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概论》综合练习题(三).

合集下载

教育学概论200题

教育学概论200题

一、是非题:1.教育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而《教育学》上所谈的教育主要指狭义的教育。

2.”成均”、“痒”是古代萌芽时期的学校称谓。

3.奴隶社会学校所实施的教育内容主要为“四书”和“五经”。

·4.科举制是中国古代实施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一种选士制。

5.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者,其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论语》中。

6.在《教育学》中,“教育与发展”主要指教育对人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7.通过拨款方式来影响教育的发展,这说明了经济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8.教育民主化包括教育的民主利民主的教育两个方面。

9.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发展。

10.儿童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是由遗传、环境和教育诸多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

11.卢梭认为儿童天生具有健全的本能和善良的天性,因此教育应该顺应儿童的天性,把他们培养成为“自然人”,而非“社会人”。

12.广义的德育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两大方面。

13.从内容上看,德育与智育的目标有交叉的地方。

P90,14.“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在基本精神上是不一致的。

15.美育等同于艺术教育。

16.教师劳动具有创造性说明部分教师的职责像科学家一样肩负发明创造的任务。

17.对教学经验的不断反思,它称为“反思性教学”。

18.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从生到成人的认知发展是一个数量不断增加的简单累计过程。

19.“教师中心论”强调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权威地位,强调教师对学生学习活动的控制和学生对教师的服从。

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有杜威等人。

20.“儿童中心论”强调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中心地位,强调学生的自主和主动,而将教师置于辅助地位。

21.传统的学科课程是将“课程”作为名词使用的突出代表性课程范式。

P13122.学生在课堂中获得的与教材内容有冲突的经验,我们不能将它视为课程内容的组成部分。

23.杜威的活动课程理论彻底否定了学科课程或逻辑经验的教育价值。

P13824.课程编制的过程模式强调教学活动中的过程,而否定活动中的一切目标。

教育学、小学教育--《教育概论》复习资料

教育学、小学教育--《教育概论》复习资料

教育学、小学教育5年《教育概论》复习资料1一、名词解释1、教师2、隐性课程3、班级授课制4、德育二、简述题1、简述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2、简述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

3、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4、德育的途径有哪些?5、简述教学的任务。

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名词解释1、教师是传递人类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一定社会需要的人才的专业人员。

2、隐性课程又称“非正式课程”、“潜在课程”、“隐蔽课程”,是指学生在物质的、文化的和社会关系结构的教育环境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影响的总和,是一种非计划的活动,是学生在学校情境中有意无意地获得的经验。

3、班级授课制是将学生按年龄和程度编成不同的班级,每班有固定的学生,有教师按照预先制定的教学时间表对全体学生进行上课的教学组织形式。

4、德育是教育者根据现代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采用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发展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活动。

二、简述题1、简述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学校教育能规范人的发展,实现个体社会化。

学校教育能促进个体潜能发挥,提升个体价值。

学校教育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2、简述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策略。

了解和研究学生;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努力提高自身修养,健全人格。

3、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教学目的明确规定;教学内容正确;教学方法适当;教学过程紧凑;学生主体性充分发挥。

4、德育的途径有哪些?道德课程;渗透在学科教育中的道德影响;校内外组织及其活动。

5、简述教学的任务。

引导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

发展学生智力、培养能力,教会学生学习。

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世界观的基础和良好的个性心理。

教育学、小学教育5年《教育概论》复习资料2一、单项选择题1、在中国,“教育”二字合用最早出现在()A.《孟子·尽心上》B. 《学记》C. 《中庸》D. 《说文解字》2、()的出现,意味着教育活动的专门化。

郑州大学现代远程教育《教育学概论》课程试卷

郑州大学现代远程教育《教育学概论》课程试卷

考试样题郑州大学现代远程教育《教育学概论》课程试卷(样题) 合分人:复查人:一、名词解释:(每题 5 分,共 10 分)1.教育2.民办教育Array二、单选题:(每题 1 分,共 10 分)(说明:将认为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写在每小题的括号内)1. 教育学就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的科学。

(A.教育现象B.教育问题C.教育规律D.心理活动2. 关于原始社会的教育,正确的观点是:()A.教育还没有从社会生活中分化成为专门的事业。

B.有了专门的教育机构和专职教育人员。

C.教育是与生产劳动相分离的。

D.有了官学与私学之分。

3. 教育学成为一门学科在大学里讲授,则始于:()A. 赫尔巴特B. 夸美纽斯C. 康德D. 昆体良6.下列不属于皮亚杰的观点的是:( ) A.儿童的道德判断发展划分为两极水平。

B.他率,具有主观性。

C.自率,具有主观性。

D.儿童的道德发展判断遵循着由他律到自律的发展程序。

7. 初中德育学科课程内容分 部分。

( ) A.一 B.二 C.三 D.四8. 年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纲要(试行)》( )9.不属于中学分流教育模式的有:( ) A.“ 2+1”模式 B. “3+1”模式 C.“4+1”模式 D.渗透教育模式D.理论性研究报告三、多选题:(每题 2 分,共 10 分)(说明:将认为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写在每小题后而的括号内)1. 符合原始社会的教育特征的是: A.教育面向全体儿童B.没有专门的教育机构和教师。

C.教育是与生产劳动相分离的。

D. 没有阶级性。

4.“人是教育的产物”这句话是下面哪位人物所讲( )A. 杜威B. 康德C. 夸美纽斯D. 赫尔巴特5.“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出自 。

( ) A.《论语》 B.《学记》 C.《孟子》 D.《荀子》10.研究报告的类型不包括:( ) A.实证性研究报告 B.文献性研究报告 C.回炉研究报告2. 符合封建社会的教育特征的是:A.学校体制趋于完备B.出现“二馆”、“六学”C.不具有等级性D. 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官吏E. 在欧洲还具有宗教性3. 关于“教师中心说”的说法正确的是:A.强调教师在学生中的权威作用B.主张从学生的需要和学生的兴趣出发来设计教学C.学生的心智成长全仰仗于教师对教学形式、阶段和方法的定式指导D.十分强调教师的权威4. 教学过程的特点包括:A.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B.教学是一种情知交融的认识活动C.教学是一种有规可循的科学认识活动D.教学一种限制性的创造性的艺术活动5. 班集体的培养措施有:()A.确定共同的奋斗目标B.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C.培养班干部,形成领导核心D.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E.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F.协调人际关系四、简答题:(每题 6 分,共 30 分)1.确定教育目的、学制和培养目标的依据有哪些2. 中等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是怎样的3.为什么说教师工作是一种专门职业4. 广义的德育包括哪些内容5. 我国关于教学过程的“六阶段说”是什么五、论述题:(每题20,共 40 分)1. 我国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怎样设计的2. 什么是地方课程,论述地方德育课程的功能、开发与实施。

《教育学概论》综合复习题

《教育学概论》综合复习题

《教育学概论》复习题一、是非题:(T代表正确,F代表错误)t1.在西方教育史上,亚里士多德最早提出教育应适应人的自然发展的思想。

T2.早在20世纪之前,我国已大量引进西方教育理论,并对我国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错3.从形式上看,教育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非形式化教育、形式化教育、制度化教育三个阶段。

对4.英国牛津大学是欧洲最早建立的中世纪大学。

Culo5.《大教学论》是西方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Y6.教育和发展的关系包括两个方面,即教育在政治和经济的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N 7.原始社会的教育没有阶级性,已经从生产和生活中分化出来成为专门的活动。

N8.教育的先进与否和水平高低最终由社会生产力的先进程度和实际水平决定。

Y9.教育的基本经济功能是为经济发展提供劳动力和专门人才。

Y10.文化是教育的内容,教育则是文化传递和发展的手段。

Y11.西方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中所讲的“个人”是指生物学意义上的“自然个体”。

N 12.教育的社会目的与教育的国家目的是内在一致的、不矛盾的。

N13.国家主义教育目的论根本的错误在于将教育的社会目的与国家目的等同起来。

Y 14.在教育目的价值取向问题上,个人取向与社会取向的统一是无条件的。

N15.在专制主义、集权主义统治的社会里,个人的价值与尊严得不到重视,但社会(或社群)的价值与尊严却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Y16.教师与学生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内容相互关系中的一对次要矛盾。

Y17.人民教师对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起着承前启后的桥梁或纽带作用。

Y18.在教育过程中,学生起着客体作用,教师则起着主体作用。

N19.热爱学生是教师道德修养的基本要求,也是搞好教育工作的基本前提。

N20.教师既要成为学科知识的专家,又要成为知识渊博的杂家。

Y21.课程即是教学过程所要达到的目标或预期的学习结果。

Y22.课程即教师所要教的、学生所要学的教材知识内容。

Y23.学生从特定的教学活动方式中实际获得的学习经验构成了课程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

《教育方法概论》所有历年考试习题(配答案)超全

《教育方法概论》所有历年考试习题(配答案)超全

《教育方法概论》分章练习题(1—4章)第一章教育方法的历史发展一、判断题1、孔子提出了学思结合的教学原理,他认为要“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 )2、我国古代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的论著《学记》提出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思想。

( )3、“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善喻”的教学思想是《学记》提出的。

(√)4、《学记》发展了孔子的启发诱导思想,特别强调教师要“善喻”。

(√)5、《学记》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是先秦时期儒家教育、教学活动的理论总结。

(√)6、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提出了“勤、博、眼、实”的学习思想。

(√)7、朱熹在《进学解》一文中说:“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 )8、“博学、审问、审思、明辨、笃行”说的就是“朱熹读书法”。

( )9、“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咏、切己体察、居敬持志”,这是朱熹最为著名的“五步读书法”。

( )10、朱熹读书法是指“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咏,切己体察,著紧用力,居敬持志”。

(√)11、朱熹把《论语》、《中庸》中的有关教育思想纳入到教育活动中,对于教育活动提出了“博学、慎思、明辨、笃行”。

( )12、在教育上提出要“学思相资”的思想家是王夫之。

(√)13、陶行知教学思想的核心是行以求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 )14、育才中学的八字教学法为“形真、情切、意远、理蕴”。

( )15、“八字教学”又被称之为“有领导的茶馆式教学”。

(√)16、针对注入式教学造成了小学语文的“呆板、繁琐、片面、低效”的弊端,特级教师李吉林提出了“形真”、“情切”、“意远”、“理蕴”为特点的情景教学。

(√)17、邱学华的“尝试教学”采用的是“先练后讲”、“先学后教”的方式。

(√)18、主张“教学做合一”思想的教育家是杜威。

( )19、柏拉图认为教师的作用就是“知识的产婆”,称他的谈话问答方法是“产婆术”,他的这一思想导致了西方启发式教学的形成。

《教育方法概论》模拟练习题三

《教育方法概论》模拟练习题三

《教育方法概论》模拟练习题三一、是非判断题1、邱学华的尝试教学法主要的教学方式是“先练后讲,先学后教”。

(√)2、要想使学生不断进步,教师就应对其寄于高期望。

( )3、李吉林的语文情境教学法的特点是“形真”、“情切”、“意远”、“理蕴”。

(√)4、无论是接受还是活动的教学方式,都存在有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的区别。

(√)5、线性序列是对一系列元素所作的线性次序的编码,如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等,彼此在脑中按一定的顺序排列。

(√)6、苏联教育家维果斯基把“最近发展区”的思想引入到教学中,提出了“一般发展”教学,即使儿童的智力、情感和意志这三方面的个性发展。

( )7、目的游离评价模式是针对差距评价模式的弊病而提出来的。

( )8、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包括两个层面:一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二是信息技术课程与其它课程的整合。

(√)9、比起书本学习,项目学习也有其缺陷,如知识的系统性不如书本学习强,故而多种学习方式的结合尤为重要。

(√)10、教育评价的管理能力指教育评价对象顺利完成预定任务,达到预期目的的约束功效和能力。

(√)11、感觉型学习者不喜欢学习那些与真实世界表面上毫无干系的课程,而直觉型学习者不喜欢学习那些需要记忆的零碎课程内容。

(√)12、在教学中,除了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外,还要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

(√)13、直觉型的学习者倾向于喜欢学习事实性的内容,而感觉型的学习者则常常更喜欢发现事物发展的可能性及其相互关系。

( )14、计算机操作系统即指用于管理计算机系统的各种资源的系统软件。

(√)15、朱熹读书法是指“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咏,切己体察,著紧用力,居敬持志”。

(√)16、差距评价模式旨在揭示计划的标准与实际的表现之间的差距,以此作为改进课程计划的依据。

差距评价模式包括五个阶段,按先后顺序排列是:成本效益分析阶段—装置阶段—设计阶段—过程阶段—产出阶段。

( )17、教学模式是为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而设计的较为稳定的教学程序及时实施方法的策略体系。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概论——教育目的复习试题及其参考答案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概论——教育目的复习试题及其参考答案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概论——教育目的复习试题及其参考答案一、基本练习题(一)填空题1.教育目的是________,它是全部教育过程所要达到的________,是全部教育过程的________。

2.教育目的的意义具体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教育目的之所以具有双重性,是因为教育产生于________与________的共同需要。

4.在教育史上,围绕着教育目的的确定,曾经出现过________和________的争论。

5.制定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________。

6.培养和造就全面发展的新人的唯一途径和方法是________。

7.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基本点是________、________。

8.我国普通中学的任务是________,________。

9.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实质在于________由冲突走向整合,并最终形成一种稳定的________。

10实施素质教育不仅是________,也是________,因而,它是我国教育发展的必然走势。

(二)选择题1.从逻辑关系上看,教育目的应是教育目标的________。

A.下位概念B.上位概念C.同义词D.交*概念2.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集中体现在________。

A.教育目的的双重性上B.个人本位论C.社会本位论D.B和C3.在关于教育、个体、社会三者之间相互关系的认识上,真正达到历史、辩证、唯物高度的是________。

A.个人本位论B.社会本位论C.马克思主义D.实证主义4.制定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________。

A.个人本位论B.社会本位论C.人的异化理论D.人的全面发展学说5.建国以来,我国不同历史阶段的教育目的________。

A.表述不同但精神实质是一样的B.表述不同,精神实质也不同C.前后没有必然联系D.有联系也有区别6.素质教育的实质是________。

A.一种教育思潮B.一种教育模式C.一种教育政策D.一种教育价值观念(三)判断题1.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所以教育目的要完全依据人的发展需要来确定。

上海市高校教师资格《高等教育学概论》试题(网友回忆版)三

上海市高校教师资格《高等教育学概论》试题(网友回忆版)三

上海市高校教师资格《高等教育学概论》试题(网友回忆版)三[单选题]1.教师在教学中要“旁征博引、举(江南博哥)一反三、幽默风趣、引入入胜”,这体现教师特点是()。

A.教师职业的学术性和专业性B.教师职业的独立性和自由性C.教师工作的创造性和灵活性D.为人师表的示范性和榜样性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教师在教学中要“旁征博引、举一反三、幽默风趣、引入入胜”,这体现教师特点是教师工作的创造性和灵活性。

[单选题]2.教育界一句俗语,“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

A.表达能力B.学习能力C.科研能力D.创新能力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教育界一句俗语,“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学习能力。

[单选题]3.对于研究性大学,教师的职务结构应为()。

A.“倒金字塔形”B.“圆锥形”C.“金字塔形”D.“卵形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对于研究性大学,教师的职务结构应为“倒金字塔形”。

[单选题]4.“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这句话来自于()。

A.司马光B.荀子C.孔子D.孟子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这句话来自于司马光。

[单选题]5.大学文化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其中居于基础地位的是()。

A.物质文化B.精神文化C.制度文化D.法制文化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大学文化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其中居于基础地位的是物质文化。

[单选题]6.高等职业教育的逻辑起点是()。

A.学科专业B.职业能力C.学历学位D.知识能力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高等职业教育的逻辑起点是职业能力。

[单选题]7.大学文化的功能有育人功能、导向功能、调节功能、激励功能等。

大学文化最根本的功能是()。

A.育人功能B.导向功能C.调节功能D.激励功能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大学文化的功能有育人功能、导向功能、调节功能、激励功能等。

大学文化最根本的功能是育人功能。

《高等教育法规概论》练习题附答案

《高等教育法规概论》练习题附答案

《高等教育法规概论》练习题(三)附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分)1.教育行政法规是由(由( )制定和发布的有关教育的规范性文件。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员会C.国务院国务院D.教育部教育部2.我国《教育法》规定,国家在受教育者中进行( )的教育,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法制、国防和民族团结的教育。

A.传统文化传统文化B.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C.知识与技能D.讲文明礼貌3.我国《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承担( ),培养社会主义事业使命。

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A.传授专业知识B.传授实验技能C.教书育人教书育人D.为人师表为人师表4.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 )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

A.低于低于B.高于高于C.同等于同等于D.不低于或者高于5.在我国教育法系中,居于第一层次的法是(法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6.高等学校的教师的聘任,应当遵循( )的原则,由高等学校的校长与受聘教师签订聘任合同。

A.服从学校发展需要B.由教师自己申请C.学校规章制度确立D.双方平等自愿7.国家举办的高校实行(实行( )。

A.党委负责制B.校长负责制C.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D.董事会负责制8.高等学校应当为( )提供就业指导和服务。

服务。

A.毕业生毕业生B.结业生结业生C.肄业生肄业生D.毕业生、结业生毕业生、结业生9.高等学校实行教师(师( )A.聘任制聘任制B.聘用制聘用制C.合同工制合同工制D.终身制终身制10.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 )为目的举办学校A.私利私利B.欺骗欺骗C.营利营利D.政治政治11.教师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作出的处理不服,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的,教育行政管理部)日内,作出处理。

2024年甘肃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练习题及答案

2024年甘肃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练习题及答案

2024年甘肃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练习题及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25题)1.中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是()。

A.尊师爱生、团结互助、双边互动B.师生合作、长善救失、教学相长C.尊师爱生、长善救失、双边合作D.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学相长2.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A.主体地位B.主导作用C.领导作用D.执行作用3.社会教育的主要途径是()。

A.家庭、环境和各种校外机构B.家庭、环境和社会意识形态C.社区、各种校外机构和大众媒介D.家庭、学校和社会4.认为教育起源于人与人之间的模仿这一本能的观点是()A.神话起源说B.生物起源说C.心理起源说D.交往起源说5.学校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主要表现为学生()。

A.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B.以学习直接经验为主C.以获得感性认识为主D.以获得实践体验为主6.通过榜样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或行为倾向的方法是()。

A.直接强化B.自我强化C.替代强化D.间隔强化7.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矛盾,并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表明身心发展具有()A.顺序性B.阶段性C.差异性D.不平衡性8.集体舆论是指()A.集体中占优势的为大多数人所赞同的言论和意见B.班主任所提倡的言论和意见C.集体中所有人都一致同意的言论和意见D.集体中优秀分子的言论和意见9.我国第一部试图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A.舒新城的《教育通论》B.孟宪承的《教育概论》C.庄泽宣的《教育概论》D.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10.马克思主义认为,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基础和可能的是()。

A.农业生产的发展B.手工业生产的进步C.机器大工业生产的出现D.人工智能化生产的普及11.了解和研究学生包括()A.学生个体和集体两个方面B.学生品德和学习两个方面C.学生校内和校外表现两个方面D.学生家庭环境和社会关系两个方面12.“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等命题的提出者是()。

《教育学概论》模拟练习题

《教育学概论》模拟练习题

《教育学概论》模拟练习题一一、判断题1.封建社会学校教育内容主要是“六艺”。

(×)奴隶社会2.诊断性评价可以通过查阅学生个人成长档案、日常观察记录分析等非正式渠道进行。

(√)3.在处理教育活动时,教育法规存在自身的局限性。

(√)4.教育要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成熟状况,不能走在发展的前面。

(×)应该5.清政府于1905年设立学部,作为统辖全国教育的中央教育行政机构。

(√)6.存在主义认为,教育要维护个人自由,帮助个人进行自我选择,强调个人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7.教育教学权是与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地位相适应的基本权利。

(×)管理学生8.在一个不存在公共法律和道德的社会里,人的个性很难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

(√)9.杜威以反赫尔巴特教育理论出现,提出了“儿童中心,经验中学和活动中心”。

(√)10.国家通过教科书的编写和发行来影响教育的发展,这主要体现了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政治11.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典型的错误是抽象地谈论“社会”。

(×)个人12.传统的学科课程是“课程”作为名词使用所代表的课程范式。

(√)13.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发展。

(√)14.德育内容规定了应该培养学生具有哪些品德。

(√)15.在教学中,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积累直接经验。

(×)间接经验16.《中国大百科全书 教育》中关于课程的概念是作为名词使用的。

(√)17.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家庭教育。

(×)学校18.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是我国学校德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19.布鲁纳曾经提出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

(×)波斯纳20.教学过程中,师生交往是人格平等和共同探究的交往。

(√)21.政治与教育之间并不是只有单向的决定作用,他们之间是彼此制约的。

(√)22.诊断性评价主要是针对那些在学习和行为方面,存在问题或障碍的学生进行的,正常的学生不需要诊断性评价。

《教育学》练习题

《教育学》练习题

《教育学》练习题一一、名词解释因材施教二、判断并说出理由1、教育上培养人的个性必须以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为前提和基础。

2、教育是决定社会发展变革的最根本力量。

3、只有不好的教育,绝没有教育不好的学生。

4、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出发点也是人。

5、教育不只是人类所独有的活动,动物界也存在。

6、教育在阶级社会里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7、个人之间天赋才能的差别是分工的原因。

三、简答1、教育的基本职能是什么?2、如何认识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3.简要回答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及其地位作用。

四、论述题1、请列出影响或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主要问题2例,并就其中感兴趣的一例做深入剖析。

2、就“教育学是不是科学,有没有规律”,谈谈你的看法。

3、谈谈你对教育的认识和理解。

4、论遗传、环境和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各自地位和作用。

《教育概论》练习题二一、名词1、义务教育2、德育3、三个面向4、教师5、美育6、全面教育二、判断并说出理由1、教育过程必须坚持教师的主导地位。

2、智育就是传授知识的教育。

3、教学过程就是传授知识与培养学生能力的过程。

4、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主要是政治课教师与班主任的工作。

5、教师素质的高低是制约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原因。

6、“减负”要取得实效,就必须减少课程门类,少留或不留作业;少考或不考试。

7、强化教师的主导地位必然会弱化学生的主体地位。

8、素质教育实质上就是培养学生的体、音、美等方面素质的特长教育。

9、学校工作必须以教学为主。

10、研究性学习是主要的学习方式,接受学习是次要的学习方式。

11、德育就是道德教育的简称。

12、学校工作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

三、简答1、什么是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有什么特点?2、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有哪些?相互关系如何?3.简要回答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内涵及其社会意义。

四、论述题1、结合你的工作实际,谈谈你学习教育科学理论的体会与收获。

2、结合我国现行教育方针的表述,就我国当前教育实际在教育方针贯彻执行上所存在的问题谈谈你的看法。

全国2023年4月自考教育学概论试题和答案【纯文字版本】

全国2023年4月自考教育学概论试题和答案【纯文字版本】

全国2023年4月自考教育学概论试题和答案【纯文字版本】以下是全国2023年4月自考教育学概论试题和答案的纯文字版本: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教育学是一门研究()的学科。

A. 教育过程与方法B. 教育对象与内容C. 教育原则与规律D. 教育目的与价值2. 下列哪项不是教育学最基本的研究内容?A. 教育思想史B. 教育目标与任务C. 教育人的全面发展D. 教育方法与手段的选择和使用...40. 教育学基本原理是教育学的()。

A. 规范标准B. 理论基石C. 数据来源D. 研究对象二、简答题(共20分)1. 请简述教育学的定义及其研究内容。

答: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规律和教育问题的学科。

其研究内容包括教育目标与任务、教育原则与规律、教育方法与手段以及教育制度与教育改革等。

2. 请简要介绍教育学的基本原理。

答: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包括教育目的性原理、人的全面发展原理、社会性原理、个别差异原理等。

教育学基本原理是指导教育实践的理论基础,能够指导教育工作者正确开展教育活动。

...三、论述题(共40分)请以500字左右的篇幅,论述教育学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中的作用。

答:教育学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教育学提供了科学的教育理论基础和指导原则,指导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实践中合理设计教育目标和教育方案。

其次,教育学深入研究了人的全面发展原理和个别差异原理,为教育工作者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提供了依据,并提供了相应的教育策略。

此外,教育学还关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价值观,帮助他们成为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和社会意识的公民。

综上所述,教育学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以上为全国2023年4月自考教育学概论试题和答案的纯文字版本。

教育学本《教育概论》复习资料 (2)

教育学本《教育概论》复习资料 (2)

教育学《教育概论》复习资料1
一、单项选择题
1、《荀子·儒效》曰:“四海之内差一家,通达之属,莫不从服,夫之谓人师。

”体现了教师职业的()。

A. 长期性
B. 创造性
C.示范性
D.复杂性
2、在影响人发展的诸因素中,在个体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A.社会环境 B. 遗传 C. 学校教育 D. 个体活动
3、从教育形态上分析,下列教育属于制度化教育的是()
A.家庭教育 B.学校教育 C.社区教育 D.网络教育
4、学生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要求教育要坚持()
A.全面发展 B.循序渐进 C.因材施教 D.统一要求
5、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 B.上课 C.辅导 D.成绩评定
二、名词解释
1、德育
2、讲授法
三、简述题(
1、简述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2、简述教育对政治制度的影响。

四、论述题
1、论述德育过程的运行规律。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C C B C B
二、名词解释
1、德育是教育者根据现代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采用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发展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活动。

2、讲授法是指教师通过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思想观点,发展学生能力的方法。

三、简述题。

教育学概论的试题及答案

教育学概论的试题及答案

教育学概论的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育学是一门研究什么的学科?A. 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B. 教育方法和技术C. 教育政策和管理D. 教育心理学答案:A2. 下列哪项不是教育的基本要素?A. 教育者B. 受教育者C. 教育内容D. 教育环境答案:D3.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什么?A. 知识B. 技能C. 人才D. 道德答案:C4. 教育学中,“隐性课程”指的是什么?A. 学校正式开设的课程B. 学生在课堂外学到的知识C. 教师的教学方法D. 学校的规章制度答案:B5. 教育心理学认为,以下哪项不是影响学生学习的主要因素?A. 学习动机B. 学习策略C. 学习环境D. 学生的性别答案:D6. 根据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认知领域的目标分为哪几个层次?A. 知识、理解、应用B. 知识、分析、评价C. 知识、理解、创造D. 知识、分析、综合答案:B7. 教育评价中的“形成性评价”主要用于什么目的?A. 选拔和淘汰学生B. 了解学生学习过程,及时调整教学C. 对学生进行总结性评价D. 作为学生升学的依据答案:B8. 下列哪项不是教育的基本原则?A. 科学性原则B. 系统性原则C. 灵活性原则D. 强制性原则答案:D9. 教育公平主要指的是什么?A. 教育机会均等B. 教育质量均等C. 教育投入均等D. 教育结果均等答案:A10. 终身教育的概念最早由谁提出?A. 保罗·弗莱雷B. 埃德加·莫兰C. 保尔·朗格朗D. 约翰·杜威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教育的本质是一种________的社会活动。

答案:培养人12. 教育的三个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和________。

答案:教育影响13.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________和教育问题。

答案:教育现象14. 教育的“隐性课程”通常指的是学校环境中的________、文化等因素。

教育概论习题答案

教育概论习题答案

教育概论习题答案对考研的同学能有所帮助!教育概论习题答案二、概念题1. 教育:(1)在教育学界,关于“教育”的定义一般来说,主要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来下定义的,一个社会角度,一个是个体的角度。

(2)根据对“教育”概念的分析,尝试给出“教育”的定义: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3)教育的综合定义具有实践性、综合性、动力性以及社会文化性的特点。

教育要素:(1)教育者(2)学习者(3)教育影响教育形态:教育形态按照三个标准划分可以分为:(1)制度化教育和非制度化教育(2)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社会教育(3)农业社会教育、工业社会教育以及信息社会教育4. 教育学:(1)教育学的萌芽(2)教育学发展的脉络()教育学流派(4)当代教育学发展的情况5. 实用主义教育学:(1)美国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克伯屈《设计教育学》为代表(2)主要观点:A教育是不断改造经验、组织经验的过程B教育即生活,不是生活的预备C课程组织以学生经验为中心,师生关系以儿童为中心,提倡“做中学”。

三、简答题1. 信息社会以及其教育特征。

1学校将发生一系列变革。

(2)教育的功能将进一步得到全面理解。

(3)教育的国际化与教育的本土化趋势都非常明显。

(4)教育的终身化和全民化理念成为指导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

2. 当代教育学发展的趋势。

时代在前进,科学在进步,教育在发展,教育学也不断地出现一些新的面貌,以至于20世纪末的教育学已经远远不同于20世纪初的教育学,出现了许多新的特征:(1)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急剧扩大,不仅仅聚贤庄学校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研究上。

(2)教育学研究基础和研究模式的多样化。

(3)教育学发生了细密的分化,形成了初步的教育学科体系。

(4)教育学研究与教育实践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

(5)教育学加强了对自身的反思,形成了教育学的元理论。

3.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主要观点。

(1)代表人物和作品。

教育学概论答案

教育学概论答案

一、判断题1、(√ )2、(×)3、(√ )4、(√ )5、(√ )6、(×)7、(×)8、(√ )9、(√ )10、(√ )11、(√ )12、(√ )13、(×)14、(×)15、(√ )16、(×)17、(×)18、(×)19、(√ )20、(√ )21、(√ )22、(×)23、(√)24、(√ )25、(√ )26、(√ )27、(×)28、(√ )29、(√ )30、(×)31、(×)32、(×)33、(√ )34、(×)35、(√ )36、(√ )37、(√ )38、(×)39、(√ )40、(√ )二、单项选择题1、壬戌学制中学阶段采取(A)。

2、我国近代由国家颁布并实施的第一部学制是(A)。

3、1905年清政府设立(B),作为统辖全国教育的中央教育行政机构。

4、我国大规模引进西方教育理论开始于(B)。

5、“文翁兴学”的旧址在现在的(D)。

6、在学校文化建设中最具有决定作用的是(B)。

7、科学技术知识的再生产有多种途径,其中最重要的途径是(D)。

8、科学的体制化始于下列哪个时期(C)。

9、据1995年统计我国800多所高校共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A、)。

10、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形成于二十世纪哪个年代(D)。

11、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第29条第2款强调的是(A、)。

12、以下教育措施中与人权教育没有直接关系的是(D)。

13、以下关于“个性教育”涵义的表述中不恰当的是(C)。

14、关于现代教育的“社会目的”,下列描述中不恰当的是(D)。

15、关于理性权威与非理性权威的区别,下列描述中不恰当的是(C)。

16、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工人阶级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德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C)。

”17、下列哪项既是教师道德的核心,也是教师高尚道德素养的自我表现(A、)。

教育学概论习题1-4章(配答案)

教育学概论习题1-4章(配答案)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一.判断题1.教育一词最早出现于《孟子 尽心上》。

(√)P12.教育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而《教育学》上所谈的教育主要指狭义的教育。

(√)P23.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可以称之为教育。

(√)P2 4.“成均”、“痒”是古代萌芽时期的学校称谓。

( )P35.古代由朝廷直接办理的官学称为中央官学,由历代官府按行政区域在地方设置的学校称为地方官学。

(√)6.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与元朔五年,设博士弟子,是中国大学建立之始。

(√)P37.奴隶社会学校所实施的教育内容主要为“四书”和“五经”。

( )P58.东汉灵帝光和元年,鸿都门学的建立标志着世界上第一所文学艺术专科学校的建立。

(√)P59.“五经”包括《诗》、《书》、《礼》、《易中庸》、《春秋孟子》。

( )P610.科举制是中国古代实施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一种选士制。

(√)P711.隋炀帝大业二年,设进士科,是科举制之始。

(√)P712.上个世纪末,我国党和政府作出了两大教育上的决策:其一是《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其二是《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要》。

( )P1113.中世纪的“四艺”指的是算术、几何、天文学、音乐伦理。

(√)P1414.中世纪的“七艺”指的是骑马、游泳、投矛、击剑、打猎、奕棋、吟诗。

( )P1415.中世纪最早的大学是11世纪中期建立的意大利萨莱诺大学。

(√)P1516.教育普及化是教育民主化的基本保证。

(√)P1817.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是第一部具有科学形态的教育学。

(√)P2318.赫尔巴特的学生齐尔和赖因把教学过程归结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

( )P2319.杜威提出传统教育三中心是教师中心、学生中心、教材中心。

( )P2420.十九世纪的英国哲学家斯宾塞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不断改造”。

( )P24 21.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者,其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论语》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学概论》综合练习题三一、判断题(40题)1.“自有人生,便有教育。

”这里的教育是狭义的教育概念。

()2.“成均”、“庠”是古代萌芽时期的学校称谓。

()3.中国的私学发展始于战国时期。

()4.古代由朝廷直接办理的官学称为中央官学,而由历代官府按行政区域在地方设置的学校称为地方官学。

()5.私学按其程度和所授予内容可以分为经馆和小学两类。

()6.教育以创造社会物质财富为直接目的,为经济服务是其本质的功能。

()7.参与式学习是指让学生有机会讨论关于环境问题的见解,鼓励他们探索不同的观点。

()8.政治与教育之间并不是只有单向的决定作用,他们之间是彼此制约的。

()9.罗马俱乐部的《增长的极限》标志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真正形成。

()10.现代社会中,教育是使科学技术转化为劳动者精神财富的手段。

()11.能否培养出社会文明与进步的引导者与促进者,能否为未来社会培养未知的新人,这是现代教育区别于传统教育的一个根本标志。

()12.现代教育不仅要把个体当作必要的工具来塑造,更重要的是要把个体当作目的本身来加以培养。

()13.自治教育体现了“自由与责任”、“自由与纪律”的统一。

()14.清末洋务派和维新派在教育目的上都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他们所讲的“中学”与“西学”基本相同。

()15.关于全面发展教育的构成表述,“五育”说在逻辑上比“三育”、“四育”说更趋于合理。

()16.学生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而后者又是前者条件。

()17.教师行为的真正适应是以对学生的适应和为学生所接纳开始的。

()18.布鲁纳曾经提出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

()19.教师的专业成熟不是独立个体的成熟,而是置身于班集体的环境中。

()20.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认为,支配儿童心理的因素是环境与学习。

()21.美国教育家杜威倡导的活动课程强调学生从“做”中学,这里所讲的“做”就是“动手操作”的意思。

()22.所谓教材的心理化是指将教材上包含的逻辑经验还原为儿童的心理经验。

()23.对于学龄前儿童或小学低年级儿童而言,开设活动课程是比较适合的,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及思维能力的逐步成熟,他们就应当开始学习比较系统化、理论化的科学知识了。

()24.学科课程是按学生心理发展的顺序与特点组织而成的课程,活动课程是按学科知识固有的内在逻辑与体系组织成的课程。

()25.综合课程不可能表现为学科课程。

()26.“教是为了不教”的基本含义是教的目的就是要达到让学生最终能独立学习。

()27.学生结合教材采取的自学和家庭作业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

()28.教师不在现场而学生在学校进行的自学不是教学活动。

()29.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因此它不应该首先是一种认识过程。

()30.教学过程应该受到认识过程的一般规律所制约。

()31.在实施自觉纪律教育中,教师应尽量多地采用奖励,而避免采用处罚的方式。

()32.受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既是德育的客体又是德育的主体。

()33.“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的规律,它提示教育者在德育工作中应按照“知、情、意、行”的顺序来进行。

()34.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复杂性和曲折性是由于受到学生各种思想品德的不稳定性与社会各种影响的复杂性决定的。

()35.强调教学是德育最基本、最经常、最主要的途径,这并不否定其他德育途径的重要性。

()36.学校管理机构包括决策机构、咨询机构、执行机构和反馈机构。

()37.教研组是学校组织系统中最基层的正式组织。

()38.正确的集体舆论标志着班级成员在自治管理的意识和能力方面达到一定的水平。

()39.教育评价的功能主要是对教育、教学活动实施有效的控制与管理。

()40.形成性评价对学生的学习具有诊断功能。

()二、单项选择题(40题)1.私塾对儿童的启蒙教育主要是()。

A.识字学习B.音乐学习C.绘画学习D.算术学习2.经馆的对象大多数是成年人,主要是()。

A.天文学习B.技术学习C.儒家经学学习D.“射”与“御”的学习3.书院的官学化倾向始于()。

A.唐朝B.宋朝C.元朝、明朝D.清朝4.全国各地的书院分别改为中小学堂是在()。

A.唐朝B.宋朝C.元朝、明朝D.清朝5.“六艺”中的“礼”为()教育内容。

A.艺术B.基础文化知识C.文字D.政治伦理6.交流与合作能力是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目标的具体内容。

A.态度与价值观B.技能C.知识D.行动7.哲学家()认为,“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一个人。

人是教育的产物。

”A.柏拉图B.康德C.亚里士多德D.苏格拉底8.影响个体社会化的因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

A.遗传B.家庭环境C.学校教育D.社会环境9.青少年儿童大脑发展最迅速的时期是()。

A.五六岁之间B.七八岁之间C.三四岁之间D.十一二岁之间10.()是一个人的启蒙时期,个体开始主动地认识自己及周围世界。

A.童年期B.婴儿期C.乳儿期D.幼儿期11.以下关于“自治教育”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它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和自我教育意识B.它有助于学生学会对自己的选择和行动承担责任C.它是学生学会运用自由的根本手段D.自治教育是不需要纪律约束的教育12.关于我国古代教育的教育目的,下列描述中不恰当的是()。

A.以道德教育为轴心B.强调“明人伦”、“明礼”C.主要反映在儒家教育思想中D.重视个别教育和个性发展13.在中国近代学者中,最早专门论述设立教育目的重要性的是()。

A.严复B.龚自珍C.张之洞D.梁启超14.借鉴英国学者斯宾塞的教育思想,首先倡导对学生进行体育、智育与德育的我国学者是()。

A.梁启超B.严复C.魏源D.康有为15.建国以来,影响最大的教育目的思想的表述是()。

A.1957年毛泽东主席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中的相关表述B.1981年《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的相关表述C.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的相关表述D.1993年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的相关表述16.教师的专业成熟最终反映在()。

A.班集体的培养B.对教育工作的认同程度C.对教育工作理解认识处于稳定状态D.对完成所担任工作的努力17.持建构发生认识论的心理学家是()。

A.华生B.皮亚杰C.布鲁纳D.班杜拉18.前运算阶段儿童的认识发展()。

A.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B.能够进行逻辑推理C.语言和运算都表现出自我中心和不可逆性D.能够根据经验提出预见和假说19.研究表明,大致30%的学前儿童和小学生的认识方式属于()。

A.沉思型B.复合型C.发散型D.冲动型20.()权利是学生完成各项学习任务的基本保障。

A.参加学校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B.获得公正评价权C.获得奖学金权D.获得申诉或诉讼权21.关于儿童的心理经验与学科中所包含的逻辑经验的关系,下列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A.逻辑的经验是由心理的经验发展而来的B.二者是一个动手与动脑的关系C.同一生长过程的起点和终点D.逻辑的经验是运用抽象与概括的手段,将心理的经验加以系统化、条理化的结果22.下列各种课程类型中不属于综合课程的是()。

A.将植物学、动物学、生理学融合而成的生物学课程B.环境教育课程C.活动课程D.中学数学课程23.在教育史上,首次明确提出“隐性课程”这一学术概念的是()。

A.(美)杜威B.(美)克伯屈C.(美)杰克逊D.(美)阿普尔24.下列描述与隐性课程无关的是()。

A.美国学者杜威所讲的“附带学习”B.班级生活中非正式的社会关系结构对促进社会化的影响C.课程知识负载着意识形态方面的信息,这些信息以隐含的方式影响着学生的思想情感态度D.学生在家庭或社会生活中,有意无意之中获得的知识与经验25.提出课程编制目标模式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美)杜威B.(美)布鲁纳C.(英)斯腾豪斯D.(美)泰勒26.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是衡量教师作用发挥的重要因素,这是()教学规律提示我们的。

A.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相结合B.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C.知情意统一D.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27.经验的获得与智力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关系,这是()教学规律提示我们的。

A.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相结合B.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C.知情意统一D.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28.教学过程是学生智力因素与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相互影响的过程,这是()教学规律提示我们的。

A.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相结合B.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C.知情意统一D.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29.在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中,()是中心环节。

A.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B.引导学生领会知识C.引导和组织学生运用知识D.检查和巩固知识30.挖掘教材的教育性实施教学,这是()原则要求的。

A.理论联系实际B.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性相结合C.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D.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31.对学生实施中小学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主要属于()的教育内容。

A.爱国主义教育B.道德教育C.民主与法制教育D.集体主义教育32.教师吸引学生参与制定纪律条文,使学生负有责任感,这是实施()的要求。

A.自觉纪律教育B.集体主义教育C.理想教育D.道德教育33.德育过程中的主要矛盾是()。

A.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矛盾B.教育者和德育内容的矛盾C.受教育者与德育方法的矛盾D.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34.“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反映了德育的()规律。

A.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的过程B.组织学生活动与交往的过程C.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D.长期、反复、逐步提高的过程35.“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这表明在德育过程中()。

A.知与行是紧密联系的B.知比行重要C.行比知重要D.知与行是可以分割开的36.关于操作测验,以下描述中不恰当的是()。

A.它是一种非文字测验B.它主要通过观察被试实际的操作行为表现来进行评价C.这种评价主要用来检验被试将知识、理解转化为实际行动的能力D.操作测验只适用于动作技能的评价37.我国中等及中等以下各类学校实行的是()。

A.校长负责制B.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C.党支部负责制D.民主集中制38.以下各类评价形式中,属于形成性评价的是()。

A.新课程教学之前对学生进行的摸底测验B.课堂提问C.课程结业考试D.升学考试39.以下关于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比较中,不恰当的是()。

A.形成性评价是多次性的,终结性评价则是一次性的B.形成性评价往往与教学过程合而为一,终结性评价则独立于教学过程之外C.形成性评价往往是非正式的评价,终结性评价则往往是正式的评价D.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之外进行的评价,终结性评价则是在教学过程结束时进行的评价40.以下关于纸笔测验中主观式题目的描述,不恰当的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