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化学复习知识点总结(全)
2024年高中高三化学的必背必考知识点总结范本(二篇)
![2024年高中高三化学的必背必考知识点总结范本(二篇)](https://img.taocdn.com/s3/m/0381c0bf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a6.png)
2024年高中高三化学的必背必考知识点总结范本高中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是其他自然科学的基础。
高三化学是高中阶段的最后一年,是学生备战高考的关键时期。
下面是高中高三化学的必背必考知识点总结,帮助学生复习备考。
一、化学基本概念1.原子与元素:原子的结构、元素的表示方法、元素周期表。
2.离子与化合物:离子的定义、离子化合物的性质、离子式和分子式的表示方法。
3.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的基本形式、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4.化学计量与电子结构:摩尔与质量关系、原子量与摩尔质量。
二、化学反应与化学平衡1.化学反应类型:酸碱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置换反应等。
2.氧化还原反应:电子的概念、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定义、氧化数的计算。
3.化学平衡:化学平衡的条件、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平衡常数与平衡常数表。
4.勃朗斯特(E)方程:电解质的溶解与电离度、电解质溶液的性质、离子反应与化学平衡。
5.平衡常数计算:物质摩尔浓度与化学平衡、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计算、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
三、化学反应动力学1.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
2.反应速率与反应动力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速率方程与速率常数。
3.反应速率与反应级数:反应级数、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
4.表观活化能与反应速率:表观活化能的概念、表观活化能与温度的关系。
4.平衡与反应速率:平衡体系与反应速率、平衡常数与反应速率的关系。
五、化学体系的熵1.熵的概念与变化:熵的定义、反应熵与熵变、熵变与反应性质的关系。
2.化学反应的熵变:化学反应的熵变计算、熵变与平衡常数的关系。
3.熵变与化学平衡:熵变与反应方向、熵变与平衡常数的关系。
六、化学平衡与电子转移1.电荷转移与配位反应:电子转移的概念、电子转移反应的特点。
2.电子转移反应类型:氧化还原反应、配位反应。
3.电子转移反应与化学平衡:电子转移反应的平衡常数、电子转移反应与温度的关系。
4.电解与电池:电解概念与原理、电解与化学变化、电池的基本概念。
最新完整版超详高中化学知识点归纳汇总
![最新完整版超详高中化学知识点归纳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005f6a81d5bbfd0a795673d9.png)
原电池中负极为活泼金属,正极为不活泼金属
将金属氧化成高价的为非金属性强的单质,氧化成低价的为 非金属性弱的单质
电解时,在阴极先析出的为不活泼金属
电解时,在阳极先产生的为非金属性弱的单质
14.氧化性 物质(单质或化合物)在化学反应中得到(吸引)电子的能力称为物质的氧化性。非金属单质、金属
元素高价态的化合物、某些含氧酸及其盐一般有较强的氧化性。 非金属单质的氧化性强弱与元素的非金属性十分相似,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单质的氧化性也越强。
化学变化:变化时有其他物质生成,又叫化学反应。
化学变化的特征:有新物质生成伴有放热、发光、变色等现象
化学变化本质:旧键断裂、新键生成或转移电子等。二者的区别是:前者无新物质生成,仅是物质形
态、状态的变化。
10.溶解性
指物质在某种溶剂中溶解的能力。例如氯化钠易溶于水,却难溶于无水乙醇、苯等有机溶剂。单质碘在
素的非金属性越弱,非金属单质的还原性越强。元素若有多种价态的物质,一般说来,价态降低,还原性 越强。如含硫元素不同价态的物质的还原性:H2S>S>SO2;含磷元素物质的还原性 PH3>P4>PO33−;铁及其 盐的还原性:Fe>Fe2+等。
16.挥发性 液态物质在低于沸点的温度条件下转变成气态的能力,以及一些气体溶质从溶液中逸出的能力。具有
金属活动性:水溶液中,金属原子失去电子能力的性质。
注:金属性与金属活动性并非同一概念,两者有时表现为不一致,
1、同周期中,从左向右,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金属性减弱;
同主族中,由上到下,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金属性增强;
2、依据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的强弱;碱性愈强,其元素的金属性也愈强;
3、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极少数例外);
高考化学必学知识点总结
![高考化学必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a335a7c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84.png)
高考化学必学知识点总结一、化学元素和周期表1.1 元素符号、元素名称、核电荷数、主要氧化态等1.2 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和基本规律1.3 相关性质和应用二、化学键和化合物2.1 共价键、离子键、金属键的特点和形成条件2.2 键的性质与化合物的宏观性质的关系2.3 化合物的分类、命名和结构简式的书写2.4 化合物中的化学键特点及性质三、化学反应和化学方程3.1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3.2 化学反应种类、形式及及原理3.3 反应后氧化还原数的变化和计算3.4 化学方程式的应用及相关原理四、物质的量和化学计量4.1 质量、物质的量及物质的基本单位4.2 摩尔及其应用4.3 化学计量的基本概念和应用五、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5.1 反应速率的测定及影响因素5.2 化学平衡的基本概念和特征5.3 平衡常数及其计算5.4 平衡位置移动规律的相关原理六、酸碱和盐6.1 酸碱的基本概念、性质及酸碱指示剂的选择和运用6.2 强弱酸、强弱碱的区分和理解6.3 盐的基本概念及分类6.4 盐的溶解度积及相关计算七、电化学7.1 电解质、电解质溶液和电解质溶液导电性原理7.2 电解质的电离及表达7.3 电解质溶液电导、电解定律及其应用7.4 电化学反应、电动势、标准电极电势及测定八、化学能量与化学动力8.1 化学反应的放热、吸热及计量8.2 化学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及热力学计算8.3 化学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及相关计算8.4 化学反应的速率、活化能及影响因素以上是高考化学必学知识点的总结,通过掌握这些知识,可以提高化学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为高考化学考试做好准备。
新高中化学知识点大全总结
![新高中化学知识点大全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8417f92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ca.png)
新高中化学知识点大全总结一、基本概念与原理1. 物质的分类- 纯净物:由单一种类的分子或原子组成,具有固定的性质。
-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物质混合而成,各组成部分保持原有性质。
2. 原子结构- 原子由原子核和环绕核的电子组成。
- 原子核包含质子和中子,电子在核外的电子云中按能级排布。
3. 化学键- 离子键:正负离子间的静电吸引力。
- 共价键:两个或多个原子共享电子对形成的键。
- 金属键:金属原子间的电子共享,形成“电子海”。
4. 化学反应- 反应物和生成物:化学反应中参与和产生的物质。
- 化学方程式:用化学符号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 反应类型:如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等。
5. 摩尔概念- 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定义为一摩尔物质含有阿伏伽德罗常数(6.022 x 10^23)个粒子。
6. 溶液与浓度- 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均匀混合物。
- 浓度表示溶质在溶剂中的量,通常用摩尔浓度(mol/L)表示。
二、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1.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周期表按原子序数排列元素,分为周期和族。
- 元素按照电子排布规律在周期表中呈现周期性变化。
2. 元素的性质- 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由其最外层电子数决定。
- 元素的物理性质,如熔点、沸点、硬度等,也呈现周期性变化。
三、化学实验操作与安全1. 实验基本操作- 称量、量取、混合、加热、蒸馏等。
- 使用各种实验器具,如天平、量筒、烧杯、试管等。
2. 实验安全- 了解化学品的安全标识和危险性。
- 穿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如实验服、防护眼镜、手套等。
- 熟悉实验室紧急情况下的应对措施。
四、无机化学1. 酸碱理论- 阿伦尼乌斯酸碱理论:产生氢离子(H+)的物质是酸,产生氢氧根离子(OH-)的物质是碱。
- 布朗斯特-劳里酸碱理论:酸是质子(H+)的供体,碱是质子的受体。
2.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物质失去电子的过程。
- 还原:物质获得电子的过程。
- 氧化剂和还原剂:在反应中分别获得和失去电子的物质。
高考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2024
![高考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2024](https://img.taocdn.com/s3/m/6bb18164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4e.png)
高考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2024随着高考的临近,化学科目不可避免地成为了考生们关注的焦点。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复习和准备高考化学考试,下面对2024年高考化学知识点进行了归纳总结,希望能为广大考生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一、无机化学知识点归纳1. 元素周期表知识点元素周期表是化学中非常重要的基本工具,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特点对于理解化学性质和反应机制至关重要。
需要重点掌握元素周期表中的周期、族、原子序数、元素符号等相关知识点。
2. 化学键和分子构型了解化学键的种类与特点,包括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等,并能够判断分子键型。
对分子的构型也需要掌握,如线性、三角平面、四面体等。
3. 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化学的核心内容,需要了解反应类型,如合成反应、分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等,并能鉴定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4. 酸碱盐酸碱盐是化学中的重要概念,需要了解酸性、碱性和中性物质的特点和性质,以及酸、碱和盐的化学方程式。
5. 电化学与电解质电化学是关于电解质溶液中电流与化学反应之间的关系,了解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区别,以及电解质溶液中的电解质离解和导电性等知识点。
二、有机化学知识点归纳1. 碳的化合价与杂化碳具有四个电子,它常以单键、双键或三键的形式与其他原子连接,需要了解碳的化合价和杂化形式,包括sp3杂化、sp2杂化、sp杂化等。
2. 功能团与有机化合物命名有机化合物命名是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之一,需要了解各种常见的有机官能团,如羟基、羰基、羧基、醇、醛、酮等。
同时还需要熟悉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如选择最长的碳链、确定主链、标记取代基等。
3. 烷烃、烯烃和炔烃烷烃、烯烃和炔烃是有机化学中的重要类别,需要了解它们的结构、命名规则及化学性质。
特别是需要掌握烯烃和炔烃的立体异构和反应机理。
4. 醇、醛、酮和酸醇、醛、酮和酸是有机化学中常见的官能团,需要了解它们的结构、性质、命名规则及常见的醇酸酯反应等。
2024年高考重要化学知识点总结(2篇)
![2024年高考重要化学知识点总结(2篇)](https://img.taocdn.com/s3/m/2f1e1e40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22.png)
2024年高考重要化学知识点总结____年高考重要化学知识点总结(____字)1. 物质的性质和结构(1)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的性质:了解元素周期表的排列规律,掌握常见元素的性质,特别是一些重要元素的化学性质,如氧、氢、碳等。
(2) 化合物的性质和结构:掌握各类化合物的命名规则,了解化合物的性质和结构,如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等。
2. 化学反应(1) 化学方程式和化学计量:掌握化学方程式的写法,了解化学计量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平衡: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掌握速率方程的推导和计算,了解化学平衡的条件和平衡常数的计算。
3. 酸碱和盐(1) 酸碱性质和酸碱反应:了解酸碱的定义和性质,掌握酸碱反应的特点和计算方法。
(2) 盐和离子反应:了解盐的性质和种类,掌握盐的命名规则和制备方法。
4. 氧化还原反应(1) 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特点: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和性质,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判别方法。
(2) 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判别:了解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定义和性质,掌握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判别方法。
5. 化学能量和化学电(1) 化学能量的转化:了解化学能量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掌握燃烧反应和热化学反应的能量转化计算。
(2) 化学电池和化学电解:了解化学电池和化学电解的原理和应用,掌握电池电势和电解反应的计算方法。
6. 有机化学(1) 烃类和它们的衍生物:了解烃类的种类和性质,掌握烃类的命名规则和重要反应。
(2) 重要有机化合物:了解一些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如醇、醛、酮、羧酸等的性质和反应。
7. 聚合物和生物大分子(1) 聚合物的合成和性质:了解聚合物的概念和分类,掌握聚合反应和聚合物的性质。
(2) 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了解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如蛋白质、核酸、多糖等的性质和作用。
8. 化学分析和质量分析(1) 化学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化学分析的基本原理,掌握常见分析方法的原理和应用。
(2) 质量分析的方法和计算:了解质量分析的方法和计算,如化学计量分析、滴定分析等。
2024年总结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
![2024年总结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f5b63d34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f2f6a53.png)
2024年总结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____字)1. 化学基础知识原子与元素: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元素的性质与分类。
化学键与化合物: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化合物的命名与化学式写法。
化学反应: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化学平衡、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写法与判定。
2. 物质的组成与结构基本粒子:质子、中子、电子,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的关系。
原子结构:原子核、电子壳层结构,电子的排布规律(阿布居尔定律)。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的组成、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周期表中的周期性规律。
化学键与分子结构: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分子的形状与性质。
3. 化学变化与能量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焓变、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守恒原理。
化学反应速率:反应速率与反应条件的关系,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化学平衡:平衡常数、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影响平衡位置的因素。
4. 酸碱与盐酸碱理论:酸碱的定义、酸碱中离子的生成与反应。
酸碱性与pH值:酸碱的判定、酸碱溶液的浓度及pH值。
盐与酸碱中性化反应:盐的命名与性质,酸碱中性化反应的判定与计算。
5. 化学反应的平衡平衡态的表达与判定:化学平衡的判定、平衡常数的计算。
化学平衡条件:化学平衡的条件、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
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平衡常数的定义、计算方法与应用。
6. 电化学与电解质电解质溶液:电解质的概念、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
离子在溶液中的行为:离子的迁移、电解质的电解。
电化学电池:电化学电池的基本概念、电动势的计算和性质。
7. 化学反应动力学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速率定律,速率与浓度的关系。
催化剂:催化作用的原理与应用。
反应平衡与速率:平衡与速率的关系,平衡与速率的偏离与调节。
8. 化学材料科学材料的种类与性质:金属材料、聚合物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
材料的制备与应用:金属的提取、聚合物的合成、合成材料的应用。
化学材料的特殊性质:超导性、光电性、磁性等特殊性质的材料。
9. 化学与人类社会化学史与化学进展:化学的起源与发展,化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与进展。
化学高考必背知识考点(完整版)
![化学高考必背知识考点(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53f4caeb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ff.png)
化学高考必背知识考点(完整版)化学高考必背知识考点(完整版)原子基本结构与性质:原子的组成、电子结构、元素周期表等基本概念和元素周期性规律。
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范德华力等共四种化学键形成原理及化学键的特点和应用。
酸碱中和反应:酸碱基本概念、性质及中和反应的原理,以及酸碱度、pH 等指标。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原理、化学变化规律和氧化剂、还原剂等概念和应用。
化学理论:包括原子结构、化学键、化学键的静电势能、分子中原子的分布密度、基分离能、离子半径等化学基本理论。
化学量和化学计量:化学量和化学计量的基本概念,化学计量定律以及化学方程式的配平等内容。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速率、原理、影响因素以及化学动力学等内容。
功能性有机化合物:烃、卤代烃、醇、酸、醛、酮、胺、氨基酸等有机化合物的基本结构、性质及应用,包括有机合成反应的原理等。
化学实验:化学实验中基本的实验室安全知识,化学实验中常见的操作方法和实验器材的使用方法,化学实验过程中的基本观察和记录等。
高三化学学习方法高考化学必记21条规律1.溶解性规律——见溶解性表。
2.常用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__橙3.1红色3.1—4.4橙色4.4__酚酞8.0无色8.0—10.0浅红色10.0红色石蕊5.1红色5.1—8.0紫色8.0蓝色3.在惰性电极上,各种离子的放电顺序:阴极:Ag+Hg2+Fe3+Cu2+H+Pb2+Fe2+Zn2+Al3+Mg2+Na+Ca2+K+阳极:S2-I-Br–Cl-OH-含氧酸根离子注意:若用金属作阳极,电解时阳极本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Pt、Au除外)4.根据化学总反应方程式书写两个电极反应式的方法:(1)按电子得失写出两个电极反应式;(2)考虑反应时的环境(酸性或碱性);(3)使两边的原子数、电荷数相等。
5.解计算题时常用到的守恒规律:原子守恒、转移电子守恒、电荷守恒。
6.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小。
2024年高考化学必背知识点总结(二篇)
![2024年高考化学必背知识点总结(二篇)](https://img.taocdn.com/s3/m/0a05bcf4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6117e7c.png)
2024年高考化学必背知识点总结高考化学是一门看似简单但难度较大的科目,考察学生对化学基础知识的理解、运用和分析能力。
因此,学生在备考高考化学时,需要总结出重要的知识点,掌握好重点和难点内容。
下面是一份高考化学必背的知识点总结:1. 化学元素及其周期表:- 现代元素周期表的组成和结构;- 元素的周期性规律:元素周期律的基本概念,周期表中元素的分布规律,周期表的短周期和长周期;- 常见元素的命名和符号,特殊元素的命名和符号。
2. 化学键和化合价:- 原子的化合价:单负电价、多负电价和正电价;- 分子的化合价:共价键的形成、方向性和长度、共振、取代度和伦齐式。
3. 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物质的微观结构:原子、离子和分子;- 物质的宏观性质:密度、浓度、溶解度、比容和摩尔质量;- 物质的宏观变化与微观结构的关系。
4. 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和简化;-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焓变和反应焓。
5. 酸碱与盐:- 酸和碱的定义和性质:酸碱指示剂、酸碱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性质:氧化还原反应的判别和平衡。
6. 离子反应与溶液的电离平衡:- 离子:电离的概念、离子的电离平衡和离子反应;- 溶液的电离平衡:电离度、电离平衡常数、难溶盐的溶解度。
7. 配位化学:- 配合物的结构和命名:配位数、中心离子、配位体;- 配位化合物的成因和性质:有机金属配合物。
8.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反应速率:速率的概念和计算、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表达速率的方式;- 化学平衡:平衡常数、平衡体系、平衡的移动、鲍尔平衡计算。
9. 有机化学基础:-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命名:取代基、骨架结构、双键的判别和命名;- 碳的化学键特性:键的极性和键能;- 反应类型:加成反应、消除反应和取代反应;- 功能团:醇、酚、醚、酸、酯、醛、酮、胺等。
上述知识点是高考化学中重要的核心内容,掌握好这些知识点,就能在考试中取得较好的成绩。
同时,要注重理论知识的融会贯通,注意化学实验的操作技巧和实验数据的分析处理能力的训练,这对于拓宽知识面,提高实践能力和解题能力非常重要。
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
![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1773a14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95.png)
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导语】下面是作者为大家准备的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共18篇),欢迎阅读借鉴。
篇1: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1、化合价实质之歌化合价实质要记准,金正非负单质零;氢一氧二应记住,正负总价和为零;许多元素有变价,条件不同价不同。
注:“金正”指金属的化合价通常显正价:“非负”指非金属的化合价通常显负价。
2、化合价之歌氢氯钾钠一价银,二价氧钡钙镁锌,三铝四硅磷五价,二四六硫都齐啦。
谈变价,也不难,二三铁,二四碳,三二四五氮都有,二四六七锰来占,铜汞二价最常见。
氟氯溴碘本负一,特殊情况为正七。
3、书写化学式之歌先念后写再标价,约分之后相交叉。
4、书写化学方程式之歌左写反应物,右写生成物;中间连等号,条件要注清;写对化学式,式子要配平;气体和沉淀,箭号标分明。
5、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6、物质溶解性之歌钾钠硝酸铵盐溶,盐酸不溶银亚汞;硫酸铅、钡沉水中,碳酸、硫酸镁微溶;溶碱有五位,钾钠铵钙钡。
7、关于元素周期表可以每五种元素为一句去记忆。
氢、氦、锂、铍、硼;碳、氮、氧、氟、氖。
钠、镁、铝、硅、磷;硫、氯、氩、钾、钙……8、化学、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不难辨,没有新物质出现;化学变化则不然,物质本身已改变;两种变化有区别,有无新物作判断;两种变化有关联,化变中间有物变;变化都由性质定,物性化性是关键。
9、短周期元素化合价与原子序数的关系价奇序奇,价偶序偶。
10、化学式一排顺序二标价,价数交叉写右下;约简价数作角码,化合价规则去检查。
11、化学方程式左写反应物,右边写生成;写对化学式,系数来配平;中间连等号,条件要注清;生成沉淀气,箭头来标明。
一找元素见面多,二将奇数变成偶;三按连锁先配平,四用观察配其它;篇2: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1:常用的仪器(仪器名称不能写错别字)A:不能加热:量筒、集气瓶、漏斗、温度计、滴瓶、表面皿、广口瓶、细口瓶等 B:能直接加热:试管、蒸发皿、坩埚、燃烧匙C:间接加热:烧杯、烧瓶、锥形瓶(1)试管常用做①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②也可用做收集少量气体的容器③或用于装置成小型气体的发生器(2)烧杯主要用于①溶解固体物质、配制溶液,以及溶液的稀释、浓缩②也可用做较大量的物质间的反应(3)烧瓶#有圆底烧瓶,平底烧瓶①常用做较大量的液体间的反应②也可用做装置气体发生器(4)锥形瓶常用于①加热液体,②也可用于装置气体发生器和洗瓶器③也可用于滴定中的受滴容器。
高考备考高中化学必背知识点归纳与总结(全套)
![高考备考高中化学必背知识点归纳与总结(全套)](https://img.taocdn.com/s3/m/f905b0a7680203d8cf2f2415.png)
高中化学必背知识点归纳与总结南溪五中:欧阳隆永一、俗名:无机部分:纯碱、苏打、天然碱、口碱:Na2CO3小苏打:NaHCO3大苏打:Na2S2O3石膏(生石膏):CaSO4.2H2O 熟石膏:2CaSO4·.H2O 莹石:CaF2重晶石:BaSO4(无毒)碳铵:NH4HCO3 石灰石、大理石:CaCO3生石灰:CaO 食盐:NaCl 熟石灰、消石灰:Ca(OH)2芒硝:Na2SO4·7H2O (缓泻剂) 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 绿矾:FaSO4·7H2O 干冰:CO2明矾:KAl (SO4)2·12H2O 漂白粉:Ca (ClO)2、CaCl2(混和物)泻盐:MgSO4·7H2O 胆矾、蓝矾:CuSO4·5H2O 双氧水:H2O2皓矾:ZnSO4·7H2O 硅石、石英:SiO2刚玉:Al2O3 水玻璃、泡花碱、矿物胶:Na2SiO3铁红、铁矿:Fe2O3磁铁矿:Fe3O4黄铁矿、硫铁矿:FeS2铜绿、孔雀石:Cu2(OH)2CO3菱铁矿:FeCO3赤铜矿:Cu2O 波尔多液:Ca (OH)2和CuSO4石硫合剂:Ca (OH)2和S 玻璃的主要成分:Na2SiO3、CaSiO3、SiO2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 (H2PO4)2和CaSO4重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 (H2PO4)2天然气、沼气、坑气(主要成分):CH4水煤气:CO和H2硫酸亚铁铵(淡蓝绿色):Fe (NH4)2 (SO4)2溶于水后呈淡绿色光化学烟雾:NO2在光照下产生的一种有毒气体王水:浓HNO3:浓HCl按体积比1:3混合而成。
铝热剂:Al + Fe2O3或其它氧化物。
尿素:CO(NH2) 2有机部分:氯仿:CHCl3电石:CaC2电石气:C2H2 (乙炔) TNT:三硝基甲苯氟氯烃:是良好的制冷剂,有毒,但破坏O3层。
酒精、乙醇:C2H5OH裂解气成分(石油裂化):烯烃、烷烃、炔烃、H2S、CO2、CO等。
2024年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总结
![2024年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61dbbbd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df.png)
高考化学总结姓名:_______________铁笔书来富与贵,鲤鱼一跃出龙门。
祝君金榜提名!化学与生活知识点一、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判断牢记常见化学术语的变化类型知识点二、常见的混合物(1)水煤气:CO 和H 2的混合物(2)天然气(沼气)主要成分:CH 4(3)液化石油气:以C 3H 8、C 4H 10为主(4)裂解气:以C 2H 4为主(5)碱石灰:NaOH 和CaO 的混合物(6)王水:浓盐酸与浓硝酸的混合物(体积比3∶1)(7)波尔多液:CuSO 4和Ca(OH)2的混合物(8)水玻璃:Na 2SiO 3的水溶液(9)铝热剂:铝粉和金属氧化物的混合物(10)漂白粉:Ca(ClO)2和CaCl 2的混合物(11)福尔马林:甲醛的水溶液(12)苏打:碳酸钠(13)小苏打:碳酸氢钠明矾:蓝矾:绿矾:知识点三、化学用语的正确书写与判断1.“6种”表示物质变化的方程式:(1)化学方程式:如2FeCl 2+Cl 2===2FeCl 3。
(2)离子方程式:如2Fe 2++Cl 2===2Fe 3++2Cl -。
(3)热化学方程式:如2H 2(g)+O 2(g)===2H 2O(l)ΔH =-571.6kJ·mol -1。
(4)电离方程式:如CH 3COOH ⇌H ++CH 3COO-(5)电极反应式:如钢铁的吸氧腐蚀,负极:2Fe-4e -===2Fe 2+;正极:O 2+4e -+2H 2O===4OH-(6)电解方程式:2NaCl+2H 2O=====通电2NaOH+Cl 2+H 2↑四、化学与STSE(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物理变化化学变化3馏①蒸馏②分馏干馏4色焰色反应(钠:___钾:___锂:___钙;___锶:___钡:___铜:___)①显色反应②颜色反应③指示剂变色反应5解潮解①分解②电解③水解④裂解18化①熔化②汽化③液化④酸化⑤升华①氢化②氧化③水化④风化⑤炭化⑥钝化⑦催化⑧皂化⑨歧化⑩硝化⑪酯化⑫裂化⑬油脂的硬化1)、化学与环境绿色化学: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包括“原料绿色化”“化学反应绿色化”等内容。
2023高考化学复习知识点大全
![2023高考化学复习知识点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410afa13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40.png)
2023高考化学复习知识点大全高考化学复习知识点1加热试管时,应先均匀加热后局部加热。
2.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先拿出导管后撤酒精灯。
3.制取气体时,先检验气密后装品。
4.收集气体时,先排净装置中的空气后再收集。
5.稀释浓硫时,烧杯中先装一定量蒸馏水后再沿器壁缓慢注入浓硫。
6.点燃h2、ch4、c2h4、c2h2等可燃气体时,先检验纯度再点燃。
7.检验卤化烃分子的卤元素时,在水解后的溶液中先加稀hno3再加agno3溶液。
8.检验nh3(用红石蕊试纸)、cl2(用淀粉ki试纸)、h2s[用pb(ac)2试纸]等气体时,先用蒸馏水润湿试纸后再与气体接触。
9.做固体品之间的反应实验时,先单独研碎后再混合。
10.配制fecl3,sncl2等易水解的盐溶液时,先溶于少量浓盐中,再稀释。
11.中和滴定实验时,用蒸馏水洗过的滴定管先用标准液润洗后再装标准掖;先用待测液润洗后再移取液体;滴定管读数时先等一二分钟后再读数;观察锥形瓶中溶液颜的改变时,先等半分钟颜不变后即为滴定终点。
12.焰反应实验时,每做一次,铂丝应先沾上稀盐放在火焰上灼烧到无时,再做下一次实验。
13.用h2还原cuo时,先通h2流,后加热cuo,反应完毕后先撤酒精灯,冷却后再停止通h2。
14.配制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先用烧杯加蒸馏水至容量瓶刻度线1cm~2cm 后,再改用胶头滴管加水至刻度线。
15.安装发生装置时,遵循的原则是:自下而上,先左后右或先下后上,先左后右。
16.浓h2so4不慎洒到皮肤上,先迅速用布擦干,再用水冲洗,最后再涂上3%一5%的nahco3溶液。
沾上其他时,先水洗,后涂nahco3溶液。
17.碱液沾到皮肤上,先水洗后涂硼溶液。
18.(或碱)流到桌子上,先加nahco3溶液(或醋)中和,再水洗,最后用布擦。
19.检验蔗糖、淀粉、纤维素是否水解时,先在水解后的溶液中加naoh溶液中和h2so4,再加银氨溶液或cu(oh)2悬浊液。
2024年高考化学复习知识点总结
![2024年高考化学复习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ead6374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f0.png)
2024年高考化学复习知识点总结一、物质的组成和结构1. 原子结构- 原子的基本概念:原子核、电子、质子、中子;- 元素、同位素的概念;- 原子序数、质量数的概念及其关系。
2. 元素周期律- 元素周期表的构成和基本特征;- 主、副、过渡元素的区分;- 周期性规律:原子半径、电离能、电负性、原子能、金属性等的趋势变化。
3. 分子与分子间相互作用- 氢键、离子键、共价键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范德华力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分子间力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二、化学方程式与化学计算1.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与反应- 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 氧化还原反应、酸碱反应、沉淀反应、配位反应等的特点;- 化学反应速率、反应机理等的基本概念。
2. 化学计算- 化学计算中常用的质量法、容量法、浓度法等;- 摩尔的概念及其在计算中的应用;- 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方法。
三、物质的性质和变化1. 物质的性质- 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分;- 粘度、密度、比热容等物理性质的测定;- 氧化性、还原性、酸性、碱性等化学性质的测定。
2. 物质的变化- 物质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分;- 燃烧、腐蚀、氧化还原、酸碱反应、电解等常见的化学变化。
四、离子反应与溶液的酸碱性1. 离子反应- 阳离子和阴离子的判定;- 匹配反应的配离子方法;- 阳离子和阴离子的沉淀反应。
2. 溶液的酸碱性- 酸碱的概念和特性;- 酸碱的浓度、强弱与pH值的关系;- 酸碱滴定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五、氧化还原反应和电化学1.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 氧化剂、还原剂的概念和特性;-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和实例。
2. 电化学- 电流、电势、电解质的基本概念;- 电解质溶液的电离程度与电导率的关系;- 电池的基本构成和工作原理。
六、有机化学基础知识1. 有机物的基本概念- 有机物的特点和碳原子的多价性;- 化学键的特点和有机物的分子式。
2. 烃的基本分类和性质- 脂肪烃、烯烃、炔烃的区分和命名规则;- 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024年高考化学的知识点总结(2篇)
![2024年高考化学的知识点总结(2篇)](https://img.taocdn.com/s3/m/7753499e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c7.png)
2024年高考化学的知识点总结____年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____字)【导言】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规律以及与能量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在高考化学考试中,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和解题技巧,以便能够顺利解答各类题目。
以下是____年高考化学的重点和难点知识点总结。
一、化学反应与化学方程式(一)氧化还原反应1. 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与意义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发生电子转移的化学反应。
在该反应中,氧化剂接受电子,被还原;还原剂失去电子,被氧化。
氧化还原反应可以用来解释许多化学现象,如燃烧、腐蚀和电池等。
2.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氧化与还原是一对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转化的化学过程。
氧化是指物质失去电子或增加氧原子,还原是指物质获得电子或减少氧原子。
氧化剂是能够接受电子的物质,还原剂是能够给出电子的物质。
3. 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氧化还原反应可以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位于箭头的左边,产物位于箭头的右边。
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可以通过写反应方程式中的半反应式来表示。
4. 氧化还原反应的分类氧化还原反应可以分为物质的氧化、物质的还原、非金属与活泼金属的反应、升华和净化反应、电解和电池反应等。
学生需要掌握不同类型的氧化还原反应,理解它们的特点和应用。
(二)配位化学1. 配位化学的基本概念配位化学是指研究亲和性较强的中心金属离子与周围配位体形成配合物的学科。
配合物是由中心金属离子和周围配位体通过配位键结合而成的。
2. 配位物的命名方法配位物可以通过命名法命名。
根据国际惯例,配合物的命名一般包括中心金属离子和配位体的名称,以及具有配位位点和配位数的表示。
3. 配位物的结构和性质配位物的结构与性质是通过实验和理论研究得到的。
通过研究配位物的结构和性质,可以了解到配位物的稳定性、溶解度、颜色和磁性等特点。
(三)化学方程式的平衡1.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化学方程式的平衡是指在反应达到一定条件下,反应物与产物的摩尔比例保持不变。
高考化学的知识点总结(五篇)
![高考化学的知识点总结(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c3c8af10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4d.png)
高考化学的知识点总结1C、N、O、S、Cl、P、Na、Mg、A1、Fe等元素的单质及化合物(1)容易在无机推断题中出现,注意上述元素的特征反应(2)注意N中的硝酸与物质的反应,其体现的酸性、氧化性“两作为”是考查的的重点(3)有关Al的化合物中则熟悉其两性反应(定性、定量关系)。
(4)有关Fe的化合物则理解Fe2+和Fe3+之间的转化、Fe3+的强氧化性。
(5)物质间三角转化关系。
2有机物的聚合及单体的推断(1)根据高分子的链节特点准确判断加聚反应或缩聚反应归属(2)熟悉含C=C双键物质的加聚反应或缩聚反应归属(3)熟悉含(-COOH、-OH)、(-COOH、-NH2)之间的缩聚反应3同分异构体的书写(1)请按官能团的位置异构、类别异构和条件限制异构顺序一个不漏的找齐(2)本内容最应该做的是作答后,能主动进行一定的检验4有机物的燃烧(1)能写出有机物燃烧的通式(2)燃烧最可能获得的是C和H关系5完成有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有机代表物的相互衍变,往往要求完成相互转化的方程式(2)注意方程式中要求表示物质的结构简式、表明反应条件、配平方程式6有机物化学推断的解答(“乙烯辐射一大片,醇醛酸酯一条线”)(1)一般出现以醇为中心,酯为结尾的推断关系,所以复习时就熟悉有关“醇”和“酯”的性质反应(包括一些含其他官能团的醇类和酯)。
(2)反应条件体现了有机化学的特点,请同学们回顾有机化学的一般条件,从中归纳相应信息,可作为一推断有机反应的有利证据。
(3)从物质发生反应前后的官能差别,推导相关物质的结构。
7化学实验装置与基本操作(1)常见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
(2)常见气体的制备方法。
(3)实验设计和实验评价。
8化学计算(1)近年来,混合物的计算所占的比例很大(____%),务必熟悉有关混合物计算的一般方式(含讨论的切入点),注意单位与计算的规范。
(2)回顾近几次的综合考试,感受“守恒法“在计算题中的暗示和具体计算时的优势。
2023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归纳
![2023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774b6208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f2.png)
2023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归纳化学高考必背知识点一、位置与结构1、Li是周期序数等于族序数2倍的元素。
2、S是最高正价等于最低负价绝对值3倍的元素。
3、Be、Mg是最外层电子数与最内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4、Li、Na是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电子数的1/2的元素;5、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层电子数的2倍的是C、Si;3倍的是O、S;4倍的是Ne、Ar。
6、Be、Ar是次外层电子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的元素;6、Mg是次外层电子数等于最外层电数4倍的元素;7、Na是次外层电子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8倍的元素。
8、H、He、Al是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层数相等。
9、He、Ne各电子层上的电子数都满足2n2的元素。
10、H、He、Al是族序数与周期数相同的元素。
11、Mg是原子的最外层上的电子数等于电子总数的1/6的元素;12、最外层上的电子数等于电子总数的1/3的是Li、P;1/2的有Be;相等的是H、He。
13、C、S是族序数是周期数2倍的元素。
14、O是族序数是周期数3倍的元素。
15、C、Si是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代数和为零的短周期元素。
16、O、F是最高正价不等于族序数的元素。
17、子核内无中子的原子氢(H)18、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碳19、地壳中含量前三位的元素O、Si、Al20、大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N21、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2倍的元素(或次外层电子数为最外层1/2的元素)C22、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3倍的元素(或次外层电子数为最外层1/3的元素)O23、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4倍的元素(或次外层电子数为最外层1/4的元素)Ne24、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电子数1/2的元素Li、Si25、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电子数1/4的元素Mg25、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多3个的元素N26、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多5个的元素F27、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少3个的元素P28、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多5个的元素Al29、核外电子总数与其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3:2的元素C30、内层电子总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原子有Li、P31、电子层数跟最外层电子数数相等的原子有H、Be、Al32、核外电子总数与其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4:3的元素O33、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2倍的原子有关He、C、S34、最外层电子数跟次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原子有Be、Ar35、X、Y两元素可形成X2Y和X2Y2两种化合物(或形成原子个数比2:1与1:1的化合物Na2O、Na2O2、H2O、H2O2二、含量与物理性质1、O是地壳中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Si次之,Al是地壳中质量分数最大的金属元素。
高考化学必考重点知识点总结2024
![高考化学必考重点知识点总结2024](https://img.taocdn.com/s3/m/09f45206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64.png)
高考化学必考重点知识点总结2024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总结2024一、物理性质1、有色气体:F2(淡黄绿色)、Cl2(黄绿色)、Br2(g)(红棕色)、I2(g)(紫红色)、NO2(红棕色)、O3(淡蓝色),其余均为无色气体。
其它物质的颜色见会考手册的颜色表。
2、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HF、HCl、HBr、HI、NH3、SO2、NO2、F2、Cl2、Br2(g);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H2S。
3、熔沸点、状态:①同族金属从上到下熔沸点减小,同族非金属从上到下熔沸点增大。
②同族非金属元素的氢化物熔沸点从上到下增大,含氢键的NH3、H2O、HF反常。
③常温下呈气态的有机物:碳原子数小于等于4的烃、一氯甲烷、甲醛。
④熔沸点比较规律: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金属晶体不一定。
⑤原子晶体熔化只破坏共价键,离子晶体熔化只破坏离子键,分子晶体熔化只破坏分子间作用力。
⑥常温下呈液态的单质有Br2、Hg;呈气态的单质有H2、O2、O3、N2、F2、Cl2;常温呈液态的无机化合物主要有H2O、H2O2、硫酸、硝酸。
⑦同类有机物一般碳原子数越大,熔沸点越高,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
同分异构体之间:正异新,邻间对。
⑧比较熔沸点注意常温下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如:白磷二硫化碳干冰。
⑨易升华的物质:碘的单质、干冰,还有红磷也能升华(隔绝空气情况下),但冷却后变成白磷,氯化铝也可;三氯化铁在100度左右即可升华。
⑩易液化的气体:NH3、Cl2 ,NH3可用作致冷剂。
4、溶解性①常见气体溶解性由大到小:NH3、HCl、SO2、H2S、Cl2、CO2。
极易溶于水在空气中易形成白雾的气体,能做喷泉实验的气体:NH3、HF、HCl、HBr、HI;能溶于水的气体:CO2、SO2、Cl2、Br2(g)、H2S、NO2。
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尾气吸收时要用防倒吸装置。
②溶于水的有机物:低级醇、醛、酸、葡萄糖、果糖、蔗糖、淀粉、氨基酸。
苯酚微溶。
③卤素单质在有机溶剂中比水中溶解度大。
超全整理版化学高考必背知识点
![超全整理版化学高考必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084db778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d8.png)
超全整理版化学高考必背知识点化学根本理论归纳一、物质构造理论1.用原子半径、元素化合价周期性变化比拟不同元素原子或离子半径大小2.用同周期、同主族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递变规律判断详细物质的酸碱性强弱或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或对应离子的氧化性和复原性的强弱。
3.运用周期表中元素“位--构--性”间的关系推导元素。
4.应用元素周期律、两性氧化物、两性氢氧化物进展相关计算或综合运用,对元素推断的框图题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5.晶体构造理论⑴晶体的空间构造:对代表物质的晶体构造要仔细分析^p 、理解。
在高中阶段所涉及的晶体构造就于课本的就几种,高考在出题时,以此为蓝本,考察与这些晶体构造相似的没有学过的其它晶体的构造。
⑵晶体构造对其性质的影响:物质的熔、沸点上下规律比拟。
⑶晶体类型的判断及晶胞计算。
二、化学反响速率和化学平衡理论化学反响速率和化学平衡是中学化学重要根本理论,也是化工消费技术的重要理论根底,是高考的热点和难点。
考察主要集中在:掌握反响速率的表示方法和计算,理解外界条件(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等)对反响速率的影响。
考点主要集中在同一反响用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关系,外界条件对反响速率的影响等。
化学平衡的标志和建立途径,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运用平衡挪动原理判断平衡挪动方向,及各物质的物理量的变化与物态的关系,等效平衡等。
1.可逆反响到达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及化学平衡的挪动主要包括:可逆反响到达平衡时的特征,条件改变时平衡挪动知识以及挪动过程中某些物理量的变化情况,勒夏特列原理的应用。
三、电解质理论电解质理论重点考察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建立,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酸碱中和反响中有关弱电解质参与的计算和酸碱中和滴定实验原理,水的离子积常数及溶液中水电离的氢离子浓度的有关计算和pH的计算,溶液酸碱性的判断,不同电解质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大小的比拟,盐类的水解原理及应用,离子共存、离子浓度大小比拟,电解质理论与生物学科之间的浸透等。
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12篇
![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12篇](https://img.taocdn.com/s3/m/a5c54d96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13.png)
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12篇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12篇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他能够提升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让我们来为自己写一份总结吧。
总结怎么写才能发挥它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1易错点1忽视相似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易错分析:在复习原子结构的有关概念时,一定要区别相对原子质量、质量数等概念,如易忽视相对原子质量是根据同位素的质量数计算得出,相对原子质量与质量数不同,不能用相对原子质量代替质量数计算质子数或中子数。
还有要区分同位素、同素异形体等概念。
在讨论质子数与电子数的关系时,要分清对象是原子、还是阳离子还是阴离子,避免因不看对象而出现错误。
易错点2忽视概念形成过程导致理解概念错误易错分析:在复习过程中有些同学易混淆胶体与胶粒概念,误认为所有的胶体都能吸附离子,形成带电荷的胶粒。
实际上,蛋白质、淀粉等有机大分子溶于水后形成的胶体不能形成带电荷的微粒,也不能发生电泳现象,原因是溶液中没有阳离子或阴离子(除水电离的微量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外)。
再者蛋白质胶体在重金属盐溶液中发生变性,在一些金属盐溶液中由于其溶解度的降低发生盐析。
易错点3忽视物质成分与概念的关系易错分析:如纯净物的原始概念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
发展概念是“组成固定”的物质,扩展了纯净物的范围,如结晶水合物的组成固定。
从同分异构体角度考虑,分子式相同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因此学习概念时要理解基本概念的发展过程,用发展的观点看概念的内涵。
中学常见的“水”有重水、盐水、卤水、王水(浓盐酸、浓硝酸以体积之比为3:1混合,浓度不确定,组成不确定)溴水、氨水和氯水等。
易错点4混合物质组成的几种表达方法易错分析:复习物质组成的表达式,如分子式、化学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电子式等,一要采用比较法找差异,如有机物结构式与无机物结构式差异,如无机物氮分子的结构式不是结构简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高考揭秘一年的高考又即将来临,你是否知道高考化学如何命题?你是否知道在考前最关键时期改如何复习?采取哪些策略来进行备考吗?为了圆自己人生的梦想,在这场无硝烟的战争中,不光看实力,还得拼技巧和方法,在这最后时刻,务必抓住高考的重、难点,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稳中求变,稳中求新,明确高考命题结构和趋势,避免复习误区,合理选择备考策略,决胜高考!考纲解读1. 研究“目标”研究《考试大纲》中的能力要求、考试范围、知识结构、题型示例等,应特别注意变化之处。
重点研究考试范围所罗列的知识及要求层次,以便查漏补缺 ;研究近几年的高考化学试题,并在老师的引导下,把握好重点、难点、疑点、易错点等,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2.研究“变化”对比分析去年与今年《考试大纲》的变化是极为重要的,其中的变化预示着高考命题方向的改变,这可以从文字表述、增加或删除的内容、示例题目的个数和形式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工具,同时也是高考命题的重要依据,因此考生在进行专题复习时必须重视对教材的阅读。
根据化学学科知识琐碎,概念多、理论多、反应多、物质多、实验多、现象多等特点,在复习时,考生首先要对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抓住每一章知识的重难点,找出不同章节之间知识的关联点、延伸点 ;然后将各章节的关联点串连成线,以画图或列表的形式织成面 ;最后再将所有的知识面串起来,形成知识网,从而对化学学科知识有一个从微观到宏观的整体把握。
对教材上的重点知识考生可以采用边读、边批、边思考的方法记忆,长时间坚持,重点知识基本上就能够掌握了。
高考考题解读1. 注重基础、考查主干、加强综合试题十分注重考查高中化学的基础知识,选择题上尤其突出,包括卤代烃同分异构体、元素化合物、基本实验操作、电解质溶液、电化学和反应热,比较基础相对简单。
试题也基本覆盖了中学化学所有主干知识。
注重学科内综合,保证内容效度。
理综试卷中的化学试题数量少,只有 13 题左右。
因此,在考试内容设置上,每道题内容上尽可能地覆盖较多内容。
2. 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设置探究式试题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其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第 28 题实验题以探究物质组成为目的,将已有的酸碱中和滴定知识迁移到题目中,需要仔细分析提供的实验装置,考查实验原理、对装置的理解和对数据的处理,要求较高。
3. 考查学生的信息素养试题注重对学生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能力的考查。
通过对实验现象、图形、模型、图表的观察以及试题提供的各种信息的阅读,获取有关的感性知识和印象,并准确提取实质性内容,形成新知识的能力。
如选择 12 题需要通过试题提供的信息,准确提取出实质性内容,得到准确结论。
第二章高考热点、重点、难点、回顾与预测高考化学试题千变万化,但重点难点热点的考查是不变的,下面对知识点进行分析。
考点一:有关化学计量的计算【考查热点】1.有关物质的量与微粒数目、物质质量、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之间的关系及计算。
2.有关阿伏伽德罗定律及其推论的应用。
【典型例题】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密闭容器中加入 1.5molH2和 0.5molN2,充分反应后可得NH 3分子数目为N AB.足量的铁粉与lmolCl2在加热条件下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3N AC.标准状况下,等物质的量的N2和 CO 所含分子数均为N AD. 7.8 g Na2O2中含有的离子总数目为0.3N A【答案】 D[解析 ]:A .合成氨的反应为可逆反应, 反应物不可能完全转化成生成物氨气;在密闭容器中加入 1.5molH 2 和 0.5molN 2,该反应可逆反应,充分反应后生成氨气的物质的量小于 1mol ,可得 NH 3 分子数目小于 N A ,故 A 错误;B .铁粉过量,转移的电子数目需要按照氯气的物质的量进行计算;足量的铁粉与 lmolCl 2 在加热条件下充分反应, 1mol 氯气完全反应得到 2mol 电子,转移的电子数为 2N A ,故 B 错误;C .没有告诉氮气和一氧化碳的物质的量, 无法计算氮气和一氧化碳的分子数;故C 错误;D .过氧化钠中含有的阳离子为过氧根离子,7.8g 过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0.1mol , 0.1mol 过氧化钠中含有 0.2mol 钠离子和 0.1mol 过氧根离子.总共含有 0.3mol 离子,含有的离子总数目为 0.3N A ,故 D 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和判断, 题目难度中等, 纵观这几年 的高考试题,有关化学计量的计算主要考查物质的量与微粒数目N)、( nN A物质的量与物质质量( nm)、物质的量与气体体积( nV)之MVm间的换算,试题还常常联系化学基本概念、 元素化合物、 化学反应原理等知识进行综合考查。
解答此类试题,一是要注意三个公式的适用前提和对象,如( nV)仅适用于标准状况下的气体, 不适用于固体或液体, 其中气体Vm可以使纯净物, 也可以是混合物; 二是要注意利用物质的量的桥梁作用, 进行m 、V 、N 之间的换算,如“ m →N ”的计算,可以通过( nN)和 N=N A ?NAn ,实现宏观物质质量和微观粒子数之间的计算:N=m×N AM考点二:有关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的计算【考查热点】1. 根据反应速率的定义进行计算2. 根据反应速率、化学平衡曲线进行计算3. 利用平衡常数进行计算【典型例题】目前工业上可利用 C(s)或 CO2来生产燃料甲醇,某研究小组对下列有关甲醇制取的三种化学反应原理进行探究。
已知在不同温度下的化学反应。
平衡常数( K1、K2、K3)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②是(填“吸热”或“放热” )反应。
( 2)根据反应①与②可推导出K1、K2与 K3之间的关系,则 K3=(用K1、K2表示);根据反应③判断△S__________0(填“ <”、“ >”、“ =”),在 _____ (填“较高”或“较低” )温度下有利于该反应自发进行。
( 3 )要使反应③在一定条件下建立的平衡逆向移动,可采取的措施有(填字母序号)。
A.缩小反应容器的容积B.扩大反应容器的容积C.升高温度D.使用合适的催化剂E.从平衡体系中及时分离出CH3OH(4)500℃时,测得反应③在某时刻 CO2(g) 、H2(g) 、CH2OH(g)、 H2O(g) 的浓度分别为 0.1mol · L-1、 0.8mol · L-1、 0.3mol · L-1、 0.15mol · L-1 , 则此时V 正 _________V逆(填“ >”、“<”或“ =”)( 5)根据上述表格测得焓变,下列能量关系图合理的是【答案】(1)吸热(2)K3=K1?K2<较低(3)B、C(4)> (5) A、D【解析】 (1)反应②升高温度,K值增大,正反应方向为吸热方向。
(2)反应①与②相加即可得到反应③,可推导出K3=K1?K2,反应③是一个熵减的可逆反应△ S<0,根据判据△H—T△S<0 反应能自发进行,则在较低温度下有利于该反应自发进行 .(3)A、缩小反应容器的容积,平衡正向移动,不符, B、扩大反应容器的容积,平衡逆向移动,符合, C、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符合; D、使用合适的催化剂,平衡不移动,不符; E.从平衡体系中及时分离出 CH3OH,平衡正向移动,不符,故选 BC;(4)500℃时测得反应③在某时刻, H2(g) 、CO2 (g) 、 CH3OH(g) 、H2O (g) 的浓-1度(mol·L)分别为 0.8 、0.1 、0.3 、0.15 ,此时浓度商为Qc=(0.3 ×0.15 )/(0.8 ×0.1) =0.56<k=2.5,平衡将向正向移动,则此时V 正>V逆。
(5)B. 温度升高, K 值增大,该反应是吸热反应,生成物具有的能量高于反应物具有的能量,错误; C.温度升高 ,K 值减小,该反应为放热反应,生成物具有的能量低于反应物具有的能量,故选 AD。
点评: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时热点,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时难点,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1)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表达式计算;(2)根据不同气体物质间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进行计算,如反应mA(g)+nB(g) pC(g) +qD(g) ,其速率之比 v(A):v(B):v(C):v(D)=m:n:p:q 。
(3)运用“三段式”进行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列出反应中各物质的起始浓度、转化浓度、某时刻浓度。
进行化学平衡的有关计算时,应掌握以下三种方法:( 1)守恒法:依据可逆反应在平衡建立的各个时刻原子守恒(体系中不添加物质的前提下),适用于依据体系中某物质的物质的量进行计算。
( 2)三量法:根据平衡建立的过程中的三个阶段和变化量(起始量、转化量和平衡量)进行计算。
( 3)极限法:根据可逆反应的特点,假设平衡从某一个方向建立,物质全部转化,适用于平衡体系中某一物质的浓度范围确定。
化学平衡常数的相关应用:(1) 确定可逆反应所处的浓度。
(2) 判断可逆反应进行的方向。
(3) 计算其它反应的平衡常数。
(4) 进行化学平衡的相关计算(如转化率等) 。
考点三:有关热化学的计算【考查热点】:1.根据化学键的键能计算反应热;2.根据物质的能量计算反应热;3.根据热化学方程式进行反应热的计算;4.运用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热,一般是根据提供的 2-3 个热化学方程式及其反应热,计算目标热化学方程式的反应热。
【典型例题】汽车尾气是造成天气雾霾的重要原因。
已知:①N 2 2(g) 2NO(g) H 1(g)+O②2NO(g)+O 2(g)2 H 22NO (g)③CO 2CO(g)+1/2O 2(g)H 3 (g)④2CO(g)+2NO(g) N 2 2H 4(g)+2CO (g)请完成以下问题: ( 1)请根据反应①②③,确定反应④中H 4。
=( 2)根据图 1,反应④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
该反应在 (填 “高温 ”“低温 ”或“任意温度 ”)下有利于该反应正向自发。
( 3)图 2 表示反应④的反应物 NO 、 CO 的起始物质的量比、温度对平衡时 CO 2 的体积分数的影响。
① W 、 Y 、 Z 三点的平衡常数的大小关系为:X 、 Y 、Z 三点, CO 的转化率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② T 1℃时,在 1L 密闭容器中, 0.1molCO 和 0.1molNO ,达到 Y 点时,测得NO 的浓度为 0.02mol/L ,则此温度下平衡常数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