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人生教案 第一课
哲学与人生教案(第一单元)
![哲学与人生教案(第一单元)](https://img.taocdn.com/s3/m/1cd56c0b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c4.png)
哲学与人生教案(第一单元)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1,什么是实际(客观实际)?客观、实际或者客观实际都是同一个概念,它们的含义是一样的,即我们意识之外的实际情况。
2,什么叫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把客观实际作为出发点、立足点,作为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依据。
比如“量体裁衣”,就是从实际出发的例子。
有些衣服别人穿起来非常漂亮,比较得体,看起来很美。
但这件衣服不一定合适你,因为的身体的实际情况与她的身体情况可能不一样:身高、腰围、腿脚的长短、甚至屁股的大小都各不一样,如果把那件衣服穿在自己身上,可能让自己变得反而更丑更难堪。
所以,我们说话做事一定要从实际出发,不然就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
我们有的同学听说机电专业好就业,于是就选择机电专业来读,结果由于自己的数理化知识太差,学不懂,听不懂,反而什么都没有学到;如果选择相对简单的营销专业、微机专业来学,可能收获会更大,自己学得更好一些。
因为这些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不需要过去在初中阶段的知识作为铺垫,它与过去的知识联系不强,所以选择营销专业、微机专业相对而言学起来不难。
而机电专业,如果你没有在初中学好数理化,那么这三年你无法真正掌握机电专业知识,基本上只能坐飞机。
这说明我们做事情一定要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把自己的情况摸深摸透,然后作出适合自己情况的选择。
我们学院旅游班的女生有的读了一学期后,发现自己选错了专业,决定改读护理专业。
我觉得这也是从实际出发的表现,我比较支持。
因为旅游专业基本上是说起好听,真正你要在旅游行业找一个体面的工作很难很难,当导游很难,当宾馆总经理很难,而在宾馆酒店端盘子、打扫床铺根本不需要在学校学几年,浪费时间。
你看宾馆酒店的服务员工有几个是旅游专业、饭店专业毕业的?所以重新作出符合自身情况和社会发展需求的选择,是明智的。
古人说过,男人怕入错行,女人怕嫁错郎,说明选择很重要。
二、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这个道理并不难理解,我们举例来说:[1]姚明如果身高只有一米六、七,甚至没有达到一米六、七,即使身高有二米几,但身体不匀称,运动动作不协调,呆头呆脑,像我们这种身体素质,要想成为一名出色的篮球运动员,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哲学与人生》教案第一课
![《哲学与人生》教案第一课](https://img.taocdn.com/s3/m/58904919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8a.png)
《哲学与人生》教案第一课第一篇:《哲学与人生》教案第一课同学们好,今天由我为大家讲述“哲学与人生”这门课程。
在开始之前,我先做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非常高兴今天有机会能和大家一起学习这门课程,现在我们开始上课。
人生是什么?老师想先问问同学们同学们说的都很好,其实人生就是由现实生活和情感生活这两个部分组成的。
我们说一个人的生命过程由他经历过的事件串接成一部“个人史”,是他自己的而不是别人的。
这是从现象层面的理解的,也就是现实生活;那么从意义层面理解来看,一个人生命中由他体验的意义串接成一部“情感史”,是他的自己而不是别人的,这就是我们说的情感生活。
怎么理解这个“个人史”和“情感史”呢?简单说,我们的日常生活就叫“个人史”,像我们的成长,升学,毕业工作,结婚生子等等的就组成了“个人史”。
而“情感史”指的就是我们感情世界的发展过程,比方说我们和家人的亲情,朋友的友情,还有未来将收获的爱情都是“情感史”的一部分。
总结起来,人生是一段时间,或长或短,所有的经历,现实的和感情的,构成了个人的整个人生。
在我们的书里有一则苏格拉底和他的学生摘苹果的小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生有一个最重要的特征:人生就是一次无法重来的选择。
面对无法回头的人生,我们只能做三件事:郑重选择,不留遗憾:若有遗憾,理智面对,争取改变:若改变不了,就勇敢接受继续前进。
在这条无法回头的人生路上我们会遇到各种问题,有时候我们也会感到迷茫。
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家庭、朋友的帮助,我们也需要知识与智慧的帮助。
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门课程,哲学与人生,这中间的“哲学”就将为我们指导迷津。
那么哲学是什么?在古希腊,一般把哲学叫做Sophia(智慧),后来哲学家苏格拉底为了拉近哲学与普通人之间的关系,在Sophia前加上了Philia(爱)一词,这样哲学就成了“Philosophy”,就是“爱智慧”。
“爱”智慧,我们就要追求智慧,思考怎么追求智慧从而获得智慧,这个过程就是哲学。
哲学与人生第一课
![哲学与人生第一课](https://img.taocdn.com/s3/m/533f52b51a37f111f1855b5a.png)
CONTENTS PAGE
哲学与人生
— 1—
过渡页
TRANSITION PAGE
深刻认识哲学对人生的指导作用
哲学脱离了人生是空洞的,人生缺少了哲学是盲目的。
哲学的首要目标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引导人烘面包,但是能使面包增加甜味。
——方东美
— 2—
目录页
CONTENTS PAGE
LOGO
思考:秃鹰的问题到底在哪里 ?
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 11 —
1.1 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
1.1.3 根据客观实际选择人生道路
LOGO
人生的不同阶段与主要任务
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出发,人的一生可 以划分为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青春 期、青年期、中年期和老年期七个阶段。
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 18 —
1.2物质世界的多样统一为人生提供了多种可能性
1.2.1 人生道路不只是一种选择
LOGO
春秋战国时代,是一个“择主”之风最为盛行的时代,那 时候人们并没有什么忠君爱国观念、“朝秦暮楚”是一种十分 正常的现象,当时的有才有识之士,没有一个不在择主,在这
个百家争鸣的时代里,稍微有点儿本事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
LOGO
•
• •
• 启示:
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 21 —
1.1 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
LOGO
1.2.3 人生总有一条道路适合你
善于选择,学会取舍
不能成为大道,那就当一条小路 不能成为太阳,那就当一颗星星
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 22 —
LOGO
做最好的自己
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 23 —
《哲学与人生》第一课教案
![《哲学与人生》第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775e1cbaa00b52acfc7cac2.png)
《哲学与人生》教案(二)开课单位:授课教师:授课班级:教材版本:《哲学与人生》.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主编:杨耕单元第一单元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脚踏实地走好人生路课题第1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授课时间年月日第节授课地点学时2学时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与实事求是等基本观点及其对人生发展道路的重要意义;指导学生从主客观条件出发选择适合于自己的人生道路。
教学内容1.一切从实际出发2.正确选择人生道路学生分析以及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学生应该能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基本观点,但具体到自己人生道路选择上,可能对自身条件的影响和制约认识不到位,甚至可能更多强调客观条件。
要引导他们认识到主观要符合客观。
教学方法讲授、体验教学形式课堂教学教学效果评价方式通过提问考察学生对课题的认知程度教学进程及安排第1课时导入:看图提问:读漫画“宝宝快跳”,你对该父母的要求有什么看法?该父母犯主观主义。
不从实际出发。
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首先要解决一个出发点问题,也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一、一切从实际出发1.世界具有无限多样性花鸟鱼虫、山川树木,日月星辰、宇观物质,社会事物、文化现象、人类自身,故事1:胸有成竹宋朝有个画家叫文与可,善于画竹。
他画的竹子栩栩如生受到大家的称赞。
原来文与可在他居住的地方遍种竹子,一年四季观察竹子的变化,他对竹枝竹叶在不同时期的形状姿态都有透彻的了解,所以他画竹时能下笔有神,他的朋友晁补之写下一首诗,称赞他画竹时胸中有成竹。
从此胸有成竹作为脍炙人口的成语流传至今。
如果文与可不与竹子打交道,不论他怎样构思也不会胸有成竹即没有形成竹子的意识。
故事2:两只老虎的启示两只老虎,一只在笼子里,一只在野地里。
在笼子里的老虎三餐无忧,在外面的老虎自由自在,两只老虎经常进行亲切的交谈。
笼子里的老虎总是羡慕外面老虎的自由,外面的老虎却羡慕笼子里的老虎的安逸。
一日,一只老虎对另一只老虎说,咱们换一换,另一只老虎同意了。
于是,笼子里的老虎走进了大自然,野地里的老虎走进了笼子里。
最新版《哲学与人生》第一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1
![最新版《哲学与人生》第一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1](https://img.taocdn.com/s3/m/af6894fe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b8.png)
哲学则把人们自发的世界观,以理论的形式加以抽
象和概括。
一、哲学的智慧
(2)哲学是系统化的方法论。
方法论:运用世界观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3)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二者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统一于人们认识和 改造世界的活动中。
逾矩。
--孔子
揭示了人生发展规律
这些思考都具有哲学的性质,人生处处有哲学
一、哲学的智慧
哲学是一门热爱智慧、追求智慧的学问,
是一门从总体上把握世界本质以及人与世界关
系的学问。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 自己时代的精华
哲学是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 活动中形成,并随着时代和社会实践的发展而 不断发展变化。
第一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
(1)
一、哲学的智慧
1、哲学的起源
阅读与思考
思考:在上述材料中,这些伟大思想家对世界 和人生有哪些思考?
一、哲学的智慧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老子
描述宇宙运行的演化过程,揭示宇宙事物发展 规律。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
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
一、哲学的智慧
2、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阅读与思考
常识是人类世世代代经验的产物,它一般是自发的、 零散的和非理论性的。
艺术通过具体生动的形象来反映人与世界之间的丰 富关系。
科学是人类运用理论思维实证地把握世界的一种方 式。
那么,哲学如何把握世界呢?
一、哲学的智慧
2、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一般说来,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 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中职哲学与人生完整教案
![中职哲学与人生完整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277c32b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e4.png)
中职哲学与人生教案(一)第一章:哲学与人生的关系1.1 了解哲学的定义和起源1.2 理解哲学与人生的密切关系1.3 探讨哲学对人生的指导作用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哲学的基本概念和起源。
使学生认识到哲学与人生的紧密联系。
引导学生思考哲学对人生的指导作用。
教学内容:哲学的定义和起源:解释哲学的概念,介绍哲学的历史发展。
哲学与人生的关系:探讨哲学对人生的影响和指导作用。
哲学的指导作用:讨论哲学如何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生和面对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方法:讲授:讲解哲学的基本概念和起源,引导学生理解哲学与人生的关系。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哲学对人生的指导作用,促进学生的思考和交流。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讲授和讨论中的积极参与程度。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思考深度。
中职哲学与人生教案(二)第二章:人生的意义与目标2.1 探讨人生的意义和目标2.2 理解不同哲学流派对人生意义的解释2.3 分析个人价值观对人生目标的影响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人生的意义和目标的重要性。
使学生了解不同哲学流派对人生意义的解释。
引导学生思考个人价值观对人生目标的影响。
教学内容:人生的意义和目标:探讨人生为何重要,人生有哪些目标。
不同哲学流派的人生意义:介绍不同哲学流派对人生意义的观点和解释。
个人价值观对人生目标的影响:分析个人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生目标的确定和实现。
教学方法:讲授:讲解人生的意义和目标,介绍不同哲学流派的人生意义观点。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个人价值观对人生目标的影响,促进学生的思考和交流。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讲授和讨论中的积极参与程度。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思考深度。
中职哲学与人生教案(三)第三章:道德与伦理3.1 理解道德和伦理的概念3.2 探讨道德和伦理的原则和价值观3.3 分析道德和伦理在个人和社会中的应用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道德和伦理的基本概念。
使学生了解道德和伦理的原则和价值观。
《哲学与人生》教案第1课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
![《哲学与人生》教案第1课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https://img.taocdn.com/s3/m/a1364d3e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91ba277.png)
《哲学与人生》教案课时分配表让军为现支来来!课题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课时2课时(90min)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了解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概念思政育人目标:用哲学的眼光观察世界、了解世界,判明客观实际,并在此基础上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明确人生发展方向,做一个自强不息、勇于行动、善于行动的人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概念教学难点:理解并分析哲学的基本问题与基本派别教学方法问答法、讨论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教学用具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材、App教学设计第1节课:课前任务一考勤(2min)一新课预热(5min)一互动导入(5min)T传授新知(33min)第2节课:名言导入(3min)一传授新知(17min)一课堂讨论(10min)一探索训练(10min)T课堂小结(3min)一作业布置(2min)教学过程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设计意图第一节课课前任务■【教师】布置课前任务,和学生负责人取得联系,让其提醒同学通过APP或其他学习软件,完成课前任务请大家思考你印象中的马克思是什么样的?■【学生】完成课前任务通过课前的预热,让学生了解所学课程的大概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考勤(2min)■【教师】使用APP,让学生登录签到■【学生】使用APP签到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掌握学生的出勤情况新课预热(5min)■【教师】自我介绍,与学生简单互动■【学生】聆听、互动■【教师】介绍介绍课程定位、内容安排、考核要求等■【学生】聆听、记录、了解通过老师自我介绍,与学生相互熟悉,并让学生了解这门课的大致内容和考核要求互动导入(5min)■【教师】用歌曲案例进行导入2016年,一首说唱歌曲《马克思是个90后》火了,其歌词写道:"不为了权不为了钱,但是为了信仰我们一往无前……像叶孤舟行在山丘,那样地为真理争斗,像他一样疾恶如仇,像他一样不屑权谋。
"这首歌指出了马克思和当代青年人之间的诸多共通之处:同样个性张扬,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同样干净、单纯,世界里没有灰色地带,喜欢或讨厌,泾渭分明,从不含糊;同样敢于尝试,敢于否定自己,为真理而斗争,为理想而奋斗。
《哲学与人生》第一课(两课时)(可编辑修改word版)
![《哲学与人生》第一课(两课时)(可编辑修改word版)](https://img.taocdn.com/s3/m/052065da783e0912a2162ac2.png)
联系某职校学生会考学习过去—上课睡觉、不小差、玩手机会考学习现在——成绩不及格,不过关
会考学习未来——端正态度,认真学习,过关
二、物质世界的多样统一性为我们的人生选择提供了多种可能性:
1、物质世界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举例互动
小组互动
互动碰撞
互动分析
互动总结
联系学生情感升华
(主观符合客观,一切从实际出发来选择)
(联系经济学价值规律:毕业生创业失败事例—去年棉花天冷产量低今年齐种棉花丰收想赚钱反而无人收购亏本案例)
强调:主观符合客观,承认物质决定意识,存在决定思维点出:哲学原理与对应的方法
画片:“最强大脑”中外最优选手PK二维码的场景, 讨论:为什么你能把二维码能反映出来?(原理是:)
补充:规划短文——我的人生客观实际的选择(字数不低于五百字)
教学后记
本节课属于哲学与人生第二版修订版的再版内容,与第一版相比,内容更丰富,修订版突出人生——哲学——人生选择,这样还是不便于学生理解, 所以授课时调整为哲学原理——哲学方法——人生应用(选择)。
教学过程
主 要 教 学 内 容 及 步 骤
3.运用:培养学生运用本课知识把握客观规律,判明客观实际,并在此基
础上进行人生选择的基本能力。
教学重点
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观点和方法
教学难点
物质世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更新、补充删节内容
无
板书设计
一、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
二、物质的多样性为人生选择提供了多种可能性
作业布置
哲学与人生修订版学习指导相关练习
理论(理实一体)课教案
课题
第一课 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完整版)哲学第一课教案1-2
![(完整版)哲学第一课教案1-2](https://img.taocdn.com/s3/m/3a85928476c66137ef061904.png)
课题
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二、物质世界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为人生选择提供了多种可能性
一、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 》
班级
授课时数
1
教案总数
2
周次
集体备课物质世界的多样性、统一性;可能性、现实性;
2.理解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
教学重点
1.在人生多种可能性的选择中如何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
2.
教学难点
1.选择适合自己的个人道路,创造自己精彩的人生
教法学法
教法: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设疑探究法
学法:小组讨论法、合作探讨学习法
教学过程实施
教学内容
二次备课
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哲学与人生-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哲学与人生-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dc2e435980eb6294dd886cc3.png)
很久以前,山村里有一位财主。他非常富有,但生性愚钝, 尽做傻事,所以常遭到村人的嘲笑。
有一天,傻财主到邻村的一位财主家作客。他看到一幢三层 楼高的新屋,宽敞明亮,高大壮丽,心里非常羡慕,心想:我 也有钱,而且并不比他的少。他有这样一幢楼,而我没有,这 像什么话呢?一回到家,他马上派人把工匠找来,问道:“邻 村新造的那幢楼,你们知道是谁造的吗?”
空中楼阁
空中楼阁能够建成 吗?为什么?
• 人不是仅仅依靠自己
的主观意志就能对人
生道路做出正确选择
的。
B
6
鲁侯养鸟
有一天,鲁国城郊飞来一只罕见的海鸟。猎人们知道鲁侯 喜欢养鸟,就捉住海鸟,献给他。鲁侯惟恐海鸟死去, 就把它当成贵宾,供养在庙堂里,下令高级厨师每天给 海鸟准备丰盛的酒席,叫乐队演奏高雅的乐曲,让海鸟 欣赏优美的歌舞。可是那只海鸟却被吓得神魂颠倒,一 点东西也不敢吃,一滴水也不敢喝,三天后就活活饿死 了。鲁侯对海鸟真是关怀备至,尽心尽力,可他是用供 养自己的办法来养海鸟,海鸟怎么受得了呢?
工匠们回答道:“知道,那幢楼是我们几个造的。”
傻财主一听,非常高兴,说:“好极了,你们照样子再给我 盖一次。记住要三层楼的房子,要和那幢一模一样。”
•
B
4
工匠们一边答应,心里一边嘀咕;不知这次他又会做出什 么傻事来。可是不管怎样,还得照吩咐去做,大家便各自忙 开了。
一天,财主来到工地,东瞅瞅,西瞧瞧,心里十分纳闷, 便问正在打地基的工匠:“你们这是在干什么?”
B
9
想一想
• 汉语里有哪些成语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
• 因地制宜;
• 因势利导;
• 因材施教;
• 量体裁衣;
• 对症下药;
• 随机应变;
完整版中职哲学与人生教案
![完整版中职哲学与人生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85fd93767ec102de2bd8903.png)
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教学目标】1.认知: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理解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是进行人生选择、走好人生路的前提。
2.情感态度观念:正视现实,自强不息,尊重规律,脚踏实地的人生态度与观念。
3.运用:运用本课知识把握客观规律,判明客观实际,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人生选择的基本能力。
【教学重点】1.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观点和方法。
2.正确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人生道路。
【教学难点】1.物质世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2.人生发展的现实性与可能性。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选择正确的道路,永远比跑得快更重要。
选择就是给自己定位,选择就是给自己寻找前进的方向,选择就是把握自己的生命,选择就是为自己的生命重新注入激情。
哲学家萨特说过一句富于哲理的话:人有选择的自由,但是没有不选择的自由。
这位大师的话道出了这样一个真理:人生处处有选择。
选择是什么?选择就是给自己定位,选择就是给自己寻找前进的方向,选择就是把握自己的命运,选择就是为自己的生命重新注入激情,因而,选择就是人生的第一推动力。
只有选择,人生才有主题;只有选择,人生的坎坷才会被踏平;只有选择,人生才能冲破世俗的藩篱;只有选择,人生才能演奏出生命的华彩乐章。
通过短文让学生了解人生必须要选择,并思考选择的依据是什么!运用教材第2页中“小赵从事农机维修成功”的事例,让学生讨论分析,导入本课的学习,引入客观实际的教学内容。
<新课讲授>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王强的父亲是个足球迷,一心想把儿子培养成未来的足球明星,为此,他把儿子送进一家有名的足球学校。
经过几年的刻苦训练,王强的球踢得有模有样了,但在一场校内的训练比赛中,他不幸被同伴踢伤,伤势非常严重。
医生告诉他的父母:别再让孩子踢球了,他的身体条件已经不再适应大运动量的体育活动,再练会对孩子的身体造成难以估量的伤害。
王强的母亲想让孩子退出足校,但父亲认为,很多足球明星都曾受过重伤,不是有人靠顽强的意志恢复了身体,又重返赛场吗?于是,父亲决定让王强休养一段时间再回学校踢球。
哲学与人生教案第一课
![哲学与人生教案第一课](https://img.taocdn.com/s3/m/7bb0eb0e581b6bd97f19ea64.png)
近代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和科学家莱布尼兹有一天同国王谈论哲学。莱布尼兹说世界上没有两个彼此完全相同的东西。国王不信,马上命人在花园里找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结果总是被莱布尼兹挑出它们之间的差别。其实何止是树叶,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不会是完全相同的,即使是孪生兄弟,也有差异。有一位作家说过:“世上没有两粒相同的沙子,没有两只相同的苍蝇,没有两双相同的手掌,没有两个相同的鼻子。”这个作家这样说是有道理的,世界上的事物和现象,形形色色、千差万别、千姿百态。莱布尼兹对国王说世界上没有两个彼此完全相同的东西后,他又继续说世界上没有两个彼此完全不同的东西。国王又不信,马上命人在花园里找两片完全不同的树叶。结果总被莱布尼兹指出它们之间相同的地方。这个问题说明,世界上的事物和现象居然千差万别,但又具有物质统一性。
2.人生发展的现实性与可能性。
3.总有一条适合你的人生路。
四、从实际出发,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人生道路
1.做力所能及的选择,使自己的选择符合自己的主观条件。
2.适应时代潮流,使自己的选择适应社会环境和时代的需要。
3.抓住选择的机遇,主动选择,把握自己的命运。
教案附页
导入
学生共同探讨毕业后的工作选择。
正课
教
学
内
容
设
计
导入
正课
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二、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
三、人生选择的多样性和可能性
四、从实际出发,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人生道路
总结
布置作业
板
书
设
计
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1.把客观实际作为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做到主观符合客观。
2.从实际出发,就要探寻和把握客观事物的内在规律,做到实事求是。
哲学与人生讲课第一课第一课时
![哲学与人生讲课第一课第一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1f041c2c0b4c2e3f57276333.png)
1、世界具有多样化的层次结构
微观世界 宏观世界 宇观世界
空间尺度
一、一切从实际出发
• • • • • • • • • (一)世界具有无限多样性 1、世界具有多样化的层次结构 2、世界具有多样化的存在形态 (二)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1、物质的概念 2、物质性的具体表现 (三)一切从实际出发与实事求是 1、主观符合客观 2、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三)一切从实际出发与实事求是
1.实事求是的含义 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 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 此作为行动的根据。 2.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重要性 党的思想路线;行动的基本要求、前提和依 据。 3.要求: 主观符合客观,坚持实事求是的原 则
世界如此多样 我们为何能认识它? 它统一于什么?
木的变身
(二)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 1、物质的概念 • 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是对一 切可以直接或间接从感觉上感知的事物的 共同的本质属性的抽象。
水果
• 物质:是共性的 • 物质的具体形态:是个性的,世间的万事 万物
2、物质性的具体表现(P3----P5)
。 • 从存在看,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 式是人类社会物质生活的基本要素
言和意识,结成社会关系,形成了社会关系
2、物质性的具体表现(P3----P5)
• • • • ①自然界是物质的 ②人类社会具有物质性 ③人的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原始人会有手机的概念吗? 意识不可以独立存在
1、意识产生的起源: 反应—刺激感应—高级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意识 产生 2、产生意识的器官: 人脑 人脑?大脑 3、意识的本质: 意识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产物 4、意识内容: 意识以主观的形式表现出来,意识的内容来自客 观事物
哲学与人生第一课
![哲学与人生第一课](https://img.taocdn.com/s3/m/5222a58de53a580216fcfe49.png)
• 思考: 为什么不同职业 的人,对爱的解 释不同?
总有一条适合你的人生路
读课本P9:侯斌面对身体残疾作出的选 择你得到什么启示?
四、从实际出发,选择适合自己发 展的人生道路
1.做力所能及的选择,使自己的选择 符合自己的主观条件。
客观地认识自己,使自己的主观愿望符合自己的 客观实际,从而更好地发挥出自己的作用,为社 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何条件下,从事任何工作,都要把客观实际作为出发点、 立足点、把客观实际作为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根据
• 要求:
• 坚持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 必须探寻和把握客观事物的内在规律,做到实事求是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 【出处】宋· 朱熹《朱子语类· 朱子十一》: “今学者亦多来求病根,某向他说头痛医 头,脚痛医脚,病在这上,只治这上便 了。” • 【解释】:只医治疼痛的部位,不追究病根。 比喻处理问题不从全局考虑,不究其根本, 什么地方有问题就在什么地方解决,临时 应付。
思考:秃鹰的问题到底在哪里 ?
• 桑兰(1981年6月11日—),浙江宁波人, 原中国女子体操队队员,1993年进入国家 队,1997年获得全国跳马冠军,1998年7 月22日,桑兰在第四届美国友好运动会的 一次跳马练习中不慎受伤,造成颈椎骨折, 胸部以下高位截瘫,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其表现出顽强意志,在北京大学新闻系毕 业,并成为2008年北京申奥大使之一,又 于2008年北京奥运官方网站担当特约记者。
• 实事求是
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二、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 基础
•
一只秃鹰飞过王宫,看见王宫中的一只黄莺十分受 到国王的宠爱,于是就问黄莺:“你是怎么得到国王宠 爱的?” • 黄莺回答说:“我到王宫后,唱歌十分动听,国王 非常喜欢听我唱歌,就经常拿珍珠来打扮我。” • 秃鹰听了,心中很是羡慕,它想感到十分愤怒,就 吩咐:“我也应该学学黄莺,这样说不定国王也会喜欢 上我的。”于是它就飞到国王睡觉的地方,开始叫起来。 正好国王在睡觉,听了秃鹰的叫声,国王手下去把秃鹰 抓来,并命令拔光秃鹰的羽毛。 • 秃鹰浑身疼痛,满是伤痕地回到鸟群中,它恼羞成怒, 到处对别的鸟儿说:“这都是黄莺害的,我一定要报 仇!”
哲学与人生第一课
![哲学与人生第一课](https://img.taocdn.com/s3/m/a5987820453610661ed9f4cc.png)
1.做力所能及的选择,使自己的选择 符合自己的主观条件。
• 读课本P10思考: 胡适选择学科专业的2个标准启发我们应该如何 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 客观地认识自己,使自己的主观愿望符合自己的 客观实际,从而更好地发挥出自己的作用,为社 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2.适应时代潮流,使自己的选择适应 社会环境和时代的需要
•
•
• 启示:
• 成功,除了需要“努力”以外,更需要“方向”,很多人会选择不断地换跑 道、换环境、换工作或是拼命地劳碌奔波,有时不妨暂时放慢脚步,想一想: 这条路真的是我“想”走的吗?真的是我“该”走的吗?真的是我“适合” 走的吗? 如果走错了,甚至走反了方向,不但到不了目的地,反而会离你的理想 与抱负越来越远,甚至一败涂地。在这个脚步急促的时代,期待你我的都是 一个忙而不“茫”,忙而不“盲”的现代人。
2.人生发展的现实性与可能性
• • • • • • • • • • • 爱的秘诀: 记者:“请问你们夫妻为什么能相处得这么久?” 救火员:“我们不让星星之火酿成燎原之势。” 木匠:“基础稳固是最重要的。” 老师:“彼此还在研究及了解对方。” 出版商:“我们把彼此的优点做了最精确的拷贝。” 电器工:“时而会有火花,但我们接了安全地线。” 旅馆老板:“温暖的环境,愉悦的气氛,注重私密性。” 牙医:“早上醒来第一件事及晚上睡前最后一件事:一个动人的微笑。” 药剂师:“爱是万灵药。” 货车司机:“经常想到,不能成为好伙伴,这段行程会变得艰辛孤独而遥 远。” • 邮递员:“勤于做沟通工作。”
空中楼阁
• 空中楼阁能够建成? 为什么?
与要脚但人 尊把踏更生 重积实要需 客极地面要 观的,对理 规行 客想 律动 观, 结 实激 合 际情 起 , 来
万 丈 高 楼 平 地 起
哲学与人生-第1课 第二框 《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引人生路》教案
![哲学与人生-第1课 第二框 《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引人生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372e948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93.png)
第1课第二框教案一、教学分析【课题】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引人生路【授课类型】新授课【授课时数】1课时【教材选用】中等职业学校教科书《思想政治基础模块哲学与人生》(高等教育出版社) 【学情分析】本课授课对象是中职高二学生。
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思想政治素养和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分析、判断能力,通过初中和前两个学期思政课程的学习,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有一些基本的认知,对哲学理论也有一定的好奇心和探究欲,这为本课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无论是作为在校学生,还是日后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学生在成长成才、三观塑造、科学思维训练以及处理自身与外在世界的关系等方面都需要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引,所以学生对本课学习有内在需求。
但是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知还处在零碎的感受阶段,缺乏系统性、学理性认知,同时社会中一些功利化、庸俗化的现象和虚无主义思想也对一些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如何让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从知到信继而行,这是本课教学会面临的问题。
【教学目标】(第1课)1.政治认同: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信念,强化时代方位感、政治责任感、历史使命感。
掌握学好用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努力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职业精神: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和全人类解放为历史使命,认可选择职业时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全面发展。
领会“学习哲学,终身受用”的道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下,树立科学的职业价值观,自觉地把个人追求和国家利益统一起来,展现自身价值,谱写灿烂人生。
3.法治意识:理解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领会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法学具有指导意义,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助于培养法治意识;理解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增强法治思维能力,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下积极参与法治中国建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哲学与人生”这门课程。
在开始之前,我先做一个同学们好,今天由我为大家讲述简单的自我介绍.非常高兴今天有机会能和大家一起学习这门课程,现在我们开始上课。
人生是什么?老师想先问问同学们现实生活和情感生活这两个部分组成的。
同学们说的都很好,其实人生就是由我们说一个人的生命过程由他经历过的事件串接成一部“个人史”,是他自己的而不是别人的。
这是从现象层面的理解的,也就是现实生活;那么从意义层面理解来看,一个人生命中由他体验的意义串接成一部“情感史”,是他的自己而不是别人的,这就是我们说的情感生活。
怎么理解这个“个人史”和“情感史”呢?简单说,我们的日常生活就叫“个人史”,像我们的成长,升学,毕业工作,结婚生子等等的就组成了“个人史”。
而“情感史”指的就是我们感情世界的发展过程,比方说我们和家人的亲情,朋友的友情,还有未来将收获的爱情都是“情感史”的一部分。
总结起来,人生是一段时间,或长或短,所有的经历,现实的和感情的,构成了个人的整个人生。
在我们的书里有一则苏格拉底和他的学生摘苹果的小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生有一人生就是一次无法重来的选择。
面对无法回头的人生,我们只能做三个最重要的特征:件事:郑重选择,不留遗憾:若有遗憾,理智面对,争取改变:若改变不了,就勇敢接受继续前进。
在这条无法回头的人生路上我们会遇到各种问题,有时候我们也会感到迷茫。
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家庭、朋友的帮助,我们也需要知识与智慧的帮助。
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门课程,哲学与人生,这中间的“哲学”就将为我们指导迷津。
那么哲学是什么?在古希腊,一般把哲学叫做Sophia(智慧),后来哲学家苏格拉底为了拉近哲学与普通人之间的关系,在Sophia前加上了Philia(爱)一词,这样哲学就成了“Philosophy”,就是“爱智慧”。
“爱”智慧,我们就要追求智慧,思考怎么追求智慧从而获得智慧,这个过程就是哲学。
.哲学其实是一种对待人生的态度,是一种人生的智慧。
这种智慧最大的特点在于反思,也就是反省与思考。
正是因为反思,哲学将知识升华为智慧,启迪我们,培养我们的智慧,推动我们去探寻真理,最终实现我们的人生价值。
那哲学和我们的人生究竟有什么关系?人生比作走路,哲学比作老人。
把哲学比作老人说明哲学是经过漫长历我们可以把史的发展的,是千百年来无数智者的智慧、经验、思想的总结,这对于我们所走的漫漫人生路具有重要的帮助。
没有经过反省的人生是不值得活的”。
这句话就是说,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说过“人不能只莽撞的往前走,还需要不时的停下来反思,就是要反省、思考一下我们的得失,孔子也说过“吾日三省吾身”这就是说,我们的人生需要反思的精神。
咱们中国有句古诗,叫做“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诗是说我们很难对我们身处的物质世界有一个全面而深刻的认识。
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的一句名言,叫做熟知非真知”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哲学的方法能够使我们跳脱物质世界的束缚,从比较“高的地方来审视,也就是“站得高看得远”嘛,我想,这也是哲学对于我们人生的重大指导意义。
我们要用哲学指导人生,用人生体验哲学。
我国台湾的学者傅佩荣说的好:“哲学脱离人生,将成玄虚;人生脱离哲学,将无定位。
”我们学习这门课程,最重要的就是将哲学方法与人生问题的一一对应,有机结合。
本课程的章节设置也很好的体现出这一点。
1.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脚踏实地走好人生路人生道路2.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人生态度3.坚持实践与认识的统一,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能力4.顺应历史潮流,确立远大的人生理想理想5.在社会中发展自我,创造人生价值价值问题是人生的问题,内容是哲学的内容,这二者是有机简而言之,在本课程中,结合密不可分的。
希望大家在学习这门课时,不在于学到多少知识,而在于习惯思考和追问。
甚至怀疑和批评。
培养这种精神和习惯,反思自己的行为。
在哲学智慧的启迪下,愿大家都能有阳光人生、快乐人生、幸福人生、成功人生。
接下来我们来探讨一下第一个人生问题,人生道路的问题。
人生道路在本课程中所对应第一单元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脚踏实地走好人生路.我们先来学的哲学内容就是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习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二、物质世界的多样统一性为人生选择提供了多种可能性。
和基础人生处处有选择。
人生每走一步都是选择的结果。
不同的选择,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成功的人生,在于做出了正确的选择,而失败的人生大都因为做出了错误的选择。
要做出正确客观的选择,把握自己的人生命运,就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
而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
理想有多远,路就有多远,“选择”关系着未来的发展,“选择”关系着未来的方向,对与错都是自己的选择,关键是要做出最正确的选择。
20世纪伟大的哲学家萨特说过一句富有哲理的话,他说“人有选择的自由,但人没有不选择的自由。
”这句话道出了这样一个真理:人生处处有选择。
那选择是什么?究竟要如何选择才是正确的呢?我们先看一下教材第二页中王莉丽进行的人生选择。
1.王莉丽家人期望的是什么?上高中,考大学2.王莉丽本人的期望是什么?报考艺术院校3.最终的结果是什么?4.总的来说,王莉丽的人生选择成功吗?同学们说的都很对。
有人认为,人生选择具有自主性,所以人生选择就是想怎么选择就怎么选择,那么什么是选择呢?选择其实就是在一系列不确定的对象中来进行确定。
.选择就是给自己定位;是给自己寻找前进的方向;为自己把握命运,为自己的生命重新注入激情,因而,选择就是人生的第一推动力。
同学们结合王莉丽的事例,说明人生选择为什么不能只靠主观意志?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得出下列结论:人生选择是人们在人生历程中,在追求人生价值中,根据一定的主客观条件,在多种可能性中所做的选择和确定的活动。
人生选择体现了人的自我觉醒与人的主观意志,体现了人的价值追求。
人生选择具有一定的自主性。
但是,人不是仅仅依靠自己的主观意志就能对人生道路做出正确选择的。
在现实生活中,人的选择并非想怎么选择就能怎么选择,想选择什么人生选择不能只靠就选择什么。
如果仅凭主观意志的选择,其结果一定是错误的。
所以说主观意志。
接下来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教材第三页小赵的事例,回答:1.小赵文化课基础不差,为什么选择学技术?2.他的选择正确吗?为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得出下列结论:小赵的选择是正确的,因为他认真的分析了自己的具体情况,从客观实际出发。
最终获得了社会的认可。
从小赵的人生选择我们懂得了,人们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从事任何工作,都要把客观实际作为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立足点和依据。
从客观实际出发,而不是从主观想象和主观愿望出发,这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比如例子中小赵仔细分析了自身的兴趣与特点这就是从自身的客观条件出发,做出了相应的人生选择。
辩证唯物主义要求,不能把人的主观愿望作为出发点,也不能以人的主观想象来代替客观事实。
那么客观实际又怎么理解呢?教材中有如下的解释:客观实际是存在于我们意识之外的客观事物及其实际状况,及事物自身的属性和特点以及事物之间的种种联系。
比方说,咱们阿拉尔,地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气候干旱少雨,咱们这里种的基本上是红枣、棉花这些耐旱的作物,你不能根据你的喜好,就是你的主观意愿,把你喜欢的火龙果,椰子种到这里来,那到时候你就赔精光了!我们应该怎么做?应该根据客观实际,就是土壤、.气候自身的属性与特点来选择种什么,就是我们所常说的“因地制宜”。
客观存在的事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对吧?你看,咱们这比较恶劣的自然环境不会因为我们的不喜欢,一夜变成山青水秀的地方吧?只有主观认识和思想观念符合客观实际,我们的预期目的才能实现,我们的行动才有可能成功。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根据客观存在的事实,来决定我们的主观思想和行动,做到主观符合客观。
所以,目前我们还是只能乖乖种红枣和棉花了,对吧?那么是不是我们阿拉尔就只能一直种红枣和棉花了呢?不是的。
书上第5页说道:人们做事情的过程既是认识对象的过程,又是改造对象的过程。
只有从客观事物自身的状况、属性和规律出发,才能正确认识它,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办法,从而实现改造对象的目的,把事情办好。
比方说,咱们十团的苗圃基地,就建造了比较先进的科学大棚,根据我们这的土地性质,将大棚内的温度、湿度等指标进行控制调整,就成功的种植出了香蕉等热带作物。
这就是改造了客观对象,这种改造是在充分认识客观事物自身的状况和属性上进行的。
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教材第五页奶牛的故事。
思考一下1.主人做出的选择是什么?这样选择对吗?他是否违反了客观规律?存奶请客,他这样做是不对的,他违反了客观规律。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归纳出以下结论:教材中“存奶请客”一例,违反客观规律,最后弄得啼笑皆非。
所以我们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做好各项工作和处理人生问题。
想问题办事情从客观实际出发,就必须探寻和把握客观事物的内在规律,做到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不仅反对把主观愿望作为出发点,反对以主观想象代替客观实际,更要求我们探索事物本身所具有的内在规律性,用符合客观规律的认识指导我们的行动。
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在南昌起义反抗国民党,这一天也被确定为建军节。
南昌起义后,有人就建议应该迅速夺取城市,走苏联的革命道路。
但毛泽东经过慎重分析,从我国具体的革命形势和特点出发,选择进入农村,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避开城市,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最终领导中国人民建立了新中国。
毛泽东同志的做法就是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是什么呢?那么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求:就是分析、研究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把这些合起来就不难看出实事求是就是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想问题做事情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通过以上老师的讲解,总结起来看就是我们根据客观实际选择人生道路。
下面,让我们来一起看一下,第三点那“人生的客观实际”的内涵究竟是什么?请大家阅读教材第六页中事例。
回答下面两个问题:、同学们钱学森为什么放弃美国优厚的待遇,排除万难,坚持回国?1 2、钱学森根据客观实际的变化做出新的人生选择对同学们来说有什么启发?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要做出正确的人生选择,走好人生路,就要从自身的客观实际出发。
人生的客观实际,首先是指人生具体的客观的社会历史条件。
这是做出正确的人生选择,走好人生路的前提。
例子中钱学森就是得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消息,知道祖国需要人才,所以毅然回国,他就是根据客观的社会历史条件做出人生选择的。
人生的客观实际,还包括个人的主客观条件。
这是我们做出人生选择和采取人生行动的依据。
这里的客观条件包括:自己的体质、学业基础、家庭等;主观条件包括兴趣、性格、能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