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物体的体积》
六年级下册《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课件
06
总结与思考
本节课的收获
01
掌握了测量不规则物体 体积的方法。
02
了解了不规则物体体积 测量的实际应用。
03
培养了动手操作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
对不规则物体体积测量的思考
是否还有其他测量不 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 ?
如何将这种方法应用 到其他实际问题中?
如何提高测量结果的 精度和准确性?
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体积的测量方法
直接测量、间接测量。
体积的单位
国际单位制中的体积单位
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等。
体积单位的换算
例如,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体积单位的实际意义
用于描述物体的尺寸、容量等。
常见测量体积的方法
排水法
利用物体排开水的体积等于物体自身体积的原 理进行测量。
比重法
通过测量物体的质量和密度,利用公式 V=m/ρ 计算出物体的体积。
激光测距法
利用激光测距仪测量物体表面的距离,结合三 角函数计算出物体的体积。
03
不规则物体体积测量的原理
排水法原理
总结词
利用物体排开水的体积等于物体 体积的原理进行测量。
详细描述
当一个不规则物体浸没在水中时 ,它会排开等于自己体积的水。 通过测量这部分水的体积,可以 间接得到物体的体积。
误差来源分析
分析实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误差来源,如测量工具误差、操 作误差等。
误差来源与改进方法
测量工具精度提高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为减小误差,可采用更精确的测量工 具,如更高级的量筒或使用计算机辅 助测量技术。
为减小随机误差,可以对同一组数据 多次测量并取平均值,提高数据的准 确性。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体积的测量》教案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体积的测量》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第四章第三节《体积的测量》。
详细内容包括:体积的概念、体积的单位、体积的测量方法以及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测量。
二、教学目标1. 理解体积的概念,掌握体积的测量方法。
2. 学会使用量筒、量杯等工具进行体积测量,并能正确读取数据。
3. 能够运用排水法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体积的概念、体积的测量方法及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
难点: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及操作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量筒、量杯、不规则物体(如石头、橡皮等)。
2. 学具:每组一份量筒、量杯、不规则物体。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个不规则物体(如石头),提问:如何测量这个物体的体积?2. 基本概念学习:讲解体积的概念、单位及测量方法。
3. 例题讲解:(1)计算一个长方体的体积。
(2)如何使用量筒、量杯进行体积测量?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体积测量,并记录数据。
5. 不规则物体体积测量:(1)介绍排水法原理。
(2)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3)讨论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六、板书设计1. 体积的概念、单位、测量方法。
2. 体积测量的步骤及注意事项。
3. 不规则物体体积测量方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测量一个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记录数据并计算。
答案:根据实际测量数据计算。
2. 附加题目:思考如何提高体积测量的准确性?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的参与度、实践操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
2. 拓展延伸:(1)研究其他体积测量方法,如电子秤、水位升高法等。
(2)了解体积测量在现代科技领域的应用,如制造业、科研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1. 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及操作技巧。
2. 实践操作中如何提高体积测量的准确性。
3. 课后拓展延伸,了解体积测量的现代科技应用。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及操作技巧1. 测量方法:排水法原理:通过测量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间接计算物体的体积。
如何准确测量微小物体的体积
如何准确测量微小物体的体积测量物体的体积通常有三种方法,见下表。
如果要测量任意形状,密度未知的微小物体的体积,上述三种方法显然均不适用。
本人利用下面介绍的方法测量微小物体的体积,具有快速,准确、方便之特点,用此法测量了几十只纯金、银戒指的体积(体积在0.3─0.6厘米3),据此计算出的金、银密度值,与物理手册中给出的值相同。
一、测量方法:器材:一架天平、一盒砝码、带横梁的铁架台、半杯水、一条细线、一个小物体。
步骤:①调整好天平。
将半杯水放在天平的左盘中,向右盘添加砝码,直至天平平衡。
②用细线拴住小物体,悬挂在铁架台的横梁上使小物体浸没在水中,但不与杯子相接触。
③向天平右盘添加砝码,使天平再次平衡。
若此次添加砝码的质量为m克,则小物体体积就等于m厘米3。
二、测量原理:当物体浸没在水中时,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F浮=ρ水·V排·g=ρ水·V物g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体也给水一个竖直向下的反作用力F′。
水通过杯子将力F′传递给天平左盘,使天平失去平衡。
当向天平右盘再次加m克砝码时,天平再次平衡。
因为天平是一个等臂杠杆,根据杠杆平衡三、精度分析若天平精度为10毫克,可准确测出物体的最小体积为用各种天平测量物体体积所能达到的精度见下表。
用此方法测量体积时,若用水银代替水,测量精度还可提高一个数量级。
当然,在测量精度达到千分之一厘米3时,水的密度随温度的变化就必须考虑了。
注意:为了消除被测物浸没在水中时,附着在被测物体表面的气泡对测量精度产生的影响,在测量前应用酒精对被测物体表面进行清洁预处理。
实验1.6 测量物体的长度和体积 实验教案(浙教版七年级上)
实验6 :测量物体的长度和体积实验目标:1.认识刻度尺,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能根据不同的测量要求选择刻度尺。
2.初步学会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初步学会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固体的体积。
3.学会采用一些辅助方法测量不同形状物体的长度。
实验准备:毫米刻度尺(竹、木直尺,塑料尺和钢直尺),卷尺,三角尺,厘米刻度尺,纸条,圆柱体,大头针,量筒、烧杯和水,细线、小石块(大小以能放入量筒为宜)。
过程与方法:一、情景:去医院检查身体时,需要测量身高;体育课上,为了确定跳远的成绩,需要测量起跳板到落地点的距离:工厂在生产零件时,需要测量零件的尺寸;农业生产中也经常需要测量土地的面积、植株的间距等。
这些都涉及长度的测量。
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科学研究都离不开测量。
学习科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学会测量,其中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
测量长度一般使用刻度尺。
二、检查刻度尺每次实验前都应先检查测量工具并逐步养成习惯。
使用刻度尺前应重点检查以下几点:1.刻度尺的尺身是否平直,刻度是否均匀,刻度线是否清晰。
2.刻度尺零刻度的位置。
若零刻度在刻度尺的端头,应检查端头是否有磨损。
3.弄清相邻两条刻度线所代表的长度(即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
三、认识刻度尺观察最小刻度分别为厘米和毫米的各种刻度尺,记录它们的量程和最小刻四、用刻度尺测量教科书的长度和宽度用刻度尺测量《科学》教科书的长度、宽度。
算一算《科学》教科书封面的面积。
1.在测量《科学》教科书的长度、宽度时,应选用最小刻度为的刻度尺。
2.如图l-20(a)所示,刻度尺的放置应与被测长度线段保持平行。
图1-20刻度尺的正确放置3.当刻度尺的零刻度在尺的端头时,为避免因端头磨损而产生误差,应选择某一个刻度(如1厘米)作为起点,被测物体的长度等于终点读数减去起点读数,如图l-20(a)。
4.使用较厚的竹、木米尺时,可以让尺面与被测长度所在平面垂直进行测量.如图。
5.用刻度尺测量时,还要进行“估读”。
《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案及反思
《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掌握排水法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
2. 能够运用排水法测量生活中常见的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 学会合作交流,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欲望。
2. 培养学生勇于实验、敢于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掌握排水法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
2. 能够运用排水法测量生活中常见的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难点:1. 理解并掌握排水法测量体积的原理。
2. 精确地测量和计算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 不规则固体物体(如石块、木块等)。
2. 量筒、水、直尺、细线等实验器材。
学生准备:1. 预习排水法测量体积的相关知识。
2. 记录实验数据和结果。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不规则固体物体,引发学生对测量体积的好奇心,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2. 探究与实验:(1)教师讲解排水法测量体积的原理和方法。
(2)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3)学生记录实验数据,观察和分析实验结果。
3. 总结与反思:(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排水法测量体积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2)学生分享实验过程中的发现和问题,讨论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3)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和指导。
五、教学反思:1. 部分学生在实验中未能精确地测量和计算体积,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训练。
2. 部分学生对排水法测量体积的原理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讲解和引导。
3. 实验时间安排不够充分,导致部分学生未能完成实验。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适当延长实验时间,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完成实验。
4. 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应给予不同的指导和帮助,使他们在实验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排水法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
测量物体的体积数学教案
测量物体的体积数学教案标题:测量物体的体积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体积的基本概念,知道体积是度量物体所占空间大小的物理量。
2. 学习和掌握如何使用尺子、量杯等工具测量物体的体积。
3. 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4.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科学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体积的概念及其意义2. 如何测量物体的体积三、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演示、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四、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观察一些物体,然后提问:“大家觉得这些物体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发现物体的大小不同。
接着问:“那我们怎样才能准确地描述物体的大小呢?”引出体积的概念。
(二)讲解新课1. 体积的概念教师解释:体积是指一个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通常用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等单位来表示。
2. 测量物体的体积教师可以通过演示如何使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宽、高,然后计算出物体的体积。
同时,也可以演示如何使用量杯测量液体的体积。
(三)实践活动1. 教师准备一些不同的物体,让学生自行选择工具进行测量,并记录数据。
2. 学生完成测量后,分享自己的测量结果,并讨论可能存在的误差及原因。
(四)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体积的重要性以及正确测量体积的方法。
五、作业布置:1. 完成课本上的相关练习题。
2. 回家找几个物体,尝试测量它们的体积,并写下测量的过程和结果。
六、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应反思本次教学的效果,思考是否有更好的教学方法或活动设计,以便在下次教学中进行改进。
苏教版数学六下《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案
苏教版数学六下《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六下《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一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体积的概念、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通过让学生亲自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体积的概念,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对于体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是,对于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测量,他们可能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掌握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能运用排水法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
2.难点:如何运用排水法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操作教学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问题教学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不规则的物体,如石头、木块等。
2.准备量筒、水、细线等测量工具。
3.准备教学课件。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不规则物体,让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我们怎样才能知道这些物体的体积呢?”引导学生思考。
操练(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运用排水法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物理实验测量物体的体积
物理实验测量物体的体积在物理学中,测量物体的体积是非常重要的实验之一。
通过准确测量物体的体积,我们可以了解物质的分布、密度等重要物理特性。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物理实验方法,帮助读者全面了解如何准确测量物体的体积。
一、水位法测量体积水位法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测量物体体积的方法。
具体操作如下:首先,准备一个足够大的容器,并在容器上刻度,以便测量液体的体积。
然后,将容器装满一定量的水,记录水位。
接着,将待测物体完全浸入水中,等待水位恢复稳定后再次记录水位。
最后,通过比较两次水位的差值,即可计算出物体的体积。
需要注意的是,测量时要确保待测物体完全浸入水中,且水位的变化要小于一定范围,以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此外,在测量前应该检查容器是否漏水,以免影响测量结果。
二、容积瓶法测量体积容积瓶法是一种常用的测量体积的方法,它基于液体的位移原理。
其操作步骤如下:首先,准备一个容积瓶和待测物体。
容积瓶的口部是细长的管状,具有精确标定的刻度。
然后,将容积瓶放在水平的平台上,并注入一定量的液体,使液体位于刻度线的下方。
接下来,将待测物体轻轻放入容积瓶中,观察液体的位移情况。
最后,通过测量液体位移的差值,即可计算出物体的体积。
在进行容积瓶法测量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待测物体应轻轻放入容积瓶中,避免产生过大的液体波动;二是应该确保液体平稳,不产生气泡等干扰因素;三是测量前要校准容积瓶的刻度,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三、光学投影法测量体积光学投影法是一种基于物体投影面积的测量方法。
具体操作如下:首先,准备一个光源和一个光屏,以及待测物体。
将光源放置于一定位置,使得光线照射到光屏上形成清晰的物体投影。
接着,测量物体投影的尺寸,在物体未遮挡和遮挡的情况下分别测量,并记录下来。
最后,通过比较两次测量的投影面积差值,即可计算出物体的体积。
在进行光学投影法测量时,要注意控制光线的方向和强度,以保证投影的清晰度。
另外,在测量尺寸时,使用合适的测量工具,如游标卡尺或显微镜,可以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第二单元 《测量物体的体积》教案+实录+反思
一、《圆柱的体积1》教学案二、《圆柱的体积》课堂教学实录(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师:最近老师与同学们认识了一种新的立体图形,那就是——生:圆柱体。
师:前面我们已经学会了求这种图形的——生:表面积。
师:今天我们继续来探索有关圆柱体积计算的方法。
(板书课题:圆柱的体积)师:(投影出示积木图片)请看屏幕:某玩具厂厂长,他们厂新开发了一种积木玩具,这三个积木的底面积和高都相等,他想比较一下这三个积木体积的大小,同学们有什么方法吗?生:(小组讨论、思考)……(二)动手实验探索公式师:既然同学们觉得比较这三个积木的体积有点困难,那我们大家一起来想想办法。
(出示三个积木的实物模型)师:请同学们先看看长方体和正方体,它们的体积相等吗?生1:感觉长方体的体积大一些。
生2:我认为两个积木的体积一样大。
师:为什么呢?生2:因为它们的底面积和高都相等,而它们的体积都可以用底面积×高来计算。
(板书: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师:猜一猜,圆柱的体积与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相等吗?生:相等。
师:为什么呢?(学生感觉有些迟疑……)师:你能用什么办法验证吗?生:做实验。
师:对,实验可以帮助我们。
(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学具)师:(提示)还记得圆是如何转化成长方形的吗?你能利用手中的学具,模仿这样的方法把圆柱转化成长方体吗?生:讨论中……(小组合作研究怎样将圆柱体转化成一个长方体)(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师:你能用手中的学具,把圆柱体转化成长方体的过程,在小组里演示给同伴看一看吗?生:小组演示中……(边演示边说方法)(教师继续巡视指导,并适时加以鼓励)师:谁能用手中的学具给大家讲讲这个转化的过程?生:把圆柱的底面平均分成16份,切开后再依次插进去,这样就拼成了一个长方体。
(学生边说边演示,其他学生模仿操作)师:真的很不简单!(教室里响起热烈的掌声)但老师有个疑问:这是一个标准的长方体吗?生1:不是。
生2:是一个近似的长方体。
测量物体体积的方法
测量物体体积的方法测量物体体积的方法是通过计算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来确定其体积。
有许多不同的方法可以测量物体的体积,具体取决于物体的形状和材质。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测量物体体积的方法。
1. 尺寸测量法:这是最常见也是最简单的测量物体体积的方法。
对于规则形状的物体,可以通过直接测量其三个尺寸(如长度、宽度和高度),然后将它们相乘,即可得到物体的体积。
例如,对于一个长方体,可以通过测量其长、宽和高,然后使用V = 长×宽×高的公式计算出体积。
2. 溢水法:这是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体积的常用方法之一。
它基于浸入液体前后液位的变化量来计算物体的体积。
首先,选择一个容器,容器能够容纳重要测量物体的液体。
然后,将清水倒入容器,并记录液体的初始体积。
接下来,将物体轻轻放入容器中,使其完全浸入水中。
随后,记录液体的最终体积。
最后,计算出液体的体积变化量,这个变化量就是物体的体积。
3. 卡尺量度法:这是用于测量复杂形状物体体积的一种方法。
首先,使用卡尺或其他合适的测量工具测量物体每个部分的尺寸。
然后,使用适当的几何图形来计算物体的体积。
对于复杂形状的物体,可以将其分解为多个简单的几何图形,并将它们的体积相加以得到整个物体的体积。
4. 光学测量法:这是一种用于测量小物体体积的方法。
它基于光学原理,通过对物体进行放大和测量来获取其体积信息。
常用的光学测量仪器包括显微镜、激光扫描仪等。
通过拍摄物体的图像,并使用适当的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可以得到物体的三维模型和体积数据。
5. 浮力法:这是一种适用于测量密度不均匀物体体积的方法,也常用于测量矿石等颗粒状物体的体积。
它基于物体在浸入液体中所受到的浮力原理。
首先,使用天平或其他测重装置测量物体的质量。
然后,将物体放入一个已知密度的液体中,测量物体在液体中所受到的浮力。
根据物体的质量和浮力,可以计算出物体的体积。
除了上述方法,还有其他一些特殊情况下使用的测量物体体积的方法,如屈光测量法、电容测量法等。
(新)北师大版物理八上《第2课时 体积的测量》公开课(教案)
一、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第2课时体积的测量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国际单位制中体积的单位立方米和常用单位立方分米、立方厘米,以及它们与毫升,升的关系。
2.知道测量规则固体体积的方法,会正确使用量筒〔杯〕测量液体的体积和不规则固体体积。
二、过程与方法要知道测量物体的体积时必须要有统一的测量标准,恰当的测量工具和正确的测量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体积的测量,密切联系实际,渗透物理教学应“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关注科学技术的开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教学重点学会体积测量的正确方法。
教学难点量筒读数的误差分析。
教具准备量筒、石块、烧杯、清水、多媒体等。
新课引入任何物体都有长度,同样的也都有体积,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长度的测量,那么体积该如何测量呢?教学过程知识点一体积的单位1.让学生们阅读教材,认识体积的单位和单位间的换算关系。
体积的国际单位是立方米〔m3〕.常用单位:立方分米〔dm3〕、立方厘米(cm3)、立方毫米(mm3)、升〔L〕、毫升〔mL〕,其换算关系如下:1dm3=10-3m31cm3=10-6m31mm3=10-9m3IL=ldm31mL=1cm32.规则固体体积的测量对于形状规则的固体,比方正方体、长方体,其体积该怎样测量?学生答复:只需要测量其长、宽、高,就可以计算出它们的体积。
知识点二量筒和量杯的使用对于液体和形状不规则的固体的体积,可以用量筒和量杯来测量。
1.教师演示:用量筒测水的体积。
让学生观察并阅读教材,答复以下问题:〔1〕使用量筒或量杯应注意哪些问题?〔2〕怎样用量筒测小石块的体积?2.学生讨论后答复:〔1〕量筒或量杯的正确使用方法:①读数的时候应把量筒放在平整的桌面上,②观察刻度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再读出所取液体的体积数。
如果视线不水平,读数会偏高或偏低。
〔2〕先在量筒里放适量水,读出其体积V1,然后把小石块放入量筒读出体积V2用V2-V1就是小石块的体积。
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作文
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作文
今天老师给我们出了一道数学题,让我们回家以后算出一个梨片的体积。
到家后,我拿了一个梨,从中间切了一大片出来,要算出这个梨片的体积,怎么算呢?我拿出尺子,量啊量。
因为梨片是一个不规则的物体,所以很难量出它的长、宽、高来,我左思右想可怎么也想不出如何计算,于是,我就在数学课本上查找办法,我认真的看着每一页,生怕不认真把他给忽略了,终于我找到了,哦,原来是这样做呀,我把梨片拿来,在端一只大号的.长方体的水杯子,这个杯子长6厘米、宽5厘米、高16厘米,我在水杯里倒上8厘米的水,我把梨片往水杯子里一放,水位立刻提高了1厘米,然后,我就照着课本上的方法计算起来,1*6*5这是用长乘宽乘高求出升高了的水的体积,这个升高的水的体积就是这个梨片的体积,嗯,1*5*6=30(立方厘米)哦,这个梨片的体积是30立方厘米,哦耶,我学会算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喽,哈哈……。
从这次试验中,我学会了不规则物体怎样算它的体积,而且懂得了,只要认真思考,仔细观察,什么难题都能得到解答。
小朋友们你也学会了吗?。
小学三年级科学《测量体积》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科学《测量体积》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冀人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2课《测量体积》。
教学目标:1、理解体积的定义,掌握体积的常用单位,认识测量体积的仪器。
2、能正确的测量物体体积,能够正确读取测量数值。
3、学会用排水法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教学重点:1、怎样测量物体的体积。
2、正确读取测量数值。
教学难点:1、读数的正确方式。
2、排水法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教学准备:课件、量杯、水。
教学过程:一、情境与问题:师:今天我们来学习第2课,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本课标题。
生读课题,教师板书课题——测量体积。
师:看到课题你想到什么?生回答问题,教师回应学生问题,并预设情景。
师:同学们,我们都有水杯,我们的水杯多种多样,形状各异,如果我们要想知道谁的杯子装的水更多,应该怎样办呢?预设:测量。
那我们就来探究一下谁的杯子装的水更多。
二、探究与发现:(一)哪个杯子能装的水多:1、粗细相同、高度不同的两个杯子,哪个杯子能装的水更多一些?提出问题,学生回答。
预设:高杯子能装的水多一些。
2、高度相同、粗细不同的两个杯子,哪个杯子能装的水多一些?提出问题,学生回答。
预设:粗杯子能装的水多一些。
3、高度和粗细都不同的两个杯子,我们怎样知道哪个杯子装的水多呢?师:同学们有什么方法?生:将两个水杯里面的水放入同样的杯子里,看看哪个杯子的水面高,那个水杯装的水多。
师:同学们很聪明。
哪个杯子装的水多,也就是占的空间大。
现在我们拿起水杯喝一大口水,体会一下水占肚子的空间。
学生喝水体验水占身体的空间。
师:像水在杯子中会占据空间一样,物体所占据空间的大小称作物体的体积。
邀请同学和自己比较谁占得空间大,谁的体积就大。
测量体积就要用到测量工具。
(二)测量工具师:那么我们要测量水的体积,要用到什么工具呢?(量杯、量筒)师:老师出示量筒,观察量筒的最小刻度值和最大量程。
预设:最大量程100ml最小刻度值1ml液体体积的测量步骤:1、测量杯中水的体积,选择合适的量筒,将杯中的水沿筒壁缓缓倒入量筒中。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教学课件
答:土豆的体积是300立方厘米。
三、试探练习
你能算出西红柿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吗?
5㎝ 7㎝
8㎝
8㎝
四、自主练习
1.
石块的体积是 140立方厘米。
一块橡皮的体积是 12立.5方厘米。
四、自主练习
2.妈妈买了体积是11200立方厘米的假山、水草等饰物, 放进鱼缸,水面升高了多少?
课前练习
计算下列物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一、情境导入
橡皮泥
土豆
一、情境导入
怎样求这些物体的体积呢?
橡皮泥和土豆的的形状都是不规则的,不能直接计算 出它的体积。
你能想办法求出它们的体积吗? 可以用转化的方法,把不规则的物体转化为规则的物 体,再求出它们的体积。
。 动手做个试验来试一试吧!
土豆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呢?
体积差
高度差
继续
二、合作探究
土豆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呢?
土豆的体积等于现在的体积减去原来的体积。 15×10×12-15×10×10
=1800-1500 =300(立方厘米)
答:西土的体积是300立方厘米。
返回
二、合作探究
土豆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呢?
土豆的体积等于水槽的底面积乘水面上升的高度。 15×10×(12 - 10)
(2)此时。将一个正方体铁块全部浸入水中,水面 高度正好与水缸高度齐平(水没有溢出),你能求出 正方体铁块的体积吗?
一、情境导入
测量土豆体积的实验:
实验活动要求 (1)往水槽里倒水,记下水面的高度。
(2)再把土豆放入水槽量杯里(水没过土豆)。 (3)记土豆没入水后水面的高度。 (4)思考求土豆体积的方法。
初中物理测物体体积教案
初中物理测物体体积教案1. 让学生掌握用排水法测量物体体积的方法,并能够运用该方法测量常见物体的体积。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交流分享的良好学习习惯。
4. 培养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1. 排水法测量物体体积的原理。
2. 排水法测量物体体积的实验操作步骤。
3. 常见物体体积的测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排水法测量物体体积的方法及实验操作步骤。
2. 教学难点:排水法测量物体体积的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实验教学法,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掌握排水法测量物体体积的方法。
2.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并解决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体积的概念,进而引出本节课的内容——排水法测量物体体积。
2. 讲解与演示(1)讲解排水法测量物体体积的原理。
(2)演示排水法测量物体体积的实验操作步骤。
3. 学生实验操作(1)学生分组,每组准备一个量筒、一个容器、一些水和一个待测物体。
(2)学生按照老师的演示,自行操作进行实验。
(3)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记录数据,包括量筒初始体积、加入物体后的体积和排出水的体积。
4. 数据处理与分析(1)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物体的体积。
(2)学生分析实验结果,讨论可能出现的误差来源。
5. 总结与拓展(1)学生总结排水法测量物体体积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2)教师提出拓展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实验操作的准确性。
2. 学生数据处理的正确性。
3. 学生对排水法测量物体体积原理的理解程度。
4. 学生对拓展问题的思考和回答。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排水法测量物体体积的实验,让学生掌握了实验操作技巧,培养了学生的实验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动手动脑,积极参与,对物理实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019-2020年六年级下册第4单元第3节《测量土豆的体积》参考教案
2019-2020年六年级下册第4单元第3节《测量土豆的体积》参考教案教学内容: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第46页。
教学目标:1、在立体图形的体积和容积的知识基础上,探索生活中一些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加深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和深化。
2、获得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活动经验和具体方法,培养小组合作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
3、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树立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自信。
教学重、难点:探索土豆体积的测量方法,学会从多角度思考并解决问题。
设计理念:用多种方法将不规则物体转化为规则物体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探究性学习的过程。
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很自主地去探索,在小组内互相交流,相互启发,多种感官参与到自主探究性活动中来。
“转化”的数学思想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了起来,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更透彻,印象更深刻,记忆更牢固。
从教学角度讲,鼓励学生对数学的自我理解,自我解读,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理解,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成为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富有个性的过程。
本节数学活动重在让学生自己发挥、自己动手、自己应用,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在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让学生具有较大的自主发展的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准备:直尺、软尺、烧杯、量筒、土豆、橡皮泥、石块等不规则物体、水、计算器。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提出问题1、出示一些物体,其中有规则物体(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也有不规则物体(土豆、苹果、橡皮泥、鸡蛋、墨水瓶等。
)2、设问:(1)这些物体哪些你可以计算体积呢?怎样计算?学生口答规则物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2)哪些你不会计算体积?怎样才能求出这些物体的体积?教师: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索测量像土豆这样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师板书课题:测量土豆体积二、探究新知1、学生发表个人看法A:(切割法)把土豆切成一立方厘米的小块,看能切出多少块,土豆的体积大约就是多少立方厘米。
物理测量物体的体积
物理测量物体的体积一、引言体积是物理学中研究物体三维空间占据的大小的量。
准确测量物体的体积是进行科学研究和日常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项技能。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将学会不同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并了解到体积测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体积的概念1. 理论讲解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体积的概念,可通过实际生活例子说明体积的概念,如一杯水的体积是多少,一个盒子的体积是多少等。
2. 实践活动分发一些实物给学生,让他们估计并记录下这些物体的体积,然后用实际工具进行测量,比较估计与实际的差距。
三、测量体积的方法1. 计算法介绍计算法测量体积的基本原理,例如通过测量物体的长、宽、高并相乘来得出体积。
2. 溶解法通过溶解物体并测量溶解液的体积来推测物体的体积。
可以通过实验演示的方式展示这种测量方法。
3. 排水法通过将物体完全浸入一个容器中,并测量容器中液体水平的变化来计算物体的体积。
四、实际应用1. 制作体积测量工具让学生们利用一些简单的材料制作出测量体积的工具,如一个定量注射器或者一个标尺。
2. 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让学生们选择一个不规则的物体,并尝试使用所学的方法测量其体积。
3. 生活中的体积测量应用通过介绍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体积测量应用,如测量液体的体积、测量房间的体积等,让学生们认识到体积测量的实际应用,并明白为什么准确测量体积是重要的。
五、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理解了体积的概念和不同的测量方法。
他们还了解到了体积测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综合实践活动和理论讲解,学生们不仅掌握了测量体积的技巧,还了解了体积测量的重要性。
最后,可布置一个练习或者小作业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