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水资源概况

合集下载

云南水资源公报2005

云南水资源公报2005
4.2
7.2
6.6
6.3
5.9
7.5
4.9
7.3
服务业
3.5
1.7
1.5
1.5
0.8
1.2
1.2
0.8
1.0
1.0
0.7
0.7
0.7
0.8
0.8
0.9
生活用水
12.5
13.0
8.4
14.6
6.7
8.2
11.6
7.8
5.6
8.8
7.1
4.8
6.0
8.2
6.1
6.5
生态环境用水
1.6
0.7
0.7
0.5
0.4
入境和出境水量均比常年偏少,分别偏少2.0%和11.8%。
蓄水动态
一、水库蓄水动态
2005年,全省水利工程年末蓄水总量80.51亿立方米,比上年同期减少了1.5%,其中,毛家村、鲁布革、漫湾和大朝山4座大型电站水库年末蓄水量18.51亿立方米。与上年同期相比,大型水库(含4座大型电站水库)蓄水量减少了1.55亿立方米,中型水库蓄水量增加了1.41亿立方米,小型水库蓄水量减少了1.78亿立方米。
全省河道内供用水量,即水力发电供用水量1051.14亿立方米,比上年减少8.7%。
全省共评价9707.3千米河长,26座水库,35处主要供水水源地及九大高原湖泊。水质符合地表水水资源质量Ⅰ~Ⅲ类标准的河段、水库、供水水源地分别占81.1%、88.5%、92.9%。九大高原湖泊水质全湖符合地表水Ⅰ~Ⅲ类标准的仅有3个。
金沙江石鼓以上
金沙江石鼓以下
长上片区
南盘江
北盘江
右江
红河
澜沧江

云南水资源现状及可持续发展研究

云南水资源现状及可持续发展研究

云南水资源现状及可持续发展研究云南水资源现状及可持续发展研究姓名:郭秋蓉专业:地理科学学号:1007072016摘要:云南省是一个水资源总量丰富但又相对缺水的特殊省份。

近几年来,云南连续遭受旱灾,这给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云南的水资源问题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通过综合分析云南水资源现状及开发利用中面临的挑战,提出了促使云南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发展的对策。

关键字:水资源;云南;现状;可持续利用;挑战;对策0 引言云南省地处中国西南边陲,辖16个州(市)、127个县,39万平方千米,总人口为4596.62万人,是一个多山的省份,属青藏高原南延部分,地处低纬度高原,地理位置特殊,地形地貌复杂,气候类型丰富多样,形成高原季风气候,全省大部分地区冬暖夏凉,四季如春。

云南水资源总量丰富,居全国第3,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1/7。

水能资源丰富,全年水能发电量居全国第2。

由于时空分布等原因,全省面临着严峻的水资源挑战,水资源已威胁到全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 云南水资源及开发利用现状1.1 水资源现状1.1.1水资源量云南省水资源总量达4165亿立方米,仅次于西藏和四川,居全国第3,是宁夏的260倍,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1/7。

全省平均年降水量为4820.8亿立方米,河川径流量2222亿立方米,折合平均径流深580.0毫米,平均每平方千米产水58万立方米。

地下水资源量经1983年后对118个富水地段和50个主要盆地进行勘探,为742亿立方米/年。

冰川雪山静贮水量约10亿立方米。

湖泊静贮水量近300亿立方米。

从西藏、四川、贵州、广西4省区人省水量1845.8亿立方米,从缅甸、老挝、越南等邻国流入97.2亿立方米。

1.1.2 水质评价有资料统计,云南省水质污染严重,达不到国家Ⅴ类水质标准的占33.9%;符合Ⅳ~Ⅴ类水质标准的占18.4%;符合Ⅲ类水质标准的占21.9%;符合Ⅰ~Ⅱ类水质标准的占25.8%。

云南省水资源公报

云南省水资源公报

云南省⽔资源公报云南省⽔资源公报2012年度云南省⽔利厅⼆〇⼀三年六⽉综述2012年全省年平均降⽔量1090.1毫⽶,折合降⽔总量4177亿⽴⽅⽶,⽐常年偏少14.8%,⽐上年偏多10.6%,是⾃2009年开始的严重连旱的第四个年份。

全省⽔资源总量1690亿⽴⽅⽶,⽐常年偏少23.5%,⽐2011年偏多12.9%,位列1956年以来的倒数第三位;⽔资源呈南多北少、西多东少分布,滇南、滇西、滇东南等地区⽔资源相对较多,其余部分地区相对较少,其中昆明、曲靖、⽟溪、楚雄、红河、⼤理、丽江、迪庆等地区⽔资源严重偏少,形成了较为严重的⼲旱灾害。

由于2009年以来全省降⾬连年偏少,江河来⽔持续偏少,特别是受2011年⾬季⼲旱的影响,2012年春、夏全省库塘蓄⽔严重不⾜,有744座⼩型⽔库⼲涸;⾄6⽉20⽇,全省库塘蓄⽔仅22.4亿⽴⽅⽶;全省旱情较为严重,⼈畜饮⽔困难,部分城镇供⽤⽔⽭盾突出,全省城乡供⽔形势⼀度极其严峻;⽔资源减少也导致江河湖库⽔体纳污能⼒降低,⽔体⽔质恶化。

进⼊汛期以后,各地区⽔⾏政主管部门加⼤蓄⽔⼒度,年末⽔利⼯程蓄⽔总量达69.62亿⽴⽅⽶,⽐上年增加46.9%;但蓄⽔量分布不均,滇中地区的昆明、楚雄、⽟溪以及滇西的⼤理、丽江等地库塘蓄⽔严重不⾜。

2012年是我省连续遭遇⼲旱的第四年,给城乡居民⽤⽔造成了严重影响,给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农业⽣产带来巨⼤损失,暴露出全省⽔利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程性缺⽔⽭盾尖锐,防灾减灾能⼒不强等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

4年连旱成因复杂,呈现的主要特点为:⼀是降⾬连续偏少,⽓温持续偏⾼;⼆是库塘蓄⽔减少,供⽔⽭盾突出;三是旱灾涉及⾯⼴,灾害损失严重;四是连续受旱受灾,叠加效应突出。

2012年全省河道外供⽔量151.8亿⽴⽅⽶,⽐上年增加3.4%。

其中,地表⽔源供⽔量145.3亿⽴⽅⽶,地下⽔源供⽔量5.362亿⽴⽅⽶,其他⽔源(污⽔处理回⽤及⾬⽔利⽤)供⽔量1.141亿⽴⽅⽶。

昆明市水环境及水资源现状调查与分析

昆明市水环境及水资源现状调查与分析

昆明市水环境及水资源现状调查与分析“十五”期间,昆明市地表水环境污染主要表现为氮、磷及有机污染特征;主城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总体保持平稳趋势,但总磷污染有加重趋势;滇池总体污染情况趋于平稳,多数污染指标有所下降,外海水质类别达到Ⅴ类;阳宗海水质呈好转趋势;主要河流中,除盘龙江、大青河、牛栏河水质状况下降外,其他河流水质总体有所好转。

地下水孔隙水水质较差,水质呈片状或面状重度污染;基岩水水质总体状况良好,仅在局部地段出现岛状或点状轻-中度污染。

一、水资源状况:(一)饮用水源1.主城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主城区有8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

地表水源地6个:松华坝水库:达标率98.09%,水质较上年下降。

大河水库、柴河水库:达标率96.64%,大河水库水质较上年无变化。

柴河水库水质较上年下降。

宝象河水库:达标率98.20%,水质较上年下降。

自卫村水库:达标率97.57%。

水质较上年无变化。

滇池罗家营:备用水源,达标率83.83%,水质较上年无变化。

地下水源地2个:海源寺:达标率94.6%,水质较上年无变化。

白龙潭:达标率94.24%,水质较上年无变化。

2.县(市)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情况10个县(市)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情况:东川区92.00%,安宁市100%,呈贡县93.48%,晋宁县100%,富民县88.86%,禄劝县91.07%,嵩明县96.13%,宜良县100%,石林县95.56%,寻甸93.00%。

(二)地表水1.湖泊滇池草海水质为劣Ⅴ类水,综合营养指数76.1,属重度富营养状态。

主要污染物氨氮、总氮、总磷超过Ⅴ类水标准,生化需氧量达到Ⅴ类水标准,高锰酸盐指数和溶解氧达到Ⅳ类水标准,其余指标均符合或好于Ⅲ类水标准,综合营养指数下降,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好转。

水质类别较上年无变化,未达水环境功能要求。

外海水质为Ⅴ类水,综合营养指数62.5,属中度富营养状态。

主要污染物总磷、总氮达到Ⅴ类水标准,高锰酸盐指数达到Ⅳ类水标准,其余指标均符合或好于Ⅲ类水标准。

云南省干热地区地表水资源状况分析

云南省干热地区地表水资源状况分析

第39卷第24期2008年12月 人 民 长 江Yangtze R i ve rVol .39,No .24Dec.,2008收稿日期基金项目云南省水资源综合规划项目(YSZY 35)作者简介李学辉,男,云南省水文水资源局技术处,工程师。

文章编号:1001-4179(2008)24-0029-03云南省干热地区地表水资源状况分析李学辉 伍立群(云南省水文水资源局技术处,云南昆明650106)摘要:干热地区在云南省的分布较为广泛,主要分布在金沙江、南盘江、元江和怒江流域。

干热地区是云南省地形和气候共同影响下形成的特殊区域,区域内太阳辐射热能非常丰富,适宜农业经济的发展。

根据干热地区的降水量、水面蒸发量和地表水资源等干热地区的水资源状况,对区域水资源特性进行分析研究,从而得出了云南省干热地区水资源的分布规律,为区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 键 词:干热地区;水资源;分布规律;云南中图分类号:T V213 文献标识码:A1 干热地区的分布云南省位于青藏高原东南侧,地势高耸,山高谷深;省境内地形、气候复杂多样,受西南暖湿气流和东南暖湿气流的影响,总体上降水量较为丰富,但局部地区水资源较为缺乏。

低纬度高海拔的位置,使该地区具有丰富的太阳辐射能源,热量条件较好。

在地形地貌和热量条件的共同影响下,滇中腹地坝区和河谷地带形成了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地区。

干热地区在云南省是一块“飞地”,周围地区降水量丰富,气候四季如春,而被包围的“飞地”却干旱少雨,气候炎热。

由于特有的地形和气候条件,干热地区成为云南省重要的经济作物、粮食作物和季节蔬菜种植区;但在气候变化、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区域内生态环境较为脆弱。

干热地区主要包括:滇西的怒江流域、滇中的金沙江和红河流域、滇北的金沙江流域以及滇东的珠江流域等地区的深切河谷和盆地地区。

干热地区总面积约为13676k m 2,占全省面积的3.6%。

其中,金沙江流域的干热地区面积约为3816.78k m 2,南盘江流域约为3356.38k m 2,元江流域约为5910.34k m 2,怒江流域约为592.89k m 2。

云南省水资源基本情况数据分析报告2018版

云南省水资源基本情况数据分析报告2018版

云南省水资源基本情况数据分析报告2018版序言云南省水资源基本情况数据分析报告从水资源总量,地表水资源量,地下水资源量,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人均水资源量等重要因素进行分析,剖析了云南省水资源基本情况现状、趋势变化。

云南省水资源基本情况数据分析报告相关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请注明出处。

借助对数据的发掘及分析,提供一个全面、严谨、客观的视角来了解云南省水资源基本情况现状及发展趋势。

云南省水资源基本情况分析报告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等权威部门。

云南省水资源基本情况数据分析报告以数据呈现方式客观、多维度、深入介绍云南省水资源真实状况及发展脉络,为机构和个人提供必要借鉴及重要参考。

目录第一节云南省水资源基本情况现状概况 (1)第二节云南省水资源总量指标分析 (3)一、云南省水资源总量现状统计 (3)二、全国水资源总量现状统计 (3)三、云南省水资源总量占全国水资源总量比重统计 (3)四、云南省水资源总量(2015-2017)统计分析 (4)五、云南省水资源总量(2016-2017)变动分析 (4)六、全国水资源总量(2015-2017)统计分析 (5)七、全国水资源总量(2016-2017)变动分析 (5)八、云南省水资源总量同全国水资源总量(2016-2017)变动对比分析 (6)第三节云南省地表水资源量指标分析 (7)一、云南省地表水资源量现状统计 (7)二、全国地表水资源量现状统计分析 (7)三、云南省地表水资源量占全国地表水资源量比重统计分析 (7)四、云南省地表水资源量(2015-2017)统计分析 (8)五、云南省地表水资源量(2016-2017)变动分析 (8)六、全国地表水资源量(2015-2017)统计分析 (9)七、全国地表水资源量(2016-2017)变动分析 (9)八、云南省地表水资源量同全国地表水资源量(2016-2017)变动对比分析 (10)第四节云南省地下水资源量指标分析 (11)一、云南省地下水资源量现状统计 (11)二、全国地下水资源量现状统计分析 (11)三、云南省地下水资源量占全国地下水资源量比重统计分析 (11)四、云南省地下水资源量(2015-2017)统计分析 (12)五、云南省地下水资源量(2016-2017)变动分析 (12)六、全国地下水资源量(2015-2017)统计分析 (13)七、全国地下水资源量(2016-2017)变动分析 (13)八、云南省地下水资源量同全国地下水资源量(2016-2017)变动对比分析 (14)第五节云南省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指标分析 (15)一、云南省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现状统计 (15)二、全国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现状统计 (15)三、云南省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占全国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比重统计 (15)四、云南省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2015-2017)统计分析 (16)五、云南省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2016-2017)变动分析 (16)六、全国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2015-2017)统计分析 (17)七、全国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2016-2017)变动分析 (17)八、云南省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同全国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2016-2017)变动对比分析 (18)第六节云南省人均水资源量指标分析 (19)一、云南省人均水资源量现状统计 (19)二、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现状统计 (19)三、云南省人均水资源量占全国人均水资源量比重统计 (19)四、云南省人均水资源量(2015-2017)统计分析 (20)五、云南省人均水资源量(2016-2017)变动分析 (20)六、全国人均水资源量(2015-2017)统计分析 (21)七、全国人均水资源量(2016-2017)变动分析 (21)八、云南省人均水资源量同全国人均水资源量(2016-2017)变动对比分析 (22)图表目录表1:云南省水资源基本情况现状统计表 (1)表2:云南省水资源总量现状统计表 (3)表3:全国水资源总量现状统计表 (3)表4:云南省水资源总量占全国水资源总量比重统计表 (3)表5:云南省水资源总量(2015-2017)统计表 (4)表6:云南省水资源总量(2016-2017)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4)表7:全国水资源总量(2015-2017)统计表 (5)表8:全国水资源总量(2016-2017)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5)表9:云南省水资源总量同全国水资源总量(2016-2017)变动对比统计表 (6)表10:云南省地表水资源量现状统计表 (7)表11:全国地表水资源量现状统计表 (7)表12:云南省地表水资源量占全国地表水资源量比重统计表 (7)表13:云南省地表水资源量(2015-2017)统计表 (8)表14:云南省地表水资源量(2016-2017)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8)表15:全国地表水资源量(2015-2017)统计表 (9)表16:全国地表水资源量(2016-2017)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9)表17:云南省地表水资源量同全国地表水资源量(2016-2017)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10表17:云南省地表水资源量同全国地表水资源量(2016-2017)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0)表18:云南省地下水资源量现状统计表 (11)表19:全国地下水资源量现状统计分析表 (11)表20:云南省地下水资源量占全国地下水资源量比重统计表 (11)表21:云南省地下水资源量(2015-2017)统计表 (12)表22:云南省地下水资源量(2016-2017)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12)表23:全国地下水资源量(2015-2017)统计表 (13)表24:全国地下水资源量(2016-2017)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13)表25:云南省地下水资源量同全国地下水资源量(2016-2017)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4)表26:云南省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现状统计表 (15)表27:全国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现状统计表 (15)表28:云南省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占全国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比重统计表..15 表29:云南省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2015-2017)统计表 (16)表30:云南省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2016-2017)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6)表31:全国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2015-2017)统计表 (17)表32:全国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2016-2017)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7)表33:云南省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同全国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2016-2017)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8)表34:云南省人均水资源量现状统计表 (19)表35: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现状统计表 (19)表36:云南省人均水资源量占全国人均水资源量比重统计表 (19)表37:云南省人均水资源量(2015-2017)统计表 (20)表38:云南省人均水资源量(2016-2017)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20)表39:全国人均水资源量(2015-2017)统计表 (21)表40:全国人均水资源量(2016-2017)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21)表41:云南省人均水资源量同全国人均水资源量(2016-2017)变动对比统计表 (22)。

云南的水系湖泊介绍

云南的水系湖泊介绍

云南的水系湖泊介绍一、水系云南江河纵横,水系十分复杂。

全省大小河流共600多条,其中较大的有180条,多为入海河流的上游。

它们集水面积遍于全省,分别属于六大水系:金沙江-长江,南盘江-珠江,元江-红河,澜沧江-湄公河,怒江-萨尔温江,独龙江、大盈江、瑞丽江-伊洛瓦底江,;分别注入三海和三湾:东海、南海、安达曼海,北部湾、莫踏马湾、孟加拉湾;归到两大洋:太平洋和印度洋。

六大水系中,除南盘江-珠江,元江-红河的源头在云南境内,其余均为过境河流,发源于青藏高原。

六大水系中,南盘江-珠江,金沙江-长江为国内河流,独龙江、大盈江、瑞丽江-伊洛瓦底江和怒江、澜沧江、元江是国际河流,分别流经老、缅、泰、柬、越等国入海。

如此复杂的水组合是其他省区所没有的。

云南江河的另一特点是其流向由北向南,与国内多数江河由西向东的流向不同。

现将六大水系简述如下。

金沙江-长江:金沙江为长江上游,从青海省玉树县巴塘河口至四川省宜宾岷江口,全长2308公里。

因盛产金沙故名金沙江,古代又称丽水。

金沙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中段,经德钦县进入云南流于横断山区,而后进入滇中高原、滇东北与四川西南山地之间,最后从水富县流入四川境内,自宜宾以下称长江。

金沙江在云南境内长1560公里,流域面积10.9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28.6%,是云南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

沿江形成众多的以江河景观为主体的风景区,其中最著名的有三个。

一是,“三江并流”即金沙江与澜沧江、怒江共同在滇西横断山区内相互逼近、并行南下的极为壮丽的景观。

“三江并流”被列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二是,“金沙劈流”。

江水切穿玉龙雪山和哈巴雪山,形成坡陡谷深的大峡谷——“虎跳峡”。

峡谷长16公里,从江面至两岸雪山蜂顶高差达3000多米,是世界上最深的大峡谷之一。

三是长江第一湾。

它位于丽江县石鼓乡,在这里北来江水受岩石阻挡,掉头急转向东北,形成V形大湾,江面宽阔,适于渡江,相传诸葛亮“五月渡泸”、忽必烈“革囊以济”都是以此为渡口。

云南省水资源

云南省水资源

云南水资源概况云南省位于中国西南边陲,地处低纬度高原,地理位置特殊,地形地貌复杂,所以气候也很复杂,主要受南孟加拉高压气流影响。

全省气候类型丰富多样,有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南温带、中温带和高原气候区共7个气候类型。

高原季风气候明显,干湿季节分明、垂直变化显著。

因此,使云南的水资源具有明显的时空变化特征。

云南境内河流众多,水量充沛,水能资源丰富。

径流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908条,分属长江(金沙江)、珠江、红河、澜沧江、怒江和依洛瓦底江六大水系。

其中珠江、红河发源于云南省境内,红河、澜沧江、怒江、伊洛瓦底江为国际河流。

全省多年平均降水量1258毫米,常年自产水资源量2222亿立方米(地表水1482亿立方米占66.7%,地下水740亿立方米占33.3%),排全国第三位,过境水量多年平均1943亿立方米;有高原湖泊40多个,总容水量290亿立方米,多分布在元江以东、云岭山地以南,其中较大的有滇池、洱海、抚仙湖、程海、异龙湖、杞麓湖、阳宗海等,泸沽湖为云南和四川两省共有。

从时间变化上看,5-10月的雨季水资源充足,旱季则显得比较匮乏,尤其是雨季开始前的2-4月是云南水最少的时候,出现了春旱或者初夏干旱和夏秋暴雨时常带来洪涝灾害和水土流失的自然灾害。

因此,在时间上分布上严重不均。

从空间变化上看,在季节变化的基础上,由于横断山脉的深度切割,海拔高差悬殊,地形地貌复杂,尽管水资源总量相对较多、人均占有较高,但“人在高处住,水在低处流”,水资源的开发难度很大,利用程度较低,带来水资源分布与人口、土地、矿产等生产要素匹配不良,资源性缺水、工程性缺水和水质性缺水并存,其中尤以工程性缺水最为突出,从而使云南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但由于地形缘故,河流落差都很大,蕴藏有巨大的水能资源。

水能资源其总量丰富,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占全国的15% ,居全国第三位;水电可开发容量约占全国总量的1/5,居全国第二位。

云南地理水文环境

云南地理水文环境

第五章水文环境云南地域广,地势起伏大;地貌类型复杂,山地为主;气候湿润,降水丰富。

这样的条件下发育了众多的江河湖泊及地下水系(图5-1)。

又地处第一、二级阶梯的过渡区,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第一节水系与河流云南省大小河流共600多条,其中较大的有180条,多为入海河流的上游。

一、云南水系云南省地跨六大水系(图5-1),具体说明如下:1、太平洋水系①长江水系:金沙江、龙川江、螳螂川(普渡河)、小江、以礼河、牛栏江横江、程海、泸沽湖、滇池等,注入东海。

②珠江水系:南盘江、曲江、可渡河、黄泥河、驮娘江、抚仙湖、星云湖、杞麓湖、阳宗海、异龙湖等,注入南海。

③元江(红河)水系:礼社江、绿汁江、把边江、阿墨江、李仙江、南溪河、盘龙江等,注入北部湾。

④澜沧江(湄公河)水系:漾濞江、威远江、曼老江、南腊河、南览河、流沙河、洱海等,注入南海。

2、印度洋水系⑤怒江(萨尔温江)水系:老窝河、枯柯河、南汀河、南滚河、南卡江等,注入安达曼海。

⑥伊洛瓦底江水系:独龙江、槟榔江、大盈江、瑞丽江等,注入安达曼海。

二、主要河流介绍1、怒江属于印度洋水系的怒江(萨尔温江)水系。

1.1河流概况又称潞江,怒江因江水深黑,我国最早的地理着作《禹贡》把它称为“黑水河”,云南省的怒族把怒江称为“阿怒日美”、“阿怒”是怒族人的自称,“日美”汉译为江,含义为怒族人居住区域的江。

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南麓的吉热拍格。

怒江在西藏嘉玉桥流入他念他翁山和伯舒拉岭之间的峡谷中时才正式叫怒江,嘉玉桥以上为怒江上游,称为那曲河;西藏嘉玉桥至云南省的泸水县为怒江的中游,进入云南境内以后,经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保山市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怒江奔流在碧罗雪山与高黎贡山之间,西岸高黎贡山的峡谷高差达5000米,东岸碧罗雪山的峡谷高差达4000多米,平均高差3000多米,山谷幽深,危崖耸立,水流在谷底咆哮怒吼,故称“怒江”,江面海拔在2000-800米之间;怒江州境内,4000米以上高峰有20余座,群山南北逶迤、绵亘起伏,雪峰环抱,雄奇壮观。

云南省地跨六大水系

云南省地跨六大水系

云南省地跨六大水系中的“明星”,因为这里出土了数量多、种类丰富、留存完好的寒武纪多细胞生物的化石,有力地证明了“寒武纪生物大爆炸”的存在。

昆明市东川区也是全国闻名的“泥石流博物馆”,早期这里因为大规模不科学地开采铜矿,再加上气候、地形等原因影响,形成了较大规模的泥石流频发地段,泥石流现象比较典型。

水文1、水系云南省地跨六大水系,具体说明如下:⑴太平洋水系:①长江水系:金沙江、龙川江、螳螂川(普渡河)、小江、以礼河、牛栏江、横江、程海、泸沽湖、滇池等,注入东海。

②珠江水系:南盘江、曲江、可渡河、黄泥河、驮娘江、抚仙湖、星云湖、杞麓湖、阳宗海、异龙湖等,注入南海。

③元江(红河)水系:礼社江、绿汁江、把边江、阿墨江、李仙江、南溪河、盘龙江等,注入北部湾。

④澜沧江(湄公河)水系:漾濞江、威远江、曼老江、南腊河、南览河、流沙河、洱海等,注入南海。

⑵印度洋水系:⑤怒江(萨尔温江)水系:老窝河、枯柯河、南汀河、南滚河、南卡江等,注入安达曼海。

⑥伊洛瓦底江水系:独龙江、槟榔江、大盈江、瑞丽江等,注入安达曼海。

2、湖泊⑴滇池位于昆明市区南部,被誉为“高原明珠”,是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湖泊、中国第六大淡水湖。

湖泊面积311.388平方千米,流域面积2920平方千米,平均水深5.12米,最深处为11.3米,蓄水量为15.931亿立方米。

蓄水量15.7亿立方米,海拔1887米,湖岸线长约200千米,属水资源缺少地区,且年际变化大,存在连续丰水、连续枯水长周期变化的特点。

⑵洱海是云南省第二大高原湖泊,位于大理市区北部,湖泊面积252.91平方千米,流域面积2565平方千米,平均水深10.8米,最大水深21.5米,湖面海拔1966米,蓄水量28.8亿立方米,多年平均水资源量8.25亿立方米,湖岸线长约200千米,大小入湖河流117条。

洱海流域主要包括大理市及洱源县的18个乡镇。

⑶抚仙湖是我国第二深水湖泊,是云南省蓄水量最大的湖泊,位于玉溪市澄江县、江川县、华宁县三县交界处。

云南河流及湖泊水质状况调查

云南河流及湖泊水质状况调查

(六)、水资源的质量及防治保护措施。

1、云南省主要湖泊和水库水质状况。

(1)云南省主要湖泊水和水库水质现状分析依据2010年云南省水资源公报中数据可知,云南省在61个水质监测的湖泊和水库中,水质符合标准(即: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的、也就是说水质属优良的占67.2%;水质符合Ⅳ类标准、轻度污染的占18.0%;水质符合Ⅴ类标准、中度污染的占3.3%;水质劣于Ⅴ类标准、重度污染的占11.5%。

但是总体来看全省湖泊和水库的总体水质仍为轻度污染。

现已有44.3%的湖泊、水库水质达到水环境功能要求。

全省主要湖库水质优良率比上年增加3.8%,比2005年的60.4%增加了6.8%。

水质状况有所改善,但是水污染问题依然严重。

因此还需要我们共同来保护我们的水资源环境。

大体情况如下表2010年主要湖泊类别统计(表一)(2)云南省主要湖泊水质变化分析据云南省2010年环境状况公报(水环境)中指出,我省九大高原湖泊中,抚仙湖、泸沽湖水质符合Ⅰ类标准,洱海、程海水质符合Ⅲ类标准,4个湖泊水质到达优良标准。

阳宗海水质符合Ⅳ类标准,中度污染。

滇池草海、滇池外海、异龙湖、星云湖、杞麓湖水质劣于Ⅴ类标准,重度污染。

抚仙湖、泸沽湖、程海达到水环境功能要求。

九大高原湖泊水质基本保持稳定,可是污染许多湖泊的污染问题还在加剧。

由于2009年至今年以来,云南省大部分地区受百年不遇特大干旱影响,水库蓄水量不断减少,水质污染其实是在加剧,滇池外海、异龙湖和星云湖中总氮、总磷年均值略有升高,营养状态指数有所上升。

洱海、抚仙湖、泸沽湖等湖泊水位不断下降,水质受到影响,也有所下降。

阳宗海由于受砷污染事件的影响,2008年水质由Ⅱ类下降为Ⅴ类,2009年劣于Ⅴ类;随着治理措施逐步见效,2010年水质好转为Ⅳ类。

滇池、异龙湖、星云湖、杞麓湖等污染严重的湖泊水质恶化的趋势基本得到遏制。

但是污染问题依然存在。

比如滇池多年以来虽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来治理,可是水质不但得不到改善且一直在恶化。

云贵地区的主要水体资源有哪些?

云贵地区的主要水体资源有哪些?

云贵地区的主要水体资源有哪些?
一、大型湖泊
云贵地区拥有着众多大型湖泊,其中以滇池为最著名。

滇池被誉为“高原明珠”,是云南省最大的淡水湖,不仅是中国的高原湖泊典范,还是国家重要生态屏障。

滇池水质清澈,蕴含着丰富的生物资源,是云贵地区的重要水体资源之一。

二、大型水库
除了湖泊外,云贵地区还拥有大量的水库资源。

其中,以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江并流处的三江汇水库最为著名。

三江汇水库是国家重点工程,承担着调节流域水资源、发电和灌溉等重要功能。

它不仅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还为周边地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三、河流
云贵地区的河流纵横交错,蜿蜒穿行于山谷之间,为当地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了宝贵的水资源支持。

其中,澜沧江、怒江、金沙江等众多大江大河源源不断地输送着来自高山的雪水,滋养着整个山地区域的生态环境。

四、温泉资源
除了常规的湖泊和河流以外,云贵地区还拥有着丰富的温泉资源。

这些温泉散落在山间林地、深谷密林之中,具有独特的地质特征和疗养价值。

温泉水富含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对于改善皮肤状况、缓解疲
劳和促进血液循环等方面有着显著的功效。

五、小型水体
除了大型湖泊和水库外,云贵地区还有许多小型水体,如泉眼、溪
流和小型湖泊等。

这些水体虽然规模不大,但却在当地的生态系统中
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它们为当地的植被、动物提供了生存的环境,也丰富了当地的自然景观,是云贵地区水体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浅析云南省水资源近十年的变化及面临的问题

浅析云南省水资源近十年的变化及面临的问题

浅析云南省水资源近十年的变化及面临的问题摘要:云南省水资源总量相对丰富,但时空分布不均,开发利用困难,经济发展与水资源分布严重错位,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工程性、资源性、水质性缺水并存,水资源问题已成为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关键字:云南省水资源十年变化面临问题1.云南省水资源概况1.1 水资源总量丰富从总量上说,云南省水资源很丰富,仅次于西藏和四川,居全国第三,是宁夏的260倍,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1/7。

云南省多年平均降水量4820.8亿立方米,折合降水深1258.7毫米。

平均年自产水源量2222亿立方米,从西藏、四川、贵州、广西等省流来入境水量1845.8亿立方米,从缅甸、老挝、越南等邻国流来的入境水量97.2亿立方米,全省水资源总量达4165亿立方米。

但由于时空分布等原因,云南省面临着严重的水资源挑战,已威胁到全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云南省水资源总量2222亿立方米,居全国第三位。

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10364万千瓦时,可开发的装机容量为8916万千瓦,年发电量为4545亿千瓦时,居全国第二位。

云南境内径流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889条,分属长江、珠江、红河、澜沧江、怒江、伊洛瓦底江6大水系。

滇池、洱海等30个高原湖泊,总面积1066平方公里,总蓄水量300亿立方米。

1.2 季节变化明显由于年中、年际分配极为不利,云南省在某些年份和一年的某些月份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

全省湿季半年(5~10月)径流量约占全年水量的73% ~85%,而干季半年(11~4月) 径流量仅占全年总量的15%~28% ,在农业生产用水量最大的4 月和5月,径流量仅占全年水量的2%~3%。

更为严重的是呈现出径流量愈少的地区,年际变化愈大,丰枯变化更为严重剧烈。

1.3 有效水资源贫乏水愈少的地区,年际变化愈大。

云南省水资源地区分布也极不均匀,总的趋势是:南多北少,西多东少,深谷多,平坝少。

云南有众多的岩溶分布,岩溶地区的降雨径流大部分或全部下渗至地下数百米或上千米的深度,形成大小不一的地下暗河,远流它处,不能被当地截获使用,因此地表水十分缺乏,甚至人畜饮水都十分困难。

[精品]云南省水资源公报

[精品]云南省水资源公报

云南省水资源公报2008年云南省水利厅2009年7月前言我国长期形成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低效益的生产状况,产业布局和城市发展与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的不协调,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人为地加剧了水资源紧缺形势。

随着国家节能减排措施的实施,结合我省的基本水情,通过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实行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开发、综合治理,使我省的用水效率和效益得到提高,加强节水型社会的建设,从传统的以供水管理为主转向以需水管理为基础,将水利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本期《云南省水资源公报》(以下简称《公报》)为云南省水利厅发布的第十三期《公报》。

《公报》以水利部《中国水资源公报编制技术大纲(修改试行稿)》要求的内容和技术标准为编制依据,以水文部门的实测水文数据和水利部门的统计资料及各州(市)报送的供用水资料为基础,并收集统计、气象、农业和城建等部门的有关资料,经汇总和综合分析后编制而成,《公报》的主要内容有水资源量、蓄水动态、供用耗排水量、水资源开发利用、水资源质量、重要水事等。

综述2008年全省年平均降水量1333.8毫米,折合降水总量5111亿立方米,比常年偏多4.3%,属平水年。

全省水资源总量2315亿立方米,比常年增加4.7%,产水模数为60.4万立方米/平方千米,人均水资源量5095立方米。

全省入境水量1797亿立方米,出境水量4014亿立方米。

2008年全省5座大型水库、167座中型水库及小型水库和坝塘年末蓄水总量70.45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3.1%;九大高原湖泊年末容水量289.2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0.3%。

2008年全省河道外供水量153.1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2.1%,其中,地表水源供水量占总供水量的94.8%;地下水源供水量占3.3%;其他水源(污水处理回用及雨水利用)供水量占1.9%。

全省河道外用水量与供水量相同,其中,生产用水量135.2亿立方米,生活用水量14.24亿立方米,生态环境用水量3.646亿立方米。

云南水质研究报告

云南水质研究报告

云南水质研究报告根据云南省水务局的水质监测数据和调研结果,我们对云南省水质状况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并综合了相关资料进行了报告总结,具体内容如下:一、云南省水质概况云南省地理环境复杂多样,拥有丰富的水资源。

总体来看,云南省水质较好,水资源相对充足。

然而,在部分地区,由于人口增长、工业发展、农业生产等人为活动的影响,水质出现了一定的问题。

二、主要水质问题1. 水污染问题:云南省的一些水体受到了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城市污水等的影响,水质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尤其是我省一些工业发展较快的地区和农业产业发达的农村地区,水质问题比较突出。

2. 地下水超采问题:云南省地下水资源是我国重要的淡水资源之一,但由于长期过度开采和不合理利用,地下水位下降严重,部分地区已经出现地下水超采的问题。

3. 镉污染问题:云南省部分地区的土壤和水体中含有不同程度的镉污染。

受到冶炼、矿区污染等因素的影响,一些农田土壤和农产品中的镉含量超标,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三、水质改善对策1. 加强水资源管理:加大水资源保护力度,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量,合理利用水资源,推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 强化水污染防治:加强工业和农业污水的处理,加大工业企业的环保投入,完善农村和城市污水处理设施,提高水污染处理能力。

3. 加强镉污染治理:建立农田土壤镉污染防控机制,加强对农业农村的环境监测和监管,严禁使用镉污染的农产品。

4. 加强科学研究:加大水质监测和评价的科学研究力度,加强对云南省各地水质状况的跟踪、分析与评估,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四、未来发展方向云南省水质改善还需要通过长期、稳定、全面的工作来实现。

今后的工作中,需要加强对重点流域、工业区、农田等重点区域的监测和管理,加大投入力度,不断完善水污染防治设施,提高水质治理能力和水环境保护水平。

本报告仅为云南省水质研究的初步结果,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综合分析,以期更好地指导云南省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工作。

云南省水资源综合规划水资源调查评价专题报告

云南省水资源综合规划水资源调查评价专题报告

云南省水资源综合规划水资源调查评价专题报告云南省水资源综合规划水资源调查评价专题报告篇一:水资源调查评价报告某县水资源调查与评价[提要]:本文对某县水资源总量进行了估算,同时对某县水资源统筹开发、合理利用、科学管理等方面提出了看法。

得到全县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1.45亿m3,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1650m3,比全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还低504m3的结论。

[关键词]:水资源、调查、评价1.概况某县位于湖南中北部,地理位置为东经111°53′至112°46′,北纬27°55′至28°29′;处于中低纬度区,属中亚热带与亚热带的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

年平均气温16.8℃,无霜期达296天,全县多年平均降雨量达1358mm,西部因靠近暴雨中心,年雨量达1600mm以上。

全县总面积2906km2,总人口13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20万人),耕地面积76667hm2,其中水田68000hm2,年工农业总产值为205亿元(其中工业产值为154亿元),是一个经济快速发展、实力前沿的县。

全县地势西高东低,南陡北平,地貌因处于山地与平原交接带,故兼有山、丘、岗、平四种类型,东西部相对最大高差为1042.1m,地表植被覆盖好。

本县水系较为发育,境内有沩水与靳江两水系,均注入湘江。

沩水水系尚有乌、楚两大支流,辖流域2447km2,某县境内占2300km2,为全县面积的77%;另外还有河长10km以上的溪流46条,5km以上溪流114条,水库山塘广为分布,这就为较好地利用水资源提供了有利条件。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开矿、采砂等人类活动造成植被覆盖率下降,水土流失,水源污染日趋严重,水资源不足的问题已是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

2地表水及水资源总量估算2.1降水计算受县区垂直差异和地貌、植被等因素影响,降雨在时空方面分布是不均匀的。

总趋势是从西北向东南逐渐减小,在西部山区沩山,年降雨量达1600毫米以上,而东部丘陵区的道林,年降雨量只有1282m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水资源概况
本省人均水资源超过10000立方米,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倍。

由于地形缘故,
河流落差都很大,蕴藏有巨大的水能资源。

云南省参与的“西电东送”工程大部分的电能都来自环保的水能发电。

云南省降雨充沛,河流众多,年径流量达到200立方千米,三倍于黄河。

不过,云南水资源虽然量很大,但在时间上分布严重不均,5-10
月的雨季水资源充足,旱季则显得比较匮乏,尤其是雨季开始前的2-4月是云南水最少的时候,春旱或者初夏干旱是云南最频发的自然灾害之一。

云南年降水量①气候的区域差异和垂直变化十分明显。

这一现象与云南的纬
度和海拔这两个因素密切相关。

这种高纬度与高海拔相结合、低纬度和低海拔相一致,即水平方向上的纬度增加与垂直方向上的海拔增高相吻合的状况,使得各地的年平均温度,除金沙江河谷和红河河谷外,大致由北向南递增,平均温度在5~24℃左右,南北气温相差达19℃左右,表明了“立体气候”的特点。

②年温差小,日温差大。

由于地处低纬③降水充沛,干湿分明,分布不均。

全省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1100
毫米,但由于冬夏两季受不同大气环流的控制和影响,降水量在季节上和地域上的分配是极不均匀的。

降水量最多是6~9月份四个月,约占全年降水量的60%。

11月至次年4月的冬春季节为旱季,降水量只占全年的10%~20%,甚至更少。

不仅如此,在
小范围内,由于海拔高度的变化,降水的分布也不均匀。

昆明水资源概况
昆明其实是一座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城市。

据测算,目前滇池流域年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270多立方,不足全国人均水平的八分之一。

利用价格杠杆,促使市民增强节水意识,势在必行。

昆明水资源的短缺既有先天因素,又有后天原因。

昆明区内没有大江大河过境,仅靠大气环流降水汇集于水库和天然湖泊。

作为昆明城市水源的主要来源,滇池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率已达到60%。

而根据国外的经验,一个国家和地区用水超过水资源量的20%时,就可能出现水危机。

一方面是水源的短缺,一方面是日益增长的城市供水需求,短短两年间,昆明自来水集团有限公司的供水人数已经从2003年6月时的150万人增加到了现在的近200万人。

在全国14个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城市当中,昆明市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甚至低于严重缺水的北京、天津、唐山,处于全国极低水平。

在2005年前后,北京、深圳等城市的污水处理费提升幅度达到了50%以上,今年北京已经计划进一步上调水价,预计每吨将调到6块钱左右,而昆明市1.8元的生活用水到户价格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处于中下水平。

节水专家表示,水价的调整将有利于扭转部分居民的浪费恶习,让大家都养成节水意识。

感想
看着一个个数据出现在我眼前,喜忧参半。

虽然云南、昆明的水资源总量很大,降雨也很丰富,但是面对庞大的人口数以及日益增长的用水需求,却不容乐观。

这已经成为全国各地的通病。

面对水资源短缺问题,解决的办法只有两个:一个是节水,二个就是防污先说说节水。

保护水资源,首先要全社会动员起来,改变传统的用水观念。

要使大家认识到水是宝贵的,每冲一次马桶所用的水,相当于有的发展中国家人均日用水量;夏天冲个凉水澡,使用的水相当于缺水国家几十个人的日用水量;水龙头没有拧紧,一个晚上流失的水则相当于非洲或亚
洲缺水地区一个村庄的居民日饮用水总量这绝不是耸人听闻,而是联合国有关机构多年调查得出的结果。

因此,要在全社会呼吁节约用水,一水多用,充分利用循环水。

要树立惜水意识,开展水资源警示教育。

长期以来,大多数人们普遍认为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聚宝盆”,使用中挥霍浪费,不知道自觉珍惜。

其实,地球上水资源并不是用之不尽的,尤其是我国的人均水资源量并不丰富,地区分布也不均匀,而且年内变化莫测,年际差别很大,再加上污染严重,造成水资源更加紧缺的状况,黄河水多处多次断流就是生动体现。

再说说防污。

据监测,目前全国多数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的点状和面状污染,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

日趋严重的水污染不仅降低了水体的使用功能,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对中国正在实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带来了严重影响,而且还严重威胁到城市居民的饮水安全和人民群众的健康。

所以要进行水资源污染防治,实现水资源综合利用。

水体污染包括地表水污染和地下水污染两部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工业废水、工业垃圾、工业废气、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都能通过不同渗透方式造成水资源的污染,长期以来,由于工业生产污水直接外排而引起的环境事件屡见不鲜,它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极坏影响,因此,应当对生产、生活污水进行有效防治。

在城市可采取集中污水处理的途径;工业企业必须执行环保“三同时”制度;生产污水据其性质不同采用相应的污水处理措施。

总之,我们必须坚决执行水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制度,必须坚持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严格执行环保一票否决制度,促进企业污水治理工作开展,最终实现水资源综合利用。

虽然地球71%表面覆盖的是水,但是其实淡水资源只占了地球总水量的2.53%左右,而可被人类利用的淡水总量只占地球上总水量的十万分之三,占淡水总蓄量的0。

34%。

由此可见,地球上可被利用的水并没有人类想象的那么多,如果让它们继续遭到人类的摧残,早晚有一天,它会消失的。

保护水资源,靠的不是用嘴说,而是体现在我们的行动上。

保护水资源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单凭一个人两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

只有人人参与,每个人都肩负起自己的节水责任,最终才能完成保护水资源的重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