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早在1998年6月江泽民主席就明确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在新一轮可改下,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越来越显得重要。
那么在小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这里,对这一问题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诱发创新意识在课堂教学中,学习氛围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师生关系。
“亲其师,信其道。
”师生情感融洽才能使学生敢想、敢问、敢说,从而诱发创新意识。
罗杰斯说过“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
学生在心理安全的环境中,就有可能激发创新意识。
因此要使学生的创造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就必须创设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课堂教学氛围,使每一个学生在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始终处于“全神贯注地看、聚精会神地听、自由自在地想、无拘无束地说、有根有据地做、标新立异地创”的状态。
这样,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的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探索和思考、逐渐养成一种以创新的意识看待问题、思考问题、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习惯。
例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时,老师一开始先复习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接着让他们猜一猜能被3整除的数可能会有什么特征?许多同学不假思索地猜“个位上一是3,6,9的数,能被3整除。
”教师没有马上对学生的猜测作出评价,而是进一步引导:“你能自己举一些例子来验证吗‘2”通过验证,学生很快就发现了这一结论是错误的。
由此引出不能再按原来的“经验”去找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了,必须换一个角度进行思考。
这里,通过学生“猜一猜”来揭示矛盾.,引起学生观念上的不平衡,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生产生了急于解疑的心情,学习兴趣由此而生,思维也开始活跃了,从而有利于他们创新意识的培养。
二、激发兴趣,培养创新意识兴趣是创新的原动力。
学生一旦有了兴趣,就会对所学知识积极思考深入探索,甚至产生打破陈规想法,萌发创新欲望。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知识创新的基础在于教育,教育能否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新人,是当今素质教育的核心所在。
现在的小学生是祖国新一代接班人,如何把他们培养成具有开拓精神的跨世纪人才,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因此,教育一样也要创新,其着力点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这已成为我们教育教学活动所面临的迫切任务。
怎样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在实践中,我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探索。
一、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是基础1.关爱每一个学生,发现闪光点,激发兴趣由于家庭环境、社会环境、教育条件和生理、心理因素的不同,学生所表现出来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作为教师应关爱每一个学生。
心理学研究证实:良好的心境可以使学生想象活跃,思维敏捷,可以增强创新敏感性;积极的激情能极大地激发创新意识和敏感性。
兴趣是进行创造活动的心理动力,能充分调动和有效组织智力因素,同时也能有效激发非智力因素。
科学调查研究表明:如果教师偏爱优等生,厌恶落后生,就会使学习暂时落后的学生受到冷遇。
试想,学生总是怕说错,怕老师批评,总是忐忑不安,缺乏良好的心境、激情、热情,他们就会对数学学习产生畏难情绪和自卑感,体验不到学习的乐趣,从而丧失自信心,从厌恶教师进而发展到厌恶该教师所教的学科。
这样一来,怎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发展学生的创新素质呢?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意改善不和谐的师生关系,改变教师是指挥者、传递者、看护者,学生是接受者、服从者的关系,彻底放下自己高高在上的架子,以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的师生平等的心态实施教学,关爱每一个学生,提问、板演、发表看法、提供建议、个别辅导等都要一视同仁。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像太阳一样把知识和智慧的阳光撒向每一个学生,在他们的心目中树立一个可亲、可爱、可敬的形象。
这样,他们就会“爱屋及乌”,表现出很高的学习兴趣。
教师要学会善待每一个学生的创新意识,对学生的新发现,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尽管有些发现对老师来说是微不足道的,但对学生来说却是一种创新,一次激励。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现代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新时期素质教育的要求。
而学校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渠道,下面就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谈些体会。
一、导入新课,诱发创新意识1.设疑导入“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矛盾、问题是思维的启发剂,它能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转为表露,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因此,教师要依据教材的内容特点,学生的好奇心理,通过设疑,制造悬念,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大胆探索创新。
2.质疑导入学生能够质疑问难是创新意识的一种表现,新课导入时,教师要创造条件,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开展讨论,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设一个良好的开端。
如在教学“工程问题”时,先让学生做这样的一道题,“修一条长810米的公路,甲队单独修需要15天,乙队单独修需要16天,两队合修要多少天?”学生列式为900÷(+)=?(天),引导启发学生:若把工作总量的具体数字扩大或缩小2倍,其它条件不变,结果会怎样呢?学生惊奇地发现得数竟然相同。
大多数学生处于暂时的困惑,但都情绪高涨,急于找原因。
教师因势利导,组织学习新知识,这样导入,既复习了与新知识密切相关的知识,为学习新知识作了铺垫,又诱发了学生的创新意学生识。
3.故事导入儿童启蒙每每始于故事,故事对儿童有惊人的魅力。
根据教学内容编小故事,或从与内容有关的趣事轶闻导入新课,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浓厚兴趣,还能使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诱发创新意识。
如低年级可用“小松鼠搬家”、“邮递员送信”、“游动物园”等小故事来认识数,进行简便计算,寓教于乐之中,学生易获得成功的喜悦!二、探索新知,培养创新意识探索新知这一环节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关键所在,也是整节课的核心。
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形成,思维的发展,智力的开发,基本上都是在这一环节中完成的。
因此,教师要根据知识的特点和儿童的认知规律,努力为学生提供创造的条件和机会,让学生有目的地去观察,动手操作以及动口交流,在探索新知的过程中,培养创新意识。
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创新意识
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创新意识是非常重要的。
创新意识的培养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本文将探讨一些在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方法和策略。
一、创设富有创意的数学学习环境一个富有创意的数学学习环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师可以通过装饰教室墙壁,制作有趣的数学展板,搭建数学角等方式,营造一个充满创意和活力的学习环境。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入一些趣味性强的数学游戏和玩具,让学生在玩中学,提高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提供开放性的问题和挑战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适时提供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和挑战,鼓励学生思考和创新。
这些问题可以是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也可以是一些抽象的数学问题。
教师可以通过讨论和引导,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想象,帮助他们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数学竞赛或活动,激发学生的竞争和探索欲望,促进他们的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解决方法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解决方法。
无论学生的答案是对还是错,教师都应该给予肯定和鼓励。
同时,教师还可以提出问题,促使学生思考和探索更多的解决方法。
在学生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法后,教师可以适当扩展和延伸,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帮助他们发展创新的思维方式。
四、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可以深入理解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培养他们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五、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在合作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合作解决问题。
每个小组成员都可以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解决方法,通过相互讨论和合作,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在当今社会,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成为了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键因素。
对于小学生来说,在数学学习中培养创新意识不仅有助于他们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还能为其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应当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呢?一、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首先需要为他们营造一个宽松、自由、平等的学习氛围。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这样的教学方式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和创新思维。
因此,教师要转变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例如,在讲解数学概念时,教师可以先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比如,在讲解“长方形”的概念时,教师可以问:“同学们,在你们的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形的?”然后让学生们自由发言,分享自己的想法。
在学生发言的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即使学生的回答不够准确或完整,也不要急于否定,而是要通过引导和启发,帮助学生逐步完善自己的想法。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时,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和创新。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一,利用数学游戏和活动。
数学游戏和活动不仅能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还能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数学猜谜、数学竞赛、数学魔术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数学的乐趣和魅力。
其二,联系生活实际。
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和价值。
例如,在讲解“小数”的概念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去超市观察商品的价格标签,了解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在讲解“面积”的概念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计算自己房间的面积,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对思维主体来说是突破常规,首次出现的思维活动.它包括新方法,找出新规律,建立新理念,解决新问题等思维活动.对小学生来说,只要通过自已独立思考,而得出的相对自已或周围的人来说是新方法,新知识,新规律行为,就可以算是一种创新,这种创新表现要体现在数学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一.在导入环节中,诱发学生创新意识.新课导的入在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一节课中连结新旧知识的重要环节.教师在钻研教材,研究学生的知识.技能,心理特点等因素的基础上,挖掘教材中智力与非智力因素,情感与德育因素,经过教学法的加工,营造出新课入情境氛围驾起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之间,具体问题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使学生自主探索新知识,实现数学”再创造”.1.创设图象情境学生对形象逼真,色彩艳丽,栩栩如生的动画片,卡通片,实物或生动的描述非常感兴趣,思维容易被激活.这种直观情境在学生的头脑里留下的不仅仅是表象, 概括而且还有思想,情感.能激发学生浓厚兴趣,促进他们主动地探索,发现新知识的欲望.例如,教学”10的加法”时,教师可以创设一种小鸡吃食的图像情境,一个小朋友给小鸡喂食,左手食盘中有6只小鸡右手的食盘中有4只小鸡,先让学生这个叙述画面,再提出10的加减法数学题,从而导入新课.这样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促进了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的欲望,点燃了学生创新的火花.2.创设游戏情境小学生的注意时间短,,稳定性差,分配注意的能力弱,注意的范围小,在导入环节中根据不同鉴赏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一种游戏情境的氛围,让学生在游戏的活动中,不知不觉地,高高兴兴地进入数学学习,领悟数学知识的乐趣.如:”开火车,找朋友,摘桃子”等等,寓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于充满微型机与乐趣的游戏情境之中,诱发他们主动参与意识和创新意识。
二,在新授环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新授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形成,思维的发展,智力的开发,基本上都是这个在这个环节中完成的.老师在处理教材时,要挖掘教材中的创新因素并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创新因素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1,挖掘教材中的创新因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材是教师实施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载体,是学生学习知识,进行思维活动,开发智力,发展探索的生重要依据.教材中普遍存在着创新的素材,我们要认真钻研教材,挖掘教材中的创新因素,选择各种相对应的教学方法,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目的.例如:”(),3,18,23,(),33.”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你能推导出三角形面积的公式吗?”这些都是让学生主动参与认知过程,亲身感知和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教师启发和引导下,让学生自已探索,自已发现,实现知识的”再创造”.2,鼓励学生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许多发明造往往都是从起疑开始的,从解疑入手的.老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质疑,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无论质量好坏都是及时表扬,保护他们的创新意识,为他们走向创新路搭桥.教给学生一些质的方法.比如在概念教学时,可让学生这样想;为什么要这样表述,能否增加或删改一些词,或在概念内涵的挖掘外延拓展上质疑.在计算时引导学生在算理和算法上质疑,同有.在应用题教学中,可在依据上有没有其它列法上进行质疑,有时学生质问题涉及面广,显得”多而杂”这里要组织学生讨论,哪些问题问得好?哪些问题不着边际,不是教材的重点,引导学生逐步由”多而杂”变”少而精”.三,在练习环节中,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基本途径,在练习中,注意练习设计的层次性和目的性,基本练习是巩固基础知识;综合练习的目的是深入理解知识,形成技能;发展练习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1,一题多变一题多变是在训为练中就原题变换已知条件,再探求问题的结果,或把问题与题中的一个条件对的再探求问题和结果,或给出部分条件或问题,让学生补充相应的问题或条件.例如:在教分数应用后,可让学生根据条件提出问题:一本书有300页,第一次看了全书的五分之一,第二次看了全书的四分之一,.让学生根据这些条件,提出问题后再解答.学生经过积极思考提出以下问题:1.两次共看了全书的几分之几?2.两次共看了多少页?3.第二次比第一次多看了几分之几/第二次比第一次多看了几分之几,?第一次比第二次少看了多少有页/4.还全书的几分之几没有看?还多少页没看?5.第一次看的是第二次是几分之几?第二次看的相当于第一次的几倍?这样训练有助于学生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培养学生一反三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2.一题多解一题多解是指由于思考分析角度不同,一道题多种解法.如:”修一条长240米的水渠,前4天修了80米,照这样的速度,修完这条水还要多少天?”你能用几种方法解答出来?学生经过积极探讨,可以有以下几以种解法:①240÷(80÷40)②(240-80)÷(80÷4)③4÷80×(240÷80)④(240÷80)×4-4⑤(240-80)÷80×4这类练习题不但沟通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使学生在积极的多角度思维中,培养学生的单枪匹马的意识.3.一题多问一题多问是指只给出已知条件,让学生挖求其结果的可能性,如”有白兔15只,黑兔10只”学生可以根据这两个条件提出白兔.黑兔之间的和,差,倍,比等问题,再解答.四,在总结环节中,提高学生的新意识课堂总结是对一节课学习过程的回顾,是对学生思维过程和思维结果的梳理,总结的作用有三点:一是再现并概括当堂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二是这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通过理纳入到原有的知识体系中;三是为下节课学习提出必要要求,让学生做好知识和心理准备. 这个过程教师不能包办代替,让学生自已小结,可让学生通过思考”你学会了哪些知识?”“你学得怎么样?”“[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等问题.让学生对自已的思维,联结果进行梳理联想和想象,梳理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学生在欣喜自已的学习结果,体验”再创造”成功喜悦的过程.这一过程同时又是激励学生进一步发现,探索的动力,从而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小学数学中怎样培养小学生创新意识
在小学数学中怎样培养小学生创新意识随着时代的发展,创新意识已经成为了社会发展所必需的思维方式。
在小学阶段培养小学生创新意识,不仅可以帮助他们在未来的发展中获得竞争优势,而且还可以促进他们在课堂上更好地掌握数学学科。
一、激发学生兴趣想要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首要任务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为了增加学生的学习动力,教师可以准备丰富的教学资源,例如生动的课件、趣味性的讲解和支持学生自主学习的条件。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教育方法,如游戏、模拟、制作实物模型等,从而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二、强调学生实践能力小学数学课程中,强调学生实践能力是很重要的一点。
学生需要通过实践来了解数学的基本概念,并掌握数学知识。
通过实践,小学生可以更好地思考数学问题,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并在实践中掌握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
例如,用实物模型来解决几何问题,制作数学游戏等,这些都可以帮助小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倡导学生思辨能力思辨能力是小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基础之一。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常常思考、探讨和发问。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或提出自己的猜想,并通过实践或其他途径,解决或验证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在课堂上,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找到问题的本质,帮助他们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鼓励他们不断地思考和探究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四、提高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也是小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基础之一。
在数学学科中,鼓励学生团队合作和交流,让学生在团队中互相协作,共同解决问题。
老师可以通过分组让学生一起讨论问题,并创造一些团队活动,让学员之间相互支持和协作,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团队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能力并掌握成果。
五、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小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教师对他们的创新思维进行引导。
老师可以多安排一些探究性的任务、问题,给学生更多的机会自由发挥,从而引导学生锻炼、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让他们成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学生。
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一、教学方法1. 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在数学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解决。
可以让学生通过实际测量和计算,求解某一物体的表面积或体积,而不是直接告诉他们计算公式。
这样的做法可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2. 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在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通过游戏、实验、绘画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乐趣,引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3. 合作学习学生之间可以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相互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可以互相启发,彼此学习,共同发现问题的解决方法,从而培养创新思维。
二、教学内容1. 引入数学应用将数学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能够了解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可以通过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来引入数学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数学知识的实际用途,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2. 引入跨学科知识数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可以在数学教学中引入一些跨学科的知识,如自然科学、艺术等,使数学教学与其他学科的教学相互贯通,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空间,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3. 引入数学史与数学名人数学的发展历程、数学名人的故事往往能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通过了解数学的发展历史,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三、教学环境2. 创设自由探究的学习环境在数学教学中,老师应创设自由探究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有一定的自由度,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思维。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需要教师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等方面下功夫。
只有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良好的教学环境,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让他们在未来社会中能够胜任各种复杂的任务。
在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
在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小学数学作为基础学科,不仅是学习数字和运算的工具,更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
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本文将探讨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如何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一、培养学生对问题的敏感性培养学生对问题的敏感性是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重要一环。
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对问题的敏感性。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动手解决,引导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出自主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力,从而激发出他们的创新潜力。
教师还可以通过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的方法,激发学生对问题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数学课上积极提出问题,或者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引导他们通过实际经验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对问题的敏感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求知动力。
二、引导学生积极探索教师还可以通过实践教学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集合、运算等实际的数学问题,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通过引导学生积极探索,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到数学知识的乐趣,从而激发出他们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
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是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些实践性强、操作性强的数学活动,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来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四、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通过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可以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激发出他们的求知欲和求知动力。
小学数学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关键时期。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培养他们对问题的敏感性;通过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的方法,激发他们对问题的兴趣和好奇心;通过引导学生积极探索,让他们通过实践和探索来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通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多角度思考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中创新意识的培养对策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中创新意识的培养对策一、认识创新意识的重要性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造力和创新能力的关键,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重要素质。
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能够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力,使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具备竞争优势。
二、创新意识的培养对策1. 提供有趣的学习环境创新需要一个积极、开放、有趣的学习环境。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趣味数学游戏、数学拓展活动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同时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2. 引导学生思考在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可以提出一些有挑战性的问题,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探索解决方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
3. 提倡多元化的解决方法鼓励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提倡多元化的解决方法。
在解答问题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并比较不同的解题方法,让学生认识到问题的多样性和多种解决方法的存在。
4. 培养团队合作意识鼓励学生在小组中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学生可以相互交流、讨论和分享各自的想法和解决方案,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并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5.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鼓励学生在学习中提出自己的问题,并指导学生进行调查和研究。
通过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和寻找解决办法,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
6. 提供实践机会和实验课程为学生提供实际操作的机会,开设实验课程。
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证明,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数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7. 提供鼓励和奖励给予学生积极的鼓励和适当的奖励,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
可以设置学生创新作品展示、创新比赛等形式,使学生对创新有更强的动力和热情。
三、落实创新意识培养的教学策略1. 创设情境引发创新思考利用情境引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通过观察、提问、猜想和实验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2. 广泛运用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启发性的问题设计和思维导图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亡的不竭动力。
”而基础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摇篮。
因此,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下面结合我在数学教学中的实践,谈几点看法:一、创设情境,培养创新意识创设情境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索的心理取向。
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和积极探索,必须营造一种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的思维自由奔放。
只有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下,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得到充分培养。
例如:教学“图画应用题”时,我通过问题创设宽松的情景:“同学们喜欢小鸟吗?”(喜欢)请看:“教室里有没有小鸟呢?”(学生有点失望地说:没有)我把握时机地说:“教师里没有小鸟,没关系,老师把小鸟画下来,让同学们欣赏欣赏,”这时,学生的兴趣立刻来了,都焦急地等待着“小鸟”的出现,紧接着,我把画有“在树上有6只小鸟”的图和“又飞来3只小鸟”的图贴在黑板上,让学生欣赏。
在他们心情愉悦之际,我因势利导地引导他们观察图画,并用三句话表示这幅图画的意思。
由于老师注意创设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学生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意见。
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二、师生情感,营造学生创新能力的氛围。
每位儿童都具有自我表现的心里要求,教师在数学课堂中应注意这一点,并且充分让学生的这种心理表现出来,使学生免除种种的心理压力,让学生的想象暴露出来。
教师只是教学活动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情感,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学生才不会因师道尊严而束手束脚、惟命是从而思维停滞,由此而压抑创新能力的萌芽。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而在儿童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因此,凡是学生能够自己学的,自己想的,自己做的,都要放手让学生自我体验。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论文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指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索问题的心理倾向. 小学生的创新,是相对小学生这一特定群体而言的. 如果他们能创造性地解决对他们来说是新的问题,能独立地掌握知识,并能把所学知识运用到新的问题情境之中,就说明他们具有创新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情境,激励学生去探索,去创新.一、培养小学生创新意识的主渠道——数学课堂教学1. 让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创新兴趣兴趣是创新的原动力,学生一旦有了兴趣,就会对所学知识积极思考,深入探索,甚至产生打破陈规的想法,萌发创新的欲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①根据小学生的好动特点,以游戏激发参与兴趣. 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游戏恰好符合学生这一特点.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适当引入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在游戏中探求和应用知识. 这种形式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使他们都积极动脑思考,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②根据小学生的好奇特点,从问题出发参与兴趣. 好奇是每个小学生特有的心理特征. 由于他们知识较少,缺乏经验,对任何新奇的事物可能产生好奇心,促使着他们积极主动地探索.③根据小学生的好胜特点,以成功激发参与兴趣. 每名学生都有强烈的好胜心、求知欲. 强烈的好胜心、求知欲可以促使学生们积极地求知,主动地探索. 成功是保持学生强烈的好胜心、求知欲的最好方法. 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捕捉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促其体验成功的欢乐,以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2. 鼓励质疑,培养创新意识古人云:“学则须疑,疑则有问.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课堂教学则必须着眼于学生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培养学生能发现问题、大胆质疑、独立思考和发表创造性见解的能力. 教学过程中,我们应鼓励学生大胆提出疑问,标新立异,培养学生敢想、敢问的学习习惯. 对学生的创新质疑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即使有些学生的提问可笑、肤浅、不着边际,我们也要耐心听取,引导、保护学生质疑问难的积极性,使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 问题是推动创新的原动力,鼓励学生提问是培养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 课堂上无论学生提出的问题正确与否,教师都应从正面引导,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抓住思维含量高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研究,这样就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学贵有疑”,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必须鼓励学生质疑问题,从存疑到无疑,再产生怀疑,不断激发学习动机,发展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二、培养小学生创新意识的辅助线──数学课外活动数学课外活动可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形式,是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很好的途径之一. 因地制宜地开展数学课外活动,可以充分让学生独立操作和动手实践,延伸、拓展和加深课堂所学知识,在活动中为学生“吹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1. 数学游戏数学游戏是对四年级以前学生进行活动课教学的一种好形式. 好的数学游戏应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凝聚学生的注意力,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为此,设计数学游戏的思路,应当考虑以下几个方面:①游戏内容要通过丰富而新颖的形象来包装. 如有位教师在乘法初步认识的活动课中,让学生用声音来表示算式的意义,“咚咚、咚咚、咚咚”表示2×3,“叮叮叮叮、叮叮叮叮”表示4×2,有时反过来,让学生听录音写算式,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了数学知识. ②游戏展开要通过生动活泼的戏剧性活动来实现. ③游戏结构应有美的结构形式. 数学游戏美的结构,是指美的语言、美的教学态度、美的板书设计及教具运用.2. 数学讲座小学四年级后可以开设数学讲座,这有利于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也有利于学习兴趣的激发. 这种以数学讲座为内容的数学活动课取材于两方面:一个方面是取材于学科知识的扩展,发展学生能力. 这类教学内容可分为三种类型:①智力型,如找规律填数、奇数和偶数运用、巧妙计算等;②实用型,如利用图形的合理分类的计算题、金融投资的基本计算知识等;③动手型,如绘制图表,用图形解应用题等. 另一方面是取材于数学名人的故事,取材于数学史上的典型成果. 通过讲述这些故事,能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进行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从而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激励他们的探索创新精神.3. 数学实践小学四年级后的数学活动课还可开展数学实践活动,这是拓宽学生视野的又一种形式. 如去银行了解什么是年息,年息为什么采用“%”的记号,什么是月息,月息又是采用怎样的记号;也可到市场去了解怎样用统计表处理变化的市场价格,怎样利用已学过的图形拼成优美的商标图案等. 诸如此类的实践活动,不仅会丰富学生的知识,而且能使学生知道数学在实际生活中有广阔的应用,更重要的是通过社会实践这一大课堂的锤炼,可锻炼学生的能力,在原有基础上学会创新,发展创新意识,塑造创新才能.小学数学课外活动是建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基础上的一种更具广泛意义的教学活动. 数学活动课非常注重求异、发展、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非常苛刻地要求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具有更加浓厚的色彩.小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过程,并不是今天一提创新,明天就出成果,就成为发明家,需要我们广大教师常抓不懈,尤其是小学数学教师,应紧紧围绕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这两个重要环节不断培养、提高小学生的创新意识.。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至关重要的。
创新思维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还能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和探索。
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例如,在教授“乘法运算”时,可以创设这样一个情境:学校组织学生去动物园参观,每张门票 8 元,一个班级有 30 名学生,那么买门票一共需要多少钱?通过这样的情境,学生能够很快理解乘法运算的意义,并且会积极思考如何计算出总价。
二、鼓励提问,培养质疑精神质疑是创新的起点,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提问,敢于对书本上的知识和教师的讲解提出质疑。
当学生提出问题时,教师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引导学生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比如,在学习“三角形内角和”这一知识点时,有学生可能会问:“为什么三角形的内角和一定是 180 度呢?”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剪一剪、拼一拼,通过实践来验证这个结论,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思维。
三、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数学问题往往有多种解决方法,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比如,在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时,可以引导学生用列表法、假设法、方程法等多种方法来求解。
让学生在比较不同方法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的灵活性和多样性,从而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四、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相互交流和启发的平台。
在小组合作中,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倾听他人的意见,共同解决问题。
例如,在进行数学探究活动时,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探讨如何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每个小组的成员都会提出自己的想法,通过合作实践,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
在小学数学中怎样培养小学生创新意识
在小学数学中怎样培养小学生创新意识小学数学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科目之一,不仅仅是为了学习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
在小学数学中,怎样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呢?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就在小学数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行探讨。
一、创新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采取创新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思维能力。
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是教师为主导,学生为被动接受者。
而创新的教学方法则是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启发式教学和探究式学习。
教师要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每次上课都可以通过一些生动有趣的教学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经常提醒学生要敢于质疑、敢于思考,并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来看待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让学生分析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引导他们去思考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并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四、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是培养创新意识的前提。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点,设计一些有趣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快乐和成就感。
教师可以通过游戏化教学、趣味性教学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五、多角度引导学生思考六、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小组讨论、课堂演讲等方式,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批判思维。
小学数学教学不仅仅是传授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
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小学数学创新意识的培养9篇
小学数学创新意识的培养9篇第一篇一、做好预设,引导兴趣小学生最大的特点就是好奇。
虽说数学课比较枯燥,但是只要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精心预设,就能逐渐地培养起他们对数学的兴趣,进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圆的认识”这一课,我手上拿着一个球,走上讲台,提问:这是圆形吗?有学生回答道:“球是圆形。
”有的却说:“球不是圆形。
”同学们立即讨论起来。
我立即拿起粉笔板书“是”和“不是”,分别在后面加上问号。
同学们感到很奇怪,到底是不是?我告诉学生不能只说:“是”与“不是”,要说出是与不是的理由。
同学们又议论开了。
有的同学说:“球是可以滚动的,所以球是圆形的。
”有的同学说:“球是滚滚圆圆的球体,不是圆形。
”还有的同学说:“我从前往后看球就是圆的。
”看来同学们谁也说服不了谁。
为了使学生更加深入地讨论,我第二次拿出实物和图片让学生进一步观察,并让学生到黑板前把这些图形分成两大类,学生一会儿就完成了。
这时我进一步引导学生,拿出圆规画圆,孩子们很快就画好了,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刚才是怎样画圆的?”因为有了刚才画圆时的感性认识,同学们很快就说出了自己对圆的已有认知: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
我则顺势进行小结:圆和长方形、正方形一样,是一个平面图形,而球占有一定的空间,是一种立体图形。
这样学生对圆的认识就更深入了。
学生在这样的教学预设中,积极参与,大胆思考,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在主动求知的过程中,情绪高涨,积极探索。
学生的创新思维就在快乐的学习过程中不知不觉地产生了。
二、乐于学习,培养兴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
有了问题学生才会积极思考,有了兴趣学生才会有积极探索的欲望。
那么数学课怎样才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究呢?在教学五年级(下册)“分数的基本性质”这一课时,我设计了一个故事情境:兔妈妈和它的三个孩子过着快乐而又幸福的生活,兔妈妈做的饼是又大又香,它的三个孩子可喜欢吃了。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中创新意识的培养对策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中创新意识的培养对策创新意识是一种高级思维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说,培养创新意识是十分重要的。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中,创新意识的提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创设趣味数学题目让小学生通过游戏学习,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方式。
通过创设趣味数学题目,可以增加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设计趣味数学题目时,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和认知水平,寻找合适的难度和趣味性,让小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
二、鼓励小学生创造性思维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给小学生留一些思考的时间,鼓励他们自己思考问题,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同时,还可以提供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小学生自行探究并解决,从而培养小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引导小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数学不仅是一种抽象的知识,更是一种实用的工具。
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小学生通过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可以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对于实际生活的意义和重要性。
同时,也可以激发小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他们在实际问题中寻找解决方案,从而培养小学生的实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培养多元思维培养多元思维能力,是培养小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方法。
多元思维能力是指能够发散思维、多角度思考和灵活运用思维方式的能力。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思维导图、三分法、六顶思考帽等方式,引导小学生发散思维、拓展思路,从而增强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总之,在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中,培养创新意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只有通过多种有效的方法,引导小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才能让他们具备创新思维,为今后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论文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作为教师,担负着培养国家创新人才的重任。
数学在教学中处于不可忽略的地位,而小学数学又是数学教学中的基础阶段,所以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
笔者就自己的实际教学经验,对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希望对大家有所启示。
一、创设情境,鼓励学生质疑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创设情境,鼓励学生提出质疑,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把被动的教学过程转化为主动的教学过程。
如教学“一共有10个苹果,分给了小明4个,分给了小红5个?”针对这一条件,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学生会很积极地用心去想,比如“最后还剩多少个苹果?”“小红比小明多几个苹果?”等等,学生在提问问题的同时发散了思维,提高了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创设情境,启迪学生设想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对于一些新知识的教授,可以采取旁敲侧击的办法,引导学生去分析、去归纳、去比较,引导他们进行设想。
如在教授“圆的认识”这一课时,提前让学生自己准备好圆形卡片,课堂上让学生拿出自己的卡片,然后在不采用任何工具的情况下找到圆的中心点。
学生对这个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经过自己亲自动手实验,发现多次把圆对折之后的多条折痕的交叉点就是圆的中心点。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设想,“同学们给这个点起个什么名字呢?”有的说叫“圆的中心点”,有的说叫“中心点”,还有的说叫“圆心”,经过大家的一致讨论,学生们认为叫“圆心”比较好,从而也就引出了“圆心”这一概念。
这就是典型的情境教学法,启迪学生进行设想,不论学生们的设想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都是一种对事物的探索精神,一种创新精神,都应该去鼓励。
三、鼓励学生动手动脑,大胆尝试好动是小学生的主要特点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当中,要紧紧抓住小学生的这一特点,鼓励学生对事物进行大胆尝试,自己动手动脑去解决一些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小学数学中怎样培养小学生创新意识
在小学数学中怎样培养小学生创新意识小学数学作为小学阶段的重要学科之一,对于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怎样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围绕这一问题展开讨论,探讨在小学数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培养问题意识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要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
数学是一门重视问题解决的学科,因此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在数学课堂中,老师可以选择一些富有挑战性和创新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
让学生在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思考和实践,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
老师还可以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促使他们在学习中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创新精神。
二、注重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造力的教学方法。
在数学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从观察、实验和发现中得出一些自己的结论,并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思维。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提出一个简单而具有启发性的问题,通过讨论和合作,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索,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
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五、注重实践与实用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注重实践性和实用性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
数学是一门实用性强的学科,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和意义,培养他们的实践意识和创新思维。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创新意识。
通过实践性和实用性教学,学生可以在实际应用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小学数学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阶段,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启发式教学、实践性教学、合作式学习以及实践与实用性等多方面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小学数学中怎样培养小学生创新意识
在小学数学中怎样培养小学生创新意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创新意识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进行培养:1. 提倡自主探究: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有机会进行探索和发现。
可以设计一些情境或问题让学生去解决,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创新思维。
让学生观察一种数学模式或规律,并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猜想和解释。
2.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问题,并思考如何解决。
可以通过提供一些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
给学生一个数学游戏,让他们自己发现规律,并提出自己的问题。
3. 创设情境,激发创意:在教学中创设一些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意和创新能力。
可以通过故事、游戏、实物等多种方式来创设情境,让学生从中获得启示和灵感。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讲述数学家的故事,展示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4. 鼓励多样性思维:培养学生多样性的思维方式,鼓励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
可以通过提供不同的解题方法和策略,让学生意识到同一个问题可以有多种解决方法,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
5. 提供合作学习机会:鼓励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合作学习,通过合作交流和融合不同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能力。
可以设计一些合作性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共同解决问题并分享自己的思考和观点。
6. 鼓励独立思考和表达: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的能力,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猜想和解决方案。
可以通过给学生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他们自由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创新思维。
7. 提供机会展示成果: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成果的机会,鼓励他们将自己的创新思维展示出来。
可以在班级内举办一些数学展览或演示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想法,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自信心。
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需要给予他们自主探究的机会,引导思考和提出问题,创设情境,鼓励多样性思维,提供合作学习机会,鼓励独立思考和表达,并提供展示成果的机会。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不仅有助于他们理解数学知识,也能激发他们探索与解决问题的兴趣。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方法,旨在帮助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1. 激发好奇心方法:引入生活中的数学:通过与生活相关的数学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使用购物、运动等实际案例。
提出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思考不同的解题方法,比如“如果你只有五个金币,怎样才能买到这三样东西?”2. 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方法:游戏化教学:运用数学游戏和竞赛,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数独、扑克牌等数学逻辑游戏。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分享各自的思路和发现。
3. 鼓励探索与实验方法:动手实践:让学生进行数学实验,例如使用不同的材料进行几何图形的构建,观察和总结规律。
项目式学习:设计与数学相关的实际项目,例如制作预算、规划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运用数学知识。
4. 培养思维方式方法:引导类比和类推:通过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
例如,通过艺术中的对称性来学习几何。
反思与总结:鼓励学生在完成任务后进行自我反思,让他们总结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发现新的应用场景。
5. 提供反馈与鼓励方法:积极鼓励:对学生的创新思维给予及时的表扬与认可,激励他们大胆尝试。
反馈机制:建立良好的反馈机制,让学生了解自己在创新思维上的进步和不足,促进他们不断改进。
结语通过以上方法,教师可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激发好奇心、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活动、鼓励探索、培养思维方式以及提供积极反馈等,都是帮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树立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
在这种环境中,学生不仅能掌握数学知识,更能发展出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创新思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信息时代的到来,数学应用将愈来愈广泛,这就要求未来的人才具备较高的数学素质。
因此,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将是战略之策。
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主要指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以便能合理、灵活地解决问题。
人类即将进入一个新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
创新是这一时代的最特色的概念,它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一、诱发、培养、发展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为形成良好的数学素质打好基础
数学活动课的目的之一是诱发、培养和发展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这就是说,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通过数学活动课的学习活动,在学习数学的兴趣上都有所提高。
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做到创情、激情、融情,使每个学生都饶有兴趣地参与活动,在愉快的活动中探索,体尝成功的喜悦,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心理品质得以更好的发挥,取得教学高效益。
如学习完10以内数的认识后,我利用这些数给每组学生编号,利用按号排队等形式练习序数、基数等。
学生在生动、活泼、有趣的活动中学习,不会感到学习的辛苦,可大大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营造创新氛围,给以创新时间,教给创新方法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必须有一个宽松的环境,和谐愉悦的氛围。
让学生感到他们在教学活动中是完全自由的,确实是学习的主人,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关心,热爱每一个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激励每一个学生,激活他们的脑细胞,使他们的创新潜能被充分的开发。
同时,给以一定的创新时间,这样,他们就可以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相互讨论,质疑问难,操作,观察,做练习等。
而最重要的莫过于教给创新方法了,因为知识是创新的基础,方法是能力的桥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必须通过教师的示范,学生的探索,演练,帮助他们掌握一些基本的创新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常用想象、联想、求同、发散、逆反、类比、归纳、演绎等方法教学生创新。
三、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简单的说就是有创见的思维如对已有知识经验进行不同方向不同程度组合进行再创造。
从而获得新异独特的有价值的新经验、新知识、新方法等创造成果。
在教学中在培养学生正向思维的同时鼓励学生从相反角度去看待和认识事物去思维。
这样往往别开生面,独具一格常常导致新奇独特发现,取得突破性进展。
在平时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训练学生的集中思维同时还给学生创设较多的训练发展思维的机会,设置一些开放性习题,使学生不但善于单向思维而且习惯于多向思维发展学生求异思维。
四、启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是为了不教”。
教学的目的不仅要为进一步的学习打基础,更要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技能,发展
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我们要力求营造氛围,激励成功,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展示自己的闪光点。
因此教师必须做到让学生发表意见、自主选择学习方式、自由的相互沟通。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是继续学习的种动力。
在课堂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针对不同层次学生设置相对应的习题,让每个学生在参与活动中享受成功的喜悦,增强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关键在于教师对学生的潜心启迪和培养,充分挖掘教材中和学生身上点点“发散性思维”的火花,利用各种思维训练的有机结合将创造性思维渗透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之中学
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一定得到充分的发展。
五、开发智能,逐步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
开发智能,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是数学活动课的活动目的之一。
教师要创造良好的条件,使学生亲自实践,在实践中感知、在实践中创造,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数学素质。
如在学生学了三角形、圆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知识后,我结合数学课堂活动课,让学生用七巧板拼摆各种几何图形和各种形状的人、物造型,将拼摆的图形一一画下来,学生感到十分有趣。
数学活动课要注意启动学生的创造精神,培养学生的创造情感,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进而开发学生的智能,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
1.注重操作,主动实践,激活学生的思维
人的知识从实践中来,能力也是通过实践逐步磨练出来的,教会
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有次序的观察,唯一的途径是放手让学生独立地进行观察实验。
如在教学《三角形的稳定性》时,先请学生自己用三根木条,螺丝等工具组装一个三角形,通过推一推,拉一拉,让学生自己感受,然后取下一个螺丝,再装一根木条,使它变成四边形,再推一推,拉一拉,看有什么现象,用同样的方法,组装一个五边形,从而使学生深刻地认识了三角形的稳定性。
2.鼓励质疑问难,保持创新积极性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学生学习过程永远是一种对未知的探求创造的过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从有疑到无疑,再产生新疑是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方法。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在同中求异,在异中求同,使学生疑中生奇、奇中生趣,不被表象所迷惑,不被“一般”所束缚,让学生通过质疑、讨论、释疑,寻找知识关键所在,抓住知识重、难点,加深对知识理解,学会学习方法,不断强化创新意识,提高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