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创新教育论文
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教育策略[论文]
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策略摘要:小学语文是一门情感丰富、极具个性、容易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学科。
本文从更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环境和改变教学策略三个方面着手,分析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教育的策略和措施。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创新教育教学策略创新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重要标志,创新教育是培养创新精神的主要方法。
小学语文作为小学教育中的基础学科之一,是小学生学习母语的主要渠道,是进行创新教育的根基。
只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激发学习兴趣,优化课堂结构,活跃课堂气氛,发散学生思维,才能从根本上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一、更新教学理念,给创新教育打好基础1.注重对学生的品德教育良好的思想品德是学生日后发展的基础,在小学进行品德教育意义重大。
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只有注重语文中的品德教学,才能培养学生包括创新精神在内的各种优秀品质。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年级特点分阶段进行教学,针对不同阶段学生的不同特征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真正让学生的品格得到培养。
2.加强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小学语文教学不但要教给学生基础知识,还要通过各种方式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基本的语文能力。
通过对学生语文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另外,教师还要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和品德教育,发展学生的各种基本技能,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
3.重视对学生的情感教学情感教学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知识的分析和讲解,对学生进行情感内容的教育,引导学生情感的健康发展。
以文悟道、用道显文、文道合一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原则。
只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将传授知识和情感教育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对课文的理解和领悟培养学生的情感,教会学生为人之道,才能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优化教学环境,为创新教育提供条件1.创造良好的课堂环境课堂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场所,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对小学语文的创新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论文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摘要:创新教育已成为了当今教育的主旋律,小学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是实施素质创新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
语文是基础教育中的基础学科,作为基础学科,语文一方面是人们交际的工具,另一方面又是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载体,是我国丰富的人文精神的组成部分。
面对新世纪的挑战,语文教学需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创新小学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是实施素质创新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
教育至关重要,而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因此,创新教育必然成为当今教育的主旋律。
小学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课堂就成为了创新教育的主阵地。
我们必须从小学语文的学科特点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教材的具体特点,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散学生的创新思维,适时优化课堂结构,真正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激发学习兴趣,鼓励创新精神。
在课文教学中,教师要彻底改变过去那种一灌到底的方法,让学生睁大眼睛发现,发现好的词语、好的修辞、好的句子、好的描写,每一个发现都是学生自己的收获。
特别是对语文基础不太好的学生,更要多多关注,尊重他们的人格,激励其上进,尽量捕捉其“闪光点”,给予激励表扬,使之振作精神,树立信心,使学生从细微处体会到教师对他们的尊重和关怀。
这样,学生心情舒畅,才能在课堂上敢于大胆开口,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师生在教学中才能产生和谐的共鸣,增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提高学习效率。
2.创新课型。
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课型创新的关键是引导学生自读自悟,真正悟出课文中字里行间的意味。
在教学中可以采取质疑式、启发讨论式、自读自悟式等创新课型。
这些课型的共同优势是真正落实了新课程标准要求的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而落实学生的创新行为。
语文教学论文:小学语文教育实践性教学的创新与思考
语文教学论文:小学语文教育实践性教学的创新与思考在学科教学中,实践性教学某种程度上是指学科情境的生活化、社会化与具象化。
在整体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较为突出,具有充分的教学空间参与教学实践,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转换思维。
而在新课程的标准要求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将知识点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完成社会化实践活动。
同时根据学生的个人情况,选择符合自己水平与能力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语文学科的实践能力与效率。
一、小学语文教育中实践性教学创新的重要意义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应用实践性教学创新,可以有效地放大语文学科的内在特征。
语文学科具有生活化、语言性的特征,当学生掌握了语文学科的内容传达时,在交流、沟通的过程中可以将其作为一种工具,有效运用在现实实践中。
同时语文学科还具有一定的综合特征,语言文字是理解某一事物的重要基础,当学生很好地掌握语文学科的综合性特征后,对其他科目的学习会更加得心应手。
同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实践性教学创新,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语文实践性教学是一项较为综合化的教学活动,教师可以通过丰富实践性教学的形式进行实践性创新。
比如,开展作文竞赛、练字大赛、故事创造赛等不同形式的活动,引导学生完成教学实践,从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水平,从而保证整体教学成效。
二、小学语文教育中开展实践性教学创新的科学途径(一)合理利用学生兴趣点,开展实践创新性教学活动在小学阶段的学科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年龄特征与兴趣特征出发进行有效的教学内容、环节设计,从而带给学生丰富的教学体验,将其作为教学活动展开与实践内容创设的有效基础。
合理兴趣点的激发是保证教学节奏与教学内容搭建的重要因素,语文基础知识点的有效掌握是学生理解其他事物的基础。
学好语文是学生掌握事物逻辑的重要工具。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利用学生的兴趣点进行教学内容的切入与激发,能保证实践活动的创新性开展,有效发挥学生的内在情绪价值,从而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对语文学科的认同感与理解度,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保证整体的教学成效。
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教育论文
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内容提要] 创新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与进步的灵魂。
小学语文的创新教育的内涵,是指教师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运用和积累语言文字,在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过程中,开发、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创造求异创新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与进步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动力。
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一些具体做法。
一、激发学生创新精神1、用赞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的创新精神。
激发创新精神,培养创新能力是创新教育的重要内容。
培养创新能力离不开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语文课堂教学研究中,老师要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诱发学生的好奇心,丰富学生想象力,以培养学生的创新个性,老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大胆的、主动的获取知识,探索新知识,应用新知识,这样他们的创造欲望就越强。
处在思维敏捷的青少年时期,激励对于他们是何等的重要。
青少年时期是创新教育的重要时期,基础教育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摇篮。
2、呵护学生的好奇心。
激发创新精神创新精神需要人们的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去激励和推动。
因为激励可以使人发现自身的积极因素,从而产生自信。
人有了自信,就会产生巨大的勇气和动力。
学贵有疑,疑问是创新的前提。
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呵护他们创新的幼芽。
快速计算法的发明家史丰收,在上小学时就发现了算术教学中的一个怪问题。
教师在黑板上演算习题,习题的数字读、写、看都是从左到右,从高位开始的,而运算正好相反。
史丰收问老师:算术能不能从左向右,从高位算起?老师沉思后说:几千年来都是这么算的,课本上也是这么写的,你就跟着这么学吧!不过你要是有兴趣,也可以发明创造嘛!在老师的激励下,他的创造愿望终于如愿以偿。
因此,作为老师,对学生的”异想天开”不能泼冷水,必须千方百计地爱护和保护他们的好奇心,不断地激发他们探究的兴趣,肯定和鼓励他们点滴的发现,引导他们敢于想他人之未想,做他人之未做,这样,他们的创造欲望就会被激发起来。
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创新6篇
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创新6篇第1篇示例: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也在不断地创新与改革,小学语文教学方法也在逐渐变化之中。
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可能已经无法满足当代学生的需求,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地进行创新,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并帮助他们提高语文水平。
本文将就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创新这一话题展开讨论。
我们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来进行语文教学。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学生可能只是在教科书上看到文字,而在现代科技的支持下,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来呈现语文知识。
这样不仅可以更直观地展示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记忆和理解。
我们可以通过播放动画视频的方式来讲解古诗文的背景故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词的含义和意境。
我们可以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传统的语文教学主要注重对文化知识的传授,对语言技能的训练比较少。
而当代社会,语文能力除了要求掌握规范的语法、词汇和修辞手法外,还需要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交流和表达。
我们可以设计更多的口语、写作、朗读等练习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语文能力。
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辩论活动,让他们在辩论的过程中锻炼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我们还可以引入游戏化元素来进行语文教学。
现代学生对游戏的兴趣非常高,因此我们可以借鉴游戏的设计理念,将语文教学内容转化成游戏形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语文知识。
我们可以设计一个语文知识闯关游戏,学生在游戏中需要解答各种语文题目,通过闯关来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
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趣味,还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我们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来进行个性化教学。
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是一种“一刀切”的方式,没有考虑到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
而互联网资源的优势在于可以提供各种多样化的学习内容,可以根据学生的水平和兴趣进行个性化的教学。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在线词典、语文学习app等工具进行学习,根据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反馈来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使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需求。
加强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教育分析[论文]
加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分析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性能力,主要包括创新精神、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个性品质三个方面。
小学语文课是一门基础学科,富有情感,极具个性,容易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造性思维,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
语文教学创新教育学生小学语文课是一门基础学科,富有情感,极具个性,容易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造性思维,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
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性能力,主要包括创新精神、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个性品质三个方面。
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从这三个方面着手。
一、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是人们从事创造性活动的愿望与态度,是一种用新的思路、新的方法、新的途径解决问题的意愿。
只有具有这种意愿,才能善于思考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才能也于向书本、向前人、向老师提出质疑,才能具有创新的冲动,才能激发创新意识。
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对一切都充满好奇,善思、多疑、好问,喜欢尝试,对识记汉字、阅读课文、背诵古诗等都很有兴趣。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绝不能泯灭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的兴趣,要千方百计地给予保护与激励。
1.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学生而言,学习兴趣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创造能力的形成。
无数成功者的事例证明,兴趣是引发创新的先导,他们的成果、成就无不由兴趣而生。
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无论是导入新课,还是教学环节的设计;无论是课堂上的训练题,还是课后的巩固;无论是阅读教学,还是作文教学,教师都应在“兴趣”上做文章,都应该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上,让他们在听说读写思诸方面都得到发展,为创新能力的培养从心理上做好充分的准备。
2.通过优化教学过程,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渠道,因而必须优化教学过程,改进教学方法,使其内容丰富、方法灵活、形式多样,让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情绪和饱满的状态之中。
小学语文教学实践论文(3篇)
第1篇摘要:本文从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的角度出发,结合教学案例,探讨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通过分析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旨在为小学语文教师提供有益的教学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创新教学;语文素养一、引言语文作为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效果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新时代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广大教师关注的焦点。
本文通过对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的分析,探讨创新教学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方面的作用。
二、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 教学内容单一,缺乏趣味性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培养。
教学内容单一,缺乏趣味性,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2. 教学方法陈旧,忽视学生主体地位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3. 评价方式单一,忽视学生个体差异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评价方式主要以考试成绩为主,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 跨学科融合不足,影响学生全面发展小学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但在实际教学中,跨学科融合不足,导致学生难以形成全面的知识体系。
三、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探索与创新1. 创设趣味性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元素,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一课时,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小蝌蚪的成长过程,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2.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参与度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例如,在教学《草船借箭》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扮演诸葛亮、周瑜等角色,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小学语文教育论文10篇
小学语文教育论文10篇第一篇:小学语文教育方法研究一、目前小学语文教育方法的不足小学语文教学形式单一,效率低下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有的教师不愿意寻求新的教学方式,不愿意钻研更有效率的教学方法,只愿意按照原来的教学方式生搬硬套,脱离生活实际按书照宣大道理,忽略了小学生的认知能力与心理特点,这样的教育方法乏味、单调、死板,发挥不了语文这门学科的作用。
小学生长期接受如此单调的教育,会对学习产生较大的抗拒心理,这样的语文教育不可行,效果可谓是事倍功半,甚至产生反效果,影响了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
过分注重智育的开发,忽略德育的发展智育是教育很重要的教学目的,但德育教育同等重要。
小学生在进入学校接受教育的时候,要接受有效扎实的科学基础文化教育与被良好的思想道德所熏陶,让祖国未来的栋梁能够茁壮健康地成长。
但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成绩是教育的第一条件,成绩是判断学生好坏的依据,在这样的条件下,小学语文教学只是灌输式教育,与“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脱轨,让小学语文变成是一门学科,一种表面功夫。
缺乏教育方法的评价机制评价教学方法的效率如何,并不能采取像学习成绩一样的分数进行衡量。
若运用计分的方式来评价教育方法,会让教师怀疑教育的单纯性,自然也会对其有所抵触,若长久发展,教师与学生的思想品质、道德品质也不会有所提升。
正确的评价教育法有行为观察法、自陈法、情景评定法,但上述的评价法所花费的人力物力比较大,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
但在分数是正道的教育情形下,鲜有教师愿意花费大量的精力去完成这样的教学评价体系,而教学方法缺乏监督与管理,必然会产生不同的问题,失去了育人的功能。
二、提高小学语文教育效率的方法建议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与实践能力实践性、民族性与人文性是语文教育的特点,新课改标准也明确提出,语文课程改革包括以下几点:正确掌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倡开展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与审美能力,让学生能够个性化鲜明,均衡发展;建设有活力且开放的语文课程。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6-10篇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6-10篇小学语文教学论文6一、创新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新境界和理想追求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创新教育观念,认识到创新教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在掌握培养目标及相关标准的基础上逐渐进行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而且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能够认识到在培养学生语文听、说、读、写等基础能力的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把相关的语文教学和创新教育有机结合,树立创新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模式,逐渐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小学语文创新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分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观察、善于反思,逐渐发现现今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极其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教育观念比较陈旧我们可以看到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受传统的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在语文教学更加侧重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不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在语文的教学中侧重应试教育,逐渐地,在这样教学模式下,小学语文教学走向一个死胡同,即语文教学没有很好地调动学生的思维,没有引导他们主动去思考、去分析,学生没有融入到整个教学过程之中,这样的教育带有很强的盲目性,学生在这样的教学的模式之下逐渐走向语文学习的误区,自身的潜能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这样的教学不是成功的,学生的能力没有得到真正提升。
(二)教学模式比较陈旧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没有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不仅是因为教师的教学观念比较陈旧,还由于他们沿袭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只是单一的讲授,没有引导学生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而且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只是听老师的讲授,没有相应的探讨和深入,这样的教学的效果忽视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教学的效果显著的提升。
另外,在教学过程,教师也没有让学生学会正确的学习方式和方法,他们只是单纯的记忆知识,这样的学习效果很不理想,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逐渐创新教学模式,实现教学模式的优化和提升,让学生在这样的学习的过程中实现自身能力的提升和发展。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施创新教育论文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施创新教育刍议二十一世纪是以知识的创新和应用为重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培养学生创新素质已经是信息化社会的需求,所以我们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必须着眼于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上,培养和造就具有创造性个性品质的优秀人才。
那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有效创新教育呢?一、创设轻松活跃的环境,激发学生创新意识轻松、活跃的教学环境能够让学生在全神贯注中愉悦身心。
激发灵感,淋漓尽致地发挥创造力。
教师要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为学生创造宽松、活跃的课堂学习环境。
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良好的课堂环境应该包括宽松的氛围和创新的情境,二者分别构建了课堂的“大环境”和“小气候”,它们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是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实施有效创新不可或缺的外部条件。
1、精心营造宽松氛围。
活泼、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是学生创新的重要前提,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苏霍姆林斯基也曾经说过:“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
”所以,作为课堂的组织者——教师,应该把自己当做普通一员。
与学生和平相处,营造出一种宽松的、具有丰富反映的、给学生以心理安全的学习氛围。
经过多年的课堂教学实践,我认为要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首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素质教育的本质是“主体教育”,主体地位的充分体现,是培养学生创新的根本。
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尊重他们的人格,信任和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在课堂教学中。
我真正把学生当做一个自主的人、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具有巨大潜能的人,和平对待。
因此,学生们有发问的权利,有说“不”的权利,有不同于他人的权利,有保留不同观点的权利。
并且我经常给学生创造“钻空子”的机会,时刻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最大限度地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创新活动。
其次教师要把“微笑教学”带进课堂。
一堂课教师柔和的语调、期待的目光、亲切地抚摸、关注地倾听、激励的语言好似一条条情感的纽带。
小学语文创新教育论文
小学语文创新教育【摘要】创新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永恒的主题,在当今的中国则更为重要.《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指出要”整体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江泽民总书记也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可见”创新能力”是未来人才的一个核心素质,必须从小培养,为其打好基础。
语文是人们学习和掌握各门知识的基础学科,小学语文又是基础之基础,所以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教育尤其重要。
【关键词】小学语文创新教育素质教育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
21世纪是以知识的创新和应用为重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由此可见培养学生创新素质已经是信息化社会的需求,所以我们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必须着眼于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上,培养和造就具有创造性个性品质的优秀人才。
那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有效创新教育呢?笔者谈谈自己的思考与实践。
一,转变教学观念,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
长期以来,教师习惯于夸大自己在课堂的”主导”作用,习惯于把学生当作教学的对象,当作知识的承载体。
为了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向学生传授尽可能多的知识信息,增大课堂容量,于是填鸭的教学方法充斥了课堂。
反映在语文课堂上,教师为了确保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教学目标得到落实,一味的强求学生进行枯燥的技能训练,不厌其烦地、长时间地去讲解课文内容,进行词语解释,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词语的解释、范文等。
这种把学生当作客体的做法,极大的损伤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积极性,影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当然,不少教师正在尝试角色的转换。
比如有的教师一改过去站在讲台上,居高临下、俯视学生的做法,走到学生中间去,与学生围坐在一起,促膝倾谈,诱导学生积极探索,主动的去发现,去领悟。
从表面看,这只是上课形式的改变,其实,营造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以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为学生创造高度自由的想象与创造的环境,才是这种变化的实质。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实现创新教育论文
试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实现创新教育【摘要】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目的的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包涵了很多创新的元素,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凭借教材性质,语言特点,学生的个性,寻找创新的突破口,发掘学生的创新潜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把语文教育的作用发挥的更完善,为不断发展的民族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小学语文创新教学“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
”小学语文教学,在创新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一方面是人们交际的工具,另一方面又是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载体。
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创新人才,培养创新能力,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重大课题。
语文要加强创新素质教育,首先要立足于课堂教学。
语文教学必须注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
当今,从信息社会的角度看课堂教学,就是培养学生掌握、分析、运用、传播信息的综合能力。
为了使学生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我们必须通过培养创新意识,深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激发创造兴趣,鼓励创新精神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如果没有学习的愿望,那么我们的全部计划、探索都会落空。
没有求知欲,没有学校。
因此,他向全体教师建议,珍惜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创造的火花,要使学习具有思想、感情、创造、美和游戏的鲜艳色彩。
成为孩子们深感兴趣又富有吸引力的事情,增强孩子们的信心,使他们获得取得成功的鼓舞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积极探索新知的欲望。
例如在教学《司马光》、《乌鸦喝水》这样的课文时,教师可以精心设计这样的启发性问题:如果你遇到司马光这样的情况,该怎么办?你能帮乌鸦想出别的办法吗?结果小同学七嘴八舌,争辩激烈,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正是在这种热烈讨论中受到了锻炼。
再如在开始教学汉语拼音时,每个字母都遍成一句儿歌,便于学生记住他们的音和形,如“小姐姐爱唱歌,张大嘴巴aaa,小姐姐听广播,右下半圆bbb,”这样不仅让学生对汉语拼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使学生的语言能力得到了发展。
小学语文教学创新教育论文
小学语文教学创新教育探讨摘要:小学语文在基础教育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十分独特的作用。
在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深入,小学语文教学越来越注重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去思考问题。
与此同时,一线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也在悄无声息地变化着。
我们欣喜地看到教师的观念在逐渐创新,教学也在创新,教师的角色在悄悄变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慢慢凸显。
本文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创新教育;创造力;想象力;关爱【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给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为了引导和激励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并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语文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大胆飞翔。
引导他们用恰当适宜的方法构建想象目标,从而提高学生的想象力,使其内在潜能得以充分发挥。
科学史上所取得的所有巨大成就,无一不是以大胆的想象为开始的。
对未来事物大胆的想象是创新的必要前提。
科学史以及生活中很多事情都表明只要敢想敢干,通过不懈的努力,没有什么事情是人类做不到的。
在小学阶段,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鼓励学生合理大胆地想象,并尝试着让学生思考如何将想象中的东西变为现实,在课堂中渗透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有时,教师还要善于引发学生“补想”,培养学生的合理想象的能力。
通过想象可以提高学生的多方面的能力,从而使语文教学达到出乎意料的效果。
2多多开展实践活动,寻求创新语文这个学科与社会实践联系非常紧密,所以要鼓励学生多多参加各种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就是让学生走进生活,走入社会,通过亲身体验来巩固和验证课堂所学知识。
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将课堂所学的知识转化成生活中的动手能力,完成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
简单来说,就是拓展语文教学的范围,将语文教学从课堂中解放出来,使语文教学走向生活,走向社会。
语文实践活动的方式有很多,可以组织学生办班报、班刊,搞社会小调查,进行课外阅读活动,表演课本剧,组织学生以主题形式向报社、杂志社投稿等,如在学了《爬天都峰》《小摄影师》等这些文章时,可以让学生将课文改编成适合表演的课本剧,并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分角色地表演,在改编和表演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合理想象和对课文的独特理解,加上一些自己独特想法,自由发挥和表演。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论文精选9篇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论文精选9篇小学语文教学论文篇一在我所教的班级里,有一个学生在日记里这样问道:“老师,你为什么没有领着我们一句一句地来分析课文呢?我认为你应讲得再细点,这样我们会理解得更好。
”这说明学生已正在由过去的被动接受、消极存贮知识的“记忆仓库”向敢于质疑、敢于发表不同见解、敢于反驳老师的新型学生转变。
今日的小学语文教育无疑加强了对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这在他们的口头表达上更突出一些。
不论是开学时的自我介绍,还是课堂上的发言都已证明了这一点。
此外,小学语文教学对学生的朗读训练也初见成效。
应该说现在的小学语文教学与过去“应试教育”时的教学相比,更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训练与培养,但在其中我们还是觉得有几点不足:第一,拼音教学还有待提高,这一问题在近几届的学生身上都有很明显的表现。
例如:韵母iou、uei、uen在前面加上声母进行拼写的时候,应写成iu、ui、un,而很多学生却仍把中间的字母拼写上去。
再如以“i”开头的韵母,如拼写时前面没有声母,应把“i”大写,如“夜”应拼成“Ye”而不是“Yie”等等。
第二,常用字词掌握不准确。
如“以”、“已”的用法不分,经常错写成“以经”、“已后”。
总之,错别字现象较为普遍,因为先入为主,这些错误在初中阶段纠正起来很困难。
第三,小学语文教学还应该进一步加强对学生观察力及领悟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多体验生活。
这方面的不足主要表现在学生作文时,无论写家庭生活还是写学校生活,选材仍然狭窄,内容也不新鲜。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篇二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今天,我能够参加中心小学中层岗位的竞聘演讲,给大家汇报我教育工作中的探索和追求,我要表示两层谢意。
首先要感谢xx市教育局、xx镇党委政府,是他们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继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为我创造了这次演讲的机会。
我还要感谢在座的各位领导和同仁,是你们长期以来对我工作的倾力帮助和鼎立支持,才使我过去的近十年的行政工作之路走得十分坚实。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创新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
创新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可以说,21世纪是创新的世纪,这样的时代呼唤创新的人才,只有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能在这样的时代崭露头角。
而培养创新的人才关键在教育,值得反思的是,传统的教育方式对创新并不重视,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弊端日益显现,不得不说,如今,教育与时代的发展已经脱节,教育的创新势在必行。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创造型人才为目标的教育,具体来讲,就是通过创新的教育方式、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而创造出新的发现发明、新的思想、新的理念、新的学说与技术,以及新的方法等新事物的教育。
相对于传统教育,创新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以及创造性思维,除了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让学生学会学习,爱上学习,自主学习。
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究竟该怎样来实施创新教育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激发学生的创造兴趣,鼓励创新精神兴趣是学习的最大动力.可以说,如果学生没有了兴趣,我们的全部教学计划都会大打折扣。
创新能力的培养,更加需要学生的兴趣与求知欲。
兴趣需要正确的引导与启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珍惜孩子每一次的好奇心与创造的火花,加以有效的引导和启发,激发学生内心的创新欲望,养成敢于创新、乐于创新的习惯。
以《一次比一次有进步》一文的教学为例,当小燕子在妈妈的帮助下找到了茄子和冬瓜的不同时,教师可以适时提问:如果你就是这只小燕子,你打算怎么做呢?学生通常会说自己也会像小燕子那样。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
教师再继续问到:那么,你能不能再去菜园一次,找找冬瓜和茄子还有什么其他的不同吗?一句话就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开始了热烈的讨论,最后又找出了冬瓜和茄子在花的形状、颜色、皮的薄厚、种子的大小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好奇心被调动,思维得到了很好地锻炼,创新意识和能力也得到了促进。
二、增强学生对语言的独特感悟与运用语文是一门以语言为媒介的学科,对语言的理解和感悟能力是学习语文的基本素质之一,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潜力。
小学语文创新教育论文
小学语文创新教育浅谈创新教育是以人的创造欲为前提,启迪和开发人的创造潜能的教育。
创新教育不仅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不同单元、不同课文有着不同的风格和特色,如果教师能根据教材的特点,设计出富有创意的教法进行教学,就能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教师创新精神的感染,逐步增强创造意识。
因此,我们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善于营造创新氛围,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发展学生创新思维,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和造就具有创造性个性品质的高素质人才。
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一、激发学习兴趣,营造创新氛围良好的学习兴趣是激发学生创新的基础。
激发学生兴趣关键要保护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师要用各种形式刨设情境,精心设计问题,并给学生提供思维的广阔空间,有意识地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发现并总结规律,大胆质疑问难,敢于提出假想,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和刨根究底的欲望。
这样,学生在探索中就会感到成功的乐趣,增强创新的意识。
例如教学《雨点》时,为了给学生的创新思维提供广阔的空间,我借助录音、cai课件等创设课文情景,引导学生边看图边想象。
然后组织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说说:“春雨还会给大自然带来哪些变化?”欢快的音乐、优美的画面以及教师充满鼓励性的语言,为学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
有的说“春雨飘在果园,点红了桃花”;有的说“春雨洒在树梢,染绿了柳芽”;有的说:“春雨落在田野,滋润了庄稼”;还有的说:“春雨降在池塘,唤醒了青蛙”……一切如开闸洪水奔涌而出:一系列美好的想法翩然而至。
在美妙的想象中,学生不仅感受到春光的无限美好,还开通了创新思维的渠道,他们每一个回答无不闪耀着智慧的火花。
一、鼓励质疑问难,激发创新意识“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思维从疑问和惊奇开始”常常质疑会激起思维的不平衡状态,以求新的平衡。
从而促使学生敏捷地、主动地、灵活地、独创性地思考,发展创造力。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巧设问题,善于引导学生大胆质疑。
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教育论文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探索随着新课标的全面实施,僵化单板的教学手段已经无法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
创新教育不仅是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解决教育传统弊端的金钥匙。
创新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并已经成为教育研究的热点内容。
一、小学语文蕴含着丰富的创新资源在小学语文教材当中,创新几乎无处不在。
如果细心挖掘我们可以发现,其中不乏创新所产生的就“物”。
其中有古人用创新精神造出的赵州桥和精美绝伦的马踏飞燕,也有现代科技创新的产物“新型玻璃”等。
很多实践实践中创造出的物品,在小学语文教材中都有多表述。
而这些无疑是创新教育中最好的素材。
除了创新的“物”以外,小学语文教材中也不缺乏创新的“事”。
有儿童时代曹冲利用浮力巧妙称象;有怀丙和尚智慧的捞铁牛;有伽利略关于重力加速度的著名比萨斜塔铁球落地实验等等。
在这些事例中反应出的创新精神对学生具有及其重要的引带作用。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对具有创新精神“人”的描写和歌颂更为多见。
其中有发明大王爱迪生、有地质学家李四光、有科学家爱因斯坦、有音乐家贝多芬等等,从这些人的身上都能够发现其敢于创新,敢于探究的精神,对学生必将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小学语文实施创新教育的方法1 充分利用创新资源,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求异思维。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果抑制学生的独立思维和独立感受,将直接造成学生创造力和学习兴趣的损害。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积极鼓励学生求异。
在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段落概况、中心思想总结以及问题回答等多个方面,不应强求一致,而是要积极鼓励学生们表达自己的差异化思想,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不断闪现创新性思维的亮点。
2 积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培养和提升创新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专家崔峦曾经明确提出,语文教学应充满乐趣、情趣、活力,小学语文教学尤其应当如此。
在教学中决不能模式化的千篇一律,而是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以更加生动和形象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
小学语文教育论文005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共10篇)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共10篇)第一篇:小学语文教学方法一、营造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要使课堂教学产生良好的效果,师生间的有效交流与沟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有利于教师和学生的沟通和互动交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情感态度,而且在自由平等的课堂环境中能使学生感到自己的主体地位。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主动发言、积极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学到知识。
同时教师要尊重学生,与学生平等地交流与沟通,要认识到学生间在情感、思维、行为上的差别。
教师要鼓励学生开展合作性学习和创新性学习,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在这样的氛围中进行教学活动,学生便敢于发言、敢于阐述自己的观点、敢于对教学活动提出质疑。
对学生的积极发言教师要给予充分肯定和鼓励,然后再加以引导,从而达到教学目标和学习目的。
二、要做到因材施教正如人有高矮胖瘦之分一样,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在知识、技能和兴趣特长等方面都有所不相同,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教学方法,要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一是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问题。
为了能使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教师在备课时可以设定几个不同难度的问题,成绩好的学生回答难度较大的问题,基础差的学生回答简单问题,其余的学生回答中等难度的问题,这样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
二是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评价,让每一位学生都树立自信。
在进行上述活动时,教师对差等生的回答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哪怕是微小的进步或是亮光,也要给予激励的评价,进而使他们产生自信心和自豪感,使学生产生追求更高目标的学习欲望,从而产生学习的动力。
通过有针对性的教学,大部分学生在学习态度上会有明显变化,成绩好的学生会向更高目标冲击,其他学生也会赶超先进、不断进步,从而形成一种争先恐后的学习氛围。
三、利用多媒体教学,使课堂教学更加直观小学生天生好动、活泼可爱、好奇心重,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吸引他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使课堂变得富有活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创新教育
【摘要】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源于他对文章的思考,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学生能提出问题就等于在逐步理解课文。
把提问权交给学生,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创新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社会进步的力量源泉。
创新教育是现代教育的核心内容。
社会需要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人,即创新人才,这就促使教师的教要为学生的学服务,做到陶行知先生所说的“解放孩子的眼睛,让他们能看;解放孩子的双手,让他们能做;解放孩子的时间,让他们能学自己想学的东西”,这样学生才能学会学习,学会思维,学会创造。
一、树立创新思维
思维是智力、能力的核心。
创新思维具体表现在对已知事物大胆、多角度的想象。
在语文教学中要着重培养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和批判性。
创新思维有以下几种形式:
1.批判思维。
具有批判意识是思想趋于成熟的表现。
只有对客观世界有自己的认识、理解、感悟,才能得到结论。
任何有成就的人都具有批判意识,不盲从于别人的观点。
今天的语文教材中所选的作品大多是经典名篇,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高,但是由于历史和环境的不同,需要我们站在新的高度认识,要有新的观点。
2.逆向思维。
这是一种独特的思维方法,教师要引导学生变换思维角度,站在相反的方向去思考问题。
教师在启发学生逆向思维
时候,应强调要准确揭示内涵,合乎情理,标新立异,但又不能脱离实际。
3.求异思维。
标新立异本身就是创新。
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发散思维,多方位地审视文章的题材﹑结构﹑语言等,尽量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见解。
当然,标新立异不能违背事理,当学生思维出现偏差时,教师应该予以点拨,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
这几种思维方式应该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各个方面,教师应该加大训练力度使创新思维成为学生的思维定式。
二、实行教学民主,达到多向思维质疑创新
教学民主首先表现在民主的师生关系上。
教师必须改变以往凌驾学生之上的局面,首先,在教学中,注重给学生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让学生畅所欲言,表达不同的见解和观点,消除学生对表达的恐惧心理,引导学生正视并反思错误,和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思想,讨论问题,让他们敢于大胆发问、反问、反驳,把他们当成学习的主人。
其次,教学内容要开放。
教师提供的学习内容要有层次性、广泛性和选择性,让每个学生都有探索空间。
书本知识要向学生生活实际和经验开放,贴近学生生活。
每学完一篇课文,我都留出一段时间让学生谈谈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感想,还有哪些疑惑。
因为学生思维的空间和自由度都比较大,这样能使学生全体参与思考,锻炼多种思维能力。
此外,教学方法和手段要多样化。
如可以实行电教化教学、实景教学,还可以把学生带到自然环境中去,让
学生的多种思维训练达到最大化。
学习时,利用电教化教学直观再现场景,使他们如临其境,得到亲身感受,理解课文能准确深刻。
三、学会质疑,把提问权交给学生,激发创新思维
国外学者研究“成功七要素”中的第一要素便是——每天花点时间动脑筋想问题。
爱因斯坦也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不断循环,进而迸发出创造思维的火花。
在教学中,要善于鼓励学生思考、提问、讨论,这样对提高创造性思维很有效。
例如,教《凡卡》一课,学生问:“爷爷会不会来接凡卡?”有的学生答:“会来,因为他爱凡卡。
”有的答:“不会来,因为信的地址不明。
”又问:“凡卡能不能自己跑回去呢?”答:“不能,因为他没有鞋,天又冷。
”又问:”凡卡以后的命运怎么样?”答:“继续受罪,一直到死。
”到此时,引导学生谈感受,各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再写下来。
这个质疑解惑的过程中,就是实现学生多向思维发展的过程。
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源于他对文章的思考,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学生能提出问题就等于在逐步理解课文。
把提问权交给学生,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四、多给学生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语文教学要重视实践环节,要读要说要写,而且要画要唱要访等等,所以培养学生信息加工﹑动手动脑﹑熟练掌握和运用新技法的能力应予重视。
要让学生走向自我展现,走向自然,走向社会。
教学中,根据每单元主题,让学生设计小报,办演讲比赛、辩论赛,办作文周刊,改编课本剧……现在每个年级的语文课本都有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这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一个很好的环节。
这种语文活动一般要求学生广泛收集资料、调查访问、制订活动计划、归类整理、合作竞赛、展示成果等,这些活动开阔了学生视野,将课内和课外结合起来,营建了语文大课堂,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使得各种思维能力都得到锻炼和提高。
语文教学既是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也是学生生命成长的过程。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多种措施和方法指导,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学生学习目标明、思维活、讨论快,学中有乐、练中有趣、趣中启智,就能让学生常常体验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愉悦。
因为会学,所以很容易学会。
文化提高了,创新潜能也被挖掘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