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青少年犯罪法制教育课优秀课件
预防青少年犯罪法制课课件
![预防青少年犯罪法制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5d0d963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05.png)
案例三:青少年盗窃案件
总结词
盗窃是青少年犯罪中较为常见的一种, 它对个人和社会造成极大的危害和影响。
VS
详细描述
青少年盗窃案件通常发生在家庭、学校、 公共场所等地方,表现为偷窃财物、盗用 他人账号等形式。这种犯罪不仅对受害者 造成经济损失,还可能对青少年本人造成 心理上的创伤和影响,甚至可能导致其走 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社会原因
社会环境复杂
社会环境复杂多变,不良文化、网络暴力等可能对青少年的价值观和行为产生负 面影响。
法律制度不完善
法律制度的不完善可能导致青少年钻法律的空子,对法律缺乏敬畏之心,从而走 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03
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措施
加强家庭教育
家长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和行为习惯,培养孩子积极向上 的性格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青少年犯罪的危害
01
02
03
社会危害性
青少年犯罪给社会带来极 大的危害,包括财产损失、 社会治安问题等。
个人成长障碍
青少年犯罪对个人的成长 和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可 能导致心理问题、学业和 就业困难等。
家庭破裂
青少年犯罪往往导致家庭 关系紧张,甚至破裂,给 家庭带来巨大的伤害。
02
青少年犯罪的原因
预防青少年犯罪法制课课件
contents
目录
• 青少年犯罪概述 • 青少年犯罪的原因 • 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措施 • 青少年犯罪案例分析 • 青少年法制意识的培养 • 结语
01
青少年犯罪概述
青少年犯罪的定 义
青少年犯罪
指未满18周岁的青少年违反国家 法律法规,实施具有社会危害性 的行为。
预防青少年犯罪
家长应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和交流,及时了解孩子的想法和需求,帮助孩子解决学习 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预防犯罪》PPT优秀教学课件
![《预防犯罪》PPT优秀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2a60c2c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a1.png)
小 1 刑法的作用和内容 结
(1)刑法作用: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 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 (2)刑法内容:它明确规定了什么行为是犯 罪,以及对犯罪应当判处什么样的刑罚。
了解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
严重社会危害性 刑事违法性 应受刑罚处罚性
犯罪的最本质特征
犯罪的法律标志
犯罪的严重社会危 害性和刑事违法性 的必然法律后果
③不良行为是小节,对个人成长无关紧要 ④预防违法犯罪应该从杜绝不良行为开始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B )8.下面几幅图说明
A.一般违法和犯罪都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 B.有不良行为不及时改正,有可能发展为犯罪 C.一般违法与犯罪承担的法律责任是相同的 D.有不良行为的人一定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解析】图文信息说明违法犯罪往往是从不良行为开始的,有了不良行为如不及时改 正,发展下去就有可能走向违法犯罪,B符合题意;A错误,一般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 害相对轻微;C错误,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承担的法律责任不同;D错误,说法过于绝 对。故选B。
( B )5.任某因制售盗版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玩偶,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并 处罚金4万元。下列对此案件解读正确的有 ①触犯了刑法 ②能够彻底解决制假售假问题 ③属于一般违法行为 ④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题文中,任某的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受到了刑罚处罚, 属于刑事违法行为,①④正确;②错误,“彻底解决”的说法过于绝对;③错误,任某 的行为属于严重违法行为。
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预防犯罪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犯罪的基本特征及刑罚的种类;知道犯罪的危害性,懂得不良行为 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课件(共30张PPT)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课件(共3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0519c67f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801f06c.png)
嫌疑人家属拒绝配合
根据受害人姑姑王女士提供的信息,在案发当晚, 警方根据监控证据前往嫌疑人张某家进行询问时, 对方家属以“不想让他们来问孩子,怕把孩子吓到” 为由拒绝配合警方调查,直到当地村支书上门调解, 警方与受害人家属才得以进行问询。案发后,据王 女士说明,嫌疑人家属们至今并未出面致歉,并且 “其中两户人家已经人去楼空了”。
01 被掩埋的他
犯罪过程
根据当前警方调查以及受害人家属提供的信息:3名嫌疑人 先使用受害者的手机通过微信将其账户余额内的191元人 民币转至其中一人账户内,而后其中2人留下看守受害人, 1人返回家中取得铁锹;之后,3名嫌疑人使用铁锹对受害 人进行殴打,造成多处致命伤,随后选择“埋尸”,将受 害者埋入一个废弃蔬菜大棚内(据发掘后估算,坑深约1米, 长约1米,宽约60厘米),该地离其中一名嫌疑人家仅有约 百米的距离。 埋尸完成后,三名嫌疑人将受害人的手机丢弃至附近的沼 泽当中销毁证据。
3月10日晚间,家属因无法找到受害人,于晚10点,选择报案。警方通过调取附近监控 发现,3月10日下午3点多,小光与3名嫌疑人在一起,并且他还坐在张某的电动车后座 上。
3月10日晚间至3月11日凌晨,警方对3名嫌疑人进行询问,但三人均表示不再见到过受 害人。
01 被掩埋的他
事发经过
3月11日
3月11日凌晨,受害人父亲王先生在补办受害人手机卡后重新登录受害人 微信账号,并发现受害人曾进行过微信转账。将该信息告知警方后,警方 再次对嫌疑人进行盘问。同日,邯郸红十字蓝天救援队发布公开寻人启事, 其内容称3月10日下午1点多,小光去找同学玩,随后被一名年龄相仿但不 是同学的人带走。警方第二次盘问过程中,在监控视频和转账记录的证据 下,有犯罪嫌疑人推翻先前口供并交代案发经过,透露埋尸地点。随后, 受害人家属收到了肥乡区公安局的立案告知书,案由为“故意杀人”。警 方在得知埋尸地点后于当日开始遗体挖掘工作,并在当地北营村南的废弃 蔬菜大棚内,掘出受害人遗体,受害人舅舅参与了遗体辨认。
预防青少年犯罪法制课PPT课件
![预防青少年犯罪法制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5404951f121dd36a22d8256.png)
传播淫秽的读物或者音像制品等
制作
复制 出售、出租
制作、复制、出售、出租或者传 播淫书、淫画、淫秽录像或其它 淫秽物品的,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三百元以下罚款,或者依照规定 实行劳动教养,构成犯罪的,依 法追究刑事责任。。
传播
第14页/共34页
进行淫乱或者色情、卖淫活动
严厉禁止卖淫
已满十六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经满十四周岁 不满十六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 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 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 轻或者减轻处罚。
第8页/共34页
02 青少年犯罪的类型与处罚标准
第9页/共34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
第18页/共34页
第19页/共34页
毒品吸食可使人成 瘾,导致消化系统 并发症,心血管系 统的危害,神经系 统的危害,皮肤差, 精神出现疾病,艾 滋病等,甚至死亡。
第20页/共34页
参与赌博,屡教不改
赌博或者为赌博提供条件 的,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可以单处或并处三千元以 下罚款,或者依照规定实 行劳动教养,构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29页/共34页
青少年纵火案件
2000年12月17日晚,户县15岁少年王某为图好玩竟想制造火 灾。他先将一堆麦草点燃,但因火势较小没有引起他人注意, 又窜到同村张某家老屋处,用火点燃一把干麦塞入门洞引起大 火后,王某便躲在暗处观看村民救火。火越烧越大,烧毁了房 屋,烧死了一头耕牛和一些用具,损失达7000余元。法院鉴于 王某未成年,遂依法作出减轻处罚判决。判处王某有期徒刑8 个月,其父母赔偿受害人的全部经济损失7000余元。
法制进校园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中小学生法制教育PPT课件
![法制进校园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中小学生法制教育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0670da5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ee.png)
同学们,审视以上案例,我们应当从中受到哪些启示呢?
我想应是5句话,15个字
慎交友
立大志
善慎独
敢维权
要坦白
案例:
1、慎交友。
刘某、关某、李某三位七年级学生在短短的一个月之内,作案十多起,抢劫现金二百余元。三位同学沾染了社会上 一些不良风气,称兄道弟,哥们义气是非不分,良莠不辩,以至胆大妄为,以身试法。和人交往,一定要慎重,牢 记古人忠告:“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不要和那些心术不正的人交往,更不要和校外的劣迹者同流合污。
四、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
通常称“敲竹杠”这种行为小则违法,大则犯罪。 如我市某技校一团委副书记文秀,乘全校教师开会时溜进老师 的办公室,在抽屉中发现出好的期中考试的《数学》试卷,就 用纸抄下来,抄的时候被同班同学月娥发现。那次的期中考试 文秀考了98.5分。月娥因掌握文秀抄试卷的事,就经常以借为 名向文秀索要钞票和好的衣服。过了一阶段,文秀偷看试卷的 事也在同学中间传开了。文秀认为是月娥说出去的,“你不仁, 我不义”,主动向班主任坦白了偷看试卷,月娥敲其钱、衣服 的事。一星期后,两人分别被学校作了处分。
➢ 《经济合同法》
➢ 《环境保护法》
➢ 《义务教育法》
➢ 《未成年人保护法》
➢ 《治安管理处罚条 例》
➢ 《交通管理法规》
常见的违法行为
1、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行为包括:
• 扰乱公共秩序 • 妨害公共安全
• 侵犯公私财物 •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
2、违反交通管理法规的行为 3、违反义务教育法的行为 4、违反环境保护法的行为 5、民事侵权的行为
五、偷窃、故意损坏财物
(一)偷窃
偷窃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数量较少的财物的行为。
法制教育--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ppt课件
![法制教育--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279172f02020740be1e9b8c.png)
11
PPT课件
犯罪处罚的种类有哪几种?
主刑的种类如下 (一)管制 (二)拘役 (三)有期徒刑 。 (四)无期徒刑 (五)死刑。 附加刑的种类如下 (一)罚金 (二)剥夺政治权利 (三)没收财产。 (四)驱逐出境。
联系
它们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 鸿沟
16
PPT课件
17
PPT课件
不良 行为
违法
犯罪
18 PPT课件
请判断
王某某抢劫了张女士一条金项链,因其作案时刚满十四 周岁而不满十八周岁,所以,王某某不负刑事责任。 A、正确 B、错误
√
为什么?
答: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 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 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 责任。
31
PPT课件
3.王某是一名职高学生,2008年刚入校不久就迷恋上了赌博游戏机,越赌越输, 越输越赌。2009年5月,小王为了获得足够的赌资,持刀抢劫下晚班的谢女士, 被判有期徒刑。王某的事例说明( B ) A.赌博危害人的身心健康 B.赌博会诱使人走上犯罪的道路 C.赌博会破坏家庭的幸福 D.赌博游戏机的存在必定会引发
李某等三人的行为是一般违法行为
14 PPT课件
请你判断:
1.犯罪是违法的,违法行 为一定是犯罪。
2. 任何违法行为都熬受 到法律的处罚。
这些观点对不对?
15 PPT课件
关系 共同点
Hale Waihona Puke 一般违法 犯罪 都是违法行为 都具有社会危害性 都应承担法律责任 危害大, 情节严重 刑罚处罚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主题班会课件(共23张PPT)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主题班会课件(共2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249b0e09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95.png)
政府应加大对未成年人犯罪的打击力 度,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营造良 好的社会环境。同时,媒体和社会组 织也应积极参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 作。
THANK YOU.
谢谢您的观看
社会综合治理不够
有的地方社会治安状况较差,对未成年人犯罪的防范和打击力度不 够。
对未来防止未成年人犯罪的建议与展望
要点一
加强德育教育
学校应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注重培养 学生的道德品质、法制观念和公民意 识。
要点二
完善家庭教育
家长要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自主 性和道德责任感,建立和谐的家庭关 系。
要点三
家庭监管
家长应该加强对子女的监管,了解子女的行踪和交友情况,及时发现和纠正不良行为。
学校预防
01
加强道德教育
学校应该注重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树立正
确的价值观念。
02
强化法制教育
学校应该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制素养,引导学生
遵守法律法规。
03
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学校应该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加强对校园安全和校园秩序的管理,预
破坏社会稳定
未成年人犯罪会引发社会混乱 ,破坏社会秩序和安全。
损害公共利益
未成年人犯罪会损害社会的公共 利益,如财产损失和声誉损失。
阻碍社会发展
未成年人犯罪会阻碍社会的进步和 发展,影响社会文明的进程。
未成年人犯罪对家庭和个人的危害
家庭破碎
未成年人犯罪往往会导致家庭破碎,家庭成员受到极大的心理和 精神伤害。
防学生不良行为的发生。
社会预防
加强社会治安管理
政府和社会组织应该加强社会治安管理,净化社会环境 ,减少社会上的不良因素对未成年人的影响。
青少年犯罪预防教育课件
![青少年犯罪预防教育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1352e31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dc.png)
青少年犯罪预防教育课件一、引言犯罪是社会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而青少年犯罪在当前社会中越来越严重。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青少年犯罪预防教育变得至关重要。
本课件旨在为教师们提供一个有效、全面的青少年犯罪预防教育课程。
二、课程目标1. 了解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和影响。
2. 掌握预防青少年犯罪的策略和措施。
3. 培养青少年正确的法律意识和道德观念。
4. 增强青少年自我保护能力。
三、课程内容1. 青少年犯罪概述- 青少年犯罪定义- 青少年犯罪常见类型- 青少年犯罪的原因2. 青少年犯罪的影响- 对个人的影响:未来发展、心理健康等- 对家庭的影响:家庭关系破裂、经济负担等- 对社会的影响:社会秩序混乱、安全问题等3. 预防青少年犯罪的策略和措施-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关怀、沟通交流等- 学校教育的作用:德育教育、心理辅导等- 社会环境的影响:法律法规、社会秩序等- 媒体的引导责任:正确引导青少年价值观4. 培养青少年正确的法律意识和道德观念- 法律意识的培养:学习法律知识、参与法制教育等- 道德观念的培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观念、亲身体验情感交流等5. 增强青少年自我保护能力-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学习交通安全知识、网络安全等- 紧急情况的应对方法:获悉紧急号码、自我保护技巧等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课件内容,传递知识。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或全班讨论,培养其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角色扮演法:通过角色扮演游戏,让学生体验不同情境下的正确认知和行为。
4. 多媒体展示法:运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加强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五、教学反馈1.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作业,例如写一篇关于如何预防青少年犯罪的短文。
2.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3. 知识测验:进行一定的知识测试,检查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
六、总结通过本课程的学习,青少年将认识到犯罪的严重后果以及预防犯罪的重要性。
认识与预防青少年犯罪主题教育PPT课件
![认识与预防青少年犯罪主题教育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bb6ab71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e6.png)
青少年犯罪原因分析
Analysis on the causes of juvenile delinquency
社会原因
Social reasons
社会不良现象对青少年的影响不容忽视。现在人们所说的“黄色”、“灰色”和“黑色”“三色污染”,对青少年的危害尤其为甚!
文化市场的“黄色污染”
低级、庸俗的文化会侵害、腐蚀人们的 灵魂。目前,在文化市场上,图书报刊、 音像制品中充斥着大量的封建迷信、凶 杀暴力、淫秽色情及其它不健康的内容, 对社会文化造成了比较严重的污染。
为人父母者,应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和爱好,给孩子做好表率。
注意家教方法,因人而教。
父母教育方法不当,过分溺爱和纵容,不仅教不好,反而把孩子推向邪路。
教子不力,应承担相应责任。
针对青少年犯罪,建议在法律责任中加入对父母的处罚条文,以督促父母教育好自己的子 女。
如何预防青少年犯罪
How to prevent juvenile delinquency
犯罪行为是一系列因素的表现,这些因素既是个别的,又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并且交织在一起,如果孤立地看待这些因 素,就一定会歪曲其性质。”
“任何孤立的引起犯罪的决定性因素,都不能发生犯罪,犯罪的产生不仅要具备许多决定性的引起犯罪的因素,而且要具备 一定的环境条件、个人的人格特征,尤其是不同类型犯罪的巨大差异。”
从属性犯罪。
青少年由于思维尚不成熟及社会经验的不丰富,容易成 为成人犯罪时控制的对象,并且青少年由于对好坏的识别 能力差,在作案时处于一种死心塌地的从属地位。
团伙性犯罪。
青少年以一定的特征如地域、性格、年龄、同学等形式一个个的团伙,经常聚在一起,形成一附和,或碍于情面 不好推辞共同作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不要
• 1、不要吸烟喝酒。 • 2、不要接触校外不良社会青年。 • 3、不要观看、收听色情、淫秽,暴力的音
像制品、读物等。 • 4、不要打架斗殴,要善待他人,和同学和
睦相处,不要用优越感去刺激他人。
• 5、不要携带管制刀具。 • 6、不要盗窃,故意损坏财物。 • 7、不要上网打游戏、赌博、聊天等。
• 3、青少年自身的原因。
网络对青少年特别是未成年人身体 和精神方面带来的危害:
• 头脑发育受到影响,导致植物神经紊乱, 体内激素水平失衡,使免疫功能降低,引 发紧张性头疼、焦虑,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 出现“网络成瘾综合症”等心理疾病。
如何正确对待网络:
• 网络更是一种工具,是给我们用的,而不 是玩的,学会用的人是聪明人,只会玩的 人则是愚蠢的。
2、什么是违法行为?
• 违法行为,是指达到法定的责任年龄、具 有责任能力的人实施的违背法律、法规规 定的、有过错的、对社会有危险性或有害 的行为。
• 违法行为按其性质可分为刑事违法行为、民 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其中,危害社 会、违反刑事法律,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是 犯罪行为。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 质的特征。行为的违法性和应受惩罚性是由 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所决定的,三者不可分割。 (犯罪的三性:即行为的违法性、社会危害 性、应受惩罚性),行为情节显著轻微、危 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歌舞厅等场所; • (九)其他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三十四条规定的未成年
人不得实施的严重不良行为
• (一)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 • (二)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 • (三)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 • (四)传播淫秽读物或者音像制品等; • (五)进行淫乱或者色情、卖淫等行为; • (六)多次偷窃; • (七)多次赌博,屡教不改; • (八)吸食、注射毒品; • (九)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不得实施的不良行为
• (一)旷课、夜不归宿; • (二)携带管制刀具; • (三)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 (四)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 • (五)偷窃、故意毁坏财物; • (六)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 • (七)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 • (八)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
预防青少年犯罪法制教育课优 秀课件
• 一、青少年不良行为的危害;
• 二、青少年不良行为产生的 原因;
• 三、青少年不良行为的预防。
一、青少年不良行为的危害
• 当今世界有哪几大公害? • 吸毒贩毒 • 环境污染
• 青少年犯罪
1、什么是不良行为?
• 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是指违德(社会公 德)、违纪(校规校纪)、违法等越轨行 为,也就是说,轻微违法或违背社会公德 的行为。
青少年网络犯罪
• 什么是青少年网络犯罪? • 凡是青少年以网络为犯罪诱因,以互联网
为犯罪手段、犯罪地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在网吧场所和所有 与网络有直接或间接关联的犯罪行为,都 可以称之为青少年网络犯罪。
青少年网络犯罪成因
• 1、网站乱杂,内容混乱,严重腐蚀了青少 年的心灵。
• 2、网吧的经营、管理不规范,使犯罪的发 生有了适宜的土壤。
3、未成年人犯罪始于不 良行为。
不良行为发展的轨迹
• 一是吸烟——易伤害健康、诱发犯罪 • 二是旷课、夜不归宿——易受外界侵害 • 三是打架斗殴——易产生违法行为 • 四是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易发展成抢
劫 • 五是观看、收听色情、淫秽音像制品——
易诱发性犯罪
• 六是与品行不良的人交友——易近墨者黑 • 七是携带管制刀具——易导致严重违法犯罪
•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将不良行为又划 为两类 :
• 一类是不良行为; • 另一类是严重不良行为。
两者的区别
• 存在程度上的差别。 • 前者,涉及的是道德问题(道德规范);
后者,涉及的是严重危害社会,尚不够刑 事处罚的违法行为(有关的法律、法规规 范)。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四条规定的未成年人
• ③主要说明案发的时间、地点、当事人和人数等;作案者 (或受害人)的长相、身高、年龄、性别、衣着、特征等; 作案时使用的工具;相关的车辆情况等。
• ④说出你自己的姓名、性别、年龄、住址、联系电话。 • ⑤待对方挂断电话后,你再挂机。
• 第二点,注意交通安全,自觉遵守交通规 则。
• 第三点,注意消防安全,不玩火、不在野 外用火,遇到火灾要学会逃生,在校应遵 守学样关于用电方面的规定,以防火灾发 生。
二、青少年不良行为产生的原因
• 1、厌学,滋生不良行为。 • 2、好奇心的试探,引发不良行为。 • 3、放纵不良习气,产生不良行为。 • 4、无序张扬自我意识,发展不良行为 。
三、青少年不良行为的预 防
五要
• 1、要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能贪图 享受,一味的追求金钱。
• 2、要认真学习各种科学文化素质和法律知 识,只有把书念好,经常学习法律知识, 才能分清是非,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 用的人才。
• 3、要养成自觉遵纪守法的习惯,从遵守学 校规章制度做起,从小事做起。
• 4、要具备一个良好的稳定的心态。 • 5、要学会保护自己 。 • 第一点,保证自己的人身安全 。 • 报警电话:110匪警、122交通事故处理中
心、120急救中心、119火警
• 报案的正确方法:
• ①拨通报警号码。 • ②电话通了以后,将所看到的情况简明扼要的叙述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