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外导师简介 - 网站首页-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马胜林+硕导+更改简介
“化疗药物敏感性检测试剂盒的开发”,获2010年浙江省政府科学技术三等奖,苏丹,马胜林,曹江,刘鹏,邓清华,许沈华,张沂平,许亚萍,赵怀.
“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ERCC1)反义核酸对肺癌顺铂耐药逆转的初步研究”,获2011年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创新三等奖,马胜林,吕汪霞,高赟,苏丹,应丽莎.
吉非替尼联合全脑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浙江省自然科学学术三等奖2010年马胜林,许亚萍,吕汪霞,高赟,苏丹,应丽莎.
指导研究生情况:
已培养博士毕业3名,在读2名
已培养硕士毕业10名,在读1名
个人简介(毕业学校、社会兼职、科研获奖与指导研究生情况等,300字左右)
1982.09-1987.07浙江医科大学(现浙江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系学士
1996.09-1999.06浙江医科大学(现浙江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系硕士研究生
任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协作中心脑转移肿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药理学会肿瘤药理与化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放疗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医学科学院肺癌研究所所长、浙江省中西医结合肿瘤重点实验室主任。
浙江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简况表
更改
姓名
马胜林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1965年8月
工作单位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最高学历
硕士研究生
技术职称
主任医师、教授
专业名称
肿瘤学
培养方向
1.肿瘤化疗的研究2.肿瘤放疗的研究
通讯地址
上城区浣纱路261号
邮编
310006
固定电话86079Fra bibliotek88电子邮件
mashenglin@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导言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是中国浙江省唯一一所独立设置的综合性药学院。
作为中国中医药大学的一部分,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在全国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本文将介绍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的历史背景、教学研究领域、师资力量以及取得的成就。
一、历史背景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成立于1980年,前身是浙江省中医学校药学教研室。
经过多年的发展,该院于1993年改名为浙江中医学院药学院,最终于2003年改为现名。
药学院致力于培养专业技术高素质的药学人才,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二、教学研究领域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以中药学、生药学和制药工程为主要学科方向,同时还设有药理学、药物分析学、药剂学、中药炮制学、中药材学等相关学科。
学院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开展中药提取、中药质量控制以及药剂研发等领域的研究,并与国内外多家药企合作,推动中药现代化进程。
三、师资力量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拥有一支专业素质高、学术造诣深的师资队伍。
目前,学院共有教职工20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占到60%以上。
学院引进了一批国内外知名的教授和专家,同时培养了一大批具有丰富经验和高水平的药学人才。
这些师资力量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发展平台。
四、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致力于创新药学研究,加强学院与国内外合作交流,推动药学领域的发展。
学院与相关企事业单位合作,共同开展科研项目。
在科学研究方面,学院在药剂学、中药炮制学、药物分析学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为中医药领域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此外,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还积极开展社会服务,为社会提供专业的药学咨询和服务。
学院举办了多项学术会议和研讨会,推动中医药学术的交流与合作。
结语综上所述,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在药学领域发展迅速,致力于培养高素质的药学人才,推动中医药事业的繁荣发展。
学院在教学和科研领域取得了许多重要成就,并为社会提供了专业的药学服务。
展望未来,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将继续努力,在中医药事业的推动下,为国内外中医药学术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浙江中医药大学2017年第三临床医学院七年制招生导师名单
浙江中医药大学2017年第三临床医学院七年制招生导师名单姓名专业研究方向张弘中医内科学中西医结合呼吸系统疾病诊治研究何若苹中医内科学中医药治疗肿瘤临床研究朱彩凤中医内科学中医药防治肾脏疾病的研究陈洪宇中医内科学中医药防治肾脏疾病的研究俞东容中医内科学中医药防治肾脏疾病的研究程晓霞中医内科学中医药治疗肾病的研究何迎春中医内科学中医药治疗老年脑血管病的研究徐红中医内科学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病的临床和实验研究黄挺中医内科学中西医结合肿瘤疾病研究彭哲中医内科学中医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研究钱静华中医内科学中医内科学、养生保健陈霞波中医内科学内分泌系统的实验和临床研究王邦才中医内科学中医药防治脾胃病的研究;中医药防治慢性肝病的研究傅晓骏中医内科学中医药防治肾脏疾病的研究程锦国中医内科学中医药防治肾脏疾病的研究李飞泽中医内科学中医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研究嵇冰中医内科学中医药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研究李伟林中医内科学中医药治疗肝病、肺病的研究董飞侠中医内科学中医药治疗肾病的研究陈启兰中医内科学中西医结合诊治心血管疾病周天梅中医内科学经方治疗脑血管病及眩晕、失眠症的研究彭草云中医内科学呼吸系统疾病的中医防治,膏方治疗COPD的研究朱文宗中医内科学中医药经方治疗脑病的研究崔云中医外科学中西医结合泌尿外科、男科研究姚新苗中医骨伤科学中医药对骨代谢疾病研究、中医药对脊柱疾病研究全仁夫中医骨伤科学中西医治疗脊柱外科、生物材料、生物力学方向潘浩中医骨伤科学中医药对骨关节疾病研究方弘伟中医骨伤科学中西医治疗脊柱外科研究沈钦荣中医骨伤科学中医药对骨关节疾病研究龙亨国中医骨伤科学中医药对创伤疾病研究、中医药对脊柱疾病研究王人彦中医骨伤科学中西医结合神经外科研究(脊柱脊髓疾病方向庄伟中医骨伤科学中医药对骨关节病诊治的研究吕存贤中医骨伤科学脊柱和关节疾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姜波中医骨伤科学中医骨伤科学、康复医学周健中医骨伤科学中医药治疗关节、创伤、脊柱研究曾林如中医骨伤科学中医药治疗骨伤科、足踝外科研究付萍中医妇科学中西医结合治疗妇科炎症、妇科内分泌疾病研究章勤中医妇科学中西医结合治疗妇科内分泌疾病、不孕不育、复发性流产顾江红中医妇科学中西医结合治疗妇科炎症、妇科内分泌疾病研究赵宏利中医妇科学不孕不育的中医药研究王素霞中医妇科学中医药防治妇科生殖内分泌疾病的研究张宜群中医妇科学中药结合西医治疗妇科常见疾病董幼祺中医儿科学中医药防治小儿呼吸消化系统疾病的研究杨勇中西医结合临床中西医结合治疗普通外科疾病的研究叶蔚中西医结合临床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研究朱晓玲中西医结合临床中西医结合肾脏疾病研究陈铁龙中西医结合临床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研究朱斌中西医结合临床中西医结合肾脏病疾病究黄建平中西医结合临床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研究裴静波中西医结合临床中西医结合消化疾病研究胡浩宇中西医结合临床中西医结合神经系统疾病研究楼黎明中西医结合临床中西医结合呼吸系统疾病的研究李亚妤中西医结合临床中西医结合肾脏疾病及风湿免疫疾病防治研究许增宝中西医结合临床中西医结合泌尿系系疾病研究陈礼平中西医结合临床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研究周江文中西医结合临床脑血管病及神经变性疾病的临床及基础研究刘庆生中西医结合临床中西医结合防治消化系疾病研究钟光辉中西医结合临床中西医结合诊治肾脏病;慢性肾脏病诊疗及肾替代治疗针灸镇痛与免疫调节的相关性研究、针药结合抗类风湿性方剑乔针灸推拿学关节炎的研究范炳华针灸推拿学推拿治疗脊柱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陈华德针灸推拿学针灸治疗脑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林咸明针灸推拿学针灸治疗脑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刘喆针灸推拿学针灸治疗中枢神经功能障碍的临床与作用机制研究吕立江针灸推拿学推拿治疗脊柱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楚佳梅针灸推拿学针灸治疗脑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罗华送针灸推拿学推拿治疗脊柱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詹强针灸推拿学推拿治疗脊柱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王伟针灸推拿学针灸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研究谢远军针灸推拿学推拿治疗脊柱相关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许丽针灸推拿学推拿及其相关方法防治骨、关节病和软组织损伤的研究杨丹红针灸推拿学针灸治疗妇科疾病的研究马睿杰针灸推拿学针灸防治神经系统疾病文章来源:文彦考研。
药学院导师名单 - 浙江中医药大学研工部、研究生处
指导专业 导师姓名 性别 名称 陈忠 赵华军 王兴亚 陆红 王慧铭 姚立 夏道宗 林能明 药理学 郑高利 男 男 男 是 女 男 男 男 男
1.中药治疗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研究; 副教授 2.中药防治脏器纤维化研究 代谢、抗炎与免疫药理学研究;中药药 副教授 理学研究;中药新产品开发研究;功能 教授/主任药 抗癌中药研究 师 1.中药治疗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研究; 研究员 2.中药治疗代谢性疾病研究 1.中药治疗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研究; 2.抗癌中药研究;3.中药防治脏器纤 维化研究 1.中药治疗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研究; 2.中药治疗代谢性疾病研究 主任药师
1.中药治疗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研究; 教授级高级工 2.药物毒理学研究;3.中药治疗代谢 程师 性疾病研究 中药治疗代谢性疾病研究 中药治疗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研究 研究方向 中药新剂型与新技术研究 中药品质评价及资源开发利用 中药品质评价及资源开发利用 中药品质评价和资源开发利用 中药品质评价及资源开发利用 中药品质评价及资源开发利用 中药资源开发与应用 中药及天然有效成分的研究与开发 中药活性成分研究及新药开发 中药活性成分研究及新药开发 中药活性成分研究及新药开发 中药药剂(含炮制、中化、质量) 中药活性成分研究及新药开发 中药活性成分研究及新药开发 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及创新药物的研究 中药和天然药物研究 中药质量评价及新药开发研究 中药质量评价及新药开发研究 中药炮制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 中药药性理论及临床效用研究 慢性肝病防治中药药理药效研究 中药药理与新产品开发研究 中药药理与新产品开发研究 中药药理与新产品开发研究 中药药理与新产品开发研究 中药药理与新产品开发研究 副研究员 副主任药师 职称 教授/院士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副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副研究员 研究员 教授 教授级高工 教授 研究员 教授 副教授 副研究员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研究员
浙江中医药大学2016年基础医学院导师名单
浙江中医药大学2016年基础医学院导师名单姓名专业研究方向包素珍中医学博:中医治则治法理论与实验研究硕:中医病证的诊治规律研究曹灵勇中医学中医经典理论及传承研究柴可夫中医学博:内分泌疾病的中医临床基础治法与临床研究硕:内分泌难治病治法与临床基础研究陈永灿中医学博:今年不招,方向待定硕:消化系统难治病治法与临床基础研究丁兴红中医学方剂治法理论与临床应用研究杜月光中医学内分泌难治病治法与临床基础研究高建莉中医学中医病证的诊治规律研究韩贤林中医学博:中医临床基础的系统生物学研究硕:免疫相关性难治病治法与临床基础研究江凌圳中医学中医经典理论及传承研究姜泉中医学博:免疫风湿病的中医临床基础治法与临床研究硕:免疫相关性难治病治法与临床基础研究李荣群中医学免疫相关性难治病治法与临床基础研究李如辉中医学中医藏象理论及其应用研究刘文洪中医学免疫相关性难治病治法与临床基础研究潘挺睿中医学四诊客观化的研究钱俊华中医学博:中医火热病机的文献研究硕:中医经典理论及传承研究秦樾中医学博:中医临床基础的系统生物学研究硕:今年不招宋红中医学中医病证的诊治规律研究王颖中医学中医藏象理论及其应用研究温成平中医学博:免疫风湿病的中医临床基础治法与临床研究硕:免疫相关性难治病治法与临床基础研究吴人照中医学心脑血管难治病治法与临床基础研究谢志军中医学免疫相关性难治病治法与临床基础研究徐光星中医学中医经典理论及传承研究徐莉中医学免疫相关性难治病治法与临床基础研究许国旺中医学博:中医临床基础的系统生物学研究硕:免疫相关性难治病治法与临床基础研究许正浩中医学免疫相关性难治病治法与临床基础研究许志良中医学中医临床证治的系统生物学研究严余明中医学中医经典理论及传承研究杨洁红中医学博:方剂的配伍规律与防治心脑血管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硕:方剂学配伍规律研究叶新苗中医学博:方剂与微创中医临床基础研究硕:方剂治法理论与临床应用研究张光霁中医学博:中医病因发生的体质学基础研究硕:中医体质及病因病机学研究张俊杰中医学中医藏象理论及其应用研究张翼宙中医学硕:今年不招,方向待定张跃明中医学内分泌难治病治法与临床基础研究郑红斌中医学博:《内经》脾胃学说的临床与实验研究硕:消化系统难治病治法与临床基础研究郑小伟中医学博:消化疾病的中医临床基础治法与临床研究硕:消化系统难治病治法与临床基础研究周岳君中医学中医病证的诊治规律研究朱君华中医学硕:中医经典理论及传承研究文章来源:文彦考研。
浙江中医药大学临床教学基地 优秀带教老师名单
附件浙江中医药大学临床教学基地优秀带教老师名单一、优秀临床带教老师1.附属第一医院(浙江省中医院)杜文喜顾文杨何群陆如凤马丽俐宋欣伟孙彩华魏佳平项柏康夏永良谢小红姚定国叶树良张超2.附属第二医院(浙江省新华医院)陈旭峰陈晔窦丽萍胡青刘英超徐彬杨惠文尹航张荣博3.附属第三医院(浙江省中山医院)陈小刚陈怿爽郭景云庞锦阔徐宇杰周志英诸波朱圣文4.附属广兴医院(杭州市中医院)马娴王华夏晓青徐玉欣杨贺杰姚兰英叶彬周凡周黎明朱敏5.附属富阳中医骨伤医院(富阳市中医骨伤医院)章建东6.附属杭州第三医院(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马步青7.附属杭州第一医院(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陈丽萍邓刚何小军黄燕飞8.附属杭州口腔医院(杭州口腔医院)董刚廖锐骆奇峰9.附属湖州中医院(湖州市中医院)陈静嵇冰10.附属嘉兴中医院(嘉兴市中医院)沈彬张峰11.附属金华中医院(金华市中医院)贾素庆王芳12.附属宁波中医院(宁波市中医院)邵明张奕赵珊琼13.附属衢州人民医院(衢州市人民医院)纪毅梅金奇志邵丽珍吴荣兴周见14.附属绍兴中医院(绍兴市中医院)罗桢敏徐菁15.附属同德医院(浙江省立同德医院)胡马洪黄美春石建锋张小波16.附属温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顾叶春17.附属温州中医院(温州市中医院)丁晓慧潘胜莲18.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李柏颖骆荣华马伟19.慈溪市人民医院史可宝20.东阳市人民医院王媛21.富阳市人民医院黄晓红22.杭州口腔医院城西分院傅露王辉23.杭州市萧山区中医院何丽红刘喆24.嘉兴市第一医院王蕾敏赵凤庆25.嘉兴市第二医院傅建明26.金华市中心医院陈红芳27.宁波市第二医院刘海忠余静28.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施波29.绍兴第二医院张菁30.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蔡振寨31.浙江省人民医院陈方宏高寒沈国樑沈祖宁王欣欣王奕琪王知非邢玉波杨立伟32.浙江省台州医院洪卫军谢伯剑33.浙江医院刘小利寿晓玲孙启才诸剑芳二、优秀护理带教老师1.附属第一医院(浙江省中医院)包云春陈林芳张莹2.附属第二医院(浙江省新华医院)潘道霞郑剑英3.附属广兴医院(杭州市中医院)缪彩华章海燕4.附属杭州第三医院(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王文花吴立萍5.附属杭州第一医院(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黄赣英郑理6.附属同德医院(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曹李芳姜爱华7.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袁小红张丹丹8.杭州市儿童医院李小红9.杭州市下城区天水武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陆英10.杭州市下城区长庆潮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汪晓岚11.杭州市下城区中医院潘志芬12.杭州市上城区清波望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胡杭群13.湖州市中心医院李敏14.宁波市第一医院俞维飞15.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崔怡杨文君16.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严文君叶灵晓17.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李海燕18.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潘丽丽谢昕张欣章玲霞19.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高露青黄昉芳黄夏薇李美娟20.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黄科儿马燕邵林玲王千米21.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金圣毅李芸钱琳妍张清22.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陈慧李娜吴春俏张亚珍23.浙江省人民医院田春蕾王玮夏燕24.浙江医院毛华红郑萌霞。
导师简介模板
导师介绍——xx照片(1)基本情况姓名: xx 性别:男职称:主任医师、教授招收专业:中西医结合或中医肿瘤专业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肿瘤电子邮箱:ntxm100@ (2)社会任职北京中医药学会第三届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国家药监局新药评审专家,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中华医学杂志等杂志编委和审稿人等。
(3)个人简历1982年就读于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系,获得中医学学士学位;1987年就读于北京市中医研究所,师从郁仁存教授,获得硕士学位;2002年就读于北京中医药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2010年赴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肿瘤中心参观学习。
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副院长,北京中医医院肿瘤中心主任。
(4)重要学术论文(5)主编或副主编重要的著作或译著(6)重要奖项先后被评为"北京科技之星"、"北京市优秀青年知识分子"、"全国中西医结合优秀中青年科技工作者"、"北京市卫生系统先进个人"、“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学科带头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北京市级人选"。
其参与研究的《榄香烯脂质体系列靶向抗癌天然药物产业化技术及其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5年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已培养毕业研究生29名,其中博士3名。
中西医结合临床博士生导师简介xx,男,1965年11月出生。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1982年就读于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系,获得中医学学士学位;1987年就读于北京市中医研究所,师从郁仁存教授,获得硕士学位;2002年就读于北京中医药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2010年赴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肿瘤中心参观学习。
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副院长,北京中医医院肿瘤中心主任。
浙大药学院研究生导师信息
硕士生导师 博士生导师
博士生导师 博士生导师 博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糖尿病药理 中药工程 中药工程
中药药理 中药制药新装备的研制 中药制药工艺
硕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生导师相关信息
电子信箱 huyz@ yyu@ Joesto2000@ qijianhua@ chjz@
分子靶向给药系统
博士生导师
药剂学
药物的控制释放
基因载体的构建及应用 博士生导师
药剂学
药物的控制释放
口服纳米给药系统
硕士生导师
药剂学
纳米生物医用材料
分子靶向给药系统
硕士生导师
药剂学 微生物与生化药 学 微生物与生化药 学
药物分析学
天然药化 天然药物资源与活性成分 药物代谢
中药新药研发 中草药的理化鉴定和形 态鉴定 药物分析
88208432 女 (0571)88208401 女 (0571)88208402 女
(0571)88208402 男
(0571)88208402 男 (0571)88208401 女 (0571)88208427 男 (0571)88208621 男
汉 汉
汉 汉 汉 汉 汉 汉
汉
蒙古 汉 汉 汉
硕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博士生导师
药物分析学 药物分析学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物分析学
药物代谢 药品质量控制方法学 药品质量控制方法学
药品质量研究 现代中药设计技术及新 药创制 中药分析
博士生导师 博士生导师 博士生导师
药物分析学 药物分析学 药物分析学 药物分析学
药物分析学 药物分析学
中国药科大导师简介(非官方)
中国药科大导师简介(非官方)药理专业及临床药理、药代动力学鉴于版里朋友询问药理导师情况的较多,我现在集中介绍一下,有些我也不太了解,希望大家积极补充,说的不对的予以更正。
王广基老师和刘晓东老师是药物代谢动力学这边的了,已经不和药理统一招生,王友群老师是临床药学的,也不和药理统一招生了.戴老师明年招的最后一年,钱老师明年招不招了不清楚.戴老师去年是全校sci发文章最多的老师,7篇,王老师第二,4篇,刘老师第三,3篇.戴老师研究方向是心血管药理,高风亮节,很少做横向,有点穷,不过科研思路是一等一的棒,因为很少做横向,所以做的东西水平比较高,所以发sci发的多.王广基老师和刘老师都是药代动力学的,王老师主要做吸收,caco-2细胞小有成就,刘老师做中药复方的药代动力学.药代这边这两年火的要命,前一阵王广基老师发狠,说药代这边硕士要发一篇sci,博士两篇,否则不让毕业,我还不知道怎么毕业呢.钱老师和王友群老师那边就是药理,没什么特点好说。
王秋娟老师是博导,主要方向是心血管药理,大老板,是我们学校生理教研室的带头人,生理教研室还有丁启龙和李运曼老师还有傅继华老师和吴玉林老师。
张陆勇老师是新药筛选中心的负责人,很有钱,而且风头也很盛。
季晖老师是抗衰老药理,不过现在主要在做女性避孕药等计划生育药品。
郭青龙老师是抗肿瘤药理,但现在主要做些小横向,比如帮哪个厂家做做什么急毒常毒一类的药理毒理实验。
陈真老师是钱之玉老师的博士,明年钱老师恐怕要占陈老师一个名额,因为明年钱老师好象不能招了。
于锋老师在我们学校做的是标准的临床药理,主要是临床实验的设计,编盲,统计之类的,至于王友群老师和陈丁丁老师是挂着临床药理的名字,实际做的还是药理的东西,最主要的区别就是于锋老师有些实验是到医院上人的,而王友群老师和陈丁丁老师好象就没有做过上人的实验。
至于各个老师谁有前途,我实在是不好说,我先问问你,什么叫有前途?恐怕连你自己也说不清,其实前不前途关键在个人的能力和发展,导师在人才培养中占重要作用但也不是绝对作用,个人努力还是不可少的,好了,先说到这里吧,哪位还有具体问题请跟帖。
浙江中医药大学导师名单
黄进宇 袁庆丰 许秩洲 张筱凤 吕文
男 男 女 女 男
否 否 否 否 否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冠心病和高血压的发病机理与临床诊治 胆胰疾病基础与临床研究 1.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2.心血管或代谢性疾病基础研究 胆胰疾病基础与临床研究 萎缩性胃炎干预治疗的基础研究;炎症性肠病综合治疗;胆胰疾病的 发病机制研究和内镜介入综合治疗。 肝胆胰疾病发病机制与内镜下介入治疗 胰腺占位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及诊治研究 1.多发性骨髓瘤发病机理和治疗的研究2.淋巴瘤发病机理和治疗的研 究 心血管内科 传染性疾病的实验和临床研究 肿瘤疾病的实验和临床研究 消化系统疾病的实验和临床研究 1.肿瘤疾病的实验和临床研究2.传染性疾病的实验和临床研究 传染性疾病的实验和临床研究 传染性疾病的实验和临床研究 肿瘤疾病的实验和临床研究 消化系统疾病的实验和临床研究 肿瘤的综合诊治
外科学
叶再元 吴溯帆 谢庆平 外科学 张勤 孙元水 张祖勇 邓刚 俞文华 何屹 卢奕 詹银楚 鲁葆春 孙军 胡智明 孙晓东 余国峰 王李华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是 否 否 是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是否 博导 否 否 否 否 是
中医内科学
冯正权 应栩华 张爱琴 张永华 刘喜德 陈钦 傅华洲
男 女 女 男 男 女 男
否 否 否 是 否 否 否 是否 博导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是否 博导 是 否 否 否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 浙江省肿瘤医院 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 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工作单位 浙江省新华医院 浙江省献血管理中心 浙江省肿瘤医院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衢州市人民医院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 浙江省人民医院 工作单位 浙江省肿瘤医院 浙江省肿瘤医院 浙江省肿瘤医院 浙江省肿瘤医院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简介
年 1 9 9 6 ,
药学院
被国家中医药管理 局
确定为执业 药师培训
点 , 执业 药师培训连 续8 年考试通过 率在5 0
% 以 上 , 位居 国内全 部培训点之 首。
9 1 8 8 8 4,
0
9 ,
0
33 ,
0
0
1
浙 江 中医 药大学药学院创建于 1 9 8 6 年 , 前身为 中药系 , 下 设 中药学 专业 、 药物制剂 专 业 、 药 学 专业 、 食 品科 学 与工 程 专业 , 是 国内药学专业 门类较 齐 全 、 中西 药两 个 领域并驱 , 具有博士 生 、 硕 士 生和本 科生 等多层 次 人才培养 能力的少数院校之一 。 现 设有 7 个 教研 室和 3 个研 究室 , 具有 中药学博士 点 , 中药学 、 药理 学和 生药学 、 药 剂学硕 士 点 。 其 中 中药 学学科 为浙 江 省重 中之 重 学科 , 中药 学 、 中药 资源 工 程 学学科 为浙江 省 中医药重点学科 , 中药新产品与制剂研 究室为浙 江 省 重 点 实验 室 。 现 有教 授 1 6 人 , 副教授 1 6 人 , 博士 生 导师9 人 , 浙江 省 1 5 1人 才 5 人 , 浙 江 省 高 校 中 青 年 学 科
浙江中医药大学2016年药学院导师名单
浙江中医药大学2016年药学院导师名单姓名专业研究方向王志安生药学中药质量标准化研究赵维良生药学生药品种鉴定与品质评价陈民利实验动物与比较药理中药药理寿旗扬实验动物与比较药理中药及复方有效物质基础研究王德军实验动物与比较药理实验动物与比较药理谷满仓药剂学新型中药靶向给药系统构建及其靶向机制研究黄绳武药剂学药物新剂型及新技术研究李范珠药剂学药物新剂型及新技术的研究、新型给药系统及靶向制剂的研究石森林药剂学药物新剂型及新技术研究田静药剂学药物新剂型及新技术研究魏颖慧药剂学中药制剂研究与开发吴素香药剂学药物新剂型及新技术研究熊阳药剂学药物新剂型及新技术研究杨苏蓓药剂学药物新剂型及新技术研究张幸国药剂学药物新剂型及新技术研究郑杭生药剂学中药经皮吸收新剂型及其体内过程陈忠药理学1、癫痫、脑卒中的发病机制及药物研发2、组胺及其受体的神经药理学研究黄萍药理学1.中药治疗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研究;2.抗癌中药研究;3.中药防治脏器纤维化研究林能明药理学抗癌中药研究陆红药理学1.抗癌中药研究;2.药物毒理学研究吕良忠药理学中药治疗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研究史红药理学1.中药治疗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研究;2.中药治疗代谢性疾病研究王慧铭药理学中药治疗代谢性疾病研究王兴亚药理学脂肪代谢在肿瘤、糖尿病、衰老等慢性病的发生发展机理研究;营养物质和中药对以上慢性病的防治研究夏道宗药理学代谢、抗炎与免疫药理学研究;中药药理学研究;中药新产品开发研究;功能性食品安全性与功能学研究杨明华药理学1.中药治疗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研究;2.药物毒理学研究;3.中药治疗代谢性疾病研究姚立药理学1.中药治疗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研究;2.中药防治脏器纤维化研究应华忠药理学中药治疗代谢性疾病研究赵华军药理学抗癌中药研究郑高利药理学1.中药治疗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研究;2.中药治疗代谢性疾病研究陈碧莲药物分析中药质量评价与质量控制寿旦药物分析中药质量评价与药用资源开发张文婷药物分析中药质量评价及新药开发研究黄家卫药物化学中药及天然有效成分的研究与开发马永敏药物化学医药中间体,前体药物的合成设计及天然药物分子的结构改造陈建真中药学中药活性成分研究及新药开发程汝滨中药学中药抗肿瘤药理储利胜中药学中药促进脑损伤修复及作用机制研究丛晓东中药学1.中药活性成分研究及新药开发;2.中药炮制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葛卫红中药学中药药理与新产品开发研究何昱中药学中药药剂(含炮制、中化、质量)洪寅中药学中药药性理论及临床效用研究黄真中药学中药品质评价及资源开发利用蒋立勤中药学功能食品来平凡中药学中药品质评价及资源开发利用李昌煜中药学中药药理与新产品开发研究李大鹏中药学中药新剂型与新技术研究李洪玉中药学中药质量评价及新药开发研究吕圭源中药学中药药理与新产品开发研究吕惠卿中药学中药活性成分鉴定及预防风湿免疫性疾病、代谢性疾病作用机制阮叶萍中药学中药药理与新产品开发研究王如伟中药学中药和天然药物研究王胜浩中药学中药药理与新产品开发研究吴巧凤中药学中药活性成分研究及新药开发熊耀康中药学中药品质评价及资源开发利用叶益萍中药学中药活性成分研究及新药开发尹华中药学中药质量评价及新药开发研究俞冰中药学中药资源开发与应用袁强中药学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及创新药物的研究文章来源:文彦考研。
浙大药学院研究生导师相关信息
导师姓名二级学科名称研究方向一研究方向二导师类别1胡永洲药物化学药物设计与构效关系研究抗肿瘤药物的研究博士生导师2俞永平药物化学药物化学组合化学博士生导师3JoachimStockigt药物化学博士生导师4戚建华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化学生物学博士生导师5陈建忠药物化学药物设计与构效关系研究NMR药学研究博士生导师6刘滔药物化学新型抗肿瘤药物CDKs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构效关系研究新型抗HIV药物CCR5受体拮抗剂的设计、合成及构效关系研究硕士生导师7盛荣药物化学新药设计和合成硕士生导师8张辰药物化学新型药物设计与合成、新型生理活性物质创制药物合成新方法、新型有机合成反应开发硕士生导师9章国林药物化学药物化学原料药合成工艺硕士生导师10甘礼社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计算机辅助波谱分析硕士生导师11金一药剂学生物技术药物新剂型基因治疗给药系统博士生导师12邱利焱药剂学新型药物传送系统生物高分子载体博士生导师13刘龙孝药剂学控制释放药用高分子材料博士生导师14胡富强药剂学药物的控制释放分子靶向给药系统博士生导师15高建青药剂学药物的控制释放基因载体的构建及应用博士生导师16袁弘药剂学药物的控制释放口服纳米给药系统硕士生导师17杜永忠药剂学纳米生物医用材料分子靶向给药系统硕士生导师18游剑药剂学硕士生导师19周长新微生物与生化药学天然药化中药新药研发硕士生导师20徐娟华微生物与生化药学天然药物资源与活性成分中草药的理化鉴定和形态鉴定硕士生导师21曾苏药物分析学药物代谢药物分析博士生导师22蒋惠娣药物分析学药物代谢药品质量研究博士生导师23程翼宇药物分析学药品质量控制方法学现代中药设计技术及新药创制博士生导师24瞿海斌药物分析学药品质量控制方法学中药分析博士生导师25吴永江药物分析学中药质量评价与控制中药代谢及其动力学博士生导师26陈枢青药物分析学基因工程药物的研究药物代谢酶类多态性研究博士生导师27余露山药物分析学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物分析硕士生导师28马忠俊药物分析学天然产物中肿瘤化学预防剂的筛选与发现以MS和NMR来发现天然产物中的活性成分硕士生导师29范骁辉药物分析学药物系统毒理及信息学多组分药物体内过程及药代动力学硕士生导师30王书芳药物分析学硕士生导师31栾连军药物分析学中药质量控制中药新药硕士生导师32刘雪松药物分析学中药制药工程药品生产全程质量控制硕士生导师浙江大学药学院研究生导师相关33王毅药物分析学硕士生导师34楼宜嘉药理学心脑血管与肝脏药理及其新药研究干细胞生物学及其定向分化的药物调控博士生导师35陈忠药理学神经药理学缺血性神经损伤、癫痫、慢性神经痛的发病机制研究博士生导师36杨波药理学肿瘤药理内分泌药理博士生导师37何俏军药理学肿瘤药理药物毒理博士生导师38连晓媛药理学神经药理中药药理硕士生导师39周慧君药理学中药药理肿瘤药理硕士生导师40朱丹雁药理学心脑血管与肝脏药理及其新药研究干细胞生物学及其定向分化的药物调控硕士生导师41韩峰药理学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及创新药物研究神经精神疾病的生物标志物发现与新药研究;硕士生导师42那仁满都拉药理学药物毒理肿瘤药理硕士生导师43吴昊姝药理学糖尿病药理中药药理硕士生导师44陈勇中药学中药工程中药制药新装备的研制硕士生导师45王龙虎中药学中药工程中药制药工艺硕士生导师师相关信息电子信箱办公电话男民族huyz@(0571)88202460男汉yyu@(0571)88208452男汉Joesto2000@88208451男德国qijianhua@(0571)88208627男汉chjz@(0571)88208659男汉Lt601@(0571)88208458女汉shengrong1973@(0571)88208458男汉chenzhang@(0571)88208459男汉guolinzhang@(0571)88208450男汉lsgan@(0571)88208456男汉jinyizju@(0571)88208434男汉lyqiu@(0571)88208434女汉liulx@(0571)88206791男汉hufq@(0571)88208441男汉gaojianqing@(0571)88208437男汉yuanhong70@(0571)88208439男汉duyongzhong@(0571)88208439男汉youjiandoc@88206742男汉zhoucx10@(0571)88208457男汉phnosy@(0571)88208456女汉zengsu@(0571)88208407男汉hdjiang@(0571)88208408女汉chengyy@(0571)87951138男汉quhb@(0571)88208428男汉yjwu@(0571)88208455男汉chenshuqing@(0571)88208411男汉yuls@(0571)88208407男汉mazj@(0571)88208427男汉fanxh@(0571)88208596男汉wangsf@88208426女汉Lljun@(0571)88208455男汉liuxuesong@(0571)88208426男汉mysky@88208426男汉yijialou@(0571)88208403女汉Chenzhong@0571-********男汉Yang@(0571)88208400女汉qiaojunhe@(0571)88208400男汉Xiaoyuanlian@88208432女汉zhouhj@(0571)88208401女汉zdyzxb@(0571)88208402女汉changhuahan@(0571)88208402男汉narenman@(0571)88208402男蒙古fwhs@(0571)88208401女汉Chenyong1@(0571)88208427男汉wang2000@(0571)88208621男汉。
校内导师导师简介总表doc-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校内导师简介张如松,教授,男,中共党员(本院)研究方向:中药、天然药物的药效物质与创新药物的研究开发科研情况:目前主持教育部、卫生部、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1977年毕业于浙江医科大学药学系,1992年毕业于日本大阪大学,获药学博士学位,大学毕业以后一直从事中药和天药物活性成分的研究,现任药学系副主任、“浙江省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人员、《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常务编委、浙江省药学会理事。
主要科研成果有:1、主持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浙江省科技厅项目、浙江省中医药科技重点开发项目等十几项科研项目;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
2、从中药、天然药物中分离了20种新的化学成分,并确定了这些成分的化学结构。
3、在《Tetrahedron》、《Chemical & Pharmaceutical Bulletin》、《化学学报》《药学学报》等国外内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7篇文章被SCI收录。
4、负责2种中药新药的制备工艺、质量标准及稳定性试验等研究,其中1种已获新药证书,1种已完成临床试验。
目前主持的主要纵向课题有:1、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白首乌新C21甾体类成分的抗肿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
2、浙江省科技厅项目及浙江省中药现代化专项项目:抗纤维化中药二类新药“解毒抗纤胶囊”的研究开发。
3、浙江省中医药科技重点开发项目:抗肿瘤中药二类新药CGB的研究开发。
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浙江产牛奶菜属植物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有效成分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
李范珠,教授,男,中共党员(本院)研究方向:中药复方现代化基础研究和中药新型输送系统与中药新剂型新技术的研究科研情况: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90409012)及面上项目(30371781)各1项、国家“九五”攻关课题(编号96-906-10-01)1项,以及教育部重点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多项科研项目。
郑小伟教授治疗肺癌经验_徐嫚丽
8311卷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之邪排出有通路,而且通过利小便可抵抗致病菌黏附于尿道黏膜上,促进病原体排出。
在药物选择上,周主任多选用既有利水渗湿,又有清热作用的车前子、滑石、泽泻、萹蓄、猪苓等,尤其喜用猪苓、泽泻,因二者有“泻膀胱之邪气”的作用。
③解毒:在解毒药物选择上周主任喜欢将其组成药对,每次使用1~2对,交替使用;常用药对有紫花地丁、蒲公英、野菊花,穿心莲、半枝莲、生地榆,红藤、虎杖、凤尾草,金银花、连翘。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紫花地丁、蒲公英、金银花、连翘有广谱抗菌作用,穿心莲、虎杖、生地榆抗葡球菌,凤尾草、野菊花抗大肠杆菌,半枝莲抗变形杆菌,虎杖抗绿脓杆菌。
通过这些清热解毒药对的交替组合运用,不仅可以抗炎、抗菌,而且可预防耐药菌的产生,使尿感发作容易得到控制。
3 强调疏肝理气“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水能出焉”;“三焦者,中渎之府也,水道出焉”;可见只有当全身气机通畅,膀胱气化功能正常,才能正常的储尿和排尿;而淋证为各种因素导致气机郁结下焦,膀胱气化失常所致。
因此无论是本病急性期还是缓解期,均有气机不畅因素存在;急性期多因湿热蕴结阻碍气机,症状可见少腹胀痛,尿道涩痛不适等,缓解期多因脾肾气阴亏虚,导致肝气郁结不舒,症状可见少腹坠胀,小便淋漓不尽等。
正如《临证要诀・小便血》所说:“若用药不效便宜施以调气之剂,盖津道之遂顺,皆一气之通塞”。
周主任非常强调使用疏肝理气之品,每于临证时加入郁金、香附、柴胡、枳壳、乌药、青皮、延胡索等疏肝理气药的一种或几种,其认为:①疏肝理气药可以双重调节泌尿道平滑肌的舒缩,改善膀胱逼尿肌与后尿道括约肌作用失调状态,从而防止致病菌在泌尿道上的黏附;②疏肝理气药通过增强膀胱平滑肌的收缩而促进残余尿的排出;③由于病情反复,患者常常出现心情抑郁、焦虑、善悲等情致改变,其原因为因病致郁,通过加用疏肝、解郁药物,可改善上述症状,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易于本病康复。
4 辨证使用活血化瘀药周主任认为并非所有的病人都要用活血化瘀药,在以下情况下必须使用活血化瘀药,余则无需使用,以免药物过多、过杂影响疗效:①中医辨证有血瘀证表现,如腰部刺痛固定不移、面色黯、舌紫黯脉涩等,须加用活血化瘀药;②急性期清热利湿解毒治疗效果不佳者多为湿热已成毒成瘀,此时应加用活血化瘀药,多选用红藤、虎杖、丹参、马鞭草等有抗菌作用的活血药;③西医辨病为上尿路感染者应加用活血化瘀药,多选用丹参、赤芍、牛膝、桃仁、水蛭等有改善肾脏局部凝血状态,促进瘢痕组织修复作用的药物。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导师名单(2012年3月23日更新)
王志安
指导专业名称 导师姓名
生药品种鉴定与品质评价
研究方向 职称
李范珠 黄绳武
男 男 女
是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否
药物新剂型及新技术的研究、新型给药系统 及靶向制剂的研究 药物新剂型及新技术研究
教授 教授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否 否
研究员
宋宵宏
女
吴素香
男
是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教授
朱英
男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是 否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浙江中医药大学动物实验 研究中心 浙江省食品药品检验所 浙江中医药大学 中药炮制技术研究中心 浙江省食品药品检验所 浙江省医学科学院 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 浙江师范大学生化学院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男
否
主任药师
张幸国
魏颖慧 郑杭生
沈琦
指导专业名称 导师姓名
副教授
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
中药制剂研究与开发
副教授
中药经皮吸收新剂型及其体内过程
副教授
药物新剂型及生物药剂学研究
研究方向 职称 教授
性别 男
是否博导
否 否
工作单位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中药治疗代谢性疾病研究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1.抗癌中药研究;2.药物毒理学研究 1.中药治疗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研究;2.中 药防治脏器纤维化研究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导师名单(仅供推免生选用)
教授 教授 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教授 教授 副教授 研究员 研究员 副研究员 教授 副教授 研究员 副教授 副教授 职称 教授
学术型、专业型 学术型、专业型 学术型、专业型 学术型、专业型 学术型、专业型 学术型、专业型 学术型、专业型 学术型、专业型 学术型、专业型 学术型、专业型 学术型、专业型 学术型、专业型 学术型、专业型 学术型、专业型 学术型、专业型 学术型、专业型 专业型 招生类别 学术型、专业型
2014年药学院导师名单(推免生适用)
指导专业名称 导师姓名 性别 是否博导 陈锡林 张水利 来平凡 赵维良 王志安 男 男 男 男 男 否 否 是 否 否 工作单位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江省食品药品检验所 浙江省中药研究所 工作单位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浙江省中药研究所 杭州市第六人民医院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药 剂科 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 工作单位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浙江省医学科学院 研究方向 生药品种鉴定与品质评价 天然药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生药品种鉴定与品质评价 生药品种鉴定与品质评价 中药质量标准化研究 研究方向 药物新剂型及新技术的研究、新型给药系 统及靶向制剂的研究 药物新剂型及新技术研究 药物新剂型及新技术研究 药物新剂型及新技术研究 药物新剂型及新技术研究 药物新剂型及新技术研究 药物新剂型及新技术研究 中药制剂研究与开发 中药经皮吸收新剂型及其体内过程 药物新剂型及生物药剂学研究 研究方向 中药治疗代谢性疾病研究 1.抗癌中药研究;2.药物毒理学研究 1.中药治疗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研究;2. 中药防治脏器纤维化研究 中药治疗代谢性疾病研究 职称 副教授 教授 教授 主任中药师 教授 职称 教授 教授 教授 研究员 教授级高级 工程师 主任药师 主任药师 副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职称 教授 教授 副教授 副研究员 招生类别 学术型、专业型 学术型、专业型 学术型、专业型 学术型、专业型 学术型、专业型 招生类别 学术型、专业型 学术型、专业型 学术型、专业型 学术型、专业型 学术型、专业型 学术型、专业型 学术型、专业型 学术型、专业型 学术型、专业型 学术型、专业型 招生类别 学术型、专业型 学术型、专业型 学术型、专业型 学术型、专业型
校内导师简介
校内导师简介李范珠教授,男,中共党员(本院)研究方向:药物靶向给药系统研究,药物新剂型与新技术研究和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与质量控制评价。
科研情况: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重大研究计划(90409012);面上项目(30371781;30772793)、参与5项;主持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1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团队1项;国家“九五”攻关课题(编号96-906-10-01)1项、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项目1项、省教学改革课题1项等多项科研项目;发表SCI论文8篇,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主编著作2部,参编著作8部;申报专利5项;获新药证书3项。
个人简介:李范珠,男,1964年出生,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院长,中共党员,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制剂学科带头人,国家中管局三级重点实验室主任,浙江省首批卫生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对象,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团队项目)资助对象。
浙江省精品课程——《中药药剂学》负责人,《药剂学》主编(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药物制粒技术》主编,《中药药剂学》副主编(高等中医药类规划教材),《中国药学杂志》、《中国中药杂志》等国内6种核心期刊编委,《Int J Pharm》、《Pharm Res》、《Acta Pharmacol Sin》、《Urology》、《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d Biomedical Analysis》评审专家。
兼任国家SFDA 中药新药审评专家,国家教育部科技成果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项目同行评议专家,国家科技部评审专家,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第一、二届中药药剂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等职务。
曾获浙江省优秀归国人员荣誉称号,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和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等奖项。
梁泽华副教授,女,中共党员(本院)研究方向:中药炮制工艺改良及质量标准研究科研情况:主持省中管局、省教育厅、省中药现代化等多项课题,在《中国现代应用药学》、《医药导报》、《中医药管理》等杂志发表论文。
浙江大学药学院——梁文权教授
浙江大学药学院——梁文权教授
佚名
【期刊名称】《中医外治杂志》
【年(卷),期】2005(14)1
【总页数】1页(PF002-F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
【相关文献】
1.评物权行为——评田士永教授《物权行为到底是什么?——评雅科布斯教授《物权合同存在吗?》》一文 [J], 沈田
2.不忘初心育桃李辛勤耕耘得始终——记南方医科大学药学院副院长游文玮教授[J], 吴俊;
3.浙江大学梁新强教授团队揭示土壤有机碳协同控制胶体磷形成的内在机制 [J],
4.浙江大学药学院胡富强教授团队研究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J],
5.药学院举行永井博■受聘浙江大学客座教授仪式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校外导师简介
郭增喜副主任中药师,男,中共党员(浙江省药品检验所)
研究方向:中药鉴定、分析
科研情况:1.中药材及中成药检验
2.重要质量标准的制定研究
个人简介:1986.8 南京药学院中药专业,本科
1989.8 浙江医科大学生药学毕业,研究生
1989.9~1995.10 杭州胡庆余堂制药厂质量检验产品开发
1995.10~只将省药检所,中药研究
陈碧莲副主任中药师,女,(浙江省药品检验所)
研究方向:中药质量标准制订和新药开发
科研情况:
主持国家课题“康莱特注射液指纹图谱研究与质量标准的提高”的研究工作;参加国家课题“香丹注射液指纹图谱研究与质量标准提高工作”的研究工作,负责其中降香指纹图谱研究工作;承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技专项课题“中药指纹图谱关键技术与对照谱库建立的方法学研究”中丹参指纹图谱关键技术与对照谱库建立的方法学研究;作为主要参加者承担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重点项目“莪术油品质提高和质控关键技术的研究”工作;参加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十一五”计划课题“中药中有害残留物检测技术研究平台”工作。
个人简介:
1993年7月毕业于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制剂专业,同年8月到今日在浙江省药品检验所工作,在中药分析和新药开发方面有自己的专长,数次获省级优秀科技咨询奖,如:注射用薏苡仁油工艺改变前后药学方向补充资料的研究工作,获省优秀科技咨询二等奖;浙八味饮片质量标准的研究,获省优秀科技咨询三等奖。
郑高利男,研究员,中共党员(浙江省医学科学院)
科研方向:1、新药药理研究和安全性评价
2、骨代谢相关药理研究
3、寡肽生物功能研究
科研情况:
省科技厅科研院所研究开发专项重大项目、活性多肽OGP鼻腔给药系统研制及抗骨质疏松作用评价、省科技厅科研院所研究开发专项重大项目、深海鱼皮寡肽的制备及生物功能研究
个人简介:
1987年上海医科大学药学院药理专业本科毕业,
1997年浙江医科大学营养生化硕士,
2002年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博士。
从事中药药理学研究和安全性评价,专业方向为老年病(如糖尿病、骨质疏松症和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药物的药理学研究。
芦柏震主任中药师,男,(浙江省肿瘤医院)
研究方向:医院中药学
科研情况:
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2项(参与者已完成,正在申报浙江省中医药科学技术奖)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1项(参与者正在结题)
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1项(参与者正在申报中)
个人简介:
1978年2月-1980年2月:浙江省金华卫校中药专业学习
1980年2月-至今:浙江省肿瘤医院中药房工作
(2004年-2006年:湖北长江大学成教学院药学专业学习)
揭清高工,女,党员(杭州奥默医药技术有限公司)
研究方向:创新药研发、药学、药剂学等
科研情况:
每年承担的新药研发课题十多个,其中Ⅰ类新药CS007头孢类抗生素已经申请临床。
拥有发明专利十多项
个人简介:
1980-1984 浙大药学院药学专业
1984-1996 康恩贝金华药厂技术科长质量部经理等
1996-1998 杭州爱大药厂总工程师
1998-2000 浙江圣达药业副总经理
2000至今杭州奥默医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
郑国刚副主任药师,男,中共党员(浙江省药品检验所)
研究方向:药品分析检验,化学药品质量标准制定
科研情况:
世行赠款课题(环境保护部)外用气雾剂CFCs替代物质量标准研究中药用辅料二氧化碳质量标准研究(项目编号:NOn-MDI-LC-4)
个人简介:
1992年9月~1996年7月浙江医科大学药学系毕业(学士)
1996年8月~至今浙江省食品药品检验所工作
2004年9月~2008年6月浙江大学药学院药物分析专业硕士
其中2007年5月~11月北京国家药品审评中心外聘专家
2009年5月~浙江工业大学药学院药物分析专业硕士生导师
杨明华男,高级工程师,(浙江省中药研究所)
科研方向:药理、中医药基础、中药新药研究
科研情况:
主持完成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个、省科技厅重点项目二个。
为主参与完成多个中药新药的研究开发。
成果获浙江省科技进步2等奖与3等奖各1项;浙江省中医药科技创新2等奖4项。
获国家发明专利4项。
1988年毕业于中国药科大学药学院;
个人简介:
本科毕业于中国药科大学药理专业,先后获浙江中医学院中药专业硕士学位和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基础专业博士学位。
长期从事中药药理、中医药基础和中药新药研究。
现为浙江省中药研究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兼职硕导。
浙江省药品审
评专家,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与浙江省科技厅专家库成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中成药分会委员,浙江省中医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韩加怡主任药师,女,(浙江省药品检验所)
研究方向:药物分析
科研情况:
相对生物利用度研究,药品质量标准的提高,新药药学资料的研究
个人简介:1984.9——1988.7 中国药科大学
1988至今浙江省药品检验所
张喜平副主任医师,男,(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外科、肝胆胰外科、乳腺外科、肿瘤外科。
科研情况:
已独立申请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
近年来主持并完成了重症急性胰腺炎研究课题7项,在研项目一项,其中省医药卫生科技计划项目、市重大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市医药卫生项目、市医药卫生重点项目各一项,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3项。
近年来作为第一作者或第二兼通讯作者在国内外发表论文130余篇,被SCI收录40多篇。
总共有34篇中文论文被他引437次;总共有12篇SCI论文共被SCI他引44次。
现已获得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省中医药科技创新奖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两项,省医药卫生创新奖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两项(均排名第一)。
个人简介:
张喜平,男,外科学博士,现为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杭州医院普外科的副教授、副主任医师。
主攻肝胆胰疾病和乳腺疾病的实验和临床研究,为浙江省151优秀中青年科技培养人才(第一层次)和杭州市131优秀中青年科技培养人才(第二层次)。
主要经历:
1993年获临床医学学士学位,同年开始在一家国内著名的肿瘤医院普外科工作;1999年获外科学硕士学位;2002年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医院获外科学博士学位;2002年至今在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工作。
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西安交通大学十大优秀学子”称号,并获陕西省普通高校优秀毕业生、西安交通大学优秀毕业生、西安交通大学优秀三好学生等称号,多次获得光华一等奖学金和联邦一等奖学金。
设计并已完成的博士学位课题“大黄素、黄芩素对ANP大鼠炎症介质及胰腺细胞凋亡的影响”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本人为第二完成人。
吴斌博士研究生,副教授,男(浙江大学药学院)
研究方向:天然药物化学、海洋资源化学
科研情况:负责国家自然基金和浙江省自然基金等
个人简介:200407 南京中药大学中药学硕士
200707 浙江大学化学博士
201012 浙江大学助理研究员
201101-浙江大学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