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寓言类材料作文审题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寓言类材料作文审题指导
一、寓言的定义
“寓者,寄也;言者,话也”。
所以寓言就是“寄托的话”。
作者把自己要说的话寄托在一个虚构的小故事里。
寓言的表现方式是通过借物喻人、借小喻大或借此喻彼的手法,揭示事物丰富的内涵和蕴含深刻道理。
寓言特征:
1、隐喻性
2、多义性
3、哲理性
二、注意事项
1、寓言中的主体对象有主次之分。
因此主要对象是审题立意的重点,但次要对象的分析也不可忽视。
2、因素列举的越合理,越有利于紧扣材料,立意正确率就越高。
因此分析寓言材料的构成十分重要。
3、由寓言故事的分析,扣紧因素一一对应,转移到现实,立意不易失误。
三、审题方法
(一)对比列举法
对比类寓言材料中常在主体因素对比里凝聚一个或多个人生哲理、社会道理,这个道理在审题时一定要找出来。
【材料】一般的鱼有储气的鳔,便于上浮与下沉,在水中游动自如。
鲨鱼无鳔,只有不停地游动才能避免下沉。
鲨鱼少一个生存条件,却成为“水中霸王”。
相反,一般的鱼虽然多一个生存条件,命运却不见得怎样好,有时还被鲨鱼吃掉。
这则材料我们就可以提炼出这样的哲理:
从一般的鱼这方面也可以提炼出这样的人生道理:一个人身处顺境,要居安思危,积极进取,才不会遭受失败或被时代淘汰。
或一个人有优势,更要把握和发挥自己的优势,与时俱进,否则优势也会转化为劣势。
从鲨鱼这方面也可以提炼出这样的人生道理:一个人可能条件欠缺,但奋力拼搏,创造生存条件,可以变劣势为优势,出奇制胜,成为强者。
明白了材料所蕴含的道理后,审题的大方向就不会错了。
(联系素材:攻坚、勤奋、磨难等)
(二)抓关键句法
抒情评价类寓言材料中往往有一些评价议论性的句子,它是材料的“文眼”,它蕴含着材料的主旨,抓住这些词句往往能事半功倍。
因此可以把它作为把握材料审题立意的突破口。
其关键句,一般是多在材料的末尾,有的在中间。
一般地讲,故事结尾处评论性的语句常常是理解材料含义的关键,对同一事件如果有不同的评论,说明材料的思维是发散的。
【材料】野兔是一种十分狡猾的动物,缺乏经验的猎手很难捕获到它们。
但是一到下雪天,野兔的末日就到了。
因为野兔从来不敢走没有自己脚印的路,当它从窝中出来觅食时,它总是小心翼翼的,一有风吹草动就会逃之天天。
但走过一段路后,如果是安全的,它返回时也
会按照原路。
猎人就是根据野兔的这一特性,只要找到野兔在雪地上留下的脚印,然后设一个机关,第二天早上就可以收获猎物了。
兔子的致命缺点就是太相信自己走过的路了。
别摔在熟悉的路上。
【分析】
本则材料中最后两句话当是理解文意的关键,“兔子的致命缺点就是太相信自己走过的路了。
别摔在熟悉的路上。
”思考之后就会得出这样结论:
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去看待不断变化的世界,要敢走新路,敢创新等⋯⋯
(联系素材:革新、科技)
(三)以果推因法
因果类寓言材料常常都是讲述一个故事,给出故事发展的结果。
所谓以果推因法是指由结果去推导原因。
任何事物的产生、变化和发展,都有其内在或外在的原因。
我们如果从这个结果出发,去探究原因,往往可以找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
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因此,根据故事的结果,顺藤摸瓜,层层推进,探求原因,分析材料的因果联系,从原因切入立意,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材料】枭逢鸠。
鸠曰:“子将安之?”枭曰:“我将东徙。
”鸠曰:“何故?”枭曰:“乡人皆恶我鸣,以故东徙。
”鸠曰:“子能更鸣可矣,不能更鸣,东徙犹恶子之声。
”
译文:猫头鹰遇见了斑鸠,斑鸠问它:“你要到哪儿去呀?” 猫头鹰说:“我准备搬到东边去。
” 宽鸠问:“为什么呢?” 猫头鹰说:“村里人都讨厌我的叫声,因此我想搬到东边去。
” 斑鸠说:“你改变叫声,就可以了。
要是不能改变叫声,即使搬到东边去,东边村里人照样讨厌你。
”
【分析】
材料的结果是枭搬到东边村里人照样讨厌,而原因是不能改变叫声,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这样得出的立意应是:与其改变环境,不如改变自己;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还要找到完善自我的恰当的方法;赢得社会认同,在于完善自己,治标不如治本。
(联系素材:律己、基础)
(四)多向发散法
有些材料作文的材料比较散。
对于这样的材料,审题时可以采用多向发散的思维方法,围绕材料展开多角度立意。
【材料】山石对卵石说刚。
我们才能构成雄壮的大山,凝成挺拔的峰峦,展现自然的粗犷。
卵石对山石说不
还是石头吗?装点人们的生活。
要求不要脱离材
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分析】“石头”的角度
角分明”刚直充满阳刚之气等等。
“卵石”的角度会与他人、社会的融合中
得成熟、稳重等等。
“山石”“卵石”两个方面的特点可以有以下立意:
1、从山石与卵石不同价值取向的角度——
(1)人也一样价值取向不同,人生经历不同,却都能演绎一段别样人生。
(2)不同形式同样实现自身的价值
2、从山石与卵石姿态不同却和谐共生的角度——
(1)活出自己个性
2在保持本色之美,个性之美的同时,学会圆通,倡导融合,提倡和谐。
(3)大千世界万千之美、物尽其材各有所用、不要拘泥一种形态
3、从两石需相辅相成、取长补短的角度——
(1)“糙砺”和“莹润”结合,(2)刚柔相济。
四、高考作文写作指导:材料作文的基本行文思路
(1)引:开头概述材料大意
所谓“概述”,就是不能将所给材料原文照搬,而应抓住材料的核心内容简要叙述,引述时还应注意选择与下文即将提出的中心论点密切相关的内容,与中心论点无关的部分可略去不提。
(2)提:提出中心论点
这一中心论点是在分析材料的基础上提出的,因而,认真分析材料,从中提炼出恰当的观点是至关重要的,如果观点提炼得不准确,文章就“跑”了题,后面的文字写得再好也无济于事了。
(3)摆: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述
这部分是议论文的主体,应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充分阐明论点的正确性,使文章具有说服力。
(4)结:结尾呼应开头,或进一步强调论点。
开头引材料从材料切入,简要分析,引出论点。
中间联材料说理议论的时候用材料的主旨或关键词来贯穿、衔接,如果能把背景材料中的一些关键词镶嵌进去,那么会使文章与背景材料融合得更为紧密;
结尾再扣材料,使材料与文章融为一体,同时又体现出文章对材料的引申、丰富和升华。
五【小试牛刀】
1、【材料】一只蚌跟它附近的另一只蚌说:“我身体里有个极大的痛苦。
它是沉重的、圆圆的,我遭难了。
”另一只蚌怀着骄傲自满的情绪答道:“我赞美上天,也赞美大海,我身体里毫无痛苦,我里里外外都是健康的。
”这时,有一只螃蟹经过,听到了两只蚌的谈话。
它对那只里里外外都很健康的蚌说:“是的,你是健康的。
然而,你的邻居所承受的痛苦却是一颗异常美丽的珍珠。
”
2、【材料】驴子驮盐渡河,它滑了一下,跌进水里,盐溶化了,它站起来时轻了许多。
这件事使它很高兴。
又有一天,它驮了海绵走到河边,故意一滑,跌进水里,那海绵吸了水,驴子站不起来,终于淹死了。
3、“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
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
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
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
”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
六、本次写作任务
有一棵大树,枝繁叶茂,浓荫匝地,是飞禽、走兽们喜爱的休息场所。
飞禽、走兽们谈论着自己去各地旅行的经历。
大树也想去旅行,于是请飞禽、走兽们帮忙。
飞禽说,你没有翅膀,于是拒绝了。
大树想请走兽帮忙。
走兽说,你没有腿,也拒绝了。
于是,大树决定自己想办法。
它结出甜美的果实,果实里包含着种子。
果实被走兽们吃了后,大树的种子传播到了世界各地。
要求:1、选准角度,确定立意;2、自拟题目;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分析:第一步,明确材料内容。
飞禽、走兽和大树的对话,飞禽、走兽拒绝带着大树旅行,却在无意中把大树的种子带到了世界各地。
第二步,不同角度分析。
从树的角度,可以抓住大树“没有翅膀”“没有腿”等等实际情况,说明条件的重要;也可从大树“自己想办法”的角度,谈探索与创新的问题。
从飞禽、走兽的角度,可以批评其不透过现象看本质等。
第三步,确定立意。
如:①求人不如求己;②要善于发挥主观能动性;③蛮干不如巧干;④要善于借助他人;⑤理想、愿望、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智慧。
【小试牛刀答案】
1【分析】通过分析这则材料,学生会发现这则材料中的关键句就是螃蟹所说的话——“你的邻居所承受的痛苦却是一颗异常美丽的珍珠”。
据此,学生可以立意为——成功必须经过艰辛和痛苦,成功的喜悦与创造过程的艰辛密不可分。
2、【分析】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切应从实际出发,情况变化了,我们的思想和工作方法也应随之变化,如果墨守成规,或盲目套用,必将招致失败。
写作时要透过驴子驮盐和海绵的表象,把握并取其寓意作为文章的论点。
3、【全国卷分析】可从以下三个角度立意
乌鸦的角度:乌鸦效仿老鹰,最后落得个悲剧下场,可说是违背客观规律的愚蠢之举。
由此可以生发出的思考点即为:造成乌鸦被抓这一结果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其实,中国成语里的“好高骛远”、“不自量力”、“东施效颦”、“邯郸学步”都给了乌鸦合理的定位。
但从这个角度写,要注意辩证思考,联系实际,使文章保持必要的高度和深度。
牧羊人的角度:牧羊人一方面看到乌鸦的行动并且证实了乌鸦的失败,一方面直接表示了对乌鸦的否定。
于是,父子两人的对话便可帮助考生进一步思考“乌鸦抓羊”的寓意。
最突出的写作点自然就是发人深省的关键词——“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中的“自己”。
联系生活,实际上人们常常会遇到类似的事。
正确认识自己,特别是认识自己的弱点,就能扬长避短,走向成功,达到目标。
相反,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把自己的弱点当做长处,仍以此为自己定位,就会事倍功半,甚至南辕北辙,走向失败,达不到目标。
于是,“认清自己,找准位置”便是一个直截了当的解读。
小孩儿的角度:童言无欺的孩子颇有点儿像《皇帝的新装》中的小孩儿,他肯定了乌鸦的“可爱”,但没有明确说出觉得“可爱”的理由,那么,“可爱”的原因就成了见仁见智的迷局,给了考生一定的发挥空间。
细细思量,小孩子摸着狼狈至极的失败者的羽毛,称之为“可爱”,看似矛盾,却意味深长:是乌鸦“羡慕强者的本领”的勇气和梦想,或是“拼命练习”的苦干态度,或是孔子的“知其不可而为之”,鲁迅所说的“中国一向就少有失败的英雄,少有韧性的反抗,少有敢单身鏖战的武人,少有敢抚哭叛徒的吊客。
”……考生可以由此生发出许多联想。
不管如何立意,如果能够做到自圆其说,就能写出更为精彩和有个性的文章。
寓言类材料作文审题练习
要求
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一般的鱼有储气的鳔,便于上浮与下沉,在水中游动自如。
鲨鱼无鳔,只有不停地游动才能避免下沉。
鲨鱼少一个生存条件,却成为“水中霸王”。
相反,一般的鱼虽然多一个生存条件,
命运却不见得怎样好,有时还被鲨鱼吃掉。
2.野兔是一种十分狡猾的动物,缺乏经验的猎手很难捕获到它们。
但是一到下雪天,野兔的末日就到了。
因为野兔从来不敢走没有自己脚印的路,当它从窝中出来觅食时,它总是小心翼翼的,一有风吹草动就会逃之天天。
但走过一段路后,如果是安全的,它返回时也会按照原路。
猎人就是根据野兔的这一特性,只要找到野兔在雪地上留下的脚印,然后设一个机关,第二天早上就可以收获猎物了。
兔子的致命缺点就是太相信自己走过的路了。
别摔在熟悉的路上。
3.枭逢鸠。
鸠曰:“子将安之?”枭曰:“我将东徙。
”鸠曰:“何故?”枭曰:“乡人皆恶我鸣,以故东徙。
”鸠曰:“子能更鸣可矣,不能更鸣,东徙犹恶子之声。
”
译文:猫头鹰遇见了斑鸠,斑鸠问它:“你要到哪儿去呀?” 猫头鹰说:“我准备搬到东边去。
” 宽鸠问:“为什么呢?” 猫头鹰说:“村里人都讨厌我的叫声,因此我想搬到东边去。
” 斑鸠说:“你改变叫声,就可以了。
要是不能改变叫声,即使搬到东边去,东边村里人照样讨厌你。
”
4.山石对卵石说
才能构成雄壮的大山,凝成挺拔的峰峦,展现自然的粗犷。
卵石对山石说
还是石头吗?,我却有机会走进人间装点人们的生活。
5.一只蚌跟它附近的另一只蚌说:“我身体里有个极大的痛苦。
它是沉重的、圆圆的,我遭难了。
”另一只蚌怀着骄傲自满的情绪答道:“我赞美上天,也赞美大海,我身体里毫无痛苦,我里里外外都是健康的。
”这时,有一只螃蟹经过,听到了两只蚌的谈话。
它对那只里里外外都很健康的蚌说:“是的,你是健康的。
然而,你的邻居所承受的痛苦却是一颗异常美丽的珍珠。
”
6.驴子驮盐渡河,它滑了一下,跌进水里,盐溶化了,它站起来时轻了许多。
这件事使它很高兴。
又有一天,它驮了海绵走到河边,故意一滑,跌进水里,那海绵吸了水,驴子站不起来,终于淹死了。
7. “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
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
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
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
”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
8.有一棵大树,枝繁叶茂,浓荫匝地,是飞禽、走兽们喜爱的休息场所。
飞禽、走兽们谈论着自己去各地旅行的经历。
大树也想去旅行,于是请飞禽、走兽们帮忙。
飞禽说,你没有翅膀,于是拒绝了。
大树想请走兽帮忙。
走兽说,你没有腿,也拒绝了。
于是,大树决定自己想办法。
它结出甜美的果实,果实里包含着种子。
果实被走兽们吃了后,大树的种子传播到了世界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