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学 课件第十三讲:区域发展管理
区域经济学课件区域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 1.经济发展是大概念,经济增长寓于经济发展之中。 2.经济增长是手段,经济发展是目的。 3.经济增长是基础,经济发展是结果。 区别: 1.内涵不同:经济增长的内涵较窄,偏重于数量概念;经济发展则是质量与数量的统一。 2.表示方法不同:经济增长多指产出,常以GNP、GDP、IP及其人均值的增长率表示;而经济
5.GDP没有反映一个国家的医疗、教育福利和居民的健康状况及平均寿命。一个发达、成熟、和谐 的社会,受教育是公民的基本权利,每个公民在生病时能得到适当的治疗是文明社会的最低要 求。由于北欧各国普遍实行全民义务教育和全民医疗保险,因而许多人认为北欧的实际生活水 平高于美国。
一个社会的净经济福利是由许多复杂的因素构成的,制度、文化和心里因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人们对生活水平的预期及其实现程度,人们在生活和就业方面的压力及安全感,社会是否给人 们提供了相对公平的机会,离婚率、犯罪率、司法公正程度,人们在受教育、职业等方面选择 的自由度以及民主和政治方面的透明度和官僚的腐败程度都影响着社会的净经济福利。
名义GDP 实际GDP
2.GDP测度的是最终产品的价值,中间产品不计入GDP,否则会造成重复计算。 3.GDP是一定时期内(多为一年)所生产的而不是所售卖掉的最终产品价值。 4.GDP是计算期内(多为一年)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因而是流量而不是存量。它仅指该时期内
新生产出来的东西。二手车,二手房等都不算今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旧货市场的交易佣金。
2.GDP忽略了“地下经济”,五花八门的非法经济活动创造的商品和劳务价值没有计算在GDP中。在美 国,这种地下经济创造的价值每年估计有15000多亿美元,相当于GDP的15%,美国政府为此每 年损失的税收收入为3100多亿美元。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法律制度和税收制度不健全的国家,这 种地下经济活动所创造的价值远远超过发达国家。
《区域经济学》课件
通过经济增长、就业、收入分配等方面的指标,对区域经济政策的实 施效果进行评估和调整。
区域经济政策的调整
根据评估结果和经济发展形势,对区域经济政策进行调整和完善,以 更好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区域协调发展的概念
指不同地区之间在经济、社会 、文化等方面相互促进、共同 发展,实现地区间的均衡发展 。
1
区域经济结构是指一个区域内各种经济活动的相 互关系和内在联系,包括产业结构、就业结构、 城乡结构、地区结构等。
2
区域经济结构的形成受到自然资源、地理位置、 经济发展阶段和社会经济制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
3
区域经济结构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区域经济的 发展水平和可持续性。
产业布局的基本理论
产业布局是指产业在地域上的分布和组合,是经济地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 。
人口因素
区域内的人口数量、素质和结构等会 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如劳动力供给 和市场需求。
技术进步
技术进步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 因素,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促进产业升级和创新。
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出口导向型模式
以出口导向型产业为主要发展方向,通 过扩大出口来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高新技术产业模式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总结词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详细描述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特定地区的经济发展、产业布局、资源配置、城市化、区域政策等, 以及地区间的经济关系和互动。
区域经济学的重要性
总结词
区域经济学的重要性
详细描述
区域经济学对于理解地区经济发展、制定有效的区域政策和促进地区间经济协调发展具 有重要的意义。它可以帮助政府和企业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经济决策,推动地区经济的
区域经济学(课件)
内涵
指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 进城乡之间资源和生产要素的合理流 动和优化配置,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全 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目标
包括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缩小城 乡收入差距、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
推进城市化与城乡统筹发展的策略措施
推进城市化进程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通过优化城市布局、完善城市基础设施、 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等措施,加快城市化进 程。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推动优质公共资源 在区域间均衡配置。
04 城市化与城乡统筹发展
城市化进程及影响因素
城市化进程
包括人口向城市集中、城市数量增加、城市规模扩大、城市现代化水平提高等方 面。
影响因素
包括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人口迁移、政策制度等多方面因素。
城乡统筹发展内涵与目标
通过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 整、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促进 农村经济发展。
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通过加大财政投入、优化资源配置、完善 制度保障等措施,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 均等化。
通过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推进生态文 明建设等措施,促进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 发展。
它反映了区域经济活动中各要素之间 的空间关系和相互作用,是区域经济 发展的重要基础。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类型
均质型空间结构
区域内经济活动分布相对均匀,没有 明显的中心和外围之分。
极核型空间结构
区域内经济活动围绕一个或多个中心 集聚,形成明显的中心-外围结构。
点轴型空间结构
区域内经济活动沿着交通线、动力线 等线状基础设施呈带状分布,形成多 个经济增长点和发展轴。
区域经济发展讲义(PPT 123页)
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
(2)本书关于增长极的定义 区域经济中的增长极是指具有推动性的 主导产业和创新行业及其关联产业在地理空 间上集聚而形成的经济中心。
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
(3)增长极的特点
在产业发展方面,增长极通过与周围地 区的经济技术联系而成为区域产业发展的组 织核心。
在空间上,增长极通过与周围地区的空 间联系而成为支配经济活动空间分布与组合 的重心。
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
区域经济发展是指区域经济总量的增 长和结构的演进。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经 济总量的增长与结构的演进是相互关联和 互动的。
经济总量的增长为结构调整、转换、 升级提供了经济基础。
结构演进则增强了资源配置能力,提 高了资源利用的投入产出效率,实现经济 总量的更快增长。
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
供给方面的循环是:低收入—低储 蓄能力—资本形成不足—低生产率—低 收入· · · · · ·
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
需求方面的循环是:低收入 — 低购买力—投 资引诱小—资本缺乏—低生产率—低收入······
无论从供给还是从需求观察,这两个循环都是 从低收入又回到低收入,不断地恶化。并且,它们 在“低收入”处相连接,相互影响、强化,使经济
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
理论内涵:经济增长首先出现和集中 在具有创新能力的行业,而不是同时出现 在所有的部门。这些具有创新能力的行业 常常聚集于经济空间的某些点上,于是就 形成了增长极。经济的增长率先发生在增 长极上,然后通过各种方式向外扩散,对 整个经济发展产生影响。
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
区位条件大体上决定了一个区域所处的 大的自然环境。
区位条件也左右着一个区域在全国经济 发展大格局中所处的位置。
《区域经济学》讲义
04
区域政策与规划
区域政策概述
区域政策定义
区域政策是政府为了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手 段。
区域政策目标
区域政策的目标是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缩小地区间经济差距, 实现全国范围内的经济繁荣。
区域政策类型
区域政策可以分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和土地政策等 多种类型。
区域发展规划
03
案例总结与启示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区域经济案例, 收集相关数据和资料,为后续分 析提供基础。
对收集到的案例进行详细描述和 分析,探究其形成机制和发展规 律,为理论和实践提供借鉴。
总结案例分析的成果和经验教训, 提炼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启示和 建议。
THANKS
感谢观看
空间结构分析
研究区域经济现象的空 间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 如空间分布图、地理信 息系统(GIS)等。
空间模拟与预测
基于空间数据和模型, 对区域经济现象进行模 拟和预测,如地理加权 回归分析、空间时间模 型等。
计量经济分析方法
01
回归分析
研究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和数量关系,通过建立回归方程来解释和预测
区域经济学的重要性
1 2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通过研究区域经济发展规律和影响因素,为制定 区域经济发展政策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优化资源配置
区域经济学研究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分布和运行, 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通过研究不同地区间的经济联系和差异,有助于 制定区域协调发展政策,缩小地区间发展差距。
产业转移与承接
01
产业转移
产业转移是指发达地区由于产业结构 升级和资源环境压力等原因,将部分 产业转移到欠发达地区的经济现象。
区域经济学
二、辐射理论的适用性
(1)梯度推进理论只是辐射理论的一个方面 。 (2)根据反映经济发达程度的综合指标把国内各 个地区划分为四类地区,这样一种发展思路 简单地用梯度推进理论是无法解释的。 (3)在制定发展战略方面,经济发展程度采取相 应的分析方法。
2018年11月22日星期四
第七章 区域经济发展辐射理论
2. 线辐射 :
一般以铁路干线、公路 干线、大江大河以及大湖 沿边航道和濒临沿海的陆 地带为辐射的带状源,向 两翼地区或上下游地区推 开。
2018年11月22日星期四
第七章 区域经济发展辐射理论
13
第一节 经济发展的辐射理论研究
2.线辐射
(1)辐射干线上: 交通方便,辐射效率高; 运输成本上,铁路、公路差异不大,但大江大河上游有 优势。 (2)特点: 不仅包括辐射干线向两翼的辐射,而且包括辐射干线上 下游之间的辐射。 (3)濒临沿海陆地带的线辐射: 只能向一翼辐射,即向内陆地区辐射。
跳跃式 辐射
特点:这种辐射从空间 上来看是跳跃式的,先 进地区、 落后地区之间 出现一个盲区。
2018年11月22日星期四
第七章 区域经济发展辐射理论
16
第一节 经济发展的辐射理论研究
摊饼式辐射具有更大的现实性
②居民之间的思 ①摊饼式辐射 想观念、思维方 的辐射距离比 3、 式和生活习惯差 跳跃式辐射短, 比 异较小,在推进 辐射效率更高。 较 过程中,摊饼式 辐射遇到的阻力 也较小。
第七章 区域经济发展辐射理论 15
2018年11月22日星期四
第一节 经济发展的辐射理论研究
3.面辐射:摊饼式辐射 、跳跃式辐射
各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相对较高的地区 跨过一些地区直接与落后地区进行资本、技术、 人才、市场信息、自然资源和思想观念、思维 方式以及生活方式的流动和传播,使后者的发 展速度进一步加快。
区域经济学完整课件
韦伯认为,劳动费和运费一样也是影响工业布 局的重要因素。对劳动费在生产成本中占很大 比重或与运费相比较劳动费在成本中所占比重 大一些的工业而言,运费最低点不一定是生产 成本最低点,当存在一个劳动费最低点时,它 同样会对工业区位施加影响。为了研究这种影 响,韦伯提出了劳动费指数这个概念: 劳动费 劳动费指数= ———————— 制成品重量
其理论的假设为:(1)假定世界上存在着一个 孤立于世界之外,四周为荒地的孤立国。其中 心有一个大城市,这个城市是唯一的,必须供 应全境一切工业产品,而城市的食品则完全依 赖四周的土地;(2)假设孤立国内各地发展农 业的自然条件完全相同;(3)假设孤立国内各 地交通条件完全一致,唯一的交通工具是马车, 运费同运输距离成正比;(4)农业生产以取得 最大现金收益为目的,农产品价格、劳动者工 资和利息固定不变。
n MinF=f*Min(∑miri +rk) ⅰ=1 式中F为单位产品总运费,f为运费率, m1(i=1,…,n)为单位产品消耗的i原、燃料重量, r1为i原、燃料的运距,rk为产品运距。上式含 有若干假设条件,主要有:①所研究的是一个 匀质国家,各地生产成本一致;②只研究一种 产品的生产布局,不考虑生产的相互作用;③ 原料地与市场已知;④运费与重量和距离成正 比。
从这些假定出发,杜能认为在什么地方种 植何种作物最有利完全取决于利润(P), 而利润是由农业生产成本(E)、农产品 的市场价格(V)与运费(T)这三个因 素决定的。 数学表达式为: P=V(E+T)
设计了孤立国6层农业圈: 第一圈层为自由农业圈,主要生产鲜菜、 牛奶; 第二圈层为林业圈。主要生产木材; 第三圈层为轮作农业圈,主要生产谷物; 第四圈层为谷草农作圈,主要生产谷物、 畜产品,以谷物为重点;
区域经济学课件 福建师范大学 研究生 区域经济学课件
第一章区域经济学研究对象与任务•区域具有以下基本属性:–(1)是地球表面的一部分;–(2)具有一定的范围和界限;–(3)具有一定的体系和结构形式。
一定的体系和结构形式是经济空间的本质属性主流经济学的研究抽象掉了地理位置、资源环境条件,即空间因素对人们的经济活动和相应的资源配置过程的影响,而传统经济地理学缺乏运用经济学的观点和方法研究分析经济资源的利用规律。
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的配置如何受到空间因素的影响一、区域经济学研究对象第一种观点:从人类经济活动的地理分布和空间组织来定义区域经济学。
基本出发点是强调经济学家长期忽视的空间维。
–诺斯(H.O.Nourse)把区域经济学定义为“研究为人们所忽视的经济空间秩序,研究稀有资源的地理分布的科学”。
–H.W.里查森:区域经济学是研究经济学家一直不愿承认的经济的空间组织规律。
–胡佛:区域或“空间”经济学可以归纳为这样一个问题:“何事”在“何地”,“为何”以及“应该如何”。
第二种观点:基本上是区域经济学研究内容的罗列•周起业等《区域经济学》(1989)认为,“区域经济学也叫区域科学”,研究如何建立国家经济区域系统,并按照地域分工与合作的原则来组织系统内各区域中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与布局,使之形成一个既能顺乎世界经济发展潮流又能最大限度发挥地区优势的产业结构;形成一个大、中、小企业相结合,集聚与分散相结合,以多层次城市为结点,由运输网、信息网、服务点分布网络系统将全区域连成一体的经济有机体的科学”。
–强调通过区际分工和联系,构建区域系统,类似经济区划•艾萨德《区位分析方法》(1960),认为区域经济学研究“确定可在某一区域有效地从事生产并获取利润的单个或集团产业;改善区域内居民的福利,如提高区域内人均收入水平,改善收入分配,有效地衡量收入等;区域内产业的分散,获得区域内资源的最有效利用”。
–强调区内经济活动的一般均衡第三者观点:把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界定为区际间相互关系的研究杜贝(V.Dubey)认为:“区域经济学是以经济的观点,研究在资源不均匀分配且不能完全自由流动的世界中,各个地区的差异以及各地区间的关系的科学。
区域经济学教学幻灯片-区域经济开发
创新将成为未来区域经济开发的核心动力,通过加强科技创新 、模式创新等手段,推动区域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广泛应用将深刻改变区域经济开发的方 式和手段,提高开发效率和水平。
未来区域经济开发将更加注重开放合作,通过深化国际合作与 交流,拓展发展空间和机遇。
06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区域经济开发中的合作与竞争
合作
区域经济开发需要各地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参与和合作,形成合力 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例如,长江三角洲地区通过建立城市间合作机制,实现了 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竞争
区域经济开发中,各地为了争取更多的资源和市场,会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 例如,珠江三角洲地区各城市在招商引资、科技创新等方面存在激烈的竞争。
区域经济开发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产业集聚、提 升创新能力等方式,可以有效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不同区域的经济开发模式和路径存在差异,需要根据区域自身条件和发展阶段选择 适合的开发模式和路径。
政府在区域经济开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 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和公共服务,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区域经济开发中的创新与创业
创新
区域经济开发需要不断创新发展思路和模式,推动产业升级 和转型。例如,京津冀地区通过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引进, 培育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推动区域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 。
创业
区域经济开发为创业者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机遇,吸引了大 量的人才和企业前来投资创业。例如,长江三角洲地区通过 优化创业环境和完善服务体系,鼓励和支持大众创业、万众 创新。
提出促进区域经济开发的策略 和建议
区域经济开发的意义
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区域经济学》课件
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
01
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包括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环境压力大、 人才短缺等。
02
对策包括优化产业结构、加强科技创新、推进绿色发展、加强人才培 养等。
03
优化产业结构是指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业附加值和技术含量, 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
04
加强科技创新是指通过加强研发和推广新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 质量,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04
区域经济政策与实践
区域经济政策的基本概念
01
区域经济政策定义
区域经济政策是政府为了促进区域经 济发展、改善区域经济结构、缩小区 域发展差距而制定的各项经济政策。
02
区域经济政策的理论 基础
区域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包括区域经 济发展理论、区域差异理论、区域产 业结构理论等,这些理论为制定区域 经济政策提供了指导。
03
区域产业结构与优化
区域产业结构的基本概念
区域产业结构
指一个区域内各种产业部门的构 成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比 例。
区域产业结构分类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将区 域产业结构分为不同的类型,如 按三次产业分类、按资源密集度 分类等。
区域产业结构的特
点
区域产业结构具有地域性、历史 性和动态性的特点,不同地区的 产业结构存在差异,且随着时间 的推移,区域产业结构也会发生 变化。
03
区域经济政策的工具
区域经济政策的工具包括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土地政策等, 这些政策工具可以单独或组合使用, 以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
区域经济政策的实践案例
01
欧盟的区域经济政策
欧盟为了促进成员国之间的均衡发展,实施了一系列区域经济政策,如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ppt课件
精选PPT课件
10
观点
赫希曼认为,区域发展道路是一条“不均衡的链条”,从 主导部门通向其他部门。首先选择具有战略意义的产业部 门投资,可以带动整个经济发展。对于社会基础设施或直 接生产部门的投资,具有不同的作用。前者为后者创造了 外部经济。在决策时,社会成本低、外部经济好的投资项 目,应该优先选择;一般地说,政府应主动担负投资额大、 建设周期长、对私人资本缺乏吸引力的社会基础设施的投 资。
核心思想:在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对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同 时进行大规模投资,以促进这些部门的平均增长,从而推 动整个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全面发展。
主张: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初期应将其全部投资的 30%~40%集中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这些基础设施的完善是 经济发展的前提,对其投资有巨大的外部经济效果,可以 为其他投资创造出更多的机会。在经济发展之初,不应将 投资重点放在重工业部门,而应首先放到有相互联系的轻 工业部门以及其他产业部门,通过贸易来获得重工业产品。
从需求方面看,低收入意味着低购买力,低购买力引起投 资引诱不足,投资引诱不足使生产率难以提高,低生产率 又造成低收入,这样周而复始又完成一个循环。
两个循环互相影响,使经济状况无法好转,经济增长难以 实现。
精选PPT课件
7
主张
解决这两种恶性循环的关键,是实施平衡 发展战略,即同时在各产业、各地区进行 投资,既促进各产业、各部门协调发展, 改善供给状况,又在各产业、各地区之间 形成相互支持性投资的格局,不断扩大需 求。因此,平衡发展理论强调产业间和地 区间的关联互补性,主张在各产业、各地 区之间均衡部署生产力,实现产业和区域 经济的协调发展。
精选PPT课件
8
平衡发展理论的贡献与不足
平衡发展理论主要贡献
区域经济学演讲课件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 影响,优越的地理位置可以促进区 域与外部市场的交流和合作。
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 因素,合理的产业结构可以提高 区域经济的效率和竞争力。
政策与制度
政策与制度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 保障,良好的政策和制度环境可以
激发区域经济的活力和创造力。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政策
01
02
03
04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通过加强区域合作和协调发展 ,缩小地区间差距,实现区域
经济均衡发展。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鼓励创新和科技发展,提高区 域经济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绿色发展战略
推动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发展
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对外开放战略
加强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吸 引外资和技术,提高区域经济
政策因素
政府在税收、投资、产业政策等方面的差异也会导致区域经济差异的 产生。
人力资本
不同地区的劳动力素质、技能和受教育程度存在差异,这些因素会影 响地区的产业发展和经济结构。
区域经济差异的解决对策
优化产业布局
通过引导产业向欠发达地区转移,优 化产业布局,促进地区经济的均衡发 展。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降 低地区间的交易成本,促进经济交流 与合作。
03
与城市经济学
城市经济学主要研究城市经济发展和城市规划建设,而区域经济学则更
关注城市所在地区的整体经济发展和规划。
区域经济学 课件第十三讲:区域发展管理
区域政策
• 区域政策
– 中央政府以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为对象的、为弥补市场失灵而采取 的公共政策的总称。
– 狭义的区域政策主要是指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调控区域经济运 行而采取的区域经济政策,也就是通常的区域政策。
– 广义的区域政策包括区域经济政策、区域社会政策、区域环境政 策、区域文化政策等。
• 区域政策:区域经济领域的公共政策
• 基础设施的特性
– 一是先行性和基础性。基础设施建设必须适当超前,为经济社会发 展奠定基础。
– 二是不可贸易性。绝大部分基础设施所提供的公共服务是不能通过 贸易进口的。
– 三是整体不可分性。基础设施具有规模门槛效应,只有达到一定规 模才能提供服务或者有效地提供服务。由于基础设施具有整体不可 分割的特点,基础设施行业往往会形成自然垄断。
• 企业营商环境与经济发展水平是相互影响的。
–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软实力和投资环境的具体体 现,是增强区域经济活力、提高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方面。
• 构建良好的营商环境
– 坚持竞争中性原则,建立平等的市场主体地位和公平的竞争环境 – 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政府和企业双方厘清边界、各司
区域发展管理
石敏俊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mjshi@
内容提要
• 政府与市场的作用 • 区域发展管理的政策手段 • 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与区域发展管理 • 优化国土开发空间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 西方经济学:自由市场论和政府调节论两个流派
– 古典经济学派崇尚通过自由市场竞争的方式来配置资源。 – 凯恩斯主义主张用以总需求管理为核心的政策对经济实行干预。 – 20世纪70年代以哈耶克等为代表的强调市场机制、否定政府作用的
区域发展经济学课件 (13)
第一节21世纪区域经济学发展的机会与挑战
• 中国是一个进入了由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型的国家。合理 的城市化进程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 重要路径,在世界城市化的历史上,也不乏有过渡城市化的 教训。
• 问题的关键不仅仅在于有多少人进入了城市,不在于城市化 水平达到多少,更加重要的是进入城市的人们应该是富有创 造力的群体,有消费能力的群体,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 总之,中国的发展将促使世界的区域经济学家走进中国, 中国的强盛将促使中国的区域经济学家们走向世界。21世 纪中国与世界的融合将为21世纪区域经济学的发展提供巨
大的发展空间。
10
第二节 21世纪的区域经济学将进一步综合和分化
• 综合与分化是现代科学发展的两大趋势。
• 一方面,现代社会经济发展是全方位、多因素作用的结果, 很难用单一学科的理论进行全面解释,更不可能用单一学 科理论提出的对策来解决所有的问题。社会经济问题的解 决往往需要多学科的融合。
组织方式的大变革。
20
第三节 区域经济学对区域经济 运行的作用将进一步增强
地区国有企业的发展战略应当是:
• 第一,把技术创新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环节。在国有企业 改革过程中建立国有企业的技术创新体系,以适应正以极快的 速度变化着的生产技术。
• 第二,保证国有企业的产品结构现代化。产品更新换代慢,是 国有企业的一个历史性问题。国有企业的改革和企业自主权、 经营权的确立,应当能够从体制上解决这个问题。
好的投资和经营环境。
13
第二节21世纪的区域经济学将进一步综合和分化
21世纪区域经济学的综合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 第一,区域经济学将成为经济社会各学科融和的阵地。 • 第二,区域经济学还将成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合作的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线
– 十八届三中全会: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 府作用
– 十九大报告: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 府作用
• 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是配置资源最 有效率的形式。
• 适应区域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改革。
– 改革阻碍区域协调发展的相关税收体制。 – 合理划分基本公共服务的中央与地方的财权事权,使公共品供给的
事权与财权相匹配。
区域规划
• 区域规划
– 区域发展战略指导下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的具体部署 – 在区域发展战略指导下,以规划区域的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技术
经济构成为依据,综合考虑区域发展的潜力和优势,确定区域经济 社会的发展方向、规模、结构和空间布局,统筹规划交通运输、能 源供应、水利建设和环境保护等区域性基础设施建设。
– 可操作性是指为实现区域发展目标所制定的发展路径和政策设计必 须具备可操作性。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演变
• 改革开放以前:向内陆倾斜
– 偏计划经济体制,行政力量主导,国家资源配置效率低下
• 沿海优先发展战略
– 向沿海倾斜的“优惠”政策,设立经济特区
•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 “九五”计划: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 – 1999年西部大开发战略,2003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
2006年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2010年推进主体功能区
• 面向经济新常态的区域协调发展
– 真正实现区域协调发展还任重道远 – 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
带发展 – 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
格局
新时期区域发展战略
• 十三五规划
– 以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为基础,以“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 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为引领,形成沿海沿江沿线经济带为主的 纵向横向经济轴带,
• 企业营商环境与经济发展水平是相互影响的。
–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软实力和投资环境的具体体 现,是增强区域经济活力、提高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方面。
• 构建良好的营商环境
– 坚持竞争中性原则,建立平等的市场主体地位和公平的竞争环境 – 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政府和企业双方厘清边界、各司
– 塑造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 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 区域发展战略的总体思路
– 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 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发挥各个地区的优势和积极性,
– 通过健全市场机制、合作机制、互助机制、扶持机制,逐步扭转 区域发展差距拉大的趋势,形成东中西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共 同发展的新格局。
其职,相向而行
区域发展管理的政策手段
• 区域发展战略 • 区域规划 • 区域政策 • 问题区域管理
区域发展战略
• 区域发展战略:关于区域经济发展的纲领性设想和前瞻性 谋划。
– 确定区域经济发展的功能定位; – 确定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和实现路径; – 确定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重点领域和重点区域,引导区域产
•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并不是起全部作用。
地方政府职能
• 地方政府的经济职能
– 资源的管理者和开发者 – 地方国有企业的管理者 – 区域经济的发展主体和运行主体
• 地方政府在区域发展管理中的作用
– 指导和协调区域经济发展 – 营造公平的市场环境 – 直接干预区域发展 – 推动区域合作
• 地方政府竞争
• 区域规划的战略性、地域性和综合性
– 战略性。区域规划是战略性的规划。区域规划的规划期限在5年或者 更长时间。对区域发展做出前瞻性的预判。要兼顾全局目标和地方 目标,协调好规划区域在国家发展战略或上位规划中的功能定位和 当地的发展条件及发展目标之间的关系。
– 综合性。区域规划涉及面广,需要综合考虑经济、社会、自然、人 文等各方面的要素,统筹规划生产、生活、生态及相关基础设施建 设布局,全面协调各个产业部门的发展目标和空间布局。
业结构转型。
• 区域发展战略的区域性、综合性、前瞻性、可操作性
– 区域性是指区域发展战略必须考虑对象区域的自然生态和经济社会 条件,契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和经济社会特征。
– 综合性是指区域经济是一个复杂系统,区域发展战略是一个系统工 程,涉及面广,需要全面分析,综合平衡。
– 前瞻性是指区域发展战略必须面向未来,对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各 种因素的未来走势做出前瞻性预判。
区域发展管理
石敏俊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mjshi@
内容提要
• 政府与市场的作用 • 区域发展管理的政策手段 • 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与区域发展管理 • 优化国土开发空间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 西方经济学:自由市场论和政府调节论两个流派
– 古典经济学派崇尚通过自由市场竞争的方式来配置资源。 – 凯恩斯主义主张用以总需求管理为核心的政策对经济实行干预。 – 20世纪70年代以哈耶克等为代表的强调市场机制、否定政府作用的
新时期区域发展战略的特点
•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成为区域协调发展的主要目标。 • 强调建立统一的市场体系。
– 促进要素有序自由流动和商品自由贸易,推进市场一体。
• 行政区与类型功能区相结合。
– 探索按照国土空间开发评价和问题导向划分区域类型,制定区域政 策。
• 板块与轴带结合。
– 在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经济板块的同时,通过“一带一路” 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引领作用,形成以沿海 沿江沿线经济带为主的纵向横向经济轴带。
– 一个国家内部不同行政区域的地方政府,为吸引资本、技术等生 产要素,在投资环境、法律制度、政府效率、地方公共物品等方 面开展的跨区域竞争。
– 地方政府竞争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营商环境
• 营商环境
– 投资经营主体开展投资经营活动面临的竞争环境和条件状况的总和。
• 营商环境与区域经济
– 一个地区营商环境的优劣对于招商引资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也会 直接影响区域内的企业经营状况,最终对区域经济发展、财税收入、 社会就业等产生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