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抗战时期重庆文学的特点
重庆地区文学现象调查 3
组员:陈家芳,但婷,袁旭,蒋楠,黄波,包文娟,刘启明,李典励,唐胜雨,谢凤摘要:重庆市独立以后,重庆市党代表突出强调了加强文化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对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文化强市作出全面部署,体现了“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的总要求。
1956年,重庆成立了重庆作家协会,重庆作家协会肩负着繁荣重庆文学创作,促进重庆文学事业发展的神圣使命和重大责任。
重庆有许多名作家,重庆文化界的有识之士也很重视对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的翻译。
重庆主要的报纸和期刊,从滥觞期以来就重视对外国文化的翻译介绍,并且随全国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而发展,由旧式文言向新式白话发展,视野由新闻、法律等领域向政治、经济、文化、文学等多领域发展,由单纯强调英、美等西方列强的文化向关注世界各国的文化发展。
重庆的文化界、报纸、期刊有对外国文化交流的优良传统。
重庆的文学对外交往呈现出有组织的规模化的交流态势,具有开放性与世界意识,既注重眼前,又着眼于未来。
关键词:文化建设开放发展The investigation of literature phenomenon in Chongqing Abstract:After the independence of Chongqing, the representor of urban area of Chongqing highlighted that it was essential to strengthen the culture construction, what’s more, deploying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e , constructing citywith strong culture. Demonstrating the requirements of “holding banner highly、 around overall situation、 serving for people、 reforming and creating”. In 1956, Chongqing founded association of writer. Chongqing writer association shoulder the mission and responsibility to flourish the culture of Chongqing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hongqing culture career. Chongqing has many famous writers, the wisdom person of Chongqing culture area also pay attention to the translations of science technology and ideology. The main newspapers and periodicals of Chongqing, have pay attention to introduce the translation of foreign culture since original period. Moreover, with the new culture all around the country developing, it always changes. The culture field, newspaper, periodical has fine traditions to interflow with foreign culture. Chongqing culture own openness and world consciousness, not only pay attention to present, but also future.Keywords: culture, construction, openness, development 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上的觉醒。
抗战时期(1937-1945年)重庆左翼期刊群研究
上 述 研究 多 立 足于 传播 学 对 期 刊发 行 进 行讨 论 , 甚 少 有 对 刊物 内容 及 刊 物 源 流 传 承 等进 行 细致
梳理 , 特别 是 至 今 缺少 陪 都 时期 重 庆左 翼 期 刊 的
收 稿 日期 :2 0 1 7 - 0 4 — 1 1
渐 复 苏 。仅 文献 整理 方面 就有 中国社会 科 学 院文
陪 都 ,更加 确 立 了重 庆 作 为战 时 大后 方 的 地位 。 诸 多 文人 学 者 、 作家 、 知 识 分 子 和 高校 学 生 随 着 文化 机 构 、 高校 、 社 团组 织等 纷 纷 人渝 躲 避 战乱 。
刊 。j 三 是 刊 物 内容 以 反 映 现 实 生 活 、 敢 于 和 主 流
略与 传播 效 果 ) 4 1 9 3 6 : 左 翼 期 刊 的创 刊 与左 翼思 潮 的再兴 起》 等, 对 左翼 期 刊杂 志做 出了研究 。 然
舆论 提 出 不 同观点 , 不从 属 于 体制 内或者 支 持 在 野党 立 场 的期 刊 。本 文对 这一 时期 左翼 期 刊进 行 研 究讨 论 , 凡 满 足 以上 条 件 之 一 , 且 在 重 庆 发行
文学 期 刊 的 向“ 左” 转》 、 赵 婷 婷 的《左 联期 刊 与左
翼 文 学创 作 》 、 陈程 的《 重 庆 抗 战诗 歌 的期 刊 媒介
场 域 研究 》 , 以及 张 元珂 的《 论 左 联 书 刊 的 出版策
中共 直 接领 导创 办并 发行 的期 刊 。二是 由左翼 文 人、 作 家 以及 宣 传 进 步 、 民 主思 想 的 自由人 士创 办, 并 在 内容 上 体 现 平 等 、 自南 、 民 主 观 念 的期
抗战文学中的重庆主题
发展的意义 ,我们也不妨回溯历史 , 目光拉 回到 将 上世 纪初 叶 ,看一 看在 重庆 文化 自身 发展 演变 的起
点 ,我们 曾经有 过 什么 ,它对 于后 来重 庆 文化 的崛 起 和 衰落有 怎样 的关 系 。关 于这一 方 面 ,我 曾经 有 这 样一 个 系统 的研究 计划 ,涉及话 题至 少包 括 : 第 一 ,重 庆在 2 纪 中国文 身就足 以引发 我们深长 的感 叹和丰富 的联 想 ,这一事实本身也充分反映了中国文化与文学在 2 0世 纪 的独 特结 构 与 独 特 发 展形 态 。重 庆 文 学 在 2 纪 中 国文学 中的这 一 内涵 值得 我们 认 真 总结 , 0世
可 以说 在 某 种 程 度 上 也 构 成 了 我 们 重 新 研 究 的话 题 。在这 个意 义上 ,我 以为 要探 讨抗 战 与重庆 文化
而 ,我们 却 不 得 不 承认 ,这 样 一 个 典 型 的西 部 城 市 、边沿 区域 之所 以能够成 为 “ 中心 ”却 不是 中国
的研究立场所提供的新 的研究思路 与研究方法 。包 括 “ 重庆视野 中的中国现当代文学 ”与 “ 重庆视野 中的重庆现当代文学 ” 。在对具体文学现象的阐发
庆文学 的曲折发展及其启示。 第二 ,重庆文学批评与文化批评对于 自身区域
价 值 的认知过程 ,从 中反思重庆文学批评 界的 “ 边缘 心态” ,对于未来重庆学派的精神 发展进行必要的探讨。 第 三 , “ 庆视 野” 的含义 阐 释 。阐述这 一新 重
是毋庸置疑 了。今天重庆 的学者常常说 ,如 同 2 0 年代 的北京 、3 年代 的上海一样 ,4 年代 的重庆 , 0 0 也 曾经成为 了中国现代文学的三大 中心城市 。然
[ 参考文献]
论抗战时期重庆作家的生存状态
人 文 社科
论 抗 战 时期 重 庆作 家 昀 生 存 状 态
重庆 大学文 学与新 闻传媒 学 院 敦
[ 摘
枫
赵
婷
要 ] 日战争 时期 , 抗 陪都 重庆 作 为 当时 的 文 化 中心 , 引 了大 量 的 文 学界 人 士 。 以 抗 日救 亡 为 主 题 , 庆 作 家创 造 出 了繁 荣 的 吸 重
抗 战 文 学 。时局 的动 荡 不安 、 济 通 货 膨 胀 , 得 重 庆 作 家生 活得 日益艰 难 。 文 拟从 抗 战 背景 下 重 庆 作 家 遭 受 的 生活 苦 难 , 究其 经 使 本 探 精神 状 态 , 而 阐述 重 庆作 家艰 难 的 生 存 状 态 。 进
[ 关键词 ] 家 生存状态 抗战文学 重庆 作 抗 日战争时期 , 重庆原本是 一个地 区性 的政治 、 经济 、 文化 中心 , 13 年 1 月 2 97 1 0日国民政府《 迁都宣言》 的发 表 , 使得重庆一跃成为 中 国战时 的陪都 , 而成 为全国的政治 、 进 经济 、 军事 、 文化和外交 中心 , 进 而随着 自身战略地位的重要 ,成 为了世界犯法西斯 战争远东 区域 的指 挥中心 , 与伦敦 、 莫斯科 、 华盛顿齐名。 行政地位的不断上升促使重庆成为全国的文化 中心。 抗战前 , 重庆 只有 沙坪 坝 的 重 庆 大学 和 磁 器 口 的 四川 省 立 教 育 学 院 两 所 大 学 ,而 抗 战期间迁 往重庆的大学 、 专科学校 、 校 、 军 国立 中学达 3 多所 , 中高 0 其 等学校 2 余所 , O 占全部 内迁 5 所高校 总数 的 4 %以上。北碚区夏坝 、 2 0 小龙坎与磁器 口 间的沙坪坝更成为全 国教育三坝 之 中的两坝。Ⅲ 正如自修德 所说的那样 ,历史上 的重庆 ,是一个风云 际会之点 , “ 是一个具有夸张的地理意义的临时宿营地 , 像慕尼黑和凡尔赛那样 。 重 庆 是一个成千上万人分享过 的插 曲, 这些 人 , 由于相信 中国的伟 大 , 由 于具有守住 国土对抗 日本 的巨大热情 , 曾经聚在重庆城边。”] 这些 t 2 而“ 人” 中也包括了作家 。 台湾学者统计 , 据 抗战期间全国作家有 3 7人( 7 不 包括香港 、 洋地区的 中国作家 )仅住重庆 的就有 1 1人 , 南 , 2 被誉为 “ 战 时最大的作 家集 团” 。避难至重庆的作 家们 ,在 民族危难 的生存环境 『 引 下, 纷纷组建文学社 团 , 办文艺研讨会 , 举 出版 刊物 , 创作作品 , 建构起 以重庆为中心 的国统区抗 战文学 。 重 庆 时 期 的作 家 生活 日本侵华之前 ,我 国现代作家 的自然分布始终 以北平和上海为 中 心。13 9 2年“ ・ A ” 一 - 事变后 , 大批 东北作家不得不逃往关内。13 9 7年 7月底 , 日寇攻 占北平 和天津 , 聚集在 当地的作家 向上海 、 武汉 等地转 移。 同年 1 月 , 上海和南京相继陷落 , 1 上海的作家除一 部分滞 留在成为 “ 孤岛” 的外 国“ 租界地” , 外 其余分别向西 、 、 南 西南三个方 向迁徙。 9 8 13 年 l月, O 广州 、 武汉相继陷落 , 当地作 家或西行人川前往重庆 、 成都 , 或 去西南地区的桂林 、 昆明、 贵阳 , 或到东南 的永安 、 建 , 的去香港 和 福 有 新加坡 , 还有北去西安 、 延安者 。13 9 9年 7月 3 0日,文协” “ 随国民政府 机关迁至重庆后 , 作家们大都分处 当时 的重庆 、 桂林和延安三大文学 中 心, 香港 和 “ 岛 ” 孤 上海 也 成 为 了重 要 的文 化 据 点 。 14 9 1年 太 平 洋 战 争 爆发 , 加之上海香港两地失 陷, 原本居 留在沿海的作家又迁往重庆和桂 林 。据统计 ,9 3年上半年在重庆的全 国性文艺团体约有 3 4这些 14 5个[ 1 , 文艺团体中聚集了全 国绝大部分优秀的文艺工作者 。 重庆为这些辗转 了大半个中国的作家们提供 了暂 时的安身之所 。 然而对靠笔吃饭 的作家们来说 , 重庆的生活也并不“ 安逸 ” 。陪都时期的 重庆通货膨胀严重 , 造成国民党 币值直线 下降, 物价上涨速度比纸币发 行量增加 的速度更快。以 1 3 9 7年 1 6月的物价指数为底 数 ,9 7 14 - 13 — 9 5 年间中国经济膨胀的程度见表 1 。 物价 的上涨 , 使得文学家们只能勒紧腰带度 日。 重庆国民政府 为每 个市民配给了 比市面粮 价便宜许 多的平价米 ,许 多作家对重庆生活 印 象最深 的也就是吃平价米 , 每餐都能在饭 中捡 出一小堆砂砾和稗子 ; 到 街 口 的小 饭 馆 吃 上 一碗 “ 担 面 ” 就 是 “ 牙 祭 ” ; 日不 值 钱 的猪 肝 担 , 打 了 往 后来贵得令人咋舌, 连菠菜都成了作家们难 以问滓的食物。 穿 着 “ 个 清道 夫 ” 像 的老 舍 在 杂 文 中 写道 :谈 再 戒 什 么 呢 ? 荤 吗 ? “ 戒 根 本用 不着戒 , 与鱼不见 面者 已整整二年 , 而猪羊 肉近来 也颇疏远 , 还 敢说戒?” 茅盾在《 ; 过年》 中塑造了一位小公务员老赵 , 在物价飞涨 的重 庆 , 微 薄 的 薪 水 养 不 活 妻 儿 , 以 他最 害 怕 的 就 是 放 假 和过 年 , 为 他到除夕那天 , 老赵绞尽脑汁终于想 到 了买一块能解馋的猪油年糕 给儿女, 然而年糕最后却被老鼠吃了大半 ! 表 1战时全国零售物价分类指数 ( 1 3 以 97年 16月为 10) - 0
抗战文学的重庆主题与现代文学的北京、上海主题之比较
的北京生活经验写大小杂院 ,写 四世 同堂 的祁 家四合
院 ,如葫 芦一 样 的小羊 圈 胡 同 ,写 王 利发 的 茶 馆 ,
《 骆驼祥子 》的大 马路 、天桥 ,和厂甸 、庙会 的热 闹, 还写北京春节 的吃食玩乐 ,琳琅满 目的生意店铺 。午后 的蓝天响着悦耳的鸽哨,胡同里飘散着诱人的亲切的货
年代张爱玲小说为代表 ,来与抗战文学 中的呈现重庆的 文本加以比较。
不 一样 的文 学背景
性 。重庆抗 战资料 的重新发现 ,重庆抗战文化与文学
研究论文的撰写 ,和重庆抗战文学研讨会 的频繁召开 ,
一
重庆抗 战文学资源得到 了极力挖掘 。目前 ,陪都文化
研究 、三峡诗人研究 以及 “ 重庆文学史”的提 出均在 学术研究界里产生 了广泛的影响 。种种研 究表明 ,抗 北京是一个历史悠久 的城市 ,从明朝开始 ,就是
都有空儿 ,可以使人 自由的喘气 ;不 在有好 些美丽的
都市题材 和创作契 机 。刘 呐鸥渲染 的舞场 是这样 的 : “ 在这 ‘ 探戈宫 ’里 的一切都在一种旋律的动摇 中—— 男女的肢体 ,五彩的灯光 ,和光亮 的酒杯 ,红绿的液
体 以及纤细的指头 ,石榴色的嘴唇 ,发炎 的眼光 。中
李 蕾
( 庆 广播 电视 大 学 重 导 学 中心 ,重 庆 405 0 0 2)
【 摘
要] 现 代 文学 中的 北京 、上 海主题 是现 代 作 家们 的主要 创 作 源 头 ,北 京 主题在 以老舍
为主体的作品中是亲切温暖的回忆,上海主题在新感觉派和 “ 孤岛”时期的张爱玲 的笔下是摩登 都 会和苍 凉心境 的合体 。抗 战 时期 ,重庆作 为全 国的 文学和 文化 中心 ,抗 战文 学 中的 重庆主 题具
论抗战时期解放区文学的社会主义特征
了唯物 主义世 界观 和 阶级 革命 意识 ,才 可能创 作 出符合社 会 主义需要 的新 时
代 文学 。 ’
收稿 日期 : 0 9 0 — 8 20—72
作者 简 介 : 学 明 (9 4 )男 , 庆 铜 梁 人 , 教 授 , 要从 事 中 国现 当 代文 学 研 究 。 刘 16 一 , 重 副 主
产 阶级 文学是 : 完成他 主 体 阶级 的历史使 命 . 为 不
是 以观照一表 现 的态 度 , 以无 产 阶级的阶级 意识 而 产生出来的一种斗争的文学 。” 到 3 Ⅲ 0年 代初期 , 这
一
激 进 的文学 思潮 又被 “ 社会 主义 现实 主义文 学 ”
的新 理论所 取代 . 管左联 曾经 大力 倡导 “ 会主 尽 社 义现 实 主义 ” 学理 论 . 由于 当时 缺少政 治 革命 文 但 的现 实土壤 ,因而在创 作 实践 中并 未 出现 真 正的
苏联社 会 主义 革命 后 , 列宁 、 大林 进一 步 强调 了文 学 的社 会政 治功 能 , 苏 斯 对
俄 文学 运 动 的转 型 产生 了直 接 的影 响 。 开创 了苏 联社 会 主义 文学 ( 称 “ 又 苏维 埃 文学 ” 。苏联 社会 主义 文 学 的理论 体 系完 全来 自马列 文 艺论 述 , ) 唯物 主义 世 界观和 阶级 斗争理 论是 其核 心 内容 , “ 从 物质第 一性 , 意识第 二性 ” “ 济基 、经 础决 定上层 建筑 ” 的唯物 主义原理 中得 出了“ 文学 是现 实生活 的反 映” 的结 论 ,
治革 命 的全面融 合 。 这种 融合 首先是 通过理 论建 设来 实现 的 。 9世 纪 中叶 , l 国
际共 产 主义运 动兴 起 , 马克 思 、 恩格 斯 首创 历史 唯 物 主义哲 学 观 , 不仅 带来 了 世界 范 围内的政 治革命 思潮 ,也 为后来 的社 会主义 文学 奠定 了理论基 础 。前
无名氏的小说与战时重庆文学界
、 , 0 1 . 29 No . 1 4 7
无 名 氏的小说 与战 时重庆文学界
熊 , ‘ ● t 飞 、 . 宇 J
( 重庆 师范 大学文 学院,重庆 4 0 0 0 4 7 ;
4 0 0 7 1 5 )
重庆 中国抗 战大后 方研 究协 同创新 中心 ,重庆
摘
要:抗 战后期,无名 氏的 ( ( 北极风情 画》和 ( 《 塔里的女人》畅销一时 ,重庆文 艺界针对其
考取金陵大学外文系三年级 ,未就读 。先后担任国 民党艺文研究会编译 员,中央图书杂志审查委员会 审查员, 香港 《 立报 》 、 《 星报》 、 爪 哇吧城 ( 雅加达 ) 《 新报 》驻重庆特 派员,重庆 《 扫荡报 》记者 ,重 庆 《 新蜀报 》 、贵阳 《 中央 日报》驻西北特派员 ,西
一
6 7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另 飞 宇 : 无 名 氏 的 d、 说 与 战 时 ●} 庆 文 学 界
1 9 4 5 年,《 时与潮文艺》第 5 卷第 4 期,有方棱逐一展 开的评论。一是 《 露西亚之恋》[ 3 1 1 1 0 ,“卜 宁著,夜星 文艺丛书, 三十[ 1 年一月,中国编译出版社出版,价 口口口,口四五页。 ” 本书收 《 古城篇》 、《 海边的故 事》 、《 日耳曼的忧郁》 、《 鞭尸》 、《 骑士的哀怨》 、《 露
收稿 日期 :2 0 1 3 - 0 7 - 2 1
作者简介 :熊飞宇 ( 1 9 7 4 一 ) ,男,四川省 南江县人 ,文学博士 , 助 理研 究员,主要研 究重庆抗 战文化 。 基金项 目:重庆 市首批 高等学校 优秀人才资助计 划 ‘ ‘ 重庆抗 战移 民文 学研究” 阶段性成果
抗战文化_重庆的财富
34中国三峡建设2007.1CHINA THREE GORGES CONSTRUCTION文化之旅抗日战争是近代史上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取得的第一次伟大胜利。
重庆的文学历史自抗日战争开始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重庆的抗战文化,以抗日救亡为基本主题。
在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关头,郭沫若、茅盾、老舍、曹禺、夏衍等一批文化人来到重庆,在南方局和周恩来同志的领导下,用饱蘸爱国热情的笔写出了一大批思想性强、艺术质量高的文艺作品,从而推动了作为国统区的重庆文艺界,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活跃局面,团结了大后方文艺界的进步力量,使抗战时期的重庆一跃成为中国文坛的中心,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新中国的文化建设积蓄了力量。
伴随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发展,以文艺为阵地,动员和团结人民一致抗日,形成了重庆独具特色的“抗战文化”。
重庆这段文化现象,将在历史的长河中永放光芒。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上海文艺界的同仁同仇敌忾,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纷纷组成抗日救亡演出队,掀起了大规模的抗日救亡宣传活动。
随着形势的发展,绝大部分文艺战士抵达重庆,形成了抗日战争期间重庆话剧演出空前繁荣和广泛普及的局面。
在这一时期,许多知名的电影和话剧编剧、导演、演员汇聚在重庆,如著名的导演和演员应云卫、张骏祥、史东山、谢流、马彦祥、沈西岑、赵丹、白扬、秦怡、张瑞芳、舒秀文、胡蝶、魏鹤岭、施超……等等,他们多以国泰大戏院、杭建堂、银社、青年馆等处为基地排练节目和演出。
1941年到1945年的“雾季公演”,每年都有几十出话剧搬上舞台。
抗战八年期间的重庆,多幕剧的公演就有170余出,加上独幕剧达240余出之多。
这些演出为抗日救亡,为争取民主,作出了重大贡献。
当时重庆话剧界人才荟萃,他们不少是剧坛明星,有的更是对敌冲锋陷阵的战士。
著名的话剧团体有:中华剧艺社、中国艺术剧社、中国万岁剧团、中国电影剧团、中央青年剧社、怒吼剧社、孩子剧团等。
当时演出的重要剧目有田汉、陈鲤庭、崔嵬编导的街头剧《放下你的鞭子》,阳翰笙的《塞上风云》、《天国春秋》,曹禺的《雷雨》、《日出》、《蜕变》、《北京人》、《原野》,郭沫若的《屈原》、《棠棣之花》、《南冠草》、《孔雀胆》,吴祖光的《风雪夜归人》,田汉的《梅雨》,老舍的《残雾》,宋之的《雾重庆》,于伶的《长夜人》,陈白尘的《岁寒图》、《升官图》,夏衍的《芳草天涯》、《法西斯细菌》等。
抗战时期的重庆儿童文学理论研究
( r- h o E uai colC ogigN r a U i rt, hn qn 0 0 7 C ia Pes ol dct nSho, hn qn om l nv sy C ogig4 04 , hn ) c o ei
Ab t a t u ig t e An i a a e e W a ,t e it l c u l o n o a l v rC i a p o t d t e c l r l o n tt n a d s h l s c sr c :D r h t J p n s r h n el ta sc mi g f m l o e h n r mo e u t a n oa i n c o a t n — e r h u c o i lv l fC o g i gc i r nltrt r r ain a d t e r t d .On te r t d c mp r o ewe n fb e o e n ar l e e o h n qn h l e e au e c e t n o y su y d i o h o su y, o a s n b t e l ,n v l d f i t e,C e h y i a a ya hn
关 键 词 : 战 时 期 ; 庆 儿 童文 学 ; 童 文 学 理 论 ; 伯 吹 ;老舍 ; 沫 若 ; 平 陵 抗 重 儿 陈 郭 王 中 图分 类 号 : 0 . ( 7 9 ; 5 文 献 标 识 码 : 文 章 编 号 :6 4—53 ( 0 9 0 0 2 0 I 997 1)1 8 2 0 A 17 69 2 0 ) 2— 0 1— 6 S u y o o g ig Ch lr n Li r t r e r u ig An i a a e eW a t d fCh n qn i e t au eTh o y d rn t J p n s r n s a ; C o g ig c i rn leaue c ide i rtr h o ; Ch n B c u ; L o S e Gu y wo d : u g Ani a a ee W r h n qn hl e i rtr ; hlrn leau e te r i — d t t y e oh i a h ; o
论战时重庆文学中的经济世界特点
3 9
到 曾在 南京 烧 开水 卖 烧 饼 的店 老板 , 已在 重 庆 现 开工 厂 , 装革履 , 貌焕 然一新 , 吐 已然 不 俗 ; 西 面 谈 再是 碰见 昔 日的 车 夫 李狗 子 , 当年 满 身疥 疮 掏 不
出五元 钱 的人 , 今 住 别 墅 , 如 当经 理 , 已经 鲤 鱼 跳
、
成 员流 动具 有 战 时 特殊 性
格 暴涨 , 发财 发得 不 可 思 议 。这 几 个 故事 的共 同
关 键词是 “ 着也发 财 ” 躺 。
张恨水 是华 语 世 界知 名 度 很 高 的作 家 , 俗 通 小说 家 的出身 决定 了他 的作 品拥 有 情 节性 强 、 时
除了 口传 的传 闻故 事 , 恨 水 以 区 家 的双 眼 张 写 了几个 具 有共 性 的人 物 。第 九章 , 以亚雄 前 往 渔 洞溪 寻找弟 弟 亚 英情 节线 为 例 , 弟俩 于一 天 兄 之 内在 当地就 遇 见 两个 改头 换 面 的 熟人 : 先是 碰
身 的同乡科 长 , 借钱 做买 卖 , 因生病 耽误 了贩 烟 时 间, 没料想 在 生 病 的 十 天 里 纸 烟价 格 涨 了对 倍 。
他 以这 笔钱 为资本 尽可 能大 量贩 烟 , 上滚 利 , 利 开
起纸 烟杂货 店 , 就此 摆脱 了贫 困生 活 。第 十 二章 , 巨商 温家二 奶奶 与 西 门太 太 等人 聊 赚 钱 , 二奶 奶 和 区家女儿 区亚男 讲 的是 书呆子 发财 记和官 员 盛
区家 老大讲 的是纸 烟贩 翻身 记 。一 个穷 得无 处安
的政治 、 经济 、 军事 、 文化 中心 。
13 9 8年后 , 生 了大量 与 重庆 有关 的文 艺作 产
重庆文化与抗战时期重庆书写
重庆文化与抗战时期的重庆书写摘要抗战时期,重庆以其独特的城市文化性格为作家的文学想象提供了灵感,从而不断回响在国统区的文学创作中。
在创作中,重庆的城市空间、文化上的本土性和混杂性以及客观存在的意识形态斗争极大地影响了作家对城市的美学认知,影响了作家生活和思维的方式,这决定了他们作品的内容和艺术表现形式,使重庆借助文学艺术穿越时空而被广泛体验。
关键词:抗战时期重庆文化重庆书写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文学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由于自然和社会多种因素的作用,常常会形成具有区域文化特点的风貌。
在中国文学中,“重庆”就因其人文地理环境、城市文化性格,吸引过无数的文人墨客对其进行书写。
十分密集地瞄准重庆、大量地书写重庆,要数抗日战争时期国统区的文学作品。
在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中,重庆星光灿烂,很多知识分子、文人墨客纷至沓来。
在当时重庆的文坛上,既有一批二三十年代已成名的作家,如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冰心、梁实秋、张恨水、沙汀、艾芜、萧红、端木蕻良、田汉等,也有一批新的作家,如吴组缃、路翎、田涛、姚雪垠、万迪鹤、碧野、丰村、白朗、草明、肖蔓若、郁茹、黄贤俊等,在他们的作品中,不仅有着前线的硝烟战火,更有着大后方重庆的种种世态和人文风情。
作家们不约而同地让重庆或远或近地充当了作品的文学背景和描写对象,重庆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生产方式,重庆的生活节拍、声光行色,给了作家一种特殊的视野和感悟力,这深深地影响了他们的创作。
一城市的空间贺维(irving howe)对城市文学的探询思路是:城市如何影响文学,文学又是如何反映城市?这是一个非常有启发性意义的话题。
一个作家的创作归根结底根植于一方水土,而作家的创作势必会体现这一方的文化意识和色彩。
也就是说,一个城市的社会内涵、特性以及都市空间和生活方式对作家的美学认知是有极大影响的。
对于影响、制约艺术创造的诸多因素,人们进行过很多方面的研究,出现过维柯的“特定时代、特定方式”说、斯太尔夫人的“民族精神”说、泰纳的“种族、环境、时代”说,等等。
抗战时期(1937—1945年)重庆左翼期刊群研究
抗战时期(1937—1945年)重庆左翼期刊群研究作者:刘妤来源:《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年第03期摘要:对抗战时期(1937年-1945年)重庆地区左翼期刊进行汇总,分析这一时期左翼期刊出版的总体情况和出版特点。
指出这一时期左翼期刊延续了三十年代左翼文学的斗争性主题,并在全国抗日救亡统一战线的氛围下容纳、接受不同立场思想,其艺术性、创造力和影响力均达到某种新的高度。
关键词:抗战时期;左翼;期刊研究中图分类号: K26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1-2153(2017)03-0046-04国内学术界对左翼文学及期刊的研究起步较早,上世纪五十年代就有学者开始着手搜集文献资料,对“孤岛时期”期刊,上海沦陷时期期刊的办刊特色进行分析,发表了一些有价值的学术成果。
然囿于局势变化,自六十年代开始,相关研究逐渐开始没落,直至七十年代末期,此类学术成果都为数不多。
八十年代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学术界自由气息渐浓,左翼文学研究逐渐复苏。
仅文献整理方面就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的《左联回忆录》《左联纪念集》《左联论文集》,姚辛所编《左联词典》《左联画史》,以及陈瘦竹主编的《左翼文艺运动史料》等问世。
但从期刊学角度谈左翼期刊的论著却并不多见。
就笔者寓目成果来看,仅有左文的《揭秘左联期刊反“围剿”出版传奇》、丁婕的《1945-1949:平津地区文学期刊的向“左”转》、赵婷婷的《左联期刊与左翼文学创作》、陈程的《重庆抗战诗歌的期刊媒介场域研究》,以及张元珂的《论左联书刊的出版策略与传播效果》《1936:左翼期刊的创刊与左翼思潮的再兴起》等,对左翼期刊杂志做出了研究。
然上述研究多立足于传播学对期刊发行进行讨论,甚少有对刊物内容及刊物源流传承等进行细致梳理,特别是至今缺少陪都时期重庆左翼期刊的整理研究。
本文旨在对该时期左翼期刊做出汇总和分类,从而归纳出抗战时期重庆左翼期刊的概貌和特点。
一、左翼期刊概况从1937年至1945年国民政府迁回南京为止,这一时期由于地理位置适宜长期抗战的需要,重庆逐渐成为战时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浅谈重庆陪都时期的抗战诗歌
浅谈重庆陪都时期的抗战诗歌摘要重庆抗战诗歌是以抗战为主题,以诗歌为旋律的一种抗战形式。
在整个抗日战争时期我国都处于战乱之中,特别是日寇对重庆进行了长达五年多的战略轰炸,战争使中国满目疮痍,大片国土沦陷、国人惨遭杀害。
大批外地诗人随国民政府迁渝与本地诗人一起推动重庆诗歌的发展,使重庆抗战诗歌起到了宣传与服务抗争的作用。
关键词陪都;抗战;诗歌“诗歌”是最常用的一种阐述心灵和抒发情感的文学体裁。
古代重庆文学以诗歌为盛,主要就民歌和文人诗歌的形式存在,并在巴渝这片土地上源远流长。
抗战以来诗歌功能由审美、娱乐、教育等迅速转变为社会功能。
抗战诗歌以抗战为题材和线索,反映了现实的抗战,为全民抗战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国难当头,同仇敌忾全面侵华战争爆发后,日本侵略势力急剧扩张,国民政府、民族工业、文学组织等纷纷迁往大后方。
在敌机的狂轰乱炸下,国土渐失,遇难同胞不计其数。
日寇不但以武力侵略我国的疆土,还企图通过文化侵蚀我国人民的思想,对文化和文化人进行了武力和精神双重的摧残。
七七事变后不久,日本就派出了由文学家组成的“笔部队”,以笔为枪,为侵华战争摇旗呐喊。
著名革命家华岗在《中国社会发展阻滞的基因》中就有指出:“日本帝国主义,因为企图征服中国与占领中国,不但对我们中国实行过经济的政治的与军事的侵略,同时也对我们实行过思想的斗争。
因为日寇深知中国民族的觉醒,全国人民对于日寇的同仇敌忾,决不是单靠武力所能征服的。
”有侵略和压迫就会有反抗,反抗的形式有多种,在文化抗战中周恩来指出:“笔战是枪战的前提,也是枪战的后盾。
”抗战诗歌就是笔战的一种重要形式。
郭沫若在《罪恶的金字塔》中忿然写道:“有愤怒,没有悲哀;只有火,没有水。
连长江和嘉陵江都变成了火的洪流,这火——难道不会烧毁那罪恶砌成的金字塔么?”这首诗将抗日的意志与革命的思想融为一体,以积极的状态唤起中华民族的觉醒。
抗战诗歌就是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中产生并发展,它在形式和内容上继承了“五四”以来的新诗传统,又在功能和性质上具有独特的品质。
抗战时期重庆的翻译文学
抗战时期重庆的翻译文学抗战时期,国际形势动荡不安,日本侵略者不断入侵中国,中国抗战运动展开,各方势力开始共同作战,抗日大业正在进行。
在这一过程中,重庆却经历了一段极其特殊的文学史:翻译文学。
翻译是一项复杂的文化活动,它不仅仅是单纯的文本转译,而是在国际文化之间建立联系的重要工作。
抗战期间,由于中国内外形势的变化,重庆出现了大量关于翻译文学的活动,它们都给世界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重庆翻译文学的活动,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表述:一是翻译家的发挥;二是抗日运动和翻译文学的联系;三是翻译文学对世界文学的影响。
第一,翻译家在重庆翻译文学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重庆翻译家张勇、陈绍明、蒋介石等等,他们积极投身于文学的翻译工作,他们的翻译作品,不仅是中国文学的精华,而且有助于世界文学的发展及交流。
他们翻译的作品涉及范围广泛,既有英、法、德、俄等西洋主流语种,也有日本、朝鲜、印度等东洋语系文学作品。
第二,抗日运动和翻译文学的联系。
抗日运动的形成,为重庆翻译文学的发展提供了积极的环境和支持。
抗日战争带来的影响,促进了翻译家的活跃,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翻译文学的领域中来,这样,重庆的翻译文学可以不断前进。
此外,抗日文学中的翻译让人更多地了解到了世界上正在发生的事情,无疑这是对中国抗日斗争和国际形势的巨大贡献。
第三,翻译文学对世界文学的影响。
重庆翻译文学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将中国文学传播到世界各地,使更多的外国读者了解到中国文化的精髓,并从中体会到中国民族的非凡精神。
重庆翻译文学也为世界文学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可以说,重庆翻译文学为世界文学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抗战时期重庆的翻译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它是中国文学史上一段历史性的、象征性的、重要的时期,它塑造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促进了世界文学的发展,它也将永远被记住。
重庆故乡的文学作品,特点,主题意义
重庆故乡的文学作品,特点,主题意义重庆是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城市,拥有丰富的文学创作历史和文化传统。
以下是一些关于重庆故乡的文学作品的特点、主题和意义的概述:
1.文学作品特点:
o雄厚的历史底蕴:重庆作为中国的重要文化中心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传统,这为作家提供了丰
富的素材和灵感。
o地方色彩浓厚:重庆地域独特,山水壮丽,充满了特有的地方风情和民俗文化,作品常常以重庆的风土人情为
背景,展现地方色彩。
o人情味与温暖:重庆人民热情好客,作品中常常体现出对家乡、亲情、友情的情感表达,让人们感受到温暖和
人情味。
2.主题意义:
o家乡情怀:重庆的文学作品常常表达对故乡的深情厚意,通过描绘家乡的山川、人物和生活,唤起读者对家乡
的思乡之情。
o社会变迁与历史记忆:重庆历史悠久,经历过许多社会变革和历史事件,文学作品经常反映社会的变迁、历史
的记忆以及人们对于过去的思考与反思。
o人性与命运的抉择:重庆文学作品中常常探讨人性的善恶、困境和选择,揭示人们在命运面前的抉择和内心的
挣扎。
重庆故乡的文学作品既承载着地方文化的独特魅力,也融入了普遍的人类情感和思考。
它们通过展现重庆的风土人情、历史变迁和人性抉择,传递了对家乡的深情表达、社会的思考与反思,以及对人类命运和内心世界的探索,为读者提供了理解和感知重庆文化与人民精神世界的窗口。
重庆历史文化的特色
》野性洋溢、贬官文化色彩重、集体观念强烈、边缘色彩浓、地方主义倾向严重。良莠不齐的重庆历史文化要实现其现代社会{
;中的成功转型。丛得去粗取精,不断升华。 逶
也.£关键词】重庆骞彳匕爹,l¥化.传誓…蹴。韬。龇%藏二泌。确崭潞。毫撬。。沁械:一。氨k濂一。怒t瓣蕊弛。:贰。弛娩。汹∥
的地域意识非常顽固。苏秉琦认为.“巴蜀文化自成体系,特 征不只是表面的,而是内在的。”这种文化“约有五千年到三 千年,上下可以串起来,成系统,有特征。”【’:重庆本地人抵御 外来势力的精神十分顽强,如张珏王坚在钓鱼城打死蒙古大 汗蒙哥,抗无三十六年,而元朝终其一代也不过百年左右。在 此顽强的地域意识冲击下,即使是极具个性的外来文化也会 被弱化,乃至同化.例如回迁开县的广东客家移民,出门在外 也不得不放弃客家话。重庆的自然环境并不优越。山高坡陡 坑深,夏季多烈日,物产不丰,居民性情粗犷,社会舆论易为 少数人左右,所以群氓现象明显;加之.穷山恶水出刁民,帮 派组织如浑水袍哥在历史上十分活跃,这促成地方主义的产 生,导致巴渝历史上特殊时期里地方势力与中央政府的隔离 和抗衡。朝廷权威往往对偏居西南一隅的巴渝地区鞭长莫 及,天高皇帝远,最终形成“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定蜀未 定”的历史景观,如保路运动的原因之一即为此。总之,传统 重庆历史文化可谓良莠不齐.对其认识也是见r见智。重庆 文化要在新时代实现其现代性转型,必得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参考文献: 【11顾颉刚.论巴蜀与中原的关系【M】.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31—2304. 【2l蒋宝德,李鑫生。中国地域文化【M】,山东美术出版社,1997:2276. 【31xll少琴.巴蜀史迹探索【M1.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林永仁,来层林.巴 楚文化fMl.华文出版社.2000:9—56. 【41蒙文通.巴蜀古吏论述【M1.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87—100, 15Jl晋J常醵,撰。刘琳校注.华阳国志校注fM】.巴蜀书社.1984:28—32. 【6】薛新力.传统重庆文化jEfMl.重庆出版社.2001:374-377. f7l传统重庆文化:第三辑。J994:J52. 『81《隋书誊二十九·地理志》. f19】新华网. 【101张老侃,等.重庆风情幽默画卷【M】.重庆出版社,2003:53. 【ll】【西汉】司马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Im].吉林摄影出版社,2002:1402. 【12】霍巍.等.长江上游早期文明的探索--IM].巴蜀书社.1994, 作者简介:易斌(1968一).男,重庆人,讲师.项士研究生,从事中国近 现代史及地方主义等研究。
抗战时期重庆《新民报》办报风格与编辑思想论略
《新民报》最早于1929年9月在国民政府首府南京创刊,因抗战军兴、迁徙扩展等历史及现实的原因,先后出有南京、重庆、成都、上海、北平等多个版本,是抗战期间具有较大舆论影响力和较高言论水平的“报系”。
该报的最高峰“黄金时期”,拥有五个报社、八个日报(晚刊),在艰辛困苦的抗战中,创辟成为民国著名的“五社八报”报业体系或曰报业集团。
回顾既往,考究历史,《新民报》(重庆版)是一份以“超党派”、“公正”、“独立”为创建原则和以“自给自足”、“是非正义做出发点”为言论标榜的民营报纸,始终坚持“传达正确消息,造成健全舆论,促进社会文化,救济智识贫乏[1] ”的办报宗旨与持社旨趣,坚持抗击倭寇、驳斥日伪、驱除外侮的爱国主义立场,思想先进,言论热情,观点鲜明,文章感人,因而在抗战时期赢得了庞大的受众市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成为那个时代的办报典范和成功的范例,影响范围包括重庆、四川等大西南地区,乃至覆盖整个抗日大后方。
审视与考察在抗战烽火中崛兴的《新民报》(重庆版),作为一个报业运营与管理的成功范例,其经验与智慧对于当代报业及报人有着较强的现实启示。
一、抗日立场明确,爱国主旨鲜明《新民报》(重庆版)于1938年1月15日正式在战时陪都重庆出版发行。
该报诞生之初,正是抗战最为艰苦与黑暗的时期。
日本帝国主义者侵华蓄谋已久、咄咄逼人,因此一开始便占据优势、乌云压城;而国民党当局却疲于应付、苦苦支撑。
一方面准备不足、预测不及,一方面武器装备、军事训练较日落后,因而被动挨打、处于下风。
这份爱国报纸甫一面世,便给饱受战争创伤和深受战火戕害的中国人民、尤其西南大后方民众带来了巨大希望和坚定的信念。
该报因抗战而迁播、而辗转、而重生,可谓是“应战而生”。
甫一问世,便在无形且惨酷的新闻战场上,节节抵抗日寇的“新闻部队”,以如椽的巨笔在没有硝烟的新闻战线上与日伪邪恶势力进行着殊死搏斗。
创刊后,重庆版《新闻报》一如既往地坚持之前“果决”的抗战方针、“坚毅”的抵抗论调,仍然视日顽为心腹大患、生死仇雠,其宣传主基调一以贯之地以爱国合群、团结进步为主,延续着“重生”以前的爱国传统与抗争风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略论抗战时期重庆文学的特点抗战期间,重庆成为大后方的文艺中心,大批文艺社团迁渝,大批作家来渝,重庆的文艺队伍空前壮大。
文艺工作者们在抗日的共同目标下团结起来,创作出大量具有战斗性的作品,极大地推动了抗战文艺事业的发展,在中国的文艺史册中留下了令人瞩目的一页。
重庆在抗战时期具有作为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特殊历史地位,综观这时期的文学,它鲜明地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战斗性抗日战争的残酷性,国共斗争的复杂尖锐性,都决定了这时期文学具有鲜明的战斗性。
1938年8月,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简称“文”)由武汉迁渝,成为重庆文艺界的中坚,给整个重庆的文学带来了深刻影响。
早在“文协”的“发起旨趣”中就号召文化人团结起来,“像前线将士用他们的枪一样,用我们的笔,来发动群众,捍卫祖国,粉碎寇敌,争取胜利”。
《新华日报》庆祝“文协”成立的社论中也强调必须“发动文艺家到战场上去,到游击队中去,到伤兵医院去,到难民收容所去,到一切内地城市乡村中去,……”于是许多作家投笔从戎,参加了直接战斗;有的则组成“笔部队”。
“文章下乡、文章入伍”的战斗口号提出来了。
“文协”领导人老舍在《文章下乡、文章入伍》的文章中指出,抗战需要战斗精神,“抗战文学便是战斗精神之发动机”,“抗战的文艺不是要耍弄风格与字眼,而是要迅速有力,如机关枪的发射”,这就是要“简单、清楚、明快”。
抗战文学就是以这“简单、清楚、明快”的战斗风格传达出喷薄的悲愤、无畏的气概、昂扬的斗志、必胜的信心。
抗战时期,在民族存亡的关头,人们心中充满对敌人的愤怒、仇恨以及对民族的忧虑,也充满了强烈的责任感和大无畏的献身精神,这一切,对诗歌这种最能充分表现情绪的文学样式,无疑提供了一块热血浸透的沃土,涌现出一大批战斗诗篇:艾青的《向太阳》与《火把》,臧克家的《感情的野马》与《古树的花朵》,王亚军的《二岗兵》与《塑像》,老舍的《剑北篇》,以及胡风的诗集《为祖国而歌》,庄涌的诗集《突围令》,徐迟的诗集《最强音》,冯玉祥的《抗战诗歌集》等。
郭沫若抗战期中写下的不少诗篇,主要收在他的《战声集》和《蜩螗集》中,其中,1940年为重庆大轰炸期间的大隧道惨案而写的《罪恶的金字塔》一诗,被传诵一时。
正像臧云远在《诗人节宣言》中指出的:“目前是考验屈原精神最突出的时代,中华民族在抗战的炮火里忍受着苦难,东亚大陆在敌人的铁蹄下留下了伤痕,千百万战士以热血温暖了国土,山林河水为中华民族唱起了独立自由的战歌,在古老的土地上中华儿女迎接着新的岁月,而在世界风云里,中华民族抗战的炮火已是世界光明的导线。
”抗战时期,重庆的诗人们正是秉承着屈原的爱国精神,以战士的姿态,“为中华民族唱起了独立自由的战歌”,去“迎接着新的岁月”。
不仅诗歌,其他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也充满了战斗性。
惊心动魄的战斗,可歌可泣的场面,民族生存的危机,斗争的现实呼唤着一种能直接迅速地反映它的文学样式。
报告文学以它灵活轻捷、直接迅速的优势,成了作家们的首选武器。
抗战时期的重庆,出现了报告文学的竞写热潮。
丘东平、刘白羽、周而复、沙汀、周立波、曹白、何其芳、陈荒煤等都在这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当时重庆的刊物发表了许多充满战斗精神的报告文学作品,如何其芳的《从成都到延安》,应清的《水》、《冲过第二道拦阻线》,陈晓南、方殷等的《川陕道上》,戴富的《挺进支队》,沙汀的《通过封锁线》、《敌后杂记》。
1939年5月,敌机狂轰滥炸重庆后,“文协”会刊出版了《轰炸特辑》,其中如老舍的《五四之夜》,宋之的的《从仇恨生长出来的》等报告文学,都有力地表现了中国人民不可征服的坚强意志。
碧野从前线归来后,先后在重庆出版了《北方的原野》、《太行山边》等报告文学,反映北方游击队的战斗生活。
到了抗战后期,国民党政权加紧强化专制统治,这时重庆文学的战斗性一方面仍体现为抗日,另一方面也体现为与专制独裁的斗争,因此趋于含蓄而又犀利。
譬如这时期诗人们拿起政治讽刺诗这一武器“向黑暗的`黑心'刺去”,郭沫若、袁水拍、臧克家、绿原、邹荻帆、黄宁婴等一大批诗人加入了这一战斗行列,掀起了政治讽刺诗运动并将其汇入民主运动的潮流。
其中,袁水拍《马凡陀的山歌》及其续集,在重庆、在大后方、乃至全国广泛流传,产生了巨大影响。
二、大众化抗战文学从整体上看,就是一种大众化的文学。
这种文学的大众性主要体现为:大规模的群众文艺活动,通俗生动的文学产品,对文化通俗性问题在理论探讨上的重视。
“文协”还在成立的初期就十分重视对通俗文艺的研究,专门成立了“通俗文艺工作委员会”,召开了通俗文艺运动座谈会。
1939年春,“文协”加强了原“通俗文艺工作委员会”,积极组织作家创作通俗文艺作品,出版了专门登载通俗文艺的《抗战文艺•前线增刊》。
10月“文协”出版《通俗文艺五讲》一书,结集了老舍等五人所写的文章,同时在《抗战文艺》上也发表了老舍、姚雪垠等人所写的有关通俗文艺的文章。
在文艺理论界,结合抗战时期通俗文艺运动,提出了“文艺大众化”与“民族形式”问题,1938年,《新华日报》在“文协”成立的社论中就提出了“文艺的大众化,应该是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最主要的任务”。
随后,文艺理论界就“文艺大众化”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对文艺大众化的任务,实现这一任务的手段等都提出了许多不同的看法,必然也就联系到“民族形式”问题,重庆召开了多次座谈会,围绕向林冰的观点展开了激烈的论争,郭沫若、茅盾、叶以群都发表了很有份量的见解,这些讨论无疑又推动了文艺大众化的实践。
活报剧、街头诗、通讯报告、短篇小说一度成为创作的主流,以及“旧瓶装新酒”的戏曲、曲艺也汇入了这股洪流。
与此相应,在诗歌领域,抗战的现实提出了朗诵诗的问题,诗歌大众化的问题,诗歌民族形式的问题,而对这些问题的讨论又深刻地影响着当时的诗歌创作实践。
诗人们“大胆地要把文艺各部门中一向是最贵族式的这一部门首先换装而吵吵嚷嚷地挤进泥腿草鞋的群中”。
换什么“装”?抗战初期诗人们“大胆地作了朗诵运动,大胆地作了街头诗运动”,一种新的诗体———朗诵诗出现在中国现代诗坛上,它不仅在抗战期中为动员民众、鼓舞民众发挥了巨大作用,而且对于诗歌自身发展中的口语化、大众化问题也有积极意义。
高兰等一批诗人写了大量的朗诵诗,并把它推向街头,面向群众,产生了广泛影响,形成全国规模的运动。
三、广泛性所谓广泛性是指抗战期间的重庆文学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于政治思想、艺术主张、学术思潮、流派等方面均有很大的兼容性,因而也就有着广泛的代表性。
换句话说,也就是统一战线文学的广泛性、代表性。
“尽管在阶级、集团、世界观、艺术方法论上大家有着各自的特性,然而,一个高于一切的共同的目标———抗敌,比什么都有力地使大家都成为亲密的战友”。
当时的重庆汇聚了全国各地的作家和文艺社团,同时也广泛反映全国的抗日斗争,包括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文学也有所反映。
如“民族形式”问题最先就是在延安提出来的,而后在重庆展开热烈讨论。
又如1940年1月24日《新华日报》发表方然的延安通讯《延安的艺术》。
1944年9月30日,《群众》第9卷第18期出“文艺问题特辑”,载有陆定一、何其芳、刘白羽等人的文章,反映出延安的文艺思想。
1945年10月22日,周恩来应邀在“文协”的联谊会上介绍延安文艺活动。
这里特别要提到的是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对重庆文学界的巨大影响。
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刚结束,6月12日,重庆的《新华日报》上刊登的萧军的文章,介绍了《讲话》引言的内容。
1944年1月,又在《毛泽东同志对文艺问题的意见》这一总题下,发表了《讲话》的摘录。
同年五月,何其芳、刘白羽从延安来重庆传达宣传《讲话》精神,6月,郭沫若、冯乃超等先后主持了文艺界几次座谈会,学习《讲话》,《讲话》精神得到重庆文艺界普遍拥护。
郭沫若还根据《讲话》提出了“文艺应以人民为本位”的观点。
正是由于抗战时期重庆文学全面反映了沦陷区、国统区以及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文学面貌,所以虽然是在国统区,它也仍具有非常广泛的代表性。
但是这种广泛性也并非毫无原则,正像郭沫若1943年6月在他主编的《中原》创刊号《编者的话》中所说:“只要是合乎以文艺为中心的范围,只要能认为对于读者多少有一些好处,我们都一律欢迎”,但决不许“袒护法西斯主义”或“稍微带些那样的气息”的人来扰乱,也不登“一味的泥古不化,或拘泥于文言文或旧形式的古董”。
郭沫若在这里所强调的,正是抗日民主的原则和大众化、群众性的原则。
四、辐射性抗战时期重庆作为战时中国的文化中心,对周围有很强的文化辐射性,对全国各地的文化都有极大的影响作用。
而当时作为文学的辐射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在渝的各全国性文学社团,在各地多有分支机构,不断发展壮大。
以“文协”为例,抗战期间就先后成立云南分会、襄阳分会、宜昌分会、襄樊分会、成都分会、长沙通讯处、香港会员通讯处、延安分会、桂林分会、贵阳分会、广东曲江分会、晋察冀分会、四川三台分会等,这些分支机构大多有自己的刊物阵地,在“文协”统一领导下开展抗日民主文学活动。
2、重庆文学界人士,为实现“文章入伍、文章下乡”,大批奔赴各地。
除“文协”专门组织过“作家战地访问团”传播抗日文学,第三厅和文工会都组织过多次文艺工作者慰问前方的活动,带去文学的影响。
如1939年就曾组织南北前线两慰问团,当时“文协”的老舍参加了北团,陆晶清等参加了南团。
3、重庆文学界输送了大批文学作品到各地,产生了很大影响。
如“文协”的会刊《抗战文艺》就分送各战区,有的要发到连政工干部手上,有的还送到延安。
“文协”1938年11月在重庆开会决定“制定各沦陷区域的工作方针,替各地区的工作人员交换工作经验,供给读物”。
当时重庆文艺界创作的许多作品在全国产生了很大影响。
4、重庆许多重要的文学活动在全国引起普遍响应。
如1941年为郭沫若举行的祝寿活动,不仅重庆声势浩大,桂林五百余人,香港九十余人,新加坡华侨文化界二百余人也分别举行了祝寿大会,昆明、延安等地也开展了祝寿活动。
又如1939年以后几年间以“文协”为主要发起单位举行的鲁迅纪念会,不仅在重庆举行,成都、桂林、昆明、香港等地“文协”分支机构也纷纷举行。
不仅鲁迅、郭沫若,还为茅盾、老舍、洪深等人都举办过诞辰纪念或创作生涯纪念活动。
其实,举行纪念著名文学家、为文学界知名人士祝寿这些活动,都是为了宣传他们的斗争精神,鼓舞广大文学工作者与侵略者,与专制独裁者进行斗争。
如郭沫若50寿辰及创作生涯25周年纪念活动,《新华日报》、《新蜀报》、《新民报》都出了纪念专刊,借此机会还演出了《天国春秋》和《棠棣之花》,抨击国民党政权同室操戈、破坏抗日的罪行,歌颂不畏强暴、反抗专制的精神。
五、高水准抗战时期重庆荟萃了全国文学领域的一大批精英人才,产生了一些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都有影响和地位的高水平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