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集 佛光 纪录片《梁思成与林徽因》解说词(全八集)

合集下载

记录片《梁思成与林徽因》第1集解说词

记录片《梁思成与林徽因》第1集解说词

1纪录片《梁思成和林徽因》解说词第一集:父亲旁白:梁思成、林徽因,一对学者伉俪,在离去多年后,他们的名字,渐渐地走入公众的视野,人们传说着他们不同寻常的家世学识,传说着她的美丽、才华、爱情,传说着他半个世纪前对一座古城的痴迷和眷恋。

众多记述和传奇,让他们离我们更近,而有时,又仿佛更远。

美国新罕布什尔州:2007年秋天,一些尘封多年的私人收藏,把我们带到美国东北部这片浓密的森林里,这里曾经住着一位享誉世界的历史学家费正清,一位在西方世界开创了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学者,他许多关于中国历史的鸿篇巨著在这里诞生,同样在这里,小心翼翼地保存着半个多世纪前费正清、费慰梅夫妇和梁思成、林徽因的亲密交往。

费赫莉(费正清费慰梅的女儿):“我带你们看看我父亲的书房,在我父母留下的档案中,我们发现了很多梁思成夫妇的信,有些是Phyllis林徽因写的,有些是梁思成写的。

这本剪贴本非常可爱,他们自己称它为“豪华版本”,手工打印制作的,文字是我妈妈写的,照片拍摄者是梁思成,我父亲也拍了一些照片。

这是我在父母哈佛大学那个家中的储藏室发现的,一件很特别的东西,我一直很好奇里面有什么,一直也没有机会看,这是一个奇特的发现。

显然,这是林徽因在1935年我父母离开中国的时候送给他们的一件礼物,里面全是这些衣物,直到今天质地都还非常好,除此之外还有些漂亮的袍子,我一会儿给你们看。

很漂亮吧,箱子里还有一个可爱的发现,有一张我妈妈和林徽因的照片,是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她们刚刚认识的时候。

”林徽因给费慰梅的信1935年:“最最亲爱的慰梅,寄给你这只红色的皮箱,这个红色美人看上去是不是可爱至极,她在我们林家已经六十八年了,现在她要漂洋过海去到你的身边,度过她以后的日子,直到有朝一日成为一件古董。

”旁白: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初,两对年轻人在北平偶遇,从此,持续不断的通信交往开始了。

林徽因给费慰正清夫妇的信1936年:“最最亲爱的正清和慰梅(脸都红了),我刚刚收到了好棒的一堆信,但是我最最亲爱的傻瓜朋友,到底是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你们不让信通过“西伯利亚”邮路,你们知不知道这三封信,每封都走了五十天??!!!”旁白:眼前的这些收藏、照片、泛黄的信笺、跳动的笔迹,所有这一切像是在迫切讲述不久之前发生的一个个故事:“当我在给你们写信索要图书时……”“发生太多太多的事情,我们不知从何说起……”“亲爱的徽因,这已经不是那封我从去年开始就打算给你写的信……”“我最最亲爱的徽因、思成:徽因我亲爱的……”旁白:这些跨越中美两国、持续了十多年的通信,在1948年的12月北平解放前夕突然结束:林徽因给费正清夫妇的信1948年:“或许和美国间只有一到两个月的自由通信时间了……”旁白:此后,中美两国间二十多年的封冻,让这两对曾经亲密交往的朋友音信隔绝。

纪录片《梁思成和林徽因》第2集解说词

纪录片《梁思成和林徽因》第2集解说词

2纪录片《梁思成和林徽因》解说词第一集:父亲旁白:梁思成、林徽因,一对学者伉俪,在离去多年后,他们的名字,渐渐地走入公众的视野,人们传说着他们不同寻常的家世学识,传说着她的美丽、才华、爱情,传说着他半个世纪前对一座古城的痴迷和眷恋。

众多记述和传奇,让他们离我们更近,而有时,又仿佛更远。

美国新罕布什尔州:2007年秋天,一些尘封多年的私人收藏,把我们带到美国东北部这片浓密的森林里,这里曾经住着一位享誉世界的历史学家费正清,一位在西方世界开创了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学者,他许多关于中国历史的鸿篇巨著在这里诞生,同样在这里,小心翼翼地保存着半个多世纪前费正清、费慰梅夫妇和梁思成、林徽因的亲密交往。

费赫莉(费正清费慰梅的女儿):“我带你们看看我父亲的书房,在我父母留下的档案中,我们发现了很多梁思成夫妇的信,有些是Phyllis林徽因写的,有些是梁思成写的。

这本剪贴本非常可爱,他们自己称它为“豪华版本”,手工打印制作的,文字是我妈妈写的,照片拍摄者是梁思成,我父亲也拍了一些照片。

这是我在父母哈佛大学那个家中的储藏室发现的,一件很特别的东西,我一直很好奇里面有什么,一直也没有机会看,这是一个奇特的发现。

显然,这是林徽因在1935年我父母离开中国的时候送给他们的一件礼物,里面全是这些衣物,直到今天质地都还非常好,除此之外还有些漂亮的袍子,我一会儿给你们看。

很漂亮吧,箱子里还有一个可爱的发现,有一张我妈妈和林徽因的照片,是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她们刚刚认识的时候。

”林徽因给费慰梅的信1935年:“最最亲爱的慰梅,寄给你这只红色的皮箱,这个红色美人看上去是不是可爱至极,她在我们林家已经六十八年了,现在她要漂洋过海去到你的身边,度过她以后的日子,直到有朝一日成为一件古董。

”旁白: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初,两对年轻人在北平偶遇,从此,持续不断的通信交往开始了。

林徽因给费慰正清夫妇的信1936年:“最最亲爱的正清和慰梅(脸都红了),我刚刚收到了好棒的一堆信,但是我最最亲爱的傻瓜朋友,到底是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你们不让信通过“西伯利亚”邮路,你们知不知道这三封信,每封都走了五十天”旁白:眼前的这些收藏、照片、泛黄的信笺、跳动的笔迹,所有这一切像是在迫切讲述不久之前发生的一个个故事:“当我在给你们写信索要图书时……”“发生太多太多的事情,我们不知从何说起……”“亲爱的徽因,这已经不是那封我从去年开始就打算给你写的信……”“我最最亲爱的徽因、思成:徽因我亲爱的……”旁白:这些跨越中美两国、持续了十多年的通信,在1948年的12月北平解放前夕突然结束:林徽因给费正清夫妇的信1948年:“或许和美国间只有一到两个月的自由通信时间了……”旁白:此后,中美两国间二十多年的封冻,让这两对曾经亲密交往的朋友音信隔绝。

3第三集 佛光 纪录片《梁思成与林徽因》解说词(全八集)

3第三集 佛光 纪录片《梁思成与林徽因》解说词(全八集)

八集纪录片《梁思成与林徽因》解说词【按】在网上搜索这部纪录片的时候,没能找到完整的解说词。

这里的解说词全本是根据网友窗子内外所提供的版本整理而成的。

在此特表衷心感谢。

——唐婉祺2014/12/21第三集佛光旁白:1932年初,一位美国青年来到北平。

《费正清对华回忆录》:“1932年,乘火车越过冬季的华北平原,缓缓驶入这座有着500年城墙环绕历史的古城,依旧让人情绪激动,因为直到20世纪60年代,北京仍然是世界上最引人瞩目的筑有围墙的城市。

”旁白:牛津大学博士研究生John Fairbank(费正清)(1907-1993年)来北平完成他的博士论文,研究新近对外公布的一批清朝海关档案。

这位二十五岁的年轻学者,刚刚不确定地把他的学术关注点放到这个遥远的东方国度。

不久,他的未婚妻Wilma(费慰梅)到来。

他们于北平一座漂亮的四合院举行了婚礼,新娘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的女校拉德克利夫学院,学习美术。

Wilma(费慰梅)喜爱水彩画,喜欢中国艺术。

初到北平,各种学术研究活动和苦学中文,占据了John Fairbank(费正清)大部分的时间,Wilma(费慰梅)则和来拜访他们的妹妹玛利亚一道用她们的画笔,留下了她们记忆中的北平。

玛丽亚Marian Cannon Schlesinger 费慰梅的妹妹:“我清楚地记得那趟火车旅行。

当时正值中国的农历新年,所以每个人都换上漂亮的新衣,所有孩子都穿着那种有可爱的动物装饰的衣服、鞋子。

当然还有那些胡同,不知道那些胡同是否还在。

还在吗?希望都还留着。

……我非常清楚地记得我第一次遇见梁思成和他的妻子。

那是一个非常寒冷的冬日晚上,他们非常迷人,非常热情……他的妻子非常漂亮。

”费慰梅的回忆:“婚礼后大约两个月,我们遇见了梁思成和林徽因夫妇,谁都没料到这段友谊日后会持续如此长久……我们一见钟情。

”旁白:1932年,新婚的Fairbank夫妇,在北平与梁思成和林徽因不期而遇。

这对中国夫妇,既熟悉Wilma(费慰梅)生活的美国城市波士顿,也熟悉John Fairbank(费正清)正在求学的英国城市伦敦。

电视纪录片《梁思成林徽因》

电视纪录片《梁思成林徽因》

电视纪录片《梁思成林徽因》看完这个纪录片让我对梁思成、林徽因前辈有了更多的了解,特别感动、敬仰,并让我发现中国古建筑的美,而不似从前停留在梁、林、徐、金四人的纠结关系的肤浅认识。

纪录片对于此四人的暧昧只是淡淡地带过,而侧重讲述的是梁、林在建筑领域的美丽探索与执着追求,即便是在最艰难的国家内外战乱的年代,为中国建筑领域留下极为宝贵的学术成果。

若不是他们,现在的我们如果想看中国唐代的木构建筑真的要跑去日本奈良;如果不是他们,《营造法式》可能至今仍是难啃的天书;如果不是他们,中国建筑学史仍留着凌乱与荒芜一片。

补充:1.梁启超真是一位智慧、伟大的父亲,每一封家书给人启发触动与父爱温存。

在林徽因父亲去世时对梁要多关心爱护林的深切嘱咐;在梁学业迷茫上给予的点拨,即他的趣味学说:“你们莫要学我泛滥无归的短处,但至少,应采我烂漫向荣的长处。

”2.梁、林与费正清费慰梅夫妇的真挚的跨国友情,亦令人动容。

3.林徽因真的太有才了,且灵动、健谈,乐观、从容,永远都是,永远都是活力四射地拥抱生活的每一个赐予,直到走向生命的尽头......总之纪录片很值得观看,我竟感动得眼睛润湿了......制作团队主创人员总编导:胡劲草剪辑合成:梁雯潘汀声音合成:孙璐璐总摄像:王晓鹏录音、制片:陈洪奕作曲:程池旁白、配音:董倩王世林内容概要2007年秋天,一些尘封多年的私人收藏把我们带到美国东北部新罕布什尔州的一个小城佛兰克林。

这里曾经住过一位享誉世界的历史学家:费正清,一位在西方世界开创了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学者。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还是学生的费正清和他的新婚妻子费慰梅,在北平结识了我们故事的主人公梁思成、林徽因。

当时谁也没有想到,他们之间的友谊,竟会持续如此长久……这间书房里小心翼翼的珍藏把我们带入到中国一对著名知识分子夫妇传奇的人生故事中。

梁思成、林徽因这对学者伉俪,在离开人世许多年后,他们的名字渐渐进入公众的视线。

人们传说着他们不寻常的家世和学识,描述着她的美丽、才华、爱情,惋叹着半个世纪前他对一座古城的痴迷与眷恋。

梁思成林徽因影像与手稿珍集

梁思成林徽因影像与手稿珍集

目录分析
01
先哲荣光— —父辈的巨 影
02
如诗笈求学
04
甜蜜之旅— —新婚欧洲 游
06
鲲鹏展翅— —在千山万 水中探寻中 国古建
05
快乐时光— —在东北大 学和北总布 胡同的日子
流亡之路—— 在昆明、李庄
的日子
光耀古都—— 新中国成立前 后的工作历程
我的妈妈林徽因— —梁再冰
回忆我的父亲梁思 成——梁再冰
倏忽人间四月天— —回忆我的母亲林 徽因——梁从诫
梁思成年谱简 编
林徽因年谱简 编
作者介绍
这是《梁思成林徽因影像与手稿珍集》的读书笔记模板,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精彩摘录
这是《梁思成林徽因影像与手稿珍集》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精彩内容摘录。
谢谢观看
梁思成林徽因影像与手稿珍集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读书笔记 05 作者介绍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目录分析 06 精彩摘录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两人
影像
梁思成
收入
林徽因
历程
胡同
影像
手稿
影像 林徽因

珍集
梁思成
光耀
日子

人生
年华
内容摘要
《梁思成林徽因影像与手稿珍集》是为纪念林徽因诞辰110周年首次集成的梁思成、林徽因的影像、手稿珍 辑,分上中下三编。上编选入梁思成、林徽因的珍贵影像369幅,中编收入两人的手稿21幅,下编则为他们子女 纪念父母的文章。
梁思成林徽因,出身大家,年轻时才男俊女,令人羡慕,中年为国家建筑历史文化遗存在艰难时局中奋不顾 身,艰苦努力不计得失。

梁思成与林徽因纪录片8观后感

梁思成与林徽因纪录片8观后感

梁思成与林徽因纪录片8观后感梁思成与林徽因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建筑学家和女性建筑师,他们不仅对中国建筑有着重要的贡献,同时也以其不朽的爱情故事而被世人津津乐道。

最近,我看了一部关于他们的纪录片,深受感动和启发。

以下是我对这部纪录片的八个观后感。

首先,这部纪录片全面而详细地介绍了梁思成和林徽因的生平事迹。

从他们两个人的家庭背景到相识相爱,再到合作创作和事业成就,纪录片几乎囊括了他们一生的经历。

通过这部纪录片,我对他们的事迹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深入了解了他们的追求和奋斗。

第二,纪录片展示了梁思成和林徽因在建筑领域的杰出贡献。

梁思成被誉为“现代中国建筑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他提出了保护古老建筑的理念,并且对中国传统建筑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扩展。

林徽因也是一位杰出的建筑师,她设计的作品以其独特的美学理念和设计风格而闻名。

他们的合作创作产生了许多令人惊叹的建筑作品,为中国建筑界做出了巨大贡献。

第三,这部纪录片呈现了梁思成和林徽因坚持不懈的精神与追求。

他们在中国封建社会中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障碍,但他们没有放弃对自己理想的追求。

无论是在事业上还是在个人生活中,他们都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追求自己的梦想。

他们的精神鼓舞着我,让我明白只要坚持努力,就能够实现自己的目标。

第四,纪录片中展现了梁思成和林徽因的浪漫爱情故事。

他们从相识到相爱,一直到结婚生子,他们的爱情是如此的动人和坚定。

他们相互扶持、相互理解,共同经历了人生的风风雨雨。

通过他们的故事,我深刻体会到了爱情的力量和意义。

第五,纪录片中揭示了梁思成和林徽因背后的艰辛和付出。

他们不仅在建筑创作上投入了大量的心血,还在家庭生活上付出了很多。

他们为了事业和家庭不懈努力,忍受了许多困难和磨难。

这让我明白成功背后的付出和努力是不可或缺的。

第六,纪录片通过大量的历史照片和珍贵的录像资料,将我们带回到梁思成和林徽因生活的时代。

这让我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历史气息和文化底蕴。

通过纪录片,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那个时代的社会背景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对中国近代历史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梁思成林徽因

梁思成林徽因


1932年调查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及宝 坻县广济寺三大士殿 • 1933年3月调查河北正定县隆兴寺及 正定古建筑 • 1933年9月调查山西大同上下华严寺、 善化寺、云冈石窟等 • 1933年9月调查应县木塔、浑源县悬 空寺 • 1933年11月,调查河北赵县赵州桥 • 1934年8月调查山西晋中地区13县古 建筑 • 1934年10月,调查浙江6个县古建筑 • 1935年2月,考察曲阜孔庙建筑,并制 定修葺计划 • 1936年春,调查龙门石窟及山东中部 19个县古建筑 • 1936年冬,调查山西、陕西部分县市 的古建筑;1937年6月,调查陕西、山 西
观音阁
观音阁面阔五间,进深四间,阁上匾额“观音之阁”是唐 朝大诗人李白52岁北游幽州时题写。观音阁主体是一座三 层木结构楼阁,第二层是暗室,所以看上去只有两层。阁 高23米,中间腰檐和平坐栏杆环绕。整个楼阁集中国木结 构建筑之大成,有28根立柱,梁柱斗枋数以千计,繁简各 异,显示出辽代木结构建筑的成熟技术。
梁思成明确提出:“近代学者治学之道,首重证据,以实物为理论之后盾,俗谚 所谓‘百闻不如一见’,适合科学方法。”所以,他坚持研究古建筑首先必须进 行实地的调查测绘。
日 本 法 隆 寺
金 堂 内 阵 释 迦 三 尊 像
金 堂内 阵
释 迦 三 尊 像 胁 侍 菩 萨
五 重 塔
塔在金堂 西侧,平 面呈方形, 高五层, 全木结构 建筑。塔 内有一根 贯通上下 五层的木 刹柱,穿 出柱顶后 承塔刹上 诸铜构件。
1950年6月20日,国 徽审查小组召开会议,最后 一次评审清华大学营建系与 中央美术学院分别提出的方 案,最终确定清华大学营建 系梁思成、林徽因设计的国 徽方案中选
1951年国庆,在征 集的200多幅设计 方案中,决定以梁 思成和林徽因的设 计方案为主,建筑 人民英雄纪念碑 1952年8月1日正式 动工兴建

徐志摩林徽因梁思成

徐志摩林徽因梁思成

徐志摩林徽因梁思成篇一:林徽因为何拒绝徐志摩林徽因为何拒绝徐志摩林徽因为何选择梁思成?因为梁思成的人格可敬可靠。

梁思成与林徽因夫妇曾着力研究过北京周围的古代建筑,并合著《平郊建筑杂录》一书,其中有一段精彩的表述:“北平四郊近二三百年间建筑物极多,偶尔郊游,触目都是饶有趣味的古建??无论哪一个巍巍的古城楼,或一角倾颓的殿基的灵魂里,无形中都在诉说或歌唱时间上漫不可信的变迁。

”这不像是理论性的文字,简直为北京地区的古代建筑唱了一首情真意切的赞美诗。

在他们的理解中,那些饱经沧桑的亭台楼阁、寺庙塔院也有其灵魂,为昔日的繁华吟咏着缠绵悱恻的挽歌,而且是神秘的历史最可信赖的证物。

正是基于这份刻骨铭心的爱,新中国成立后,被任命为北京都市计划委员会副主任的梁思成,提出了把北京改造成新中国首都的建议:1.北京市应当是政治和文化中心,而不是工业中心;2.必须阻止工业发展。

因为它将导致交通堵塞、环境污染、人口剧增和住房短缺;3.严格保持紫禁城;4.在老城墙里面的建筑物要限制在两层到三层;在城西建造一个沿南北轴向的政府行政中心。

只可惜除了保留紫禁城这一条得到采纳外,其他的都被政府否廖。

彭真市长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南望对梁思成说:“毛主席希望有一个现代化的大城市,他说他希望从天安门上望去,下面是一片烟囱。

”梁思成大吃一惊。

他不敢想象那个烟囱林立的北京城,那对于他太陌生了,也太遗憾了。

其后,北京城的面貌便开始了自明清以来最大的演变。

古城墙全被拆毁,除了保留南面的前门和北面的德胜门以及东南角楼,其余的城门楼子也都被夷为平地??梁思成在他一生的最后二十年里(他1972年逝世),一直遗憾地关注着这一切。

在当时的北京,他恐怕算最心疼的一个人了。

尤其城墙的拆毁,对于他肯定比拔牙还要痛苦,但他也只能无奈地接受现实。

“文革”中他在笔记本里如此排遣自己的积郁:“在思想上我觉得整个世界在飞跃前进,我实在跟不上。

奈何!奈何!”令我联想到霸王别姬时的慷慨悲歌:“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纪录片《梁思成和林徽因》第5集解说词教材

纪录片《梁思成和林徽因》第5集解说词教材

5纪录片《梁思成和林徽因》解说词第一集:父亲旁白:梁思成、林徽因,一对学者伉俪,在离去多年后,他们的名字,渐渐地走入公众的视野,人们传说着他们不同寻常的家世学识,传说着她的美丽、才华、爱情,传说着他半个世纪前对一座古城的痴迷和眷恋。

众多记述和传奇,让他们离我们更近,而有时,又仿佛更远。

美国新罕布什尔州:2007年秋天,一些尘封多年的私人收藏,把我们带到美国东北部这片浓密的森林里,这里曾经住着一位享誉世界的历史学家费正清,一位在西方世界开创了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学者,他许多关于中国历史的鸿篇巨著在这里诞生,同样在这里,小心翼翼地保存着半个多世纪前费正清、费慰梅夫妇和梁思成、林徽因的亲密交往。

费赫莉(费正清费慰梅的女儿):“我带你们看看我父亲的书房,在我父母留下的档案中,我们发现了很多梁思成夫妇的信,有些是Phyllis林徽因写的,有些是梁思成写的。

这本剪贴本非常可爱,他们自己称它为“豪华版本”,手工打印制作的,文字是我妈妈写的,照片拍摄者是梁思成,我父亲也拍了一些照片。

这是我在父母哈佛大学那个家中的储藏室发现的,一件很特别的东西,我一直很好奇里面有什么,一直也没有机会看,这是一个奇特的发现。

显然,这是林徽因在1935年我父母离开中国的时候送给他们的一件礼物,里面全是这些衣物,直到今天质地都还非常好,除此之外还有些漂亮的袍子,我一会儿给你们看。

很漂亮吧,箱子里还有一个可爱的发现,有一张我妈妈和林徽因的照片,是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她们刚刚认识的时候。

”林徽因给费慰梅的信1935年:“最最亲爱的慰梅,寄给你这只红色的皮箱,这个红色美人看上去是不是可爱至极,她在我们林家已经六十八年了,现在她要漂洋过海去到你的身边,度过她以后的日子,直到有朝一日成为一件古董。

”旁白: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初,两对年轻人在北平偶遇,从此,持续不断的通信交往开始了。

林徽因给费慰正清夫妇的信1936年:“最最亲爱的正清和慰梅(脸都红了),我刚刚收到了好棒的一堆信,但是我最最亲爱的傻瓜朋友,到底是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你们不让信通过“西伯利亚”邮路,你们知不知道这三封信,每封都走了五十天??!!!”旁白:眼前的这些收藏、照片、泛黄的信笺、跳动的笔迹,所有这一切像是在迫切讲述不久之前发生的一个个故事:“当我在给你们写信索要图书时……”“发生太多太多的事情,我们不知从何说起……”“亲爱的徽因,这已经不是那封我从去年开始就打算给你写的信……”“我最最亲爱的徽因、思成:徽因我亲爱的……”旁白:这些跨越中美两国、持续了十多年的通信,在1948年的12月北平解放前夕突然结束:林徽因给费正清夫妇的信1948年:“或许和美国间只有一到两个月的自由通信时间了……”旁白:此后,中美两国间二十多年的封冻,让这两对曾经亲密交往的朋友音信隔绝。

记录片《梁思成与林徽因》第1集解说词

记录片《梁思成与林徽因》第1集解说词

1纪录片《梁思成和林徽因》解说词第一集:父亲旁白:梁思成、林徽因,一对学者伉俪,在离去多年后,他们的名字,渐渐地走入公众的视野,人们传说着他们不同寻常的家世学识,传说着她的美丽、才华、爱情,传说着他半个世纪前对一座古城的痴迷和眷恋。

众多记述和传奇,让他们离我们更近,而有时,又仿佛更远。

美国新罕布什尔州:2007年秋天,一些尘封多年的私人收藏,把我们带到美国东北部这片浓密的森林里,这里曾经住着一位享誉世界的历史学家费正清,一位在西方世界开创了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学者,他许多关于中国历史的鸿篇巨著在这里诞生,同样在这里,小心翼翼地保存着半个多世纪前费正清、费慰梅夫妇和梁思成、林徽因的亲密交往。

费赫莉(费正清费慰梅的女儿):“我带你们看看我父亲的书房,在我父母留下的档案中,我们发现了很多梁思成夫妇的信,有些是Phyllis林徽因写的,有些是梁思成写的。

这本剪贴本非常可爱,他们自己称它为“豪华版本”,手工打印制作的,文字是我妈妈写的,照片拍摄者是梁思成,我父亲也拍了一些照片。

这是我在父母哈佛大学那个家中的储藏室发现的,一件很特别的东西,我一直很好奇里面有什么,一直也没有机会看,这是一个奇特的发现。

显然,这是林徽因在1935年我父母离开中国的时候送给他们的一件礼物,里面全是这些衣物,直到今天质地都还非常好,除此之外还有些漂亮的袍子,我一会儿给你们看。

很漂亮吧,箱子里还有一个可爱的发现,有一张我妈妈和林徽因的照片,是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她们刚刚认识的时候。

”林徽因给费慰梅的信1935年:“最最亲爱的慰梅,寄给你这只红色的皮箱,这个红色美人看上去是不是可爱至极,她在我们林家已经六十八年了,现在她要漂洋过海去到你的身边,度过她以后的日子,直到有朝一日成为一件古董。

”旁白: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初,两对年轻人在北平偶遇,从此,持续不断的通信交往开始了。

林徽因给费慰正清夫妇的信1936年:“最最亲爱的正清和慰梅(脸都红了),我刚刚收到了好棒的一堆信,但是我最最亲爱的傻瓜朋友,到底是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你们不让信通过“西伯利亚”邮路,你们知不知道这三封信,每封都走了五十天”旁白:眼前的这些收藏、照片、泛黄的信笺、跳动的笔迹,所有这一切像是在迫切讲述不久之前发生的一个个故事:“当我在给你们写信索要图书时……”“发生太多太多的事情,我们不知从何说起……”“亲爱的徽因,这已经不是那封我从去年开始就打算给你写的信……”“我最最亲爱的徽因、思成:徽因我亲爱的……”旁白:这些跨越中美两国、持续了十多年的通信,在1948年的12月北平解放前夕突然结束:林徽因给费正清夫妇的信1948年:“或许和美国间只有一到两个月的自由通信时间了……”旁白:此后,中美两国间二十多年的封冻,让这两对曾经亲密交往的朋友音信隔绝。

古城楼里的才华和爱情___________________——纪录片《梁思成林徽因》赏析(1)

古城楼里的才华和爱情___________________——纪录片《梁思成林徽因》赏析(1)

古城楼里的才华和爱情——纪录片《梁思成林徽因》赏析梁思成、林徽因,一对学者伉俪。

在离去多年后,他们的名字渐渐走入公众视野。

人们传说着他们不寻常的家世学识,传说着她的美丽、才华、爱情,传说着他半个世纪前对一座古城的痴迷与眷恋。

2010年10月,纪录片《梁思成林徽因》在央视首播,这对著名夫妇的人生轨迹和在那个时代背景下跌宕起伏的命运第一次细致真实的展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离他们更近了。

《梁思成林徽因》共八集,分别是父亲、天书、佛光、流亡、惨胜、荣耀、选择、古城,单集片长45分钟,获得第22届电视文艺“星光奖”纪录片大奖、第七届中国纪录片国际选片会最佳导演奖和十大纪录片奖、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颁布的中国电视纪录片系列十佳作品等多项大奖。

总编导胡劲草用“诚惶诚恐”形容自己的心境,“历史就像是打碎了的瓷器。

还原历史的真相就是将打碎的瓷器再一片片拼起来”,而她做的只是在影像中还原历史,记录真实。

特色赏析:在我看来,《梁思成林徽因》突出的特色在于它的真实和情感的投入。

真实支撑起了纪录片的框架,情感将这些生硬的事实变的有血有肉活灵活现起来真实真实是纪录片的本性,是纪录片的生命。

在《梁思成林徽因》这部纪录片中,真实主要体现在内容上。

首先是历史情景的再现。

栏目组走访了多处梁林夫妇曾走过的地方,并一一取景,从旧址上记录下镜头,现实与历史交融。

第二是史料的展示。

纪录片中收集了很多从未向世人公开的照片、书信手稿、古建筑考察报告等音像资料,当它们从纪录片中缓缓流淌出来,我们不难设身处地的去想象甚至扮演当时的情境,尤其是片中林徽因诗词的诵读,让我们再一次的体会她的才情与美貌。

第三是对人物的采访。

纪录片中在探寻旧址的同时,更注重走访梁林夫妇幼时、留洋、教学一生经历的故人,包括他们旧时的美国友人费正清夫妇,相处最久、了解最深的子女,相知相学的老同学和学生,从他们口中还原了一个最真实的梁思成、林徽因。

情感如何将摄像机镜头这个死物变成能洞察内心和本质的“眼睛”,这就需要看记录者情感的投入。

梁思成,林徽因:一生献给中国建筑史的夫妇

梁思成,林徽因:一生献给中国建筑史的夫妇

梁思成,林徽因:一生献给中国建筑史的夫妇中国现代建筑开始于20世纪初,在这一时期,中国第一代现代建筑大师就已崭露头角,群星璀璨,为中国建筑现代化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林徽因与梁思成就是其中的翘楚。

1928年,在欧洲度蜜月的林徽因与梁思成20世纪30年代,这对年轻的夫妇就开始了对被忽视的中国古建筑进行考察发掘工作,努力对这些古建筑做好保护工作。

令人遗憾的是,他们在开始考察发掘之前,许多古代瑰宝已经坍塌。

林徽因和梁思成都是保护古建筑的旗帜性人物。

但近年来,很多人喜欢用消费女性的歧视论调来品头论足,将林徽因包装成一位周旋于一群男人中间的文艺女青年,情史被八卦了一遍又一遍。

而深入基层考察古迹建筑一路泥泞这段,却很鲜有提及。

这项工作的繁重是难以想象的。

他们想挽救的建筑通常都超过数百年的历史,这些建筑通常年久失修,而且散布在遥远的地方。

许多时候,他们必须途径环境恶劣的农村,才能到达这些建筑的所在地。

他们的研究探索并没有“浪漫”的标签,反倒是有骡子、虱子、肺结核......1934年梁氏夫妇与费正清夫妇同往山西考察古建筑20世纪30年代,在中国远离市镇的地区考察意味着,要靠骡子、人力车或徒步在很糟糕的泥泞路上旅行。

对于梁思成和林徽因两人来说,这并非易事:梁思成年轻时的一场摩托车事故让他后来走路一瘸一拐,而林徽因长期患有肺结核。

他们住的客栈通常很脏,到处是虱子。

林徽因在五台山测绘唐代经幢从1930年到1945年,梁思成林徽因夫妇二人共同走过中国的15个省,190多个县,考察测绘了2738处古建筑物,很多古建筑就是通过他们的考察得到了世界、全国的认识,从此加以保护,比如山西的应县木塔、五台山佛光寺等。

山西赵城附近的上广胜寺的塔也正是由于在山西的数次古建筑考察,梁思成破译了中国古建筑结构的奥秘,完成了对《营造法式》这部“天书”的解读。

梁思成终于找到了唐代建筑——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雄宝殿(建于公元857年)。

为了确定佛光寺的年代,梁思成和林徽因爬进了寺里最令人生畏、被人遗忘的地方,包括钻到寺的屋檐底下,那里住着成千上万只蝙蝠和数百万只臭虫,到处都是尘土,充斥着死蝙蝠。

纪录片《梁思成与林徽因》解说词(全八集)

纪录片《梁思成与林徽因》解说词(全八集)

八集纪录片《梁思成与林徽因》解说词【按】在网上搜索这部纪录片的时候,没能找到完整的解说词。

这里的解说词全本是根据网友窗子内外所提供的版本整理而成的。

在此特表衷心感谢。

——唐婉祺2014/12/21第一集父亲旁白:梁思成、林徽因,一对学者伉俪,在离去多年后,他们的名字,渐渐地走入公众的视野,人们传说着他们不同寻常的家世学识,传说着她的美丽、才华、爱情,传说着他半个世纪前对一座古城的痴迷和眷恋。

众多记述和传奇,让他们离我们更近,而有时,又仿佛更远。

美国新罕布什尔州:2007年秋天,一些尘封多年的私人收藏,把我们带到美国东北部这片浓密的森林里,这里曾经住着一位享誉世界的历史学家费正清,一位在西方世界开创了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学者,他许多关于中国历史的鸿篇巨著在这里诞生,同样在这里,小心翼翼地保存着半个多世纪前费正清、费慰梅夫妇和梁思成、林徽因的亲密交往。

费赫莉(费正清费慰梅的女儿):“我带你们看看我父亲的书房,在我父母留下的档案中,我们发现了很多梁思成夫妇的信,有些是Phyllis林徽因写的,有些是梁思成写的。

这本剪贴本非常可爱,他们自己称它为“豪华版本”,手工打印制作的,文字是我妈妈写的,照片拍摄者是梁思成,我父亲也拍了一些照片。

这是我在父母哈佛大学那个家中的储藏室发现的,一件很特别的东西,我一直很好奇里面有什么,一直也没有机会看,这是一个奇特的发现。

显然,这是林徽因在1935年我父母离开中国的时候送给他们的一件礼物,里面全是这些衣物,直到今天质地都还非常好,除此之外还有些漂亮的袍子,我一会儿给你们看。

很漂亮吧,箱子里还有一个可爱的发现,有一张我妈妈和林徽因的照片,是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她们刚刚认识的时候。

”林徽因给费慰梅的信1935年:“最最亲爱的慰梅,寄给你这只红色的皮箱,这个红色美人看上去是不是可爱至极,她在我们林家已经六十八年了,现在她要漂洋过海去到你的身边,度过她以后的日子,直到有朝一日成为一件古董。

纪录片《梁思成与林徽因》观后感6篇

纪录片《梁思成与林徽因》观后感6篇

纪录片《梁思成与林徽因》观后感篇一《梁思成与林徽因》是一部以两位伟大的建筑师梁思成和林徽因为题材的纪录片。

影片从两人的相识开始,通过大量的历史资料和亲友的口述,详细呈现了两人的生平和情感经历。

影片不仅令人感动,更让人对他们的才华和坚持不懈的追求深感敬佩。

一开始,影片以两人结识的背景为开端。

梁思成和林徽因都是中国最早的建筑师之一,他们都毕业于国外的名校,并且都在他们的领域内有过突出的成就。

然而,正是这样的相似背景导致了他们的相遇和相互吸引。

梁思成是一个优秀的设计师,而林徽因则是一个天才的艺术家。

他们在一起工作和生活,相互促进,共同完成了很多有意义的建筑作品。

影片通过展示两人的家庭照片和信件,让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他们的个人生活和情感之间的联系。

他们相互支持,相互影响,共同面对了许多挑战和困难。

特别是在动荡的时代背景下,他们不仅要应对生活的压力,还要对抗外界的种种阻力和限制。

然而,他们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始终追求艺术和建筑的完美。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影片通过大量的历史资料和照片展示了他们的建筑作品。

从北京的文化宫到郑州的嵩山少林寺,他们为中国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

他们的设计风格独特,注重细节和人性化,充分考虑到了环境和文化的因素。

他们的作品不只是简单的建筑,更是传递了他们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追求。

观看这部纪录片,我被梁思成和林徽因的奋斗精神深深地震撼了。

他们在逆境中坚持坚守,用自己的才华为祖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们的事业不仅仅是个人的追求,更是为整个国家和民族的进步做出的努力。

他们的故事让我深深地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坚持和奉献。

此外,我也对纪录片的制作非常赞赏。

导演通过大量的历史资料和亲友的口述,生动地还原了梁思成和林徽因的故事。

影片的剪辑和音乐也非常出色,能够很好地营造出不同时期的氛围。

整个影片没有故事情节,却通过讲述两人的生平和事业,展示了他们的精神追求和对艺术的信仰。

这种纪实的手法让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两人的思想和人格。

浅析纪录片《梁思成与林徽因》

浅析纪录片《梁思成与林徽因》

浅析纪录片《梁思成与林徽因》作者:杨晓翠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4年第11期摘要:富有才情的学者、传奇的人生轨迹,这份历史的真实隐藏在两人每一张照片、每一句诗词、每一封与友人的往来信件,每一位受访者的真诚讲述中。

纪录片《梁思成与林徽因》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不仅仅是为观众端上了视觉盛宴,让人们对林徽因和梁思成有了全面的了解,更重要的是让观众聆听了历史的脉搏。

关键词:还原历史;叙事;画面中图分类号:J9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30-0112-02一代才女林徽因曾对梁思成说:“你给了我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我将用一生偿还”。

的确“梁上君子”“林间美人”的爱情为中国建筑史和爱情史画上了灿烂的一笔。

纪录片播出后,取得了很好的口碑。

《梁思成林徽因》对于真实的恪守、对历史的理解还原、普及和用情都是现在趋于形式和功利的纪录片的榜样,在为观众端上视觉盛宴的同时,也让人们对林徽因和梁思成有了全面的了解,更重要的是让观众聆听了历史的脉搏。

本文试从还原历史的细节着手简单分析下纪录片《梁思成与林徽因》。

一、真实与情感众所周知,真实是纪录片的生命。

在《梁思成林徽因》这部纪录片中,真实主要体现在内容上。

首先是历史情境的再现。

走访了他们曾经走过的地方,同时收集了很多未向世人公布的照片、书信等,尤其是林徽因诗句的朗诵,让我们再次体会到她的才情与美貌。

其次,纪录片对人物的采访也增加了它的真实性,通过他们最亲的亲人和好友还原一个最真实的林徽因和梁思成。

意象在纪录片中的地位不可小觑。

中国古人对意象的定义为:情景交融。

这里说的情和景是指情景的融会和畅、一气流通。

在艺术作品中,作者往往通过意象发挥作用,意象更多体现了审美情感。

一个空镜头或者是某个物在影片中反复出现,这对于片子的感情升华都有很重要的作用。

比如落叶和雨水烘托人物的悲伤,大红灯笼和花儿烘托人物的喜悦。

旗袍在《花样年华》中最能体现上个世纪60年代香港特制的就是女人身上的旗袍。

浅析纪录片《梁思成与林徽因》

浅析纪录片《梁思成与林徽因》

息便相伴而来 。画面的寓意告诉我们林父 的生命 像秋叶样凋零
了。
很好的 口碑 。 《 梁思成林徽 因》 对于真实的恪守 、 对历史的理解还
原、 普及 和用情都是现在趋于形式和功利的纪录片的榜样 , 在为 观众端上视觉盛宴的同时 ,也让人们对林徽 因和梁思成有 了全 面 的了解 , 更重要 的是让观众聆听了历 史的脉搏 。 本文试从 还原 历史的细节着手简单分析下纪 录片《 梁思成 与林徽 因》 。

《 梁思成林徽 因》 这部纪录片没有恢 弘的气 势和绚烂的画面 音乐 , 而更注重细腻 的刻画 , 主要体 现在 旁 白的叙 述和音乐的选 取和 画面节奏的舒缓上。 整部片子 的画面呈现灰黄色调 , 十分柔
和。 音乐大多是钢琴曲 , 有 历 史 的厚 重 感 。 在纪录片 中, 纪实和抒

二、 人物命运的展示
历史纪录片在展示人物命 运方 面主要借助两种方式 : 其一 , 关键情节点 的展示 ; 其二 , 是通过解说评论抒 发感情 。 在《 梁思 成 与林徽 因》 这部纪录片开头 , 梁思成 和林 徽因的故事就是 由一堆 尘封多 年的私人 收藏 缓缓开启 的。这些收 藏来 自美 国著名 学
为: 情景交融 。 这里说的情 和景是指情景 的融会和畅 、 一气流通 。
美情感 。 一 个 空镜 头 或 者 是 某 个 物 在 影 片 中反 复 出 现 , 这 对 于 片
,正是通过 电视纪实展示 了任务 的情 感和性格 , 正 在艺术作 品中, 作者往往通过意象发挥作用 , 意象 更多体现了审 雎不辱使命》
是 通 过 这 些 对 人 物 情 感 和 内 心 世 界 的 细 腻 刻 画 令 林 徽 因 的形 象
更加栩栩如生 。

纪录片《梁思成与林徽因》观后感 6篇

纪录片《梁思成与林徽因》观后感 6篇

纪录片《梁思成与林徽因》观后感6篇《梁思成林徽因》纪录片观后感我在很早之前就听说过梁思成林徽因这两个名字,只知是民国时代的知识分子,其他的就一概不知了。

我感觉这8天真的学到了很多很多,而且8集纪录片《梁思成·林徽因》画面素美,配音女音清丽男声富有磁性。

里面最有感染力的画面是梁先生等营造学社绘制的中国古建筑的图样。

先来说说我最喜欢的第三集佛光,这里的佛光指的是五台山佛光寺,这是我国唐朝木构建筑的可能唯一孤本,但在梁思成林徽因到来之前,佛光寺只是蝙蝠和臭虫栖身之地。

这集主要讲述了从1932年到1937年仅六年间,中国营造学社社员的足迹遍及河北、山西、陕西等地,留下了一套研究中国建筑的科学完备的稀世珍宝,以及1937年7月,梁思成林徽因迎来了他们人生道路上最辉煌的一刻,他们发现了梦寐以求的唐代木构建筑——五台山佛光寺。

我最喜欢这集纪录片的原因是第三集既没有第四集的凄惨,也没有第六集的辉煌。

而且在林徽因的一生中,这也是一段最快乐的时光。

亲情、友谊、思索、创作一切都在她的笔下盛开。

同时也是在这一阶段,他们生命中最重要的朋友费正清夫妇走进了他们的生活,他们的命运也开始了逆转。

印象最深的是第八集古城,古都北京——无以伦比的都市杰作,在“把首都建设成生产城市”的总纲领指导下,妨碍这一目标的一切事物,都面临去留存废的抉择。

视频中讲述了很多很多,例如伦敦,巴黎都在革命胜利后早早的拆除了自己的城墙,而梁思成想留住这世界上已经幸存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最后杰作,梁先生认为故宫和城墙是一个整体,1951年4月在《新观察》上,梁思成撰文:北京,无与伦比的都市杰作。

1952年1月,林徽因在《新观察》开设“我们的首都”专栏,并且向新中国详细介绍北京——这个千年古城的价值。

在保护北京古城的方案受挫后梁思成又开始思考建筑物的民族形式问题,后续又做出了很多的努力,可以说为寻回知识的尊严、历史的尊严、美的尊严,梁思成林徽因付出了何其昂贵的代价!关于建筑,梁思成奠基了中国的建筑学,写了《中国建筑史》,他一生致力于研究和解读了李诫的《营造法式》。

梁思成与林徽因纪录片观后感

梁思成与林徽因纪录片观后感

梁思成与林徽因纪录片观后感《梁思成与林徽因》是一部以中国建筑师梁思成和林徽因为主线,探讨二十世纪中国现代建筑与艺术发展的纪录片。

通过对两位杰出人物的生平、事迹、作品等方面进行深入解析,该片展现了他们在中国文化史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

作为一名观众,我深受启发,对二人的艺术追求与情感纠葛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该纪录片以叙事性极强的方式呈现了梁思成与林徽因的生平故事。

梁思成作为中国现代建筑史上的重要人物,他的学术贡献和对中国传统建筑的保护与研究,使他成为了中国建筑史上一位不可忽视的人物。

他所信奉的“人本主义”的设计理念,对中国建筑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与此同时,林徽因作为中国现代建筑史上的女性先驱,她独特的艺术眼光和对美的追求,使她成为了中国现代建筑史上不可或缺的存在。

纪录片以两位主人公在北大读书时的相识为开端,通过对他们聚散离合的描写,展现了他们强烈的爱国情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执着与对艺术的热爱。

片中不仅展现了他们在建筑事业上的杰出贡献,还反映出他们在时代的变迁中所遭遇的困境和挑战。

梁思成与林徽因的感情纠葛也是该纪录片的一大看点。

两人在艺术理念上的共鸣以及建筑创作上的合作,为中国现代建筑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然而,他们的婚姻却并没有走向顺利。

纪录片中,对两位主人公的感情纠缠与婚姻困境做了深入剖析,让观众对他们之间复杂而真挚的亲情和爱情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

梁思成与林徽因的建筑作品也是本片的重要亮点。

从北平南长街的红墙白瓦到西安碑林的千年古韵,从广东侨乡的西关到北平城市规划,两位主人公都在建筑领域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们对中国传统建筑的研究和保护,让现代建筑承载了更多的历史与文化的内涵。

通过对他们设计的建筑作品的解读,观众可以更深刻地领略到他们对建筑艺术的追求和创新。

该纪录片的艺术表现力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导演运用镜头语言和剪辑手法,将梁思成与林徽因的生活场景、作品和史料材料巧妙地结合,以流畅的叙事和精美的画面让观众身临其境。

历史上的今天丨豆瓣9.4《梁思成林徽因》:提起他们,不该只想到八卦

历史上的今天丨豆瓣9.4《梁思成林徽因》:提起他们,不该只想到八卦

历史上的今天丨豆瓣9.4《梁思成林徽因》:提起他们,不该只想到八卦1.1127年1月9日,“靖康之变”北宋灭亡2.1283年1月9日,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慷慨就义3.1529年1月9日,心学大师王阳明逝世4.1896年1月9日,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诞生5.1928年1月9日,蒋介石东山再起,复任总司令6.1936年1月9日,一代侠盗燕子李三逝世7.1972年1月9日,建筑学家梁思成逝世8.2007年1月9日,苹果发布“iPhone”第一代智能手机9.2015年1月9日,我国“氢弹之父”于敏获国家最高科技奖10.2017年1月9日,赵忠贤、屠呦呦获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文章转载自:博物馆丨看展览十年前,一部历时三年才拍摄完成的纪录片,在央视一经播出便好评不断,以至于到了今天,它的豆瓣评分依然高达9.4。

这部纪录片的女主角被胡适誉为是中国的一代才女,也许你并不曾深入了解过她,但你一定听过她的那句“你是人间四月天”。

是的,她就是那个集才华和美貌于一身的女子——林徽因。

▲向左滑动查看第二张林徽因个人照正如大家所知道的那样,作为一个知名作家,她有散文、诗歌、小说、剧本等著作傍身;作为一个“民国女神”,诗人徐志摩、哲学泰斗金岳霖和建筑学家梁思成都倾心于她。

不过,她还有另一个更值得被记住的身份——我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

那么这个身份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答案不算长,我准备用一部纪录片的时间来回答,你准备要听了吗?故事要从她的父亲开始讲起。

林徽因的父亲名叫林长民,是写下著名的“与妻书”的革命志士林觉民的哥哥,也是一个政治家。

想通过从政开启中国立宪政体的林父,与发起戊戌变法的梁启超可谓是志同道合,两人也因此成为了密友。

而梁启超的长子便是本片的男主角——梁思成。

▲向左滑动查看第二张梁思成个人照除了政见,林长民和梁启超在对子女的教育理念上也出奇地一致——他们都希望儿女能够成为中西合璧的新型知识分子。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以后,促发者之一的林长民便辞去了外交委员会委员一职,带着爱女林徽因踏上了旅欧之路。

6第六集 荣耀 纪录片《梁思成与林徽因》解说词(全八集)

6第六集 荣耀 纪录片《梁思成与林徽因》解说词(全八集)

第六集荣耀旁白:1946年7月,梁家结束九年流亡生活。

九年前,在五台山佛光寺发现两个月后,梁家开始了流亡生活。

1938年,昆明;1940年,龙头村;1941-1946年,四川李庄;1946年,返回北平前。

九年后的林徽因已无力站着和朋友合影。

医生警告说,她的生命已不足五年。

1946年7月底,结束九年流亡生涯,梁家终于回到北平。

回到北平不久后的一天,女儿和妈妈坐三轮车路过北海团城。

梁思成林徽因之女梁再冰:“当时那里有两个很漂亮的牌楼,一个叫金鳌,一个叫玉蝀。

我们是坐三轮,我妈在后头,我在前面。

走到那个地方的时候正好是下午,夕阳西下的时候。

我妈就说,就在后头的三轮车上大喊,说‘梁再冰,回头看。

’我回头一看,确实是非常非常美。

”旁白:历经八年战乱,和平日子的一草一木都分外美丽。

然而,中国人的不幸远未结束。

在梁家尚未返回北平的1946年春,国共停战协定墨迹未干,东北响起了隆隆炮声。

此前一年,在抗日战争胜利即将到来之际,梁思成满怀对和平和建设的憧憬,上书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建议战后在清华设立建筑系。

梁思成致梅贻琦的信1945年:“月函我师,母校工学院成立以来,已十余载,而建筑学始终未列于教程。

国内大学之有建筑系者,现仅中大、重大两校而已。

抗战军兴以还,各地城市摧毁已甚。

将来盟军登陆,国军反攻之时,且将有更猛烈之破坏,战区城市将尽成废墟。

英苏等国,战争初发,战争破坏方始,即已着手战后复兴计划。

反观我国,不惟计划全无,且人才尤为缺少。

”旁白:作为一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开始思考在焦土之上如何重建家园。

清华大学批准了梁思成的请求,决定聘任他担任建筑工程学系主任。

同时,与中国营造学社合作,成立建筑研究所,梁思成任所长。

战火逼近前夕,北平尚有些许安宁。

饱受煎熬的学者们从大西南返回校园,北平的各个大学在1946年秋正式复课。

新学期开始之际,梁思成匆匆赶赴美国。

他受国民政府教育部委托,赴美国考察战后建筑教育,并应耶鲁大学邀请,前去讲授中国建筑和艺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集纪录片《梁思成与林徽因》解说词【按】在网上搜索这部纪录片的时候,没能找到完整的解说词。

这里的解说词全本是根据网友窗子内外所提供的版本整理而成的。

在此特表衷心感谢。

——唐婉祺2014/12/21第三集佛光旁白:1932年初,一位美国青年来到北平。

《费正清对华回忆录》:“1932年,乘火车越过冬季的华北平原,缓缓驶入这座有着500年城墙环绕历史的古城,依旧让人情绪激动,因为直到20世纪60年代,北京仍然是世界上最引人瞩目的筑有围墙的城市。

”旁白:牛津大学博士研究生John Fairbank(费正清)(1907-1993年)来北平完成他的博士论文,研究新近对外公布的一批清朝海关档案。

这位二十五岁的年轻学者,刚刚不确定地把他的学术关注点放到这个遥远的东方国度。

不久,他的未婚妻Wilma(费慰梅)到来。

他们于北平一座漂亮的四合院举行了婚礼,新娘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的女校拉德克利夫学院,学习美术。

Wilma(费慰梅)喜爱水彩画,喜欢中国艺术。

初到北平,各种学术研究活动和苦学中文,占据了John Fairbank(费正清)大部分的时间,Wilma(费慰梅)则和来拜访他们的妹妹玛利亚一道用她们的画笔,留下了她们记忆中的北平。

玛丽亚Marian Cannon Schlesinger 费慰梅的妹妹:“我清楚地记得那趟火车旅行。

当时正值中国的农历新年,所以每个人都换上漂亮的新衣,所有孩子都穿着那种有可爱的动物装饰的衣服、鞋子。

当然还有那些胡同,不知道那些胡同是否还在。

还在吗?希望都还留着。

……我非常清楚地记得我第一次遇见梁思成和他的妻子。

那是一个非常寒冷的冬日晚上,他们非常迷人,非常热情……他的妻子非常漂亮。

”费慰梅的回忆:“婚礼后大约两个月,我们遇见了梁思成和林徽因夫妇,谁都没料到这段友谊日后会持续如此长久……我们一见钟情。

”旁白:1932年,新婚的Fairbank夫妇,在北平与梁思成和林徽因不期而遇。

这对中国夫妇,既熟悉Wilma(费慰梅)生活的美国城市波士顿,也熟悉John Fairbank(费正清)正在求学的英国城市伦敦。

眼下,他们刚刚开始对这个古老国家的建筑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

梁思成也给他们新认识的美国夫妇John Fairbank和Wilma取了中国名字——费正清、费慰梅。

1932年,在费正清夫妇进入梁家生活这一年,林徽因刚刚生下第二个孩子,为了纪念那部中国古代建筑经典《营造法式》的作者李诫,他们为儿子取名从诫。

此前一年,他们刚刚从东北搬到北平,租下了位于东城区的北总布胡同三号院。

女儿梁再冰的回忆:“这所房子有两个虽然不大却很可爱的院子。

我记得,小时候妈妈常拉着我的手,在背面的院子中踱步,院里有两棵高大的马樱花树和开白色或紫色小花的几棵丁香树,客厅的窗户朝南,窗台不高,有中式窗棂的玻璃窗,使冬天的太阳可以照射到屋里很深的地方。

妈妈喜爱的窗前梅花,泥塑的小动物,沙发,和墙上的字画都沐浴在阳光中。

”旁白:作为梁家的长兄、长嫂,梁思成和林徽因承担着照顾弟弟妹妹的重任。

梁家的这个四合院里,也总是充满了来来往往的亲戚朋友。

费慰梅的回忆:“对于我闯入梁家的生活,起初是徽因母亲和佣人疑惑的眼光。

尽管有种种不是,但不久我的来往得到了认可。

我常在傍晚时分骑自行车或坐人力车到梁家,穿过内院去找徽因。

我们在客厅一个舒适的角落坐下,泡上两杯热茶后,就迫不及待地把那些为对方保留的故事一股脑倒出来……”1937年林徽因给费慰梅的信1937年:“我从未料到我还能有一位女性朋友,遇见你真是我的幸运,否则我永远也不会知道和享受到两位女性之间神奇的交流……”旁白:与费正清夫妇的通信,从他们在北平相识就开始了——梁思成林徽因之子梁从诫:“这封信是写给费正清和费慰梅的。

称呼是最亲爱的慰梅和正清……菲丽丝(Phyllis是林徽因的英文名字)……菲丽丝签名的。

我们叫费慰梅叫费姨,小弟是我,宝宝是梁再冰,我姐姐。

”《费正清对华回忆录》:“梁思成夫妇对于我们此次中国之行意义非凡。

如果把我和威尔玛看作是中美间文化交流的使者,那么就必须把他们包括进去。

此外还有他们亲密的朋友和邻居——金岳霖教授。

1895-1984年”旁白:清华大学教授金岳霖比梁思成大六岁,他曾经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学习商科,但不久,兴趣转向,于是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和伦敦大学,学习政治学、哲学,成为逻辑学家。

回国后创办了清华大学哲学系,担任首任系主任。

从北总布胡同开始,他几乎一直与梁家比邻而居,是梁家最亲密的朋友。

北总部胡同三号就是今天北京东城区的北总布胡同二十四号院。

三十年代,这里相邻的两个院子,成了周末朋友聚会的场所。

除了梁林夫妇和金岳霖,经常光顾的朋友多为留学英美的学者,一些文坛新人也慕名前来。

《才女林徽因》萧乾:“我怯怯地随着沈(从文)先生,跨进了总布胡同那间有名的太太的客厅,那是我第一次见到林徽因,她对我说的第一句话是:‘你是用感情写作的,这很难得。

’给了我很大的鼓舞。

她说起话来,别人几乎插不上嘴。

她的健谈,决不是结了婚的妇人那种闲言碎语,而常是有学识、有见地、犀利敏捷的批评。

”金岳霖给费正清夫妇的信1947年:“年轻人来这里倾听一位女子的妙语连珠,人所共知她的爽直前卫,拥有天赋和聪明,(哦!她讨厌做聪明人)她激情无限、创造力无限,她的诗意(不仅仅是她能写诗歌)、她敏锐的感受力和鉴赏力,总之,人所渴求的她应有尽有,除却学究气。

学究气的反面是丰富多彩,一个人学究气越重也就越丧失色彩。

我宁愿自己更富于色彩,看看徽因是多么丰富多彩,而可怜的我!如此苍白,彻头彻尾的苍白!……”《费正清对华回忆录》:“徽因是一位极富创造力的天才作家、诗人,有着极其敏锐的感受力和广博的兴趣,在社交场合洋溢着迷人的魅力。

在家中,或者在任何场合,所有的人总是围着她转。

”梁思成林徽因之女梁再冰:“我妈这个人很爱说话……她很健谈,所以人家都记得她。

到了人多的时候,好像就我妈一人在那说,侃侃而谈。

她为什么爱说呢,我也想了想,她的思维方式跟我父亲不大一样。

我父亲是想很多事情,他自己心里想,你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我妈可不一样,她是一边想一边说,她的思维过程你可以看得见的。

后来我在想,我妈是1955年去世的,正好是我们大搞政治运动之前,她那个劲……碰到运动恐怕够她受的。

”林徽因给沈从文的信:“我认为最愉快的事都是一闪亮的,在一段较短的时间内,迸出神奇的,如同两个人透彻的了解,一句话打到你心里,使得你理智和情感,全觉到一万万分满足。

如同相爱,在一个时候里,你同你自身以外另一个人,互相以彼此存在为极端的幸福;如同恋爱,在那时那刻,眼所见、耳所听、心所触,无所不是美丽,情感如诗歌自然的流动,如花香那样不知其所以。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林徽因1934: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在春的光艷中交舞着变。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

”旁白:在林徽因的一生中,这是一段最快乐的时光。

亲情、友谊、思索、创作,一切都在她的笔下盛开。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林徽因1934:那轻那娉婷你是鲜妍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你是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旁白:1928年,国民政府建都南京,国家表面统一,军阀间的兵戈之争,却依然未熄。

此时南方的星星之火愈燃愈烈,强邻的凶猛身影也正日益逼近,然而,令后人不无感慨的是,恰在那一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步入了快速发展的所谓“黄金十年”。

一边是此伏彼起的枪炮和硝烟,一边是正在展开的建设蓝图。

兵来匪往的荒野中,非常不和谐地行走着几位自带行李铺盖卷、背着测量仪器考察古建筑的学者。

《宝坻县广济寺三大士殿》梁思成1932年:“那天还不到五点预计开车的时刻,我们就到了东四牌楼长途汽车站,一直等到七点,车才来到。

汽车站在猪市当中,北平市每日所用的猪都从那里分发出来,所以,我们从两千多只猪惨号声中,上车向东出朝阳门而去。

”《正定古建筑调查纪略》梁思成1933年:“下车之后,头一样打听住宿的客店,却都是苍蝇爬满、窗外喂牲口的去处。

我们走了许多路,天气又热,不禁觉渴,看路旁农人工作正忙,由井中提起一桶一桶的甘泉,决计过去就饮,但是因水里满是浮沉的微体,只是忍渴前行。

”林徽因给梁思庄的信1936年:“思庄,出来已两周,我总觉得该回去了。

什么怪时候赶什么怪车都愿意,只要能省时候。

每去一处都是汗流浃背的跋涉,走路工作的时候,又总是早八至晚六最热的时间里,这三天来可真是累得不亦乐乎。

吃的也不好,天太热也吃不大下,因此种种,我们比上星期的精神差多了。

整天被跳蚤咬得慌,坐在三等火车中,又不好意思伸手在身上各处乱抓,结果浑身是包。

”旁白:但每一次考察中的新发现,显然是解除一切旅途艰辛的良药。

《正定古建筑调查纪略》梁思成1933年:“转轮藏前的阿弥陀佛,依然是笑脸相迎,,于是绕过轮藏之后,越过没有地板的梯台,再上大半没有地板的楼上,发现臧殿上部的结构,有精巧的构架,与《营造法式》完全相同的斗拱,和许多许多精美奇特的构造,使我们高兴到发狂。

”《山西通信》林徽因1934年:“居然到了山西,天是透明的蓝,白云更流动得,使人可以忘记很多事。

更不用说到那山山水水、小堡垒、村落、反映着夕阳的一角庙、一座塔,景物是美到使人心慌心痛。

”《宝坻县广济寺三大士殿》梁思成1932年:“抬头一看,殿上部并没有天花板,《营造法式》上所称‘彻上露明造’梁坊结构的精巧,在后世建筑物里还没有看见过。

当初的失望到此立刻消失,这先抑后扬的高兴,趣味尤富。

在发现蓟县独乐寺几个月后,又得见一个辽构,实是一个奢侈的幸福。

”《山西通信》林徽因1934年:“教书先生出来了,军队里兵卒拉着马过来了,几个女人娇羞的手拉着手,也扭着来站在一边了,小孩子争着挤,看我们照相、拉皮尺量平面,教书先生帮忙我们拓碑文。

说起来这个那个庙都是年代可多了,什么时候盖的,谁也说不清了。

年代多了吧,他们骄傲的问。

‘多了多了,’我们高兴地回答:‘差不多一千四百年了’。

‘呀,一千四百年!’我们便一齐骄傲起来。

”1936年林徽因《深笑》“是谁笑得那样甜那样深那样圆转一串一串明珠大小闪着光亮迸出天真清泉底浮动返流到水面上璀璨分散是谁笑成这百层塔高耸让不知名鸟雀来盘旋是谁笑成这万千个风铃的转动从每一层琉璃的檐边摇上云天”旁白:一次又一次的意外惊喜、骄傲,散落在中国各处的古建筑,被这些执着的中国学者一一发现、拍摄、测量,记录在他们的考察报告中。

但战乱的中国民生凋敝,何况几座旧时的建筑。

那些建筑此时最合适的用途,是驻扎兵士、堆积粮草。

《华北古建调查报告》梁思成1940年:“在较保守的城镇里,新潮激发了少数人的奇思异想,努力对某个‘老式的’建筑进行所谓的‘现代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