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 管理和环境--环境构成与评估习题作业
管理学 管理和环境--模块三习题作业

练习作业一、单选题1、反馈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求 ( B )A.解决问题B.对客观变化作出应有的反应C.满足客观需要D.生存发展的需要2、系统至少是由几个要素组成的( B )A.一个B.两个C.三个D.不确定3、使管理的内容动态地处于相应的能级中去,是现代管理的(A )A.能级原理B.层级原理C.整分原理D.战略原理4、管理必须保持充分的弹性,及时适应客观事物可能发生的变化,有效地实现动态管理,是指管理的( B )A.动态原理B.弹性原理C.能级原理D.反馈原理5、组织用其自身条件去适应现实的环境,按照环境的限制来组织生产经营活动,是指( A )A.消极的适应B.积极的适应C.灵活的适应D.主动的适应6、某公司以前主要生产塑料制品,经营状况不理想。
后来注意到,影视作品及电视广告中出现的家庭居室多使用各色塑料百叶窗,这种现象渐成时尚。
于是公司推出了各种款式、尺寸、颜色的百叶窗,取得了不错的经营业绩。
该公司的这一调整是对下列哪种环境要素所作的何种反应?( B )A.对技术环境的利用与引导B.对经济环境的利用与引导C.对社会文化环境的适应D.对经济环境的适应7、在下述组织中,哪一种处于相对简单而稳定的组织环境中( A )A.牙科诊所 B.果树农场 C.唱片公司 D.外贸公司二、多选题1、一个人造系统的特征有( ABCDE )A集合性B目的性C环境适应性D整体性D相关性2、系统理论对管理学的贡献是( BCD )A推动了管理理论的发展B推动了管理观念的更新C提供了解决复杂问题的分析工具D促成了管理新模式的出现3、未来管理理论的发展方向应该是( ABCE )A.对系统理论的重视B.现代组织结构的发展C.对组织中的人性、行为的研究D.对下属部门活动的控制的集中与强化E.对于变革或革新的管理日益重视4、组织外部环境的特征包括( ABC )A.复杂性B.变动性C.交叉性D.不可预见性5、我们把与个人和组织生存和发展有关的环境分为( BCDE )A.地理环境B.社会环境C.人文环境D.自然环境E.文化环境6、跨文化管理现在已成为管理实践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由来或依据有:( ABC )A.全球化已成为一股挡不住的世界潮流是跨文化管理的必然。
《管理学》章节习题含答案

《管理学》习题集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一、单项选择:1、管理活动的本质是:A、对人的管理B、对物的管理C、对资金的管理D、对技术的管理2、管理的目的:A、获取信息B、协调各方关系C、寻求市场机会D、实现组织目标3、以前常说,“外行不能领导内行”,但现在的实践证明,“外行”领导“内行”也能有许多成功的事例,甚至有时比内行领导内行更成功。
从管理学的角度分析。
业务上的外行更适合担任:A、基层管理者,因为管理的内容比较简单B、中层管理者,因为对中层管理者来说业务并不重要C、高层管理者,因为高层管理者重在决策,而不是具体业务D、外行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领导内行4、从发生的时间顺序看,下列四种管理职能的排列方式,哪一种更符合逻辑?A、计划、控制、组织、领导B、计划、领导、组织、控制C、计划、组织、控制、领导D、计划、组织、领导、控制5、下列能区别管理职位和非管理职位的是:A、工资金额的多少B、是否协调他人的工作C、是否组织新的项目D、是否拥有技术技能6、管理的普遍性意味着:A、管理不重要B、有最好的管理模式C、一切组织都需要管理D、所有的管理者采用同样的模式7、将管理要素按目标的要求结合成一个整体,体现了管理的()职能。
A. 计划B. 组织C. 领导D. 控制8、下列()性质不属于管理的特性。
A. 综合性B. 应用性C. 精确性D. 艺术性9、一艘船要顺利驾驶到目的地,船长的角色职能包括:设计方向的领航员,实际控制方向和舵手,轮船的设计者或选用者,以及全体船员形成支持、参与和沟通关系的促进者。
这些是组织中的()职能。
A. 计划、控制、组织和领导B. 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C. 领导、计划、组织和控制D. 领导、组织、计划和控制10、某大企业人才济济、设备精良,长期以来以管理正规有序而自翔。
但近来该企业业绩不佳,尤其是干群士气低落,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流失率逐年升高。
从管理职能分析,该企业最有可能是()工作存在问题。
环境规划与管理考试试题

环境规划与管理考试试题一、选择题1.环境规划的目的是什么?A.保护环境资源B.提高经济发展速度C.增加污染排放量D.扩大城市规模2.环境管理的基本原则包括哪些?A.盲目开发B.可持续发展C.资源浪费D.环境破坏3.以下哪项可以促进环境管理的实施?A.政府监管缺失B.企业盲目追求利润C.公众参与和监督D.环境法律法规的缺失4.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是什么?A.评价环境友好性B.分析环境问题C.规划环境改善方案D.监督环境施工过程5.环境规划与管理中的“3R”原则是指什么?A.减少、重复、复制B.减少、回收、重复C.减少、回收、重复利用D.减少、获取、再利用二、问答题1.请简要说明环境规划的概念及其意义。
2.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包括哪些方面?请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说明。
3.简要介绍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及其重要性。
4.请列举三种常见的环境污染物,并说明对人类健康及环境造成的影响。
5.如何提高公众对环境规划与管理的认知和参与度?请提出具体建议。
三、综合题某城市规划部门计划开展城市环境规划与管理工作,请你作为规划师,针对以下问题提出具体解决方案:1.城市绿地空间不足,导致城市热岛效应严重,如何规划和设计城市绿地系统以缓解热岛效应?2.市区污染物排放量较大,空气质量较差,如何制定有效的污染物控制计划并监督执行?3.市区垃圾处理能力不足,垃圾分类率低,如何设计垃圾处理设施并制定提高市民垃圾分类率的政策和措施?请结合理论知识及实践经验,分析问题并提出完整的解决方案。
本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请务必认真作答,祝你顺利通过考试!。
环境管理体系练习题

环境管理体系练习题一、选择题(答案写在题前括号内)()1、组织建立其环境管理体系应采用下列_____________标准。
a)ISO14001;b)ISO14011;c)ISO14040;d)ISO14012()2、GB/T24001标准规定必须对下列_____________要素制定程序。
a)4.3.1、4.4.6、4.4.7;b)4.3.2、4.3.3;c)4.4.2、4.6;d)以上全对()3、确保持续改进的相关要素_____________。
a)4.2、4.3.3、4.4.7;b)4.5.2;c)4.5.1、4.5.4、4.6;d)以上全对( )4、GB/T24001—2019idtISO14001:2019标准中的文件控制条款要求组织做到_____________。
a)对于标准中要求文件化的内容全部文件化;b)对于环境管理体系中的书面和电子形式存放的全部和记录加以妥善管理和控制;c)出于管理方便的需要,在重点环境岗位上可不放置相应的作业指导书,该作业指导书放在部长处即可;)5、控制重要环境因素的途径是_____________。
a)目标和指标;b)4.4.6运行控制;c)4.4.7应急准备和响应;d) a)+b)+c) ()6、下列不属于污染预防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
a)材料替代;b)工业污水处理后循环利用;c)生活垃圾外运;d)固体废弃物分类处理。
()7、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相关方不属于我们公司所管辖的范围,因此在进行环境管理工作时可以不用考虑;b)应要求环境污染严重的相关方建立环境管理体系;c)对相关方要尽可能地宣传本公司的环境管理体系;d)必须对重要的相关方进行环境知识培训。
()8、组织在建立环境管理体系时,必须收集并掌握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不包括_____________。
a)适用于组织识别的环境因素的所有环境法规;b)我国签署的环境国际公约;c)有关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法规;d)组织所处行业的环境法规要求。
管理学练习题

《管理学》练习题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一、单项选择题*1、管理的主体是()A、战略B、员工C、管理者D信息*2、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艺术。
这里的艺术是强调管理的()A、复杂性B、有效性C、实践性D、精确性*3、管理的五个基本职能是()A、计划、组织、领导、协调、控制B、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C、计划、决策、组织、领导、控制D、计划、决策、协调、激励、控制*4、管理的两重性是指管理的()A、科学性和艺术性B、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C、历史性和实践性D、一般性和多科性二、多项选择题1、管理者扮演的角色包括()A、领导者角色B、代表人角色C、监督者角色D、发言人角色E、谈判者角色*2、管理者必备的技能有()A、写作技能B、专业技能C、人际技能D、学习技能E、概念技能三、名词解释1、管理;2、管理学四、简答题简述管理学的基本特点。
五、论述题结合实际,论述掌握管理两重性的意义。
第二章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发展一、单项选择题1、古典管理理论认为,人是()A、经济人B、自我实现人C、复杂人D、社会人*2、组织理论之父是指()A、泰罗B、韦伯C、梅奥D、法约尔*3、科学管理理论之父是指()A、泰罗B、韦伯C、梅奥D、法约尔4、提出管理十四项原则的是()A、泰罗B、韦伯C、梅奥D、法约尔5、行为科学理论认为,人是()A、经济人B、自我实现人C、复杂人D、社会人6、提出重视人的因素的是()A、条件反向试验B、霍桑试验C、铁锹试验D、工厂照明试验7、主张通过分析经验来研究管理学问题的学派是()A、管理过程学派B、社会合作系统学派C、案例学派D、决策理论学派*8、认为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适用的“最好的”管理学派是()A、权变理论学派B、社会合作学派C、管理科学学派遣D、管理过程学派二、名词解释1、例外原则;2、“跳板”原则;3、霍桑试验三、简答题1、简述梅奥人群关系理论的主要内容。
2、简单分析权变理论学派的观点。
《管理学》(第8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管理学》(第8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管理学 (第8版) 笔记和课后题详解笔记第一章:管理学概述- 管理学的定义:管理学是一门研究人们在组织中如何高效地实施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活动的学科。
- 管理者的角色:管理者要扮演计划者、组织者、领导者和控制者的角色。
- 组织的特点:组织是指一群人为实现某一目标而进行协调和合作的活动。
- 管理的层次:管理的层次包括高层管理、中层管理和基层管理。
- 管理的技能:管理者应具备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
- 管理的环境:管理者要面对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影响。
第二章:管理理论的发展- 经验理论:经验理论是基于管理者的个人经验和观察所形成的理论。
- 传统管理学派:包括科学管理学派、行政管理学派和人机关系学派。
- 现代管理学派:包括系统管理学派、行为学派和量化管理学派。
- 现代管理理论的特点:强调系统观念、人本观念和科学方法的运用。
课后题详解第一章题1. 请定义管理学,并解释管理者的角色。
- 管理学的定义:管理学是一门研究人们在组织中如何高效地实施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活动的学科。
- 管理者的角色:管理者要扮演计划者、组织者、领导者和控制者的角色。
2. 请列举组织的特点。
- 组织是指一群人为实现某一目标而进行协调和合作的活动。
- 组织的特点包括目标导向、人员协作、规模大小、分工合作等。
3. 请解释管理的层次。
- 管理的层次包括高层管理、中层管理和基层管理。
- 高层管理负责制定组织的整体战略和目标,中层管理负责具体部门的规划和协调,基层管理则负责具体工作的安排和执行。
第二章题1. 请解释经验理论。
- 经验理论是基于管理者的个人经验和观察所形成的理论。
- 经验理论只具有局部和个体的适用性,缺乏科学的验证和支持。
2. 请列举传统管理学派和现代管理学派。
- 传统管理学派包括科学管理学派、行政管理学派和人机关系学派。
- 现代管理学派包括系统管理学派、行为学派和量化管理学派。
《管理学》章节习题含答案

《管理学》习题集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一、单项选择:1、管理活动的本质是:A、对人的管理B、对物的管理C、对资金的管理D、对技术的管理2、管理的目的:A、获取信息B、协调各方关系C、寻求市场机会D、实现组织目标3、以前常说,“外行不能领导内行”,但现在的实践证明,“外行”领导“内行”也能有许多成功的事例,甚至有时比内行领导内行更成功。
从管理学的角度分析。
业务上的外行更适合担任:A、基层管理者,因为管理的内容比较简单B、中层管理者,因为对中层管理者来说业务并不重要C、高层管理者,因为高层管理者重在决策,而不是具体业务D、外行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领导内行4、从发生的时间顺序看,下列四种管理职能的排列方式,哪一种更符合逻辑?A、计划、控制、组织、领导B、计划、领导、组织、控制C、计划、组织、控制、领导D、计划、组织、领导、控制5、下列能区别管理职位和非管理职位的是:A、工资金额的多少B、是否协调他人的工作C、是否组织新的项目D、是否拥有技术技能6、管理的普遍性意味着:A、管理不重要B、有最好的管理模式C、一切组织都需要管理D、所有的管理者采用同样的模式7、将管理要素按目标的要求结合成一个整体,体现了管理的()职能。
A. 计划B. 组织C. 领导D. 控制8、下列()性质不属于管理的特性。
A. 综合性B. 应用性C. 精确性D. 艺术性9、一艘船要顺利驾驶到目的地,船长的角色职能包括:设计方向的领航员,实际控制1方向和舵手,轮船的设计者或选用者,以及全体船员形成支持、参与和沟通关系的促进者。
这些是组织中的()职能。
A. 计划、控制、组织和领导B. 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C. 领导、计划、组织和控制D. 领导、组织、计划和控制10、某大企业人才济济、设备精良,长期以来以管理正规有序而自翔。
但近来该企业业绩不佳,尤其是干群士气低落,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流失率逐年升高。
从管理职能分析,该企业最有可能是()工作存在问题。
环境规划与管理(10-13)课后习题答案

《环境规划与管理》课后习题答案第十章环境管理模式1. 何谓末端控制?其主要特征是什么?答:末端控制又称末端治理或末端处理,是指在生产过程的终端或者是在废弃物排放到自然界之前,采取一系列措施对其进行物理、化学或生物过程的处理,以减少排放到环境中的废物总量。
主要特征:①是一种由“资源- 产品- 废弃物排放”单方向流程组成的开环式系统;②在对废弃物的处理与污染的控制时强调的是对企业自身制造过程中的废弃物的控制,而对分销过程与消费者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废弃物则不予以考虑与控制;③其环境管理的目标是通过对制造过程中的废弃物与污染的控制达到规制最低排放标准与最大排放量的要求,规避环境规制所产生的风险。
2. 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以污染物“末端处理”为主要特征的行政控制手段与发达国家的“命令-控制”措施有无显著区别,若有显著区别,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答:有显著区别,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我国在第一阶段颁布了《环境保护法(试行)》,进行重点污染源治理,只是宏观上加以环境污染控制,对而美国在20世纪中期颁布了《水污染控制法》、《清洁空气法》是微观上对环境质量指标加以界定,做的很具体。
②我国在第二阶段提出“三同步、三统一”的大政方针,实行环境影响评价、排污收费、环保目标责任和定量考核,从某种程度上讲只要交费就能排污。
而美国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实行排污总量的控制,有浓度控制转向总量控制,虽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但是很多企业因此排污受到限制甚至不允许排污3. 试客观评价末端控制传统环境管理模式实践的作用。
答:①实行末端控制标志着人们已经开始从忽视污染防治转变到重视污染防治②实行末端控制实践中颁布的各种法律法规,实现了人们从思想认识上重大转变,环境保护已经开始上升到国家法律的高度。
③实行末端控制在长期的实践中发现并不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但是足以让全世界的人都明白保护环境并不是靠处罚收税控制能解决的。
《管理学》习题(教材1-5章)

《管理学》复习题第1章管理与管理学一、单项选择题( D )1.为实现共同目标而一起工作的群体称为:A.管理 B.决策 C.管理人员 D.组织( C )2.对管理最形象的描述是:A.艺术 B.科学 C.艺术和科学 D.上述均不是( C )3.不属于管理职能的是:A.组织活动 B.控制活动 C.有效获取资源 D.计划与决策( A )4.对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以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称为:A.管理 B.组织 C.战略计划 D.激励( C )5.管理者在作为组织的官方代表对外联络时,他扮演的角色是以下哪一方面A.信息情报方面 B.决策方面C.人际关系方面 D.业务经营方面( A )6.对高层管理人员来说,相对更重要的技能是:A.形成概念的技能 B.人际关系技能C.计划技能 D.技术技能( B )7.实现组织既定目标所需的资源有:A.人力资源 B.计划与决策C.技术技能 D.分析技能( D )8.企业家是管理者的哪种角色A.人际角色 B.代表人角色C.信息角色 D.决策角色( D )9.下面属于基层第一线管理人员的职位是:A.总裁 B.厂长 C.部门经理 D.工长( A )10.对基层业务管理人员而言,其管理技能侧重于:A.技术技能 B.财务技能C.谈判技能 D.营销技能(归纳)11.一种从典型到一般的研究方法,即通过对客观存在的一系列典型事物或经验进行观察,分析其特点、变化规律,从中找出事物变化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研究方法是:A.试验法 B.定量研究法 C.权变方法 D.演绎方法二、多项选择题(ABCD )1.下列与管理学有紧密关系的学科有:A.经济学 B.社会学 C.心理学 D.计算机科学与控制论(BD )2.管理者按横向的管理领域可划分为:A.中层管理者 B.综合管理者 C.基层管理者 D.职能管理者(ABCD )3.管理者角色论中的决策制定方面包括:A.谈判者 B.资源分配者 C.混乱驾驭者 D.企业家三、判断题(R )1.管理自从有了人类集体活动以来就开始了。
环境影响评价习题答案

环境影响评价一、环境影响评价与管理概论1、“十五”期间6个主要污染控制指标:烟尘、SO2、氨氮、COD、工业粉尘、工业固体废弃物。
2、环境分类:⑴大气环境、⑵水环境、⑶土壤环境、⑷生态环境。
3、环境容量:指对一定地区根据其自然净化能力,在特定的污染源布局和结构的条件下,为达到环境目标值所允许的污染物最大排放量。
4、环境的基本特征:⑴整体性与区域性、⑵变动性与稳定性、⑶资源性与价值性。
5、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除污染影响外主要是生物多样性的减少,而导致其质量下降,包括结构恶化和功能降低。
6、环境影响:指人类活动(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对环境的作用和导致的环境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对人类社会和经济的效应。
7、环境影响的类别(按来源):⑴直接影响与人类活动同时同地⑵间接影响与人类活动推迟较远⑶累积影响8、环境影响评价(法):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9、环境影响评价的作用:⑴可明确开发建设者的环境责任及规定应采取的行动,⑵可为建设项目的工程设计提出环保要求和建议,⑶可为环境管理者提供对建设项目实施有效管理的科学依据。
10、环境影响评价的类别:⑴环境质量评价、⑵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估、⑶环境影响后评估。
11、环境影响后评估:可以认为是环境影响评价的延续,是在开发建设活动实施后,对环境的实际影响程度进行系统调查和评估,检查对减少环境影响的落实程度和实施效果,验证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的正确可靠性。
12、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功能:⑴判断功能、⑵预测功能、⑶选择功能、⑷导向功能。
13、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性:⑴保证建设项目选址和布局的合理性。
⑵指导环境保护设计,强化环境管理。
⑶为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导向。
⑷促进相关环境科学技术的发展。
14、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基础:环境监测技术、污染物扩散规律、环境质量对人体健康影响、自然界自净能力。
管理学(1.13)--管理的定义习题作业

知识点一:管理的定义一、选择题1.管理的层次一般来说可分为( B )A.二个B.三个C.四个D.五个2.直接分配每一成员的生产任务,协调下属活动,控制工作进度的管理者是( C )A.高层管理者B.中层管理者C.基层管理者D.各级管理者3.管理的核心是处理( C )A.人与物的关系B.物与物的关系C.各种人际关系D.隶属关系4.管理的首要责任是( A )A.管理一个组织B.管理管理者C.管理工作和工人D.制定计划5.最早对管理的具体职能加以概括和系统论述的是( B )A.泰罗B.法约尔C.孔茨D.韦伯二、多项选择题1.管理的职能有(ABCD)A.计划B.组织C.领导D.控制2.形成一种管理活动应包括以下内涵( ABCD )A.管理的主体和客体B.管理的目的C.管理的职能和方法D.管理的环境和条件3.按管理者在组织中所处的地位划分,管理者可分为( ABC )A.高层管理者B.中层管理者C.基层管理者D.职能管理者E.决策指挥者4.按管理者的职责任务划分管理者可分为( AC )A.决策指挥者B.中层管理者C.职能管理者D.决策参谋人员E.基层管理者三、简答题1.管理的作用?①管理是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②管理既是形成生产力的条件,又是创造生产力的源泉③管理是决定人类社会组织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条件2.管理者的职责?①管理者是目标的提出者②管理者是计划者③管理者是组织者④管理者是指挥者⑤管理者是协调者四、论述题1、谈谈明茨伯格的管理者的角色理论及现实的意义?明茨伯格通过对总经理的工作研究发现管理者扮演着10种不同的,但却是高度相关的角色,归纳起来主要是三个方面:即正式权威和特殊地位产生了人际关系工作中的角色;获得信息独特地位的信息传递角色和与决策相关的工作角色。
人际关系方面的角色是指管理者履行的礼仪性和象征性义务的角色。
它设计管理者与其他人的关系。
作者认为包含三个具体角色,即挂名首脑、领导者和联络者。
信息传递方面的角色是指所有的管理者在一定程度上都要从外界收集和接受信息。
(环境管理)环境规划与管理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人类思想深处的不正确自然观和(A)A.人——地关系观 B.价值观C.消费观D.科学观2.环境管理思想与方法演变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其中第三个阶段管理手段是(D)A.经济刺激B.污染治理C.环境评价D.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3.环境在自然力作用下消纳污染和产生出自然资源的总过程称为(C)A.物质生产B.自然净化C.环境生产D.资源再生4.制订环境质量标准的首要原则是(B )A.考虑环境效益B.保障人体健康C.保障经济发展D.保障可持续发展5.环境管理的基本任务是转变人类社会的一系列基本观念和调整人类社会的(D)A.状态B.思想C.生活方式D.行为6.在环境管理手段中,行政手段具有(D)A.强制性B.权威性C.规范性D.①、②和③7.我国环境审计的主体是(D)A.国家审计机关B.社会审计机构C.国际审计机构D.①、②8.清洁生产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首次提出的年份是(B)A.1972 B.1989 C.1992 D.20009.俄罗斯环境规划的突出特点是(C)A.保护人体健康重于经济发展B.环境规划中的防治重点突出C.属于协调型环境规划D.将“标准”作为基本的规划目标和规划手段10.下列不是按性质划分的环境规划类型是(A)A.环境制约型规划B.生态规划C.污染综合防治规划D.自然保护规划11.下列不是按环境与经济的辩证关系分的环境规划类型是(D )A.经济制约型B.协调型C.环境制约型D.自然保护规划12. 下列不属于日本环境规划特点的是(C )A.保护人体健康重于经济发展B.环境规划中的防治重点突出C.属于协调型环境规划D.将“标准”作为基本的规划目标和规划手段。
13.下列不属于复合生态系统功能的是:(B )A.生产B.能量流动C.还原D.信息传递14.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人地系统遵循熵方程:dS=dSi+ dSe 下列属于环境系统严重恶化的熵变类型是(B )A.dS<0 B.dS>0 C.dS=0 D.dS不确定15.大气环境功能区划中特定工业区执行的大气质量标准是:(C )A.一级B.二级C.三级D.四级16.地表水域环境功能区划中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执行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是:(D )A.Ⅰ类B.Ⅱ类C.Ⅲ类D.Ⅳ类E.Ⅴ类17.噪声功能区划中以居住、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是:(B)A.0类B.1类C.2类D.3类E.4类18. 决策问题结构良好,可用数学模型刻画;有明确的目标和判断准则;可借助计算机处理的决策属于:(A)A.结构化决策B.非结构化决策C.半结构化决策D.非程序化决策19.处理解决多阶段最优化问题的数学方法为(B)A.非线性规划B.动态规划C.线性规划D.多目标规划20.目标函数或约束条件中,至少存在一个决策变量为非线性函数的规划属于(A)A.非线性规划B.动态规划C.线性规划D.多目标规划21.风廓线是指( C )。
管理学 战略管理 (6.34)--宏观环境分析-习题与作业

1.通过市场调查发现,保健品市场的兴起是由于人们观念变化引起的,这一因素属于外部
环境因素中的( )。
A.经济因素
B.技术因素
C.社会因素
D.政治因素
答案C
2. 宏观环境分析常用的模型是( )。
A.波士顿分析模型
B. PEST 模型
C.“五种力量”模型
D.生命周期分析模型
答案:B
二、填空题 1.宏观环境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因素。 答案:政治法律、经济、社会文化和技术 2.宏观环境分析的核心内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答案:需求、成本及价格因素、游戏规则
社会文化要素是指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发展的一般状况。 (4)技术环境
技术环境是指目前社会技术发展的总体水平,引起革命性变化的发明,与企业生产有关 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出现、发展趋势及应用前景等。
2.简述宏观环境分析应得出哪些方面的结论? 答案:(1)需求。需求分析是外部环境分析最根本的考虑,其根本目的就是通过对外部关 键因素的变化趋势分析,判断它们对企业现有业务或目标业务的需求的影响,预测某一业 务未来发展的前景。 (2)成本及价格因素。 (3)游戏规则。企业战略最终得以实施,还需要考虑一些政策、法律方面的约束,即游戏规 则的问题。
三、简答题 1.如何进行宏观环境分析? 答案:(1)政治法律环境
政治法律因素是指影响企业经营活动的各种政治力量,以及对企业经营活动加以限制 和要求的法律和法规等。这些因素制约、影响着企业的经营行为,尤其是影响着企业的长期 投资行为。 (2)经济环境
《管理学》习题及参考答案

《管理学》习题及参考答案目录习题一 (1)习题一参考答案 (5)习题二 (11)习题二参考答案 (12)习题三 (15)习题三参考答案 (18)习题四 (21)习题四参考答案 (24)习题五 (27)习题五参考答案 (33)习题六 (37)习题六参考答案 (40)习题七 (46)习题七参考答案 (50)习题八 (52)习题八参考答案 (56)习题九 (58)习题九参考答案 (62)习题十 (67)习题十参考答案 (73)习题十一 (76)习题十一参考答案 (79)习题十二 (82)习题十二参考答案 (85)习题一一、名词解释1、管理2、管理职能3、科学管理4、霍桑试验5、系统管理理论6、权变管理理论7、管理科学二、单项选择1、下列哪位管理学者提出“管理就是决策”的主张()A、赫伯特·A西蒙B、彼得·F·德鲁克C、弗雷德·E·费德勒D、弗里蒙特·E·卡斯特2、管理的核心是()A、处理组织内部资源的稀缺问题;B、处理与组织外部的关系C、处理各种人际关系;D、处理组织内部与组织外部的一致性关系3、管理具有与生产关系、与社会制度相联系的一面,这里是指()A、管理的自然属性B、管理的社会属性C、管理的科学性D、管理的艺术性4、管理者必须因地制宜地将管理知识与具体管理活动相结合,这里强调的是()A、管理的科学性B、管理的艺术性C、管理学的历史性D、管理学的实用性5、“X—Y”理论的代表人物是()A、麦格雷戈B、赫兹伯格C、梅奥D、马斯洛6、社会合作系统学派的代表人物是()A、法约尔B、西蒙C、巴纳德D、卢桑斯7、系统与权变理论把人看作是()A、经济人B、社会人C、自我实现人D、复杂人8、决策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是()A、巴纳德B、西蒙C、卡斯特D、卢桑斯三、多项选择1、管理的二重性是指()A、管理的自然属性B、管理的社会属性C、管理的科学性D、管理的艺术性2、下列关于管理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有()A、管理过程和管理职能是统一的B、管理过程和管理职能是分离的C、管理过程是动态中的管理D、管理过程中静态中的管理E、管理过程也是信息变换的过程3、管理学具有以下特征:()A、一般性B、综合性C、历史性D、实用性E、艺术性4、从科学的定义上讲,存在管理必须具备以下条件:()A、必须是两个人以上的集体活动B、必须是具有盈利动机的集体活动C、必须是正式组织D、必须是非正式组织E、必须具有一致认可的、自觉的目标5、赫兹伯格理论中的“双因素”是指()A、保健B、激励C、X理论D、Y理论6、以下哪些内容是法约尔提出的管理原则()A、统一指挥B、统一领导C、职能管理D、人员的团结7、“行为科学”的代表人物是()A、德鲁克B、马斯洛C、麦格雷戈D、西蒙8、古典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是()A、泰罗B、法约尔C、梅奥D、李嘉图四、填空1、管理二重性是指和。
《管理学》(周三多主编,第五版)习题及答案1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一、填充题1、许多新的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已经一再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五种职能是一切管理活动最基本的职能。
[答案]教材P12(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2、根据亨利·明茨伯格的一项被广为引用的研究,管理者扮演着十种角色,可归为______、______、______三大类。
[答案]教材P21(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决策角色)3、管理二重性指的是管理既具有______属性,又具有______属性。
[答案]P15-17(自然、社会)4、管理学是以各种管理工作中普遍适用的______和______作为研究对象的。
[答案]教材P30(原理、方法)二、选择题1、在同不合作的供应商进行谈判的时候,管理者扮演的是__B__。
(教材P23)A.企业家角色B.干扰应对者角色C.资源分配者2、著名的霍桑研究就是采用__B___研究管理中人际关系的成功例子。
(教材P32)A.归纳法B.试验法C.演绎法3、田力是某大型企业集团的总裁助理,年富力强,在助理岗位上工作得十分出色,他最近被任命为集团销售总公司的总经理,从而由一个参谋人员变成了独立部门的负责人。
下面是田力最近参与的几项活动,你认为这其中的哪一项几乎与他的领导职能无关?_B___。
A.向下属传达他对销售工作目标的认识B.与某用户谈判以期达成一项长期销售协议C.召集各地分公司经理讨论和协调销售计划的落实情况D.召集公司有关部门的职能人员开联谊会,鼓励他们克服难关(教材P401领导的作用:指挥、协调、激励;B项与此无关)4、管理人员与一般工作人员的根本区别在于_D___。
A.需要与他人配合完成组织目标B.需要从事具体的文件签发审阅工作C.需要对自己的工作成果负责D.需要协调他人的努力以实现组织目标(教材P11“管理的本质是协调”)5、企业管理者可以分成基层、中层、高层三种,高层管理者主要负责制定__B__。
管理学模拟练习题(含答案)

管理学模拟练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1、\民主式领导意味着领导者通过对( )权力的分解,以激励下属实现组织目标。
A、管理制度权力B、专长权C、个人模范权D、个人影响权正确答案:A2、决策背景具有不稳定性,并对决策工作产生复杂的影响,其性质特征不包括( )。
A、整体性B、复杂性C、综合性D、稳固性正确答案:D3、在开始调整组织决策的时候,原始策略往往已经对组织环境造成了影响,这体现了决策追踪与调整的( )特征。
A、非零起点B、心理障碍C、双重优化D、回溯分析正确答案:A4、在工作方法或程序与预期工作成果之间有比较明确或固定关系的常规性活动中,( )是主要的控制对象。
A、环境特点及其发展趋势B、资源投人C、活动过程D、工作者的素质和技能正确答案:C5、在( )的正式沟通网络中, 会出现成员们只可以与相邻的成员相互沟通, 而与较远的成员缺乏沟通渠道这种情况。
A、全通道式B、环式C、轮式D、Y式正确答案:B6、( )最能反映操作性特点且有助于提升分析和规划技能A、项目计划技术B、甘特图C、滚动计划法D、计划评审技术正确答案:A7、根据个体行为对沟通的影响描述,一个人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进行沟通,是由( )决定的。
A、态度B、个性C、知觉D、情绪正确答案:B8、关于员工培训的三种分类,以下选项不的是( )A、调岗培训B、入职培训C、提升培训D、文化培训正确答案:D9、在组织文化的三个层次中,从根本上支配企业及员工行为倾向的组织文化是指( )。
A、表层B、高层C、深层D、中层正确答案:C10、采取工作轮换的方式来培养管理人员,其最大的优点是有助于( )A、增强受训者的综合管理能力B、减轻上级领导的工作压力C、提高受训者的业务专精能力D、考察受训者的高层管理能力正确答案:A11、在完美理性下,决策制定( )。
A、利用简单模型建立评估和评级标准B、是从实现组织最大经济利益的角度出发的C、要求不断研究直至找到大量的令人满意的解决方案D、以上各项正确答案:B12、管理科学经过近百年的探索和总结,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反映了管理过程的客观规律性,然而管理也不是一门非常精确的科学,其理论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应根据客观环境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申时度势,灵活运作。
管理学原理第2章 习题

第二章管理环境判断题1)Zappos在线鞋店的关键特征之一是如果鞋子不合适,免费退货。
答案:正确解释:一个在线鞋店需要允许顾客“试”鞋。
Zappos做到了无理由免费退货。
难度:1 参考页码:29目标:2.12)Zappos在线鞋店成功的一个因素是它限制了选择,重视质量而不是众多的品牌和风格。
答案:错误解释:Zappos具有很大的选择性。
选择性是它优于传统鞋店的优势之一。
难度:2 参考页码:29目标:2.13)Zappos在线鞋店的目标之一是向它的顾客传递WOW。
答案:正确解释:提供WOW是Zappos的十大企业价值之一。
难度:2 参考页码:29目标:2.14)2010年宝马公司(BMW)关闭其在南加利福尼亚州的装配厂的主要原因是冰岛的银行危机。
答案:错误解释:冰岛的火山喷发妨碍了工厂的供货是工厂关闭的原因。
难度:2 参考页码:30美国国际商学院联合会(AACSB):全球经济动态性目标:2.1学习目标:了解国际商务与管理的基本概念和观点5)一个组织的外部环境包括影响组织如何运作的因素和力量。
答案:正确解释:外部环境包括影响组织绩效的任何外部原因。
难度:2 参考页码:30美国国际商学院联合会(AACSB):理解多元文化和多样性目标:2.1学习目标:描述管理环境的组成6)一个组织的外部环境的构成包括一个技术部分和一个政治部分。
答案:正确解释:技术部分可能包括新的软件等,而政治部分可能包括直接影响公司业务的政府人员。
难度:2 参考页码:30美国国际商学院联合会(AACSB):分析技能目标:2.1学习目标:描述管理环境的组成7)组织外部环境的社会文化构成包括趋势和传统,但不是基本的态度和价值观。
答案:错误解释:外部环境的社会文化构成包括所有的信念、价值观、态度和行为模式。
难度:1 参考页码:30目标:2.1学习目标:描述管理环境的组成8)全球化的总体趋势是组织外部环境的政治构成的一部分。
答案:错误解释:全球化是组织外部环境全球构成的一部分。
管理学练习答案(后三)

《管理学》练习题答案(6-8)管理学作业(3)组织设计作业参考答案二.多项选择题:1.BCDE三.正误判断、简要说明理由题(在每小题后的括号内填入判断结果,你认为正确的用“T”表示,错误的用“F”表示,并简要说明理由。
)1.管理幅度、管理层次与组织规模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
也就是说,当组织规模一定时,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成正比关系。
( F )改正:管理幅度、管理层次与组织规模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
也就是说,当组织规模一定时,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成反比。
2.组织规模的大小,也是影响集权与分权的因素之一。
规模越大,管理层次和管理部门越多,为了提高管理效率,集权程度就应高些;相反亦然。
( F )改正:组织规模的大小,也是影响集权与分权的因素之一。
规模越大,管理层次和管理部门越多,为了提高管理效率,分权程度就应高些;相反亦然。
3.在高度竞争的全球环境中,当团队活动复杂而且难度大时,所有成员都应该在一种集权的结构中共享信息,以便解决问题( F )在高度竞争的全球环境中,当团队活动复杂而且难度大时,所有成员都应该在一种分权的结构中共享信息,以便解决问题。
改正:4.组织规模一定,组织层级与组织幅度成正比关系。
()改正:组织规模一定,组织层级与组织幅度成反比关系。
5.如果管理人员和下属都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一般可以缩小管理幅度( F )改正:如果管理人员和下属都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一般可以扩大管理幅度6.授权与分权有所不同。
孔茨认为,授权是分权的一个基本方面。
分权的含义略大于授权。
( F )改正:授权与分权有所不同。
孔茨认为,分权是授权的一个基本方面。
授权的含义略大于分权。
四.简答题:(略)五.案例分析题:答题要点:(1)按目前该医院的组织管理体制下,外科主任雷明医生是越权行事了。
因为组织内的职权分为直线职权、参谋职权和职能职权,在指挥链上,拥有直线职权的管理者有权领导和指挥下属工作。
拥有职能职权的管理者在直线管理者的授权下,可以行使某些指挥权。
环境管理习题

第一章1. 什么是环境管理,如何理解其内涵?2. 什么是环境规划,如何理解其内涵?3. 简述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的关系。
4. 简述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的主要成果及其历史功绩。
5. 简述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的主要成果及其历史功绩。
6. 简述联合国环境与发展首脑会议的召开背景及其主要成果。
7. 阅读全球《21世纪议程》和《中国21世纪议程》,并归纳其基本思想和主要内容。
8. 简述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本任务。
9. 简述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对象与手段。
10. 说明环境规划与管理的主要内容,并归纳本书的基本框架。
第二章1. 简述我国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并说明各项对策包含的主要内容。
2. 试分析环境政策和环境管理制度的相关关系。
3. 请在三类相关政策(产业政策、技术政策、环境经济政策)中选择一类,通过查阅资料,收集汇总该类政策执行过程中,国家有关部门已颁布的各项规定(列出汇总表)。
4. 说明我国环境保护法规体系的构成。
5. 2000年4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5次会议审查通过的《大气污染防治法》是该法的第二次修订,请比较该法二次修订的主要内容,并分析我国大气污染防治的发展动向。
6. 试比较1996年版《水污染防治法》与1984年版《水污染防治法》内容的变化,并分析我国水污染防治的发展动向。
7. 试分析《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开展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因和目的。
8. 简述八项环境管理制度的含义和相关规定。
9. 举例说明“土地利用规划制度”实施过程对污染严重城市所采取的补救措施。
10. 说明我国环境标准的分类方法,并按污染控制因子分类例表归纳常用环境标准目录。
第三章1. 管理的含义是什么?有哪些有代表性的定义?2. 什么是管理的二重性特点?试采用管理二重性性质剖析我国环境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 管理思想的发展可分为几个阶段?各阶段划分的依据是什么?4. 法约尔一般管理主要包括哪些内容?他的提出的管理职能包括哪几方面?其后哈罗协?孔茨和西里尔?奥唐奈对管理职能的分类又作了什么说明?5. 简述现代管理不派中各种学派的管理思想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点三:环境构成与评估
一、单选题
1、反馈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求 ( B )
A.解决问题
B.对客观变化作出应有的反应
C.满足客观需要
D.生存发展的需要
2、系统至少是由几个要素组成的( B )
A.一个
B.两个
C.两个以上
D.三个
E.不确定
3、组织用其自身条件去适应现实的环境,按照环境的限制来组织生产经营活动,是指( A )
A.消极的适应
B.积极的适应
C.灵活的适应
D.主动的适应
4、某公司以前主要生产塑料制品,经营状况不理想。
后来注意到,影视作品及电视广告中出现的家庭居室多使用各色塑料百叶窗,
这种现象渐成时尚。
于是公司推出了各种款式、尺寸、颜色的百叶窗,取得了不错的经营业绩。
该公司的这一调整是对下列哪种环境要素所作的何种反应?( B )
A.对技术环境的利用与引导
B.对经济环境的利用与引导
C.对社会文化环境的适应
D.对经济环境的适应
5、在下述组织中,哪一种处于相对简单而稳定的组织环境中( A )
A.牙科诊所
B.果树农场
C.唱片公司
D.外贸公司
二、多选题
1、一个人造系统的特征有( ABCDE )
A集合性
B目的性
C环境适应性
D整体性
D相关性
2、系统理论对管理学的贡献是( BCD )
A推动了管理理论的发展
B推动了管理观念的更新
C提供了解决复杂问题的分析工具
D促成了管理新模式的出现
3、未来管理理论的发展方向应该是( ABCE )
A.对系统理论的重视
B.现代组织结构的发展
C.对组织中的人性、行为的研究
D.对下属部门活动的控制的集中与强化
E.对于变革或革新的管理日益重视
4、组织外部环境的特征包括( ABC )
A.复杂性
B.变动性
C.交叉性
D.不可预见性
5、我们把与个人和组织生存和发展有关的环境分为( BCDE )
A.地理环境
B.社会环境
C.人文环境
D.自然环境
E.文化环境
三、判断题
1、组织虽然存在于环境之中,但环境对组织产生的影响并不大。
(×)改为:组织虽然存在于环境之中,环境势必对组织产生重大影响,有制约作用。
2、任何组织的经营过程,实际上是不断地在其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间寻求适应和平衡的过程。
(√)
四、简述题
人造系统的特征
一个人造系统具有以下五个特征:
①集合性。
系统至少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要素组成的。
这个特征告诉我们系统是可以分解的。
②相关性。
组成系统的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彼此不发生联系的要素构成不了一个系统。
③目的性。
任何一个人造系统都是为了一定的目的而建立起来的没有目的的系统是没有存在的价值的。
④整体性。
有独立功能的系统要素及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只能逻辑地协调和统一于系统的整体之中。
不能离开系统的整体独立地研究系统的要素,对系统某一个要素的研究,不能得出关于系统整体的结论。
⑤环境适应性。
任何一个系统都是存在于一定物质环境(更大的系统)之中的,它要和外部环境发生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必须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不适应环境变化的系统是没有生命力的。
五、论述题
1、试述系统理论对管理学的贡献
答案:系统理论不仅作为一般世界观和方法论,充实和发展了当代哲学,而且对管理学,以致整个科学技术的发展都有直接而巨大的贡献。
系统理论对管理学的发展至少有以下三个方面的贡献:
⑴推动了管理观念的更新
人们从系统的整体性及相互制约性得到启发,加强了管理工作中统筹兼顾、综合优化的意识,使人们在决策时能考虑到有关的方方面面,克服传统思维容易造成的片面性。
⑵提供了解决复杂问题的分析工具
系统论揭示的宇宙中各系统具有相似性这一真理,使人们一下子开阔了视野,变得聪明和灵活起来。
管理人员在自然科学及工程技术领域找到了许多有力的工具,如控制论、运筹学、数理统计、可靠性方法、模糊数学等等,它们构成了管理系统工程的主体内容。
⑶促成了管理新模式的出现
对管理的历史考察表明,现代管理中广为采用的全面质量管理、全面设备管理、目标管理等新模式的出现,与系统论的应用直接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