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树之歌》教学设计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树之歌人教部编版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树之歌》人教部编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生词“树、花、叶、枝、根、鸟、唱、跳、欢快”等。
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听、说、读、写的活动,提高语文素养。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互动交流的方式,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体会到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培养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学生能够感受到诗歌的美,培养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树之歌》是一首描绘大自然中树木生长景象的诗歌。
诗歌通过对树木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生机。
2.2 生词学习:学生通过课文学习,掌握生词“树、花、叶、枝、根、鸟、唱、跳、欢快”的意义和用法。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生词。
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2 教学难点:学生对生词的准确理解和运用。
学生对诗歌意象的理解和感悟。
第四章: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实物等引导学生直观地感知生词。
采用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交流。
4.2 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动画等教学资源。
运用卡片、实物等辅助教学工具。
第五章:教学过程5.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树木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树木的特点和作用。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树木的认识和感受。
5.2 生词学习: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词。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学习和理解生词,引导学生通过上下文理解生词意义。
5.3 课文朗读与理解: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5.4 课堂小结:学生分享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第六章:教学拓展6.1 课内拓展: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树木的认识和感受。
学生分享自己最喜欢的树木种类及其原因。
6.2 课外拓展: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附近的树木,记录下它们的特征和生长状况。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树之歌人教部编版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树之歌》人教部编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树、松、柏、杨、柳、枫、桦、棉、桂”等词语。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树的形态和季节变化。
学生能够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读、互读、引读等方式,提高朗读能力。
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了解不同季节树的形态特点,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学生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正确认读生字,理解词语。
学生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教学难点: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树的形态和季节变化。
学生运用想象力,描绘出不同季节树的景象。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文课件或黑板,展示课文内容。
2. 教师准备相关季节树的图片,帮助学生观察和想象。
3. 教师准备生字卡片,巩固学生认读生字。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不同季节的树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自己认识的树,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 学习课文:教师带领学生齐读课文,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
教师逐句讲解课文,引导学生理解生字词和句子。
3. 朗读训练:教师组织学生分组朗读,提高朗读能力。
教师选取优秀朗读进行展示,鼓励学生。
4. 想象描绘: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描绘不同季节树的景象。
学生分享自己的描绘,共同欣赏大自然的美丽。
5. 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生字词和课文理解。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家长辅导学生认读生字,巩固词语。
2. 学生按照课文内容,描绘一幅自己喜欢的季节树画面。
3. 家长记录学生在家朗读情况,与教师沟通反馈。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展示图片、实物等,引导学生直观地感受树的形态和季节变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
2. 互动式教学:采用分组讨论、小组竞赛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人教部编 语文 二年级 上册 第2章《树之歌》教案

2 树之歌(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梧、桐”等15 个生字,会写“杨、壮”等10 个字,会写“杨树、树叶”等8 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通过读文、看图,了解11 种树的基本特点,积累与树木有关的语句。
(教学难点)教学准备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补充资料、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 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梧、桐”等7 个生字,会写“杨、壮”等6 个字,会写“杨树、树叶、枫树、松柏”4 个词语。
2. 能正确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前两句。
3.通过读文、看图,认识6 种树。
教具准备荣德基小学课件资源教学过程Ⅰ出示图片,引入新课1. 图片导入:课件出示课文前两句提到的几种树的图片。
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片,你们知道这些是什么树吗?(杨树、榕树、梧桐树、松树、柏树、枫树)2. 过渡:树在我们的身边随处可见,是我们人类的朋友,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去认识它们各自的特征吧!(板书:树之歌)【设计意图】图片导入,引入课文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Ⅱ初读感知,读准字音1. 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 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读,随机正音。
3. 课件出示课后题第二题中的词语。
同桌互读,指名读。
注意“泡桐”的“泡”在这里读“pāo”。
4. 开火车读课文,男女生合作读。
(男生读上半句,女生读下半句)5. 整体感知:自由读课文,说一说课文写了哪几种树木。
杨树、榕树、梧桐树、枫树、松树、柏树、木棉、桦树、银杏、水杉、金桂。
Ⅲ学习课文前两句,随文识字1. 整体感知第1、2 句。
(1)读读第1、2 句,说说这两句介绍了哪几种树。
这两句介绍了杨树、榕树、梧桐树、枫树、松树、柏树这几种树。
(2)作者主要是从什么方面来描写树的特点的?(板书:形状颜色)(3)课件出示生字“梧、桐、枫、松、柏”,这些字有什么共同特点?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预设:这5 个字都带有“木”字旁,都是形声字,我们可以利用形声字构字规律来记住它们。
2树之歌(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2 树之歌(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将学习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的“树之歌”。
这首诗歌通过描绘大树的姿态和作用,传递了大自然的美与和谐。
具体内容包括教材的第三章“美丽的自然”,第一节“树之歌”。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背诵“树之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 使学生认识并掌握本课的生字词,如“枝”、“叶”、“扎根”等。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并背诵诗歌,体会诗歌的意境。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大树图片、生字卡片、PPT课件。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大树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大树的作用,从而引出本课主题“树之歌”。
(1)出示大树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大树的特点。
(2)引导学生谈论大树的作用,如提供阴凉、美化环境、净化空气等。
2. 新课展开:(1)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让学生自读课文,找出自己不认识的字词,并借助生字卡片学习。
(3)逐句解析课文,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
(4)带领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体会诗歌中大树的形象。
3. 例题讲解:(1)选择一首描绘自然景物的诗歌,让学生找出其中的生字词。
(2)让学生模仿“树之歌”的结构,创作一首关于其他自然景物的诗歌。
4. 随堂练习:(1)让学生背诵“树之歌”。
(2)让学生用生字卡片进行组词练习。
六、板书设计1. 树之歌2. 生字词:枝、叶、扎根、美化、净化3. 课文结构:描述大树的形象、作用、寓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背诵“树之歌”。
(2)用生字卡片组词,并用这些词语造句。
(3)模仿“树之歌”的结构,创作一首关于自然景物的诗歌。
2. 答案:(1)略。
(2)示例:枝条、绿叶、扎根、美化环境、净化空气。
(3)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大树图片、诗歌朗诵等形式,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树之歌语文教案(通用10篇)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树之歌语文教案(通用10篇)部编版二年级上册《树之歌》语文教案(通用10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部编版二年级上册《树之歌》语文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树之歌》语文教案1教学目标1、认识“梧、桐”等壹五个生字,会写“松、柏、杉、桂”4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读文、看图,初步了解11种树的基本特点。
4、积累与树木有关的语句。
5、培养学生热爱树木、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重点难点1、重点:(1)利用形声字特点掌握木字旁的8个生字。
(2)会写“松、柏、杉、桂”4个生字。
2、难点:(1)初步了解树木特点。
(2)培养学生热爱树木、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幻灯片。
学生准备:课前观察相关树木,收集树木的资料。
教学课时第1课时。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播放儿歌视频《大树妈妈》,导入新课。
孩子们喜欢听儿歌吗?(生:喜欢)这节课我们先来听一首儿歌吧。
名字叫《大树妈妈》。
大树妈妈真有爱心,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关于树木的儿歌《树之歌》。
(课件出示课题)2、板书课题,指导读题。
请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看“树”这个字是什么偏旁?(“木”字旁)“木”字旁一般与树有关。
《树之歌》讲的就是关于树的儿歌。
请孩子们读一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导入:儿歌中写了哪些树呢?它们都有什么特点?我们一起来认识认识吧。
1、请孩子们读一读这首儿歌。
要求:(1)自由朗读儿歌,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思考:儿歌一共介绍了几种树?把它们的名字圈出来。
2、小朋友们都会读了吗?老师要来考考你们了!你们找到了哪些树呢?请按顺序来说一说。
生汇报:找到了11种树木。
有杨树,榕树、梧桐树、枫树、松树、柏树、木棉、桦树、银杏、水杉、金桂。
3、学习词语,识记生字。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树之歌部编版 二年级语文上册树之歌教案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树之歌》部编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a. 能正确认读“树、木、林、森”等词语。
b. 能正确书写“树、木、林、森”等字。
c. 理解课文《树之歌》的主要内容,体会诗歌的意境。
2. 过程与方法:a. 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b. 学会用诗歌的形式来表达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a.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b.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a. 生字新词的认读与书写。
b.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诗歌意境。
c. 运用诗歌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
2. 教学难点:a. 生字新词的正确书写。
b. 理解诗歌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a. 图片展示各种树木,引导学生说出树木的名称。
b. 板书课题《树之歌》,引导学生齐读课题。
2. 学习课文:a. 教师示范朗读课文,学生跟读。
b. 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新词的读音。
c. 教师讲解生字新词,引导学生正确认读与书写。
d. 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诗歌意境。
3. 课堂练习:a. 学生默写生字新词。
b. 学生仿写诗歌,表达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
四、课后作业:1. 抄写生字新词。
2. 家长辅导学生朗读课文,体会诗歌意境。
3. 观察身边的树木,说说对树木的认识和感受。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学生参与度、发言积极性、朗读水平等。
2. 课后作业: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诗歌仿写水平等。
3. 学生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程度的提高。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直观地了解树木的生长环境和特点。
2. 互动式教学:采用问答、讨论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 欣赏教学:引导学生欣赏诗歌的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七、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树木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2. 准备生字新词的卡片。
2024年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识字2 树之歌 优质版教案

3.课后作业。(出示课件37)
(1)你还认识哪些树?到生活中去观察一下它们,看看有什么特点。
(2)练习写好这节课学习的生字。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棉、杉、化、桂”4个字,会写“杨树、树叶”等8个词语。
2.背诵课文。
3.积累与树木有关的谚语。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出示课件38)
【教学重点】
1.认识“梧、桐”等15个生字,会写“杨、壮”等10个字,会写“杨树、树叶”等8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积累与树木有关的谚语。
【课前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电子版教案
授课教师“二次备课”(手写)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梧、桐、掌”等15个生字,写好“杨、壮、桐、枫、松、柏”6个字。
课 题
识字2树之歌
主备教师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8个生字都与树木名称有关,将识字教学与认识树木相结合。
语言运用: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思维能力:通过读文、看图,初步了解11种树的基本特点,积累与树木有关的谚语。
审美创造:学生在整体朗读儿歌、认识树木的基础上,学生逐步建立生字音形义的正确联系。
引发思考:为什么人们习惯把松树和柏树合在一起说“松柏”(一年四季都是绿色)所以说他们四季“披绿装”。
(6)(出示课件17:木棉图片)预设:这个是木棉。木棉树喜欢生活在暖和的南方,开花的时候满树鲜红。
(7)(出示课件18:桦树图片)预设:这是桦树。桦树不怕冷,耐寒,喜欢生活在北方。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 《树之歌》教案及反思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树之歌》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正确认读“杨、柳、枫、柏、松、木、桂、桐、金、银、苏、醒、宝、岛、站、稍”等15个生字。
1.2能正确书写“树、木、林、森、杨、柳、松、柏”等8个生字。
1.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树木的特点和美感。
1.4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观察图片,激发学生对树木的兴趣。
2.2运用多种阅读形式,提高学生的朗读和背诵能力。
2.3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关注环境保护。
3.2感受诗歌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认识15个生字,掌握8个生字的书写。
1.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树木的特点和美感。
1.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教学难点2.1理解“树之歌”的寓意。
2.2培养学生观察和想象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教师出示树木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树木名称。
1.2学生分享自己知道的树木特点。
2.学习课文2.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纠正发音,理解生字词。
2.2学生自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2.3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精讲课文3.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引导学生掌握书写方法。
3.2教师重点讲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3.3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美。
4.小组讨论4.1教师提出讨论问题:课文中的树木有哪些特点?你最喜欢哪一种树木?4.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
5.2学生自选一种树木,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述其特点。
6.作业布置6.1学生回家后,向家长分享所学课文,并讲述树木的特点。
6.2家长协助孩子完成生字词的书写练习。
四、教学反思1.优点1.1学生对树木的特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用生动的语言描述树木。
1.2学生在朗读、背诵课文时,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
1.3学生在小组讨论中,能够积极参与,表达自己的看法。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树之歌》教案教学设计

《树之歌》精品教案【教材分析】本课是一篇识字课文,主要介绍树的名称以及树的特点。
在积存自然百科学问的同时,又能学习到很多带有“木”字旁的生字。
教育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要擅长积存、细心观看。
【学情分析】在经过了一年级的学习生活后,二年级的学生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乐观性高。
但由于年龄较小,对学问的理解有限。
本课针对学生的这些特点,主要通过儿歌和大量的图片,帮助学生直观地感知不同品种的大树以及大树的生活习性及特点,加深对大树的了解。
【教学目标】1.会认“梧、桐、掌、装”等 15 个生字,会写“杨、壮、棉”等10 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生疏树木并感受各种树木的特点;了解形声字的特点。
【教学重点】能正确地书写生字,并能给生字组词语。
【教学难点】了解形声字的特点;背诵课文。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预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欣赏儿歌,激趣导入1.播放儿歌《大树妈妈》,请同学们竖起你的小耳朵来,认真听,听完后告知教师儿歌中讲了谁啊?〔指生自由答复:大树妈妈。
〕2.同学们听得真认真,谁来告知教师你见过哪些大树?〔预设:柳树、杨树〕今日,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大树的课文,看看小作者给我们描述了哪些大树。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师相机指导“树”的写法:左中右构造,“木”字旁,最终一笔肯定不要写成捺。
〕二、趣味学文,图片识字〔一〕初读儿歌,认读生字1.播放动画课文《树之歌》,请同学们竖起你的小耳朵来,边看边把自己不会读的生字圈出来。
2.学生自读,留意读准字音。
3.开火车读句子,指导读准字音梧桐手掌枫树松柏绿装桦树耐寒守北疆银杏水杉金桂〔课件中红色突出本课要认的字〕4.全班齐读,再次正音。
〔二〕再读儿歌,整体感知1.生读课文,思考: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些树?圈出树名。
2.【师课件出示杨树、榕树、梧桐树、枫树、松树、柏树、木棉、桦树、银杏、水杉、金桂的图片】,请同学们四人为小组活动,猜一猜这是什么树?〔生依据课文内容答复〕3.词卡认读。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树之歌人教部编版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树之歌》人教部编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树、木、林、森”等词语,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的意境。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培养他们爱护环境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和理解。
2. 诗歌的朗读和感悟。
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认读和运用。
2. 诗歌意境的体会。
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树木,谈谈他们对树木的认识和感受。
2. 播放大自然中树木的视频资料,让学生感受树木的生长过程和生态环境。
二、学习课文(15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熟悉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 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3. 教师讲解生字词,让学生理解词语的含义。
三、朗读感悟(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受诗歌的意境。
3.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教师点评并引导。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生字词的重要性和诗歌的意境。
2. 学生谈收获,提出保护树木和环境的建议。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学生回家后,向家长分享课文内容,让家长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2. 学生书写生字词,加强记忆。
3. 学生观察身边的树木,记录下它们的变化,下周分享。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树木,让学生对树木有更直观的认识。
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了解树木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爱护环境的意识。
在朗读感悟环节,教师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意境,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作业布置环节,让学生观察身边的树木,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记录能力。
整体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度高,教学目标基本达成。
但在生字词的学习方面,部分学生掌握不够扎实,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
小学二年级语文《树之歌》优秀教案(精选14篇)

小学二年级语文《树之歌》优秀教案(精选14篇)小学二年级语文《树之歌》优秀篇1活动目标1、充分调动幼儿多种感官,感知认识各种各样的树,引导幼儿用完整、流畅的语言讲述自己的发现,知道树木与自然及人类的关系。
2、用幼儿自己喜欢的方式制作构建“森林公园”,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3、激发幼儿探索自然科学的欲望,培养幼儿爱护树木的情感,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
4、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5、学会积累,记录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
重点难点了解各种各样的树及树木给动物、人类带来的好处,教育幼儿爱护树木。
活动准备树叶的标本、各种树木的.照片、相关树木的视频、彩纸、彩笔、蜡笔、橡皮泥活动过程1、观看视频,原始森林里,恐龙等多种野生动物在树林里在自由地玩耍,目的是将幼儿注意力吸引到这一活动中来。
2、运用多种感官感知树各种各样,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相互谈发现。
在教学中,帮助孩子利用情景协商、对话等环境要素,发挥孩子的主动性、积极性,为此,我让幼儿在树林里,通过亲自看、摸,充分感知树的各种各样,获取树的相关经验,“你还见过哪些树,它们有什么不一样?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好朋友。
”教师、幼儿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形成合作学习机制。
3、观看视频,由于原始森林的破坏,大量树木被毁坏,恐龙及很多动物被灭绝了。
现在很大城市出现沙尘暴。
4、幼儿讨论:为什么说树是人类的好朋友,树木对人类有哪些帮助,你喜欢树吗?为什么?这里,一方面充分调动幼儿原有经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同时借助现代教学媒介,解决难点,采用碟片弥补幼儿直接经验的不足,通过真实、生动形象的画面展示树木与自然及人类的关系,从而让幼儿感受到爱护树木,植树造林的重要性。
5、结合植树节,幼儿自选材料,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构建“森林”,在这里,我们让孩子按自己喜欢的方式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做自己喜欢的事来表达自己对树木的认识和爱护。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树之歌》人教部编版

此外,关于诗歌意境的感悟,我觉得在课堂上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不够充分。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尝试采用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让他们更好地体会诗歌中的美感和情感。
在实践活动方面,学生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的环节进行得较为顺利,但我也发现部分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存在依赖思想,不够积极主动。为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我将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引导,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在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对于树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但在分享成果时,部分学生的表达能力仍有待提高。针对这一问题,我计划在课后组织一些口语表达训练,如演讲、辩论等,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2.思维发展: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描述性句子,培养观察、比较、归纳等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对自然事物的认识和理解。
3.文化认同:让学生在学习诗歌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好,增强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
4.审美情趣:通过欣赏和描绘树木的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美的感知,培养审美情趣和创造力。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树之歌》人教部编版
一、教学内容
《树之歌》选自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主要围绕大自然的树木进行描绘,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树木的美丽与生命力。本章节内容主要包括:
1.诗歌朗读:引导学生正确朗读诗歌,理解诗歌的韵律与节奏,培养语感。
2.词语理解:学习课文中的生词,如“杨树、梧桐、松柏”等,了解不同树木的特点。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通过分析诗歌中的句子,了解不同树木的特点和诗歌表达的美感。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树之歌教案设计优秀5篇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树之歌教案设计优秀5篇树之歌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会认本课壹五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并背诵全文。
3、通过看图和读儿歌,初步认识树木的样子,了解这些树木的外形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重难点1、学会本课生字,识记生字字形并正确书写。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了解不同树木的特点。
第一课时一、图片导入,引入新知1、课件出示几种常见树木的图片,如杨树、枫树、梧桐树、桂花树等。
(1)指名学生说一说认识图片上的哪些树木。
(2)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树名。
2、看图,说说每种树的外形特点。
(1)与同桌合作,说给同桌听。
(2)几人一组,说给小组伙伴听。
(如:杨树长得直而高,树叶大而茂密。
枫树的叶子是互生的,秋季的时候叶子会变红。
梧桐树长得高高壮壮的,树叶像手掌。
)二、初读儿歌,合作识字1、教师范读课文,让学生圈出生字。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生字多读几遍。
3、分组合作学习生字。
(1)互相当小老师提醒字音。
“桐、掌、枫、松、装、疆”都是后鼻音。
“桦、化”同音,是三拼音节,拼读时不能丢掉中间的介音。
“梧、银”是整体认读音节,要直接发音。
“耐”的声母是n,是鼻音。
(2)拼读音节,正字音。
(3)读词语,掌握生字。
4、进行“识字比赛”,看谁记得又多又快。
5、教师指导记字形。
(1)自学生字,指名说出这些生字的共同点。
(“杨、梧、桐、枫、松、柏、桦、棉、杉、桂”都是木字旁,起到表义作用。
)(2)自学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熟字加偏旁:木+风=枫木+同=桐木+白=柏拆分法:掌=尚+手比较法:壮-装,“壮”字下面加上“衣”,就是“装”。
6、熟读儿歌(课件出示)。
7、找找最后一个字韵母有什么规律,试着背儿歌。
三、教师指导,学习写法。
1、出示课件,指导写法(左窄右宽)。
2、我会说,读读记记。
四、课后练习,拓展延伸。
课件出示句子,想想它们的意思。
树之歌教学设计篇二【教学设想】初读课文,提出要求,学生根据提示要求,自学生字新词,读准生字新词读音,读通课文,扫除语言障碍,为第二课时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树之歌部编版 二年级语文上册树之歌教案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树之歌》部编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树木的特点和生长环境。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学会通过课文中的描述,分析树木的特点和生长环境。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生态环境的观念。
(2)培养学生珍惜自然资源,保护树木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树木的特点和生长环境。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
(2)理解树木的特点和生长环境。
三、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相关树木的图片或实物。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关注树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板书课题《树之歌》,引导学生朗读课题。
2. 学习课文:(1)引导学生逐句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讲解生字词,让学生充分理解并学会运用。
3. 分析课文:(1)讨论课文中所描述的树木的特点和生长环境。
(2)引导学生关注树木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4. 朗读练习:(1)学生分组朗读课文,互相纠正发音和语调。
(2)教师选取优秀学生进行示范朗读。
5.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2)强调关注生态环境,保护树木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观察身边的树木,了解其特点和生长环境,并与同学分享。
3.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树木的小作文。
六、教学策略1. 图片展示:通过展示不同种类的树木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树木的外观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讨论法: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
3. 朗读练习:通过分组朗读、示范朗读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二年级《树之歌》教案(精选3篇)

二年级《树之歌》教案(精选3篇)二年级《树之歌》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认识“梧、桐”等15个生字,会写“杨、壮”等10个字,会写“杨树、树叶”等8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读文、看图,初步了解11种树的基本特点;积累与树木有关的语句。
教学重点:利用形声字特点学习8个带木字旁的生字,初步了解树木特点,朗读、背诵儿歌。
教学难点:认识15个生字,正确书写10个生字。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梧、桐”等15个生字,会写“杨、桐、枫、松、柏”5个字,会写“杨树、树叶、枫树、松柏”4个词语。
2.通过读文、看图,初步了解杨树、榕树等树木的特点。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利用形声字特点学习带木字旁的生字。
教学难点:正确书写“杨、桐、枫、松、柏”5个生字。
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导入在你家周围、小路旁或者公园里,你经常看到哪些树木?杨树、柳树、槐树、松树、柏树、梧桐树等。
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在屋前院后栽种树木,人们和大树的感情十分亲密。
今天我们来学习的课文就和树有关,题目是《树之歌》。
二、初读儿歌,认识树木名称1.借助拼音朗读儿歌。
2.数一数一共几句话。
(4句)指名逐句朗读。
3.每句话介绍的分别是什么树木呢?请你一边读一边圈出树木名称。
杨树、榕树、梧桐树、枫树、松、柏木棉、桦树、银杏、水杉、金桂一共11种树木,“松柏”指的是松树和柏树。
4.出示带拼音的词卡,开火车认读。
杨树、榕树、梧桐树、枫树、松树、柏树木棉、桦树、银杏、水杉、金桂去掉拼音,再次认读。
根据学情范读正音,注意“梧桐”连读第二声,“枫、松”后鼻音。
5.到书中插图去找一找这些树木,拿不准的问问旁边的小伙伴。
这11种树木是不是都能在图画中找到呢?帮助有问题的同学确认。
三、运用形声字特点学习带有木字旁的字1.把树木名称中带有木字旁的生字变红梧桐树、枫树、松树、柏树、桦树、水杉、金桂2.这些树名里藏着许多生字,借助拼音读正确。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树之歌》教案

2 树之歌教学目标:1.认读 15 个生字,会写 10 个生字,并能正确组词。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木”字旁,并能列举学习过的生字。
4.在课外积存关于不同种类树木的学问。
教学重难点:1.会生疏 15 个字,会写 10 个生字,正确组词。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木”字旁,并能列举学习过的生字。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会写生字、组词。
2.熟读课文,借助图识字。
授课时间:月日一、创设情境,导入课同学们生疏这些树吗?课件出示一些树的图?知道他们的名字吗?知道他们的生长习性吗?今日我们记住一首儿歌,来生疏几种树木,来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性。
二、借图识字1.借助拼音,将儿歌通读熟读。
2.指名读儿歌,借机帮助正音。
3.圈画出本课的生字词,小组内相互检查。
4.课件出示生字词。
梧桐掌枫松柏装桦耐守银杉化桂5.依次出图,图上配有加拼音词语.杨树榕树枫树松柏树梧桐树桦树银杏水杉桂花树(1)认真观看这几个生字,在构造上有什么一样点?(2)同学们有什么觉察呢?木字旁的字(3)还学过哪些与木字旁相关的字呢?木字旁一般与树木相关。
树、村、林、桃等。
三、指导书写1.白、公、风、同四个字都学过,提示跟木字旁合作时,留意左右两局部的高矮胖瘦和避让。
2.杨、棉、桂、杉、壮杨:第五笔是横折折钩。
棉:右半部又是上下构造,上矮下高。
桂:右半边的两个土不是一模一样,上小一点,下大一点。
杉:右半部的三撇间隔一样,方向根本全都,第三撇略长。
壮:前三笔要留意,是点、提、竖。
3.观看完之后,观看范写后学生练习。
其次课时课时目标:1.课文内容,了解相关树木的外形和特点。
2.激发学生疼惜树木、疼惜自然的奇特情感。
授课时间:月日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出示词语梧桐手掌枫树松柏绿装桦树耐寒守北疆银杏水杉化石桂花二、细品儿歌〔一〕出示儿歌第一句:“杨树高,榕树壮,梧桐树叶像手掌。
”1.请同学朗读其他同学圈出来这句话写了几种树木?杨树:很高榕树:质感比较粗大梧桐树:树叶像手掌2.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树之歌》教案设计优秀6篇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树之歌》教案设计优秀6篇树之歌教学设计篇一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生字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初步感知儿歌内容。
(重点)一.情境导入(1)听音乐(2)过渡:树在我们的身边随处可见,是我们人类的朋友,你们认识身边的哪些大树呢?你知道哪些关于它们的知识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去认识它们的结构和各自的特征吧!二.初读感知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词。
同时认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
2、学习我会认的字和词语。
3、自读提示:(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努力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4、检查自学情况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三.再读感悟1、边读边想,每小节写了什么?第一小节:描写了杨树、榕树和梧桐树的特点。
第二小节:描写了枫树和松柏的特点。
第三小节:描写了木棉和桦树生长的喜好。
第四小节:描写了银杏、水杉、金桂的特点。
2、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提示:本文是一首儿歌,让我们了解一些树木的特点。
四.课堂小结初学课文,你感受到了什么?我们从读中感受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无比喜爱之情。
五.课堂检测1、抄写生字2、给带点的字选正确的音3、选字组词树之歌教学设计篇二教材分析:《树之歌》是人教版教材,第二单元识字第二课,本单元全部是识字课,本课程的主题是“树木”。
本课描写了杨树、榕树、梧桐树、枫树、松树、柏树、木棉、桦树、银杏、水杉和桂花树等11种树木,表现了大自然树木种类的丰富。
本单元是识字单元,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的要求和课文单元不同,重点应该放在识字写字上,引导学生发现汉字规律,运用形声字形旁表意,声旁表音的特点归类识字!学情分析:本单元的内容都是大自然的场景和实物。
尤其是本课的树木,很多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所以接受起来比较容易。
对于本课的生字,和前面课文一样数量很大,但是很有特点,都是左右结构,而且大都是木子旁,根据已经学过的熟字换偏旁的识字方法,识记起来难度并不大!教学目标1、认识“梧、桐、掌、枫、松、柏、装、桦、耐、守、疆、银、杉、化、桂”等15个生字,会写“杨、壮、桐、枫、松、柏、棉、杉、化、桂”等10个字,会写“杨树、树叶、枫树、松柏、木棉、水杉、化石、金桂”等8个词语。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树之歌》教案及反思2篇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树之歌》教案及反思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树之歌》教案及反思精选2篇(一)教案:课时:第二课时教材: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内容:《树之歌》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树之歌》,让学生了解树木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通过展示图片或实物让学生回忆树木的外貌和功能。
2. 引导学生思考:树木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帮助?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树木?二、呈现(10分钟)1. 向学生朗读《树之歌》。
2. 要求学生跟读,并理解其中的意思。
可以联想、想象,展开自己的思维。
三、讲解(10分钟)1.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分析诗中运用的修辞手法。
2. 讲解诗中一些生字生词,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含义。
四、操练(15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朗读比赛。
2. 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树之歌》的内容。
3. 让学生尝试写一篇《保护树木》的小作文,表达自己对树木的态度和保护树木的决心。
五、总结(5分钟)1. 导出学生关于树木的认识和保护树木的方法。
2. 引导学生思考:你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为环境做贡献的?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通过学习《树之歌》这首诗,了解了树木的重要性,并培养了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展示、引导思考、朗读比赛等,使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都比较高。
但是,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有的学生在朗读比赛中发挥不够好,表达不流利,可能是因为缺乏练习。
另外,在学生复述和写作环节,部分学生表达能力还需要提高。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应该加强学生的口语训练和写作训练,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此外,还应该多给学生一些类似的练习和活动,让他们在实际中加深对树木的认识和保护的意识。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树之歌》教案及反思精选2篇(二)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田家四季歌》,使学生了解田间劳作的四季变化,增加对农田劳动的认识和尊重。
2. 学会朗读诗歌,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节奏感。
2 树之歌(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树之歌教学内容二年级(上)语文第二单元识字2 《树之歌》备注教学课时2课时上课教师教学目标1.会认15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习树的名称和特点,树立保护树木的意识。
3.学习观察树木的方法,练习说话、写话,为今后写作文做准备。
教学重点会认15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学习11种树的名称和特点教学难点学习观察树木的方法,练习说话、写话,为今后写作文做准备。
树立保护树木的意识。
教学方法谜语导入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教学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
准备磁铁(教师)2.预习生字,做字卡。
收集树叶(学生)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谜语导入,展示成果,新课激趣1.(在多媒体课件上展示)像伞不是伞,整天土里钻。
(谜底:树)板书课题:树之歌2.让学生自由交流自己的成果,邀请几位学生上台展示自己搜集到的树叶,提问:你们知道这都是哪些树的叶子么?二、图片引导,学习生字1.出示图片,学习图片上树的名称。
2.学习生字词,指导书写。
疆:左边是“弓”字和“土”字,表示以弓步来记步,以此丈量土地。
右边的三横两田表示田之间的疆域界限。
本义是田界,保护国家的疆土(国和国之间的边界)。
梧桐:在古诗中代表着美好的品格。
古人认为栽种梧桐,它身上披着的灿烂阳光,能把凤凰吸引过来。
枫:哪个国家的国旗上有枫叶?(加拿大)3.检测生字情况。
(1)指认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杨:右部首笔横折折折钩,左折点在田字格中心,第二撇略长。
壮:“士”不是“土”,长横写在横中线上。
柏、杉:左右宽窄相当。
(2)开火车认读生字。
(3)树名竞赛,看谁认得多。
第二课时一、初读课文,以读促悟1、播放音频,提醒学生关注停顿、重读。
2、多种形式朗读课文,以读促悟:个别范读、老师范读、小组比赛读、全班齐读课文3、发现课文规律:押韵,韵脚是后鼻音韵母ang二、析读课文,学会观察1.借助学生们搜集到的树叶,进行相同点,引导学生可以从哪些角度观察树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树之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梧、桐”等15个生字,会写“杨、壮”等10个字,会写“杨树、树叶”等8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读文、看图,初步了解11种树的基本特点;积累与树木有关的语句。
教学重点:利用形声字特点学习8个带木字旁的生字,初步了解树木特点,朗读、背诵儿歌。
教学难点:认识15个生字,正确书写10个生字。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梧、桐”等15个生字,会写“杨、桐、枫、松、柏”5个字,会写“杨树、树叶、枫树、松柏”4个词语。
2.通过读文、看图,初步了解杨树、榕树等树木的特点。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利用形声字特点学习带木字旁的生字。
教学难点:正确书写“杨、桐、枫、松、柏”5个生字。
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导入在你家周围、小路旁或者公园里,你经常看到哪些树木?杨树、柳树、槐树、松树、柏树、梧桐树等。
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在屋前院后栽种树木,人们和大树的感情十分亲密。
今天我们来学习的课文就和树有关,题目是《树之歌》。
二、初读儿歌,认识树木名称1.借助拼音朗读儿歌。
2.数一数一共几句话。
(4句)指名逐句朗读。
3.每句话介绍的分别是什么树木呢?请你一边读一边圈出树木名称。
杨树、榕树、梧桐树、枫树、松、柏木棉、桦树、银杏、水杉、金桂一共11种树木,“松柏”指的是松树和柏树。
4.出示带拼音的词卡,开火车认读。
杨树、榕树、梧桐树、枫树、松树、柏树木棉、桦树、银杏、水杉、金桂去掉拼音,再次认读。
根据学情范读正音,注意“梧桐”连读第二声,“枫、松”后鼻音。
5.到书中插图去找一找这些树木,拿不准的问问旁边的小伙伴。
这11种树木是不是都能在图画中找到呢?帮助有问题的同学确认。
三、运用形声字特点学习带有木字旁的字1.把树木名称中带有木字旁的生字变红梧桐树、枫树、松树、柏树、桦树、水杉、金桂2.这些树名里藏着许多生字,借助拼音读正确。
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课件出示:梧桐、枫、松、柏、桦、杉、桂)引导学生自主发现这些生字的共同点:它们都是左右结构,左边都有木字旁,表示这些字都与树木有关;右边的字和它的读音有关系。
像这样的字,左边木字旁表示它们都是树木,右边的字就提示了它们的读音,这些字都是形声字。
形声字的特点是形旁表意、声旁表音。
这些字右边表音的部分有的和生字读音完全相同,比如“吾—梧”,你还能从中找到这样的字吗?(“同—桐,风—枫”)“梧、桐、枫”这3个字的读音和它们右边的字完全相同,可以直接“读半边”。
其他几个字的读音和它们右边的字有什么关系呢?“松、柏、桦”这3个字的基本字和汉字的读音相似,但不完全相同,“松”的右边是“公”,声母不同;“柏”和“白”、“桦”和“华”只是声调不同。
大家需要注意生字的字音和基本字的不同。
“杉、桂”这两个字的右半边也是一个表示读音的汉字,“杉”的右边是“彡”读音shān,“桂”的右边是“圭”读音guī。
也可以用熟字换偏旁的方法记忆,如“娃、蛙”换上木字旁就是“桂”。
四、了解树木特点,给树木贴名牌1.给树木贴名牌。
出示“杨树、榕树、梧桐树、枫树、松树、柏树”的图画杨树高,榕树壮,梧桐树叶像手掌。
枫树秋天叶儿红,松柏四季披绿装。
图中分别是什么树木呢?答案藏在儿歌里。
请你先仔细读读这两句,标画出每种树木的特点,再和同桌合作为它们贴上名牌。
2.全班汇报,解读儿歌。
预设:这棵树是杨树,我在路边看见过杨树,它很高,树干上还有“大眼睛”。
教师:杨树生长速度快,高大挺拔。
树冠高扬向上,所以叫“杨树”。
预设:右边的是榕树,榕树很粗很壮,远远看去就像一片树林。
教师:大榕树从它的树枝上向下生长着许多“气根”,可以独木成林。
在南方,田间、路旁大小榕树就像一座座天然的凉亭,是过路人休息、乘凉的好场所。
预设:我找到了梧桐树,它的树叶真像一片片手掌。
教师:你从哪儿发现了梧桐树的秘密?预设:梧桐树叶像手掌。
教师:这儿有一些树叶(杨树叶、银杏叶、梧桐叶、枫树叶、柳树叶等),认一认哪片是梧桐树叶。
(学生辨认树叶,比画手掌,指指“手掌”,摸摸“掌心”,“鼓掌”欢迎。
识记“掌”字。
)人们历来把梧桐树看作吉祥的象征,传说凤凰喜欢栖息在梧桐树上,以求“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
这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希望。
预设:我找到了枫树,枫树秋天叶儿红,它的叶子一到秋天就变红了。
教师:正如唐朝诗人杜牧写的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预设:这是松树,那是柏树,松树的叶子像一根根细针,柏树的叶子是扁平的,它们四季都是绿的。
教师:所以儿歌中说“松柏四季披绿装”。
松树种类很多,你瞧,这是黄山的迎客松、华山的华山松、长白山的美人松……姿态各异。
还有,松树的果实松子非常好吃。
再看柏树,这些苍老遒劲、巍峨挺拔的古柏在很多皇家园林,古寺名刹等地方都很常见。
这是天坛公园里的莲花柏、螺旋柏、九龙柏,它们和长城、故宫一样,也是十分珍贵的“国宝”。
你们知道松柏为什么“四季披绿装”吗?松树的叶子呈针状,柏树的叶呈扁平状。
这些叶子的表面有一层蜡质,水分不易散失,所以不会落叶,保持四季常青。
四季常青的松柏合起来就是“苍松翠柏”。
3.同学们把名牌都找对了,一起读一读吧。
4.这些树木各有各的特点,我们在朗读时要强调出来。
读一读记一记吧。
试着背一背。
五、学写生字1.学写生字:杨、桐、枫、松、柏.观察结构特点:左窄右宽,左高右低。
注意关键笔画:“杨、桐、枫”这三个字的笔画中的横折折折钩、横折钩、横斜钩,“松”的右边撇低捺高。
2.抄写词语:杨树、树叶、枫树、松柏。
六、拓展还有一些树木的名称也带有木字旁,请你根据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特点,猜一猜它们是什么树,连一连。
(课件出示词语及图片)Nán xiàng huái shìyòu橡楠柿柚槐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巩固生字,会写“棉、杉、桂、壮、化”5个字,会写“木棉、水杉、化石、金桂”4个词语。
2.熟练朗读课文并背诵下来。
3.通过读文、看图,了解木棉、桦树等树木的特点,感受大自然树木种类的丰富。
教学重点:巩固所学生字,初步了解树木特点。
教学难点:背诵儿歌,正确书写“壮、化、棉、杉、桂”5个生字。
教学过程:一、朗读儿歌,复习词语梧桐、枫树、松、柏、枫叶、松子木棉、白桦、银杏、水杉、金桂二、多种方法识记生字(一)学习“装、疆”1.朗读儿歌,注意结尾的字的发音。
结尾的字在发音上有什么规律?它们都是后鼻音(“石”除外),是儿歌中的韵脚,朗读时注意读准字音,大家齐读这首儿歌。
2.运用字理学习“装”和“疆”。
“装、疆”是我们要认识的生字,谁来读一读。
“装”是形声字,上边的“壮”表示读音,下面的“衣”表示字义。
“疆”的左边是一个“弓”字和一个“土”字,表示用弓记步来丈量土地,右边的三横两田表示田地之间的疆域界限,也代表了这个字的意思。
“北疆”是我国北部的边疆。
3.组词。
疆——边疆、疆土、疆界、新疆装——服装、军装、新装、包装(二)学习“耐、守、银、化”小组学习,讨论怎么记住“耐、守、银、化”这4个字。
1.借助语境识记“耐”和“守”。
读句子“桦树耐寒守北疆”,猜测“耐”和“守”的意思。
桦树忍耐寒冷生长在祖国北部的边疆,它们像解放军战士一样守卫在祖国的最北边。
2.熟字换一换识记“银”和“化”。
“很、跟、眼”的右半边和“银”相同,金字旁和金属有关。
“花”去掉草字头就是“化”,“华”去掉十也是“化”。
“化石”是生活在遥远过去生物的遗体或遗迹变成的石头。
3.通过组词巩固。
忍耐、耐心、耐力、守卫、守护、守时银行、银河、银色、化石、变化、绿化4.把这几个生字放回儿歌中,再读一读。
三、朗读儿歌,了解树木特点1.有的树木喜欢暖和的地方,还有的树木能够忍耐严寒——“木棉喜暖在南方,桦树耐寒守北疆。
”看图片,体验“南方”和“北疆”不同的气候特点,感受“喜暖”和“耐寒”的习性特点。
资料内容如下:木棉喜欢温暖干燥和阳光充足的环境。
在云南、四川、广西、广东等地都适合木棉的生长。
它在春天开花,花儿又大又美。
人们用鲜艳似火的木棉花比喻英雄奋发向上的精神,因此木棉花被誉为“英雄花”,木棉树也就成了“英雄树”。
桦树的种类很多,在我国东北、华北、西北生长着茂密的白桦林。
桦树在寒冷环境下也可以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十分耐寒,生命力强,在大火烧毁的森林以后,首先生长出来的经常是白桦。
2.请你上下对应看这两句,咱们来对对子吧!“木棉”对什么?“木棉”对“桦树”“喜暖”对什么?“喜暖”对“耐寒”“在南方”对什么?“在南方”对“守北疆”3.句子对仗工整,读起来朗朗上口,咱们来读一读、背一背。
(加停顿线)木棉喜暖在/南方/,桦树耐寒守/北疆/。
4.同桌一起学习最后一句,先读一读,再说说银杏、水杉和金桂的特点。
银杏水杉活化石,金桂开花满院香。
对这句话有没有不太明白的地方?学生质疑,预设“活化石”。
活化石是延续了上千万年的古老生物,同时代的其他生物早已绝灭,只有它们独自保留下来,适应了现代的环境。
银杏、水杉是植物活化石。
动物活化石有国宝大熊猫、中华鲟等。
银杏的祖先最早出现在三亿年前,后来绝大部分银杏像恐龙一样灭绝了,只在我国部分地区保存下来一点点,流传至今,成为稀世之宝。
银杏树生长较慢,寿命极长,从栽种到结银杏果要二十多年,四十年后才能大量结果,因此人们称它为“公孙树”,“公种而孙得食”。
银杏的果实叫白果,银杏树又叫白果树。
水杉也是珍贵的“活化石”,俗称“世界爷”,树干又高又直,叶子细小,是世界现存的稀有植物,是我国一级保护植物。
银杏和水杉是活化石,都是非常古老的树种。
桂树在秋季开花,金桂花朵金黄,花香馥郁。
“八月桂花遍地开,桂花开放幸福来”,人们把桂花看作吉祥之兆。
5.树木和名称对对碰。
出示图画:桦树银杏水杉木棉金桂你能看出它们分别是什么树吗?学生联系儿歌、生活经验说一说。
预设:桦树皮是白的,银杏的叶子像小扇子,水杉的叶子细小,木棉开红花,开着金黄色花的就是桂树,秋天桂树开花可香啦!四、朗读背诵儿歌1.开展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儿歌的韵律美。
同桌合作读,小组比赛读,拍手打节奏读,做到正确而熟练。
2.借助填空,结合图片,练习背诵。
3.朗读课文,完整背诵。
五、模仿与运用儿歌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写出了各种树木的特征,帮助我们了解树木的特点,咱们也来试着编一句儿歌介绍一种树木吧,可以说说树枝、树叶的形状,可以说说花开的样子、香味,也可以说说树木的习性。
(课件出示柳树、槐树、柿子树等图片,学生也可以说自己想说的桃树、石榴等。
)预设:柳树枝条细又长。
预设:槐树开花一串串。
预设:柿子树上挂灯笼。
预设:桃树花开红艳艳。
……六、学写生字、词语1.学写生字:壮、化、棉、杉、桂。
观察结构特点:左窄右宽,左右等高。
注意笔画顺序:“壮”的左边是点、提、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