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历史与文化 课程提纲
美国历史文化教案解析
美国历史文化教案解析引言美国历史悠久,文化璀璨,是世界上最具代表性的国家之一,其历史文化对全球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如何去深入了解美国历史文化,并让学生对其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本文将对美国历史文化教案进行解析,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指导学生。
一、教学目标教学初期需确定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以便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计划和教案,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在确定教学目标时,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进行制定。
在美国历史文化的教学中,教学目标应包括掌握重要事件、人物以及文化背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同时,学生也应具备分析和思考历史文化的能力,以便更好地理解其发展和演变。
教学目标的具体制定如下:1.掌握美国历史文化的重要事件、人物和文化背景等知识;2.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帮助其深入了解美国历史文化的发展和演变;3.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教学过程中最为核心的部分,它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制定教学内容时,需要结合美国历史文化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需求,选取最为有代表性和启发性的内容进行教学。
美国历史文化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重要事件:包括美国独立战争、内战、两次世界大战等经典事件,或许你还会讲述Lincoln的一生等。
2.重要人物:包括美国独立战争的开拓先驱如华盛顿、富兰克林、杰斐逊等人,内战时期的林肯、李等人物,还有马丁·路德·金、约翰·肯尼迪等人。
3.文化背景:包括美国宪法、奥巴马医改等文化背景,通过了解美国法律、制度、政策等方面,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美国历史文化的演变。
三、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具体方法和手段。
在美国历史文化教学中,因为其学科特点,较为适合采用交互式教学方法。
1.交互式教学法:在交互式教学法中,学生参与度较高,可通过互动、讨论等方式锻炼分析和表达能力。
在美国历史文化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教学案例、视频、互动问答等等,让学生进行分享和讨论,以便更好地掌握知识点。
美国历史复习提纲
原因
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有很多相同点,下面的 归纳不正确的是 A、引起战争的经济原因都与英国有关 B、战争为美国经济发展扫清了障碍 C、前者以争取国家独立为目标,后者以维护 国家统一为旗帜 D、都是由当时的美国总统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 美国是当今世界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虽然只 经历了200多年的历程,但其发展十分迅速。 请简要回答: (1)近代史上,美国经历了哪两次战争?(2分) (2)19世纪中期,美国最主要的社会矛盾是什么? 是通过什么途经解决的?(4分) (3这一矛盾的解决对美国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现任美国总统奥巴马说:“美国的真正天赋在于,懂得改变。”下列事件中堪称“ 懂得改变” 的成功范例的是 A.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与苏联抗衡 B.罗斯福“新政” C.发动侵略越南的战争 D.越过联合国轰炸南联盟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新经济的主要特征是 A.低通胀 低失业 B.多元化 现代化 C.高速度 高债务 D.信息化 全球化
美国历史 1 美国独立战争 2 三次工业革命 3南北战争 4一战 二战 5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6经济危机 7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 8美苏冷战
美国独立战争 1根本原因 2时间 3领导者 4颁布文件 时间 内容 影响
5过程(重要历史事件) 6历史影响
美国内战 一 美国内战 1 根本原因 2 导火线 3 时间 年到 4 转折 颁布《
年 》内容 影响
5林肯贡献 6性质 7 历史意义
经济危机 1 含义: 2 爆发的原因? 3 爆发的国家、时间及标志? 4 特点? 5 影响? 6美国摆脱经济危机?
罗斯福新政 1背景 2 时间 3 直接目的和根本目的 4新的表现 5中心措施及文件 6历史影响 7启示
战后美国经济发展 时间 特征 50-60年代 70-80年代 90年代
《美国的文化与历史》课程教学大纲
第四章谁统治美国?
2
教师讲授、学生演讲、小组讨论
课堂讨论与小作业:
1、1、如何看待政治权力与资本之间的关系?
掌握美国上层阶级与国家权力之间的关系
课堂发言及作业
第五章美国与中国
2
教师讲授、学生演讲、小组讨论
课堂讨论与小作业:
1、1、如何看待历史传统与政治体制之间的关系?
掌握美国与中国国家体制形成的历史原因
1较
掌握美国教育制度的内容与特点
课堂发言及作业
第十一章
毒品与美国社会
2
教师讲授、学生演讲、小组讨论
1、如何看待美国大麻的合法化?
以大麻为例,讨论毒品与美国社会
课堂发言及作业
第十二章
美国六十年代的反正统文化运动
2
教师讲授、学生演讲、小组讨论
1、如何看待美国六十年代的文化变革对下层社会的影响?
课堂发言及作业
第六章美国建国之初的道路问题:农业、工商业与金融体系
2
教师讲授、学生演讲、小组讨论
1、什么是汉密尔顿的旋转门计划?
掌握美国建国之初的道路选择及运作机制
课堂发言及作业
第七章不断向西扩展的边疆
4
教师讲授、学生演讲、小组讨论
1、西进运动与美国精神的塑造
掌握西进运动与美国国家精神的塑造
课堂发言及作业
教学内容
学时
教学方式
作业及要求
基本要求
考查方式
第一章欧洲宗教改革、发现新大陆与移民美洲
4
教师讲授、小组讨论
课堂讨论与小作业:
1、美国的主流宗教是什么?
2、如何对待传教
掌握美国建立的历史与宗教背景,理解美国的宗教信仰
美国历史及现状教学大纲
美国历史及现状教学大纲一、引言- 教学目的及背景介绍- 教学目标设定二、美国历史概述- 早期殖民地时期- 殖民地的建立与发展- 英法殖民地之间的竞争- 独立战争与美国宪法- 独立战争的原因与过程- 宪法的制定与实施- 西进运动与内战- 西部边疆拓展及通往太平洋的铁路- 南北战争及其影响三、美国现代历史-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1920年代- 美国参战与战争胜利- 经济繁荣与社会变革- 大萧条与第二次世界大战- 股市崩盘及其后果- 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角色- 冷战与后冷战时期- 美苏对抗与冷战中的决策- 冷战结束及其后果四、美国社会与文化- 移民与多元文化- 移民潮的背景和特点- 多元文化对美国社会的影响- 种族和性别平等- 种族平等运动的历史与成就 - 女权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社会问题与挑战- 经济不平等与贫困问题- 恐怖主义与国家安全挑战五、美国政治体系- 美国政府结构与制衡- 总统制与三权分立原则- 美国政府机构与职能- 选举与政治参与- 选举制度与普选权- 政治参与方式与民意表达六、美国对外关系- 美国的外交政策与角色- 冷战期间的全球影响力- 21世纪的全球领导地位- 美国与全球挑战- 国际贸易争端与经济竞争- 气候变化、恐怖主义等全球问题七、结语与总结- 总结课程内容与学习成果- 对美国历史与现状的理解与思考八、参考文献- 对于相关教材或学术文章的引用及参考链接以上所述为《美国历史及现状教学大纲》的基本框架和内容安排。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美国历史的重要事件和发展轨迹,深入了解美国社会、文化、政治等方面的特点与挑战,掌握国际关系和全球事务中美国的地位与作用。
同时,通过学习与讨论,培养学生分析、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使其具备独立思考和评估现实问题的能力。
美国历史与文化
第一讲从殖民地到“超级大国”:美国的发展历程美国的奠基时代(1607-1775年)1.北美13个殖民地1607到1733年,英国在北美陆续建立了13个殖民地殖民地的社会结构:上层是以总督为首的大商人、大土地所有者或种植园奴隶主;中间是小土地所有者、小工厂主、技师和自耕农等;底层是白人契约奴和黑人奴隶美利坚民族的形成殖民地间经济的差异性促进了彼此商品的流通,逐渐形成了统一的市场。
经济的交往也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如哈佛学院。
最早具有民族意识的知识分子,如托马斯•杰斐逊、詹姆斯•麦迪逊、亚历山大•汉密尔顿等;英语逐渐成为他们的共同语言;共同的心理素质。
3.英国与北美殖民地矛盾的激化¨1773年茶叶税法,波士顿倾茶事件¨ 1774年3月始,英国政府接连颁布了5项高压法令(“不可容忍的法令Intolerable Acts”)。
二、美国的建立与初步繁荣(1776-1860年)1.美国独立革命(1775-1783年)The War of American Independence “列克星敦枪声Lexington”和独立战争的爆发(1775年4月19日) Someone fi red the “shot heard round the world”1775年5月10日召开的第二届大陆会议开始招募军队,华盛顿被任命为统一的美利坚军队的总司令托马斯•潘恩于 1776年1月10日发表《常识》Common Sense《独立宣言》与美国的建立1776年7月4日《独立宣言》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 July 4, 1776天赋人权和社会契约论social contract,认为人人生而平等,享有不可剥夺的“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We hold these truths to be self-evident, that 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 that they are endowed by their Creator with certain unalienable rights, that among these are life, liberty, and the pursuit of happiness.” 美国革命通过《独立宣言》以及由此导致的一系列立法,创造了一个全新的国家从邦联到联邦邦联制下的美国《邦联条例》 Article of Confederation (1777)谢斯起义 Rebel of Shays《1787年宪法》Constitution of the Unites States与联邦体制 Federal System的确立1787年5月25日至9月15日在费城召开制宪会议。
美国历史提纲要点
美国历史概论一.名词解释1. 美属北美十三块殖民地:是指英国于1607年至1733年在北美洲大西洋沿岸建立的一系列殖民地。
每个殖民地都建立并发展了自治体制,从属于英国,但相对独立自治,由英王特许,赋予政治自治权利,但不能占据议会席位。
居民大多数是拥有自己土地的独立农民。
这些殖民地最终成为了美利坚合众国独立时的组成部分。
殖民地民族成分十分复杂,经济主要以农业为主,工商业有一定的发展。
处于商业资本主义阶段。
与亚非殖民地不同,殖民地不存在异族统治问题,是英国主权范围的延伸。
2. 五月花号公约:前往北美洲新英格兰殖民地的102名英国清教徒在上岸之前,为了建立一个大家都能受到约束的自治基础,41名成年男子在上岸之前签订了一份公约,这份公约被称为《“五月花号”公约》,签署人立誓创立一个自治团体,这个团体是基于被管理者的同意而成立的,而且将依法而治。
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份重要的政治文献。
这也创立了美洲殖民的主要思想之一,即在同一个社会里的所有公民有自由结合的权利,并可以通过制定对大家都有利的法律来管理自己。
它的意义几乎可以与英国的《大宪章》、美国的《独立宣言》、法国的《人权宣言》等文献相媲美。
美国几百年的根基就建立在这短短的几百字之上,信仰,自愿,自治,法律,法规……这些关键词几乎涵盖了美国立国的基本原则3. 大陆会议:1774年至1789年英属北美十三个殖民地以及后来美利坚合众国的立法机构,共举办了两届。
英属北美十三个殖民地代表会议。
1774年9月5日在费城召开第一届大陆会议。
1775年独立战争爆发后,第二届大陆会议于5月10日在费城召开,通过以武力对抗英国的宣言,建立由华盛顿任总司令的“大陆军”。
从此大陆会议成为革命政权机构。
1776年7月,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成立美利坚合众国。
1781年大陆会议的作用被邦联政府所替代。
4. 独立宣言:《美国独立宣言》,为北美洲十三个英属殖民地宣告自大不列颠王国独立,并宣明此举正当性之文告。
美国文化课程教学大纲要求
美国文化课程教学大纲要求美国文化课程教学大纲要求美国文化课程是一门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美国社会、历史、价值观和习俗的课程。
它的教学大纲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培养跨文化交流能力,并促进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文化意识。
本文将探讨美国文化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并从不同角度分析其意义和影响。
第一部分:美国历史与社会美国文化课程的第一个重要要求是学生对美国历史和社会有深入的了解。
这包括对美国建国历史、宪法和法律体系的研究,以及对美国社会结构、种族和民族关系、教育制度和政治体系的理解。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美国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发展,并从中汲取启示。
第二部分:美国文学与艺术美国文化课程还要求学生研究美国文学和艺术。
这包括对美国经典文学作品、作家和艺术家的研究,以及对美国文学和艺术发展的历史背景的了解。
通过学习美国文学和艺术,学生可以感受到美国文化的独特之处,并从中体会到不同文化之间的共通性和差异性。
第三部分:美国价值观与习俗美国文化课程还要求学生了解美国的价值观和习俗。
这包括对美国价值观的研究,如自由、平等和个人主义,以及对美国习俗和社交规范的了解。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美国社会的行为准则和文化传统,从而增进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第四部分:批判性思维与文化意识美国文化课程还要求学生培养批判性思维和文化意识。
这包括培养学生分析和评估信息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观点的理解和尊重。
通过培养批判性思维和文化意识,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文化背景,并与其他文化进行对话和交流。
美国文化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影响。
首先,它帮助学生了解美国社会和文化的多样性。
通过学习美国的历史、文学和艺术,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美国的多元文化背景,并从中汲取启示。
其次,它培养了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通过学习美国的价值观和习俗,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尊重其他文化的差异,从而促进跨文化交流和合作。
最后,它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文化意识。
美国文化课程教学大纲
美国文化课程教学大纲美国文化课程教学大纲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加快,了解不同国家和文化之间的差异变得越来越重要。
美国作为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其文化对全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因此,在教育领域,学习美国文化已经成为许多学生的必修课。
本文将探讨美国文化课程的教学大纲,以及为什么它对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跨文化交流至关重要。
一、课程目标美国文化课程的目标是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美国的历史、价值观、社会制度、艺术和文学等方面。
通过学习美国文化,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美国人民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进而培养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1. 历史:美国文化课程将介绍美国的历史发展,从殖民地时期到独立战争、内战、世界大战和现代社会。
学生将学习美国的重要历史事件、人物和影响。
2. 政治与制度:学生将了解美国政治体系的组成和运作方式,包括三权分立、选举制度、联邦制度等。
此外,他们还将学习美国的法律体系和宪法。
3. 社会价值观:美国文化课程将探讨美国人民的核心价值观,如自由、平等、个人主义和多元文化。
学生将了解这些价值观如何影响美国社会的各个方面。
4. 文学与艺术:学生将研究美国文学和艺术的重要作品和代表人物。
通过阅读和分析文学作品,他们将了解美国文学的发展和主题。
此外,学生还将探索美国的音乐、电影和绘画等艺术形式。
5. 大众文化:学生将研究美国的大众文化现象,如流行音乐、电视节目、体育等。
他们将了解这些文化现象如何反映了美国社会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课程目标,美国文化课程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
除了传统的课堂讲授和书本阅读,学生还将参观博物馆、艺术展览和历史遗迹,以亲身体验美国文化的魅力。
此外,学生还将进行小组讨论、研究项目和演讲等活动,以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四、评估方式美国文化课程的评估方式多样化,旨在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评估方式包括书面考试、口头演讲、研究论文和小组项目等。
通过这些评估方式,教师能够了解学生对美国文化的理解程度和应用能力。
第13课《美国的诞生》学习提纲
第13课《美国的诞生》
【学习目标】
了解英国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建立了十三个殖民地,英国对殖民地经济发展的压制,来克星顿的枪声,华盛顿,《独立宣言》的发表,萨拉托加战役,1787年宪法等基本史实,掌握美国诞生的概况。
【学习重难点】
1、学习重点:美国独立战争的起因。
美国诞生的过程。
2、学习难点:美利坚民族的形成和美国独立战争的性质。
【学习方法】
1、 通过表格、知识网络等形式,自主,合作复习。
2、 将相关知识清晰的标记在课本上。
要求及标注问题,又标注答案。
【知识结构图】
美利坚 1、美洲的土著居民是_____________。
民族 2、17世纪初,美国在北美的殖民地已经有_____个。
形成 3、18世纪中期,北美经济有了一定发展,_________民族形成。
1、思考:美国独立战争原因。
(1)导火线: (2)开始标志: (3)诞生的标志: (4)《独立宣言》的内容、影响 (5)转折: (6)结束标志: (7)起止时间
(8)思考:美国独立战争性质。
3 、美国独立战争意义。
4、1787宪法的内容
【合作探究】
1、美国独立战争胜利的原因。
2、华盛顿的贡献 2、经过。
《美国社会与文化》教学大纲
《美国社会与文化》教学大纲张立新编写英语专业课程教学大纲812 目录前言 (813)一、概述 (813)二、课程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813)三、教学基本内容及学时分配: (813)Chapter One Geography (816)Chapter Two History (818)Chapter Three The Government (821)四、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822)美国社会与文化前言一、概述《美国社会与文化》课是英语专业(本科)的一门专业选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美国的历史、地理、社会、经济、政治、教育、宗教、体育等方面的情况及其文化传统,使学生对这些国家有进一步的了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方法。
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和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扩大学生的文化知识面,促进英语语言的学习和应用。
二、课程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介绍美国的地理概貌、历史背景、政治制度、经济概况、科学技术、文化传统、体育娱乐、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及社会生活的基本生活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有助于学生了解美利坚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及生活方式,掌握美国的地理特征、重大历史事件和政治经济制度;更好地掌握和运用英语语言,加深对语言和文化的理解,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提高分析和评价能力,达到扩大知识面、巩固和提高英语水平之目的。
能够运用图书馆、互联网和工具书查找教材上没有、不够详尽或当前发生的各种相关资料;熟练地运用英语表达所掌握的知识。
正确认识课程的性质、任务及其研究对象。
全面了解课程的体系、结构,对美国社会与文化有一个总体的把握。
对美国的历史和现状有一般性的了解;对美国的政治制度和教育制度有较好的认识;不断提高阅读能力,尤其提高社会科学英语书籍的阅读能力。
三、教学基本内容及学时分配:Chapter One Geography 7课时1.THE LAND2.THE CLIMATE3.THE VEGETATION4.THE SOILS5.TH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1)NEW ENGLAND2)MIDDLE ATLANTIC3)THE SOUTH4)THE MIDWEST5)THE SOUTHWEST6)THE WEST6.THE FRONTIER SPIRITChapter Two History7课时1.NATIVE AMERICANS2.THE NEW SETTLEMENTS3.THE FOUNDING OF THE NATION4.THE WAR BETWEEN THE BROTHERS813英语专业课程教学大纲814 5.THE GILDED TIMES6.THE REFORM7.WORLD WAR ONE8.THE HARDEST TIMES9.WORLD WAR II10.THE COLD WAR11.THE ONLY POWERChapter Three The Government 7课时1.THE CONSTITUTION2.BILL OF RIGHTS3.LEGISLATIVE BRANCH4.EXECUTIVE BRANCH5.JUDICIAL BRANCH6.THE PRESIDENCY7.POLITICAL PARTIES AND ELECTIONSChapter Four Culture 10课时1.SPORTS1).BASEBALL2).BASKETBALL2. MOVIES3. MUSIC1).POP MUSIC2).JAZZ3).ROCK AND ROLL AND COUNTRY4.THE MEDIA1).NEWSPAPERS2).MAGAZINES3). RADIO4).TELEVISION5.Cities with the Largest Population 19946.National Flag and National Anthem7. ATTS1).The Globalization of Art2).What Is An American Artist?3).The Impact of Electronic Media4).The Changing Nature of Public Art5).The Expanded Role of the MuseumChapter Five Education5课时1.MANY CHOICESCATION, A LOCAL MATTER3.CHANGING STANDARDS4.LOCIAL ISSUES IN AMERICAN SCHOOLS美国社会与文化5.A SNAPSHOT OF AMERICAN HIGHER EDUCATION6.LIBERAL OR VOCATIONAL EDUCATION?共计 36课时具体内容;815英语专业课程教学大纲816Chapter One Geography1.THE LANDThe main land features of the United States tend to extend north-south across the country . Theinterior of the country is a vast lowland that stretches from the Gulf of Mexico to the Canadian border and then on to Alaska. It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different regions--the Atlantic and Gulf coastal plains, the interior lowland and the Canadian Shield(地盾).The Atlantic and Gulf coastal plains reach north along the east coast of the United States as far as the southern New England. These low plains extend well out under the ocean surface to form a continental shelf, which in places extends as much as 400 kilometers beyond the shore.Northward is the interior lowland. This region is covered with a deep series of rocks, which are generally quite flat; mostly resulted from the local erosion or, in the North, of glacial debris of the Ice Age.2.THE CLIMATEClimatic patterns are a result of the interaction of three geographic controls. The first is latitude(纬度). The second control is based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d and water. Land tends to heat and cool more rapidly than water,places far from large bodies of water experience greater seasonal extremes of temperature than do coastal communities. Parts of the northern Great Plains experience annual temperature ranges close to 65°C; annual differences of as much as 100°C (from 50°C to -50°C) have been recorded in some locations.The western coast of continents is in the mid-latitudes. These locations have smaller temperature ranges as a result of what is called a maritime(海上) influence. Summer and winter extremes are moderated (温和)by the movement onshore of westerly wind systems from the ocean. Horizontal and vertical(垂直)ocean currents minimize seasonal variations in the surface temperature of the water. The moderated water temperature serves to reduce temperature extremes in the air above the surface.3.THE VEGETATIONFor most of the inhabited portions of America today, The "natural" vegetation is seldom found now. In the Southeast, for example, the original mixed broadleaf and needleleaf forests were cut and replaced by the economically more important needleleaf forests. The grasses of the plains and prairies are mostly European imports. Their native American forests are gone either because they offered an inferior grass for farm animals or because they could not withstand the invading of modern humanity and its imported weeds. Most of what climax vegetation remains is in the West and North.4.THE SOILSMost soils of the major agricultural zones of the eastern United States are moderately to strongly acidic(酸性). Lime(石灰)must be added periodically to neutralize that acidity before these soils can be used to produce most row crops.The U.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has developed a soil classification system that indicates the most important soil types for an area of the country. Aridisols,(旱成土)found mostly in the Southwest, gain their name from arid. These soils of dry climates are low in organic content and have little agricultural value. Spodosols(灰土)generally develop in cool, moist climates, although they are found in northern美国社会与文化Florida. They are quite acidic and low in nutrients(有营养的), and are of agricultural value only for acid-loving crops. Tundra soils, which also have little agricultural value, are associated with a cold, moist climate such as Alaska. The soil is shallow, and with a subsurface of frozen ground. Highland soils, found in West Virginia, Utah, and Alaska, are little developed and agriculturally worthless.5.TH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New England, made up of Maine, New Hampshire, Vermont, Massachusetts, Connecticut, and Rhode Island.The Middle Atlantic, comprising New York, New Jersey, Pennsylvania, Delaware, and Maryland.The South, which runs from Virginia south to Florida and west as far as central Texas. This region also includes West Virginia, Kentucky, Tennessee, North Carolina, South Carolina, Georgia, Alabama, Mississippi, Arkansas, Louisiana, and parts of Missouri and Oklahoma.The Midwest, a broad collection of states sweeping westward from Ohio to Nebraska and including Michigan, Indiana, Wisconsin, Illinois, Minnesota, Iowa, parts of Missouri, North Dakota, South Dakota, Kansas, and eastern Colorado.The Southwest, made up of western Texas, portions of Oklahoma, New Mexico, Arizona, Nevada, and the southern interior part of California.The West, comprising Colorado, Wyoming, Montana, Utah, California, Nevada, Idaho, Oregon, Washington, Alaska, and Hawaii.817英语专业课程教学大纲818Chapter Two History1.NATIVE AMERICANSThe first American immigrants, beginning more than 20,000 years ago, were hunters and theirfamilies following animal herds from Asia to North America, across a land bridge where the Bering Strait is today. When Spain's Christopher Columbus "discovered" the New World in 1492, about 1.5 million Native Americans lived in what is now the continental United States, although estimates of the number vary greatly. Mistaking the place where he landed -- San Salvador(圣萨尔瓦多)in the Bahamas -- for the Indies, Columbus called the Native Americans "Indians."2.THE NEW SETTLEMENTSThe first successful English colony was founded at Jamestown, Virginia, in 1607. A few years later, English Puritans came to America to escape religious persecution(迫害) for their opposition to the Church of England. In 1620, the Puritans founded Plymouth Colony in what later became Massachusetts. Plymouth was the second permanent British settlement in North America and the first in New England.3.THE FOUNDING OF THE NATIONIn essence, the Constitution showed Americans' fear of excessive central power by dividing government into three branches -- legislative (Congress), executive (the president and the federal agencies), and judicial (the federal courts) -- and by including 10 amendments(补充) known as the Bill of Rights to safeguard individual liberties. Continued uneasiness about the accumulation of power manifested itself in the differing political philosophies of two towering figures from the Revolutionary period. George Washington, the war's military hero and the first U.S. president, headed a party favoring a strong president and central government; Thomas Jefferson, the principal author of the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 headed a party preferring to give more power to the states, on the theory that they would be more accountable to the people.4.THE WAR BETWEEN THE BROTHERSIn the first quarter of the 19th century, the frontier of settlement moved west to the Mississippi River and beyond. In 1828 Andrew Jackson became the first "outsider" elected president: a man from the frontier state of Tennessee, born into a poor family and outside the cultural traditions of the Atlantic seaboard.Although on the surface the Jacksonian Era was one of optimism and energy, the young nation was entangled(卷入)in a contradiction. The ringing words of the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 "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 were meaningless for 1.5 million slaves. In 1820 southern and northern politicians debated the question of whether slavery would be legal in the western territories. Congress reached a compromise: Slavery was permitted in the new state of Missouri and the Arkansas Territory but barred everywhere west and north of Missouri. The outcome of the Mexican War of 1846-48 brought more territory into American hands -- and with it the issue of whether to extend slavery. Another compromise, in 1850, admitted California as a free state, with the citizens of Utah and New Mexico being allowed to decide whether they wanted slavery within their borders or not (they did not).5.THE GILDED TIMESAbraham Lincoln was assassinated in 1865, depriving America of a leader uniquely qualified by background and temperament to heal the wounds left by the Civil War. His successor, Andrew Johnson,美国社会与文化was a southerner who had remained loyal to the Union during the war. Northern members of Johnson's own party (Republican) set in motion a process to remove him from office for his weakness toward former Confederates. Johnson's removeal was an important victory for the principle of separation of powers: A president should not be removed from office because Congress disagrees with his policies, but only if he has committed, in the words of the Constitution, "treason, bribery, or other high crimes and misdemeanors(行为不规)."6.THE REFORMWhile Americans were venturing(冒险) abroad, they were also taking a fresh look at social problems at home. Despite the signs of prosperity, up to half of all industrial workers still lived in poverty. New York, Boston, Chicago, and San Francisco could be proud of their museums, universities, and public libraries -- and ashamed of their slums. The prevailing economic dogma(教义) had been laissez faire(自由竞争): let the government interfere with commerce as little as possible. About 1900 the Progressive Movement arose to reform society and individuals through government action. The movement's supporters were primarily economists, sociologists, technicians, and civil servants who sought scientific, cost-effective solutions to political problems.7.WORLD WAR ONEWhen World War I erupted in Europe in 1914, President Woodrow Wilson urged a policy of strict American neutrality(中立). Germany's declaration of unrestricted submarine warfare against all ships bound for Allied ports undermined(削弱) that position. When Congress declared war on Germany in 1917, the American army was a force of only 200,000 soldiers. Millions of men had to be drafted, trained, and shipped across the submarine-infested(充满) Atlantic. A full year passed before the U.S. Army was ready to make a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to the war effort.By the fall of 1918, Germany's position had become hopeless. Its armies were retreating in the face of a relentless American buildup. In October Germany asked for peace, and an armistice(停火) was declared on November 11. In 1919 Wilson himself went to Versailles(凡尔塞) to help draft the peace treaty. Although he was cheered by crowds in the Allied capitals, at home his international outlook was less popular. His idea of a League of Nations was included in the Treaty of Versailles, but the U.S. Senate did not ratify(支持) the treaty, and the United States did not participate in the league.8.THE HARDEST TIMESBy 1932 thousands of American banks and over 100,000 businesses had failed. Industrial production was cut in half, wages had decreased 60 percent, and one out of every four workers was unemployed. That year Franklin D. Roosevelt was elected president on the platform of "a New Deal for the American people."9.WORLD WAR IIAgain neutrality was the initial American response to the outbreak of war in Europe in 1939. But the bombing of Pearl Harbor naval base in Hawaii by the Japanese in December 1941 brought the United States into the war, first against Japan and then against its allies, Germany and Italy.American, British, and Soviet war planners agreed to concentrate on defeating Germany first. British and American forces landed in North Africa in November 1942, proceeded to Sicily and the Italian mainland in 1943, and liberated Rome on June 4, 1944. Two days later -- D-Day -- Allied forces landed in Normandy. Paris was liberated on August 24, and by September American units had crossed the German border. The Germans finally surrendered on May 5, 1945.819英语专业课程教学大纲820 10.THE COLD WARA new international congress, the United Nations, came into being after the war, and this time theUnited States joined. Soon tensions developed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and its wartime ally the Soviet Union. Although Soviet leader Joseph Stalin had promised to support free elections in all the liberated nations of Europe, Soviet forces imposed Communist governments in eastern Europe. Germany became a divided country, with a western zone under joint British, French, and American occupation and an eastern zone under Soviet occupation. In the spring of 1948 the Soviets sealed off (围困)West Berlin in an attempt to starve the isolated city into submission. The western powers responded with a massive airlift of food and fuel until the Soviets lifted the blockade in May 1949. A month earlier the United States had allied with Belgium, Canada, Denmark, France, Iceland, Italy, Luxembourg, the Netherlands, Norway, Portugal, and the United Kingdom to form the 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 (NATO)(北约).11.THE ONLY POWERAfter World War II the presidency had alternated between Democrats and Republicans, but, for the most part, Democrats had held majorities in the Congress -- in both the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 and the Senate. A string of 26 consecutive years of Democratic control was broken in 1980, when the Republicans gained a majority in the Senate; at the same time, Republican Ronald Reagan was elected president. This change marked the onset of a volatility(挥发性) that has characterized American voting patterns ever since.美国社会与文化 Chapter Three The Government1.THE CONSTITUTIONThe Articles of Confederation failed as a governing document for the United States because the states did not cooperate as expected. When it came time to pay wages to the national army or the war debt to France, some states refused to contribute. To cure this weakness, the congress asked each state to send a delegate to a convention. The so-called Constitutional Convention met in Philadelphia in May of 1787, with George Washington presiding.2.BILL OF RIGHTSThe Constitution written in Philadelphia in 1787 could not go into effect until it was ratified by a majority of citizens in at least 9 of the then 13 U.S. states. During this ratification process, misgivings arose. Many citizens felt uneasy because the document failed to explicitly guarantee the rights of individuals. The desired language was added in 10 amendments to the Constitution, collectively known as the Bill of Rights.3.LEGISLATIVE BRANCHThe legislative branch -- the Congress -- is made up of elected representatives from each of the 50 states. It is the only branch of U.S. government that can make federal laws, levy federal taxes, declare war, and put foreign treaties into effect.Members of the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 are elected to two-year terms. Each member represents a district in his or her home state. The number of districts is determined by a census, which is conducted every 10 years. The most populous states are allowed more representatives than the smaller ones, some of which have only one. In all, there are 435 representatives in the House.Senators are elected to six-year terms. Each state has two senators, regardless of population. Senators' terms are staggered, so that one-third of the Senate stands for election every two years. There are 100 senators.4.EXECUTIVE BRANCHThe chief executive of the United States is the president, who together with the vice president is elected to a four-year term. As a result of a constitutional amendment that went into effect in 1951, a president may be elected to only two terms. Other than succeeding a president who dies or is disabled, the vice president's only official duty is presiding over the Senate. The vice president may vote in the Senate only to break a tie.5.JUDICIAL BRANCHThe judicial branch is headed by the U.S. Supreme Court, which is the only court specifically created by the Constitution. In addition, Congress has established 13 federal courts of appeals and, below them, about 95 federal district courts. The Supreme Court meets in Washington, D.C., and the other federal courts are located in cities throughout the United States. Federal judges are appointed for life or until they retire voluntarily; they can be removed from office only via a laborious process of impeachment and trial in the Congress.6.THE PRESIDENCY7.POLITICAL PARTIES AND ELECTIONSAmericans regularly exercise their democratic rights by voting in elections and by participating in821英语专业课程教学大纲political parties and election campaigns. Today, there are two major political part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Democratic and the Republican. The Democratic Party evolved from the party of Thomas Jefferson, formed before 1800. The Republican Party was established in the 1850s by Abraham Lincoln and others who opposed the expansion of slavery into new states then being admitted to the Union.Chapter Four Culture1.SPORTS2. MOVIES3. MUSIC4.THE MEDIA5.Cities with the Largest Population 19946.National Flag and National Anthem7. ATTSChapter Five Education1.MANY CHOICESCATION, A LOCAL MATTER3.CHANGING STANDARDS4.LOCIAL ISSUES IN AMERICAN SCHOOLS5.A SNAPSHOT OF AMERICAN HIGHER EDUCATION6.LIBERAL OR VOCATIONAL EDUCATION?四、教材及主要参考书[1] 张奎武. 英美概况. 吉林: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3月[2] 王恩铭. 美国社会与文化.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2003年6月[3] 周宝娣. 主要英语国家概况.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4] Ethel Tiersky ad Martin, Tiersky,The U.S.A.Customs and Institutions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Regent, 1990822。
《美国史》教学大纲
美国史教学大纲一、说明(一)课程性质美国史是一门面向历史专业学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该课是世界通史和国别史的一个重要部分,对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具有巨大作用。
(二)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美国的整个发展历程、美国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所作的贡献及美国在发展经济方面所积累的经验。
(三)教学内容美国史是讲授美利坚合众国从殖民地成长为超级大国的历史。
本课以政治和经济线索为纲,依时间顺序着重阐述美国经济、政治制度、政策法令和社会等方面的内容,揭示美国历史的发展规律,使学生了解美国的整个发展历程及美国在近现代世界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四)教学时数本课程为一学期,36学时。
(五)教学方式在具体教学中,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讨论为辅。
把教师讲授、学生讨论和论文写作多种方式结合起来。
二、本文第一章英属北美的建立与发展教学要点:英属北美殖民地的政治制度经济的发展统一的民族市场的形成教学时数:3学时。
教学内容:第一节英属北美殖民地的建立1. 西班牙、荷兰和法国等国在北美的殖民活动2. 英属北美殖民地建立的经过第二节英属北美殖民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1. 殖民地的政治制度2. 经济的发展和统一的民族市场的形成3. 民族文化与启蒙运动考核:1. 识记英属北美殖民地的政治制度。
2. 识记英属北美殖民地经济的发展和统一的民族市场的形成第二章独立革命教学要点:《独立宣言》1787年宪法联邦政府的建立教学时数:6学时。
教学内容:第一节冲突的开始1. 英国的高压政策2. 反英运动的高涨第二节走向革命和独立1. 大陆会议和《独立宣言》2. 战争进程3. 从邦联到联邦4. 1787年宪法的制定和美利坚合众国的建立考核:1.识记《独立宣言》和革命进程。
2.识记1787年宪法的内容并对宪法作出评价。
第三章美国的初步发展教学要点:杰斐逊的民主政治第二次对英战争西进运动与领土开拓南北战争南方重建教学时数:6学时。
教学内容:第一节建国初期的内政外交l. 汉密尔顿的经济政策2. 独立的中立外交3. 杰斐逊的民主政治第二节第二次对英战争1. 战争的起因和进程2. 战争对美国的影响第三节西进运动与领土开拓1. 购买佛罗里达2. 中西部和远西部的取得第四节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资产阶级民主的扩大1. 工业革命和南部种植园经济2. 杰克逊民主第五节内战与重建1. 战前的几次妥协重建的结果及地位2. 堪萨斯内战3. 内战进程与内战的历史地位4. 南方重建重建的结果考核:1. 识记杰斐逊的民主政治。
11c《美国史》教学大纲new
11c《美国史》教学大纲new华东师范大学本科专业课程大纲课程名称:《美国史》(American History)课程性质:专业选修一、课程目的、任务:课程以专题透视为经,以纵向演绎为纬,针对美国历史演进各时期重大发展的内容、特点及成因,进行阐述和分析。
期望通过此课程的学习,能对400年来美国从一个落后殖民地跻身世界头号强国的历程以及伴随其间的诸多成败得失,形成一个比较明晰的、辨证的认识,提高对于美国社会、文化、政治、外交等历史和现实问题的观察力和辨析力。
二、课程内容:美国是当今世界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然其历史短暂,发展迅速。
本课程拟在讲述美国从殖民地跃为世界超级大国的历史进程基础上,着力分析美国崛起之因,揭示“美国是发展道路”的某些特点,从而加深对美国历史和现状的认识。
三、教学方式与实践环节特色:讲述为主,并结合适当的课堂讨论四、教材及主要参考书:教材:余志森编著:《美国史纲:从殖民地到超级大国》,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参考书:李剑鸣著:《美国的奠基时代》(“美国通史”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张友伦主编:《美国的独立和初步繁荣》(“美国通史”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丁则民主编:《美国内战与镀金时代》,(“美国通史”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余志森主编:《崛起和扩张的年代》,(“美国通史”第4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刘绪贻主编:《富兰克林·D·罗斯福时代》(“美国通史”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刘绪贻主编:《战后美国史》,(“美国通史”第6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何顺果著:《美国边疆史:西部开发模式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邓蜀生:《世代悲欢“美国梦”——美国移民历程及种族矛盾》,中国社科2001年;张友伦等:《美国历史上的社会运动和政府改革》,天津教育出版社1992年;庄锡昌著:《二十世纪的美国文化》,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陆镜生编著:《美国人权政治──理论和实践的历史考察》,当代世界出版社1997年;托克维尔著:《论美国的民主》,商务印书馆1988年;汉密尔顿、杰伊、麦迪逊:《联邦党人文集》,商务1980年;塞缪尔·莫里森等:《美利坚共和国的成长》,天津人民出版社;查尔斯·比尔德等著:《美国文明的兴起》,商务印书馆1991年;康马杰著:《美国精神》,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纳尔逊·布莱克:《美国社会生活与思想史》(下册),商务印书馆1997年。
美国历史及现状教学大纲
美国历史及现状教学大纲引言:本教学大纲旨在介绍美国历史及现状的相关知识,并指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以提高学生对美国历史和现状的认识和理解。
本大纲结合了美国历史发展的重要事件和现实问题,旨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全球意识。
一、课程目标1. 熟悉美国历史的重要事件和发展进程;2. 了解美国现况及其在全球中的地位;3. 培养批判性思维,分析美国历史和现状的原因和后果;4.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和全球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美国历史概述a. 殖民时期(1607-1776年)- 早期殖民地的建立- 波士顿茶叶事件与独立战争- 1776年独立宣言的签署b. 建国及其宪法(1776-1865年)- 1787年宪法的制定- 奴隶制度与南北战争- 1865年废奴宣言的颁布c. 工业化与西进运动(1865-1945年)- 工业革命的兴起和城市化进程- 19世纪末的西进运动及对原住民的影响 - 第一次世界大战及1929年经济危机d. 冷战与美国的全球角色(1945年至今)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冷战- 美国在全球中的领导地位- 当代美国社会与政治现状2. 美国社会与文化a. 种族与文化多样性- 种族关系与移民潮- 多元文化对美国社会的影响b. 性别与性别平等- 妇女权益的发展和性别平等运动- 当代美国的性别平等问题c. 宗教与价值观- 宗教自由的历史和宗教在社会中的地位 - 不同宗教信仰对美国社会的影响3. 美国政治体系与选举制度a. 美国联邦政府的构成及分权原则- 行政、立法和司法部门的职责与互动 - 联邦政府与各州政府的关系b. 选举制度与民主原则- 总统与国会选举的运作方式- 公民参与和选民权益的保障4. 美国经济与全球化a. 美国经济发展的特点与挑战- 工业革命及经济增长的历程- 当代美国经济面临的问题b. 全球化与美国- 贸易与国际关系- 美国在全球经济中的角色和影响三、教学方法与评价1. 教学方法- 讲授与讨论相结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引导学生进行分组或小组讨论,分享观点和展示成果;- 使用多媒体和课堂案例分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美国历史简要大纲
美国历史简要大纲第一章美洲殖民地人们的早期生活。
A.The Age of Exploration The English Colonies 两个主要的1. Jamestown in Virginia in the South2. Massachusetts Bay Colony in Massachusetts in the NorthB.Virginia at Jamestown 的主要事件1.建立于1607 年4月26日(这篇outline中的时间顺序最好记一下,因为sat 2似乎很喜欢考顺序题,而且有个最基本的时间概念对学历史的感觉很重要)一个名字嚣张的叫London Company 的股份制公司(Joint-Stock)投资了它2. Captain John Smith, led the colony. 但是他太笨了,被印第安人给抓了。
但是又被印第安的一位女生, Pocahontas给救了3. Jamestown的地理位置选得不好,而且第一批去的人(settlers)缺乏种田经验,玩过帝国的人都知道,种田对国家的补给是很重要的。
所以结果饿死了好多人,在此存亡时刻,他出现了....4. 1619,John Rolfe introduced West Indian tobacco plants. tobacco(烟草) 给jamestown 注入了新的活力。
出口烟草成了他们的主要经济来源。
5. London Company的日子其实一直不好过,即使jamestown可以卖烟草,但是London Company 赚的钱还是很少,为了解决招商引资的问题,他们决定做出了决定。
你去美国那边可以自己建政府!叫区域自制。
类似于自治区。
于是,1619年,House of Burgesses, 建立了(这种英文不知道怎么翻译,也没必要翻译)。
它是first representative government in the New World.6. 1675, 一个叫Nathaniel Beacon 发起了个rebellion against Governor Berkeley. 史称Beacon Rebellion. 主要原因是官员Berkeley“清剿”“印匪”工作不利,导致Beacon自己领导了一个500人的军队去“清剿”印第安人(美国教材也习惯性叫他们Native America)。
美国史课程教学大纲
《美国史》课程教学大纲一、教师或教学团队信息二、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中文):美国史课程名称(英文):An Introduction to American History课程类别:□通识必修课□通识选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方向课专业拓展课□实践性环节课程性质*: 学术知识性□方法技能性□研究探索性□实践体验性课程代码:周学时:2总学时:32 学分: 2先修课程:英美概况授课对象:英语专业本科三年级学生三、课程简介本课程是英语专业选修课。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们将对美国的历史、文化、经济和政治有一个总体上的了解,使其能够提高英语语言学习、理解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本课程包括介绍美国历史的14章节,覆盖美国起源、建国、民族发展以及当今社会状况等史实。
本课程以历史重大事件为经,以历史人物为纬,全面介绍美国的历史风貌。
四、课程目标本课程讲授美国历史文化背景,重点学习历史词汇、历史掌故、历史事件和社会思潮,拓展英语专业学生的阅读面,培养他们阅读英美历史文化原著,提高人文知识素养,形成良好的思辨能力。
五、教学内容与进度安排第一章:The Origin of US(美国的起源)1. 课时:22. 讲授美国第一民族印第安人历史早期的生活与文化。
重点:印第安人的起源以及他们的生活方式。
难点:印第安人文化的重要事件3. 学生学习任务:学习美国历史教材,阅读美国印第安人历史文本4. 教学方法文本阅读、PPT展示、集体讨论、师生互动5. 课外学习要求阅读教材第一章,William T. Hagan,, American Indians(third edition),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3, Chapter 1, 2;预习第二章第二章The Development of New England(新英格兰的建立)1. 课时:22. 讲授新英格兰清教徒早期的生活与文化。
《历史视野下的美国文化》课程教学大纲
To Pursue Liberal Education Ideology,
To Follow Clear-cut Chronological Order,
To Present Vicissitudes of American History,
To Explore Significant Influential Figures and Events,
2学时
2学时
10.7
Chapter 11.
2学时
2学时
11.3
Chapter 12.
2学时
2学时
12.4
Chapter 13.
2学时
2学时
13.4
Chapter 14.
2学时
2学时
14.3
Chapter 15.
2学时
2学时
15.3
考试
Examination
2学时
2学时
讨论及论文Discussion and Paper
课程教学大纲(CourseSyllabus)
*学习目标
(Learning Outcomes)
追求以史为鉴、批判思维的通识理念
把握条理明晰、疏朗有致的时间脉络
梳理跌宕起伏、瞬息万变的美国历史
开掘影响深远、意义非凡的重大事件
展现唇枪舌剑、针锋相对的观点碰撞
激发拓展视野、开阔眼界的社会思考
提供醍醐灌顶、豁然开朗的文化启迪
课程性质
(Course Type)
通识教育(Liberal Education)
授课对象
(Target Audience)
专业不限(Unlimited)
授课语言
《美国历史及现状》教学大纲
《美国历史及现状》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中文名称:美国历史及现状2、课程类别:任选3、适用专业:历史学4、课程地位:一般课程5、总学时:24学时6、总学分:17、先修课程:二、课程目标本课程主要讲授美国历史的基本知识,对一些重大事件做比较深入的分析和讲解。
由于课时有限,课程内容一方面不得不侧重于对早期美国历史的讲述,另一方面也尽可能兼顾对美国现状的介绍。
本课程的开设,旨在使学生了解美国历史的基本线索和发展特点,同时也培养学生对美国历史的学习和研究兴趣。
三、课程内容第一章美国的地理环境和历史发展特点(4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以下内容:美国地理环境的基本概况,包括地形地貌、河流与湖泊、气候特征;领土来历;美国历史时期的划分;美国历史的发展特点。
第一节美国的地理环境一、地形地貌二、河流、湖泊三、气候四、自然资源五、领土来历第二节美国历史的基本线索一、美国历史时期的划分二、美国历史的发展特点(一)年轻、快速、富有活力的资本主义强国(二)外来移民持续不断、居民流动性大、社会文化呈多元发展的国家(三)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四)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的典型国家(五)强权政治的典型国家第二章新旧世界的汇合和北美殖民地的建立(4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主要讲述15-16世纪美洲、欧洲社会的对比状况,地理大发现与新旧世界汇合的结果,使学生认识北美13个殖民地建立的世界大背景;在此基础上着重讲述并要求学生了解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的建立过程、建立特点以及殖民地的社会状况。
第一节新旧世界的汇合一、15-16前夕的美洲(一)美洲土著居民的由来(二)北美印第安人的社会文化状况二、15-16前夕的欧洲(一)政治方面(二)经济方面(三)文化方面三、地理大发现与新旧世界的汇合(一)地理大发现及其动因(二)哥伦布到达美洲(三)新旧世界的汇合及其后果第二节英属北美殖民地的建立一、英国殖民扩张条件的成熟(一)政治方面(二)经济方面(三)宗教方面(四)社会生活方面二、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的建立(一)建立的特点(二)建立的过程三、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的社会状况(一)切萨皮克湾与新英格兰社会的差异(二)社会生活状况第三章美国革命与美利坚合众国的建立(4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以下内容:英国与北美13个殖民地矛盾的激化过程与美国革命爆发的必然性,美国革命的基本过程和特点,从邦联到联邦的转变过程,联邦宪法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及其对它的评价,联邦党政府及其经济财政政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的历史与文化》阅读材料1
第1周课程介绍及作业写作规范
第一编宗教与美国的政治与社会2
第2周欧洲宗教改革、发现新大陆与移民美洲(上)阅读材料:
1、德尼兹.加亚尔等:《欧洲史》(法国),海南出版社,2000年11月。
阅读:199-228页;374-385。
2、(美)道格拉斯·F·凯利:《自由的崛起:16-18世纪,加尔文主义和五个政府的形成》阅读:第4章加尔文主义在英格兰:清教徒的奋斗与果实
第3周欧洲宗教改革、发现新大陆与移民美洲(下)阅读材料:
1、(美)道格拉斯·F·凯利:《自由的崛起:16-18世纪,加尔文主义和五个政府的形成》阅读:第5章加尔文主义与北美殖民地政府
2、马克斯·韦伯(德国):《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三联书店1992年第四次发行。
阅读1-121页。
3、《阿兹特克:太阳与血的民族》
阅读:任选100页。
4、霍华德·津恩著:《美国人民的历史》
阅读:第一章,第1-21页。
第4周宗教与美国政治与生活
1、威廉·L.德威尔著,《美国的陪审团》。
阅读:第100-134页
2、艾伦·D·赫茨克:《在华盛顿代表上帝—宗教游说在美国政体中的作用》
阅读:1-44页。
3、董小川:20世纪美国宗教与政治
阅读:第三章公民--世俗民众与宗教信徒
4、《进化论在美国150年_兼谈宗教与科学》
5、《美国西雅图宗教田野考察记》
6、、视频:《美国的故事》
第二编美国的国家体制与民主制度
第5周从独立战争到制宪会议
1、托克维尔著,董果良译:《论美国的民主》,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第1-108页。
1作者:《书名》,出版社及出版时间,第……页。
2
2、伯恩斯等著,吴爱民等译:《民治政府:美国的政治与政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第3-56页。
3、《美国赖以立国的文本》。
阅读:第1-62页。
4、林达:《近距离看美国之四:如彗星划过夜空》。
阅读:1-113页。
第6周美国国家体制遭遇的挑战
1、(美)迈克尔·特拉切曼著:《34座里程碑:造就美国的34次判决》
阅读:第一章Chapter1 联邦最高法院何以“最高”: 1.马伯里V.麦迪逊
第八章26.美国V.尼克松
2、基辛格:《基辛格——大国博弈的背后》
阅读:第95-116页;137-172页。
第7周谁统治美国?
1、霍华德·津恩著:《美国人民的历史》
阅读:第三章
2、《谁统治美国》
阅读:第11-34页;121-162页。
3、(美)迈克尔·特拉切曼著:《34座里程碑:造就美国的34次判决》
阅读:Chapter 9 言论能够自由到什么程度?
4、[美]埃里克.方纳:《美国自由的故事》
第8周美国与中国
1、费正清:《美国与中国》(第四版)(任选200页).
2、基辛格:《论中国》(任选200页,无电子书)
3、华庆昭:《从雅尔塔到板门店:美国与中、苏、英(1945-1953)》
第三编美国的发展与变革
第9周美国建国之初的道路问题及美国的商界精英
1、乔纳森·休斯等著:《美国经济史》,第244-271页。
美国商界的精英人物:洛克菲勒与乔布斯
2、《洛克菲勒日记》,任选200页。
3、《乔布斯传》,任选200页。
第10周不断向西扩展的边疆与内战
1、霍华德·津恩著:《美国人民的历史》
阅读:第二章、第九章、第十章
2、视频:《西进运动》
第11周奴隶制与内战
1、电影:《飘》
2、提交期末大作业电子稿(2014年5月6日)
第12周期末大作业讨论
一、要求:
1、读后感的注释是必不可少的,格式如下:
书籍作者:《书名》,出版社及出版时间,第……页。
论文作者:《论文名》,《期刊名》,年代,第……期。
2、读后感要有明确的观点,以问题为导向,以客观的态度分析;可以讨论一系列的有相关性的问题,层层递进;也可以把没有相关性的问题,分成几个部分讨论。
避免写成叙述式的:简单介绍时间、地点、人物。
3、文字简洁明确,段落不要过长。
4、要求原创,杜绝抄袭。
5、字数2500字至10000字。
二、参加讨论的同学请到助教处报名,名额有限,请尽快报名
第13周美国的种族问题
1、阅读:托马斯·索威尔著《美国种族简史》任选200页。
2、阅读:林达著:《近距离看美国之三:我也有一个梦想》任选200页。
3、《美国华人史》任选200页。
第四编美国的教育、财富分配与社会问题
第14周美国人的生活与毒品
1、《谁统治美国》
阅读:第11-34页;121-162页。
2、《大麻的疯狂》,任选200页。
第15周美国与中国教育制度比较
1、《哈佛修炼:亲历肯尼迪政治学院》任选200页。
2、薛涌:《精英的阶梯——美国教育考查》,任选200页。
第16周美国六十年代的反正统文化运动
《愤怒之爱——六十年代美国学生运动史》,任选200页。
《破坏性的一代——对六十年代的再思考》,任选200页。
《梦想与梦魔——六十年代给下层阶级留下的遗产》,任选2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