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理论体系研究_整合与解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研究背景与目的

(一)创业理论的现状

作为社会科学的一个分支,创业理论需要有自己的概念框架和体系,以对社会中存在的创业现象进行解释。国内外众多学者对此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下面对各种观点做了简要回顾。

1.创业理论的八大学派。林强等(2001)[1]对国外创业理论进

行梳理,将其分为八大学派:“风险”学派,“领导”学派,“创新”

学派,“认知”学派,“社会”学派,“管理”学派,“战略”学派,“机会”学派。

2.不同的理论架构。Gartner(1985)[2]提出的理论架构主要包括个人、组织、环境、创业过程等要素。William(1997)[3]提出的理论架构主要包括包括人、机会、环境、风险与报酬等要素。

Timmons(1999)[4]提出的理论架构主要包括机会、

创业团队和资源等要素。同时认为由于机会的模糊、市场的不确定性、资本市场的风险、以及外在环境的变迁等使创业过程充满了风险。因此还要考虑创业家的领导、创造力、沟通能力等要素。Christian

(2000)[5]提出的理论架构主要包括创业家、

新事业两个要素。他认为创业管理的整个焦点应该放在创业家与新事业之间的互

动。林强等(2001)认为创业研究的体系应该包括创新、

风险、管理三个维度。

(二)现有创业理论的问题

1.丛林化趋势。孔茨把管理理论学派林立的情况比喻成“热带丛林”,并称之为“管理理论丛林”。他认为,如果“管理理论丛林”继续存在,将会使管理工作者和学习管理理论的初学者如同进入热带丛林中一样,迷失方向而找不到出路。

创业理论的八大学派和不同的理论架构有令创业理论走向丛林的趋势。形成创业理论各个学派的原因,林强等认为是以往的学者大多都不是为了专门研究创业理论而研究创业,他们提出某些关于创业和创业者的见解,主要是为了进行研究和构建他自己理论体系的需要。对于不同理论构架出现的原因,本文认为在于不同的研究者对影响创业的各个因素的重要性的理解不同,尽管他们选取的构成理论框架的关键因素不同,但也基本把各自理解的非关键因素纳入到框架体系之中。

2.对创业现象的解释不力。因为各学派的立足点不同,所持

理论源于所观察的创业现象的某一方面或角度,使其只能对该方面的创业现象作出解释,而难以解释其余的创业现象。这也正是各种理论丛生的原因:当发现现有的理论不能解释的现象后,人们就会寻求新的理论。而各理论架构虽然试图把影响创业的因素整合进其理论体系之中,但也因为研究者对不同因素的重要性理解不一致,使各自的框架体系不尽相同,也导致对创业现象的不同解释。

(三)本文的研究目的

本文在回顾现有研究文献的基础上,试图对已有的理论进行整合,重新提出创业理论的架构体系,并通过对创业现象的解释验证这一框架体系。

二、理论基础

(一)创造性社会心理学理论

美国心理学者和创业研究学者特丽萨・M・艾曼贝尔(1997)[6]提出了创造性成分的组成框架(见下图)。

创造性的组成理论认为,个体的创造力源于三部分:有关领域的技能;创造性的思维技能;工作动机。有关领域的技能包括有关领域的知识,熟练的技术等。如一个高技术领域的工程师,他的知识包括:电子方面的知识;对复杂技术问题的思考能力;对以前工作的熟悉和当前领域发展的了解;设计和实验方面的技能训练等。创造性的思维技能包括对问题提出新观点的认知风格;对新途径进行探究的启发式思考;对工作的持久追

《生产力研究》

No.6.2007经济理论问题

【摘

要】随着学者们对创业的深入研究,出现了不同的创业理论体系模式,文章回顾了创业理论的现状,分析了现有理论体系的缺陷,根据创造性心理学理论和杜宾的理论构建模式,提出了创业理论的新框架,该理论体系克服了现有体系的缺陷,能够很好的对创业现象进行解释。因条件所限,文章未对该体系进行实证检验,这也将是作者下一步的工作。

【关键词】创业;创业理论;理论框架;【中图分类号】F272.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2768(2007)06-0015-03

创业理论体系研究:整合与解释

赵都敏

(南开大学商学院,天津300071)

【收稿日期】2005-12-12【作者简介】赵都敏(1973-),男,山东安丘人,南开大学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创业管理。

求等。即使一个人的具有丰富的某领域的知识,但如果缺乏创造性的思维能力,他不会有创造性的工作。创造性的思维技能一定程度上依赖于人的个性特征,如独立性,自律能力,勇于承担风险,对不确定的耐受力,等等。但有一些技能可以通过训练得到提供,如“头脑风暴法”的运用等。工作动机可以是内部的(如兴趣,好奇等),也可以是外部的(如获得奖励,赢得比赛)。有关领域的技能和创造性的思维技能决定了一个人能够做什么,但工作动机决定了他实际会做什么。对动机进行的大量研究表明内部动机比外部动机更有益于创造性。高的内部动机甚至能弥补前两部分的不足。环境对动机的影响更强更直接。最初的动机和最后的结果可能因为环境的瞬时变化而改变。

创业作为一项高度创造性的工作,自然无法抛开创造性心理学的理论,本文将其作为理论基础之一。

(二)Dubin的理论构建方法

Dubin(1978)[7]提出了一个全面的理论建构方法,这一方法特别适应于管理学、营销学、组织理论等领域。该方法提出了关于理论建构的8个阶段:(1)确认理论单位,即构成理论框架的概念;(2)发现理论单位之间的互动原则;(3)设定理论应用的边界;(4)确定理论应用的条件;(5)理论的逻辑推论;(6)理论的验证方法;(7)提出假设;(8)进行理论检验。前5个阶段是理论框架的组成内容,后3个阶段是经验检验的过程。因条件所限,本文对创业理论体系的构建只包括前五个阶段,对该理论框架的实证检验将是作者下一步的研究工作。

三、理论单位

下面通过文献梳理以分辨出用于建构理论体系的理论单位,也可以称为理论因素。

1.“机会”。机会是创业研究文献中经常被提及的一个概念。PeterDrucker(1964)[8]提出创业家是使机会最大化的人。Stevenson等(1985)[9]认为为新企业识别和选择正确的机会是创业家最重要的能力。柯兹纳(1973)[10]认为市场获利机会和警觉(Alertness)是创新的两个重要概念。创业研究中围绕机会识别、机会开发的研究使机会成为创业理论体系中最重要的因素。

2.“创新”。熊彼特认为创业者是通过利用一种新发明,或者更一般地利用一种未经实验的技术可能性,来生产新产品或用新方法来生产老产品;通过开辟原料供应的新来源或开辟产品的新销路;和通过改组工业结构等手段来改良或彻底改革生产模式。Morris[11]等提出的创业三个维度也把创新作为维度之一。我国学者林强等(2001)也认为创业研究的体系应该包括创新。

3.“风险”。Stevenson(1999)[12]认为创业家是一位希望获取所有的报酬,并将所有的风险转嫁他人的人。Peterson及Albaum(1984)[13]认为创业家是组织资源,管理并承担企业交易风险的人。Brockhaus(1980)[14]认为创业家是一位有愿景、会利用机会、有强烈企图心的人,愿意担负起一项新事业,组织经营团队,筹措所需资金,并承受全部或大部分风险的人。Nelson(1986)[15]认为愿意承担风险是能否成为成功创业家的关键。

4.“认知”。Casson(1982)[16]认为创业者是善于对稀缺资源的协调利用作出明智决断的人。Morris等提出的创业三个维度也把超前认知作为维度之一。卡森引入了“创业家判断”这一概念。

5.“管理”。德鲁克认为创业可以成为日常管理工作的一部分。Storey[17]等人认为传统管理和创业管理是可以相互替代的。张玉利等(2004)[18]认为创业管理和传统管理尽管存在很大差异,但可以相互促进,最终将呈现融合并形成新的管理理论的趋势。

6.“战略”。Hitt等(2001)[19]认为创造企业财富是创业和战略管理共同的核心问题。Zahra和Dess(2001)[20]认为不应该严格区

分创业研究和战略管理。

7.“领导”。JeanBaptisteSay认为创业者就是生产过程的协调者和领导者。Timmons(1999)[21]认为由于创业过程充满了风险,因此还要考虑创业家的领导能力。

8.“社会”。Woodward(1998)[22]认为社会网络在帮助创业者建立和发展企业时扮演了积极的角色。AlexanderArdtchvili等(2003)[23]通过对文献的梳理,认为社会网络在机会识别和开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9.“环境”。如前面所提到的,大多数学者在构建理论框架时都把环境作为重要的因素。

10.“资源”。Casson(1982)[24]认为创业者是对稀缺资源加以协调利用的人。Timmons(1999)的理论架构也包括资源要素。

11.“洞察力”。柯兹纳认为洞察力是创新的重要概念。AlexanderArdtchvili等(2003)通过对文献的梳理,认为洞察力在机会识别和开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2.“信息”。Hilmy(1992)[25]认为创业者更象一个信息中介。“个性特征”。AlexanderArdtchvili等(2003)认为2个个性特征与成功的机会识别有联系,即乐观和创造力。StewartWayne[26]等对创业家和小企业主、公司经理的心理特征进行研究发现,创业家更具有成功动机、冒险倾向和创新偏好。

13.“理性成分”。张玉利等(2003)[27]认为企业家的创业活动通常被认定是非理性的行为,但研究发现创业活动具有明显的理性成分。

在上述因素中,因为学者们的角度不同,造成在各自的理论体系中出现含义近似但表达不一致的情况。如“战略”与“领导”,“创新”、

“洞察力”与“创造力”等等。同时,本文认为“资源”、“信息”

“社会”“环境”等因素既有重复又有包含与被包含的情况,如“社会”与“环境”在人们的理解上意思是一致的,都是指创业面临或所处的环境,而“信息”又是来自于环境,并且是“资源”的一部分,所以,本文认为这四个因素可以用“环境”因素来表达,把所有不属于创业者自身的因素,也就是创业者面临的客观因素都归属于“环境”因素,这样可以避免众多的环境因素分别被加入理论框架后造成的混乱。

四、理论架构

在对上述理论单位进行分析梳理之后,本文构建了如下的理论框架:

在该框架中,个人的认知能力、创造力、个性特征决定了“机会”的发现;战略、传统管理、理性成分组成了“管理”能力;个体的个性特征决定了“风险”承担的能力。“机会”、“管理”、“风险”是创业的三项核心要素。创业团队由A、B、C组成,团队成员分别承载“机会”、“管理”和“风险”三项要素,构成团队的创业能力。在该模型中,A、B、C只是团队成员的指代,团队可以是任何人数的组合,譬如可以是单独一个人的团队,这时,就需要这一个成员同时具备“机会”、“管理”和“风险”三项要素;如果是四个人的团队,这四个人应能达成“机会”、“管理”和“风险”三项要素的组合。总之,无论是几个人的组合,总要通过成员间的互相作用,实现三要素的结合,如图中团队成员之间三个双向箭头所表示的那样。图中“A(B,C)”表示可以是任何成员具备该要素,或者是一个成员具备几个要素。具备了三项核心要素的创业团队可以实现从无到有的个体创业,也可以是在公司内的内部创业。该架构中的最后一个要素是“环境”,环境要素所起的作用贯穿创业的整个过程,从机会的识别,到企业创立后的经营,环境为创业提供诸如“信息”、“关系网络”、“其他物质资源”等影响创业的外界客观条件,所以,该模型没有把“环境”要素置于架构中的某一具体位置,而是作为外围因素,以更好的描述环境的影响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