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瘫的基本知识

合集下载

残疾人康复知识培训

残疾人康复知识培训

1、残存功能的训练指导。2、协助和指导生 肢体残疾 活自理的训练。3、辅助用具的使用训练及护
理。4、假肢的使用训练和护理
对精神病患者进行 1、精神卫生知识宣传教育。 精神残疾 2、督促指导药物治疗,用药安全监测。3、开
展生活技能、社会适应等方面的服务
低视力康复训练
低视力康复的主要方法是:配用 适合的助视器同时进行相应的训练。 常用的助视器有两大类: 1. 光学助视 器:如眼镜式助视器、望远镜、放大 镜(手持式、立式)等。2.非光学助视 器:如照明灯、阅读裂口器、大字印 刷品、太阳帽等。
练效果。
首先,为了训练聋儿理解"说的是什么",家
长可选择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用"
直读"或模仿的方法,鼓励聋儿多说多听,增大
语言的刺激量,逐步使聋儿由被动接受到主动辨
小儿脑瘫的康复训练
小儿脑瘫一经医疗机构诊断确定以后,就应及早开展康复训练。
首先是正确的抱姿,即将小儿双腿骑 跨在康复人员的腰间。为了加强小儿头的 控制,可使其俯卧位双手支撑抬头、抬胸 或仰卧时双上肢伸展,将其缓慢自仰卧拉 至坐位。当小儿坐在床面上时,应诱发其 向前方、侧方伸手取物,逐渐出现各方向 的保护性反应,以增强坐位的稳定性。
3个月:睡眠中听到声音时会引起手腕手指急速伸直。这时期婴 儿能区别不同声音,对母亲的声音尤为敏感。
4个月:面部能较准确的转向声源方向,对新颖悦耳之声有表示 兴趣的表现。
5个月:婴儿会发出感知声音的"语言"。如用声音或语言来逗婴 儿,婴儿则会作出相应 的"语言"反应。
6个月:呼唤婴儿时,婴儿会面向声音的方向。
平,及培养学习新事物和新知识的习 惯,以免过份脱离社会现实。

脑瘫健康教育

脑瘫健康教育

脑瘫健康教育脑瘫是一种影响儿童运动和姿势的永久性疾病,它是由于大脑发育或受损引起的。

脑瘫患者需要特殊的关注和护理,以确保他们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本文将介绍脑瘫的基本知识、预防措施、康复治疗和心理支持等方面的内容。

一、脑瘫的基本知识脑瘫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运动障碍疾病,它会影响儿童的姿势、协调和运动能力。

脑瘫的主要症状包括肌肉僵硬、不协调的运动、姿势异常、平衡问题等。

脑瘫的严重程度和症状因人而异,有些患者可能只受到轻微影响,而有些患者可能需要持续的医疗和康复治疗。

二、脑瘫的预防措施尽管脑瘫的确切原因尚不清楚,但有一些预防措施可以帮助降低脑瘫的发病率。

孕妇在怀孕期间应该保持良好的健康状况,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和感染疾病。

此外,孕妇还应该定期接受产前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导致脑瘫的问题。

对于早产儿和低体重儿,医生应该提供额外的监护和护理,以减少脑瘫的风险。

三、脑瘫的康复治疗脑瘫患者可以通过康复治疗来改善他们的运动和功能能力。

康复治疗的目标是帮助患者实现最大限度的独立性和生活质量。

常见的康复治疗方法包括物理治疗、语言治疗和职业治疗。

物理治疗可以帮助改善肌肉控制和运动能力,语言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改善沟通能力,职业治疗可以帮助患者获得适应日常生活的技能。

康复治疗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设计,并由专业的医疗团队进行指导和监督。

四、脑瘫患者的心理支持脑瘫患者除了身体上的困难,还可能面临心理和情绪上的挑战。

因此,提供适当的心理支持对于脑瘫患者的整体健康至关重要。

家庭成员和护理人员应该给予患者充分的关爱和理解,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和积极的心态。

此外,脑瘫患者还可以通过参加康复支持小组和心理咨询等活动来获得更多的支持和指导。

五、脑瘫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脑瘫健康教育对于提高公众对脑瘫的认识和理解非常重要。

通过教育,人们可以了解脑瘫的症状、治疗方法和康复需求,从而更好地支持和帮助脑瘫患者。

此外,脑瘫健康教育还可以帮助提高社会对脑瘫患者的包容和尊重程度,减少歧视和偏见。

脑瘫的科普知识

脑瘫的科普知识

一个温暖、理解的家庭环境有助于患者的心理健 康和自信心。
如何支持脑瘫患者?
社会融入
帮助患者融入社会,参加社区活动,结交朋友。
社会支持体系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
如何支持脑瘫患者?
教育支持
为脑瘫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教育计划,帮助他们在 学习中取得成功。
特殊教育资源和辅助技术可以大大改善学习效果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谢谢观看
脑瘫科普知识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脑瘫? 2. 脑瘫的原因是什么? 3. 如何诊断脑瘫? 4. 脑瘫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5. 如何支持脑瘫患者?
什么是脑瘫?
什么是脑瘫?
定义
脑瘫是一种由非进展性脑损伤引起的运动和姿势 障碍,通常发生在出生前、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 。
这个损伤会影响大脑控制身体运动的能力。
职业治疗帮助患者提高日常生活技能,增强 自理能力。
包括专注于手部技能和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 。
脑瘫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药物治疗
某些药物可以帮助减轻肌肉痉挛和改善运动 能力。
例如,巴氯芬和肉毒毒素等药物被广泛使用 。
如何支持脑瘫患者?
如何支持脑瘫患者?
家庭支持
家庭成员应给予患者情感和实际的支持,鼓励他 们参与各种活动。
新生儿期的一些感染或创伤可能影响大脑的 正常发育。
如何诊断脑瘫?
如何诊断脑瘫?
临床评估
医生通过观察患者的运动能力、肌肉张力和姿势 等进行初步评估。
早期发现和干预对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至关重 要。
如何诊断脑瘫?
影像学检查
可以通过MRI或CT扫描来评估大脑的结构和损伤 情况。
这些检查有助于排除其他神经系统疾病。

脑瘫儿童康复体能课程设计

脑瘫儿童康复体能课程设计

脑瘫儿童康复体能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脑瘫儿童的基本生理特点,掌握其体能康复的基本原则。

2. 学生能掌握至少三种针对脑瘫儿童的体能训练方法,并了解其适用场景和效果。

3. 学生能了解脑瘫儿童康复体能训练的安全注意事项。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为脑瘫儿童设计一份合适的体能康复训练计划。

2. 学生能在实际操作中,正确执行体能训练方法,并能根据脑瘫儿童的反馈调整训练方案。

3. 学生能有效地与脑瘫儿童沟通,鼓励并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训练。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脑瘫儿童的关爱和尊重,提高社会责任感和同理心。

2.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能训练,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3. 培养学生面对困难坚持不懈、勇于挑战的精神,增强自信心。

课程性质: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脑瘫儿童康复体能训练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其关爱特殊群体的情感态度。

学生特点:学生具有一定的生理学、心理学基础,对特殊教育有一定了解,但实践经验不足。

教学要求:结合课本知识,注重实践操作,强调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均取得具体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脑瘫儿童生理特点及康复原理- 课本章节:第三章“特殊儿童生理特点”- 内容:脑瘫儿童的运动系统、神经系统特点,康复训练的基本原理。

2. 脑瘫儿童体能训练方法- 课本章节:第五章“特殊儿童体能训练”- 内容:介绍至少三种体能训练方法(如水中运动、瑜伽、康复操等),分析其适用场景和效果。

3. 脑瘫儿童康复体能训练计划制定- 课本章节:第六章“特殊儿童康复训练计划”- 内容:训练计划的基本构成,如何根据脑瘫儿童的具体情况调整训练强度、频率等。

4. 脑瘫儿童康复体能训练实践操作- 课本章节:第七章“特殊儿童康复训练实践”- 内容:实践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如何与脑瘫儿童有效沟通,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训练。

5. 安全注意事项及应急处理- 课本章节:第八章“特殊儿童康复训练安全与防护”- 内容:训练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安全问题及应对措施,突发状况的应急处理方法。

脑瘫病人的护理知识健康教育

脑瘫病人的护理知识健康教育

脑瘫病人的护理知识健康教育一、脑瘫的基础知识什么是脑瘫?答:脑瘫又称小儿脑性瘫痪或小儿大脑性瘫痪,指出生前、出生时、出生后的婴儿早期因某些原因造成的综合征。

患儿病变在大脑,但累及四肢,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也可伴有智力落后、听觉语言障碍等症状。

脑瘫的发病原因有哪些?答:引起患儿脑瘫发生的原因很多,主要包括三大方面:先天性因素、围产期因素以及其他因素。

(1)先天性因素:主要包括患儿在胚胎期发育畸形、先天性脑积水、营养缺乏、怀孕期间母体严重感染(特别是病毒性感染),父母亲吸烟、酗酒、吸毒,母亲患精神病等。

(2)围产期因素:主要包括早产、难产或分娩时间过长,脐带绕颈,胎盘早剥,前置胎盘,羊水堵塞,生后窒息,吸入性肺炎,缺氧缺血性脑病,胎盘功能不良,生产时产钳损伤,新生儿颅内出血等。

(3)其他因素:包括各种感染、外伤、中毒等。

脑瘫的患儿早期有哪些表现?答:(1)出生后婴儿啼哭、睡眠困难、厌乳、进食时吞咽困难、流涎,甚至出现呼吸障碍。

(2)出生后婴儿对噪声或体位的改变都容易受惊,喜欢哭闹。

(3)患儿过100天仍不能抬头,3个月后不能站立或迈步,手握拳不张开;在4〜5个月时,挺腰还会出现头部摇摆不定。

(4)患儿到5个月后看见物体不能伸手去抓。

(5)患儿表情淡漠,呈愁眉苦脸的样子。

(6)患儿不能翻身,肢体僵直,上肢难以穿衣服,换尿布时大腿难以外展。

脑瘫患儿的主要表现是什么?答:(1)姿势障碍:出现异常姿势,且姿势的稳定性差。

(2)运动障碍:严重者双手不能抓东西,双脚不能行走,不会翻身,不会正常地咀嚼和吞咽。

(3)语言障碍:患儿语言发音不清或出现口吃,表达困难。

(4)视听觉障碍:患儿会出现斜视,主要是内斜,对声音的节奏辨别比较困难。

(5)智力障碍:脑瘫患儿可出现智力不足,大约有1/4的脑瘫患儿智力正常,有1/2的患儿会出现智力轻度、中度不足,1/4的脑瘫患儿出现重度智力不足。

(6)生长发育障碍:脑瘫患儿一般都比较矮小,发育不足。

《婴幼儿常见病识别与应对》14神经系统常见病防治与护理

《婴幼儿常见病识别与应对》14神经系统常见病防治与护理
预防指导。
知识目标
1. 能充分认识婴幼儿神经系统解剖生理方面的不足,加强对婴幼儿卫生、营养及喂养方 面的指导。
2. 能充分认识化脓性脑膜炎等神经系统疾病对婴幼儿造成的危害,加强对婴幼儿意识等 相关情况的观察和评估。
3. 能充分认识国家卫生保健政策在婴幼儿神经系统疾病预防和治疗方面的积极作用。
活动导读
活动引入
百宝箱
Babinski征、Kernig征和Brudzinski征
Babinski征(巴宾斯基征)是一种轻划足底诱发的病理反射。轻划被检查者的足底外侧,若拇趾向 足背屈曲,其余四趾呈扇形散开则为阳性。
Kernig征(克尼格征),简称克氏征,是一种脑膜刺激征。被检查者去枕仰卧,一腿伸直,将另一 下肢先屈髋、屈膝成直角,然后抬小腿伸直其膝部,若小于135°时就出现抵抗,并伴有疼痛及屈肌痉挛 则为阳性。
通过针灸、理疗、按摩、推拿和必要的矫形器等方法, 纠正异常姿势,抑制异常反射。
3. 心理关爱
发挥社会、家庭、学校全方位的力量,关爱脑瘫患儿。 鼓励患儿参加集体活动,调动其积极性,克服自卑、孤
独心理。
知识链接
百宝箱
脑瘫患儿的功能训练
1. 体能运动训练 ·针对运动障碍和异常姿势进行的物理学手段训练。 2. 技能训练 ·根据患儿年龄制订技能训练计划,并选择适当的康复方法。 ·帮助和训练患儿上肢和手指的精细运动,如用手抓玩具、餐具和翻滚物品,穿、脱衣服等。 3. 语言训练 ·制订相应的语言训练方案,矫正患儿听力、发音、语言表达等方面的缺陷。 4. 进食训练 ·选择有把手、勺表面浅平、勺柄长的餐具,并鼓励患儿自我进食。 ·保证患儿的正确进食姿势,使患儿脊柱伸直,头、肩稍前倾,收下颌使其贴近胸部。 ·桌椅的高度要合适,使患儿双足能够着地,增加稳定性,尽量抑制异常姿势。·用冰块刺激患儿的口、唇、舌,进行口

三基培训考试康复科学基本知识

三基培训考试康复科学基本知识

三基培训考试康复科学基本知识(总分:242.00,做题时间:60分钟)一、名词解释(总题数:19,分数:19.00)1.联合反应(分数:1.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联合反应是指偏瘫时,即使受累侧完全不能产生随意收缩,但当非受累侧肌肉用力收缩时,其兴奋可波及受累侧而引起受累侧肌肉的收缩。

这种反应是与随意运动不同的异常反射活动,表现为肌肉活动失去意识控制,并伴随痉挛出现。

)解析:2.共同运动(分数:1.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是指偏瘫患者期望完成某项活动时所引发的一种组合活动。

但它们是定型的,无论从事哪种活动,参与活动的肌肉及肌肉反应的强度都是相同的,没有选择性运动。

也就是说是由意志诱发而又不随意志改变的一种固定的运动模式,即屈肌共同运动和伸肌共同运动模式。

)解析:3.脑性瘫痪(分数:1.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小儿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指在出生前、出生时或出生后1个月内,因损伤或病变而致大脑发育障碍,以非进展性中枢性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

)解析:4.脊髓损伤(分数:1.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脊髓损伤是由于外伤、疾病和先天性因素,导致神经损伤平面以下的感觉和运动功能部分或全部障碍,使患者丧失部分或全部活动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和工作能力的神经损伤,是康复治疗的主要对象之一。

偏瘫的PT治疗专题知识

偏瘫的PT治疗专题知识

• Barta Babath夫人 1912月5日生,诞生柏 林,24年-26年在安内 黑鲁曼学校学习,接 收正常运动、体操放 松锻炼。
• 毕业后,到1933年为 止一直在学校从事体 育老师工作
偏瘫的PT治疗专题知识
34
第34页
BOBATH历史(续)
• 1936年Karel利用休假返回柏林,与Berta重 逢,两人一起逃亡到伦敦,与1941年结婚
• 实际上,抑制过分活动是中枢神经系统最主要作 用之一,脑干和脊髓中抑制传导通路比兴奋传导 通路要多(Balliet1987)
• 主要是在治疗中,不勉励以粗大共同运动模式运 动;取而代之是,患者选择性地运动躯干和四肢, 不然他将不能利用恢复运动功效进行功效性活动
偏瘫的PT治疗专题知识
38
第38页
偏瘫异常运动模式(痉挛1)
偏瘫的PT治疗专题知识
3
第3页
大脑皮质运动区特点
• 上下颠倒,但头部是 正;
• 左右交叉; • 身体各部投射区大小
取决于功效主要性和 复杂程度; • 该区接收中央后回、 背侧丘脑纤维,发出 纤维组成锥体束,至 脑干运动核和脊髓前 角。
偏瘫的PT治疗专题知识
4
第4页
兴奋下行传导束(皮质脊髓束)
• 皮质脊髓侧束:纤维能够直接与外侧群前角运动 神经元相突触。此束内纤维排列由内向外依次为 颈、胸、腰、骶。
偏瘫的PT治疗专题知识
35
第35页
BOBATH历史(续)
• Karel Bobath
Being in pure mind with your patients who are existence than jewellery. 请用纯真心境,将你患者像宝物一样爱护

初级护师-专业知识-儿科护理学-第九单元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初级护师-专业知识-儿科护理学-第九单元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初级护师-专业知识-儿科护理学-第九单元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单选题]1.关于脑性瘫痪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运动障碍性病变主要在锥体束B.痉挛型病变主要在锥体束C(江南博哥).共济失调型病变主要在小脑D.手足徐动性病变主要在锥体外系E.混合型提示脑部病变严重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运动障碍性脑性瘫痪是最常见的先天性锥体外系病变。

[单选题]2.化脓性脑膜炎患儿发热时的护理措施中,错误的是()。

A.监测体温变化B.绝对卧床C.体温超过39℃给予降温措施D.多饮水E.记录降温效果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化脓性脑膜炎患儿应定时测量生命体征,鼓励患儿多饮水,体温超过37.5℃时,应在30min内及时给予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使体温降至正常水平,以减少脑组织的氧消耗,防止发生惊厥。

降温后30min测体温1次,并用降温曲线标明。

[单选题]3.对于急性颅内压增高患儿的护理措施,不恰当的是()。

A.每30min观察血压、呼吸、脉搏B.避免哭闹和剧烈运动C.立即行腰穿确诊D.遵医嘱给脱水药E.抬高头部15°~30°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颅内压增高的患儿头肩要抬高15°~30°侧卧位休息,以利于头部血液回流降低颅内压力,同时避免呕吐造成窒息;避免患儿哭闹,因哭闹可使颅内压进一步升高;按医嘱应用降低颅内压的药物(如甘露醇),药液应在1h 内输完;每30min观察血压、呼吸、脉搏等;避免进行腰椎穿刺,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单选题]4.吉兰-巴雷综合征运动障碍的特点是()。

A.首先表现为行走无力,易摔倒B.自肢体近端开始C.肌肉无力,从下肢发展到上肢D.运动障碍从躯干发展到四肢E.肌肉无力呈非对称性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吉兰-巴雷综合征运动障碍的特点是:首先表现为行走无力,易摔倒,肌肉无力呈对称性,自肢体远端开始,典型者在数小时或短短数天后无力从下肢上升至躯干、上肢或累及脑神经。

[单选题]5.根据临床特点,下列哪一项是最常见的脑性瘫痪的表现类型?()A.痉挛型B.手足徐动型C.共济失调型D.肌张力低下型E.混合型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指出生前到出生后1个月之内发育时期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

脑卒中康复知识

脑卒中康复知识

康复知识一、康复介入对偏瘫恢复的影响偏瘫恢复的过程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现代康复医学把偏瘫恢复方式分成两种,一种是自然恢复,一种是康复介入的恢复;现代医学非常强调偏瘫后的康复介入;康复介入,使病人能够及时得到康复医师的正确指导,采用各种康复治疗手段,改善机体的功能,从而使其达到尽可能好的恢复;资料表明,通过自然恢复而不落残疾或仅有轻微残疾的病人大约是17%,而80%以上者自然恢复是带有明显残疾的恢复;如果在发病早期能得到正确的康复指导,进行正确的、积极的功能训练等康复治疗,可以使本来可能丧失生活自理和行走能力的病人80%以上恢复生活自理能力,90%以上重新获得比较好的行走能力;二、中风病人有哪些康复方法1、运动疗法:主要是利用物理学中的力学因素,以徒手以及应用器械进行运动训练来治疗病人,恢复或者改善功能障碍的方法;2、作业疗法:为恢复病人功能,有目的、有针对性地从日常生活活动、生产劳动、认知活动中选择一些作业对病人进行训练,以缓解症状和改善功能的一种治疗方法;3、言语治疗:通过各种手段对有言语障碍的病人进行的针对性治疗;4、物理因子治疗:应用力、电、声、水和温度等物理因素来治疗病人疾病的方法;包括高频治疗、中频治疗、低频治疗、光疗、冷疗、超声波治疗、高电位治疗、激光治疗、温热治疗、磁疗、蜡疗、水疗、氧疗高压氧、常压氧等;5、传统康复治疗:针灸、推拿、拔火罐等;6、药物治疗:以营养神经、改善脑功能的药物为主;7、矫形器的装配和训练:矫形器是装置余人体四肢、躯干等部位的体外器具,用以预防、矫正畸形,增强、补偿功能,在康复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三、为什么康复治疗对偏瘫恢复有效这涉及一个比较专业的叫中枢神经系统可塑性的名词;过去,许多人认为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是不可恢复的;而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临床和基础科学研究证据已充分显示了大脑具有“可塑性”,脑功能在损伤后可以进行重组;由于过去对大脑功能形态学的研究缺乏必要的手段,而一直无法深入地进行;直到神经功能成像的出现,人类才真正可以从功能影像学的水平直接观察人脑在生理和病理状态下的活动,脑的可塑性和功能重组终于的到了客观和科学的证据;因此,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积极和有针对性地进行具有神经修复再生和功能代偿的康复训练,就具有重要的价值了;四、中风病人如何把握康复训练的时机康复训练的目的是尽可能地恢复偏瘫病人缺乏的功能,减轻后遗症,而早期康复训练,能通过对患病肢体的主动和被动的活动,改善肢体的肌张力,减少换肢废用性肌肉萎缩和畸形的发生;因此,把握开始训练的最佳时间,对病人实施早期康复很重要;早期康复是指病人生命体征呼吸、心率、血压稳定,神经症状停止发展时,即可开始康复治疗;一般脑血栓形成或脑血管痉挛的病人多在发病后3-4天,脑外伤或脑出血病人多在发病后7-14天,待病情稳定、生命体征平稳后开始训练;五、认识康复医学康复医学是一门新学科,它是以现在人类保健和医疗的需求而出现的;“康复”是指“功能的恢复”,康复医学就是利用医学的知识和技术,去帮助那些因损伤、疾病、发育缺陷而致身心功能障碍者康复,使他们能充分发挥身体潜能, 从而达到生活自理,能参加学习、工作和社会生活,提高生活质量;康复治疗的适应症不但是许多人所熟知“三瘫一截”偏瘫、截瘫、脑瘫、截止,实际上,它的适应症很广泛的,包括多个系统的多种伤病和多种障碍,如神经康复科、骨科康复、儿科康复、老年病康复、心肺康复、风湿科康复、精神康复、疼痛康复、癌症康复等;六、中风病人康复需要运动由于中风导致肢体功能降低,部分关节肌肉处于废用状态,患者关节强直,肌肉萎缩,故大多数懒于活动;此时,家属要督促和协助患者进行锻炼;从单个关节主动活动开始,直接多关节活动,运动时间尽可能带动患肢一起活动,在进行坐立行走功能训练时,家属要站在病人患侧,协助病人坐起、暂离和行走,行走时要求病人尽量抬高患肢;按摩患肢:按摩疗法能防止或减轻肌肉骨骼的废用性萎缩;患肢应处于功能位置,勿使肢体、关节扭转、弯曲、防止关节挛缩,按摩前要洗手、剪指甲,并可用滑石粉涂擦皮肤;七、早期康复对于患者来说有危险吗早期康复对患者是没有危险的,活动量也小,大体上分为床上体位摆放和关节的被动活动,床上体位是为了将来恢复更好,关节的被动活动是为了防止关节挛缩,这些都是由别人帮忙完成,患者没有任何体力负担和心理刺激,只会有利于患者,因为关节的活动有利于脑功能的恢复;总之,早期的一切活动都是让患者在一个不太费力的前提下进行的;八、为什么要早期接受康复训练在康复病区住院的绝大多数患者都有一定程度的运动与活动功能障碍,一些右旧观念你的患者常常想通过一段时间的卧床休息及用药,达到功能的恢复,这往往是不现实、不科学的,而且有很大的弊端,甚至是致命的长期卧床或不运动的坏处很多,包括的并发症有:1、肌肉萎缩,肌力减退,关节活动度受限,运动能力下降;2、血流速度降低,血液粘稠度增加,从而引起静脉血栓形成的机会增加,可能导致肺栓塞,后果严重;由于血栓形成冠心病心绞痛、脑梗死的机会大大增加;3、血管调节功能下降,容易导致体位性低血压,头晕、头痛;4、容易导致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5、呼吸功能减退,痰液增多,排痰困难,诱发支气管感染或肺炎;6、骨质疏松,容易引起骨折;7、泌尿系结石、感染机会大大加重;8、食欲下降、便秘;如果患者选择早期接受康复训练,包括运动疗法主动、被动、作业治疗、理疗、传统康复等,上述各种长期卧床或不运动的弊端会得以避免或大大减少,而康复训练产生的组织适应性改变、再生、修复、功能重塑等,均有利于患者的全面康复;九、康复训练有哪些好处增加患者肢体的血液循环,活动能力;放松痉挛的肌肉;防止关节挛缩;锻炼肌肉力量,加强肌力控制;学会用正常步态;帮助恢复日常活动能力包括吃、穿、洗漱、个人卫生等;帮助恢复语言的功能;十、中风患者的家庭应做哪些事情多理解、多鼓励患者,积极配合康复治疗;督促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锻炼,如自己穿衣、进食、洗脸、如厕,鼓励患者保持余外界的接触,多与人交流;定期到医院复查;预防再次发生中风,一旦再发中风,应让患者平卧,头偏向一侧,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尽量不动患者,迅速与急救机构联系以获得帮助;十一、脑卒中后肢体功能恢复的规律在脑卒中发作后经急救,病情逐渐稳定;这时病人躯干和四肢近端如肩髋的活动恢复较早;病人开始转动身体、翻身、而后靠坐、独坐,进而沿立到逐渐恢复行走,从身体部位来说,下肢比上肢恢复得早,大关节比小关节恢复得早;下肢活动的恢复顺序是髋部--踝部--足趾,而上肢恢复的顺序是肩部--肘部--手腕--拇指,在时间上,运动功能的恢复在经过3个月,进入可谓“运动恢复平台”即活动能力的改善,相对缓解,进展较为稳定的阶段,到6个月时,运动障碍基本稳定,了解规律有助于病人和家人保健;十二、运动的益处经常进行适量可改善健康状况,带来以下益处:1、加强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能及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2、锻炼肌肉,减少出现骨质疏松的机会;3、增加关节的灵活程度,延缓老化现象;4、消耗体内多余脂肪,有助控制体重;5、延缓紧张情绪,增强自信,有助扩大社交圈子,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十三、中风后可以复原吗中风后部分恢复是肯定,但完全复原以前一样的水平则较少;大部分患者在中风发生后最初6个月内达到最高的康复程度,以后复原较缓慢;十四、中风后如何尽快康复中风后应尽早接受康复治疗,建议脑血栓的患者在发病后2-3天内病情稳定则开始锻炼;脑出血的患者在发病后1-2周内开始康复锻炼;医生、治疗师、护士与患者及其家属共同努力,完成康复治疗;康复运动应有易到难;锻炼顺序是:床上运动、翻身→侧卧→到做起→坐位运动、坐位平衡→站立运动、站立平衡→步行、上下楼梯十五、中风康复就是疗养吗康复可能是最容易混要的词语,如休闲康复、旅游康复、桑拿康复、娱乐康复等,许多休闲疗养都同康复扯上关系;不少地方的疗养院转变为康复医院,所以有人认为康复就是疗养,其实不然;康复由于现代医学领域,主要是指身心功能、职业能力和社会生活能力的恢复;中风的康复治疗着眼于病人功能的保存和恢复,其目的不仅要将病治好,还要最大限度的保存和恢复其残存的功能和潜在的能力;而疗养是以延缓衰老、健身益寿为宗旨的一种自觉保健活动,主要适用于健康人及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群;两者在本质上存在着区别;现代康复治疗主要应用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吞咽障碍处理、心理治疗及矫形器应用等方法,与中国传统医学中推拿、拳操、针灸等措施相结合,使中风病人从生理、心里、社会及职业等能力上进行全面康复,可以最大限度的改善病人独立生活、学习和工作能力,以便其更好的适应环境,提高生活质量,最终回归社会;因此,康复治疗不但针对中风本身,更重视中风所导致的功能障碍的恢复,而一般意义上的疗养对中风病人起不到实际的针对治疗和功能恢复作用;十六、偏瘫超过6个月就没有康复的可能吗大多数学者认为中风恢复的时间基本上是在3个月内,在最初几周后恢复最快,6个月后瘫痪肢体的运动和步行功能进一步恢复的可能性较小;一部分病人及家属据此认为,中风病人的康复在半年以后就没有意义了,即使再锻炼,病人的身体功能也不会有更多的恢复;于是,许多病程大于6个月的病人放弃了继续康复锻炼的机会;事实上,随着康复理论及技术的进步,6个月以后继续进行康复训练,病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身体功能还是能得到较大改善的;这是因为脑的可塑性是终身存在的,只要坚持正确的康复训练,肢体的功能还是可以有所恢复的,只是6个月后恢复得相对慢些罢了;临床证实,中风后的言语、认知、平衡、家务等功能的恢复期限更长;对于那些病程超过半年甚至1年以上仍不能完全恢复、遗留下不同程度后遗症的病人,其生活自理能力仍可借助健侧肢体代偿训练或佩戴肢具等方式而获得提高,实现生活的最大自理;鉴于此,偏瘫病人及家属应坚信康复训练的效果,不可错过继续康复的时机;十七、只有住在医院才能进行康复训练吗中风的康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急性期病人要住院做急诊和早期的医学处理,并尽可能早地进行康复训练,这样可以避免失用综合症和误用综合症的发生,是病人的神经功能缺损的到最大的恢复;当中风病人病情稳定后,功能恢复到一定程度,就应回到家庭和社区继续进行家庭康复和社区康复;之所以这样做,一方面是因为住院康复成本较高,长此下去,许多家庭承受不起高昂的医疗开支;另一方面是因为病人若长期被限制在医疗机构里,不能参加正常的家庭生活与社会活动,病人在情感上会产生被家庭和社会孤立的感觉,不利于病人今后重新融入家庭及社会;另外,若冰人能生活在一个自己熟悉、舒适环境中,有家人的关心,有邻居和朋友等人际间的交往,则会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增强自信心和康复锻炼的主动性,有利于肢体的功能康复;十八、颅脑损伤的康复颅脑损伤是致伤外力作用于头部所导致的颅骨、脑膜、脑血管和脑组织的机械形变,引起暂时性或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在我国,其发病率仅次于四肢创伤,年发病率为10万人口;按损伤病理机制,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损伤;前者指在头部受到撞击后即可发生的损伤,如脑震荡、脑挫裂伤;后者是在原发性损伤的基础上而出现的一系列病变,如脑缺血、缺氧等;按损伤方式,可分闭合性损伤和开放性损伤;前者致头皮可有破裂,颅骨可有骨折,但脑组织不予外界相通,后者是指头皮、颅骨、硬脑膜、脑组织均有损伤,脑组织于外界相通;单纯性震荡有短暂的一是丧失,一般不超过6-12小时,无明显结构伤的变化,没有永久性的脑损伤,也不遗留神经功能障碍,患者几天后可恢复正常的生活;脑震荡后遗症:头痛、头晕、疲劳、轻度恶心、呕吐等,并有逆行性遗忘,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康复治疗颅脑损伤患者的康复治疗可以分三个阶段进行:早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早期值得失病情稳定后以急症医院为主的康复治疗,患者处于恢复早期阶段;恢复期指得是经早期康复处理后,一般1-2年以内的治疗;后遗症期是指病程在2年以上,歌器官功能障碍恢复到一定水平,以社区及家庭重新融入性训练为主的治疗;。

脑瘫 知识的介绍

脑瘫 知识的介绍

本月专题脑性瘫痪一:脑性瘫痪定义❝脑性瘫痪是指患儿在出生前或出生后1个月内大脑受到非进行性损伤,导致的以运动或姿势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综合征。

小儿脑瘫是儿童时期伤残率较高的疾病之一,目前尚无特效药物及特效的治疗方法。

二:发病及发病机制❝脑性瘫痪的病因较为复杂,许多患儿甚至找不到明确的原因,其发病与产前产时产后短期内诸多因素关系密切。

❝国内报道以早产,低出生体重和产时缺氧窒息,产后黄疸等较为常见三:临床表现❝由于不同的病因,类型,受累部位和程度,临床表现差异较大,主要症状有;❝肌张力异常增高与痉挛❝不随意运动和共济失调:患肢不自主运动,常见为手足徐动,手指常过伸或分开。

❝智力低下及情绪障碍:患儿智力受损轻者常以情绪障碍为主,如易惊,胆小注意力不集中,智力受损严重者常面无表情,反应迟钝,对简单的指令也不能执行,讲话不清❝其他:可伴有视听功能障碍,吞咽困难,流涎,牙齿发育不良,斜视,。

少数表现为肌张力低下,此患儿常合并小头围,关节活动范围增大,但膝反射亢进。

四:脑瘫的分类❝按临床表现将脑瘫分为5种类型:❝ 1.痉挛型脑瘫是最典型和最常见的类型。

主要表现为双下肢为主的痉挛性截瘫或四肢瘫肌张力明显增高、腱反射亢进,可有病理反射,常伴有语言及智能障碍。

❝ 2.迟缓型脑性瘫痪主要表现为肌张力明显低下,常伴有失语及智能低下。

❝ 3.手足徐动型脑性瘫痪多有核黄疸、新生儿窒息引起的基底核损害而发病。

患儿表现为手足远端出现不间断的不自主运动,成舞蹈样或徐动样动作。

常伴有运动障碍和肌张力增高。

❝❝ 4.共济失调型脑性瘫痪较为少见,是由于小脑发育不良所致,要表现为肌张力低下、共济运动障碍、运动发育迟缓。

❝ 5.混合型兼具上述各型某些特点。

五:脑瘫的治疗❝迄今既无有效的病因学治疗也不可能治愈,但可采取一些适当的措施去帮助患儿获得最大程度的功能改善,发挥其代偿潜能,改善自理能力。

❝主要的临床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与手术治疗,物理治疗以及康复训练。

神经内科知识习题库含参考答案

神经内科知识习题库含参考答案

神经内科知识习题库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脑瘫是一种静止性脑病,原因是A、出生后不会发病B、脑损伤不会进展C、患儿在各个阶段的发育均落后于同龄人D、受累个体会出现静止性震颤E、EEG显示背景节律异常正确答案:B2、一个因皮质发育不良而难治性复杂部分性癫痫性发作的患者接受了左颞叶切除术,术后最可能出现哪种情况A、右上1/4象限盲B、失语C、右下1/4象限盲D、右手无力E、右侧同向偏盲正确答案:A3、54岁女性,劳动中突感头晕,相继左半身失灵,右眼闭合不全,双眼向左侧凝视,10余分钟后昏迷,高热、双瞳孔小、四肢软瘫,首先考虑的诊断是A、脑叶出血B、基底节脑出血C、中脑出血D、脑桥出血E、小脑出血正确答案:D4、关于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下述哪项是不正确的A、瘫痪重于感觉障碍B、瘫痪由下肢开始向上肢蔓延,但不波及躯干肌C、可伴有脑神经麻痹D、尿便障碍少见E、多有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现象正确答案:B5、关于脑底异常血管网病DSA的典型表现错误的是A、颈内动脉虹吸段、大脑中动脉及大脑前动脉起始部狭窄或闭塞,多为单侧性B、自脑底深部向上走行的烟雾状血管网C、形成血管的吻合网D、部分血管代偿性增粗正确答案:A6、肝脾肿大最常见于A、Tay-SaChs病B、Niemann-PiCk病C、Alper’s病D、亚急性坏死性脑病E、Wilson’s病正确答案:B7、MG的肌无力最常表现为A、垂足B、垂腕C、眼肌无力D、膈肌无力E、吞咽无力正确答案:C8、多发性硬化中MRI检查发现脑室周围病灶特点为A、多个类圆形及其融合灶短T1,长T2B、单个类圆形及其融合灶长T1,长T2C、多个类圆形及具融合灶长T1,短T2D、多个类圆形及具融合灶长T1,长T2E、多个类圆形及其融合灶短T1,短T2正确答案:D9、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可靠的诊断依据是A、腰穿时发现血性脑脊液B、偏瘫C、脑膜刺激征D、一侧动眼神经麻痹E、头痛、呕吐正确答案:A10、Charcot关节见于何种疾病A、脊髓压迫症B、亚急性联合变性C、急性脊髓炎D、脊髓空洞症E、运动神经元病正确答案:D11、自体认识不能见于A、优势侧缘上回损害B、优势侧中央前回病变C、非优势侧顶叶角回附近损害D、优势侧角回、缘上回损害E、优势侧顶叶角回皮质损害正确答案:C12、病理反射的发生系因A、脑干网状结构受损B、基底节受损C、脊髓反射弧受损D、神经系统兴奋性普遍增高E、锥体束受损正确答案:E13、有关格林-巴利综合征治疗措施以下哪项不正确A、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时翻身拍背B、本病与免疫发病有关,血浆交换疗法可用于治疗本病C、格林-巴利治疗主要包括对症、支持疗法和针对病因两方面D、预防肺不张及呼吸道感染E、呼吸困难严重,缺氧症状明显,也尽量不行气管切开正确答案:E14、在Shy-Drager综合征的早期常常有阳痿,原因是A、弥漫性动脉粥样硬化B、锥体束病变C、栓塞性疾病D、植物神经功能不全E、糖尿病正确答案:D15、慢性头痛中最常见的是A、高颅压性头痛B、紧张性头痛C、偏头痛D、丛集性头痛E、低颅压性头痛正确答案:B16、女性,28岁,发生双下肢无力1周,今起小便解出困难。

脑瘫健康教育

脑瘫健康教育

脑瘫健康教育引言概述:脑瘫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运动障碍,它对患者的生活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为了提高脑瘫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脑瘫健康教育变得尤其重要。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介绍脑瘫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意义。

一、了解脑瘫的基本知识1.1 了解脑瘫的定义和分类- 解释脑瘫是一种由于大脑损伤而导致的运动和姿式障碍的疾病。

- 介绍脑瘫的分类,如痉挛型、强直型和混合型等。

1.2 了解脑瘫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阐述脑瘫的常见病因,如早产、窒息、脑损伤等。

- 解释脑瘫的发病机制,如大脑皮层的损伤导致运动功能障碍。

1.3 掌握脑瘫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详细描述脑瘫患者的临床表现,如肌肉僵硬、肢体协调障碍等。

- 介绍脑瘫的诊断方法,如神经影像学检查和运动功能评估等。

二、促进脑瘫患者的身体康复2.1 运动疗法的重要性- 解释运动疗法对脑瘫患者康复的积极作用。

- 介绍常见的运动疗法,如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等。

2.2 饮食与营养- 强调良好的饮食习惯对脑瘫患者的重要性。

- 提供营养建议,如增加蛋白质摄入、多吃新鲜蔬果等。

2.3 健康生活方式的培养- 强调良好的生活习惯对脑瘫患者的影响。

- 提供生活方式建议,如规律作息、避免不良嗜好等。

三、心理支持与社交能力培养3.1 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解释心理健康对脑瘫患者的积极影响。

- 强调提供心理支持的必要性。

3.2 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 提供建立积极自我形象的方法,如培养自信心和接纳自己的特殊需求。

3.3 社交能力的培养- 强调社交能力对脑瘫患者的重要性。

- 提供培养社交能力的建议,如参加社交活动和加入支持团体等。

四、教育和职业培训4.1 提供适当的教育环境- 强调提供适应脑瘫患者需求的教育环境的重要性。

- 介绍特殊教育和个性化学习计划。

4.2 职业培训和就业支持- 提供职业培训的建议,如培养特殊技能和提供实习机会。

- 强调提供就业支持的必要性,如提供职业指导和适应性工作环境。

育儿知识:六个月新生儿脑瘫表现

育儿知识:六个月新生儿脑瘫表现

六个月新生儿脑瘫表现妈妈在怀孕的十个月期间,会去医院做很多种产检,都是希望自己可以生一个健康的宝宝,但是有的疾病并不是可以检查出来的,有的宝宝出生六个月以后会出现脑瘫的症状,那么六个月宝宝脑瘫表现是什么?怎么分辨自己的宝宝有没有脑瘫呢?六个月新生儿脑瘫表现1、姿势异常,婴儿4个月内手还不能张开,或拇指内收,尤其是一侧上肢存在,这是轻度小儿脑瘫的症状表现。

2、固定姿势,往往是由于脑损伤使肌张力异常所致,如角弓反张、蛙位、倒U字形姿势等。

在生后一个月就可见到。

3、情绪异常,婴儿2个月不能微笑、4个月不能大声笑,可诊断为小儿智力低下,此为轻度小儿脑瘫的症状表现。

4、反应迟钝及叫名无反应,这是智力低下的早期表现,一般认为4个月时反应迟钝,6个月时叫名无反应,可诊断为智力低下。

5、身体发硬,这是肌张力亢进的症状,在一个月时即可见到。

如果持续4个月以上,很大可能为脑瘫引起。

6、头不稳定,4个月俯卧不能抬头或坐位时头不能竖直,往往是脑损伤的重要标志。

小儿脑瘫怎么治疗?1、康复治疗按摩:婴儿抚触、全身及局部按摩;2、针灸治疗。

3、功能和智力训练:进行感知、视听、语言、记忆和动作训,结合婴儿操综合治疗。

4、心理治疗:与患儿交谈,观察其情绪、心理、兴趣,进行诱导和启发,调整病态心理,通过游戏、音乐开发智力。

5、运动疗法:减重步态训练、Bobath法、Bojta法、上田疗法、作业疗法、平衡功能训练、感觉统合治疗、文体疗法等。

6、高压氧治疗。

7、物理疗法:兴奋治疗仪、脑循环治疗仪、数码导平治疗仪、近红外线、复合式多功能熏蒸等。

8、水浴疗法:涡流、气泡浴疗、水中运动疗法。

9、手术:腱膜松解术,选择性周围神经部分切断术,后跟腱腱滑动延长术,股直肌远端转移术等。

根据上面的六个月新生儿脑瘫表现就可以判断新生儿有没有脑瘫,一旦发现有疑似的情况,尽快去医院检查清楚,以免病情加重,轻微的情况可以通过物理治疗加心理治疗的手段来慢慢恢复正常,严重的话家长们就需要做好长时间恢复的准备了!突然胃痛怎么快速缓解有时候一些人会突然发生胃痛的现象,其实胃痛疾病是很常见的,所以说当出现胃痛的时候,也一定要掌握他的一些快速缓解方法,因为这样的话才能给自己减轻病痛。

残疾人工作者基本知识

残疾人工作者基本知识

残疾人工作基本知识1人权保障是国家的责任,对残疾人的关爱(关心,给予帮助)是社会文明的标志.2 残疾人指: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部分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的人。

(1)残疾人有: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其他残疾。

(2)视力残疾: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眼视力低下并且不能纠正或视野缩小,以致影响日常生活和社会参与,包括盲和低视力.(3)听力残疾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耳不同程度的永久性听力障碍,听不到或听不清.以致影响日常生活和社会参与.(4)言语残疾;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不同程度的言语障碍。

经治疗超过两年者不能或难以进行正常言语交往活动,包括失语,运动性构音障碍,器官结构异常所致的构音障碍,发声障碍(嗓音障碍)儿童言语发育迟滞,听力障碍所致的语言障碍。

口吃(5)智力残疾指智力显著地于一般人水平,并伴有适应行为的障碍.(6)肢体残疾指人体运动系统的结构,功能损伤造成四肢残缺或四肢躯干麻痹(瘫痪),畸形使人体运动功能不同程度的丧失以及活动受限或参与的局限。

(7)精神残疾指各类精神持续障碍一年以上未愈,由于存在认知,情感和行为障碍,影响日常生活和社会参与。

(8)多重残疾指两种以上残疾为多重残疾.中国盲协(CAB)宗旨:弘扬人道主义思想,发展残疾人事业,代表盲人利益,反映盲人特殊要求,为盲人服务,维护盲人合法利益,促进盲人平等,充分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社会物质文化成果.中国聋协(CAD) 宗旨:弘扬人道主义思想,发展残疾人事业,代表聋人利益,反映聋人特殊要求,为聋人服务,维护聋人合法利益,促进聋人平等,充分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社会物质文化成果中国肢协(CAPPD)宗旨:弘扬人道主义思想,发展残疾人事业,代表聋人利益,反映肢残人特殊要求,为肢残人服务,维护肢残人合法利益,促进肢残人平等,充分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社会物质文化成果中国智协(CAPIDR)宗旨:弘扬人道主义思想,发展残疾人事业,代表智力残疾人利益,反映智力残疾人特殊要求,为智力残疾人服务,维护智力残疾人合法利益,促进肢残人平等,充分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社会物质文化成果中国精协(CAPPDR) 宗旨:弘扬人道主义思想,发展残疾人事业,代表精神残疾人利益,反映精神残疾人特殊要求,为精神残疾人服务,维护精神残疾人合法利益,促进精神残疾人平等,充分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社会物质文化成果3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的重大意义:意义:对促进残疾人事业在新时期新起点上加快发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巨大的推动作用,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特点:具有思想性,针对性,实用性5 如何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有那些意见?或有那些内容一.增强促进残疾认识也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1认清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形式。

残疾的基本知识

残疾的基本知识

第一章残疾的基本知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残疾的概念:残疾是指由于疾病、意外伤害等各种原因所致的人体解剖结构、生理功能的异常或丧失,从而导致部分或全部丧失正常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的能力,无法履行其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的一种状态。

二、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出版的《国际残损、残疾、残障分类》标准,将残疾发生发展的三个阶段:残损、残疾、残障。

(1)残损残损是由于各种原因而导致人的生理、心理和解剖结构某个部位受到损害。

包括:智力、心理、语言、听力、视力、内脏、骨骼残损及畸形等。

这是残疾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第一步。

它既可能进一步发展为残疾或直接导致残障,也有可能是永久的或暂时的,即日趋严重或好转的可能是并存的。

(2)残疾残疾是指由于残损或某些疾病而导致人体某些功能的减弱或丧失,以至不能以正常的方式从事某种活动。

包括:行为、听力语言、运动及各种活动残疾等。

这是残疾发生、发展的第二步,它可能会发展为残障。

但如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干预与治疗,也可使残疾得到康复。

(3)残障残障是指由于残损或残疾而导致个人参与正常社会活动的障碍,影响其社会功能的正常的发挥,包括:识别残障(无法辨别人、地、时)、躯体残障(无法活动、生活不能自理)、运动残障、职业残障、社会活动残障、经济自给残障等。

这是残疾发生、发展的不良结局。

这时,社会、家庭、和环境对残障的影响很大,良好的“社会-家庭”支持系统和合理的康复治疗可以减轻残障的程度,反之则会加重。

因此,残障的康复和社会支持是不容忽视的。

举例说明:一位高血压患者发生脑卒中,从而导致右侧偏瘫合并严重语言障碍,其残损是指因脑卒中导致大脑组织受损;其残疾是指说话、行走、右手及体力等功能下降;其残障则表现为工作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及社会活动能力的部分或完全丧失。

值得指出的是,上述残疾的表述是按照一般残疾发生、发展的过程加以描述的,但实际生活中不一定都要经过三个阶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瘫的基本知识脑性瘫瘫(Cerebral Palsy,)简称脑瘫(CP)。

它是未成熟大脑受损所致的一种状态。

目前国内通用的定义为:出生前至出生后一个月内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造成的以运动障碍为主的综合征。

它主要影响儿童的运动控制能力,表现为:肌张力异常、肌无力、随意运动不良、姿势控制障碍、反射异常。

目前全国6岁以下的脑瘫儿童约31万,且每年递增4.6万。

近20年来,随着围产医学及新生儿急救水平的提高,新生儿死亡率下降,但脑瘫发病率没有降低的趋势。

国内部分地区统计,脑瘫的发病率约占出生婴儿的0.2%左右。

第一部分:脑瘫的病理改变:理解脑瘫病理改变的复杂性有助于我们评价和治疗。

其病理改变可以大致分为3类:出血、缺血、结构异常。

出血:脑室内出血一般发生在怀孕28周之前。

所以常见于早产儿和低体重儿。

由于胎儿大脑结构的稚嫩,出血后通常继发缺血。

出血破入侧脑室,阻碍脑脊液的循环,根据出血程度的轻重可以继发脑积水。

缺血:缺血造成的灰、白质的损害可以从局限到弥漫。

灰质的损害可以遍及大脑皮层、基底节、丘脑、脑干、脊髓;白质的损害通常位于脑室周围,出现脑室萎缩。

结构异常:常见的血管异常为血管瘤,血管瘤最终导致出血或缺血。

脑瘫儿童的运动障碍与基底节的损伤引起拮抗肌交互抑制障碍以及皮层对感觉输入和运动输出的处理障碍直接相关。

损伤本身是非进行性的,但由于它发生在处于发育期的大脑,所造成的结果会妨碍正常发育。

脑瘫的类型:根据其影响的部位不同,可以将其分为:四肢瘫:全身受累,肌张力分布不对称,包括面、颈、躯干、四肢。

通常肢体是以共同伸展或共同屈曲的模式运动。

相关的问题还有:口面、言语、视觉、听觉及认知、功能障碍。

很容易继发关节挛缩、脊柱侧弯、髋关节脱位。

婴儿期可能表现为肌张力低下。

常见的原因为新生儿窒息、早产儿脑室内出血。

双瘫:全身受累,下肢比上肢重。

肌张力呈不对称性分布,躯干低张、骨盆前倾;肢体肌张力高。

相关的问题还有:内斜视、口面功能障碍、言语功能障碍。

容易继发髋关节半脱位、下肢关节屈曲挛缩。

常见于早产儿、低体重儿。

偏瘫:身体一侧的运动障碍和肌张力增高,包括患侧的肩胛、躯干和骨盆,通常上肢比下肢重。

相关问题有:感觉障碍、认知觉障碍。

患儿通常会过度使用健侧,忽略偏瘫侧的现象。

可能的原因为产前的脑损伤、穿通性脑炎。

偶尔可见三肢瘫和单肢瘫根据肌张力的表现不同,将其分为:痉挛型:受锥体系损失导致肌肉的张力增高,导致运动功能障碍。

肌张力的增高主要表现在髋的内收肌群、股四头肌、小腿三头肌、前臂屈肌等。

这些抗重力肌群的痉挛性,导致了姿势、运动的明显异常。

临床检查见锥体束症:1、腱反射亢进、踝阵挛、折刀现象阳性、Babinski征阳性。

2、抗重力肌(伸肌)与屈肌均痉挛,主动肌与拮抗肌间的相反抑制障碍,表现在远位关节的相反抑制过剩,近位端则缺如,表现出临床上的特殊姿势。

徐动型:也被称为运动紊乱综合征,以锥体外系影响肌张力为主要特点。

肌张力忽高忽低,过多的不随意运动及不对称性运动,姿势控制差、言语不清、面肌的不随意运动造成面部表情夸张。

相关的问题有:听觉、吞咽障碍。

婴儿期常表现为肌张力低下。

可能的原因为出生时窒息;高胆红素性脑病;孕期感染,如风疹病毒感染。

脑伤松弛型:身体对称性肌张力降低,抗重力运动的控制差,关节松弛、肌肉松软。

发育迟缓,呼吸功能不良。

由于有代偿姿势的存在,该类型容易继发关节挛缩、髋关节脱位、环枕关节半脱位、脊柱侧弯。

共济失调型:小脑功能障碍,包括辩距障碍、共济失调、运动障碍,协调平衡功能差。

相关问题:眼球震颤,手眼协调障碍,构音障碍。

早期可以表现为肌张力低下。

第二部分:临床诊断:根据脑瘫的定义,其最明显的特点是婴儿期发病。

早期诊断是最理想的,但是由于问题的复杂性,危险因素与结果之间的关系并不紧密,有时给早期诊断带来很大的困难,特别是轻型的损害,通常会有误诊的情况。

回顾性的研究示,高危因素有:围产期的并发症、感染,特别是风疹病毒感染、重度缺血缺氧性脑病、早产、低体重、高胆红素性脑病;几种因素的综合存在可能为脑瘫的诊断提供可信依据,如早产伴有低体重且肌张力异常,通常在4个月时就可以做出诊断。

严重的病例诊断符合率高,而轻、中型的往往不易做出诊断,或误诊或漏诊。

一项研究结果为,在2岁时诊断脑瘫者在5岁时只有55%仍符合。

只根据4个月时的运动发育做出的诊断通常会有误诊的情况;8个月根据躯干和肢体的肌张力诊断准确率会提高。

最近有人把功能活动作为早期的诊断指标。

用Bayley 量表,1岁时诊断符合率痉挛性四肢瘫和双侧瘫的100%;偏瘫的为75% 。

诊断过程中需要结合病史和对功能活动进行仔细观察,排除先天性和进行性疾病。

MRI检查结果同样也是严重的病例符合率高,如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皮层和皮层下萎缩、脑软化、早产儿基底节的损伤。

对早产儿的诊断MRI有特异性,包括皮层和皮层下萎缩、大脑结构异常、脑室周围白质软化、多囊性脑软化、脑穿通性畸形、半球萎缩。

但是特殊检查正常并不意味着不是脑瘫,特别是轻型的可疑病例,应密切跟踪观察。

康复治疗评价:运动能力的评价:在了解正常儿童发育(表1)的背景知识下,观察孩子的自然活动是最简单的方法。

通过观察孩子的活动,不施加任何手段就可以获得很多关于孩子运动能力的信息。

通过在各种体位下,重点看孩子的身体排列、抗重力活动的控制能力、运动模式。

应该在下面几种体位下进行观察:俯卧:是否抬头、转头、前臂支撑仰卧:是否头能位于中线位、有无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ATNR)的表现侧卧:有无双手互握的活动坐位:注意观察孩子习惯性的坐姿,是否有几种不同的坐姿或只是一种坐姿四点位:是否可以在肘关节伸展时支撑、髋关节的控制能力单腿跪位和双腿跪位:有否骨盆的倾斜、脊柱排列异常站位:双肩及双侧髂前上棘是否水平、双上肢的姿势是否自然、下肢各关节的排列情况。

还要观察孩子从一个体位向另一个体位的转换过程,若孩子自己不能动,要注意观察对别人移动他时的反应,体位转换应该包括:仰卧至坐、坐至仰卧仰卧至俯卧、俯卧至仰卧俯卧/仰卧至四点位、四点位至俯卧/仰卧坐至四点位、四点位至坐四点位至跪位/站位从跪位或站位再回到地板上坐位第三部分:脑瘫的康复评价评价运动过程中抗重力屈曲、抗重力伸展、屈曲和伸展是否协调、躯干侧屈、躯干旋转、肩与骨盆的关系,在这些过程中观察的内容包括:在不同体位下孩子的头控制如何?头处于伸展位、屈曲位、持续的偏向一侧?躯干运动如何?有否突然屈或突然伸、持续的不对称位置?上肢有否伸展活动?还是持续的内收位或屈曲位?下肢的表现?交叉位或蛙型?活动是否为多样性的还是只是一种固定模式?另外还要观察孩子做这些活动时的感觉是否舒适?能力比较高的或婴幼儿,可以观察他攀爬家具、上下楼梯、走慢坡、走不平坦的路、跑、跳的能力。

肌张力的评价:通过检查对被动活动的阻力检查肌张力的情况,通过下列几个特定活动也可以检查肌张力,扶住双肩拉至坐位将肩关节向不同的方向活动肘关节的屈、伸下肢的内收和外展腘窝角踝关节的背屈和跖屈通过这些活动了解肌张力是否异常、严重程度如何、分布的情况。

还要注意肌张力在不同体位和不同情形下的变化。

描述肌张力的术语有高张/痉挛、低张、肌张力不稳定;痉挛严重程度可以分为轻、中、重三个等级。

对被动活动有轻微阻力,且能够保持全范围的关节活动度的为轻度痉挛;对被动活动阻力较大,但能够保持全范围的关节活动度的为中度痉挛;对被动活动阻力明显增大,经牵拉后仍然不能保持牵拉后所达到的关节活动度的为重度痉挛。

姿势控制的评价:过去对姿势控制的评价是观察反射活动,特别是刺激矫正反应和平衡反应。

近来基于运动控制的理论,认为观察孩子的自然活动更有意义。

观察时要留意原始反射对选择性运动、姿势、体位、功能活动的影响。

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ATNR):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是头的位置影响肢体的肌张力的一种原始反射,即当头转向一侧时,面朝侧的肢体趋向于伸展;枕朝侧的肢体趋向于屈曲。

该反射的持续存在会影响需要双手同时进行的活动、超过中线的活动,如:爬、吃饭。

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STNR):它也是头的位置影响肌张力的一种原始反射。

即当头屈曲时,双上肢屈曲、双下肢伸展;当头伸展时,双上肢伸展,双下肢屈曲。

它会直接影响爬的活动。

既当孩子俯卧试图爬时,头于屈曲位,上肢很难向前屈曲。

紧张性迷路反射:俯卧或仰卧,仰卧时全身伸展,俯卧时全身屈曲。

它会影响抗重力的活动,如翻身、坐起、保持坐位。

阳性支撑反射:当刺激双脚掌时,双下肢伸展、踝关节跖屈。

它会影响行走、站立、保持轮椅上的体位等。

功能性活动的评价:观察功能活动,留意抗重力活动、中线控制、保持稳定性、持重能力、旋转、分离运动。

标准的评价方法有粗大运动功能评估(GMFM),残疾儿童功能评估分类(PEDI)。

肌力评价:在有痉挛的情况下,很难准确评价肌力。

可以从两个方面观察。

抗重力的向心性收缩能力;随重力的离心性控制能力。

第四部分步态评价:对儿童步态进行准确评价之前,首先要了解儿童在发育过程中步态的特点。

3岁以下的儿童,步态与成熟步态有明显的区别,其主要表现如下:摆动相:髋、膝关节屈曲过度、髋关节外展/外旋。

站相:最初着地是全脚模式或脚趾模式,而没有跟-趾模式、在整个站相过程中膝过伸、站相中期足外翻;支持面积宽;上肢处于上举保护位;缺乏骨盆的活动,如前倾、后仰及旋转。

这些都是发育过程中的正常表现,而不能视其为脑瘫所引起的异常。

脑瘫儿童步态的常见问题:肌肉的激活时序异常(肌电图的结果)肌无力,特别是臀大肌、臀中肌、股四头肌、腓肠肌、胫前肌肌群间缺乏交互抑制,多见共同收缩肌张力改变,特别是下肢肌的痉挛性收缩影响步态腓肠肌对牵拉反应过度,如站相初期,足跟着地时腓肠肌产生的痉挛性收缩往往影响站相稳定及摆动初期的有效的蹬离动作缺乏踝背屈的角度导致站相时的膝过伸脑瘫儿童常见的4种步态弯曲步态、膝过伸步态、下肢僵硬步态、偏瘫步态弯曲步态通常见于双侧瘫的儿童,下肢各关节明显的过度屈曲,原因一般是下肢抗重力肌的肌力差,特别是腓肠肌的控制能力直接影响产生弯曲步态。

腓肠肌在站相过程中不能控制胫骨前移的角度,致使胫骨过度前移、膝关节屈曲。

股四头肌此时不作为主动作肌,股四头肌的作用主要是在摆动末期伸展膝关节,从而加大步幅。

膝过伸步态是站相时膝关节伸展过度、踝关节以跖屈位足跟着地;此时躯干必须前倾以使重心均衡,所以髋关节表现为屈曲位。

下肢僵硬步态的表现是躯干和骨盆后仰;髋、膝关节过度伸展,同时会伴有髋关节的内收和内旋;踝关节跖屈。

偏瘫步态的表现是非对称性,双下肢持重及步长不等;髋关节回缩;踝关节跖屈;蹬离动作无效。

脑瘫儿童行走所消耗的能量往往高出正常儿童行走的能量消耗。

他们的步速一般为正常儿童的一半,而能量消耗是正常儿童的3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