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校园文化生态的意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设校园文化生态的意义

【摘要】校园文化生态的意义在于:以开放的姿态,用生态的智慧扭转反生态的文化现象,通过重视校园文化的意义解读,培育校园文化,复归精神文化的核心地位,以校园文学社团等生动活泼而又意义深远的校园文化为代表的文化生态,推进新课程改革、加强学校文化建设、促进学生自我教育。

【关键字】校园文化生态新课程改革校园文学社团

文化是“特定群体共同拥有的生活方式,它表达了特定群体认知世界的共同方式,包括价值观、态度及其影响行为的信仰。”丰富健康的文化生活是衡量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也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坚持以人为本,加快文化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精神文化需求,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一、文化生态:就是用生态的智慧解决文化建设中的问题

首先,文化是人类根据自己的需要创造的,是人类精神生命和智慧生命的外在表现,因而具有生命性特征,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生命观照。

其次,文化因人类生活实践需要而呈现出多样性,也根据人类生活实践需要而呈现出整体性、系统性,人类创造的文化丰富多彩,价值各异,但它们在满足人需要上却表现为一个整体。文化成为一个系统整体,便有了系统整体的效应。

第三,文化作为一种自组织系统,会自然形成一种排斥影响其系统生态性的外来有害因素的能力,文化系统有一种自我保护意识机制,以维持其作为独立系统的存在。

第四,人类的生活实践因为不断的价值追求而表现为无止境的运动,也就是说,人类创造的文化生态是动态的,随着时间的变化,文化生态中的某些因素不断增加和丧失,只有不断创造新的文化因素以实现新陈代谢,才能保持文化生态的良性存在和发展。

因此文化具有鲜明的生态特征,文化生态本身就是一种文化。

二、“校园文化生态”的存在价值

当今校园文化建设中,有三种反生态现象很值得我们重视:一是文化价值扭曲,就是在文化建设中灌注了一种消极的指导性价值观,它使文化的先进性价值走样变味,走向文化建设本来目标的反面。二是文化解读误解,在解读文化过程中,解读者往往处于某种功利目的,在原有文化价值的基础上派生出一些背离本真的“深度价值”,还美其名曰拓展和创新,导致校园健康文化失衡和变异。三是文化行为污染。动漫作品、口袋书、色情网页中的黄色污染,影视作品中所呈现的悲观厌世情调、体现暴力的网络游戏、透显的颓废气息的课外书籍所形成的灰色污染,愚昧落后测字、看相、求神拜鬼所造成的黑色污染,影响着校园文化建设的秩序,损害着孩子的童年生态。

在物质主义、功利主义弥漫其间,生命“存在”极易迷失的当今时代,面对童年生态的异化和破坏,知识与文化的断裂或分离,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价值重心偏移,精英文化式微、大众文化膨胀的现状,我们应通过重视校园文化的意义解读,培育校园文化,复归精神文化的核心地位,加强校园文化生态建设。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质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各课程须以此为思想指针将改革推向深入。课程与文化相因相联,课程缘起于文化传承的需要,没有文化便没有课程。同时,课程追随着文化变迁的理路而嬗变。从深层次意义上说,课程改革就是文化的变革。课程改革中,人们并不一定都按照新的文化型式要求在价值认识与判断上采取一致的看法,他们都拥有自己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造成了观念与现实、思想与行为的冲突。在文化冲突面前,如何建立新的文化生态,采取适当的文化策略,实现各种形式文化的有效整合,保障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这让我们必须重新审视“校园文化生态”的存在价值。

三、以校园文学社团等生动活泼而又意义深远的校园文化为代表的文化生态,对推进新课程改革、加强学校文化

建设、促进学生自我教育有重要作用

文学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校园文学是教育系统的财富,是学校存在方式之一,具有无限的人文价值和教育可能。校园文学社团在推进语文课程改革、加强学校道德文化教育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现代教育专家强调:只有促进自我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文学社活动则正是这样一种“促进自我的教育”。它的民主性、集体性、开放性、显效性促使老师端正教育思想,相信每个学生的发展潜能,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努力改革教法,做到教与学、知识与能力、课内与课外的有机统一,真正做到调动全体同学的学习积极性,让后进生、中等生得到优化,优等生得到提高,个性特长得到发展。这既有利于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素质,也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新要求,有利于促进教师思想业务素质的提高,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文学社活动能够充分激发中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诱发学生的素质潜能。刘国正先生说:“语文天然是与生活联系在一起的。语文是反映生活又反过来服务于生活的一种工具。”文学社活动以其显著地体现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而成为学生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诱发学生的素质潜能的有效而重要的“航空母舰”。

文学社活动可以使中学生开拓视野,发展智力,激发他们的创造力。文学活动将语文教学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以具体生动的学习情境和学习活动占领课余阵地,强调学生在活动中的自主参与,有利于学生深化、巩固课内所学知识,使学生视野开阔、智力发展,有利于尽早培育文学幼苗。如果我们能在平时的文学社团指导和语文学习中的写作教学中,以新课改的视角,将两者有机结合,就一定能收到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良好效果,在让校园文学社团对高中语文写作促进作用发挥到最大的同时,也让中学校园文学社团的发展走上一条更加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之路。

文学社通过组织社会实践活动,既让学生直接为社会、为发展当地经济服务,又培养学生早日适应社会、适应未来需要的能力。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著名权威报告《学会生存》曾指出:“应该把培养人的自我生存能力,促进人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作为当代教育的基本宗旨”。

文学社活动可以优化校园文化,陶冶情操,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适应校际竞争的需要。现代学校文化的最理想追求是“现代化建筑+花园式环境+浓厚文化氛围”。要建设校园文化生态,教育学生,必须学会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培养现代生态人格和人文精神,以神圣的体悟敬畏自然,以诗性的智慧热爱自然,以“栖居意识”顺应自然。在大多数学校都在比“硬”的背景下,以校园文学社团为代表的文化“软”实力为增加校际竞争无疑打出了重要的一枪,同时也增加了校园文化的凝聚力和亲和力。

文学社活动有利于教师端正教育思想,落实“两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促进“教学相长”。有西方学者强调,在学校、在教室这个“文化生态圈”中,教师角色应该被界定为“平等中的首席”。学校是一个观念的生态圈,教师是看守这个生态圈的管理员。教师不是外在于学生生活和教育情景,不是外在的专制者,而是内在于情景的领导者;教师应该把学生真正纳入到一种平等、理解、双向、合作的师生关系中,真正以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为终极目的。用校园社团引导校园文化生态建设,不仅要求学校德、智、体、美、劳“五育”要和谐发展,各门课程之间、各个教学环节之间相互匹配和谐发展,而且要求各种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