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标准预测试卷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之小学预测试卷九

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心理学标准预测试卷(九)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本大题共20小题。
每小题2分,共40分) 1.按照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的观点,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注意、学习、记忆、思维和问题解决过程的内部组织起来的能力称为()。
A.认知策略B.言语信息C.动作技能D.智力技能2.通过综合归纳获得意义的学习称为()。
A.上位学习B.同位学习C.下位学习D.并列结合学习3.读文章标题,去猜测文中具体内容属于()。
A.头脑风暴训练B.自我设计训练C.推测与假设训练D.发散思维训练4.认知-结构学习论在教学中主张()。
A.探究法B.班级授课制C.发现法D.讨论法5.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和本质属性的学习称为()。
A.符号学习B.概念学习C.命题学习D.规则学习6.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称为()。
A.需要B.动机C.强化D.诱因7.经验类化理论的代表是()。
A.贾德B.桑代克c.布鲁纳D.奥苏伯尔8.下面四个成语或俗语中哪一句是典型的正迁移现象?()A.举一反三B.聪明过人C.思维敏捷D.物以类聚9.成就动机可区分为力求成功和避免失败两种倾向,力求成功者的成就动机()。
A.高B.低C.与避免失败者一样D.与学习无关10.品德心理结构中最具有动力色彩的成分是()。
A。
道德认识B.道德意志C.道德行为D.道德情感11.对学习过程中制定自我学习计划、实施自我监督以及自我调控的策略一般称为()。
A.学习自觉性B.元认知策略C.智力技能D.自我意识12.“这次考试失败是因为我的运气不好”,这是把失败归因于()。
A.内部的可控因素B.内部的不可控因素C.外部的可控因素D.外部的不可控因素13.阅读技能是一种()。
A.操作技能B.运动技能C.心智技能D.学习技能14.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学习结果称为()。
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心理学标准预测试卷含详解(四

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心理学标准预测试卷(四)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
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里)1.1903年,在美国出版第一本《教育心理学》的心理学家是()。
A.桑代克B.斯金纳C.华生D.布鲁纳2.教育心理学是一门()。
A.理论性学科B.应用性学科C.具有理论性与应用性的学科D.边缘性学科3.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教育教学情境中师生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心理过程、教与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B.学与教的心理规律,但以前者为主C.学与教的心理规律,但以后者为主D.学与教以及二者相互作用的心理规律4.儿童已经超越了对具体的可感知事物的依赖,使形式从内容中解脱出来,这在皮亚杰儿童智力发展阶段中属于()。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5.使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是()。
A.自我意识B.自我认知C.性格特征D.能力6.最重要和最良性的学习动力是()。
A.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期待B.学习兴趣和远大的理想C.教师的期待和远大的理想D.教师的期待和家长的期待7.在维纳的三维度归因模式中,任务难度属于()。
A.内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B.外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C.内部的、不稳定的、可控的D.外部的、不稳定的、可控的8.已经获得的知识、动作技能、情感和态度等对新的学习的影响称为学习的()。
A.迁移B.动机C.策略D.技巧9.()的根本特点是自下而上,原有经验结构是下位结构,新的经验结构是上位结构。
A.正迁移B.顺应性迁移C.重组性迁移D.垂直迁移10.关于陈述性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主要反映活动的具体过程和操作步骤B.说明做什么和怎么做C.可用来区别和辨别事物D.是一种实践性知识11.()是指空问上接近、时间上连续、形状上相同、颜色上一致的事物,易于构成一个整体为人们清晰地感知。
心理学预测试卷和练习册选择题

心理学预测试卷和练习册选择题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以了解学生的注意稳定性,情绪状态和个性特征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是(观察法)2,下列关于随意后注意的叙述,错误的是(它需要有意志的努力)3,希乐加德所说的“隐蔽观察者”是指(当时难以觉察的意识经验)4,德国心理学家费希纳对韦伯定律作了进一步的发展,由费希纳定律可知,知觉经验与刺激强度之间在数量上是一种(对数关系)5,两个声音同时到达耳朵相混合时,如果两个声音强度大致相同,频率相差较大,就会产生(混合音)6,当前得到公认的记忆的三存储模型认为,记忆加工有三个不同的阶段,它们分别是(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7,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提示了遗忘过程与(时间)的关系。
8,下列不属于学习的组织策略的是A群集B摘录C小结D划线(小结)9,人工概念是人为的,在程序上模拟的概念,这种方法的首创者是(赫尔)10,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等均属于(一般能力)11,有研究表明,同卵子双生子即使生长在不同的家庭环境中,他们的智商也有很高的相关,这说明了(遗传对智力有很大的影响作用)12,13,14,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的动机分为匮乏动机和(成长动机)俗话说:“江山易改,禀性难移。
“表明了人格的(稳定性)运动员为了追求更高,更强的目标,敢于冒险,勇于向自己的生理极限挑战,不断地刷新成绩,这种人格类型属于(体格T+型)15,拥有信息并试图进行沟通的人,指的是人际沟通基本模式中的(信息源)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个体遇到挫折时,表现出与年龄,身份不相符的幼稚行为。
这种心理防御机制称为(退行)目前,我国发展心理学家在研究中广泛采用的研究方法是(群体序列研究法)心理学的科学性质是(兼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科学)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行为或者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称为(实验法)“窥一斑而见全豹“所描述的人的知觉特性是(整体性)在感觉记忆中,信息的存储形式是(视象和声象)为了测量遗忘,艾宾浩斯设计了(节省法)思维的主发待征不包括(直观性)接收,加工,储存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指的是(认知能力)第一个对智能力进行系统研究的人是(高尔顿)在动机的作用下,个体由静止状态转化为活动状态,产生各种相应的行为,这就是动机的(激话功能)伴随情绪反应而出现的血压升高,心跳加快,肌肉紧张等生理反应称之为(生理唤醒)下列不属于心理特征系统的是A能力B气质C兴趣D性格29,个人的观念或行为由于真实的或想像的群体的影响或压力,而向与多灵敏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叫做(从众)30,个体遇到挫折时,把自己的不当,失误转嫁到他人身上,或把自己不能接爱的欲望归结为他人的。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预测试卷六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的遗忘曲线变化进程是()。
A.前后一样B.先快后慢C.先慢后快D.没有规律2.在教学中不断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属性,以便突出本质属性的方法称为()。
A.变化B.改变C.变式D.突出3.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儿童同时可以从两个或两个以上角度思考问题,这一特征表明儿童认知水平处于()。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4.教育心理学界普遍认为,西方第一本《教育心理学》出版于()。
A.1903年B.1913年C.1914年D.1900年5.个体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三阶段是()。
A.社会自我B.心理自我C.生理自我D.精神自我6.提出认知结构学习论的心理学家是()。
A.奥苏伯尔B.布鲁纳C.加涅D.桑代克7.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提出假设,然后验证假设并做出结论的教学策略是()。
A.合作学习B.发现教学C.情境教学D.指导教学8.学习“直角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这种学习属于()。
A.词汇学习B.符号学习C.概念学习D.命题学习9.先行组织者教学技术常用于()。
A.发现学习B.接受学习C.个别化教学D.掌握学习10.按照迁移性质的不同,学习迁移可以分为()。
A.正与负迁移B.纵向与横向迁移C.普通与特殊迁移D.顺向与逆向迁移11.布鲁纳学习过程的第三个阶段是()。
A.转化B.获得C.评价D.同化12.学生在参观访问或开展其他户外活动后写作文,尽管教师作了写作指导,可学生写出来的作文仍然像报流水账,这个现象的最适当解释是儿童缺乏()。
A.生活经验B.观察力C.思维灵活性D.写作策略13.中国人看国产影视片容易分辨出人物面形,而看外国片则难于分辨,这种现象的心理学解释是()。
A.中国人头脑中贮存外国人形象模式相对较少B.中国人不熟悉外国片所反映的内容C.外国人面形难以辨认D.中国人面形相对易辨认14.认知心理学家认为,儿童学会用绳子打结不属于解决问题,其理由是()。
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心理学标准预测试卷含详解(七)

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心理学标准预测试卷(七)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
每小题2分。
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的括号里)1.人格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
A.行为系统B.意识特点C.综合心理特征D.品德与修养2.由于对学习活动的社会意义或个人前途等原因引发的学习动机称作()。
A.远景的间接性动机B.社会性动机C.间接性动机D.志向性动机3.下面所列举的迁移种类领域中,错误的一种是()。
A.态度学习迁移 B.情感迁移C.知识与技能迁移D.气质迁移4.迁移的概括化原理理论认为,实现迁移的原因是两种学习之间有共同的概括化的原理,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桑代克B.苛勒C.奥苏伯尔D.贾德5.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可以分勾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
A.公式学习B.命题学习C.原理学习D.推理学习6.问题是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
A.刺激情境 B.即定疑问C.思维状态D.思维起点7.短时记忆的容量有一定的限度,其平均数量为()个组块。
A.6-+2B.6±1C.7±ID.7+28.先有一个目标(目的),它与当前的状态之间存在着差异,人们认识到这个差异,就要想出某种办法采取活动(手段)来缩小这个差异。
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策略是()。
A.爬山法 B.逆向工作法C.手段一目的分析法9.一般而言,对学习动机的激励作用最大的是将学习成败归因于()。
A.努力程度B.能力高低C.任务难度D.运气好坏10.下列因素中,哪种因素引起的行为的持久变化属于学习?()A.有机体的成熟B.适应与创伤C.疲劳D.个体的经验11.心理健康的人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
A.积极的社会功能B.应有的责任能力C.应有的责任义务感D.道德精神面貌12.领会超越了单纯的记忆,代表最低水平的()。
心理学预测题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标准预测试卷一、名词解释垂直迁移:处于不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学习动机: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高原现象:练习过程中出现的一个明显的、暂时停顿的时期程序教学:在操作条件作用理论指导下产生的一种教学模式,即将教材分成若干小步子,学生可自定学习步调,并对学习内容进行积极响应,对学生的学习给予即时强化和反馈,使错误率最低焦虑:由紧张、不安、焦急、恐惧交织而成的一种情绪状态教育心理学: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自我意识: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意识,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监控三个成分。
元认知体验:学习者对自己正在进行的认知活动所产生的情感的体验发育性学习障碍:又称发展行学习障碍,指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正常显露的许多心理和语言功能的偏差课堂管理:教师通过协调课堂内的各种人际关系而有效地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过程思维: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准备状态: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心理教育:主要指心理健康教育,指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抑郁症:以持久性的心境低落为特征的神经症社会知觉:对他人、对他人之间的关系以及自己与他人之间关系的认识学习:由经验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意识:人能觉知外部世界与自己活动的心理层面学习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观察法:有目的、有计划地对一定对象的知觉活动学校心理辅导:在一种新型的建设性的人际关系中,学习辅导教师运用其专业知识和技能,给学生以合乎其需要的协助与服务认识过程:又叫认知过程,就是信息的接受、编码、贮存、提取和使用过程。
认识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心理学考试预测答案大全

心理学考试预测答案大全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认知过程B. 情感过程C. 社会行为D. 物理治疗2. 以下哪个理论是由弗洛伊德提出的?A. 行为主义理论B. 精神分析理论C. 认知发展理论D. 人本主义理论3. 心理学中的“自我”概念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威廉·詹姆斯B. 卡尔·罗杰斯C.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D. 让·皮亚杰4. 情绪智力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丹尼尔·戈尔曼B. 亚伯拉罕·马斯洛C. 阿尔伯特·班杜拉D. 埃里克·埃里克森5.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学习理论中的强化类型?A. 正强化B. 负强化C. 惩罚D. 消退6. 心理学中的“认知失调”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斯坦利·米尔格拉姆B. 莱昂·费斯廷格C. 菲利普·津巴多D. 罗伯特·西奥迪尼7. 以下哪个概念不是由卡尔·罗杰斯提出的?A. 自我实现B. 无条件积极关注C. 共情D. 行为塑造8. 以下哪个理论是由让·皮亚杰提出的?A. 认知发展理论B. 社会学习理论C. 精神分析理论D. 行为主义理论9. 心理学中的“自我效能”概念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阿尔伯特·班杜拉B. 亚伯拉罕·马斯洛C. 卡尔·罗杰斯D. 丹尼尔·戈尔曼10.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心理测量学中的主要类型?A. 智力测验B. 人格测验C. 神经心理测验D. 物理治疗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心理学的主要分支包括以下哪些?A. 生物心理学B. 社会心理学C. 发展心理学D. 物理治疗学12. 以下哪些是心理学研究的方法?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案例研究法13. 以下哪些是心理学中的认知过程?A. 注意B. 记忆C. 情绪D. 思维14. 以下哪些是心理学中的情感过程?A. 快乐B. 悲伤C. 愤怒D. 认知15. 以下哪些是心理学中的社会行为?A. 合作B. 竞争C. 领导D. 服从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6. 简述心理学的定义及其研究范围。
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心理学标准预测试卷含详解(九)

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心理学标准预测试卷(九)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l5个小题。
每小题1分。
共1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的括号里)1. 学习与教学的过程是()。
A.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B.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互动过程C.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思考过程D.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管理过程2.1B6B年,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对当时的心理学发展成果进行了总结。
乌申斯基因此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A.《大教学论》B.《人是教育的对象》C.《教育心理学》D.《教育心理大纲》3.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是在()年。
A.1903B.1908C.1913D.19244.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被称作()。
A.操作技能B.技巧C.操作能力D.能力5.品德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它是()。
A.比较不稳定的B.受先天因素制约的C.时稳时变的D。
比较稳定的6.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
A.思维品质B.学习内容C.学习结果D.知识技能7.有些课题主要包含高度有结构的知识和技能(如数学、物理、化学、计算、语法等),如果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尽快地掌握这种知识和技能,则宜采用()。
A.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策略B.师生互动策略C.以学生为中心的发现学习D。
合作学习策略8.在教学程序中,教师安排的程序性事项是()。
A.教学程序B.教学过程C.教学事项D.教学方法9.联合群体的成员已有共同目的的活动,但活动还()。
A.只具有个人的意义B.只具有小集团意义C.具有依赖兴趣的作用D.没有政治意义10.竞争指个体或群体充分实现自身的潜能,力争按优胜标准使自己的成绩超过对手的适度竞争,不但不会影响学生间的人际关系,丽且还会()。
A.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B.养成竞争意识C,导致教师管理公正D.促进团结协作11.课堂管理始终制约着教学和评价的有效进行,具有()。
心理学未来测试题库及答案

心理学未来测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什么?A. 行为B. 心理过程C. 心理状态D. 心理和行为2. 弗洛伊德的心理学理论被称为:A. 行为主义B. 认知心理学C. 精神分析学D. 人本主义心理学3. 以下哪项不是心理学研究方法?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计算法4. 认知失调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斯金纳B. 皮亚杰C. 费斯汀格D. 弗洛伊德5. 以下哪个选项是情绪智力的组成部分?A. 记忆力B. 注意力C. 情绪识别D. 逻辑推理6. 心理学中的“自我”概念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荣格B. 马斯洛C. 弗洛伊德D. 阿德勒7. 以下哪个理论不是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范畴?A. 认知发展理论B. 道德发展理论C. 心理发展理论D. 行为主义理论8. 以下哪个选项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A. 个体认知过程B. 群体行为模式C. 个体情绪状态D. 个体生理反应9. 心理学中的“依恋”概念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鲍尔比B. 哈洛C. 皮亚杰D. 弗洛伊德10. 以下哪个选项是积极心理学的核心理念?A. 人类本性是自私的B. 人类本性是善良的C. 人类本性是悲观的D. 人类本性是乐观的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以下哪些是心理学的主要分支?A. 发展心理学B. 社会心理学C. 神经心理学D. 行为心理学12.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人的记忆?A. 注意力B. 情绪状态C. 环境因素D. 个人兴趣13. 以下哪些是学习理论中的重要概念?A. 条件反射B. 观察学习C. 认知地图D. 动机14. 以下哪些是情绪智力的构成要素?A. 自我意识B. 自我调节C. 社会技巧D. 内在动机15. 以下哪些是心理治疗的常见方法?A. 认知行为疗法B. 精神分析疗法C. 人本主义疗法D. 行为疗法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6. 简述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考试心理学预测题及答案

考试心理学预测题及答案1. 考试焦虑是指考生在面临考试时产生的紧张、担忧和恐惧情绪。
以下哪项不是考试焦虑的表现?A. 心跳加速B. 呼吸急促C. 思维混乱D. 情绪高涨答案:D2. 根据心理学研究,以下哪种学习策略对于提高考试表现最为有效?A. 临时抱佛脚B. 定期复习C. 考试前夜通宵学习D. 依赖运气答案:B3. 考试时,考生常常会出现“脑海一片空白”的现象,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中被称为:A. 记忆抑制B. 记忆回溯C. 记忆提取失败D. 记忆重组答案:C4. 在考试中,为了减少焦虑和提高注意力,以下哪种呼吸技巧被推荐使用?A. 深呼吸B. 快速呼吸C. 屏住呼吸D. 浅呼吸答案:A5. 考试心理学认为,以下哪种因素对考试表现的影响最大?A. 智力水平B. 情绪状态C. 考试环境D. 考试难度答案:B6. 根据心理学研究,考试前进行适当的放松训练可以提高考试表现。
以下哪种放松训练方法不适合考试前使用?A. 冥想B. 瑜伽C. 剧烈运动D. 渐进性肌肉放松答案:C7. 考试心理学中,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的信念。
以下哪项不是提高自我效能感的方法?A. 设定合理的目标B. 模仿成功者的行为C. 避免失败的体验D. 获得正面反馈答案:C8. 在考试中,时间管理是一项重要的技能。
以下哪项不是有效的时间管理策略?A. 先做简单题,再做难题B. 为每个部分分配固定的时间C. 考试前不做任何准备D. 留出时间检查答案答案:C9. 考试心理学研究表明,适当的自我激励可以提高考试表现。
以下哪种自我激励方式是不恰当的?A. 设定奖励B. 过度自我批评C. 正向自我对话D. 想象成功的场景答案:B10. 考试后,考生常常需要对考试表现进行反思。
以下哪项不是有效的反思方法?A. 分析错误原因B. 总结成功经验C. 忽视考试结果D. 制定改进计划答案:C结束语:通过以上预测题及答案的练习,希望能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考试心理学,并在实际考试中运用相关策略,提高考试表现。
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心理学标准预测试卷含详解(五)

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心理学标准预测试卷(五)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
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里)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类需要的最高层次是()。
A.归属B.自我实现C.尊重D.生理2.一个较长的学习内容,首尾部分记忆效果好,中间部分遗忘较多,这是受下列哪种因素的干扰?()A.消退和干扰抑制B.倒摄和干扰抑制C.前摄和消退抑制D.前摄和倒摄抑制3.一般在教学开始前使用()来摸清学生的现有水平及个别差异,以便安排教学。
A.诊断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总结性评价D.非正式评价4.在照度、距离和位置等发生变化的条件下,对物体的知觉仍旧保持不变,这是指知觉的()。
A.选择性B.理解性C.整体性D.恒常性5.成就动机可以区分为力求成功与避免失败两种倾向,力求成功者的成就动机( ) A.高 B.低C.与避免失败者一样 D.与学习无关6.注意的两种最基本的特性是( )。
A.指向性与选择性B.指向性与集中性C.指向性与分散性D.集中性与紧张性7.以学生所在团体的平均成绩为参照标准,根据其在团体中的位置来作出判断和报告评价是( )。
A.常模参照评价B.标准参照评价C.配置性评价D.正式评价8.把人格特质分为共同特质与个人特质的心理学家是( )。
A.卡特尔B.奥尔波特C.霍兰德D.斯坦伯格9.下面体现垂直迁移的具体事例是( )。
A.汉语拼音的学习影响英语字母的发音IB.“角” 的概念的掌握影响“直角”“平角”等概念的学习C.“石”字的学习影响“磊”字的学习D.在学校形成的爱护公物的习惯影响在校外的行为表现10.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规范和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具有评价意义的特性叫作()A.品德B.道德C.个性D.人格11.奥苏伯尔认为,对若干概念之间的关系进行的学习是( )。
A.公式学习B.命题学习C.原理学习D.推理学习12.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的、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 )。
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心理学标准预测试卷含详解(六)

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心理学标准预测试卷(六)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 2分。
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里)1.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学习结果称为()。
A.学习目的B.教学目的C.学习目标D.教学目标2.用小猫逃出迷笼的著名实验来解释试误学习现象的心理学家是()。
A.苛勒B.巴甫洛夫C.桑代克D.斯金纳3.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学与教二者相互作用的心理规律B.教学的心理规律C.学与教的心理规律D.学习的心理规律4.乌申斯基的代表作(),对心理学发展成果进行了总结。
A.《大教学论》B.《人是教育的对象》C.《教育心理学》D.《教育心理大纲》5.教育心理学诞生于()。
A.1903年B.1913年C.1924年D.1934年6.如果儿童处于11~15岁,那么他属于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阶段中的()。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7.造成个体认知过程方面的差异主要原因是其不同的()。
A.认知方式和认知途径 B.认知方式和认知能力C.思维方式和智力水平D.智力水平和认知水平8.下列能代表自我实现需要的描述是()。
A.他宁愿担任专业工作也不愿做企业家B.他很少依赖外界反馈C.他总是为他的行为承担责任D.他常常让别人提出问题9.在学习动机的理论中,最早提出自我效能感理论的是()。
A.阿特金森B.马斯洛C.维纳D.班杜拉10.两种学习之间发生相互干扰、阻碍的迁移称为()。
A.正迁移B.横向迁移C.负迁移D.纵向迁移11.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知识的学习可以分为()。
A.派生类属学习和相关类属学习B.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C.符号学习和概念学习D.命题学习和总括学习12.下面有关操作技能的特点正确的是()。
A.物质性、协调性、简缩性B.适应性、协调性、简缩性C.物质性、外显性、展开性D.观念性、协调性:适应性13.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是()。
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心理学标准预测试卷含详解(三)

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心理学标准预测试卷(三)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l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里)1.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A.华生B.桑代克C.布鲁纳D.加涅2.维果斯基在儿童心理发展观上提出了( ).A.阶段发展理论B.道德发展理论C.文化历史发展理论D.人格发展理论3.儿童的思维已经超越了对具体的可感知的事物的依赖,能以命题的形式进行,并能发现命题之间的关系,能理解符号的意义,能做一定的概括,思维已经接近成人的水平.这在皮亚杰儿童智力发展阶段中属于().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4.“迁移”一词最初来源于().A.罗杰斯B.桑代克C.斯金纳D.奥苏伯尔5.学习动枫强弱的标志主要是活动水平和().A.原发性B.习得性C.后继性D.指向性6.智力技能形成的最高阶段是().A.内部言语B.活动定向C.有声的外部言语D.无声的外部言语7.迁移的形式训练说的心理学基础是().A.官能心理学B.人本主义C.行为主义D.认知心理学B.提出动机性遗忘理论的心理学家是().A.弗洛伊德B.罗杰斯C.布鲁纳D.斯金纳9.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可以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A.公式学习B.命题学习C.原理学习D.推理学10.阅读、运算技能属于()能力.A.动作技能B.智力技能C.阅读技能D.思维技能11.寻求解决问题的可能方案,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的问题解决阶段是().A.分析问题B.提出假设C.发现问题D.检验假设12.与创造思维最密切的是().A.发散思维B.形象思维C.逻辑思维D.动作思维13.学习积极性的核心内容是().A.学习兴趣B.学习动机C.学习方法D.学习过程14.一般而言,学生的成就动机来源于三种需要.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成就动机源泉的需要是()A.发散思维B.形象思维C.逻辑思维D.动作思维13.学习积极性的核心内容是().A.学习兴趣B.学习动机C.学习方法D.学习过程14.一般而言,学生的成就动机来源于三种需要.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成就动机源泉的需要是()A.认知的需要B.交往的需要C.自我提高的需要D.学习过程派生的附属需要15.( )会使学生经常处于比较过度的紧张状态,如考试中的怯场现象。
高校教师资格《高等教育心理学》(题库)预测试卷一

高校教师资格《高等教育心理学》(题库)预测试卷一[单选题]1.受先前活动影响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的特(江南博哥)殊准备状态称为()。
A.原型启发B.功能固着C.负向迁移D.定势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定势是指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它影响解决问题时的倾向性。
定势使人们在解决问题时具有一种倾向习性,并影响问题是否顺利解决。
[单选题]2.个体社会自我的获得一般是在()。
A.1岁左右B.2岁左右C.2~3岁D.3岁以后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从3岁到青春期,是个体接受社会文化影响最深的时期,也是学习角色的时期。
这一时期,也是获得社会自我的时期,个体开始能意识到自己在人际关系、社会关系中的作用和地位,能意识到自己所承担的社会义务和享有的社会权利等。
[单选题]3.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的第二阶段是()。
A.遵从B.接受C.认同D.内化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依从、认同与内化三个阶段,认同就属于形成过程中的第二阶段。
[单选题]4.集体规范的积极作用不包括()。
A.协调集体成员的活动B.提高集体整合水平C.统一集体成员的认识D.有利于调动成员的积极性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集体规范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协调集体成员的活动,增强全体成员行动一致性,提高集体整合水平;统一集体成员的认识,为他们评价自己与别人的言行提供判断标准;约束和纠正偏离集体规范的行为。
消极作用主要表现在:要求集体成员墨守成规、循规蹈矩,限制了创造性意见的提出,遏制了成员的积极性。
[单选题]5.孤僻、行动迟缓、体验深刻、能觉察别人觉察不到的事物的人其气质类型属于()。
A.胆质汁B.抑郁质C.多血汁D.粘液质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气质可以划分为四种类型:①多血质:这种气质的特点是活泼、好动、敏感、反应迅速、喜欢与人交往、注意力容易转移、兴趣容易变换;②胆汁质:这种气质的特点是直率、热情、精力旺盛、易于冲动、动作剧烈;③黏液质:这种气质的特点是安静、稳重、动作缓慢、不易激动、情绪不容易外露;④抑郁质:这种气质的特点是孤僻、行动迟缓、体验深刻、能觉察出别人觉察不到的细微事物。
心理学未来测试题及答案

心理学未来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什么?A. 个体心理现象B. 群体心理现象C. 社会心理现象D. 所有上述选项答案:D2.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主要关注哪个方面?A. 意识B. 潜意识C. 社会意识D. 集体意识答案:B3. 以下哪项不是心理学研究方法?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猜测法答案:D4. 认知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什么?A. 情绪B. 认知过程C. 行为D. 个性答案:B5. 心理学中的“自我”指的是什么?A. 个体的外在表现B. 个体的内在心理特征C. 个体的自我意识D. 个体的自我评价答案:C二、简答题6. 简述心理学的主要分支。
答案:心理学的主要分支包括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工业与组织心理学、生物心理学等。
7. 描述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超我”理论。
答案: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超我”理论是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
本我是与生俱来的,追求快乐原则;自我是现实原则的代表,调节本我与外部世界的关系;超我是道德原则的体现,对自我进行监督和评价。
三、论述题8. 论述心理学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答案:心理学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首先,心理学帮助我们理解个体的心理过程和行为模式,从而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和个人成长。
其次,心理学在教育、工作、人际关系等领域的应用,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社会适应能力。
此外,心理学研究还有助于解决社会问题,如犯罪预防、心理健康促进等。
结束语: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不仅在理论上具有深刻的内涵,在实践中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通过本套测试题及答案,我们希望能够加深对心理学的认识和理解,进一步探索人类心理的奥秘。
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心理学标准预测试卷含详解(一)

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心理学标准预测试卷(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里)1.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A.学习过程 B.学习方法C.学习内容D.学习目标2.根据皮亚杰的观点,守恒观念的形成这一特征是儿童认知发展水平达到哪个阶段的重要标志?()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3.在下列认知风格中,容易给学习带来不利影响的认知风格是()。
A.场独立型B.场依存型C.冲动型D.沉思型4.有人大器晚成或少年英才,有人长于数理运算或善于言辞,这是心理发展的()。
A.连续性B.差异性C.阶段性D.不均衡性5.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马斯洛B.阿特金森.C.维纳D.维果斯基6.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的现象是()。
A.吃了酸的食物流唾液B.望梅止渴C.蜘蛛织网D.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7.学会写“石”这个字后,有助于写“磊”,这种现象属于()。
A.具体迁移B.一般迁移C.水平迁移D.垂直迁移8.儿童道德性发展的可逆阶段是在()。
A.2~5岁B.6~7岁C.B~10岁D.11~12岁9.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是()。
A.讲解B.观察C.示范D.练习10.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显示,遗忘是有规律的,其规律是()。
A.先快后慢B.先慢后快C.先后一致D.不快不慢11.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制订的学习计划,包括()。
A.意识和能力B.规则和技能C.认知策略D.经验和方法12.当学习者意识到他不理解课的某一部分时,就会退回去重读困难的段落,放慢速度,这属于元认知策略中的()。
A.谋划策略B.调节策略C.监视策略D.组织策略13.根据柯尔伯格的观点,道德推理的最高阶段是()。
A.“好孩子”取向阶段B.惩罚和服从取向阶段C.良心或原则取向阶段D.权威和社会秩序取向阶段14.与依从相比,认同更深入一层,它不受外界压力控制,行为具有一定的()。
心理学模拟试卷答案共10套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标准预测试卷(一)一、单项选择题1~5 D B B D D 6~10 C B A D C 11~15 A C A B C 16~20 D B A A D二、填空题21应用心理学22、自我监控23、行为规范学习24、引起和维持25操作性知识26、要达到的目标27、心理困扰28、人际关系29、共同活动30、对抗的31、客观威胁32、教学媒体的选择33、个别化教学34、动作35、行为标准36、课堂社会环境37、启发式教学38、群体规范39、教师对学生的期望40、认知协调三、简答题41、答:(1)实验室实验。
这是一种严格控制实验情境,从而准确、周密地观察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研究方法。
采用实验室实验的最大好处在于它允许实验者对研究中的所有因素做最大程度的控制,因而这类研究具有很高的内部效度。
它的局限在于其实验情境具有较高的人为性和过于简单化,因而其实验结果难以推论到现实生活情境中去。
(2)随机化现场实验。
这种研究是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进行的,研究一般要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其目的在于评价某种教学程序或其他教育措施的效果。
(3)单一个案实验拜瑞斯等人所进行的“良好行为游戏”实验就是一个单一个案实验的例子。
在单一案实验中,实验者无需对所得结果再做检验和说明,图表本身已经一目了然。
这是单一案实验区别于其他等组实验的一个特点。
42、答:教育是个体在心理发展过程中所接受的来自环境的最主要的影响,也是个体心理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
教育与心理发展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教育受个体已有心理发展水平的制约;另一方面,教育又能促进个体的心理发展。
(1)个体心理发展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个体的学习准备状态包括生理准备状态和心理准备状态两方面。
生理准备状态,尤其是脑和神经系统发育与成熟的程度,是个体接受教育的自然前提。
心理准备状态包括智力因素的准备和非智力因素的准备两个方面。
(2)教育对个体心理发展的促进作用。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之小学预测试卷十

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心理学标准预测试卷(十)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本大题共15小题。
每小题1分,共15分)1.实验法的主要特点是()。
A.简便易行B.严格控制C.定量研究D.探讨相关关系2.操作性条件反射的核心是()。
A.无关刺激B.中性刺激C.无条件刺激D.强化3.“举一反三”属于()。
A.纵向迁移B.顺向迁移C.逆向迁移D.特殊迁移4.顿悟说的奠基人是()。
A.考夫卡B.魏特默C.苛勒D.托尔曼5.下列不属于右脑优势的是()。
A.计算B.想象C.音乐D.情感6.()是将考试具体化的最重要的工具,使得测验能够与教学的目标和内容保持一致。
A.标准化成就测验B.细目表C.自测试题D.案卷分析7.口渴会促使个体作出觅水的活动,这是动机的()。
A.导向功能B.激活功能C.调节与维持的功能D.强化功能8.长时记忆中信息的储存方式是()。
A.形象编码B.物理编码C.意义编码D.语音编码9.后学材料对先学知识记忆与保持的干扰叫()。
A.前摄抑制B.后摄抑制C.侧抑制D.系列位置10.解决问题的最高表现形式是()。
A.获得规则B.理解概念C.创造性D.知识迁移11.技能形成的必要条件是()。
A.学校教育B.知识C.迁移D.应用12.将学习策略分为基本策略和支持策略的是()。
A.丹瑟洛B.尼斯比特C.皮连生D.鲍斯菲尔德13.移情的动机因素是()。
A.道德认知B.道德体验C.亲社会价值取向D.信任14.在下列认知风格中,容易给学习带来不利影响的认知风格是()。
A.场独立型B.场依存型C.冲动型D.沉思型15.教师的意志品质表现出选择教育决策的()。
A.自觉性B.坚韧性C.果断性D.自制性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5个备选项中至少有2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本大题共5小题。
考试心理学预测题及答案

考试心理学预测题及答案1. 考试焦虑对考生成绩的影响是什么?A. 正相关B. 负相关C. 无影响D. 先正后负答案:B2. 考试时,哪种类型的学生更可能取得好成绩?A. 过度自信的学生B. 过度焦虑的学生C. 适度自信的学生D. 缺乏自信的学生答案:C3. 考试前夜,哪种行为对考生最有利?A. 熬夜复习B. 放松休息C. 过度饮食D. 剧烈运动答案:B4. 考试中,如何有效管理时间以提高成绩?A. 先做简单题,再做难题B. 先做难题,再做简单题C. 随机答题D. 不考虑时间,只关注正确率答案:A5. 考试中,遇到不会的题目应该如何处理?A. 跳过,继续做下一题B. 反复思考,直到找到答案C. 猜测答案D. 放弃考试答案:A6. 考试后,如何正确对待成绩?A. 只关注分数,忽视反思B. 只关注错误,忽视优点C. 既关注分数,也进行反思D. 不关心成绩,只享受过程答案:C7. 考试期间,哪种饮食习惯有助于提高注意力?A. 高糖饮食B. 高脂饮食C. 平衡饮食D. 空腹考试答案:C8. 考试时,哪种情绪状态最有利于发挥?A. 极度兴奋B. 极度紧张C. 适度紧张D. 完全放松答案:C9. 考试前,哪种复习方法最有效?A. 临时抱佛脚B. 反复做模拟题C. 系统复习,重点突破D. 只阅读教材,不做练习答案:C10. 考试中,如何避免因粗心大意而失分?A. 快速答题,节省时间B. 仔细检查,避免错误C. 依赖直觉,快速选择D. 忽略细节,只关注大题答案: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学标准预测试卷一1、下列哪一事件是心理学脱离思辨性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C)A、1890年美国学者詹姆斯发表了他的经典著作《心理学原理》B、俄罗斯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提出条件反射学说C、1879年德国学者冯特受到了自然科学的影响,建立心理学实验室D、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实验,研究儿童思维发展的规律2、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以了解学生的注意稳定性,情绪状态和个性特征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B)A、测验法B、观察法C、实验法D、调查法3、下列关于随意后注意的叙述,错误的是( D)A、是注意指向一个对象后期出现的一种特殊形式B、它同时具有不随意注意和随意注意的某些特征C、它和自觉的目的、任务联系在一起D、它需要有意志的努力4、希尔加德所说的“隐蔽观察者”是指( A)A、当时难以觉察的意识经验B、无意识C、前意识D、按受暗示后所经历的意识活动5、德国心理学家费希纳对韦伯定律作了进一步的发展,由费希纳定律可知,知觉经验与刺激强度之间在数量上是一种(B)A、函数关系B、对数关系C、正比例关系D、反比例关系6、两个声音同时到达耳朵相混合时,如果两个声音强度大致相同,频率相关较大,就会产生( C)A、噪音B、拍音C、混合音D、纯音7、当前得到公认的记忆的三存储模型认为,记忆加工有三个不同的阶段,它们分别是( B )、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A、语义记忆B、感觉记忆C、工作记忆D、情景记忆8、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提示了遗忘过程与( A)的关系A、时间B、学习程度C、记忆材料D、记忆方法9、下列不属于学习的组织策略的是(C )A、群集B、摘录C、小结D、划线10、人工概念是人为的、在程序上模拟的概念,这种方法的首创者是( A)A、赫尔B、布鲁纳C、罗施D、马丁11、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等均属于( B)A、特殊能力B、一般能力C、认知能力D、创造能力12、斯腾伯格认为在认知性智力活动中起着最重要的核心作用,它决定人们解决问题时使用策略的智力内部构成成分是( A)A、元成分B、操作成分C、知识获得部分D、技能获得成分13、有研究表明,同卵双生子即使生长在不同的家庭环境中,他们的智商也有很高的相关,这说明了( B )A、人的智力发展与家庭环境没关系B、遗传对智力有很大的影响作用C、人的智力发展与遗传没关系D、一个人的智力发展水平是先天决定的14、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的动机分为匮乏动机和(C)A、交往动机B、社会动机C、成长动机D、生理动机15、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表明了人格的( B)A、独特性B、稳定性C、统合性D、复杂性16、运动员为了追求更高、更强的目标,敢于冒险,勇于向自己的生理极限挑战,不断刷新成绩,这种人格类型属于(C )A、智力T+型B、智力T-型C、体格T+型D、体格T-型17、拥有信息并试图进行沟通的人,指的是人际沟通基本模式的( A)A、信息源B、信息C、目标靶D、沟通背景18、当群体一起完成一件工作时,群体中的成员每人所付出的努力会比个体在单独情况下完成的任务时偏少的现象,它一般发生在多个个体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合作,自己的工作成绩又不能单独计算的情况下。
这被称为:A、社会助长B、社会惰化C、社会干扰D、去个体化19、个体遇到挫折时,表现出与年龄身份不相符的幼稚行为,这种心理防御机制称为( D)A、否认B、压抑C、转移D、退行20、目前,我国发展心理学家在研究中广泛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C)A、横断研究法B、纵向研究法C、群体序列研究法D、对照研究心理学标准预测试卷二1、心理学的科学性质是( B)A、自然科学B、兼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科学C、社会科学D、人文科学2、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行为或者心理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称为(C )A、观察法B、测验法C、实验法D、调查法3、人的行为与四种时间的循环相联系,这四种时间循环大致相当于(A )A、1年、28天、24小时、90分钟B、1年、28天、24小时、60分钟C、1年、30天、25小时、90分钟D、1年、30天、25小时、60分钟4、海洛因属于下列哪种心理促动药物(A)A、镇静剂B、兴奋剂C、迷幻剂D、止痛剂5、可见光的波长在(B )A、300-550毫微米之间B、400-750毫微米之间C、500-850毫微米之间D、600-950毫微米之间6、“窥一斑而见全豹”所描述的是人的知觉特征是(A )A、整体性B、选择性C、理解性D、恒常性7、在感觉记忆中,信息的存储形式是( D)A、语义B、概念体系C、图式D、视象和声象8、为了测量遗忘,艾宾浩斯设计了( B)A、回忆法B、节省法C、再认法D、重构法9、思维的主要特征不包括( A)A、直观性B、间接性C、概括性D、与语言有密切关系10、由三个命题构成,其中两个命题为假定真实的前提,另一个命题为结论,该结论可能符合这两个前提,也可能不符合,所有这三个命题都带有直接陈述的性质,这描述的推理是( A)A、三段论推理B、线性推理C、条件推理D、假设推理11、接收、加工、储存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指的是( B)A、操作能力B、认知能力C、创造能力D、社交能力12、第一个对智力进行系统研究的人是( D)(注意:如果问第一个对智力正式测验的是?答:比内,系统研究的是高尔顿)A、比内B、达尔文C、桑代克D、高尔顿13、在动机的作用下,个体由静止状态转化为活动状态,产生各种相应的行为,这就是动机的( A)A、激活功能B、指向功能C、调节功能D、维持功能14、伴随情绪反应而出现的血压升高,心跳加快,肌肉紧张等生理反应称之为(B )A、主观体验B、生理唤醒C、外部行为D、主观需要15、下列不属于心理特征系统的是(C )A、能力B、气质C、兴趣D、性格16、诸如情感外露,自由奔放,当机立断,善于交际,有的实行力与统率力等。
我们把这种心理活动指赂于外部世界的人格特征称之为(A )A、外向人格B、内向人格C、T型人格D、均衡型人格17、沟通过程中的信息接受者又称之为( C)A、信息源B、通道C、目标靶D、沟通背景18、个人的观念或行为由于真实的或想像的群体的影响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叫做( A)A、从众B、去个性化C、服从D、听从19、个体遇到挫折时,把自己的不当、失误转嫁到他人身上,或把自己不有接受的欲望归结为他人的,这种心理防御机制称为(B )A、压抑B、投射C、反向D、转移20、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婴儿期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顺序是(C )A、感知运动,形式运算,前运算,具体运算B、形式运算,感知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C、感知运动, 前运算,具体运算,形式运算D、具体运算,感知运动,形式运算,前运算心理学标准预测试卷三1、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意识的结构,认为意识的内容可以分解为基本的要素,把心理分解成这样的一些基本要素后,再逐一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和规律,就可以达到理解心理实质的目的,持这种观点的心理学流派是( A)A、构造主义学派B、机能主义党派C、行为主义学派D、精神分析学派2、研究者在进行实验研究时,必须要考虑到的因素不包括( D )A、自变量B、因变量C、控制变量D、实验结果3、在生物节律中,对人的心理状态影响最重大的周期是(C)A、年周期B、28天周期C、日周期D、90分钟周期4、人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催眠理论,其中影响最大的两种理论是:催眠是角色扮演和( D)A、催眠是半睡眠B、催眠是幻觉C、催眠是追忆D、催眠是意识的分离5、“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描述的心理现象是(B )A、感觉对比B、感觉适应C、实践活动的影响D、感觉的相互作用6、知觉恒常性不包括( D)A、大小恒常性B、开关恒常性C、颜色恒常性D、运动恒常性7、下列记忆又称为工作记忆,是信息加工系统的核心的是(A )A、短时记忆B、长时记忆C、感觉记忆D、有意记忆8、长时记忆中的信息遗忘主要是由干扰造成的,被干扰所破坏的主要是( C)A、编码能力B、存储能力C、提取能力D、保持能力9、把各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部份,个别方面或个别特点加以对比,确定它们的系统点和不同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反映的思维过程是( B )A、分析B、比较C、抽象D、概括10、人们利用条件性命题所进行的推理是( C)A、三段论推理B、线性推理C、假言推理D、假设推理11、用科学方法编制智力测验的第一个人是( A)A、法国心理学家比内B、美国心理学家韦克斯勒C、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D、中国刘邵12、测验关注的是被试答题的正确性,要求受测者认真思考,准确地回答问题,这种智力测验称为( D)A、文字测验B、个别测验C、速度测验D、难度测验13、动机产生于依赖于需要与诱因两个因素,请你确定下列属于诱因的是( A)A、水源B、饥渴C、寻求水源D、喝水14、情绪的构成包括三种层面,它们是认知层面、生理层面和(B )A、内部层面B、表达层面C、外部层面D、综合层面15、心理过程不包括( C)A、认知过程B、情绪情感过程C、操作过程D、意志过程16、指出下列不属于行德国心理学家施特恩提出的人格类型模式(A )A、宗教型模式B、单一型模式C、对立型模式D、多元型模式17、讲话风格是属于( B)A、言语沟通B、非言语沟通C、身体语言D、表情18、曾进行了有关从众的经典研究的社会心理学家是(C )A、特瑞普里特B、费斯廷格C、阿希D、拉塔奈19、下列表现符合心理防御机制中文饰的是( B )A、明明内心自卑感很重,但却总表现出自高自大,傲慢不羁B、考试不及格,则说考试太难超出了要求C、把失恋的痛苦转化为发奋学习的动力D、学习成绩平平,但体育成绩突出20、儿童期的社会性发展的内容不包括( D)A、依恋关系的形成与类型B、性别社会化C、道德判断的发展D、个性发展心理学标准预测试卷四1、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意识的功能和目的,而不是它的结构”的代表人物及其心理学流派是(B)A、冯特构造主义学派B、詹姆斯机能主义学派C、华生行为主义学派D、罗杰斯人本主义学派2、意识的第一状态是(A )A、可控制的意识状态B、自动化的意识状态C、白日梦的状态D、睡眠状态3、下列关于日节律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完全与外部时间线索隔离的条件下,日周期为25小时B、隔离解除,当再次见到光线时,生物钟调整恢复为24小时C、飞行时差造成的身心困扰产生于旅途疲劳D、飞行时差的困扰程度,因飞行方向而有不同4、感觉是对直接作用于人们感觉器官的事物的(A )属性的反映A、个别B、整体C、外部D、本质5、颜色视觉具有三种属性:色调、饱和度和(C )A、清晰度B、强度C、亮度D、柔和度6、双眼视差是(B)知觉的重要线索A、时间B、深度C、运动D、整体7、短时记忆中的信息储存形式主要是( D )A、视觉代码B、语言代码C、图式D、声音代码8、认为遗忘是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以至最后消退的结果,这种对遗忘的原因的解释是(B)A、干扰理论B、消退理论C、强化理论D、抑制理论9、在头脑中抽出各种事物与现象的共同特征和属性,舍弃上别特征和属性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