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农业ppt
中国地理课件 南方地区:立体农业

白浅被折颜叫起,便没了困意,看到酒窖被师父下了隔音结界,便知道一定有事,撤了结界,出了酒窖,看到小字辈的徒孙“等一下”那小徒孙过来“师叔”。白浅清了清嗓 子“我师父呢?”那小徒孙回道“回师叔,我只看到师祖和众师叔和天族大皇子一起走的”白起愣了一下,心想坏了,一定是素锦捣的鬼,便向天族飞去。
折颜听到白浅在昆仑墟,放下了心,白真问凤九“凤九,素素的事你知道多少”凤九靠在三叔白颀身上,缓缓开口“那个时候我正在东华帝君那当侍女,听闻.........”凤九把素 素的事说了一遍,包括那素锦是如何让凤九受伤的,众仙听了凤九的诉说,均吸了一口凉气,白颀微微皱眉,邪恶的笑容“我只告诉她,看准了立刻就出手,若是慢上一些,心上 的哥哥,就被旁人拐走。却忘了交她如何保护自己,我倒是想会会这个素锦,我白颀的妹妹可不是那么好欺负的”白奕看了眼凤九“这天族是觉得我们青丘没人了吗?”白玄微微 一笑“他可能忘了我们这些上神了”白真起身就往外走,折颜拽住白真“真真,你干嘛去?”“去报仇了,我养大的孩子,岂容这么欺负”
1.说出浙江省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 具体措施及主要出发点。(4分)
• 发展立体农业。 • 充分利用地形; • 优化农业结构; • 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 增加农业经济效益。
第一章 立体农业(复)2012.2.14

• 2、生态效益:立体农业的生态效益主要是 增加物种的多样性,改良了农田小气候, 提高了光能利用率,增强了生物的抗逆性。
• 3、社会效益:立体农业不仅吸收了社会过 剩的劳力,而且又给市场提供了丰富的农 副产品,因而有利于社会的稳定、繁荣。
第四节 立体农业发展的主要类型
1、旱地立体农业 粮粮型 粮经型 粮菜型 菜菜型
第四节立体农业发展的主要类型1旱地立体农业菜菜型2稻田立体农业稻鱼立体种养模式稻蟹立体种养模式稻鸭立体种养模式稻萍鱼蛙立体种养模式稻萍蟹立体种养模式3庭院立体农业庭院立体种植庭院立体养殖庭院立体种养庭院立体种养加4保护地立体种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二师二十四在1300余亩蔬菜大棚中推行蔬菜高矮疏密立体化种植取得新成效棚均纯收入达24万余元
二、立体农业的特点 • • • • • 综合集约性 多样性 内循环与外开发的统一 整体协调 技术密集
(一)综合集约性 即集约经营土地,表现为各种类型种植业与各种类 型的畜牧业、渔业、林业的综合经营,是一种巧妙 地利用生物间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关系取得的一种 综合集约的经营方式,体现出技术、劳力、物质、 资金整体综合效益;
5、丘陵山区立体农业综合开发 丘上林草丘间塘,缓坡沟谷果鱼粮
6、农林间作、林胶茶立体种植
2008年,湖南湘阴县石塘乡新农村村民在该县中南桐木发展 股份有限公司承包的农林间作地里除草。该基地是湖南全省 最大泡桐树基地,栽有泡桐树三千五百亩,农林间作了红薯、 花生、玉米等经济作物,让山地资源得到有效利用
一、土地当量比(LER) 是指立体种植中不同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 (P1 、P2 、P3…)与相应单作的单位面积产 量(M1 、M2、 M3…)的相对比值之和, 即: IER=P1/M1+P2/M2+ P3/M3 这公顷土地能获60 吨的林木产量和150公斤的油菜产量,而在单 作条件下,每公顷土地的林木产量为80吨, 每公顷的油菜产量为300公斤,请评价其立体 种植的效果。 P1=60吨/公顷, P2= 150公斤/公顷, M1 = 80吨/公顷,M2= 300公斤/公顷 土地当量比= P1/M1+P2/M2 =60/80+150/300=0.75+0.5=1.25 LER﹥1,立体种植优于单作
立体农业

第一章立体农业的概述第一节立体农业的定义一、立体农业=立体种植=复种、间种、套种定义:利用农作物在生育过程中的时间差和空间差,进行合理组装,科学配套,形成各种类型的多功能,多层次,多途径的高产生产系统。
1复种:指在一块地一年内种植收获两季或两季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
意义:a充分利用光能b均衡利用土壤养分c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
2间种:在同一田块上同一生长期内进行的几种作物相间种植的方式。
意义:a充分利用光能b可以抑制病虫害的发生。
3:套种:在前一茬作物即将收获之前就将后一作物种入其行间、株间的种植方式。
意义:a提高种植复数b充分利用时间和空间,提高光能利用率c避开灾害性气候d有效调节双抢季节劳力过分紧张的矛盾。
二、立体农业:利用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对外界环境条件要求不同空间差、时间差和生物差特点,在一定地域(或水域)或一定区域内建立起来的多种作物共处,多层次配置,多级质能循环利用的新型农业生产结构。
三、立体农业=集约农业:在一定的区域(或水域)内,充分利用时间、空间、光、热、水等条件,建立多层次配置,多物种共处的一种立体种植,立体养殖或立体种养相结合的高产、高效、集约的农业生产形式。
四、立体农业=开发农业=农业综合开发主要内容: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实现农业发展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第二节立体农业的效益一、经济效益增加单位面积上获得各种农产品的总产量,同时也部分降低了生产成本。
如麦/棉,大麦/凤尾菇二、生态效益增加了生物多样性,促进了生态系统的平衡,提高了农业的生态效益;改良了农田小气候,提高了光能利用率,增强了生物的抗逆性。
如云南的橡胶/肉桂/茶树/砂仁三、社会效益吸收了社会的剩余劳动力,给市场提供了丰富的农副产品,有利于社会的稳定繁荣。
第二章立体农业的基本原理第一节立体农业的结构1、物种的结构指立体农业模式内农业生物种类的组成,数量及其相互关系。
植物——初级生产者——作物产品动物——次级生产者——畜产品微生物——分解者——食用菌理想的结构是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达到最高的生产效率和最佳的经济效益。
安龙立体农业规划 (2)课件

目录一、总则(一)规划背景(二)规划编制依据(三)规划范围与期限二、园区基本情况(一)基础情况(二)农业生产基本情况(三)园区建设的有利条件(四)园区发展的制约因素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二)建设目标四、园区布局和主要建设内容(一)园区布局(二)主要建设内容五、重点建设项目六、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一)投资估算(二)资金筹措(三)分年实施计划七、效益分析(一)经济效益(二)社会效益(三)生态效益八、项目组织与管理(一)组织管理(二)运行管理机制九、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十、保障措施一、总则(一)规划背景1、政策环境国家和贵州省高度重视安龙县的社会经济发展建设,为发展安龙县农业产业,国家科技部把安龙县定为黔西南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核心区来进行打造,在贵州省正在建设的100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中,“安龙县金州现代高效出口蔬菜产业扶贫示范园区”是贵州省的30个重点示范园区之一。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号)文件,明确提出“实施山地高效立体农业工程,建设山区现代农业示范区”,给我县今后的农业发展进行了明确的定位。
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精品果业发展的意见,提出要大力发精品水果,实行集约化生产,在贵州省“十二五”医药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中药种植产业化,加强药材资源保护。
在安龙县农业产业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在安龙县建设10万亩经果林基地,建立特种养殖基地、促进畜牧业快速发展,通过完善管理,开拓市场,将安龙建成贵州最大的水产养殖基地,最大的珍稀中药材种植基地及大力发展南亚热带水果的规模化种植,通过园区产业发展,带动项目区人均增收2500元以上.2、必要性2.1是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按照贵州省委提出的加快转型、跨越发展的要求。
实现集约化经营,建立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组织规模化生产,应用现代农业建设和手段,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业效益、改善生态环境已经成为新阶段农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中国地理---南方地区:立体农业

2)分析在该区采取这种立体农业模式的意义
充分利用不同海拔的光热资源,有利于充 分发挥丘陵山地的土地生产潜力 减轻对有限耕地的压力, 有利于减轻就业压力 有利于农业的多样化经营 增加农民的收入, 有利于改善环境,建立良性生态循环
山地丘陵立体农业 材料一 竹类喜温、喜湿,怕涝,一般年平均温度为12℃~22℃,年降水量1000毫米~
③位于东部季风区南部(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主要的地理单元有 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和云贵高原。
➢南方地区的地理概况
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西部以高原(云贵高原)、盆地 (四川盆地)为主, 东部平原(长江中下游)、丘陵 面积广大
河湖众多、水资源、水能资源丰富
红壤(四川盆地—紫色土;水稻土)
• 不利条件:降水多且集中,洪涝 灾害频发,不利于竹子生长;土 壤多为红壤,养分少。
材料一:西湖龙井名列中国十大名茶之冠,已有一千二百多年的历 史,被誉为“绿茶皇后”。茶树喜湿、怕涝。
2.简述杭州狮峰山盛产优质茶叶的原 因。
• 南方丘陵地区,多酸性土壤; • 位于丘陵,土壤排水条件好; • 气候湿润,降水丰富; • 地处山区,多云雾天气。
千烟洲—立体农业
江西省泰和县千烟洲:丘上林草丘间塘,缓坡沟谷果鱼粮。
台田—鱼田农业
近日,联合国粮农组 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 遗产专家会议在罗马 召开。 我国浙江湖州桑基鱼 塘系统和甘肃迭部扎 尕那农林牧复合系统 通过专家评审获得批 准,入选全球重要农 业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桑基鱼塘系统是浙江湖州地区先民遵循着早已有之的植桑、 养蚕、蓄鱼生产规律,将桑林附近的洼地深挖为鱼塘,垫高 塘基、基上种桑,以桑养蚕、蚕丝织布,蚕沙喂鱼、塘泥肥 桑,形成的可持续多层次复合生态农业循环系统。
立体农业培训课件

第二节 摸式构建和传统技术区别
一、模式构建 二、立体农业对传统间套种发展 三、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三种形式四种方式
一、模式构建
立体农业的理论模式是一定 生物组合的田间、水体、空间配 置中所具有的理论共性和规律。 从中国的立体农业实践出发,理 论模式分为五种:
1、立体种植
立体种植利用不同作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 的空间差、时间差,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 作物在田间合理配置,于同一生长时期内 或先后有序地形成多层次的立体田间结构。 从群体角度看包括各种复合群体组成形式 和山地、丘陵、河谷地带不同作物垂直高 度形成的梯度分层组合种植。如:山顶种 树、山腰种果(菜)、山脚种粮(菜)等。
②不同作物根系分布的深度和根幅范围大小不同, 增加根系吸收土壤水分的面积,有利于充分利 用不同层次中的各种形式的土壤水分。
(3)提高土壤养分的利用率
①由于多层种植,增加了地面生物产量在土壤中 的残留量,所以能迅速提高土壤肥力。
②由于种养结合,增加了动物粪便而提高土壤肥 力。稻田养鱼土壤养分的变化,其有机肥和全氮 含量都比对照提高1倍左右。主要是鱼类的肥田作 用和由于鱼类的活动加速了土壤微生物的分解过 程的结果。
(3)公司+农户+技术+基地的现代企业一体 化发展;
(4)联合的国际农产品贸工农一体化优质品 深加工的协作。
复习题
1.立体农业增产原因表现在哪些方面? 2.说明生物之间竞争与互补效应的辩证关系。 3.立体农业与传统间套作有何不同?
3、立体农业模式的物质转化
(1)物质转化利用的多次性
立体农业在单位面积上集中种植业、养殖 业、加工业于同一生产系统内,组成人工 食物链,它的最大特点是生物种群的多样 性和物质转化利用的多次性。
立体农业(共PPT)

鱼塘-台田模式
丘陵山区立体农业综合开发-江西千烟洲
千烟洲气候湿润,降水多。丘陵山区耕种易发生水土流失,适宜发展林业、人工 草地;缓坡和平坦的谷地,土层深厚,不易水土流失,适宜发展耕种业。地势低 洼处,易积水,出现洪涝,适合养鱼。由山顶至山谷依次为“用材林——经济林 或毛竹——果园或人工草地——农田——鱼塘”。这种“丘上林草丘间塘,缓坡 沟谷果鱼粮”的立体农业布局和以林果为主的土地利用结构,是一种建立在生态 良性循环基础上的生态农业。
C 特点
立体农业主要特点
集约
集约经营土地, 体现出技术、劳 力、物质、资金 整体综合效益
高效
充分挖掘土地、光能 、水源、热量等自然 资源的潜力,同时提 高人工辅助能的利用 率和利用效率
持续
减少有害物质的残留 ,提高农业环境和生 态环境的质量,增强 农业后劲,不断提高 土地(水体)生产力
安全
产品和环境安全,体现在利 用多物种组合来同时完成污 染土壤的修复和农业发展, 建立经济与环境融合观
农民在低洼处挖筑池塘,饲养鱼虾,并种植菱、藕。把挖出来的淤泥,在塘边填筑成 宽平高亢的田地,种植稻米或甘蔗,田边则是填筑稍高的基堤,栽种桑树或蔗树。可 以分为桑基鱼塘、蔗基鱼塘、果基鱼塘。
材料:长三角地区的先民将洼地挖深,“坭复四 周为基,中凹下为塘,基六塘四,基种桑,塘蓄 鱼,桑叶养蚕,蚕矢(粪)饲鱼,两利俱全,十 倍于稼。”明清时期,江浙地区人口密集,田多 变基塘,丝鱼业达到鼎盛。下图为桑基鱼塘分布 及模式。
关于立体农业这一学术名词,早在20 世纪初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 J.R.smith教授曾概括为:立体农业 是“种植业、畜牧业与加工业有机联 系的综合经营方式。”目前我国有关 立体农业的定义大体有3种表述。
立体农业(共7张PPT)

•
2)“高效”,即充分挖掘土地、光能、水源、热
量等自然资源的潜力,同时提高人工辅助能的利用率和
利用效率;
•
3)“持续”,即减少有害物质的残留,提高农
业环境和生态环境的质量,增强农业后劲,不断提高
土地(水体)生产力;
•
4)“安全”,即产品和环境安全,体现在利
用多物种组合来同时完成污染土壤的修复和农业发
立体农业的技术现在已被用于环控农业设施, 1鱼)和“集家约禽”也,可即以集在约室经内营养土殖地。,体现出技术、劳力、物质、资金整体综合效益;
这但些对农 中田国可立以体通农过业持的续研不究断仅地10为多城年市历的史人,们其提理供论新还鲜处的于蔬探菜索和阶水段果。,防止健康问题。 1立)体“集农约业”,,又即称集层约状经农营业土,地就,是体利现用出光技、术热、、劳水力、、肥物、质气、等资资金源整,体同综时合利效用益各;种农作物在生育过程中的时间差和空间差,在地面地下、水
业机械以及把粮食从农村运送到城市的卡车,从而
减少了大量矿物燃料的使用,降低温室气体的排出
但还没有与在城市的高层建筑里生产食物有 鱼面和水家 下禽、也空可中以在及室前内方养后殖方。同时或较互进行生产,通过合理组装,粗细配套,组成各种类型的多功能、多层次、多途径的高产优质生产系
如 统在,葡来萄 获地 得里 最种 大草 经莓 济、 效草益莓 。收后种菜等。 不这仅些仅 农只田有可这以样通的过高持层续建不筑断才地可为以城容市纳的立人体们农提业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防止健康问题。
密切的关系。 长这期些生 农产田实可践以中通形过成持的续珠不江断三地角为洲城的市基的塘人农们业提,供利新用鲜江的河蔬低菜洼和地水挖果塘,培防基止,健水康塘问养题鱼。,基面栽桑、植蔗、种植瓜果蔬菜或饲草,形成“桑
立体高效种养模式ppt课件

精选ppt课件2021
4
立体农业的概念
3、立体高效农业 是指在单位面积土地上(水域中) 或在一定区域范围内,进行立体种植、立体养 殖或立体复合种养,并巧妙地借助模式内人工 和沼气等工程技术的投入,提高能量的循环效 率、物质转化率及第二性物质的生产量,建立 多物种共栖、多层次配置、多时序交错、多级 质能转化的立体农业模式。
苦瓜5月上旬育苗,6月上旬定植,7月中 旬开始采收,9月中旬拉秧。
菜豆8月中旬育苗,9月中旬定植,11月上 旬采收,元月上旬拉秧。
茼蒿12月上旬在菜豆行间播种,2月中旬 采收上市。
精选ppt课件2021
30
日光温室立体高效种植模式
(三)多种多收模式
日光温室一年多种多收模式,是在一年三种三收的基础上, 通过间作和套种,增加种植品种和收获次数的方法。
17
设施立体高效蔬菜的原则
4、要使设施立体种植的作物对环境条件的 要求 尽量接近或一致。由于设施中的温湿度等环境 条件是相对稳定的,如果两种作物对环境条件 的要求相差很大,那是不能种在一起的,因为 管理上无法两全,如果一定要兼顾的话,二者 都生长不好。
5、要能够高产高效,增产增收。要选择产量高 产值高的作物相互搭配,产品有的市场行情要 好,要有一定得规模,要发展名优特稀品种, 打出品牌,实现优质优价。
的“立体”种植结构。
精选ppt课件2021
3
立体农业的概念
2、广义立体农业。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按照不同地点 的地形、地貌特点,以及不同海拔高度农业资源的垂 直分布特点,根据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规律,合理安 排种植业生产(含大田作物、园艺作物、林果、水生 作物等),构成一个有地理分布特点的、由多个水平 高度层次组成的、包含多种植物性产业的、生态结构 合理的综合种植生产系统,从而更充分合理地利用土 地资源,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的产量和效益。
我国三种立体农业模式111

①西欧的牧草大部分分布在________气候区,这种气候的 特点是______,很适宜多汁牧草的生长。 ②我国西部的牧草分布在_______气候区和______气候区 ③西欧人称牧草为“绿色金子”,是因为西欧____,对乳产 品的需求量大。
(3)基塘生产不但使农业、副业得到发展,还能促
进工业的发展。你认为利用其产品可以发展哪些工业(至 少列举4种):_水__产__品__加__工__业___、__制__糖__业___、__制__丝__业___
____水__果__罐__头__加__工__业_________。
:
(1)写出水稻分布区的名称:A.东__亚___ B东._南__亚_ 南C.亚___
d、模式细分为:鱼—果—粮、鱼—果—棉、 鱼—果—菜、鱼—果—草(饲料) 四种立体种养模式。
e、典例:辛店洼实验区
(2)基塘农业: a、是针对珠江三角洲当地的自然资源条件特点创造的 一种独特的农业生产方式。 b、珠江三角洲降水丰富,水热资源充足,地势低, 洪涝灾害严重。
c、挖洼地为鱼塘,将泥土堆砌在鱼塘四周成塘基, 可减轻水患,塘中养鱼,基上种桑、甘蔗、果 树和花卉,形成水陆互养的基塘农业人工生态系统。
5. 关于混合农业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我国没有此种农业类型 B. 世界最主要的混合农业是水稻和热带经济作物混合农业 C. 对墨累—达令盆地来说,七、八月份是农事活动的闲季 D. 混合农业属于密集型商品农业
6. 商品谷物农业属于( ) A. 粗放农业 B. 密集农业 C. 种植业 D. 混合农业 二、综合题 7、读图中的两幅图,完成(1)、(2)两题。 ⑴判定该农场的农业地域类型,并说明理由。 ⑵从区位选择的角度分析农场在P农田种植花卉的有利 条件。
2019-2020 年 高二 (下)浙江 高中地理 南方地区(物种宝库与立体农业)(共41张PPT)

资
藏
源
缅
100°
海
甘
肃
肃
110°
宝鸡 陕
西安 河 西
郑州
南安
120°
连云港 黄
江
苏
海
金
四
沙 江
二滩
兰坪 大理
南京
成都
川
重
湖
三峡
北
武汉
庆
葛洲坝 宜昌
合肥
徽 马鞍山
铜陵 杭州
上海
秦山
核电站 30°
攀枝花
重庆
湖
綦江
锡矿山
铜仁
修文
贵 贵阳
南
大冶
德兴 浙
南昌
长沙 江 鹰潭
鹰潭
福
西
江 东
海
东川 六盘水
州
水口山 大余
二、自然地理特征
水文特征:河湖
100°
110°
120°
青
黄 河
藏
高
秦 大巴
原
四川盆地
峨眉山
横 断山脉
重庆
黄
河
京
杭 运
黄 海 水量丰富;有夏汛,
岭
山
三峡
洪泽湖
河
汉
淮 河平 原 游 太湖
长
江
武汉 江
下 中 黄山
杭州
长江
洞庭湖
鄱阳湖
汛期长(南部沿海
上海
舟 山 群
30河° 流有明显台风
岛
汛);河流含沙量
东
➢ 不利条件:
旱灾和洪涝
三、人文地理特征 ➢ 南方地区主要农作物
油菜 长江流域 棉花 江汉平原、长江下游沿江滨海平原 甘蔗 广东、海南、广西、云南、四川 蚕桑 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成都平原 热带经济作物 海南岛、西双版纳 蔬菜、花卉、水果 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珠三角的基塘农业
-
3.千烟洲立体山区农业:
(1)针对地形变化大,气候垂直变化明显的山区创造的 一种农业生产方式;充分利用当地的“立体气候”, 依据不同生物的生活习性和空间的多层次性,实行 多种生物结构有机结合,合理布局农、林、牧、渔、 副业的农业模式。
(2)变以“粮食”为主成以“林果”为主的农业生产结构 (3)例如:江西省泰和县千烟洲立体农业模式。
同基面立体农业: 同一块田地上的间混套作及兼养动物、微生物的立体 农业生态系统。(林棉或粮菜间作、稻田养鱼、农田 插种食用菌)
-
我国立体农业模式
1.鱼塘—台田模式: (1)是针对黄淮海平原地势低洼,渍涝严重的状况, “因地制宜”,摸索出来的低湿地治理模式。 (2)低湿地,地下水位高,挖沟困难,排水不畅。 (3)变挖沟为挖鱼塘,筑台田;变排水为蓄水,台 田地势增高,有利于农林果鱼牧业的发展。 (4)模式细分为:鱼—果—粮、鱼—果—棉、 鱼—果—菜、鱼—果—草(饲料) 四种立体种养模式。
河套平原等地。 (2)在干旱荒漠地区的河湖沿岸或山麓带与冲积扇有地 下水出露的地方,因有灌溉水源而成为荒漠地区发展农 业的理想场所。 (3)绿洲农业多呈“孤岛状、带状或串珠状”分布于荒 漠地区。
-
读千烟洲立体农业模式图(如图6),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①、②、③、④分别是(A )
A.用材林、经济林、果园、农田 B.农田、毛竹、果园、用材林 C.农田、毛竹、果园、落叶松 D.果园、毛竹、农田、马尾松
(3)基塘生产不但使农业、副业得到发展,还能促 进工业的发展。你认为利用其产品可以发展哪些工业(至 少列举4种):_水__产__品__加__工__业___、__制__糖__业___、__制__丝__业___
____水__果__罐__头__加__工__业_________。
-
农作物和农业结构不同 利用的具体目的不同 鱼塘的功能不同 功能效益不同
-
补充 横断山区立体农业 西双版纳人工多层经济林
-
我国某些特殊的农业称谓
1.河谷农业: (1)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地区,以青海的黄河谷地、湟 水谷地,西藏的雅鲁藏布江谷地最为典型。 (2) 青藏高原气候寒冷,只有河谷地带由于地势低,气 温较高,无霜期长,降水条件较好又有河水灌溉,土肥, 因此适宜耕作,成为农业发达地带,形成河谷农业。
立体农业
-
-
立体农业最早产生于农作物的间作套种。在中国已 有2000多年的历史。长期生产实践中形成的珠江三 角洲的基塘农业,利用江河低洼地挖塘培基,水塘 养鱼,基面栽桑、植蔗、种植瓜果蔬菜或饲草,形 成“桑基鱼 塘”、“蔗基鱼塘”或“果基鱼塘”等 种植和养殖结合的生态农业系统,是一种比较理想 的立体农业。但对中国立体农业的研究仅10多年历 史,其理论还处于探索阶段。在其他国家,如坦桑 尼亚、斯里兰卡等也常见立体种植,美国、印度、 印度尼西亚等正在兴起与中国立体农业相类似的混 合种植、多层利用和农林牧渔结合的种植、养殖业。
-
2.坝子农业: (1)主要分布在云贵高原地区。 (2)云贵高原石灰岩广布,流水的冲帅使地表土层变薄, 地下水渗漏严重,不利于耕作;而那些被当地人称为 “坝子”的山间盆地内小的冲积平原水土条件好,利于 发展农业,故称为坝子农业。
-
3.绿洲(灌溉)农业: (1)主要分布在新疆内陆盆地、甘肃河西走廊、宁夏平原、
(丘上林草丘间塘,缓坡沟谷果鱼粮。)
(4)从丘上到丘下,农业布局大体为: 用材林—经济林/毛竹—果园/人工草地—农田—鱼塘
-
千烟洲立体农业模式
-
我国三种立体农业模式的异同点: (1)相同点:
都是立体生态农业(既获得了经济效益,又获得了环境效益) 都是因地制宜,合理 开发利用当地地形 (2)不同点:
D (4)图中农田种植的油料作物主要是(
)
A.水稻 B.花生 C.油茶 D.油菜
-
D
B
E
C
A
读基塘生产模式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请将代号填在相应的方框内
A.种甘蔗B.糖厂 C.养鱼业 D.丝厂 E.养蚕业
-
(2)基塘生产是我国_珠__江__三_角__洲__地区的农业生产特 色。是一种新颖的___混__合____农业、___生__态__农业和_立__体___ 农业,具有农业生产的__地__域__性_____特点。
(5)典例:店洼实验区
-
我国黄淮海平原的“鱼 塘—台田”模式农业
-
2.基塘农业: (1)是针对珠江三角洲当地的自然资源条件特点创造 的一种独特的农业生产方式。 (2)珠江三角洲降水丰富,水热资源充足,地势低,
洪涝灾害严重。 (3)挖洼地为鱼塘,将泥土堆砌在鱼塘四周成塘基,
可减轻水患,塘中养鱼,基上种桑、甘蔗、果 树和花卉,形成水陆互养的基塘农业人工生态系统。 (4)模式细分:果基鱼塘、菜基鱼塘、蔗基鱼塘。
-
B (2)关于立体农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有利于充分利用多种自然资源
B.有利于某一种农产品多方面、多层次地利用
C.有利于减少有限耕地压力和增加农民收入
D.有利于建立良性生态系统
C (3)图中用材林和竹林的环境效益是(
)
A.增加农民收入 B.防风固沙、防治土地荒漠化
C.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D.为农民提供生活燃料
-
含义: 立体农业又称层状农业,是着重于开发利用垂直 空间资源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在单位面积上, 利用生物的特性及其对外界条件的不同要求,通 过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的有机结合,建立多 个物种共栖,质能多级利用的生态系统的农业生 产方式。
-
分类 异基面立体农业: 不同海拔、地形、地貌条件下呈现出的农业布局差异 (桑基鱼塘、果基鱼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