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m9_JPEG静图像压缩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JPEG静图像压缩实验

JPEG静图像压缩实验

JPEG静图像压缩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数字图像压缩的一类方法
2.掌握2D快速DCT变换的算法
二.实验原理
JPEG标准是面向连续色调静止图像的图像压缩标准。

它定义了多种类型的工作模式,其中最基本的是基于8*8块的DCT变换的顺序编码。

就是将一帧图像分为8*8的数据块单元,按照从左到右,自上到下的顺序对”块流”编码,其编码解码框图如下:
三.实验内容
按照如上框图实现一帧图像的压缩编码和解码
四.代码理解
1.编码主程序
五、实验结果
六.思考题
1.计算图像压缩比,并比较原图像的效果
使用lady.dat做实验的图像压缩比为:63/5.436=11.8:1
左图为压缩前的lady.bmp,右图为压缩后的lady.jpg
两图没有明显的区别,但比较细节,右图稍微模糊,并且局部区域有一些块化现象。

2.改变g-scale和量化矩阵的元素,比较压缩比和恢复图像的效果
Gscale141625
压缩比 3.197.5418.122.91
G_scale=1G_scale=4
G_scale=16G_scale=25
量化矩阵Q1Q2
压缩比7.3418.44
Q1=0.5*Q0,Q2=2*Q0,Q0为原始的量化矩阵
Q1Q2
3.对于8bit的像素值,在经过DCT变换后,值域为[-2048,2047],有可能超过码表范围。

图像压缩实验报告

图像压缩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图像压缩实验报告篇一:实验三图像压缩实验三图像压缩一、实验目的1.理解有损压缩和无损压缩的概念;2.理解图像压缩的主要原则和目的;3.了解几种常用的图像压缩编码方式。

4.利用mATLAb程序进行图像压缩。

二、实验仪器1计算机;2mATLAb等程序;3移动式存储器(软盘、u盘等)。

4记录用的笔、纸。

三、实验原理1.图像压缩原理图像压缩主要目的是为了节省存储空间,增加传输速度。

图像压缩的理想标准是信息丢失最少,压缩比例最大。

不损失图像质量的压缩称为无损压缩,无损压缩不可能达到很高的压缩比;损失图像质量的压缩称为有损压缩,高的压缩比是以牺牲图像质量为代价的。

压缩的实现方法是对图像重新进行编码,希望用更少的数据表示图像。

信息的冗余量有许多种,如空间冗余,时间冗余,结构冗余,知识冗余,视觉冗余等,数据压缩实质上是减少这些冗余量。

高效编码的主要方法是尽可能去除图像中的冗余成分,从而以最小的码元包含最大的图像信息。

编码压缩方法有许多种,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有不同的分类方法,从信息论角度出发可分为两大类。

(1).冗余度压缩方法,也称无损压缩、信息保持编码或嫡编码。

具体说就是解码图像和压缩编码前的图像严格相同,没有失真,从数学上讲是一种可逆运算。

(2)信息量压缩方法,也称有损压缩、失真度编码或烟压缩编码。

也就是说解码图像和原始图像是有差别的,允许有一定的失真。

应用在多媒体中的图像压缩编码方法,从压缩编码算法原理上可以分为以下3类:(1)无损压缩编码种类哈夫曼(huffman)编码,算术编码,行程(RLe)编码,Lempelzev编码。

(2)有损压缩编码种类预测编码,Dpcm,运动补偿;频率域方法:正交变换编码(如DcT),子带编码;空间域方法:统计分块编码;模型方法:分形编码,模型基编码;基于重要性:滤波,子采样,比特分配,向量量化;(3)混合编码。

有JbIg,h261,Jpeg,mpeg等技术标准。

实验4JPEG压缩编解码的实现

实验4JPEG压缩编解码的实现

实验4JPEG压缩编解码的实现实验四JPEG压缩编解码的实现实验目的:使学生掌握DIB文件和JPEG文件的读写过程,能够在程序中打开DIB文件或JPEG文件,可以进行DIB文件和JPEG文件之间的格式转换。

实验环境:具有多媒体处理功能的计算安装有Windows操作系统,安装有Visual c++6.0程序设计软件。

实验要求:学习相关理论指导,掌握相关程序设计知识;按照实验步骤要求完成程序设计任务,书写实验报告,试验报告中要求包含程序实现的主要程序代码。

实验内容和实验步骤:1)创建基于单文档的应用程序:RWJpegExp,并支持窗口滚动2)为项目添加CJpeg类和jpeglib2库文件3)通过“Project/Settings…”菜单,选中Link选项卡如下设置:4)利用ClassWaizard重载CwinApp的OnFileOpen()函数。

void CRWJpegExpApp::OnFileOpen(){// TODO: Add your command handler code hereCString szOpenFilter = "图象文件|*.bmp; *.dib; *.jpg; *.jpe; *.jpeg; |位图文件(*.bmp;*.dib)|*.bmp; *.dib|JPEG文件(*.jpg;*.jpe;*.jpeg)|*.jpg; *.jpe; *.jpeg|All Files (*.*)|*.*||";CFileDialog FileDlg(TRUE, "*.bmp", NULL, OFN_HIDEREADONLY | OFN_OVERWRITEPROMPT, szOpenFilter);if (FileDlg.DoModal() == IDOK)OpenDocumentFile(FileDlg.m_ofn.lpstrFile);}5)利用ClassWaizard重载CRWJpegExpDoc类的的OnOpenDocument()函数。

JPEG静止图像压缩技术的ASIC实现的开题报告

JPEG静止图像压缩技术的ASIC实现的开题报告

JPEG静止图像压缩技术的ASIC实现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数字图像的普及,图像处理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对于存储和传输大量图像数据的应用,压缩技术是必不可少的。

其中,JPEG压缩技术将图像分成小块,采用离散余弦变换(DCT)将每一小块进行频域变换,然后利用量化和哈夫曼编码等算法将变换后的图像信息压缩存储到文件中。

JPEG压缩技术具有压缩比高、图像质量可控等优点,适用于对静止图像的压缩。

ASIC(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芯片是一种专门针对某一特定应用领域设计、加工制造的集成电路芯片,具有高效、低功耗、体积小等优点。

因此,利用ASIC实现JPEG静止图像压缩技术的研究,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和研究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利用ASIC实现JPEG静止图像压缩技术,实现压缩比高、图像质量可控的压缩效果,为数字图像处理领域提供高效、低功耗的解决方案。

三、研究内容1. 熟悉JPEG压缩技术和ASIC设计原理,深入分析JPEG压缩技术的原理和实现方法,了解ASIC设计流程、设计工具及设计方法。

2. 开发基于ASIC的JPEG静止图像压缩算法,包括将图像分块、进行DCT变换、量化和哈夫曼编码等步骤。

3. 利用ASIC设计工具进行JPEG压缩算法的硬件实现,包括电路设计、电路布局、硅片制造等步骤。

实现ASIC芯片的精确设计和布局,使得设计能够在低功耗、低噪声和低损耗的情况下运行。

4. 搭建ASIC设计环境,进行基于ASIC的JPEG压缩算法的仿真测试和性能优化,包括对ASIC芯片的功耗、速度、可靠性和错误率等方面进行测试和分析,验证设计可行性。

四、研究意义本研究利用ASIC实现JPEG静止图像压缩技术,具有以下研究意义:1. 提供一种高效、低功耗、可靠的图像压缩解决方案,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2. 推动ASIC技术在图像处理领域的应用和发展,丰富ASIC技术的研究内容和应用领域。

浅析静止图像JPEG压缩技术

浅析静止图像JPEG压缩技术

等混合成一个整体数据流 , 即形成 J E P G文 件。 解码过程和编码的时候刚好相反, E J G P 解码器先从数据流中获取解码所必须的信息 ( 色彩分量信息 , 量化表和编码表等) , 然后将
各 个 色彩 分 量分 别 解码 。 J E P G标 准 的压缩 编码与解码是有失真的 , 变换后 系数的量化 是 引起失 真 的主 要原 因。 缩 的效 果 与 图像 压 内容本身有较大的关系 , 高频成份少的图像 比高 频成 份 多 的 图像可 获 得 更高 的 压缩 比 , 而 图像仍 有较 好的 质 量 。 JE P G压缩算法对于 中等复杂程度的彩 色 图像, 其压缩比与恢复图像的质量大致如 下所示( 图像每像素 8 原始 比特) : 压 缩效 果( 比特 /像素 ) 质量 02- 05 中好, . - .0 5 满足一 些特殊的应用
JE ( itpcueep r go p 是 P G jn i r x et ru ) o t 对静止灰度或彩色图像的压缩标准。 96 18 年 由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 ( C T )和 国 C II 际标准化协会 ( O)两个国际组织联合成 I S 立了一个联合专家小组 ( it h t rp i Jn oo ahc o P g E pr ru ) E G是联合图像专家小 x t G op ,J E e s 组的英文缩 写。联合图像专家小组 , 多年来 直致力于标准化工作, 他们开发研制出连 续色调 、 多级灰度、 静止图像的数字图像压 缩编码方法 。这个压缩编码方法称为 J E PG 算法。J E P G算法被确定为 J E P G国际标准 , 它是国际上彩色、 灰度、 静止图像的第一个 国际标准。J E P G标准是一个适用范围广泛 的通用标准 。 它不仅适于静图像的压缩 , 电 视图像序列的帧内图像的压缩编码也常采用 JE P G压缩标准, 9 2 19 年正式成为国际标准 。 JE P G专家组开发了两种基本的压缩算 法 一种 是采 用 以预 测技 术 为基 础 的无 损压 缩算法 ,另一种是采用以 DC T为基础的有 损压缩算法。使用有损压缩算法时 , 在压缩 比为2 :的情况下 , 5l 压缩后还原得到的图像 与原始图像相比较, 很难于找出它们之间的 存在的细微区别 , 正因为如此这种压缩算法 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失真方式中, 又分 只 处理 取样 比 例为 8 的基 本模 式 和可 以处 理 位 取样比例 1 位的扩展模式。 2 /E P G标准有三个范畴 : ()基于 DC 的扩 展过 程 (xe dd 1 T E tn e DC ae rcs) 用 累进 工 作方 式 , T B sd Poes使 采 用自适应算术编码过程。 () 2 基本顺序过程 ( aen e uni B sl eSq e t l i a poes )实现 有 损 图像压 缩 ,重建 图像 质 rcs s e 量达到人眼难以观察出来的要求。 采用的是 88 x 像素 自适应DC T算法、 量化及 H f n u ma 型的熵编码器。 () 3 无失真过程 (os s r . s 采 L sl s P ce ) e s vs 用预测编码及Hu ma 编码 ( f n 或算术编码 ) ,

JPEG图像压缩实验_百度文库.

JPEG图像压缩实验_百度文库.

JPEG 静态图像压缩实验指导书一、实验目的1. 了解多媒体通信中图像压缩技术2. 熟悉 JPEG 图像压缩编码过程3. 掌握二维 DCT 变换算法二、实验原理JPEG(Joint Photographic Experts Group 是一个由 ISO 和 ITU-T 两个组织机构联合组成的一个图像专家小组,负责制定静态的数字图像数据压缩编码标准, 这个专家组开发的算法称为 JPEG 算法,并且成为国际上通用的标准。

JPEG 是一个适用范围很广的静态图像数据压缩标准, 既可用于灰度图像又可用于彩色图像。

JPEG 不仅适于静止图像的压缩,电视图像的帧内图像的压缩编码,也常采用此算法。

JPEG 标准定义了多种工作模式, 其中最基本的是基于 8×8块的 DCT 顺序编码,将一帧图像分为 8×8的块,然后按照从左至右、自上而下的顺序,对块进行 DCT 、量化和熵编码。

其编、解码框图如下:图 1 基于 DCT 的顺序编码框图DCT 解码器图 2 基于 DCT 的顺序解压缩框图JPEG 压缩编码算法的主要计算步骤:1 正向离散余弦变换 (FDCT。

2 量化 (quantization。

3 Z 字形编码 (zigzag scan。

4 使用差分脉冲编码调制 (differential pulse code modulation, DPCM 对直流系数(DC进行编码。

5 使用行程长度编码 (run-length encoding, RLE 对交流系数 (AC进行编码。

6 熵编码 (entropy coding。

三、实验内容按照上述压缩过程实现一幅图像的压缩,生成符合 JPEG 标准的图像文件 JPEG 图像编码流程如下:图 3 JPEG 图像编码流程1. DCT 变换对 8×8的图像数据块进行二维 DCT 的变换, 把能量集中在少数几个系数上,从而达到数据压缩的目的。

:DCT 变换公式 :DCT 反变换公式:其中:二维 DCT 变换可以分解为行和列的一维 DCT 变换的组合运算, 也可将 8×8的块分为更小的子块,直接对二维数据进行 2维快速余弦变换。

多媒体实验报告二图片的压缩处理

多媒体实验报告二图片的压缩处理

多媒体实验报告二图片的压缩处理多媒体实验报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2015-2016学年第1学期《多媒体技术》实验二:图像压缩算法实现专业:学号:姓名:教师:完成日期:15.10.171多媒体实验报告多媒体技术实验二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理解有损压缩和无损压缩的概念;2(理解图像压缩的主要原则和目的;3.了解几种常用的图像压缩编码方式;4.利用MATLAB程序进行图像压缩;(二)实验环境1(高档微机:MPC2(课前准备:标准实验纸张若干张3(操作系统:Windows 2000 或Windows XP 中文版4(编程工具:Matlab7.0(三)实验过程及结果实验原理:1.图像压缩原理图像压缩主要目的是为了节省存储空间,增加传输速度。

图像压缩的理想标准是信息丢失最少,压缩比例最大。

不损失图像质量的压缩称为无损压缩,无损压缩不可能达到很高的压缩比;损失图像质量的压缩称为有损压缩,高的压缩比是以牺牲图像质量为代价的。

压缩的实现方法是对图像重新进行编码,希望用更少的数据表示图像。

信息的冗余量有许多种,如空间冗余,时间冗余,结构冗余,知识冗余,视觉冗余等,数据压缩实质上是减少这些冗余量。

高效编码的主要方法是尽可能去除图像中的冗余成分,从而以最小的码元包含最大的图像信息。

编码压缩方法有许多种,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有不同的分类方法,从信息论角度出发可分为两大类。

(1).冗余度压缩方法,也称无损压缩、信息保持编码或嫡编码。

具体说就是解码图像和压缩编码前的图像严格相同,没有失真,从数学上讲是一种可逆运算。

(2)信息量压缩方法,也称有损压缩、失真度编码或烟压缩编码。

也就是说解码图像和原始图像是有差别的,允许有一定的失真。

应用在多媒体中的图像压缩编码方法,从压缩编码算法原理上可以分为以下3类:(1)无损压缩编码种类哈夫曼(Huffman)编码,算术编码,行程(RLE)编码,Lempel zev编码。

(2)有损压缩编码种类预测编码,DPCM,运动补偿;频率域方法:正交变换编码(如DCT),子带编码;空间域方法:统计分块编码;模型方法:分形编码,模型基编码;基于重要性:滤波,子采样,比特分配,向量量化;(3)混合编码。

多媒体通信技术课程 实验报告

多媒体通信技术课程 实验报告

太原理工大学现代科技学院多媒体通信技术课程实验报告专业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太原理工大学现代科技学院实验报告实验名称 JPEG 图像压缩算法 同组人专业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一.实验目的1.掌握基于DCT 变换的图像压缩的基本原理及其实现步骤。

2.通过使用MATLAB ,对同一幅原始图像进行压缩,进一步掌握DCT 和图像压缩。

二.实验要求以任意选择一幅图片为数据设计出JPEG 图像的压缩和缓解压缩算法并写出程序予以实现。

三.实验原理 和相同图像质量的其它的常用文件格式(如GIF 、TIFF 、PNG )相比,JPEG 是目前静态图像中压缩比最高的。

我们给出具体的数据来对比一下。

例如一张大小为1152*768.24位色的原图,用Microsoft 图画工具将其分别转成24位色BMP 、24位色JPEG 、24位色PNG 的压缩格式、24位色TIF 。

得到的文件大小(以KB 为单位)分别为:2593, 214, 1751, 2398 。

可见JPEG 比其它几种的压缩比要高的多,而图像质量都差不多。

JPEG 的图片使用的是YUV (或YCbCr)颜色模型 。

Y代表亮度 ,U和V表示色差,U和V是构成色彩的两个分量。

YUV表示法的重要性是它的亮度信号(Y)和色度信号(U和V)是相互独立的。

也就是Y信号分量构成的黑白灰度图与用U和V信号构成的另外两幅单色图是相互独立的。

所以可以对这些单色图分别进行编码。

四.实验程序 JPEG 程序: 编码压缩 jpeg_demo.m : % Prototype JPEG compression algorithm demostration % % copyright (c) 1997-2002 by Yu Hen Hu %% This algorithm only demonstrate the basic % JPEG functionalities.% It is not necessarily a faithful % implementation of JPEG . % Its output will not be binary bit streams % either, but rather……………………………………装………………………………………订…………………………………………线………………………………………太原理工大学现代科技学院实验报告% an integer stream of 0 and 1s% Only gray scale picture is considered%% Last modification: 11/6/2002clear all;clc;close all;disp('JPEG编码演示,请选择输入图像,按任意键继续... ');pause;[FileName_A] = uigetfile ({'*.tif;*.bmp;*.ras;*.jpg;'},'请输入一个图像'); A=imread(FileName_A);A1=imfinfo(FileName_A);if A1.Format=='bmp'| A1.Format=='jpg'A=rgb2gray(A);% else% if A1.Format=='jpg'% A=rgb2gray(A);% endEndfigure,subplot(2,2,1),imshow(A);title('原始图像');% [x,map]=imread('test.ras')% f=double(x);%(1+128:128+128,1+128:128+128);% imshow(mat2gray(f))f=double(A);disp('进行DCT变换,按任意键继续... ');pause;% drawnow[mf,nf]=size(f); mb=mf/8; nb=nf/8;% size of f, # of blocks of f% Step 1. 2D separable DCT on each 8x8% blocksFf=round(blkproc(f,[8 8],'dct2'));% transpose back to proper orientationsubplot(2,2,2),imshow(uint8(Ff));title('量化前频域图像');disp('输入亮度量化表,按任意键继续... ');pause;% Perceptual scaler quantizationQ1=1;% this is the quantization matrix shown in figure 8.37 in the textbookQ =Q1*[16 11 10 16 24 40 51 6112 12 14 19 26 58 60 5514 13 16 24 40 57 69 56太原理工大学现代科技学院实验报告14 17 22 29 51 87 80 6218 22 37 56 68 109 103 7724 35 55 64 81 104 113 9249 64 78 87 103 121 120 10172 92 95 98 112 100 103 99]disp('量化,按任意键继续... ');pause;% Now perform roundingFq=round(blkproc(Ff,[8 8],'divq',Q));subplot(2,2,3),imshow(uint8(Ff));title('量化后频域图像');% pause%echo offdisp('输入Zig-Zag扫描顺序,按任意键继续... ');pause;% Zig-Zag scanning of AC coefficientsz=[1 2 6 7 15 16 28 293 5 8 14 17 27 30 434 9 13 18 26 31 42 4410 12 19 25 32 41 45 5411 20 24 33 40 46 53 5521 23 34 39 47 52 56 6122 35 38 48 51 57 60 6236 37 49 50 58 59 63 64]disp('提取DC系数、差分并进行Huffman编码,按任意键继续... '); pause;% DPCM of DC component, scaned row-wiseif mb*nb > 1,fdc=reshape(Fq(1:8:mf,1:8:nf)',mb*nb,1);fdpcm=dpcm(fdc,1);Enddccof=[];for i=1:mb*nb,dccof=[dccof jdcenc(fdpcm(i))];End%echo ondisp('提取AC系数并进行Huffman编码,按任意键继续... '); pause;%pause%echo offacseq=[];太原理工大学现代科技学院实验报告for i=1:mbfor j=1:nbtmp(z)=Fq(8*(i-1)+1:8*i,8*(j-1)+1:8*j);% tmp is 1 by 64% tmp(z)=Fq(1:8,1:8)eobi=max(find(tmp~=0)); %end of block index% eob is labelled with 999Acseq=[acseq tmp(2:eobi) 999];endEndaccof=jacenc(acseq);disp(['DC系数的Huffman编码长度为:' int2str(length(dccof)) ...' bits']);disp(['AC系数的Huffman编码长度为:' int2str(length(accof)) ...' bits']);disp(' ');disp(' ');disp(['压缩后比特率:' num2str((length(dccof)+length(accof))/(mb*nb*64)) ' Bits / pixel ']) disp(['压缩比:' num2str(8/((length(dccof)+length(accof))/(mb*nb*64))) ' : 1'])编码压缩。

静态图象压缩标准JPEG

静态图象压缩标准JPEG

1.基于DPCM的无失真编码 1.基于DPCM的无失真编码
为了满足无失真压缩的需要, JPEG 选择的一种简单的预测编码方式。 优点:硬件容易实现,图象重建质量好 缺点:压缩比太低(2:1)
2.基于DCT的有失真压缩编码 2.基于DCT的有失真压缩编码 (重点)
包括两种不同的系统,基本系统和增强 系统,增强系统是基本系统的扩充。 基于DCT编码器的工作原理框图见图2.9 。
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距呢?
JPEG采用了图象压缩的技术 采用了图象压缩的技术 采用了图象压缩
本节重点内容
JPEG标准的基本系统中压缩过程有哪几 步,以及各步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2.3.1 JPEG标准的主要内容 JPEG标准的主要内容
JPEG标准选定ADCT作为静态图象压缩 的标准化算法 本标准有两大分类。
(3).量化处理 (3).量化处理
输入: 输入:对FDCT输出的DCT系数进行量化处 理 关键:找最小量化失真(误差)的量化器。 关键 作用:在一定主观保真度图象质量前提下, 作用 丢掉那些对视觉影响不大的信息,通过量化 可调节数据压缩比。 输出:DC系数(直流)和AC系数(交流)
JPEG采用线性均匀量化器,定义 为对64个DCT系数除以量化步长,再四舍 五入取整。 F (u,v) = Integer Round [F(u,v) / Q(u,v)] Q(u,v):量化器步长,是量化表的元素。
直流分量DC (1).64个变换系数经量化后,坐标 u=v=0 的 F(0,0) 称 DC 系数,即直流分 量。是64个空域图象采样值的平均值。 (2).JPEG的量化后的DC系数采用 DPCM编码,即对DIFF=DC i –DC i-1编码。 如图:教材29页,图2.11。 (3).采用这种编码方式的原因:相 邻8*8块之间DC系数有较强相关性。

基于JPEG标准的静态图像压缩算法概述

基于JPEG标准的静态图像压缩算法概述

2.2 离散余弦变换(DCT)
离散余弦变换(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简称 DCT,是指将一组光强数据转化为频率 数据,以便得知强度变换的情形。
2.2.1 对 YCbCr 各分量分成 8×8 的图像块 对 Y,Cb,Cr 分别做 DCT 变换,把整个分量图像分成 8×8 的图像块,如果原始图片的
cos16代表dct变换后矩阵内某个数值的坐标位置位置上dct变换后的频率系数经过dct变换后的矩阵数据自然数为频率系数这些系数以dc其余的63个频率系数则多半是一些接近于的正负浮点数一概称之为ac23量化quantization量化的作用是在保持一定图像质量的前提下丢弃图像中对视觉效果影响不大的信息就是减少非值系数的数目
JPEG 算法流程如图 1 所示。
JPEG 压缩算法基本过程可分为如下几个步骤实现。 ● 颜色模式转化及取样。 ● 离散余弦变换(DCT)。
-1-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 量化(quantization)。 ● Z 字形编码(zigzag scan)。 ● 使用差分脉冲编码调制(DPCM)对直流系数(DC)进行编码。 ● 使用行程长度编码(RLE)对交流系数(AC)进行编码。 ● 熵编码(entropy coding)。
经过 DCT 变换后的矩阵数据自然数为频率系数,这些系数以 F (0,0) 的值最大,称为
DC,其余的 63 个频率系数则多半是一些接近于 0 的正负浮点数,一概称之为 AC。
2.3 量化(quantization)
量化的作用是在保持一定图像质量的前提下,丢弃图像中对视觉效果影响不大的信息, 就是减少非“0”系数的幅度以及增加“0”值系数的数目。量化是图像下降的最主要原因[3]。
2.1 颜色模式转化及取样

静态图像的国际压缩标准JPEG.

静态图像的国际压缩标准JPEG.


数组T中每个元素称为变换系数,这些系数都有明确 的物理意义:
- i=0,j=0的值称为DC系数,它与数组的平均值有关。 - 其余的值称为AC系数。随着i和j值的增加,相应系数分别 代表逐步增加的水平空间频率分量和垂直空间频率分量的 大小。
Hale Waihona Puke 离散余弦变换方法研究较早,技术成熟,图像压缩实践证明 DCT是许多图像的最佳变换,将88图像的空间表达式转换为 频率域,只需要少量的数据点来表示图像。 DCT算法的性能很好,可以进行高效的运算,在硬件和软件中 都容易实现。它的快速算法已可由专用芯片来实现,因而被 广泛采用。
量化




DCT变换的作用是使空间域的能量重新分布, 降低图像的相关性。DCT变换本身并不能达到 数据压缩的作用。 要实现图像压缩,需要选择适当的比特分配方 案和量化方法。 量化的作用是在保证主观图像质量的前提下, 丢掉那些对视觉效果影响不大的信息。 量化是一种降低精度的过程,所以是有损的。



JPEG标准中采用线性均匀量化器,量化过程为 对64个DCT系数除以量化步长并取整,量化步 长由量化表(量化矩阵)决定。 量化的计算公式: 量化值(i,j)=T(i,j)/量化矩阵(i,j) 由公式可见,当量化值较大时,可以保证所有 较高频率的分量实际上都将被四舍五入为0。 仅在高频系数很大时才将其编码为非0值,但 这种情况很少出现。
N 1 N 1
T (i, j )
C (i ), C ( j )
1 2
, 当i, j 0
C (i), C ( j ) 1 否则



The pixel values are shifted into the zero-centered interval (–128, 127). 在逆向离散余弦变换后,对重 构图像中的每个样本值数据要加上128。 This transformation must be carried out 64 times per data unit. The result is 64 coefficients. DCT对一 个8×8的矩阵P进行处理,得到一个8×8的频率系 数矩阵。 物理意义:将信号从一种表达形式(空间域,即图 像的像素值)变成另一种等同的表达形式(频率域, 即频率系数),并且这种变换过程是可逆的。

静态图像的国际压缩标准JPEG

静态图像的国际压缩标准JPEG
JPEG将源图像划分为若干个子块,每个子块包 含8×8个像素
一个被放大的 8×8个像素的 子块
表示图像灰度 (或颜色)的矩 阵
经过离散余弦变 换后的频率系数 矩阵T
如果P矩阵中所有的值都是一样的,将对应一幅只包含一种颜 色没有任何变化的图像。这时所有的AC系数对应余弦函数的 和,它们将相互消去,所有的AC系数都为0。
JPEG推荐的量化表
JPEG使用的颜色是YCrCb 格式。Y分量代表了 亮度信息,CrCb 分量代表了色差信息。相比 而言,Y分量更重要一些。可以对Y采用细量化, 对CrCb 采用粗量化,可进一步提高压缩比。 所以量化表通常有两张,一张是针对Y的,一 张是针对CrCb 的.
JPEG基本算法的量化表是从广泛的实验中得出 来的。
构图像中的每个样本值数据要加上128。
This transformation must be carried out 64 times per data unit. The result is 64 coefficients. DCT对一 个8×8的矩阵P进行处理,得到一个8×8的频率系 数矩阵。
格式
The encoded data stream has a fixed interchange format
- encoded image data - the chosen parameters - tables of the coding process.
简化的中间格式 标准的非简化格式
- a maximum of four components can be encoded using the interleaved mode.
- Each MCU can contain at most ten data units.

静态图像压缩标准JPEG

静态图像压缩标准JPEG
JPEG已成为数字图像处理的国际标 准,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操作系统、软 件和硬件平台。
02
JPEG压缩算法原理
离散余弦变换(DCT)
离散余弦变换(DCT)是一种将图像从空间域变换到频域的算法,通过将图像分解 为余弦函数的和,实现图像数据的压缩。
DCT将图像分为8x8的块,对每个块进行DCT变换,将每个像素点的灰度值转换 为一系列余弦函数的系数,保留主要的低频分量,去除次要的细节分量,达到压 缩的目的。
2
JPEG压缩算法能够有效地去除图像中的冗余信息, 减小图像文件大小,同时保持较高的图像质量。
3
在数字相机中,JPEG压缩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种型 号和品牌的相机中,成为存储图像的默认格式之 一。
网络传输中的JPEG图像压缩
01
在网络传输中,由于带宽限制 和传输效率的需求,需要对图 像进行压缩以减小传输时间和 数据量。
逐行采样(Progressive mode)
图像从粗糙到精细的顺序进行采样,先输出低分辨率的图像,然后逐渐增加分辨率。
顺序采样(Sequential mode)
图像按照像素的顺序逐行进行采样,每一行都采样一次。
分层采样(Tiled mode)
将图像分成若干个小的区域,每个区域独立进行采样。
量化表(Quantization Table)
静态图像压缩标准JPEG
• JPEG标准概述 • JPEG压缩算法原理 • JPEG标准的主要技术参数 • JPEG标准与其他图像压缩标准的比较 • JPEG标准的应用案例
01
JPEG标准概述
JPEG标准的发展历程
01
02
03
1986年
JPEG标准第一版发布,支 持基本压缩算法。

jpeg静态图像压缩编码原理及实现技术

jpeg静态图像压缩编码原理及实现技术

jpeg静态图像压缩编码原理及实现技术jpeg静态图像压缩编码原理及实现技术2011-03-09 21:29 MPEG视频压缩技术是针对运动图象的数据压缩技术。

为了提高压缩比,帧内图象数据和帧间图象数据压缩技术必须同时使用。

MPEG通过帧运动补偿有效地压缩了数据的比特数,它采用了三种图象,帧内图、预测图和双向预测图。

有效地减少了冗余信息。

对于MPEG来说,帧间数据压缩、运动补偿和双向预测,这是和JPEG主要不同的地方。

而JPEG和MPEG相同的地方均采用了DCT帧内图象数据压缩编码。

在JPEG压缩算法中,针对静态图象对DCT系数采用等宽量化,而是MPEG 中视频信号包含有静止画面(帧内图)和运动信息(帧间预测图)等不同的内容,量化器的设计不能采用等宽量化需要作特殊考虑。

从两方面设计,一是量化器综合行程编码能使大部分数据得到压缩;另一方面是通过量化器、编码器使之输出一个与信道传输速率匹配的比特流。

图象压缩的目的和方法图象的数字化表示使得图象信号可以高质量地传输,并便于图像的检索、分析、处理和存储。

但是数字图像的表示需要大量的数据,必须进行数据的压缩。

即使采用多种方法对数据进行了压缩,其数据量仍然巨大,对传输介质、传输方法和存储介质的要求较高。

因此图象压缩编码技术的研究显得特别有意义,也正是由于图象压缩编码技术及传输技术的不断发展、更新,推动了现代多媒体技术应用的迅速发展。

《1》图象压缩的目的图象采样后,如果对之进行简单的8bit量化和PCM编码,其数据量是巨大的。

以CIF(Common Intermediate Format)格式的彩色视频信号为例,若采样速率为25帧/秒,采样样点的Y、U、V分量均为8bit量化,则一秒钟的数据量为:要传输或存储这样大的数据量是非常困难的,必需对其进行压缩编码,在满足实际需要的前提下,尽量减少要传输或存储的数据量。

虽然数字图象的数据量巨大,但图象数据是高度相关的。

JPEG图像压缩技术的实现与优化(共6篇)

JPEG图像压缩技术的实现与优化(共6篇)

JPEG图像压缩技术的实现与优化(共6篇)篇1:JPEG图像压缩技术的实现与优化JPEG图像压缩技术的实现与优化文章以空间监控系统为背景,深入研究了JPEG图像压缩标准的`实现方法,并基于FPGA对其进行了实现和优化.文中给出了详细的实现方法和优化过程,测试表明达到了很好的效果.作者:张宏伟孙吉福黄长宁Zhang Hongwei Sun Jifu Huang Changning 单位: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北京,100076刊名:航天返回与遥感英文刊名:SPACECRAFT RECOVERYCb=U=(B-Y)×127/226;H.263原有的色彩空间转换算法采用浮点运算,但浮点运算会消耗较多的CPU周期。

为了加快视频处理速度,采用整形乘法和向右移位来代替浮点乘除,从而有效缩短了转换时间。

优化后的转换函数如下:Y=((R×313524)>>20)+((G×615514)>>20)×((B×119538)>>20);Cr=V=((R-Y)×743962))>>20;Cb=U=((B-Y)×589244))>>20;2.2 DCT、IDCT算法的优化二维DCT公式为:(本网网收集整理)二维IDCT公式为:上述两式中,,n取8。

通过分析得出,DCT快速算法的实现可以有两种方式。

一种方法是把已有的快速变换算法(如FFT、FHT等)映射到DCT计算中,这种方式多了一个映射环节,增加了计算的复杂度;另一种方法是从DCT变换本身寻找规律进行改进。

在H.263应用中,注意到两条规则:一是能量集中在少部分DCT 系数上;二是随着量化步长的增大,被量化为零的DCT系数增多,而且对DCT计算的精度要求降低。

于是,采用一种零系数预测策略,即根据量化步长,首先对DCT变换的输入数据分类,对于给定的量化步长,如果输入数据将要被量化为0,那么这些数据就不必做DCT运算,而直接将变换结果置为0。

图像压缩算法技术实验研究报告

图像压缩算法技术实验研究报告

图像压缩算法技术实验研究报告一、设计内容及研究意义设计的内容: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是图像压缩技术。

具体框架是首先介绍了图像压缩的基本原理以及其相关压缩方法分类等理论知识,并且说明了对图像进行压缩的必要性与重要性,然后针对目前图像压缩现状和发展趋势,着重介绍了小波变换,并以其为基础来进行数字图像的压缩处理,这也许会成为图像数据压缩的主要技术之一。

接着又根据相关知识编写了一些简单的图像处理程序,对前面的理论进行试验、分析、论证。

最后,对整篇论文进行总结,发现自身研究的不足,并展望其未来发展前景研究意义:图像信息给人们以直观、生动的形象,正成为人们获取外部信息的重要途径。

然而,数字图像具有极大的数据量,在目前的计算机系统的条件下,要想实时处理,若图像信息不经过压缩,则会占用信道宽,是传输成本变得昂贵,传输速率变慢。

这对图像存储、传输及使用都非常不利,同时也阻碍了人们对图像的有效获取和使用。

另外,伴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图像压缩技术在通信系统和多媒体系统中的重要性也越来越高,在我们的学习、生产、生活以及国防事物中等的作用越来越显著。

为此,人们给予了图像压缩技术广泛的关注,如何用尽量少的数据量来表示图像信息,即对图像进行压缩,越来越成为图像研究领域的重点课题。

二、设计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研究现状:第一代图像压缩编码的研究工作是从上个世纪50年代提出电视信号数字后开始的,至今己有60多年的历史。

主要是基于信息论的编码方法,压缩比小。

1966年J.B.Neal 对比分析了差分编码调制(DPCM)和脉冲编码调制(PCM)并提出了用于电视的实验数据,1969行了线性预测编码的实际实验。

同年举行首届图像编码会(PictureCodiSymP0sium),在这次会议之后,图像压缩编码算法的研究有了很大进展。

由于DCT压缩算法具有编码效果较好、运算复杂度适中等优点,目前己经成为国际图像编准(JPEG)的核心算法。

为了克服第一代图像压缩编码存在的压缩比小、图像复原质量不理想等1985年Kunt等人充分利用人眼视觉特性提出了第二代图像压缩编码的概念。

图像压缩编码实验报告

图像压缩编码实验报告

图像压缩编码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了解有关数字图像压缩的基本概念,了解几种常用的图像压缩编码方式;2.进一步熟悉JPEG编码与离散余弦变换(DCT)变换的原理及含义;3.掌握编程实现离散余弦变换(DCT)变换及JPEG编码的方法;4.对重建图像的质量进行评价。

二、实验原理1、图像压缩基本概念及原理图像压缩主要目的是为了节省存储空间,增加传输速度。

图像压缩的理想标准是信息丢失最少,压缩比例最大。

不损失图像质量的压缩称为无损压缩,无损压缩不可能达到很高的压缩比;损失图像质量的压缩称为有损压缩,高的压缩比是以牺牲图像质量为代价的。

压缩的实现方法是对图像重新进行编码,希望用更少的数据表示图像。

应用在多媒体中的图像压缩编码方法,从压缩编码算法原理上可以分为以下3类:(1)无损压缩编码种类哈夫曼(Huffman)编码,算术编码,行程(RLE)编码,Lempel zev编码。

(2)有损压缩编码种类预测编码,DPCM,运动补偿;频率域方法:正交变换编码(如DCT),子带编码;空间域方法:统计分块编码;模型方法:分形编码,模型基编码;基于重要性:滤波,子采样,比特分配,向量量化;(3)混合编码JBIG,,JPEG,MPEG等技术标准。

2、JPEG 压缩编码原理JPEG是一个应用广泛的静态图像数据压缩标准,其中包含两种压缩算法(DCT和DPCM),并考虑了人眼的视觉特性,在量化和无损压缩编码方面综合权衡,达到较大的压缩比(25:1以上)。

JPEG既适用于灰度图像也适用于彩色图像。

其中最常用的是基于DCT变换的顺序式模式,又称为基本系统。

JPEG 的压缩编码大致分成三个步骤:(1)使用正向离散余弦变换(forward 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FDCT)把空间域表示的图变换成频率域表示的图。

(2)使用加权函数对DCT系数进行量化,该加权函数使得压缩效果对于人的视觉系统最佳。

(3)使用霍夫曼可变字长编码器对量化系数进行编码。

图像处理及JPEG压缩分析实验报告

图像处理及JPEG压缩分析实验报告

计算机多媒体实验报告题目:图像处理及JPEG压缩分析【实验题目】实验一使用ACDSee做图像处理【实验日期】 2014.10.18【实验目的及要求】使用ACDSee 10简体中文版做如下要求的图像处理。

(1)设置图像深度。

(2)更改RGB值和HSL值。

(3)图像格式转换。

【实验环境】ACDSee 10简体中文版【实验步骤】1.设置图像深度可以在“查看器”(可以通过选中图像,右击,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查看”命令来打开)中修改图像的色深。

色深是指图像所包含的颜色范围。

通过选择点击【修改】→【更改色深】命令,然后在弹出的级联菜单中选择一个命令,如图2所示。

图2 色深设置提示:图像设置不同的色深决定了图像中像点显示颜色的精度,通常颜色越多,图像越生动、逼真,但是数据量也就越大。

2.更改RGB值和HSL值可以调整图像的红色、绿色以及蓝色(RGB)的颜色值。

这些选项可以保存为预设值以便日后使用。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在图像上右击,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点击【编辑】→【使用编辑器打开】,打开“编辑面板”,如图3所示。

图3 编辑面板(2)在“编辑面板”中选择【颜色】选项,左侧弹出如图4所示的面板,通过对应颜色的修改实现图像的颜色设置。

4.图像格式转换:可以将图像转换成 ACDSee 支持的任何文件格式。

可以单独为每个格式设置选项,指定如何处理多页图像,并自动应用默认转换操作。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在“浏览器”中,选择一个或多个图像,然后选择【修改】→【转换文件格式】命令,打开如图5所示的“批量转换文件格式”对话框。

图5 “批量转换文件格式”对话框(2)在“批量转换文件格式”对话框中设置输出选项,如图6所示。

图6 批量转换设置输出选项(3)设置多页选项。

并通过【开始转换】按钮完成格式转换,如图7所示。

图7 批量转换设置多页选项【实验二】使用UltraEdit分析图像文件压缩原理【实验日期】 2014.09.27【实验目的及要求】通过实践全面理解已学的相关声音处理方式,主流的发展方向。

【】静态图像处理 实验作业报告(修改)

【】静态图像处理   实验作业报告(修改)

静态图像处理实验作业报告请详细描述实验过程(步骤),尤其是容易出错的环节要格外留心并进行图文详细描述,并与同学互相讨论。

1. 请给出有图(A )、(B )合成图(C )的实验过程(A ) (B )(C )实验要求:(1)不得裁剪或更改人物图像(A )的原始比例大小;(2)尽可能保证两幅图像的无缝合成。

打开妹妹图,ctrl-j 复制图层,然后打开背景图,将背景图的图象设置成和妹妹图一样的大小,注意约束比例一项不要打勾,用箭头工具拖入妹妹那个图,摆成这个样子,注意右边图层1要在两个妹妹图之间,双击背景副本,把混合颜色带改为蓝色,并按Alt 键滑动滑块,把本图层数字改为123/216,给风景图添加一个蒙板,建立蒙版后,设置前景色为黑色,这个时候你选中了蒙版,把美眉脸上的蓝色在蒙版上擦掉就可以了.(2)2.给出将一个小鸡拼接合成到鸟巢的详细实验操作过程。

打开需要处理的小鸟和鸟巢图片,选取左侧工具栏的魔棒工具,把容差改为10,按shift 结合鼠标选取,按Delete 删除黑色背景(注意此时前景色是白色),选择左侧矩形选框工具,右击图片-选择反选,把小鸟以外的杂物都删掉,用魔棒选中小鸟,右击-羽化(Feather )-羽化像素为2,确定后选择反选,用移动工具把小鸟拖到鸟巢图片,再根据需要调整小鸟的尺寸(选择矩形选框工具,右击小鸟图--自由变换,即可调整大小)。

3.给出将一只鹤拼接合成到溪涧的详细实验操作过程。

打开需要处理的鹤和风景图,把鹤图放大到合适的大小,使用左侧工具栏的套索,沿着鹤的边缘把鹤提取出来,完成后会出现蚂蚁线,右击--选择反向,按delete删除背景,右击--选择反向,用移动工具把提取出来的鹤移动到风景图,摆到合适位置,根据需要调整大小(选择矩形选框工具,右击小鸟图--自由变换,即可调整大小)。

4.无痕迹拼接图像+1-1女孩.jpg 1-2风景.jpg合成效果图打开女孩图,ctrl-j复制图层,然后打开风景图,打开女孩背景副本建立蒙板,注意将女孩(不是背景副本)的指示图层可视性去掉,使用黑白渐变填充颜色,注意遮挡的范围,注意将女孩(不是背景副本)的指示图层可视性去掉,把风景图用移动工具拖入女孩图中,注意右边风景图要在两个女孩图之间,合成图就完成了5.复杂边缘图像抠图、合成。

mm_jpeg

mm_jpeg

value ≠ 0
如果您在阅读过程中发现疏漏和错误,请您尽快和编者取得联系 network@ cxh@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子工程)
AC系数编码的基本步骤为: 1) 以块为单位, 从 AC01 开始, 对块内的量化数据进行Z 字形行程扫描。 记下两T 非 零值的大小和其间连续零的个数。 2)将扫描结果改写为〔runlength,level〕(〔行程长,幅值〕)的符号对;其中 runlength 表示该非零值和它前一个值之间零的个数,以 EOB 标识一个块的扫描结果。 3)按照表3.对上面的符号对编码。若符号对在表中查不到对应码字时,以 ESC 码表 示,然后按表4,5 对 runlength 和 level 编码。 4. 对编码后的图像数据进行解码。
四、思考题
1. 计算图像的压缩比,并比较原图像的效果。 2. 改变 g_scale 和量化矩阵中的元素,比较压缩比和恢复图像的效果。 3. DCT 变换,量化后,数据的值域是多少?有没有可能超出码表所给幅值的范围?
如果您在阅读过程中发现疏漏和错误,请您尽快和编者取得联系 network@ cxh@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子工程与信息科学系
多媒体通信实验室(Copyright 1999)
F ( u, v ) =
7 7 ( 2 x + 1) uπ ( 2 y + 1) vπ 1 C ( u) C ( v ) ∑ ∑ f ( x , y ) ⋅ cos cos 4 16 16 x =0 y =0
2. 量化
量化的表达式为:
F ( u, v) =
Q
F ( u, v ) × 8 g _ scale × Q( u, v )
其中 g_scale 是量化因子。对 DC 系统,g_scale 恒为8;对 AC 系数,它可以是1~ 30 的整数。是上式四舍五入取整的结果,称为量化系数。Q(U,V)是量化矩阵。 按照表1.所给的量化矩阵对 DCT 系统进行量化 (所有的表在附录四 “JPEG 数字图像 压缩方法”中)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
g_scale 1
4
16
25
压缩比
3.19:1
7.54:1
18.10:1 22.91:1
g_scale=1
g_scale=4
g_scale=16
g_s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ale=25
▲实验 pdf 中使用的量化矩阵为 Q0,Q1=0.5*Q0,Q2=2*Q0
Q
Q1
Q2
压缩比
7.34:1
18.44:1
Q1
Q2
3. DCT 变换,量化后,数据的值域是多少?有没有可能超出码表所给幅值的范围? 答:对于 8bit 无符号二进制数表示的象素值,在经过 DCT 变换后,其 DCT 变换系数 的值域为[-2048,2047],如果量化表中的数值很小,可能会出现量化后超出码表所 给幅值的范围。
//分成 8×8 的块
for(i=0;i<m_nHeight;i++) for(j=0;j<m_nWidth;j++){ source[i][j]=m_pDibBits[(m_nHeight-1-i)*m_nWidth_Step+j]; }
for(i=0;i<m_nHeight/8;i++){ for(j=0;j<m_nWidth/8;j++){ for(l=0;l<=7;l++) for(k=0;k<=7;k++) buffer[l][k]=double(source[i*8+l][j*8+k])-128;
4. 对编码后的图像数据进行解码。
三、代码分析
1、编码 //输入压缩文件名,初始化 DCT 变换矩阵 cm、cn
init(stream,cm,cn);
//从 AC.TAB 和 DC.TAB 两个文件生成 AC 表和 DC 表,存入数组;
get_ac_table(ac_size,ac_code); get_dc_table(dc_size,dc_code);
JPEG 静图像压缩
李德方 PB10204044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数字图像压缩的一类方法。 2 掌握 2D 快速 DCT 变换的算法。
二、实验原理
JPEG 标准是面向连续色调静止图像的图像压缩标准。它定义了多种类型的 工作模式, 其中最基本的是基于 8×8 块的 DCT 变换的顺序编码。就是将一帧图像分为 8×8 的数据 块单元,按照从左至右、自上而下的顺序对“块流”编码,其编码,解码的框图如下:
for(i=0;i<(m_nHeight/8);i++) {
for(j=0;j<(m_nWidth/8);j++) {
//以 8×8 为样本单位进行熵解码
decode();
//以8×8为样本单位进行反Z型编码
iscan(buffer);
//以8×8为样本单位进行逆量化
iquan(buffer,Q_matrix);
} writeend(stream,totallen,sbuf,buflen); fclose(stream);
2、解码
//将 JPEG 压缩图像数据写入 wp.tmp 文件中
while(!feof(infp)) {
fread(&temp,1,1,infp); if(temp==0xff) {
fread(&temp,1,1,infp); if(temp==0xd9) break; temp = 0xff; } fwrite(&temp,1,1,stream); }
零值的大小和其间连续零的个数。
2)将扫描结果改写为〔runlength,level〕(〔行程长,幅值〕)的符号对;其中 runlength 表示该非零值和它前一个值之间零的个数,以 EOB 标识一个块的扫描结果。
3)对上面的符号对编码。若符号对在表中查不到对应码字时,以 ESC 码表示, 然后对 runlength 和 level 编码。
//以8×8为样本单位进行DCT变换
dct(buffer,cm,cn);
//以 8×8 为样本单位进行量化
quan(buffer,Q_matrix);
//以8×8为样本单位进行Z型编码
scan(cof,buffer,pot_x,pot_y);
//以8×8为样本单位进行熵编码
encode(dc_size,dc_code,ac_size,ac_code,stream,totallen, buflen,sbuf,cof,predc); }
//以8×8为样本单位进行逆DCT变换
idct(buffer,cm,cn);
//将结果存入 trans 矩阵中
for(l=0;l<=7;l++) for(k=0;k<=7;k++) { gray=(unsigned char)(buffer[l][k]+0.5); trans[i*8+l][j*8+k]=gray; }
} }
四、实验结果
开始界面:
输入要生成的文件名:
编码结果:
五、思考题
1. 计算图像的压缩比,并比较原图像的效果。 答:使用 lady.dat 做实验得到的图像压缩比为:64/5.436≈11.8:1
左图为压缩前 lady.bmp,右图为压缩后 lady.jpg
压缩后的图像与原图相比有模糊
2. 改变 g_scale 和量化矩阵中的元素,比较压缩比和恢复图像的效果。
按照如上框图实现一帧图像的压缩编码和解码。
1. DCT 变换
数字表达式为:
二维 DCT 变换从表达式看具有可分离性,即可以分解为行和列的一维 DCT 变换的组合运 算。另一种 2D 快速余弦变换是把 8×8 的块分成更小的子块,直接对二维数据块操作。
2. 量化
量化的表达式为:
其中 g_scale 是量化因子。对 DC 系统,g_scale 恒为 8;对 AC 系数,它可以是 1~ 30 的整数。是上式四舍五入取整的结果,称为量化系数。Q(U,V)是量化矩阵。
3. 熵编码
a. DC 系统的编码。 DC 系统编码的基本步骤为: 1)以初始值为 128,对相邻块的 DC 系统作差分:DIFFj=DCj-DCj-1; 2)将差分值改写为〔size,value〕(〔尺寸,幅值〕)的符号对。
3)对该符号对编码。
b. AC 系数的编码。
AC 系数编码的基本步骤为: 1)以块为单位,从 AC01 开始,对块内的量化数据进行 Z 字形行程扫描。记下两 T 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