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第六章气候的形成2
世界的气候和自然带教案
世界的气候和自然带教案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了解气候和自然带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掌握气候和自然带的基本特征。
教学内容:1. 气候和自然带的定义。
2. 气候和自然带的重要性。
3. 气候和自然带的基本特征。
教学活动:1. 引入气候和自然带的概念。
2. 通过图片和实例展示气候和自然带的重要性。
3. 引导学生思考气候和自然带的基本特征。
第二章:气候类型教学目标:1. 了解不同气候类型的特征。
2. 掌握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教学内容:1. 热带气候类型。
2. 温带气候类型。
3. 寒带气候类型。
4. 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教学活动:1. 介绍热带气候类型的特征。
2. 介绍温带气候类型的特征。
3. 介绍寒带气候类型的特征。
4. 通过地图展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第三章:自然带的概念和分类教学目标:1. 理解自然带的概念。
2. 掌握不同自然带的特征。
教学内容:1. 自然带的定义。
2. 不同自然带的特征。
教学活动:1. 引入自然带的概念。
2. 通过实例介绍不同自然带的特征。
第四章:气候和自然带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教学目标:1. 理解气候和自然带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 分析不同气候和自然带区的人类活动特点。
教学内容:1. 气候和自然带对农业的影响。
2. 气候和自然带对人类居住的影响。
3. 气候和自然带对旅游的影响。
教学活动:1. 讨论气候和自然带对农业的影响。
2. 分析气候和自然带对人类居住的影响。
3. 探讨气候和自然带对旅游的影响。
第五章:气候变化与自然带的变化教学目标:1. 理解气候变化对自然带的影响。
2. 掌握自然带变化的原因。
教学内容:1. 气候变化对自然带的影响。
2. 自然带变化的原因。
教学活动:1. 探讨气候变化对自然带的影响。
2. 分析自然带变化的原因。
第六章:气候带分布的规律性教学目标:1. 理解气候带分布的规律性。
2. 掌握影响气候带分布的主要因素。
教学内容:1. 纬度对气候带分布的影响。
2. 海拔对气候带分布的影响。
(新教材)青岛版五四制三年级下册科学第六章 天气和气候 单元知识点梳理
第六章天气和气候第20课一天的天气(一)天气1.天气是一定区域短时间内大气中的各种气象状态。
我们可以用气温、风向、风力、降水量、云量等描述天气。
描述今天的天气:今天晴天,23度,东南风,风力3级。
(二)气温和百叶箱2.空气的冷热程度称为空气温度,简称气温。
一天中,气温变化的大致规律是早晚温度比较低,中午温度比较高。
3.天气预报中所说的气温,是指在室外空旷、空气流通、不受太阳直射的环境下测得的空气温度。
一般在百叶箱内测定。
4.百叶箱是用来放置测量空气温度和湿度仪器的木箱。
百叶箱一般安装在离地面有一定高度(1.5米)的架子上,箱底保持水平。
百叶箱利用百叶箱测量气温,测量过程中要做好记录。
(三)风向和风向标5.空气的流动形成风。
风向就是风吹来的方向,如从东面吹来的风就东风,从西北方向吹来的风叫西北风。
我们一般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风向标的箭头永远指向风吹来的方向。
我们可以用八个方位来描述风向。
6.当风向标的箭头指向南方时,是刮南风。
当风向标的箭头指向西北方时,是刮西北风。
当树叶向北飘时,是刮南风。
学校的国旗向西北方向飘,是刮东南风。
风向标(四)风力7.风的大小叫风力,从0级到12级,共13个级别。
风级歌雨量器(五)降水量和雨量器8.降水量是在一定时间内降落在水平地面上水,在未经蒸发、渗漏、流失的情况下所积的深度,通常以毫米为单位。
人们用雨量器来观测降水量。
9.使用雨量器应该注意的事项:量雨器应安置在相对开阔、不受障碍物影响的地方,并保持水平;先向雨量器中倒入一些水到达“0”刻度;准确记录降水开始和结束的时间;降水结束后,及时读出并记录降水量。
10.形状相同的雨量器测量的同一地点、同一时间段内的降水量时一样的。
大小、形状不同的量雨器测量的同一地点、同一时间段内的降水量时也是一样的第21课风的形成一、填空题1.在太阳的照射下,由于地理环境不同,有的地方温度高,有的地方温度低。
温度高的地方热空气上升,周围的冷空气补充过来,空气不停地流动,就形成了风。
气候与气候变化的研究方法
第六章气候与气候变化的研究方法§6.1 地质时期古气候变迁的研究方法一、主要方法1、总述:地质时期的气候体现了大气圈、岩石圈、冰冻圈、水圈和生物圈组成的气候系统的综合变化。
因此,这个时期气候变化的研究方法主要有生物学、地质学、地球化学、古地理等研究方法。
2、生物学方法这是地质时期和历史时期气候变迁研究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方法。
各种古生物(包括喜冷、喜暖、喜干和喜湿的古植物和古动物)的生存范围、分布区域以及随时间的变化,都可以为古气候研究提供极好的证据。
比如应用极广的微体古生物(包括植物孢粉、微体动物象介子生物的化石等)。
我们可以通过分析这些微体古生物的数量、分布范围等,来研究气候变迁。
3、地质学方法包括通过研究不同地点和不同时期地层沉积相的变化,恢复沉积环境,并与现代的气候条件比较(将今论古),以确定古气候状况。
这里沉积作用指的是固体物质从空气或水体的悬浮或融解状态中沉积下来的过程。
如黄土是一种风积物,从粉尘物质的产生、搬运、沉降到发育微黄土的全过程中,一直暴露于地表空间,受到当时大气圈及区域生物气候条件的直接影响。
这样可以通过分析黄土——古土壤层中粉尘颗粒的大小,来确定当时的风速大小、气候干燥度等。
通过分析孢粉等含量可以知道当时古生物的生长情况,从而知道气温、降水等的变化。
4、冰川学方法(1)气温序列的建立:冰盖是降水积压形成的,其本质上是水构成的。
水分子中的氧同位素含量与降雪的温度有关,因此可以根据氧同位素来推算古代温度。
一般在中高纬度地区温度下降1ºC,δ18O(氧同位素的变化值)约降低0.7‰。
(2)定年:利用冰盖中氧同位素的含量,可以确定气温序列,但这一序列是什么年代的,则需要定年。
积雪的物理状况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因此使冰盖在垂直方向上形成明显的层状结构,每年一层,就如同树木年轮一样,这样,在冰盖表层就可以用肉眼直接分辨年层。
但在冰盖深层(时间比较早的冰层),由于冰盖的分层越来越薄,则就需要借助仪器分析,比较可靠的是利用δ18O,因为δ18O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气象学与气候学基础.第2版
气象学与气候学基础.第2版考试科目代码:f03考试科目名称:气象学与气候学第一部分课程目标与基本建议一、课程目标气象学与气候学研究的对象就是大气的通常特征,大气现象出现、发展的能量来源、性质及其转变;表述大气现象,研究气候出现、发展的规律。
研究气候成因,气候变化的规律,区域气候的特点以及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掌握天气演变和气候形成的规律,了解和解释各种不同地区气候的特征,弄清气候资源的分布,掌握气候变化的基本特点,了解人类影响气候的途径和基本效应。
二、基本建议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大气的基本状况,太阳辐射基本概念、地面辐射过程,大气的增暖和冷却效应,气温的时空变化特点,天气现象形成条件,大气环流的知识、大气中的水分输送主要途径,主要天气系统,气候的形成因子,气候分类及主要气候带,地质时期、历史时期和当代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对气候影响的途径和后果。
第二部分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大气概述介绍地球大气的主要成分,以及这些成分的主要促进作用。
空气状态方程应用。
掌控主要气象要素例如:温、甩、烫、风的物理意义及其表达式,几种常用的湿度计算公式。
掌握大气垂直结构的基本特点,掌握静力方程、压高公式。
掌控位势高度、气压梯度的概念。
大气辐射学介绍太阳辐射的光谱特征了解辐射度量的基本概念,如辐射能、辐射通量密度、辐射率、辐射强度。
介绍基尔霍夫定律、普朗克定律;掌控斯蒂芬-玻尔兹曼定律、维恩加速度定律。
掌握大气主要吸收体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光谱、指数消弱定律。
介绍瑞利散射、米反射。
掌握太阳高度角公式、地面直接太阳辐射日总量的计算公式。
掌握大气透明时太阳辐射日总量全球分布的特点。
掌控地球电磁辐射的光谱范围,表述地球电磁辐射波长与温度的关系,可以利用斯蒂芬-玻尔兹曼定律排序地球电磁辐射、或地球温度。
理解大气逆辐射、温室气体效应。
熟识有效率电磁辐射的概念,认知红外电磁辐射传输过程、认知长波辐射变温率为的排序。
了解地面辐射差额,理解能量平衡与地面温度日、年变化的关系。
人教版地理 七年级下册 第六章 第二节 亚洲的自然环境 教案及课后习题
亚洲的地形与河流一、亚洲的地形和地势特点二、亚洲的主要地形区三、亚洲地形剖面图亚洲大陆沿北纬30°纬线由西向东,地势呈现“低—高—低”的变化。
四、亚洲的河流特征1. 地形对河流的影响:亚洲的大河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地势对河流的影响:亚洲地势高低悬殊,导致许多大河落差很大,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2. 外流河——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3. 内流河——最终未流入海洋的河流①概念:亚洲有众多的内流河,最终消失在沙漠中或注入内陆湖泊。
②举例:塔里木河、阿姆河、锡尔河等。
亚洲的气候一、气候复杂多样1. 气候类型2. 成因3. 各地气候差异大二、大陆性气候分布广1. 分布:亚洲的九种气候类型中,温带大陆性气候面积最大,几乎占亚洲的一半。
2. 成因: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内陆面积广大,亚洲内陆距海较远,受海洋影响较小。
3. 特征: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暖、降水较多,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均较大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4. 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的特征对比三、季风气候显著1. 分布:亚洲东部和南部是世界上季风气候分布面积最广、季风特点最为典型的地区。
2. 季风形成原因及规律:3. 影响亚洲东部和南部夏季的降水与夏季风的强弱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般来说,夏季风强的年份,从海洋上带来的水汽多,降水也多;反之,夏季风弱的年份,降水就较少。
如果降水过多,就可能造成洪涝灾害;反之,降水过少,就可能造成旱灾。
因此,亚洲东部和南部常受季风的影响而发生旱涝灾害。
例题1 (福州中考)读亚洲大陆沿30°N地形剖面示意图(甲)和亚洲大陆80°E地形剖面示意图(乙),回答(1)~(2)题。
(1)亚洲地势特点是()A. 西部高,中部低B. 东部高,西部低C. 中部高,四周低D. 中部低,四周高(2)亚洲北部河流主要注入()A. 太平洋B. 北冰洋C. 印度洋D. 大西洋思路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剖面图的正确判读。
初中地理第六章教案了解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初中地理第六章教案了解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初中地理第六章教案:了解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第一节:引言全球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正确认识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对我们保护地球家园具有重要意义。
本节将介绍全球气候变化的定义,以及其对生态环境的潜在影响。
第二节:全球气候变化的定义与原因1. 全球气候变化的定义全球气候变化指的是地球大气层在长期内发生的气候系统的变化。
全球气候变化表现为气温的变化、降水量的变化以及气候模式的改变。
2. 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1)自然因素:太阳活动、火山喷发、地球运动等自然因素可以影响全球气候的变化。
(2)人为因素:人类活动产生的大量温室气体的排放(如二氧化碳)以及破坏森林等原因,对气候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第三节: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1. 气候变暖与冰川融化全球气候变暖导致了极地和高山地区的冰川融化加快,进而导致海平面上升,威胁到沿海地区的居民和生态系统。
2. 极端天气事件增多全球气候变化引发了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多,如暴雨、洪涝、干旱和飓风等。
这些事件对农业、人类安全和生态系统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3. 生物多样性减少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许多动植物栖息地遭到破坏,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
物种灭绝的速度加快,对生态平衡带来威胁。
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的应对措施1.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通过采用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有效措施。
2. 推动可持续发展推动可持续发展,包括提倡低碳生活方式、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和保护自然资源等,有助于减缓全球气候变化的进程。
3. 国际合作与政策制定加强国际合作,制定更加严格的政策和法规,促使各国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是应对挑战的重要手段。
结语全球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愈发凸显,保护地球生态环境已成为人类面临的共同责任。
唯有正确认识气候变化的原因和影响,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人类才能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同守护地球家园。
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教案
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教案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了解气候的定义和重要性。
2. 掌握气候形成的因素。
教学内容:1. 气候的定义和重要性。
2. 气候形成的因素:纬度、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等。
教学活动:1. 引入气候的概念,让学生思考气候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 引导学生分析气候形成的因素,并通过实例进行说明。
第二章:热带雨林气候教学目标:1. 了解热带雨林气候的特点和分布。
2. 掌握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原因。
教学内容:1. 热带雨林气候的特点:高温多雨、湿度大、植被丰富等。
2. 热带雨林气候的分布: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如亚马逊雨林、刚果盆地等。
教学活动:1. 通过图片和实例展示热带雨林气候的特点和分布。
2. 引导学生分析热带雨林气候形成的原因。
第三章:热带草原气候1. 了解热带草原气候的特点和分布。
2. 掌握热带草原气候的形成原因。
教学内容:1. 热带草原气候的特点:温暖湿润、干湿季明显、植被以草原为主等。
2. 热带草原气候的分布: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如非洲的撒哈拉以南地区、南美洲的巴西高原等。
教学活动:1. 通过图片和实例展示热带草原气候的特点和分布。
2. 引导学生分析热带草原气候形成的原因。
第四章:热带沙漠气候教学目标:1. 了解热带沙漠气候的特点和分布。
2. 掌握热带沙漠气候的形成原因。
教学内容:1. 热带沙漠气候的特点:高温干燥、降水极少、沙漠广布等。
2. 热带沙漠气候的分布: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如撒哈拉沙漠、澳大利亚的沙漠等。
教学活动:1. 通过图片和实例展示热带沙漠气候的特点和分布。
2. 引导学生分析热带沙漠气候形成的原因。
第五章:温带季风气候1. 了解温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和分布。
2. 掌握温带季风气候的形成原因。
教学内容:1. 温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四季分明、夏季多雨、冬季寒冷等。
2. 温带季风气候的分布:主要分布在东亚、北美洲东部、欧洲东部等地区。
教学活动:1. 通过图片和实例展示温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和分布。
气象学与气候学复习资料
第六章气候的形成1、气候形成、变化因子:①、太阳辐射;②、宇宙地球物理因子;③、环流因子;④、下垫面因子;⑤、人类活动影响。
2、天文辐射:太阳辐射在大气上界的时空分布由太阳与地球间的天文位置决定,又称天文辐射。
除太阳本身变化外,天文辐射能量主要决定于日地距离、太阳高度、白昼长度。
3、气候形成的环流因子:包括大气环流、洋流。
海洋与大气间通过一定的物理过程发生相互作用。
组成复杂的耦合系统。
海洋对大气主要作用给大气热量、水汽,为其提供能源。
大气通过向下动量输送,产生风生洋流、海水上下翻涌。
海洋是CO2巨大储存库,通过调节大气中的CO2含量影响气温、环流。
海洋从大气圈下层向大气输送热量、水汽,大气运动产生的风应力向海洋上层输送动量,使海水发生流动,形成风生洋流,也称风海流。
热带、副热带海洋,北半球洋流围绕副高顺时针流动,南半球反时针流动。
海洋提供给大气潜热、显热,大气运动的能源,使大气环流得以形成、维持。
环流与热量输送:大气环流、洋流对气候系统中热量分配起重要作用,将低纬热量传输到高纬,调节赤道与两极间温度差异;大气环流方向有由海向陆与由陆向海差异、洋流冷暖不同,使同纬度带大陆东西岸气温产生明显差别,破坏天文气候地带性分布。
环流与水分循环:水分循环通过蒸发、大气中水分输送、降水、径流实现。
环流变异与气候:厄尔尼诺现象:表示在南美西海岸延伸至赤道东太平洋向西至日界线附近海面温度异常增暖现象。
南方波动:南太平洋副高与印度洋赤道低压间气压变化的负相关关系。
沃克环流、哈德莱环流。
厄尔尼诺年印尼、澳大利亚、印度次大陆、巴西东北部均出现干旱,赤道中太平洋到南美西岸多雨。
(日本、我国东北夏季持续低温,我国大部降水有偏少趋势。
)4、海陆风:白天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夜晚从陆地吹向海洋,这种风称海陆风。
5、季风:大范围地区盛行风随季节有显著改变的现象。
海陆热力差异、及差异的季节变化,行星风带季节移动、广大高原热力、动力作用。
《现代气候学(Ⅱ)》课程笔记
《现代气候学(Ⅱ)》课程笔记第一章:引论一、气候学的定义和重要性1. 定义:气候学是研究地球气候系统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包括大气圈、水圈、冰冻圈、陆地表面和生物圈等多个组成部分。
2. 重要性:气候对人类活动、生态系统、水资源、农业生产等具有重要影响。
了解气候规律,有助于应对和适应气候变化,减轻气候灾害带来的损失。
二、气候学的研究方法1. 观测:通过地面气象站、卫星、雷达等手段收集气候数据,包括气温、降水、风速、湿度等。
2. 模式模拟:利用气候模式对气候系统进行数值模拟,研究气候形成和变化过程。
3. 气候重建:通过地质、生物等手段,恢复过去气候状况,了解气候演变历史。
4. 气候情景预测:基于气候模式,预测未来气候发展趋势和变化趋势。
三、气候系统的基本组成1. 大气圈:地球外围的气体层,包括对流层、平流层等,对气候形成和变化具有重要影响。
2. 水圈:地球上的水资源,包括海洋、湖泊、河流、地下水、冰雪等,参与水循环,影响气候。
3. 冰冻圈:地球上的冰雪资源,包括冰川、冰盖、冻土等,对气候形成和变化具有重要影响。
4. 陆地表面:地球表面的陆地,包括山地、平原、沙漠等,对气候形成和变化产生影响。
5. 生物圈:地球上的生物体系,包括植被、动物、微生物等,参与碳循环、水循环等,影响气候。
四、气候系统的能量平衡1. 太阳辐射:地球气候系统的能量主要来源于太阳辐射,包括短波辐射和长波辐射。
2. 地球辐射:地球表面和大气层向外辐射能量,维持地球气候系统的能量平衡。
3. 能量传输:大气圈、水圈等通过热量传递、水汽输送等过程,实现能量的传输和分配。
五、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1. 自然因素:太阳辐射、火山爆发、地球轨道参数变化等自然因素导致气候波动。
2. 人类活动:工业发展、土地利用变化、化石燃料燃烧等人类活动对气候产生影响。
3. 气候变化:全球变暖、极端气候事件频发、海平面上升等气候变化现象。
4. 应对策略:低碳发展、节能减排、适应性措施等应对气候变化的策略。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第六章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知识点梳理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知识点梳理一、山水环绕沃野千里1、东北三省的称谓:“白山黑水”、“林海雪原”、“北大仓”。
2、位置和范围:(1)战略位置:位于中国东北部,地处东北亚的核心位置,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2)纬度位置:自南向北跨暖温带、中温带和寒温带,主要位于中温带。
(3)海陆位置:东北地区(黑、吉、辽三省),东、北两面与朝鲜、俄罗斯为邻,南连河北省,西接内蒙古自治区,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南临渤海、黄海,东面临近日本海,深受海洋湿润气流影响。
3、地形:(1)东北三省地形以山地和平原为主。
东北平原又分为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和河平原。
(2)人们常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东北三省山河大势。
(地形特征)①山环:大兴安岭、长白山、小兴安岭②水绕: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鸭绿江、辽河、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是中国和俄罗斯的界河;图们江、鸭绿江是中国和朝鲜的界河)4、气候(1)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2)气候特点:冷湿。
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
(3)东北三省气候冷湿的原因是什么?①冷:纬度高,紧邻亚洲冬季风风源地。
②湿:气温低,蒸发量小,属于湿润半湿润地区。
(4)气候图:5、东北三省的传统民居:具有房顶坡度大、窗户小、墙体厚等特点。
房顶坡度大可以有效的避免雨雪在屋顶积存;窗户小、墙体厚有利于御寒保暖。
二、从“北大荒”到“北大仓”1、发展条件:(1)有利:夏季高温,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宜大规模机械化耕作;地广人稀;农业科技水平高(如水稻种植技术的进步、耐低温水稻品种的培育等)。
(2)不利:纬度高,热量不足;春秋季节,常受寒潮影响,易发生低温冻害。
2、东北三省气候冷湿,由于纬度较高,又紧邻亚洲北部寒冷的冬季风源地,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大兴安岭北部地区长冬无夏,只有南部的辽东半岛冬季较短,东北三省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
七年级地理下第六章知识点
第六章:气候与地理一、气候的形成与类型1.气候的形成:气候是指地球表面上其中一地区长期平均天气状况的总和。
气候主要由大气循环、纬度、海洋性、大陆性和高度等因素影响。
2.气候类型:(1) 热带气候:分为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 savanna 气候,一般位于赤道地区,年平均温度高,降水丰富。
(2)温带气候:分为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海洋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受季风影响,冬季干燥,夏季湿润;温带海洋气候四季分明,湿润。
(3)寒带气候:较低纬度地区,年平均温度低于0℃,夏季炎热,冬季严寒。
(4)高山气候: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逐渐降低,山顶常年被冰雪覆盖。
(5)大陆性气候:位于大陆内部,季节性温差大,降水少。
二、自然灾害与地理1.自然灾害的类型:(1)地震:地球内部的板块运动引起地壳的震动,造成严重破坏和人员伤亡。
(2)台风:热带海洋上自由旋转的气旋产生,风力大,降雨丰富,会引发洪涝灾害和水灾。
(3)洪灾:地表积水过多,导致河水泛滥,造成低洼地区的严重灾害。
(4)干旱:长期天气干燥缺水,导致农作物减产、水资源短缺等问题。
(5)沙尘暴:干旱地区或草原地区强风刮起泥沙、尘土等,形成暴风,并引发能见度降低和空气污染。
2.影响人类生活的自然灾害:(1)经济影响:自然灾害会导致农作物减产、建筑毁坏、交通中断等,给经济带来巨大损失。
(2)人类生活影响:自然灾害会造成人员伤亡、居民被迫撤离等,影响人类日常生活。
三、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1.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1)区位优势:地理位置优越的地区可以发展贸易、交通和旅游业等。
(2)自然资源:丰富的矿产资源可以带动经济发展。
(3)气候和土壤:适宜的气候和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和种植业的发展。
(4)自然灾害:自然灾害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会产生负面影响。
2.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城市化:城市的扩大会导致土地资源的大量消耗,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2)工业化:工业污染和工业废物的排放对土壤、水体和大气造成污染。
气象学与气候学课程标准
1.熟练掌握影响饱和水汽压的因素,大气中的水汽凝结条件及主要过程。影响饱和水汽压的因素主要包括蒸发面温度、蒸发面性质(冰面与水面、溶液的浓度)、蒸发面的形状(大小水滴)等因素。
2.大气的三相变化与大气中水热输送之间的关系。
3.大气水分相变的主要途径。强调近地面与大气水分相变途径存在的差异。
一、有关气象学与气候学的基本概念及研究对象:
(一)气象学:
1、定义:研究发生于大气中的的一切物理现象(如风、云、雨、雪、雹、冷暖、干湿、光、电、声等)和物理过程(如寒潮爆发、台风登陆、增温、冷却、蒸发、凝结等),探讨其演变规律和变化,并应用于实践的科学。
2、研究对象:大气圈。
(二)天气学:
1、定义:研究地球条件下不同的区域内所产生的天气过程、天气系统的成
一、气候变化的史实。分不同的时间尺度进行讨论(包括地质时期、历史时期及近代气候变化)。
二、引起气候变化的因素(包括太阳辐射、宇宙—地球物理因子、下垫面特性、大气环流和大气化学组成的变化及人类活动等)
第四部分:教学方案简要说明
《气象学与气候学》课程的教学,一般安排在大一的下学期或大二的上学期。课时计划约74学时,授课约60学时,实验课约14学时,各章的课时大致安排见下表。教师根据课时适当调整部分教学与实践内容。本课程教学以采用课堂讲授为主,讲授时采用多媒体技术手段辅助教学,并结合课程内容,提供声像材料供课堂讨论,把课程的理论与实时发生的大气现象与气象灾害、天气过程联系起来,让学生养成随时关注天气气候变化和关注灾害性天气的习惯。
三、大气运动中所受的力及其基本的运动方式
1、大气中所受的力(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惯性离心力、摩擦力等的大小与方向)
2、大气运动与气压场的关系——风压定律。在北半球,背风而立,高压在右,低压在左。
2022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二节 第2课时复杂的气候
第2课时 复杂的气候
自主预习
基础巩固
能力提升
-9-
(2)气候对河流的影响 ①亚洲东部和南部季风气候显著→河流多,河流水量大,水位 季节变化大。 ②亚洲西部降水少→河流少,水量小。 ③北部纬度高,气温低→河流结冰期长。 (3)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第2课时 复杂的气候
自主预习
基础巩固
能力提升
-10-
(4)河流对地形的塑造作用 河流上游流速快,流水侵蚀作用强,常形成沟谷;河流下游流速 慢,泥沙沉积,形成冲积平原和三角洲。
第2课时 复杂的气候
自主预习
基础巩固
能力提升
-8-
归纳总结 亚洲地形、气候与河流之间的关系 (1)地形对河流的影响 ①地势影响河流流向: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河流呈放射 状从中部流向周边的海洋。 ②地形影响河流的流速及水能状况:河流上游流经高山、高 原地区→水流湍急,水能丰富;河流下游流经平原地区→水流 平缓。
第2课时 复杂的气候
自主预习
基础巩固
能力提升
-5-
(2)亚洲季风的特征:
项目
冬季风
夏季风
发源地 西伯利亚和蒙古一带 太平洋、印度洋
风向
由陆地吹向海洋的 由海洋吹向陆地的 东北 风、西北风 东南 风、西南风
性质
寒冷干燥
温和湿润
第2课时 复杂的气候
自主预习
基础巩固
能力提升
-6-
(3)季风气候的影响:季风气候 雨热同期 ,有利于农业生产, 但是降水很不稳定,容易发生旱涝灾害。
能力提升
-18-
(1)写出图中序号代表的气候类型。 ② 热带季风气候 ,③ 亚热带季风气候 , ④ 温带季风气候 。 (2)由于亚洲中部地势 高 ,形成序号⑥代表的高原山地 气 候。
《气象学与气候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附件二《气象学与气候学》教学大纲佳木斯大学理学院——黄秀英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课程中文名称:气象学与气候学课程英文名称:Meteorology and Climatology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适用专业:地理科学专业、资源环境专业开课学期:秋季总学时:本科72学时(理论课66学时+实验6学时)专科64学时(理论课48学时+实验6学时)总学分:本科4分,专科3.5分教研室名称:地理系——自然地理教研室课程简介:气象学与气候学是师范地理科学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
课程系统地讲述了气象学、天气学、气候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及各部分内容在实践中的应用实例。
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大气热学、大气水分、大气运动、天气系统、气候形成、气候带和气候型、气候变化及人类影响等。
课程性质:气象学与气候学是地理科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资源与环境专业的选修课。
教学任务:气象学与气候学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大气的热能、温度、水分变化;大气的运动规律;天气系统;气候的成因;气候带和气候类型;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教学目标:本课程是自然地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系统的学习,应使学生全面地掌握大气中的物理现象、物理过程和大气运动的基本原理;天气演变和气候的形成、分布、变化的基本原理;了解人类对天气的影响和改造的基本原理;使学生能胜任未来的工作需要。
<学时分配表>培养目标培养具有专业知识的合格的中学地理教学工作者。
选择教材的原则:•教材内容必须和教学大纲相接近,而且是近两年内新出版的,适合地理科学教学的特点•教材的知识量丰富,内容新、准确,结构清晰,并与中学教材相接近•知识的数量和难易程度符合地理科学专业的培养目标、要求,学生在学习中比较容易接受建议教材:《气象学与气候学》周淑贞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6年第三版1982年第一版国家优秀教材纪念奖1988年第二版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二等奖1998年在台湾以繁体字出版,供台湾高校地理系学生使用2001年获上海市高校教学成果奖三等奖参考教材文献:理论教学内容与要求:第一章引论重点:1、气象学、气候学、天气学的概念及研究对象2、本学科与部门地理、区域地理的关系3、干洁空气的概念、成分及作用4、对流层、平流层的特点及成因§1-1气象学与气候学的研究对象、任务要求:1.气象学、气候学、天气学的概念及所研究对象2.本学科与其他部门地理、区域地理学的关系一、气象学与气候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二、气象学与气候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1-2气候系统概述要求:1.熟练掌握干洁空气的概念、成分及作用2.掌握大气中的水汽、固体杂质的来源及分布3.理解固体杂质、液体微粒的作用4.熟练掌握大气垂直方向的五个分层,温度分布特点及原因5.理解大气高度的划分一、大气圈概述二、水圈、陆面、冰雪圈和生物圈概述§1-3 大气的物理性状要求:1.熟练掌握各主要气象要素的定义、单位及公式2.掌握干空气、湿空气的状态方程3.能利用仪器准确测定主要的气象要素一、主要气象要素二、空气状态议程第二章大气的热能和温度重点:1、太阳辐射及太阳常数2、干绝热直减率和湿绝热直减率3、全球水平气温的分布特点4、如何判别大气的稳定度难点:1、大气稳定度的判别2、乱流逆温的形成过程§2-1太阳辐射要求:1、熟练掌握太阳辐射、太阳光谱、太阳常数的概念;大气对太阳辐射的特点;影响直接辐射的因素。
《气象学与气候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附件二《气象学与气候学》教学大纲佳木斯大学理学院——黄秀英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课程中文名称:气象学与气候学课程英文名称:Meteorology and Climatology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适用专业:地理科学专业、资源环境专业开课学期:秋季总学时:本科72学时(理论课66学时+实验6学时)专科64学时(理论课48学时+实验6学时)总学分:本科4分,专科3.5分教研室名称:地理系——自然地理教研室课程简介:气象学与气候学是师范地理科学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
课程系统地讲述了气象学、天气学、气候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及各部分内容在实践中的应用实例。
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大气热学、大气水分、大气运动、天气系统、气候形成、气候带和气候型、气候变化及人类影响等。
课程性质:气象学与气候学是地理科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资源与环境专业的选修课。
教学任务:气象学与气候学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大气的热能、温度、水分变化;大气的运动规律;天气系统;气候的成因;气候带和气候类型;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教学目标:本课程是自然地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系统的学习,应使学生全面地掌握大气中的物理现象、物理过程和大气运动的基本原理;天气演变和气候的形成、分布、变化的基本原理;了解人类对天气的影响和改造的基本原理;使学生能胜任未来的工作需要。
<学时分配表>培养目标培养具有专业知识的合格的中学地理教学工作者。
选择教材的原则:•教材内容必须和教学大纲相接近,而且是近两年内新出版的,适合地理科学教学的特点•教材的知识量丰富,内容新、准确,结构清晰,并与中学教材相接近•知识的数量和难易程度符合地理科学专业的培养目标、要求,学生在学习中比较容易接受建议教材:《气象学与气候学》周淑贞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6年第三版1982年第一版国家优秀教材纪念奖1988年第二版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二等奖1998年在台湾以繁体字出版,供台湾高校地理系学生使用2001年获上海市高校教学成果奖三等奖参考教材文献:理论教学内容与要求:第一章引论重点:1、气象学、气候学、天气学的概念及研究对象2、本学科与部门地理、区域地理的关系3、干洁空气的概念、成分及作用4、对流层、平流层的特点及成因§1-1气象学与气候学的研究对象、任务要求:1.气象学、气候学、天气学的概念及所研究对象2.本学科与其他部门地理、区域地理学的关系一、气象学与气候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二、气象学与气候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1-2气候系统概述要求:1.熟练掌握干洁空气的概念、成分及作用2.掌握大气中的水汽、固体杂质的来源及分布3.理解固体杂质、液体微粒的作用4.熟练掌握大气垂直方向的五个分层,温度分布特点及原因5.理解大气高度的划分一、大气圈概述二、水圈、陆面、冰雪圈和生物圈概述§1-3 大气的物理性状要求:1.熟练掌握各主要气象要素的定义、单位及公式2.掌握干空气、湿空气的状态方程3.能利用仪器准确测定主要的气象要素一、主要气象要素二、空气状态议程第二章大气的热能和温度重点:1、太阳辐射及太阳常数2、干绝热直减率和湿绝热直减率3、全球水平气温的分布特点4、如何判别大气的稳定度难点:1、大气稳定度的判别2、乱流逆温的形成过程§2-1太阳辐射要求:1、熟练掌握太阳辐射、太阳光谱、太阳常数的概念;大气对太阳辐射的特点;影响直接辐射的因素。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二节《自然环境》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二节《自然环境》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二节《自然环境》主要介绍了地球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和构成要素,包括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
本节内容是学生对地理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地理素养的重要环节。
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自然环境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其相互关系,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有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地理环境有一定的认识。
但七年级学生对抽象的自然环境概念和复杂的自然环境构成要素的理解还较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究来掌握自然环境的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自然环境的基本概念,掌握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自然环境构成要素的基本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探究,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保护意识,增强学生的地理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自然环境的基本概念及其构成要素。
2.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
2.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3.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地理观察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包含图片、视频、案例等的多媒体课件。
2.教学素材:收集相关自然环境的图片、视频和案例。
3.学生活动材料:为学生提供观察、思考、探究的自然环境素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素材,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如展示地球自然环境的美丽景色,让学生初步感受自然环境的特点。
2.呈现(10分钟)介绍自然环境的基本概念和构成要素,如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
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气候初中二年级
气候初中二年级气候是指长期以来某一地区的天气状况和气象要素的统计特征。
它对人类生活和自然环境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作为初中二年级的学生,我们应当对气候有一定的了解。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气候的基本知识,包括气候的形成原因、气候的种类、气候变化的影响以及我们应该如何应对气候变化。
一、气候的形成原因气候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气候区所在的纬度。
随着纬度的增加,太阳辐射在地球上的落点越来越倾斜,导致不同纬度地区的气候存在显著差异。
此外,海洋和陆地的分布也对气候产生重要影响。
海洋具有吸热能力强、稳定性高的特点,所以沿海地区的气候较为温和稳定。
而陆地则具有快速吸热和散热的性质,导致内陆地区的气候较为干燥极端。
二、气候的种类根据地球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我们可以将气候分为若干种类。
常见的气候类型包括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寒带气候等。
每种气候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和气候要素,这些特点直接影响了该地区的植被分布、动物和人类的生存状况。
三、气候变化的影响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成为了热门话题。
气候变化对地球上的人类和动植物生态系统造成了重大影响。
例如,全球气温的升高导致了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加剧了洪涝和风暴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强度。
同时,气候变化还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季节和产量,并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经济问题。
四、应对气候变化面对气候变化的挑战,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出努力,减轻气候变化的影响。
首先,我们可以从日常生活中节约能源、减少碳排放,例如骑自行车代替汽车出行、减少用电等。
其次,我们应该积极参与环保活动,推广使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和风能。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宣传气候保护的知识,增加公众对气候变化的认识和重视。
总结:气候是地球上一种自然现象,它对我们的生活和环境都产生着重要影响。
了解气候的形成原因、种类和变化对我们学习地球科学、保护环境都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初中二年级的学生,我们应该认识到气候问题的重要性,并积极参与到保护环境的行动中来。
气候构成要素
气候构成要素
气候是长时间内气象要素和天气现象的平均或统计状态,时间尺度为月、季、年、数年到数百年以上。
气候的构成要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气温:气候的最基本要素之一,通常用摄氏度或华氏度
表示。
气温的高低和变化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生产
活动。
2、降水量:指一定时间内降落到地面的水层深度,通常用
毫米或英寸表示。
降水量的多少和分布直接影响着农业、工业和城市的发展。
3、风:大气的水平运动,通常用风向和风速表示。
风的大
小和方向直接影响着大气环流和天气变化。
4、湿度:空气中水汽的含量,通常用相对湿度或绝对湿度
表示。
湿度的大小和变化直接影响着人体舒适度和空气
质量。
5、云量:指云层的面积占天空面积的比例,通常用百分比
表示。
云量的多少和分布直接影响着天气变化和太阳辐
射。
6、太阳辐射:指太阳向地球表面发射的辐射能量,通常用
瓦/平方米表示。
太阳辐射的多少和分布直接影响着农
业、工业和城市的发展。
7、日照时数:指一定时间内太阳直射到地面的时间长度,
通常用小时表示。
日照时数的多少和分布直接影响着农
业、工业和城市的发展。
这些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一个地区的气候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冬季夜间的暖洋流表面,水温比气温高,当天空有低云时, 夜间云的上部空气辐射散热变冷,云下空气有效辐射不强, 下层又与暖水面接触,因此下层气温较高,气温直减率大, 才有利于对流雨的形成。
3、对降水的影响
海陆分布对降水量的影响比较复杂,海洋表面 空气中水汽含量虽多,但要造成降水还必须有足 够的抬升作用,使湿空气上升凝云致雨。
从降水的成因来讲,可分为对流雨、地形雨、 锋面雨和气旋雨(包括温带气旋和热带气旋)数 种。
由于海陆物理物质不同,这几种降水出现的时 间和降水量有显著的差异。
• 对流雨 形成对流雨的一个平条件是空气层结的不稳定性。在大陆, 夏季午后空气层结最易达到不稳定,在水汽充足和其它条 件适宜时,就会产生对流雨。
• 冬季相对于大陆来讲,海洋是大气的“热源”, 大陆是“冷源”。可是到了夏季相对于大陆来讲, 夏季海洋是个“冷源”,大陆是“热源”。
海陆与大气热量交换的差异
海洋和大陆由于物理性质不同,在同样的天文辐射 之下,其增温和冷却有很大差异;同时对流层大气中 的热能主要得自下垫面,下垫面由于海陆不同,海气热量交换与陆-气热量交换的情况大不相同: • 海洋具有热惰性,它增温慢降温亦慢,既是一个巨大 的热量存储器,又是一个温度调节器。海洋提供给大 气的年平均潜热比提供给大气的湍流显热大得多。 • 大陆与之相反,它吸收的太阳辐射仅限于表层,热容 量又小,具有热敏性。与同纬度海洋相比,大陆具有 夏热冬冷的特性。而大陆提供给大气的潜热和湍流显 热则相差不大。 • 上述这些差异必然导致海陆气温的显著对比性。
二、海陆分布对大气水分的影响
1、对蒸发和空气湿度的影响 • 大气中的水分主要得自下垫面的蒸发,海洋的蒸
发量远比大陆为多。因此冬季海洋是大气的“水 汽源”,大陆相对于海洋来讲,则为“水汽汇”。 夏季海洋仍为大气的“水汽源”,但强度远较冬 季为小。 • 从湿度场的情况来看,无论在那一个层次,每年 从12 月到次年2 月,亚非大陆是北半球上比湿最 小的地区,比大西洋、太平洋小,也比北美大陆 小;盛夏期间6—9 月,东亚一带,尤其南亚一带 是北半球湿度最大的地区,而太平洋却为相对干 区,4、5 月和9 月则是转换月,这与海陆蒸发作 用的年变化密切关联。
气象学与气候学
第六章 气候的形成(2)
第三节 海陆分布对气候的影响 第四节 地形和地面特性与气候 第五节 冰雪覆盖与气候
气候形成的下垫面因子
• 前面已经讲述了气候形成的辐射因子和环流因子 • 下垫面是大气的主要热源和水源,又是低层空气
运动的边界面,它对气候的影响十分显著。 • 针对不同下垫面的不同特性,可以分三个方面进
海陆气温对比
世界世一界月七气月温气(温°(C°)C距)距平平图图
气压与高度的对应关系: 1000百帕平均海拔高度为地面0米; 950百帕平均海拔高度约为700米; 850百帕平均海拔高度约为1500米; 700百帕平均海拔高度约为3000米; 500百帕平均海拔高度约为5500米; 400百帕平均海拔高度约为7000米; 300百帕平均海拔高度约为9000米; 250百帕平均海拔高度约为10000米; 200百帕平均海拔高度约为12000米; 150百帕平均海拔高度约为14000米; 100百帕平均海拔高度约为16000米
• 在温带大陆西岸,气旋活动频繁,尤其是在冬季, 南北气温差异大,锋面气旋最强,所以气旋雨也 很多。
行描述: 海陆分布对气候的影响 地形和地面特性与气候 冰雪覆盖与气候
第三节 海陆分布对气候的影响
就下垫面差异的规模及其对气候形成的作用来 说,海陆间的差别是最基本的,并主要影响气温、 大气水分和环流。
一、海陆分布与气温
• 地球表面海陆面积大小的分布是很不对称的,北 半球陆地面积比南半球约大一倍(北半球陆地覆 盖率为39.3%,南半球只有19.2%),而北半球 东半部的陆地面积又比西半部大两倍。因此由于 海陆物理性质差异而引起的海陆气温对比,在亚 欧非大陆和附近海洋就显得特别的突出。
• 从全年来讲,在500hPa 等压面上,每年10 月到 次年4 月都是海上气温比陆上高;6—9 月相反, 海上气温比陆上要低;5、10 月为转变月。
综上所述可见,海陆气温的差异,在冬季的高纬度为最突 出,在夏季则以副热带纬度最显著,就全球而言,由于北 半球海洋面积相对地比南半球小,所以北半球冬季比南半 球冷,夏季比南半球热。
• 陆地雾与海上雾有很多差异,主要表现在:
陆地雾以辐射冷却形成为主,盛行于冬季晴夜和清晨,近午时因日照 强而蒸发消散;海面雾的形成以平流冷却为主,春夏出现频率最大, 正午日照虽强也不能消散,只有当风向改变,风力增强,使气流上下 扰动时才被吹散。 在大陆沿海地区多平流辐射雾,它是由湿空气平流至陆上,再经夜晚 辐射冷却,空气达到饱和时而形成的。
2、对雾的影响 • 海上空气潮湿,只要有适当的平流将暖湿空气吹送到比较
冷的海面,下层空气变冷,极易达到饱和而凝结成平流雾, 所以在海上,尤其是冷洋流表面,雾日极多。在纬度40° 以上的大陆东岸和低纬度的大陆西岸都是冷洋流经过地区大陆上除了沿海地区受海风影响,雾日较多外,一般大陆 内部都是雾少霾多。
海洋上对流雨比大陆上为少,出现时间多在冬夜和清晨。
锋面雨和气旋雨
海面降水绝大多数是锋面雨和气旋雨。在副热带高压盛 行的洋面上,空气中多下沉气流,空气层结又很稳定, 所以年雨量很少,年平均值在300mm以下。在海岸的冷 洋流地带年雨量甚至在100mm以下,是海洋上的“干旱 区”。
在纬度40°- 60°洋面,年降水量在1000mm以上,这是 锋面和温带气旋经常在这里经过所产生的降水,海面平 滑,气旋中的旋转气流不易遭到破坏,水汽又甚充足, 在冬季锋面气旋发达,所以海上气旋雨冬季特别丰富, 在热带暖洋流表面热带气旋盛行,是海洋上另一多雨地 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