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13完璧归赵教案

合集下载

13、沪教版三年级完璧归赵

13、沪教版三年级完璧归赵
和 氏 璧
和氏璧
(奇珍异宝)
传说,和氏璧是我国最有价值的一 块璧。据历史记载,这块璧洁白无瑕、 光润晶莹,能在暗处发光,能够除去尘 埃,驱邪防身,有夜光璧之称。把它放 在房中,冬暖夏凉,百步之内,蚊蝇蛇 虫不侵,甚至有“得和氏璧者,得天下” 的传闻。
13.完璧归赵
自读课文,要求:
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用文中的一句话说说“完璧归赵”的 意思。
宫殿的一根大柱子站定,理直气壮地
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池,
所以把玉要了回来。您要是逼我,我
的头颅和宝玉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
上!”说着,举起了和氏璧。
蔺相如接过玉,退后几步,靠着
宫殿的一根大柱子站定,理直气壮地
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池,
所以把玉要了回来。您要是逼我,我
的头颅和宝玉/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
蔺相如知道秦王不会有什么诚 意,便说:“和氏璧是奇珍异宝。在 我动身以前,我们大王斋戒了五天。 如果大王诚心,也应当斋戒五天。五 天后,我再把宝玉奉上。”秦王只好 同意了。
斋戒:旧时祭祀或举行典礼之前,沐浴更衣,不 饮酒,不吃荤,戒除嗜好和欲望,以表示虔诚。
蔺相如回到住处,立即让随从 带着和氏璧抄小路回国。过了五天, 秦王得知和氏璧已被送走,非常恼 怒。后来他冷静一想,杀了蔺相如 非但得不到和氏璧,还会弄僵两国 的关系,便下令放了蔺相如。 于是,蔺相如回到了赵国。
我指给您看。”
蔺相如接过玉,退后几步,靠着
宫殿的一根玉要了回来。您要是逼我,我
的头颅和宝玉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
上!”说着,举起了和氏璧。
蔺相如接过玉,退后几步,靠着
宫殿的一根大柱子站定,理直气壮地
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池,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完璧归赵》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完璧归赵》教案、教学设计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故事的主要情节和寓意。
2.让学生谈谈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分享学习心得。
3.教师强调本节课的重点知识,提醒学生课后加强复习,巩固所学。
4.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五、作业布置
1.请同学们结合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运用所学生字词和成语,编写一篇关于《完璧归赵》的故事续写。要求情节合理,语句通顺,字数在150-200字之间。此作业旨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动画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氛围。
4.通过角色扮演、复述故事等教学活动,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语文实践能力。
5.指导学生进行课文朗读,培养良好的语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尊重和传承传统文化的价值观。
2.通过学习《完璧归赵》的故事,教育学生诚实守信、忠诚担当的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3.讲解成语“完璧归赵”的含义,结合故事情境,让学生体会成语的用法。
4.对课文进行逐句解析,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旨和寓意,感悟故事中人物的品质。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提出讨论问题:“故事中,蔺相如为什么要冒险将璧送回赵国?他的行为体现了什么品质?”
2.学生分组讨论,各抒己见,共同探讨故事中的道理。
5.情感教育:结合故事内容,设计情感教育环节,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感悟诚信、责任等价值观,并通过讨论、写作等形式表达自己的感悟。
6.评价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反馈,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和反思,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进步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幼儿园大班德育教育教案《完璧归赵》

幼儿园大班德育教育教案《完璧归赵》

幼儿园大班德育教育教案《完璧归赵》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成语“完璧归赵”的含义,明白诚信的重要性。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诚实、守信的品质,增强他们的道德观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理解成语“完璧归赵”的含义,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

难点:培养幼儿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诚信的品质。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故事情境,让幼儿感受诚信的重要性。

2. 互动教学法: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幼儿的思维,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实例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幼儿学会在实际中运用诚信的品质。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包含故事内容、图片等。

2. 教学卡片:用于游戏环节。

3. 故事视频或图书:用于讲述故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成语“完璧归赵”的含义,激发幼儿兴趣。

2. 故事讲解:讲述“完璧归赵”的故事,让幼儿了解成语的来历。

3. 讨论交流:提问幼儿关于诚信的问题,引导他们思考诚信的重要性。

4. 情境模拟:设置情境,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体验诚信的价值。

5. 游戏环节:运用教学卡片,进行诚信相关的游戏,巩固所学内容。

6. 总结:回顾课程内容,强调诚信的重要性。

7.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家庭和学校中践行诚信,做到“完璧归赵”。

8. 作业布置: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寻找生活中的诚信实例,并进行分享。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游戏等环节。

2. 理解程度:通过提问、回答等方式检验幼儿对成语“完璧归赵”和诚信的理解程度。

3. 实践应用:关注幼儿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诚信品质的情况,如分享、归还物品等。

七、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幼儿的接受程度、教学方法的选择等,以便于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八、教学拓展:1. 开展诚信主题的活动,如诚信绘画、诚信故事分享等,让幼儿在活动中进一步感受诚信的重要性。

完璧归赵的教案

完璧归赵的教案

完璧归赵的教案教案标题:完璧归赵的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成语“完璧归赵”的意义和用法。

2.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

教学内容:1. 成语“完璧归赵”的意义和来历。

2. 成语“完璧归赵”的用法和相关例句。

3. 学生团队合作活动,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加深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步骤:引入:1. 引导学生思考成语的作用和意义,以及成语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通过引入成语“完璧归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探究:1. 介绍成语“完璧归赵”的来历和故事背景。

2. 让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探究成语的字面意义和寓意。

3. 引导学生通过例句理解成语的用法和语境。

拓展:1.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相关的故事或情境,展示成语“完璧归赵”的运用。

2. 学生观看其他小组的展示,并进行点评和讨论。

巩固:1. 教师总结成语的意义和用法,并强调成语的重要性和美妙之处。

2.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成语“完璧归赵”的文章,包括成语的意义、用法和相关故事。

评价:1. 教师对学生的小组讨论和展示进行评价,注重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2. 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关注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资源:1. 成语“完璧归赵”的故事和相关资料。

2. 小组讨论和展示的材料。

3. 课堂展示和点评的评价表。

4. 学生作业的评价标准。

教学反思:1. 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及时调整教学步骤和方法,确保教学效果。

2. 教师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成果,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和学习。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下册 完璧归赵教案 沪教版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下册 完璧归赵教案 沪教版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下册完璧归赵教案沪教版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9个;积累含近义词的成语;会使用“吩咐”和“嘱咐”。

2.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

读句子提出问题,并在课文中找出有关句子。

3.了解蔺相如完璧归赵的故事,体会他机智勇敢,不畏强暴的人物特点。

教学重难点: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提出问题,并在课文中找有关句子。

教学过程:一、导入揭题。

1.师:今天我们再学习一篇战国时候的文章-----“完璧归赵”。

2.释题:课题中的“壁”指的就是和氏壁。

“完”就是完好无损。

“归”:回归。

“完璧归赵”:和氏壁完好无损地回归赵国。

3.介绍蔺相如:战国时候赵国的政治家。

二、学习课文。

1.读通课文,从文中找出一句课题的最好的解释。

用“——”划出。

讨论后出示:“我一定把和氏壁完好无损地带回来!”2.再读这句话,提出疑问。

(为什么“一定”要把和氏壁完好无损地带回来呢?)(学习课文1--3节)3.蔺相如来到秦国,见过秦王,是怎样和秦王斗智斗勇,把和氏壁完好无损地带回来的?(学习课文4——9节)蔺相如一共说了几次话?(3次)哪几句?用“~~~-”划出。

第一句:见秦王没诚意,要回宝玉以争取主动。

第二句:为了再一次试探秦王。

第三句:为了争取时间把宝玉送回赵国。

秦王的反应如何呢?(起先:信以为真;后来:只好同意。

)4.再读课文,提出你还有哪些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师生共同解决。

5.读了课文,请你用一、二个词语来评价蔺相如。

(有智慧、有勇有谋、有礼有节……)6.总结:课文通过三次语言描写,按“要回宝玉、争取时间、派人潜送”的顺序叙述了完璧归赵的过程,塑造了一个不畏强暴,有勇有谋的忠臣形象。

三、词语积累。

含近义词素(词句活动室)四、小练笔。

秦王的如意算盘落空了,他回对大臣们说些什么?附送: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下册家是什么 1教案沪教版W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3个生字,积累句子。

2.理解课文重点词句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课文的最后一节。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3单元13《完璧归赵》 优秀课件4沪教版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3单元13《完璧归赵》 优秀课件4沪教版
13、完璧归赵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理解“完好无损,信以为 真,奇珍异宝,理直气壮”的意思。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在教师的指 导下尝试读好蔺相如说的4句话。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用抓住人物 言行的方法复述“完璧归赵”的过程。 4、体会蔺相如的智勇双全、以维护国家尊 严为重的崇高品质。
和氏璧是奇珍异宝。在我动身以
前,我们大王斋戒了五天。如果大王
诚心,也应当斋戒五天。五天后,我
再把宝玉奉上。
“大王放心。如果秦国不是真心换城,我 一定把和氏璧完好无损地带回来!” “这玉虽好,可是也有瑕斑。让我指给您 看。” “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池,所以把 玉要了回来。您要是逼我,我的头颅和宝玉就 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 “和氏璧是奇珍异宝。在我动身以前,我 们大王斋戒了五天。如果大王诚心,也应当斋 戒五天。五天后,我再把宝玉奉上。”
临别的时候,蔺相如说:“大王放 心。如果秦国不是真心换城,我一定 把和氏璧完好无损地带回来!”
“这玉虽好,可是也有瑕斑。让我 指给您看。” “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池, 所以把玉要了回来。您要是逼我,我的 头颅和宝玉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 “和氏璧是奇珍异宝。在我动身以 前,我们大王斋戒了五天。如果大王诚 心,也应当斋戒五天。五天后,我再把 宝玉奉上。”
蔺相如来到秦国,献了玉。秦王双 手捧着宝玉,一边看一边称赞,却绝口 不提换城的事。 蔺相如知道秦王没有诚意,上前几 步,说:“这玉虽好,可是也有瑕斑。让 我指给您看。”
蔺相如接过玉,退后几步,靠着
宫殿的一根大柱子站定,理直气壮地
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池, 所以把玉要了回来。您要是逼我,我 的头颅和宝玉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 上!”说着,举起了和氏璧。

完璧归赵

完璧归赵
“这玉虽好,可是也有瑕斑。让我指给您看。”
“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池,所以把玉要了回来。您要是逼我,我的头颅和宝玉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
“和氏璧是奇珍异宝。在我动身以前,我们大王斋戒了五天。如果大王诚心,也应当斋戒五天。五天后,我再把宝玉奉上。”
3、将第一句变换颜色,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用两种颜色表示。
3.学习抓住人物言行的方法复述“完璧归赵”的过程。
4.通过理解“理直气壮”,联系上下文体会蔺相如智勇双全,以维护国家尊严为先的崇高品质。
二、制订依据:
1、教材分析:
课文《完璧归赵》是第六册第三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这篇文章着重通过蔺相如与赵王和秦王之间的4组对话,塑造了一个不畏强暴、有勇有谋的爱国忠臣。这一单元的总体目标在知识技能方面为学习复述,在情感体验方面为增长历史知识,感受人物品德,激发学生爱过的民族精神。因此在教学中我主要抓住蔺相如说的四句话为教学突破口,通过反复朗读感悟,体会蔺相如智勇双全,忠心爱国的品质,并且以此作为复述训练的抓手,在课堂中扎实地训练好学生的详细复述能力。
2、布置作业:
⑴练习详细复述。
1详细复述4-7小节。
2思考8-10小节该如何复述,在小组内尝试复述。
⑵课外阅读《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体会蔺相如的品质。
作业布置与课堂学习内容紧密结合,形成有效地训练。
预习作业
1、认读课后生字,读通课文,用一两个词语来评价蔺相如。
2、查词典理解词语:完好无损绝口不提瑕斑理直气壮
默读课文,用直线划出蔺相如说的话。
交流
思考、交流
了解故事内容对三年级下的学生来说并不难,难在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在上课前就让学生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对整堂课的学习有着指导性的作用。针对本课主要通过人物语言表现人物品质的特点,将蔺相如说的四句话作为阅读教学的突破口。

完璧归赵教案

完璧归赵教案

完璧归赵教案教案标题:完璧归赵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和理解中国古代的文化传统,特别是关于完璧归赵的历史故事;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3. 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案步骤:1. 导入(5分钟)- 引入完璧归赵故事的背景和历史意义;- 引发学生对于完璧归赵故事的兴趣。

2. 阅读理解(15分钟)- 分发相关的文章或故事,要求学生阅读并回答问题;- 引导学生分析故事的主题、情节和人物形象。

3. 讨论与解读(15分钟)- 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理解和观点;- 引导学生对故事中的人物和事件进行深入探讨;- 帮助学生理解故事背后的道德和价值观。

4. 创作与表达(20分钟)- 分组让学生合作创作一个小剧本或故事情节,以完璧归赵为主题; -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象进行创作;- 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创意和表达能力。

5. 展示与评价(10分钟)- 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创作成果;- 学生互相评价和提出建议,以促进团队合作和改进创作。

6. 总结与反思(5分钟)- 引导学生总结他们在本节课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长。

教案延伸活动:1. 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的文化传统,如其他历史故事或传说;2. 学生可以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讨论完璧归赵故事的历史背景和真实性;3.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其他相关的创作形式,如绘画、音乐等。

教案评估:1. 学生在阅读理解环节的表现,包括对故事的理解和回答问题的准确性;2. 学生在创作与表达环节的创意和表达能力;3. 学生在团队合作和互动中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教案注意事项:1. 教师应提前准备好相关的故事材料和问题,确保教案的顺利进行;2. 在讨论和创作环节,教师应积极引导和指导学生,确保他们的思考和表达能力得到充分发展;3.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进度,适当调整教案的内容和步骤。

幼儿园大班德育教育教案《完璧归赵》

幼儿园大班德育教育教案《完璧归赵》

幼儿园大班德育教育教案《完璧归赵》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完璧归赵”的含义,理解故事中的诚信和责任意识。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倾听、表达和交流能力,提高他们的道德判断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诚实、守信的品质,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正义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理解“完璧归赵”的故事情节,懂得诚信和责任的重要性。

三、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故事情境,引导幼儿体验、感受诚信和责任的重要性。

2. 讨论教学法:通过提问、讨论,激发幼儿的思考,培养他们的道德判断力。

四、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完璧归赵》2. 道具:玉璧、盒子等3. 活动材料:画纸、彩笔等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玉璧和盒子,引发幼儿的兴趣,引导幼儿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

2. 讲述故事:《完璧归赵》3. 讨论:故事中发生了什么?为什么说蔺相如是个有诚信、有责任感的人?4. 情景体验:分组进行情景剧表演,让幼儿亲身感受诚信和责任的重要性。

5. 实践活动:让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诚信和责任的理解,如绘画、手工等。

6. 总结:教师引导幼儿总结“完璧归赵”的故事教训,让幼儿明白诚信和责任的重要性。

7. 拓展活动:组织幼儿进行诚信游戏,培养幼儿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诚信和责任感。

8. 课后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寻找身边的诚信和责任感事迹,第二天分享给同学。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倾听、表达和交流能力。

2. 情景表演:评价幼儿在情景剧表演中的表现,包括对诚信和责任感的理解及运用。

3. 实践活动:评估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如绘画、手工等,观察他们对诚信和责任的理解和应用。

4. 课后作业:检查幼儿回家后与家长共同完成的作业,了解他们在家庭中对于诚信和责任感的认识和行为。

七、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本次教学活动的效果,包括幼儿的参与度、理解程度以及教学方法的使用。

沪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完璧归赵》教案

沪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完璧归赵》教案

沪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完璧归赵》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1.2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1.3了解《完璧归赵》的历史背景,感受故事中的人物形象。

1.4学会概括故事情节,培养复述故事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2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3.2培养学生勇敢、智慧、诚信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故事魅力。

1.2学习生字词,提高阅读能力。

2.教学难点:1.1理解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及故事寓意。

1.2学会概括故事情节,复述故事。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教师简要介绍《完璧归赵》的背景,引发学生兴趣。

1.2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关于《完璧归赵》的故事。

2.自主学习2.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2.2学生勾画出生字词,查阅字典、词典理解词义。

2.3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尝试概括故事情节。

3.课堂讨论3.1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课文中的重点句子,理解其含义。

3.2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人物形象,讨论其性格特点。

4.多媒体辅助教学4.1播放《完璧归赵》动画片段,帮助学生形象理解故事情节。

4.2学生根据动画内容,复述故事情节。

5.课堂小结5.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6.作业布置6.1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编写一段关于《完璧归赵》的故事。

6.2家长签字确认,监督孩子完成作业。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到了知识。

在课堂讨论环节,学生积极参与,表达自己的观点,对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多媒体辅助教学环节,动画片段的播放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提高了他们的阅读能力。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部分学生对生字词的理解不够深入,对故事情节的概括不够准确。

《完璧归赵》教学设计

《完璧归赵》教学设计

《完璧归赵》教学设计
《完璧归赵》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识生字7个;积累含近义词素的成语;会使用“吩咐”和“嘱咐”。

2.正确朗读课文。

3.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重点学习:读句子提出问题,并在课文中找有关句子。

4.了解蔺相如完譬归赵的故事,体会他机智勇敢、不畏强暴的人物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1.故事导入:《卞和献玉》。

2.板书课题,激趣思考:“完璧归赵”是什么意思?
二、初读,感知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并思考问题。

2.指名读课文,齐读课文(纠正读错的生字新词;指导读难读的句段)。

3.交流:说说对“完璧归赵”的理解。

(最后,找到“我一定把和氏璧完好无损地带回来!”这句话,板书并读一读。

)
三、结合以上句子,再读课文。

1.为什么“一定把和氏璧完好无损地带回来?呢?
(1)引导学生学习第1-3节,并思考。

七、指导完成《词句活动室1》。

(1)补充完整。

(2)提示学生注意每个词语中所填入的字词的意思。

(3)再写几个类似的词语。

八、作业:
课外阅读《渑池会》、《将相和》。

沪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完璧归赵》教案设计

沪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完璧归赵》教案设计

沪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完璧归赵》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完璧归赵》的故事内容和历史背景;2.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3.掌握生字词语,进一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课文内容本课是沪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的第十二课《完璧归赵》。

课文是根据历史上的一个真实故事改编而成的。

讲述了汉代赵国失去完璧玉佩后,百姓为寻找玉佩孜孜不倦的故事,通过故事展现了汉代社会的风貌和人性的一面。

教学重难点本课教学的重点是了解《完璧归赵》的历史背景,掌握文中的生词和重点词汇,能够理解故事的情节并对故事进行批判性思考。

本课教学的难点是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挖掘故事中所蕴含的深层含义。

教学活动活动一:阅读课文并进行分析1.教师为学生呈现语文课程的主题,指出与该故事有关的知识和历史背景;2.教师向学生介绍本课教学的目标和内容,让学生了解本课程的知识重点和难点;3.教师向学生讲解课文中的生词和重点词汇,并让学生逐句朗读,理解整篇课文的流畅性;4.教师通过问题导向,与学生一起分析课文的情节和思想内涵,引导学生对故事进行批判性思考。

活动二:学生阅读课外资料1.教师向学生推荐相关的历史资料,让学生明白《完璧归赵》这个故事的背景;2.建立团队合作小组,指定每组阅读不同的资料,并让他们进行分析和总结;3.学生汇报他们学习到的资料,并提供他们对故事情节和思想的看法。

活动三:手工制作玉佩1.教师向学生分发有关制作玉佩的材料,让他们小组合作并进行制作;2.学生在制作过程中,进行互动和交流,增强学生彼此合作的意识;3.学生制作好了自己的玉佩之后,进行展示和交流,教师可以通过这一环节引导学生对故事中的文化元素进行探究。

课程评估评估方法通过课堂上的问答、小组讨论和展示、制作玉佩等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以了解学生对本课教学的学习情况和对故事的理解情况。

评估标准评估标准包括学生对《完璧归赵》历史背景的掌握程度,生字和重点词汇的牢固掌握程度,批判性思维的表现,团队合作精神的表现等等。

《完璧归赵》综合教案二:多角度学习

《完璧归赵》综合教案二:多角度学习

《完璧归赵》综合教案二:多角度学习《完璧归赵》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部跌宕起伏的爱情戏剧,引人入胜。

如何在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在思考中探究文本中的多重意义,提高综合素养和文学鉴赏能力,是教师们不断思考的问题。

本教案结合多种教学方法,旨在帮助学生多维度、多角度地学习《完璧归赵》,探讨其中的深刻内涵。

一、教学目标1.了解《完璧归赵》的内容、背景和历史意义;2.理解文本中表现出的中华传统美德,如忠诚、孝顺、仁爱等;3.掌握具体语言技巧的应用,如反衬、对比、双关等;4.能够从不同角度解读文本,提高综合素养和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策略本教学采用多种策略与方式:讨论、组合、专题研究、小组互助、提问、比较研究、写作、演讲、思维导图等,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创新能力。

三、教学过程一、文本初探1.引入:以“完璧归赵的故事是怎么样的?”为问题提出,引起学生的兴趣,思考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经典故事,探究文本背景和故事的历史意义。

2.阅读理解:分组阅读《完璧归赵》文本,并帮助学生了解文本的重点、背景、故事、人物形象等。

3.讨论: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完璧归赵》中的人物心理变化,缘由与结果,以探讨文本的情节和主题。

二、词汇解析与积累1.单词积累:给学生出几个生词,如“完璧归赵”、“托孤”、“亲笑外托”、“电报”、“胁迫”等,并让学生背诵和掌握用法,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短语解析:对于一些重要短语进行解析,并帮助学生理解其在文本中的含义,如“亲笑外托”、“西楼”、“金童玉女”、“托孤”等。

三、语言技巧分析1.反衬的应用:教师给出例句,如“在国裳、公孙杵、张敖、谷丘之、舞阳山臣,执心当忠,决计待成,诚壮荡惔,足以效身生君”,让学生体验反衬的艺术效果。

2.对比的应用:让学生通过分析文本中的对称、反差、差异等手法,发现对比的魅力,完成课后书面作业。

四、多角度阅读文本1.人物形象:在文本中,有诸如傅显显等一批形象化的人物。

完璧归赵教学设计

完璧归赵教学设计

完璧归赵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完璧归赵”这个故事的背景、情节和人物。

2、引导学生掌握文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式,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3、培养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学习蔺相如机智勇敢、不畏强权的品质。

4、通过故事的学习,让学生明白维护国家尊严和利益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掌握文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式,如“奉”“却”“廷”等。

(2)理解蔺相如的机智和勇敢,以及他在维护赵国利益时所展现出的智慧和策略。

2、难点(1)对文中一些古代礼仪和官职制度的理解。

(2)体会蔺相如在与秦王交锋时的心理活动和语言技巧。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故事背景、字词、句式等基础知识。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人物形象和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3、朗读法:通过朗读加深对文言文的理解和感受。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提问学生是否听过“和氏璧”的故事,引发学生的兴趣。

(2)简单介绍“完璧归赵”的故事背景,引出课文。

2、初读课文(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标注出生字词。

(2)教师范读课文,注意字音和节奏。

(3)学生跟读,初步感受文言文的韵味。

3、字词讲解(1)讲解文中重点字词的含义和用法,如“奉”(双手捧着)、“却”(后退)、“廷”(朝堂)等。

(2)结合字词理解,让学生翻译句子,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相如因持璧却立”等。

4、情节梳理(1)让学生分组讨论,概括故事的主要情节,包括蔺相如出使秦国的原因、在秦国的经历以及最终的结果。

(2)每组派代表发言,教师进行总结和补充。

5、人物分析(1)引导学生思考蔺相如在面对秦王时的表现,分析他的性格特点,如机智、勇敢、不畏强权等。

(2)探讨秦王的形象,以及赵国君臣在故事中的作用。

6、深入探究(1)组织学生讨论“完璧归赵”成功的原因,除了蔺相如的个人智慧和勇气,还有哪些因素起到了关键作用。

(2)让学生思考从这个故事中能得到什么启示,如在面对困难和强敌时应如何应对。

7、课堂总结(1)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包括字词、句式、情节和人物形象。

沪教小学语文三下_课文第13课_完璧归赵-11.8

沪教小学语文三下_课文第13课_完璧归赵-11.8

课文分析 ——故事经过
4——11小节蔺相如完璧归赵的经过。
谎指瑕疵,要回宝玉。 理直气壮,誓与共存。 争取时间,派人潜送。
课文分析
谎指瑕疵,要回宝玉。 蔺相如知道秦王没有诚意,上前 几步,说:“这玉虽好,可是也有瑕 斑。让我指给您看。”
智:看到秦王没有诚意,要回宝玉 以争取主动。
课文分析
理直气壮,誓与共存。 蔺相如接过玉,退后几步,靠着 宫殿的一根大柱子站定,理直气壮地 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池, 所以把玉要了回来。您要是逼我,我 的头颅和宝玉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 上!”说着,举起了和氏璧。
课文分析
赵王知道秦王只是想把宝玉 骗到手,可是不答应的话,又怕 秦王以此为借口攻打赵国,只好 派蔺相如把宝玉送去。临别的时 候,蔺相如说:“大王放心。如 果秦国不是真心换城,我一定把 和氏璧完好无损地带回来!”
课文分析
蔺相如的重任:以城换璧是秦国对赵 国的一次欺诈和挑衅。 从国力上来看,赵国只能答应换玉璧; 从维护国家尊严的角度上来看,赵国 如果让秦王白白骗得和氏璧,就会被 天下人轻视。 完璧归赵:我一定把和氏璧完好无损 地带回来!”
字音 词语 内容
1.轻声读课文,把字词读正确。
2.用一、二句话说说“完璧归赵”的 意思。 3.用直线划出课文中蔺相如说的话, 轻声读,想想他为什么要这样说。
重点字词
zhào
bān
赵国 瑕斑
重点字词
diàn

宫殿
头颅
重点字词
jiānɡ
fèng
弄僵
奉上
重点字词
sǔn zhāī
完好无损 斋 戒
重点字词
有勇有谋的忠臣形象。
课文链接
将相和

《完璧归赵》教学设计

《完璧归赵》教学设计

《完璧归赵》教学设计【教授教化目标】1.识生字7个;积聚含近义词素的成语;会应用“叮嘱”和“叮嘱”。

2.精确朗读课文。

3.进修接洽高低文明白得句子,重点进修:读句子提出问题,并在课文中找有关句子。

4.明白得蔺相如完譬归赵的故事,领会他机警大胆、不畏强暴的人物特点。

【教授教化过程】一、导入,激趣。

1.故事导入:《卞和献玉》。

2.板书课题,激趣思虑:“完璧归赵”是什么意思?二、初读,感知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并思虑问题。

2.指名读课文,齐读课文(改正读错的生字新词;指导读难读的句段)。

3.交换:说说对“完璧归赵”的明白得。

(最后,找到“我必定把和氏璧无缺无损地带回来!”这句话,板书并读一读。

)三、结合以上句子,再读课文。

1.什么缘故“必定把和氏璧无缺无损地带回来?呢?(1)引导学生进修第1-3节,并思虑。

(2)交换,然后指导朗读,领会赵王的无奈、蔺相如的果断。

(教师恰当诠释蔺相如斯行的重担。

从国力来看,赵国只能准许交换;假如让秦王白白获得和氏璧,赵国就会被人小视。

)2.蔺相如是如何把和氏璧无缺无损地带回来的?(1)学生自读课文,明白得脉络(要回宝玉、争夺时刻、派人潜送;参插《词句活动室2》)。

(2)抓住蔺相如说的三句话展开教授教化。

①找一找:蔺相如一共说了几句话?哪几句话?②说一说:什么缘故说这几句话?(看到秦王没有诚心,要回宝玉以争夺主动;再一次试探秦王;争夺时刻把宝玉送回赵国。

)③读一读;秦王什么缘故乖乖就范?领会蔺相如的智和勇。

(第1、3句话的明白得,能够从秦王的反响表示入手,譬如:“信认为真”和“只好赞成”。

第2句话作为重点来明白得,可从蔺相如的动作、表情和说话入手。

)四、指导学生接洽高低文明白得其它句子。

1.学生划出不睬解的句子,并提出问题。

2.在小组内经由过程接洽高低文评论辩论解决。

3.教师恰当组织全班评论辩论。

五、有情感地朗读全文。

六、用一二个词语评判蔺相如,并简单说说来由。

沪教版13完璧归赵教案

沪教版13完璧归赵教案

沪教版13完璧归赵教案第一篇:沪教版13完璧归赵教案13、完璧归赵【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9个,积累“完璧归赵、完好无损、信以为真、奇珍异宝、理直气壮”这些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蔺相如说的4句话。

3、学习抓住人物言行的方法复述“完璧归赵”的过程。

4、抓住“理直气壮”,联系上下文体会蔺相如智勇双全,以维护国家尊严为重的崇高品质。

【教学过程】一由“璧”引入,揭示课题。

1 出示各种玉器图。

师:中国有句古话叫:黄金有价,玉无价。

纯晶通透、毫无瑕斑的玉在人们心里当中是无价之宝。

在众多的玉器中,有一种扁圆形中间有个小孔的玉器叫作“璧”,因为璧是玉的一种,所以它的下面有个“玉”字。

(边说边板书)现在人们也用“璧”通称美玉。

(出示:美玉)今天课文中提到的这块美玉就叫“和氏璧”,文中称它——“奇珍异宝”。

(出示,齐读)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美称呢?原来和氏璧是天下公认的宝玉,据传它在暗处会发光,冬暖夏凉,还能驱邪避虫。

甚至有“得和氏璧者,得天下”的传闻,可见和氏璧是块人人都想得到的——宝玉,所以当赵王得到和氏璧时欣喜若狂,把它当成赵国镇国之宝。

围绕这块玉,发生了这么一件事——齐读:完璧归赵出示课题:完璧归赵 5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让我们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并思考:结合课文内容用一句话说说“完璧归赵”的意思。

2、反馈。

(1)生字词学习。

(2)根据学生回答随即(板书:完好无损)。

问:主人公是谁?(3)指导读好“蔺相如”的名字。

(门里面不是佳,左边是单人旁,右边的笔顺是……)三、整体读文,明确复述要求,找出蔺相如说的话。

1 明确复述的要求。

完璧归赵是一个典故,也是一个成语,今天我们学习这篇课文,了解这个故事,不仅要自己读懂,还要能讲给别人听,这就叫复述。

要复述今天学的这篇课文可以根据课文描写的特点,抓住主人公蔺相如的言行,熟读、品味。

下面就请大家默读课文,用直线画出课文中蔺相如说的话,然后轻声读一读,想想他是分别对谁说的?交流,出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他看上去是要摔玉,实际上是要护玉。板书:护) 这个场面太震撼人心了,谁愿意再来读读这段话?
4学习第三句话,抓住“斋戒”,体会缓兵之计。(机智)
过渡:蔺相如在大殿上就是用这样的气势,镇住了秦王。
⑴秦王爱玉心切,他怕蔺相如摔坏宝玉,于是(指名读句)——(板书:随手指点),从随手指点这个词你看出了什么?
完好无损
蔺相如理直气壮 秦王
献——要——摔——送绝口不提 信以为真 随手指点
(1)一个字都不提起,这就是——(板书:绝口不提),可见秦王毫无诚意。
(2)玉并没有瑕斑,这是蔺相如在找借口骗回宝玉。
(3)要让秦王信以为真可不容易(板书:信以为真),要注意说话的语气,试着练一练。
3学习第二句,抓住“理直气壮”体会蔺相如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民族气节。(勇敢)
(1)接过和氏璧的蔺相如是这样做,这样说的——指名读第7节
五、借助板书,复述故事。
1、引读——今天,我们联系课文抓住蔺相如的语言读懂了完璧归赵这个成语故事,知道了当蔺相如来到秦国献上和氏璧之后,发现秦王——,知道他没有换城的诚意,就找了借口对秦王说——,秦王——,就把和氏璧递给了蔺相如。巧妙的要回宝玉后,蔺相如理直气壮地说——,他的气势镇住了秦王,秦王怕他真的摔坏宝玉,就——,这让蔺相如更清楚地看清秦王毫无换城的诚意,于是他有借口说——。秦王同意了,蔺相如立即叫随从——,从而将和氏璧——。
3、听了随从讲的故事,你觉得蔺相如是个怎样的人?(有勇有谋、智勇双全)
4、蔺相如在秦国大殿上和秦王斗智斗勇,他不畏强暴,誓死保护镇国之宝和氏璧,这种以维护国家尊严为荣的民族气节至今传为美谈!而“完璧归赵”这个成语也因此流传至今。回去以后,让我们把这个著名的典故讲给更多人听吧!
六、作业:词句活动室
板书完果秦国不是真心换城,我一定把和氏璧完好无损地带回来!”
“这玉虽好,可是也有瑕斑。让我指给您看。”
“我看您并不像交付十五座城池,所以把玉要了回来。您要是逼我,我的头颅和宝玉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注意停顿符号)
“和氏璧是奇珍异宝。在我动身以前,我们大王斋戒了五天。如果大王诚心,也因当斋戒五天。五天以后,我再把宝玉奉上。”
13、完璧归赵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9个,积累“完璧归赵、完好无损、信以为真、奇珍异宝、理直气壮”这些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蔺相如说的4句话。
3、学习抓住人物言行的方法复述“完璧归赵”的过程。
4、抓住“理直气壮”,联系上下文体会蔺相如智勇双全,以维护国家尊严为重的崇高品质。
【教学过程】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并思考:
结合课文内容用一句话说说“完璧归赵”的意思。
2、反馈。
(1)生字词学习。
(2)根据学生回答随即(板书:完好无损 )。问:主人公是谁?
(3)指导读好“蔺相如”的名字。
(门里面不是佳,左边是单人旁,右边的笔顺是……)
三、整体读文,明确复述要求,找出蔺相如说的话。
1 明确复述的要求。
完璧归赵是一个典故,也是一个成语,今天我们学习这篇课文,了解这个故事,不仅要自己读懂,还要能讲给别人听,这就叫复述。要复述今天学的这篇课文可以根据课文描写的特点,抓住主人公蔺相如的言行,熟读、品味。
下面就请大家默读课文,用直线画出课文中蔺相如说的话,然后轻声读一读,想想他是分别对谁说的?
2、复述课文,深化感悟。
蔺相如就是这样在秦国的大殿上,为了保护赵国的镇国之宝和氏璧,他抓住秦王爱玉心切的心理,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和秦王斗智斗勇,从而将赵国的镇国之宝——这块价值连城的和氏璧完好无损地送回了赵国。
现在你就是当时跟随蔺相如一同前往秦国的随从,请你把在大殿上看见的蔺相如完璧归赵的经过告诉赵国的人听。你可以借助黑板上的词语说说看,注意把蔺相如怎么做、怎么说得讲清楚。
5、指名读,评价
6、生齐读。
7、这是蔺相如在临行前对赵王的——(诺言,承诺,保证)
五、学习后三句话,体会蔺相如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民族气节。
1 就这样蔺相如肩负着保护着镇国之宝和氏璧的重任来到秦国,按照约定献上宝玉。(板书:献)
2学习第一句,体会蔺相如的机智
过渡:这是蔺相如对秦王说的第一句话(指名读),联系上下文想想他为什么要对秦王这样说?同桌读一读,讨论讨论。
4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美称呢?原来和氏璧是天下公认的宝玉,据传它在暗处会发光,冬暖夏凉,还能驱邪避虫。甚至有“得和氏璧者,得天下”的传闻,可见和氏璧是块人人都想得到的——宝玉,所以当赵王得到和氏璧时欣喜若狂,把它当成赵国镇国之宝。
围绕这块玉,发生了这么一件事——齐读:完璧归赵出示课题:完璧归赵
5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让我们齐读课题——
⑵是啊,蔺相如也看出了这一点,于是他对秦王说道——(出示第9节),生齐读。
⑶理解:斋戒。秦王答应斋戒5天,是不是表示他改变态度变得很有诚心了呢?明知如此,那蔺相如为什么还要秦王斋戒五天呢?
⑷生讨论,指导认识此为缓兵之计。
(5)引读第10、11节,秦王同意斋戒5天,蔺相如——,过了五天,蔺相如得知和氏璧已被送走,——。后来他冷静一想,——.于是——。
3、男、女生分读四句话。
四、学习第一句,了解蔺相如到秦国去的原因。
1我们先来看,临行前,蔺相如是这样对赵王说的,他说——(齐读句子)
2、“大王放心”,这是蔺相如对赵王说的第一句话,那么赵王究竟在担心什么呢?让我们来看课文1——3节(指名读)。
3、交流。(对什么不放心?)
4、试着读好这句话,要让人放心。
(2)你将蔺相如的动作读得很好,看看他都做了什么?(指导认识动词,师演示),可是蔺相如说得话你没有读好,来看看:
(3)蔺相如说这句话时的语气是——(出示:理直气壮地说)
(4)“理直气壮”的意思就是理由正确、充分,因而说话气势很盛。(师陈述蔺相如占的理)(和氏璧本来就是赵国的镇国之宝。)
(5)(引读)道理全在蔺相如这边,理亏的是秦王,所以蔺相如理直气壮地说(生齐读前半句)
(7)可是,强暴的秦王怎会如此善罢甘休,于是蔺相如紧接着说(齐读后半句),这是要摔玉啊!(板书:摔)
(8)如果秦王继续逼他,派侍卫冲上去抢,我们相信蔺相如真的会把自己的——(这句话很长,老师来帮帮你们,注意停顿符号。)
(9)还记得临行前蔺相如曾对赵王许下诺言吗,他说—(齐读临行前的话)
(10)蔺相如真的是要摔玉吗?(他是在用自己的生命在保护和氏璧啊!)
一由“璧”引入,揭示课题。
1 出示各种玉器图。
师:中国有句古话叫:黄金有价,玉无价。纯晶通透、毫无瑕斑的玉在人们心里当中是无价之宝。
2 在众多的玉器中,有一种扁圆形中间有个小孔的玉器叫作“璧”,因为璧是玉的一种,所以它的下面有个“玉”字。(边说边板书)现在人们也用“璧”通称美玉。(出示:美玉)
3 今天课文中提到的这块美玉就叫“和氏璧”,文中称它——“奇珍异宝”。(出示,齐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