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第七中学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文言文阅读练习01 苏教版
高考语文(苏教版)复习资料练习第二部分专题一文言文阅读4考点二迁移运用巩固提升含解析
![高考语文(苏教版)复习资料练习第二部分专题一文言文阅读4考点二迁移运用巩固提升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2212966bb68a98270fefa4f.png)
[题组一对点练]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1.判断“其”在文中的意义。
狐谓狼曰:“羊肉①其.鲜乎?君②其.有意,叼③其.一而啖之,得饱④其.口福。
”狼曰:“⑤其.如猛犬何?”狐间于犬曰:“羊数詈君,⑥其.言不堪入耳,君乃无所怒,⑦其.无闻邪?⑧其.畏主人邪?及⑨其.嬉逐,愿为一雪⑩其.耻,君⑪其.许之!”犬笑曰:“欲加之罪,⑫其.无辞乎?”护羊愈谨,狐与狼愤然而去。
答:答案:③④⑥⑨⑩这五个“其”均用作代词。
③相当于“其中的”;④相当于“自己”;⑥相当于“它们的”;⑨相当于“它们”;⑩相当于“这(个)”。
①⑤⑪⑫均用作副词。
①表揣测,大概;⑤表示加强语气;⑪表祈使语气,一定;⑫表反诘,相当于“难道”。
②⑦⑧三个“其”字,均用作连词。
②表假设,如果;⑦⑧表选择,是……还是……。
2.判断“于”在文中的意义。
“黄鸟①于.飞,差池其羽”,何其笑也。
然②于.吾等,则久别矣。
自十年前偶见之,③于.今已十载,未睹其姿。
今造林还草,生态渐复,黄鸟复见,其鸣之美则倍④于.昔。
吾乡之美已闻⑤于.四方。
世人皆欲老⑥于.吾乡,此乃多人言⑦于.我也,非吾杜撰耳。
⑧于.是吾等畅饮抒怀,陶然醉⑨于.是,不亦乐乎?答:答案:①助词,凑足音节;②介词,表示对象,可译为“对于”;③介词,可译为“到”;④介词,表示比较,可译为“比”;⑤介词,表示被动,可译为“被”;⑥介词,表示方位,可译为“在”;⑦介词,表示对象,可译为“对”或“向”;⑧同现代汉语,可译为“于是”;⑨介词,可译为“在”。
3.判断“为”在文中的意义。
“天行有常,不①为.尧存,不为桀亡。
”此②为.至理,当③为.世人言之,切勿使之④为.巫所惑。
巫者,以诡⑤为.业,其所⑥为.皆⑦为.利也。
故⑧为.其来也,即斥之以此理,彰其用心。
⑨为.天下除残去秽,乃吾辈本分,何辞⑩为.?答:答案:①介词,可译为“因为”;②动词,可译为“是”;③介词,可译为“对、向”;④介词,可译为“被”;⑤动词,可译为“作为”;⑥动词,可译为“做”;⑦介词,可译为“为了”;⑧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⑨介词,可译为“替”;⑩句末语气词,可译为“呢”。
浙江省杭州市第七中学高中语文 第一专题 寡人之于国也同步练习 苏教必修4苏教
![浙江省杭州市第七中学高中语文 第一专题 寡人之于国也同步练习 苏教必修4苏教](https://img.taocdn.com/s3/m/0898a2d3192e45361166f5b4.png)
浙江省杭州市第七中学高中语文第一专题寡人之于国也同步练习苏教必修4苏教《寡人之于国也》〔一〕1.选出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A.兵刃既接〔已经〕 B.弃甲曳兵而走〔拖着〕C.数罟不入洿池〔密〕 D.涂有饿莩〔野菜〕2.选出加点词属于古今词义转移的一项〔〕A.河内凶,那么移其民于河东 B.四体不勤,五谷不分C.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D.其臭如兰3.以下“以〞字用法相同的两项是〔〕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斧斤以时入山林C.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D.不赂者以赂者丧4.选出与“申之以孝悌之义〞句式不同的一项〔〕A.王如知此,那么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B.河内凶,那么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C.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D.五亩之宅,树之以桑5.选出翻译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尽心焉耳矣——总算尽了心啦B.请以战喻——请让我用打仗来作说明C.直不百步耳——只是没有〔跑〕百步罢了D.斧斤以时入山林——斧头按时进入山林〔二〕一、给加点字注音:移其粟.〔〕于河内弃甲曳.〔〕兵数.〔〕罟.〔〕不入洿.〔〕池不可胜.〔〕食衣.〔〕帛.〔〕然而不王.〔〕者谨庠.〔〕序之教二、翻译句子1、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2、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3、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4、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5、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6、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7、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8、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三〕一、选择题1.选出没有通假字的一项〔〕A.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B.那么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C.直不百步耳 D.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2.选出对以下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A.河内凶.,那么移民于河东〔年成坏,受灾〕B.弃甲曳兵而走.〔逃跑〕C.养生..不王者〔这样却〕..丧死无憾〔保养生命〕D.然而3.加点词活用情况与其他各项不同的一项为哪一项〔〕A.填然鼓.之 B.树.之以桑 C.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D.谨庠序之教.4.选出加点实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A.或.百步而后止〔或许〕无如.寡人之用心者〔及,比得上〕B.请.以战喻(请您) 谷不可胜.食也(尽,完) C.申之以孝悌.(敬爱兄长)之义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开仓赈济) D.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通“班〞〕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约束〕5.选出加点的“以〞字,意义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 )A.请以战喻 B.以五十步笑百步C.斧斤以时入山林 D.申之以孝悌之义6.选出“之〞字相同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 )①寡人之于国也②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③树之以桑④申之以孝悌之义⑤王道之始也⑥填然鼓之⑦无如寡人之用心者⑧未之有也⑨察邻国之政⑩那么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A.①④⑥ B.②③⑦ C.②④⑧ D.⑤⑨⑩7. 选出对以下各句中加点介词“于〞字意义解说正确的一项( )①寡人之于国也②那么移其民于河东③那么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④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⑤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A.②④相同B. ②③⑤相同C. ①⑤相同D. ①②③④⑤各不相同8.选出对以下句子中句式相同能归类在一起的一项〔〕①是亦走也②那么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③王道之始也④树之以桑⑤申之以孝悌之义⑥未之有也⑦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A.①②③⑥ B.②④⑥ C.②④⑤⑦ D.③⑥⑦9.选出与“未之有也〞句式相同的一项〔〕A.时不我待B.兵不血刃 C.莫衷一是 D.自愧弗如10.选出对以下文言句子中的划线局部翻译不正确的一句〔〕A.河内凶,那么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亦然。
2019-2020学年杭州市第七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2019-2020学年杭州市第七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a722eee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fe.png)
2019-2020学年杭州市第七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写一本小说不容易,读一本小说也不容易。
平常人读小说,往往以为既是“小”说,必无关宏旨,所以就随便一看,看完了顺手一扔,有无心得,全不过问。
这个态度,据我看来,是不大对的。
小说之所以能够存在,并不是完全因为它“小”而易读,可供消遣。
反之,它之所以能够存在,正因为它有它特具的作用,不是别的文体所能替代的。
小说是讲人生经验的。
我们读了小说,才会明白人间,才会知道处身涉世的道理。
哲学能教咱们“明白”,但是它不如小说说得那么有趣,那么亲切,那么动人。
因为哲学板着面孔说话,而小说则生龙活虎地去描写,使人产生兴趣,因而也就不知不觉地发生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历史也写人间,似乎与小说相同。
可是,一般来说,历史往往缺乏文艺性,使人念了头疼;即使含有文艺性,也不能像小说那样圆满生动,活灵活现。
历史可以近乎小说,但代替不了小说。
世间恐怕只有小说能原原本本地描画人世生活,并且能暗示出人生意义。
就是戏剧也没有这么大的本事,因为戏剧须摆到舞台上去,而舞台的限制往往让剧本不能像小说那样自由描画。
于此,我们知道了,小说是在书籍里另成一格,它不是仅供我们念着“玩”的。
读小说,第一能让我们得到益处的,便是小说的文字。
世界上虽然也有文字不甚好的伟大小说,但是一般来说,好的小说大多是有好文字的。
所以,我们读小说时,不应只注意它的内容,也须学习它的文字,看它怎么以最少的文字,形容出复杂的物态心态来,看它怎样用最恰当的文字,把人情物状一下子形容出来,使其活生生地立在我们眼前。
况且一部小说。
有景有人有对话,千状万态,包罗万象,更使我们心宽眼亮,多见多闻,假若我们细心去读的话,它简直就是一部最丰富的最好的模范文。
文字以外,我们该注意的是小说的内容。
要断定一本小说内容的好坏,颇不容易,因为世间的任何一件事都可以作为小说的材料,实在不容易分别好坏。
【最新】浙江省杭州市第七中学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练习14苏教版
![【最新】浙江省杭州市第七中学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练习14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9270102deff9aef8941e0676.png)
文言文阅读练习十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6题。
陈宠字昭公,少为州郡吏,辟司徒鲍昱府。
是时三府掾属专向交游,以不肯视事为高。
宠常非之,独勤心物务,数为昱陈当世便宜。
昱高其能,转为辞曹,掌天下狱讼。
其所平决,无不厌服众心。
肃宗初,为尚书。
是时承永平故事,吏政尚严切,尚书决事率近于重。
宠以帝新即位,宜改前世苛俗,乃上疏。
帝敬纳宠言,每事务于宽厚。
宠性周密,常称人臣之义,苦不畏慎。
自在枢机,谢遣门人,拒绝知友,唯在公家而已。
朝廷器之。
皇后弟侍中窦宪荐真定令张林为尚书,帝以问宠,宠对:“林虽有才能,而素行贪浊。
”宪以此深恨宠。
林卒被用,而以藏污抵罪。
及帝崩,宪等秉权,常衔宠,乃白太后,令典丧事,欲因过中之。
黄门侍郎鲍德素敬宠,说宪弟环曰:“陈宠奉事先帝,深见纳任,故久留台阁,赏赐有殊。
今不蒙忠能之赏,而计几微之故,诚伤辅政容贷之德。
”环亦好士,深然之,故得出为太山太守。
及窦宪为大将军征匈奴,公卿以下及郡国无不遣吏子北奉献遗者,而宠守正不阿。
后和帝闻之,擢宠大司农。
永元六年,为廷尉。
性仁矜,及为理官,数议疑狱,常亲自为奏,每附经典,务从宽恕,帝辄从之,济活者甚众。
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宪等秉权,常衔宠衔:怀恨。
B、欲因过中之中:中伤。
C、而宠守正不阿阿:迎合。
D、性仁矜矜:拘谨。
2.比较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宠以帝新即位及帝崩,宪等秉权而以藏污抵罪及为理官,数议疑狱A、两个“以”相同,两个“及”也相同。
B、两个“以”相同,两个“及”不同。
C、两个“以”不同,两个“及”也不同。
D、两个“以”不同,两个“及”相同。
下列语句在文中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3.宠常非之,独勤心物务,数为昱陈当世便宜。
A、陈宠却从来不这样,他独自用心管理财务,多次为鲍昱陈说当时应采取的便民措施。
B、陈宠却从来不这样,他独自用心办理事物,多次为鲍昱分析时政的利弊。
C、陈宠常常批评这种做法,他独自用心管理财务,多次为鲍昱分析当时为什么事情能事半功倍。
浙江省杭州市第七中学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文言文阅读练习11 苏教苏教
![浙江省杭州市第七中学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文言文阅读练习11 苏教苏教](https://img.taocdn.com/s3/m/636721d44b35eefdc9d333a2.png)
浙江省杭州市第七中学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练习11 苏教苏教文言文阅读练习十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答复1—6题。
陈希亮字公弼,其先京兆人。
初为大理评事,知长沙县。
有僧海印国师,出入章献皇后家,与诸贵人交通,恃势据民地,人莫敢正视,希亮捕治置诸法,一县大耸。
郴州竹场有伪为券给输户送官者,事觉,输户当死。
察其非辜出之,已而果得其造伪者。
再迁殿中丞,徙知县。
老吏曹腆侮法,以希亮年少,易之。
希亮视事,首得其罪。
腆叩头出血,愿自新,希亮戒而舍之,卒为善吏。
巫觋岁敛民财祭鬼,谓之春斋,否那么有火灾。
民讹言有绯衣三老人行火。
希亮禁之,民不敢犯,火亦不作。
毁淫祠数百区,勒巫为农者七十余家。
及罢去,父老送之出境,泣曰:“公去我,绯衣老人复出矣。
〞母终,服除,为开封府司录司事。
福胜塔火,官欲更造,度用钱三万,希亮言:“陕西用兵,愿以此馈军。
〞诏罢之。
青州民赵禹上书,言赵元昊必反,宰相以禹狂言,徙建州,元昊果反。
禹讼所部,不受,亡至京自理,宰相怒,下开封狱。
希亮言禹可赏不可罪,争不已。
上释禹,赏为徐州推官,且欲以希亮为御史。
会外戚沈元吉以奸盗杀人,希亮一问得实,自惊仆死,沈氏诉之,诏御史劾希亮及诸掾吏。
希亮曰:“杀此贼者独我耳。
〞遂引罪坐废。
皇佑元年,诏提取河北便籴。
都转运使魏劾希亮擅增损物价。
已而除龙图阁学士,知开封府,希亮乞迁辨。
既对,仁宗直希亮,夺职知越州,且欲用希亮。
希亮言:“臣与转运使不和,不得为无罪。
〞力请还滑。
会河溢鱼池埽,且决,希亮悉召河上使者,发禁兵捍之。
庐于所当决,吏民涕泣更谏,坚卧不动,水亦去。
1、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为哪一项A、人莫敢正视,希亮捕治置诸法。
B、腆叩头出血,愿自新。
C、都转运使魏劾希亮擅增损物价。
D.吏民涕泣更谏,希亮坚卧不动。
2、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陈希亮字公弼,其先京兆人。
A希亮视事,首得其罪。
及罢去,父老送之出境。
B诏御史劾希亮及诸掾吏。
2021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2部分:文言文阅读1高考体验练习[浙江专用苏教版]
![2021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2部分:文言文阅读1高考体验练习[浙江专用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b0bac7515022aaea998f0f92.png)
专题一文言文阅读——历览前贤国与家,披文入情悟精华本专题在熟悉考情的基础上,根据高考试题的结构,先从“实词和虚词”这两个考点入手,这两个考点既是浙江高考的热点,也是文言文翻译题评分时的采分点,是阅读文言文的基础。
然后,重点突破“概括分析”和“翻译”两大考点,这两个考点是热点,也是难点,所以重点突破。
最后,再突破“断句”,这个考点考查的是考生的句读技巧和积累,因是主观型断句,故难度较大。
为了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特地开设“阅读技法”,了解“传记”阅读的相关知识,还增加了“文化常识”的储备,以弥补考生文言阅读的短板。
这样安排,应该会让文言文这一考点成为高考成绩的增分点。
一、(2019·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20分)《宗子相①集》序[明]王世贞呜呼!此广陵宗臣子相之诗若文。
武昌吴国伦传之,而吴郡王世贞为之序,曰:昔在建安,二曹龙奋,公幹角立。
爰至潘陆衍藻,太冲修质,沈宋丽尔,必简岳岳,李杜并驱,龙标脱衔。
古之豪杰于辞者,往往志有所相合而不相下,气有所不相入而.相为用,则岂尽人力哉?盖亦有造物微旨矣。
日,余与李攀龙于鳞燕中游也,子相挟吴生暨天目徐生来。
子相才高而气雄,自喜甚,尝从吴一再论诗,不胜,覆酒盂,啮之裂,归而淫思竟日夕,至喀喀呕血也。
当其所极意,神与才傅,天窍自发,叩之泠然中.五声,而诵之爽然风露袭于腋而投于咽,然当其所极意而尤不已,则理不必天地有,而语不必千古道者,亦间离得之。
夫以于鳞之.材,然不敢尽斥矩镬②而创其好,即何论世贞哉?子相独时时不屑也,曰宁瑕无碔③。
余则无以难.子相也。
诸善子相者,谓子相超津筏而上之;少年间是非子相者,谓子相欲逾津而弃其筏。
然雅非子相指也。
充吾结撰之思,际吾才之界,以.与物境会。
境合则吾收其全瑜,不合则吾姑取其瑜而任瑕。
字不得累.句,句不得累篇,吾时时上驷,以次驰天下之中下者,有一不胜,而无再不胜,如是耳。
今其篇章具在,即使公幹、太冲、必简、龙标小自贬损,而附于诸贤之骥,子相甘之哉。
浙江省杭州市第七中学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文言文阅读练习01 苏教苏教
![浙江省杭州市第七中学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文言文阅读练习01 苏教苏教](https://img.taocdn.com/s3/m/24a0e1c0b90d6c85ed3ac6a6.png)
浙江省杭州市第七中学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练习01 苏教苏教文言文阅读练习一赵逵字庄叔,其先秦人,家于资州。
逵读书数行俱下,尤好聚古书,考历代兴衰治乱之迹,与当代名人巨公出处大节,根穷底究,尚友其人。
绍兴二十年,类省奏名,明年对策,论君臣父子之情甚切,擢第一。
时秦桧意有所属,而逵对独当帝意,桧不悦。
即罢知举王严,授逵左承事郎、签书剑南东川。
帝尝问桧:“赵逵安在?〞桧以实对。
久之,帝又问,除校书郎。
逵单车赴阙,征税者希桧意,搜行橐皆书籍,才数金而已。
既就职,未尝私谒,桧意愈恨。
逵赓御制《芝草诗》,有“皇心未敢宴安图〞之句,桧见之怒曰:“逵犹以为未太平耶?〞又谓逵曰:“馆中禄薄,能以家来乎?〞逵曰:“亲老不能涉险远。
〞桧徐曰:“当以百金为助。
〞逵唯唯而己。
又遣所亲申前言,讽逵往谢,逵不答,桧滋怒,欲挤之,未及而死。
帝临哭桧还,即迁逵著作佐郎兼权礼部员外郎。
帝如景灵宫,秘省起居惟逵一人。
帝屡目逵,即日命引见上殿,帝迎谓曰:“卿知之乎?始终皆朕自擢。
自卿登第后,为大臣沮格,久不见卿。
秦桧日荐士,未尝一语及卿,以此知卿不附权贵,真天子门生也。
〞诏充普安郡王府教授。
逵奏:“言路久不通,乞广赐开纳,勿以微贱为间,庶几养成敢言之气。
〞帝嘉之。
二十六年,迁著作郎,寻除起居郎。
入谢,帝又曰:“秦桧炎炎,不附者惟卿一人。
〞逵曰:“臣不能效古人抗折权奸,但不与之同尔,然所以事宰相礼亦不敢阙。
〞又曰:“受陛下爵禄而奔波权门,臣不惟不敢,亦且不忍。
〞明年同知贡举,尽公考阅,以革旧弊,遂得王十朋、阎安中。
……逵以疾求外,帝命国医王继先视疾,不可为矣。
卒年四十一。
帝为之抆泪叹息。
逵尝自谓:“司马温公不近非色,不取非财,吾虽不肖,庶几慕之。
〞1、以下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而逵独当帝意当:适合。
B、亲老不能涉远亲老:亲人和老人。
C、逵不答,桧滋怒滋:更加。
D、臣不能效古人抗折权奸抗折:抗拒驳斥。
2、以下各句“以〞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①桧以实对②能以家来乎③当以百金为助④以此知卿不附权贵⑤勿以微贱为间⑥尽公考阅,以革旧弊⑦逵以疾求外A、①③⑤B、②④C、⑤⑦D、③④⑤3、以下各句括号内是补出的省略成分,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帝又问,除〔逵〕校书郎。
浙江省杭州市第七中学高中语文 高等教育阅读理解 苏教版必修2苏教版
![浙江省杭州市第七中学高中语文 高等教育阅读理解 苏教版必修2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da5af01cb8f67c1cfbd6b8a3.png)
浙江省杭州市第七中学高中语文高等教育阅读理解苏教版必修2苏教版浙江省杭州市第七中学高中语文高等教育阅读理解苏教版必修2四、〔18分〕阅读下面短文,完成21——24题。
高等教育〔小说〕强和弟弟都接到了名牌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强用借来的钱送走了弟弟,就随本家哥去沿海的一个港口城市打工。
那城市很美,强的眼睛就不够用了。
本家哥说,不赖吧?强说,不赖。
本家哥说,不赖是不赖,可总归不是自个儿的家,人家瞧不起咱。
强说自个儿瞧起自个儿就行。
强和本家哥在码头的一个仓库给人家补缀篷布。
强很能干,做的活精细,看到丢弃的线头碎布也给拾起来留作备用。
那夜暴风雨骤起,强从床上爬起来,冲到雨帘中。
本家哥劝不住他,骂他是个戆蛋。
在露天仓垛里,强观察了一垛又一垛,加固被掀动的篷布。
待老板驾车赶过来,他已成了个水人儿。
老板见所储物资丝毫无损,当场要给他加薪,他就说不啦,我只是看我修补的篷布牢不牢。
老板见他如此老实,就想把另一个公司交给他,让他当经理。
强说我不行,让文化高的人干吧。
老板说我看你行——比文化高的是人身上的那种东西!强就当了经理。
公司刚开张,需要招聘几个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年轻人当业务员,就在报纸上做了广告。
本家哥闻讯赶来,说给我弄个美差干干。
强说,你不行。
本有哥说,看大门也不行吗?强说,不行,你不会把这里当成自个儿的家。
本家哥脸涨得紫红,骂道,你真没良心。
强说,把自个儿的事干好才算有良心。
公司进了几个有文凭的年轻人,业务红红火火地开展起来。
过了些日子,那几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知道了他的内幕,心里就起毛说,就凭我们的学历,怎能窝在他手下?强知道了并不恼,说,我们既然在一块儿共事,就把事办好吧,我这个经理的帽谁都可以戴,可有价值的并不在这顶帽上……那几个大学生面面相觑,就不吭声了。
一外商听说这个公司很有开展前途,想洽谈一项合作工程。
强的助手说,这可是条大鱼哪,自得好好接待。
强说,对头。
外商来了,是位外籍华人,还带着翻译、秘书一行。
浙江省杭州市第七中学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练习12苏教版
![浙江省杭州市第七中学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练习12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9f3b2a3b866fb84ae45c8d7e.png)
浙江省杭州市第七中学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练习12 苏教版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7-14题:韩休,京兆长安人。
休工文辞,举贤良。
玄宗在东宫,令条对国政,与校书郎赵冬曦并中乙科,擢左补阙,判主爵员外郎。
进至礼部侍郎,知制诰。
出为虢州刺史。
虢于东、西京为近州,乘舆所至,常税厩刍,休请均赋他郡。
中书令张说曰:“免虢而与他州,此守臣为私惠耳。
”休复执论,吏白恐忤宰相意,休曰:“刺史幸知民之敝而不救,岂为政哉?虽得罪,所甘心焉。
”讫如休请。
以母丧解,服除,为工部侍郎,知制诰。
迁尚书右丞。
侍中悲裴光庭卒,帝敕萧嵩举所以代者,嵩称休志行,遂拜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休直方不务进趋,既为相,天下翕然宜之。
万年尉李美玉有罪,帝将放岭南。
休曰:“尉小官,犯非大恶。
今朝廷有大奸,请得先治。
金吾大将军程伯献恃恩且贪,室宅舆马僭法度,臣请先伯献,后美玉。
”,帝不许。
休固争曰:“罪细且不容,巨猾乃置不问,陛下不出伯献,臣不敢奉诏。
”帝不能夺。
大率坚正类此。
初,嵩以休柔易,故荐之。
休临事或折正嵩,嵩不能平。
宋璟闻之曰:“不意休能尔,仁者之勇也。
”嵩宽博多可,休峭鲠,时政所得失,言之未尝不尽。
帝尝猎苑中,或大张乐,稍过差,必视左右曰:“韩休知否?”已而疏辄至。
(《新唐书·韩休传》)7.下列句子中加线的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吏曰恐忤宰相意忤:违反。
B、嵩称休志行称:推荐。
C、室宅舆马僭法度僭:触犯。
D、不意休能尔意:意图。
答:()8.比较下列两组加线的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以母丧解休临事或折正嵩嵩以休柔易或大张乐A、两个“以”字相同,两个“或”字不同。
B、两个“以”字不同,两个“或”字也不同。
C、两个“以”字不同,两个“或”字相同。
D、两个“以”字相同,两个“或”字也相同。
答:()9.为“陛下不出伯献,臣不敢奉诏”这一复句的译文加上关联词语,应当是A、只要……就……B、如果……那么……C、因为……所以……D、既然……那么……答:()下列10-12题的语句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10.①休复执论②犯非大恶A、①韩休又提出自己的见解②犯了过错很恶劣B、①韩休反复坚持争论②犯了过错很恶劣C、①韩休反复坚持争论②犯的不是大罪恶D、①韩休又提出自己的见解②犯的不是大罪恶答:()11.免虢而与他州,此守臣为私惠耳。
浙江省杭州市第七中学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练习10苏教版
![浙江省杭州市第七中学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练习10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ac85020da2161479171128df.png)
文言文阅读十何远字义方,东海郯人也,梁武帝践阼,迁武昌太守。
远本倜傥,尚轻侠。
至是乃折节为吏,杜绝交游,馈遗秋毫无所受。
武昌俗皆汲江水,盛夏,远患水温,每以钱买人井寒水,不取钱者,则连水还之,其他事率多如此。
车服尤弊素,器物无铜漆。
江左水族甚贱,远每食不过干鱼数片而已。
然性刚严,吏人多以细事受鞭罚,遂为人所讼,征下廷尉,被劾十数条,后为武康令,愈厉廉节,除淫祀,正身率职,人甚称之。
太守王彬巡属县,诸县皆供帐以待焉。
至武康,远独设糗水而已。
彬去,远送至境,进斗酒只鹅而别。
彬戏曰:“卿礼有过陆纳(陆纳:东晋人,以恪勤贞固著称),将不为古人所笑乎!”武帝闻其能,擢为宣城太守。
自县为近畿大郡,近代未之有也。
远在官好开途巷,修募墙屋,入居市里,城隍厩库,所过若营家焉。
田秩奉钱(田秩奉钱:以部分田租作为给官员增加的俸禄粮食及资助官员的俸钱),并无所取,岁暮择人尤穷者充其租调,以此为常。
迁东阳太守,远处职,疾强富如仇雠,视贫细如子弟,特为豪右所畏惮。
在东阳岁余,复为受罚者所谤,坐免归。
远性耿介,无私曲,居人间绝请谒,不造诣。
与贵贱书疏,抗礼如一。
其所会遇,未尝以颜色下人。
是以多为俗士所疾恶。
其清公实为天下第一。
居数郡,见可欲不变其心,妻子饥寒如下贫者。
及去东阳归家,经年岁,口不言荣辱,士类益以此多之。
其轻财好义,周人之急,言不虚妄,盖天性也。
每戏语人云:“卿能得我一妄语,则谢卿以一缣。
”众共伺之,不能记也。
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馈遗秋毫无所受馈遗:赠送礼品。
B、车服尤弊素弊素:破旧朴素。
C、居人间绝请谒,不造诣造诣:前往拜访。
D、是以多为俗士所疾恶疾恶:痛恨坏人。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至是乃折节为吏,杜绝交游。
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
B 不取钱者,则连水还之。
卿能得我一妄语,则谢卿以一缣。
C 吏人多以细事受鞭罚。
诸侯县皆供帐以待焉。
浙江省杭州市第七中学高中语文《论语》同步练习 苏教
![浙江省杭州市第七中学高中语文《论语》同步练习 苏教](https://img.taocdn.com/s3/m/b108f5def01dc281e43af064.png)
高中语文《论语》选读第1—5课练习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在文中正确无误的一组是( )A.论.语(lún) 周监.(jiàn)韫.椟(yùn)缁.衣(zī)B.相.夫子(xiāng) 奔丧.(sāng)匏.瓜(páo)取譬.(pì)C.出于柙.(jiǎ) 木铎.(duó)荷蒉.(guì)瞽.者(gǔ)D.虎兕.(shì) 期.月(qī)怃.然(wǔ)左衽.(rèn)2、找出全都有通假现象的一项()A.道之以政盖十世希不失矣则民无所错手足无所苟而已矣B.天下有道其为人也孝弟天下有道则见归孔子豚C.公山弗扰以费畔吾其被发左衽矣子钓而不纲趋而辟之D.于女安乎文王既没子路不说邦有道则知3、找出全都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A.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孔子下有耻且格一匡天下B.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足食,足兵尧舜其犹病诸庶矣哉C.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回虽不敏于斯三者何先冕衣裳者与瞽者D.举善而教不能从者见之守死善道欲洁其身4、下列各选项中,加点字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有耻且格.(人格) 何以伐为.(句末语气助词) 相.夫子(宰相)B.子适.卫(到) 冉有仆.(倒下) 道之以.(介词,用)政C.民免.而无耻(免罪,免祸) 年饥.(年成不好,灾荒) 小子鸣.鼓而攻之(敲)D.陈力就列.(排列) 敬.(做事严肃认真)事而信齐.之以刑(约束)5、词语中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君子务.本(从事)陪臣执.国命(操纵)请问其目.(条目)B.玉帛云.乎哉(语气词)鲜.矣(少)求善贾而沽.诸(卖)C.天下归.仁焉(归顺)不得与.于斯文也(参与)文不在兹.(这里)D.而好犯上.者(在上位的人)子畏.于匡(受到威胁)苟.有用我者(如果)6、下列各句加点字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期月..而已可也(一个月)久过之,必趋.(快走)磨而不磷.(薄)B.固相.师之道也(协助)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原谅)末之难.矣(困难)C.怀其宝而迷.其邦(任其混乱)今之从政者殆.而(危险)愿无伐.善(夸耀)D.夫子怃然..曰(怅惘失意的样子)好从事而亟.失时(屡次)则以学文.(文字)7、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虚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子畏于.匡天生德于.予B.天将以.夫子为木铎公山弗扰以.费畔C.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D.焉.能系而不食富且贵焉.8、下列各组中,虚词运用不相同的一组是( )A.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微夫.人之力B.则修文德以来之.民信之.矣C.而谋动干戈于.邦内龟玉毁于.椟中D.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固而.近于费9、下列各组加点虚词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其为仁之.本与有是哉,子之.迂也B.其为仁之本与.失其所与.,不知C.虽.有粟,吾得而食诸虽.大风浪不能鸣也D.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故.不为也10、下列选项中加点的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固相师之.道也朋友信之. B.参乎.生乎.吾前C.见齐衰者.管仲非仁者.与 D.微.管仲子其文约,其辞微.二、背诵名句(每句1分,共10分)1、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
2021届杭州市第七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1届杭州市第七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274b848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d9.png)
2021届杭州市第七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大泽乡茅盾算来已经是整整的七天七夜了,这秋季的淋雨还是索索地下着。
昨夜起,风又呼呼地吹,鸣呜地像远处的悲笳;那雨声便腾腾地宛然是军鼓催人上战场。
中间还夹着一些异样的声浪:是尖锐的,凄厉的,有曲折抑扬,是几个音符组成的人们说话似的声浪,据说是狐狸的哀嗥。
军营早已移到小丘上。
九百戍卒算是还能够捆一堆干燥的稻草,只这便是那两位终天醉成泥猫的颟顸军官的唯一的韬略。
军官呢,纵然说不上身经大小百余战,但是他们的祖若父①却是当年铁骑营中的悍将,纵横奋战扫荡了韩、赵、魏、楚、燕、齐,给秦王政挣得了统一的天下;他们在娘肚子里就听惯了鼙鼓的声音,在戎马仓皇中长大,他们是将门之后,富农世家,披坚执锐作军人是他们的专有权,他们平时带领的部卒和他们一样是富农的子弟,他们中间有阶级的意识作联络。
然而现在,他们却只能带着原是“闾左贫民”的戍卒九百,是向来没有当兵权利的“闾左贫民”,没有一点共同阶级意识的“部下”!落在这样生疏的甚至还有些敌意的环境中的他们俩,恰又逢到这样闷损人的秋霖,不知不觉便成为酒糊涂,说是“泥猫”,实在已是耗子们所不怕的“泥猫”。
半夜酒醒,在雨声风鸣中感着砭骨似的秋夜的寒冷,两位军官恍惚觉得已在万里平沙的漠北的边疆。
闻说他们此去的目的地叫做什么渔阳。
渔阳?知否是大将军蒙恬统带三十万儿郎到过的地方?三十万雄兵都不曾回来,知否是化作了那边的青磷蔓草哟!想不得!酒后的愁思,愈抽愈长。
官中的命令是八月杪②到达防地,即今已是八月向尽,却仅到这大泽乡;而又是淫淫秋雨阻道。
误了期么?有军法!听说昨天从鱼肚子里发见一方素帛,书三个字:陈胜王!陈胜?两屯长之一,一个长大的汉子,总算是“闾左贫民”中间少有的堂堂仪表。
“王”?怎么讲?突然一切愁思都断了线。
两军官脸色变白,在凄暗的灯火下抬起头来,压倒了呜咽的风声,腾腾的雨闹,从远远的不知何处的高空闯来了狐狸尖厉的哀嗥。
高考语文(苏教版)复习资料练习第二部分专题一文言文阅读8考点五迁移运用巩固提升含解析
![高考语文(苏教版)复习资料练习第二部分专题一文言文阅读8考点五迁移运用巩固提升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56d30b05022aaea988f0f4c.png)
[题组一对点练]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勿斋记[明]朱舜水世之学圣人者,视圣人太高,而求圣人太精,究竟于圣人之道去之不知其几万里已。
古今之称至圣人者莫盛于孔子,而聪明睿知莫过于颜渊。
及其问仁也,夫子宜告之以精微之妙理,方为圣贤传心①之秘,何独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夫视听言动者,耳目口体之常事,礼与非礼者,中智之衡量,而“勿”者下学之持守,岂夫子不能说玄说妙、言高言远哉?抑颜渊之才不能为玄为妙、骛高骛远哉?夫以振古聪明睿知之颜渊,而遇生民未有之孔子,其所以授受者,止于日用之能事,下学之工夫,其少有不及于颜渊者,从可知矣。
故知道之至极者,在此而不在彼也。
藤君素好学,有志于“四勿”也,以名其斋,因号“勿斋”。
初见于太史所。
士大夫之初遇,自有礼矣,不得轻有所请谒也,奈何以“勿斋”请余为之记也?余未知其人,亦何得轻为搦管,如贾人之炫其玉而求售也?抑其心久厌夫高远玄虚之故习,茫如捕风,一旦幡然,欲得余言以证其生平之志,中庸之德乎?“先民有言,询于刍荛②”,勿斋有之矣!“狂夫之言,圣人择焉”,余亦有之矣!【注】①传心:传授道统。
②刍荛:指割草砍柴的人。
1.概括第一段的意思。
答:答案:世人学习圣人之道,把圣人看得太高,因而距离圣人之道很远。
2.作者初见藤君就答应为他作记,原因是什么?答:解析:题干问的是“作者初见藤君就答应为他作记,原因是什么”,答题的区域在第三段。
找到“藤君素好学,有志于‘四勿’也,以名其斋”“抑其心久厌夫高远玄虚之故习,茫如捕风,一旦幡然,欲得余言以证其生平之志,中庸之德乎”这些内容,然后进行概括即可。
答案:藤君好学,有志于“四勿”;他厌恶高远玄虚的旧习,想要得到“我”的话来证实他的生平之志和中庸之德。
3.概括作者的修身理念。
(用自己的话作答)答:解析:第二段借用孔子和颜渊的例子来说明圣人之道并非玄妙高远,由此说明自己的修身之道,即要务实,要脚踏实地;第三段借对藤君的分析来表明自己的观点。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复习 苏教版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复习 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cd5e4d78168884868762d64c.png)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复习专题一:文言实词文言常用实词的特点1、单音性——单音词占绝大多数,双音词主要是联绵词、叠音词、象声词、偏义复词以及外来词,为数不多。
2、多义性——这和现代汉语的一词多义原则上是一样的,但现代汉语用几个不同的词来表达的意义,在古代汉语中可以用一个词来表达。
3、近义性——现代汉语中有不太区分的概念,古代汉语中可能分得很细,形成一系列近义词,如关于“看”的动词有20多个;“马”的名词也有20个以上。
4、活用性——可以按习惯临时改变语法功能,用作其他词类,名词可用作动词、副词、形容词;动词形容词又可以活用为名词,又有使动、意动等特殊的动宾处置关系。
5、通假性——用语音相同,相近的字代替本字。
(一)古今异义1、词义的扩大。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
①秦以虎狼之势,与中国..抗衡。
②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③寡助之至,亲戚..畔之2、词义的缩小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
①沛公居山东..时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③古之学者..必有师3、词义转移:解释下列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
①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②颜色..不少变③秋天..漠漠向昏黑④上初即位,富于春秋..⑤因为..长句,歌以赠之⑥戊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⑦兔走.触株,折颈而死4、词义弱化: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
①未尝有坚明约束..者约束古义:盟约。
今义:限制。
②吾羞.,不忍为之下羞古义:羞愧、感到耻辱。
今义:害羞、不好意思。
5、词义强化:6、感情色彩变化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
①东家有好女,可怜..体无比可怜:这里是可爱之意,褒义词,今意是令人怜悯之意,多含贬义。
②牺牲..玉帛,弗敢专也牺牲:这里是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祭品,中性词,现在指为正义而舍弃生命或其他利益,褒义词。
③先帝不以臣卑鄙..卑鄙:古代表示地位低,见识短浅,今天表示品德低下。
④天下云集响应..响应:这里是像回声一样应和,中性词,现在指积极听从号召,褒义词。
2019-2020学年杭州市第七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9-2020学年杭州市第七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a11caba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3766c5e.png)
2019-2020学年杭州市第七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公鸡岑燮钧杨瑞凤曾是剡剧界的头牌老生。
在舞台上,她气场极大,任是怎样的名角,都得喊她一声“爹爹”或者“老爷”,看她行事。
她一开腔,声若洪钟,丹田震动,喷口激越,气势磅礴。
可是,到了台下,卸了妆,人们发现她只是一个小老太。
晚年的杨瑞凤已很少登台,因力她身体不好,眼睛也不好。
剡剧是小生小旦戏,清一色的女演员。
女孩子自然不大喜欢演老生,所以,来杨瑞凤处拜师的不多。
目下倒是有个学生,是自己剧团的,叫李敏。
可惜李敏先天不足,长得太秀气,声音也不够洪亮,表演时有雌声,是为大忌,这让她很是操心。
每次来上课,她都逼着学生喝人参汤,希望她能长壮些。
偏是李敏对气味过敏,捏着鼻子,喝参汤如喝毒药。
渐渐地,她来得不如以前勤了。
杨瑞风一个人过活,住在底楼因为眼晴不好,很少出门。
—日,天蒙蒙亮,忽听得公鸡的叫声,她立马来了精神,想起多年前自己模仿公鸡的叫声.对着“狮子短缸”,(一种盛物的瓷器)练嗓,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终于练成剡剧界最苍劲的老生腔。
看来,李敏也得试试这一绝招。
她沿着小区细细探听,原来是不远处的邻居家传来的。
她一连敲了几次门,都没反应,直到晚饭时分,才等到主人。
她在院中果然看见了一只金黄威武的大公鸡,原来是邻居家乡下的客人送来的。
杨瑞风说明来意,邻居似乎脸有难色。
杨瑞凤出了高价,邻居才舍得,她抱到家里,很是高兴,因为市场上很难买到大公鸡。
没有鸡笼,只得散养。
结果,院中到处都是鸡屎。
每天早上,她听到公鸡的鸣叫,就如公鸡看到母鸡而颈毛奓起一样,也是热血上涌,以至于一度还产生了眩晕。
公鸡一声长鸣,她也一声长鸣,公鸡听到应和,更加叫得欢。
于是,院中叫声此起彼伏,仿佛有一群公鸡在打鸣,引得四邻“侧耳”。
可惜,李敏一直不来上课。
她等得心急,就打电话过去,那边李敏说,身体不爽,杨瑞凤只能徒呼奈何。
浙江省杭州市第七中学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文言文阅读练习07 苏教版
![浙江省杭州市第七中学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文言文阅读练习07 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bf7ebe9e76eeaeaad1f330d5.png)
文言文阅读练习七褚介字温理,九岁而孤,为叔父骠骑从事中郎随所养。
早有令誉,先达多以才器许之。
及长,美风仪,善古对,博学能属文,词义典实,不尚淫靡。
陈天嘉中,兼通直散骑常侍聘齐,还迁中书侍郎。
太建中,山阴县多豪猾,前后令皆以赃污免。
陈宣宗谓中书舍人蔡景历曰:“稽阴大邑,久无良宰,卿文士之内,试思其人。
”景历进介。
帝曰:“甚善,卿言与朕意同。
”乃除山阴令。
县人张次的、王休达等与诸猾吏贿赂通奸,全丁大户类多隐没。
介锁次的等,具状启台,宣帝手敕慰劳,并遣使助介搜括,所出军人八百户。
时舍人曹义达为宣帝所宠,县人陈信家富,谄事义达,信父显文恃势横暴。
介乃遣使执显文,鞭之一百,于是吏人股栗。
信后因义达谮介,竟坐免官。
介在任岁余,守俸禄而已,去官之日,不堪自致,因留县境种蔬菜以自给。
或以介非百里才,介曰:“吾委输课最,不后列城,除残去暴,奸吏局脊。
若谓其不能自润脂膏,则如来命,以为不达从政,吾未服也。
”时人以为信然。
皇太子知介无还装,手书赐粟米二百斛,于是还都。
后累迁御史中丞。
介刚毅有胆决,善骑射。
及为御史中丞,甚有直绳之称。
卒于官,皇太子亲制志铭,以表惟旧。
所制章奏杂文二百余篇,皆切事理,由是见重于世。
1、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博学能属文属文:写作文章。
B、县人陈信家富,谄事义达谄事:做谄媚的事。
C、于是吏人股栗股栗:(吓得)大腿发抖。
D、介刚毅有胆决胆决:勇敢果断。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 及长,美风仪,善占对B 卿文士之内,试思其人及为御史中丞若谓其不能自润脂膏C 乃除山阴令D 因留县境种蔬菜以自给介乃遣使执显文皇太子亲制志铭,以表惟旧3、下列句子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成分,正确的一项是()A、(介)词义典实,不尚淫靡。
B、信后因义达谮介,(义达)竟坐免官。
C、手书赐粟米二百斛,于是(皇太子)还都。
D、皆切事理,由是(文章)见重于世。
4、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先达多以才器许之——前辈大多把很有用的的器物给他。
(浙江专用)高考语文复习第2部分专题一文言文阅读1高考体验练习苏教版
![(浙江专用)高考语文复习第2部分专题一文言文阅读1高考体验练习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5c49679a6c175f0e7dd13755.png)
专题一文言文阅读——历览前贤国与家,披文入情悟精华本专题在熟悉考情的基础上,根据高考试题的结构,先从“实词和虚词”这两个考点入手,这两个考点既是浙江高考的热点,也是文言文翻译题评分时的采分点,是阅读文言文的基础。
然后,重点突破“概括分析”和“翻译”两大考点,这两个考点是热点,也是难点,所以重点突破。
最后,再突破“断句”,这个考点考查的是考生的句读技巧和积累,因是主观型断句,故难度较大。
为了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特地开设“阅读技法”,了解“传记”阅读的相关知识,还增加了“文化常识”的储备,以弥补考生文言阅读的短板。
这样安排,应该会让文言文这一考点成为高考成绩的增分点。
一、(2019·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20分)《宗子相①集》序[明]王世贞呜呼!此广陵宗臣子相之诗若文。
武昌吴国伦传之,而吴郡王世贞为之序,曰:昔在建安,二曹龙奋,公幹角立。
爰至潘陆衍藻,太冲修质,沈宋丽尔,必简岳岳,李杜并驱,龙标脱衔。
古之豪杰于辞者,往往志有所相合而不相下,气有所不相入而.相为用,则岂尽人力哉?盖亦有造物微旨矣。
日,余与李攀龙于鳞燕中游也,子相挟吴生暨天目徐生来。
子相才高而气雄,自喜甚,尝从吴一再论诗,不胜,覆酒盂,啮之裂,归而淫思竟日夕,至喀喀呕血也。
当其所极意,神与才傅,天窍自发,叩之泠然中.五声,而诵之爽然风露袭于腋而投于咽,然当其所极意而尤不已,则理不必天地有,而语不必千古道者,亦间离得之。
夫以于鳞之.材,然不敢尽斥矩镬②而创其好,即何论世贞哉?子相独时时不屑也,曰宁瑕无碔③。
余则无以难.子相也。
诸善子相者,谓子相超津筏而上之;少年间是非子相者,谓子相欲逾津而弃其筏。
然雅非子相指也。
充吾结撰之思,际吾才之界,以.与物境会。
境合则吾收其全瑜,不合则吾姑取其瑜而任瑕。
字不得累.句,句不得累篇,吾时时上驷,以次驰天下之中下者,有一不胜,而无再不胜,如是耳。
今其篇章具在,即使公幹、太冲、必简、龙标小自贬损,而附于诸贤之骥,子相甘之哉。
浙江省杭州市第七中学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文言文阅读练习15 苏教苏教
![浙江省杭州市第七中学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文言文阅读练习15 苏教苏教](https://img.taocdn.com/s3/m/a3cb4a08aef8941ea66e05bb.png)
浙江省杭州市第七中学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练习15 苏教苏教文言文阅读练习十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答复1-6题。
桓阶字伯绪,长沙临湘人也。
仕郡功曹太守孙坚举阶孝廉,除尚书郎,父丧还乡里。
会坚击刘表战死,阶冒难诣表乞坚丧,表义而与之。
后太祖〔曹操〕袁绍相拒于官渡,表举州以应绍。
阶说其太守张羡曰:“夫举事而不本于义,未有不败者,故齐桓率诸侯以尊周,晋文逐叔带以纳王。
今袁氏反此,而刘牧应之,取祸之道也。
明府欲立功明义,全福远祸,不宜与之同也。
〞羡曰:“然那么何向而可?〞阶曰:“曹公虽弱,仗义而起,救朝廷之危,奉王命而讨有罪,孰敢不服?今假设举四郡保三江以待其来,而为之内应,不亦可乎?〞羡曰:“善。
〞乃举长沙及旁三郡以拒表,遣使诣太祖,太祖大悦。
会绍与太祖连战,军未得南。
而表急攻羡,羡病死。
城陷,阶遂自匿。
久之,刘表辟为从事祭酒,欲妻以妻妹蔡氏。
阶自陈已结婚,拒而不受,因辞疾告退。
太祖定荆州,闻其为张羡谋也,异之,辟为丞相掾主簿,迁赵郡太守。
魏国初建,为虎贲中郎将、侍中,时太子未定,而临淄侯〔曹〕植有宠。
阶数陈文帝〔曹丕〕德优齿长,宜为储副,公规密谏,前后恳至。
又毛玠、徐奕以刚蹇少党,而为西曹掾丁仪所不善,仪屡言其短,赖阶左右以自全保。
其将顺匡救,多此类也。
1.对以下句子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太守孙坚举阶孝廉举:推荐。
B、而刘牧应之应:应付。
C、奉王命而讨有罪讨:讨伐。
D、阶数陈文帝德优齿长齿:年龄。
2.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故齐桓率诸侯以尊周欲妻以妻妹蔡氏B、会坚击刘表战死会绍与太祖连战C、而为之内应闻其为张羡谋也D、今假设举四郡保三江以待其来其将顺匡救,多此类也。
3.以下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句是A、明府欲立功明义,全福远祸B、会绍与太祖连战,军未得南C、异之,辟为丞相掾主簿D、时太子未定,而临淄侯植有宠4.以下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表义而与之----------刘表认为他讲道义而赞许他B、不宜与之同也--------不应该跟他做法相同C、因辞疾告退--------于是说自己生病辞去职位D、仪屡言其短--------丁仪屡次说自己的缺乏5.以下五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桓阶有胆识的一组是①阶冒难诣表乞坚丧。
2021届高考语文(苏教版)复习资料练习:第二部分 专题一 文言文阅
![2021届高考语文(苏教版)复习资料练习:第二部分 专题一 文言文阅](https://img.taocdn.com/s3/m/fe899911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9d.png)
2021届高考语文(苏教版)复习资料练习:第二部分专题一文言文阅2021届高考语文(苏教版)复习资料练习:第二部分专题一文言文阅[问题组一对一练习]一、翻译下面的文段,注意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
齐国女子徐武与邻居的妻子手持蜡烛。
晚上,她织衣服。
我很穷,蜡烛不会继续燃烧下去。
请先不要过夜。
徐武说:“我的小妾日④①②③起常早,去常后,扫尘以待,为贫故也。
今一室之中,益一人烛不为益明,去一人烛不为黑暗,为什么爱东墙的余辉?有好运的“傅林和傅穗。
(节选自刘向《列女传》)在齐国,有一个叫徐武的女人,她和隔壁的女人一起工作,晚上买蜡烛和织东西。
徐武的家庭很穷,无法继续支付蜡烛的费用。
隔壁的女人告诉她晚上不要来。
徐武说:“我每天经常很早就来,经常最后一个回来打扫房子,等着织布。
这是因为贫穷。
现在在整个房子里,增加一个人不会让蜡烛更亮,减少一个人也不会让蜡烛更暗。
为什么不把东墙上剩下的烛光给我?请把它给我!”于是,隔壁的女人和她一起织布。
加点词:①烛:名词活用为动词,买蜡烛;②夜:名词活用为状语,在夜里,在晚上;③夜:名词活用为动词,夜织;④日:名词活用为状语,每天。
二、阅读下面的短文并翻译带下划线的句子。
第四年7月,高祖垮台,皇帝商朝(指杨帝)位于仁寿宫。
以天下承平日久,士马全盛,慨然慕秦皇、汉武之事,乃盛治宫室,穷极侈靡,召募行人,分使绝域。
诸蕃至者,厚加礼赐;有不恭命,以兵击之。
课天下富室,益市武马,匹直十余万,富强坐是冻馁者十家而九。
帝性多诡谲,所幸之处,不欲人知。
每之一所,郡县官人,竞为献食,丰厚者进擢,疏俭者获罪。
奸吏侵渔,人不聊生,人饥相食,邑落为墟,上不之恤也。
东西游幸,靡有定居,每以供费不给,逆收数年之赋。
区宇之内,盗贼蜂起,近臣互相掩蔽,隐贼数不以实对。
或有言贼多者,辄大被诘责。
各求苟免,上下相蒙,每出师徒,败亡相继。
黎庶愤怨,天下土崩,至于就擒,而犹未之寤也。
(来自隋舒)(1)课天下富室,益市武马,匹直十余万,富强坐是冻馁者十家而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阅读练习一
赵逵字庄叔,其先秦人,家于资州。
逵读书数行俱下,尤好聚古书,考历代兴衰治乱之迹,与当代名人巨公出处大节,根穷底究,尚友其人。
绍兴二十年,类省奏名,明年对策,论君臣父子之情甚切,擢第一。
时秦桧意有所属,而逵对独当帝意,桧不悦。
即罢知举王严,授逵左承事郎、签书剑南东川。
帝尝问桧:“赵逵安在?”桧以实对。
久之,帝又问,除校书郎。
逵单车赴阙,征税者希桧意,搜行橐皆书籍,才数金而已。
既就职,未尝私谒,桧意愈恨。
逵赓御制《芝草诗》,有“皇心未敢宴安图”之句,桧见之怒曰:“逵犹以为未太平耶?”又谓逵曰:“馆中禄薄,能以家来乎?”逵曰:“亲老不能涉险远。
”桧徐曰:“当以百金为助。
”逵唯唯而己。
又遣所亲申前言,讽逵往谢,逵不答,桧滋怒,欲挤之,未及而死。
帝临哭桧还,即迁逵著作佐郎兼权礼部员外郎。
帝如景灵宫,秘省起居惟逵一人。
帝屡目逵,即日命引见上殿,帝迎谓曰:“卿知之乎?始终皆朕自擢。
自卿登第后,为大臣沮格,久不见卿。
秦桧日荐士,未尝一语及卿,以此知卿不附权贵,真天子门生也。
”诏充普安郡王府教授。
逵奏:“言路久不通,乞广赐开纳,勿以微贱为间,庶几养成敢言之气。
”帝嘉之。
二十六年,迁著作郎,寻除起居郎。
入谢,帝又曰:“秦桧炎炎,不附者惟卿一人。
”逵曰:“臣不能效古人抗折权奸,但不与之同尔,然所以事宰相礼亦不敢阙。
”又曰:“受陛下爵禄而奔走权门,臣不惟不敢,亦且不忍。
”明年同知贡举,尽公考阅,以革旧弊,遂得王十朋、阎安中。
……逵以疾求外,帝命国医王继先视疾,不可为矣。
卒年四十一。
帝为之抆泪叹息。
逵尝自谓:“司马温公不近非色,不取非财,吾虽不肖,庶几慕之。
”
1、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逵独当帝意当:适合。
B、亲老不能涉远亲老:亲人和老人。
C、逵不答,桧滋怒滋:更加。
D、臣不能效古人抗折权奸抗折:抗拒驳斥。
2、下列各句“以”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①桧以实对②能以家来乎
③当以百金为助④以此知卿不附权贵
⑤勿以微贱为间⑥尽公考阅,以革旧弊
⑦逵以疾求外
A、①③⑤B、②④C、⑤⑦D、③④⑤
3、下列各句括号内是补出的省略成分,正确的一项是()
A、帝又问,除(逵)校书郎。
B、搜行橐皆书籍,(征税者)才数金而己。
C、逵赓御制《芝草诗》,(帝诗)有“皇心未敢宴安图”之句。
D、明年同知贡举,(帝)尽公考阅。
4、下列各个句子在文中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A、时秦桧意有所属———当时秦桧的心意是要任用亲属。
B、又遣所亲申前言———又派亲近的人到他面前去说话。
C、庶几养成敢言之气———有希望培养成人们敢于说话的气概。
D、但不与之同尔———只是不跟他们同流合污而己。
5、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够表现赵逵不附权贵的一组是()
①论君父子之情甚切,擢第一。
②逵单车赴阙。
③逵唯唯而己
④讽逵往谢,逵不答。
⑤帝为之抆泪叹息。
A、①④
B、②③⑤
C、①②⑤
D、③④
6、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赵逵读书能考察历代兴衰治乱事迹和当代名人贤士的行为节操,深入探讨研究,尊
崇接近那些贤人。
B、赵逵中进士后因言论不合秦桧的心意而被罢免官职,后经皇帝询问才被任命为朝官,
赴朝廷时,征税者迎合秦桧的心意搜查他的行囊。
C、赵逵在朝任官,秦桧既出言打击又想施惠拉拢,赵逵不为所动。
秦桧死后,赵逵受
皇帝信任升官。
D、赵逵直言奏告皇帝应广开言路使人敢言,后来他主管科举考试,能完全公正地考核
察看考生,选到了王十朋等人才。
11.B(亲老:父母亲年老。
)
12.D(A、介词,按照;B介词,用;C介词,凭;D介词,因为)
13.A(B项省略的当是“逵”;C项省略的当是“逵诗”;D项省略的当是“逵”)
14.D(A句应为“当时秦桧心中有他关注的事”;B句应为“又派亲近的人重复前面的话”;
C句应为“有希望养成人们敢于说话的风气”)
15.C
16.B(被罢官职的是主管科举考试的王日严)
[译文]赵逵字庄叔,他的祖先是秦地人,安家在资州。
赵逵读书很熟练,能几行一起往下读,尤其喜欢收聚古书,考察历代兴衰治乱的事迹,以及当代名人大贤立身进退的节操,深入探讨研究,尊崇接近那些贤人。
绍兴二十年,分类的尚书省考试考中提名,第二年参加对策考试,谈论君臣父子之间的情感非常切合,提拔为第一名。
当时秦桧心意中有他专注的事,可是赵逵唯独适合皇帝的心意,秦桧不高兴。
秦桧当即罢免了主管科举考试的王俨,任命赵逵为左承事郎、签书剑南东川。
皇帝曾问秦桧:“赵逵在哪里?”秦桧按照实情回答。
过了很久,皇帝又问赵逵在哪儿,这才任命赵逵为校书郎。
赵逵只乘一辆车赴皇宫,征收关税的人迎合秦桧的心意,搜查赵逵的旅行袋子,里边全是书籍,只有很少的金钱而已。
赵逵就职以后,不曾私下拜见,秦桧更加怨恨。
赵逵接着皇帝写的《芝草诗》写诗,他的诗中有“皇心未敢宴安图”的句子,秦桧见到这诗句发怒说:“赵逵还认为不太平吗?”又对赵逵说:“你在馆阁中俸禄少,能把家迁来吗?”赵逵说:“我的父母亲年老不能走又险又远的路。
”秦桧缓了缓说:“我会用百两银子帮助你。
”赵逵只是连声应答而已。
过后秦桧又派他亲近的人重复前面的话,暗示赵逵去感谢秦桧,赵逵不答复,秦桧更加愤怒,想要陷害他,没有来得及做他就死了。
皇帝参加了秦桧的丧礼回来,立即提升赵逵为著作佐郎兼代理礼部员外郎。
皇帝去景灵宫,尚书省随宰相入见皇帝的只有赵逵一个人。
皇帝多次注视赵逵,当天命令引见赵逵上殿,皇帝迎上去对他说:“您知道吗?始终都是我自己提拔你。
自从您中进士后,被大臣们阻止,我很久见不到您。
秦桧每天推荐人,不曾一句话提到您,凭这个知道您不依附权贵,您真是天子的门生啊。
”下令赵逵充任普安郡王府教授。
赵逵上奏:“言路很久不通了,请求您批准广开言路采纳意见,不要因为进言的人身份微贱形成阻隔,有希望养成人们敢于说话的风气。
”皇帝认为他说得好。
绍兴二十六年,赵逵提升为著作郎,不久任命为起居郎。
赵逵入宫感谢,皇帝又说:“秦桧势力很大,不依附他的只有您一个人。
”赵逵说:“我不能效仿古人抗拒驳斥权贵奸佞,只是不跟他们同流合污而已,然而用来侍奉宰相的礼节也不敢缺失。
”他又说:“接受陛下的官位和俸禄却奔走在权贵的门下,我不仅不敢这样做,而且也不忍心这样做。
”第二年赵逵与礼部长官一同主管科举考试,赵逵能完全公正地考核察看考生,革除了旧时的弊端,于是选到了王十朋、阎安中。
……赵逵因为疾病请求调出朝廷,皇帝命令国医王继先给他看病,他的病已经不能治了。
他去世时年四十一。
皇帝为他擦眼泪叹息。
赵逵曾对自己说:“司马温公不接近不该接近的女色,不取不该取的钱财,我虽然没有德才,希望自己能仰慕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