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航空大学物理实验报告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精选10篇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精选10篇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精选10篇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报告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其在写作上有一定的技巧。
写起报告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学物理实验报告,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1摘要:简要说明了大学物理实验的重要地位和实验预习的重要性。
详细介绍如何做好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实验预习,包括预习要求、预习重点、设计性实验的预习、预习报告的内容;并以“拉伸法测量钢丝杨氏模量”这一实验项目为例,具体说明了怎样做好实验预习。
一、大学物理实验的重要地位大学物理实验是高等理工科院校对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基本训练的必修基础课程,是本科生接受系统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训练的开端。
大学物理实验覆盖面广,具有丰富的实验思想、方法、手段,同时能提供综合性很强的基本实验技能训练,是培养学生科学实验能力、提高科学素质的重要基础。
在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活跃的创新意识、理论联系实际和适应科技发展的综合应用能力等方面,大学物理实验具有其他实践类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大学物理实验的预习要求与理论课程不同,实验课程的特点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动手,独立完成实验任务。
所以实验预习尤其重要。
上课时教师要检查实验预习情况,评定实验预习成绩。
没有预习的学生不能做实验。
实验预习的目的是全面认识和了解所要做的实验项目。
因此,要求在预习时应理解实验原理,了解实验仪器和实验方法,明确实验任务,写出简单的预习报告。
(1)明确实验任务要明确实验中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每个待测量又分别需要什么实验仪器和采用什么实验方法来测量。
(2)清楚实验原理要理解实验基本原理。
例如,电位差计精确测量电压实验用到补偿法原理进行定标,应该理解补偿电路的特点,什么是定标,定标的作用以及如何利用补偿电路定标;电位差计测量的主要误差来源,怎样减小误差。
(3)了解实验仪器要初步了解实验仪器,通过预习知道需要使用哪些仪器,并对仪器的相关知识进行初步学习,特别是仪器的结构功能、操作要领、注意事项等。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通用11篇)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通用11篇)大学物理实验报告(通用11篇)实验报告是在科学研究活动中人们为了检验某一种科学理论或假设,通过实验中的观察、分析、综合、判断,如实地把实验的全过程和实验结果用文字形式记录下来的书面材料。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物理实验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篇1一、演示目的气体放电存在多种形式,如电晕放电、电弧放电和火花放电等,通过此演示实验观察火花放电的发生过程及条件。
二、原理首先让尖端电极和球型电极与平板电极的距离相等。
尖端电极放电,而球型电极未放电。
这是由于电荷在导体上的分布与导体的曲率半径有关。
导体上曲率半径越小的地方电荷积聚越多(尖端电极处),两极之间的电场越强,空气层被击穿。
反之越少(球型电极处),两极之间的电场越弱,空气层未被击穿。
当尖端电极与平板电极之间的距离大于球型电极与平板电极之间的距离时,其间的电场较弱,不能击穿空气层。
而此时球型电极与平板电极之间的距离最近,放电只能在此处发生。
三、装置一个尖端电极和一个球型电极及平板电极。
四、现象演示让尖端电极和球型电极与平板电极的距离相等。
尖端电极放电,而球型电极未放电。
接着让尖端电极与平板电极之间的距离大于球型电极与平板电极之间的距离,放电在球型电极与平板电极之间发生五、讨论与思考雷电暴风雨时,最好不要在空旷平坦的田野上行走。
为什么?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篇2一、实验目的:1、用热分析法(步冷曲线法)测绘Zn-Sn二组分金属相图;2、掌握热电偶测量温度的基本原理。
二、实验原理:概述、及关键点1、简单的二组分金属相图主要有几种?2、什么是热分析法?步冷曲线的线、点、平台各代表什么含义?3、采用热分析法绘制相图的关键是什么?4、热电偶测量温度的基本原理?三、实验装置四、实验关键步骤:不用整段抄写,列出关键操作要点,推荐用流程图表示。
五、实验原始数据记录表格(根据具体实验内容,合理设计)组成为w(Zn)=0.7的样品的温度-时间记录表时间τ/min 温度 t/oC开始测量 0 380第一转折点第二平台点结束测量六、数据处理(要求写出最少一组数据的详细处理过程)七、思考题八、对本实验的体会、意见或建议(若没有,可以不写)(完)1.学生姓名、学号、实验组号及组内编号;2.实验题目:3.目的要求:(一句话简单概括)4.仪器用具: 仪器名称及主要规格(包括量程、分度值、精度等)、用具名称。
大学物理的实验报告
大学物理的实验报告一、实验名称测量物体的密度二、实验目的1、掌握测量物体密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学会使用物理实验仪器,如天平、量筒等。
3、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三、实验原理物体的密度定义为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对于形状规则的物体,可以通过测量其尺寸计算体积;对于形状不规则的物体,可以通过排水法测量其体积。
质量可以用天平直接测量。
根据密度的定义式:ρ = m / V (其中ρ为密度,m 为质量,V 为体积),计算出物体的密度。
四、实验仪器托盘天平、量筒、待测物体、水、细线。
五、实验步骤1、调节天平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用镊子将游码拨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调节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此时横梁平衡。
2、测量物体的质量将待测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用镊子向右盘中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
读出砝码的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示数,相加得到物体的质量m ,并记录。
3、测量物体的体积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录此时水的体积 V1 。
用细线将待测物体拴好,缓慢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读出此时水和物体的总体积 V2 。
物体的体积 V = V2 V1 ,并记录。
4、计算物体的密度根据密度公式ρ = m / V ,计算出物体的密度。
重复测量三次,取平均值,以减小误差。
六、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测量次数|质量 m(g)|水的体积 V1(cm³)|总体积 V2(cm³)|体积 V(cm³)|密度ρ(g/cm³)||||||||| 1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 2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 3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平均值:ρ =_____ (g/cm³)七、实验误差分析1、测量质量时,天平的读数存在误差,可能是砝码的质量不准确或者读数时视线未与标尺垂直。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光电效应实验实验目的:1. 观察光电效应现象,了解其基本规律。
2. 通过实验了解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频率的关系。
3. 学会使用光电效应测量入射光强度的方法。
实验器材:1. 光源(可见光光源,如LED灯)2. 光电管(光电效应实验仪中的组件)3. 不同波长的单色光源(如红光、蓝光、绿光等)4. 光电效应测量装置(包括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头、开关等)5. 遮光罩(用于控制入射光的强度)6. 实验数据记录表实验步骤:1. 打开光源和电源,关闭所有开关。
2. 将遮光罩置于光电管上,调整光源和光电管的距离,确保光线能够照射到光电管上。
3. 记录初始条件下的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这些读数将作为参考值。
4. 依次使用不同波长的单色光源照射光电管,每次照射后记录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
5. 根据实验数据,分析不同波长下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的变化规律。
6. 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并讨论。
实验结果:以下为部分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序号| 入射光波长(nm)| 电流表读数(mA)| 电压表读数(V)| 光电子最大初动能(电子伏特)|| --- | --- | --- | --- | --- || 1 | 650 | 15.2 | 6.5 | -0.35 || 2 | 450 | 17.8 | 4.8 | -0.75 || 3 | 550 | 16.5 | 5.7 | -0.65 || ... | ... | ... | ... | ... |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随着入射光波长的增加,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呈现出逐渐减小的趋势。
这意味着入射光的频率对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的影响逐渐减弱。
这一现象与光电效应的基本规律相符。
此外,我们还发现不同波长的入射光照射光电管时,电流表的读数呈现出明显的变化,这进一步证明了光电效应的存在。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观察到了光电效应现象,并了解了其基本规律。
物理实验报告样本
物理实验报告样本实验项目:测量重力加速度目的:通过自由落体实验,测量重力加速度的数值。
实验原理:自由落体是指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仅受重力作用而纯粹受加速度的运动。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可以表示为:a = F / m其中,a 是加速度,F 是物体所受的合力,m 是物体的质量。
在自由落体实验中,物体所受的合力即为重力,可以表示为:F = m * g其中,g 是重力加速度。
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材料:包括一个光滑竖直的导轨、一个探测器、一个计算机连接线以及一个计时器。
2. 将导轨竖直放置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并将探测器装置固定在导轨的一端。
3. 将探测器与计算机连接,并打开计时器软件。
4. 将一个小物体放置在导轨的顶端,使其从静止开始自由落下。
5. 观察计时器记录的时间数据,记录物体自由落下所经过的时间t。
6. 测量导轨的长度 L。
7. 重复步骤4-6,每次改变物体的质量,并记录对应的时间和质量值。
数据处理:根据实验原理和步骤中记录的数据,可以计算出重力加速度的数值。
重力加速度 g 可以表示为:g = 2L / t^2其中,L 是导轨的长度,t 是物体自由落下所经过的时间。
实验结果和讨论:根据上述实验步骤和数据处理方法,我们进行了重力加速度的测量实验。
下表是我们记录的实验数据:物体质量 (kg) 时间 (s)0.1 0.450.2 0.630.3 0.780.4 0.910.5 1.03根据数据处理公式,我们计算出了相应的重力加速度数值:物体质量 (kg) 重力加速度 (m/s^2)0.1 9.860.2 9.830.3 9.790.4 9.750.5 9.71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重力加速度对物体质量的影响较小。
根据实验测量的结果,不同质量的物体在相同条件下,其重力加速度数值几乎相同。
2. 实测的重力加速度数值与已知的标准值(9.8 m/s^2)较为接近,说明我们的实验结果是可靠的。
大学物理力学实验报告
大学物理力学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测量和分析一系列物理现象,深入理解物理力学基础知识,并学习使用各种物理实验设备。
二、实验原理
本次实验涉及到的物理原理主要有力的概念、力的平衡和运动学方程等。
在实验中,我们会用到各种简单机械运动装置,比如杠杆和重力势能的转换等。
三、实验内容
1.用弹簧测量杆的挠度和实测劲度系数,通过运用胡克定律求解杆的弹性模量。
2.运用光电门测量滑轮系统的一些基本力学参数,比如滑轮组的相对速度和力的大小等。
3.测量静力学平衡实验中的一些参数,比如支撑力和重力等,用于验证理论公式并增进对物理原理的了解。
4.测量力的作用点、大小和方向等对物体力学运动的影响,并研究在不同条件下的物理力学现象,如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和空气阻力等。
四、实验结果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获得了数个数据记录和图表分析。
在第一个实验中,我们成功地计算了杆的弹性模量。
在第二个实验中,我对滑轮系统的速度、力大小和方向等获得了更深刻的理解。
第三个实验的结果有助于我更好地理解物体平衡时所需的要素和计算公式。
最后,我还记录了物理运动的轨迹,了解了物理实验设备如何使用和操作。
五、实验结论
通过这次实验,我对力学知识加深了理解、掌握了一定的基础实验技能、学会了如何运用光电门和弹簧等测量物理量,同时也体会到了在实验中要持续留意的重要性。
这些技能和知识将有助于我更好地掌握物理方面的知识,并为未来的科学研究和工作提供有用的基础。
南航电磁场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电磁场的基本概念和特性;2. 掌握电磁场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3. 通过实验验证麦克斯韦方程组,加深对电磁场理论的理解;4. 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二、实验原理电磁场理论是描述电磁现象的一门基础学科,其核心内容为麦克斯韦方程组。
本实验通过搭建电磁场实验平台,验证麦克斯韦方程组在特定条件下的正确性。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电磁场实验平台:包括实验电源、实验探头、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等;2. 麦克斯韦方程组验证装置:包括平行板电容器、电感线圈、电阻、电容器等;3. 测量仪器:包括数字多用表、频率计、功率计等。
四、实验步骤1. 搭建实验平台,连接好实验探头、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等设备;2. 调整实验参数,包括实验电源电压、频率等;3. 按照实验要求,测量平行板电容器、电感线圈、电阻、电容器等元件的参数;4. 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处理和分析;5. 验证麦克斯韦方程组在实验条件下的正确性。
五、实验数据与结果1. 平行板电容器: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电容器的电容值,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2. 电感线圈: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电感线圈的电感值,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3. 电阻: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电阻的阻值,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4. 验证麦克斯韦方程组:根据实验数据,验证电场强度、磁场强度、电位移矢量、磁感应强度等物理量的关系,验证麦克斯韦方程组的正确性。
六、实验结果分析1. 实验数据与理论值的比较:通过比较实验数据与理论值,发现实验数据与理论值基本吻合,说明实验平台搭建合理,实验操作正确;2. 验证麦克斯韦方程组:通过实验验证了电场强度、磁场强度、电位移矢量、磁感应强度等物理量的关系,验证了麦克斯韦方程组的正确性。
七、实验结论1. 电磁场实验平台搭建合理,实验操作正确;2. 实验数据与理论值基本吻合,说明实验平台具有较好的测量精度;3. 通过实验验证了麦克斯韦方程组在特定条件下的正确性,加深了对电磁场理论的理解。
物理实验报告范文
物理实验报告范文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测量物体在不同高度下的重力加速度,了解重力加速度与高度的关系,并掌握实验测量方法。
实验原理重力加速度是指物体在重力作用下的加速度,通常用g表示。
在地球表面,g的大小约为9.8m/s2。
但实际上,g的大小并不是恒定不变的,它会随着高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这是因为地球的质量分布不均匀,导致重力场的强度在不同高度下不同。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通过测量自由落体的加速度来确定重力加速度与高度的关系。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在重力作用下的加速度为:a=Fm=mgm=g其中,m为物体的质量,g为重力加速度。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测量自由落体的加速度来确定g的大小。
实验器材•自由落体装置•计时器•直尺•计算器实验步骤1.将自由落体装置放置在桌子上,并调整好高度。
2.将直尺竖直放置在自由落体装置的下方,用计时器测量自由落体的时间t。
3.重复上述步骤,分别在不同高度下进行测量,记录下每次测量的高度ℎ和时间t。
4.根据测量数据计算出每个高度下的重力加速度g,并绘制出g与ℎ的关系图。
实验数据高度ℎ(m)时间t(s)重力加速度g(m/s^2)0.1 0.32 9.810.2 0.45 9.780.3 0.57 9.750.4 0.69 9.720.5 0.81 9.690.6 0.93 9.660.7 1.05 9.630.8 1.17 9.600.9 1.29 9.571.0 1.41 9.54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绘制出g与ℎ的关系图:g-hg-h从图中可以看出,重力加速度g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这是因为在较高的高度上,地球的引力作用较小,因此重力加速度也随之减小。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得出了重力加速度与高度的关系,即重力加速度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这一结论与我们的预期相符合,也与理论分析相符合。
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测量自由落体的加速度,探究了重力加速度与高度的关系,并掌握了实验测量方法。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篇一」一、实验目的:掌握用流体静力称衡法测密度的原理。
了解比重瓶法测密度的特点。
掌握比重瓶的用法。
掌握物理天平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物体的密度,为物体质量,为物体体积。
通常情况下,测量物体密度有以下三种方法:1、对于形状规则物体根据,可通过物理天平直接测量出来,可用长度测量仪器测量相关长度,然后计算出体积。
再将、带入密度公式,求得密度。
2、对于形状不规则的物体用流体静力称衡法测定密度。
测固体(铜环)密度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要受到液体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为。
如果将固体(铜环)分别放在空气中和浸没在水中称衡,得到的质量分别为。
②测液体(盐水)的密度将物体(铜环)分别放在空气、水和待测液体(盐水)中,测出其质量分别为、和,同理可得③测石蜡的密度石蜡密度---------石蜡在空气中的质量--------石蜡和铜环都放在水中时称得的二者质量--------石蜡在空气中,铜环放在水中时称得二者质量3、用比重瓶法测定液体和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小颗粒的密度①测液体的密度--------空比重瓶的质量---------盛满待测液体时比重瓶的质量---------盛满与待测液体同温度的纯水的比重瓶的质量.固体颗粒的密度为。
----------待测细小固体的质量---------盛满水后比重瓶及水的质量---------比重瓶、水及待测固体的总质量二、实验用具:TW—05型物理天平、纯水、吸水纸、细绳、塑料杯、比重瓶待测物体:铜环和盐水、石蜡三、实验步骤:调整天平⑴调水平旋转底脚螺丝,使水平仪的气泡位于中心。
⑵调空载平衡空载时,调节横梁两端的调节螺母,启动制动旋钮,使天平横梁抬起后,天平指针指中间或摆动格数相等。
用流体静力称衡法测量铜环和盐水的密度⑴先把物体用细线挂在天平左边的秤钩上,用天平称出铜环在空气中质量。
⑵然后在左边的托盘上放上盛有纯水的塑料杯。
将铜环放入纯水中,称得铜环在水中的质量。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实验的方法,验证几个物理定律和原理,巩固并加深对大学物理的理解。
实验器材和仪器•定时器•弹簧振子•光电效应装置•光电效应测量仪实验一:弹簧振子的周期与振幅的关系实验目的通过实验,研究弹簧振子的周期与振幅之间的关系。
实验步骤1.将弹簧振子置于水平桌面上,并使其保持静止状态。
2.将振子提出一个小角度,释放并进行振动。
3.利用定时器,分别测量10次振动的周期,并计算平均值。
4.重复实验步骤2和3,但振幅根据实验要求分别取不同的值(如5cm、10cm、15cm等)。
5.记录实验数据,并绘制周期与振幅的图像。
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数据,我们绘制了以下表格和图表:振幅(cm)周期(s)5 1.2310 1.5615 1.82根据图表可以看出,弹簧振子的周期与振幅之间存在直接的线性关系。
振幅越大,周期越长,振幅越小,周期越短。
实验结论实验结果表明,弹簧振子的周期与振幅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即周期与振幅成正比。
这符合弹簧振子的基本性质。
实验二:光电效应测量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观察光电效应,并测量光电效应的一些基本参数。
实验步骤1.将光电效应装置放置于实验台上,并连接到光电效应测量仪上。
2.打开光源,调节光照强度。
3.用定时器调整测量器的时间区间。
4.改变入射光的频率,记录光电测量仪上的数据。
5.更换光源,重复步骤3和4。
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绘制出光电效应的频率与光电测量仪上的数据的图像。
光电效应数据图像光电效应数据图像实验结果表明,光电效应的电流强度随入射光频率的增加而增加。
这符合光电效应的基本原理。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测量和观察光电效应,我们验证了光电效应的基本原理:光电效应的电流强度随入射光频率的增加而增加。
这也说明了光电效应对于光的频率非常敏感。
总结通过以上两个实验,我们验证了弹簧振子的周期与振幅之间的关系,以及光电效应的基本原理。
这些实验结果不仅巩固了我们对大学物理的理论知识的理解,也加深了对物理实验的实际操作和数据处理的能力。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引言在大学的学习过程中,物理实验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实践操作,我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应用物理原理。
本次实验旨在研究某一物理现象,并通过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
本文将对实验的目的、方法、结果和讨论进行详细的介绍。
实验目的明确实验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实验的进行具有针对性。
本次实验的目的是研究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特性,并通过实验获得相关的物理参数。
理论上,声音是一种机械波,传播时以气体、液体或固体分子的振动传递能量。
我们的目标是通过测量和分析,了解声波的传播速度和频率。
实验方法描述实验所采取的方法和步骤。
本次实验我们将使用共鸣管(或另一种适用的设备)以及声波信号发生器。
我们首先设置声波信号发生器的频率,并将共鸣管一段一段地调整至共振状态,使其产生共振峰。
然后通过测量共鸣管的长度和温度,计算声波的传播速度。
同时,我们还将记录下不同频率下的共振峰,以进一步分析声波信号的特性。
实验结果展示实验结果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本次实验我们得到了一系列共振管的长度和对应的频率,通过这些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出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同时,我们还通过测量空气的温度来修正实际传播速度。
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分析声波的特性并绘制出声波频率和对应共振峰的图表。
讨论与分析在这一部分,我们将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和分析,并与理论设想进行比较。
我们的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频率下,共振管的长度会有所变化。
根据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确定声波的传播速度并计算出空气中声波的频率。
与理论预期相比,我们的数据显示了较高的一致性,说明实验是成功和可靠的。
同时,我们还可以根据所得到的结果进一步分析声波信号的特性和应用。
实验的局限和改进在讨论部分,我们不仅要指出实验的优点和成功之处,还应该注意实验本身所存在的局限性。
例如,在本次实验中,我们仅使用了共鸣管这一设备来研究声波的传播特性,没有涵盖到其他可能存在的影响因素。
为了进一步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我们可以引入更多的设备和方法来进行比对实验,从而得到更全面的数据和更准确的结论。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目录1. 实验目的1.1 确定摩擦力的大小1.2 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大小2. 实验原理2.1 摩擦力的定义和计算方法2.2 重力加速度的定义和测量方法3. 实验器材4. 实验步骤4.1 确定摩擦力的大小4.2 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大小5. 数据处理5.1 计算摩擦力的大小5.2 求取重力加速度的大小6. 实验结果分析7. 实验结论8. 参考文献实验目的1.1 确定摩擦力的大小通过实验测量不同物体在不同表面上的摩擦力,探究摩擦力与物体质量、表面粗糙程度等因素的关系,为摩擦力的研究提供实验数据。
1.2 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大小利用简单的实验装置测量重物体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的加速度,验证重力加速度的大小是否符合理论计算结果,提高对重力加速度的认识。
实验原理2.1 摩擦力的定义和计算方法摩擦力是指两个物体间接触时由于相互作用而产生的阻碍它们相对运动的力。
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表面间的粗糙程度、垂直压力等因素有关,可以通过实验测量来确定其大小。
2.2 重力加速度的定义和测量方法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世界上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重力作用。
重力加速度是指物体在自由下落运动中由于重力作用而产生的加速度,其大小为9.8m/s²。
通过实验测量自由下落物体的运动轨迹和时间,可以计算出重力加速度的大小。
实验器材- 斜面- 物体- 纸带计时器- 电子天平- 钢尺实验步骤4.1 确定摩擦力的大小1. 将斜面倾斜角度固定在某一数值2. 在斜面上放置不同物体,记录物体开始运动的瞬间3. 通过纸带计时器计算物体在斜面上的加速度4. 根据得到的加速度值,计算出摩擦力的大小4.2 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大小1. 将一物体从一定高度自由下落2. 记录物体落地时的时间3. 使用重力加速度的运动学公式计算出重力加速度的大小数据处理5.1 计算摩擦力的大小根据斜面上物体的加速度计算出摩擦力的大小,重复实验多次取平均值,得出准确的结果。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完整版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完整版实验名称:弹簧振子实验实验目的:1. 研究弹簧振子的振动性质;2. 探究弹簧振子的周期与摆动的各种因素的关系。
实验器材及用具:1. 弹簧振子实验装置:包括一个固定的支架、一根可调节长度的弹簧、一个质量挂钩等;2. 一个计时器;3. 一根标尺;4. 一块待测物体。
实验原理:弹簧振子是指质量悬挂在弹簧上,可以在竖直方向上做简谐振动的系统。
其运动方程可以表示为:m(d²x/dt²) + kx = 0,其中m为振子质量,k为弹簧劲度系数,x为振子位移。
根据该运动方程,我们可以研究振子振动的周期与其质量、弹簧劲度系数以及振幅的关系。
实验步骤:1. 将弹簧振子装置悬挂在支架上,并调整振子的初始位置;2. 在振子下方放置一个待测物体,使其与振子连接;3. 将振子拉向一侧,并释放,观察振子的振动情况;4. 进行多次试验,记录振子的振动时间和振幅。
实验数据记录:试验1:振子质量 m = 0.1 kg;弹簧劲度系数 k = 5 N/m;振子振动时间 t = 2 s;振子振幅 A = 0.1 m。
试验2:振子质量 m = 0.2 kg;弹簧劲度系数 k = 5 N/m;振子振动时间 t = 4 s;振子振幅 A = 0.2 m。
试验3:振子质量 m = 0.1 kg;弹簧劲度系数 k = 10 N/m;振子振动时间 t = 1 s;振子振幅 A = 0.1 m。
实验结果处理及分析:根据实验数据记录,我们可以计算出不同条件下弹簧振子的振动周期。
根据振动周期公式T = 2π√(m/k),可以得到以下计算结果:试验1:振动周期T = 2π√(0.1/5) ≈ 0.89 s。
试验2:振动周期T = 2π√(0.2/5) ≈ 1.26 s。
试验3:振动周期T = 2π√(0.1/10) ≈ 0.63 s。
通过对比不同试验条件下的振动周期,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振子的质量与周期成正比关系,质量越大,周期越长;2. 弹簧的劲度系数与周期成反比关系,劲度系数越大,周期越短;3. 振子的振幅对周期没有影响,周期与振幅无关。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观察和测量物理现象,理解和掌握物理学的原理和实验方法,培养实验技能和科学素养。
二、实验原理在物理学中,许多现象和规律都可以通过实验来揭示和验证。
本实验将通过以下原理进行实验:1、牛顿第二定律: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即F = ma。
2、欧姆定律:电流等于电压除以电阻,即I = V/R。
3、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感应电动势等于磁通量变化率与线圈匝数的乘积,即E = n(dΦ)/(dt)。
三、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器材:小车、小钩码、轨道、光电门、电磁铁、电源、电阻箱、线圈等。
2、进行实验操作:将小车放在轨道上,安装光电门以测量小车的速度,连接电源和电磁铁,调整电阻箱和线圈的阻值。
3、记录实验数据:通过控制变量法,分别改变小车的质量、电磁铁的电流、电阻箱的阻值等,记录小车的速度、加速度、电流、电压等数据。
4、分析实验数据: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各个变量对小车运动的影响,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和欧姆定律。
5、撰写实验报告:将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总结,得出结论。
四、实验结果及分析1、牛顿第二定律验证:根据实验数据,当小车的质量增加时,其加速度减小;当施加的力增加时,加速度也增加。
这符合牛顿第二定律的预测,即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
2、欧姆定律验证:通过测量电流和电压,发现电流与电压成正比,符合欧姆定律的预测,即电流等于电压除以电阻。
3、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验证:当磁通量变化时,线圈中产生了感应电动势。
实验数据也显示,感应电动势与磁通量变化率和线圈匝数成正比,符合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预测。
五、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验证了牛顿第二定律、欧姆定律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这些实验结果进一步巩固了我们对物理学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技巧和方法也为我们未来的科学研究打下了基础。
在今后的学习和实践中,我们应该继续加强对物理学的理解和应用,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不同材料的光学常数和吸收系数,深入理解光的传播和吸收规律,探索不同材料对光的响应特性,为实际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物理实验报告范文
物理实验报告范文一、实验名称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二、实验目的1、学会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规律。
2、通过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3、掌握利用图像处理实验数据的方法。
三、实验原理1、控制变量法保持研究对象(小车)的质量不变,改变拉力 F 的大小,测量小车的加速度 a,探究加速度 a 与拉力 F 的关系;保持拉力 F 不变,改变小车的质量 m,测量小车的加速度 a,探究加速度 a 与质量 m 的关系。
2、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
即 F = ma 。
3、实验装置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长木板的一端固定一个滑轮,另一端放置小车。
通过细绳跨过滑轮连接小车和钩码,改变钩码的个数可以改变拉力的大小,在小车上安装遮光板,通过光电门测量小车通过光电门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的速度和加速度。
四、实验器材1、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
2、小车。
3、砝码。
4、细绳。
5、钩码。
6、打点计时器。
7、纸带。
8、刻度尺。
9、天平。
10、光电门。
五、实验步骤1、用天平测量小车的质量 m,并记录。
2、按照实验装置图安装实验器材,调整长木板的倾斜程度,使小车在不受拉力时能匀速下滑。
3、在小车上安装遮光板,将光电门固定在长木板的适当位置。
4、保持小车的质量 m 不变,在细绳的一端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改变拉力 F 的大小,每次实验都从同一位置释放小车,记录小车通过光电门的时间 t。
5、根据公式 v = d / t (其中 d 为遮光板的宽度)计算小车通过光电门的速度 v,再根据公式 a =(v² 0) / 2x (其中 x 为小车通过光电门的位移)计算小车的加速度 a。
6、改变小车的质量 m,保持拉力 F 不变,重复步骤 4 和 5。
六、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1、保持小车质量不变,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拉力 F(N)|时间 t(s)|速度 v(m/s)|加速度 a(m/s²)||||||| 1 | 025 | 02 | 08 || 2 | 018 | 028 | 156 || 3 | 015 | 033 | 22 |以拉力 F 为横坐标,加速度 a 为纵坐标,绘制图像。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通用10篇
大学物理试验报告1
重力加速度的测定
一、试验任务
精确测定银川地区的重力加速度
二、试验要求
测量结果的对不确定度不超过5%
三、物理模型的建立及比较
初步确定有以下六种模型方案:
方法一、用打点计时器测量
所用仪器为:打点计时器、直尺、带钱夹的铁架台、纸带、夹子、重物、学生电源等.
利用自由落体原理使重物做自由落体运动.选择抱负纸带,找出起始点0,数出时间为t的p点,用米尺测出op的距离为h,其中t=0.02秒×两点间隔数.由公式h=gt2/2得g=2h/t2,将所测代入即可求得g.
摆锥作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f=mgtgθ,而tgθ=r/h所以mgtgθ=mω2r由以上几式得:
g=4π2n2h/t2.
将所测的n、t、h代入即可求得g值.
方法六、单摆法测量重力加速度
在摆角很小时,摇摆周期为:
则
通过对以上六种方法的比较,本想尝试利用光电掌握计时法来测量,但因为试验室器材不全,故该方法无法进行;对其他几种方法反复比较,用单摆法测量重力加速度原理、方法都比较简洁且最熟悉,仪器在试验室也很齐全,故利用该方法来测最为顺利,从而可以得到更为精确的值。
重力加速度的计算公式推导如下:
取液面上任一液元a,它距转轴为x,质量为m,受重力mg、弹力n.由动力学知:
ncosα-mg=0(1)
nsinα=mω2x(2)
两式相比得tgα=ω2x/g,又tgα=dy/dx,∴dy=ω2xdx/g,
∴y/x=ω2x/2g.∴g=ω2x2/2y.
.将某点对于对称轴和垂直于对称轴最低点的直角坐标系的坐标x、y测出,将转台转速ω代入即可求得g.
方法二、用滴水法测重力加速度
物理实验报告(通用15篇)
物理实验报告物理实验报告(通用15篇)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避免篇幅过长。
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写好报告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物理实验报告,欢迎阅读与收藏。
物理实验报告1时间过得真快啊!我以为自己还有很多时间,只是当一个睁眼闭眼的瞬间,一个学期都快结束了,现在我们为一学期的大学物理实验就要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了,本学期从第二周开设了近代物理实验课程,在三个多月的实验中我明白了近代物理实验是一门综合性和技术性很强的课程,回顾这一学期的学习,感觉十分的充实,通过亲自动手,使我进一步了解了物理实验的基本过程和基本方法,为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实验基础。
我们所做的实验基本上都是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的著名实验,以及体现科学实验中不可缺少的现代实验技术的实验。
它们是我受到了著名物理学家的物理思想和探索精神的熏陶,激发了我的探索和创新精神。
同时近代物理实验也是一门包括物理、应用物理、材料科学、光电子科学与技术等系的重要专业技术基础物理实验课程也是我们物理系的专业必修课程。
我们本来每个人要做共八个实验,后来由于时间关系做了七个实验,我做的七个实验分别是:光纤通讯,光学多道与氢氘,法拉第效应,液晶物性,非线性电路与混沌,高温超导,塞满效应,下面我对每个实验及心得体会做些简单介绍:一、光纤通讯:本实验主要是通过对光纤的一些特性的探究(包括对光纤耦合效率的测量,光纤数值孔径的测量以及对塑料光纤光纤损耗的测量与计算),了解光纤光学的基础知识。
探究相位调制型温度传感器的干涉条纹随温度的变化的移动情况,模拟语电话光通信,了解光纤语音通信的基本原理和系统构成。
老师讲的也很清楚,本试验在操作上并不是很困难,很易于实现,易于成功。
二、光学多道与氢氘:本实验利用光学多道分析仪,从巴尔末公式出发研究氢氘光谱,了解其谱线特点,并学习光学多道仪的使用方法及基本的光谱学技术通过此次实验得出了氢原子和氘原子在巴尔末系下的光谱波长,并利用测得的波长值计算出了氢氘的里德伯常量,得到了氢氘光谱的各光谱项及巴耳末系跃迁能级图,计算得出了质子和电子的质量之比。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共7篇)
篇一: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示例(含数据处理)【实验题目】长度和质量的测量【实验目的】1. 掌握米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计等几种常用测长仪器的读数原理和使用方法。
2. 学会物理天平的调节使用方法,掌握测质量的方法。
3. 学会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数据的处理,会对实验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估算和分析,能正确地表示测量结果。
【实验仪器】(应记录具体型号规格等,进实验室后按实填写)直尺(50cm)、游标卡尺(0.02mm)、螺旋测微计(0~25mm,0.01mm),物理天平(tw-1b型,分度值0.1g,灵敏度1div/100mg),被测物体【实验原理】(在理解基础上,简明扼要表述原理,主要公式、重要原理图等)一、游标卡尺主尺分度值:x=1mm,游标卡尺分度数:n(游标的n个小格宽度与主尺的n-1小格长度相等),游标尺分度值:n?1nx(50分度卡尺为0.98mm,20分度的为:0.95mm),主尺分度值与游标尺n?1nx?xn分度值的差值为:x?,即为游标卡尺的分度值。
如50分度卡尺的分度值为:1/50=0.02mm,20分度的为:1/20=0.05mm。
读数原理:如图,整毫米数l0由主尺读取,不足1格的小数部分?l需根据游标尺与主尺对齐的刻线数?l?kx?kk和卡尺的分度值x/n读取:n?1nx?kxn读数方法(分两步):(1)从游标零线位置读出主尺的读数.(2)根据游标尺上与主尺对齐的刻线k读出不足一分格的小数,二者相加即为测量值.即: l?l0??l?l0?kxn,对于50分度卡尺:l?l0?k?0.02;对20分度:l?l0?k?0.05。
实际读数时采取直读法读数。
二、螺旋测微器原理:测微螺杆的螺距为0.5mm,微分筒上的刻度通常为50分度。
当微分筒转一周时,测微螺杆前进或后退0.5mm,而微分筒每转一格时,测微螺杆前进或后退0.5/50=0.01mm。
可见该螺旋测微器的分度值为0.01mm,即千分之一厘米,故亦称千分尺。
航空光学物理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航空光学的基本原理和光学元件的工作原理。
2. 掌握航空光学仪器的基本操作方法和使用技巧。
3. 通过实验验证光学原理,提高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
二、实验原理航空光学是研究航空器上光学系统设计和应用的科学。
本实验主要涉及以下光学原理:1.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 光的反射:光线遇到界面时,一部分光线返回原介质,称为反射。
3. 光的折射: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称为折射。
4. 透镜成像:透镜可以将光线聚焦或发散,形成实像或虚像。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光具座2. 平行光管3. 凸透镜4. 凹透镜5. 光屏6. 刻度尺7. 计算器四、实验步骤1. 光的直线传播实验(1)将平行光管放置在光具座上,调整光源使其发出平行光。
(2)在光具座上放置光屏,观察光线是否沿直线传播。
(3)记录观察结果,分析光的直线传播原理。
2. 光的反射实验(1)将平行光管放置在光具座上,调整光源使其发出平行光。
(2)在光具座上放置一个平面镜,调整角度使其反射光线。
(3)在光屏上观察反射光线,记录观察结果。
(4)分析光的反射原理。
3. 光的折射实验(1)将平行光管放置在光具座上,调整光源使其发出平行光。
(2)在光具座上放置一个凸透镜和一个凹透镜,调整位置使光线通过透镜。
(3)在光屏上观察折射光线,记录观察结果。
(4)分析光的折射原理。
4. 透镜成像实验(1)将平行光管放置在光具座上,调整光源使其发出平行光。
(2)在光具座上放置一个凸透镜,调整位置使光线通过透镜。
(3)在光屏上观察成像情况,记录观察结果。
(4)分析透镜成像原理。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光的直线传播实验:观察结果显示光线沿直线传播,验证了光的直线传播原理。
2. 光的反射实验:观察结果显示光线在平面镜上发生反射,反射角等于入射角,验证了光的反射原理。
3. 光的折射实验:观察结果显示光线在透镜上发生折射,验证了光的折射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