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人生教案第一课
完整版中职哲学与人生教案
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教学目标】1.认知: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理解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是进行人生选择、走好人生路的前提。
2.情感态度观念:正视现实,自强不息,尊重规律,脚踏实地的人生态度与观念。
3.运用:运用本课知识把握客观规律,判明客观实际,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人生选择的基本能力。
【教学重点】1.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观点和方法。
2.正确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人生道路。
【教学难点】1.物质世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2.人生发展的现实性与可能性。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选择正确的道路,永远比跑得快更重要。
选择就是给自己定位,选择就是给自己寻找前进的方向,选择就是把握自己的生命,选择就是为自己的生命重新注入激情。
哲学家萨特说过一句富于哲理的话:人有选择的自由,但是没有不选择的自由。
这位大师的话道出了这样一个真理:人生处处有选择。
选择是什么?选择就是给自己定位,选择就是给自己寻找前进的方向,选择就是把握自己的命运,选择就是为自己的生命重新注入激情,因而,选择就是人生的第一推动力。
只有选择,人生才有主题;只有选择,人生的坎坷才会被踏平;只有选择,人生才能冲破世俗的藩篱;只有选择,人生才能演奏出生命的华彩乐章。
通过短文让学生了解人生必须要选择,并思考选择的依据是什么!运用教材第2页中“小赵从事农机维修成功”的事例,让学生讨论分析,导入本课的学习,引入客观实际的教学内容。
<新课讲授>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王强的父亲是个足球迷,一心想把儿子培养成未来的足球明星,为此,他把儿子送进一家有名的足球学校。
经过几年的刻苦训练,王强的球踢得有模有样了,但在一场校内的训练比赛中,他不幸被同伴踢伤,伤势非常严重。
医生告诉他的父母:别再让孩子踢球了,他的身体条件已经不再适应大运动量的体育活动,再练会对孩子的身体造成难以估量的伤害。
王强的母亲想让孩子退出足校,但父亲认为,很多足球明星都曾受过重伤,不是有人靠顽强的意志恢复了身体,又重返赛场吗?于是,父亲决定让王强休养一段时间再回学校踢球。
《哲学与人生》教案第一课
《哲学与人生》教案第一课第一篇:《哲学与人生》教案第一课同学们好,今天由我为大家讲述“哲学与人生”这门课程。
在开始之前,我先做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非常高兴今天有机会能和大家一起学习这门课程,现在我们开始上课。
人生是什么?老师想先问问同学们同学们说的都很好,其实人生就是由现实生活和情感生活这两个部分组成的。
我们说一个人的生命过程由他经历过的事件串接成一部“个人史”,是他自己的而不是别人的。
这是从现象层面的理解的,也就是现实生活;那么从意义层面理解来看,一个人生命中由他体验的意义串接成一部“情感史”,是他的自己而不是别人的,这就是我们说的情感生活。
怎么理解这个“个人史”和“情感史”呢?简单说,我们的日常生活就叫“个人史”,像我们的成长,升学,毕业工作,结婚生子等等的就组成了“个人史”。
而“情感史”指的就是我们感情世界的发展过程,比方说我们和家人的亲情,朋友的友情,还有未来将收获的爱情都是“情感史”的一部分。
总结起来,人生是一段时间,或长或短,所有的经历,现实的和感情的,构成了个人的整个人生。
在我们的书里有一则苏格拉底和他的学生摘苹果的小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生有一个最重要的特征:人生就是一次无法重来的选择。
面对无法回头的人生,我们只能做三件事:郑重选择,不留遗憾:若有遗憾,理智面对,争取改变:若改变不了,就勇敢接受继续前进。
在这条无法回头的人生路上我们会遇到各种问题,有时候我们也会感到迷茫。
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家庭、朋友的帮助,我们也需要知识与智慧的帮助。
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门课程,哲学与人生,这中间的“哲学”就将为我们指导迷津。
那么哲学是什么?在古希腊,一般把哲学叫做Sophia(智慧),后来哲学家苏格拉底为了拉近哲学与普通人之间的关系,在Sophia前加上了Philia(爱)一词,这样哲学就成了“Philosophy”,就是“爱智慧”。
“爱”智慧,我们就要追求智慧,思考怎么追求智慧从而获得智慧,这个过程就是哲学。
1《哲学与人生》教案
1-《哲学与人生》教案第一章:哲学的内涵与功能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哲学的定义和内涵使学生认识到哲学的功能和价值培养学生对哲学的兴趣和好奇心2. 教学内容哲学的定义:哲学是一门探索世界本质、人生意义等基本问题的学科哲学的内涵:哲学包括宇宙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哲学的功能:哲学有助于提高思维能力、培养道德素养、指导人生实践等哲学的价值:哲学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人和社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3. 教学方法讲座式教学:讲解哲学的定义、内涵、功能和价值案例分析:分析哲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哲学的理解和感悟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哲学基本概念的理解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和思考深度第二章:哲学的起源与发展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哲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使学生认识到哲学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特点培养学生对哲学历史的兴趣和尊重2. 教学内容哲学的起源:哲学起源于古希腊,后来传入其他文化地区哲学的发展:哲学经历了古代哲学、中世纪哲学、近现代哲学等阶段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哲学:东方哲学、西方哲学等哲学的历史价值:哲学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和智慧成果3. 教学方法讲座式教学:讲解哲学的起源、发展历程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哲学特点比较分析:分析不同文化背景下哲学的异同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哲学在历史中的演变及其原因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哲学历史的基本了解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和对哲学历史的认识深度第三章:哲学的基本问题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使学生认识到哲学基本问题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哲学问题的思考和探讨能力2. 教学内容哲学的基本问题:什么是哲学?哲学研究什么问题?哲学基本问题的分类:宇宙观问题、人生观问题、价值观问题等哲学基本问题的方法论:辩证法、实证法、直觉法等哲学基本问题的价值:引导人们思考人生意义、提高思维能力等3. 教学方法讲座式教学:讲解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分类和方法论案例分析:分析哲学基本问题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解和思考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解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对哲学基本问题的认识深度第四章:哲学的分支学科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哲学的分支学科使学生认识到哲学分支学科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哲学分支学科的兴趣和探索精神2. 教学内容哲学的分支学科:伦理学、政治哲学、美学、逻辑学等各分支学科的研究对象和内容:道德、政治、艺术、思维规律等哲学分支学科的价值:指导人们认识世界、提高道德素养等哲学分支学科的发展:各分支学科在历史中的演变和现状3. 教学方法讲座式教学:讲解哲学的分支学科及其研究对象和内容比较分析:分析各分支学科的特点和价值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哲学分支学科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哲学分支学科的基本了解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对哲学分支学科的认识深度第五章:哲学与生活的关系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哲学与生活的关系使学生认识到哲学在第六章:哲学与日常生活中的应用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哲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认识到哲学对个人生活的指导作用培养学生将哲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能力2. 教学内容哲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道德判断、决策制定、人际交往等哲学对个人生活的指导:价值观塑造、心灵成长、人生目标设定等生活中的哲学思考:反思日常行为、提升思维品质、培养批判精神等哲学与心理健康:哲学对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及其方法3. 教学方法讲座式教学:讲解哲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对个人生活的指导作用案例分析:分析生活中的哲学实例,探讨哲学对个人成长的启示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将哲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经验和感悟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哲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的理解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将对哲学的应用和指导作用的认识深度第七章:哲学在职业生涯中的应用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哲学在职业生涯中的应用使学生认识到哲学对职业发展的指导作用培养学生将哲学知识运用到职业生活中的能力2. 教学内容哲学在职业生涯中的应用:职业价值观、职业规划、工作态度等哲学对职业发展的指导:职业目标设定、职业技能培养、职业成长等职业生涯中的哲学思考:反思职业行为、提升职业素养、应对职业困境等哲学与职业心理健康:哲学对职业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及其方法3. 教学方法讲座式教学:讲解哲学在职业生涯中的应用和对职业发展的指导作用案例分析:分析职业生涯中的哲学实例,探讨哲学对职业成长的启示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将哲学知识运用到职业生涯中的经验和感悟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哲学在职业生涯中的应用的理解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将对哲学的应用和指导作用的认识深度第八章:哲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哲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使学生认识到哲学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培养学生运用哲学知识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2. 教学内容哲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哲学对社会变革、科技进步、文化繁荣等的影响哲学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哲学思想对社会制度、法律法规、道德规范等的塑造社会中的哲学思考:反思社会现象、提出社会问题解决方案、促进社会和谐等哲学与社会价值观:哲学对社会责任、公民素养、公共利益等的关注3. 教学方法讲座式教学:讲解哲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和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案例分析:分析社会中的哲学实例,探讨哲学对社会问题的启示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运用哲学知识分析社会问题的经验和感悟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哲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的理解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运用哲学知识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第九章:哲学与人类文明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哲学与人类文明的关系使学生认识到哲学对人类文明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运用哲学知识分析人类文明发展的能力2. 教学内容哲学与人类文明的关系:哲学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文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哲学对人类文明的重要作用:哲学思想对科技发明、文化艺术、政治制度等的影响人类文明中的哲学思考:反思文明现象、提出文明问题解决方案、促进文明进步等哲学与文明价值观:哲学对人类共同利益、社会责任、全球和平等的关注3. 教学方法讲座式教学:讲解哲学与人类文明的关系和对人类文明的重要作用案例分析:分析人类文明中的哲学实例,探讨哲学对文明发展的启示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运用哲学知识分析人类文明发展的经验和感悟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哲学与人类文明的关系的理解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运用哲学知识分析重点和难点解析1. 哲学的内涵与功能难点解析:理解哲学的定义和内涵,以及哲学的功能和价值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哲学与人生》教案(完整版)
《哲学与人生》教案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教学目标】1.认知:使学生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
理解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是进行人生选择、走好人生路的前提。
2.情感态度观念:培养学生正视现实,自强不息,尊重规律,脚踏实地的人生态度与观念。
3.运用:培养学生运用本课知识把握客观规律,判明客观实际,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人生选择的基本能力。
【教学重点】1.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观点和方法。
2.正确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人生道路。
【教学难点】1.物质世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2.人生发展的现实性与可能性。
【教学方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
【课时安排】2学时。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选择正确的道路,永远比跑得快更重要。
选择就是给自己定位,选择就是给自己寻找前进的方向,选择就是把握自己的生命,选择就是为自己的生命重新注入激情。
人生如同在池塘里钓鱼,选对池塘才能钓大鱼,在错误的地方垂钓,肯定钓不到想要的鱼。
20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萨特说过一句富于哲理的话:人有选择的自由,但是没有不选择的自由。
这位大师的话道出了这样一个真理:人生处处有选择。
选择是什么?选择就是给自己定位,选择就是给自己寻找前进的方向,选择就是把握自己的命运,选择就是为自己的生命重新注入激情,因而,选择就是人生的第一推动力。
只有选择,人生才有主题;只有选择,人生的坎坷才会被踏平;只有选择,人生才能冲破世俗的藩篱;只有选择,人生才能演奏出生命的华彩乐章。
通过短文让学生了解人生必须要选择,并思考选择的依据是什么!运用教材第2页中“小赵从事农机维修成功”的事例,让学生讨论分析,导入本课的学习,引入客观实际的教学内容。
<新课讲授>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公元前638年11月初一,宋楚两军在泓水(今河南柘城北)相遇。
宋军的数量小于楚军,处于劣势。
但是宋军占据了河边的有利地形,在楚人还没渡完河的时候,宋军已经列阵完毕。
中职哲学与人生教案开学第一课
中职哲学与人生教案开学第一课教案标题:中职哲学与人生教案开学第一课教案目标:1. 了解哲学与人生的基本概念和关系;2. 培养学生对哲学与人生的兴趣和思考能力;3. 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教学重点:1. 哲学与人生的定义和关系;2. 哲学思维的培养;3. 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对哲学的兴趣和思考能力;2. 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演示文稿;2. 活动和讨论的教学材料;3. 学生笔记本和纸张。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展示一张图片或引用一句哲学名言,激发学生对哲学的兴趣。
2. 引导学生讨论:你对哲学有什么了解?你认为哲学和人生有什么关系?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通过PPT演示,介绍哲学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2. 解释哲学与人生的关系,强调哲学对人生思考的重要性。
三、活动与讨论(20分钟)1.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哲学问题进行讨论,并准备一个简短的演讲。
2. 学生演讲和全班讨论: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演讲,其他小组进行提问和讨论。
四、思考与总结(10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你对自己的人生有什么期待和追求?2. 学生个人写作:要求学生以自己的观点和思考,写下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理解和期待。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要求学生将个人写作作业交给老师。
2. 下节课前预习下一个教学单元的内容。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初步了解哲学与人生的关系,培养了对哲学的兴趣和思考能力。
通过小组活动和讨论,学生能够更深入地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在个人写作环节,学生能够表达自己对人生的理解和期待。
下节课可以进一步探讨哲学思维和人生价值观的培养。
《哲学与人生》公开课教案
《哲学与人生》公开课教案第一章:哲学的内涵与功能1. 教学目标了解哲学的定义、内涵和功能,理解哲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2. 教学内容a. 哲学的定义与内涵b. 哲学的功能与价值c. 哲学与生活的关系3. 教学方法a. 讲授法:讲解哲学的定义、内涵和功能b. 案例分析法:分析哲学在生活中的应用4. 教学活动a. 导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哲学的定义b. 主体讲解:详细讲解哲学的内涵与功能c. 案例分析:分析哲学在生活中的应用d. 总结:强调哲学在个人成长中的重要性5.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评估学生对哲学内涵与功能的理解程度。
第二章:哲学的起源与发展1. 教学目标了解哲学的起源、发展历程及其主要阶段,理解哲学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特点。
2. 教学内容a. 哲学的起源与发展历程b.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哲学特点c. 哲学的主要阶段与代表人物3. 教学方法a. 讲授法:讲解哲学的起源、发展历程及其主要阶段b. 比较法:比较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哲学特点4. 教学活动a. 导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哲学的起源b. 主体讲解:详细讲解哲学的起源、发展历程及其主要阶段c. 比较分析:比较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哲学特点d. 总结:强调哲学在历史进程中的重要地位5.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讨论、比较分析等方式评估学生对哲学起源与发展的理解程度。
第三章:哲学的基本问题1. 教学目标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理解不同哲学流派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
2. 教学内容a. 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分类b. 不同哲学流派对于基本问题的回答3. 教学方法a. 讲授法:讲解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分类b. 对子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不同哲学流派的回答4. 教学活动a. 导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哲学的基本问题b. 主体讲解:详细讲解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分类c. 对子讨论:讨论不同哲学流派对于基本问题的回答d. 总结:强调不同哲学流派在回答基本问题上的差异5.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讨论、对子讨论等方式评估学生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解程度。
《哲学与人生》第一课教案
《哲学与人生》教案(二)开课单位:授课教师:授课班级:教材版本:《哲学与人生》.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主编:杨耕单元第一单元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脚踏实地走好人生路课题第1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授课时间年月日第节授课地点学时2学时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与实事求是等基本观点及其对人生发展道路的重要意义;指导学生从主客观条件出发选择适合于自己的人生道路。
教学内容1.一切从实际出发2.正确选择人生道路学生分析以及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学生应该能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基本观点,但具体到自己人生道路选择上,可能对自身条件的影响和制约认识不到位,甚至可能更多强调客观条件。
要引导他们认识到主观要符合客观。
教学方法讲授、体验教学形式课堂教学教学效果评价方式通过提问考察学生对课题的认知程度教学进程及安排第1课时导入:看图提问:读漫画“宝宝快跳”,你对该父母的要求有什么看法?该父母犯主观主义。
不从实际出发。
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首先要解决一个出发点问题,也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一、一切从实际出发1.世界具有无限多样性花鸟鱼虫、山川树木,日月星辰、宇观物质,社会事物、文化现象、人类自身,故事1:胸有成竹宋朝有个画家叫文与可,善于画竹。
他画的竹子栩栩如生受到大家的称赞。
原来文与可在他居住的地方遍种竹子,一年四季观察竹子的变化,他对竹枝竹叶在不同时期的形状姿态都有透彻的了解,所以他画竹时能下笔有神,他的朋友晁补之写下一首诗,称赞他画竹时胸中有成竹。
从此胸有成竹作为脍炙人口的成语流传至今。
如果文与可不与竹子打交道,不论他怎样构思也不会胸有成竹即没有形成竹子的意识。
故事2:两只老虎的启示两只老虎,一只在笼子里,一只在野地里。
在笼子里的老虎三餐无忧,在外面的老虎自由自在,两只老虎经常进行亲切的交谈。
笼子里的老虎总是羡慕外面老虎的自由,外面的老虎却羡慕笼子里的老虎的安逸。
一日,一只老虎对另一只老虎说,咱们换一换,另一只老虎同意了。
于是,笼子里的老虎走进了大自然,野地里的老虎走进了笼子里。
哲学与人生第一课教案
教学案例1:有一个人生了一个傻儿子,可他老爸并不服气,第二天家里要来客人了,他老爸为了在客人面前炫耀自己的孩子有多聪明,所以当天晚上他告诉儿子说,如果客人问你咱们家的桃树怎么没了?你就说“让我砍了卖了”;如果他问咱们家的篱笆为什么这么乱?你就说“兵荒马乱给糟踏了”;如果他问咱们家怎么这么多钱?你就说“是爹妈辛苦挣来的”如果他问你怎么这样聪明?你就说“那当然,我们家世代如此!”。
第二天客人来后他让儿子去招待客人。
客人一进门就问“你父亲呢?”儿子答到:“让我砍了卖了!”客人很诧异,接着问“你母亲呢 ?”儿子答说“兵荒马乱给糟踏了!”客人心理一惊,问“你们家门前的牛粪怎么这么多呀?”“是爹妈辛辛苦苦挣来的!”儿子答说;最后客人生气地问:“你怎么这样说呢?”儿子理直气壮地说:“那当然,我们家世代如此!”。
教学案例2:朱文清同志因患小儿麻痹后遗症而双下肢瘫痪,肢残三级。
她的整个童年和青少年时期是在与病魔抗争和砺志求学中度过的,虽成绩优异,可最终还是因残疾而被大学拒之门外。
顽强的朱文清没有被命运征服,她通过刻苦自学,竟完成了11门自学考试课程,掌握了计算机的操作技能并获得了高级技工职称。
四十多年来,由于无法站立,无法运动,她两腿肌肉萎缩,脊椎弯曲成S 型,腰肌严重劳损,一天坐下来筋疲力尽;手腕因长期击打键盘而患上了腱鞘炎,发病时每打一个字都钻心地疼;因为外出上厕所困难,即使在炎炎夏日她也要控制自己的饮水量;前两年她又查出得了糖尿病,并经常有心肌缺血的症状,身边随时带有急救药盒。
尽管如此,她仍以顽强的毅力,微笑着面对一切困难,不断地学习专业知识,与时俱进,走在工作的前面。
参加工作以来,她从未迟到或早退过一次,只要工作需要,即使休息在家,接到电话后她总是第一时间赶到学校。
有个星期天,狂风大作,暴雨滂沱,为了工作她依然准时到校,一路上的风雨侵袭,她已浑身湿透,颤抖不止,但她全然不顾这些,马上投入工作。
08寒假教职工校本培训,清晨大雪纷飞,寒风飕飕,道路异常难走,当许多老师因乘车困难而纷纷晚到校时,她却早已坐在了会议室,使同事们深受感动。
《哲学与人生》教案
《哲学与人生》教案《哲学与人生》教案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哲学与人生》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哲学与人生》教案1【教学目标】1.认知:掌握发展的含义与实质;正确理解事物发展过程中前进性和曲折性的辩证关系,在人生发展中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
2.情感态度观念: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挫折和逆境,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养成良好的生活态度。
3.运用:学会用发展的观点分析解决问题;处理好顺境和逆境的关系,提高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战胜困难和挫折的能力。
3.情感态度观念: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挫折和逆境,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养成良好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1.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2.以积极的心态对待逆境和挫折。
【教学难点】1.顺境、逆境的联系与转化。
2.以积极的心态对待逆境和挫折。
【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
【课时安排】2学时。
【课前准备】让学生搜集有关逆境中成才的事例。
调查不同行业人士的工作压力情况。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录像:神七问天设问:“在科学上面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
”结合视频内容,回答以上名人警句包含了哪些哲学道理?给我们哪些人生启示?学生:讨论,回答(略)教师:(小结)从神舟一号到神舟七号,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也是我们改革开放成果不断显现的过程,更是中国人民扬眉吐气的过程。
中国的“飞天”梦想的逐步实现,是中国航天人和全国人民不断奋斗、不懈追求的过程,从1999年神舟一号无人飞船首访太空,到20xx年费俊龙、聂海胜乘坐神舟六号携手问天,6年间的6次飞行如同6个台阶,一次次,在浩瀚的太空中铭刻下中国人的印记。
哲学第一课教案 1-1
课题
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一、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
班级课
是□否□
主备人
沈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理解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是进行人生选择、走好人生路的前提。
2.培养学生正视现实,自强不息,尊重规律,脚踏实地的人生态度与观念。
2.
教学重点
1.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观点和方法、正确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人生道路。
2.
教学难点
1.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
教法学法
教法: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设疑探究法
学法:小组讨论法、合作探讨学习法
教学过程实施
教学内容
二次备课
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哲学与人生》教案第1课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
《哲学与人生》教案课时分配表让军为现支来来!课题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课时2课时(90min)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了解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概念思政育人目标:用哲学的眼光观察世界、了解世界,判明客观实际,并在此基础上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明确人生发展方向,做一个自强不息、勇于行动、善于行动的人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概念教学难点:理解并分析哲学的基本问题与基本派别教学方法问答法、讨论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教学用具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材、App教学设计第1节课:课前任务一考勤(2min)一新课预热(5min)一互动导入(5min)T传授新知(33min)第2节课:名言导入(3min)一传授新知(17min)一课堂讨论(10min)一探索训练(10min)T课堂小结(3min)一作业布置(2min)教学过程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设计意图第一节课课前任务■【教师】布置课前任务,和学生负责人取得联系,让其提醒同学通过APP或其他学习软件,完成课前任务请大家思考你印象中的马克思是什么样的?■【学生】完成课前任务通过课前的预热,让学生了解所学课程的大概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考勤(2min)■【教师】使用APP,让学生登录签到■【学生】使用APP签到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掌握学生的出勤情况新课预热(5min)■【教师】自我介绍,与学生简单互动■【学生】聆听、互动■【教师】介绍介绍课程定位、内容安排、考核要求等■【学生】聆听、记录、了解通过老师自我介绍,与学生相互熟悉,并让学生了解这门课的大致内容和考核要求互动导入(5min)■【教师】用歌曲案例进行导入2016年,一首说唱歌曲《马克思是个90后》火了,其歌词写道:"不为了权不为了钱,但是为了信仰我们一往无前……像叶孤舟行在山丘,那样地为真理争斗,像他一样疾恶如仇,像他一样不屑权谋。
"这首歌指出了马克思和当代青年人之间的诸多共通之处:同样个性张扬,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同样干净、单纯,世界里没有灰色地带,喜欢或讨厌,泾渭分明,从不含糊;同样敢于尝试,敢于否定自己,为真理而斗争,为理想而奋斗。
带课程思政目标的《哲学与人生》全本教案
一、教案名称:《哲学与人生》第一章教案1.1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哲学的定义、功能和任务,理解哲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哲学思维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探讨人生价值的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1.2 教学内容(1)哲学的定义与功能(2)哲学与生活的关系(3)哲学的任务1.3 教学重点与难点(1)哲学的定义与功能(2)哲学在生活中的应用1.4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和小组讨论法,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度。
1.5 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哲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2)新课导入:介绍哲学的定义、功能和任务。
(3)案例分析:分析生活中哲学的应用实例,引导学生体会哲学的价值。
(4)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哲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分享心得体会。
1.6 课后作业二、教案名称:《哲学与人生》第二章教案2.1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理解哲学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演变。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历史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对哲学发展脉络的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批判精神。
2.2 教学内容(1)哲学的基本问题(2)哲学的历史演变(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2.3 教学重点与难点(1)哲学的基本问题(2)哲学的历史演变2.4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历史举例法和小组讨论法,帮助学生掌握哲学基本问题和历史演变,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
2.5 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在历史中的地位。
(2)新课导入:介绍哲学的基本问题,阐述其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演变。
(3)历史举例:分析哲学在不同历史时期的重要代表人物和学说,展示哲学的发展脉络。
(4)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哲学基本问题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分享心得体会。
哲学与人生教学设计
哲学与人生教学设计教学主题:哲学与人生教学目标:1.了解哲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培养学生对哲学思想的兴趣和理解能力;2.探讨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观,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的问题和挑战;3.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第一课:哲学的概念和分类教学内容:1.哲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2.哲学的分类和主要学派;3.哲学思辨的基本方法和工具。
教学活动:1.教师简要介绍哲学的概念和发展历程,引导学生思考哲学的意义;2.学生小组讨论哲学的分类和主要学派,并汇报讨论结果;3.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一些哲学思辨的练习,如逻辑推理、思考伦理问题等。
第二课: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观1.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观的定义和解读;2.影响人生意义和价值观的因素;3.不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实际生活中的体现。
教学活动: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观,提出一些问题供学生讨论;2.学生小组讨论影响人生意义和价值观的因素,并汇报讨论结果;3.学生分组展示不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进行辩论。
第三课:人生中的问题和挑战教学内容:1.人生中常见的问题和挑战;2.分析人生问题和挑战的原因和解决方法;3.人生问题和挑战对个人的影响和发展的推动力。
教学活动:1.教师列举一些常见的人生问题和挑战,引发学生思考;2.学生个体或小组讨论人生问题和挑战的原因和解决方法,并汇报讨论结果;3.学生写一篇个人感悟文章,总结人生问题和挑战对自己的影响和发展的推动力。
1.学生小组讨论和汇报,评估学生对哲学概念和分类的理解和运用能力;2.学生的个人作文,评估学生对人生意义和价值观的分析能力;3.学生的讨论和辩论表现,评估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资源:1.哲学教材和参考书籍;2.PPT和多媒体资源;3.学生自己的思考和讨论成果。
教学延伸:1.组织学生参观哲学展览或演讲,加深对哲学的理解和感受;2.组织学生参与实际的社会实践项目,培养实践与哲学的结合能力;3.鼓励学生独立阅读哲学名著,自主探索哲学思想的世界。
《哲学与人生》第一课(两课时)(可编辑修改word版)
联系某职校学生会考学习过去—上课睡觉、不小差、玩手机会考学习现在——成绩不及格,不过关
会考学习未来——端正态度,认真学习,过关
二、物质世界的多样统一性为我们的人生选择提供了多种可能性:
1、物质世界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举例互动
小组互动
互动碰撞
互动分析
互动总结
联系学生情感升华
(主观符合客观,一切从实际出发来选择)
(联系经济学价值规律:毕业生创业失败事例—去年棉花天冷产量低今年齐种棉花丰收想赚钱反而无人收购亏本案例)
强调:主观符合客观,承认物质决定意识,存在决定思维点出:哲学原理与对应的方法
画片:“最强大脑”中外最优选手PK二维码的场景, 讨论:为什么你能把二维码能反映出来?(原理是:)
补充:规划短文——我的人生客观实际的选择(字数不低于五百字)
教学后记
本节课属于哲学与人生第二版修订版的再版内容,与第一版相比,内容更丰富,修订版突出人生——哲学——人生选择,这样还是不便于学生理解, 所以授课时调整为哲学原理——哲学方法——人生应用(选择)。
教学过程
主 要 教 学 内 容 及 步 骤
3.运用:培养学生运用本课知识把握客观规律,判明客观实际,并在此基
础上进行人生选择的基本能力。
教学重点
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观点和方法
教学难点
物质世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更新、补充删节内容
无
板书设计
一、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
二、物质的多样性为人生选择提供了多种可能性
作业布置
哲学与人生修订版学习指导相关练习
理论(理实一体)课教案
课题
第一课 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完整版)哲学第一课教案1-2
课题
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二、物质世界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为人生选择提供了多种可能性
一、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 》
班级
授课时数
1
教案总数
2
周次
集体备课物质世界的多样性、统一性;可能性、现实性;
2.理解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
教学重点
1.在人生多种可能性的选择中如何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
2.
教学难点
1.选择适合自己的个人道路,创造自己精彩的人生
教法学法
教法: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设疑探究法
学法:小组讨论法、合作探讨学习法
教学过程实施
教学内容
二次备课
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哲学与人生-第1课 第一框《哲学的智慧》教案
第1课第一框教案一、教学分析【课题】哲学的智慧【授课类型】新授课【授课时数】1课时【教材选用】中等职业学校教科书《思想政治基础模块哲学与人生》(高等教育出版社) 【学情分析】本课授课对象是中职高二学生。
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思想政治素养和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分析、判断能力,通过初中和前两个学期思政课程的学习,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有一些基本的认知,对哲学理论也有一定的好奇心和探究欲,这为本课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无论是作为在校学生,还是日后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学生在成长成才、三观塑造、科学思维训练以及处理自身与外在世界的关系等方面都需要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引,所以学生对本课学习有内在需求。
但是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知还处在零碎的感受阶段,缺乏系统性、学理性认知,同时社会中一些功利化、庸俗化的现象和虚无主义思想也对一些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如何让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从知到信继而行,这是本课教学会面临的问题。
【教学目标】(第1课)1.政治认同: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信念,强化时代方位感、政治责任感、历史使命感。
掌握学好用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努力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职业精神: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和全人类解放为历史使命,认可选择职业时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全面发展;领会“学习哲学,终身受用”的道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下,树立科学的职业价值观,自觉地把个人追求和国家利益统一起来,展现自身价值,谱写灿烂人生。
3.法治意识:理解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领会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法学具有指导意义,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助于培养法治意识;理解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增强法治思维能力,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下积极参与法治中国建设。
1《哲学与人生》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哲学与人生》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哲学的定义和功能,理解哲学与人生的密切关系。
2. 培养学生对哲学的思考和探索能力,提高他们的人生素养。
3. 引导学生运用哲学原理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1. 哲学的定义和功能2. 哲学与人生的关系3. 运用哲学原理分析解决问题教学难点:1. 哲学的思考方法2. 哲学在人生中的应用教学准备:1. 教材或相关教学资源2. 教学PPT或黑板3. 教学活动所需辅助材料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通过引入哲学名言或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引发学生对哲学的思考,导入新课。
2. 自主学习(10分钟)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哲学的定义和功能,思考哲学与人生的关系。
3. 课堂讨论(15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对哲学的理解和哲学在人生中的应用。
4. 课堂讲解(20分钟)教师讲解哲学的定义、功能和与人生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哲学对人生的指导作用。
5. 案例分析(10分钟)教师呈现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哲学原理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哲学思维能力。
6. 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小结,强调哲学在人生中的重要作用。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或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课堂讲解(20分钟)教师讲解哲学思考方法及其在人生中的应用,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哲学原理分析解决问题。
3. 小组讨论(15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对哲学思考方法的理解和应用。
4. 实践活动(15分钟)教师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哲学原理,提高人生素养。
5. 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小结,强调哲学在人生中的实际应用。
三、课后作业1. 结合教材内容,思考哲学对自己的成长和人生的指导作用。
2. 选取一个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运用所学的哲学原理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
《哲学与人生》第一课PPT学习教案
“现在……”门神哑然了。 “要知道,”先哲说道:“过去是现在的逝去, 明天是今天的继续。您既然无视现在,对那逝去者即 使了如指掌,对未来者纵然明察秋毫,又意义何在?”
门神听到此,忍不住抽泣起来。
原来,正是由于先哲所指出的原因,它没有看守 住罗马的城池,被敌人第1攻5页陷/共1了9页,于是,人们遗弃了它 ……
2、探寻和把握客观事物的内在规律, 做到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 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经过调查研究, 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 此作为行动的根据。
第14页/共19页
过去 现在 未来
一位先哲询问古罗马的两面门神:“请问尊神,
你为什么一个头长着两副面孔?”“为的是一面察看 过去,记取历史的教训;一面展望未来,给人们以美 好的憧憬。”门神说。
歌词固然美好,但是我们更必须脚踏实 地,不能单靠一股冲劲.
第5页/共19页
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 发 (一)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含义:
人们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从事 任何工作、都要把客观实际作为出发 点、立足点,把客观实际作为我们想 问题、办事情的根据。 P4
客观实际: 就是在存在于我们意识之外的现实情 况,即事物自身的属性和特点,以及 事物之间的种种联系。
寿陵失本歩,笑煞邯郸人
第11页/共19页
凤姐能找到符合她标准的男友吗?
凤姐选择男友的标准: 1、北大清华硕士 2、经济学专业 3、有国际视野 4、身高1米76至1米83 5、年龄25至28岁。
罗玉凤也相当坦率地列出了本人的条件: “身高1米46,大专文凭、博览群书、较为狂 妄。”
第12页/共19页
第18页/共19页
三、人生选择的多样性和可能 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学们好,今天由我为大家讲述“哲学与人生”这门课程。
在开始之前,我先做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非常高兴今天有机会能和大家一起学习这门课程,现在我们开始上课。
人生是什么老师想先问问同学们同学们说的都很好,其实人生就是由现实生活和情感生活这两个部分组成的。
我们说一个人的生命过程由他经历过的事件串接成一部“个人史”,是他自己的而不是别人的。
这是从现象层面的理解的,也就是现实生活;那么从意义层面理解来看,一个人生命中由他体验的意义串接成一部“情感史”,是他的自己而不是别人的,这就是我们说的情感生活。
怎么理解这个“个人史”和“情感史”呢简单说,我们的日常生活就叫“个人史”,像我们的成长,升学,毕业工作,结婚生子等等的就组成了“个人史”。
而“情感史”指的就是我们感情世界的发展过程,比方说我们和家人的亲情,朋友的友情,还有未来将收获的爱情都是“情感史”的一部分。
总结起来,人生是一段时间,或长或短,所有的经历,现实的和感情的,构成了个人的整个人生。
在我们的书里有一则苏格拉底和他的学生摘苹果的小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生有一个最重要的特征:人生就是一次无法重来的选择。
面对无法回头的人生,我们只能做三件事:郑重选择,不留遗憾:若有遗憾,理智面对,争取改变:若改变不了,就勇敢接受继续前进。
在这条无法回头的人生路上我们会遇到各种问题,有时候我们也会感到迷茫。
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家庭、朋友的帮助,我们也需要知识与智慧的帮助。
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门课程,哲学与人生,这中间的“哲学”就将为我们指导迷津。
那么哲学是什么在古希腊,一般把哲学叫做Sophia(智慧),后来哲学家苏格拉底为了拉近哲学与普通人之间的关系,在Sophia前加上了Philia(爱)一词,这样哲学就成了“Philosophy”,就是“爱智慧”。
“爱”智慧,我们就要追求智慧,思考怎么追求智慧从而获得智慧,这个过程就是哲学。
哲学其实是一种对待人生的态度,是一种人生的智慧。
这种智慧最大的特点在于反思,也就是反省与思考。
正是因为反思,哲学将知识升华为智慧,启迪我们,培养我们的智慧,推动我们去探寻真理,最终实现我们的人生价值。
那哲学和我们的人生究竟有什么关系我们可以把人生比作走路,哲学比作老人。
把哲学比作老人说明哲学是经过漫长历史的发展的,是千百年来无数智者的智慧、经验、思想的总结,这对于我们所走的漫漫人生路具有重要的帮助。
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说过“没有经过反省的人生是不值得活的”。
这句话就是说,人不能只莽撞的往前走,还需要不时的停下来反思,就是要反省、思考一下我们的得失,孔子也说过“吾日三省吾身”这就是说,我们的人生需要反思的精神。
咱们中国有句古诗,叫做“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诗是说我们很难对我们身处的物质世界有一个全面而深刻的认识。
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的一句名言,叫做“熟知非真知”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哲学的方法能够使我们跳脱物质世界的束缚,从比较高的地方来审视,也就是“站得高看得远”嘛,我想,这也是哲学对于我们人生的重大指导意义。
我们要用哲学指导人生,用人生体验哲学。
我国台湾的学者傅佩荣说的好:“哲学脱离人生,将成玄虚;人生脱离哲学,将无定位。
”我们学习这门课程,最重要的就是将哲学方法与人生问题的一一对应,有机结合。
本课程的章节设置也很好的体现出这一点。
1.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脚踏实地走好人生路人生道路2.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人生态度3.坚持实践与认识的统一,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能力4.顺应历史潮流,确立远大的人生理想理想5.在社会中发展自我,创造人生价值价值简而言之,在本课程中,问题是人生的问题,内容是哲学的内容,这二者是有机结合密不可分的。
希望大家在学习这门课时,不在于学到多少知识,而在于习惯思考和追问。
甚至怀疑和批评。
培养这种精神和习惯,反思自己的行为。
在哲学智慧的启迪下,愿大家都能有阳光人生、快乐人生、幸福人生、成功人生。
接下来我们来探讨一下第一个人生问题,人生道路的问题。
人生道路在本课程中所对应的哲学内容就是第一单元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脚踏实地走好人生路.我们先来学习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二、物质世界的多样统一性为人生选择提供了多种可能性。
人生处处有选择。
人生每走一步都是选择的结果。
不同的选择,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成功的人生,在于做出了正确的选择,而失败的人生大都因为做出了错误的选择。
要做出正确的选择,把握自己的人生命运,就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
而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
理想有多远,路就有多远,“选择”关系着未来的发展,“选择”关系着未来的方向,对与错都是自己的选择,关键是要做出最正确的选择。
20世纪伟大的哲学家萨特说过一句富有哲理的话,他说“人有选择的自由,但人没有不选择的自由。
”这句话道出了这样一个真理:人生处处有选择。
那选择是什么究竟要如何选择才是正确的呢我们先看一下教材第二页中王莉丽进行的人生选择。
1.王莉丽家人期望的是什么上高中,考大学2.王莉丽本人的期望是什么报考艺术院校3.最终的结果是什么4.总的来说,王莉丽的人生选择成功吗同学们说的都很对。
有人认为,人生选择具有自主性,所以人生选择就是想怎么选择就怎么选择,那么什么是选择呢选择其实就是在一系列不确定的对象中来进行确定。
选择就是给自己定位;是给自己寻找前进的方向;为自己把握命运,为自己的生命重新注入激情,因而,选择就是人生的第一推动力。
同学们结合王莉丽的事例,说明人生选择为什么不能只靠主观意志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得出下列结论:人生选择是人们在人生历程中,在追求人生价值中,根据一定的主客观条件,在多种可能性中所做的选择和确定的活动。
人生选择体现了人的自我觉醒与人的主观意志,体现了人的价值追求。
人生选择具有一定的自主性。
但是,人不是仅仅依靠自己的主观意志就能对人生道路做出正确选择的。
在现实生活中,人的选择并非想怎么选择就能怎么选择,想选择什么就选择什么。
如果仅凭主观意志的选择,其结果一定是错误的。
所以说人生选择不能只靠主观意志。
接下来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教材第三页小赵的事例,回答:1.小赵文化课基础不差,为什么选择学技术2.他的选择正确吗为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得出下列结论:小赵的选择是正确的,因为他认真的分析了自己的具体情况,从客观实际出发。
最终获得了社会的认可。
从小赵的人生选择我们懂得了,人们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从事任何工作,都要把客观实际作为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立足点和依据。
从客观实际出发,而不是从主观想象和主观愿望出发,这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比如例子中小赵仔细分析了自身的兴趣与特点这就是从自身的客观条件出发,做出了相应的人生选择。
辩证唯物主义要求,不能把人的主观愿望作为出发点,也不能以人的主观想象来代替客观事实。
那么客观实际又怎么理解呢教材中有如下的解释:客观实际是存在于我们意识之外的客观事物及其实际状况,及事物自身的属性和特点以及事物之间的种种联系。
比方说,咱们阿拉尔,地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气候干旱少雨,咱们这里种的基本上是红枣、棉花这些耐旱的作物,你不能根据你的喜好,就是你的主观意愿,把你喜欢的火龙果,椰子种到这里来,那到时候你就赔精光了!我们应该怎么做应该根据客观实际,就是土壤、气候自身的属性与特点来选择种什么,就是我们所常说的“因地制宜”。
客观存在的事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对吧你看,咱们这比较恶劣的自然环境不会因为我们的不喜欢,一夜变成山青水秀的地方吧只有主观认识和思想观念符合客观实际,我们的预期目的才能实现,我们的行动才有可能成功。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根据客观存在的事实,来决定我们的主观思想和行动,做到主观符合客观。
所以,目前我们还是只能乖乖种红枣和棉花了,对吧那么是不是我们阿拉尔就只能一直种红枣和棉花了呢不是的。
书上第5页说道:人们做事情的过程既是认识对象的过程,又是改造对象的过程。
只有从客观事物自身的状况、属性和规律出发,才能正确认识它,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办法,从而实现改造对象的目的,把事情办好。
比方说,咱们十团的苗圃基地,就建造了比较先进的科学大棚,根据我们这的土地性质,将大棚内的温度、湿度等指标进行控制调整,就成功的种植出了香蕉等热带作物。
这就是改造了客观对象,这种改造是在充分认识客观事物自身的状况和属性上进行的。
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教材第五页奶牛的故事。
思考一下1.主人做出的选择是什么这样选择对吗他是否违反了客观规律存奶请客,他这样做是不对的,他违反了客观规律。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归纳出以下结论:教材中“存奶请客”一例,违反客观规律,最后弄得啼笑皆非。
所以我们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做好各项工作和处理人生问题。
想问题办事情从客观实际出发,就必须探寻和把握客观事物的内在规律,做到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不仅反对把主观愿望作为出发点,反对以主观想象代替客观实际,更要求我们探索事物本身所具有的内在规律性,用符合客观规律的认识指导我们的行动。
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在南昌起义反抗国民党,这一天也被确定为建军节。
南昌起义后,有人就建议应该迅速夺取城市,走苏联的革命道路。
但毛泽东经过慎重分析,从我国具体的革命形势和特点出发,选择进入农村,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避开城市,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最终领导中国人民建立了新中国。
毛泽东同志的做法就是实事求是。
那么实事求是是什么呢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求:就是分析、研究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把这些合起来就不难看出实事求是就是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通过以上老师的讲解,总结起来看就是我们想问题做事情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下面,让我们来一起看一下,第三点根据客观实际选择人生道路。
那“人生的客观实际”的内涵究竟是什么请大家阅读教材第六页中事例。
回答下面两个问题:1、同学们钱学森为什么放弃美国优厚的待遇,排除万难,坚持回国2、钱学森根据客观实际的变化做出新的人生选择对同学们来说有什么启发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要做出正确的人生选择,走好人生路,就要从自身的客观实际出发。
人生的客观实际,首先是指人生具体的客观的社会历史条件。
这是做出正确的人生选择,走好人生路的前提。
例子中钱学森就是得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消息,知道祖国需要人才,所以毅然回国,他就是根据客观的社会历史条件做出人生选择的。
人生的客观实际,还包括个人的主客观条件。
这是我们做出人生选择和采取人生行动的依据。
这里的客观条件包括:自己的体质、学业基础、家庭等;主观条件包括兴趣、性格、能力等。
比如书中慧雯同学的例子,她就是根据了自身的兴趣、特点以及客观的社会环境而做出了自己的人生选择,什么导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