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复习笔记对外汉语专业考研

合集下载

《语言学概论》知识点复习

《语言学概论》知识点复习

《语言学概论》知识点复习一.词汇1.词的概念和基本特征:词是语言的基本单位,具有形式和意义上的特点,是表达概念的基本手段。

2.词的分类:词可根据词形、词义、词性等进行分类。

3.词汇义和词义的概念:词的义指的是词汇在语言中所代表的意义;而词义是指词的其中一种特定的意义。

4.语义的概念:语义是指语言所能表达的意义,它研究词汇的意义和句子的意义。

5.语义关系:包括同义关系、反义关系、上下位关系和连词关系等。

6.多义词和一义词:多义词是指一个词具有多个不同的词义,一义词则是指一个词只有一个词义。

7.词义的反思性特点:反思性特点是指由于词义的发展和扩展,使得一部分词汇原本只能指代具体事物的名称,逐渐发展为可以用来指代抽象概念的称谓。

8.词的构词和构词法:构词是指用来形成新词的方法和技巧,构词法则是研究这些方法和技巧的学科。

9.词汇的生成和消失:词汇的生成是指新的词汇在语言中的出现和流行,而消失则是指一些词汇在语言中的逐渐淘汰。

10.词的历时变化:词的历时变化是指词汇在语言发展过程中的变化和演变。

二.语音1.语音的概念:语音是语言的基本要素之一,研究语言音素、音节和音系等内容。

2.音位和音素:音位指的是语音系统中不同的基本音单元,而音素则是指在一种具体语音系统中有决定意义的语音单位。

3.国际音标:国际音标是一种国际通用的音标符号,用于表示各种语言的语音。

4.声调:声调是指语音中声音的高低和音调变化。

5.语调:语调是指在一句话中语音音调的变化。

6.连读和重音:连读是指在语音流通的过程中,语音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连接;重音是指在词语和句子中,一些音节能够产生的较大音量、较长时间和较高音调。

7.训练和修正:语音训练是指通过学习和练习,使得个体能够正确地使用语音来表达意义;语音修正是指对发音错误进行纠正和改正。

三.语法1.语法的概念:语法是语言结构和组织的规律和原则。

2.句子的基本概念:句子是表达完整意义的语言单位,由主语、谓语和宾语等成分组成。

《语言学概论》复习知识点——汇总

《语言学概论》复习知识点——汇总

《语言学概论》复习知识点——汇总一、语言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1.语言学的定义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2.语言的定义与特点3.语言学的研究对象:语言符号、语音、词汇、语法、语义、语用等二、语音学1.音素与音素的分类2.语音的基本概念:发音器官、发音过程、音素与音位等3.语音的分类与描述方式:音库、国际音标等4.语音变体:音位变体、变体规律等三、词汇学1.词的定义及词的层次结构:词汇、形态、语素等2.词的分类:实词与虚词、实词的分类等3.词的构成过程:派生、复合、转化等4.词义与词义关系:同义、反义、上下位、隐喻、类比等5.词的语法功能:词类、语法关系等四、语法学1.句子的定义与分类:从句、疑问句、陈述句等2.句法的基本概念:短语、成分、汉语的基本句型等3.句法关系与句法结构:并列、从属、修饰等4.句法规则与句法分析:形式语法、语义角度的句法分析等5.语法现象的分析与解释:形式语法与功能语法的对比、语法规则、语法的普遍性、语法的可及性等五、语义学1.语义的定义与特点2.词义的构成与分类:词汇意义、语法意义、逻辑意义、上下文意义等3.语义关系与语义角色:同义、反义、上下位、隐喻、类比、关联等4.语义现象的分析与解释:语义成分的划分与关系、语义的可及性、语义的派生与转化等六、语用学1.语用学的定义与研究领域2.语言交际与语言交际行为:意图、目的、合作原则等3.言外之意与言外之行:言外之意的表示方式、言外之行的示例等4.语用现象的分析与解释:语言行为、语用规则、语用的多样性等七、语言学研究方法与分支学科1.语言学研究的方法论:描述性研究、实证研究等2.语言学的分支学科:应用语言学、对比语言学、历史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等3.参考书目和领域动态:《现代语言学导论》、《实用语义学》、《语法学》等这些都是《语言学概论》中的重要知识点,希望以上内容对您的复习有所帮助。

语言学概论整理笔记

语言学概论整理笔记

导论一、语言学对象:人类的语言名词解释:以语言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独立学科三大发祥地:中国、印度、希腊—罗马分科:⑴理论语言学1、个别语言语言学:以某一种具体语言为研究对象的语言学。

包括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

(如汉语语言学和英语语言学)A、共时语言学:语言研究的一种方法,从一个横断面研究语言在某个历时时期的状态和展。

(描写语言学,例如对汉语普通话的研究,主要研究它发展到现在语音系统的状况,它有多少音位,音位之间的组合规则,而不管这些规则是由什么演变而来的)B、历时语言学:语言研究的一种方法,其中研究语言在较长历史时期中所经历的变化。

(历史语言学,例如上古汉语中有很多辅音结尾的音节,【-p】【-t】【-k】,而发展到现在就只留下【-n】【ng】结尾的音节了。

)2、普通语言学:以人类一般语言为研究对象,研究人类语言的性质、结构特征、发展规律,是综合众多语言的研究成果的研究成果而建立起来的语言学,是语言学的重要理论部分。

3、应用语言学:研究语言学应用的学科,实际上是一种交叉学科,是相关学科的学者将语言学的基本原理同有关学科结合起来研究问题而产生的新的学科。

4、小学:中国传统的语文学,围绕阐释和解读先秦典籍来展开研究,从而诞生了分析字形的文字学、研究字音的音韵学、解释字义的训诂学,从而被人们称为经血的附庸。

5、历史比较语言学: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部门,它以历史比较法为基础,研究语言的亲属关系。

它为现代语言学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

(我们可以把汉语语音、词汇、语法从古至今的“纵”的历史放到今天由南至北的“横”的区域上去考察)第一章、语言的本质现代语言学之父:德·索绪尔语言:作为人类必不可少的思维工具和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来使用的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统。

言语:是对语言的运用。

一是指人的说和写的过程,是人的一种行为,叫言语活动,也叫言语行为,一是指人说出来的话,写出来的东西,也叫言语作品。

语言学概论考研重点笔记

语言学概论考研重点笔记

1、语流音变:说话时音位与音位之间能相互影响使前音或后音发生某种变化,这种变化发生在语流中,所以叫~,又叫联音音变,具有共识性和临时性;类型:同化,异化,弱化,加音,脱落,换位2、词是最小的能独立运动用的音义结合的语单;音节是人们能感受到的最小语音片段;音素是从音质的角度切分出来的最小的语单;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通过语素区别意义的最小语单;语素是最小的有意义的语单,也即是最小的音义结合体;义项是词义结构中最小的词义单位,也是词义的基本单位;义素是对义项进行分析所得到的最小的语义特征,是构成词义的基本要素3、语言的符号性:任意(语符的音和义的结合是任意的,是由社会约定俗成,其形式对于语符的意义而言完全是任意的、不可论证的)、象似(语符的形式与内容间有一种必然的联系,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可论证的)、线条(当符号与符号组合形成更大的单位时只能在一条线上延伸,不能在二维的面上或三维的立体空间里摆开)、稳固、民族、时代4、组合:语单在语流中产生的相互关系;聚合:在语结的某一环节上可通过联想、类比进行替换的语单间形成的关系5、语社功: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集体的标志,社生的记录;语思功:认知的伴侣,思维的重要工具,信息的载体6、机制:预设、排除、补偿、多余、类推、对称、经济7、音位变体:同一个音位的不同变异形式;自由变体:同一音位中的两个或几个变体可在相同的语境下出现,但没有区别意义的作用;条件变体:同一音位的各个变体如果有互补关系8、音质音位:从音质角度分析出来的能区别语单的语音形式从而起区别意义作用的单位;超音质音位:不是从音质角度划分的9、划分与归并音位的基本原则:对立,随意替换,互补,相似0、词根:词的核心部分,词汇意义的主要承担者;并列式,偏正,述宾,述补,主谓1、粘着:只有与其他语素组合在一起才能成词;自由:既能单独成词,又能与其他语素组合2、语法:词的构成、变化和组合规则的总和;手段:变化和组合规则中变现的形式可归纳为若干类型,如词序,虚词,构形后缀,内部屈折,重音,声调,重叠,语调,异根法,零形态;范畴:语意的归类,这种语意主要是指通过词形变化表现出来的3、显性:用一定的语法形式表现出来的各种语意,是直接成分间的关系,是连续的、单一的;隐形:隐藏在显性后面的各种语关,可以是间接成分间的关系,非连续、多个4、直接成分分析法(IC):根据语结的层次性逐层、顺次分析出语结,又由于句子的直接成分与句子的层次一致,所以叫层次分析法;优点:适用范围广,着重句子的内部结构层次,有助于人们正确理解语义;缺点:不能显示隐性语意5、变换:广义==句子根据不同格式间表现出的规律变成另一种句子,如肯否定,主被动,陈述疑问;狭义==将某一句法结构转变为与其有相同或相近隐性意义的其他句法结构;手段有移位、添加、删除、重写、替换6、词根(孤立)语:没有或缺乏词的形态变化的语言7、屈折语:以词形变化作为表示语关的主要手段。

语言学概论考研张斌《新编现代汉语》考研资料笔记

语言学概论考研张斌《新编现代汉语》考研资料笔记

语言学概论考研张斌《新编现代汉语》考研资料笔记一、复习笔记一、语言符号1语言是一种符号(1)语言符号能指和所指的关系符号的能指与所指的关系是约定的,包括自我约定和社会约定,语言符号属于后者。

语言符号能指与所指的关系是使用语言的人共同约定的。

(2)语言是听觉符号人们识别符号主要依靠视觉或听觉,语言是听觉符号。

语言的能指是声音,所指是意义,能指和所指的关系密不可分。

2人类语言的特点(1)系统性①语言的子系统人类的每种具体语言都是一个丰富、复杂、缜密的符号系统。

语言系统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等子系统,每个子系统都包括许多不同特点的单位,单位与单位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但有规律可循。

②语言单位的系统性每个语言单位(例如一个词)而言,它的语音形式是依照语音系统的规则构成的,它的意义与词汇系统中的许多方面发生联系,它的功能受语法规律的支配。

(2)生成性语言单位是声音和意义的结合。

不同的语音都是有数的音位按照一定的结构原则生成的。

用有限的词按照一定的规则生成句子,正是这个特点使语言成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3非语言符号(视觉符号)(1)语言符号的缺点用声音表达意义,让人们用听觉接受信息。

在时间上出口即逝,在空间上距离有限。

为了弥补语言符号的缺陷,人们常利用视觉符号传达信息。

(2)非语言符号①以具体语言为母本产生的如旗语、电码。

要懂得这类符号,必须掌握它的结构特点和规律,还须熟悉它的母本。

这种非语言符号已经逐渐消失,让位于语言符号。

②不受具体语言制约而创造的如信号灯、气象标志。

这种符号是超语言的,仍在应用,但结构简单,表达的内容也趋于单一,使用范围受到限制。

二、语言符号的符号1文字的能指和所指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系统。

文字的能指是书写形式,所指是语言,语言包括声音和意义。

不论拼音文字还是汉字,记录的都包括语音和语义。

没有哪种文字专门记录语音或语义的,只是记录的方式有所不同。

2口语和书面语(1)通常认为说出来的话是口语,用文字写下来的话是书面语。

汉语言文学《语言学概论》复习要点

汉语言文学《语言学概论》复习要点

《语言学概论》复习要点重点名词概念:语言学、普通语言学、专语语言学、共时语言学、历时语言学一、语言学、语言学的对象和任务二、语言学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三、语言学的基本类别根据研究的对象的不同,语言学分为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专语语言学和普通语言学。

四、语言学流派各个语言学流派的观点、代表人物有所了解即可,注意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以及美国结构语言学派(也称美国描写语言学)都属于结构主义学派,是这一学派的三个分支。

关于语言学流派的具体内容阐述,不作考试要求。

第一章言语的社会功能本章须明确两个大的要点:语言的社会功能,即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

主要名词概念:语言、社会、社会现象第一节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一、语言是人类社会的交际工具1. 语言的交际功能:语言是人类区别于其它动物的一个重要标志。

语言是联系社会成员的桥梁和纽带,是社会成员互相之间交际和交流思想的工具,也是协调社会成员行动一致的工具。

2.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和人类社会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没有人类社会,就没有语言,人类社会以外的社会无所谓语言。

所谓社会现象是指那些与人类共同体的产生、存在和发展等活动密切联系的现象。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语言,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语言,同时社会的变化也给语言以极大的影响,而离开了人类社会,就无所谓语言可言了。

总之,语言就是一种社会现象,同社会的关系非常密切,其产生、发展等都要受到社会的影响。

语言不是自然现象,一方面,语言同社会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社会的发展变化直接影响着语言的发展变化,也就是说,语言的发展变化是受制于社会的;另一方面,从语言的音义联系看语言不是自然现象,而是社会约定俗成的,没有必然的本质的联系,如果语言是自然现象,世界上的语言应该一样的,没有区别的,而实际上世界上的语言多种多样,而且许多语言中还有方言,这说明语言决不是自然现象。

3.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语言不但是社会现象,而且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

语言学概论笔记重点

语言学概论笔记重点

(一)语素性质作用区别语素语言中音义结合的最小单位构成词不能独立运用,只是词的构成要素词造句时能独立运用的最小单位组成短语或句子能独立运用,区别于语素;最小单位,区别于短语短语词的组合组成句子能独立运用,但不是最小单位,只是词与词的组合语素、词和短语的区别:(二)代表语素:蝴蝶、骆驼、蚂蚁一用语素:有些语素结合面比较窄,一般只出现在某一个固定的语素的前或后。

(苹果、菠菜、鱿鱼、芹菜、茄子。

(三)语素变体:1.语素的语音变体:语素在不同的语境中,语音形式可能不同。

(多音词)2.语素的语义变体:语素在不同的语境中,语义内容可能不同。

(多义词)(四)自由语素:加拿大粘着语素:黏着语素是那些不能单独使用,而必须和其它语素-自由语素free morphemes 或黏着语素-结合在一起以形成一个单词的语素。

(邻、居、的、老、师、移、民、了)第二节词成词语素是指这个语素的本身是一个词,如:天、地、人、山、水、河、草、成词语素一般都可以与别的语素自由地组合成词,所以都是自由语素。

例如:天,可组成:天空、天地、也可以组成:白天、雨天。

不成词语素如:经、标、丰、健、政、基、达,这类语素虽然不能独自成词,却能够与别的语素自由地组合成词,所以也是自由语素:如,经,可组成,已经、经过、健,可组成:健康、矫健等,所以也是自由语素。

一、单纯词(一)单音单纯词(二)多音单纯词 1.联绵词 (1)双声 :伶俐(2)叠韵 :骆驼 (3)非双声叠韵如:凤凰妯娌2.叠音词(1)单字无意义.例如:猩猩 (2)单字有意义,但重叠之后的意义与原式完全不同.3.音译词 4.拟声词二、合成词(一)复合式(复合词):词根+词根 1.联合式(并列)(1)意义相同相近:英雄恭敬帮助(2)意义相关:手足白净人物(3)意义相反:买卖2.偏正式(1)定中型--中心语素的词性是名词性的(2)状中型--中心语素为动词或形容词性的3.动宾式(支配)动词性:请客名词性:理事4.补充式(1)动补型 A.表结果--变成轰动 B.表趋向--过来过去介入超出(2)注释型A.用单位注释:羊群车辆B.用情态注释:乐陶陶白花花5.主谓式(陈述型)(1)名+动\形:目击首肯 (2)名+形:眼花嘴硬耳背(3)代+动\形:自然(二)附加式(派生词) 1.前缀+词根 2.词根+后缀(三)重叠式 1.AA 妈妈爸爸星星娃娃常常偷偷白白暗暗 2.AABB 婆婆妈妈花花绿绿形形色色分类作用举例词根词的核心部分,词的意义主要由它体现。

语言学概论经典复习笔记(全)

语言学概论经典复习笔记(全)

第一章.语言学的对象和任务1. 什么是语言功能角度的定义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和交流思想的工具。

信息论角度的定义语言是信息的载体和传播信息的媒介。

认知科学角度的定义语言是认知的工具汉语名词性偏正结构的表达顺序:用偏正结构表达两个物体的空间关系,采用“参照物——目的物”的认知顺序是汉语的一种优势语序。

这是汉语名词性偏正结构的表达原则,反映了汉语“由大到小”的表达习惯。

2. 什么是语言学定义语言学是研究语言规律的科学,使人们懂得关于语言的理性知识语言的起源A. .“神授说”基督教<圣经>关于人类语言起源的传说: <圣经>解释: 上帝谴责人类罪过和妄行的结果.B.“摹声说”。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Plato早在公元前5世纪就提出了这种理论。

他认为,名称不过是它所表示的事物的声音的模拟。

这是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它把语言的起源归结为客观世界的产物。

十八世纪德国的赫德尔发展了这一观点。

他认为,在原始社会,人们为了表达想要表达的各种动物对象,模仿那种动物的发声,比如拟声词。

C.“感叹说”。

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Epicurus, 公元前341~前270年)是其代表人物这种理论认为,原始人的感情冲动、受到惊恐后发出的喊叫等,也就是出于内心和外来的感受而发出的声音逐渐发展为感叹词,最终形成了语言。

D.“号子说”。

19世纪的法国哲学家努阿尔认为,原始人在集体劳动时会发出“咳哟”、“啊哈”等声音,以协调劳动的一致性,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劳动号子,这就形成语言最初的成分——动词。

E.“劳动说”。

恩格斯首先提出来的。

恩格斯认为:一方面“劳动的发展必然促使社会成员更紧密地互相结合起来因为它使互相帮助和共同协作的场合增多了,并且使每个人都清楚地意识到这种共同协作的好处。

另一方面,劳动还使人的发音器官和大脑发达起来。

这些都是语言诞生的必要条件。

3语文学A 定义:为注解古代经典(如政治、哲学、历史、文学等经典作品),而对其中的文字\词汇\语法所作的研究.语文学是经学的附庸,没有把语言作为独立的学科研究. 又叫“前语言学”.印度宗教经典梵语:语音、语法研究西欧(希腊-罗马)古典拉丁文:语法、修辞、逻辑中国先秦典籍:汉字形音义研究三个重要的传统古印度巴尼尼<梵语语法>古希腊-罗马底奥尼修<希腊语法> 瓦罗《论拉丁语》中国“小学”中国第一部语法专著马建忠《马氏文通》(1898)采用的也是拉丁语的体系。

语言学概论详细笔记

语言学概论详细笔记

语言学概论详细笔记-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语言学概论目录目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导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语言学的对象和任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语言学的分类和分支学科................................................................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语言学的功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语言的社会功能...................................................................................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语言的社会功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语言和说话的关系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语言学概论 (00541)知识点汇总(第一章)

语言学概论 (00541)知识点汇总(第一章)

语言学概论(00541)知识点汇总第一章语言和语言学(一)语言和民族、国家的关系★★1.一个民族使用一种语言,这种说法(不正确)2.一般而言,一个民族使用同一种语言,语言是民族的重要标志3.同一民族使用多种语言,不同民族使用同一语言的现象客观存在。

语言不是识别民族的可靠标志(二)语言特点和语言类型★★★1.从语言历时演变角度来划分不同的语言,可以建立语言的(谱系分类)2.与英语亲缘关系最近的是(德语),都属于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3.根据语言是否有形态变化,可以分为分析性语言即(孤立语)和形态语即(屈折语、黏着语)4.汉语属于(分析性语言/孤立语),没有丰富的形态变化,主要由词序和虚词来体现各种结构意义5.德语、俄语属于形态语中的(屈折语),日语、朝鲜语、维吾尔语、芬兰语属于(黏着语)(三)“语言”和“言语”★★1.区分“语言”和“言语”的主要目的是(明确语言学的研究对象)2.(语言)是由有限材料、有限规则组成的系统,是社会的,如“语言能力是每个正常人都具有的”3.(言语)是具体的、无限的、个人的,如《红楼梦》的语言、“法官认为证人说的话可信”中的“话”(四)“口语”和“书面语”★★★1.口语就是有声的口头语言,任何一种语言都有口头存在形式,它是书面语产生的基础。

2.书面语:是用文字记录的语言形式,是文字产生后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的,书面语是经过加工、提炼和发展了的口语的书面形式。

3.书面语与口语基本一致,但不是口语绝对忠实的记录,也不是口语的机械记录和重复。

(五)“能指”和“所指”★★★★★1.属于符号的是(语言、文字、红绿灯、旗语)2.符号中能够指称某种意义的成分被称为(能指),符号所指的意义内容是(所指)3.语言符号的能指是(语音),语言符号的所指是(意义)4.首先提出“能指”和“所指”这对概念的语言学家是(索绪尔)5.能指和所指的关系是(不可分割)的,一旦分开,语言符号就不存在了。

(六)“约定”和“任意”★★★★★1.交通信号灯中红灯表示“停”的意思,红灯和“停”之间的关系是(约定的)2.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指(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和意义内容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即:声音和意义之间没有必然联系的理据关系,在语言符号产生之初,它的声音和意义的结合是任意的,是由社会约定俗成的,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不可论证的3.语言符号具有可变性的根本原因在于语言符号的(任意性)4.语言符号的强制性是指(个人不能任意改变已经约定的符号)(七)“线性”和“离散”★★★1.语言结构的线性特征:语言符号的结构必须是按照时间顺序成一条线的样子排列。

汉语言文学《语言学概论》复习要点

汉语言文学《语言学概论》复习要点

《语言学概论》复习要点重点名词概念:语言学、普通语言学、专语语言学、共时语言学、历时语言学一、语言学、语言学的对象和任务二、语言学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三、语言学的基本类别根据研究的对象的不同,语言学分为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专语语言学和普通语言学。

四、语言学流派各个语言学流派的观点、代表人物有所了解即可,注意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以及美国结构语言学派(也称美国描写语言学) 都属于结构主义学派,是这一学派的三个分支。

关于语言学流派的具体内容阐述,不作考试要求。

第一章言语的社会功能本章须明确两个大的要点:语言的社会功能,即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

主要名词概念:语言、社会、社会现象第一节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一、语言是人类社会的交际工具1.语言的交际功能:语言是人类区别于其它动物的一个重要标志。

语言是联系社会成员的桥梁和纽带,是社会成员互相之间交际和交流思想的工具,也是协调社会成员行动一致的工具。

2•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和人类社会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没有人类社会,就没有语言,人类社会以外的社会无所谓语言。

所谓社会现象是指那些与人类共同体的产生、存在和发展等活动密切联系的现象。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语言,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语言,同时社会的变化也给语言以极大的影响,而离开了人类社会,就无所谓语言可言了。

总之,语言就是一种社会现象,同社会的关系非常密切,其产生、发展等都要受到社会的影响。

语言不是自然现象,一方面,语言同社会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社会的发展变化直接影响着语言的发展变化,也就是说,语言的发展变化是受制于社会的;另一方面,从语言的音义联系看语言不是自然现象,而是社会约定俗成的,没有必然的本质的联系,如果语言是自然现象,世界上的语言应该一样的,没有区别的,而实际上世界上的语言多种多样,而且许多语言中还有方言,这说明语言决不是自然现象。

3•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语言不但是社会现象,而且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

汉语言文学专业语言学概论笔记

汉语言文学专业语言学概论笔记

第一章语言和语言学 1. 为什么语言和种族没有必然联系? 答:语言能力和生理因素、心理因素有关,但语言不是一种生理现象,也不是一种心理现象,不是遗传的,而是一种社会现象。

语言完全是在一种语言环境中后天获得的,所以语言和种族没有必然联系。

2. 简答语言符号的特点。

答:(1)符号和语言,“能指”和“所指”。

能指是能够指称某种意义的成分,所指是给符号所指的意义内容创制了一个专门术语。

(2)语言符号的“任意性”。

符号的物质实体和表示的意义之间没有必然的理据关系,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和表示的意义之间也没有必然的理据关系,完全是任意的,约定俗成的。

(3)语言符号的强制性和可变性。

在同一社会、同一时代,对使用同一种语言的每一个社会成员来说是强制性的,而语言又是发展变化着的。

(4)语言符号的离散特性和线性特性。

话只能一个字一个字,一句话一句话地说,因此语言符号是离散的,而且在时间这根轴上是成线性排列的。

3. 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的关系。

答:组合关系体现在一个语言单位和前一个语言单位或后一个语言单位,或和前后两个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是横向关系。

聚合关系是在组合的某一个位置上能够相互替换,有共同的特点,故能聚合归类。

组合是横向的结构关系,聚合是归类规则,有了组合、聚合关系,便展现出了整个语言平面,聚合关系是组合关系中体现出来的,或者说是从组合关系中分析出来的,而组合关系又表现为聚合类的线性序列。

所以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有机地统一,不可分割。

4. 解释“符号” 答:符号指根据社会的约定俗成使用某种特定的物质实体来表示某种特定的意义而形成的实体和意义的结合体。

5. 解释“语言” 答:语言是言语活动中同一社会群体共同掌握的,有规律可循而又成系统的那一部分,语言是均质的,是言语活动中的社会部分。

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具有鲜明的地区性、民族性和历史性。

6. 口语和书面语的关系。

答: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首先是口语,第二种客观存在形式,是书面语。

语言学概论 复习笔记

语言学概论 复习笔记

《语言学纲要》复习笔记
2015 年 12 月 3 日
二、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思维工具 1.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a.语言是人类思维存在的物质形式,思维不能离开语言而存在; b.语言和思维也是不同的,思维能力是人类共有的,具有全民性;而思维方式则 具有民族性,从这一点说语言又具有民族性特点。 2.思维的物质基础:脑机制(左右半球分别控制着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 3.抽象思维必须以语言为工具 因为抽象语言是高度概括的,必须以具体的物质存在——语言为依托 4.内部语言问题 内部语言是外部语言的内化,是语言在思维领域的一种存在方式,具有速度快、 信息量大、跳跃性强等特点。 5.语言是思维最有效的工具(?) 语言是形成思想、表达思想、引发别人思想的工具。
语音 语义
语法 词汇
现代层面 断代层面 发展层面
静态 动态
一般理论
2.语言的应用研究 3.语言的交叉研究 四、语言学的分类 1.个别语言学(专语语言学):以某一种具体的语言为研究对象的语言学。 ○1 共时语言学,从一个静止的时段去观察研究语言学,如“现代汉语”; ○2 历时语言学,从纵向时段去考察语言的发展变化的语言学,如“汉语史”; 2.普通语言学,又叫“理论语言学”,它是以人类的一般语言为研究对象, 研究语言的性质、结构特点和发展规律。 3.语言的本质论 ○1 功能角度:语言是人类社会的交际工具。 ○2 结构角度:语言是一套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4.索绪尔——现代语言学之父,《普通语言学教程》
复辅音:同理,不同的辅音也可以直接组合,只不过这种情况在今天的普
通话里已经很少了,如表示答应“呣”[m];但复辅音这种现象在
上古时期或许大量存在,已有不少诸如郑张尚芳等学者正致力于
这方面的研究。
(3)汉语音位组合的格局非常简单,分开齐合撮四呼,没有复辅音,能够构成

语言学概论笔记(第一章)

语言学概论笔记(第一章)

语言学概论笔记第一章:语言和语言学一、识记内容。

1、口语: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首先是有声的口头语言。

2、书面语:文字出现以后,语言的第二种客观存在形式。

3、符号:指的是根据社会的约定俗成使用某种特定的物质实体来表示某种特定的意义而形成的这种实体和意义的结合体。

4、能指: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能够指称某种意义的成分。

5、所指:也就是“能指成分”,即特定的物质实体,所指的意义内容。

6、聚合关系:在同一个位置上可以互相替换出现的各个语言单位处在互相可以联想起来的关系之中,因而聚合成为一个类。

7、组合关系:组合关系体现为一个语言单位和前一个语言单位或后一个语言单位,或和前后两个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也体现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8、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

9、普通语言学:语言学界把研究人类社会的语言这种社会现象的一般理论。

10、理论语言学:把研究某种具体语言的语言学称为汉语语言学或英语语言学等等,把侧重理论探讨的称为理论语言学。

11、应用语言学:把侧重语言学理论和成果的实际应用。

12、传统语言学:一般泛指20世纪以前的语言学,特别是指索绪尔开创的结构主义语言学以前的语言学。

13、结构主义语言学:索绪尔创立的语言学可以称为“结构主义语言学”,至于我国内常说的“结构主义语言学”、“结构主义语法”,往往只是指在国外影响较大并且我国语言学界比较熟悉的美国结构主义描写语言学,那只是当代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一个流派,并不等于受索绪尔影响的整个结构主义语言学。

二、领会内容(不用识记,大体知道即可)1、言语交际是一个编码和解码的过程。

答:人要说话所需要的因素:生活经历、社会环境、当前处理的问题、社会问题、文化问题、哲学问题、逻辑问题。

人要接受语言所需要的因素:组织与分析的能力、心理、生理问题;发音、听音的器官和神经网络及机制和能力;复杂的生理和物理问题。

总之一句话,言语交际是通过许多因素对语言进行编码和解码的过程,言者编码,听者解码。

语言学概论课堂笔记

语言学概论课堂笔记
语言思维功能的生理基础 儿童语言习得与思维的发展 关于聋哑人的语言和思维 思维能力的普遍性和思维方式的特殊性
❖ 一、语言的社会功能(社会现象)
什么是“社会”?
所谓“社会”就是指生活在一个共同的地域中, 说同一种语言,有共同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的人 类共同体。
1.信息传递功能 (1)语言的信息传递 A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是人类社会的产物,人类之外
的交际者,而有的人却笨嘴拙舌,甚至产生误会? ❖ 6.文字和语言相比,哪个更重要? ❖ 7.为什么古人的语言和我们现在使用的语言不同?
怎样学习语言学
1.理论联系实际(切忌空谈) 2.理解为本(切忌死记硬背) 3.勤读多思(保护好奇心) 4.开阔视野(拓展知识面) 5.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自己找答案)
2.语言研究的发展历史 (1)最早的语言研究
产生于各古典文明形成和兴盛时期
↓ 由一些思想家、哲学家阐述 (见于他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并非专门关于语言的著述中)
↓ 中 国:先秦哲人(老子、孔子、墨子等)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 Socrates)、
普罗塔哥拉(Protagoras)、 柏拉图(Plato)、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等)
5.思维能力的普遍性和思维方式的特殊性 (1)思维能力的普遍性
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一样,没有民族性,全人类都 一样;
(2)思维方式的特殊化 语言的不同,对现实世界的编码方式也不同
综上所述:
不同的语言在不同的层面上的差异充分体现了不 同的思维方式。我们不能因为人类思维能力的共同性 而忽视语言的多样性,也不能因为语言的多样性而断 定各民族的思维能力有强弱之分。
练习与思考
一、回答以下问题 1.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 2.语言学是什么时候成为独立的学科的,其标志是? 3.语言交际的过程可分为哪五个阶段? 4.印度最早的经典所使用的语言是什么? 5.“小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语言学概论考研张斌《新编现代汉语》考研资料笔记

语言学概论考研张斌《新编现代汉语》考研资料笔记

语言学概论考研张斌《新编现代汉语》考研资料笔记一、复习笔记一、语言符号1语言是一种符号(1)语言符号能指和所指的关系符号的能指与所指的关系是约定的,包括自我约定和社会约定,语言符号属于后者。

语言符号能指与所指的关系是使用语言的人共同约定的。

(2)语言是听觉符号人们识别符号主要依靠视觉或听觉,语言是听觉符号。

语言的能指是声音,所指是意义,能指和所指的关系密不可分。

2人类语言的特点(1)系统性①语言的子系统人类的每种具体语言都是一个丰富、复杂、缜密的符号系统。

语言系统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等子系统,每个子系统都包括许多不同特点的单位,单位与单位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但有规律可循。

②语言单位的系统性每个语言单位(例如一个词)而言,它的语音形式是依照语音系统的规则构成的,它的意义与词汇系统中的许多方面发生联系,它的功能受语法规律的支配。

(2)生成性语言单位是声音和意义的结合。

不同的语音都是有数的音位按照一定的结构原则生成的。

用有限的词按照一定的规则生成句子,正是这个特点使语言成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3非语言符号(视觉符号)(1)语言符号的缺点用声音表达意义,让人们用听觉接受信息。

在时间上出口即逝,在空间上距离有限。

为了弥补语言符号的缺陷,人们常利用视觉符号传达信息。

(2)非语言符号①以具体语言为母本产生的如旗语、电码。

要懂得这类符号,必须掌握它的结构特点和规律,还须熟悉它的母本。

这种非语言符号已经逐渐消失,让位于语言符号。

②不受具体语言制约而创造的如信号灯、气象标志。

这种符号是超语言的,仍在应用,但结构简单,表达的内容也趋于单一,使用范围受到限制。

二、语言符号的符号1文字的能指和所指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系统。

文字的能指是书写形式,所指是语言,语言包括声音和意义。

不论拼音文字还是汉字,记录的都包括语音和语义。

没有哪种文字专门记录语音或语义的,只是记录的方式有所不同。

2口语和书面语(1)通常认为说出来的话是口语,用文字写下来的话是书面语。

《语言学概论》笔记及复习重点

《语言学概论》笔记及复习重点

《语言学概论》笔记及复习重点一、名词解释:历史语言学:主要用历史的方法研究某种语言的短期的和长期的变化规律,如汉语史、英语史。

共时语言学:研究语言在某一时期的相对静止的情况,如现代汉语。

普通语言学:研究对象是人类语言,着重从理论上探讨语言的共同特点和一般规律,也叫一般语言学。

隐性意义:指隐藏在显性意义后面的各种语法关系,通常表现为施事与动作,动作与受事的关系等。

隐性形式:从微观角度看,句法结构的外部形式具有层次性。

这种层次性不能从外表一眼看出来,需要我们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地分析。

显性形式:从宏观上看,句法结构外部形式是线条性,我们把它叫显性形式。

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

语言学家研究的只是经过语言学家主观概括和不同程度上理想化和简单化了的语言。

符号:指的是根据社会的约定俗成使用某种特定的物质实体来表示某种特定的意义而形成的这种实体和意义的结合体。

“符号”必然包括有任何情况下永远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物质的实体,另一个方面是约定俗成的意义。

“能指”:是索绪尔给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创制的一个专门的术语。

也就是能够指称某种意义的成分。

“所指”:是索绪尔给符号所指的意义内容创制的一个专门术语,也就是“能指成分”,即特定的物质实体,所指的意义内容。

语音:虽是一种声音,但又与一般的声音有着本质的区别。

它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负载着一定的意义,并作为语言符号系统载体的声音。

音素:是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

根据音质的不同,对一串语音不断加以切分,直到不能切分为止,这样得到的语音就是“音素”。

标写语音的书面符号叫做“音标”。

“音位”:就是从社会功能的角度划分出来的语音单位,它是特定语言或方言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音质音位”和“非音质音位”:音位从构成材料上看,可以分为音质音位和非音质音位。

以音素为材料,通过音质的差别来起辨义作用的音位叫“音质音位”。

语音中除音质外,音高、音强、音长也能起这种作用,因此也构成音位。

语言学概论学习笔记

语言学概论学习笔记

语言的结构系统知识是比较难掌握的部分,对于语言本体研究,语言的系统性和层级性,聚合原则和组合原则,语言形式和意义之间不可分割酌关系等,这些理论原则贯穿始终,是我们理解和分析问题的关键。学习时如果采取生吞活剥的方式,就很难真正领会它们。比如语言的系统性和层级性来自语言符号严密的组织规律,各级语言单位分层组合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而要领会语言系统中整体和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制约的关系,就必须深刻地理解组合原则和聚合原则。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语言系统中两种重要的关系。组合关系的产生基于语言符号的线性特征,语言符号是在时间上线性展开的,因此,语言单位和语言单位的组合也只能采取线性的序列形式。聚合关系是在组合关系中体现出来的,而组合关系又体现为聚合类的线性序列。这一理论原则有助于我们分析音位的区别特征,理解音位的组合规律;有助于我们认识语汇的类聚系统和构造形式,有助于我们理解和分析词类、句类,词的组合和句子的组合;有助于我们把握语义场理论及义素分析的原则和方法。
上述学习方法都有其可取的地方,如果在学习的不同阶段交叉使用,而不是过于倚重某一方法,对于提高复习应试的效率是有一些帮助。但是,这类常见的备考方法有一个通病,其弊病在于它们都有将知识剥离出来分块切割的倾向,而这一倾向正是“语言学概论”课程学习之大忌。一些考生反映自己准备得很充分,答题时也感觉良好,结果成绩却不如估算的那么理想,为此,考生往往会感到很困惑。考生的困惑主要是因为对课程的考核要求并没有真正领会。
怎样融会贯通?具体说来,就是真正把语言和语言学知识当作一个整体来把握,充分理解各章节、各知识点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前面我们曾经谈到过,“语言学概论”课程所涉及的知识具有很强的体系性,教材各个章节的内容虽然相对独立,但彼此有一定的内在联系,而且有些理论原则和方法是贯穿始终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命是永恒不断的创造,因为在它内部蕴含着过剩的精力,它不断流溢,越出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它不停地追求,以形形色色的自我表现的形式表现出来。

--泰戈尔
《语言学概论》复习笔记
★四要素的概念:
①音高: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频率。

F大,声音就高。

(汉语声调)
②音强:决定于发音体振动幅度的大小。

振幅大,声音强。

(基本不区别意义)
③音长:取决于发音体振动的持续时间的长短。

时间长,声音长。

(语用区别)
④音质:是一个声音区别于其它声音的基本特征。

(作用最大)
造成音质不同的原因:a.发音体不同;b.发音方法不同;c.共鸣器形状不同。

(02年填空)
3.语音的单位(音素、音节)和记音符号(国际音标)
(1)音素:是人类语音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99年名词解释)
音素分元音、辅音两大类。

区别:发音时
什么是音位?它和音素有什么不同?(98年大题)
(2)音节:语音中最自然的结构单位。

音素和音素(音位和音位)组合起来构成的最小的语音结构单位。

(01年填空)
★语流音变:音素和音素(音位和音位)组合时,在语流中会受到前后音或说话的快慢、高低、强弱等因素的影响产生某些变化,即语流音变。

(02年名词解释)
常见的语流音变有:同化、异化、弱化、脱落。

(3)记音符号:国际上最通行的记录音素的标写符号即“国际音标”。

(01年填空)
“一个音素只用一个音标表示,一个音标只表示一个音素。


(4)音位:音位是从社会功能的角度分析出来的,它是具体语言(或方言)中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的最小语音单位。

音位是在一种语言或方言中能区别意义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00年填空)
什么是音位?它和音素有什么不同?(98年大题)
★(5)音位变体
互补关系:如果有两个音素从来不会出现在同一位置上,则它们是互补的。

音位变体:凡是处在“互补关系”中的相似的音素彼此不对立,即不起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我们可以把它们归并为一个音位。

这样,处于互补关系中的各个音素就被看成同一个音位在不同位置上的代表,是同一个音位的不同变异形式,所以把它们叫做音位变体。

(01年名词解释)
例:英语中的[P]、[P’]
[P]只出现在[S]后面:sport;[P]、[P’]并不区别意义,所以同属一个音位,是这个音位的变体。

★条件变体:处于互补关系中的几个音素,它们的出现条件受环境的制约,各有一定的出现场合,且语音上相似。

(99年填空)
★自由变体:在有些语言或方言中,处在同一位置上的几个音可以自由替换而又不起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
作用,且不改变词的意义,这种类型的变体叫音位的自由变体。

如:方言中的z、c、s和zh、ch、sh是自由变体。

★(6)音质音位和非音质音位
音质音位:因为音素是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单位,所以我们把由音素构成的音位叫做音质音位。

非音质音位:由音高、音重(音强)、音长构成的音位叫非音质音位。

★元音舌位图(略)
归纳音位的原则:
①对立原则(分的原则):由当地人判断,有区别则分。

[ku][k’u] 北京人认为有区别,所以/k/ /k’/在北京话中是两个音位。

[ku] [gu] 日本人认为有区别,北京人认为无区别,所以/k/ /g/在北京话中是一个音位。

②互补原则(合的原则):是看其分布是否完全相同,是则合。

(不完全合)
[ku] [k’u] [xu] (g、k、h)
[tsu] [ts’u] [su] (z、c、s)
(j、q、x)
j、q、x不和u相拼,从来不会出现在同一位置上,互补,可合并为一个音位,但为区别读音,不合。

③音近原则(合的原则)
/i/→互补分布,所以可以合在一起用一个音位表示。

④系统性
b t g
p d k
⑤历史性
历史发展中早有的。

⑥经济性
节省字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