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讲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第一节
自然保护区管理与生态旅游发展

自然保护区管理与生态旅游发展自然保护区是为保护珍稀物种和自然生态系统而设立的特殊区域。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越来越重视保护自然环境,并意识到自然生态的重要性。
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不仅仅是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更是为了促进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旅游的发展。
本文探讨了自然保护区管理与生态旅游发展的关系。
首先,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是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手段。
自然保护区通常设立在珍稀物种的栖息地或者生态系统的核心区域。
通过严格限制人类活动,保护区可以提供一个相对干扰较小的环境,使得珍稀物种可以繁衍生息。
例如,世界自然保护联盟(WWF)设立的自然保护区在全球范围内致力于保护濒危物种和栖息地。
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措施通常包括限制捕猎、控制人类活动、重点保护关键物种等,这些措施的目的是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其次,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也与生态旅游的发展密切相关。
生态旅游是指在保护自然环境、尊重和体验传统文化的前提下,以自然景观和生物多样性为主要吸引点的旅游方式。
自然保护区作为珍贵的自然资源,为生态旅游提供了绝佳的场所。
管理自然保护区,减少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干扰,是生态旅游发展的前提。
例如,黄石国家公园作为美国最具代表性的自然保护区之一,每年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前来观赏动人的自然景观和多样的野生动植物。
通过合理规划和管理,自然保护区可以同时实现保护自然环境和提供旅游资源的目标。
在实践中,自然保护区管理与生态旅游发展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难以避免。
即使在自然保护区内,游客的涌入也会对生态系统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此,如何制定合理的游客接待方案,平衡生态保护和旅游开发的关系,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其次,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需要大量的投入和人力资源。
政府应该加大对自然保护区的支持和投资,提高生态保护和旅游开发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
此外,公众的环保意识和法制建设也是推动自然保护区管理和生态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
只有通过普及环境教育知识,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才能真正实现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旅游学概论》第十章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本章小结
复习与思考
(三)生态环境补偿模式
通过发展生态旅游,返还部分旅游收入,用于保护区 的恢复或保护;旅游经销商通过缴纳一定的环境消耗补偿 费,解决自然保护区保护经费不足的问题。这种旅游模式 可以增强当地居民保护旅游资源的自觉意识,减少对环境 的破坏;但在投资能力很低的落后地区,如果限制外资进 入,将很难达到发展的速度和目标。
二、生态旅游的特征
生态旅游作为一种全新的旅游发展模式,有着明显区 别于传统旅游的特征。
(一)参与性
生态旅游既是让旅游者亲自参与到自然与文化的生态 系统之中,获取与众不同的经历和充分的旅游体验,也要 求旅游者、旅游地居民、旅游经营者、地方政府、社团组 织以及研究人员广泛参与旅游的决策和管理,从而提高旅 游决策和管理的科学性、民主性,有利于地方经济和社会 的发展。
(三)旅游消费生态化
旅游消费生态化是指在增进旅游者对旅游活动所产生 的环境问题的深刻理解,并强化其生态意识的基础上,对 旅游者的消费行为和消费习惯进行引导,并要求旅游者进 行一定限度的自我约束。生态旅游消费是一种理性消费, 既强调旅游需求的满足,又要以不破坏生态环境为前提; 既强调代内的公平,也必须考虑代际间的公平。
(二)持续性
持续性是生态旅游发展的灵魂。生态旅游的持续性 特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指导 思想,坚持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二是生 态旅游产品具有持续的市场吸引力。
(三)理性化
生态旅游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的旅游消费理性 化和旅游产业理性化的产物。其理性化的具体表现是旅游 消费的理性化、旅游开发与经营的理性化和旅游管理与服 务的理性化。
(二)环境教育模式
环境教育模式将提高当地社区和旅游者的生态环保意 识作为生态旅游的主要目标,将旅游与环境科普相结合; 把旅游作为一种科学普及的手段,设计出各种旅游项目, 使旅游者以对自然负责的态度开展旅游活动,防止可能导 致的环境破坏;在旅游规划方面以环境保护为导向。环境 教育模式是一种不以赢利为目的的生态旅游,但其发展、 运作仍需要大量的资金。因此采用这种发展模式的前提是 有足够的政府财政支持或是社会捐款作保证。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措施分析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措施分析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是在保护区的管理下,以尊重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为原则,提供
给游客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体验的一种形式。
为了实现生态旅游的目标,需要采取一系
列的管理措施,以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对于自然景观的保护,可以采取限制游客流量的措施。
设置限制游客数量、游览线路
和游览时间,可以减少游客对自然景观的破坏,并且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
也需要加强游
客教育,提高游客对保护区重要性的认识,引导他们友好地与自然环境互动。
需要进行生态环境保护。
建立自然保护区内的生态系统监测网络,了解环境的变化和
影响,以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
对于一些植物、动物等珍稀物种,可以进行保护和繁育,
以保护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加强对自然资源的管理,禁止非法砍伐、开垦和捕
捞等行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和自然景观的完整性。
需要加强保护区的管理和监督。
建立健全的管理机构和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责任和权力,确保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加强巡查力度,及时发现和处理非法活动,保护区内的秩
序和安全。
同样重要的是加强与当地社区的合作,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形成共同管理
的局面。
需要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通过开发有别于传统旅游产品的生态旅游项目,吸引游客
的也能够为当地带来新的经济收入。
培训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
还可以发展相关的服务业,如餐饮、住宿等,使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更加全面和可持续。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措施分析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措施分析随着人们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旅游需求的增加,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成为当前旅游业的热门发展领域。
然而,自然保护区本身是重要的自然生态空间和生态系统,因此必须采取一系列的管理措施来确保旅游活动对保护区的影响尽可能小。
本文将对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措施进行分析。
一、限制旅游活动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活动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定,例如不得捕捉和破坏生物,不得乱丢垃圾等。
为了控制人流量和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保护区还可以设置游客配额,限制游客进入保护区的数量和时间。
此外,为了保护野生动物和植物的生态环境,一些区域可以被限制进入。
二、加强宣传教育宣传教育是确保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通过让游客了解自然保护区的意义和价值,认识到保护区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从而保护生态保护区的环境。
此外,可以通过向游客提供生态旅游指南和解释,让游客了解如何更好的保护自然环境。
三、加强科学研究对自然保护区的科学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保护区生态系统的规律与特点,制定更合理的保护措施,以及发现生态旅游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因此,加强科学研究是保护区生态旅游保护的重要环节。
四、增加保护区管理力度保护区作为重要的自然生态环境,需要加强管理力度。
例如,加强巡逻力度,查处违规行为,建立科学和完整的管理体系。
此外,建立环保组织等,使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更加规范化和有序化。
五、与当地居民合作自然保护区周边的当地居民是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的重要对象。
与他们合作,增加他们的参与,对于生态旅游保护起到积极的作用。
此外,应该重视当地居民的生活和发展,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从而化解生态保护区和当地居民之间的冲突。
综上所述,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措施是一个相对复杂的问题,必须采取多种手段进行处理,以充分保护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实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
生态旅游与自然保护区管理

生态旅游与自然保护区管理当谈到旅游和自然保护区管理时,生态旅游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生态旅游是一种以自然保护区为目的地,通过观赏、体验自然景观和参与保护环境活动的方式来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旅游形式。
它可以提供独特且令人难忘的体验,同时也对保护环境和生物多样性起到积极作用。
首先,生态旅游有助于提高人们对自然保护的意识。
当游客参观自然保护区时,他们可以亲眼目睹自然美景和野生动植物的壮丽景象。
这种直接的接触会使人们更加珍视自然资源,并更加关注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此外,保护区的管理者也可以通过展示旅游者对环境保护的贡献,来激励更多人参与到保护工作中。
其次,生态旅游有助于经济发展和社区发展。
自然保护区通常位于偏远地区或不发达地区,而生态旅游的发展可以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和经济收入。
例如,他们可以从提供导游服务、住宿、餐饮等旅游相关服务中受益。
这对于某些贫困地区的社区来说,是一种带来发展和改善生活质量的机会。
然而,生态旅游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过度旅游可能会对自然保护区造成负面影响。
大量的游客进入保护区,可能会破坏生态环境,破坏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
因此,管理者需要制定合理的管控措施,限制游客数量,并确保游客的行为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另外,生态旅游也需要注意文化保护。
自然保护区通常也是民族地区,这些地区有着独特的文化和传统。
当游客来访时,他们应该尊重当地居民的文化和习俗,避免对当地社区造成不良影响。
同时,管理者也需要通过教育游客,提高他们对文化保护的意识。
为了更好地管理自然保护区,促进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政府和管理机构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建立明确的规章制度,确保对保护区的管理和保护工作能够有序进行。
其次,加强监督和执法力度,严惩破坏自然环境的违法行为。
再次,开展教育宣传,提高公众对生态旅游和环境保护的认识。
最后,加强与相关部门和组织的合作,共同推动生态旅游和自然保护的发展。
总而言之,生态旅游是一种促进可持续发展和自然保护的重要方式。
生态旅游发展与自然保护区管理

生态旅游发展与自然保护区管理随着人们对自然环境的关注不断增加,生态旅游逐渐兴起,并成为了旅游业发展的新方向。
生态旅游以保护自然环境为前提,强调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使得人们在享受旅游的同时,也能够保护和尊重自然。
自然保护区作为生态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态旅游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自然保护区管理在生态旅游发展中的角色不能低估。
首先,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为生态旅游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
自然保护区内的独特的生态系统、珍稀的动植物资源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例如,在中国的各大自然保护区,游客可以亲身体验原生态的森林、草原、湖泊等美景,欣赏珍稀的雪豹、大熊猫等保护动物。
这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仅为当地带来了旅游业的繁荣,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自然保护的行列中去。
其次,自然保护区管理对于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保护区内的生态资源容易受到人为破坏的威胁,在游客大量涌入的情况下,管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保护区管理人员需要科学合理地规划旅游线路,控制游客流量,合理安排游客的游览时间,以减少对保护区的影响。
同时,保护区管理人员还需要进行环境教育,引导游客尊重自然,保护环境。
这些措施的落实,将使得生态旅游能够更好地与自然保护区管理相结合,实现可持续发展。
然而,目前自然保护区管理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一些自然保护区管理者缺乏专业知识和管理经验,导致管理工作不到位。
例如,一些保护区内的生态线路规划不合理,导致过度开发,进而损害了保护区的生态环境。
其次,一些游客对于生态旅游的认知不足,存在破坏自然环境的行为。
这需要加强对游客的环境教育,提高游客的环保意识和素质。
最后,自然保护区管理者需要与旅游企业、相关政府部门紧密合作,共同制定管理方案,维护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提高自然保护区管理的质量和效果。
首先,政府可以加大对自然保护区管理的投入,提高管理者的培训和素质,推动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专业化。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措施分析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措施分析自然保护区是为保护区域内珍稀濒危动植物种群以及维护生态平衡而设立的一种生态保护措施。
为了保护和利用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成为了一种可行的方案。
下面将探讨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措施。
(一)保护区旅游资源调查首先,管理者需要进行保护区旅游资源的调查。
这个调查应该包括保护区内的动植物分布情况、矿产分布情况、自然景观分布情况等等。
只有清晰地了解到这些信息,才能做出更有针对性的生态旅游规划。
(二)设施建设保护区的设施建设必须遵循生态保护原则,且应具有低碳、可持续的特点。
比如,可以在保护区内设置旅游观光车、步道、野营区、休息站和卫生间等。
在设计旅游设施时,必须考虑到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包括避免对动植物的扰乱、避免损害土地和水源等。
(三)旅游管理规划生态旅游在自然保护区管理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管理者要根据自然保护区的特点,制定旅游管理规划,既要保证游客的活动不会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也要保障游客的游览体验。
在规划中,要细致地考虑到游客数量、游览路线、观光时间、观光活动等问题。
(四)环保意识宣传自然保护区管理者需要进行环保意识教育宣传。
旅游者需要知道他们在保护区的行为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也需要了解到保护区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保护其它自然保护区。
只有这样,游客才能正确地了解到保护区的价值和意义,并作出贡献。
(五)定期检查保护区管理者应定期检查旅游活动的影响和保护区的生态环境情况,及时解决问题。
这些检查必须包括定期的游客人数、自然环境污染情况、旅游设施的损坏情况、建筑物损失等。
在检查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到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的保护。
(六)合理收费对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实行合理收费是一个必要且有效的管理策略。
这些费用可以用于保护区的管理和规划、旅游设施的建造和维护等。
在设定收费标准时,必须考虑到自然保护区的实际情况,既不能过高也不能太低。
总之,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措施必须满足生态保护原则,并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的作用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的作用摘要:自然资源旅游经营是促进自然资源保护地利用的重大措施,可持续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
因此,本文将重点探讨实施自然保护区内自然资源旅游管理的战略价值,研究目前最主流的管理工作措施,以进一步提高自然资源旅游管理工作的现实水平,促进自然保护区的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1、生态旅游的概念和价值1.1生态旅游概念生态旅游是指人类在保持好自然生态环境的同时,适应保护区内居民群体的不同需求,与自然和谐相处,使人类的自然环境保持良好的自然循环,生态旅游有助于人类形成富有民族特色的自然生态系统,对保护人类的自然环境有很大价值。
1.2生态旅游的价值生态旅游的提出可以大大增强民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对国家的绿色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政策也有很好的宣传作用。
但是,生态旅游管理部门也要求经营者、游客和保护区内的人民群众在不遭受重大损失的情况下保护自己的环境权益,同时保护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加强对保护区生态系统管理和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关注。
此外,保护区的原居民应保护自己的环境和可持续利益,并根据保护区的自然发展情况提出具体的管理办法。
游客要增强自己的环境保护意识,将环境保护观念渗透到自己的素质中,努力打造优秀的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
目前,中国作为保护区新的自然资源管理概念及其发展的主要方法,生态旅游的重要意义已经不仅使人们欣赏保护区的自然景观,而且逐步形成了旅游业规范化的企业模式。
正是由于人类对美好生活质量的不断追求,同时,随着人类环境意识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日益加深,人们选择旅游的方式也在逐渐变化,生态旅游行业的快速增长就是最好的证明。
近年来,在生态旅游产品的增长过程中,人们的旅游活动呈现出越来越集中的态势,有效地促进了保护区的经济增长,使保护区的规划部门能够有效地聚集资源,引导内部投资,提供有效的投资渠道,从而为生态旅游经济增长带来新的动力,带动国家保护区生态建设的经济增长,最大限度地提高保护区生态旅游产品的效益,促进国家经济发展。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措施分析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措施分析自然保护区是指为了保护特定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而设立的地区,是自然资源保护与开发的重要载体。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是指人们在自然保护区内开展的旅游活动,旨在让游客欣赏自然风景,了解生物多样性,体验自然生态,感受自然之美。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开展也会对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因此需要制定科学的生态旅游管理措施来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
下面将对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措施进行分析。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应当以生态保护为首要任务。
保护区管理机构应当制定严格的管理规定和限制,明确游客在自然保护区内的活动范围和行为规范,明确禁止破坏植被、扰乱动物、污染水源等行为,并加强巡逻和监督力度,保障自然保护区内的生态环境不受破坏。
要加强教育和宣传工作,提高游客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科学素养,引导游客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共同维护生态环境。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应当以科学规划为基础。
保护区管理机构应当进行生态环境评估和资源调查,科学规划游览线路和景点,合理设置游览时间和游览人数,避免过度开发和游客过度集中造成的生态压力。
在游客中心设置展示引导设施,介绍保护区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引导游客了解自然、尊重自然,提升游客的环保意识。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应当以示范引导为重点。
保护区管理机构应当设立生态游览示范区,引导游客进行有序游览和体验,展示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特点和价值,让游客亲身感受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培养游客的环保意识和绿色生活方式。
与此要加强对生态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其专业素养和服务意识,规范游览服务行为,为游客提供优质的生态旅游服务。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应当以法律法规为依据。
保护区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监管和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违规开发和破坏行为,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和沟通,形成多部门联合管理机制,确保生态旅游管理工作有序进行。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措施分析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措施分析随着人们对自然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成为了人们心中的热点话题。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是指利用保护区内的自然环境和自然景观进行旅游活动,同时保护并提高保护区的生态环境质量。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发展也面临着一系列的管理挑战,因此需要合理有效的管理措施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针对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管理措施进行分析和讨论。
一、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管理应首先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包括规划管理、监测管理、保护管理和宣传教育管理等方面。
在规划管理上,需要制定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发展规划和总体规划,明确生态旅游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合理规划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在监测管理上,需要建立健全的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定期对保护区内的自然环境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在保护管理上,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保护和修复受损的生态系统,保护和保育珍稀濒危物种。
在宣传教育管理上,需要通过宣传教育等方式提高游客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引导游客文明旅游,遵守相关规定,保护自然环境。
二、科学合理的游览路线设计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管理措施还包括科学合理的游览路线设计。
合理设计的游览路线可以有效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干扰和破坏,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游览路线应该避开珍稀濒危动植物分布区域,避免过度游览对动植物造成的干扰和影响。
游览路线应该设置合理的游览点和观景台,让游客可以全面地欣赏和体验自然风光,减少游客在保护区内的活动范围,降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三、加强游客管理和服务水平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管理措施还需要加强游客管理和服务水平。
对游客实行严格的管理,建立起有效的监管机制,控制游客数量,合理分流,避免因游客过度涌入造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加强游客接待中心的建设和管理,提升服务水平,为游客提供全方位的游览服务和便利设施,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和体验感。
自然保护区管理教程

自然保护区管理教程嘿,朋友!咱们来聊聊自然保护区管理这回事儿。
你知道吗?自然保护区就像是大自然的宝藏盒子,里面装满了珍稀的动植物和独特的生态环境。
可要是不好好管理,这盒子就可能“漏风”,宝贝就会受损。
管理自然保护区,第一步得清楚保护区里都有啥宝贝。
这就好比你进了一个装满各种玩具的房间,得先知道哪个玩具珍贵,哪个普通。
要对保护区里的动植物种类、数量、分布,还有生态系统的特点,进行详细的调查和记录。
你想想,要是连自己家里有几个宝贝都不清楚,怎么能保护好它们呢?接下来,得给保护区划好界限。
这就像给自己的小花园围上篱笆,告诉别人,这是我的宝贝地儿,别随便乱闯。
划界要科学合理,既要把重要的区域都包含进去,又不能划得太大,浪费资源。
然后,就是控制人流量啦。
自然保护区可不是菜市场,不能谁想进就进,想怎么进就怎么进。
得设定合理的开放时间和进入人数,就像家里办派对,得控制人数,不然房子都要被挤爆啦。
还有啊,监测可不能少。
这就如同你要时刻盯着自己的宝贝玩具有没有损坏。
对保护区里的生态变化、物种情况进行监测,一旦发现有不对劲的地方,赶紧采取措施。
说到这,保护生态环境也很关键。
不能让垃圾在保护区里到处都是,这就好比不能让脏东西弄脏了你心爱的新衣服。
对于那些破坏保护区的行为,得狠狠打击。
这就像有人要抢你的宝贝,你能轻易放过他吗?得有严格的法律和规定,让那些想搞破坏的人不敢乱来。
另外,教育宣传也特别重要。
得让大家都知道保护区的重要性,就像让大家都知道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
你说,要是咱们不好好管理自然保护区,以后子孙后代还能看到那些美丽的风景,珍稀的动物吗?肯定不能啊!所以,咱们每个人都得重视起来,一起努力,把自然保护区管理好,让大自然的宝藏永远闪耀!。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措施分析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措施分析自然保护区是为了保护自然资源、维护自然生态平衡、保护珍稀濒危物种而设立的特殊区域。
随着人们对自然环境的重视和生态旅游需求的增加,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成为了一种新的旅游方式。
随着旅游者数量的增加,生态旅游对保护区生态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如何科学管理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保护好生态环境,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下面将对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措施进行分析。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需要加强宣传教育。
宣传教育是提升游客自觉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手段。
保护区管理部门可以在入口处设置宣传栏、播放宣传视频,向游客介绍自然保护区的基本情况、保护区内的珍稀濒危动植物和生态环境,并告知游客们应该如何文明旅游、爱护环境。
在保护区内可以设置一些提示牌,提醒游客不要乱扔垃圾、不要随意践踏植被,增强游客的环保意识。
对游客进行环保知识的培训,增强其环保意识,让他们明白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和宝贵性,自觉保护自然环境。
加强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建设。
在自然保护区内,要保持原生态环境的完整性和原始性,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的破坏。
对一些生活在自然保护区内的濒危物种,可以进行保护放养,增加它们的繁殖机会,提高濒危物种的种群数量。
保护区管理部门可以进行生态修复,对一些受到游客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恢复其原貌。
在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上,要注意科学合理的开发,保证生态环境不受到严重破坏。
加强管理和监管。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需要严格的管理和监管,严格执行保护区的游览路线和游览时间。
在游览线路上设置监控点,对游客进行监控,确保他们在指定的线路上游览,不擅自进入禁止进入的区域。
增加管理人员和巡逻人员的数量,加大执法力度,对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惩处。
对保护区内的商业活动进行管理,防止商业活动对自然环境造成过度破坏。
加强生态旅游设施建设。
生态旅游设施的建设对提升游客的游览体验具有重要意义。
可以在自然保护区内建设一些生态游览观光设施,如生态环境展示馆、生态游览小火车、生态游览步道等,这些设施能够让游客更好地了解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增加他们的环保意识。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与可持续发展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与可持续发展自然保护区是对自然资源进行保护,维护生态平衡的特定区域。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涌向自然保护区进行生态旅游。
然而,不恰当的开发和管理方式可能会给自然保护区造成破坏,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对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进行合理的管理和开发,保障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生态旅游与生态保护的共同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一、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概念和特点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是指游客在自然保护区内进行的一种旅游活动。
它是一种具有生态意义和文化内涵的旅游形式,是通过旅游活动来认识自然、了解生态、感受文化的一种方式。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具有以下特点:1.自然和生态环境是其主要特色。
自然保护区是以自然灾害、生态和野生动物保护为主要目的建立的。
游客接触到的都是自然环境和野生动物,这是它的主要特色。
2.旅游活动与科学知识结合。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是一种学术性较强的旅游形式,游客可以通过导游或自己的探险来学习生态知识。
3.文化特色。
在自然保护区内,游客可以了解到当地的文化背景、传统习俗和历史事件等内容。
对于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管理,需要针对性、全面性、系统性的规划方案。
在规划方案制定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以下内容:1.生态保护和旅游开发的平衡。
旅游业对于自然保护区的水、土地和空气等资源有一定的消耗,因此需要平衡好生态环境和旅游业的关系。
在制定方案的过程中,应考虑到生态保护的一系列规定,如限制旅游游客的数量和时间等。
2.旅游资源的保护和成长。
自然保护区内的旅游景点是一种旅游资源,需要进行保护和开发。
在规划方案中应考虑到各种资源的成长周期和生长条件等相关问题。
3.发挥导游的作用。
导游是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影响因素较大。
因此,需要发挥导游的作用,提高导游素质和业务水平。
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现代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的同时,保护环境和维护生态平衡,以满足子孙后代的后生可畏的开发和利用方式。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措施分析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措施分析随着人们对自然环境的重视和对生态旅游的热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逐渐成为了热门的旅游方式。
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脆弱,过度的旅游开发和不当的管理可能会对其造成破坏。
对于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管理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对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管理措施进行分析。
对于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管理措施,必须要牢固树立保护意识,保护环境是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首要任务。
针对这一点,管理者应加强对游客的教育,提高游客的环保意识。
建立起游客在保护区内的行为规范,禁止野外用火、乱扔垃圾、捕捉野生动物等行为。
可以通过设置生态科普展示馆和开展生态教育活动,提高游客的环保意识,让他们认识到自然保护区的重要性。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管理措施还需要加强保护区内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生物多样性对于自然保护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生态旅游的开发和管理也需要以保护生物多样性为出发点。
对于保护区内的野生动植物,管理者应该严格控制游客的活动范围,避免干扰野生动植物的生活。
加强对保护区内濒危物种的保护,推动其保护工作,提高保护区内生物多样性的水平。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管理措施还需要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管理。
保护区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直接关系到管理者对保护区的管理水平和游客的体验质量。
对于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应该以保护环境为出发点,采用环保材料和技术。
管理者需要严格控制基础设施的建设规模,避免大规模开发破坏保护区的生态环境。
在基础设施的管理上,需要加强对基础设施的维护和修缮工作,确保游客的安全和舒适。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管理措施还需要加强对生态旅游活动的规划和监管。
对于自然保护区内的生态旅游活动,管理者需要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布局,避免大规模的开发和过度的游客流量。
对于生态旅游活动的监管也至关重要,需要建立健全的监管体系,对生态旅游活动进行监督,确保生态旅游活动的合法性和环保性。
管理者还可以通过设置生态旅游指导师,引导游客进行绿色出游,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损害。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措施分析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措施分析自然保护区是指为了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而设立的特定区域,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保护自然环境,现在已经开放了许多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
随着生态旅游的兴起,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措施的重要性也愈发凸显。
本文将对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措施进行详细分析。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要做好旅游规划。
自然保护区通常地理位置偏远,交通条件较差,所以在旅游规划上需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
需要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确定自然保护区的旅游开发区域、游览路线、停车场等基础设施规划,确保游客的安全和便利。
旅游规划还应该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保护,避免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需要在规划上综合考虑游客的需求和自然环境的保护。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要做好生态保护。
在生态旅游过程中,自然保护区需要对自然资源进行科学的保护和管理。
这包括对植被、动物、水源等自然资源的保护,防止游客破坏自然环境、打猎捕捉野生动物等行为。
还要加强垃圾处理、环境监测等工作,保证自然环境的整洁和纯净。
生态旅游管理团队还需要定期进行生态环境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确保自然环境的持续保护和提升。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要做好游客引导。
游客引导是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
管理团队需要设置专门的游客接待中心,提供必要的旅游信息和服务指引,引导游客进行有序游览。
游客在参与生态旅游时,需要严格遵守自然保护区的规定,尊重自然环境,不随意采摘、破坏植被等行为。
管理团队还需要加强对游客的教育和培训工作,提高游客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认知。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要做好安全保障。
自然保护区的地理环境复杂多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保障游客的安全是生态旅游管理的重点工作。
管理团队需要设置专门的安全警示标识,制定详细的安全操作规程,加强安全巡逻和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隐患。
还需要配备专业的救援人员和设备,做好应急预案和救援准备,确保游客在生态旅游过程中的安全。
自然保护区域生态旅游

自然保护区域生态旅游论文经过了半个学期的学习,对自然保护与生态旅游有了一定的了解。
让我更深刻的认识到自然保护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首先,从生态旅游的渊源说起。
生态旅游是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於1983年首次提出。
当时就生态旅游给出了两个要点,其一是生态旅游的物件是自然景物;其二是生态旅游的物件不应受到损害。
在全球人类面临生存的环境危机的背景下,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觉醒,绿色运动及绿色消费席卷全球,生态旅游作为绿色旅游消费,一经提出便在全球引起巨大反响,生态旅游的概念迅速普及到全球,其内涵也得到了不断的充实,针对目前生存环境的不断恶化的状况,旅游业从生态旅游要点之一出发,将生态旅游定义为“回归大自然旅游”和“绿色旅游”;针对现在旅游业发展中出现的种种环境问题,旅游业从生态旅游要点之二出发,将生态旅游定义为“保护旅游”和“可持续发展旅游”。
同时,世界各国根据各自的国情,开展生态旅游,形成各具特色的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兴起的时代背景是人类处于工业文明的后期。
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极大丰富的同时,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生态问题等一系列全球性生存危机使人类的环境意识开始觉醒,绿色运动及绿色消费席卷全世界。
人类对自身生存方式、发展模式的思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来的多,于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应运而生。
而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传播和渗透,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也日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
人类社会在过去的数百年的发展中一直表现为对经济高速增长的追求,甚至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在这样的发展模式下,人类的生存环境急剧恶化:水土流失和土壤沙化、森林资源减少、海洋资源的破坏、能源的急剧消耗、自然灾害频繁、化学物质的滥用、人口与经济的发展、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等等。
面临一系列的严重问题与矛盾,人类不得不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必须继承传统的发展模式和重新探索新的发展模式之间做出选择。
论战在拥护经济增长派和反对经济增长派之间展开,最终人们在深刻认识了环境与资源可持续的基础作用之后,将论战归结为可持续发展,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协调。
自然保护区管理与生态旅游研究

自然保护区管理与生态旅游研究自然保护区是重要的生态保护措施,它不仅可以保护野生动植物和自然环境,同时也是重要的生态旅游资源,能促进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
然而,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不仅需要政府的投入,还需要专业的保护和管理措施,并配合生态旅游的需求,实现保护和利用双赢。
1.自然保护区管理1.1 制定适宜的管理措施自然保护区是为了保护野生动植物和自然环境,避免人类活动的破坏,因此自然保护区的管理需要制定科学的管理措施,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例如,在野生动物保护方面,要保障野生动物的生存和繁殖,避免干扰其正常的生存和生态习性。
同时,在自然环境保护方面,要加强监管,避免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造成的破坏和污染。
1.2 建立监测和评估制度要保障自然保护区的持续和有效管理,需要建立完善的监测和评估制度。
通过对野生动植物、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监测,可以及时发现问题,调整管理措施。
同时,在对管理效果进行评估时,可以更好地了解管理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步的管理提供有力的依据。
1.3 加强宣传和教育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不仅需要政府和专业人员的投入,还需要公众的理解和支持。
因此,要加强对公众的宣传和教育工作,让更多人知道自然保护区的意义和价值,并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2.生态旅游研究2.1 开展生态旅游资源调查生态旅游是一种新型的旅游方式,它强调旅游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保护。
因此,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利用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资源,需要开展生态旅游资源的调查和评估。
通过对自然环境、野生动植物和文化遗产的调查和评估,可以更好地理解自然保护区的特点和潜力。
2.2 制定生态旅游开发方案结合自然保护区的特点和生态旅游的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生态旅游开发方案。
在制定方案时,要考虑到生态旅游的安全、环保和体验性等因素,并避免开发过度和破坏生态环境。
2.3 加强生态旅游管理和监管生态旅游的开发和管理需要配合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加强监管和管理。
第10讲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第一节.ppt

案例——太鲁阁国家公园生态保育守则
参考TNC保护区管理指南第165页
第二节 自然保护区与生态旅游
▪ 自然保护区是人类为了保护自然而划定的管理 区域,它具有保存天然本底、保护自然生态系 统和濒危物种、保留珍贵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进行科学研究和环境教育的功能。
▪ $25/车 ▪ 7天有效
西入口
东入口
公园入口服务设施
公园内部服务设施
黄石公园中自然景观与旅游活动
9 旅游效益分析
▪ 保护区旅游收入分析参考省内其它保护区、森 林公园效益情况。
▪ 统计、预测各年接待人次。 ▪ 结合保护区社区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人口状况。
▪ 对保护区环境不构成威胁的旅游:对自然和野生生物的影响 最小化,为保护环境作出贡献(现在的旅游产生哪些威胁?);
▪ 对保护区有感情的旅游:对保护区的资源、环境、经济和社 区关心,尊重当地的习俗文化(神山)、生态和自然环境;
▪ 在保护区开展科普教育或者为游客开展保护区教育的旅游; ▪ 以保护区地域为基础,能使当地居民受益; ▪ 重视保护区文化的旅游(缺少); ▪ 对保护区负责的旅游经营; ▪ 为保护区有某种贡献的旅游;
生态旅游的主体:
▪ 有准备的旅游者—— ▪ 接受训练的当地居民—— ▪ 生态旅游经营者—— ▪ 研究者—— ▪ 政府——
生态旅游特性
▪ 自然性 ▪ 保护性 ▪ 参与性 ▪ 高品位性与普及性 ▪ 计划性与专业性
生态旅游管理对策
▪ 科学规划,规范管理 ▪ 保护第一、旅游第二 ▪ 做好宣传,提高认识 ▪ 增加投入,完善措施 ▪ 社区参与,利益共享 ▪ 完善制度,加强监督
▪ 在现有自然保护区中,很大一部分保护区已经开展了生态旅游, 其增长态势十分明显,以九寨沟自然保护区为例: ▪ 1998年的游客量为38万人次;2000年83万人次;2002年120万 人次;2004年180万人次;2006年225万人次。
自然保护区管理_第10讲-公众教育

• 人员讲解
• 非人员讲解系统 :①静态解说 ②时空立体解说
24
2)以解说的功能区分 • 环境解说
• 语言解说
• 技术解说
25
3)以语言组织的类型区分 • 专题解说
• 一般性解说
26
专题解说实例: 生存状况:朱鹮是世界上数量最为稀少的一个物 种,分布状况——全球性极危(Collar et al., 1994)。目前野外数量仅有100只左右,此外还 有人工饲养的101只。在我国《国家重点保护野 生动物名录》中被列为I级保护动物;在《中国濒 危动物红皮书· 鸟类》中被列为濒危种。
32
三、游客中心的组成
1、必要设施:
向游人提供旅游信息和开展活动的地方;
游客讨论、座谈的地方;
生态、生物、生境方面内容的展室;
废弃物处理设施; 厕所、水、电等附属设施; 2、供选择设施:幻灯或音像放映厅、图书阅览 室
33
四、游客中心的设计
设计人员要了解游客中心的目标,对 游客数量和旅游旺季进行调查,以确定建 筑面积。建筑物应与自然环境,特别是土 地利用状况和植被类型相协调,而不要将 它们从建筑周围去除。 设计中应避免使用冷色调材料,如铁、 混凝土、塑料,尽量使用砖、泥瓦、竹子、 木材、稻草等原生态材料。
34
五、游客中心的管理 设计游客流向,确定开放时间、音像播
放和维护修缮计划,组织实施计划并作好
监督检查,随时查看并定期补充宣传品、
宣传册,保持中心清洁。
35
思考题
1、保护区宣传教育的目的、宣传对象和宣
传方式是什么?
2、解说教育的组成、内容以及形式?
3、什么是标示以及标示的类型? 4、什么是游客中心?
1)针对政府官员的宣传 2)对新闻记者的宣传培训与参与 3)对中小学生的宣传教育 4)提高公众意识教育
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

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1994年9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责是:①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自然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②制定自然保护区的各项管理制度,统一管理自然保护区;③调查自然资源并建立档案,组织环境监测,保护自然保护区内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④组织或者协调有关部门开展自然保护区的科学研究工作;⑤进行自然保护的宣传教育;⑥在不影响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前提下,组织开展参观、旅游等活动。
”2017年10月7日《国务院关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修订)发布,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进行了新的修订,仍然肯定了在自然保护区开展旅游是自然保护区管理的职责。
因此说,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是法律负予的职责,是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必须做好的一项工作内容。
“生态旅游(ecotourism)”一词的定义首先于1983年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Hector Ceballos-Lascurain提出并界定。
在此之后的二十多年间,世界各国很多组织对生态旅游作出了不同的注释。
一般来说,生态旅游是一种到大自然中欣赏、认识和感悟自然,增进生态知识的旅游。
它是以生态环境、生态文化和生物多样性为主要旅游吸引物,以观赏和感受生态环境、普及生态知识、维护生态平衡为目的,通过寓教于游,从中学习各种与自然和生态环境有关的知识,获得身心舒畅和享受,满足人们走进大自然、回归大自然的迫切愿望的一种新兴的特色旅游。
生态旅游的形式多种多样,如夏令营、徒步探险、观鸟旅游、观花赏草、摄影写生、科学考察等。
由于生态旅游强调在维护良好环境质量的前提下开展旅游,既保护环境又促进了经济发展,对许多拥有良好的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区而言,无疑是一种把生态环境建设与旅游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在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必须包含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①发展生态旅游时,生态环境须保持完好无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利用管理
(二)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利用中的问题 (1)盲目开发,缺乏论证和评估 (2)生态破坏,原始生态环境受破坏或影响 (3)环境污染,保护区局部环境质量下降 (4)景观破坏,自然景观失调 (5)开发粗放,精品开发和精品营销的良性循环 没有形成 (6)人才匮乏,生态旅游业发展后劲不足
旅游容量的概念和类型 旅游容量的确定 容量控制方法
案例——太鲁阁国家公园生态保育守则
参考TNC保护区管理指南第165页
第二节 自然保护区与生态旅游
▪ 自然保护区是人类为了保护自然而划定的管理 区域,它具有保存天然本底、保护自然生态系 统和濒危物种、保留珍贵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进行科学研究和环境教育的功能。
▪ 旅游也是自然保护区所能为人提供的一项服务: 自然保护区因其具有极为丰富的自然资源、独 特的人文景观和历史,而成为生态旅游活动的 重要区域。
自然保护区与生态旅游
▪ 在IUCN列出的六大类保护区中,除了严格的自然保留地 和荒野保护区不允许旅游之外,国家公园、自然遗迹纪 念地、生境或物种管理区、受保护的陆地或海洋景观、 资源管理保护区这五种类型均允许开展旅游活动。
第10讲自然保护区 生态旅游管理第一 节
第十讲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
(第一节)
第一节 自然保护区与生态旅游概念
▪ 自然保护区的概念(大家想想?国际国内) ▪ 生态旅游的概念与目标
▪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1996)
“生态旅游是在一定的自然区域中进行的一 种负责任的旅游行为,为了享受和欣赏历史的 和现存的自然文化景观,而且,这种行为应该 在不干扰自然区域、保护生态环境、降低旅游 负面影响和为当地人提供有益的社会和经济活 动的情况下进行。”
▪ 我国的生物圈保护区、国家级保护区以及其它各级保护 区均未限制旅游,但所有保护区的核心区不允许旅游, 旅游活动仅可以在实验区内开展。
一、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现状
▪ 从2006年世界各国国家公园的游客量可见当前全球自然保护区生 态旅游的发展态势: ▪ 美国2.7亿多人次;英联邦1.5亿多人次;加拿大0.3亿多人次; 肯尼亚73多万人次;澳大利亚大堡礁海洋公园180多万人次。 ▪ 我国的生态旅游发展也很快,据统计2006年仅森林公园的游 客量就有2亿人次。
三、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利用管理
(三)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的目标 生态旅游规划是涉及旅游者的旅游活动与其环
境间相互关系的规划,是应用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 将旅游活动和环境特征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旅游 活动在地域空间上的合理布局。 ▪ 具体目标如下图:
三、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利用管理
▪ 潜在的损害
▪ 对植被、野生动物、土壤、水体等造成不良影响(环境压力) ▪ 对社区特有的文化或民族传统可能带来冲击(社会冲击)
三、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利用管理
(一)生态旅游资源的概念和准则 (1)生态旅游资源概念 是指凡是能够吸引游客前来观光的自然事物和具有生 态文化内涵的人文事物,或能够吸引游客前来观赏并对游 客起到教育反思作用的其它任何客观事物。 (2)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准则 生态旅游要以可持续发展为宗旨,旅游可持续发展的 核心问题是旅游环境容量问题;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 键是对旅游环境容量的监控和目的地旅游管理能力的提高。
生态旅游绝不是大众旅游(mass tourism),也不仅仅 是自然旅游(nature-based tourism),而是以自然区域 为旅游目的地;对野生动植物资源和环境的破坏最少; 其收益可用于自然保护;能带动社区经济发展;提高 人们的环境意识的一种旅游形式。(比较一下现在的保
护区旅游)
保护区生态旅游包括
生态旅游的概念与目标
▪ 生态旅游(Eco-tourism)
“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 旅游活动。”(国际生态旅游协会,1993)
术语最早由IUCN于1983年提出
▪ 目标
▪ 保护性的旅游:不破坏生态、认识生态、保护生态 ▪ 以旅游促进生态保护,以生态保护促进旅游
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ecotourism)始自二十世纪80年代,很多学者 和组织对生态旅游下了定义,其侧重不尽一致,但其 公认点是:
▪ 在现有自然保护区中,很大一部分保护区已经开展了生态旅游, 其增长态势十分明显,以九寨沟自然保护区为例: ▪ 1998年的游客量为38万人次;2000年83万人次;2002年120万 人次;2004年180万人次;2006年225万人次。
二、生态旅游对自然保护区的损益
▪ 具有的益处
▪ 为保护工作提供资金来源,提高保护区自养能力; ▪ 带动社区经济发展,减少社区对保护区资源的依赖; ▪ 提高旅游者的保护意识,获得更多的公众支持;
生态旅游的主体:
▪ 有准备的旅游者—— ▪ 接受训练的当地居民—— ▪ 生态旅游经营者—— ▪ 研究者—— ▪ 政府——
生态旅游特性
▪ 自然性 ▪ 保护性 ▪ 参与性 ▪ 高品位性与普及性 ▪ 计划性与专业性
生态旅游管理对策
▪ 科学规划,规范管理 ▪ 保护第一、旅游第二 ▪ 做好宣传,提高认识 ▪ 增加投入,完善措施 ▪ 社区参与,利益共享 ▪ 完善制度,加强监督
▪ 对保护区环境不构成威胁的旅游:对自然和野生生物的影响 最小化,为保护环境作出贡献(现在的旅游产生哪些威胁?);
▪ 对保护区有感情的旅游:对保护区的资源、环境、经济和社 区关心,尊重当地的习俗文化(神山)、生态和自然环境;
▪ 在保护区开展科普教育或者为游客开展保护区教育的旅游; ▪ 以保护区地域为基础,能使当地居民受益; ▪ 重视保护区文化的旅游(缺少); ▪ 对保护区负责的旅游经营; ▪ 为保护区有某种贡献的旅游;
生态旅游发展策略
▪ 功能分区(国家公园) ▪ 旅游景区规划和设计 ▪ 适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设施设计 ▪ 收益与分配机制(需要研究) ▪ 游客影响的监督和管理(现在不力) ▪ 生态旅游的核心——自然学家导游员
生态旅游管理的内容
▪ 生态旅游者管理 10条道德标准,参见TNC164页
▪ 管理办法和管理守则 ▪ 生态旅游容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