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期意大利枪弹大观
二次世界大战的秘密武器-第三章
第三章二战时期最好的轻武器一:自卫手枪:德国瓦尔特PP手枪。
自卫手枪的体积都很小,关键在其出枪发射第一发子弹的过程要短。
pp手枪是二战时期最先进的手枪,特别是其双动击发机构,可以和普通自动手枪一样张开机头射击,也可以像转轮手枪一样直接扣扳机击发。
赋予该枪无与伦比的出第一枪的速度。
二:战术手枪:战术手枪要求的是在50米内的命中精度和停止作用。
勃朗宁1935大威力手枪。
该枪的射击精度超过驳壳枪,便携性更在驳壳枪之上,停止作用也优于驳壳枪,13发弹夹要多于驳壳枪的10发标准弹夹。
所以是当时最好的战术手枪。
三:冲锋枪:芬兰索米冲锋枪。
要求其高射速、连发时的精度及弹容量。
芬兰索米冲锋枪是那时最好的。
MP40次之。
苏联的PPS是依照索米冲锋枪研制的,但是当时苏联为了提高生产量和其工艺相对较差的问题,PPS与索米有这很大距离。
用PPS连发射击时很难控制,而索米可以对200米内人体目标精确射击,索米50发弹夹是当时的首创、70发单鼓是其它冲锋枪的楷模。
MP40精度好,易于生产,但射速偏低。
汤姆逊精度稍差,弹容太小、价格昂贵。
后来替换产品M3便宜了,但同样存在精度差和穿透力差的问题。
英国斯登就是个便宜。
四:手动步枪:德国98K。
手动步枪就是精度问题,射程都差不多,德国98K是当时精度最高的步枪,有人说英军李步枪精度比98K精度高,不懂枪的人才会说。
步枪可以不用瞄准镜对400米内目标精确射击,在这个距离上保持相当的穿透力,对土筑和砖墙的掩体造成严重损坏甚至贯穿。
在800米内群射可以进行火力压制。
当然装上瞄准镜作为狙击步枪可以打得更准远。
98K的旋转后拉式枪机使步枪得到了最佳密封,初速和射程、精度都很高。
所以到现在都被狙击步枪采用,且德国枪械加工的精密程度也高于英国。
当然,李步枪的确是支优秀的步枪,它的优点就是因其后拉枪机过程短及弹仓容弹量比98K多1倍所导致射速快。
之所以有人说其精度高是因为其枪弹装药少,后坐力小。
枪弹的发展历史
枪弹的发展历史枪弹发展与枪械是密不可分的。
在早期的前装滑膛枪,用的是球形弹丸,也就是说弹头与火药是要分开携带的并分别要由枪口装填的分装式的枪弹。
15世纪以后,欧洲的一些超级科技强国在前装线膛枪中开始试用了卵形弹,用来提高射击的精度和射程。
到了17世纪,瑞典人又发明了把弹头与发射药一起都放在纸弹壳内的定装式的枪弹,从而又再次简化了装填。
1807年,英国人又发明了以雷汞为击发药的击发火帽。
1849年,法国又出现了一种米涅中空长圆柱的尖头弹丸。
1855年,英国又制造出了金属弹壳,从而进一步改善了弹壳闭气的性能,进而提升了弹头初速。
1860-1870年,欧洲的超级科技强国又开始采用中心发火式的金属弹壳类的枪弹,从而导致了枪械后膛装填方式的横空出世。
1886年,法国的陆军正式装备应用无烟火药的勒伯尔8mm步枪弹,后来德国、瑞士等国家又陆续开始了装备类似口径的新式枪弹。
19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因为无烟火药的采用,既为减小枪弹口径、提高枪弹性能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而且枪弹还普遍改为了被甲式,也就是将铅心装入黄铜、钢制被甲内。
19世纪末又出现的后装枪定装式的步枪弹,就单单结构上而言,主要是用甲式圆鼻弹头,即带弹头壳的弹头,例如意大利的6.5mm卡尔卡诺步枪弹,德国的7mm毛瑟步枪弹、瑞士的7.5mm 步枪弹等。
后来随着弹道学、空气动力学等理论的应用,相应又出现了流线形的弹头,进而改善了外弹道的性能,大大增加了射程。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还促进了大口径机枪用穿甲弹、燃烧弹、爆炸弹、穿甲燃烧弹的快速发展。
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苏等一些超级科技强国为了简化弹种也成功研制了威力和尺寸介于手枪弹和步(机)枪弹之间的中间型枪弹。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大口径的机枪弹口径逐渐统一,主要为12.7mm和14.5mm两种口径。
20世纪下半叶,枪械和枪弹开始小口径化。
在1953年12月,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选定美国T65式7.62mm枪弹成为了标准枪弹,实现了北约各个超级科技强国步(机)枪弹药的通用化。
「世界轻武器发展史」—意大利手枪体系解析下
「世界轻武器发展史」—意大利手枪体系解析下上回讲到意大利战后复辟手枪体系的1951型,本篇接续前文继续介绍50年代后的意大利手枪体系。
【备注:放剧照的电影可以看一哈,里面有这些枪型】相同的敞口型,不同的翻斗路——由BerettaM20型手枪引出的另一条意造手枪设计路线看过上篇的朋友应该知道,意大利的手枪在一二战期间,其实都是没有什么变化的,即便型号不断从1915型衍变到1934型、再衍变到了1951型,但它们的本质实际上都还是一样的。
即是一种以“安全装置和快拆设计组合为核心的敞口式全尺寸半自动手枪”。
只要这种核心的设计理念不变,意大利的半自动手枪就很难出现各国那种一年一变的情况。
这也是此后的Beretta 80系列和92系列看上去仍然和几十年前的1915型差异不大的原因,这些因素构成了我们对Beretta敞口式手枪全体套娃的印象。
但实际上,意大利敞口式手枪是还有另一条路线的,也就是小型化的敞口翻斗式手枪。
这条路线就是由Beretta m20系列手枪引申出的,它最早在1967年开启研发,首用了翻斗式的枪管设计,更加注重枪体的小型轻量化、可靠性、舒适度和精度。
也就是说,从这一型开始Beretta手枪的敞口式设计就不再是以一直注重的全体快拆能力为主了,而是以枪管拆卸的复杂化为代价,获取了更加便利的半拆卸快速清洁能力。
射手只需要释放扳机圈上方的锁定拨片,旋即直接上翻枪管,然后搬下击锤,最后取出套筒。
在这样的样式下,枪械的内部维护更加简便了。
【敞口式对套筒的缩减,能让枪械减重,这正好是袖珍手枪需要的】并且,这种翻斗式的枪管,还可以直接的手动装入单发弹药,在某些特殊故障的情况下,这能提供紧急状态下的射击能力。
我在某乎上看到一条对意大利敞口式设计的解释就是:“为了减轻枪身重量和紧急情况下提供供弹能力而做的设计”。
这条剖析确实是对Beretta M20系列和以后的3032型、21A型等微型手枪系列的最完全解释,完美的贴合了Beretta公司对这类手枪的定义。
枪弹
英国0.303in步枪弹
比利时FN BRG 15.5mm 机枪弹
法国勃朗宁0.50in机枪弹
美国勃朗宁0.50in 机枪弹
美国0.50in试射枪弹
前苏联12.7mm机枪弹
前苏联14.5mm机枪弹
英国勃朗宁0.50in机枪弹
美国5.56mm双弹头步枪弹
美国5.56mm次口径----箭形弹
美国0.30in卡宾枪弹
美国7.62mm北约制式步枪弹
美国斯普林菲尔德0.30-06步枪弹
前捷克斯洛伐克M1952式7.62mm步枪弹
前苏联5.45mm步枪弹
前苏联M1908式7.62mm步枪弹
奥地利施泰尔9mm手枪弹
比利时勃朗宁7.65mm手枪弹
比利时勃朗宁9mm手枪长弹
比利时勃朗宁9mm手枪短弹
德国毛瑟7.63mm手枪弹
德国帕拉贝鲁姆7.65mm手枪弹
德国毛瑟9mm手枪弹
德国帕拉贝鲁姆9mm手枪弹
德国9mm警用手枪弹
法国7.65mm手枪长弹
美国温彻斯特马格努姆9mm手枪弹
美国马格努姆0.357in左轮手枪弹
美国0.38in超级自动手枪弹
美国史密斯-韦森0.பைடு நூலகம்8in特种左轮手枪弹
美国史密斯-韦森0.40in手枪弹
美国马格努姆0.44in左轮手枪弹
美国0.45in柯尔特自动手枪弹
美国13mm火箭手枪弹
奥地利施泰尔14.5mm反器材步枪弹
比利时5.56mm北约步枪弹
比利时FNP90式5.7mm枪弹
德国DE11式4.73mm无壳弹
德国毛瑟7.92mm步枪弹
手枪弹中的“王者”-9mm巴拉贝鲁姆自动手枪弹全传(三)
手枪弹中的“王者”-9mm巴拉贝鲁姆自动手枪弹全传(三)作者:三土,等来源:《轻兵器》 2011年第8期三土明光其他国家生产的9mm巴拉贝鲁姆手枪弹意大利意大利是最早仿制并使用9mm巴拉贝鲁姆手枪弹的国家之一,其相关产品经历了三种式样:第一种是仿自锥形平顶弹头的早期巴拉贝鲁姆手枪弹,意大利称其为M1910格里森蒂手枪弹;第二种仿自后来采用弧形圆头弹头的08型普通弹,意大利称之为9×19mm M38手枪弹;第三种是二战结束后意大利按照北约标准重新生产的,一般称为9×19mm 9M38 e巴拉贝鲁姆手枪弹。
M1910格里森蒂手枪弹这种手枪弹是在采用锥形平顶弹头的9mm巴拉贝鲁姆手枪弹基础上仿制而成的,主要配用于意大利自行研制的M1910格里森蒂半自动手枪,后来的伯莱塔M1915、M1923手枪也可发射此弹。
虽然M1910格里森蒂手枪弹的弹头尺寸、质量都与德国原型相同,但装药量降到了0.26g,而配用的弹头质量仍是8g,因此弹头初速只有290m/s左右,枪口动能仅为340焦耳,初速和威力也小了许多。
由此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M1910格里森蒂半自动手枪只能发射M1910格里森蒂手枪弹,而不能使用其他型号的巴拉贝鲁姆手枪弹。
反之,发射普通巴拉贝鲁姆手枪弹的其他手枪虽然都可以发射M1910格里森蒂手枪弹,但因其威力较低,有时可能会发生自动循环故障。
虽然该弹的性能不算出众,但还是被用在了世界第一支冲锋枪——维勒·帕洛沙M1915冲锋枪上。
M1910格里森蒂手枪弹的全被甲铅心弹头完全仿自早期的德国9mm巴拉贝鲁姆手枪弹,为锥形平顶平底式样。
早期产品采用白铜被甲,一战时期使用黄铜被甲,后又改用镀镍黄铜被甲。
其配用弹壳均为黄铜材质,弹壳外表面光滑无辊槽,底火为伯尔丹式,底火表面又分平面和弧顶圆泡状两种式样。
其采用小方片状单基发射药,由于装药量少,弹壳内空间大,为保证发射药能够稳定点燃,在发射药与弹头之间装了一个较厚的毡垫,而战争时期个别年份生产的枪弹为了简化工艺,取消了这个毡垫。
战场扫帚 二战中大放异彩的冲锋枪
战场扫帚二战中大放异彩的冲锋枪来源:新华网综合作者:时间:2009-09-16 09:17:431915年,被称为“冲锋枪之父”的意大利人列维里设计的“维拉·佩罗萨”M1915式冲锋枪问世,这是世界上第一种可发射9毫米手枪弹的连发武器,被公认为冲锋枪的鼻祖。
而世界上第一支适于单兵使用的冲锋枪却是德国1918年问世的伯格曼MP18式9毫米冲锋枪。
美国主管轻武器研究的托利费·汤姆逊将军则首创了“冲锋枪”(Submachine Gun)这一名称。
起初,冲锋枪发展并未被人们重视,型号也不多,再加上产品存在的一些问题,使冲锋枪的使用范围受到限制。
而到二战,冲锋枪开始辉煌,除日本外的各参战国都大量装备了多种冲锋枪,并在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芬兰M1931“索米”芬兰M1931“索米”冲锋枪“索米”冲锋枪是由芬兰的莱迪在其设计的M26冲锋枪的基础上改进而成的,并用其国家的名字命名(“索米”是由芬兰语中“芬兰”一词演变而来的)。
该枪问世后名气不大,但在苏芬战争中以其性能和战术使用而名声大震,并深深“伤害”了苏军,也影响了苏军的装备建设。
大容量弹鼓,以及拉机柄在射击时固定不动的设计是“索米”最大的亮点,也影响了其它冲锋枪的设计。
优质选材和严格的加工工艺标准使“索米”的射击精度和可靠性甚高,在连发时射击非常稳定,以其优异的性能成为二战冲锋枪的佼佼者。
但也正因它复杂的加工工艺和昂贵的材料,使它不适合大量生产,在二战时期的总产量不超过8万支。
该枪采用自由枪机式自动方式,开膛待击,发射9毫米派拉贝鲁姆手枪弹,有效射程200米,理论射速900发/分,配有多种供弹具,容弹量最多的为70发弹鼓。
苏联PPSh-41“波波沙”和PPS-43苏联PPSh-41“波波沙”冲锋枪苏联著名枪械设计师斯帕金有一句名言:“将一件武器设计得很复杂是非常简单的事情,设计得很简单却是极其复杂的事情。
”他设计的“波波沙”冲锋枪正是如此。
二战各国武器装备
:武器装备是军队与战争的物质基础,也是德意日法西斯发动侵略战争的重要依据。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这些国家所拥有的以坦克、飞机为标志的先进武器装备已经纷纷亮相。
陆军新型坦克、装甲战车、自行火炮等不断涌现,使装甲兵成为陆军的主要突击力量;步兵也发展为机械化或摩托化部队,并组建了强大的战役机械化军团。
空军也是这一时期发展最为迅速的军种。
日本海军拥有强大的航空母舰编队,力量较强。
战争的物质基础发生根本性变化。
透过最为普通的二战时各国士兵的制服、单兵装备、个人生活用品这些我们看见的是一个国家当时的工业实力。
拿日本来说,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军国主义侵略扩张野心是根本原因,而日本近代染料工业的发展,为其发动侵略战争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从单兵装备方面来说,二战时日本军队的单兵装备远低于美国和德国,主要步兵轻武器还是三八式步枪,而美军、德军和苏军都是冲锋枪和突击步枪。
这主要是因为日本穷,虽然和当时的中国比,日本可能够强大了,可和其他欧美列强比,实在就差远了。
日本军工并不发达,尤其是陆军装备十分落后,轻武器甚至不如国军嫡系部队的欧洲货。
日本落后的装备使日军在张鼓峰和哈勒欣河战役中面对苏联机械化部队的打击占尽劣势,参战部队损失率超过50%,一些部队的损失超过80%。
装备篇之日本侵华日军单兵装备解析日军二战时陆军单兵装备大至如下:士兵:6.5毫米38式步枪,30式刺刀,94甲水壶,前后盒弹匣(120发子弹),钢盔等。
将校:94式手枪,望远镜,军刀,地图囊,将校水壶。
日军还有一种特殊装备——89式掷弹筒,这是一种类似微型迫击炮的东西,其结构是一节底部封闭的圆筒后接一段钢管用于握持,钢管底部再铰接一底座,类似迫击炮的座钣,发射微型榴弹,无支架及瞄准具。
可以用来填补迫击炮与手榴弹之间的支援火力空白,威力不比手榴弹强多少。
与枪榴弹相比不占据步枪枪口,但相对枪挂榴弹发射器并无任何优势,作为一种单兵面杀伤武器,曾普遍装备一线部队。
20世纪大威力步枪弹的经典
20世纪大威力步枪弹的经典——德国8mm毛瑟步枪弹全记录(一)人们在关注世界各国知名枪械所取得的巨大成功时,往往会忽略其所配用的弹药,德国毛瑟步枪及其配用的8mm系列步枪弹就是其中的典型。
从第一个型号1888步枪弹,到一战期间的M1914步枪弹,再到二战期间的M1939步枪弹,8mm 毛瑟步枪弹成为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叶最著名的大威力中心发火式步枪弹之一,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装备,许多国家都在某个时期仿制过该弹。
在某种意义上,8mm毛瑟步枪弹可以说是德国轻武器产业的象征。
从本期开始,本刊将陆续刊登文章,全面介绍该系列步枪弹,旨在为读者呈现8mm毛瑟步枪弹的全貌。
德国毛瑟8mm步枪弹伴随着毛瑟步枪一同经历了起伏。
毛瑟8mm枪弹的前身即11mm口径、采用黑火药作为发射药的金属弹壳枪弹,配用于1865年设计的旋转后拉枪机式步枪,这一武器系统推出后即被德军采用。
该武器系统于1872年还被布尔人(非洲南部)采用,命名为M1871步枪/M1871步枪弹。
毛瑟11mm步枪弹在黑火药时代的中心发火式枪弹中可以说是比较先进的一种,在德国一直装备了近二十年,直到法国于1886年研制出使用无烟发射药的M1886勒伯尔步枪弹后才显过时。
无烟发射药的研制成功,使得枪弹产生了巨大变化,口径开始变小,金属被甲弹头随之出现,初速和侵彻力都得以大大提高,特别是远距离上的射击精度相对于黑火药步枪弹有了显著改善。
正因为无烟药枪弹有如此多的优点,各国都先后研制出自己的相关产品,德国也不例外,时隔两年后就定型了M1888步枪弹,该弹也称“8×57mmJ”,“J”即“步兵”之意,口径为8mm,主要配用M1888系列步枪。
M1888步枪弹是德国最早的采用无烟发射药的金属弹壳中心发火式步枪弹,是后来各种毛瑟步枪弹的直系祖先。
1905年,德国在M1888步枪弹的基础上又研制出使用平底尖弹头的“S”(Spitzer)轻尖弹,并形成了比较完整的M1914系列步枪弹,即通常所称的“8×57mmJS”。
[摘录]二战花费的枪弹
二战消耗的子弹二战消耗的子弹有多少据统计,二战时国民党军队战时共耗用子弹17.09亿发,炮弹959万发,手榴弹和枪榴弹共2359万枚,战时军费每年达到了700~~1500亿法币,占财政总收入的45%~~85%,个别年份甚至入不敷出,不的不向盟国开口.日本战时军费通常占年度预算的18%~~35%,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军费猛增,在后期通常保持在60%~~85%,最高峰的1944年度甚至达到了94%的惊人地步!纳粹德国在发动战争时,其经济军事实力堪称强大,但仍比不上英,法,苏几个对手的总量,所以希特勒便只能采取各个击破的方式达到速战速决.德军闪击西欧时,空军和陆军对英法已略占优势,加上战术得当,一个半月便击败法国结束西线陆战.1941年6月德国攻苏前期,本国和所占领区的工业产值已经超过苏联一倍,钢产量是3400万吨对1800万吨,一开战苏联就丢了半壁河山,30年代组建的红军几乎损失殆尽,但希特勒完全低估了苏联的工业和战争潜力,苏联是重工业国,工业产值里重工业占主要地位,而且苏联幅原辽阔,资源丰富,重建的能力和耐力都很强,苏联人民在勒紧裤腰带并全力奉献下,以不足德国一半的生产力造出了更多的武器,根据统计:战时苏联共消耗了1000万吨的弹药,德国的产量为780万吨,四年卫国战争中,苏军向德军倾泻了4.2亿发炮弹,170亿发子弹,1.21亿枚手榴弹,还有近300万吨航空炸弹,苏联战时军费和相关必要的其他开支常年占财政收入的80%以上,整个国家都进入战争轨道.德国的情况略好于苏联,主要是有整个欧洲的工业基地和财富可供利用,但在美英对德国开始战略轰炸以后,德国的军事开支逐年上升,从1944年开始便已经破产,在阿登战役时希特勒就已经拿不出多少坦克和飞机了.最有钱的就是美国,自1880年起,美国的工业生产总值便居世界第一,二战爆发时其工业产值已占世界总值的40%,相当于德国的3倍多和日本的 10倍,科技水平也居世界首位.美国进入战争状态后,最大的工业基础马上形成了最强的军工生产能力.例如全国飞机的年产量达到10万架,超过世界其他国家飞机产量的总和.在参战的三年半内,美国还生产了3000万吨舰船,占同期世界的70%,超过日本的10倍.美国能打赢一战二战除了时机选择恰当外就是有着强大的实力,就是有钱的缘故啊!看来打仗就是打帐,打的除了钢铁就是个钱.中国要是真的打起仗来不知7000多亿的外汇储备和战略石油储备够用多少天?看来还是不要轻言战事,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用兵之上策啊!生产1亿发步枪子弹需要的资源是多少?抗战时期国内子弹生产状况……--------------------------------------------------------------------------------1亿发子弹需要多少吨铜、钢、铅、发射药?(这个是主要问题,知道的说一下)看过资料,中国1935年只产精铜9吨(这个数字是不是太少了点?),其它资源能否支持当时兵工厂生产弹药所需?查阅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方面的资料,又没有发现大量进口铜的文件,中国自产的弹壳是什么材料?覆铜钢、黄铜、涂漆钢或轻合金?--------------------------------------------------------------------------------1亿发7.92mm和1亿发6.5mm的消耗资源差得远了国内工厂都是有材料贮备的,和平时期就是这样,否则内迁时至少可以省一大半的劲有证据说明抗战时期生产的枪弹在使用存放时间很长的材料国民政府的兵工厂抗战期间生产的枪弹全部是黄铜弹壳。
7X57mm步枪弹是中国抗战时期最佳选择
7X57mm步枪弹是中国抗战时期最佳选择步枪弹是所有弹药中影响面最广的一种,涉及到每个一线步兵。
步枪弹的选择直接关系到步兵战斗力的发挥,必须慎重考虑。
20世纪初到抗战爆发为止,中国军事领域受德国和日本的影响很大,因此国内使用的步枪弹主要也是以德式和日式为主,德国7.92×57mm毛瑟步枪弹最多,日本6.5×50mm有坂步枪弹步枪弹是所有弹药中影响面最广的一种,涉及到每个一线步兵。
步枪弹的选择直接关系到步兵战斗力的发挥,必须慎重考虑。
20世纪初到抗战爆发为止,中国军事领域受德国和日本的影响很大,因此国内使用的步枪弹主要也是以德式和日式为主,德国7.92×57mm毛瑟步枪弹最多,日本6.5×50mm有坂步枪弹其次。
其他很多种类的枪弹,如苏联7.62mm 莫辛-纳甘枪弹、英国0.303英寸恩菲尔德步枪弹、法国8mm勒伯尔步枪弹等,国内都有使用,但装备数量都比较少。
直到抗战后期,随着美国援助物资的到达,斯普林菲尔德0.30-06步枪弹的使用有所增加,但仍然不及德、日两种子弹普遍。
近年来,随着网络普及,特别是军事玄幻小说兴起,各种以讹传讹的说法流传开来,给人们造成不少错觉。
仿佛7.92×57mm毛瑟步枪弹和中正式步枪的组合,完全克制了6.5×50m m有坂步枪弹和三八式步枪的组合,抗战时中国军队的轻武器优于日本军队。
实际上,7.92mm毛瑟步枪弹并非完美无缺,6.5mm有坂步枪弹也不是人们想像的那么差。
就我个人的观点而言,在抗战时期,7×57mm毛瑟步枪弹才是中国军队的制式步枪弹的最佳选择。
7.92mm毛瑟步枪弹的优点是威力大,杀伤效果好,缺点是全弹的尺寸和质量都比较大,后坐力太大。
基本上,当时流行的全威力枪弹,如7.92mm毛瑟步枪弹、斯普林菲尔德0.30-06步枪弹和苏联7.62mm 莫辛-纳甘枪弹都有类似的特点。
口径在7.5~8mm之间,枪口功能都超过3500J。
二战轴心国人物武器(50张图)
二战轴心国人物武器(1)(50张图)二战轴心国人物武器(1)(50张图)如果图片没有显示,可以点击图片第28步兵师1939年波兰如果图片没有显示,可以点击图片德军反坦克枪小组1940法国如果图片没有显示,可以点击图片帝国师1940年法国Z如果图片没有显示,可以点击图片1940法国如果图片没有显示,可以点击图片第1伞兵师1940荷如果图片没有显示,可以点击图片法国1940闪电战如果图片没有显示,可以点击图片党卫军日耳曼尼亚团1940年法国如果图片没有显示,可以点击图片德军第一骑兵师1941年苏联如果图片没有显示,可以点击图片警卫旗队师1941乌克兰如果图片没有显示,可以点击图片行进步兵1941 苏联如果图片没有显示,可以点击图片冬装步兵1941年莫斯科如果图片没有显示,可以点击图片党卫军1941年莫斯科如果图片没有显示,可以点击图片德军渡浮桥士兵以及浮桥如果图片没有显示,可以点击图片三号突击炮成员1941苏联如果图片没有显示,可以点击图片德军士兵系列1940-1941如果图片没有显示,可以点击图片党卫军工兵组1942年东线如果图片没有显示,可以点击图片伞兵1942利比亚如果图片没有显示,可以点击图片第6集团军士兵1942年斯大林格勒如果图片没有显示,可以点击图片非洲军步兵1942阿拉曼如果图片没有显示,可以点击图片德军歌萨克骑兵如果图片没有显示,可以点击图片警卫旗队师指挥官组1943年哈尔科夫如果图片没有显示,可以点击图片警卫旗队装甲掷弹兵师1943年库尔斯克如果图片没有显示,可以点击图片大德意志师装甲掷弹兵师1943年库尔斯克如果图片没有显示,可以点击图片党卫军与意大利军1943南斯拉夫如果图片没有显示,可以点击图片A/50毫米Pak 38反坦克炮与伞兵炮兵组如果图片没有显示,可以点击图片5cm PaK 38 反坦克炮与炮兵如果图片没有显示,可以点击图片e7.5cm PAK 40 反坦克炮与国防军炮兵如果图片没有显示,可以点击图片7.5 cm Pak 40 w与伞兵炮兵如果图片没有显示,可以点击图片7.5cm PaK 40 与炮兵如果图片没有显示,可以点击图片b4!]'7.5cm PaK 9738 与炮兵如果图片没有显示,可以点击图片10.5cm K18型加农炮如果图片没有显示,可以点击图片15cm s.FH18型榴弹炮如果图片没有显示,可以点击图片21CM Mrs18型重型火炮如果图片没有显示,可以点击图片150毫米s.IG.33重步兵炮如果图片没有显示,可以点击图片170毫米加农炮K18如果图片没有显示,可以点击图片2.0cm防空炮如果图片没有显示,可以点击图片3.7cm防空炮如果图片没有显示,可以点击图片3.7cm防空炮如果图片没有显示,可以点击图片3cm Flak如果图片没有显示,可以点击图片“脆弱联盟”1943年巴尔干如果图片没有显示,可以点击图片德军党卫军指挥官1943年库尔斯克如果图片没有显示,可以点击图片装甲掷弹兵1943-1945如果图片没有显示,可以点击图片逼近斯大林格勒(1942年秋).如果图片没有显示,可以点击图片39-40年时的德军小分队反坦克装备如果图片没有显示,可以点击图片MG42重机枪组如果图片没有显示,可以点击图片党卫军精锐部队1943 哈尔科夫如果图片没有显示,可以点击图片奥托.斯科尔兹内和伞兵突击队(格兰萨索奇袭如果图片没有显示,可以点击图片德国海军步兵(1942 迪厄普).如果图片没有显示,可以点击图片非洲军团如果图片没有显示,可以点击图片生还者(坦克乘员1943库尔斯克).。
意大利武器发展历程
意大利武器发展历程意大利作为欧洲历史悠久的国家,其武器发展历程也相当丰富多彩。
从古罗马时期开始,意大利就以其精良的军事技术和制造工艺而闻名于世界。
下面我们将追溯意大利武器发展的历程。
古罗马时期是意大利武器发展的重要时期。
古罗马军队是世界军队中最强大的军队之一,他们的武器装备也领先于其他国家。
罗马军队使用的主要武器包括长矛、剑、弓箭等。
其中,罗马的剑被认为是古代世界最优秀的近战武器之一。
另外,罗马还发明了弩,这是一种强力的投射武器,有效地提高了军队的打击力量。
中世纪时期,意大利武器制造工艺继续发展。
在这个时期,意大利各地的武器制造师傅使用钢材和炼铁技术创造出了一系列精良的武器。
其中最著名的是曲刀,这是一种独特的弯刀,能够发挥出极高的杀伤力。
此外,小刀也成为中世纪意大利的重要武器,被广泛用于割绳索和刺杀等任务。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在武器发展上迈出了更大的一步。
在这一时期,火器的出现改变了战争的格局。
意大利军事工程师伽利略·加里莱(Galileo Galilei)和费尔南多·贝尔纳多利尼(Bernardino Baldi)等人进行了火器的改良研究,并在战争中使用。
他们的努力为意大利军队赢得了很多胜利。
随着时间的推移,意大利在武器领域持续创新。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意大利军队使用了各种先进的武器装备,如机枪、火炮、毒气等。
此外,意大利还开发了陆地、空中和海上的战斗机,为军队提供了强大的空中打击力量。
二战期间,意大利继续致力于武器研发。
意大利在这一时期研发了诸如毛瑟步枪、机枪和榴弹炮等重要武器。
此外,意大利还研发了独特的两用战斗机,能够在陆地和水面上进行作战。
今天,意大利在武器制造领域仍然有很高的声望。
意大利的枪支制造商贝雷塔(Beretta)以其精确和可靠的枪支而闻名于世界。
此外,意大利还在导弹、雷达、潜艇等军事技术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总结起来,意大利的武器发展历程多样且丰富,从古罗马时期的剑和弩,到中世纪的曲刀,再到文艺复兴时期的火器,以及现代的先进军事技术,意大利一直是军事技术和制造工艺的领导者。
勃朗宁最后遗作M1935大威力手枪
勃朗宁最后遗作M1935大威力手枪勃朗宁M1935手枪是根据法国军队的需求设计的一种大威力军用手枪。
为什么称M1935为“大威力”手枪呢?因为M1935手枪使用的是9×19mm巴拉贝鲁姆枪弹,在当时的欧洲来说这算是一种威力最大的手枪弹。
之前的勃朗宁手枪多使用低威力的7.65mm/6.35mm口径手枪弹。
M1935手枪从1935年推出后就一直在生产。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比利时一直为德军生产该枪。
只是名称和枪身铭文做了改变。
1945年后该枪还被许可在阿根廷、保加利亚、匈牙利、印度、以色列等国生产。
该枪是使用最广泛的制式手枪之一,装备过的国家有50个之多。
英国特别空勤团,曾把M1935手枪作为队员必备的武器。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起到2011年利比亚内战,都能看到M1935手枪参战的身影。
M1935手枪采用了M1911手枪成熟的枪管短后坐结构设计,枪管偏移式闭锁机构。
并首次采用了双排弹匣设计,这种结构至今仍被现代手枪效仿。
当时的自动手枪大部分是7~10发的弹匣容弹量,新型的M1935弹匣容弹量达到了13发。
携弹量的增加,使该枪拥有了更强的火力标准的大威力手枪使用的是单动操作式设计,并且装上了手动保险机构。
与现代的双动操作半自动手枪不同的是,大威力手枪的扳机与击锤并没有联动关系,因此不能实现扣扳机待击。
如果一把双动操作手枪的击锤拉下、子弹已经装填在膛室内和已经装填了弹匣,使用者只需简单地扣动扳机即可发射。
M1935全枪结构简单、精度好、坚固耐用。
尺寸比传统的勃朗宁手枪明显大,线条简练,给人以粗犷、墩实的感觉。
该枪使用的双排单进13发弹匣由弹匣体、托弹板、托弹簧、托弹簧底板和弹匣底板组成。
这种结构的弹匣设计的非常合理。
该枪将握把背部上端设计成向内凹陷,正好与使用者握持时虎口部位向前凸出的部分相吻合。
凹陷处与握把下半部的过渡段长20mm 左右,与枪管轴线形成的夹角为116°,而握把下半部分的倾角则设计成103°,这样握把倾斜角不至于过大,使得握把上小下大,不易滑脱,M1935的人机工程性能非常出色,操作性和指向性都非常好。
Tanfoglio Stock系列手枪——IPSC最强冠军之爱枪
Tanfoglio Stock系列手枪——IPSC最强冠军之爱枪作者:孙博来源:《轻兵器》 2014年第5期国际实用射击协会(IPSC)成立三十余年来,一直在推广实用射击运动,定期举办IPSC世界大赛,吸引世界各国的选手参加。
在1999年IPSC举办的世界锦标赛中,当时年仅19岁的Eric Grauffel首夺冠军。
此后,他在每3年举办一届的IPSC世界级比赛中,实现了史无前例的五连冠壮举。
而这位世界冠军使用的枪就是意大利Tanfoglio手枪——Tanfoglio公司历史沿革意大利Tanfoglio公司成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起初主要生产射击用枪的击锤和弹匣等零部件。
进入1950年代以后,该公司逐渐不满足于仅生产枪支零部件,开始研发6.35mm口径的半自动手枪,并开始仿制史密斯-韦森公司的转轮手枪和老式的德林杰手枪。
长期以来,Tanfoglio公司一直致力于生产各种名枪的仿制品。
1980年代,CZ75横空出世并迅速风靡世界,Tanfoglio公司便迅速投入生产CZ75的仿制品,1990年代后半期,公司投入生产采用聚合物套筒座的系列产品。
就在这个时期,Tanfoglio公司与参加IPSC世界锦标赛的Eric Grauffel签订了合同,为其生产定制手枪并一直合作到现在,双方实现了共赢。
Tanfoglio公司发展成为现在主要生产IPSC射击比赛用枪,而Eric Grauffel所获得的巨大成功也使得他的名字被写入Tanfoglio公司产品发展史——以他名字命名的GoldCustom Eric手枪也已成为IPSC比赛用枪。
现在T a n f o g l i o系列产品的年产量大约是9万支,其中大部分外销到其他国家。
就连以色列著名枪械生产商IMI旗下的杰里科941手枪也使用了Tanfoglio公司的零部件。
Tanfoglio Stock系列著名的两款手枪:Stock2与Stock3Eric Grauffel在IPSC比赛中所使用的手枪主要是Tanfoglio的Stock2和Stock3。
金属与火焰的回忆——二战军用枪弹全接触1--5
金属与火焰的回忆——二战军用枪弹全接触1--5编者按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涌现出许多当时乃至今日都非常著名的枪械,这些枪械的成名,除其本身结构设计精巧、工艺先进之外,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所配用的枪弹。
在这次专题报道中,我们将推出“金属与火焰的回忆——二战军用枪弹全接触”系列文章,详细介绍各主要参战国家的部分常用枪弹。
人们在谈到二战期间的轻武器时,多半津津乐道的都是各种名枪,却往往忽视了更加重要的部分,那就是这些武器所配用的枪弹。
如果没有枪弹,再精良的枪械也无用武之地。
枪弹和枪管、枪机、枪托一样,都是枪械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在二战中大多数军用枪弹的生产都是以亿为单位的,虽然它们不能决定某一次战斗的胜利,但它们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却不容小视。
正是因为有了它们,才成就了各种二战名枪的盛名。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枪弹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里程碑,虽然二战期间各国所使用的大多数枪弹基本都是沿用并改进一战或更早时期的产品,但变化也是非常明显的。
最显著的改进是步枪弹由圆头弹和尖头弹并存改为尖头弹一统天下;同时机枪弹从步枪弹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单独的弹药种类;为对付战场上日益增多的装甲目标和飞机,出现了各种大口径枪弹;弹头的种类也更加丰富,出现了许多为对付某一类目标而专门设计的弹头结构;完整的弹药系列开始出现等等。
同时,二战中还诞生了一些对后来轻武器发展起到深远作用的弹种,最典型的是德国的7.92×33mm短弹,也就是后来被广泛使用并导致了小口径枪弹出现的中间型威力枪弹。
二战中使用的枪弹都有很强的生命力,其中大部分一直沿用到现在,有些至今仍是军队现役用弹。
金属与火焰的回忆(二)7.92mm毛瑟步枪弹7.92mm毛瑟步枪弹又称8mm毛瑟步枪弹、7.92×57mm或8×57mm步枪弹。
此弹是世界上最成功的大威力步枪弹之一,德国从一战前到二战末一直将其作为主力步枪弹,列装时间长达40余年,产量巨大。
二战期间很多参战国都生产并使用过这种枪弹,如比利时、捷克、波兰、意大利、瑞典和中国等。
历史记忆——二战轴心国军用手榴弹全接触·意大利(上)
历史记忆——二战轴心国军用手榴弹全接触意大利(上)三土;明光
【期刊名称】《轻兵器》
【年(卷),期】2007(000)04X
【摘要】和插着羽毛的头益一样,意大利军队在二战中使用的手榴弹也是独树一帜。
除德国盟友提供的M24.M39系列手榴弹外,意军使用的国产手榴弹主要包括M35系列进攻型手榴弹和M42反坦克手榴弹等,其中M35手榴弹是来自3家公司的产品,分别是奥托(OTO)、布瑞达(BREDA)和斯瑞科姆(SRCM)手榴弹。
这3种M35手榴弹外形和性能比较接近,如它们都是进攻型手榴弹,弹体都是用薄铝板冲压而成,高度为80~97mm,直径为51~56mm,全弹质量均为200g左右,装药都是TNT,有效杀伤范围都在10~15m,而且3种手榴弹外表都涂成了鲜艳的火红色,被在1941~1942年间与意大利军队作战的英军称为“红色魔鬼”。
这3种M35手榴弹都是意大利自行研制的,结构原理与二战期间其他国家的手榴弹有明显区别,特别是采用了复杂的多层壳体和万向碰炸引信。
下面就介绍这3种手榴弹。
【总页数】3页(P20-22)
【作者】三土;明光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J511
【相关文献】
1.希特勒的阿拉伯战士——二战时在轴心国家部队服役的阿拉伯裔士兵
2.二战期间德日轴心国合作的原因
3.探析二战期间轴心国内部矛盾与失败
4.二战时法西斯三轴心国首脑从未齐聚会晤之原因探析
5.“轴心国”阴影下的二战民族问题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金属与火焰的回忆——二战军用枪弹全接触(三)
金属与火焰的回忆——二战军用枪弹全接触(三)
三土;明光
【期刊名称】《轻兵器》
【年(卷),期】2005(000)06X
【摘要】意大利 0.380英寸自动手枪弹 0.380英寸自动手枪弹又称9×17mm手枪弹,0.380英寸柯尔特自动手枪弹。
此弹是勃朗宁为了提高0.32英寸口径
M1900自动手枪的停止作用而研制的。
1908年由柯尔特公司投入生产,1910年比利时FN公司也开始生产此弹,配用在该公司生产的M1910自动手枪上。
【总页数】4页(P30-33)
【作者】三土;明光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J411.1
【相关文献】
1.对完善两个重要的枪弹检验验收类国家军用标准的思考
2.颅脑非军用枪弹伤的救治(附29例临床报告)
3.基于熵-G1法的枪弹类军用危险品包装航空适运性灰色评估
4.颅脑枪弹伤致第三脑室金属异物1例
5.腹部军用枪弹伤6例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战”时期意大利枪弹大观
随着1884年无烟火药的出现.意大利于十九世纪末期开始在原有老旧工业体系的基础上进行弹药生产工艺革新。
因此,与欧洲大陆的其他国家相比,意大利早在二战之前就已经拥有了一套体系完备、品种繁多的枪械及弹药生产体系。
为了提高武装部队的战斗力,促进军事工业的发展,意大利武器生产部门开到了数量巨大,品种繁多的弹药生产目录,一部分用于国内装备,另一部分用来出口。
不过,也正是由于葬武器弹药的驳杂,在战争中,军队装备的数量和质量均受到限制,从另一方面说,这也是意大利在二战中败退的一个因素。
型号繁多的手枪弹
意大利军队装备的M1889转轮手枪配用10.35×20mmR 枪弹。
该弹是10.35×22mmR枪弹(1874年随同“沙米拉-杰维亚”转轮手枪装备部队)的变型弹。
与原型枪弹相比,该弹弹壳缩短,用质量为11.5g的覆铜被甲铅弹头取代了老式的整体式铅弹头,并采用新型高能发射药。
后来,意大利又为
海军装备的几种手枪研制出相应的配用弹药,如伯莱塔M31手枪配用的勃朗宁7.65x17mmR枪弹(0.32英寸ACP枪弹);伯莱塔M34手枪配用的9×17mm勃朗宁短弹(0.380英寸ACP枪弹),其弹头表面有一层致密的金属镍被甲,这是它与其他常规覆铜被甲弹头的最大区别;M19lO手枪配用的9×19mm格利山蒂枪弹。
在上述弹种中,9×19mm格利山蒂枪弹使用量较大,其生产一直持续到1930年代末。
该弹是参照德国的9×19mm巴拉贝鲁姆手枪弹仿制而成的,弹头外形为截头圆锥形,采用黄铜被甲、镍铜双金属被甲和铅芯,弹道性能稍逊于巴拉贝鲁姆手枪弹。
弹壳尺寸与巴拉贝鲁姆手枪弹完全相同,弹头质量也相同,但装药量较少,膛压较低。
因此,专门按照此弹研制的手枪不能发射9mm巴拉贝鲁姆弹,以免损坏弹膛。
家族兴旺的6.5mm卡尔卡诺步枪弹
曼利夏?卡尔卡诺步枪是意大利陆军在1891~1945年间正式装备的一种步枪,并且是意大利第一支使用无烟火药作为枪弹发射药的步枪。
该枪发射波兰生产的6.5×52mm卡尔卡诺枪弹,弹仓容弹量6发。
1906年,该弹发射药换成了“索莱米特”火药,卵形弹头质量为10.5g。
1932年又对该弹弹头与弹壳口部的收口方式进行了改进。
1942年,在德国专家
的帮助下,将白铜被甲弹头改为价格更为低廉的双金属被甲(覆黄铜钢被甲)弹头。
从1943年起,意大利由德国引进专门的设备,生产加工包覆一层钢漆的黄铜弹壳。
除了普通弹以外,意大利还为6.5mm卡尔卡诺步枪研制配备了一系列不同用途的特种枪弹。
比如,弹尖涂有深红色标记的曳光弹;弹头非常尖锐的钢心穿甲弹;用于试射、显示弹道且具备终点爆炸效应的穿甲曳光弹。
为了满足教学、射击训练等方面的需要,研制出1910年式教练弹及“麦基斯达”教练弹。
1910年式教练弹用来模拟卡尔卡诺步枪的装填和击发动作。
该弹外形尺寸与普通弹相同,采用染成黑色的铜被甲弹头,弹体内部被木质杆轴贯穿填满,弹壳底火室内装有可以缓冲击针撞击的假底火,黄铜弹壳表面刻有3道深而长的凹槽,用来区别于普通枪弹。
“麦基斯达”教练弹配用于6.5mm列维里机枪。
该弹也是6.5mm卡尔卡诺枪弹的变型弹。
其弹头由一层黄铜薄板卷制而成,内部装有铅粉,且在底部用软木塞加以密封,弹头部被涂成红色或橙黄色。
弹壳尺寸、底火、发射药类型等均与制式普通枪弹相同。
教练弹弹头飞离枪口以后,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弹头壳展开并很快失速,在距离枪口10m以外的地方不会产生危险,确保了训练使用的安全。
步枪和机枪配用的教练弹弹壳底部通常有一个或两个星状标志,这也是与其
他枪弹的区别之一。
为了用掷弹筒发射45mm榴弹,意大利还研制出“布里克斯亚”专用空包弹。
该空包弹是以6.5×52mm卡尔卡诺枪弹弹壳为基础研制而成的,与步枪弹,机枪弹弹壳相比,其长度缩短,弹壳口部直径较大,采用星形锥俸收口,没有弹头。
其外形结构特征与苏联1943年式空包弹非常相似。
推陈出新的7.35mm与8mm布瑞达系列枪弹
6.5mm枪弹的弹道性能较差,且终点威力不足,这一点在埃塞俄比亚等地的战争中表现得非常明显。
为此,意大利开始为步兵部队研制性能更为优良的新型枪弹。
1930年代初期,意大利研制出7×55mm和7×56mm卡尔卡诺试验型枪弹。
该弹弹头呈尖锥形,弹壳从澳大利亚专门定制生产,性能也比6.5mm弹药有了很大改进和提高。
到1938年正式推出
7.35×52mm卡尔卡诺枪弹,并被意大利陆军定为制式枪弹,取代了1891年研制并装备的曼利夏-卡尔卡诺6.5mm军用制式枪弹,配用于M38、M91系列卡尔卡诺步枪。
7.35mm 枪弹弹头较长且为钝头形,采用双金属被甲,弹丸头部装填铝,中下部为铅心,以利于命中目标时弹头的翻滚,加大杀伤威力。
弹壳改动很小,只是简化了生产工艺。
弹头质量
8.3g,
装填2.3g发射药,初速可达750m/s。
二战期间,绝大部分7.35mm枪械及弹药都被运往意大利当时的盟国芬兰,还有一少部分装备意大利远征部队,并在苏德战场上使用。
二战之后,意大利加入北约,采用7.62mm枪弹为制式弹药,该弹遂被淘汰。
1935年,意大利军队装备了结构独特的M358×
59mmRB布瑞达机枪弹。
与此同时,还为M37布瑞达8mm 重机枪研制出了一系列专用枪弹。
这些弹弹头呈尖锥形,内部装有铅心,弹头被甲主要有白铜被甲,铜被甲,白铜镀铝被甲和铜锌合金被甲几种。
这些枪弹均采用长度为59mm的黄铜瓶形弹壳,弹壳最大直径12.5mm,底缘直径11.8mm。
二战期间,与6.5×52mm枪弹一样,在德国的帮助下开始生产加工8mm涂漆钢弹壳。
8mm系列枪弹标识明显。
M35曳光枪弹弹尖涂有红色标记;M35穿甲枪弹在弹壳底部标记有字母“P”;M37/M39枪弹弹尖涂成白色;“麦基斯达”机枪教练弹结构与6.5mm 教练弹完全一致,整个弹头被涂成黑色。
各具特色的其他类型枪弹
意大利还研制出一些其他类型的枪弹,二战期间曾经散落于苏联境内。
比如,8×50mmR曼利夏步枪弹、7.92×57mm
毛瑟步枪弹和7.7×56mmR步枪弹。
一些特种用途的专用枪弹在意大利生产以后,通过空运出口到其他国家,尤其是曳光枪弹和穿甲燃烧枪弹,主要供应给芬兰,因为芬兰主要生产普通枪弹,特种枪弹的生产能力极为有限。
为了拓宽机枪的口径,意大利研制出M936 12.7×
81mmSR布瑞达机枪弹和布瑞达13.2×99mm枪弹,后者仿制于法国哈奇开斯机枪配用的13.2×99mm枪弹。
M936 12.7mm枪弹采用黄铜被甲弹头,1936年随同机枪一起装备意大利陆军。
二战期间,该弹也采用了涂漆钢弹壳。
12.7mm 普通弹弹头质量36.6g,初速740m/s。
该口径弹药种类丰富,品种齐全:曳光弹弹尖涂成红色;穿甲弹弹尖为绿色;穿甲燃烧曳光弹弹尖为白色;燃烧曳光弹整个弹头涂成深蓝色;燃烧曳光试射弹弹尖为黄色。
意大利枪弹型号繁杂,二战期间,尽管已经大大压缩了弹药生产的产品目录,可直到二战结束,意大利军事工业部门仍然没有完全调整好自己的武器装备生产体系。
因此,装备意大利军队的枪械及弹药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受到很大限制,严重制约了意大利军队作战能力的发挥,这也是导致其作战屡屡失利的原因之一。
编辑:王晓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