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U测试方案模板(DST H.323 MCS 4000)

合集下载

试验参考指导书样本

试验参考指导书样本

单片机试验指导书试验一系统认识试验一、试验目标1、了解ZY15MCU12BC2单片机试验开发装置接线和安排。

掌握试验箱内拨位开关KF,KC 使用方法。

2、经过实例程序编辑、编译、链接及调试,熟悉Keil C51软件使用方法和基础操作。

3、教育学生珍惜试验装置,养成良好试验习惯。

二、试验设备1、ZY15MCU12BC2单片机试验开发装置一台。

2、PC机及相关软件。

三、试验内容1、使用串行通讯电缆将试验开发装置和PC机相连。

2、开启PC机及试验开发装置,开启Keil C51软件进入uVision2集成开发环境。

确定拨位开关KF开关为A端,确定89C51处于仿真状态。

在uVision2开发平台上建立并编辑示例程序:计算N个数求和程序。

其中N个数分别放在片内RAM区50H到55H单元中,N=6,求和结果放在片内RAM区03H(高位)和04H(低位)单元中。

题目:1)32H+41H+01H+56H+11H+03H=?2)95H+02H+02H+44H+48H+12H=?编译连接源程序。

在Keil uVision2主菜单窗口进入DEBUG调试环境,打开存放器窗口输入数据至片内RAM区50H到55H单元中,全速运行程序,并检验程序运行结果,即观察在存放器窗口片内RAM区03H(高位)、04H(低位)单元中数据是否正确。

试验结束,撤出接线,将一切整理复原。

试验源程序org 0000hljmp mainorg 1000hmain: mov r2,#06hmov r3,#00hmov r4,#00hmov r0,#50hl1: mov a,r4add a,@r0mov r4,ainc r0clr aaddc a,r3mov r3,adjnz r2,l1end试验二多字节十进制加法试验一、试验目标1、学习51运算指令使用方法及对标志位影响。

2、学习循环程序编程方法。

3、掌握51内部RAM和寄存器之间关系。

二、试验设备ZY15MCU12BC2试验箱,连接线若干,串口线,PC机。

DST全线产品精品资料

DST全线产品精品资料

MCU网络适应性
多个网口,支持跨网段会议;
支持NAT和防火墙穿越;
支持混速; 网络状态实时监测;
MCS
384kpbs
自动断线重呼; 768kpbs
QoS支持
768kpbs
MCU主要特色
强大的产品兼容性 本地化支持 超强的级联能力 操作使用简单 全线外设产品支持
产品兼容性
目前与POLYCOM终端的兼容
TVS工作原理
背板上四个网络接口; Lan1口配置地址,Lan3和Lan4在网络上透明; 内部的分路器从Lan4截取MCU的上行数据实现多画面的显示; MCU从Lan3口获取数据
TVS基本参数
128Kpbs-2Mbps; 支持H.261、H.263、H.263+和H.264; CIF、4CIF格式; 16路H.263解码能力,H.264下能力减半; 4/8路BNC输出
75
75
60
60
32
32
MCS-4180 192 192 180 150 120 90
90
90
60
60
32
32
MCS-4192 192 192 192 192 152 110 110 110
60
60
32
32
MCU的配置-功能模块
功能模块包括:
多会议-最大支持64组会议并发 双视频模块 远控模块-FECC、终端申请发言 GK模块-E.164别名、终端发起会议 组播模块 分屏模块-V1支持最大9分屏,V2支持最大16分屏,V1/V2均可实
3路视频输入(主摄像头+辅助视频源+USB) 2路视频输出(S-Video+RCA) 2路音频输入(麦克风+3.5mm线性输入) 2路音频输出(2×3.5mm接口)

DST全线产品

DST全线产品
152×768Kbps 60×1920Kbps 32×4096Kbps;
支持H.261、H.263、H.264、MPEG4协议; 支持QCIF、CIF、4CIF、XGA及720P 格式; 支持G.711 a/u、G.722、G.728、Polycom® Siren 14™
MCU功能
FECC,终端申请发言; 双视频(包括H.239,P+C,Duo Video等); 主席/广播选择轮巡; 中文会场字幕和短消息; AES/DES; 64组会议并发
实现8个独立的单画面输出 或实现两种分屏显示 或实现4个独立单画面和一种分屏显示
TVS-R
增强型电视墙服务器; 以绑定端口或者绑定显卡方式进行录制; 支持单屏和分屏节目录制; 支持50个用户 在线点播
同类产品
天地阳光TV8000
TV8000
创视通
TVS-2000
中讯群通
TVW2000D
节目直播
Video conference
DST RSS
组播
后期点播
RSS 产品介绍
强大的录制功能; 直播、点播、组播 节目发布; 大容量存储; 多级用户管理,安全可靠; 支持级联功能
强大的节目录制功能
全局录制,不占用会议席位 录制过程中随意改变会场画面、支持轮询
支持添加中文会场名称
多任务、多速率录制
全线外设产品支持
TVS
多画面独立输出,实时监控会场图像; 4CIF高质量分屏显示,丰富主会场显示方式
RSS
会场节目录制,多角度、多任务、多速率录制; 在线实时直播; VoD点播
MCU的配置
根据会议带宽和点数,选择不同的型号; 附加各种功能模块; 标配设备可以提供一组H.263下的四分屏(无字幕显示) 会议; 对于多台设备,提供独立的级联管理软件DMMC

MCU测试方案模板(DST H.323 MCS 4000)

MCU测试方案模板(DST H.323 MCS 4000)

测试现场须知
为确保此次设备选型测试工作的顺利进行,确保测试工作“公开、公平、公证”,为向各参加测试的单位提供良好的测试环境,特要求以下:
一、各参测试公司必须严格按照我组所安排的测试时间表进行测试。

二、为了保持正常的工作秩序应当安静,严禁喧哗和打闹。

三、各参测试公司必要服从协调小组的指挥,严禁无理取闹。

四、各公司应当在测试前进入现场作好准备工作,等待参加测试。

五、进入测试现场后,应将参加测试的设备直接接入我组提供的网线和接入设备,严禁
更换网络交换机端口。

六、测试完毕后应尽快收拾设备与附件迅速撤离现场并保持现场整洁,严禁有损测试环
境的行为。

七、违反上述规定的,协调小组责令其及时改正;对情节严重的我组将取消其测试资格。

一.测试设备清单
每家MCU厂商需要提供×××台测试设备,各终端厂商每家提供×××台测试设备。

二.测试项目
MCU设备规范测试
1.MCU外观及系统架构测试
该部分得分:
2.视频协议性能测试
该部分得分:
3.音频协议性能测试
该部分得分:4、双流性能的测试
该部分得分:6.设备可管理性、会议控制方式测试
该部分得分:7.会议召开方式及会议发起模式测试
该部分得分:
8.级联性能测试
该部分得分:9.其他功能测试
该部分得分:整体系统功能测试
该部分得分:。

基于硬件MCU及软、硬件终端的视频测试方案

基于硬件MCU及软、硬件终端的视频测试方案

第一章基于硬件MCU及软、硬件终端的视频测试方案1、测试环境1.1测试拓扑结构为最大程度的模拟系统的真实应用情况,真实全面的反映出参加评测各厂家的设备的性能,保证测试的公开公平公正,本次测试采用如下结构:网络环境:局域网测试带宽范围384K~768K1.2各厂商必须提供设备各产商必须提供设备如下:1.3客户方必须提供的设备客户方必须提供设备如下:2.测试流程及方法综述2.1测试方法:在进行此项测试时,国网公司放置一台MCU、两台硬件终端、两台软件终端,远端节点放置一台MCU、一台硬件终端、一台软件终端(如条件有限,也可不放置终端设备),两台MCU采用级联的方式组网。

在测试时,在国网公司节点分别将一台硬件终端和一台软件终端模拟为发言节点,将测试现场的视音频信号或DVD送出的信号送入视频系统,国网的其他终端通过网络登录到远端MCU上,模拟远端终端,记录测试效果,并对硬件MCU下采用软件终端和硬件终端的效果加以比较。

2.2测试流程主要测试流程3. 设备功能测试3.1 设备支持的协议标准3.1.1 视频编解码协议对国际标准的支持是系统互通性的重要保障,对最新标准的支持也是厂家研发力量的重要体现。

目前国际上主要的视频标准有H.261、H.263、H.264、MPEG2和MPEG4等。

视频会议终端通过MCU分别建立基于不同视频标准的通讯连接,在通讯状态下,检查各终端或者MCU的参数状态,确定支持的视频标准。

软件终端:硬件终端:3.1.2 音频编解码协议目前,音频标准从声音质量上共分3.4KHz、7KHz和更高质量音频标准三大类。

早期由于传输带宽及编码技术的限制,普遍音质较低,只有3.4KHz。

而目前网络带宽及技术已不是视频会议的瓶颈,所以目前主流协议逐渐向高清晰音质转变。

主要音频协议列表:测试方法:视频会议终端通过MCU分别建立基于不同音频标准的通讯连接(按音质由低到高的顺序进行,即:G.728—G.722—其他),在通讯状态下,检查各终端或者MCU的参数状态,确定支持的音频标准。

基于H.323的MCU的分析及设计

基于H.323的MCU的分析及设计

( c o l fElc r n c S i n e a d En i e rn ,Na i n lUn v r i f De e c e h o o y S h o e to i ce c n g n e i g o to a i e st o f n e T c n l g ,Ch n s a 4 0 7 ) y a gh 1 0 3
Ab t a t H . 2 Sas a d r r p s d b n e n t n l e e o s rc 3 3 i t n a d p o o e y I t r a i a lc mmu ia i n Un o o p o i e t e f n t n o l . o T n c t i n t r vd h u c i fmu t o o i me i o d a c mmu ia i n o e a k tb s d n t r s n c t v rp c e a e e wo k .MCU( u t o n n r 1 o M li i t p Co to i) ,a n fH . 2 o p n n s St e Un t so e o 3 3 c m o e t ,i h c r q i me ti l p i t c n e e c .Th s d sg is l n r d c s t e f a f H. 2 r t c l lo a a y e h o e e u p n n mu t o n o f r n e i i e in fr t i t o u e h r me o y 3 3 p o o o ,as n l s s t e f n to n h t u t r fM CU,a d b i g o wa d t e d s n o C( u tp i t Co to lr u cin a d te srcu e o n rn s f r r h e i f M g M l o n n r l )a d M P ( u t o n i e n s M li i t p P o es r) r c so s .Es e i l n t e d sg fM P h sp p rb i g f r r t o fa d n o n —t p ca l i h e i n o st i a e r o wa d a me h d o d i g p i t o—p i t u f r .A e t y n on fes b t s o h e f r n eo CU n o a a gv n tt e e d i d c t h t h ft ep r o ma c fM a d s me d t i i g a h n n ia e t a e MCU e y p a t a i t .T e me h d a d t i v r r ci bl y s c i h to n t e d t a e a r f r n e f ro h rd s n r . h a ac n b e e e c o t e e i e s g K yw o d H . 2 , e rs 3 3 MCU , C, P, o n .o p i t b fe s M M p i tt . o n , u f r Cls m b r TP 9 a s Nu e 33

mcu实验报告三

mcu实验报告三

东南大学自动化学院实验报告课程名称: MCU(微控制器)综合课程设计第 3 次实验实验名称:定时中断,键盘输入与显示综合实验院(系):自动化学院专业:自动化姓名:张涤学号:08007211实验室:测控技术实验室实验组别:同组人员:黎晓平.王宽实验时间:2010 年 5 月7 日评定成绩:审阅教师:实验报告内容: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实验目的:由于本次实验做的是两个小内容,分别是定时中断实验和键盘输入显示综合实验。

第一个实验主要目的是了解单片机定时器,通过定时器使得单片机输出一个特定的方波。

第二个实验主要目的是了解4*4键盘输入检测原理,判断是否有按键按下,掌握键盘与8位LED数码管之间的连接原理,读与写的显示过程。

实验要求:1.定时中断实验利用单片机定时器中断,控制单片机P0.0口输出一50Hz的方波。

结果可采用示波器显示。

2.键盘输入与显示综合实验利用4*4键盘输入,在通过CPLD译码与CPU总线相连的8位LED上显示键码值,并在8位数码管上显示输入的数字。

二.实验原理1.定时中断实验在单片机控制应用中定时和计数的需求很多,为此在51单片机中有2个16位定时器(计数器),分别为定时器0和定时器1,而定时器有4种工作方式,分别是0,1,2,3。

工作方式0采用的是13位计数结构,若要求输出50HZ的方波,也就是说周期为0.02s,那么用方式0会导致计数位不够,这里采用16位计数结构的方式1。

首先设定各个初始值,启动定时之后,重新设置计数初值,输出按位取反即可,这样就形成了方波。

定时周期通过计算计算初值X获得。

2.键盘输入与显示综合实验电路如图3-1所示。

键盘矩阵输入电路采用行列扫描法实现。

将行线接输出口,列线接到输入口,采用列扫描法,先将某一行输出为低电平,其它行输出为高电平,用输入口来查询列线上的电平,逐次读入列值,如果行线上的值为0时,列线上的值也为0,则表明有按键按下。

否则,接着读入下一列,直到找到该行有按下的键为止。

MCU自动数据采集方案

MCU自动数据采集方案

MCU自动远程测量系统方案目录1、MCU微波自动远程监测系统简介2、系统配接示意图及说明3、安装方法及步骤4、监测频率5、注意事项6、设备要求7、服务承诺与业绩一、MCU微波自动远程监测系统(一)、MCU自动远程监测系统技术组成1、系统组成MCU微波自动远程监测系统主要由:检测元件、无线自动监测控制系统(MCU 采集模块、无线收发模块、供电模块)、上位机自动接收数据处理系统组成。

2、检测元件为了准确记录和统计温度和应变参数,采用国际先进的热敏电阻温度传感器(1K、2K、5K等,根据用户自行选择)测量温度范围:-50℃~+150℃,常用工作温度范围:-27℃~+80℃,精度:±0.1%ofF.S3、MCU微波自动监测控制系统SZZX-MCUxx多点自动温度远程测试系统是一种功能强大的分布式全自动多点静态远程网络数据采集系统。

由采集模块(MCU)、微波通讯模块、系统软件及相关配件组成。

系统采用分布式结构,最大可组成由256个采集模块(MCU)集成的自动化数据测试系统,测试现场在荒郊野外无电力供应时,可采用汽车蓄电池供电,而其他时间处于休眠状态,以减少电源的消耗。

以保证长期时间连续供电。

系统采用无线微波数据传输方式,运用近程无线载波(五公里内)进行传输,这样极大的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并避免了对施工的影响,采用全密封设计,防水防潮、防雷击。

适应各种场所的自动化工程检测项目,可广泛应用于超高层建筑、核电、桥梁、水利、水电、铁路、大坝、公路等工程领域的长期无人值守的自动化监测。

(1)、MCU采集模块MCU采集模块SZZX-MCU16型的16个采集,SZZX-MCU32型的32个采集通道,可接各种类形的钢弦式传感器(含国外传感器)。

模块采用高精度的16位AD模块,测量精度高。

可自动定时测量采集数据、自动数据存储。

也可人工实时采集。

(2)、通讯模块传输方式采用近程无线载波(五公里内),通讯模块采用国际先进的工业通讯模块,工作稳定,无需布线使用方便, 不收通讯费成本低。

基于H.323高性能MCU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H.323高性能MCU的设计与实现

0 引 言
以及 C F 格 式 源 图 像 混 合 成 C F 格 式 图 像 , 图 1 I I 如
所示 。
混 台后 蚓 像
随着 计 算 机 的硬 件 , 别 是 C U 主 频 的 不 断 提 特 P 升, 基于软 件的音 、 视频 编码 效率 也越来 越高 , 因此 考虑
De i n a d Re lz to f H ih —pe f r a c CU s d o . 2 sg n a i a i n o g ro m n eM Ba e n H 3 3
HUANG h , ANG Pig, U o, Z iW n QI Ha GAO je Yui
到 成 本 与 各 方 面 的 因 素 , 件 MC 必 然 成 为 以 后 的 主 软 U
Q CW格 式
流方 向 。但 现今 大多 的 MC 都是 软硬 件 相结 合 , U 纯软 件 的 MC 很少 且效 率不 高 。 U
当前 H. 2 3 3视频 会 议 系统 大 都 是 以 Op n 3 3协 eh2
议 库 为 基 础 开 发 的 视 频 和 语 音 传 输 系 统 软 件。
Op n 3 3是 由 澳 大 利 亚 E uv l c t t. 司 组 eh2 q iae eP y L d 公 n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织 开 发 的 ,能 实 现 基 本 的 H.3 3 协 议 框 架 ,在 2 Op n 3 3V4中, e h 2 基于视 频缓 存池 的 MC 最多 只能 处 U 理合 成 4 终端 , 能适 应 现 今 市场 发 展 的需 要 , 此 路 不 因 重 新 设 计 MC 的 架 构 , 成 为 研 发 软 件 MC 的 U 便 U

多点控制单元(MCU)DST20H.32320MCS

多点控制单元(MCU)DST20H.32320MCS
DST H.323 MCS ——多点控制单元(MCU)
DST H.323 MCS 是鼎视通公司自主研发的高性能是企业、机关、学校等中小规模用户,也可以是网络提供商、业务提供 商等大型用户。DST H.323 MCS 在设备兼容性、运行可靠性、接入容量、会议安排、会议调度、系统配置 的灵活性等方面具有很好的表现,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的应用需求。
树状级连 支持树状的多级级连模式,扩大会议规模,在级连方式下仍可以完成复杂的会议控制功能。 交叉级连 在不同 MCS 之间可分别配置多会议,并实现交叉级连,从而最大限度的利用设备资源。 帧率 可以设定视频帧率,有 7.5、10、15、30 四种帧率以供选择。 支持 H.263+高清晰度图像格式 可支持 H.263+高清晰度图像格式,从而实现高清晰度的视频交换,并可自由、动态的切换各种图像格式。 支持 XGA 图像格式 可支持 XGA 图像格式,适用于双路视频应用时对文件、图片讲解的显示。 支持现场直播 通过组播技术将会议实况在网络上进行直播,用户通过浏览软件可以实时接收会议实况信息,了解会议内 容。 支持各网卡、不同网段直播,可选定直播网段。 多画面合成 可以实时将四路画面合成,使每个与会者同时看到四个与会者的视频信息。 可支持主会场多画面电视墙。 四画面和单画面可以在会议过程中动态切换。 多路语音合成 可以实时将多路语音进行合成,使每个与会者同时听到多个与会者的声音信息。 模块化设计 硬件和软件均采用模块化设计结构,提供多种可选择模块,用户可以根据具体应用需求选择相应的模块。 当需求发生变化时,只要选择新的模块进行系统升级即可。 终端发起会议 灵活简洁的会议召开形式为用户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NAT(网络地址转换) 提供网络地址转换功能,灵活的网络接入方式为用户解决了多个用户通过局域网接入广域网参与视频会议 的难题,同时也保证了数据能穿越防火墙。 支持各网络接口独立配置 NAT 功能。 数据会议 支持内置数据桥接方式,支持外置数据服务器方式,提供电子白板、聊天、数据会议、文件共享等功能。 音视频的灵活控制 观看目标可全矩阵切换(任意会场可以观看任意会场),声音组合灵活,可实现对任一会场终端的静音、闭 音控制。

MCU环境温度测量系统开发设计

MCU环境温度测量系统开发设计

项目名称:MCU环境温度测量系统开发设计编写人:曾玉时间:2009-12-30单位:云南民族大学1、项目设计的目的、任务1.1、设计目的、任务1.1.1、目的本课程设计是学生在完成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大部分专业课学习后的一个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应用已学到的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一次训练,并为毕业设计奠定基础。

●培养学生具有使用单片机C语言编程的设计能力。

设计能力是通过设计人员的设计思想、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法体现出来的。

学生通过开发具有输入和输出功能的简单MCU环境温度测量系统的过程,掌握MCU系统设计要领。

●通过设计使学生们对单片机开发有最基本的了解以及所学过的相关课程进行必要的复习,并在实践中检验学生综合掌握,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程度和效果。

●从原理图到PCB的设计使学生具备基本的软硬件开发能力。

1.1.2、任务●学习单片机C语言仿真软件●用PROTEL画出系统原理图和PCB●PCB板的焊接与调试●学习基于单片机C语言的软件程序的编写与调试●最终完成的系统包括环境温度测量和LED温度显示功能。

1.2、项目设计要求(所必需知识等)通过该毕业论文设计,让学生了解无线通信系统信道及调制解调技术并逐步掌握计算机仿真软件的使用。

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C语言编程能力;●Protel绘制电路板能力;●单片机系统开发的基本能力;1.3、所需仪器设备1.3.1、仪器设备●仿真软件:Silicon Labs IDE计算机:IDE 要求系统最低配置为:1.不低于16MB 内存的奔腾166PC 机(或兼容机)2.SVGA视频视配器3.硬盘驱动器(12MB 空闲磁盘空间)4.CD-ROM 驱动器(如果可从网上下载IDE 可不需要CD-ROM 驱动5.器)6.RS-232 串行通讯端口7.鼠标8.微软"视窗"操作系统95/98/ME/NT/20001.3.2、元件明细1.4、设计成果形式本设计成果为经焊接调试好的电路板,最终完成的系统包括按键输入和LED输出显示,具有按键输入0~99范围内的增一和减一及LED显示相应数字的功能。

MCU系统功能测试

MCU系统功能测试
其它
驻坡功能
怠速功能
报文校验(CRC/和校验等)
UDS功能
辅驱单元(DC/DC,DC/AC,PDU配电箱等)
存在风险(包含为了解决车辆异常而添加部分,未经详细验证的功能)
添加其他辅助功能确认
传动技术(直驱/减速器/行星齿轮/变速箱…需要说明传动的风险点)
挂档(D/N/R)空转请限制转矩/转速)
其它
车辆起步测试
平路起步(D/R/P)测试
坡道起步(D/R/P)测试
过坎起步(D/R/P)测试
其它
加减速测试
平路(空载/半载/满载)加速(急/缓)测试
上坡(空载/半载/满载)加速(急/缓)测试
下坡(空载/半载/满载)加速(急/缓)测试
MCU系统功能表
MCU系统功能检测
功能确认
功能模块
子功能
测试结果
CAN网络测试
通讯协议测试(逻辑交互部分等)
错误帧/负载率等测试
其它
车辆上下电测试
车辆正常上电测试
车辆正常下电测试
车辆下电后主动放电时间
车辆下电后被动放电时间
车辆运行中下电测试
其它
车辆档位/刹车/扭矩响应测试(首次样车调试需要空转(驱动轮悬空)测试)
车辆(急/缓)减速(电制动/滑行)测试
0km/h到60km/h加速时间
其它
NEDC测试
市区工况
郊区工况
电能经济性标定
其它
整车各单元交互功能测试
VCU交互(扭矩/转速等)
BMS交互(限流/回馈等)
其它
前进/后退限速测试
前进限速
后退限速
其它
驾驶操作切换测试
调头急转弯
行驶中档位切换

DST_H.323_MCS_4000操作培训手册

DST_H.323_MCS_4000操作培训手册

全体与会
在会议列表任意位置单击右键,将弹出功能菜单。 选择“全体与会”。
全体退场
在会议列表任意位置单击右键,将弹出功能菜单。 选择“全体退场”
双流格式
在会议列表任意位置单击右键将弹出功能菜单。 选择“双流格式”,有三个选项供选择:“自动”、 “PC”、“双视频”。
指定发言者
要将某个与会者指定为发言者,可在该与会者 所在行的“发言”一栏上单击。在本设备上设置成 功之后,该与会者的“发言”一栏上将显示“ * ” 标记。
电源接口
安装MCS Manager
MCS Manager的安装光盘支持Windows系统的自动
播放功能,将安装光盘插入机器的光驱后,安装程
序将自动运行。如果安装程序没有自动运行,手工 运行安装光盘上的 Setup.exe程序。
填写序列号
显示客户信息界面。填写用户名和公司名称,并 按照安装 光盘上的序列号标签填写序列号。请仔 细保管该序列号,
使用设置保存当前修改信息、锁定用来锁定当前设备、重启 用来设备重启。
设备管理:用户列表
添加设备用户
在用户列表右侧栏内任意位置,单击右键,选
择“添加设备用户”
添加设备用户
选择“添加设备用户”后,会出现如下提示框, 可
按照提示输入相关用户信息。
删除设备用户
右键单击选定要删除的用户,选择“删除设备用 户”
参数配置
设备信息
此栏列出了设备相关的基本信息,包括设备名 称、产品信息、系统版本、设备序号等。
时间管理
该栏内列出了“设备运行时间”及“本机运行 时间”相关信息,并提供了“将设备时间同步到本 机时间”按钮选项。
网闸管理
提供了内置多会议网闸功能。只要用户购买的 设备资源许可,便可以实现多会议功能。

MCU汽车电机控制器测试系统

MCU汽车电机控制器测试系统

MCU汽车电机控制器测试系统MCU汽车电机控制器是控制主牵引电源与电机之间能量传输的装置,是由外界控制信号接口电路、电机控制电路和驱动电路组成。

电机控制器作为电动汽车主要的部件,在电动汽车整车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性能的测试,是电机控制器在车上正常工作的有效保障。

神州技测为汽车电机控制器研制和生产厂家提供测试系统以保障电机控制器的出场研制及快速测试,测试系统中所有的仪器设备的通信方式是通过LAN、USB以及CAN总线进行控制,实现电压、电流、温度等多种信号的模拟并行,为用户搭建了完善的测试平台并且提供定制化的软件。

神州技测(4008086255)研发的测试系统提供以下自动测试方案:电源类:* 电源精度检测* 电压纹波测试* 信号检测类如上图:直流源给电机控制器供电,电机控制器输出直流电压连接到直流电子负载,通过调整直流电子负载的电流值,测试电源电压的输出精度,并通过示波器测试在相应负载模式下的电压纹波值。

所需仪器:直流电源、示波器、直流电子负载、工控机。

旋变信号解码测试:* CAN初始化时间测试* CAN通信检测* 电压采集精度测试* 电流采集精度测试* 温度采集精度测试* IO测试* 驱动信号检测如上图:在旋变信号解码测试中,供电电源给电机控制器模块进行供电,交流伺服电机拖动旋变工作,输出一个固定转速,电机控制器模块检测转速,并将转速通过CAN总线传送给IPC,然后通过工控机对转速误差进行计算和验证。

所需要仪器:供电电源、交流伺服电机系统、工控机、CAN总线模块。

如上图:在CAN初始化时间&CAN通信检测过程中,供电电源给电机控制器模块供电,IO控制卡控制电机控制器相应接口的上电时序,上电的同时,上位机软件的定时器开始工作,同时开始不断检测CAN的通讯帧,直到检测到CAN数据,并计算时间。

通过测试或者其它功能的验证,进行CAN通信测试。

所需仪器:供电电源、IO控制卡、CAN通信模块、工控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试现场须知
为确保此次设备选型测试工作的顺利进行,确保测试工作“公开、公平、公证”,为向各参加测试的单位提供良好的测试环境,特要求以下:
一、各参测试公司必须严格按照我组所安排的测试时间表进行测试。

二、为了保持正常的工作秩序应当安静,严禁喧哗和打闹。

三、各参测试公司必要服从协调小组的指挥,严禁无理取闹。

四、各公司应当在测试前进入现场作好准备工作,等待参加测试。

五、进入测试现场后,应将参加测试的设备直接接入我组提供的网线和接入设备,严禁
更换网络交换机端口。

六、测试完毕后应尽快收拾设备与附件迅速撤离现场并保持现场整洁,严禁有损测试环
境的行为。

七、违反上述规定的,协调小组责令其及时改正;对情节严重的我组将取消其测试资格。

一.测试设备清单
每家MCU厂商需要提供×××台测试设备,各终端厂商每家提供×××台测试设备。

二.测试项目
MCU设备规范测试
1. MCU外观及系统架构测试
该部分得分:
该部分得分:
该部分得分:4
该部分得分:
该部分得分:
该部分得分:
该部分得分:
该部分得分:整体系统功能测试
该部分得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