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卓维浅谈中医护理诊断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201302焦卓维(浅谈中医护理诊断)详解

201302焦卓维(浅谈中医护理诊断)详解

四、中医护理诊断与医疗诊断的区别
区别项目 护理诊断 个人 对病理生理变化的一种临床判断 多是现存的 疾病的本质 医疗诊断
适用对象 个人、家庭、社区 诊断核心 对健康问题及生命过程问题 的反应的一种临床判断 问题状态 现存的或潜在的 侧 重 点 疾病的反应
决 策 者 护理人员 职责范围 在护理职责范围内进行
中医护理诊断的陈述方式
三部分陈述 PSE公式。
例如:痰黄粘稠(P) ;咳痰不爽( S);与肺阴虚有热、痰热 壅滞有关(E)。 三部分陈述多用于现存的护理诊断。因问题已经发生,故已 出现症状或体征 S。但目前临床上趋向于将三部分陈述简化为两 部分,即:PE或SE。例如: 痰黄粘稠 (P) :与肺阴虚有热、痰热壅滞有关(E)。 便秘(S):与胃肠积热有关;与气虚传导无力有关;与血 虚津少有关;与饮食不节、过食辛辣有关;与饮水过少有关;与 久卧、肠腑传导失司有关等 (E)。
3.护理诊断应是由护理措施能够予以解决的问题。
4.应贯彻整体护理的原则,必须体现整体性和动态性。 5.必须有可靠的依据,必须根据四诊所获得的评估资料 作出。 6.应指出护理的方向和目标,以利于护理方案的制定。 7.应避免容易引起法律纠纷的陈述。
中医护理诊断的陈述
(二)书写中医护理诊断的注意事项
8.中医的护理诊断与国际通用的标准护理诊断有一 定的区别,它是按照中医辨证理论的基本特点来拟 定的。中医护理诊断的描述,不必强求全部采用中 医理论,可用国际通用的标准护理诊断,例如:自 理缺陷:与肢体偏瘫有关;知识缺乏:与不了解骨 折的治疗康复知识有关;有废用综合症的危险:与 长期卧床,活动受限有关;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 险:与长期卧床,局部持续受压有关等。
数 量 可同时存在多个
医疗人员 在医疗职责范围内进行

中医护理诊断程序及护理原则PPT课件

中医护理诊断程序及护理原则PPT课件
沉按实大弦长
临床意义 表证,亦主虚证
热邪亢盛 主虚,又主湿 元气离散,脏腑之气将绝
失血伤阴 精血虚寒
里证 邪闭,厥证,痛极 阴寒内实,疝气,癥瘕
23
仁术勤和 玉汝于成
附二十八脉分类比较表2

脉来迟慢,一息不足四至

一息四至、来去缓怠
迟脉类
涩 脉细而缓,往来艰涩不畅,如轻刀刮竹

脉来缓慢,时见一止,止无定数
唇淡面白,心烦不寐,精神衰弱,津
液不足,夜热盗汗,筋惕肉瞤,甚则
血 血虚
手足瘛疭
血瘀
五脏
心虚 肝虚 脾虚 肺虚
肾虚
多悲
四肢不用,饮食不化,腹痞满,善忧 少气息微皮毛不泽
头昏眼花,腰酸痿厥,大便虚秘小便 失禁或不通遗精,五更泄泻
心实 肝实 脾实 肺实
肾实
实证
胸痞头眩,痰多气壅不得卧 中满,嘈杂,懊憹嗳腐吞酸,呕吐呃
嗜睡 睡意朦胧——心肾阳虚 高热神昏——热入心包
中风昏睡——痰瘀蒙心
15
问月经与小儿
仁术勤和 玉汝于成
月经:初潮、周期、经期、量、色、兼夹症状 小儿
16
仁术勤和 玉汝于成
脉诊概要
❖ 脉象是脉动应指的形象,是血液在脉管中 流动的结果。血液的流动,取决于五脏功 能活动的协调配合。
❖1 心主血脉 心脏搏动推动血液在脉管中运 行,使血液环周不息。心脏的搏动和血液 在脉管中的运行,均由宗气所推动。脉象 的形成,心脏起着主导作用,但还需其他 各脏器的配合。
❖(二)小便 水液需经脾之运化,肺之宣降,肾 与膀胱的气化,才能变化为尿排出体外。故问小 便(尿量过多、尿量减少、小便频数、癃闭、遗 尿、小便失禁、小便涩痛)可了解肺、脾、肾、 膀胱等脏腑的病变。

中医护理辨证 PPT课件

中医护理辨证 PPT课件

1、虚证


特点:为机体正气不足的表现 病因病机:①先天禀赋不足;② 后天失养。 主证:由于有气、血、阴、阳不 足之别,现分述如下表。
虚证类型表
类型 主 证 病因病机
血虚证 面色苍白或萎黄、唇色淡白、头晕眼花、 血液不足、不能濡养脏腑
心悸失眠、手足麻木、妇女月经量少衍期 经脉组织器官。 或闭经、舌质淡、脉细无力。
阴 证
脉数 迟或紧 虚无力
亡 阴、 亡 阳
1、亡阴证


特点:阴液欲竭 病因病机:①邪热炽盛或阴液被 灼;②高热大汗、剧烈呕吐或失 血过多使阴液大量亡失,又不能 及时补充使肝血、肾精、阴液枯 竭形成亡阴之变。 主证:汗出而粘,呼吸气促,肌 肤热,手足温,烦躁不安,渴喜 冷饮,面色潮红,舌红而干,脉 细数无力
表证与里证的鉴别
病因 起病 病程 病位 病情
急 短 浅 轻
证候特点
发热、恶寒、 苔薄、脉浮 脏腑表

外感六淫 邪气 ①脏腑功 能失调; ②表不解 内传入里 ③外邪直 中




二、 寒 热
寒热——辨别疾病性质的两个纲领, 阴阳盛衰的具体表现(阳盛则热, 阴盛则寒)。 1、寒证 特点:机能活动衰减的证候 病因病机: ①感受寒邪;②久病伤阳;③素体 阳虚阴盛。 主证:恶寒或畏寒喜暖,肢冷倦卧, 面色煞白,口淡不渴,小便清长, 大便溏泄,舌淡苔白而润滑,脉迟 或紧。
1、阴证


特点:阳气衰微,正气不足 病因病机:①机体的阳气虚衰; ②寒邪凝滞。 主证:精神萎靡,面色苍白,畏 寒肢冷,气短息低,口不渴或喜 热饮,便溏尿清,舌淡苔白,脉 沉迟微弱
2、阳证


特点:阳气亢盛,正气不衰 病因病机:①阳气亢奋;②热邪 雍盛。 主证:精神烦躁,面赤身热,气 壮息高,口渴喜冷饮,便秘尿短 赤,舌红绛,苔黄,脉滑数洪实

中医护理ppt课件

中医护理ppt课件

情绪不稳
中医护理通过心理疏导、 针灸、中药调理等方法, 帮助患者缓解情绪不稳症 状。
06
中医护理文化与教育
中医护理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01
总结词:重要使命
02
详细描述:中医护理文化是中华 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 承与发展是当代护理工作者的使 命与责任。
中医护理教育的体系与课程设置
总结词
专业性与综合性
传统运动与养生保健
要点一
传统运动
传统运动如太极拳、八段锦等,具有调和气血、舒缓身心 、增强体质等功效。
要点二
养生保健
养生保健包括饮食调理、起居规律、情志调摄等方面的知 识,旨在帮助人们保持身心健康、预防疾病。
04
中医护理操作流程
中药煎煮方法与注意事项
煎煮前准备
将中药材清洗干净,浸泡30分 钟至1小时,使药材充分吸水 膨胀。
02
中医护理基础知识
中医护理的阴阳五行理论
总结词
中医护理的理论基础
详细描述
中医护理的阴阳五行理论是中医护理学的理论基础,它包括阴阳五行学说的基 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为临床护理提供理论依据。
中医护理的脏腑经络理论
总结词
中医脏腑经络理论的应用
详细描述
中医脏腑经络理论是中医护理的重要内容,它基于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特点,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辩证施护 ,为临床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方案。
03
中医护理技术
针灸与推拿
针灸
针灸是利用细针刺激人体穴位, 以调和气血、疏通经络、治疗疾 病的传统方法。
推拿
推拿利用手法按摩人体特定穴位 ,以调节人体机能,达到预防和 治疗疾病的目的。
拔罐与刮痧
拔罐

中医护理辨证ppt课件

中医护理辨证ppt课件
表现:由表入里——病势加重 由里出表——病势减轻
疾病同一阶段在同一个病人身上表证 里证一个证候出现另一个证侯消失。
病例2:张三 女 60岁 二天前恶寒发热头痛,经治疗后,
症状消失。今天又觉腹痛,大便溏烂, 腹痛即泻,伴呕吐,舌红苔厚腻,脉滑 数。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一、 表 里
表里——辨别病变部位、病情轻重、病势 趋向的纲领。
1、表证—外感病初起阶段 特点:起病急,病位浅,病程短 病因病机:外邪从皮毛或口鼻而入 主证:恶寒(恶风)发热,舌苔薄,脉
浮 兼证:鼻塞、头痛、咳嗽、身疼项强、
咽喉肿痛 辨证要点:恶寒发热、苔薄、脉浮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阴 里证:不恶风寒(详脏腑辨证)
舌红苔黄干
证 寒证:恶寒或畏寒、喜暖、肢冷倦卧,面色 舌淡苔白润
苍白,口淡不渴,小便清长,大便稀溏。 舌质淡嫩苔
虚证:体形消瘦、精神萎靡、短气懒言、自 白
汗盗汗、腹痛喜按、便溏溺清。
脉象
浮 数实有 力
脉数 迟或紧 虚无力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后天失养。 主证:由于有气、血、阴、阳不
足之别,现分述如下表。
虚证类型表
类型
主证
病因病机
血虚证 面色苍白或萎黄、唇色淡白、头晕眼花、 血液不足、不能濡养脏腑
心悸失眠、手足麻木、妇女月经量少衍期 经脉组织器官。

《中医护理诊法》PPT课件

《中医护理诊法》PPT课件



2、赤色主病
主热证,亦可见于戴阳证。 病人面见赤色,多因有热而面部脉络扩张, 气血充盈所致,但亦可见于虚阳上越的病人。 满面通红-实热 两颧发红-虚热 颧红如妆-戴阳


3、黄色主病
主脾虚、湿证。 病人面色发黄,多由脾虚机体失养, 或者湿邪内蕴、脾失运化所致。 萎黄-脾虚气血不足;黄胖-脾虚湿 盛 黄疸-阳黄-鲜如桔色-湿热 阴黄-晦暗如烟熏-寒湿 面色苍黄-肝郁脾虚
第一节


望诊,是医生运用视觉对人体外部进行有目的 的观察, 如对病人的神色形态、局部表现,舌 象、分泌物和排泄物等进行观察,用以了解机 体功能和病理变化的一种方法。
一、 望
【神的概念】

广义——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神气) 狭义——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神志)
所望之神就是包括神气和神志。
病变声音
• 概念 疾病反映于语言 声音的变化称之为病变声音。 • 内容 声音 语言 呼吸 咳嗽 呕吐 呃逆 嗳气 太息 喷嚏 呵欠 肠鸣
一、 听 声 音
声音 实证和热证:声音重浊而粗、高亢洪亮 虚证和寒证:声音轻清、细小低弱 静默懒言 小儿惊风:惊呼阵阵发,尖利高亢 小儿腹痛:阵哭拒食,辗转不安 小儿夜啼:惊恐、虫积、饥饱不调
红舌白燥裂苔:津液 暴伤,气分热极。
2)黄苔:热证、里证
淡、薄、微黄苔:病邪轻浅,主风热表证、 风寒化热入里。
深、焦黄苔
正黄苔:主热重。此为黄 腻苔,主湿热、痰热、食 积热腐。
焦(老)黄苔:拌厚腻, 主热极,夹有痰热。
黄滑苔:苔淡 黄而润滑多津。 为阳虚寒湿, 痰饮聚久化热; 或气血亏虚, 感受湿热。
舌下络脉青紫、紫红、绛紫、紫黑色或迂曲粗胀 呈结节状、网状,或呈青紫小疱,均为瘀血之征。

中医护理学四诊及护理整体观PPT课件

中医护理学四诊及护理整体观PPT课件

望舌
脏腑通过经络与舌相连。 无论生理或病理均能反映于舌。 舌为“脏腑的外候” “外露的脏
腑”。
舌与脏腑的关联
舌尖:心肺 舌中:脾胃 舌根:肾 舌边:肝胆
舌质颜色
红舌
主热证
急性热病属里热
证,慢性病多为
阴虚证
绛舌
里热及阴伤情 况较红舌更为 严重
淡白舌 主虚证,寒证 气血不足或 阳虚
紫舌 瘀血,阴寒内盛
2020/9/26
舌质形态
胖嫩 气虚 阳虚
芒刺 热重
裂纹
热甚伤阴或 阴虚血虚
舌苔分类及常见病证
白苔 表证,寒证
黄苔 里证,热证 苔 色 灰苔 湿.热证
黑苔 热盛,寒证
厚薄 疾病初起,舌苔多薄
病邪传里或内有痰湿食滞者,舌苔多厚
润燥 燥苔或糙苔,是津液不能上承所致,多见热盛伤津或阴液

耗损的病证.滑苔,是水湿内停所致.
养血润燥 健脾利湿
裂纹舌
舌红苔黄腻
苔黄为热 苔腻为湿、食滞 溼热痰涎交结 治法:
清热、化湿、袪 痰
闻诊
包括听声音和闻气味两方面 声音与气味均是在脏腑的生理与病理变化中产生,
故能反映脏腑的变化. 听声音:
听病人的语声.呼吸.咳嗽及呃逆等声音来辨别病 证的虚实寒热. 语言.呼吸.咳嗽声高有力多为热证,实证. 语言.呼吸.咳嗽低缓乏力多为寒证,虚证.
闻诊
闻气味: 嗅闻病人体内发出的各种气味及分泌物, 排泄物与病室的气味. 病人口气臭秽或痰涕异臭多属实证,热证. 臭气不重的是虚,寒证.
问诊
医师询问患者自觉症状,过去健康状况及家族史. 透过问诊了解病因,疾病的传变与过去治疗情况. 现在的症状是辨证的重要依据. 十问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焦虑 现存的护理诊断
对接受护理者目前已 经存在的健康问题的 描述。
如:有感染的危险
有……的危险的护理 诊断
是对接受护理者可能 存在的健康问题的描 述。
中医护理诊断的组成
定义
是对名称的一种清晰的、正确的表达, 并以此与其他诊断相鉴别。如焦虑、恐惧 都属情志的改变,但焦虑的定义为一种不 愉快的、痛苦的情绪状态,同时伴有躯体 方面的不舒服体验。而恐惧的定义则为由 于一种被认为是危险的明确来源所引起的 惧怕感。
例如:痰黄粘稠(P) ;咳痰不爽(S);与肺阴虚有热、痰热 壅滞有关(E)。
三部分陈述多用于现存的护理诊断。因问题已经发生,故已 出现症状或体征S。但目前临床上趋向于将三部分陈述简化为两 部分,即:PE或SE。例如:
痰黄粘稠 (P) :与肺阴虚有热、痰热壅滞有关(E)。 便秘(S):与胃肠积热有关;与气虚传导无力有关;与血 虚津少有关;与饮食不节、过食辛辣有关;与饮水过少有关;与 久卧、肠腑传导失司有关等 (E)。
中医护理诊断的陈述
(二)书写中医护理诊断的注意事项
8.中医的护理诊断与国际通用的标准护理诊断有一 定的区别,它是按照中医辨证理论的基本特点来拟 定的。中医护理诊断的描述,不必强求全部采用中 医理论,可用国际通用的标准护理诊断,例如:自 理缺陷:与肢体偏瘫有关;知识缺乏:与不了解骨 折的治疗康复知识有关;有废用综合症的危险:与 长期卧床,活动受限有关;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 险:与长期卧床,局部持续受压有关等。
中医护理诊断的陈述方式
二部分陈述 PE公式
例如:有感染的危险(P):与脉络受损,邪毒内侵有关(E)

二部分陈述多用于“有……的危险”的护理诊断。因问题尚未 发生,故没有症状或体征S,只有护理诊断的名称P和相关因素E。
区别省略为两部分和只有二部分的护理诊断,主要在于P这部分 。前者P为“现存”的护理诊断,后者P为“有……的危险”的护理诊 断。例如:
中医护理诊断所确定的问题必须是护理职责范围内的 ,以护理手段来解决的临床问题,与医疗诊断迥 然不同。
中医护理诊断确立必须体现辩证施护原则并有利于中 医护理措施的运用和发挥。
二、中医护理诊断的组成
护理诊断
名称
定义
诊断依据
原因和 证候类型
中医护理诊断的组成 名 称
是对接受护理者健康问题的概括性描述。
四、中医护理诊断与医疗诊断的区别
区别项目
护理诊断
医疗诊断
适用对象 个人、家庭、社区
个人
诊断核心 对健康问题及生命过程问题 的反应的一种临床判断
对病理生理变化的一种临床判断
问题状态 现存的或潜在的
多是现存的
侧 重 点 疾病的反应
疾病的本质
决 策 者 护理人员
医疗人员
职责范围 在护理职责范围内进行
在医疗职责范围内进行
中医护理诊断的排列顺序
排序方法2 按马斯洛需要层次论排序
先将所确定的护理诊断(包括合作性问题)分别 归入马斯洛的5个需要层次中,然后根据层次由低到 高列出护理诊断的先后次序。
中医护理诊断的组成
诊断依据
是指有此诊断的 病人所具有的一组证 候,有关病史和检查 结论是作出诊断的依 据。这些有关资料可 以是主观的,也可以
是客观的。 分为主要和次要依据
主要依据 证实一个 特定诊断所必须存在 的证候及资料
次要依据 可能出现 的证候或资料。
中医护理诊断的组成
原因和证候类型
原因是指引发护理问题的诸多因素, 包括生理、心理、环境和社会因素等。
中医护理诊断的陈述方式
陈述方式
潜在并发症 潜在并发症—心悸:与水凌心肺,心阳虚衰有关 潜在并发症—窒息:与痰阻气道,无力咳出有关
中医护理诊断的陈述方式
与有……的危险的护理诊断区别
通过护理措施得以预防或处理的并发症,属于 潜在的护理诊断(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只 有那些护士不能预防和独立处理的并发症才是合 作性问题─潜在并发症。
中优问题:指虽然不直接威胁生命,但给护理对象身心造 成极大的痛苦,严重影响其健康的问题。如眩晕、便秘、不寐 等问题。
次优问题:指护理对象在应对发展和生活中变化时 所产生的问题,这些问题与此次的发病或其预后不直接相关, 也不是很急迫,在安排护理工作时可以稍后考虑,或仅需要较 少帮助即可解决。如疲乏、精神困扰等问题。
证型类型是指疾病引起的,决定护理 问题性质的病变反应状态,这些证型都具 有一定的判断标准。
三、中医护理诊断的陈述
(一)中医护理诊断的陈述方式 三要素: P—健康问题
S—症状或体征 E—原因(相关因素) 1.三部分陈述 即PSE公式。 2.二部分陈述 即PE公式。
中医护理诊断的陈述方式
三部分陈述 PSE公式。
中医护理诊断的陈述
(二)书写中医护理诊断的注意事项
1.所列名称或问题应规范、明确、简单易懂。 2.一项护理诊断只针对一个健康问题。 3.护理诊断应是由护理措施能够予以解决的问题。 4.应贯彻整体护理的原则,必须体现整体性和动态性。 5.必须有可靠的依据,必须根据四诊所获得的评估资料
作出。 6.应指出护理的方向和目标,以利于护理方案的制定。 7.应避免容易引起法律纠纷的陈述。
数 量 可同时存在多个
一种疾病只有一个
变化情况 随护理对象反应的变化而改变 相对稳定
陈述方式 用PSE、PE、SE公式
用疾病名称或以原因不明的症状、 体征+待查表述。如眩晕、肠痈
五、中医护理诊断的排列顺序
排序方法1 按首优、中优、次优问题排序
首优问题:指威胁护理对象的生命,需要立即解决的问题。 如咯血、吐血、神昏等问题。对危重患者可同时存在多个首优 问题。
关(E)
皮肤完整性受损(P):与长期卧床,局部持续受压有
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P):与长期卧床,局部持 续受压有关(E)
中医护理诊断的陈述方式
合作性问题─潜在并发症 概念
合作性问题是需要护士进行监测以及时发 现其发生和情况变化的一些生理并发症, 是需要护士与其他健康保健人员尤其是医 生共同处理才能解决的指接受护理者现 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而此问题是 属于护理职责范围内的,并且是运用 中医基础理论和护理手段来解决的护 理问题。
中医护理诊断的概念
中医护理诊断形成的原则
中医护理诊断的形成必须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内 容和术语必须与中医基础理论相统一。
中医护理诊断是以四诊为手段,通过观察了解病情获 得其评估依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