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名将---陈汤: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合集下载

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 南越国是从秦朝分裂出去的国 家。曾称帝,与汉朝分庭抗礼, 但迫于汉的军事压力,去帝号。 五世后,终于被武帝所灭。
• 高帝五年(前 202年),刘邦 复立秦时被废 为君长,楚汉 战争中助汉击 楚的原闽越王 无诸为闽越王。
• 惠帝三年(前192年),惠帝复立 原东海王摇为东海王(俗称东瓯 王),治东瓯,今浙江温州市
犯强汉者, 虽远必诛
• 出自汉元帝时出征郅支单于的陈汤的奏疏: “臣闻天下之大义,当混为一。匈奴呼韩 邪单于已称北藩,唯郅支单于叛逆,未伏 其辜,大夏之西,以为强汉不能臣也。郅 支单于惨毒行于民,大恶逼于天。臣延寿、 臣汤将义兵,行天诛,赖陛下神灵,阴阳 并应,陷阵克敌,斩郅支首及名王以下。 宜悬头槁于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 汉者,虽远必诛!”
汉武帝五个方向的拓边
• • • • • 东北:灭卫氏朝鲜 西北:通西域 北部:击败匈奴 东南:灭南越、闽越、东瓯 西南:招抚夜郎、滇国
汉 征 朝 鲜
• 武帝征朝鲜,用了10余万军队, 历时一年。降服朝鲜后,汉朝在朝 鲜设置真番、临屯、玄兔、乐浪四 郡,版图向东拓展。
• 南越国(公元前203年—公元前 111年),是我国西汉初期在岭南 地区建立的诸侯王国(地方割据政 权)。始建于公元前203年,于公 元前111年为汉武帝所灭,传国五 世,历时93年。
• 阿拉伯忙于平乱,并没有乘胜追击,只是 巩固了他们在中亚取代唐朝建立的霸权。 而中国方面由于几年后爆发安史之乱,国 力严重消耗,也只能放弃在中亚与阿拉伯 的争夺。 与此同时,吐蕃的崛起成功的阻 挡了阿拉伯人的东进,避免了唐朝西部疆 土的进一步失守。
• 怛罗斯之战过后,唐朝无力染指帕米尔高 原以西之地,许多自汉代以来就已载入中 国史籍的古国均落入阿拉伯人手中,中国 控制区域缩小了百余万平方公里。华夏文 明从此退出中亚,这一地区开始了整体伊 斯兰化的过程,而阿拉伯人则在这场战役 中俘获了一些会造纸术的中国士兵,中国 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由此传入阿拉伯, 并进一步流入欧洲。

第121回:陈汤: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第121回:陈汤: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第121回:陈汤: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谷园讲通鉴》第121回讲了陈汤灭北匈奴诛杀单于的故事。

也讲了一些相关的话题,华夷问题。

内容节选:然后,一晃,七八年过去了,就到了公元前36年,很多人都已经淡忘了谷吉的这笔血债了。

不过,有一个人记着呢。

这个人叫陈汤。

这位陈汤,算是个有点争议的人。

他本来是个文人出身,少好书,博达善属文。

--《汉书*陈汤传》从小喜欢读书,博学多才,写得一手好文章。

可是呢,他的品行不啥地,家贫匄貣无节。

--《汉书*陈汤传》他是那种穷造的人,本来家境一般靠下,那就节俭着过日子呗,他不,花钱大手大脚,今个跟这个借,明个跟那个借,借去了,都不知道什么时候还。

这种人,太讨厌了啊。

所以,不为州里所称。

--《汉书*陈汤传》在他家乡的口碑很差,不受人待见,人见人烦。

陈汤怎么办呢?他一梗梗脖子:好,你们不待见我,是吧?我走。

老子非得出人头地,让你们看看!于是,他离开家乡,到了长安,真就混了个小官吏。

几年后,他又结交了一个好朋友,一个贵人,就是张安世的孙子张勃。

张勃很欣赏陈汤:这人有材,好!正赶上,汉元帝下诏,诏列侯举茂材。

--《汉书*陈汤传》就是让所有有侯爵的人,可以向朝廷举荐一两个吧优秀的人才。

这是西汉察举制的一种形式。

当时应当是叫举秀才。

班固写《汉书》要避光武帝刘秀的讳,所以不叫秀才,改叫茂才,“诏列侯举茂材”。

张勃是有侯爵的,他继承了张安世的富平侯,于是,他就举荐了陈汤。

按照贯例,接下来,陈汤就能做个县令什么的了,就能真正去主持一方政务了。

作为底层出身的他,这一步要是弄上,绝对得说是出人头地了,实现人生梦想了。

陈汤此时的心情我非常理解啊,因为我也是基层的小公务员嘛:啊,我要当县长了!肯定是非常激动,非常兴奋,晚上睡觉都睁着眼,盼着组织上来考核,然后去上任。

可就在这时,噩耗传来。

他老父亲去世了。

按当时的法律,陈汤就得立即回家奔丧,然后在家守孝三年什么的。

那样的话,这个县令可就泡汤了。

想想家乡人那无数的白眼相加,陈汤一狠心:爹啊,您老人家走好吧,我不回去奔丧了。

10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前36年)

10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前36年)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陈汤)出自西汉名将陈汤的上疏:“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公元前36年冬季,汉元帝刘奭(shì)命西域都护、骑都尉、北地郡人甘延寿,和副校尉、山阳郡人陈汤一同出兵,在康居王国斩杀郅支单于。

最初,郅支单于自以为匈奴汗国是一个大国,威名远扬,颇受别国尊重,又乘军事胜利而十分骄傲。

因为不得康居王礼敬,一怒之下杀了康居王的女儿及康居贵族、平民数百人,有的还截其四肢,扔到都赖水里。

他强迫康居人为他建筑城垣,每日有五百名工匠施工,历时二年才完成。

又派出使节,前往阖苏王国、大宛王国,责令每年进贡。

二国畏惧郅支单于,不敢不给。

汉朝前后派出三批使节,前往康居郅支单于处,查问谷吉等人的遗体下落。

郅支对于汉朝使节窘困侮辱,不肯接受汉朝皇帝的诏书,只是通过西域都护上书,说:“居住的地方环境困苦,愿意归顺强大的汉朝,还打算派儿子去当人质。

”其态度傲慢如此。

陈汤为人沉着勇敢,能深思熟虑,富有计策谋略,渴望建立奇特的功勋,他向甘延寿建议说:“边境各族畏惧匈奴,这是天性。

西域各国,本来都属匈奴管辖,而今郅支单于的威名传播很远,不断侵略乌孙王国和大宛王国,经常给康居王国出谋划策,企图使乌孙、大宛投降归顺。

如果把这两国征服,只要几年时间,西域城邦国家都会陷于危险的境地。

郅支单于性情剽悍,喜好战争,不断取得胜利。

日子一久,必将成为西域的灾难。

虽然他现在地处遥远,幸而他们没有坚固的城堡和强劲的弓弩,无法固守。

我们如果征发屯田的军队,并率领乌孙王国的军队,一直挺进到他的城堡之下,他要逃没有地方可逃,要守则兵力不足以自保,千载难逢的功业可以在一天早上完成。

”甘延寿认为有理,准备先奏请朝廷批准。

陈汤说:“圣上一定会召集公卿商议,远大的策略,不是平庸的官僚所能了解,肯定不同意。

”甘延寿迟疑,不肯听他的话。

正好甘延寿久病卧床,陈汤单独行动,假传圣旨,征发各城邦国家的军队、车师戊己校尉的屯田部队。

甘延寿听说了这件事,大惊而起,要加阻止,陈汤大怒,手按剑柄,叱责甘延寿说:“大军已经集中会合,你小子打算阻止大军吗?”甘延寿于是顺从。

敢犯我大汉天威者,虽远必诛!

敢犯我大汉天威者,虽远必诛!

借我虎贲三千,复我浩荡中华
剑指天山西,马踏黑海北,贝加尔湖面张弓,库页岛上赏雪
饮马恒河畔,揽月碎叶城,中南半岛访古.东京废墟遥祭华夏先祖
汉旗指处,望尘逃遁
敢犯我大汉天威者,虽远必诛!
盛唐社区原创
作者:“年轻帝国”,他于2001年起开始将这首诗设为自己的签名档,后被流传开来并被多人选用成自己的座右铭!!!
陈汤,原话是: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出处是《汉书〃傅常郑甘陈段传》
出自西汉将军甘延寿、陈汤的典故,他们征讨一直和西汉作对的郅支单于。

大胜之后,甘延寿、陈汤给汉元帝发去一封流传千古、扬眉吐气的疏奏:
“臣闻天下之大义,当混为一。

匈奴呼韩邪单于已称北藩,唯郅支单于叛逆,未伏其辜,大夏之西,以为强汉不能臣也。

郅支单于惨毒行于民,大恶逼于天。

臣延寿、臣汤将义兵,行天诛,赖陛下神灵,阴阳并应,陷阵克敌,斩郅支首及名王以下。

宜悬头槁于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汉书〃傅常郑甘陈段传》
在网上签名中,网友大多引用,后来有了些改动,加了些文字,就是现在的句子了。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征伐匈奴的漠北之战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征伐匈奴的漠北之战

北边多患中国古代除王朝更迭、兼倂争雄、平民起事外,有不少战役属于边境防御及民族战争。

对于以农业文明为基础的中原王朝而言,自古最严重的边患都来自北边。

在大沙漠生存的游牧部族,强壮骠悍、惯于骑射,又向慕南方富足丰饶。

诸如犬戎、匈奴、乌桓、鲜卑、柔然、突厥、回纥、契丹、党项、女真、蒙古、满洲,或向南作寇掠、迁徙之举,或夺取半壁江山乃至入主中原。

近代的俄罗斯、日本,也位于中国北方,并自北向南侵占中华土地。

继灭亡西周的犬戎等之后,兴起于戈壁大沙漠(今蒙古高原一带)的匈奴,就长期成为战国至秦王朝的大敌。

是故燕、赵、秦列国及秦朝均修建长城以抵御之,秦朝并遣蒙恬征伐匈奴以卫北疆。

秦朝速亡后,如何对付匈奴不断南下,就成汉朝外交、军政的头等大事。

汉匈屡战公元前202年西汉建立后,高祖刘邦曾在公元前200年亲征匈奴,虽一度取胜,不久却被对方包围了七日七夜,脱围后只好采取和亲及相互贸易的政策,将宗室女嫁给匈奴首领(王位称为“单于”),一直到文帝、景帝时期,大致都是沿用同样的政策。

及至汉武帝(公元前141-前87年在位)登基,因国力恢复,遂将对匈奴的防御政策改为积极进攻。

自武帝元光二年(公元前133年)的马邑之战起,西汉和匈奴之间先后发生了一系列较大的战事,如龙城之战(公元前129年)、雁门之战(公元前128年)、河南之战(公元前127年)、漠南之战(公元前124年)、河西之战(公元前121年)。

在这些战役中,汉军多取得较好的战绩,涌现了一些名将,除令匈奴兵丧胆的“飞将军”李广(约公元前185-前119年)外,更有统兵名帅卫青(?-公元前106年)与霍去病(公元前140-前117年)。

汉朝从匈奴手中夺取了河套地区,设置了朔方郡,并逐步控制河西走廊,把匈奴势力驱赶到戈壁沙漠之北。

不过,匈奴的右部势力虽已被大大削弱,但东北方的左贤王和匈奴单于本部实力仍然强大,严重威胁汉朝北部边境。

在节节胜利之际,汉武帝决定乘势追击,发动关键性的漠北之役。

大汉王朝最霸气的三句名言:其中一句恢弘霸气,让诸国不寒而栗!

大汉王朝最霸气的三句名言:其中一句恢弘霸气,让诸国不寒而栗!

大汉王朝最霸气的三句名言:其中一句恢弘霸气,让诸国不寒而栗!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泱泱华夏几千年文明历史,狼烟滚滚,王朝更迭不断!这其中有横扫六合的秦朝,有太平盛世的唐朝,有金戈铁马的元朝,有刚强无畏的明朝……但是,汉朝的威名和影响却最广,不仅国家强盛无敌,从民族自信上看,中国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朝代都是无法比拟的,汉族人几乎成为骄傲的代名词,这从大汉王朝最霸气的三句名言可见一斑!第一句:汉兵方至,毋敢动,动,灭国矣!汉昭帝时期,西域楼兰国在汉朝和匈奴之间摇摆不定,楼兰和汉朝交好的同时又充当匈奴人的耳目,让匈奴击杀汉使,也经常抢劫丝路上的商队和使者。

楼兰这种行为被汉朝认为反复无常,大将军霍光派平乐监傅介子行刺楼兰王。

到楼兰之后,傅介子利用楼兰王贪财的嗜好,故意把黄金锦绣展示出来,说只要楼兰王面见使者,就把这些黄金锦绣赐予他,贪财的楼兰王迫不及待的面见傅介子等人。

傅介子趁酒宴之机将楼兰王斩杀,其他楼兰贵族和官员纷纷逃散,傅介子用剑割下了楼兰王的头颅,大摇大摆的走到正堂,面对大批涌上来的武士,说了一句相当霸气的话: “汉兵方至,毋敢动,动,灭国矣!”第二句: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西汉元帝时期,北匈奴郅支单于不断侵扰西域,窃居了康居国,又派遣使者胁迫阖苏、大宛诸国每年进贡,势力日趋强大,逐步控制了西域各国。

公元前36年,陈汤和甘延寿奉命出使西域,陈汤为人沉着勇敢有大谋,有很多策略,喜好建立卓越的功勋,于是他假传圣旨,私自改“出使西域”为“出征西域”, 调集汉朝屯田之兵及车师国的兵员共四万余人抵达康居国边界,不仅成功斩杀了匈奴王郅支单于,据说还俘虏了近千名罗马战俘。

汉军大胜后,甘延寿和陈汤联名向汉宣帝的上书中提到:“宜县头槁街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随同奏疏一同递往长安的,还有北匈奴郅支单于的首级,这句名言成为了中华民族最骄傲的宣言。

第三句: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汉宣帝时期,囊括西域、大破西羌,汉朝国威之盛,甚至超过了武帝朝,历史上称作“孝宣中兴”。

最能代表中国精神的十句话

最能代表中国精神的十句话

最能代表中国精神的十句话沧桑数千年,自古至于今,无数圣人先贤、名士豪杰,留下诸多豪言精语和肺腑之言,尤其是这10句话,最能代表中国精神,也是中国人的精神命脉所在。

1、中国气概:人若犯我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汉书·陈汤传》汉朝强盛之时,“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确是被践行的事实。

虽远必诛的前提是被犯,属于自卫反击。

所以,汉武帝的多数征伐还是师出有名。

国力强盛,则是底气。

不过,当国家间尚存利益、理念的纠纷,人类还不尽是谦谦君子之时,文虽可以化人,但保障依然还需要。

2、中国品格:法乎天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易经》一个有道德的人,应当像大地那样厚实宽广,载育万物、生长刀物。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精辟地概括了中国文化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深刻认识和应对方法。

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时间的考验和兴衰变化,而一直能稳固地凝聚在一起,并保持一个伟大民族的生机与活力,是同这种深刻认识是分不开的。

3、中国操守:穷达不堕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尽心上》诸葛亮出山之前隐居南阳、躬耕陇亩,坚持读书和思考,不断地修养自己,这就是“穷则独善其身”。

后来刘备“三顾茅庐”请他出山打拼一番事业,他又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帮助刘备“三分天下”,并把蜀国治理得井井有条,这就是“达则兼济天下”。

要实现个人的生存和发展,再实现个人对于社会的价值。

这就是中国文化的理想所在。

4、中国高度:天人合一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庄子·齐物论》人的存在和大自然的运作息息相关,万物的变化,只是自然界的一种现象而已。

所以,人应该由自然来观察一切,把生命放入无限的时间、空间中去体验。

我们对金钱和其他物质方面的追求已经到了无法自拔的程度,这种价值取向造成的必然是人情冷漠、事事向利益看齐。

不妨关注公众号:体制内夜读。

庄子提倡破除“我执”、顺应自然,这对于我们今天这个生活节奏过快的时代,有着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意义。

中国最霸气的小故事

中国最霸气的小故事

中国最霸气的小故事今天最霸气的一句话:“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让人泪目“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这是近年来最让我们中华儿女热血沸腾、心潮澎湃的一句话,这是对中华民族血性最好的诠释,也是对敌对势力最严厉的警告。

现在我们不管身处全世界任何地方,都感到非常有安全感,因为在我们的背后有强大的祖国做后盾。

但是,你知道吗,这句话出自两千多年前西汉最后一名名将陈汤给朝廷的请罪奏章中。

在这份奏章中有这样一句话:“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意思是:让他们明白,敢侵犯大汉帝国,即使再远也要诛杀他。

如今,两千多年过去了,中华民族历经沧桑再一次强大起来,潜藏在我们骨子里的那种血性并未消失,而是被一代代传承至今,那么在这句话背后都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呢?自刘邦建立汉朝以后,北方的匈奴就开始对中原发动进攻,不断侵扰汉朝边境的居民。

在经过几次交战后,刘邦在白登山险些被匈奴冒顿单于俘虏,最后死里逃生。

在攻打匈奴失败后,刘邦采用与匈奴和亲的策略与匈奴相处,但这并没有消除匈奴南扩的野心。

到了汉武帝时期,北方的匈奴开始背信弃义,对边境的汉族人不停地侵扰,汉武帝忍无可忍,对匈奴发动了反击。

在汉朝名将卫青和霍去病的多年打击下,匈奴节节败退,最终全部逃到了漠北,也就是今天的内蒙古草原以北。

匈奴虽然在汉武帝时期受到了严重打击,但并没有彻底灭亡,剩余的有生力量仍然在西北活动。

在汉朝抗击匈奴的同时,汉武帝又派张骞出使西域,加强与西域各国的联系与文化交流,张骞也成为了古代”丝绸之路“第一人。

西北的河西走廊就是汉武帝时张骞开辟的,所以说张骞是中国“一带一路”的开拓者。

西域各国在了解了汉帝国的强大之后,纷纷与汉朝结盟,并归顺于汉朝。

后来匈奴内部开始分裂,在为首的两个匈奴中,南匈奴真心实意地愿意归顺于汉朝,而北匈奴由郅支单于领导,表面上愿意放下干戈,共同发展,其实内心却不服气。

到了汉元帝时,北匈奴郅支单于背信弃义,竟然把前去的汉朝使臣古吉杀了。

真正威震匈奴的西汉名将,只有这五位,其余都是浮云

真正威震匈奴的西汉名将,只有这五位,其余都是浮云

真正威震匈奴的西汉名将,只有这五位,其余都是浮云古语有云:国恒以弱灭,独汉以强亡。

纵观整个西汉王朝,⾃汉武帝之后,对匈奴基本上维持着战略上的优势,汉军实⼒也⼀直不可⼩觑。

在汉匈百年战争中,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名将。

然⽽,真正威震匈奴、令匈奴闻风丧胆的西汉名将,只有以下五位:第⼀位:李⼴西汉前中期名将,匈奴⼈称其为“飞将军”。

李⼴历仕⽂帝、景帝和武帝三朝,⼀⽣⼤部分时间都在北部边境抗击匈奴。

以下是具体情况:公元前166年,匈奴⼤举⼊侵,李⼴以良家⼦弟的⾝份从军抗击匈奴。

因为他精通骑马射箭,故斩杀匈奴⾸级很多,被任为汉中郎。

⾃此,李⼴在抗击匈奴中初露锋芒。

汉景帝时期,他先后任北部边境七郡的太守。

汉武帝即位后,李⼴任右北平郡太守。

在此期间,边境安宁,匈奴畏服,称其为飞将军,数年不敢来犯。

可以说,李⼴的⼀⽣,是抗击匈奴的⼀⽣,是轰轰烈烈的⼀⽣,也是令匈奴深深畏惧的⼀⽣。

第⼆位:卫青西汉武帝时期杰出军事统帅,官⾄⼤司马⼤将军。

卫青是奴⾪出⾝,因其姐姐卫⼦夫受汉武帝宠幸⽽登上历史舞台。

此后,卫青在汉匈之战中⼤放异彩,展现出了杰出的军事才能。

公元前129年,卫青指挥的龙城之战,是⾃汉初以来对匈奴作战所取得的⾸次胜利,从⽽揭开了汉朝反攻匈奴的序幕。

之后,他⼜先后七次出征匈奴,均取得胜利。

其中,较为重要的有公元前127年的河南之战和公元前119年的漠北之战。

特别是漠北之战以后,匈奴北遁,汉朝在汉匈之战中彻底取得了绝对性的优势。

纵观卫青⼀⽣,可以说是⽣逢其时,在汉匈战争中创造了属于他的⼀代传奇,也为西汉王朝北部边境的开拓做出了极⼤的贡献。

第三位:霍去病西汉武帝时期名将,官⾄⼤司马骠骑将军。

霍去病是⼀位典型的少年军事天才,也是⼤将军卫青的外甥。

在汉匈之战中,霍去病同样也是⼤放异彩。

公元前123年,年仅17岁的霍去病初次征战便率领⼋百骁骑深⼊敌境数百⾥,把匈奴兵杀得四散逃窜。

之后,在河西之战和漠北之战中,霍去病与卫青⼀起,连破匈奴,⽴下了赫赫战功。

历史趣闻西汉名将陈汤一生征战功绩 陈汤平定匈奴路线

历史趣闻西汉名将陈汤一生征战功绩 陈汤平定匈奴路线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西汉名将陈汤一生征战功绩陈汤平定匈奴路线
导语:西汉陈汤陈汤,字子公,是西汉时期的大将。

他曾经出使西域,之后矫诏调动当地各国的军队,远征对抗汉朝的匈奴郅支单于,大破之并将单于斩
西汉陈汤
陈汤,字子公,是西汉时期的大将。

他曾经出使西域,之后矫诏调动当地各国的军队,远征对抗汉朝的匈奴郅支单于,大破之并将单于斩杀,维护了西北边疆的和平。

陈汤功劳是毋庸置疑的,可惜为人缺点较多,尤其贪污严重,所以在后世并不出名。

陈汤出生贫寒,先是被张勃举荐给汉元帝,可惜因为没有为去世的父亲奔丧而被捕入狱,还连累了张勃。

之后,他又被人举荐,出任郎官,几年后,任西域都护府副校尉,与甘延寿出使西域。

当时匈奴分裂,发展为呼韩邪单于和郅支单于的相互攻伐,为南北匈奴,两人都把儿子送去作人质以示臣服。

之后郅支单于以为西汉拥护呼韩邪单于而非他,就对西汉怀恨在心,斩杀了汉使。

后来,郅支单于依靠与康居联合,击败大宛、乌孙等国,从而实力不断增强,开始威胁西汉边疆。

公元前36年,陈汤说服甘延寿,假托是朝廷的命令,调动了西域几个国家的军队以及西汉在当地的屯兵,总共四万多人,分成六队远征郅支单于。

他们一路抵达郅支单于在康居建立的城池,然后步步紧逼,最后攻破城池,斩杀郅支。

陈汤建立不世功勋,可惜回朝后遭到一些大臣的嫉恨,又因为自己为人贪婪,污点不少,从而被他们抓住把柄,几次被降罪,甚至被免职下狱。

直到陈汤去世,他也只不过是一个从事中郎,和关内侯的爵位。

后来,王莽执政才追谥他为破胡壮侯。

生活常识分享。

明犯强汉者

明犯强汉者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出处“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西汉大将陈汤。

这句话出自西汉名将陈汤的上疏中。

释义白话文意思:让进犯我强大的汉朝的人明白,即便地处偏远,也一定要讨伐。

原文“臣闻天下之大义,当混为一。

匈奴呼韩邪单于已称北藩,唯郅支单于叛逆,未伏其辜,大夏之西,以为强汉不能臣也。

郅支单于惨毒行于民,大恶逼于天。

臣延寿、臣汤将义兵,行天诛,赖陛下神灵,阴阳并应,陷阵克敌,斩郅支首及名王以下。

宜悬头槁于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汉书——傅常郑甘陈段传》)百科名片这是西汉名将陈汤递给汉帝的上疏,“进犯我强大的汉朝的人,即便地处偏远,也一定要诛杀”,是表明击退北匈奴郅支单于的功绩。

全句:“宜县头槁街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释义:应该把砍下的头悬挂在蛮夷居住的槁街,让他们知道,敢于侵犯强大汉朝的人,即使再远,也一定要杀掉他们。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一句出自诗经,全文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

[译文:普天之下,皆是王土,四海之内,皆是王臣。

大夫失职,行事不公;以我为贤,派遣不停。

]溥,普遍;率,沿着;滨,边,边缘。

这是一个对偶的修饰文法,普天之下,就是普天下(凡是天下),“之”是句中助词无实义,下句的率土之滨,就是率土滨(凡是有水土)。

整句话的意思是“凡是天下的土地没有不是属于帝王的,凡是在天下水土上生活的人没有不是帝王的臣民。

”成语名:狐死首丘(hú sǐ shǒu qiū)解释:首丘:头向着狐穴所在的土丘。

传说狐狸将死时,头必朝向出生的山丘。

比喻不忘本。

也比喻暮年思念故乡。

出处:战国·楚·屈原《九章·涉江》:“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

”《礼记·檀弓上》:“狐死正丘首,仁也。

”“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

”据说鸟飞千里,最终会返回自己的老窝,狐狸将死时,头总朝向出生的小山头。

历史上最霸气的十句话是什么

历史上最霸气的十句话是什么

历史上最霸气的十句话是什么是么叫霸气,霸气就是一种气场,给别人一种无形的的压迫感。

说话的时候也可以很霸气,接下来就和店铺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历史上最霸气的十句话,欢迎阅读!历史上最霸气的十句话10、秦始皇南巡,仪仗万千威风凛凛,刘邦道:“大丈夫生当如此”,项羽道:“彼可取而代之”。

说起来许多人都想过,但真正做到的有几人。

有理想的青年当如此。

9、大泽乡,雨夜,陈胜吴广振臂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一声呐喊鼓舞了千百年来无数一无所有的小人物向权力巅峰发起永不停歇地冲。

8、霍去病:“胡奴未灭,何以为家?”破敌十万,封狼居胥,二十岁的冠军侯,皇帝的外甥,将两瓶御酒洒在河中与将士共享的浪漫将军在皇帝舅舅给他安家时迸出的这几个字,帅!7、陈汤:“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荡气回肠!6、冉闵战败被俘,慕容斥责他:“汝奴仆下才,何得妄称帝?”闵曰:“天下大乱,尔曹夷狄禽兽之类尤称帝,况我中土英雄,何为不得称帝也!”冉闵勇力堪比霸王,为阶下囚仍气势逼人。

5、王安石:“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畏。

”真正的改革家需要的勇气并不比沙场上的猛士少。

“4、完颜亮:大柄若在手,清风满天下。

万里车书尽混同,江南岂有别疆封?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3、成吉思汗:“人生最大的快乐莫过于到处追杀敌人,抢夺他们的土地财富,听着他们的妻儿哭泣。

”血淋淋的独白,令人不寒而栗,最恐怖的是他做到了。

2、百姓说“十八年后,老子又是一条好汉”。

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1、毛泽东:“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史上不得不服的10句话[一]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孟子出自《孟子》里的一句话,意为:如果想使天下太平,在当今这个世界上,除了我还有谁呢?孟子这句话,大有孔子所说“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子何?”的味道。

其底蕴是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当然,要说狂妄,伟大的人物从内心来说总是那么一点点的。

[二]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同光。

“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一、典故及其出处典故: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延伸为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语义:西汉名将陈汤霸气宣告,胆敢触犯我强盛大汉的人,即使逃得再远,也一定会被我们诛杀。

陈汤的豪言壮语,荡气回肠,响彻九天,表达了我中华儿女保家卫国的钢铁意志,与克敌制胜的必胜信念。

(西汉名将陈汤)出处:东汉·班固《汉书·陈汤传》,臣闻天下之大义,当混为一。

昔有唐虞,今有强汉。

匈奴,呼韩邪单于已为北藩,唯致支单于叛逆,未服其辜,大夏之西,以为强汉不能臣也。

致支单于惨毒行于民,大恶通于天。

臣延寿、臣汤,将义兵,行天诛。

赖陛下神灵,阴阳并应,天气精明,陷阵克敌,斩致支首及各王以下,宜县头槁街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二、南匈奴归化,北匈奴远遁西汉宣帝时,匈奴五子争王,内耗严重,最后分裂为南北两支,两支单于都表示依附汉朝。

后来,南匈奴单于呼韩邪,亲赴长安,觐见元帝。

北匈奴单于致支,以为他投降汉朝,不再回去,便心怀怨气,占领他的领地。

这时,恰好汉使礼送呼韩邪回归,汉使让他归还领地,他却强词夺理,说皇帝偏心,不归还领地,还把汉使江乃始囚禁。

不久,给他送还质子的汉使谷吉又至,他竟然丧心病狂,以怨报德,又将汉使扣留,并一起加以杀害。

他残忍成性,又做贼心虚,事后一想,如果汉军打过来,怎么得了!连忙带着全部子民,两万多人,从西伯利亚,迁徙康居。

行程万里,长途奔逃,山河险阻,风雪壅塞,冻饿疾病,劳顿折磨,伤亡惨重,减员九成,最后到达康居,不足三千人。

康居是中亚大国,位于今哈萨克斯坦与乌兹别克斯坦一带。

依靠康居的帮助,致支在中亚塔拉斯河畔,建立了致支单于城。

他喘过气后,野心膨胀,又以怨报德,灭掉康居皇族,接过康居政权。

接着入侵大汉西域,占领乌孙,并侵占中亚大宛,称王称霸,以为中华以西,汉朝鞭长莫及,奈何不了他。

三、假托圣旨,奔袭三千里西域,一共36个藩国,汉朝版土,归属西域都护府统辖,府署设在轮台国乌垒城。

史上最经典霸气的十大豪言壮语

史上最经典霸气的十大豪言壮语

史上最经典霸气的十大豪言壮语,“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只排第二泱泱华夏,五千年文明史波澜壮阔,期间人才辈出,涌现了无数英雄豪杰、仁人志士。

而他们留给后人那些宝贵的精神财富,感动和激励着一代代华夏子孙,他们说过的那些发人深省的经典语录,千百年后读来,依然金声玉振、荡气回肠!今天我给大家精选了史上十句最经典霸气、最令人热血沸腾的豪言壮语,希望能给读者朋友们带来满满的正能量!中国文化10 、 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哉? —— 孟子如果要治理天下使之达到太平盛世,在当今这个世上,除了我还有谁能做得到?点评:人们都知道孟子是地位仅次于孔子的儒学宗师,却不知道他老人家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有激情、有脾气的一代雄豪。

上面这句话正是孟子表露自己雄心壮志的豪言,它不但体现了孟子积极入世的思想主张,更体现了孟子那种以天下为己任的旷世豪情!孟子9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 陈胜王侯将相,难道天生就是贵族的种、贵族的命吗?点评:没有谁天生就高人一等,也没有谁命中注定一辈子不能翻身。

我们这些普通老百姓经过不懈努力和奋斗,不也有望翻身逆袭进入上流社会吗?两千多年前陈胜的这句豪言,喊出来中国底层老百姓最真实的心声,这是一种自强不息、不甘人后的心声,是一种不向命运低头的雄伟誓言!王侯将相宁有种乎?8 、 彼可取而代也 —— 项羽那个家伙(指秦始皇),我完全可以取代他的位置!点评:千古一帝秦始皇南巡会稽,车马辚辚,威风赫赫。

面对如此盛大的排场,年少的项羽没有丝毫敬畏之意,脱口就一个“彼”字,把横扫六合、威风八面的秦始皇视若等闲,一句“可取而代也” 更彰显了项羽那种的蔑视王侯的霸气和逐鹿天下的雄心。

项羽和虞姬7 、设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 曹操假如国家没有我曹操,不知道有多少人称帝,多少人称王,汉家王朝早就分崩离析了。

点评:英雄总是孤独的,天才总是寂寞的。

天下人都说我曹操是谋夺汉家江山的“篡贼”,然而又有谁看到我一年到头南征北战、为汉家扫除地方割据势力的汗马功劳?“设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一句话堵住了天下悠悠之口。

中国历史霸气语录

中国历史霸气语录

中国历史霸气语录1.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出自西汉名将陈汤给汉元帝的上书,全句为:“宜悬头槀街蛮夷邸间,以示万里。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意思是:“应该把砍下的头悬挂在蛮夷居住的槀街,让他们明白,敢于侵犯强大汉帝国的人,即使再远,我们也一定要杀掉他们。

”2.义武奋扬,跳梁者虽强必戮!出自明神宗朱翊钧颁布的《平倭诏》,正义之师奋发扬威,跳梁小丑,就算再强大也定当奋力诛杀!义武奋扬,跳梁者虽强必戮同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都是我国军事强悍的典范言行。

3.“虽千万人吾往矣!”出自《孟子·公孙丑上》,纵然面对千万人,我也要勇往直前。

4.“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出自《诗经·小雅·北山之什·北山》,普天之下皆是王的土地,四海之民皆是王的臣民。

5.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秦始皇横扫六合,平定天下,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想要皇帝之位传承后世千秋万代。

6.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史记·陈涉世家》,秦朝末年陈胜与吴广在大泽乡率众起兵,陈胜则豪言“且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不久后在陈郡称王,建立张楚政权。

7.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这句话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军事天才霍去病所说,从此之后这震撼人心的八个字,永恒的刻在历朝历代保家卫国将士们心中。

8.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东汉伏波将军马援所言,男儿当马革裹尸,如此豪言壮志,为中华民族的脊梁与血性添上了浓重一笔。

9.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这句是定远侯班超所说,班超在西域共三十一年,从意志风发到白发苍苍,一介书生,投笔从戎,满腹皆兵,浑身是胆,立志报效国家,在异域成就了赫赫功业,万里封侯,在历史上留下了不朽篇章。

10.胡虏亦不过如此,甚易与耳!汉武帝时期,李广四千骑兵被匈奴左贤王四万骑兵围困,李敢带领几十名汉军冲击匈奴中军,贯穿阵形如入无人之境。

古代将军的豪言壮语(将士出征前的豪言壮语)

古代将军的豪言壮语(将士出征前的豪言壮语)

古代将军的豪言壮语(将士出征前的豪言壮语)中华民族源远流长,涌现无数英雄人物。

这些猛士保家卫国,横扫天下,经常说出令人振聋发聩之豪言壮语,提振了当时民心士气,也表明了他们的志向,至今让人读来依然震撼。

笔者瑾选取中国十大名将的十大豪言壮语,以飨读者。

第一句,陈汤:犯强汉者,虽远必诛陈汤,原本是驻扎于西域的汉朝将官。

当时,匈奴郅支单于背叛汉朝,杀害汉朝使节谷吉,在中亚称王称霸。

陈汤说服了主将甘延寿,伪造圣旨集结多个属国的士兵,聚集数万人,攻打郅支单于盘踞的城池。

在攻陷城池后,将郅支单于杀死,并送回长安,悬挂于汉宫之北阙。

让汉朝强盛的武功趋于定点。

在给汉元帝的述职报告中,陈汤写下了这样一句令人振聋发聩之语:“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试问如果没有大胸怀、大气魄,如何能说出这样气吞山河之语。

如今,这句豪言壮语仍有现实意义。

当祖国、人民受到外人欺侮时,我们就要有这种“虽远必诛”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外国人的尊重,也能得到本国人的认同。

所以,笔者认为这句豪言是无法超越的!第二句,陈胜: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从军事成就来说,陈胜恐怕不算什么名将,但他的一句豪言却激励了中国两千年。

大泽乡,下着暴雨,原本为一介农夫的陈胜却向900戍卒大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从此,中国人不再相信有什么人是天生高贵的,只要有能力,就可以做上位者,什么贵族、什么公卿、什么皇帝,在能力面签都是狗屁。

从此以后,中国进入了平民的社会,涌现出无数平民英雄。

第三句,项羽:彼可取而代之;刘邦:大丈夫生当如此2000多年前,不可一世的秦始皇出门东巡,一路上车马隆隆,钟鼓震天,战旗飘飘。

很显然,这位征服者是在炫耀自己的武力,浑浑噩噩的黔首们纷纷跪倒在秦皇的车驾面前,为大秦帝国的威势所慑服。

然而在人群中却有两人,对秦始皇有不同的看法。

沛县派出所所长刘邦感叹道:“大丈夫当如是也!”而反政府分子项羽却说:“大丈夫当如是也!”英雄就是英雄,项羽、刘邦,楚汉争霸的两位争雄者,竟说出同样的话语。

高考文言文阅读仿真训练:《汉书-陈汤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高考文言文阅读仿真训练:《汉书-陈汤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高考文言文阅读仿真训练:《汉书·陈汤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陈汤字子公,少好书,博达善属文。

家贫丐贷无节,不为州里所称。

西至长安求官,富平侯张勃与汤交,高其能,举茂材..。

父死不奔丧,下狱论。

后复荐为郎,数求使外国。

久之,迁西域副校尉,与甘延寿俱出西城。

时匈奴郅支单于背畔礼义,留杀汉使者吏士。

常与延寿谋“郅支单于虽所在绝远,蛮夷无金城强弩之守,如发屯田吏士,驱从乌孙众兵,直指城下,彼亡则无所之,守则不足自保,千载之功可一朝而成也。

”延寿亦以为然,欲奏请之。

汤曰:“国家与公卿议,大策非凡所见,事必不从。

”延寿犹与不听。

会延寿病,汤独矫制即日引军分行,发温宿国,从北道入赤谷,过乌孙,涉康居界,至闻池西,杀郅支单于。

于是上疏曰:“臣闻天下之大义,当混为一,昔有唐虞..,今有强汉。

臣将义兵,行天诛,赖陛下神灵,陷陈克敌,斩郅支首。

宜县头槁街①,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既至,论功。

刘向曰:“论大功者不录小过,举大美者不疵细取。

”元帝乃封延寿为义成侯,赐汤关内侯...,为射声校尉。

汤上书言康居王侍子非王子也,按验,实王子也,汤下狱当死,太中大夫谷永上疏讼汤:“昔白起为秦将,南拔郢都,北坑赵括,以纤芥之过,赐死杜邮②。

今若庸臣遇汤,卒从吏议,使百姓介然有秦民之恨,非所以厉死难之臣也。

”成帝出汤,夺爵为士伍。

后数岁,西域都护段会宗为乌孙兵所围,驿骑上书,愿发城郭敦煌兵以自救。

丞相王商、大将军王凤及百僚议数日不决。

上召见宣室..。

汤知乌孙瓦合不能久攻故事不过数日诎指计其日曰不出五日当有吉语闻居四日,军书到,言已解。

大将军凤奏以为从事中郎,莫府事壹决于汤。

(选自《汉书·傅常郑甘陈段传》,有删节)【注】①槁街:汉代长安街名。

少数民族聚居之处。

②杜邮:地名,在咸阳以西。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汤知乌孙瓦合/不能久攻故/事不过数日/诎指计其日曰/不出五日当有/吉语闻/B. 汤知乌孙瓦合/不能久攻/故事不过数日/诎指计其日/曰/不出五日/当有吉语闻/C. 汤知乌孙瓦合/不能久攻/故事不过数日/诎指计其日曰/不出五日/当有吉语闻/D. 汤知乌孙瓦合/不能久攻故/事不过数日/诎指计其日/曰/不出五日/当有吉语闻/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茂材,即察举岁科之一的“秀才”,始于汉武帝时期,为避东汉光武帝刘秀之讳,改称“茂材”,也常作“茂才”。

“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中国历史上十大豪言壮语

“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中国历史上十大豪言壮语

“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中国历史上十大豪言壮语 1.秦始皇南巡,仪仗万千威风凛凛。

刘邦道:"大丈夫生当如此。

"项羽道:"彼可取而代之。

"比较是人类心理的共性,相信当时还有许多人有类似的想法或许也说过类似的nb话,但只有这两句流下来了,因为他俩这样去做了,并且做到了,这就是豪言壮语和吹牛的区别。

2.大泽乡,雨夜,陈胜吴广振臂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一声呐喊鼓舞了千百年来无数一无所有的小人物向权利颠峰发起永不停歇的冲击,奴隶石勒。

赌徒刘裕。

盐贩黄巢。

乞丐朱元璋最有资格对这个问题做否定回答。

3.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为家?"破敌十万,封狼居胥,二十岁的冠军侯,皇帝的外甥,将两瓶御酒洒在河中与将士共享的浪漫将军,在皇帝舅舅给他安家时不屑的迸出了这几个字,爱慕英雄和白马王子的美女们失望之余难免尖叫:"帅呆了,酷毕了!"4.陈汤。

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这句话是他给汉帝的汇报中的,随同汇报一起递向长安的是北匈奴直至单于的首级。

"911"后小布什在国会上罗嗦半天哪比的上这几个字有力,虽有古今中外之别,情形却是如此相似,拉登授首之日不远矣!今昔对比,何日华人方能重吐此豪言壮语?5.冉闵。

冉闵战败被俘,慕容后斥责他:"汝奴仆下才,何得妄称帝?"闵曰:"天下大乱,尔曹夷狄禽兽之类尤称帝,况我中土英雄,何为不得称帝也!"冉闵勇力堪比霸王,为阶下囚仍气势逼人,然为异姓夷狄将兼假子二十余年,期间所杀汉人非少,其后弑君篡位,尽屠羯族,反称夷狄为禽兽,若云卧薪尝胆,敌营二十年未免太长。

与吴三桂到是决配,其言不配其行。

6.王安石"人言不足恤,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真正的改革家需要的勇气并不比沙场上的猛士少,深渊地雷阵之语表明今人对这一点深有体会。

陈汤字子公少好书博达善属文原文及译文赏析

陈汤字子公少好书博达善属文原文及译文赏析

陈汤字子公少好书博达善属文原文及译文赏析陈汤字子公少好书博达善属文原文及译文赏析陈汤字子公,少好书,博达善属文。

家贫丐贷无节,不为州里所称。

西至长安求官。

得太官献食丞。

数岁,富平侯张勃与汤交,高其能。

汤待迁,父死不奔丧,司隶奏汤无循行,汤下狱论。

久之,迁西域副校尉,与甘延寿俱出西域。

汤为人沉勇有大虑,多策谋,喜奇功。

每过城邑山川,常登望。

既领外国,与延寿谋曰:“夷狄畏服大种,其天性也。

西域本属匐奴,今郢支单于威名远闻,侵陵乌孙、大宛,常为康居画计,欲降服之。

数年之间,城郭诸国危矣。

且其人剽悍,好战伐,数取胜,久畜之,必为西域患。

郅支单于虽所在绝远,蛮夷无金城强弩之守,如发屯田吏士,驱从乌孙众兵,直指其城下,彼亡则无所之,守则不足自保,千载之功可一朝而成也。

”延寿亦以为然:欲奏请之。

汤曰:“国家与公卿议,大策非凡所见:事必不从。

”延寿犹与不听。

会其久病,汤独矫制发城郭诸国兵、车师戊己校尉屯田吏士。

延寿闻之惊起欲止焉汤怒按剑叱延寿曰大众已集会竖子欲沮众邪延寿遂从之部勒行陈。

前至郅支城都赖水上,离城三里,止营傅陈。

郅支百余骑驰赴营,营皆张弩持满指之,骑引却。

颇遣吏士射城门骑步兵,骑步兵皆入。

延寿、汤令军闻鼓音皆薄城下,四周围城,各有所守,穿堑,塞门户,卤楯为前,戟弩为后,昂射城中楼上人,楼上人下走。

土城外有木城,从木城中射,颇杀伤外人。

外人发薪烧木城。

夜,数百骑欲出外,迎射杀之。

平明,四面火起,吏士喜,大呼乘之,钲鼓声动地。

汉兵纵火,吏士争入,郅支单于被创死。

于是延寿、汤上疏曰:“臣闻天下之大义,当混为一,昔有康、虞,今有强汉。

郅支单于惨毒行于民,大恶通于天。

臣延寿、臣汤将义兵,行天诛,赖陛下神灵,阴阳并应,天气精明,陷陈克敌,斩郅支首。

宜县头蛮夷邸间,以示万里。

明犯强汉者。

虽远必诛。

”初,中书令石显尝欲以姊妻延寿,延寿不取。

及丞相、御史亦恶其矫制,皆不与汤。

汤素贪,所虏获财物入塞多不法。

司隶校尉移书道上,系吏士按验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西汉名将陈汤
“臣闻天下之大义当混为一,昔有唐、虞,今有强汉。

匈奴呼韩邪单于已称北藩,唯郅支单于叛逆,未伏其辜,大夏之西,以为强汉不能臣也。

郅支单于惨毒行于民,大恶通于天;臣延寿、臣汤,将义兵,行天诛,赖陛下神灵,阴阳并应,天气精明,陷臣克敌,斩郅支首及名王以下,宜悬头高街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录自中华书局《资治通鉴》第三册。

上面是公元前35年,汉元帝建昭四年,西域督护、骑都尉甘延寿和副校尉陈汤,在奇兵千里,一举攻下郅支单于都城,杀死单于及以下名王数百人,携首进京,面见汉元帝之时慷慨陈词的一番豪言壮语,2000年后读起来,依旧令人热血沸腾!
可以说,陈汤的一番陈词,完全代表了中华民族早期骨子里那种豪气和霸气,这种豪气和霸气,在魏晋南北朝之时,由于五胡乱华,各民族骨血融合在一起,更加张扬,最终缔造了历史上最伟大的王朝——李唐帝国,也称天汉帝国。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赵宋王朝建立后,朱程理学成为显学,极端禁锢民众的思想,将中华民族早期的那种豪气消磨殆尽,到了大明王朝,民众的血性基本丧失,到了后金建立的满清王朝,全国上下除了奴才和奴才主子,已经没有其他人了。

振兴中华,决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想恢复民众骨子里的那种豪气和血性,难上加难!
陈汤,是西汉灭亡前最后的一员名将,他为人沉勇,多策略,喜奇功,就是有点贪婪,当然瑕不掩瑜,陈汤因为做了那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依然令万世景仰。

说起陈汤灭郅支单于这件事情,过程是很复杂的,《资治通鉴》用了几十页的篇幅对此进行了详述,老刀无才,只有简单转述一下,大家就会明白陈汤的功绩是多么伟大了。

咱们先做一个简单的比较,汉武帝在位几十年,基本上都是在和匈奴作斗争,并且也出了很多有名的将领,比如卫青、霍去病、李广、李广利、李陵,结果呢?只有卫青一生无恙,霍去病英年早逝,李广高喊“刀笔吏杀人”后挥剑自尽,李广利和李陵都投降了匈奴,其中李陵被武帝夷灭三族,李广利作为皇亲在投降匈奴之后被人暗杀,最可怜的是太史公司马迁,因为替李陵辩护了两句,就被武帝把裤裆里面的玩意给割了!在与匈奴战斗的日子里,国库亏空、民不聊生,而匈奴主力除了遭受重创之外,这个民族还是顽强地生存了下来。

西汉往往万里远征匈奴,每次最多也就杀死千八百人,就是建立了奇功,而费用却用亿万计。

很多时候,花了很多钱,死了很多士兵,却连敌人的毛都看不见。

在汉元帝的时候,匈奴已经分裂成很多个小国,其中呼韩邪单于统一了大部分,还娶了一位绝色美女王昭君。

只有郅支单于远在西域,自以为是大国,所以飞扬跋扈、滥杀无辜,他杀死康居王的女儿及其以下贵族数百人,全部肢解后扔进河里,强遣民众筑城,死人无数,
还欺压周围小国,让他们来给自己朝贡。

除此之外,他也不把西汉放在眼里,经常辱骂西汉使者。

看到这种情况,陈汤和西域督护甘延寿就开始商量,说这帮蛮子就是欺软怕硬,西域这块地方本来就是匈奴的地盘,咱哥两个啥也不是,要是郅支单于联合乌孙和大宛两个国家,那我们就彻底玩完了。

况且郅支单于为人彪悍,经常打胜仗,如果长久这么下去,一定是西域的祸患。

这帮蛮子虽然远在西域,但是他们的城不坚、弩不利,没什么可怕的,我们只要把屯田的士兵和乌孙国的战士联合起来,兵临城下,郅支单于想跑没地方跑,想守也守不住,这件千载难逢的奇功,就是咱们哥两个的了!
甘延寿认为正确,就想上书给汉元帝,陈汤拦住他分析道,这种大事,朝廷也不了解情况,一来二去就会丧失战机,咱们干脆先斩后奏吧。

但是甘延寿一直犹豫。

后来因为甘延寿生病,陈汤就自作主张,发布命令招纳士兵,甘延寿知道后,惊出一身冷汗,想去阻止,陈汤大怒,拔出剑来对甘延寿说:“军队已经集结完毕,你小子想阻拦众人吗?”(大众已集会,竖子欲阻众邪!)于是甘延寿不得不同意了陈汤的行动。

于是,两个人集结了四万多人,第二天就引军分行,由六个校尉统领,其中的三个校尉向南进发,越过葱岭经过大宛,另外三个校尉向北进发,进入赤谷,经过乌孙,过康居国界,到达阗池西。

康居国的副王也领骑兵数千人到达赤谷城东,截走大昆弥几千人和无数财物,陈汤一见火了,就把康居王劫掠的东西还给了大昆弥,并且严令不准扰乱百姓。

于是大军千里跋涉,到达郅支单于都城三十里外扎营。

郅支单于派了个使者问汉兵为何来这里?陈汤答道,单于曾经上书给汉帝,说自己居住的地方太差,想归附汉朝,朝见天子。

天子非常可怜单于,于是就派我们来迎接你们,因为怕吓着大家,所以没有到达你们的城下。

来来往往好多次,陈汤就责备郅支单于,说我们是特地为单于着想才来的,现在却一直见不到大王,却一直见你这些小喽啰,为何单于你不思考大事,对宾客这么无礼啊!我们远道而来,人马疲惫,粮食也不多了,请单于为我们考虑一下吧。

第二天大军前进二十八里,距离都城三里外扎营。

陈汤的大军看见单于都城上旌旗飘扬,数百人披甲守城,同时,单于又将一百多名骑兵驰出城外,步兵一百多人摆开鱼鳞阵,耀武扬威,城上的人更是高喊:“小样!过来斗两招!”
陈汤一见,马上下令攻城,命令道:听见鼓声,大军到达城下,四面围城,盾牌兵在前,弓弩兵在后,射杀城上士兵!攻城开始,城上的人纷纷跑了下来。

单于都城的外面是土城,里面还有一重木头城,木城里面射箭,杀死了不少士兵,于是大家就点火烧木城。

到了晚上,有数百骑兵想逃出来,全部被歼。

就像陈汤预料的那样,刚开始郅支单于已经逃了出来,但是却没地方去,于是又回到城中想坚守。

单于披甲亲自登城,他的夫人、嫔妃们也纷纷张弓射箭。

突然,城下有人一箭正中郅支单于的鼻梁,而他的夫人和嫔妃们这时全部战死,单于被迫下城。

到了半夜,木城被
攻破,后面的军队也已经进入了土城,康居王的万名骑兵纷纷将城围住,大家遥相呼应。

深夜,大军想攻郅支单于,但是没成功,天亮后,城内四面起火,士兵大喜,高喊着杀了进去,一时间战鼓动地,汉兵推着盾牌进入城内,单于及其手下男女数百人进入内宫,汉兵开始放火,并且争相杀了进去,郅支单于顿时死于非命!同时斩首其夫人、太子、名王以下共计一千五百一十八人,活捉四百五十人,投降一千多人,获得财宝辎重无数。

这就是让陈汤留名青史的郅支大捷!陈汤没有花国家一分钱,就将郅支单于给灭了,真可说是千古奇功!
后来,因为甘延寿和陈汤矫诏行动,于是丞相匡衡对陈汤和甘延寿封侯问题横加阻挠,可怜陈汤,一代名将,最后郁郁而终,陈汤死后16年,西汉灭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