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医科大学耳鼻喉历年题重点总结材料
耳鼻喉科学考试复习资料

22.鼻腔炎性疾病既鼻炎(rhinitis):是病毒,细菌,变应原,各种理化因子以及某些全身性疾病引起的鼻腔粘膜的炎症。
23.鼻出血(nosebleed):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可单纯由鼻腔,鼻窦疾病引起,也可由某些全身疾病所致,但以前者为多见。
24.咽(pharynx):是呼吸道和消化道上端的共同通道,上宽下窄,前后扁平略呈漏斗形。
25.慢性扁桃体炎(chronic tonsillitis):多由急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或因扁桃体隐窝引流不畅,窝内细菌,病毒滋生感染而演变为慢性炎症。
26.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指睡眠时上气道反复发生塌陷阻塞引起的呼吸暂停和通气不足,伴有打鼾、睡眠结构紊乱,频繁发生血氧饱和度下降、白天嗜睡等病症。
27.喉阻塞(laryngeal obstruction):又称喉梗阻,系因喉部或其邻近组织的病变,使喉部通道发生阻塞,引起呼吸困难,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常见的急症之一,若不速治,可引起窒息死亡。
1 鼻窦左右成对,共4对,分别是额窦、蝶窦、筛窦、上颌窦。
依照窦口引流的位置和方向以及各个鼻窦的位置,将鼻窦分为前、后两组。
前组鼻窦{额窦、上颌窦、前组筛窦}均开口于中鼻道;后组鼻窦{蝶窦(开口于蝶筛隐窝)、后组筛窦(开口于上鼻道)}。
2 鼻骨骨折应在外伤后2~3h内尽早处理,此时组织尚未肿胀。
一般不宜超过10天,以免发生畸形愈合。
对闭合性鼻骨骨折的不同类型应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
闭合性骨折的不同类型应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
无错位性骨折无需复位;错位性骨折,可在鼻腔表面麻醉(必要时做筛前神经麻醉)行鼻内或鼻外法复位,注意进行入鼻腔用于鼻骨复位的器械不能超过两侧内眦的连线,以免损伤筛板。
对开放性鼻骨骨折,应争取一期完成清创缝合与鼻骨骨折的复位等。
3 慢性单纯性鼻炎和慢性肥厚性鼻炎鉴别要点:症状与体征慢性单纯性鼻炎慢性肥厚性鼻炎鼻塞间歇性,交替性持续性鼻涕略多,黏液性不多,粘液性或黏脓性,不易擤鼻嗅觉减退不明显可有闭塞性鼻音无有头痛,头昏可有常有咽干,咽痛可有常有耳鸣,耳闭塞感无可有下鼻甲形态黏膜肿胀,暗红色,表面光滑黏膜肥厚,暗红色,表面不平,呈结节状或桑葚样,鼻甲骨大下鼻甲弹性柔软,有弹性硬实,无弹性对麻黄碱反应有明显反应反应小或无反应治疗非手术以手术为主4 变应性鼻炎的临床表现:鼻痒、阵发性喷嚏、大量水样鼻涕、鼻塞。
耳鼻喉重点及试题(超全面)

耳鼻喉重点及试题§耳鼻咽喉科学§Little area好发部位,又称”易出血区"。
窦口鼻道复合体(OMC)泡、半月裂、筛漏斗以及额窦、前组筛窦和上颌窦的自然开口。
缩,从而减少肺通气量,此现象称鼻肺反射。
鼻周期(生理性鼻甲周期)意义为促使睡眠反复翻身,有助解除疲劳。
吸气时凹陷。
§鼻的解剖§★外鼻的静脉–经内眦静脉和面静脉汇入颈内静脉。
可引起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
★鼻腔–分鼻前庭和固有鼻腔。
固有鼻腔有4壁:过筛骨水平与颅前窝相隔。
3个鼻甲、3个鼻道:1~1.5cm,故下鼻甲肿胀时可引起鼻塞、耳鸣、听力衰减等症状。
进针点。
★鼻腔的神经–嗅神经、感觉神经(眼神经、上颌神经)、自主神经(交感神经来自岩深神经)。
★鼻窦–是围绕鼻腔、藏于某些面颅骨和脑颅骨内的含气骨腔,有4对:上颌窦、筛窦、额窦、蝶窦。
⑴前组鼻窦(开口于上鼻道)和蝶窦(开口于蝶筛隐窝)。
§鼻的生理功能与症状§★鼻的生理功能–呼吸功能、保护功能、嗅觉功能、声音共鸣功能。
★鼻的症状–鼻塞、鼻漏、鼻出血、鼻源性头痛、嗅觉障碍、喷嚏、共鸣障碍。
§外鼻及鼻前庭疾病§★鼻前庭炎–是鼻前庭皮肤弥漫性的炎症。
局部皮肤增厚,鼻毛脱落稀少。
不良习惯。
★鼻疖–是鼻前庭或鼻尖部的毛囊、皮脂腺或汗腺的局限性急性化脓性炎症。
色葡萄球菌。
1周内,疖肿成熟后,破溃排出脓栓而愈。
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
㈣治疗进引流;合并海绵窦感染,必须足量抗生素,并请眼科及神经内科医生会诊,协助治疗。
§鼻腔炎症性疾病§★急性鼻炎–是病毒感染引起的鼻腔粘膜急性炎症性疾病,俗称“伤风”、“感冒”。
呼吸道吸入,有传染性。
性化脓性鼻窦炎、慢性扁桃体炎等。
觉减退,后期有粘性、粘脓或脓涕。
管炎、鼻前庭炎。
上呼吸道症状反而不明显。
天,发作后恢复正常,无全身症状。
★慢性鼻炎–是鼻腔粘膜和粘膜下层的慢性炎症性疾病。
耳鼻咽喉头颈科学(临床期末考试重点整理)

耳鼻咽喉头颈科学一、耳科学基础1.道上三角区(Macewen三角):棘的后方,外耳道后壁向上延伸与颞线相交所成的三角区域称为道上三角区。
中耳手术耳后切口的标志。
2.中耳腔结构:鼓室、咽鼓管、鼓窦、乳突。
3.咽鼓管功能:为联系鼓室与鼻咽的通道。
咽鼓管的主要作用是调节鼓室中的压力,另外还有引流的作用,把鼓室中的分泌物排出。
近鼓室段的咽鼓管经常是开放状态;近鼻咽段的咽鼓管可缩小或扩大,平时是关闭的,当吞咽、打哈欠、唱歌或用力擤鼻涕时才打开。
(百度)成人与儿童解剖结构不同(P46):儿童的较短且水平。
4.螺旋器(Corti器):螺旋器位于基底膜上,是听觉感受器的主要成分,由感觉细胞、各种支持细胞、神经纤维以及盖膜等组成。
5.声音传入途径:空气传导(气导)和骨传导(骨导)。
正常情况以气导为主。
空气传导(AC)过程如下:(P54)以上过程简称为外耳集音、中耳传音、内耳感音。
6.听骨链的生理功能:增强声音的强度(P55)。
二、外耳疾病三、中耳炎性疾病凡分泌性中耳炎病程达3—6月以上者称为慢性分泌性中耳炎。
1.分泌性中耳炎病因及发病机制(P84):分泌性中耳炎与咽鼓管功能有关。
(1)咽鼓管功能不良:①咽鼓管咽口机械性阻塞②咽鼓管功能障碍(2)感染因素(3)免疫反应2.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临床表现(1)反复流脓:分泌物为黏脓性,偶可混有血迹(2)听力下降(3)耳鸣3.中耳胆脂瘤(1)发病机制(P86)(简答):①袋状内陷学说②上皮移行学说③鳞状上皮化生学说④基底组织增值学说(2)症状:①耳溢液②听力下降③眩晕④面神经麻痹⑤其他颅内并发症(3)鉴别诊断:单纯性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中耳恶性肿瘤4.中耳炎的外科治疗原则——鼓室成形术(P88)Wullstein分类方法5.中耳炎的并发症(1)颅外并发症:①迷路炎②岩部炎③耳后骨膜下脓肿④颈部脓肿⑤面神经麻痹(二)颅内并发症:①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②硬脑膜外脓肿③化脓性脑膜炎④脑脓肿四、耳硬化症1.威利斯误听(闹境反聪):不少患者在喧闹环境中的听辨能力反较在安静环境下为好,此现象称为威利斯误听。
耳鼻喉考试重点总结

耳鼻喉1.外耳道起自耳中腔底,内止于鼓膜,长约2.5-3.5cm,外1/3为软骨部,内2/3为骨部。
交界处较狭窄,骨部距离鼓膜约0.5cm的狭窄称为外耳道侠。
2.咽鼓管:联系鼓室与鼻咽,分骨部(外部),软骨部(内部),长35cm,自鼓室前臂前,内,下走行,与水平面成400角,鼓室口位于鼓室前臂的上部,鼓膜张肌半管之下。
咽口位于鼻咽侧壁,下鼻甲后端约1cm处,该处最宽,向外侧逐渐变窄,在软骨部和骨部交界处最窄称峡部,向鼓室口又渐增宽,而且官腔较大,在小儿时与水平面夹角不超过10度,近水平,长度较短,故小儿咽部感染易经此管侵入鼓室。
3.鼓膜的功能:有较好的频响特性和较高的保真性能,呈锥形,表面弧度有杠杆作用,锤骨柄振动幅度比前后鼓膜振动幅度小,但强度大,声压可提高一倍。
锥形鼓膜利于传入音色,避免失真。
鼓膜周边嵌入鼓沟,其有效振动面积仅占解剖面积的2/3,约55mm2,是镫骨足板面积3.2mm的17倍,故可使镫骨足板的声压增至鼓膜表面的17倍。
4.浆液性耳廓软骨膜炎:是指耳廓软骨夹层内的非化脓性浆液性囊肿。
多发生与一侧耳廓的外侧前面上部,内有浆液性渗出液,形成囊肿样隆起。
20-50岁多发,男性多于女性,又名耳廓假性囊肿5.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治疗原则:原则:控制感染,通畅引流。
应用抗生素,必要时行手术治疗。
A鼻腔应用减充血剂,促进咽鼓管引流b必要时行鼓膜切开术,引流脓液c全身应用抗生素治疗d 局部用药:鼓膜穿孔前可使用2%酸甘油滴耳。
6.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鉴别诊断:中耳癌结核性中耳乳突炎9.中耳炎并发症的分类:a颅外并发症:中耳脓液刺激外耳皮肤所引起的急慢性外耳道炎或外耳湿疹,耳后鼓膜下脓肿,贝佐尔德脓肿和Mouret脓肿,迷路炎,岩锥炎及周围性面神经瘫痪等b颅内并发症:硬脑膜外脓肿,硬脑膜下脑脓肿,蛛网膜炎,脑膜炎,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脑脓肿和脑疝。
10.梅尼埃病(meniere):是一种病因不明的,以膜迷路积水为主要病理特征,以发作性眩晕,波动性耳聋和耳鸣为主要症状的内耳病。
(完整版)耳鼻喉考试版(重点)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复习资料及试题库名解:1.利特尔区:在鼻中隔的前下方粘膜内动脉血管丰富,交织成网,为鼻出血的好发部位。
称之。
2.脑脊液鼻漏:脑脊液经前颅底,中颅底或它处先天性或外伤缺损处流入鼻腔。
3.脑脊液耳鼻漏:中耳乳突天盖或咽鼓管骨部骨折,延的脑脊液经咽骨管流到鼻腔。
4.窦口鼻道复合体(OMC):以筛漏斗为中心,包括中鼻甲、中鼻道、钩突筛泡、半月裂、筛漏斗、额窦前筛、上颌窦自然开口的区域,该区域解剖变异成病变可致鼻室炎引流障碍而引起鼻窦炎,称之。
5.克氏静脉丛:鼻腔的静脉主要汇入颈内静脉,鼻腔上部静脉则可经眼静脉汇入海绵窦,或经筛静脉汇入颅内的静脉和硬脑膜窦,鼻中隔前下部的静脉亦构成血管丛,称之。
6.利特尔动脉丛(little area):鼻腭动脉、筛前动脉、筛后动脉、上唇动脉和腭大动脉,在鼻中隔前下部的黏膜下交互吻合,形成动脉丛。
为鼻出血常见部位。
7.鼻-鼻咽呈氏静脉丛:老年人下鼻道外侧壁后部近鼻咽处有浅表扩张的鼻后侧静脉丛,是老年人鼻出血的好发区。
8.听骨链:即锤骨、钻骨和镫骨,是人体最小的一组骨头,三者以关节连接成链。
9.分泌性中耳炎:是以中耳积液和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疾病,本病较常见,尤以冬春季多见。
10.眩晕:多呈突发性旋转性,患者感到自身或周围物体沿一定的方向与平面旋转,或感摇晃、升降或漂浮。
同时伴有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泠汗等症状。
11.梅尼埃病(美尼尔氏病):以膜迷路积水为主要病理特征的内耳病,以发作性眩晕,波动性耳聋和耳鸣为其主要症状的特发性内耳疾病,常见于青壮年。
12.咽峡(faux):是由上方的悬雍垂和软腭游离缘,下方舌根、两侧腭舌弓和腭咽弓所围成的环行狭窄部分。
13.内耳(ioncr car):又称迷路(labyrinth),埋藏于颞骨岩部。
结构复杂而精细,依其解剖和功能分为前庭、半规管和耳蜗3个部分。
从组织学上内耳又分为骨迷路与膜迷路。
膜迷路位于骨迷路之内,含有味觉和听觉感受装置。
耳鼻喉考试名解大题整理

耳鼻喉考试名解大题整理耳鼻喉考试名解大题整理名解窦口鼻道复合体(OMC):以筛漏斗为中心的一组解剖结构,包括中鼻甲,钩突,筛泡,半月裂,筛漏斗以及额窦,前组筛窦和上颌窦的自然开口等。
危险三角区:由于面部经脉无瓣膜,血液可双向流动,股鼻部皮肤感染可造成致病的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临床上将鼻根部与上唇三角区域称为危险三角区。
任克氏间隙(keinke 间隙):在声带边缘上皮层缓和声韧带之间有一潜在的间隙称为。
过度发声或喉炎时易在痰处造成局限性水肿,形成声带息肉。
利特尔区:鼻腭动脉,筛前动脉,上唇动脉,腭大动脉在鼻中隔前下部相互吻合形成动脉丛,是鼻出血的好发部位。
鼻中隔偏曲:指鼻中隔偏向一侧或两侧,或局部有突起,并引起鼻腔功能障碍和症状如鼻塞,鼻出血和头疼等。
听骨链:1/ 31听骨为人体中最小的一组小骨,包括锤骨,砧骨和镫骨,三者相互衔接形成听骨链,介于鼓膜和前庭窗之间,将鼓膜感受到的声波传入内耳。
咽峡:由上方的悬雍垂和软腭骨游离缘,下方舌背,两侧腭舌弓和腭咽弓共同构成的一个环形狭窄部分, Corti 氏器(螺旋器):位于基底膜上,自蜗底至蜗顶全长 32cm,由内外毛细胞,支柱细胞和盖膜等组成,是听觉感受器的主要部分。
听阈:声音必须达到一定强度才能才生听觉,每个频率能听到的最小声音为。
嗅沟:又称嗅裂,以中鼻甲前部下方游离缘水平为界,其上方鼻甲和鼻中隔之间的间隙。
吴氏鼻-鼻咽静脉丛:老年人下鼻道外侧壁后部近鼻咽部有扩张的鼻后侧静脉丛,称为。
常是鼻腔后部出血的主要来源。
鼓室积液:分泌性中耳炎鼓膜是弧形液平面,头位变动仍保持与地面平行,有时可见气泡。
眩晕:因机体对空间定位障碍而产生的一种运动性位置错觉。
声阻抗:声波在介质中传播要克服一定阻力与抵抗。
声门:声带张开时,出现等腰三角形的裂隙,空气由此进出,为喉最狭窄处。
筛漏斗:半月裂向前下和外上逐渐扩大的漏斗状空间谓筛漏斗,从前上向后下依次有额隐窝,前组筛窦开口和上颌窦开口等重要结构。
(完整word版)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考试复习重点题库和重点。。。

一 . 名词讲解1腺样风光容腺样体肥大时,患者长远张口呼吸,影像面骨发育,上颌骨变长,腭骨高拱,牙列不奇,上切牙突出,唇厚,缺乏表情,出现所谓“腺样风光容〞。
2 AHI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是指平均每小时睡眠中呼吸暂停和低通气的次数〔单位:次/ 小时〕。
3四凹征吸气性呼吸困难,其主要表现为吸气时间延长,由于吸气时空气不易进入肺内,此时胸腔内负压增加,出现胸廓周围软组织凹陷,如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剑突下出现凹陷,临床上称之为三凹征,严重者肋缝隙也可发生凹陷。
统称为四凹征。
4感音神经性聋感觉性聋和神经性聋的统称,发生在内耳耳蜗螺旋器的为感觉性聋,发生在螺旋神经节至脑干耳蜗核的为神经性聋。
5利特尔区从解剖学角度考虑,可以把颈内、颈外和静脉系统在鼻中隔前下部形成的动脉和静脉血管网分别称之为 Little 动脉从和 Kiesselbach 静脉丛,源于该区的出血很难划分动脉性或静脉性,故临床抽象将该区称之为“易出血区〞。
6窦口鼻道复合体鼻腔及鼻窦影像学检查CT扫描时可以清楚地显示钩突、筛泡、筛漏斗、上颌窦张口、中鼻甲、中鼻道及额隐窝等解剖结构。
正常的鼻窦黏膜菲薄,CT扫描无法显示。
7胆脂瘤胆脂瘤是由于鼓膜、外耳道的复层鳞状上皮经穿孔向中耳腔生长积聚成块,其外层由纤维组织包围,内含零散坏死上皮、角化物和胆固醇结晶,故称为胆脂瘤,非真性肿瘤。
8传导性耳聋病变部位发生在外耳、中耳和内耳传音装置的为传导性耳聋。
9鼻中隔偏曲是指鼻中隔偏向一侧或两侧、或局部有兴起、惹起鼻腔功能阻拦,如鼻塞、鼻出血和头痛等。
10uppp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 OSAHS〔拥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治疗的主要手术方式。
其特点的完满保存咽腔的根本解剖生理结构如:悬雍垂、软腭部重要肌肉和黏膜组织,以保证咽腔的正常功能,切除扁桃体,解剖腭帆缝隙,去除缝隙内脂肪组织及肥厚黏膜组织。
11蛙鼻巨大或复发鼻息肉可致鼻背变宽,形成“蛙鼻〞。
鼻腔内可见到稀少浆液性或黏稠、脓性分泌物。
耳鼻喉科考试复习重点知识总结

1鼻中隔的构成:隔软骨,筛骨正中板,犁骨,上颌骨腭突2鼻窦的构成:上颌窦,筛窦,额窦,蝶窦3鼻周期:正常人体鼻阻力呈现昼夜及左右有规律的和交替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受双侧下鼻甲充血状态的影响,间隔2-7h出现一个周期,称之为生理性鼻甲周期4鼻窦骨折的治疗原则:应在外伤后数小时内尽早处理,此时组织尚未肿胀。
一般不宜超过10天5鼻疖:是鼻前庭蜗或鼻尖部的毛囊、皮脂腺或汗腺的局部性急性化脓性炎症,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要的致病菌。
多因挖鼻,拔鼻毛使鼻前庭皮肤损伤所致,也可继发于鼻前庭炎6急性鼻炎病因:病毒感染为首要病因,或在病毒感染的基础上继发细菌感染临床表现:初期表现鼻内干燥,灼烧感或痒感和喷嚏,继而出现鼻塞,水样鼻涕,嗅觉减退和闭塞性鼻音。
技法细菌感染后,鼻涕变为粘液性,粘脓性或脓性。
全身症状因个体而异,多表现为全身不适感,倦怠,头痛和发热(37~28 度)。
鼻腔检查鼻粘膜充血肿胀,下鼻甲充血肿大,总鼻道或鼻底有较多分泌物,初期为水样后变为粘液性,粘脓性或脓性。
治疗(1)全身治疗①发汗:解热镇痛药②中成药③全身应用抗生素④多饮水,清淡饮食(2)局部治疗①鼻内用减充血剂②穴位针刺7慢性鼻炎病因(1)局部因素①急性鼻炎反复发作或未获彻底治疗②鼻腔解剖结构变异③鼻窦慢性疾病④邻近感染性病灶⑤鼻腔用药不当或过久(2)职业及环境因素:长期吸入粉尘或有害化学气体,环境中温度和湿度急剧变化(3)全身因素①全身性慢性疾病②营养不良:VitA,C 缺乏③内分泌疾病或失调(4)其他因素:烟酒嗜好等临床类型①慢性单纯性鼻炎②慢性肥厚性鼻炎89变应性鼻炎发病机制:属I型变态反应。
变应原刺激机体并使之处于致敏阶段,随后当变应原再次进入机体并与吸附在肥大细胞等靶细胞上的 IgE 结合后导致肥大细胞等发生脱颗粒,最后由脱颗粒释放的各种化学物质作用于细胞和血管腺体等引发一系列临床表现临床表现①鼻痒②喷嚏③鼻涕:清水样④鼻塞⑤嗅觉减退10鼻息肉临床表现①鼻塞:以双侧发病多见,常表现为双侧持续性鼻塞并渐近性加重②流涕:黏性或脓性涕,间或为清涕,可伴喷嚏③嗅觉障碍:多为传导性嗅觉障碍④耳部症状:耳鸣,听力减退⑤其他症状:激发鼻窦炎,鼻背、额部及面颊部胀痛不适感11鼻中隔偏曲临床表现症状轻重与鼻中隔偏曲的类型和程度有关①鼻塞:为主要症状。
耳鼻喉复习资料

1.咽扁桃体:鼻咽顶部粘膜下有丰富的淋巴组织聚集,呈橘瓣状,称腺样体,又称咽扁桃体。
2.咽旁隙:又称咽侧间隙或咽颌间隙。
位于咽外侧壁和翼内肌筋膜之间,形如锥体。
锥底向上至颅底,锥尖向下达舌骨。
内侧以颊咽筋膜及咽缩肌与扁桃体相邻;外侧为下颌骨升支与腮腺的深面及翼内肌;后界为颈椎前筋膜。
3.咽后隙:位于椎前筋膜与颊咽筋膜之间,上起颅底,下至上纵隔,相当于第1、2胸椎平面,在中线处被咽缝将其分为左右两侧,且互不相通,每侧咽后间隙中有疏松结缔组织和淋巴组织。
4.腭扁桃体:习称扁桃体,位于口咽两侧腭舌弓与腭咽弓围成的三角形扁桃体窝内,为咽淋巴组织中最大者。
5.咽淋巴内环咽粘膜下淋巴组织丰富,较大淋巴组织团块呈环状排列,称为咽淋巴环,主要由咽扁桃体、腭扁桃体、咽鼓管扁桃体、咽侧索、咽后壁淋巴滤泡及舌扁桃体构成内环(内环淋巴流向颈部淋巴结,后者又互相交通,自成一环,称外环,主要由咽后淋巴结、下颌角淋巴结、颌下淋巴结、颏下淋巴结等组成。
)6.腺样体面容:因腺样体肥大而长期张口呼吸,影响面骨发育,上颌骨变长,额骨高拱,牙裂不齐,上切牙突出,唇厚,缺乏表情,出现一种特征性容貌。
7.“病灶”扁桃体:慢性扁桃体炎视为引起全身其他系统感染的病灶,通过以下判断:1、询问病史:急性发作时,其他系统出现病变。
2、实验室检查:ESR、ASO、血清粘蛋白、心电图等,有异常结果。
3、切除后并发症得以痊愈,或症状减轻,或发作减少,或病情得以控制。
8.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综合征(OSAHS):指睡眠时上气道塌陷阻塞引起的呼吸暂停和低通气不足,伴有打鼾、睡眠结构紊乱、频繁发生血氧饱和度下降、白天嗜睡等病征。
9.呼吸暂停通气指数(HAI)平均每小时睡眠中呼吸暂停和低通气的次数。
10.窦口鼻道复合体:以筛泡为中心的区域,是筛窦,前筛窦及上颌窦通气引流的共同通道。
这一区域包括中鼻甲,钩突,上半月裂,前筛房,筛泡,上颌窦自然口和鼻卤区。
这一区域为鼻腔疾病最易侵犯的部位,并易继发相邻区域的疾病。
耳鼻喉重点及试题(超全面)

耳鼻喉重点及试题§耳鼻咽喉科学§Little area鼻中隔最前下部的黏膜动脉血管汇聚成丛,是鼻出血的好发部位,又称”易出血区"。
窦口鼻道复合体(OMC)以筛漏斗为中心的,包括中鼻甲、钩突、筛泡、半月裂、筛漏斗以及额窦、前组筛窦和上颌窦的自然开口。
鼻肺反射鼻腔阻力增高和化学气体对鼻黏膜刺激可引起支气管收缩,从而减少肺通气量,此现象称鼻肺反射。
鼻周期(生理性鼻甲周期)两侧鼻甲充血状态呈交替性变化。
其生理意义为促使睡眠反复翻身,有助解除疲劳。
“危险三角区”鼻根部与上唇三角形区域”四凹症”胸骨上窝、锁骨上、下窝、胸骨剑突或上腹部、肋间隙吸气时凹陷。
“胶耳”分泌性中耳炎中耳积液极为粘稠者。
§鼻的解剖§★外鼻的静脉–经内眦静脉和面静脉汇入颈内静脉。
⑴内眦静脉又可经眼上、眼下静脉回流入海绵窦。
⑵面静脉无静脉瓣膜,血液可双向流动,鼻部皮肤感染或治疗不当可引起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
★鼻腔–分鼻前庭和固有鼻腔。
固有鼻腔有4壁:㈠顶壁通过筛骨水平与颅前窝相隔。
㈡底壁与口腔相隔。
㈢内侧壁即鼻中隔,由筛骨垂直板、犁骨、鼻中隔软骨组成。
㈣外侧壁有3个鼻甲、3个鼻道:⑴下鼻甲前端接近鼻前庭,后端距咽鼓管口1~1.5cm,故下鼻甲肿胀时可引起鼻塞、耳鸣、听力衰减等症状。
⑵下鼻道外侧壁前端近下鼻甲附着处,壁薄易穿透,为上颌窦穿刺进针点。
★鼻腔的神经–嗅神经、感觉神经(眼神经、上颌神经)、自主神经(交感神经来自岩深神经)。
★鼻窦–是围绕鼻腔、藏于某些面颅骨和脑颅骨内的含气骨腔,有4对:上颌窦、筛窦、额窦、蝶窦。
⑴前组鼻窦上颌窦、前组筛窦和额窦,开口于中鼻道的半月裂。
⑵后组鼻窦后组筛窦(开口于上鼻道)和蝶窦(开口于蝶筛隐窝)。
§鼻的生理功能与症状§★鼻的生理功能–呼吸功能、保护功能、嗅觉功能、声音共鸣功能。
★鼻的症状–鼻塞、鼻漏、鼻出血、鼻源性头痛、嗅觉障碍、喷嚏、共鸣障碍。
耳鼻喉期末大题总结

耳鼻喉期末大题总结首先,耳鼻喉科主要涉及的疾病包括耳朵感染、鼻窦炎、上呼吸道感染、声音嘶哑等。
耳朵感染是耳鼻喉科的一个常见疾病,其症状包括耳痛、耳鸣、听力受损等。
鼻窦炎也是一种常见疾病,其症状包括鼻塞、鼻分泌物增多等。
上呼吸道感染主要是指以鼻及上呼吸道为病灶的疾病,其症状包括喉咙痛、咳嗽等。
声音嘶哑是指声音的质量变差,声音变得沙哑或嘶哑。
除上述疾病外,耳鼻喉科还涉及到声带息肉、扁桃体炎、耳鸣等其他疾病。
耳鼻喉科的诊断主要通过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等手段。
病史询问是耳鼻喉科医生了解患者病情的重要途径,医生需要询问患者有关症状的细节以及病史等信息。
体格检查则是通过检查患者的耳鼻喉部位来确定病情。
例如,对于耳朵感染,医生可以通过检查耳朵的外部和内部来确定是否有感染。
辅助检查包括听力测试、鼻镜检查、喉镜检查等,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判断患者的病情。
治疗耳鼻喉科疾病的方法也多种多样。
对于耳朵感染,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使用抗生素、清洁耳朵等。
对于鼻窦炎,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使用抗生素、鼻腔冲洗等。
对于上呼吸道感染,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休息、润喉等。
对于声音嘶哑,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声带保护、声带运动训练等。
此外,耳鼻喉科还涉及到手术治疗,如鼻窦手术、声带息肉切除等。
在耳鼻喉科学习的过程中,我也学到了一些相关知识。
首先,了解耳鼻喉的解剖结构对于理解疾病的发生机理和诊断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耳朵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三个部分,鼻子包括外鼻、鼻腔和鼻窦三个部分,喉咙包括喉头、气管和食管三个部分。
每个部位都有独特的结构和功能,对应着不同的疾病和问题。
其次,辅助检查如X线、CT等在耳鼻喉科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不同的检查手段可以提供不同的信息,帮助医生确定病情和作出治疗方案。
最后,耳鼻喉科还涉及到一些常见的操作技术,如鼻内镜检查、喉镜检查、扁桃体切除等。
掌握这些技术对于进行耳鼻喉科的诊治是必不可少的。
总的来说,耳鼻喉科是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涉及到耳、鼻、喉及相关结构的疾病和问题。
耳鼻喉科考试复习资料

耳鼻喉一、名词解释:1、胶耳:患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时,由于病变长期不能治愈,中耳积液中的水分大部分被吸收,剩下的粘蛋白等成分极为粘稠,而呈胶冻状者,称为胶耳2、气管插管术:在麻醉喉镜引导下,经口腔或鼻腔将气管插入到声门下气管的治疗技术。
3、.鼻阈:是指相当于大翼软骨外侧的上缘处向内形成的弧形隆起,是鼻前庭最狭窄处,亦称鼻内孔。
4、利特尔区:鼻中隔前下部的黏膜下血管密集,分别由颈内静脉系统和颈外静脉系统的分支汇聚成血管丛,该区称为利特尔区,是鼻出血的好发部位,故又称“易出血区”5、窦体复合体:是指中鼻甲、中鼻道及其附近区域的解剖结构。
6、花粉症:季节性变应性鼻炎常由植物花粉作为季节性变应原引起,又称花粉症。
7、全鼻窦炎:一侧或双侧各鼻窦均受累的慢性化脓性鼻窦炎,称全鼻窦炎。
8、鼻中隔偏曲:鼻中隔向一侧或两侧偏曲或局部有突起,并引起鼻腔功能障碍或产生症状时称鼻中隔偏曲9、声门裂:声带张开时出现一个等腰三角形的裂隙,简称声门,为喉最狭窄处。
10、混合型乳突:依据气房发育程度,乳突可分为气化型、板障型、硬化型、混合型四种类型,混合型是指上述3型中有任何2型同时存在,或3型俱存者。
11、听阈:听阈是指足以引起人耳听觉的最小声强值,不同频率的声音引起每个人的听阈不一样。
12、灯塔征: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开始穿孔一般甚小,不易看清。
清洁外耳道后可见穿孔之处鼓膜有闪烁搏动的亮点,称为灯塔征。
13、窦口鼻道复合体:以筛漏斗为中心的一组解剖结构,包括中鼻甲、钩突、筛泡、半月裂、筛漏斗以及额窦、前组筛窦和上颌窦的自然开口。
如此区发生解剖变异和病理改变,将直接影响鼻窦的通气引流,导致鼻窦炎14、危险三角区:遍布危险三角区是指鼻根部、两口角这三点连线之内的区域二、填空题1、鼻由外鼻、鼻腔和鼻窦三部分构成。
2、外鼻的骨性支架由额骨鼻突、鼻骨、上颌骨的额突和前鼻棘组成3、前组鼻窦包括上颌窦、前组筛窦、额窦,均开口于中鼻道。
后组鼻窦包括后组筛窦和蝶窦,前者窦口位于上鼻道,后者窦口位于上鼻道后上方的蝶筛隐窝。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考试问答题重点总结

1.梅尼埃病的诊断依据及治疗原则:1)反复发作的旋转性眩晕,持续20分钟至数小时,至少发作2次以上;常伴恶心、呕吐、平衡障碍,无意识丧失;可伴水平或水平旋转型眼震。
2)至少1次电侧听提示感音神经性耳聋。
3)间歇性或持续性耳鸣。
4)耳胀满感。
5)排除其他可引起眩晕的疾病。
治疗原则:对初次发作或间隔1年、数年再次发作者,应予积极对症处理;对频繁发作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2.慢性化脓性鼻窦炎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临床表现:1全身症状2局部症状:1多脓涕2鼻塞3头痛4嗅觉障碍。
治疗原则:根除病因,通畅引流,控制感染,预防并发症1、滴鼻药;2上颌窦穿刺冲洗3负压置换4手术5根治术;6、FESS。
3鼻咽癌病因、临表及治疗病因:遗传因素、EB病毒、环境因素。
临表:①鼻部症状:早期出现回流涕中带血或擤涕中带血②耳部症状:肿瘤发生在咽隐窝者,早期可压迫、阻塞咽鼓管咽口,引起耳鸣,耳鼻塞感和听力减退③颈淋巴结肿大,以此为首先症状者占60%④脑神经症状:出现偏头痛⑤远处转移:病情严重者发生远处转移,转移部位肝、肺、骨。
治疗:首先放射治疗,采用60钴或直线加速器高能放疗,在放疗期间可配合化疗、中医中药及免疫治疗,以防止远处转移,提高放疗敏感性和减轻放疗并发症。
①鼻咽癌放疗后3个月鼻咽部仍有残灶或局部复发可采用光辐射治疗或手术治疗②放疗后仍有颈部残存转移灶,可手术切除残灶③放疗后复发者或原发灶仍有残灶者也可以应用化疗。
4鼻窦的组成及开口部位:依照窦口引流的位置和方向以及各个鼻窦的位置,将鼻窦分为前后两组。
前组鼻窦包括上颌窦、前组筛窦和额窦,窦口均为于中鼻道;后组鼻窦包括后组筛窦和蝶窦,前者窦口位于上鼻道,后者窦口位于上鼻道后上方的蝶筛隐窝5慢性鼻炎的临床表现:以鼻腔粘膜肿胀、分泌物增多、无明确致病微生物感染、病程持续数月以上或反复发作为特征。
慢性鼻炎是一种常见病6变异性鼻炎的临表、分类分度及分级治疗原则1.临床表现:⑴鼻部的四大典型症状:喷嚏、鼻痒、鼻溢液、鼻塞。
耳鼻喉备份大题总结(标红为原题)

(标红为原题)上颌窦癌症临床症状及继发症状(1)单侧脓血鼻涕(2)面颊部疼痛或麻木感:侵犯眶下神经所致(3)单侧进行性鼻塞(4)单侧上颌磨牙疼痛或松动上颌窦恶性肿瘤晚期破坏窦壁,发展为:(1)面颊部隆起(2)眼部症状- 流泪及眼球向上移位(3)硬腭隆起(4)张口困难(累及翼腭窝、翼内肌)(5)颅底受累(6)颈部淋巴结转移喉内肌分为 5 组1)声带外展肌(环杓后肌,使声门变大)2)声带内收肌(环杓侧肌、杓肌)3)声带紧张肌(环甲肌)4)声带松弛肌(甲杓肌)5)使会厌活动肌(杓会厌肌、甲状会厌肌)腺样体肥大(耳鼻咽喉多出症状)耳:咽鼓管咽口受阻一一分泌性中耳炎一一耳鸣及听力J 鼻:并发鼻、鼻窦炎——鼻塞、流涕、闭塞性鼻音——OSAHS 咽、喉、下呼吸道:分泌物刺激呼吸道粘膜——阵咳、气管炎腺样体面容(长期张口呼吸):上颌骨变长、腭骨高拱、牙列不齐、上切牙突出、唇厚鼻咽癌(1)鼻咽癌发病率以我国广东省、四会市(其次香港和中山)发病率最高(2)病因:与遗传,EB病毒和环境因素有关(3)鼻咽癌的好发部位为鼻咽部的咽隐窝和顶前壁,98%属于低分化鳞状细胞癌;鼻咽癌颅内侵犯主要途径经破裂孔;鼻咽癌转移的常见部位颈深淋巴结上群(4)鼻咽癌的主要症状1)鼻部症状:早期的回缩涕血,肿块阻塞引起鼻塞2)耳部症状:耳鸣、耳闭塞感以及听力下降3)颈深淋巴肿大:占首发症状的60%,转移常出现在颈深部上群淋巴结4)脑神经症状:肿瘤经过破裂孔侵入颅内,常先侵犯V、VI 对脑神经,继而累及IV、皿、H对脑神经出现偏头痛、面部麻木、眼球外展受限、上睑下垂等;瘤体的直接侵犯或转移淋巴结压迫可引起IX、X、刈受损,引起软腭麻痹、呛咳、声嘶等症状5)远处转移(5)鼻咽癌的检查:后鼻镜、颈部触诊、纤维鼻内镜、EB病毒血清学检查、影像学检查,鼻咽部活检。
但鼻咽部首次活检阴性或鼻咽黏膜外观正常者不能排除鼻咽癌。
对可疑者应注意密切随访,必要时进行反复多次鼻咽部活检。
耳鼻喉复习总结.docx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1.梨状扎鼻骨(上)与上颌骨额突(外)及腭骨突起(下)共同形成二2.固有鼻腔:前界为鼻内孔,后界为后鼻孔,有内、夕卜、顶、底四壁。
经鼻内孔与鼻前庭相通。
顶壁为鼻骨与额骨鼻突构成;容嗅区黏膜的嗅丝通过筛板抵达颅内底壁前3 / 4上颌骨腭突,后1 / 4腭骨水平部内侧壁即鼻中隔,山鼻子中隔软骨、筛骨正中板、犁骨和上颌骨嬲突组成外侧壁由上颌骨、泪骨、鼻甲骨、筛骨内壁、瓠骨垂直板、蝶骨翼突构成3.OMC:窦口鼻道复合体,以筛隐窝为屮心的解剖结构,包括冲鼻甲、钩突、筛泡、半月裂,以及额窦和上颌窦的自然开口等,称为~。
其通气和引流障碍,是发生各鼻窦慢性炎症的主要原因。
4.利特尔区:鼻腭动脉、筛前动脉、筛后动脉、上唇动脉和腭大动脉,在鼻中隔前下部的黏膜下交互吻合,形成动脉丛,称之为利特尔动脉从,是临床上鼻出血最常见的部位,此区称为~。
5.克氏静脉丛:鼻屮隔前下部的静脉构成静脉丛,称~,为该部位出血的重要來源。
6.吴氏鼻一鼻咽静脉丛:老年人下鼻道外侧壁示部近鼻咽处有表浅扩张的鼻示侧静脉丛,称为常是后部鼻出血的主要來源。
7.生理性鼻甲周期:正常人体鼻阻力呈现昼夜及左右有规律的和交替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受双侧下鼻甲充血状态的影响,约间隔2〜7小时出现一个周期,称Z为二其意义是促使睡眠时反复翻身,有助于解除疲劳。
& 脑脊液鼻漏:即脑脊液自鼻腔漏出,经颅前窝底、颅中窝底或其他部位的先天性或外伤性骨质缺损、破裂处或变薄处,流入鼻腔,见于先天性筛板、蝶窦骨缺损和颅前需、颅中'禽骨折或手术外伤。
鼻腔镜手术损伤中鼻甲附着处的骨质(如筛顶)容易引起。
9.鼻额筛眶复合体骨折:鼻骨位于梨状孔的上方,与周围诸骨连接,受-暴力作用易发牛骨折;如鼻根内眦部受伤使鼻骨、筛骨、眶壁骨折。
10•击岀性骨折:是当眼部受钝器伤麻,眶内压力骤增,致使眶底薄弱处骨折;骨折片、眶内软纟R织、眼肌等随Z 疝入上颌窦。
其中单纯性眶底爆折的大多数发生在眶底后内侧,临床上以车祸居多,其次为斗殴。
中医耳鼻喉科学考试重点总结版.doc

中医耳鼻喉科学是运用屮医基本理论和方法研究人体耳,鼻,咽,喉的生理,病理及其疾病防治规律的一门临床科学。
专科特点:他以屮医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吸取了现代先进的诊疗技术与方法, 强调辩证与辨病相结合,局部辩证与整体辩证相结合,内治与外治相结合。
咽自上而下可分为鼻咽,口咽和喉咽三部分。
咽的生理功能:呼吸功能,吞咽功能,语言形成,防御和保护功能,调节屮耳气压功能,扁桃体的免疫功能喉的生理功能:呼吸功能,发音功能,保护下呼吸道功能,屏气功能。
耳鼻咽喉病的主要病因外因:外感邪毒(风邪,寒邪,热邪,湿邪,燥邪,时邪疫彷,异气),外伤致病,异物所伤。
内因:饮食所伤,劳倦内伤,情志不调,官窍间疾病相传。
耳鼻咽喉病的主要病机实证:外邪侵袭,脏腑火热,痰湿困结,气滞血瘀。
虚症:肺脏虚损,脾气虚弱,肾脏亏虚。
耳病常用外治法:清洁法,滴耳法,吹药法,涂敷法。
鼻病常用外治法:滴鼻法,雾化吸入法,洗鼻法,涂敷法,吹纱法,塞鼻法。
咽喉病常用外治法:吹药法,含漱法,唸化法,雾化吸入法,敷贴法,烙治法。
《内经》关于耳鼻咽喉口齿方面的论述相当丰富,它首次提出:五官是五脏的外候,五脏通过经络联系将五官与全身连为一个整体,脏腑的病理变化, 可循经反应与五官,因此五官的功能活动在一定程度JL反映了五脏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
《内经》屮所记载的耳鼻咽喉口齿之病证有多种,并总结了一系列治疗原则与方法,还记载了不少针刺治疗耳鼻咽喉口齿疾病的方法。
《内经》屮的脏腑与官窍相关学说及有关耳鼻咽喉口齿生理病理的论述为后世耳鼻咽喉口齿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旋耳疮是指因风热湿邪犯耳或血虚牛风化燥所致的外耳道或旋绕耳周而发的湿疮,以耳部皮肤潮红、瘙痒、黄水淋漓或脱屑、皴裂为主要特征。
其病因病机为:①风热湿邪上犯:因脓耳之脓液或邻近部位黄水疮蔓延至耳部, 或因接触某些刺激物血诱发,以致湿热毒邪聚集耳窍,引动肝经Z火,循经丄犯,风热湿邪蒸灼耳部肌肤而为病。
南方医科大学耳鼻喉历年题重点总结

南方医科大学耳鼻喉历年题重点总结一、选择题鼻1.鼻窦开口p27;额窦的开口在额隐窝2.*线观察上颌窦:鼻窦瓦氏位3.p52急性鼻前庭炎:该处皮肤红斑、水肿、界限不清;鼻前部剧痛,鼻前庭附近和上唇皮肤糜烂4.p54小儿急性鼻炎:较成人病症重5.鼻疖p53:易并发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鼻部跳痛,疖肿切开后出现寒战高热剧烈头痛,病侧眼睑水肿,弛热〕〔败血症、球结膜水肿、眼球突出〕,治疗-早期不能切开引流6.p58慢性肥厚性鼻炎:持续性鼻阻塞、下鼻甲粘膜肥厚明显,可有嗅觉减退〔明显〕,鼻涕不多7.p58慢性单纯型鼻炎:交替性鼻塞、嗅觉减退不明显、对麻黄碱反响敏感、鼻粘膜肿胀,多涕。
常用1%呋麻滴鼻液。
8.萎缩性鼻炎:持续性假性鼻阻塞,复方薄荷油滴鼻9.枯燥性鼻炎:鼻发干,鼻腔分泌物减少,鼻有刺痒感或异物感,经常引起喷嚏,灼热感,常诱使患者挖鼻,引起小量鼻出血,嗅觉一般不减退。
鼻中隔前下区黏膜常糜烂,可有小片薄痂附着,去之常出血。
鼻粘膜苍白外表无光泽10.p60变应性鼻炎:l型变态反响,鼻痒喷嚏流水样涕〔常感鼻发痒,喷嚏较多〕,局部致敏。
病史最有价值。
肥大细胞有关11.血管运动性鼻炎:杯状细胞12.p64出血性鼻息肉:出血量很大13.多发性鼻息肉:筛窦14.p67鼻中隔偏曲临床表现:鼻塞〔最常见〕、鼻出血、头痛、邻近器官病症〔鼻窦炎、上感〕15.p70难治性鼻出血:鼻腔纱条填塞16.严重中鼻甲下缘平面以下的鼻腔后端出血:结扎上颌动脉或颈外动脉17.一般鼻出血:保持头高位18.p74鼻窦肿物:单侧性突眼19.儿童鼻腔异物:单侧鼻阻流臭脓涕,伴涕中带血。
单侧鼻漏20.急性鼻窦炎p77:临床表现〔大量脓涕伴头痛〕21.鼻窦炎多出现前额痛,22.急性额窦炎:前额部周期性疼痛,晨加重午减轻〔上午最严重〕,晚间消失23.上颌窦炎:中鼻道后端积脓:牙源性上颌窦炎:上列第2前磨牙和第1、2磨牙、病人主观鼻腔恶臭感。
眶上额部痛,晨轻午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方医科大学耳鼻喉历年题重点总结一、选择题鼻1.鼻窦开口p27;额窦的开口在额隐窝2.X线观察上颌窦:鼻窦瓦氏位3.p52急性鼻前庭炎:该处皮肤红斑、水肿、界限不清;鼻前部剧痛,鼻前庭附近和上唇皮肤糜烂4.p54小儿急性鼻炎:较成人症状重5.鼻疖p53:易并发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鼻部跳痛,疖肿切开后出现寒战高热剧烈头痛,病侧眼睑水肿,弛张热)(败血症、球结膜水肿、眼球突出),治疗-早期不能切开引流6.p58慢性肥厚性鼻炎:持续性鼻阻塞、下鼻甲粘膜肥厚明显,可有嗅觉减退(明显),鼻涕不多7.p58慢性单纯型鼻炎:交替性鼻塞、嗅觉减退不明显、对麻黄碱反应敏感、鼻粘膜肿胀,多涕。
常用1%呋麻滴鼻液。
8.萎缩性鼻炎:持续性假性鼻阻塞,复方薄荷油滴鼻9.干燥性鼻炎:鼻内发干,鼻腔分泌物减少,鼻内有刺痒感或异物感,经常引起喷嚏,灼热感,常诱使患者挖鼻,引起小量鼻出血,嗅觉一般不减退。
鼻中隔前下区黏膜常糜烂,可有小片薄痂附着,去之常出血。
鼻粘膜苍白表面无光泽10.p60变应性鼻炎:l型变态反应,鼻痒喷嚏流水样涕(常感鼻内发痒,喷嚏较多),局部致敏。
病史最有价值。
肥大细胞有关11.血管运动性鼻炎:杯状细胞12.p64出血性鼻息肉:出血量很大13.多发性鼻息肉:筛窦14.p67鼻中隔偏曲临床表现:鼻塞(最常见)、鼻出血、头痛、邻近器官症状(鼻窦炎、上感)15.p70难治性鼻出血:鼻腔纱条填塞16.严重中鼻甲下缘平面以下的鼻腔后端出血:结扎上颌动脉或颈外动脉17.一般鼻出血:保持头高位18.p74鼻窦肿物:单侧性突眼19.儿童鼻腔异物:单侧鼻阻流臭脓涕,伴涕中带血。
单侧鼻漏20.急性鼻窦炎p77:临床表现(大量脓涕伴头痛)21.鼻窦炎多出现前额痛,22.急性额窦炎:前额部周期性疼痛,晨加重午减轻(上午最严重),晚间消失23.上颌窦炎:中鼻道后端积脓:牙源性上颌窦炎:上列第2前磨牙和第1、2磨牙、病人主观鼻腔恶臭感。
眶上额部痛,晨轻午重。
慢性:常有多量脓涕24.上颌窦穿刺部位:下鼻道中部,距下鼻甲前端1.5cm(此处骨壁较薄);上颌窦穿刺冲洗并发气栓:头低位和左侧卧位;待炎症控制才可做上颌窦穿刺25.慢性全鼻窦炎:置换疗法;多见于上颌窦和筛窦。
以脓性鼻漏(黄绿色)为主。
长伴鼻息肉。
CT见鼻窦腔低密度影26.p80慢性筛窦炎:首选置换疗法,反复鼻塞、流脓涕、头痛27.p90鼻真菌病:曲霉菌,上颌窦多见28.鼻内镜手术:并发症-伤口感染、大出血、鼻腔粘连、颅内、眶内,较传统手术并发症少。
可伤及眶壁导致复视29.呼吸困难:l度:平静时无明显呼吸困难,活动时有吸气性呼吸困难/ll度:安静时也有吸气性呼吸困难/lll度-三凹症、烦躁不安、紫绀30.外伤性脑脊液鼻漏:瘘孔定位-鼻内窥镜检查,筛窦骨折31.鼻硬结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传染性肉芽肿病变32.上颌窦癌p103-侵犯眶下神经:一侧面部感觉过敏,麻木肿胀;侵犯翼内肌:张口困难;鳞状细胞癌(鼻与鼻窦的常见恶性肿瘤)33.上颌窦根治术:尖牙窝34.鼻丘:中鼻甲前端35.FESS(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中广泛采用Messerklinger术式36.蝶窦最薄:外侧壁37.干酪性鼻窦炎:手术治疗38.后组鼻窦炎:嗅裂积脓39.鼻窦粘液囊肿:手术切除40.鼻腔良性肿瘤:血管瘤41.鼻窦骨瘤:额窦42.前鼻镜检查:不能看到上鼻甲43.观察蝶窦:鼻窦侧位片、颅底位44.多出现一侧鼻阻塞、流涕:牙源性上颌窦炎、上颌窦癌、鼻腔异物、鼻息肉45.血性鼻漏:上颌窦癌、血管纤维瘤46.视力障碍:后组鼻窦炎、上颌窦癌咽47.咽侧索:p118;咽隐窝:鼻咽侧壁,位于腭咽弓后方,咽鼓管咽口和圆枕的内上侧48.咽鼓管咽口:下鼻甲平面后端后方1-1.5cm处49.咽部淋巴回流p121:鼻咽部淋巴先汇入咽后淋巴结,再进入颈上深淋巴结50.扁桃体主要供血动脉:面动脉扁桃体支51.每侧扁桃体隐窝:6-20个52.扁桃体炎的并发症:p131不包括肝炎53.急性扁桃体炎;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并发扁桃体周围脓肿,分卡他性、滤泡性、隐窝性。
青霉素首选,白细胞总数升高、扁桃体隐窝口有脓点,可作为病灶引起其他系统的损害54.慢性扁桃体炎:反复急性炎症发作病史,病灶p13255.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咽痛明显、体温升高、隐窝口见黄色渗出物、有时融合成片状、似假膜易于撕去不出血,炎症主要在隐窝口;下颌下淋巴结肿大;传染性;抗生素治疗56.扁桃体周围脓肿:立即行穿刺后切开排脓,部位:扁桃体外上方脓肿最突出处;表现:张口困难(炎症侵犯翼内肌)57.扁桃体周围脓肿:切开排脓部位p13858.扁桃体摘除术:适应症和禁忌症p133,术后耳部疼痛-刺激了舌咽神经鼓室支。
术前应用阿托品减少腺体分泌59.急性咽炎:咽痛,空咽痛。
不出现呼吸困难。
反射到耳60.慢性咽炎:p129无明显全身症状、无咽痛、有异物感灼热感干燥微痛感(咽部不适、咽干、咽异物感)、、晨起出现频繁刺激性咳嗽、伴恶心、有粘稠分泌物附着、无痰或仅有颗粒状藕粉样分泌物咳出61.咽鼓管:功能-调节气压、引流排泄、防声、防止逆行感染;咽鼓管吹张法-了解咽鼓管是否通畅62.压舌板部位:舌前2/363.咽后脓肿:小儿常见咽后壁淋巴结炎/成人急性常见于异物,慢性常见于颈椎结核;切开排脓-仰卧头低位;易并发窒息、呼吸困难;检查时压舌不能用力以防脓肿破裂64.鼻咽纤维血管瘤:禁忌活检,青年男性,病因不明,致命危险-鼻咽大出血;以单侧鼻塞鼻出血为特征65.鼻咽癌:侵入破裂孔:出现ll、lll、lv、v、vl、lx、x、xl颅神经症状。
回吸涕中带血、颈部肿块、一侧咽鼓管功能障碍、原因不明的头痛与眼外展肌麻痹。
耳鸣耳闷感。
66.鼻咽癌:EVB、低分化鳞癌;鼻咽部活检最有诊断价值;初期放疗最好或加化疗;颈深淋巴结上群转移;病史帮助早期诊断;首发症状多属于晚期;67.咽角化症:无咽痛68.咽部急性炎症疼痛常涉及耳69.咽鼓管吹张术:粘连性中耳炎70.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诊断标准:成人睡眠质量差,至少有30次呼吸暂停,每次呼吸暂停时间至少10秒以上,白天头痛、嗜睡;呼吸暂停指数AI 及每小时呼吸暂停的平均次数大于5;多导睡眠扫描仪PSG71.咽丛:包括迷走神经72.咽扁桃体肥大:指诊法诊断,鼾声、张口呼吸、传导性聋73.扁桃体癌:成人单侧扁桃体明显肿大74.咽异感症:没有吞咽障碍喉75.喉癌p192:鳞状细胞癌多见;多数早期即有声嘶。
声门上型:预后差、分化差、血供充足、晚期吞咽困难;声门型(发病率最高):不易发生颈淋巴结转移。
声门下型-最不易早期发现:临床表现。
首选手术治疗。
中老年男性76.喉癌淋巴结转移:多见于颈深上组的颈总动脉分叉处淋巴结,然后循颈内静脉向上下淋巴结转移77.喉癌癌前病变:喉白斑病、声带重度不典型增生、成人型慢性肥厚性喉炎、成人型乳头状瘤78.急性会厌炎:可无声嘶,咽喉部疼痛(剧烈)、吞咽障碍,进展快、呼吸困难。
吞咽痛伴咽异物感79.急性喉炎:病毒感染80.小儿急性喉炎:发病较急、发热、声嘶、吸气性呼吸困难、犬吠样咳嗽/引起喉阻塞原因p179,吸气性呼吸困难。
3度呼吸困难注射地塞米松症状无改善者-气管切开81.急性喉梗阻:吸气性呼吸困难、吸气性胸骨上窝凹陷、缺氧、犬吠声82.喉阻塞病因:炎症、外伤。
水肿。
异物、肿瘤、畸形、声带瘫痪83.慢性喉炎:单纯性、肥厚性、萎缩性;最常见声音嘶哑84.声带外展:环杓后肌;声门关闭:环杓侧肌;声带变长和紧张度增加:环甲肌;声带松弛:甲杓肌85.喉外肌:使喉体上升和下降86.声带粘膜上皮:复层鳞状上皮87.喉上神经外支:环甲肌(使声带变长紧张度增加)88.喉上神经喉内感觉纤维:声门上区89.喉上神经麻痹p188:声带张力消失、不能发高音、发音时强时弱。
一侧麻痹声带皱缩呈波浪状,声门偏斜,前联合偏向健侧,后联合偏向病侧90.喉返神经麻痹:单侧完全性麻痹一般无呼吸困难,双侧不完全性麻痹者(双侧外展肌麻痹)易引起喉阻塞致呼吸困难、甲状腺手术引起者应立即行喉神经再支配术。
无咀嚼障碍91.喉返神经:左侧经路较长易损伤,损失致声带外展内收、肌张力下降。
发出运动支支配除环甲肌以外的喉内各肌的运动。
右侧麻痹常见于右肺尖结核92.直接喉镜检查:婴儿不用麻醉,成人1%卡因表面麻醉93.声带小结:用声过度。
治疗:禁声,抗生素、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94.气管切开:有碍说话;拔管前先堵管48h。
适用于各种喉阻塞。
气管套管内径8mm。
第2.3或3.4气管环95.喉腔粘膜下层最疏松部位:声门下区96.小儿喉异物:声门区(喉部气道最为狭窄的部位)97.喉瘢痕性狭窄:吞咽困难98.声带麻痹:喉返神经损伤99.双侧声带麻痹:甲状腺全切除术、喉外伤100.右侧声带麻痹:常因为右肺尖结核101.发音时声带内收(中线位)、呼吸时声带外展102.正常发音和呼吸时:声带两侧后端关闭103.声带的组成不包括:游离缘104.喉外伤后软骨骨折:甲状软骨105.环甲膜:弹性圆锥在环状软骨弓与甲状软骨下缘,两环甲肌之间的裸露部分106.行嗓音分析时,应嘱病人法“唉”音107.喉外伤:声音嘶哑为特征108.喉任克(Reinke)间隙:与声带长轴平行之粘膜下109.癔症性失音:没有吞咽障碍110.喉乳头状瘤:易复发易癌变111.吐字气管不包括:喉耳112.乳突气房开始发育:2周岁113.乳突手术----筛区(道上三角区):确定骨窦位置重要标志;目的:彻底清除病灶、重建听力、预防并发症、力求干耳114.耳硬化otosclerosis:听力减退、耳鸣、威利斯听觉倒错paracusis of Willis、眩晕。
好发于前庭窗前区、蜗窗边缘。
盖莱试验115.耳蜗型耳硬化症:镫骨切除术116.中耳内容物:鼓室、咽鼓管、骨窦、乳突117.中耳癌:中耳流脓史118.分泌性中耳炎:传导性聋,听力减退、耳痛、耳鸣、耳闷;B型鼓室压曲线;鼓室穿刺未抽出液体不可排除中耳积液。
病因(咽鼓管阻塞或咽鼓管功能障碍引起)。
早期浆液性积液,常见SIgA。
最适合咽鼓管吹张术。
对单侧分泌性中耳炎成年人:纤维鼻咽镜检查很重要。
早期表现为鼓膜内陷119.急性化脓性中耳炎:鼓膜穿孔/切开后不宜用酚甘油滴耳,婴幼儿常见、常有发热头痛、可引起颅内外并发症、咽鼓管是感染常见途径。
治疗:控制感染、通畅引流、去除病因。
早期最好抗生素全身应用120.慢性化脓性中耳炎p331:耳流脓、鼓膜穿孔、听力下降。
骨疡型:乳突根治术、清除肉芽和息肉,通畅引流。
胆脂瘤型-必须手术、脓性恶臭分泌物、传导性聋、鼓膜松弛部穿孔、发生瞬间眩晕-迷路瘘管;有颅内并发症(危险)单纯型:乳突气房无破坏合并颅内外并发症(包括哪些)时:立即乳突根治术;耳镜检查121.胆脂瘤型中耳炎最严重并发症:颅内并发症(发生率高)122.耳源性颅内并发症:硬膜外脓肿、耳源性脑膜炎、耳源性脑脓肿、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123.婴幼儿化脓性中耳炎原因:p325124.急性乳突炎:全身应用大量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