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海源阁导游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聊城海源阁导游词
各位朋友大家好,首先请允许我做下自我介绍。我叫**,欢迎来美丽的海源阁旅游。海源阁位于聊城市古城区光岳楼南万寿观街路东北首杨氏宅院内。海源阁建于清道光20年,即公元1840年,由清代江南河道总督,聊城本地人杨以增创建。海源阁版权所有聊之旅旅行社,转载必究!藏书楼是江北最大的私人藏书楼,与江苏常熟瞿绍基的“铁琴铜剑楼”、浙江杭州丁申、丁丙的“八千卷楼”、浙江吴兴陆心源的“百百宋楼”并称为清代四大私人藏书楼。另外三家都在江南。海源阁藏书楼经过杨氏四代人的努力,多方收购,上百年的积累,藏书逐渐丰富起来。总计珍藏宋元明清木刻印刷古籍40多种,22万多卷,金石书画不胜枚举。其藏书之宏富,版本之精善,文物之丰富,海内闻名。海源阁是聊城的骄傲,是聊城古代经济文化繁荣昌盛的重要标志之一。现在的海源阁藏书楼,是1992年10月重新修复的。大门两侧的楹联是胡乔木同志题写的。上联“一人致力万人受惠”,下联“四代藏书百代流芳”。“海源阁”三个字是由山东大学教授、著名书法家蒋维崧题写的。进门后东西两侧各有一石,分别书有“书山”和“学海”二字,这是郭沫若先生题写的。在二石后面,可以看到东西两侧各有一块石碑,这是为纪念重修海源阁,由聊城市人民政府在1992年10月立的。东侧的这块石碑《重修海源阁记》,主要记叙了海源阁
的创建历史、版权所有聊之旅旅行社,转载必究!藏书情况、历史地位、重修过程及其重要意义(碑后为“聊城市重修海源阁筹建委员会成员名单”,碑文由著名书法家刘炳森书写。西侧的这块石碑刻有《八路军解放聊城入城三项命令》,它的原文是1947年1月聊城解放时,八路军某政治部机关为保护固有文化免于战争损坏,向入城部队发布的三项命令。其中第2条就是“保护中国四大私人藏书楼之一的海源阁图书馆”。当时,延安《解放日报》、重庆《新华日报》、邯郸《人民日报》、山东《大众日报》等报纸都在显著位置刊登了这一重大政治新闻,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八路军进城后,立即派部队将海源阁保护起来。但由于以往战乱的损害,海源阁当时已残存殆尽,只有楼前的读书亭保存尚好。现在海源阁展览的第一展区就在原来读书亭的位置。原来的杨宅从南到北一共有五进院落。海源阁为单檐硬山南向楼房,坐落于杨宅三进院北上房东侧跨院内,面阔三间,上下两层。版权所有聊之旅旅行社,转载必究!下为杨氏家祠,内有杨氏先人牌位;上为宋元珍本及手抄本等秘籍收藏处。海源阁藏书楼前有一长条状小院,就是我们现在所在的小院,东侧有两座长廊式高台读书亭。海源阁的第四进院有北瓦房5间,东西瓦房各3间,共计11间,不住人,专供藏书之用,主要存放明清版本。杨宅占地面积达1万多平方米。可以想象,当时的杨家不仅在聊城,而且在鲁西也是一个大户人家。时代背景:这里是聊城的位置图和聊城的
介绍。聊城位于山东省西部,明清时期称东昌府,现为聊城市,素为鲁西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聊城历史悠久,人文荟萃。2500年来,鸿儒卿相连翩鹊起,骑士名将脱颖而出。其中有战国时期的军事家孙膑、唐初的名相马周、宋代的名医成无己、明代文学家谢榛、清朝藏书家杨以增(即海源阁的第一代主人)、另外还有著名学者傅斯年、国画大师李苦禅、民族英雄范筑先、当代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国内外著名学者季羡林等。聊城风光秀美,古迹颇多,素有“江北水城”的美誉,碧波千顷的东昌湖令人心旷神怡。此外,还有巍峨壮丽的光岳楼、雕梁画栋的山陕会馆、版权所有聊之旅旅行社,转载必究!古朴雄浑的聊城铁塔和举世闻名的海源阁等。明代的光岳楼和清代的山陕会馆都是国家一级保护文物。悠久的历史、众多的名胜、秀美的自然景观,交相辉映,使聊城成为一座闻
名遐尔的历史文化名城。海源阁为什么能建在聊城呢?这是
有它的历史渊源的。从元朝开始,大运河就流经聊城,但是真
正使聊城发展起来却是在明清两代。明清时期,聊城依靠京杭大运河,借漕运之利,经济发达,商贸繁荣,聊城成为运河的九
大商埠之一,享有“漕挽之咽喉,天都之肘腋,江北一都会”的美誉。这个时期,经济的繁荣促进了文化的昌盛。在这两个朝代,聊城出了状元3人,进士99人,举人439人。其中,有被明熹
宗誉为“讲官第一”的吏部尚书朱延禧,有清代顺治年间的开
国状元、兵部尚书傅以渐,版权所有聊之旅旅行社,转载必
究!有被康熙皇帝赞为“字压天下”的状元邓钟岳,还有道光年间任江南河道总督的著名藏书家杨以增等。|这里的几幅图片是当时大运河流经聊城时给聊城带来的繁华场面。其中一幅就是城外车马店及商贾往来云集的场面。有资料记载,当时聊城的商贾不下10万,如果按一户3人计算,当时的聊城人口就不下30万。海源阁是清代四大私人藏书楼之一,另外三家都在江南。非常遗憾的是,“八千卷楼”和“百
百宋楼”现在已经不存在了。存在的只有“海源阁”,因为海源阁和铁琴铜剑楼的藏书版本最为珍贵,宋元刻本及名人手抄本最多,所以有“南瞿北杨”的美誉。版权所有聊之旅旅行社,转载必究!聊城杨氏的藏书,不仅在海源阁一个地方,此外在肥城华附庄的杨氏别墅“陶南山馆”(又名“眉园”)和位于聊城西南12.5公里田庄的“弘农丙舍”(亦名“厚遗堂”)都是藏书的地方。《海源阁丛书》的全部书版,原藏于杨宅内,后迁移到“弘农丙舍”收存。海源阁的匾额就是藏书楼的第一代主人杨以增亲自题写的。匾额后有杨以增自题跋语:先大夫议立家庙未果,今于寝东先建此阁,以承祀事,并藉藏书。取《学记》"先河后海”语,颜曰"海源”,盖寓追远之思。亦仿郭范氏之以"天一"名"阁"云。时道光二十年岁次庚子亥月中浣,以增敬书并识。从中可以看出当时建海源阁的用处(是为了祭祀祖先和藏书)以及为什么取名海源阁(原跋文下另有“杨以增”和“至堂”阳文篆体印章两方)。这里存
放的是《丙舍读书图》长卷局部。海源阁不但藏书,而且收藏金石书画,有收藏的印笠、字画、砚石以及砚台盒,还有杨以
增校印的工具书《皇朝一统图》《万国地球图》等。海源藏
书楼为第二展区。这个藏书楼的主体楼的檐廊门前立柱上有一幅檀联,上联是“食荐四时新俎豆”,下联是“书藏万卷小琅缳”。它说明了当时藏书楼的作用。上联说的是一楼,版权所有聊之旅旅行社,转载必究!一楼当时是用做家庙之用,即用以祭祀祖先。它的意思是说:一年四季拿出新鲜的贡品,供祖先享用;下联说的是二楼藏书楼。当时二楼所藏宋元珍本达到1万多卷。这句联比较夸张地说它是一个“琅缳”,“琅缳”的本义是天帝即玉皇大帝藏书的地方。这句联稍微夸张地说海源阁藏书楼是一个“小琅缳”。可见,海源阁的藏书是可以和玉皇大帝
的藏书相提并论的。从这儿也可以看出海源阁的藏书是比较保守的,他的藏书当时是不对外观看的。藏书楼一楼正中间的图片是1972年9月毛泽东主席将海源阁藏书《楚辞集注》的影印本,版权所有聊之旅旅行社,转载必究!作为国礼赠送给日本内阁总理大臣田中角荣时的照片。可见海源阁藏书在我国的外交史上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楚辞是战国时期产生于楚国的一种诗歌体裁。《楚辞集注》是由宋代著名学者朱
熹撰写的,他全面编辑了诸家注释并分析辨证了屈原以来的楚辞作品,对后人影响很大。田中先生得到这部书后重新影印,反赠给国内。目前在海源阁存放的这部书是一位美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