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年月日》公开课教学设计(含试卷)

合集下载

《认识年、月、日》数学教案

《认识年、月、日》数学教案

《认识年、月、日》数学教案第一章:认识年1.1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年的概念,知道一年有12个月。

2. 让学生掌握闰年与平年的区别。

1.2 教学内容1. 年与月份的概念介绍。

2. 闰年与平年的判断方法。

1.3 教学活动1. 通过日常生活实例,引导学生感受年的存在,如过新年、生日等。

2. 讲解年的概念,让学生明白一年有12个月。

3. 介绍闰年与平年的区别,让学生学会判断。

第二章:认识月2.1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月份的概念,知道一年有12个月。

2. 让学生掌握大月与小月的区别。

2.2 教学内容1. 月与季节的关系介绍。

2. 大月与小月的判断方法。

2.3 教学活动1. 讲解月份的概念,让学生明白一年有12个月。

2. 通过实例,引导学生感受月份与季节的关系。

3. 介绍大月与小月的区别,让学生学会判断。

第三章:认识日3.1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日的概念,知道一天有24小时。

2. 让学生掌握闰日与非闰日的区别。

3.2 教学内容1. 日与时间的关系介绍。

2. 闰日与非闰日的判断方法。

3.3 教学活动1. 讲解日的概念,让学生明白一天有24小时。

2. 通过日常生活实例,引导学生感受日与时间的关系。

3. 介绍闰日与非闰日的区别,让学生学会判断。

第四章:年、月、日的关系4.1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年、月、日之间的关系,知道它们是如何构成时间的。

2. 让学生掌握年、月、日的计算方法。

4.2 教学内容1. 年、月、日之间的相互关系介绍。

2. 年、月、日的计算方法。

4.3 教学活动1. 通过实例,讲解年、月、日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明白它们是如何构成时间的。

2. 教授年、月、日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学会计算。

第五章:综合练习5.1 教学目标1. 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用年、月、日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运算能力。

5.2 教学内容1. 设计有关年、月、日的练习题。

2. 进行练习和讲解。

《认识年月日》(教案)

《认识年月日》(教案)

《认识年月日》(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准确地说出年月日的读法,理解年、月、日的概念。

2.了解一个月的天数及闰年的判断方法。

3.掌握用自己的生日作为起点,计算出任意一个日子是星期几的方法。

二、教学内容1.认识年、月、日,掌握年月日的说法。

2.认识一年有12个月,掌握1-12月份的读法以及每个月的天数。

3.理解闰年的概念,掌握闰年的判断方法。

4.通过日历计算出任意一天是星期几。

三、教学方法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课前热身、现场演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年月日的概念。

2.通过实际例子进行练习,加深学生对于闰年和月份天数的认识。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计算任意一天星期几的方法。

四、教学步骤Step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日历的方式引入新课,让学生了解年月日的概念以及日历的作用。

Step2:认识年月日通过展示"XXXX年XX月XX日"的形式,让学生快速掌握年月日的说法。

Step3:认识12个月份让学生口头说出1-12月份的读法以及每个月的天数,并梳理一下月份天数的规律性。

Step4:了解闰年通过解释闰年的概念,让学生理解为什么会有闰年以及如何判断闰年。

Step5:计算任意一天星期几让学生用自己的生日作为起点,通过日历计算出任意一天是星期几的方法。

Step6:小结通过问答等方式检查学生对于年月日的认识程度,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策略1.启发式教学策略引导学生通过实际例子、案例等方式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更加深入理解年、月、日的概念。

2.合作式学习策略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合作,通过交流思路、分享心得,相互促进提高,从而更好地掌握日历计算的方法。

3.直观性教学策略通过图表展示等方式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年、月、日的概念,激发学生兴趣。

六、教学评价1.通过随堂测试、小组竞赛等方式,检查学生对于年月日的认识程度。

2.评估学生对于闰年和月份天数的把握程度。

《认识年月日》教案(通用

《认识年月日》教案(通用

《认识年月日》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认识年月日》这一章节的内容。

具体包括:年、月、日的定义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平年和闰年的区别;以及月份和日期的计算方法。

所选教材为通用版小学数学课本,第十一章《时间和日期》的1.1节。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年、月、日的概念,掌握它们之间的基本关系。

2. 使学生能够判断平年和闰年,并掌握月份和日期的计算方法。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时间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平年和闰年的判断方法,月份和日期的计算。

重点:年、月、日的概念及其关系,平年和闰年的区别。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挂图、年历、卡片。

学具:练习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挂图和年历,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现在处在哪一年、哪一个月、哪一天吗?”让学生回答并说明理由。

2. 年、月、日的概念及关系(10分钟)讲解年、月、日的定义,阐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理解平年和闰年的区别。

3. 平年和闰年的判断方法(15分钟)介绍判断平年和闰年的方法,举例说明,并进行随堂练习。

4. 月份和日期的计算(10分钟)讲解月份和日期的计算方法,举例说明,并进行随堂练习。

六、板书设计1. 年、月、日的概念及关系2. 平年和闰年的判断方法3. 月份和日期的计算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判断下列年份中,哪些是平年,哪些是闰年?2000年、1900年、2004年、2008年、2013年2月、4月、6月、9月、11月(3)如果今天是2019年3月15日,那么从今天开始,再过100天是哪一天?2. 答案:(1)平年:1900年、2013年;闰年:2000年、2004年、2008年(2)2月:28天(平年),29天(闰年);4月:30天;6月:30天;9月:30天;11月:30天(3)2019年6月24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年、月、日的概念及其关系,平年和闰年的判断方法,以及月份和日期的计算方法。

《认识年、月、日》教案

《认识年、月、日》教案

《认识年、月、日》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年、月、日的概念,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

2. 让学生能够正确区分年、月、日的长度,了解闰年和平年的区别。

3.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年、月、日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难点:闰年和平年的判断。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内容包括年、月、日的概念、长度及闰年和平年的判断方法。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用于记录学习内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过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教师利用PPT讲解年、月、日的概念,让学生明白它们之间的关系。

3. 实践: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闰年和平年的判断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作业:教师布置有关年、月、日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年、月、日的知识,以及如何在的教学中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闰年和平年的判断方法。

六、教学活动设计:1. 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年、月、日的认识,以及在生活中如何应用这些知识。

2.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每组设计一个关于年、月、日的主题活动,如制作时间轴、编写小故事等。

3. 展示与评价: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其他同学和教师对其进行评价,给出改进意见。

七、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教师通过提问方式检验学生对年、月、日的掌握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3. 小组活动表现: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参与程度、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八、教学拓展:1. 邀请专家讲座:邀请天文学专家或历史老师为学生讲解年、月、日在历史和天文领域的应用。

2. 家庭作业:让学生调查家庭成员对年、月、日的认识,了解他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3. 网络搜索:让学生利用网络资源,了解更多关于年、月、日的知识。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年、月、日》公开课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年、月、日》公开课教案

认识年、月、日【课题(学科和年级)】义务教育教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年月日”。

【教材简析】年月日的知识是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知识之一。

教材把学生已有的关于年、月、日的知识和经验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分三个层次组织学生的观察和探索活动。

一是利用儿歌和通过自己的生日和在年历上圈一圈等活动,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

二是让学生独立地观察年历卡,发现一年有12个月,有31天的月份是大月,有30天的月份是小月,并利用规律和儿歌来记忆每个月的天数。

三是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计算出几个全年的天数。

“想想做做”和补充练习,力求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通过从年历卡上查找一些重要的节日和纪念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数学学习的价值。

【目标预设】1.结合现代化教育技术和生活经验,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记住有关大月、小月,记住每个月各有多少天,一年的天数。

初步掌握年、月、日之间的关系。

2.在体验合作研究的过程中逐步培养“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观察、判断、推理能力、合作意识以及创新的意识。

3.充分感受到时间与数学的密切关系,体会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1.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2.发现并掌握大小月的判断方法。

【设计理念】“年、月、日”是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息息相关,学生在课前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经验,但由于每个学生的兴趣、课外阅读习惯、家庭背景的不同,他们对于“年、月、日”知识的经验是有差异的。

对于这个客观存在的差异,如何做到既尊重又为教学所用呢?我想,首先要重视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

因此,课前组织学生开展对“年、月、日”的个体研究,以此作为他们进一步学习的素材;课中利用学生熟悉的儿歌导入新课,重视他们之间的交往互动,在交流与共享中完成知识建构,同时,着力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观念与能力;课后通过查找一些重大的节日和纪念日的练习,既让学生经历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又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有利于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看日历(认识年月日)》(教案)-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看日历(认识年月日)》(教案)-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看日历(认识年月日)》(教案)-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看日历(认识年月日)》(教案)-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教学内容:1. 年、月、日的认识2. 时间的计算和表示3. 星期的循环规律4. 节假日的安排和计算5. 跨年度的时间计算和表示二、核心素养目标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升学生对时间和日期的认知,增强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三、学习者分析1. 学生已经掌握了相关的基础知识,如数字、简单的时间和日期计算等。

他们对年、月、日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不深入。

2. 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能来自于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如安排活动和计划等。

他们可能对时间计算和日期的安排感到好奇和挑战。

3. 学生的学习能力可能因个人差异而有所不同,有的学生可能需要更多的指导和支持,有的学生可能能够自主学习和探索。

4. 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包括理解年、月、日的概念,掌握时间的计算和表示方法,以及理解和应用星期的循环规律和节假日的安排等。

四、教学方法与策略1. 选择适合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特点的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对年、月、日的认识,采用讲授法,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了解年、月、日的概念和时间的计算方法。

同时,通过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对星期的循环规律和节假日的安排的理解,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思考。

2. 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a.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如家庭成员、活动组织者等,通过模拟不同的场景,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b. 实验: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如制作日历、计算时间等,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c. 游戏:设计一些与时间计算和日期安排相关的游戏,如“猜日期”、“时间接龙”等,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和巩固知识。

3. 确定教学媒体和资源的使用:a. PPT:制作精美的PPT,展示年、月、日的概念和时间的计算方法,以及星期的循环规律和节假日的安排,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人教版年月日公开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年月日公开课教学设计

篇一: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年月日》公开课教案《认识年月日》教学设计周小丰夏箐教学目标:1、在观察年历卡的活动中,引导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的知识,能记住各月的天数,知道一年有365天或366天。

2、在年历上查找、交流一些有纪念意义的日子,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教育。

3、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方式,开展观察、操作、游戏、计算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难点:记住大小月及每月的天数。

教学准备:自制课件,2014年年历、2013年年历、2012年年历教学过程:一、节日谈话,导入新课(2m)1、同学们都非常喜欢过节,那你知道这些节日具体的时间是什么时候吗?2二、探究发现,学习大、小月。

1、我们学习过的时分秒和年月日都是时间单位,所不同的是时分秒是表示较小的时间单位,年月日是表示较长的时间单位。

那有关年月日的知识,你已经知道了多少呢,谁来说一下?(2m)学生可能会回答:一年有365天,一个月30天,一年有12个月等等。

根据学生回答,有选择性、有顺序地板书。

同学们真棒,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着这么多的数学知识,那么这些数学知识是不是正确的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验证一下。

同学们想一下,我们在学时分秒的时候,借助了什么工具来学习它。

那我们今天来学年月日,我们应该借助什么工具呢?2、小小的年历,可藏着大学问,下面就让我们火眼金睛看年历。

听好老师的要求:(1)观察自己小组的年历,填写在练习纸上的统计表中。

(7m)(2)仔细观察统计表,及时交流研究,将结论记录在练习纸上。

3、小组汇报大部分小组已经完成了,那么哪些小组来说一下你们得到了什么结论呢?预设:①一年有12个月;(其他小组得到了吗,这个结论是否正确?)②1、3、5、7、8、10、12月有31天;(跟你们发现的一样吗?)③4、6、9、11月有30天;④2月有时29天,有时28天;⑤2月的天数不是固定的??4、师生总结(1)同学们得到了这么多的结论,老师写在黑板上,刚刚有的同学是有的月份是31天,老师记不清了,谁再来说一遍?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这些月份都是31天(板书)(2)刚刚有同学说有些月份是30天,那么哪些月份是30天呢?4月、6月、9月、11月,这些月份是30天。

《认识年、月、日》数学优质教案

《认识年、月、日》数学优质教案

《认识年、月、日》数学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认识年、月、日》章节。

教学内容包括年、月、日的定义,年份、月份、日期的表示方法,以及闰年和平年的判断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年、月、日的定义,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能正确表示年份、月份、日期。

2. 培养学生运用年、月、日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发现闰年和平年的规律,并能准确判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闰年和平年的判断方法。

教学重点:年、月、日的定义及其相互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挂图、多媒体课件。

学具:学生每人准备一本年历。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挂图,呈现各种年历,引导学生观察年历中的信息。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年历上的数字表示什么吗?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2. 新知讲解(1)年、月、日的定义(2)年份、月份、日期的表示方法教师结合年历,讲解年份、月份、日期的表示方法。

(3)闰年和平年的判断方法教师通过例题讲解,引导学生发现闰年和平年的规律。

3. 例题讲解教师讲解例题,巩固所学知识。

例题1:判断2019年、2020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例题2:计算2019年2月和2020年2月的天数。

4.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年、月、日的定义2. 年份、月份、日期的表示方法3. 闰年和平年的判断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2. 答案:(1)2016年是闰年,2017年是平年,2021年是平年。

(2)2019年2月有28天,2020年2月有29天,2019年4月有30天。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年、月、日的知识掌握较好,但闰年和平年的判断方法还需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让学生课后调查家人、朋友的出生年份,判断是平年还是闰年,并思考如何计算他们的年龄。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闰年和平年的判断方法。

2. 例题讲解:通过具体例子巩固年、月、日的知识。

《认识年、月、日》教案

《认识年、月、日》教案

《认识年、月、日》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年、月、日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 让学生掌握闰年与平年的区别以及月份的天数。

3. 培养学生运用年、月、日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年、月、日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闰年与平年的区别,月份的天数。

2. 教学难点:闰年与平年的判断方法,运用年、月、日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践,理解年、月、日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 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生活情境,培养学生运用年、月、日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采用分组合作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探究,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教学准备1. 准备年、月、日的相关图片、卡片、挂图等教学资源。

2. 准备一些有关年、月、日的实际问题,用于课堂练习。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出示年、月、日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年、月、日的名称,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基本概念:讲解年、月、日的定义,让学生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3. 闰年与平年:讲解闰年与平年的区别,让学生学会判断一个年份是闰年还是平年。

4. 月份的天数:讲解一年中各个月份的天数,让学生掌握月份的天数规律。

5. 课堂练习:出示一些有关年、月、日的实际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巩固所学知识。

6.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年、月、日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7.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有关年、月、日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活动设计1. 活动一:认识时间单位教师展示一年、一个月、一天的时间长度,让学生感受它们的长短。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年、月、日的时间单位。

2. 活动二:判断闰年和平年教师给出几个年份,学生分组讨论,判断是闰年还是平年。

每组派代表分享判断方法,教师点评并总结。

七、教学评价1. 评价一:课堂问答教师提问有关年、月、日的知识,学生回答。

通过问答评价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认识年月日》教案

《认识年月日》教案

《认识年月日》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数学教材《认识年月日》章节,详细内容包括年、月、日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认识不同月份的天数,了解闰年和平年的区别,掌握日期的计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年、月、日的概念,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能正确计算日期。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践情景引入和例题讲解,使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生活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年月日的换算,闰年和平年的判断。

教学重点:年、月、日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日期的计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挂图、多媒体课件、日历。

学具: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拿出自己的日历,观察并说出今天的日期。

(2)提出问题:为什么每个月的天数不一样?什么是闰年和平年?2. 新课讲解(1)讲解年、月、日的概念,引导学生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

(2)讲解不同月份的天数,让学生了解大月、小月和二月的特点。

(3)讲解闰年和平年的区别,引导学生掌握判断方法。

3. 例题讲解(1)计算两个日期之间相隔的天数。

(2)判断某一年是否为闰年。

4. 随堂练习a. 列出一年中所有的月份及其天数。

b. 计算2019年2月有多少天?c. 判断2020年、2021年、1900年、2000年是闰年还是平年?(2)讲解答案,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

六、板书设计1. 年、月、日的概念及关系2. 不同月份的天数3. 闰年与平年的判断方法4. 日期计算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请列举出你生日所在的月份及其天数。

b. 计算2019年6月1日到2019年12月31日相隔的天数。

2. 答案:a. 学生自行查阅日历,完成作业。

b. 208天。

c. 2017年为平年,2020年为闰年,1904年为闰年,2008年为闰年。

认识年月日(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西师大版

认识年月日(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西师大版

教案:认识年月日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认识年、月、日,知道1年有12个月,1个月有30或31天,以及闰年的知识。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通过观察、分析、推理等方法,理解年月日之间的关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时间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年、月、日的概念2. 1年有12个月,1个月有30或31天3. 闰年的判断方法4. 年月日之间的关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年、月、日的概念,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 教学难点:闰年的判断方法,以及理解年月日之间的进率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年历、卡片2. 学具:年历、计算器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关注时间,引出年、月、日的概念。

2. 新课:讲解年、月、日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1年有12个月,1个月有30或31天。

讲解闰年的判断方法。

3. 练习:让学生观察年历,找出每个月的天数,判断闰年。

通过计算器,计算年月日之间的进率关系。

4. 小结:总结年、月、日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强调闰年的判断方法。

5. 作业布置:让学生制作一个年历,标出每个月的天数,以及判断闰年。

六、板书设计1. 年、月、日的概念2. 1年有12个月,1个月有30或31天3. 闰年的判断方法4. 年月日之间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制作一个年历,标出每个月的天数,以及判断闰年。

2. 判断以下年份是否为闰年:2000年、2004年、2100年。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观察、计算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年、月、日的概念,理解了它们之间的关系。

但在讲解闰年的判断方法时,部分学生理解不够透彻,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和讲解。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重点关注的细节:闰年的判断方法闰年的判断方法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也是学生容易混淆和出错的地方。

认识年月日教学设计

认识年月日教学设计
1. 巩固所学知识2. 培养观察能力和时间观念3. 拓展视野,丰富学习内容
1. 提供材料,指导学生制作个人年历2. 给出具体日期,要求学生计算前后几天的日期3. 分组讨论,鼓励学生分享年月日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案例
1. 巩固所学知识2. 培养动手能力和时间管理能力3. 增强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总结回顾
1. 回顾年月日的基本概念2. 总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3. 强调年月日在生活中的应用
1. 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知识2. 强调年月日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1. 巩固记忆,加深理解2. 提升学习兴趣和动力
作业布置
1. 完成课后练习题2. 观察并记录一周内的日期变化3. 查找并分享一个与年月日相关的有趣故事或事件
1. 提供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2. 鼓励学生观察生活,培养时间观念3. 拓展知识面,激发学习兴趣
认识年月日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目标
导入新课
引入年月日的概念
1. 通过生活实例(如生日、节日等)引年月日2. 展示日历或时间线,直观呈现年月日的关系
1. 激发学生兴趣2. 初步了解年月日的基本概念
新知讲授
1. 年、月、日的定义2. 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的判断3. 年月日的换算与计算
1. 利用多媒体展示年月日的定义和关系2. 通过互动问答,引导学生理解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的概念3. 教授年月日的换算方法,并举例说明
1. 掌握年月日的定义2. 学会判断大月、小月、平年、闰年3. 能够进行简单的年月日换算与计算
实践操作
1. 制作个人年历2. 计算给定日期的前后几天3. 小组讨论:年月日在生活中的应用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年、月、日》公开课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年、月、日》公开课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年、月、日》公开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年、月、日》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实践、探究等活动,掌握年、月、日的概念,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材以生动的生活情境和实际问题为背景,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知识。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逻辑思维能力,对时间概念有一定的认识。

但年、月、日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可能还比较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用生动、具体的方式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年、月、日的概念,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培养学生观察、实践、探究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水平。

3.培养学生运用年、月、日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年、月、日的概念,它们之间的关系。

2.教学难点:年、月、日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观察、实践、探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年、月、日的图片、视频等素材。

2.教学道具:日历、挂图等。

3.练习题:针对年、月、日的实际问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生活中与时间相关的图片,如春节、中秋节等,引导学生关注年、月、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利用课件和实物道具,呈现年、月、日的概念,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如,展示一年有12个月,一个月有30或31天,一年有365或366天等。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通过观察日历,了解每个月的天数,以及平年、闰年的区别。

同时,引导学生发现一些生活中的规律,如每个月的天数与月份的位置有关等。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发现的规律,并通过实际问题,如“今年春节是几月几号?”、“小明今年8岁了,他一共过了几个生日?”等,运用年、月、日知识解决问题。

认识年、月、日(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下册

认识年、月、日(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下册

教案:认识年、月、日年级:三年级学科:数学版本:2023-2024学年教材:《数学》(三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年、月、日的基本概念,掌握年、月、日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年、月、日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总结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 年、月、日的基本概念。

2. 年、月、日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1. 年、月、日之间的换算。

2. 闰年、平年的判断。

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粉笔。

2. 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老师出示日历,引导学生观察日历,让学生发现年、月、日的存在。

2. 学生分享观察到的年、月、日的特点。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老师讲解年、月、日的基本概念,让学生理解年、月、日的含义。

2. 老师引导学生探究年、月、日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掌握年、月、日的换算方法。

3. 老师讲解闰年、平年的判断方法,让学生理解闰年、平年的概念。

三、巩固练习(10分钟)1. 老师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老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点评,纠正错误,解答疑惑。

四、拓展提高(5分钟)1. 老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年、月、日知识解决问题。

2. 学生分享解题过程和答案,老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五、总结(5分钟)1. 老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年、月、日的知识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老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探究、练习,让学生掌握了年、月、日的基本概念和之间的关系,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纠正错误,解答疑惑,确保学生真正理解并掌握年、月、日的知识。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闰年、平年的判断方法。

闰年、平年的判断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也是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

因此,在这个细节上进行详细的补充和说明是非常必要的。

闰年、平年的判断方法如下:1. 公历年份除以4能整除的是闰年,不能整除的是平年。

《年月日的认识》优质教案(含试卷)

《年月日的认识》优质教案(含试卷)

《年月日的认识》优质教案《年月日的认识》优质教案卜效小学吴圣雄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的知识;的记住每个月及平年、闰年的天数。

(2)能判断某月是什么月,记住各月及平年、闰年、各季度的天数。

(3)能判断某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4)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年、月、日等时间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渗透科学思想方法。

2、过程与方法:(1)在经历自主探究年月日之间关系的过程中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推理。

(2)在体验小组合作解决研究主题的过程中逐步培养“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3、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乐于探求知识的情感。

教学重点:对每个月的天数的认识。

(正确、迅速记住十二个月的天数)教学难点:判断某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猜谜语有个宝宝真稀奇,身穿三百多件衣。

每天都要脱一件,最后剩下一张皮。

(日历)2、说一说下面节日的日期儿童节、教师节、劳动节、植树节、国庆节。

这些都是用年、月、日表示的时间单位。

常用的时间单位除了我们知道的时、分秒以外,还有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年、月、日。

(板出课题)3、生活中每天都有很多事情发生,也有很多值得纪念的重大日子,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屏幕上的这些图片,你知道这些图上所画的是哪些有意义的日子吗?(出示主题图)二、探究新知1、认识年历这是一张2003年年历卡,这年历卡里有许多关于“年、月、日”的知识,请同学从年历中寻找思考题的答案。

①一年有几个月?②哪几个月是31天?③哪几个月是30天?④二月份有多少天?⑤一年有多少天?汇报结果:一年有12个月: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都是31天;4月、6月、9月、11月都是30天。

师:习惯上我们把有31天的月份叫做大月,把有30天的月份叫做小月。

师:哪两个月是连续的大月?(7月和8月)师:2月是大月还是小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2月份只有28天或29天。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认识年、月、日》教学设计(含试卷)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认识年、月、日》教学设计(含试卷)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认识年、月、日》教学设计人教版三年级数学《认识年、月、日》教学设计认识年、月、日尖山乡燕朝小学何建锋一、教学内容《认识年、月、日》是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六册第四单元中的内容之一。

本课的教学内容分为三个部分:一、初步认识新的时间单位:年、月、日;二、知道大月、小月和平月的知识;三、掌握判断大月、小月的方法。

二、教学对象此项课程适用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学习者应该具备并有简单的计算机知识及互联网络操作经验。

三、教学策略与教法分析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为基础,创设极富探究趣味的情境教学氛围。

充分体现教学双重开放性,加强引导学生对知识的迁移,给学生创设广阔的思维发展空间,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主动构建知识平台。

具体如下:1、运用多媒体网络资源技术创设情境,向学生展示相关有意义的日子图片影音资料,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2、由学生自主操作媒体资源,在操作观察中发现问题,积极探究、解决问题。

3、利用学生已有的网络知识,让学生在引导下自主收集资料,掌握数学方法。

在课件媒体的直观体验中将数学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联系起来。

四、教学媒体环境多媒体网络教室FLASH软件媒体整合资源五、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使学生认识和感受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平月的知识,记住大、小月及天数,并会判断大月、小月和平月。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运用年、月、日的有关知识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能力。

(2)引导学生利用课本、网络等途径收集与这堂课相关的信息,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学生观察、操作、实践,主动参与知识的交流,使学生充分体验到探究知识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使学生在不同程度上都能得到尽可能大的收获。

六、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分析:认识年月日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2、教学难点分析:发现并掌握大月、小月的判断方法。

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一个半圆形花坛的半径是2米,它的周长是()米。

《认识年、月、日》教学设计与反思(含试卷)

《认识年、月、日》教学设计与反思(含试卷)

《认识年、月、日》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内容:苏教版三下《认识年、月、日》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平年和闰年等方面的知识,记住每个月以及平年、闰年的天数。

2.能初步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帮助学生建立时间观念。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判断平年、闰年。

难点:掌握年、月、日之间的关系和四年一闰的道理。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电脑课件,投影片,2005年和2006年年历若干份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教师在投影仪上出示一组图文并茂的资料:载人航天飞行是最令人心动的航天活动。

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我国第一艘载人航天试验飞船“神舟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于第二天成功着陆。

2003年10月15日9时,杨利伟乘着“神舟5号”载人飞船飞入太空,他是飞入太空的中国第一人。

2005年10月12日9时,费俊龙、聂海胜搭乘“神舟6号”飞船顺利升空,开始了他们多天的太空旅程。

教师朗读后,引导:请同学们读出这几个激动人心的时刻(红线画出)。

这里用到了哪些时间单位?猜猜看,今天我们要学什么知识?揭示课题:年、月、日。

二、展开新知:1.年、月、日的认识(1)(出示2005年年历)这是2005年的年历,你们每个小组都有1份。

请大家观察这张年历,从中你观察到了什么?可以先在小组里议论议论。

(学生小组议论,教师巡视。

)提问:哪一组的代表来汇报?(根据学生汇报板书:1年有12个月,1个月有31天、30天、2月28天。

)提问:谁知道一个月有31天的叫什么月?哪几个月是大月?一年中共有几个大月?一个月有30天的叫什么月?哪几个月是小月?一年中共有几个小月?(根据学生回答继续板书)2月是一个特殊的月份,它的天数和别的月份都不一样,所以2月份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

要知道哪个月大,哪个月小,只要记住:“七前单月大,八后双月大”,2月除外,就可以推算出来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年月日》公开课教学设计《认识年月日》公开课教学设计三亚市南海小学符史贞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第46-48页内容。

教学目标:1.在观察年历卡的活动中,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一年有12个月,分为大月、小月和二月,大月有31天,小月有30天,记住一年中哪几个月是大月,哪几个月是小月。

知道2009年全年有365天。

2.让学生经历观察、分析、简单归纳等过程,自主完成对知识的建构,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学习能力。

3.通过在年历上查找、交流一些有纪念意义的日子等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德育。

教学重点:借助年历卡进行观察分析,梳理出年月日的相关知识。

教学难点:认识并记忆大月和小月。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套,2009年年历卡。

学生准备:学生每人准备一张2009年历卡,教材第17页表格一份,黄色和蓝色的彩笔各一枝。

课前要求每个学生记住自己的生日。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揭示课题:课件出示:宇宙空间,运行中的太阳、地球、月亮。

儿歌配音:地球大,月亮小,月亮绕着地球跑;太阳大,地球小,地球绕着太阳跑。

……谈话:你们在屏幕上看到了什么?地球是这浩瀚宇宙中的一颗行星,是我们生活的家园,你们想知道地球绕太阳转一圈是多长时间吗?课件演示:依次演示地球自转一周,地球绕太阳一周,月亮绕地球一周,同步配音:地球自转一圈就是一天;月亮绕地球一圈就是一个月;地球绕太阳一圈就是一年。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来进一步认识年月日。

(板书:认识年月日)二、观察、探究、发现,学习大、小月。

(一)诱发学生已有知识经验:谈话:对于年、月、日,你们有哪些了解呢?谁愿意向大家介绍一下?学生可能会回答:一年有365天,一个月30天,一年有12个月等等。

根据学生回答,有选择性、有顺序地板书。

(二)观察年历,认识大月、小月和二月。

认识年历:(出示2009年年历卡)同学们,你们认识这张卡片吗?上面1到12这些大的数字表示什么意思?每个月里的数字呢?学生口答。

谈话:请同学们拿出今年的年历卡,你能在年历卡上找出自己的生日,圈一圈吗?1、视频展示圈的情况,指名汇报以下问题:你是怎样找到的?先找什么?(月份)再找什么?(日期)这天是星期几?这个月有多少天?为什么?2、请同学们根据手中的年历卡,把今年每个月的天数填在统计表里。

(教材第17页表格)。

引导: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填好的统计表,每个月的天数一样吗?有没有什么规律呢?把你的发现在小组里说一说。

指名汇报,总结梳理:每个月的天数有31天的,也有30天的;今年二月天数最少,只有28天;有31天的月份有1、3、5、7、8、10、12月;有30天的月份有4、6、9、11月。

根据学生的回答完善前面已有的板书。

学生没有回答到的,适当引导,如:有哪几个月有31天?教师说明:我们一般把有31天的月份叫做大月,30天的月份叫做小月。

2月是一个特殊的月份,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

你知道哪几个月是大月,哪几个月是小月吗?指名说说哪些是大月,哪些是小月。

让学生给表格里的大月涂上黄色,小月涂上蓝色。

视频展示学生的涂色情况,引导学生数一数大、小月各有多少个。

提问巩固:2月为什么两种颜色都不涂呢?(三)记忆大、小月。

课件出示(大屏幕):大月、小月分别涂上黄色和蓝色的2009年年历卡。

谈话: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涂色的年历卡,分小组讨论:有什么办法能很快记住哪几个月是大月,哪几个月是小月呢?学生小组合作,讨论探究。

组织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重点介绍以下两种记忆方法。

(1)拳头记忆法:学生在一年级语文课上学过这种记忆方法,应该有学生会提出这种方法,根据学生汇报,用课件出示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第68页读读背背(如果无人提起,就直接演示课件),唤醒学生的记忆。

并让学生跟随课件,边做边念:一月大、二月平、三月大、四月小……十一月小、十二月大,巩固记忆。

(2)口诀记忆法:引导学生发现七个大月正中间的一个月就是七月,找出规律,并熟读口诀:七前单数七后双,七个大月心中装。

游戏巩固:同桌游戏,一人报月份,一人做动作,大月握拳头,小月挥挥手。

(四)简单的计算。

出示题目一:你能算出今年全年有多少天吗?学生先独立计算一年的天数,再交流算法:算法一:31+28+31+30+31+30+31+31+30+31+30+31=365(天)算法二:31×7+30×4+28=365(天)算法三:30×12+7-2=365(天)要求学生说出每种算法的算理,并讨论:哪种算法最简单呢?出示题目二:今年全年有多少个星期呢?学生独立计算,集体反馈。

三、找找圈圈,进一步熟悉年历。

课件出示(大屏幕):2009年年历卡谈话:在一年中,有许多特殊的日子,有特别的意义,例如国际儿童节、国际劳动节和国际劳动妇女节,你能用彩笔在手中的年历上圈出这三个节日吗?课件出示答案,集体校对。

谈话:你还知道哪些有意义的日子?(让学生说一说)这些值得纪念的日子,都告诉了我们些什么呢?课件介绍相关节日的意义,并通过大屏幕在年历卡上圈出相应的节日:1月1日元旦节;3月12日植树节;5月4日青年节;7月1日党的生日;8月1日建军节;9月10日教师节;10月1日国庆节。

四.生活中的运用。

谈话:听说我们今天学习年月日的知识,小明有两个问题不懂想请同学们帮助他解决。

课件依次出示以下情境图:1、小明说:妈妈说我的生日是元旦的前一天,我是哪天过生日呢?指名口答。

2、小明说:奶奶在舅舅家已经连续住了两个月,她在舅舅家住了多少天呢?小组讨论解决,教师巡视,对有困难小组适当提示:奶奶在舅舅家住了哪两个月呢?最多多少天?最少多少天?集体反馈。

3、这批牛奶的生产日期是:2009年2月18日,保质期为:六个月,这批牛奶今年几月份过期?先介绍保质期的含义,指导学生分析题意,再让学生从2月18日往后,按月数一数。

五、全课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年月日,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吗?板书设计:认识年月日大月31天:1、3、5、7、8、10、12(月)一年12个月小月30天:4、6、9、11(月)平月28天:2月全年天数:31+28+31+30+31+30+31+31+30+31+30+31=365(天)31×7+30×4+28=365(天)30×12+7-2=365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一张边长为4分米的正方形纸,如果在这张纸上剪4个相等并且最大的圆,4个圆的面积和是这张纸的( )。

A.78.5% B.80% C.75%2.18小时=( )日.A. B. C.3.把20克糖放入100克水中,糖与糖水的比是()。

A.1∶6 B.1∶5 C.6∶14.下面各图形中,对称轴最多的是()。

A.正方形B.圆C.等腰三角形5.一个长方体的盒子,从里面量,长8dm、宽5dm、高4dm。

最多能装进()个棱长2 dm的正方体。

A.12B.16C.20D.246.()A.一定 B.不可能 C.可能7.1个汽油桶可装100升汽油,这个桶的()是100升A.体积B.容积C.表面积8.一个圆锥的体积是30立方米,它的底面积是15平方米,它的高是()A.9米B.6米C.3米D.1米9.要反映某班同学参加各种活动小组的比例情况,最好选用()A.条形统计图 B.折线统计图 C.扇形统计图10.将一根木棒锯成4段需要6分钟,则将这根木棒锯成7段需要()分钟。

A.10 B.12 C.14 D.16二、填空题11.甲、乙二人各有若干元,若甲拿出他所有钱的20%给乙,则两人所有的钱正好相等,原来甲、乙两人所有钱的最简整数比是(______)。

12.如图,电车从A站经过B站到达C站,然后返回。

去时B站停车,而返回时不停,去时的车速为每小时48千米,返回时的车速是每小时(______)千米。

13.1÷________=0.125=________:16==________%.14.参照如图,完成下面的计算53×42=(50+3)×(40+2)=(2000)+(____)+ (____)+ (____)=(____)15.只列式,不计算。

世纪大厦共18层,除一楼高5.2米外,其余每层高2.8米。

这幢大楼高多少米?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一个精密零件长1.2毫米,画在图纸上长24厘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______)。

17.一道计算题的最后一步应该除以10,但粗心的小明在最后一步却错误地乘了10,得到的答案是500,原题正确答案应该是(______)。

18.我国国旗法规定,国旗的长和宽的比是3:2.已知一面国旗的长240厘米,宽是(______)厘米,国旗的长比宽多(_______)%19.如下图,在平行四边形中,甲的面积是36平方厘米,乙的面积是63平古厘米.则丙的面是________平方厘米.20.缺了________块。

三、判断题21.如果3a=4b,那么a:b=3:4。

()22.把一个圆柱削成一个圆锥,这个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判断对错)23.扇形统计图不能表示出各部分的具体数量。

(____)24.小数点后面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_____)25.男生人数的与女生人数相等,男生与女生人数的比是5∶6(____)四、作图题26.五、图形变变变。

(每题3分,共12分)1,以AC所在的直线为对称轴作三角形ABC的轴对称图形。

2,将三角形ABC绕点A逆时针旋转90°。

3,将旋转后的图形向右平移5格。

4,请画出小红旗按1∶2缩小后的图形。

五、解答题27.有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做需要30天完成,乙单独做需要15天完成,如果甲乙合作这项工程,需要几天才能完成?28.如图是王叔叔坐出租车从家去展览馆的路线图.已知出租车在3千米以内(含3千米)按起步价8元计算,以后每增加1千米车费就增加1.8元.(1)王叔叔家在文化馆_____偏_____的方向上.(2)王叔叔从家经过文化馆去展览馆要行_____千米的路程.(3)王叔叔坐出租车从家经过文化馆去展览馆需要_____元出租车费.29.只列式不计算:⑴27.2减去11.8与13的和,差是多少?⑵45比x的25%多110,求x?30.化工车间有男工人56名,女工人42名,这个车间的工人总数正好是全厂工人总数的,全厂共有多少名工人?31.在比例尺是1:100的平面图上量得一间房子长9厘米,宽6厘米,这间房子实际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32.一袋大米重 100千克,第一天吃了15,第二天吃了14,两天一共吃了多少千克?33.微山出租车公司收费标准如下:3km内5元;超过3km的部分,每千米1.5元(不足1km按1km计算),元元从家坐出租车去体育馆,出租车一共行驶了7.2km,元元应付车费多少元?六、计算题34.解方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