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设计的实习报告
模型制作课实训报告

一、前言模型制作课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通过本次实训,我对模型制作的基本流程、技巧和材料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以下是我对本次实训的总结和反思。
二、实训目的和意义1. 提高动手能力:通过实训,使学生掌握模型制作的基本技能,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2. 培养创新意识:在实训过程中,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设计出具有创意的模型。
3. 增强审美能力:通过对模型制作的学习,提高学生对美的感知和鉴赏能力。
4.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加深对模型制作原理的理解。
三、实训过程1. 实训准备在实训前,我了解了本次实训的课程安排、所需材料和工具。
同时,我还查阅了相关资料,对模型制作的基本流程有了初步的认识。
2. 实训内容(1)模型设计:在实训老师的指导下,我进行了模型设计,确定了模型的尺寸、形状和功能。
(2)材料准备:根据设计要求,我选择了合适的材料,如木材、塑料、金属等。
(3)制作过程:在实训老师的指导下,我按照模型制作的步骤,完成了以下工作:a. 划线、切割:根据设计图纸,在材料上划线、切割,确保尺寸准确。
b. 组装:将切割好的材料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组装,确保模型的结构稳定。
c. 精修:对组装好的模型进行打磨、抛光等精修工作,提高模型的表面质量。
(4)模型测试:完成模型制作后,我对其进行了测试,确保模型的功能和稳定性。
3. 实训总结通过本次实训,我掌握了模型制作的基本流程和技巧,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
以下是我对实训过程中的收获和反思:(1)收获:a. 学会了划线、切割、组装等基本技能。
b. 提高了审美能力,对美的感知更加敏锐。
c. 培养了创新意识,能够根据需求设计出具有创意的模型。
(2)反思:a. 在实训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在设计方面存在不足,需要加强学习。
b. 在制作过程中,有时会因为操作不当导致材料浪费,今后需要更加细心。
c. 在模型测试阶段,我意识到测试的重要性,今后要加强对模型的功能和稳定性的检验。
模型设计专业实习报告实习报告

模型设计专业实习报告实习报告实习报告一、实习概况我所在的实习单位是一个设计公司,主要从事模型设计相关的工作。
实习期间,我主要参与了公司的项目,负责了一部分模型设计和制作的工作。
在实习期间,我与同事们一起协作完成了一些项目,同时也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和技能。
二、实习内容1. 参与项目:我参与了几个项目,其中包括展览模型设计、产品模型设计等。
在这些项目中,我负责了模型的设计和制作工作。
我与同事们一起进行了创意的讨论,确定了设计方案,然后进行了模型的制作。
这个过程中,我学到了如何将创意转化为实际的模型,并了解了一些模型制作的技巧。
2. 学习专业知识:在实习期间,我还参与了公司的内部培训,学习了一些模型设计的专业知识。
我学习了如何使用一些设计软件,如AutoCAD、SketchUp等。
通过这些培训,我对模型设计的理论和实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三、实习收获1. 专业知识:通过实习,我对模型设计的相关专业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学会了如何进行模型的设计和制作,并且掌握了一些设计软件的使用方法。
2. 团队合作:在实习期间,我与同事们一起合作完成了一些项目。
通过这个过程,我学会了如何与团队成员合作,如何有效地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一个项目。
3. 实践能力:实习期间,我有机会将专业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学会了如何解决实际问题。
我通过实践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实习总结通过这次实习,我对模型设计专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学到了很多实践经验和技能。
我发现模型设计需要不仅需要专业知识,还需要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我将继续努力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并将所学应用到实践中,为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同时,我也期待能在未来的工作中继续发展和成长。
室内设计模型制作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与目的作为一名室内设计专业的学生,为了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理论知识的应用水平,我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室内设计模型制作实习。
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深入了解室内设计模型的制作流程、技巧以及相关软件的应用,从而为将来的室内设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在实习过程中,我参与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了解室内设计模型的分类及应用:在实习的第一周,导师向我们介绍了室内设计模型的分类,包括手工模型、数字模型等,以及它们在室内设计过程中的应用。
2. 学习室内设计模型制作材料与工具:实习的第二周,我们学习了各种室内设计模型制作所需的材料和工具,如泡沫板、木板、胶水、剪刀等,并了解了它们的特点和用途。
3. 掌握室内设计模型制作技巧:在实习的第三周,导师通过实际操作演示,讲解了如何制作一个完整的室内设计模型,包括平面布局、立面设计、空间结构等。
我们学习了如何运用切割、拼接、打磨等技巧,使模型更加逼真和美观。
4. 学习相关软件的应用:在实习的第四周,我们学习了如AutoCAD、3ds Max、SketchUp等室内设计相关软件的操作,了解了如何通过这些软件进行室内设计模型的制作和渲染。
三、实习收获与反思通过本次实习,我收获颇丰。
首先,我掌握了室内设计模型的制作技巧和相关软件的应用,为将来的室内设计工作奠定了基础。
其次,我了解了室内设计模型的分类及应用,使我对室内设计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最后,我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然而,在实习过程中,我也发现了自己的一些不足之处。
例如,在制作模型时,我对一些细节的处理不够精细,有时会影响到整体效果。
此外,我在使用相关软件时,操作不够熟练,导致制作效率不高。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克服这些不足。
四、总结总之,本次室内设计模型制作实习使我受益匪浅。
通过实习,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专业技能,还对室内设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模型实习实训报告总结

一、实习目的通过本次模型实习实训,旨在提高我们的实践能力,加深对模型制作过程的理解,培养团队协作精神,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同时,通过实训,了解模型制作的基本流程、材料选择、工艺方法等,提高我们的审美观和创造力。
二、实习过程1. 实习时间:2021年X月X日至2021年X月X日2. 实习地点:XX大学模型制作实验室3. 实习内容:(1)了解模型制作的基本流程,包括设计、选材、制作、装配、调整等环节。
(2)学习不同类型模型的制作方法,如建筑模型、机械模型、装饰模型等。
(3)掌握模型制作常用材料,如木材、塑料、金属、纸制品等。
(4)了解模型制作工艺,如切割、打磨、雕刻、喷涂等。
(5)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协调能力。
4. 实习方式:(1)理论学习:通过查阅资料、课堂讲解等方式,了解模型制作的基本理论。
(2)实践操作: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动手制作模型,掌握制作技巧。
(3)讨论交流:在制作过程中,与同学、老师交流心得,共同解决问题。
三、实习总结1. 实习收获(1)理论知识方面:通过实习,我们对模型制作的基本理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模型制作的基本流程和工艺方法。
(2)实践能力方面: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动手制作了多个模型,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3)团队协作方面:在制作模型的过程中,我们学会了与同学、老师沟通、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4)审美观和创造力方面:在实习过程中,我们接触了各种类型的模型,提高了自己的审美观和创造力。
2. 实习不足(1)理论知识掌握不够全面: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发现自己在理论知识方面还有待提高,需要进一步学习。
(2)实践操作经验不足:在制作模型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如材料选择、工艺方法等,需要进一步积累经验。
(3)时间管理方面: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发现自己在时间管理方面存在一定问题,需要提高自己的时间观念。
3. 改进措施(1)加强理论知识学习: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要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模型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模型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为了更好地了解模型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操作流程和实际效果,我于2023年在某知名科技公司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模型实习。
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提升我的模型应用能力,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习内容1. 实习岗位本次实习岗位为模型工程师,主要负责模型开发、优化和部署等工作。
2. 实习过程(1)模型开发实习初期,我首先学习了模型开发的基本流程,包括数据预处理、模型选择、训练和测试等环节。
在导师的指导下,我选取了一个实际应用场景——智能语音助手,并对其进行了模型开发。
在数据预处理阶段,我收集了大量语音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清洗、标注和归一化处理。
随后,我选择了合适的模型——深度神经网络(DNN),对其进行训练和测试。
在训练过程中,我不断调整模型参数,以提高模型的准确率。
(2)模型优化在模型开发过程中,我发现模型的准确率还有待提高。
为了进一步提升模型性能,我对模型进行了优化。
主要优化措施如下:1)数据增强:通过增加数据样本、调整数据分布等方式,提高模型对未知数据的泛化能力。
2)模型结构优化:尝试不同的网络结构,寻找更适合当前任务的模型。
3)参数调整:调整学习率、批量大小等参数,使模型收敛速度更快。
(3)模型部署在模型优化完成后,我将模型部署到实际应用场景中。
为了确保模型稳定运行,我对其进行了以下工作:1)性能监控:实时监控模型运行状态,确保模型在正常运行。
2)故障排查:当模型出现问题时,及时定位故障原因并进行修复。
3)版本控制:对模型进行版本控制,方便后续版本迭代。
三、实习收获1. 技术能力提升通过本次实习,我对模型开发、优化和部署等环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实习过程中,我熟练掌握了深度学习框架(如TensorFlow、PyTorch等)的使用,提高了自己的编程能力和模型应用能力。
2. 团队协作能力在实习过程中,我与其他同事紧密合作,共同完成项目任务。
模型室实习报告

一、实习基本情况实习时间:2023年X月X日至2023年X月X日实习地点:XX大学模型室实习目的:通过实习,加深对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的结合,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实习内容: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学习模型制作的基本原理、技巧和方法,并参与实际模型的制作。
实习人数:共X人二、实习内容1. 理论学习在实习初期,我们首先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学习。
内容包括:(1)模型制作的基本原理:了解模型的定义、分类、特点及制作流程。
(2)材料与工具:认识常用的模型制作材料,如塑料、木材、金属等,以及相关工具,如锯、刨、钻、粘合剂等。
(3)设计理念:学习如何从实际需求出发,进行模型设计,并掌握一定的设计技巧。
2. 实践操作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我们开始了实践操作。
主要内容包括:(1)模型制作: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动手制作模型,如飞机模型、船舶模型、建筑模型等。
(2)模型组装与调试:学习如何将模型零部件组装成完整的模型,并进行调试,确保模型性能。
(3)模型展示与评价:将制作的模型进行展示,互相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
3. 团队协作在实习过程中,我们注重团队协作。
具体表现在:(1)分工合作: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合理分工,共同完成模型制作。
(2)互相学习:在制作过程中,互相交流心得,共同提高。
(3)共同进步:面对困难,共同探讨解决方案,共同进步。
三、实习收获与体会1. 专业知识与技能通过实习,我们掌握了模型制作的基本原理、技巧和方法,提高了动手能力。
同时,对相关材料、工具和设计理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创新意识与团队协作精神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会了从实际需求出发,进行模型设计,培养了创新意识。
同时,通过团队协作,提高了沟通、协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审美观念与综合素质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关注模型的细节,培养了审美观念。
同时,通过实际操作,提高了综合素质。
四、不足与努力方向1. 不足(1)对某些模型制作技巧掌握不够熟练。
模型实习报告总结

摘要:本次模型实习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提升我的模型制作与设计能力。
以下是对实习期间的工作内容、遇到的问题以及所学知识的总结。
一、实习内容1. 学习模型制作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材料的选用、工具的使用以及模型的结构设计。
2. 参与团队项目,负责模型的制作和设计,包括草图绘制、三维建模、模型组装等环节。
3. 与团队成员沟通协作,确保模型按时完成并满足项目要求。
二、遇到的问题1. 在模型设计阶段,由于对某些设计软件的掌握不够熟练,导致设计效率较低。
2. 在模型制作过程中,遇到了材料选择不当、尺寸误差等问题,影响了模型的精度和美观。
3. 与团队成员沟通不畅,导致项目进度受到一定影响。
三、所学知识1. 掌握了多种模型制作材料的特点和应用场景,如塑料、木材、金属等。
2. 熟练掌握了AutoCAD、SketchUp、3ds Max等设计软件的使用,提高了模型设计效率。
3. 学会了如何根据项目需求,选择合适的模型制作方法和工具。
4. 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学会了如何与团队成员沟通、解决问题。
四、实习心得1. 实习使我深刻认识到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重要性。
在实习过程中,我不仅要运用所学知识,还要不断学习新技能,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2. 实习让我体会到团队协作的力量。
在项目中,每个人都发挥自己的专长,共同完成任务。
这使我认识到,一个优秀的团队离不开每个成员的努力。
3. 实习让我明白了责任心的重要性。
在项目过程中,我时刻提醒自己要对自己的工作负责,确保模型质量。
4. 实习让我更加明确了自己的职业规划。
通过实习,我对模型制作行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自己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
总结:本次模型实习让我在实践中学到了很多知识,提高了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为我国模型制作行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模型课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为了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升自身动手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模型课实习。
本次实习主要针对建筑模型制作,旨在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对建筑空间布局、结构设计和美学认知的理解。
二、实习目的1.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提高模型制作水平。
2. 加深对建筑空间布局、结构设计和美学认知的理解。
3. 增强团队协作意识,提高沟通与表达能力。
三、实习内容1. 模型制作基础知识学习:实习初期,我们学习了模型制作的基本工具、材料及操作方法,如卡纸、模型胶、剪刀、尺子等。
2. 模型制作实践:在掌握基本技能后,我们分组进行实际操作。
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一个住宅模型的制作。
3. 模型制作过程:在制作过程中,我们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绘制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和剖面图,确定模型尺寸和结构。
(2)根据图纸,将卡纸剪裁成所需形状,并进行拼接。
(3)用模型胶固定各部分,确保结构稳定。
(4)对模型进行美化,如添加门窗、家具等。
4. 模型展示与评价:实习结束后,我们对制作的模型进行展示,并邀请教师和同学进行评价,以发现问题、改进不足。
四、实习心得1. 模型制作需要耐心和细心,从绘制图纸到制作模型,每个环节都要求严谨认真。
2. 团队协作在模型制作中至关重要,成员间要相互沟通、分工合作,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3. 实践过程中,我对建筑空间布局、结构设计和美学认知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奠定了基础。
4. 通过本次实习,我认识到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重要性,激发了我对建筑专业的热爱。
五、总结本次模型课实习使我受益匪浅,不仅提高了我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还让我对建筑专业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为我国建筑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型设计的实习报告
一、目的与意义
这次设计初步实习的主要目的是结合上学期的初步课程学习,通过资料查找,动手操作方式来加强我们学生对建筑空间的认识以及建筑模型的制作能力;同时通过这次建筑初步实习,进一步的培养我们学生对建筑空间美的认识。
还有一点就是希望通过实习锻炼到我们做事情的耐性与细心。
二、实习时间
XX-10-1到XX-10-7
三、实习内容
1.建筑草图绘制
挑选一幅将要制作模型的建筑图,认真的阅读该建筑的平面、立面以及剖面图。
然后抄绘一份草图。
这样做为了更好的了解所选的建筑的空间结构,及其布局。
为下一步制作模型做好准备。
2.完成模型的制作
根据所绘制的建筑草图,利用建筑模型所使用的工具(卡纸、模型刀、刀片模型胶、丁字尺、三角板、剪刀等等)正确地表现所选建筑的三维空间,并能做到与平、立、剖面图一致。
此外,模型制作尽可能准确细致、简洁美观!
3.报告总结
写实习报告,总结这次实习的心得体会。
其中包括做得好与需要日后改进的方面。
通过这种方式,有助于更好地提升自我。
四、收获与体会
在未开工之前,我已在图书馆借来由克里斯著写的《设计结合模型》一书仔细琢磨。
首先,我备齐了所有的工具,包括模型刀,丁字尺,三角板,剪刀,模型胶,铅笔,橡皮,双面胶,砂纸,界尺,颜料。
选择材料时要考虑的因素
①模型的建造速度。
②预期达到的修改和实验的程度。
③在模型尺寸范围内,材料保持形状和跨度的能力。
④模型所反映的组件的厚度。
通过比较分析,我决定使用学校所发的卡纸来做为模型的基本材料。
辅助材料有泡沫,透明玻璃纸,磨砂玻璃纸,大头针,锡箔,吸管,海绵,彩印大理石图片。
接下来就是看似不重要却很重要的一步了,那就是选择适合自己的建筑,老师所给的建筑有独户住宅,巴塞罗那世界博览会德国馆,美蔕奇住宅,土根哈特住宅等等。
我仔细研究了所有六套建筑图纸,发现巴塞罗那世界博览会德国馆是最简洁的,它既简洁而又不落俗套。
这个建筑刚好适合我本身的特点,我自己比较容易专注于细部,在细部打造方面可能会比较有优势,而我也偏喜欢密斯那种
“少就是多”的建筑思路,我认为只有掌握好比例与材料纹理,是比较容易打造出好作品的,若建筑太烦杂,可能自己的注意力会被分散,做出来的作品可能对细部的刻画就不那么精致了。
所以,我最终选择了巴塞罗那世界博览会德国馆!
选好了建筑,我就开始查找资料了,只有看了足够多的资料,才能使自己对该建筑有一个更深的理解,懂得这个建筑的优势所在,才能最大限度的去开发模型的制作思路。
这座德国馆建立在一个基座之上,主厅有8根金属柱子,上面是薄薄的一片屋顶。
大理石和玻璃构成的墙板也是简单光洁的薄片,它们纵横交错,布置灵活,形成既分割又连通,既简单又复杂的空间序列;室内室外也互相穿插贯通,没有截然的分界,形成奇妙的流通空间。
整个建筑没有附加的雕刻装饰,然而对建筑材料的颜色、纹理、质地的选择十分精细,搭配异常考究。
展馆采用灵活开敞的平面布局,充分体现了密斯少就是多的原则。
屋顶的挑檐,左右延伸的墙面,地面都有机地组成一个整体。
墙,柱,屋顶可以互不牵制,利用它们之间的有机配合,有的地方强调透,有的地方强调围,形成多种多样的空间变化。
室内室外也互相穿插贯通,没有截然的分界。
形成奇妙的流通空间。
人们随着视点的移动,可以得到不断变化的透视效果。
展馆各部分比例推敲精当,使整个建筑物显出高贵雅致,生动和谐的品质!建筑本身就是展馆的主体,从平面到造型,简洁明了,逻辑性强,仿佛建筑和各个细部已精简到不可再精简了。
向人们展示了历史
上前所未有的建筑艺术质量。
对建筑作了比较深的了解之后,我就开始画草图了,由于资料中没找到巴塞罗那世界博览会德国馆的尺寸图,我首先想到去网上找,但我在网上找来找去就是没找到尺寸图。
这如何是好?再仔细看了看发下来的资料,原来尺寸是隐藏在资料中的文字说明中的,它提供了展馆长约130英尺,宽60英尺。
我利用其中一个并用尺量出资料所给的平面图中的宽的长度和任意一个长度不就可以得到实际长度了吗,于是,我开始对平面图中的长度和实际长度进行换算,虽然很辛苦,但总算找到尺寸了,心下还是蛮开心的。
接下来就是要制定图中比例了,这也让我伤了点脑筋,首先要进行英尺与米的换算,一英尺为米,然后就要找一个合适的比例了,这就要从学校发下来的泡沫板的大小来决定了,泡沫板长约50cm,宽约18cm。
经过研究,我的模型按1:100做成是最为合理的。
长约38cm宽约18cm。
放在泡沫板上面不大也不小,刚刚好。
然后就是要考虑画面布局了,因为巴塞罗那世界博览会德国馆的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都比较简单,所以,我决定再增加文字说明来增加图面的充实感,要找什么文章呢?抄一篇吧,不能代表自己对展馆的理解,于是,我决定自己写,在查阅了很多资料之后,我自己总结了一段文字,用仿宋字工整地写上图纸,虽然麻烦点,但成图后图纸显得漂亮了许多且练习了仿宋字,基本上算是有收获了。
完成图纸之后,就要开始做模型了,首先要将平面图复制出来,然后将它贴到卡纸上去,裁出来。
接着就要考虑底座了,到底要怎样去做底座呢?用卡纸,或是其它什么材料,我觉得每个人都这样做都没什么创意,我要做出自己的特色,这时眼光落在泡沫板上,对了,我要将平台刻在泡沫板上,而在泡沫板上雕刻是必须很小心的,若一不小心切斜了就会赔了夫人又折兵,但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说干就干,还好,切得很顺利,也达到了我想象中的效果。
做完底座我就开始了大理石墙体的制作,因为做的是1:100的模型,所以大理石墙的厚度要两块卡纸的厚度才能达到,于是,我每个墙体都要裁两块卡纸,然后将它们贴在一起,大理石墙体的表面装饰我是从电脑上找来展馆的图片,然后将上面的墙体表面截下来ps而成的,很是逼真,做好了精致的大理石墙之后,就开始做玻璃幕墙了,我找来一些烟盒,将里面的锡箔取出来,将窗体的边框和金属固定条都用银色的锡箔来表现,同样甚为逼真!水池要怎样做呢?是直接用一块有颜色的纸直接贴上去呢,还是要将卡纸在水池的地方镂空,再往下挖出泡沫,做出一个真实性更高的更有观赏性的水池呢?贴上色纸固然容易,但却不逼真。
镂空纸板挖泡沫固然好看真切,但却有难度,如若挖破泡沫了将会是一件很难补救的事情!但我觉得自己在割泡沫板的时候已经得到了不少经验,应该不会出现什么大的问题的,所以就采用了挖泡沫的方案。
最后就是要进行室外环境布置了,用什么来表现草地是最合
理的呢?考虑到我割泡沫造平台的时候,泡沫板并没有割到想象中的那么整齐,所以我采用全场草地的对策,为的是掩盖泡沫板的局部不平。
那要用什么材料才是最合适的呢?我想过用色纸,但色纸一般都只有一种颜色,用来表现草地不是太过呆板了么?这个方案首先被我否决了。
又想到纸巾,弄湿纸巾再用多种颜料自己设计草地的颜色,但如果我用颜料涂上去后由于纸巾的吸水能力太强,可能会造成颜料的分布不均,扩散不开来,将会很难看。
而海绵就兼有纸巾的优点和容易均匀扩散的特点,所以海绵才是最理想的材料!
终于,经过我细心思考,精心设计,劳心制作的巴塞罗那世界博览会德国馆最终完工了,虽然为了它,我废寝忘食地工作了一个多星期,但完工后那种愉悦,那种成就感是无可比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