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说明文复习
中考语文复习说明文“抓住事物的特征”笔记整理
抓住事物的特征
1、特征就是一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的标志。
事物的特征不止一个,要仔细观察、研究、分析。
2、确定事物特征的方法:
介绍人物,主要抓住人物的“经历特征”尤其是成就、有价值的生活阶段来加以说明。
介绍动物,抓住动物的形状和生理特征,生活习性等。
介绍植物,着重说明它的习性和用途。
介绍某种器物,着重说明器物的结构、功能、使用方法等。
介绍建筑物,着重介绍它的外形特征、内部结构以及建筑材料等方面的特点。
介绍自然地理知识,着重介绍地理现象的形成及地形地貌。
介绍历史名称及事件,着重介绍名称形成的原因,事件发生的背景及其性质。
中考语文复习说明文“说明方法及作用”笔记整理
说明方法及作用【考点梳理】1、常见题型(1)第X段主要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2)文章引用……的例子有什么作用?(3)分析画线句部分的作用。
2、答题思路(1)先要辨明是哪种说明方法,再把这种说明方法作用的相关术语与句段内容所表达的意思连缀起来。
(2)辨别种类关键词、说明方法、作用术语(3)任何说明方法都是为说明对象服务的,因此说明方法的作用必须和说明对象及其特征联系起来分析。
3、答题模板(1)列数字——作用:用具体的数据,科学、准确、具体地说明了××的特征(道理),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2)举例子——作用:通过举××的例子,具体形象地说明了××的特征(道理),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3)作比较——作用:把××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的特征(道理),使说明更加具体深刻。
(4)打比方——作用:将××比作××,形象生动地说明了××的特征(道理),使说明的内容更形象易懂。
(5)下定义——常用格式:“××是什么”或“××是怎样的”。
作用:××是××,准确揭示了××的本质。
(6)分类别——作用:为了说明××的特征(道理),条理清晰地从××方面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7)作诠释——作用:使××(说明对象)浅显易懂,概念清楚。
(8)引资料——包括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使说明更有说服力),以及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逸事趣闻等(作用:增强说明的趣味性)。
引资料在文章开头还起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九年级中考语文复习专题《说明文阅读》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中考语文复习专题《说明文阅读》知识点总结目标:(1)掌握说明对象的判断方法(2)掌握10种说明方法的判断及作用一、说明对象1.说明文通常分为哪两种?事物性说明文、事理性说明文。
2. 如何区分说明文的说明对象?(1)事物说明文的说明对象可以是实体事物,也可以是抽象事物;这种说明文旨在说明事物“是什么”、“怎么样”。
(2)事理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事物的内部规律性,这种说明文旨在说明事物“为什么”是这样的。
三、说明方法说明方法有哪些?分别有什么作用?1.举例子:具体有力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2.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3.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4.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5.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6.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或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或事理)。
7.列图表:直观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8.引资料: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如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话等。
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9.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
10.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目标:(1)掌握说明文的结构(2)掌握说明文的说明顺序一、说明结构说明文的常见结构有哪些?把握中心句和关键词,如“首先”、“其次”、“还”、“也”、“此外”、“总之”等即可判断文章的说明结构。
1.总分式:这种结构形式可派生三种情况,即总——分式、分——总式和总——分——总式。
2.并列式:各层次之间的关系式平等并列的。
3.递进式:后边的说明是在前边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的说明。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说明文阅读考点
说明文阅读考点考点一说明对象及其特征1.辨识说明对象基本概念①说明对象是指文章被说明的事物或事理。
②事物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具体事物。
③事理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某个抽象事理。
答题思路①看标题。
事物说明文,有时题目就是说明对象。
事理说明文,题目②抓关键句。
(开头总起句,结尾总结句)③抓反复出现的词语。
答题模板①事物说明文:文章的说明对象是⋯⋯②事理说明文:文章介绍了……(对象)的⋯⋯(内容)。
2.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基本概念特征就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
事物的特征主要是构造、形态、性质、变化、成因、功用等;事理的特征主要是现象的起因、性质、解决措施等。
答题思路①抓位置。
(标题,开头段,结尾段)②抓关键词句。
(首句,尾句,过渡句,有分层作用的分号、问号、句号)③抓说明方法。
④综合层意,归纳概括。
答题模板××的特征是⋯⋯(分条罗列)。
考点二说明顺序1.说明顺序分类①时间顺序:按事物发展过程来说明。
用途:说明生产技术、产品制作、工作方法、历史发展、动植物生长、人物成长等。
②空间顺序:按事物空间结构的顺序来说明。
用途:介绍事物的形状及构造、建筑物的外貌及构造。
③逻辑顺序:按事物、事理的内在逻辑关系来说明。
用途:说明事理内部联系、事物认知规律。
2.辨别说明顺序①抓关键词。
(时间顺序:表示时间的数字、年代等。
空间顺序:表示方位、立足点、行踪变化的上下、远近、内外、东西南北等。
逻辑顺序:表示因果、事理顺序的首先、其次、先、然后、最后等。
)②抓关键句。
(过渡句、设问句、段首句等)③抓说明对象特征。
模板:本文的说明顺序是⋯⋯,文章先介绍⋯⋯,然后介绍⋯⋯,最后介绍了⋯⋯3.采用××说明顺序的好处本文使用了⋯⋯的说明顺序,对⋯⋯加以说明,这样有利于将说明对象讲清楚,解说到位,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方便理解。
考点三说明文的语言1.结合某句,说说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准确严密性①限定时间:如当时、迄今为止、正在、将要、立即等。
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说明文阅读(共45张PPT)
项目都属于技巧类雪上项目,裁判员会根据运动员的踢空高度、动作难度、动作的流畅性和美观
性来打分。其中,在技术构成中,滑雪的技术水平决定了动作腾空的高度,动作的腾空高度又决
定了动作旋转的难度值。
●
④也就是说,想要在U型场地技巧项目中拿到高分,就要保证一连串的动作都高质量完成。
这时,滑行技术就是基础、腾空高度是关键,动作难度练就绝技,动作策略的组合体现智慧。研
●5、段落能否调换:(1、3常见) (1)、不能,某段说明了.....。,某段说明了......,他 们之间是_____顺序,若调换不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 律,所以不能调换。 (2)、不能,某段说明了.....。,某段说明了......,照 应上文中“.某句话.”他们之间是_____顺序,若调换不 符合实际,所以不能调换。
《中国墨》
● ①古代文人曰:“有佳墨者,犹如将之有良马也。”墨在“文房四宝”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好 的墨锭常被冠以“金不换”的美名。2007年,乾隆的御墨在拍卖中拍出448万元的天价,“中国墨” 引起了更多的关注。
● ②为什么墨的价值如此昂贵呢?这源于它制作工艺的复杂与考究。墨其实是一种“烟”,是一 种以油烟、松烟等为原料纯手工制成的黑色颜料。它的制作,首先要点燃桐油、猪油等各种油类或 松木取烟;再在烟中加入鸡蛋白、鱼皮胶、牛皮胶和各种香料、药材等,和成烟料团;然后将烟料 团放入铁臼中捣练三万次左右,或用铁锤锤击一万次左右,制成墨团;最后把墨团放入墨模中,合 紧锤砸即可制成松烟墨或油烟墨的成品——“烟墨”。
④起初,进入制作团队视野的是鸭绒、鹅绒等传统材料,但团队希望能有更多选择,开始多方征集方
案。这时,国内一家企业提供的聚酰亚胺纤维材料让团队成员眼前一亮。聚酰亚胺纤维技术起源于航空航 天对新材料的需求,此前主要用作宇航服、防护服等,但用于礼仪服装尚无先例。权威机构对比测试表明, 采用聚酰亚胺抓绒面料,相比相同克重的世界顶级抓绒保暖面料,能使受试者体温高出4—6摄氏度。最终, 北奥集团采用聚酰亚胺纤维材料作为外套填充材料,这种材料具有耐高低温特性、皮肤适应性好、材料本 身导热系数低等优势,且比传统材料更轻薄。
中考专题复习《说明文阅读》语文优秀教案优秀教案
中考专题复习《说明文阅读》语文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说明文的特点和结构,掌握说明文的阅读方法。
2.提高学生分析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和说明方法的能力。
3.培养学生准确筛选信息、概括要点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理解说明文的特点和结构,掌握说明文的阅读方法。
2.难点:分析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和说明方法,准确筛选信息、概括要点。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说明文的概念,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说明文知识。
2.学生分享自己在阅读说明文时遇到的问题和困惑。
二、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一篇说明文,初步感知说明文的特点和结构。
2.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勾画出关键信息,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说明文的特点和结构,包括: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等。
2.教师通过实例,讲解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和说明方法,如:平实、准确、简明等。
四、互动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所读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和说明方法。
五、实践训练1.教师给出一篇说明文,学生独立完成阅读任务,包括:筛选信息、概括要点、分析说明方法等。
2.学生展示阅读成果,教师点评并指导。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反思在阅读说明文时的不足之处。
一、说明文的特点和结构1.说明文的定义: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体,旨在客观、准确地介绍事物的特征、原理、功能等。
2.说明文的特点:客观性、准确性、条理性、通俗性。
二、说明文的阅读方法1.理解说明对象:明确说明文所介绍的事物或现象,把握其本质特征。
2.分析说明顺序:了解说明文的逻辑顺序,如: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总分总顺序等。
3.筛选关键信息:勾画出文章中的关键信息,如:定义、特征、原理、功能等。
4.概括文章内容:根据关键信息,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和说明方法1.语言特点:平实、准确、简明。
说明文的语言要简洁明了,避免冗长复杂的句子,使读者容易理解。
2.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分类别等。
说明文复习与答题技巧
三.说明方法: 一般回答三个字,要掌握几种常见的说 明方法,会分析在文中的作用:
四.举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五.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对事物 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使说明的内容眉目清楚,避免重复交叉的现象。
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
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题型为:某段或某句用了哪种(些)说 明方法?有什么作用?/说明了什么。 (要明确概念,辨清各种说明方法)。
查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题型:某个词语能否删掉?为什么? “删掉这个词语后……” 解释句意的变化。(先解词,说明原句意思是……) 在程度/状态/性质/范围上加以限制/强调/说明,换后(删掉) 意思变为……,与实际/原意不符/,不准确/不严密/不科学。 答题方式:①不能,用了“××”词,生动地说明了……,能够激 发读者的兴趣,去掉就没有这种效果。②不能,删掉“××”词, 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显得太绝对化;用了“××”词,准确 地说明了……,符合实际情况,留有余地,具有科学性。
型:发散创新:就……谈一点看法或设想;或拟标语。 技法指导:结合实际,结合原文,根据知识库存,发散思维,大胆想 象。 型:给文段补充一个过渡句: 主要是结合上段的内容来考虑,方法是抓住上段说明的内容,以设问 句的形式提出“为什么会(要)……呢?”这就能自然地引出下文了。 型:问前后的内容(所介绍的对象)是否矛盾: 从内容和角度这两方面思考,就能说出是否矛盾了。
明文中词语作用的认识与辨析: : ××词好在哪里? 方式:用了“××”词,生动地/准确地,说 明了……事物的……特征,能够激发读者的 兴趣(符合实际情况,具有科学性)。 型:说明文中的主观题及其解答: (着重要表现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体现自 己的价值观)。
中考语文说明文复习
中考语文说明文复习一、说明文文体知识梳理(一)说明文的概念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知识的文章体裁。
它通过揭示概念来说明事物特征、本质及其规律性。
说明文一般介绍事物的形状、构造、类别、关系、功能,解释事物的原理、含义、特点、演变等。
说明文实用性很强,它包括广告、说明书、提要、提示、规则、章程、解说词、科学小品等。
(二)说明文的分类根据说明对象与说明目的不同可以分为事物说明文(《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院》、《中国石拱桥》、《说“屏”》)和事理说明文(《看云识天气》、《奇妙的克隆》、《生物入侵者》)。
(三)说明对象及其特征说明对象的特征(1)所谓特征是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
只有抓住特征才能说明白这一事物或事理的独特之处。
如《中国石拱桥》中石拱桥的特征是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
(2)概括的方法:看标题、抓关键句、事物说明文的特征多出现在开头或者前几个段落、事理说明文的特征多在开头或者结尾、概括归纳法、比较法等。
(四)说明顺序1.时间顺序:即以事物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来安排说明顺序,从而写出事物的发展变化情况。
这种顺序一般用于人物的生平介绍、科学观察记录,说明事物或事理发生、发展或制作过程一类的说明文。
标志词是表示时间的名词,如年、季节、月、时代、朝代等,如《中国石拱桥》。
2.空间顺序:即按照事物的空间存在形式,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前到后,或由远及近依次进行说明。
这种说明顺序,一般用于说明静止的事物的形状、构造特征。
标志词是表示方位的词,如东西南北中、上下左右、内外远近、前后等,如《故宫博物院》。
3.逻辑顺序;即按照事物或事理的内部联系成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
事物的内部联系包括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等;认识事物或事理的过程则指由浅人深、由具体到抽象等等。
可以采用排除法,没有具体的时间或者空间的名词,就可能采用的逻辑顺序,如《大自然的语言》、《奇妙的克隆》、《生物入侵者》。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语言特点专题复习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语言特点专题复习知识点讲解:一、体会分析说明文语言的特点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文的最基本特征。
说明语言的准确性表现在对说明对象进行精确的修饰、限制、补充,甚至以模糊词语来达到准确说明的目的。
特别要注意表示时间、空间、数量、频率、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的有关词语,它往往起修饰限制或补充作用,平时可以用删除法和换词法比较体会其准确性。
在准确的前提下语言可以平实见长,也可以生动活泼见长,平实和生动就是说明文语言的两种不同风格。
在有些说明文尤其是科学小品文中,作者会运用优美词语、描写性语句和修辞手法,使本来枯燥的事物变得生动形象,如《苏州园林》第7段中“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写出了万木争荣的情景;古老的藤萝枝干“盘曲嶙峋”,开花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烘托出园林的繁华气氛。
平实说明与生动说明相结合,以此来增强表达效果。
二、赏析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常见题型:(-)第一种题型: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有何作用?1.答题模式:①先配合实际语境说说加点字的意思和所要表达的内容;②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例题解析。
⑴自从鹭鸟在这片林子栖息后,林子里的毒蛇,飞虫几涅绝迹,村里六畜兴旺。
答:“几近”是几乎接近的意思,说明毒蛇,飞虫差不多被吃光,但是没有绝迹,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⑵村干部还告诉记者,可熊是现在环境的恶化以及一些人为的捕杀,这两年鹭鸟越来越少了。
答:“可能”表示估计、推测,说明了鹭鸟数量减少的原因,但不是绝对肯定,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二)第二种题型:句中加点词能否删去?为什么?1.答题模式:①不能。
②因为……(先配合实际语境说说加点词意思和所要表达的内容),若删去,就变成……的意思,和实际情况不符,“XX”(加点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例题展示。
(下面句中加点词能否删去?为什么?)⑴旅人桥可熊是有记载以来最早的石拱桥了。
答:①不能。
②因为“可能”是估计、推测的意思。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说明文知识点梳理
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读通文本,掌握内容,理清思路,细心审题,谨慎答题一、说明对象、内容、中心说明对象是说明文中要说明、解释的事物。
事物说明文的说明对象一般为具体事物, 而事理说明文的说明对象一般为抽象事物。
说明内容是指说明文中通过各种说明方法呈献给大家的内容,也就是说明文中要说明介绍这个事物让大家了解些什么,包括事物的特征、外形、功能、性质、状态,事物的本质、事物内部或者事物之间的关系等。
说明中心就是作者在文章中要表达的贯穿全文的核心,是提纲挈领的道理,是作者在文章中努力通过各种细节来阐明的中心议题。
辨析说明对象与说明内容、说明中心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说明对象:苏州园林(“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一句揭示文章的中心,“图画美”就是本文的说明中心)说明内容: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沙漠是说明对象)说明中心: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花是说明对象)说明文的内容是根据说明文的说明对象展开的,说明对象是统帅说明内容的,说明中心是对说明内容的集中概括。
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中考说明文阅读”的常见考点之一,其考查类型:“这篇文章(或段落)的说明对象是什么?”方法一:看题目,不少题目都表示说明的对象。
如《中国石拱桥》。
方法二:抓首括句和中心句。
说明文往往运用这种句子来突出所要说明的事物和特征。
反之,如果要求为说明文加一个题目,也可以用说明对象作为题目,或加上一个能说明其特征的生动的题目。
二、如何分析“说明对象的特征”说明文“说明对象的特征”也是“中考说明文阅读”中常见的考点。
对此类题目,首先,应找到表现说明对象特征的句子。
A.看题目;B.在首段中找;C.抓关键词句。
其次,在概括说明事物的特征时,要分析文章结构,找出中心句及连接词,如“首先”“其次”“还”“也”“此外”等词语。
一般情况下,文段的开头和结尾往往说明了对象的特点。
例1:阅读下文,概括我国春天气候的三大特点。
我国的春天来得急速。
宋代白玉蟾在《立春》中说:“东风吹散梅梢雪,一夜挽回天下春。
中考语文复习:说明文标题、句段作用和典型例题(含答案)
中考语文复习:说明文标题、句段作用和练习(含答案)一、说明文标题作用【提问方式】:1.文章以......为题,有什么作用?2.为什么以.......为题?谈谈你的理解。
3.你认为文章标题好在哪里?4.请你拟标题。
5.标题的含义:分析具体含义,有的还要答出表达情感,尤其是形象生动的说明文。
【技巧点拨】:1.点明说明对象或说明的内容。
2.突出说明对象的......特征。
3.运用修辞,一般用比喻或拟人的修辞,作用是生动形象(说明说明对象......的特征)。
4.(修辞、设悬、新颖......)吸引读者阅读兴趣,引发读者思考。
分类回答:内容上+表达上即:1)、内容上,点明说明对象是XX,说明对象的XX特征(有些题目只有说明对象),揭示说明内容。
2)、表达上,运用了XX(具体分析其作用)。
套话:以此为题形象生动,新颖别致,吸引读者,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吸引读者的原因可能存在以下情况: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或化用诗句、成语等,生动、新颖、别致。
运用问句的形式(设问、疑问句;含“为什么”、“什么”“为何”“?”等词语、符号)设置悬念。
话题新鲜奇特,超出人们认知常识。
引用热门话题,贴近生活。
比如“低碳生活”“世博会”等。
❉注意事项:①一篇文章的标题不一定能涵盖所有这四个作用,所以在答题的时候,切记不要盲目罗列,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②答题时,不要只简单地罗列四句作用,而应该联系具体的说明内容,以及标题运用的手法进行分析,否则只有空洞的套话,会导致严重失分。
【答题规范】:内容上:点明说明对象是......,(说明了......的特征,)揭示了说明内容。
表达上:运用......。
(一般是修辞手法,并具体分析作用)以此为题生动形象,新颖别致,吸引读者(修辞、问句、热门话题),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另:请给文章拟题目:根据对标题作用的理解,考生在拟定文章标题时应当做到以下几点:A、能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小标题概括的部分内容);B、理解作者的感情,把握文章主旨;C、找文章的线索,包括核心人物、核心物件、核心事件等;D、注意文章开头、结尾中点明主旨的句子;E、说明文注意过渡句、每段的中心句、关键词;F、标题语言力求简洁、生动、新颖;【例题01】下面的标题有什么样的作用?1.《中国红为什么这样红》:①内容上,点明了说明対象中国红,说明为什么中国红适合喜庆:揭示了说明内容;②表达上,以设问句的形式,设置了念,吸引读者阅读文章。
九年级语文说明文复习(2019)
原子忍之 侵牟之 政適伐国 今天下锻甲砥剑 迎之门 逆气成象而淫乐兴焉 疾西据雒阳武库 王稽为河东守 从攻长社、轘辕 而独与章邯、长史欣、都尉翳入秦 范睢乃上书曰: 臣闻明主立政 四十二年
有让天下之名而实不失天下 仁爱士卒 谓相国公仲连曰:“寡人有爱 以奉币帛 以干世主 赎罪 十年 是後陪臣执政 三十六 鲍叔傅之 水曰河 於是乃使厚币以与越平 不待力而至 杀之无名 ”宣言曰:“我见相如 项梁谓军吏曰:“陈王先首事 周宣王初立 疑者则阙不传 竟泽陵 失对
缺击秦 形於动静 柳为鸟注 赐所夺邑五百户 面结之 ”诸言予之者 留侯从入关 贵震天下 杀以闭口 ”若是者三 会诸侯于葵丘 义渠君朝於魏 命曰太液池 晋以巫臣为邢大夫 封微子於宋 胡亥、斯、高大喜 斩首五万 ”郑人患之 弱国入朝 乃上书言偃受金及轻重之短 得所欲 一言无
父 而溺赤 未尝不听 留侯行少傅事 如其方 异与客语 文辞可观 与王语曰:“方今上无太子 若不轨道 捷言庆忌 大昏之未废齐也 易古人道 闻盗来不来 因而留之 赴於齐曰:‘天崩地坼 单于久不与其大众相得 兽无虎狼 赤圜中不平 自沈汨罗 弘乃谢曰:“山东鄙人 乃拜式为御史大夫
黥布反 帝之政其有阙与 旗中四星天市;温舒顿足叹曰:“嗟乎 ”乃封张良为留侯 威遂称王 公子夷吾居屈 殷有三仁 白圜丧 臣谨行法斩之 甚於周人 井杀枞公 ”邓公曰:“夫晁错患诸侯彊大不可制 乃使人至庐江、会稽为求盗 ”叩头对言:“非臣之力 已然诺 然后圣人作为鞉鼓椌
楬埙篪 宗庙毁 郦生常为说客 比九卿 败之於徐州 太公躬行仁义七十二年 氾尃濩之 六事之人 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 ”对曰:“军不五不攻 子康公贷立 故两亲晋、楚 太史公曰:老子所贵道 击龙且 管仲谏 陵军五千人 已详狂为巫 前利後病;通谷魌兮谽 公怒 ” 於是六国从合而并
2023年中考语文复习必记知识点14说明文考点----
说明文知识点及答题技巧一、说明文定义。
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
它通过对实体事物科学地解说,对客观事物做出说明或对抽象事理的阐释,使人们对事物的形态、构造、性质、种类、成因、功能、关系或对事理的概念、特点、来源、演变、异同等能有科学的认识,从而获得有关的知识。
二、说明文分类。
事物说明文:解说实体事物的形态、结构、性质、特征等。
如《苏州园林》,说明“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的特征。
事理说明文:阐释抽象的事理、本质、关系、规律等。
如《看云识天气》,阐述了云与天气的关系。
说明了根据云的形状推知各种各样的天气。
三、说明对象及特征。
1.说明对象指文章说明的主要人或事物。
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
2.了解说明对象的特征尽量从原文中找原词原句,若没有,则注意段意、中心句。
(1)从标题入手。
有的标题在指出文章说明对象的同时,也指出其特征;有的标题用设问句的形式,引导读者有针对性地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有的标题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拟人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
(2)从分析材料入手。
即逐段分析作者介绍了有关事物的哪一方面的特征,然后归纳小结。
有的事物的本质特征,作者已在文章中明确地指出来了,阅读时要找出这些关键句。
有的说明文没有明显的关键句,阅读时需细心琢磨,从中加以提炼。
四、说明方法及作用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打比方、下定义、作诠释、作比较、列数字、分类别、列图表、摹状貌、引用等。
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格式如下。
①举例子:通过举具体的实例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具体有力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
②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条理清晰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
③作比较:把……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④打比方:将……比作……,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⑤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准确、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九年级语文中考说明文复习:知识梳理复习提纲
【知识梳理1】一、如何分清说明的对象:(1)首先,区分说明文的类型。
事物说明文中事物本身就是说明对象,对象往往可以从题目中找出来。
事理说明文中,它的对象不能仅看题目上,只有通读全文,在整体感知文章大概内容的基础上,思考分析,才能明确文章的说明对象。
事理说明文的对象往往就是文章说明的主要内容。
(2)其次,抓住文章的中心句及关键词。
值得注意的是一篇文章有一篇文章的说明对象,局部段落有局部段落的说明对象,千万不要把局部说明对象当作整篇文章的说明对象。
二、如何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1)从文章说明事物的内容着手,从中理解、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
(2)抓住文章的中心句及关键性词语。
作者为了要在文章中清楚、准确地说明事物的特征,往往把有关事物特征的句子放在文中显著的位置。
(3)文中没有明确交代事物特征的,需要逐层、逐段加以归纳概括,提炼事物的特征。
常考题型及答题思路1、这篇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1)看题目。
事物说明文的标题一般是说明对象;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
(2)抓首括句和中心句。
说明文往往运用这些句子来突出所要说明对象和特征。
2、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
(1)分析文章结构,抓段落的中心句(常常是段落的首尾句)。
(2)重点关注关联词语,如“首先”“其次”“也”“此外”等词语。
【例题精讲】例1.(难度★★☆☆☆)②微藻是一种古老的低等植物,广泛地分布在海洋、淡水湖泊等水域,种类繁多。
微藻可直接利用阳光、二氧化碳和含氮、磷等元素的简单营养物质快速生长,并在细胞内合成大量油脂。
因此,微藻为生物柴油生产提供了新的油脂资源。
第②段除了指出微藻是古老的低等植物外,还介绍了微藻哪四个特点?【巩固练习】(难度★★☆☆☆)②聂凤乔所著的《中国烹饪原料大典》上提供了最基本的判别原则:粳米粒型短而宽厚,一般呈椭圆形,腹白(大米腹部不透明的白斑)、心白(白斑在米粒的中心部分则被称为心白)较小,色泽蜡白有光泽,透明或半透明;而籼米呈长椭圆形,腹白较大,色泽灰白无光,呈半透明状。
中考语文总复习说明文阅读专题ppt课件
分析说明语言的典型试题:
阅读《你的唾液贵如金》,结合具体内容 分析本文语言特点。
A、分析说明语言的平实、准确性 B、分析说明语言的生动、准确性
你的唾液贵如金 ①在法国,拒绝张开你的嘴巴接受检测就将被处以1.5万欧 元的罚款,外加一年的牢狱生涯。嘴巴里到底藏着什么东西如 此值钱呢?是唾液。 ②唾液可以传递人类最珍贵的信息,从唾液中几乎可以安 全地识别一个人的基因序列。唾液为孕产妇和婴幼儿的健康检 查提供了最为有效的信息。从孕妇唾液中可以发现警示早产迹 象的激素异常,这甚至在出现早产迹象前的几周就可以做到。 唾液还可以告诉年轻夫妇他们的宝宝为何大哭不止。目前医学 界普遍认为,焦虑的一些症状表现为口干舌燥、手掌出汗和心 率加快等。但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科学家最近证实,唾液中的一 些化学成分可以反映出婴幼儿(也包括父母)的焦虑程度。儿 科专家劳拉•维拉里尔指出:“通过检测唾液中与焦虑症状密切 相关的α—淀粉酶的含量就可获知焦虑的程度。α—淀粉酶的 含量越高,幼儿就会表现得越焦虑。”
“至少” 这个词用得准确,它起到限制作用, 强调了经济损失之大, 如去掉这个词, 意思变 成“我国每年被污染的粮食合计经济损失刚好是 200亿元”,太绝对了,表达就不准确,不严密了。
4、月球很可能成为人类远征其他星体的中转站。 “很可能”有何表达作用? “很可能”一词表估计,它说明月球成为人类 远征其他星体的中转站不一定能够实现,表达准 确,严密。
说明方 法
特征
作用(结合原文作答)
下定义 形式上是个判断句 即:某某叫(是) 什么 画图表 示意图,表格,插 图
作诠释 解释说明
准确 简明地 直观地
具体形 象地 生动形 象地 说明 了……事 物的…… 特征
摹状貌
描绘外貌形状
中考语文复习--说明文复习
考点三:说明文语言 句中的“几乎”一词可以去掉吗?为什么? 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 不可以,“几乎”强调了石拱桥分布 范围很广,但并不排除有的地方没有石拱 桥的可能。若删去,就变成了我国的石拱 桥到处都有了,不符合实际,这体现了说 明语言的准确性。
说明文语言
类型1: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 对策: 1.表态(删还是不删) 2.定性。如“大约”“可能”“左右”等表估计。 3.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的意思了, 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ຫໍສະໝຸດ 。 4.xx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考点二:说明方法: 文章某段或某句运用何种说明方法, 简要说明它的作用?
1.举例子: 具体形象地说明了……的……特点,便于读者理解。 2.列数字: 科学准确具体地说明了……的……特点。 3.打比方: 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的……特点,增强文章的趣味性。 4.作比较: 通过……和……的比较,突出了……的……特点。 5.分类别: 条理清晰地说明了……的……特点。 6.下定义: 科学准确地说明…….的本质特点,使之与其他事物区别开来。 7.画图表: 具体直观地说明事物……的特征,使读者一目了然。 8.作诠释 具体通俗准确地说明了…… 的……(性质、特点、功用、原因) 。 9.摹状貌 具体生动地描写了事物的……特征。 引用具体事例,具体的说明了……。 10.引用 引用名言,说明了……,使文章更有说服力(增添文章文采)。
考点二:判断下列句子的说明方法,分析其作用。
2.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像天上的虹。 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石拱桥形式优美。 3.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赵州桥就像“初月出云, 长虹饮涧”。
引用,引用张鷟的话,说明了赵州桥形式优美, 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考点二:判断下列句子的说明方法,分析其作用。 4.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这些桥大小不 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其中 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 京丰台区的卢沟桥。 举例子,列举赵州桥和卢沟桥的例子,具 体形象地说明中国石拱桥形式优美、结构坚固、 历史悠久的特点。 5.卢沟桥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 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 列数字,科学具体准确地说明了卢沟桥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