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优质课的听课笔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乐优质课的听课笔记
12月17日——18日,我有机会到瑞安参加了“温州市小学音乐优质课评比”活动。本次活动各地区都推选了优秀选手参赛,可谓百家争鸣、精彩纷呈。
一、以音乐审美为核心,重视音乐实践
在今年的13节音乐课中,我们很少看到巫不实的东西,“以韵为本、以学生为本”处处体现在每个环节中,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音乐、感受音乐的表现力,教师的创新思维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
二、教师独到的设计,营造了生动有趣的课堂
几节优秀的课堂设计可谓新颖独特、各具匠心。例如,来自泰顺的一节《森林的歌声》通过讲故事情景式导入,让喜欢听故事的学生模拟自己来到了森林里,进行了一次森林之旅,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歌曲再创作打下了基础,学生在听、唱、想、画的愉快轻松的游戏中不知不觉又听懂了歌曲,并通过多种形式进行聆听,使比较长的这首《森林猜想曲》变得简单,学生学得有滋有味。
三、过硬的教学基本功是课堂上不可替代的闪光点
教师过硬的专业基本功,对于课堂教学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本次13节课中每个老师的个人素养非常好。例如来自温州市实验小学的周晓秋用古筝演奏《茉莉花》、《樱花》带领学生感受音乐,让学生对老师了崇拜,让学生整堂课都陶醉在音乐中。
下面附上市优质课评比听课笔记整理。
第一节:欣赏《牧童之歌》、《孤独的牧羊人》
教师的目标为通过对《孤独的牧羊人》的聆听,让学生感受美国乡村音乐的轻松自如的音乐情绪。课堂中,教师通过聆听《do re mi》导入课堂,并介绍歌曲风格。通过反复的分段聆听以及学唱,让学生充分地了解作品内容再进行完整的作品表现。整节课给我的第一感觉是,教师对教材的挖掘不深,欣赏的作品停留在演唱和表演中,而且演唱和表演又不精彩。所以学生在最后表演的时候暴出了句:“还来啊!”学会的感受很好地说明了课堂效果。二是教师在动作表现中,让学生自己创编,但在表现时,教师从头到尾都在示范,所以学生只是机械地模仿,没有主动聆听思考并创编。三是教师多边的聆听过多关注歌曲内容,对音乐的关注太少。(我的思考:抓住雷伊呕都出现的规律,先学唱,加表现,了解在歌曲中的作用或意思,加合唱,学习合唱(师生共创一个合唱效果),再完整听辨那些地方出现哪些形式的演唱,再完整表演,再介绍作品。)
第二节:欣赏《森林的歌声》
1.师用情景贯穿课堂始终,教学思路清晰有条理,精彩的课堂语言让整个过程显得十分流畅。
2.教师用丰富的表现形式表现了音乐作品的三量,让学生对学习几个主题充满了兴趣。
3.教师充分关注了学生的每个变化,课堂中对学生的表现都有即时的评价,而且量贩有效评价让机械聆听的学生都变得十分主动,并能很机智地应对学生意外想法。
4.道具的设计和运用十分合理有效。
意见:
1.教师的提问缺乏有效性和引导性。
2.三段音乐作品都做到了细致的处理,但对三个音乐作品的不同缺乏明显的比较。学生
对主题的分辨不是很清楚。
3.开关和结尾可以更加简练些。
第三节:《军歌嘹亮》
1.开头的节奏记忆模仿精彩有效,学生学习兴趣浓厚。
2.对歌曲的铺垫学习扎实有效。
3.师的教态干练,有精神,十分符合这节课的内容需要。
意见:
1.缺乏对歌曲的完整聆听和感受,在不了解作品风格的时候进行学唱,学生的力度和情感都不能很准确地体现。
2.对作品第二乐段的分析太过细致,对整首作品情绪和力度的变化缺乏处理。
3.过多运用跟唱,让歌曲学习显得过于被动。
第四节:《小步舞曲》
1.用富有特色的手指舞、图形谱和宫廷舞步表现作品。
2.课堂节奏明快清晰,十分流畅。
3.教师的气质、形体和课堂十分相符。
4.搜索了不同风格的各个版本的作品,增添了学生的聆听兴趣。
意见:
1.图形谱的出现有些生硬。
2.教师应多学生去关注音乐,感受音乐,从音乐中感受乐曲的高贵优雅的气质特点,这样学生在学习宫廷舞步时不会有别的情绪。
第五节:《土家娃娃真快乐》歌唱歌
1.教师用富有幽默、风趣和动画色彩的语言和动作引导学生参与课堂,了十分好的效果,学生兴趣浓厚,课堂中,教师的动,学生的动,师生间的互动,分配得十分恰当。
2.教学各环节环环相扣,紧凑有效
3.用了很多适合儿童认知特点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不知不觉地在游戏等活动中将知识技能以及教学难点学会,很妙。如,节奏模仿问好、音乐泡泡找房子、按门铃、木头人游戏、悄悄歌等。
意见:
1.缺乏对歌词的关注,低年级教学的一个难点是对准确的演唱歌词,如果没有关注,一旦没有屏幕显示,学生便哑然唱不出。
2.多断连处理很好,但生表现不是很明确。
第六节:《樱花》欣赏课
1.充分利用了音乐,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在音乐中学习,在音乐中创造,在音乐中提升。
2.教师精彩扎实的基本功让人叹服。
3.课堂以樱花做主线,层层递进地带领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表面到深入地感受音乐,条理清晰。‘
4.师充分发挥了主导性,每个环节都和生一起完成。
意见:
1.乐曲曲调的极进特点对学生有些难,大部分学生不理解什么是极进,师缺乏描述。
2.个别环节的设计目的不够明确,可有可无。
第七节:《雪花带来冬天的梦》歌唱课
1.利用情景贯穿始终。由《铃儿响叮当》导入,请学生跟冬天打个招呼解决难点升记号,通过比较两朵雪花的高低解决难点句,再下雪了动物们十分欣喜引入歌曲主要内容。整个过程像是有秩序地欣赏一幅冬天的画。
2.基础铺垫扎实。在歌曲教学前,教师通过情景将整首歌曲的教学重难点都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在歌曲完整表现时,学生学习得很轻松。
3.在歌曲拓展中,教师很好地对歌曲进行了二度创作,加上了引子和尾声,让歌曲成了一个完整的音乐作品,并在这个过程中,很好地巩固了学生对力度记号的表现。
意见:
1.歌曲的分析过于细致,前面的逐句分析就是分句的教唱,太过的细致显得有些枯燥。
2.在歌曲完整分析后,再显示完整的曲谱进行教唱这个环节有些多余。因为在逐句的教唱后,应该呈现完整的演唱,这样节奏比较舒服。
3.课堂中,教师细致紧密的设计,让学生的主体性受到了很大影响。学生都在听老师的命令,没有自己的想法和表现。如在处理的时候,直接出示情绪词让学生选择,学生不是通过音乐去感受,而是将情绪的感受放在了对词语的关注上。
第八节:《歌唱祖国》欣赏课
1.教师很巧妙地选择了多个版本的《歌唱祖国》,让学生从64版和09版的比较中,感受作品力度、的变化,从而感受祖国的成长,激发学生的爱国激情。
2.教师的语言表达很符合这节课的氛围,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情绪高昂。
3.课堂的开头由国歌导入,结束在学生的童心颂祖国的歌舞表演中。设计简练,很好地体现了这节课的教学目的和效果。
4.道具小国旗的利用合理有效。
意见:
1.整节课的教学重点太偏向于对学生的情感教学,在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方面下的工夫太少。
2.对学生表演的引导中,教师的示范性太强,学生的自主意识太少。
3.教师的语调给学生带来的震撼多于音乐带来的震撼,有些喧宾夺主。
第九节:《春天举行音乐会》歌唱课
1.教师用很富童趣的语言、形体向学生展示了一个生机勃勃、欢乐有趣的春天,教师的语言和形体是这节课的最大亮点。
2.整个教学设计细致清晰,教师的示范也很到位,通过对春天音效的对比,指导学生用不同的力度表现不同的声响。
3.情景利用合理有效。二分适合孩子的认知水平。
4.关于利用游戏进行教学,将难点解决在游戏中。
意见:
1.多课外选材的目的性、合理性考虑不周,如导入的《桃花一朵朵》只是为了通过设问这首歌的题目引出桃花这一事物从而引出春天。在拓展部分的《春晓》只是在单纯地聆听和演唱,作用在哪里?聆听和演唱歌曲的目的在哪里?学生不知,我也不知。
2.太多注重课堂气氛,缺乏对音乐的挖掘。
第十节:《多彩的印度音乐》欣赏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