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语文园地一 教案(集体备课)

合集下载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优质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优质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优质教案一、教材内容概述本单元主要介绍了各种文体形式的功能和意义,帮助学生了解文学成就的高度,拓展学生对语文的认知范围。

其中包括诗歌、散文等文体的初步认识和分析。

二、教学目标1.能够初步理解不同文体的特点和意义;2.能够表达对文学作品的个人感受;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文学创作。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1.针对不同文体的特点,引导学生进行诵读、朗读训练;2.通过文学作品鉴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3.开展小组讨论和交流,促进学生间互动和合作;4.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文学创作,提高语文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安排第一课时1.课前准备:让学生预习教材中的诗歌与散文内容;2.导入:通过一首短诗或一段散文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3.学习:逐段解读教材中的一个诗歌或散文,分析其含义和意义;4.活动:进行诵读或朗读练习,培养学生语感和表达能力;5.作业布置:让学生针对所学内容写一篇读后感。

第二课时1.课前回顾:让学生朗读上节课的作业,分享自己的感悟;2.导入:介绍本节课的文学作品,引发学生的兴趣;3.学习:分组讨论文学作品的内涵和特点,展开思想碰撞;4.活动:开展小组朗诵比赛或文学作品表演,提高学生参与度;5.总结: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加深学生对文学作品的认识。

五、教学效果评估1.学生的诵读和朗读表现;2.学生的小组讨论和合作情况;3.学生的文学作品创作水平;4.学生的文学作品表演效果。

六、教学反思与优化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意见,进一步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升教学效果。

以上是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优质教案的具体内容,希望能帮助教师在教学中更好地实施和落实。

实验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一》集体备课教案(定稿)

实验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一》集体备课教案(定稿)

实验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一》集体备课教案(定稿)一、教材分析1. 教材内容•本教材是五年级语文下册中的第一篇,主要内容包括课文内容、课文背景知识、语言点掌握等。

•通过本篇课文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诗歌的基本要素,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 教材目标•帮助学生掌握课文的基本意思,理解诗歌的表现形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提高学生对课文理解的能力。

•培养学生敏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字书写技能。

•学习课文中出现的常见词汇,掌握基本的语言点。

•培养学生热爱读书的习惯,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主要诗歌表现形式。

•学习课文中的难点词汇和句式,提高学生的诗歌欣赏能力。

2. 教学难点•学习课文中出现的一些较为生僻的词汇,例如古诗中的对仗、比喻等修辞手法。

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好教材、多媒体课件及相关辅助教学材料。

•学生准备好课本、笔记本和笔。

五、教学步骤1. 预习导入•讲解课文背后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2. 学习课文•逐段讲解课文内容,解释生词和句式。

### 3.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难点词句,梳理重点内容。

### 4. 课文朗读•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加深理解,提高朗读能力。

### 5. 语言点讲解•重点讲解课文中的语言点,如词语辨析、修辞手法等。

### 6. 小组练习•学生进行小组练习,巩固课文内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 7. 诗歌欣赏•分析课文中的诗歌形式和特点,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 8.课堂检测•设置简单的知识点测试,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反馈•教师及时总结课堂教学情况,梳理学生的掌握情况,为下一步教学做准备。

七、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包括复习课文内容、背诵诗歌等,以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通过本节课的集体备课教案,我们旨在通过系统的教学设计和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表现形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部编版语文五下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五下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五下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一》是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的第一单元,本单元的主题是春天。

教材通过一首首优美的诗歌和一篇篇生动的文章,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体会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对春天的描述,也有对春天的赞美,还有与春天相关的习俗和文化。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对春天的理解和感受也有一定的基础。

但部分学生对春天的描述和赞美可能还比较抽象,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引导来加深理解。

此外,学生对与春天相关的习俗和文化可能了解不多,需要进行补充和拓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文章,掌握相关的词汇和句子结构。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学会欣赏春天的美好,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对春天的热爱和珍惜,增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文章,掌握相关的词汇和句子结构。

2.难点:对春天的描述和赞美,以及对与春天相关的习俗和文化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分组讨论促进合作。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源和材料。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内容,阅读相关的文章和诗歌,对春天的理解和感受进行思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春天的图片或播放春天的音乐,引导学生进入春天的氛围,激发学生对春天的兴趣和好奇心。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朗读教材中的文章,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

同时,教师通过提问,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题。

3.操练(10分钟)教师设计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词汇和句子结构,描述和赞美春天。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进行反馈和指导。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对春天的理解和感受。

部编版语文五下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教案

部编版语文五下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教案

部编版语文五下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诗歌的基本特点,感受诗歌的美学意蕴;•掌握使用语言的基本要素,丰富个人语言表达。

能力目标•能倾听、感受、领会诗歌的情感内涵;•能够就所学诗歌进行简单的赏析与创作。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欣赏与热爱,提高其审美情趣;•激发学生使用语言的热情与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诗歌的特点,感知诗歌的美;•掌握基本的语言表达技巧。

难点•主题诗歌的情感表达与理解;•个性化语言表达的培养。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课件•诗歌选读材料•黑板、彩色粉笔等四、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利用声音、图像等方式带着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美感。

2. 导学引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3. 诗歌赏析指导学生阅读选定的诗歌,讨论诗歌的主题、形式、语言运用等方面。

4. 语言创作鼓励学生根据所学诗歌的主题或情感,进行个性化的语言创作,如写诗、情感日记等。

5. 总结反思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并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悟与体会。

五、课后作业•完成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作业,如写诗、撰写感想等;•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歌,在课后朗读给家人或朋友听。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否明白诗歌之美,能否感受到语言的魅力?教学中是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对于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是否采取了相应的教学策略?以上是根据《部编版语文五下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教案》的教学流程及方式,希望能够为您提供一些参考。

实验小学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一》集体备课教案(定稿)

实验小学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一》集体备课教案(定稿)

实验小学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一》集体备课教案(定稿)实验小学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一》集体备课教案(定稿)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了解《语文园地一》这本教材的概况和特点;2.掌握本课的教学内容,并能够正确运用;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4.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二、教学准备1.教师:教材《语文园地一》下册,备课教案,多媒体教学工具等;2.学生:课本、习题册、练习纸等。

三、教学过程本节课内容安排如下:1.课堂导入教师可以通过问答、图片或故事等形式引入课题,唤起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以及对教材的熟悉程度。

2.教学重点一:教材概况和特点通过展示教材《语文园地一》下册的目录和封面,让学生了解教材的整体结构和内容安排,并简单介绍教材特点,如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扩展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注重文化素养等。

3.教学重点二:本课教学内容在介绍本课教学内容前,先帮助学生理解本课的学习目标,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然后,通过学生课前预习的方式,由学生分享本课文的个人理解和疑惑,教师适时给予引导和解答。

4.教学重点三: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训练通过教师讲解与示范,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并提出一些问题和任务,以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之后,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可以灵活设置一些写作任务,如写读后感、续写故事等,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5.教学总结和板书在课堂结束前,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回顾,强调重点和难点,并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巩固和总结。

同时,教师可将本节课的重点和核心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概括,写在板书上供学生复习查阅。

四、教学延伸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可以安排一些延伸活动,如课外阅读推荐、辅导作业指导等,以扩展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并加强对教材的巩固。

五、课后反思教师应及时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总结教学经验,发现问题,并对下一堂课的准备和改进提出建议。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 《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 《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包含了本单元的主要知识点。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和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以及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能够理解和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朗读能力。

但在书写方面,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笔画顺序、字形等。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理解和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语文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教学难点:部分生字词的书写,以及课文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环境中学习和使用语文。

2.互动教学法:教师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

2.生字词卡片。

3.课文朗读录音。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黑板,展示本单元的主题,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呈现(10分钟)呈现本课的生字词,让学生初步认识和朗读。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通过卡片游戏等方式,反复练习和巩固生字词。

4.巩固(10分钟)通过朗读课文,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运用和巩固生字词。

5.拓展(10分钟)利用课文内容,进行相关话题的讨论和拓展,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6.小结(5分钟)对本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生字词的重要性和正确书写。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相关的书写和朗读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进行巩固和提高。

8.板书(5分钟)板书本课的重点生字词,方便学生课后复习。

教学过程每个环节所用的时间如上所示,供您参考。

第一单元 语文园地(第1课时)集体备课教案

第一单元 语文园地(第1课时)集体备课教案

语文园地一(第1课时)集体备课教学目标1.总结在阅读的过程中既读进去、又想开去的方法,强化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的习惯和能力。

2.认识并体会排比句的特点和作用。

3.认识分号,并能说出分号的作用。

教学重点1.总结在阅读的过程中既读进去、又想开去的方法,强化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的习惯和能力。

2.认识并体会排比句的特点和作用。

3.认识分号,并能说出分号的作用。

教学难点1.认识并体会排比句的特点和作用。

2.认识分号,并能说出分号的作用。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教师:第一单元的课文我们都学完了,这节课我们进入语文园地,看看语文园地里有哪些语文知识需要我们学习。

探究新知合作探究(一)探究一:学习“交流平台”。

1.总结方法。

教师:人们在读书时,看到书本上所写的内容,往往会不自觉地把它们和别的事物联系起来。

阅读文章,我们不仅要读懂文章,还要能由文章的内容联想到更多。

请同学们自由读“交流平台”,并在旁边做批注,写出自己的感受。

预设:学生1:从《草原》这篇课文我学习到,阅读时,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想开去。

从“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放。

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

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总的意思是民族团结互助”和“太阳已经偏西,谁也不肯走”我能联想到自己与朋友相聚和惜别的情景。

学生2:《丁香结》这篇课文告诉我们,阅读时,可以从课文内容联想到更多。

“丁香结,这三个字给人许多想象。

再联想到那些诗句,真觉得它们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了。

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

所以丁香结年年都有。

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这一段文字写出了丁香结引发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

由丁香结还可以想到其他同样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

2.拓展表达。

教师:像丁香结这样能引发人们思考、具有象征意义的植物,还有很多,你能说一说下面这些事物的形象以及象征意义吗?(小组交流,完成表格,全班展示。

)学生:教师小结:阅读时,不仅要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联想,还要能从课文内容中联想到更多。

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教案

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教案

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语文园地一》的内容和主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培养学生正确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提升班级整体学习水平。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文章主要内容,能够进行简单的阅读理解。

•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文章中的事件和人物。

2. 教学难点•理解文章中较为抽象的内容,如主题或寓意。

•运用正确的语言表达能力,描述文章中的情节或人物。

三、教学准备1.课件:PPT展示《语文园地一》的文章内容。

2.材料:教材、学生练习册、课堂练习题。

3.教具:黑板、彩色粉笔、教学录音机。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热身活动–让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复习已学的知识点。

2.导入–展示教材《语文园地一》的封面,引入新课内容。

3.学习内容–依次讲解文章内容,帮助学生理解主要内容和情节。

–进行课文朗读,让学生跟读。

4.活动安排–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文章主题和内容,展示自己的理解。

第二课时1.复习–让学生回忆上节课内容,做简单的问答。

2.学习内容–课文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中的人物和事件,引导学生思考文章背后的含义。

3.活动安排–朗读比赛:学生分组进行课文朗读比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第三课时1.复习–进行小测验,检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掌握程度。

2.拓展活动–分组表演: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自行编排小剧场表演,展示团队合作能力。

3.教师总结–教师对学生表现进行总结点评,强调学生应该注意的学习重点。

五、课堂作业1.完成课后习题,巩固课文内容。

2.写一篇感悟文章,总结本单元学习的收获。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到了文章内容。

通过小组讨论和表演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提高了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未来的教学中,可以增加更多互动环节,让学生主动参与更多课堂活动,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 《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 《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是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的第一个单元,主要以培养学生的语文基础能力、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为目标。

在本单元中,学生将学习古诗词、现代诗歌和散文,通过阅读、理解和表达,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

同时,本单元也注重引导学生在课文中学会感悟生活、感悟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情感体验。

二、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主旨要义,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2.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课文内容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感悟能力。

3.能够熟练诵读古诗词、现代诗歌,并能够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来诵读。

4.能够体会诗歌的美和散文的意境,培养审美情感和情感体验。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古诗词、现代诗歌和散文的内涵。

•表达课文内容和情感体验。

•正确诵读古诗词和现代诗歌。

2. 教学难点•教会学生如何理解古诗词和现代诗歌的深层含义。

•在表达中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感。

四、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10分钟)•利用音乐和图片引入本单元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问题启发学生对诗歌和散文的感悟和思考。

2. 学习课文(30分钟)•带领学生朗读古诗词和现代诗歌,讲解课文内容和背景。

•分组讨论课文要义,整理出关键词和关键句。

3. 感悟诗歌美(20分钟)•赏析诗歌,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美和意境。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诗歌的理解和情感体验。

4. 教学拓展(20分钟)•演讲、朗诵、表演等形式,让学生展示对诗歌和散文的理解和表达。

•思考如何将课文中的情感体验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五、教学方法•讲授与启发相结合:通过讲解课文内容,启发学生对诗歌和散文的感悟。

•合作学习:通过分组讨论、思辨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多种表达方式:通过朗诵、表演、演讲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对课文的理解。

六、教学反馈•针对学生的表现,及时进行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进一步完善自己的表达和理解能力。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1《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1《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语文园地一》是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的语文教材之一,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单元。

本单元共包括多篇课文,内容涵盖了古代诗词、现代诗歌、散文等不同文体,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情感体会能力。

二、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语文园地一》,学生能够熟练朗读诗词、理解诗意,感受美的力量。

2.能够了解古代文学作品与生活的关系,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

3.能够品味现代诗歌,理解当代诗人的创作背景和心情。

4.能够欣赏散文,体会文字的魅力。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1.课文朗读和理解2.古代诗文赏析3.现代诗歌诵读与欣赏4.散文阅读与感悟四、教学流程第一课:《古意》1.课前准备:导入话题,介绍古代文学的魅力。

2.课堂活动:听课文录音,学生跟读、理解诗意。

3.课后作业:默写诗文,体悟诗意。

第二课:《家》1.课前预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提出问题。

2.课堂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诗歌内容,展示自己的理解。

3.作业布置:整理课文内容,写出自己的感想。

第三课:《童年的回忆》1.课堂导入:让学生回忆自己的童年生活。

2.朗读练习: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模拟情景。

3.反思讨论:讨论课文中的情感表达,思考作者用词之妙。

第四课:《水调歌头》1.学习背景:介绍诗歌的创作背景和作者。

2.课文学习:学生熟读课文,体验诗意。

3.创作练习:让学生仿写自己的“水调歌头”。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教学设计,《语文园地一》这一单元的内容能够有效引导学生感悟诗意,从而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同时,让学生体验不同文体的表达方式,培养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激发对语文的兴趣。

以上是针对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一》的教学设计,希會呼应《语文园地一》的教材特点,启发学生热爱阅读、热爱语文的潜能。

实验小学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一》集体备课教案(定稿)

实验小学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一》集体备课教案(定稿)
作业内容
作业类型
对应目标
作业时间

作业布置
根据学到的对比的写作手法,模仿词句段的运用第2题,仿写一段话,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个性化补救作业
2
15分钟
板书设计
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设身处地
有感情朗读
直抒胸臆
具体事物
对比描述
教学反思
学生活动:
1.生自发说诗句
2.小组内交流并说诗句含义、出处等
3.全班交流
4.拓展阅读《墨萱图》
评价学生积累的赞美母爱的诗句是否准确,朗读是否带有情感。
问题预设:
部分学生积累不多。
补救措施:
1.课后作业引导孩子自己学会积累和整理相关诗句。
2.关于《墨萱图》教师可补充萱草花在古代所代表的含义。也可引导学生想象画面,说一说诗歌描绘的情境,补充译文,加深对诗歌所表达思想感情的理解和体会。
学生活动:
(1)小组交流,想象句子描写的情景。
(2)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
(二)练一练,说一说
学习内容:
选一种情景仿照着说一说。
学生活动:
(1)小组交流:从“慢、冷、吵、静、快、暗”中选一种情景,仿照上面的句子说一说。
(2)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
(三)说一说,写一写
学习内容:
下面的语句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想一想,照样子写一写。
关系建构:
本单元的课文主要围绕“童年往事”这个主题编排。主要由精读课文《古诗三首》《祖父的园子》和略读课文《月是故乡明》及《梅花魂》四篇文章组成。本单元的训练点是:(1)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2)把一件事的重点部分写具体。上册教材第四单元已经进行了“分段叙述” “重点部分写具体”的训练,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注意体会场景和细节描写中蕴含的感情”等语文要素也有所训练,本单元四篇课文也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继续运用“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的方法阅读,这次语文园地是在阅读教学的基础上,通过口语交际和习作的运用,进一步进行的总结和提升。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1《语文园地一》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1《语文园地一》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1《语文园地一》教案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一》是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的一篇课文。

课文内容丰富多样,包括诗歌、散文、民间故事等多种体裁,旨在让学生感受语文的魅力,提高语文素养。

本课的教学内容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诗歌、散文、民间故事、语文实践活动和语文知识。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对于诗歌、散文等体裁的课文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

但是,对于民间故事这一部分,学生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了解和感受民间故事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民间故事的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了解不同体裁的课文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课文,提高语文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民间故事的情感,感受民间故事的魅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了解不同体裁的课文特点。

2.教学难点:感受民间故事的魅力,培养学生热爱民间故事的情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

3.实例教学法:以具体的课文为例,让学生从中体会到不同体裁的课文特点。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辅助教学。

2.课文:准备相关课文,让学生进行阅读。

3.教学资源:收集相关的民间故事,用于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故事导入,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呈现(15分钟)呈现课文,让学生自由朗读,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然后教师范读,引导学生跟读。

3.操练(2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语文园地一》的内容和主题。

2.掌握《语文园地一》中重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

3.能够运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文中的句子。

4.能够理解文章的大意,并进行简单的表达。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2.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关键词语的理解和运用。

2.文章大意的把握。

难点:1.文章的理解和感悟。

三、教学内容与安排1. 教学内容:1.《语文园地一》的阅读。

2.重点词语的讲解与运用。

3.文章大意的理解。

2. 教学安排:•第一课时:介绍《语文园地一》的内容和背景。

•第二课时:讲解重点词语,进行操练。

•第三课时:指导学生阅读《语文园地一》,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大意。

•第四课时: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对文章的感悟。

•第五课时:进行课堂小测,巩固所学内容。

四、教学方法1.阅读教学法:让学生自主阅读和理解文章,培养阅读能力。

2.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增强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辨能力。

3.教师讲解法:通过讲解重点词语和文章内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五、教学评价1.能够准确回答师生的问题。

2.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总结文章的主题和故事情节。

3.能够在小组讨论中积极参与并表达自己的看法。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从文本中获取信息,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同时,要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法,确保教学效果。

以上是本次教学《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的内容,希望能够对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优质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优质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优质教案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以“春天”为主题,包含了“古诗阅读”、“口语交际”、“作文练习”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本单元旨在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语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古诗文阅读基础,对春天的描写也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在表达春天的美好时,仍存在词汇贫乏、句子结构单一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运用丰富的词汇和生动的描绘来表达春天的美好。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体会课文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作文水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春天的热爱,增强他们的审美情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运用丰富的词汇和生动的描绘来表达春天的美好。

3.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作文水平。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春天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春天的美好。

2.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3.案例教学法:分析优秀作文,让学生从中学习表达春天的方法。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带。

2.与春天相关的图片或视频。

3.优秀作文案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春天的美景,引导学生谈论对春天的印象。

2.呈现(10分钟)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带,让学生跟随录音朗读课文。

之后,简要讲解课文大意,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

3.操练(10分钟)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讨论课文中描绘春天的句子,引导他们运用丰富的词汇和生动的描绘来表达春天的美好。

4.巩固(10分钟)选取部分学生进行朗读,并对他们的表现给予评价。

让学生再次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5.拓展(10分钟)分享优秀作文案例,让学生分析其中的表达方法,并尝试自己动手写一写春天的美景。

部编版语文五下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教案

部编版语文五下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教案

部编版语文五下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教案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一》是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的第一单元,本单元以“春天”为主题,选入了《古诗二首》、《燕子》、《荷花》三篇课文,以及“读读写写”、“词语盘点”等板块。

内容丰富,既有古典诗词的鉴赏,又有对春天景物的描绘,旨在培养学生对春天的热爱,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对春天的认知也有了一定的基础。

但学生在诗词鉴赏方面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对课文中的生词和语句的理解也需要引导。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提高语文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关键句子,掌握诗词的韵律和意境,了解课文描绘的春天景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写作等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春天的热爱,增强对自然美的感受,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认读和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关键句子,掌握诗词的韵律和意境,了解课文描绘的春天景象。

2.教学难点:对诗词的鉴赏和理解,以及对课文中的生词和语句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朗读等手段,创设春天景象,让学生身临其境,提高学习兴趣。

2.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观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音乐、视频等。

2.教材:准备《语文园地一》的课文和相关材料。

3.黑板:准备好黑板和粉笔,用于板书和标注重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春天的图片,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春天的认识和感受,为学习课文做铺垫。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教案(集体备课)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教案(集体备课)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教案(集体备课)一、教学目标1.理解文章中的寓意和情感,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理解文章的整体内容和意义。

2.掌握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

3.能够进行分组讨论,合作完成相关任务。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堂教学设计、学生学习资料。

2.学生准备:学生课本、笔记本。

四、教学流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谈论故事背景引入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本课的话题。

第二步:整体阅读(15分钟)教师提供课文阅读时间,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意义,明确故事情节。

第三步:词汇梳理(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一起梳理课文中的重点词汇,讲解生词的意思和用法,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第四步:段落理解(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各个段落,梳理每个段落的主题和要点,并展示给全班。

第五步:情感抒发(10分钟)学生表达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可以通过小组讨论或个人陈述的方式展示。

第六步:共同探讨(10分钟)全班共同讨论课文中可能存在的疑惑和难点,进行解答和讨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消化所学知识。

第七步:课堂练习(10分钟)教师提供相关练习题目,学生进行练习,检验所学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第八步: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强化学生对本课知识的记念和理解。

五、课后作业1.阅读课文,并按要求完成相关习题。

2.总结课文中的重点内容和感悟,写下个人心得。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内容设计合理,活动组织丰富多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但在分组讨论环节,需要注意每组学生的发言机会均衡,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够活跃参与讨论,提高课堂学习效果。

以上是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教案(集体备课)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教师进行教学准备和课堂实施。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教案这是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教案,是优秀的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教案第 1 篇教学目标1、积累优美语句。

2、积累带有人体器官的成语。

3、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4、学会给兴趣小组起名字。

5、熟读并背诵古诗《所见》。

重难点:1、积累优美语句,有感情地朗读句子,积累有关人体器官的成语。

2、熟读并背诵古诗《所见》。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交流平台一、交流平台1、课件出示句子。

2、指名读语句,说说有什么感受。

3、你还能找到一些类似的语句吗?二、词句段运用1、课件出示成语。

(1)指名读,思考:这些成语有什么特点?(2)你还能说出几个这样的成语吗?词句段运用2、课件出示三个句子。

(1)如何用三句话读懂感情?句子中哪些词语要重读?采用怎样的语气读?(2)指名读句子,老师点拨。

(3)齐读句子。

3、我们班里组织了几个兴趣小组,试着给兴趣小组取个响亮的名字,吸引有相同爱好的同学一起开展活动吧!(1)小组合作交流。

(2)师生交流。

《所见》清袁枚三、日积月累1、课件出示古诗。

2、指名读古诗。

3、教师简介。

4、古诗大意。

5、思考: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6、熟读古诗,背诵古诗。

7、师生齐背古诗。

板书设计语文园地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教案第 2 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六、七、八、九、十”5个生字,尝试在生活中应用;会写“八、十”两个字。

2.对比字形,复习巩固学过的单词。

初步树立积累学习方法的意识。

3、积累古诗,激发读诗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通过区分相似的汉字来复习巩固学生的汉字。

2、养成良好的读写习惯。

3、会写“八、十”两个字。

三、教学准备教学课件生字卡片:一、二、三、四、五、人、天、口、田、日、目。

四、教学过程(一)、识字加油站1.过渡:看这里,同学们。

(学生卡:一、二、三、四、五),还认识吗?请大声读出来。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教案(含2课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教案(含2课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双引号的使用方法。

–掌握双引号在写作中的正确运用。

–通过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情节及主题。

–学习如何通过文字构建一个有趣的故事。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阅读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和热爱。

–培养学生热爱阅读、思考和表达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理解双引号的含义及正确运用。

2.掌握故事情节和主题。

•难点:1.理解并运用双引号。

2.从课文中理解故事情节和主题。

三、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课文《语文园地一》–黑板、彩色粉笔–教学PPT2.学生准备:–学生自带笔记本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谈论双引号的使用方法。

2.学习(15分钟)–介绍双引号的含义和正确运用方法。

–通过例句让学生感受双引号的用法。

3.练习(10分钟)–让学生完成相应的练习题,巩固双引号的应用。

4.讲解课文(15分钟)–讲解课文《语文园地一》,解释故事情节和主题。

5.思考讨论(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道理,并展开讨论。

第二课时1.复习(10分钟)–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强化双引号的使用和课文内容。

2.导入(5分钟)–通过教学PPT展示课文相关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兴趣。

3.课文朗读(15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加深对故事情节和情感的理解。

4.活动(15分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故事和主题,展示各组讨论成果。

5.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写一篇关于自己有趣经历的短文,要求运用双引号。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应掌握了双引号的含义和正确运用,理解了课文《语文园地一》的故事情节和主题,培养了学生的表达和思考能力。

以上便是本次教案的设计,希朴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提高语文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实验集体备课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

实验集体备课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

实验集体备课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一》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六个部分:汉字、词语、成语、句子、语法和文化知识。

本单元的主题是“春天”,通过阅读和写作活动,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他们的语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对春天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可能在理解一些较复杂的词语和成语,以及语法知识方面存在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他们的学习需求,给予他们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书写生字词,理解词语和成语的含义,掌握基本的语法知识。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和写作活动,培养观察和表达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和珍惜。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生字词的认读和书写,词语和成语的理解,语法知识的掌握。

2.难点:对较复杂的词语和成语的理解,语法知识的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故事等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春天的美好,激发学习兴趣。

2.互动式教学法:通过小组讨论、分享、问答等形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和引导,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培养他们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包含生字词、词语、成语、句子、语法知识等教学内容的PPT。

2.教学素材:准备与春天相关的图片、音乐、故事等教学素材。

3.学习任务单:设计学习任务单,包括生字词认读、词语和成语理解、句子仿写等任务。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音乐,创设春天的情境,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激发他们对春天的热爱和珍惜之情。

2.呈现(10分钟)a.生字词的学习:通过PPT呈现本课的生字词,引导学生认读和书写。

b.词语和成语的学习:通过PPT呈现本课的词语和成语,解释其含义,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

实验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一》集体备课教案(定稿)

实验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一》集体备课教案(定稿)

实验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一》集体备课教案(定稿)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一》是实验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本节课主要通过一篇篇优美的文章,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课文阅读、古诗鉴赏、语文实践活动等,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语文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对大自然的事物充满好奇和向往。

但在阅读理解、情感体会和语文实践方面仍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大自然的美好。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课文的理解与朗读,古诗的鉴赏,语文实践活动的参与。

2.教学难点:体会课文中所表达的大自然的美,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有利于学习的大自然情境。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写作等互动活动,提高他们的语文实践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报。

2.与课文相关的故事、背景资料。

3.古诗鉴赏的相关资料。

4.语文实践活动的素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有利于学习的大自然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中大自然的美。

在此过程中,注意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针对课文内容进行思考、讨论。

例如:课文中的大自然景象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最喜欢课文中的哪一段?为什么?4.巩固(10分钟)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帮助学生巩固课文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园地▶教学目标1.交流本单元课文中关于体会课文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2.能用排比句式从不同方面描述一种情景,从不同角度把事物的特点写具体;能用对比的手法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

3.积累记背古诗《游子吟》。

▶教学重点1.交流本单元课文中关于体会课文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2.积累记背古诗《游子吟》。

▶教学难点能用排比句式从不同方面描述一种情景,从不同角度把事物的特点写具体;能用对比的手法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

▶教学策略1.交流平台借助教材中4位小伙伴的话,回顾本单元学过的4篇课文,总结归纳关于体会课文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2.词句段运用自读例句,引导学生发现例句在句式、表达方法上的特点,在仿写中加以运用。

3.日积月累多种形式地朗读,直至熟读成诵。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交流本单元课文中关于体会课文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2.能用排比句式从不同方面描述一种情景,从不同角度把事物的特点写具体。

▶教学过程板块一学习交流,习得方法1.回顾单元语文要素: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2.梳理阅读方法。

(1)教师引导: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是怎么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的?课件出示●读到《月是故乡明》中“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这句话时,我能直接感受到作者对故乡深深的怀念之情。

●读到《祖父的园子》时,我从课文对园子里的花草、虫子、鸟儿等事物的语句中,体会到了蕴藏在字里行间的“我”对祖父和园子深沉的爱与怀念。

●我在读《月是故乡明》时,把自己想象成文中的“我”,体会到了作者的怀乡之情。

●我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把自己体会到的感情表达出来了,也加深了对课文思想感情的体会。

(2)指导梳理:小伙伴用了哪些方法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3.回顾课文中学到的方法。

(1)课件出示。

课件出示读下面的诗句,说说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情景,体会其中的乐趣。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指名学生读,老师归纳:第1课《古诗三首》都是运用想象来体会诗人对儿童的喜爱与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

(2)课件出示《祖父的园子》第16自然段。

指名学生读,学生归纳:读第2课《祖父的园子》时,从课文描写园子里的花草、虫子、鸟儿等事物的语句中,体会到了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我”对祖父和园子深沉的爱与怀念。

(3)课件出示。

课件出示●但是,看到它们,我立刻就会想到故乡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

对比之下,我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无论如何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

不管我离开我的故乡多远,我的心立刻就飞回去了。

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然而,每逢这样的良辰美景,我想到的却仍然是故乡苇坑里的那个平凡的小月亮。

●月是故乡明,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故乡的月亮啊!指名学生读,学生归纳:读到第3课《月是故乡明》中“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这句话,能直接感受到作者对故乡深深的怀念之情。

把自己想象成文中的“我”,也能体会到作者的怀乡之情。

(4)课件出示《梅花魂》第13自然段。

指名学生读,学生归纳:读第4课《梅花魂》,通过有感情地朗诵外祖父赞美梅花精神的这段话,把自己体会到的感情表达出来,加深对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的体会。

4.全班交流汇报。

5.本单元的重点是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交流平台告诉我们体会课文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有很多,除了以上4种方法外,你还学会了什么方法?(同桌互相交流)6.教师总结:体会课文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有很多,只要大家用情朗读,从字里行间慢慢体会,把自己想象成文中的“我”,就一定能体会到作者心里想要表达的情感。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交流的兴趣,让学生畅所欲言。

读交流平台,明确交流的主题,围绕交流主题回顾本单元课文学过的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让学生在交流中进行思想的碰撞,掌握体会课文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板块二句段运用,学习表达1.读中悟写。

课件出示●太阳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蝙蝠不敢从黑暗的地方飞出来。

●八月,天多热。

鸡热得耷拉着翅膀,狗热得吐出舌头,蝉热得不知如何是好。

(1)指名学生读,想象句中描写的情景。

(2)引导发现:这两个句子在表达上有什么共同特点?(3)小组讨论。

(4)全班交流。

预设:①围绕一个中心词写。

②采用排比句式。

③从几个不同方面来写同一情景。

④从不同角度把事物的特点写具体。

2.仿说练习。

观察这两个排比句,它们有什么特点?(指名学生回答)3.教师小结:写排比句,就是把三个或者三个以上结构相似、意义相关、语气一致的句子排列在一起。

因此,排比句一定是三个或者三个以上的句子组成的,而且每个分句都有一部分字词相同。

课件出示选择下面一种情景仿照着说一说。

冷静辣忙吵快4.我们以“冷”这种情景为例,要有三个相同的句式,要有一部分字词相同。

课件出示●八月,天多热。

鸡热得耷拉着翅膀,狗热得吐出舌头,蝉热得不知如何是好。

●___________。

冷得___________,冷得____________,冷得___________。

5.指名学生用“冷”这种情景说排比句。

(学生自由发挥)6.请同学们在剩下的5种情景中选一种情景说一个排比句。

先同桌相互说一说。

(同桌交流)7.全班交流汇报。

(指名学生说排比句)8.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学会了运用排比句说一种情景。

希望同学们今后能学以致用,在自己的习作中恰当使用排比句。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读例句,想象句子描写的情景,使学生了解排比句。

抓住排比句的特点,以“冷”这种情景为例仿说一个排比句,再放手让学生用剩下的5种情景说排比句,体现由扶到放的过程。

第2课时▶课时目标1.能用对比的手法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

2.积累记背古诗《游子吟》。

▶教学过程板块一聚焦表达,学会运用1.自由读下面的语句,想一想它们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课件出示●在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芒湖上,在无边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

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美妙绝伦的,我都非常喜欢。

但是,看到它们,我立刻就会想到故乡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

对比之下,我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无论如何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

●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虽然姑爹小船上盖的只是破旧的篷,远比不上绍兴的乌篷船精致,但姑爹的小渔船仍然是那么亲切,那么难忘……2.全班齐读,同桌之间互相交流这3段话在表达上的特点。

(同桌自由交流)3.指名学生回答。

(这3段话都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这段话除了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还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排比)4.第一段话的仿写最难,要运用对比和排比的手法。

课件出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比之下,_________,无论如何比不上__________。

同桌之间互相交流并照样子说一说。

(同桌自由交流)5.把交流好的句子写在语文练习本上。

(学生自由练写,老师相机指导)6.全班展示写得好的句子。

课件出示在奶奶家吃饭也好,在外婆家吃饭也好,在酒店吃饭也好。

对比之下,我觉得这些饭菜,无论如何比不上我妈妈做的饭菜香。

7.请同学们再选择剩下3句话中的一句,照样子写一写。

课件出示●____________,也比不上________________。

●虽然_____________,远比不上______________,但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再没有________________,——也不再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在语文练习本上自由练写对比句。

(老师相机指导)8.同桌互相交流写好的对比句,听取同桌意见并修改写得不够好的地方。

(学生自由交流并修改)9.展台上展示写得很好的对比句。

(指名学生上台展示)10.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会了写对比句。

希望同学们今后能学以致用,在自己的习作中恰当地使用对比句。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读例句,观察语句在表达上的特点,让学生了解对比句,以第1句话为例仿写一个对比句,再放手让学生仿照剩下的3句话写对比句,体现由扶到放的过程。

板块二熟读成诵,积累古诗1.谈话导入诗题。

俗话说,儿行千里母担忧,儿子出门在外,最牵挂儿子的就是母亲。

下面我们就跟随唐代诗人孟郊去感受那平凡而又伟大的母爱。

板书古诗题目,齐读古诗题目。

(板书:游子吟)2.理解诗题。

“游子”是指出门在外远游的人,游子吟是指出门在外的游子有感而发写下的感叹。

这首诗写的是长年出门在外的孟郊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3.师范读古诗。

(课件出示《游子吟》及节奏划分)4.学生自由朗读古诗。

5.回顾学习古诗的方法。

学习古诗的方法有哪些?(解题目、知诗人、明诗意、入诗境、悟诗情)6.学生运用学习古诗的方法自学古诗。

7.四人小组讨论交流自学古诗的情况。

8.全班交流汇报自学情况,老师相机指导。

9.老师在配乐中诵读古诗,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随着诗文中的情景展开想象。

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情景?(指名学生回答)10.学生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11.同桌间比赛朗诵古诗。

12.学生背诵古诗,积累古诗。

【设计意图】以读为主,自读自悟。

汇报交流自学成果,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指导朗诵,让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诵古诗。

熟读成诵,背诵古诗以达到积累的目的。

▶作业设计对应课时作业。

▶教学反思1.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中我始终注重培养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

通过学生自读“交流平台”,自主交流表达,教师根据学情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真正做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锻炼他们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2.渗透学法的指导。

学法的指导贯穿教学始终。

在“词句段运用”的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认识排比句、对比句,发现排比句和对比句的特点,最后练习写排比句、对比句。

教学古诗《游子吟》时,指导学生运用之前学过的学习古诗的方法自学《游子吟》。

教师教给学生方法,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真正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实现“授人以渔”的目标。

3.重视“语用”的训练。

把握“词句段运用”的特点,挖掘课文中的句子,让学生在朗读、品味、讨论、探究和仿写多个环节中,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体会出写排比句和对比句的方法。

老师不仅要重视语文园地中的“词句段运用”的训练,还要重视平时阅读教学中“语用”的训练。

本节课注重学生“语用”的训练,关注学生对排比句和对比句的表达,努力实现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