家具那美丽和细腻的做工,至少让每个角落都出彩。

今天,木灵生红木家具和大家分享的是一件传统家具各个部分的名称,在喜欢一件家具的同时,我们也能叫出这些祖辈留下来的专有名称,是不是离古典家具又更进一步了呢?>>> 椅凳类 <<<▼ 杌凳无束腰罗锅枨加矮老管脚枨杌凳在无束腰杌凳中,直足直枨乃其基本形式。

在枨上可以安短柱,称“矮老”。

枨子中部拱起的地方,称“罗锅枨”。

枨子缠裹着腿足名叫“裹腿做”。

有的腿足下端安枨子,名叫“管脚枨”。

三弯腿有束腰杌凳有束腰杌凳以直腿内翻马蹄,腿间安直枨或罗锅枨为常式。

直腿之外有略具S形的三弯腿和鼓出而又向内兜转的鼓腿。

管脚枨也可以在有束腰杌凳上出现。

有时腿足落在木框上,木框之下还有小足,这种木框叫“托泥”。

▼ 坐墩四开光坐墩在明及清前期的坐墩上,大都保留着藤竭和木腔鼓的痕迹。

坐墩的开光来自古代藤墩用藤子盘汇做成的墩壁。

弦纹及一周圈状如钮扣的纹样象征绷鼓面的皮革边缘和钉皮革的帽钉。

▼ 长凳有束腰罗锅枨二人凳明清之际,长凳式样繁多。

其中,小条凳是民间日用品,在明潘允征墓出土的明器中可以看到同类的家具。

二人凳宜两人并坐而得名,在南方称之为“春凳”。

▼ 灯挂椅只有靠背,没有扶手的椅子都叫靠背椅。

其中面窄而背高的一种专称“灯挂椅”,以形似悬挂灯盏的竹制灯架而得名。

▼ 玫瑰椅形制矮小,后背和扶手与椅座垂直,北方叫“玫瑰椅”,南方叫“文椅”,因文人喜欢使用而得名。

▼ 官帽椅搭脑及扶手部伸探出头的叫“官帽椅”,或“四出头官帽椅”。

搭脑及扶手不出头而与前后腿弯转相交的叫“南官帽椅”。

▼ 圈椅“圈椅”一名,明代或称之为“圆椅”。

它的后背与扶手一顺而下,圆婉柔和,极为美观。

就坐时不仅肘部可以倚搁,腋下一段臂膀也得到支承,甚为舒适。

▼ 交椅交杌加上靠背,便成交椅,有直后背和圆后背两种。

古代家具用词

古代家具用词

古代家具用词1.几案:几是比较矮小的桌子,开始是用来给跪坐的人用作扶手的。

2.椅凳:我国古代椅子出现在汉代,前身胡床,唐以后,才从胡床的名称中分离,称为椅子。

3.交椅:指两腿交叉,交接点作轴,是可以折叠的椅子。

4.床榻:床榻的历史可追溯至神农氏时代,西汉后期,出现的榻专指坐具,到六朝后的床榻出现高足坐卧具,唐宋时期床榻大多没有围子,通常需要凭几作为辅助家具。

5.架子床:因床上有顶架而得名,一般四角安立柱,床面两侧和后面装有围栏,上端四面装横楣板、牙子,床四周围栏装有各式几何图案的围栏。

6.拔步床:就像一幢独立的小屋,其外形好像把架子床安放在一个木制平台上,平台长出床前沿两三尺,形成一个小廊子,用于放置小型桌凳家具以及杂物,四周有围栏。

7.罗汉床:两侧和后面装有围栏,但不带床架,可坐可卧,可以用于小憩也可以用于待客。

8.箱柜:箱柜的使用,大约起始于夏、商、周三代。

9.闷户橱:桌案相结合的产物,面下安两具或三具抽屉,是一种具备承置物品和储藏物品双重功能的家具。

10.柜橱:是一种柜和橱两种功能兼而有之的家具,形体不大,高度近乎桌案,柜面可做桌子用。

11.顶竖柜:是一种组合式家具,在立柜顶上再叠放另一小柜。

12.亮格柜:是格与柜的结合体,通常上部做成亮格,中部装抽屉两具,下部对开两门柜子,用以存放书籍,上部存放古玩。

13.屏风:屏风在西周早期时候就已经开始使用,称之为“邸”。

、14.凳:早期并不是指如今我们坐的凳子,而是专指蹬具,相当于脚踏,在汉以后才成为坐具。

15.鼓腿膨牙:指家具的腿部从束腰处膨出,然后向后内收,顺势作成弧形,腿足多做内翻马蹄腿。

16.三弯腿:是家具的腿柱上段与下段过渡处向里挖成弯折状,脚型呈现S形弯曲,又称外翻马蹄腿。

17.膛落:指圆角柜、顶箱柜等家具,门下或者抽屉下面的空间,因不易被发现,用于存放贵重物品。

18.束腰:指家具上的收缩部位。

19.托泥:指家具的腿足之下另有木框或垫木承托。

中国古家具图文全集(收藏版)

中国古家具图文全集(收藏版)

中国古家具图文全集(收藏版)中国在世界上已经有上下五千年的文字历史,但是家具史已经可以追溯到七千多年前的我国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可以说,家具的历史比文字的历史更加悠久和厚重。

中国古典家具按使用功能的不同,原则上可分成“五大类”:椅凳类、桌案类、床榻类、柜架类、杂项类。

椅凳汉代之前,人们是没有坐具的,通常采用的以茅草、树叶、兽皮等制成的席子,席地而坐。

直到一种被成为“胡床”的坐具从域外传入中原,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椅凳。

后尽唐朝的全力发展,椅子才从胡床的名称中分离出來,直呼为椅子。

方凳圆凳条凳交椅太师椅官帽椅玫瑰椅宝座桌案桌案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地位教高,是中国礼仪文化之邦传承的产物,也是礼仪接待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

在中国的古代,对桌案有着严格的等级划分制度。

比如,供桌供案主要应用于纪念仙逝长辈和敬供先人;八仙方桌主要应用于接待重要宾客,例如“请上坐”指的是八仙方桌朝南的左边位子;园桌主要应用于家人共餐,一家团圆之意。

圆桌方桌八仙桌月牙桌琴桌供桌供案床榻床榻的历史可追溯至神农氏時代,那时还只是专供休息与待客所用的坐具,直到六朝以后才出现高足坐卧具。

“床”与“榻”在席地而坐的时代,是有分工的。

床体较大,可为坐具,也为卧具;榻体较小,只用于坐具。

架子床拔步床罗汉床贵妃榻柜架柜子的使用大约始于夏商时期,古时的“柜”,並非我们今天所见之柜,倒很像我们现在在所见的箱子,而古代的“箱”,则是专指室內存放东西的地方。

出土文物中,截至目前年代最早的柜子,应该是河南信阳长台关战国楚墓的小箱和湖北隨縣曾侯乙墓的漆木衣箱。

我们这里说它是箱子,是按现代人的说法,如果按战国时的称呼,则应称爲“柜”。

圆角柜闷户橱顶箱柜亮格柜其它除了椅凳类、桌案类、床榻类、柜架类的家具之外,还有很多种类目,如:书箱、印匣、提盒、屏风、盆架、镜台等,在此全部归纳为“其他类”。

印匣书箱官皮箱衣架面盆架提盒镜台都承盘地屏挂屏品藏文化藏品欣赏。

古代家具名称

古代家具名称

古代家具名称紫檀有束腰带托泥镶织锦宝座的170c944978496731ba71f34c25826a34红木四件柜一对的250cf8b51c773f3f8dc8b4be867a9a02柞榛木直背交椅的67e103b0761e60683e83c559be18d40c紫檀木鼓式坐墩(四件)的51d92be1c60d1db1d2e5e7a07da55b26硬木雕花洞月式架子床的73278a4a86960eeb576a8fd4c9ec6997紫檀雕暗八仙小柜的2e65f2f2fdaf6c699b223c61b1b5ab89红木雕花靠椅紫檀书格的6c4b761a28b734fe93831e3fb400ce87红木方角小四件柜的e3796ae838835da0b6f6ea37bcf8bcb7寿山石嵌人物雕空龙寿纹十二扇围屏的红木翘头案的e4a6 保护版权!尊重作者!反对盗版!@ Copyright of 明式紫檀月洞式门罩架子床的8f468c873a32bb0619eaeb2050ba45d1柞榛木(红木板面)高花几的e2230b853516e7b05d79744fbd4c9c13榆木开光罗汉床的821fa74b50ba3f7cba1e6c53e8fa6845红木折叠式镜架的539fd53b59e3bb12d203f45a912eeaf2红木冰箱成对的90 保护版权!尊重作者!反对盗版!@ Copyright of 黄花梨三屏风罗漠床的01386bd6d8e091c2ab4c7c7de644d37b紫檀无束腰裹腿罗锅枨加矮老条桌的铁力四弯腿雕花床的5ea1649a31336092c05438df996a3e59红木镶云石背板椅连几的b73dfe25b4b8714c029b37a6ad3006fa紫檀长方几面带底香几的c20ad4d76fe97759aa27a0c99bff6710红木高足方花架的f73b76ce8949fe29bf2a537cfa420e8f黄花梨面五足圆花几的e2a2dcc36a08a345332c751b2f2e476c红木石面大方凳(一对)的c042f4db68f23406c6cecf84a7ebb0fe鸡翅木南官帽椅的704afe073992cbe4813cae2f7715336f红木雕灵芝卷草纹福庆有余翘头案的8黄花梨有束腰小炕桌的cfecdb276f634854f3ef915e2e980c31明式黄花梨方杆四出头椅一对的37f0e884fbad9667e38940169d0a3c95红木躺椅的f4f6dc 保护版权!尊重作者!反对盗版!@ Copyright of 紫檀大画框的140f 保护版权!尊重作者!反对盗版!@ Copyright of 黄花梨多宝格的10 保护版权!尊重作者!反对盗版!@ Copyright of 红漆描金彩绘五屏风式镜台的b6edc1cd1f36e45daf6d7824d7bb2283鸡翅木镶黄字对的352fe25daf686bdb4edca223c921acea红木束腰管脚枨方凳的da0d1111d2dc5d489242e60ebcbaf988红木窗楹踏脚书桌的c81e728d9d4c2f636f067f89cc14862c榉木霸王枨小方桌的5ef059938ba799aaa845e1c2e8a762bd红木雕花平头画案的a02ffd91ece5e7efeb46db8f10a74059红木扶手椅的ba2f 保护版权!尊重作者!反对盗版!@ Copyright of 红木无束腰镶掐丝扇形座面杌凳(一对)的黄花梨夹头榉翅头案的13fe9d84310e77f13a6d184dbf1232f3紫檀有束腰五足嵌玉圆凳的35051070e572e47d2c26c241ab88307f明式酸枝木圆椅的3a835d3215755c435ef4fe9965a3f2a0鸡翅木官帽椅的45 保护版权!尊重作者!反对盗版!@ Copyright of紫檀大方凳的5751 保护版权!尊重作者!反对盗版!@ Copyright of榉木瓜棱腿圆角柜一对(之一)的bca82e41ee7b0833588399b1fcd177c7大号方凳案的种类有食案、书案、奏案、毡案、欹案。

看手绘线图,详解中国古代家具上的“楔、钉、销、砦”

看手绘线图,详解中国古代家具上的“楔、钉、销、砦”

看手绘线图,详解中国古代家具上的“楔、钉、销、砦”在中国古代家具的结构上,有一类极其细小的零件,即各种楔子、竹钉、销子及砦。

这类小零件体积微小,常不被世人和研究者注意。

然而,这些貌似微不足道,作用却很重要的小木块,与其他部件一样,同样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研究它们,可使我们更清晰地了解中国家具的构造全貌,对其历史发展、流派形成,以及形制分布形成更加明确的概念,因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楔楔是一种一头宽厚、一头窄薄的三角形木片。

将其打入榫卯之间,可使二者结合严密。

楔,通常是用与家具同样的木料制成,其使用形式大致有如下几种:挤楔大凡家具榫卯配合,其榫的尺寸总略小于眼。

二者之间的缝隙则须由挤楔备严,以使之坚固。

挤楔兼有调整部件相关位置的作用。

故使用时就视其情况而选择具体楔入的顺序和位置,以微调部件之间的位置。

如使用得当,可使家具部件由不平变平,不正调正,不严挤严。

如明式椅子椅腿穿过椅面的部位,靠背板的上下两端,牙条的两端,等等,都是常用挤楔的地方。

破头楔亦称“挓头楔”,通常是在透榫端部的靠近外侧的适当位置,预先锯开楔口,待榫入卯后,再备入楔子,使榫头挓开,体积加大,木质增密。

此楔口也可以临备楔前用凿子刻开。

这是最常用的一种备楔形式。

常用在攒边的桌面、椅面、床面的四角等重要结构部位的透榫上。

半榫破头楔如破头楔用在半榫之内,则俗称“狗闭榫”。

取其易入难出之意。

因破头楔一旦在半眼的卯里挓开后,榫头将很难再退出,是一种没有可逆性的独特而坚固的结构,最适宜用在像抽屉桌桌面下的矮老等悬垂而负重的部件上。

由于其有不可逆性,常给日后的修理造成不便,不合中庸之道,被匠师称为“绝户活”,故除不得已时,较少用之。

、与破头楔相对应的卯眼,理论上应凿成“银锭”形状。

俗称“鸡心眼”,即两端开阔、中心狭窄的卯眼。

先使榫头容易进入,待被破头楔榫头挓开后,又极难松退。

常见极古老的家具,其结构松而不散,即是破头楔在起作用。

大进小出楔亦称“假大进小出楔”。

中国古典家具术语表

中国古典家具术语表

中国古典家具术语表挤楔楔是一种-头宽厚,一头窄薄的三角型木片,将其打入榫卯之间,使二者结合严密,榫卯结合时,榫的尺寸要小于眼,二者之间的缝隙则须由挤楔备严,以使之坚固。

挤楔兼有调整部件相关位置的作用。

魔术从一件损坏了的,很脏的,松开了的或畸形的家具到恢复到它原来的面目,完整的形状并给予一个崭新的生命,这整个过程就叫做魔术。

这不仅需要用心去理解,还需要由世代相传的一流手艺。

这是古董家具的精髓所在。

几案人们常把几案并称,是因为二者在形式和用途上难以划出截然不同的界限,几是古代人们坐时依凭的家具,案是人们进食、读书写字时使用的家具,其形式早已具备,而几案的名称则是后来才有的。

关于几和案的实物,从考古发掘情况看,自战国至汉魏的墓葬中,几乎每座都有出土,有铜器、漆器、陶器等多种质地。

从种类上来分,案的种类有食案、书案、奏案、毡案、欹案。

几的种类有宴几、凭几、炕几、香几、蝶几、花几、茶几、案头几。

几案的样式之多,且又各有各个用途,在厅堂殿阁的布置上,和其他家具一样,也各有其特定的规范。

椅凳我国古代椅子出现在汉代,它的前身是汉代北方传入的胡床,发展到南北朝时期,已为常见之物。

唐以后,椅子才从胡床的名称中分离出来,直呼为椅子。

宋代椅子更为普遍。

在宫廷中,所使用的椅子都是极为华丽的。

宋代帝后像中描绘的椅子都有用彩漆描绘的花纹,结构也趋于合理。

宋代还流行一种圈背交椅。

交椅又名“太师椅”,在家具种类中,也是唯一的椅官衔命名的椅子。

所谓交椅,是指前后两腿交叉,交接点作轴,可以折叠的椅子。

北方民族最先使用,其特点十分适合游牧生活的需要。

交椅在元代家具中地位较高,只有地位较高和有钱有势的人家才有,大多设在厅堂供主客享用,妇女和下人只能坐圆板凳和马闸。

到了明代,椅子的形式已很多,如宝椅、交椅、圈椅、官帽椅、靠背椅、玫瑰椅等。

凳,最早并不是我们今天坐的凳子,它是专指蹬具,相当于脚踏。

它成为坐具,也是汉代以后的事。

凳的形式有方圆两种,凳面的板心,也有许多花样,有影木心者,有各种硬木心者,有木框漆心者,还有藤心,大理石心者。

我国古代家具命名

我国古代家具命名

我国古代家具命名
我国古代家具的命名主要是基于其形状、用途、材质、风格等方面的特点。

一些常见的古代家具名称包括:
1. 紫檀木柜:一种由紫檀木制成的收纳家具,通常用于储存贵重物品。

2. 雕花榻:一种雕刻精美的榻榻米床,通常用于富贵人家的卧房。

3. 竹编藤椅:一种座椅,由竹子或藤条编成,轻便舒适,适合放置在室外。

4. 雕花案:一种精美的书桌,通常由红木等材料制成,并用雕刻技术进行装饰。

5. 红木屏风:一种用红木制成的屏风,通常用于分隔空间或作为装饰物。

6. 紫檀床:一种豪华的床铺,由紫檀木制成,常常被富贵人家使用。

7. 矮几:一种矮桌子,通常用于放置杯子或矮座,俗称“小桌子”。

8. 梳妆台:一种具有镜子和抽屉的桌子,通常用于化妆和打扮。

9. 童床:一种用于婴儿或幼儿的床铺,常常精美装饰。

10. 竹梳屏风:一种由竹子和木料制成的屏风,通常用于庭院或室外场所的装饰。

古代家具名称大全

古代家具名称大全

古代家具名称大全古代家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古人的智慧和审美情趣,展现了古代社会的生活方式和文明水平。

古代家具的种类繁多,每种家具都有其独特的名称和特点。

下面就让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古代家具的名称大全吧。

1.案桌。

案桌是古代书房中常见的一种家具,它通常由桌面和几条桌腿组成。

案桌的名称源自于古代官员的办公桌,因此在古代,案桌通常被用于书房或办公室中。

2.榻榻米。

榻榻米是古代居室中常见的一种家具,它由榻子和榻子上的垫子组成。

榻榻米通常用于卧室或客厅,可以作为坐卧之用。

3.床榻。

床榻是古代卧室中常见的一种家具,它由床架和床板组成。

床榻通常用于睡眠,古代人们在床榻上休息和睡觉。

4.案几。

案几是古代书房中常见的一种家具,它由案子和几条桌腿组成。

案几通常用于放置文房四宝,如笔墨纸砚等。

5.屏风。

屏风是古代居室中常见的一种家具,它由屏风板和屏风架组成。

屏风通常用于隔断空间或装饰居室。

6.榻。

榻是古代居室中常见的一种家具,它由榻子和榻子上的垫子组成。

榻通常用于休息和坐卧。

7.榻榻。

榻榻是古代居室中常见的一种家具,它由榻子和榻子上的垫子组成。

榻榻通常用于休息和坐卧。

8.床。

床是古代卧室中常见的一种家具,它由床架和床板组成。

床通常用于睡眠和休息。

9.榻子。

榻子是古代居室中常见的一种家具,它由榻子和榻子上的垫子组成。

榻子通常用于休息和坐卧。

10.榻榻米。

榻榻米是古代居室中常见的一种家具,它由榻子和榻子上的垫子组成。

榻榻米通常用于休息和坐卧。

11.案。

案是古代书房中常见的一种家具,它由案子和几条桌腿组成。

案通常用于放置文房四宝,如笔墨纸砚等。

12.几。

几是古代书房中常见的一种家具,它由案子和几条桌腿组成。

几通常用于放置文房四宝,如笔墨纸砚等。

13.屏风。

隔断空间或装饰居室。

14.榻。

榻是古代居室中常见的一种家具,它由榻子和榻子上的垫子组成。

榻通常用于休息和坐卧。

15.床。

床是古代卧室中常见的一种家具,它由床架和床板组成。

中式家具的专业术语

中式家具的专业术语

中式家具的专业术语榫卯榫卯,读作sǔn mǎo,我国家具把各个部件连接起来的“榫卯”做法,是家具造型的主要构造方式。

各种榫卯做法不同,应用范围不同,但它们在每件家具上都具有形体构造的“关节”作用。

几十种不同的“榫卯”,按构合作用来归类,大致可分为三大类型:一类主要是作面与面的接合,也可以是两条边的拼合,还可以是面与边的交接构合。

如“槽口榫”、“企口榫”、“燕尾榫”、“穿带榫”、“扎榫”等。

另一类是作为“点”的构造方法。

主要用于作横竖材丁字结合,成角结合,穿插结合,以及直材和弧形材的伸延接合。

如“格肩榫”、“双榫”、“双夹榫”、“勾挂榫”、“锲钉榫”、“半榫”、“通榫”等等。

还有一类是将三个构件组合一起并相互连结的构造方法,这种方法除运用以上的一些榫卯联合构造外,都是一些更为简单和特别的做法。

如常见的有“托角榫”、“长短榫”、“抱肩榫”、“粽角榫”等。

榫剡木入窍也。

俗谓之“榫头”。

亦作“笋头”、“笋头”。

我国家具把各个部件连结起来的“榫卯”做法,是家具造型的主要构造方式。

各种榫卯做法不同,应用范围不同,但它们在每件家具上都具有形体构造的“关节”作用。

几十种不同的“榫卯”,按构合作用来归类,大致可分成三大类型:一类主要是用作面与面的接合,可以是两种平面的接合,也可以是两条边的拼合,还可以是面与边的交接构合。

如“槽口榫”、“企口榫”、“燕尾榫”、“穿带榫”、“扎榫”等。

另一类是作为“点”的构造方法。

主要用来作横竖材丁字结合,成角结合,穿插结合,,以及直材或弧形材的伸延按合。

如“格肩榫”、“双榫”、“双夹榫”、勾挂榫”、“楔钉榫”、半榫”、“通榫”,等等。

还有一类是将三个构件组合一起并相互连结的构造方法,这种方法除运用以上两类的一些榫卯联合构造外,都是一些更为简单和特别的做法。

如常见的有“托角榫”、“长短榫”、“抱肩榫”和“粽角榫”等。

角做明清家具工艺术语。

很多家具部件依据工艺要求不能按45°或直角接合,需要计算出截割角度后,调正“板尺”成角的位置,然后划墨线,工匠术语叫“角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典家具名称术语一览(附图85P)中国古典家具术语一览以及家具描写几案人们常把几案并称,是因为二者在形式和用途上难以划出截然不同的界限,几是古代人们坐时依凭的家具,案是人们进食、读书写字时使用的家具,其形式早已具备,而几案的名称则是后来才有的。

关于几和案的实物,从考古发掘情况看,自战国至汉魏的墓葬中,几乎每座都有出土,有铜器、漆器、陶器等多种质地。

从种类上来分,案的种类食案、书案、奏案、毡案、欹案。

几的种类宴几、凭几、炕几、香几、蝶几、花几、茶几、案头几。

由此可知,几案的样式之多,且又各有各个用途,在厅堂殿阁的布置上,和其他家具一样,也各有其特定的规案=700) window.open('/DownloadImg/2 012/06/2210/25021594_1.jpg');" border=0 alt="中国古典家具名称术语一览(附图85P)"src="/DownloadImg/2012/06/2 210/25021594_1.jpg"onload="if(this.offsetWidth>'700')this.width='700';">明乌木边花梨心条案说明:高81.5厘米,长111.5厘米,宽28厘米案面乌木攒边,镶独板花梨木心。

直牙条,小牙头,扁方腿,两侧腿间安横枨,腿及横枨均四面打洼,前后打大洼,两侧打小洼。

腿部四个棱角作混面线,混面与打洼线结合处作双打洼细皮条线。

直腿外撇,侧脚收分,正面跑马叉和侧面跑骑马叉明显可见,显现了明式家具的特征。

=700) window.open('/DownloadImg/2 012/06/2210/25021594_2.jpg');" border=0 alt="中国古典家具名称术语一览(附图85P)"src="/DownloadImg/2012/06/2 210/25021594_2.jpg"onload="if(this.offsetWidth>'700')this.width='700';">明铁梨象纹翘头案说明:长343.5厘米,宽50厘米,高89厘米此案案面用厚度近10cm的独板制成,连同两端翘头系一木连做。

直牙条,牙头做出卷云纹曲边,雕象纹,象鼻微卷,两象合之又似下卷的云纹。

牙头以夹头榫结构与案腿相连。

案腿素混面,侧腿间安挡板,用厚材透雕出大朵垂云,居中悬挂,四角镶云纹角牙。

足下带托泥。

为减少器身重量并保留看面的厚度,案里挖出凹槽,槽内有阴刻“崇祯庚辰仲冬制于康署”款。

据此得知此案制成于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款识应为当时的主人购置时所刻的纪念款。

康署为今广东省德庆县。

此类大案造型浑朴凝重,存世较少,而带年款者更少,对研究明代广东家具的风格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700) window.open('/DownloadImg/2 012/06/2210/25021594_3.jpg');" border=0 alt="中国古典家具名称术语一览(附图85P)"src="/DownloadImg/2012/06/2 210/25021594_3.jpg"onload="if(this.offsetWidth>'700')this.width='700';">明铁梨螭纹翘头案说明:高90厘米,长363厘米,宽68厘米案面两端翘头,面下直牙条,腿、牙头、案面间用夹头榫结合。

牙条两端雕相对的回纹,牙头作卷云形。

直腿外撇,两侧腿间安插挡板,透雕螭纹。

大型翘头案一般摆设在正厅正中或宫殿内两侧山墙下,为陈放大型陈设品而用,与平头案相比更具装饰性。

此案造型古朴,纹饰流畅,端庄稳重。

=700)window.open('/DownloadImg/2 012/06/2210/25021594_4.jpg');" border=0 alt="中国古典家具名称术语一览(附图85P)"src="/DownloadImg/2012/06/2 210/25021594_4.jpg"onload="if(this.offsetWidth>'700')this.width='700';">清康熙填漆戗金花卉纹炕案说明:高39厘米,长160厘米,宽30厘米案面两端鳅背圆翘头,壸门式板腿。

案面开光内为红色钱纹锦地,雕填茶花、蝴蝶和洞石。

开光外为红万字方格纹锦地,雕填牡丹、葵花、荷花、茶花四季折枝花卉。

案板边沿和腿部均戗金双勾红线,填彩暗八仙纹、戗金流云,散布折枝花卉纹。

左右板腿里外均以彩漆雕填缠枝勾莲纹。

红色漆里,刻“大清康熙年制”楷书款。

此案原贴有“寿康宫在帐”字条,说明此物曾陈设于寿康宫。

寿康宫为皇太后、太妃的居所。

此物为康熙时宫廷制品。

=700)window.open('/DownloadImg/2 012/06/2210/25021594_5.jpg');" border=0 alt="中国古典家具名称术语一览(附图85P)"src="/DownloadImg/2012/06/2 210/25021594_5.jpg"onload="if(this.offsetWidth>'700')this.width='700';">清乾隆杉木包竹黄画案说明:清宫旧藏高86.5厘米,横194.2厘米,纵82厘米画案杉木胎,通体包镶竹黄。

案面之下为回纹透空攒牙子,四腿上端与案面连接,支撑着案牙的下部。

两侧腿间安装罗锅枨,云头形足。

此案采用竹黄包镶,在大型桌案上极为少见,堪称清代家具之珍品。

几=700)window.open('/DownloadImg/2 012/06/2210/25021594_6.jpg');" border=0 alt="中国古典家具名称术语一览(附图85P)"src="/DownloadImg/2012/06/2 210/25021594_6.jpg"onload="if(this.offsetWidth>'700')this.width='700';">清晚期酸枝木镂雕镶理石八角几说明:广东省博物馆藏高82.5、宽44厘米=700) window.open('/DownloadImg/2 012/06/2210/25021594_7.jpg');" border=0 alt="中国古典家具名称术语一览(附图85P)"src="/DownloadImg/2012/06/2 210/25021594_7.jpg"onload="if(this.offsetWidth>'700')this.width='700';">晚期酸枝木镂雕镶理石双层几说明:广东省博物馆藏高82.5、宽44厘米=700) window.open('/DownloadImg/2 012/06/2210/25021594_8.jpg');" border=0 alt="中国古典家具名称术语一览(附图85P)"src="/DownloadImg/2012/06/2 210/25021594_8.jpg"onload="if(this.offsetWidth>'700')this.width='700';">清早期紫漆描金山水纹海棠式香几说明:高86厘米,长54厘米,宽44.5厘米几面海棠式,高束腰,壸门式牙子,牙头镂雕成卷云形。

三弯腿,足端上翻,雕镂空花叶,足底承圆珠,落在海棠式束腰四足座上。

香几通体紫漆地描金,几面饰山水纹,束腰透雕卷草纹,几身遍饰蝙蝠、磬、如意纹等吉祥图案,间饰回纹及卷草纹。

此香几的造型虽为明式,但其富贵华丽的纹饰已显现出清代风格。

在清代宫殿中,香几为摆放陈设品所用。

=700)window.open('/DownloadImg/2 012/06/2210/25021594_9.jpg');" border=0 alt="中国古典家具名称术语一览(附图85P)"src="/DownloadImg/2012/06/2 210/25021594_9.jpg"onload="if(this.offsetWidth>'700')this.width='700';">乾隆文竹小炕几说明:清宫旧藏横54.5厘米,纵24厘米,高29厘米此小几呈长方形,以松木为骨架,在其棱角处镶嵌紫檀木细丝,中间贴饰极精细的竹黄,色泽淡雅。

几面正中镶瘿木心,侧沿两端雕饰回纹。

腿子为竖直方材,缩进几面以内,其上端饰以透雕拐子牙头,前后两腿间各施横枨两根。

文竹技法属于竹刻工艺中的新起之秀,其取材于成熟南竹,将竹劈开后翻转其里,再以竹之内膜贴于木或竹制的器物上,制作难度较大,耗工巨甚,由于文竹用材所用的竹之“内簧”大料难得,故在使用上也是惜料如金,文竹成器多为一些小件文玩,可以说“文竹无大器”,而用于家具装饰上则更是少而又少。

此小几造型灵秀可人,颜色清新淡雅,在故宫现存的文竹器物中可以说是精巧之作,弥足珍贵。

=700) window.open('/DownloadImg/2 012/06/2210/25021594_10.jpg');" border=0 alt="中国古典家具名称术语一览(附图85P)"src="/DownloadImg/2012/06/2 210/25021594_10.jpg"onload="if(this.offsetWidth>'700')this.width='700';">清乾隆剔红福寿纹炕几说明:高34.5厘米,横94.5厘米,纵25.5厘米炕几长条形,以红雕漆工艺制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