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干化学分析课程

合集下载

实验十四-干化学试带法尿液检查 PPT课件

实验十四-干化学试带法尿液检查 PPT课件
⑶尿蛋白(PRO):采用 pH指示剂蛋白误差法。试剂模 块中主要含有酸碱指示剂溴酚蓝、枸橼酸缓冲系统和表面 活性剂。在pH3.2时,溴酚蓝电离、带负电荷并释放H+, 带负电荷的溴酚蓝与此时带正电荷的蛋白质(白蛋白)生 成复合物,导致溴酚蓝进一步电离产生更多的H+,当超 过缓冲范围时,指示剂发生颜色改变(黄、绿及蓝),变 色程度与蛋白质含量成正比。
⑷尿葡萄糖(GLU):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尿 液中葡萄糖在试带中葡萄糖氧化酶的催化下,生 成葡萄糖酸内酯和过氧化氢。在有过氧化物酶的 情况下,以过氧化氢为电子受体使色素原(邻甲 联苯胺、碘化钾等)氧化而呈色。色素原不同, 呈色可为蓝色、红褐色或红色。
⑸尿酮体(KET):采用亚硝基铁氰化钠法。检 测尿酮体的模块中主要含有亚硝基铁氰化钠,可 与尿液中的乙酰乙酸、丙酮产生紫色反应。其对 乙酰乙酸的敏感性为50~100mg/L,对丙酮为 400~700mg/L,不与β-羟丁酸起反应。
⑻尿胆原(URO):采用①醛化反应法:在强酸 条件下尿胆原和对-二甲氨基苯甲醛发生醛化反应, 生成樱红色缩合物。②偶氮法:在强酸条件下尿 胆原和对-四氧基苯重氮四氟化硼发生重氮盐偶联 反应,生成胭脂红色化合物。
⑼尿白细胞(LEU):采用中性粒细胞酯酶法。 中性粒细胞的酯酶能水解吲哚酚酯生成吲哚酚和 有机酸,吲哚酚可进一步氧化形成靛蓝,或吲哚 酚和重氮盐反应生成紫色重氮色素。
2.注意试带保存条件 尿试带应根据厂家推荐的条
件(如温度、暗处等)保存,在有效期内使用。不 应将试带放在直射光下照射或暴露在潮湿环境中, 应保存在厂商提供的容器中,不可更换保存容器。
3.规范操作
(1)试带从冷藏冰箱中拿出后,待平衡至室温再 打开盛装的筒盖。一次只取所需要量的试带,并 应立即将瓶盖盖好。多余试带不得放回原容器中, 更不应该合并各瓶的试带。

尿液分析检测干化学法

尿液分析检测干化学法

尿液分析检测干化学法尿液分析是临床医学中的重要检查手段,可以通过检测尿液中的化学成分来判断人体的生理状态和病理变化。

干化学法是尿液分析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的优点。

本文将介绍尿液分析检测干化学法的原理、操作流程和临床应用。

一、干化学法原理干化学法主要基于尿液化学成分与特定试剂发生化学反应的原理。

尿液中的一些化学物质会与试剂发生颜色反应、沉淀反应、气体反应等,从而通过观察反应结果得出有关尿液成分的信息。

不同的化学成分与试剂发生不同的反应,因此干化学法可以检测多种化学物质。

二、干化学法操作流程1.准备尿液样本:首先需要收集患者的新鲜尿液样本,并进行标本编号和提供必要的相关信息。

2.样本处理:将尿液样本进行预处理,如离心分离,去除不需要的物质(如颗粒物、细胞等)。

3.试剂添加:将预处理后的尿液样本与特定试剂按比例混合,使其反应达到最佳状态。

通常需要加入酸、碱、盐或其他试剂来改变尿液的酸碱度、浓度等参数。

4.反应观察:混合后的尿液样本与试剂在一定时间内进行反应。

反应过程中,观察尿液的颜色、沉淀、气体等变化,并记录结果。

5.结果判读:根据反应结果,通过对比参考值或参考标准,判断尿液中的化学成分是否正常。

如其中一试剂颜色的变化可以表示尿液中是否存在其中一种物质,或者沉淀的形成可以指示尿液中的化学物质量的多少等等。

三、临床应用1.尿常规:通过干化学法可以检测尿液的颜色、浑浊度、PH值、比重等指标,进而判断患者的肾功能、水平衡状态和尿路感染状态等。

2.糖尿病诊断:干化学法可以检测尿液中的葡萄糖含量,用于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监控。

正常情况下,尿液中不应含有葡萄糖,若检测结果呈阳性,可能表示患者糖尿病的存在。

3.蛋白尿检测:通过干化学法可以测定尿液中的蛋白质含量,用于肾功能损害和尿路感染的诊断。

正常情况下,尿液中只应有微量的蛋白质,若检测结果呈阳性,可能表示患者肾功能异常或尿路感染。

4.尿酮体检测:干化学法可以检测尿液中的酮体含量,用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饥饿症等疾病的诊断。

现代尿液分析技术-干化学分析

现代尿液分析技术-干化学分析
PH值
4.6-8.0
反映体内酸碱代谢状态
现代尿液分析技术——干化学分析
3 尿液干化学分析
现代尿液分析技术——干化学分析
运动强度大,持续时间较长的无氧供能为主的运动, 血乳酸值较高,尿蛋白质排出量相应较多。既尿蛋白排 出量随强度的增大而增加。
实践中,一般采集运动后约15分钟的尿,观察训 练后的变 化,评定一堂课训练负荷的大小。 在运动 次日晨测定,则可用以评定机体的恢复状态。
尿蛋白量变与负荷强度
3 尿液干化学分析
现代尿液分析技术——干化学分析
尿潜血、尿胆红素、尿胆原 ◆ 由运动训练所引起的血尿称为运动性血尿。分为:肉眼血尿和尿潜血。肉眼血尿的尿液呈褐色或浓茶色。尿潜血为正常尿色,但在显微镜下可见红细胞或仪器检测中呈尿潜血阳性。 ◆ 大运动负荷量、大训练强度都可造成尿潜血的出现,它表明机体对训练负荷不适应,或机体承受负荷的能力下降。在身体接触性的运动项目及高原训练中,运动员更易出现尿潜血。一旦出现尿潜血,就应及时调整训练量。女运动员中出现尿潜血阳性时,应首先排除月经原因。 ◆ 尿胆红素和尿胆原是体内血红蛋白分解的代谢产物,其排出量增加与肝功能和肾功能下降有关。大运动量、身体疲劳或机能下降时,晨尿胆原排泄量增加。在评定运动员机能时,经常综合运用血红蛋白和尿胆原指标,使评定结果更具可靠性。 ------具体方法见《优秀运动员训练中的生理生化监控使用指南》
包括酸碱度、蛋白质、糖、脂质及其代谢产物、电解质、酶、激素等。
目前,临床尿液检验的电泳技术主要有免疫固定电泳和SDS-琼脂糖电泳。
主要是可见分光光度法。
尿液有形成分分析技术
尿液有形成分多种多样,有细胞、管型、细菌、结晶、寄生虫等几大类、数十种,因而其对肾脏疾病、泌尿道疾病、循环系统疾病以及感染性疾病等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和鉴别诊断价值,有人称之为 “体外的肾活检”。

尿干化学分析实验报告

尿干化学分析实验报告

尿干化学分析实验报告
《尿干化学分析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通过化学分析方法对尿液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了解人体健康状况。

实验原理:尿液是人体代谢产物的主要排泄物,其中包含了多种化学成分,如蛋白质、葡萄糖、尿酸、尿素等。

通过化学分析方法,可以对尿液中的这些成分进行定量分析,从而了解人体的代谢情况和健康状况。

实验步骤:
1. 收集新鲜尿液样本,并进行标本编号和记录。

2. 进行尿样的初步检查,包括颜色、透明度、气味等。

3. 进行尿样的生化分析,包括测定尿液中的蛋白质、葡萄糖、尿酸、尿素等成分的含量。

4. 对尿样进行显微镜检查,观察尿液中是否有结晶、细胞、细菌等。

5. 对实验结果进行记录和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结果:通过化学分析,我们得到了尿液中各种化学成分的含量数据,并进行了分析。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初步判断被检测者的代谢情况和健康状况。

实验结论:尿干化学分析实验结果显示,被检测者尿液中蛋白质含量偏高,可能存在肾脏问题;尿酸和尿素含量正常,葡萄糖含量较低,没有发现异常结晶或细菌。

综合分析,被检测者可能存在肾功能不全的情况,需要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实验总结:尿液化学分析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检测方法,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治疗疾病。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尿液化学分析方
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为临床诊断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刻认识到了尿液化学分析在临床诊断中的重要性,同时也加深了对人体代谢和健康状况的认识。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可以为医学研究和临床诊断提供更多有益的信息和数据。

尿液干化学分析的SOP7

尿液干化学分析的SOP7

尿液干化学分析一、检验目的:尿液干化学分析,包括尿蛋白(PRO)、酸碱度(PH)、比重(SG)、隐血(BLD)、亚硝酸盐(NIT)、胆红素(BIL)、尿胆原(URO)、酮体(KET)、白细胞(LEU)、尿糖(GLU)、维生素C(VitC)11项,用于解尿液中上述化学成份的变化。

二、原理:1.各项目原理(1)尿蛋白(PRO):蛋白误差法,蛋白质与指示剂的离子(溴甲酚蓝、四溴酚蓝二脂)结合生成复合物,引起指示剂进一步电离,超过尿液的缓冲能力,指示剂发生颜色变化。

颜色深浅与蛋白质含量成正比。

(2)酸碱度(PH):干化学试带测试模块区含有甲基红(PH4.6-6.2)和溴射香草酚蓝(PH60.-7.6),两种碱指示剂适量配合可测定尿液酸碱度。

(3)比重(SG):干化学试带上载有预先处理过的甲乙烯酸/马来酐和指示剂溴射香草酚蓝,前者系一高分子电解质,其电离常数的负对数(pKa)与尿中离子成分的浓度按一定比例变化,在低比密尿液中此高分子电解质的COOH--基与尿内电解质离子发生反应,置换出的H+浓度低,PH增高,指示剂溴射香草酚蓝呈深蓝绿色。

随离子浓度增高指示剂颜色从绿色到黄绿色。

(4)隐血(BLD):血红蛋白类过氧化物酶催化过氧化氢烯钴和色素原,后者脱氢氧化而呈色,颜色深浅与红细胞或血红蛋白成正比。

(5)亚硝酸盐(NIT):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砷酸反应生成重氮化合物,重氮化合物与萘基乙二胺二盐酸结合呈现出桃红色。

(6)胆红素(BIL):在强酸介质中结合胆红素与2,4-二氯苯胺重氮盐起偶联反应,生成红色复合物,膜块发生黄色到红色的颜色变化。

(7)尿胆原(URO):尿胆原与对-二甲氨基苯甲醛发生醛化反应,生成樱红色缩合物,试带膜块发生黄色到红色的颜色变化。

(8)酮体(KET):亚硝基铁氰化钠与乙酰乙酸的丙酮反应,合膜块发生由黄到紫的颜色变化。

(9)白细胞(LEU):粒细胞中的脂酶作用于吲哚酚酯产生吲哚酚,后者与重氮盐发生反应形成紫色缩合物,膜块发生黄到紫的颜色变化,颜色深浅与白细胞含量成正比。

尿干化学分析实验报告

尿干化学分析实验报告

尿干化学分析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对尿液样品的化学分析,了解尿液中常见的生化指标,并掌握尿液化学分析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

二、实验原理尿液中常见的生化指标包括蛋白质、葡萄糖、胆红素、酮体、亚硝酸盐、白细胞酯酶等。

根据不同的反应原理和操作步骤,可以通过一系列化学试剂和仪器设备进行检测和分析。

三、实验器材和试剂1.器材:试管、移液管、离心机等。

2.试剂:尿液样品、蛋白质试剂A、葡萄糖试剂B、胆红素试剂C、酮体试剂D、亚硝酸盐试剂E、白细胞酯酶试剂F等。

四、实验步骤1.取适量尿液样品,分别加入试管中。

2.分别加入不同试剂,按照试剂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操作。

3.静置一段时间,观察颜色、沉淀等变化。

4.使用离心机将混合液离心,使固体沉淀。

5.取出上清液,进行下一步的检测。

五、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操作的结果,可以得到尿液样品中各指标的含量或阳性/阴性判定结果。

以下是实验结果的总结表格:指标含量/判定结果蛋白质阳性葡萄糖阴性胆红素阳性酮体阴性亚硝酸盐阴性白细胞酯酶阳性六、实验讨论与分析根据实验结果,尿液样品中蛋白质、胆红素和白细胞酯酶呈阳性反应,而葡萄糖、酮体和亚硝酸盐呈阴性反应。

这表明被测尿液样品中可能存在异常情况,如蛋白质、白细胞的排泄增加,胆红素可能存在肝功能异常等。

七、实验结论通过尿液化学分析实验,我们得到了尿液样品中各指标的含量或阳性/阴性判定结果。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可以初步判断尿液样品中存在异常情况。

实验结果为进一步的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八、实验总结本实验通过尿液化学分析,让我们更加深入了解了尿液中常见的生化指标,并掌握了尿液化学分析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

实验结果为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具有一定的实验应用价值。

九、参考文献[1] XXX. 尿液化学分析实验方法及其应用。

XXX杂志,20XX,XX(XX):XXX-XXX.。

最新尿液干化学检查分析课件ppt

最新尿液干化学检查分析课件ppt

胆红素、尿胆原
• 一项或两项结果出现阳性,一般表示肝胆系 统疾病,如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溶血性疾 病胆石症、胆管癌等。另外还可用于黄疸 型疾病的鉴别断:肝细胞性黄疸尿胆红素和 尿胆原都为阳性;而溶血黄疸只有尿胆原为 阳性;阻塞性黄疸只有尿胆红素呈性。
PH、比重、维生素
• 这三个项目不能单独用于诊断但是可作为许多疾病的过筛试验,临 床诊断价值不大。重要的是,它们可以对干化学试验进行监测。当 出现阳性结果时,有可能干扰尿蛋白、葡萄糖、红细胞和白细胞测 定的敏感性。检验人员在签发检验结果时,应注这些指标,是不是 对测定的标本产生了干扰;如有干扰, 要想办法排除,并进行复查。
可启动基因转录,加速新蛋白质和酶的生成以产生效应。
受体对T3的亲和力比T4大10倍,T3占与此受体结合激 素的85%~90%,故此种受体又称为T3受体。 甲状腺激素膜受体
尿液干化学检查分析
一尿干化学概述
• 1956年美国人发明了以葡萄糖氧化酶和过 氧化物酶为基础检测葡萄糖的第一条“浸 入即读”的干化学试纸。发展到今天已经 成为一次可以测十几个项目的多联试纸带。 检测手段也由目测发展到半自动、全自动。 具有快速、简便、用量少的优点,但是同 时也存在着影响因素多,检测不精确等缺 点。
即尿液有形成分显微镜检查
镜检方法
• 用较弱光线,以低倍镜将涂 片全貌观察一遍,然后,计 数20个低倍视野所见的管型, 10个高倍视野所见的各类细 胞
报告方式
1.分数报告法 细胞成分: 最低 ~ 最高/HPF 管型成分: 最低 ~ 最高/LPF
• 3.定量报告法 ( /ml /ul)
2.加号报告法
六、胆红素BIL
• 原理:以偶氮反应为基本原理。在强酸介质 中胆红素与重氮盐发生偶联反应,生成红色 偶氮化合物。

尿液分析ppt课件

尿液分析ppt课件
指直立姿势时出现蛋白尿而卧位时尿蛋白 消失,且无血尿、高血压、水肿等异常表现, 又称直立性蛋白尿
常见于青春发育期少年, 部分病人经肾活检发现可有轻微的组织 学异常, 轻型肾炎和肾炎恢复期也可呈直立性蛋 白尿。
32
(三)蛋白质(PRO )
⑻体位性蛋白尿 临床常用直立试验进行检查,方法: 令患者排空膀胱、留尿。然后取直立位,后枕及
尿蛋白定性试验常为+---+++,定量常在1— 3.5g/24h;
可见各种肾小管间质疾病,如间质性肾炎、慢 性肾盂肾炎;
全身性疾病同时侵犯肾小球和肾小管,如狼疮 性肾炎、糖尿病肾病等。
26
(三)蛋白质(PRO )
⑷溢出性蛋白尿 肾小球滤过及肾小管重吸收均正常,但由于血中有
异常蛋白质产生增多,如Ig轻链或急性溶血时的游离血 红蛋白、肌肉损伤时的肌红蛋白、急性白血病溶血酶增 高等。这些小分子蛋白质,可经肾小球滤出,超过肾小 管吸收能力,在尿中出现而产生蛋白尿,称为溢出性蛋 白尿。
临床意义
高比重 1:机体丢失水分
高热、脱水、呕吐、腹泻、周围循环衰竭等致 血容量不足 2:急性肾炎,蛋白尿 3;糖尿病
15
(二)比重(SG)
注意事项
1:尿糖可以使比重增高,可达1.040以上 但干化学法受此影响较小。
2:若浓度过高,还是有影响SG的测定 尿糖>1000mg/L 尿蛋白1000-5000mg/L
2 多聚电解质 含有随尿液中离子的浓度而解离的
酸性基团,尿液中离子浓度越高酸性基团(氢
离子浓度)解离越多,使指示剂 变色,进而换
算成尿液的比重值
12
(二)比重(SG)
正常参考范围 1 正常成人普通饮食通常保持在 1.015----1.025

尿液分析ppt课件

尿液分析ppt课件
13
(二)比重(SG)
临床意义
低比重:见于肾脏的浓缩功能低下 1:尿崩症 (抗利尿素功能缺损) SG 常介于1.001 - 1.003之间 2:慢性肾功衰竭(肾小管损伤丧失浓缩功能) SG 常介于1.010 ± 0.003之间 形成等涨尿/等渗尿
14
(二)比重(SG)
临床意义
高比重 1:机体丢失水分 高热、脱水、呕吐、腹泻、周围循环衰竭等致 血容量不足 2:急性肾炎,蛋白尿 3;糖尿病
2 多聚电解质 含有随尿液中离子的浓度而解离的 酸性基团,尿液中离子浓度越高酸性基团(氢 离子浓度)解离越多,使指示剂 变色,进而换 算成尿液的比重值
12
(二)比重(SG)
正常参考范围 1 正常成人普通饮食通常保持在 1.015----1.025
2 晨尿>1.020 随意尿>1.025 提示肾功能浓缩功能正常 3 新生儿尿比重低一般为1.002—1.004

尿蛋白可呈现出血循环中蛋白的成分:有大 分子量的蛋白,如补体C、IgG、IgM,中分清 蛋白及小分子量的( ß 2-M ), 免疫球蛋白/清 蛋白清除率>0.5, 半定量 +———++++, 定量在 0.2—3g/24h, 22
(三)蛋白质(PRO )

②非选择性肾小球性蛋白尿
当蛋白尿> 3.5g/24h.m时,肾病性蛋白尿,几乎均 是原发性肾小球病 可见于各类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急进性肾炎、慢性 肾炎、膜性肾病,膜增生性肾炎等, 也可见于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如糖尿病肾病,狼疮 性肾炎等,为持续性的蛋白尿。 若无适当的治疗,就有发展为肾衰竭的危险。 非选择性的蛋白尿治疗反应常常不十分佳,因此预 示不良

尿干化学分析 ppt课件

尿干化学分析  ppt课件
5、组织性:肾小管代谢产生的和肾组织破坏分解的 蛋白质,以及炎症或药物刺激泌尿系统分泌的 蛋白,主要为糖蛋白。
假阳性:输入聚乙烯吡咯烷酮、污染洗必太类 消毒剂。
注意事项:尿液过酸、过碱超过试条本身缓冲 能力时,结果呈现假阳性;药物如尿液含有一 定浓度的青霉素、先锋霉素、喹啉、氯喹等药 物时,尿蛋白结果偏低甚至出现假阴性。
原尿通过肾小管时,绝大部分水分、电解 质和葡萄糖等物质又重新被吸收回血。同时, 肾小管也分泌一些物质加入尿中;最后生成 终尿,经由输尿管 、膀胱和尿道排出体外。
ppt课件
3
尿的主要成分
尿液含水分约96-98%,固体物3-4%; 正常人每天由尿中排出总固体物约60g,其中无
机盐约25g,有机物约35g;
2、体位性:其机理可能是与直立时前突的脊柱压迫肾
静脉或直立时由于肾向下移,肾静脉被扭曲,而使
肾脏处于暂时淤血状态,与淋巴血流受阻有关(蛋
白可达++-+++)。 ppt课件
17
尿蛋白(PRO)测定的临床意义
病理性蛋白尿:是指泌尿系统因器质性病变,尿内 持续出现蛋白而言,通常可归纳为以下5种:
1. 肾小球性:是由于肾小球滤过膜受损而使通透性增 加,滤出较多的血浆蛋白,超过了肾小管重吸收能 力而以白蛋白为主的尿蛋白;
酮 体 KET 亚硝酸盐 NIT 尿胆原 UBG 胆红素 BIL 尿 糖 GLU
ppt课件
11
既要发展现代技术,也要继承经典方法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5,丛玉隆 秦小玲
中华检验分会提出的标准化建议指出:尿液干化学(简称尿10项检查)中红 细胞、白细胞结果不能作为疾病诊断的依据,只能作为“镜检”筛选标准。

教案38 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及其临床应用.

教案38 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及其临床应用.
授课时数
2学时
教学内容及组织
仪器测定原理
1.仪器检测原理
2.干化学试带测试项目及原理
干化学尿试带测试项目及原理
项目
英文缩写
反应原理
1.pH
pH
pH指示剂
2.比重
SG
多聚电解质离子解离法
3.蛋白质
PRO
pH指示剂蛋白质误差法
4.葡萄糖
GLU
葡萄糖氧化酶法
5.胆红素
BIL
偶氮反应法
6.尿胆原
URO
醛反应、重氮反应法
②注意试带的专一性与传统检测的不同之处
③尿试带的确证试验
④仪器检测结果与尿沉渣显微镜检查不符时的分析
思考题
如何做好尿液标本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的质量控制工作,若镜检与干化学检查不一致,怎样处理?
7.酮体
KET
亚硝基铁氰化钠法
8.亚硝酸盐
NIT
亚硝酸盐还原法
9.隐血或红细胞
BLD
血红蛋白类过氧化酶法
10.白细胞
LEU
酯酶(esterase)法
11.VitC
ASG
吲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酚法
尿液干化学分析仪的质量控制
1.分析前质量控制①仪器②标本
2.分析中质量控制
①仪器的使用②试带③操作
3.分析后质量控制
①判定试带是否受某些因素影响
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及其临床应用
教学目的
1.掌握尿液化学分析仪的操作方法、注意事项;各种检查项目的缩写符号。
2.熟悉干化学尿液分析仪的测定原理和特点
教学重点
1.尿液干化学分析仪的测定原理2.尿液干化学分析仪的质量控制
教学难点
1.尿液干化学分析仪的测定原理2.尿液干化学分析仪的质量控制

尿液干化学检查 课程思政

尿液干化学检查 课程思政

尿液干化学检查课程思政
1.白血球
某些厂牌的试纸会在猫发生假阳性的现象,而且时常验出来都是很强的阳性,会使我们误以为有尿路的感染、发炎。

这时一定要配合尿残渣的检查,看在尿残渣中是否有白血球的存在。

2.尿比重
因为试纸测试所给我们的只是一个范围值而已,而我们所需要的则是一个很精确的数字。

3.硝酸盐(Nitrite)
这个平常我们也不去用,因为它限制在某--些很小的范围里面。

4.尿胆素元(Urobilinogen)
一般也不用。

[操作方法]
将尿液采下30分钟内检查,超过30分钟须要冷藏,离心后,取上清液来做检查。

要注意的就是当尿液滴上试纸后,转一个角度让过多的尿液不要其他混合要赶快将试纸放成水平。

不要让这许多检查的项且因尿液的流动而互相混合、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章尿液分析仪及其临床应用第一节尿干化学分析仪(1)分类(2)检测原理(3)检测参数(4)临床应用(5)质量控制(一)分类干化学试带操作方便,测定迅速,利用肉眼观察试带中颜色的变化与标准色板进行比较,得出相应数值,结果易受主观因素影响。

尿液分析仪(又称尿干化学分析仪)的出现,给临床实验室尿液分析带来了一个飞跃。

随着高科技及计算机技术的高度发展和广泛应用,尿液分析已逐步由原来的半自动分析发展到全自动分析,检测项目由原来的单项分析发展到多项组合分析,尿液分析由此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

(二)检测原理1.尿液分析仪组成:尿液分析仪通常由机械系统、光学系统、电路系统三部分组成。

2.尿液分析仪试剂带:试带以滤纸为载体,将各种试剂成分浸渍后干燥,作为试剂层,再在表面覆盖一层纤维膜,作为反射层。

尿液浸入试带后与试剂发生反应,产生颜色变化。

多联试带是将多种检测项目的试剂块,按一定间隔、顺序固定在同一条带上的试带。

使用多联试带,浸入一次尿液可同时测定多个项目。

多联试带的基本结构采用了多层膜结构:第一层尼龙膜起保护作用,防止大分子物质对反应的污染;第二层绒制层,包括碘酸盐层和试剂层,碘酸盐层可破坏VitC等干扰物质,试剂层与尿液所测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第三层是固有试剂的吸水层,可使尿液均匀、快速地浸入,并能抑制尿液流到相邻反应区;最后一层选取尿液不浸润的塑料片作为支持体。

有些试带无碘酸盐层,但相应增加了l块检测VitC 的试剂块,以进行某些项目的校正。

不同型号的尿液分析仪使用其配套的专用试带,且测试项目试剂块的排列顺序是不相同的。

通常情况下,试带上的试剂块要比测试项目多一个空白块,有的甚至多参考块又称固定块。

空白块的目的是为了消除尿液本身的颜色在试剂块上分布不均等所产生的测试误差,以提高测试准确性;固定块的目的是在测试过程中,使每次测定试剂块的位置准确,减低由此而引起的误差。

习题:尿试带结构中哪层具体结构可以破坏尿液中维生素()A.尼龙膜B.碘酸盐层C.吸水层D.塑料底层E.绒制层『正确答案』B3.尿液分析仪检测原理:尿液中相应的化学成分使尿多联试带上各种含特殊试剂的膜块发生颜色变化,颜色深浅与尿液中相应物质的浓度成正比;将多联试带置于尿液分析仪比色进样槽,各膜块依次受到仪器光源照射并产生不同的反射光,仪器接收不同强度的光信号后将其转换为相应的电讯号,再经微处理器由下列公式计算出各测试项目的反射率,然后与标准曲线比较后校正为测定值,最后以定性或半定量方式自动打印出结果。

试剂块颜色的深浅对光的吸收、反射是不一样的。

颜色越深,吸收光量值越大,反射光量值越小,反射率越小;反之,颜色越浅,吸收光量值越小,反射光量值越大,反射率也越大。

换言之,特定试剂块颜色的深浅与尿样中特定化学成分浓度成正比。

(三)检测参数从最初的单一测试到现今的多项测试,尿分析仪检测参数随尿试带的发展而发展。

尿试带常依测试参数分为两类:①用于初诊患者及健康体检使用的8~11项筛检组合试带。

8项检测项目包括酸碱度(pH)、蛋白(PRO)、葡萄糖(GLU)、酮体(KET)、胆红素(BIL)、尿胆原(URO)、红细胞或血红蛋白或隐血(ERY或HB)和亚硝酸盐(NIT);9项检测项目在8项基础上增加了尿白细胞(LEU,WBC);10项检测项目又在9项的基础上增加了尿比密(SG);11项则又增加了VitC。

②用于已确诊疾病的疗效观察,如尿糖、尿蛋白等单项试带和各种组合型试带。

1.酸碱度采用酸碱指示剂法。

pH试剂块含有甲基红(pH4.6~6.2)和溴麝香草酚蓝(pH6.0~7.6)两种酸碱指示剂,在pH4.5~9.0的范围内。

颜色由橙红经黄绿到蓝色变化。

2.比密采用多聚电解质离子解离法。

尿比密偏高时,尿液中所含盐类成分较多,试剂带中电解质多聚体释放出的H+增多,溴麝香草酚蓝为分子型,呈现黄色;尿比密偏低时,尿液中所含盐类成分较少,试带中电解质多聚体释放出的H+减低,溴麝香草酚蓝多为离子型,呈现蓝色。

3.尿糖采用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法。

常见的色素原有邻联甲苯胺、碘化钾等。

4.蛋白质采用pH指示剂蛋白质误差法。

即在pH3.2的条件下,溴酚蓝产生的阴离子,与带阳离子的蛋白质结合发生颜色变化。

5.酮体采用亚硝基铁氰化钠法。

在碱性条件下,亚硝基铁氰化钠可与尿液中的乙酰乙酸、丙酮起反应,试剂膜块发生由黄色到紫色的颜色变化,颜色的深浅与酮体含量成正比。

6.胆红素采用偶氮反应法。

在强酸性介质中,结合胆红素与二氯苯胺重氮盐起偶联反应,生成红色复合物。

试剂膜块发生由黄色到红色的颜色变化,颜色的深浅与胆红素含量成正比。

7.尿胆原采用醛反应法或重氮反应法。

在强酸性条件下,尿胆原与对-二甲氨基苯甲醛发生醛化反应,生成樱红色缩合物。

试剂膜块发生由黄色到红色的颜色变化,颜色的深浅与尿胆原含量成正比。

8.尿红细胞或血红蛋白采用血红蛋白类过氧化物酶法:血红蛋白类过氧化物酶催化试剂块中的过氧化氢烯钴和色素原四甲替联苯胺(或邻甲联苯胺),后者脱氢氧化而呈色。

颜色深浅与血红蛋白或红细胞含量成正比。

9.亚硝酸盐采用硝酸盐还原法。

当尿液中感染的具有硝酸盐还原酶的细菌增加时,如大肠埃希菌,可将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并可将膜块中的氨基苯砷酸重氮化而成重氮盐,以此重氮盐再与N-萘基乙二胺偶联,使膜块呈现由黄至红色的变化,颜色的深浅与亚硝酸盐含量成正比。

10.白细胞采用白细胞酯酶法。

粒细胞中存在酯酶,它能作用于膜块中的吲哚酚酯,使其产生吲哚酚,吲哚酚与重氮盐发生反应形成紫色缩合物,试剂膜块区发生由黄至紫的颜色变化,颜色的深浅与白细胞含量成正比。

11.VitC 采用还原法。

VitC具有l,2-烯二醇还原性基团,在酸性条件下,能将氧化态粉红色的2,6-二氯酚靛酚染料还原为无色的2,6-二氯二对酚胺。

试剂膜块区发生由绿或深蓝至粉红色的颜色变化。

12.其他如采用校正块反射率测定原理来判断颜色,将颜色分为23种色调;采用散射比浊方法测定透明度,根据浊度不同将尿液透明度分为透明、混浊、高度混浊3个档次。

(四)临床应用1.酸碱度pH的检测主要用于了解体内酸碱平衡情况,监测泌尿系统患者的临床用药情况,同时了解尿pH变化对试带上其他膜块区反应的干扰作用。

①检测时应使用新鲜尿液标本。

标本放置过久,因尿液中细菌繁殖,分解尿素产生氨,使尿液呈碱性;或尿液中CO2自然扩散造成的丢失,使pH呈现假阳性结果。

②检测时应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操作。

试带在尿液中浸渍时间过长,有使尿pH减低的趋势,出现假阴性结果。

2.比密主要用于了解尿液中固体物质的浓度,估计肾脏的浓缩功能。

在出入量正常的情况下,比密增高表示尿液浓缩,比密减低则反映肾脏浓缩功能减退。

须注意:①尿液标本必须新鲜,不能含有强酸、强碱等物质。

使用干化学尿比密测定时,变化范围为pH6.2~7.0。

当尿液pH≥7.0时,造成结果偏低,应在干化学测定结果的基础上增加0.005,作为由于碱性尿损失的补偿。

②干化学尿比密测定结果表达值的变化范围在 1.000~1.030,间隔值较大(0.005),不能反映较小的比密变化。

对于比密范围在 1.000~1.004的新生儿尿液,也不宜使用此法。

③尿液中蛋白或糖浓度增加将使比密结果增加;尿素大于10g/L或pH小于6.5时,致比密结果减低。

3.尿糖尿糖检测主要用于内分泌性疾病如糖尿病及相关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监测等。

(1)干化学尿糖检测原理是基于葡萄糖氧化酶的酶促反应,只与葡萄糖反应,特异性强,用干化学法测定结果为阴性的标本,如用班氏法则可能呈现阳性结果。

同时,干化学法较之于班氏法有更高的灵敏度,为2~5mmol/L。

当葡萄糖含量为1.67~2.78mmol/L时,用干化学法即可出现弱阳性,而班氏法在8.33mmol/L,时才会呈现弱阳性。

(2)尿液在低葡萄糖浓度(14mmol/L)时,VitC使干化学法产生假阴性反应,而使班氏法产生假阳性。

(3)尿液被过氧化物、次氯酸盐、强氧化性清洁剂污染可使尿糖呈现假阳性结果;尿液中含有L-多巴、大量水杨酸盐、氟化钠、VitC超过500 mg/L、尿酮体超过0.4g/L或尿比密过高,则将使尿糖呈现假阴性结果。

4.蛋白质尿蛋白检测主要用于肾脏疾病及其他相关疾病的诊断、治疗、预后等。

(1)尿液的pH:由于蛋白测定采用指示剂的蛋白质误差原理,因此,尿液的pH是影响测试结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当患者服用奎宁、奎宁丁、嘧啶等药物,或尿液中含有聚乙烯、吡咯酮、洗必泰、磷酸盐、季铵盐消毒剂等时,引起尿液呈强碱性(pH≥9.0),超过了试带的缓冲能力,使干化学法出现假阳性结果;当尿液pH≤3.0时,会引起干化学法出现假阴性结果。

(2)灵敏度:主要对清蛋白敏感(70~l00mg/L),而对球蛋白、粘蛋白、本周蛋白不敏感,对球蛋白的灵敏度仅为清蛋白的1/100~1/50。

因此,对于肾病患者,特别是在疾病发展过程中需要系统观察尿蛋白含量的病例,最好使用对白、球蛋白灵敏度一致的磺柳酸法。

(3)药物干扰:多种药物可使尿蛋白干化学法检查结果呈假阳性或假阴性,如青霉素族药物。

结果表明:滴注青霉素250万U、2h,320万U、3h,480万U、5h,可能对干化学法产生假阴性。

(4)其他:标本含生殖系统分泌物或较多细胞成分时,可引起假阳性。

5.酮体尿酮体检查主要用于糖代谢障碍和脂肪不完全氧化的疾病或状态的诊断及其他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干化学法尿酮体检测采用亚硝基铁氰化钠法。

①本法对酮体各组成成分的灵敏度不一:乙酰乙酸为50~100mg/L,丙酮400~700mg/L,与β-羟丁酸不发生反应。

由于不同病因引起的酮症,其酮体成分不一,同一患者在不同病程,酮体成分亦会发生变化,因此干化学检测所得结果可能与实际总的酮体量有所差异。

②尿酮体中丙酮和乙酰乙酸都具有挥发性,因此测定时应使用新鲜尿液标本。

6.胆红素与尿胆原尿胆红素、尿胆原检测主要用于消化系统肝脏、胆道疾病及其他相关疾病的诊断、治疗,尤其对于黄疸的鉴别有特殊意义。

①为避免胆红素在阳光照射下氧化为胆绿素、尿胆原氧化为尿胆素,检测时应使用新鲜尿液标本。

②当患者接受大剂量氯丙嗪治疗、或尿液中含有高浓度的VitC(>500 mg/L)、亚硝酸盐、或含有盐酸苯偶氮吡啶代谢产物时,可使胆红素检测呈现假阴性;尿液中含有酚噻嗪类或吩嗪类药物时,可使胆红素呈现假阳性。

③尿液中一些内源性物质如胆色素原、吲哚、胆红素等和一些药物如酚噻嗪类、VitK、磺胺药等,因颜色干扰,尿胆原检测时呈现假阳性;而亚硝酸盐、重氮药物、对氨基水杨酸则在尿胆原检测时呈现假阴性。

④正常人尿胆原排出量以下午2~4时达最高峰;为提高阳性检出率,可预先给患者服用碳酸氢钠以碱化尿液。

7.隐血尿隐血主要用于肾脏、泌尿道疾病及其他相关疾病的诊断、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