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发展史
中国的外汇管理制度
第三节中国的外汇管理制度一、我国外汇管理体制的历史沿革我国是实行外汇管理较严格的国家。
但是,我国真正外汇管理的发展是从新中国成立后开始的,它的发展经历了由分散到集中,由不完全到正在逐步完善这样一个过程。
这个过程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到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完成阶段(1949—1956)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外汇资金严重短缺,华北、华南、华东、华中四大行政区分别颁布了外汇管理暂行办法。
1950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综合上述办法,颁布了《外汇分配、使用暂行办法》,对外汇开始实行统一管理。
当时外汇管理的主要任务是:肃清帝国主义金融残余势力,稳定国内金融物价,积极开展对外贸易,便利侨汇,利用、限制、改造私营进出口商业区和金融业,建立独立自主的外汇管理制度。
根据《外汇分配、使用暂行办法》,当时我国外汇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1.禁止外汇在国内流通使用,取缔国内外汇黑市交易。
外汇持有者可按国家规定牌价卖给政府,也可在银行开立外币存款帐户。
2.凡出口商品、劳务收入的外汇、侨汇必须出售给或存入国家银行;进口所需外汇和其他非贸易用途所需外汇,可按规定向有关机关申请。
3.建立独立自主、统一的汇价制度。
中国人民银行按照有利于出口、鼓励侨汇、积累外汇资金的原则,制定人民币汇价,并根据物价变动情况进行调整。
4.规定外币、金银和人民币进出国境管理办法。
对携入外币、金银不加限制,但须向海关申报。
临时来华人员和外交人员可凭申报单携带一定量的外币、金银出境,人民币禁止携出入国境。
(二)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阶段(1956—1978)随着对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时期,情况有了较大变化:国内市场外汇已经停止流通;除上海4家侨外资银行(即汇丰银行、麦加利银行、华侨银行和东亚银行)外,其它外商银行在我国的业务已先后关闭;对外贸易由国家外贸公司统一经营;全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
我国外汇市场历史演变历程
我国外汇市场的历史演变历程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早期发展阶段、开放与改革阶段以及现代发展阶段。
早期发展阶段(1949-1978):在这一阶段,新中国建立后的几十年里,外汇市场受到了严格的国家管制。
国家实行了外汇管制制度,限制了人民对外汇的拥有和使用权限。
此时的外汇市场基本没有形成交易体系,外汇的兑换只能通过国家授权的金融机构进行。
这种管制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国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业务的发展。
开放与改革阶段(1979-1993):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使得中国外汇市场发生了巨大变化。
1978年,中国开始进行外汇制度改革,允许一定范围内的个人和企业持有外汇。
1980年,中国设立了第一个外汇交易所,使得外汇交易活动开始规范化和市场化。
随着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贸易往来日益频繁,外汇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外汇留成制度的实施,即创汇企业在出口创汇后被强制结汇,除外资企业和部分国内企业外,企业和居民的经常账户所得的外汇收入必须售给指定银行,企业按一定的比例留存外汇,其余外汇归属国家。
这一制度是计划经济的手段,是在为扩大我国出口创汇、支持国家集中使用现汇资金、缓解外汇资金短缺困难的历史背景下的产物。
现代发展阶段(1994年至今):随着外汇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国政府对外汇市场的管理也逐步走向规范化、法制化。
1994年,中国进行了外汇体制改革,实行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同年,推出了外汇交易中心系统,实现了全国统一的外汇市场电子化交易。
此后,中国外汇市场在交易机制、监管体系、法律法规等方面逐步完善,逐渐发展成为全球最主要的外汇市场之一。
以上是简要介绍,如需更多信息可以查阅关于中国外汇市场发展的相关资料、文献。
中国外汇市场的新变化与前景
中国外汇市场的新变化与前景一、前言外汇市场是指在海内外金融机构和个人之间进行外汇交易活动的场所和过程。
随着国际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外汇市场的功能越来越受到重视。
中国的外汇市场也在不断变化中,本文将围绕这一话题进行深入探讨。
二、中国外汇市场的历史回顾中国外汇市场起步较晚,在改革开放初期外汇市场只允许进出口贸易使用外汇,后来逐渐发展为开放资本项目和完善外汇市场。
2005年,中国正式推出了外汇市场的银行间市场,形成了人民币对美元、欧元、日元等重要货币的实时报价机制。
2015年11月30日,人民币加入IMF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加入全球货币核算体系。
三、中国外汇市场的现状中国外汇市场的市场规模已经远远超过了其他新兴市场经济体,成为全球最大的外汇市场之一。
它由国内外金融机构、基金、企业等参与,市场主要以实盘交易为主,衍生品市场仍有发展空间。
与此同时,中国金融行业对于外汇市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外汇市场拥有适度的杠杆,风险控制力度加强,交易透明度逐步提高。
四、中国外汇市场的新变化随着中国经济体系的不断深入改革和金融领域的开放,中国外汇市场也迎来了新的变化。
一方面,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使得中国与其他国家交易的金额逐步增多,并且逐渐实现了外汇市场的自我支撑,可以适应在短时期内大波的涌动;另一方面,外汇市场的业务逐渐拓宽,由原来长期持有资产买卖,到现在用股票、期货、期权等多种方式进行交易,金融产品的服务模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客户的需求愈发迫切。
五、中国外汇市场的前景从当前外汇市场的状况来看,中国外汇市场前景广阔。
首先,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外汇市场将不断拓宽和深化,市场规模将不断扩大,交易产品也将越来越多元化。
其次,以互联网金融为代表的新型金融技术会加速在外汇市场种的应用,技术的进步将促进外汇市场的商业模式创新。
最后,可以预见的是,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增长和金融商品不断呈现新特色,对外汇交易的需求也将越来越大,外汇交易市场的角色也将更加明显。
外汇发展历史
美第奇家族与达芬奇
17和18世纪,阿姆斯特丹的外汇市场保持活跃。英国和荷兰的代理人和 01 商人有着非常频繁的外汇兑换往来。 现代外汇的起源 1850年代的美国,一家名为Alexander Brown & Sons的公司开始交易外 汇,它被视为领先的市场参与者。 美国历史上的外汇交易先锋,还包括1880年代获得允许而进行外汇交易 的J.M. Do Espirito Santo de Silva。 1880年,以黄金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形成,也因此,我们很多人认为这 一年是现代外汇的起始年; 从1899年至1913年,外汇储备增长了10.8%,而黄金储备只增长6.3%, 这象征着新兴外汇市场逐渐受到重视; 1902年,就在这一年,伦敦共出现了2家外汇经纪商; 1913年,全球外汇交易几乎一半都是以英镑进行的,这对英国资本市场 的形成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英国的外汇银行数量从1860年的3家上涨到 1913年的71家。 尽管当时的英镑几乎统治了外汇交易,但是英国本身在20世纪初的几年里 却是缺席状态。
为那些新独立的国家和面临收支暂时性逆差的国家提供财政支持。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布雷顿森林协议签署。根据协议,各国货币对美
元的汇率只能在法定汇率上下波动1%以内。
之后,尼克松总统废除了布雷顿森林协议,固定兑换汇率失效。 此后开始迎来浮动汇率系统。
• 布雷顿森林会议
1972年至1973年3月,由于布雷顿森林协议 以及欧洲联合浮动协议的影响,外汇市场被 关闭。 1973年是现代外汇市场真正的历史转折点。 在这一年,国家之间的汇率约束、银行交易 及受限制的外汇交易时代结束,市场开始进 入全面的浮动汇率时代。现代外汇 1980年代中期,在网络出现之前,一种电子 外汇交易形式就开始流行,即由路透开发的 “Reuters Dealing”。 从现如今的标准来看,这个系统非常落后, 但是在当时,它非常先进,它更像是实时可 关闭网络沟通系统。 如果网络没有被发明出来,那么这套系统可 能至今还在使用当中。
台湾货币汇率的历史演变及前景
口 商 或 结售 给台湾银 行
这 样就 形 成 了
官价 和 结 汇 证价 两 种 汇 率 ②高估 本币 消除 通 货膨 胀 仅半 年 倍
, ,
。
1 9 4 9年 台
湾 通 货 膨 胀严 重
, ,
上 半年 通 胀率高 达 3 0 %
。
,
6
月1 5 日 台湾 的
,
币制 改 革 使 新 台 币对美 元 保 持 较高 的 定值 币 制 改革时 台 湾 当 局 规 定
2 日 台湾实 行 外 汇 改 革 月1
, ,
以 上 的货 币 兑 换 率
从而 形 成 了 多 重 汇 率制 鼓励出口
,
为 了 简化汇 率 、
,
减 少 贸 易逆 差
.
,
1 9 5 8年 4
,
新
台 币再次 大幅 贬值 并将多重 汇 率 制 改 为 双重 汇 率制 及 政府机 关 公 物 的进 新台币
,
贸 易逆 差 严 重 的 局 面
1
,
为 了 扭转 这 种 局 势
.
1 9 5 1年 4
月 台湾实 行 金 融新 措施 新 台币 大 幅 贬值 官价 汇 率为
6元 新 台 币
1 0 月 又 设 立 了进 出 口
,
美元 兑 1 0
3 元 新 台币 ,
结汇 证 汇
补贴专户
。
对 不 同 的进 出 口 商 品 实 行 了 多达十种
。 。
同年
6
月
1
日 美元 对新 台币的 汇率为 1 美 元
1
0 元 4
浙 台币
:
,
1963年 9
月3 0 日 台湾 当 局正 式宣 布取 消结 汇 证 汇 率 定为买 入 价
国际货币发展历史及人民币国际化历程
8
国际货币发展历史
——多元化国际货币时期
60年代后,美国接连的经济危机导致了美元危机。 1961年至1971年尾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的阶段。 美国黄金储备大量流失 西方国家经济逐渐恢复并迅速发展 美元与黄金脱钩 提出美元为主的国际货币体系存在特里芬难题 (Triffin Dilemma),关于清偿力和信心之间的这种 两难境地,美元过少会导致清偿力不足,美元过多则 会出现信心危机。实际上,由任何一种主权货币来充 当惟一的国际货币,特里芬难题都是存在的。
12
人民币走向国际化的历程
——1994年以前至今
1994年以前
彼此分割的外汇调剂市场
外汇管理向市场化推进
1994年-2005年
全国统一的结售汇市场发展
实现人民币经常项目下可兑换
2005年至今
外汇市场改革新阶段 不断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13
人民币走向国际化的历程
——1994年以前
彼此分割的外汇调剂市场 外汇管理向市场化逐步推进
•
•
•
在英镑、美元、法国法郎三个货币区内以三种货币计 价,经协商确定三种货币之间的汇率,形成了英镑、 美元、法国法郎并存为主要国际货币的格局。
7
国际货币发展历史
——美元为主的时期
• •
•
•
•
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使英国经济衰退 1931年7月,德奥两国的金融危机涉及英国,各国纷纷向 英国兑换黄金,掀起黄金抢购的浪潮。由于黄金的大量外 流,英国也被迫于1931年9月停滞实行金本位制。 黄金在国际货币领域仍有一定地位,而美国是当时国际黄 金储备最多的国家 1944年7月,美,英,中,法等44个国家在美国制定布雷 顿森林协定(Bretton Woods system)中的内容有:各成 员过均须规定和维持以美元为基础的货币平价。 布雷顿森林体系基本上以黄金为基础,以美元为等同于黄 金的“关键货币”,将美元作为主要国际储备使国际货币 体系完全依存于美元的稳定。
日本外汇储备发展的历史
日本外汇储备发展的历史外汇储备的增加或减少与一国的经济发展情况和国家的外汇政策有密切的关系,而且,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和不同的外汇政策下,一国的外汇储备也会有不同的增长状况。
据此,可分三个阶段来分析日本外汇储备的变化情况。
1.小规模快速增加阶段(1985年以前)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外汇短缺被称为日本经济的天花板0,经常成为阻碍和制约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不利因素。
直到70年代以后,伴随着重化工业的崛起,日本对外贸易迅速发展,贸易收支顺差逐渐扩大,日本外汇短缺的局面刁-逐渐得到了改善。
从表3一2中可以看出,1970一1980年末日本外汇储备由31亿美元迅速增加到2巧亿美元,增加了5.94倍。
但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日本外汇储备增长缓慢,1980一1985年末只增加了349亿美元,只比1980年末增加1.62%。
总体来说,1985年以前,和美国、西欧相比,日本的外汇储备规模还非常小。
2.大规模快速增加阶段(1985一2004年)这一阶段,日本外汇储备像打了强心剂一样地迅猛增长。
从表3一2中可以看出,1985一2004年末,日本外汇储备由219亿美元增长到8242亿美元,增加了35.63倍之多。
从这一时期的具体情况看,1985年以后,以世界第一的贸易顺差为基础,日本外汇储备再次出现了规模迅速扩大的局面。
1990年末,日本外汇储备达695亿美元,相当于1985年末的3.17倍,一举成为世界第二外汇储备大国。
1993年末,日本外汇储备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
90年代末尤其是21世纪初,日本外汇储备在达到世界第一的规模以后继续呈现迅速扩大的局面,2000年末达到3472亿美元,比1995年增加1748亿美元,几乎翻了一番;2004年末又达到8242亿美元,又比2000年增长了137.38%。
3.缓慢增长阶段(2005年以后)这一阶段,日本的外汇储备虽然仍在增加,但是增长的步伐明显放慢。
如前所述,2005年末只比2004年增加46亿美元,即使到了2010年末也只达到1035亿美元,只比2004年末增加25.67%,远远低于上一阶段超过100%的增长速度。
中国外汇管理的历史沿革
在实行外汇留成制度的基础上,产生了调剂外汇的需要。为此,1980年10月起中国银行开办外汇调剂业务,允许持有留成外汇的单位把多余的外汇额度转让给缺汇的单位。以后调剂外汇的对象和范围逐步扩大,开始时只限于国营企业和集体企业的留成外汇,以后扩大到外商投资企业的外汇,国外捐赠的外汇和国内居民的外汇。调剂外汇的汇率,原由国家规定在官方汇率的基础上加一定的幅度,1988年3月放开汇率,由买卖双方根据外汇供求状况议定,中国人民银行适度进行市场干预,并通过制定“外汇调剂用汇指导序列”对调剂外汇的用途(或外汇市场准入)加以引导,市场调节的作用日益增强。
3、建立统一的、规范化的、有效率的外汇市场。从1994年1月1日起,中资企业退出外汇调剂中心,外汇指定银行成为外汇交易的主体。1994年4月1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在上海成立,连通全国所有分中心,4月4日起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系统正式运营,采用会员制、实行撮合成交集中清算制度,并体现价格优先,时间优先原则。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对外汇市场进行必要的干预,以调节市场供求,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
经过上述改革后,中国取消了所有经常性国际支付和转移的限制,达到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第八条款的要求。1996年12月1日,中国正式宣布接受第八条款,实现人民币经常项目完全可兑换。至此,中国实行了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对资本项目外汇进行严格管理、初步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外汇管理体制,并不断得到完善和巩固。如1997年再次大幅提高居民个人因私用汇供汇标准,允许部分中资企业保留一定限额经常项目外汇收入,开展远期银行结售汇试点,等等。1998年以来,在亚洲金融危机影响蔓延深化的背景下,针对逃、套、骗汇和外汇非法交易活动比较突出的情况,在坚持改革开放和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的前提下,完善外汇管理法规,加大外汇执法力度,保证守法经营,打击非法资金流动,维护了人民币汇率稳定和正常的外汇收支秩序,为创造公平、清洁、健康的经营环境,保护企业、个人和外国投资者的长远利益做出积极努力。
中国外汇市场的历史演进
中国外汇市场的历史演进中国外汇市场的历史演进可以追溯到20世纪中叶,当时中国开始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外汇交易完全由政府垄断。
1954年,中国成立了外汇管理局,负责监管和调控外汇市场。
此后的几十年,中国积极推行进口替代政策,限制外汇交易和资本流动,外汇市场非常封闭,且处于小规模、低效率、低技术含量的状态。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中国外汇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979年,中国开始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允许外国资本进入中国市场,这对于外汇市场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1980年,中国首次引入了外国银行在国内设立外币账户,这开始了真正的外汇市场运作。
1994年,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中国成立了外汇交易中心,启动了现代化外汇市场的建设。
1996年,中国宣布开始进行现代化外汇管理系统的建设。
同年,中国加入了国际清算银行,并逐步推出外汇开放政策,开始放宽外汇管制,逐步开放外汇市场。
中国外汇管理部门开始面向市场,逐步放弃对外汇市场的直接干预,逐步转变为间接干预和监管的角色。
2002年,中国宣布开始实行浮动汇率制度,允许人民币兑美元参照一篮子货币进行浮动汇率。
此后,外汇市场逐步成熟,交易规模逐年扩大。
2004年,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各类跨国公司逐渐涌入中国市场,外汇交易逐步发展成为市场化、多元化的现代金融市场。
截至2021年,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外汇交易市场之一,国际支付结算业务交易量居全球第二,成为全球外汇市场最为关注的焦点之一。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外汇市场将继续在中国经济现代化和开放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未来,中国外汇市场将继续推进市场化改革,提高产品创新和服务水平,进一步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监管,促进金融业的国际化。
同时,中国将加强国际合作,推进跨境金融服务,扩大全球影响力,引领新一轮全球经济增长。
外汇的发展历史
1997年 1997年7月2日,泰国政府和金融当局在手忙脚 乱之中宣布放弃 乱之中宣布放弃长达13年之久的泰铢 与美元挂 放弃长达13年之久的泰铢 实行浮动汇率制。泰铢顿时一泻 钩的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 钩的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泰铢顿时一泻 千里,处于无人救助、无人敢救的悲 千里,处于无人救助、无人敢救的悲 惨境地, 并创出历史最低点的黑色纪录,货币风暴终于 在一夜之间爆发了。随即而来的是, 菲律宾、 马来西亚、印尼、新加坡等国金融市场也开始 剧烈动荡,菲律宾比索、马来西亚林 吉特、印 尼盾、新加坡元、甚至连经济闭塞的缅甸货币 也纷纷走软下滑。人们不禁担心,东 南亚诸国 会不会重演一场由索罗斯担任导演而一手策划 的类似于墨西哥式的金融大危机?
浮动汇率体系又可分为两类:
自由浮动汇率和管理浮动汇率,其 自由浮动汇率和管理浮动汇率,其 区别在于是否有政府干预交杂其中。 在现在,大部分的国家都实行管理 浮动体系。 外汇市场已经建立了起来,并且还 在不断完善之中。
1992年的英国英镑危机,1994年的墨西 1992年的英国英镑危机,1994年的墨西 哥金融危机,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 哥金融危机,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 以及1998年的俄罗斯金融危机和巴西金 以及1998年的俄罗斯金融危机和巴西金 融危机。 对冲基金的第一场震惊世界的战役,是 1992年索罗斯发动的狙击英磅之战。那 1992年索罗斯发动的狙击英磅之战。那 一年,英国被迫退出欧洲汇率稳定机制, 索罗斯则成了“打败英格兰银行的人”, 战果是骇人的10亿美元。 战果是骇人的10亿美元。
1821后 1821后
英国势力、经济、贸易的扩张乃至影响 全球。 英国推出“金本位”制度 制度代表:英镑同黄金挂钩 向纸币制的过渡 承诺1英镑=113.00格零(含金量) 承诺1英镑=113.00格零(含金量) 从而货币等同黄金初始地在世界流通
世界货币的发展史
世界货币的发展史物物交换人类使用货币的历史产生于物物交换的时代。
在原始社会,人们使用以物易物的方式,交换自己所需要的物资,比如一头羊换一把石斧。
但是有时候受到用于交换的物资种类的限制,不得不寻找一种能够为交换双方都能够接受的物品。
这种物品就是最原始的货币。
牲畜、盐、稀有的贝壳、珍稀鸟类羽毛、宝石、沙金、石头等不容易大量获取的物品都曾经作为货币使用过。
金属货币早期的金属货币是块状的,使用时需要先用试金石测试其成色,同时还要秤量重量。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逐渐建立了更加复杂而先进的货币制度。
古代希腊、罗马和波斯的人们铸造重量、成色统一的硬币。
这样,在使用货币的时候,既不需要秤量重量,也不需要测试成色,无疑方便得多。
这些硬币上面带有国王或皇帝的头像、复杂的纹章和印玺图案,以免伪造。
纸币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金属货币同样显示出使用上的不便。
在大额交易中需要使用大量的金属硬币,其重量和体积都令人感到烦恼。
金属货币使用中还会出现磨损的问题,据不完全的统计,自从人类使用黄金作为货币以来,已经有超过两万吨的黄金在铸币厂里、或者在人们的手中、钱袋中和衣物口袋中磨损掉。
于是作为金属货币的象征符号的纸币出现了。
货币名词之金银西方国家的主币为金币和银币,辅币以铜、铜合金制造。
随着欧洲社会经济的发展,商品交易量逐渐增大,到15世纪时,经济发达的佛兰德斯和意大利北部各邦国出现了通货紧缩的恐慌。
从16世纪开始,大量来自美洲的黄金和白银通过西班牙流入欧洲,挽救了欧洲的货币制度,并为其后欧洲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创造了起步的条件。
货币名词之金本位最初的纸币是以黄金为基础的,与黄金可以自由兑换,两者可以同时流通,纸币的发行量也比较少。
到19世纪末,资本主义经济出现了速度空前的膨胀与发展,于是纸币逐渐成为主要的流通货币,但是它们仍然有黄金作为发行的保障。
这种货币制度称为“金本位”货币名词之汇率1971年8月,美元停止与黄金的自由兑换,布雷顿森林体系宣告崩溃。
美元的发展历史
美元的发展历史一、美元的起源1. 早期北美殖民地货币混乱- 在北美殖民地时期,各个殖民地都有自己的货币体系。
这些货币的价值不稳定,而且种类繁多。
例如,马萨诸塞州、宾夕法尼亚州等都发行过自己的纸币。
由于缺乏统一的管理和标准,这些货币在跨殖民地贸易中面临诸多问题,如汇率波动大、伪造现象严重等。
2. 西班牙银元的影响- 当时,西班牙银元在北美殖民地广泛流通。
西班牙银元有着固定的含银量,其质量和价值相对稳定,在国际贸易和殖民地内部贸易中被广泛接受。
它成为了一种事实上的通用货币,很多商业交易都是以西班牙银元来计价的。
这种情况为后来美元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因为它让北美殖民地人民习惯了一种相对稳定、统一标准的货币模式。
3. 美元的诞生- 1785年,美国国会通过决议,宣布“美利坚合众国的货币单位为美元”。
美元的名称来源于一种名为“thaler”(塔勒)的银币,这种银币在欧洲广泛使用。
美国最初的美元定义为含一定量的白银,例如,1美元等于371.25格令(grain)纯银。
这一规定确立了美元在新生美国的货币地位。
二、美元的发展历程1. 金本位时期(19世纪 - 20世纪初)- 与黄金挂钩- 1834年,美国规定1美元的含金量为23.22格令纯金。
这一举措使得美元与黄金建立了固定的兑换关系,即金本位制。
在金本位制下,货币的价值与黄金储备直接相关。
美国政府承诺,人们可以按照规定的比率用美元兑换黄金。
这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美元的价值,因为黄金本身具有稀缺性和稳定性。
- 国际地位的提升-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美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尤其是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美国的制造业、农业等领域在世界上的地位不断提高。
美元在国际贸易中的使用也逐渐增加。
美国的贸易顺差使得大量的黄金流入美国,进一步巩固了美元的金本位基础,美元开始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崭露头角,成为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中重要的计价和结算货币之一。
2. 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1944 - 1971年)-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1944年7月,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召开了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
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与演变
国际货币体系及其发展与演变1. 国际货币体系概念国际货币体系,是指国际间结算所采用的货币制度,即国与国之间进行支付的系统规定、做法与制度,是随着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国际贸易的发展逐步形成的。
2. 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与演变国际货币体系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三个重要的历史时期:第一个时期为1870年到1914年的金本位时期;第二个时期为1945年1973年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时期;第三个时期是1976年牙买加协议以来的国际货币多元化和浮动汇率时期。
2.1 以英镑为主导的国际金本位制货币体系在近代以来英国是西方国家中率先崛起的资本主义大国,最先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和第一次科技革命。
以蒸汽机的发明及其广泛使用为标志的第一次科技革命,是历史无代价地馈赠给资产阶级的一份“厚礼”。
在1760年之后的不到一百年的历史中,英国实现了以机器大工业为主体的工厂制度取代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工厂手工业的革命,并且随着殖民扩张政策的推行,英国很快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
19世纪三四十年代,基本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英国成为了世界经济的中心,处于世界工业、贸易、金融、和海运的中心的地位。
在此背景下,建立起了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金本位制货币体系。
世界上首次出现的国际货币制度是金本位制度,大约形成于19世纪80年代末,结束于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
金本位是以一定重量和成色的黄金作为本位币,并使流通中各种货币与黄金间建立起固定兑换关系的货币制度。
在金本位制度下,黄金具有货币的所有职能,如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储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1816年英国率先颁布了《金本位制》,大约半个世纪以后,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才相继在国内实行了金本位制,国际金本位制度大致形成。
国际金本位包括金币本位、金块本位和金汇兑本位等三种具体类型。
(一)金币本位制:金币本位制是金本位制的最初形态。
其理想的情况,是纯粹金本位制度。
具有以下三个特点:①黄金充当国际货币制度的基础。
外汇保证金发展史
外汇保证金发展史黄金汇兑制及布雷顿森林协定1967 年,一家芝加哥银行拒绝向一位名为 Milton Friedman 的大学教授提供英镑贷款,因为他意图利用这笔基金卖空英磅。
Friedman 先生察觉到当时英磅对美元的比价过高,想先卖出英磅,然后等英磅下跌后再买回英磅来偿还银行,从而能够迅速大捞一笔。
这家银行拒绝提供贷款的依据是 20 年前确立的《布雷顿森林协定》。
此协定固定了各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并将美元与黄金的比价设为 35 美元对每盎司黄金。
布雷顿森林协定签订于 1944 年,力图通过阻止货币在国家间逃逸,限制国际货币投机行为,从而实现国际货币的稳定。
在此协定之前,黄金汇兑本位制--盛行于 1876 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主导着国际经济体系。
在黄金汇兑制中,货币在黄金价格的支持下达到新的稳定阶段。
黄金汇兑制废除了旧时代国王和统治者任意贬低币值,引发通货膨胀的行为。
但是,黄金汇兑本位制并不十全十美。
随着一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它会从国外大量进口商品,直至耗尽支持本国币值所需的黄金储备。
其结果是,货币供给量紧缩,利率抬高,经济活动放缓至经济衰退的限度。
最终,商品物价跌至谷底,逐渐吸引其它国家纷至沓来,大量抢购该国商品。
这将向该国重新注入黄金,直至增加该国货币供给量,压低利率,并且重新创造财富。
此类“繁荣-衰退”模式贯穿于整个黄金本位制时代,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打断了贸易流通和黄金的自由流动。
在几场风雨浩劫的战争之后,布雷顿森林协定出台了。
签约国同意尝试维持本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以及必要时对黄金的相应比率,只允许有较小幅度的波动。
各国禁止为获取贸易利益而贬低本国币值,只允许在小于 10% 的幅度内贬值货币。
进入 50 年代,持续增长的国际贸易量导致因战后重建而产生的资金大规模转移,这使得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的外汇汇率失去稳定。
此协定最终于 1971 年被废止,美元将不再能被兑换成黄金。
到 1973 年,各主要工业国的货币汇率浮动更加自由了,主要由外汇市场上的货币供给量和需求量调控。
外汇市场的起源和发展
外汇交易是一种兑换法定货币的行为,被认为已有数百年历史——可以追溯到巴比伦时期。
今天,外汇市场是世界上最大、最具流动性和可及性的市场之一,并受到布雷顿森林和金本位制等几项重要全球事件的影响。
外汇交易者了解外汇交易的历史以及影响市场的关键历史事件非常重要。
这是因为类似的事件可能会以不同但相似的形式再次发生——影响交易格局。
历史往往会重演。
外汇交易的历史:一切从哪里开始易货系统是最古老的交换方式,始于公元前 6000 年,由美索不达米亚部落引入。
在易货系统下,货物被交换成其他货物。
该系统随后发展,盐和香料等商品成为流行的交换媒介。
船只将以有史以来第一种外汇形式航行以换取这些商品。
最终,早在公元前 6 世纪,就产生了第一批金币,它们作为一种货币发挥了作用,因为它们具有便携性、耐用性、可分割性、统一性、有限供应和可接受性等关键特征。
金币作为一种交换媒介被广泛接受,但由于它们很重而不实用。
1800年代各国采用金本位制。
金本位制保证政府可以赎回任何数量的纸币以换取其黄金价值。
这种做法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一直有效,当时欧洲国家不得不暂停金本位制以印制更多的钱来支付战争费用。
在此时和 1900 年代初期,外汇市场受到金本位制的支持。
各国之间进行贸易是因为它们可以将收到的货币兑换成黄金。
然而,金本位制在世界大战期间无法维持。
只要人类一直在交易,就有外汇市场。
古代文明通过金属硬币交易商品和货币,金属硬币的价值基于重量。
1913 年,伦敦有 71 家外汇交易公司,比 10 年前的 3 家有所增加;然而,由于各国不得不印更多的钱来支付开支,金本位制在世界大战期间无法维持。
二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
它呼吁大多数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由黄金储备支持。
1971 年,尼克松总统宣布由于通货膨胀率上升和可能出现的黄金挤兑,冻结美元与黄金的可兑换性。
1973年,金本位被彻底废除,美元不再有黄金储备支持,外汇转为自由浮动制。
货币可以自由地与他们选择的任何货币挂钩或保持不挂钩,并允许货币的供需决定其价值。
人民币外汇储备的历史与现状
人民币外汇储备的历史与现状人民币外汇储备是指中国央行持有的外币资产,通常以美元为主,作为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应对外部风险和国际支付的储备。
本文将简要介绍人民币外汇储备的历史和现状。
1.人民币外汇储备的历史人民币外汇储备的起源可追溯到中国开展对外贸易的早期。
1950年代,中国的对外贸易规模非常小,人民币外汇储备极其有限。
到了1970年代,随着中国对外经济开放的加速,外资逐渐进入中国,并加快了中国外汇储备的积累。
1990年,中国人民银行开始持续增加外汇储备,这标志着人民币外汇储备达到了新的高度。
2000年以后,中国外汇储备进一步加速增长,既得益于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同时也部分反映了好于预期的国际收支状况和汇率变动预期等因素。
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的外汇储备规模迅速增长,从2007年底的约1.5万亿美元,到2014年中期达到4万亿美元之巨。
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和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影响逐渐减小,2021年中国外汇储备规模稳定在3.2万亿美元左右。
2.人民币外汇储备的现状目前中国人民银行持有的外汇储备主要以美元、欧元、日元、英镑和其他主要货币为主,其中美元占比最高。
根据最新的数据,截至2021年6月底,中国外汇储备总规模为3.2万亿美元左右。
与此同时,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性让人民币占国际支付结算的比重也在逐步提高。
例如,在2014年,人民币仅占全球支付货币的2.17%,而到了2019年,这一比重已经提高到了4.77%。
人民币外汇储备的增长与中国经济发展紧密相关,在未来,中国的外汇储备仍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宏观经济因素影响。
近年来,中国政府大力推进人民币国际化,鼓励企业走出去,并且加强与全球经济体的沟通,这些努力都将有助于稳定人民币汇率并增加外汇储备。
3.人民币外汇储备的积极作用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外汇储备国之一,中国的外汇储备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外汇储备的增加将有助于提高中国应对外部风险的能力,在金融危机爆发和国际金融市场剧烈波动的时候,外汇储备起到了压舱石的作用。
世界各国的货币发展与历史
世界各国的货币发展与历史货币是人类社会交换价值的一种形式,是人们生产、交换、储蓄、投资的重要工具。
各国的货币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进程和曲折的变迁,展现出了不同的面貌和特点。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世界各国货币的发展历史,了解其演变过程和现状。
欧洲货币的发展欧洲是货币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区域,其货币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罗马等古代文明。
从中世纪到近代,欧洲国家货币的发展经历了深刻的变革和演化。
中世纪欧洲时期,货币主要是以金、银等贵金属为主要物质基础的。
日耳曼人开创了用金、银兑换物的形式,逐渐发展成以金银币作为承诺兑换的货币体系。
后来,在伯根堡会议上,欧洲各国将自己的货币同以比利时法郎为代表的其他货币进行了固定汇率的对比,这就是“比利时通货”制度的起源。
17世纪晚期,荷兰创造了第一种纸币——荷兰盾,为全球货币发展史上开创了新纪元。
此后,各国纷纷效仿,纸币成为货币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18世纪后期,英国银行家约翰·洛克创立了中央银行理论,先后创立英格兰银行、苏格兰银行,成为贷款和汇票的主要机构,为世界金融体系的发展和货币运作提供了很好的示范。
现代货币发展20世纪初,世界进入了工业化时代,各国货币的发展开始加速。
在此期间,德国创新性地发行了名为“马克”的货币,成为了20世纪末前世界络绎不绝的经济危机中使欧洲退而求其次的货币标准,被誉为世界货币市场的“引擎”。
1944年,美国与盟国国家签署了《布雷顿森林协议》,确定了以美元为基础的国际货币体系,海外国家的外汇储备以美元为主导货币。
不过,70年代的金本位崩溃,美元贬值,欧元、日元、英镑等货币崛起,金本位制度结束。
21世纪初,数字货币逐渐兴起。
比特币是一个以点对点的方式进行交易、不受中心化管理,基于密码学原理,在技术上实现了可预测、可靠、不可篡改等特点,诞生于2009年。
其发展为区块链技术的迅速普及,为世界货币和支付产生了前所未有的革命性变革。
新西兰元的发展史
新西兰元的发展史本文来自:义隆金融新西兰元历史:引入新西兰元引入前新西兰使用新西兰镑,从1933年开始新西兰镑和英镑就已经分家了。
从1930年代开始在新西兰就有使用十进制来取代不方便和复杂的老英镑制度的建议。
但是一直到1950年代才有具体的行动。
1957年政府设立了一个委员会来研究十进制货币。
1963年政府决定把新西兰的货币十进制化。
1964年新西兰议会通过十进制货币法,决定于1967年7月10日转换货币。
当时就有人建议把新货币叫鹬鸵,来避免与美元混淆。
到最后还是决定选择“元”这个名称。
政府发动了巨大的宣传,在这个过程中新西兰元先生成为这次货币改革的代表。
1967年7月10日新西兰元被引入,取代过去的新西兰镑。
兑换值为一镑换两元。
当时印刷了约2700万张新纸币,铸造了约1.65亿枚新银币。
兑换率新西兰元刚引入的时候与美元的兑换率被定为US$1.39 = NZ$1。
同年11月21日由于英镑贬值这个兑换率改为US$1.12 = NZ$1,不过新西兰元的贬值比英镑还厉害。
1971年美元对金贬值,使得一新西兰元对美元的兑换率升到1.216,其波动率为4.5%。
从1973年7月9日到1985年3月4日新西兰元的兑换率是根据一系列货币的比率决定的。
从1985年3月4日开始新西兰元自由浮动,一开始的兑换率为0.4444美元。
从这个时刻开始它的价值由自由市场决定,一般波动在0.39到0.82美元之间。
自由波动后新西兰元对美元的最低兑换率为2000年11月22日0.3922美元,最高兑换率为2008年2月27日0.8213美元。
新西兰元是世界上贸易量第12大的货币。
2007年6月11日储备银行为了降低其价值出售了不明数量的新西兰元,这是从1985年新西兰元自由波动以来储备银行首次介入市场。
估计此后储备银行还干涉过两次,但是它们没有第一次那样成功:第一次一开始似乎有效,美元的兑换值从0.749升到0.762。
但是在一个月内又回升到干涉前的比率,于2007年7月23日达到0.810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10月1日,人民币正式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为继美元、欧元、日元和英镑之后的又一个国际储备货币,人民币正式入篮也被各方视为中国资本账户开放和金融改革的新起点。
根据2015年上半年的交易数据,我国银行间外汇市场的即期交易主要集中在美元对人民币交易,占比93.71%
在非美元交易中,主要是欧元、日元、新加坡元和港币,在远期和掉期市场,绝大部分均是人民币美元交易。
目前,我国银行间外汇市场已推出九个货币对的直接交易,
但受客盘需求和银行内部风险管理等因素的影响,市场上的交易币种集中度仍较高。
虽然现在中国大陆还没有真正放开外汇交易市场,但是这些年随着国内投资者对外汇投资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以及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快,
一旦中国外汇市场开放。国内将会出现一批中国渡边太太 , 中国的百姓或许很快就会看到全民炒外汇的盛况。相信那一天的到来,不会太晚
1994年4/4,在上海建立了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当年人民币兑美汇率约为8.6。
1997-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泰铢等亚洲货币竞相贬值,日元兑美元一度创下七年以来的低点至147日元水准,但中国政府自始至终恪守人民币保持稳定,
并采取多项配套措施。
当时人民币兑美元波动区间为8.2800-8.2770元,而8.2800元被看作是人民币贬值与否的重要关口,期间国家队外汇的管制也很严格
不允许在境外资本帐户下保留外汇。
2000年,人民币兑美元波动区间一度扩大,市场揣测央行意欲放宽人民币波幅。
2000/12/11,中国正式成为WTO成员,允许居民个人与其直系亲属在境内外币账户的资金划转;上调了自费出国(境)留学供汇额度,以更好的满足居民的用汇需求。
但并未承诺完全开放资本市场。
中国外汇发展史
秦始皇采取了两种统一货币的主要途径:一是由国家统一铸币,严惩私人铸币,将货币的制造权掌握在国家手中。
二是统一通行两种货币,即上币黄金和下币铜钱。
中国于1994年成立官方外汇市场,此后人民币呈现逐步升值的态势,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中国政府仍强调整保持人民币的稳定;
目前伦敦外汇市场上,参与外汇交易的外汇银行机构约有 600家,另外英国拥有全球最健全的金融监管机制,但是 现在说到金融大国,为什么最先想到的是美国呢
,因为 世界大战成就了美国 第2次世界大战导致英国本身在20世纪初的几年里却是缺席状态。
其实1914年美国联邦储备系统才成立,美国银行开始印刷自己的货币—美元。也标致着美国进入金融市场
在这一年,国家之间的汇率约束、银行交易及受限制的外汇交易时代结束,市场开始进入全面的浮动汇率时代。
1980年代中期,在网络出现之前,一种电子外汇交易形式就开始流行,
从现如今的标准来看,这个系统非常落后,但是在当时,它非常先进,
如果网络没有被发明出来,那么这套系统可能至今还在使用当中。
从1899年至1913年,外汇储备增长了10.8%,而黄金储备只增长6.3%,这象征着新兴外汇市场逐渐受到重视;
1902年,就在这一年,伦敦共出现了2家外汇经纪商;
1913年,全球外汇交易几乎一半都是以英镑进行的,这对英国资本市场的形成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英国的外汇银行数量从1860年的3家上涨到1913年的71家。
古代的外汇交易
外汇最早的交易出现在古时候。在《犹太教法典》时期,就已经出现“兑换商”,他们主要帮助别人兑换货币,然后收取费用。
1472年,意大利创办了一家当铺,出现了世界上第一家真正形式上的“银行”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银行,直到现在仍在运营。
锡耶纳牧山银行
在15世纪,为了满足纺织商人的货币兑换需求,美第奇家族在国外开设了银行,并开始启用“往来账账本”处理交易。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布雷顿森林协议签署。根据协议,各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只能在法定汇率上下波动1%以内。
之后,尼克松总统废除了布雷顿森林协议,固定兑换汇率失效。 此后开始迎来浮动汇率系统。
1972年至1973年3月,由于布雷顿森林协议以及欧洲联合浮动协议的影响,外汇市场被关闭。
1973年是现代外汇市场真正的历史转折点。
这类账本可以显示外汇账户、以及与国外银行有往来的本国货币账户。
17和18世纪,阿姆斯特丹的外汇市场保持活跃。英国和荷兰的代理人和商人有着非常频繁的外汇兑换往来。
现代外汇的起源
1850年代的美国,。
。
1880年,以黄金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形成,也因此,我们很多人认为这一年是现代外汇的起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