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奉献与回报》主题班会教学设计
小学主题班会导学案-奉献与回报-通用版
小学主题班会导学案-奉献与回报-通用版一、学习目标1.了解奉献的含义,认识奉献的重要性。
2.认识回报的含义,明白为何需要回报。
3.激发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感,热爱集体,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4.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自我修养和素质。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奉献和回报的内涵和作用,如何展示爱心和责任感。
2.教学难点:如何使学生感受奉献和回报的实际意义。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些启发式问题或者短片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让自己的生活更加美好。
可以用以下问题引导:•如果你有100块钱,你会如何使用?•如果你有空闲时间,你会做什么?•如果你能改变世界一件事,你会改变什么?让学生自己来思考,尽量引导他们从自己的角度来考虑问题。
2.讲授(15分钟)在导入之后,结合学生的思维导图和发言,简要地讲解“奉献”与“回报”的基本概念,例如:什么是奉献,为何需要奉献,奉献可以带给我们什么等等。
在讲解的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引导学生的思考。
3.练习(20分钟)为了使学生感受奉献的实际意义,并能够养成做好事的好习惯,我认为可以在课堂上开展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
比如:请同学们自愿赠送自己手中最宝贵的一件物品或者倾述一件“感动自己”的事情进行分享。
或者给他们展示一些给别人开门、送水、挽袖、捡垃圾等做好事的小感动,让他们思考赞赏做好事的人的心态与平时的感悟是否有所不同。
可以多样化,让学生尝试了解更多的形式和方法。
并在练习过程中多给予鼓励和引导,使学生在练习中形成了较好的习惯,愿意积极参加对社会有意义的活动。
4.展示(5分钟)为了鼓励学生时刻保持奉献的心态,展示一些正能量且带有感染力的图片和视频。
例如:展示一些道德有关的主题图片,这些图片具有感染力,带有教育意义,可以让学生在没有意识到的时候自然地接受道德的熏陶。
例如,图片中的孩子们在公共场所帮助别人拾起垃圾,扶着老人上下楼梯等。
5.总结归纳(5分钟)选几个同学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所学知识,与大家分享自己的认识和体验。
关于奉献的班会教案
一、教案主题:关于奉献的班会教案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奉献的含义和价值,认识到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行动为社会做出贡献。
2.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他人、乐于奉献的品德。
3. 提高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培养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重点:1. 奉献的含义和价值。
2.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奉献精神。
四、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激发其内在的奉献动力。
2. 如何培养学生具备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五、教学过程:1. 导入:a. 教师简要介绍奉献的含义和价值。
b. 学生分享自己对奉献的理解和感悟。
2. 案例分享:a. 教师呈现关于奉献的感人案例,如志愿者服务、公益活动等。
b. 学生讨论案例中人物的奉献精神和品质。
3. 小组讨论:a.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奉献精神,如帮助他人、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等。
b. 学生分小组讨论,并提出具体行动方案。
4. 行动计划:a. 每组选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并提出行动计划。
b. 教师鼓励学生积极践行奉献精神,并将行动计划付诸实践。
5. 总结与反思:a.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班会的收获和感悟。
b. 学生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并提出今后要努力的方向。
6. 课后作业:b. 学生按要求完成作业,培养自觉践行奉献精神的习惯。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了解其对奉献精神的理解和认同。
2. 课后收集学生的感悟文章,评估其对奉献行动的实践和体会。
3. 关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变化,考察其奉献精神的体现。
七、教学资源:1. 感人案例素材:关于奉献的公益活动、志愿者服务等相关资料。
2. 课堂讨论工具:白板、投影仪等辅助教学设备。
3. 课后作业评价:学生感悟文章、课堂表现记录等。
八、教学建议:1.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其主动参与课堂讨论。
2. 鼓励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积极发言,培养其团队合作意识。
3. 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关注其在行动计划中的实际表现。
主题班会—奉献与回报
主题班会—奉献与回报前言班会是中小同学活中特别紧要的一部分,它是学校教育教学体系的一部分,也是同学全面进展的必要构成部分。
本次主题班会的紧要内容是关于奉献和回报,我们将会从多个方面来探讨这个主题,加强同学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什么是奉献?奉献是指以一种无私的态度,把本身的气力和资源贡献给他人或社会的行为。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体现奉献,比如帮忙别人、献血、捐款等等。
为什么要奉献?奉献能帮忙我们更好地融入社会,感受与他人的共情,正向发挥个人本领,促进个人成长;同时也能使我们有被需要、被敬重、被爱的感受,这可以加强自信与欢快,使我们对生活充分信念。
奉献的方式1.帮忙别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总会碰到碰到困难的人,这时候我们可以伸出援手,予以他人帮忙。
通过帮忙别人,我们能够加强本身的社会责任感,同时也能够结交更多的伙伴。
2.献血无偿献血是一种比较负责任的行为。
献出本身的一份血液,为他人供应帮忙。
实际上,血液是无法替代的。
在碰到大型祸害时,献血就成了关键性的行为。
3.捐款通过捐款,我们可以帮忙一些在教育、健康、贫困等方面需要帮忙的人们,这时我们可以把本身的一点点贡献变为对其他人的支持。
什么是回报?回报是指在前期得到帮忙、受到付出和照料的条件下,将本身的所学、所想、所得去回馈社会、回报他人。
回报的启程点是义务感和责任感,它需要我们对社会、对他人有着一种乐意帮忙的心态。
回报的方式1.敬重身边的人身边的人比较简单被我们疏忽,而其实我们可以通过敬重他们,挂念他们来帮忙他们,回报他们。
2.以助人为乐通过本身所学的学问予以别人帮忙,实际上也是一种回报他人的方式。
这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积累学问,学会总结、提炼本身的阅历,加强本身的实际本领。
3.做有益于社会的事我们可以参加一些社区活动、义工活动等,在这些活动中,我们可以发挥本身的本领,同时也能让本身帮到需要帮忙的人。
奉献与回报的关系奉献与回报是密不可分的。
奉献与回报主题班会活动方案
奉献与回报主题班会活动方案一、活动背景在我们的生活中,奉献与回报是一种永恒的话题。
我们常常教育学生要懂得感恩,要懂得付出,但同时也要让他们明白,付出与回报并不是一种简单的等价交换。
本次主题班会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奉献与回报的含义,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
二、活动目标1.让学生明白奉献是一种美德,是一种境界,是一种责任。
2.让学生了解回报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满足。
3.培养学生具备奉献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活动准备1.收集关于奉献与回报的经典故事、名言警句。
2.准备PPT,用于展示活动流程、经典故事等。
3.准备活动道具,如奖品、气球等。
四、活动流程1.开场引导(1)班主任开场致辞,简要介绍活动主题及意义。
(2)播放一段关于奉献与回报的短片,引导学生进入活动氛围。
2.主题分享(1)邀请学生代表分享自己身边的奉献与回报的故事。
(2)展示PPT,介绍经典故事和名言警句,让学生深刻理解奉献与回报的内涵。
3.互动环节(1)开展“你奉献,我回报”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奉献与回报的意义。
(2)进行“最美奉献者”评选,鼓励学生发现身边的美好,学会感恩。
(1)邀请学生代表发言,谈谈自己对奉献与回报的认识。
5.结束语(2)班主任致闭幕词,祝愿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学会奉献,收获回报。
五、活动效果评估1.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奉献与回报的认识。
2.收集学生反馈意见,了解活动的不足之处,以便下次改进。
六、活动后续1.开展“奉献与回报”主题实践活动,让学生将所学应用于生活。
2.定期组织分享会,让学生回顾活动,深化理解。
就这样,一个充满爱心、温馨、感动的主题班会活动方案在我脑海中诞生。
我相信,通过这次活动,学生们定能收获满满,感悟到奉献与回报的真谛。
注意事项:1.活动准备要充分,避免临时抱佛脚。
想到上次班会,因为道具没准备好,临时替换环节,效果就差了很多。
所以这次一定要提前把故事、名言警句收集齐全,PPT做得漂漂亮亮,道具准备妥当。
《奉献》主题班会教案
《奉献》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奉献的含义,认识到奉献精神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3. 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增强班级凝聚力。
二、教学内容:1. 奉献的定义与意义2. 奉献在不同领域的体现3. 培养奉献精神的途径4. 奉献故事分享5. 班级奉献活动策划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发生在身边的奉献事例,引发学生对奉献的思考。
2. 新课导入:介绍奉献的定义与意义,让学生明白奉献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分享一些在不同领域中展现奉献精神的事例,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
4. 讨论环节:引导学生探讨如何培养自己的奉献精神,以及在学校、家庭、社会中如何践行奉献。
5. 小组活动:让学生分组,策划一次班级奉献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6. 分享与总结:各小组代表分享活动策划结果,总结本次班会的收获。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奉献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
3. 班级活动策划的创意与实用性。
五、教学资源:1. 奉献事例素材。
2. 活动策划模板。
3. 投影仪、白板等教学设备。
六、教学建议:1. 课前准备:收集相关的奉献事例,整理活动策划模板。
2. 课堂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3. 课后跟进:检查班级活动的实施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七、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奉献的意义。
2. 如何激发学生践行奉献的积极性。
八、教学关键:1. 让学生认识到奉献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九、教学准备:1. 教室环境布置。
2. 教学素材准备。
十、教学反思:课后对学生参与班会的情况进行总结,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为下一次教学活动提供改进方向。
六、教学延伸: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将奉献精神融入日常生活,可以鼓励他们在课后参与志愿者活动或组织公益活动,如支教、环保、敬老等。
引导学生将奉献精神与个人成长目标相结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奉献》主题班会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主题:《奉献》课时安排:1课时(45分钟)年级:八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奉献的含义,认识到奉献精神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具有奉献精神,乐于为社会、为他人奉献爱心和力量。
3. 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重点:1. 奉献精神的内涵。
2.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奉献精神。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奉献的意义。
2. 如何激发学生乐于奉献的情感。
二、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1 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奉献》,引导学生思考奉献的含义。
1.2 学生分享对奉献的理解和感悟。
2. 教学内容与案例分析(15分钟)2.1 教师讲解奉献精神的内涵,包括无私奉献、乐于助人、敬业爱岗等。
2.2 教师呈现有关奉献的典型案例,如志愿者服务、公益活动等,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人物的奉献精神。
2.3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身边的奉献事迹,互相启发。
3. 小组活动(10分钟)3.1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每组设计一个体现奉献精神的实际行动方案。
3.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方案,并进行汇报。
4. 总结与反思(5分钟)4.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回顾自己的收获。
4.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提出今后要努力践行奉献精神。
5. 课后作业(5分钟)5.1 教师布置作业:结合本节课的学习,写一篇关于奉献精神的感悟文章。
5.2 学生完成作业,培养践行奉献精神的意识。
三、教学评价1. 学生对奉献精神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参与小组活动的积极性和协作能力。
3. 学生课后作业完成情况,以及对奉献精神的践行程度。
四、教学资源1. 教学PPT。
2. 有关奉献的案例资料。
3. 课后作业模板。
五、教学建议1.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理解奉献的意义。
2. 鼓励学生参与小组活动,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3. 关注学生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4. 教师要以身作则,践行奉献精神,为学生树立榜样。
六年级主题班会说课稿-奉献与回报 全国通用
六年级主题班会说课稿-奉献与回报背景六年级是小学教育的最后一年,学生们即将步入初中阶段。
在这个阶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和言语对社会、对他人的影响,尤为重要。
目的本次主题班会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奉献和回报的概念,认识到奉献与回报之间的关系,并在班级中营造出互相奉献、互相回报的氛围。
内容一、什么是奉献?奉献是指个人或群体为了社会和集体的利益,不计较个人得失,付出巨大的努力和付出的行为。
这里所说的社会包括了班级、学校、社区和整个社会。
二、奉献的意义奉献不仅仅可以为社会带来积极的影响,也可以让自己更加快乐、满足和幸福。
当我们奉献出去的时候,也会得到身心的回报。
三、如何做到奉献1.倾听做奉献的第一步是倾听。
当我们愿意倾听别人的意见和想法,就会更理解别人,也会更容易和别人沟通,进而增进彼此之间的关系。
2.小事做起奉献不一定要大张旗鼓,响亮宣扬。
我们可以从小事做起,如帮忙捡起掉在地上的纸片、帮助同学解决小问题等,都是奉献的一种方式。
3.用心付出奉献并不是做了就行,而是要认真对待。
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都要以积极的态度认真对待,给予最好的贡献。
四、回报的意义当我们奉献出去的时候,我们也会得到身心的回报。
回报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回报,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回报,使我们更加具有责任感和成就感,激励我们更好地去做下一次奉献。
五、奉献与回报的关系奉献和回报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我们不仅要做到奉献,更要认真体会回报的感觉,不断提高自己的奉献水平。
六、班级中的奉献与回报班级是学生们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也是奉献和回报的重要场所。
在班级中,我们可以通过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和互相关心的方式,建立起互相奉献、互相回报的良好氛围。
结语奉献和回报在人生中是非常重要的,它涉及到我们的人生态度、生活品质、个人价值和人际关系等方面。
希望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做到积极奉献,深刻体会奉献和回报所带来的感受,并用这样的感受来丰富自己的人生。
小学主题班会教案-奉献与回报-通用版
小学主题班会教案-奉献与回报-通用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奉献的意义和好处;2.了解回报的重要性;3.感受奉献和回报带来的快乐和内心的满足;4.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奉献精神和回报意识;5.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协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1.让学生了解奉献的意义和好处;2.让学生感受奉献和回报带来的快乐和内心的满足。
三、教学难点1.让学生培养良好的奉献精神和回报意识;2.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协作能力。
四、教学过程1. 神秘寻宝游戏活动目的通过游戏,让学生了解奉献的意义、感受奉献与回报带来的快乐,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协作能力。
活动流程1.课前活动准备:教师精心准备一些小礼物,分别放入几个各异的盒子中,并用锁锁上。
2.将盒子分别放入教室的不同位置,将学生分成几组,每组一名“领队”,所有组员手拉手,在教室中寻找每个盒子,并找出对应盒子钥匙的线索。
3.领队们搜集线索,整理思路,抢先回到教室,打开盒子获取小礼物,向全组同学分享奉献的体验,并感受到回报的喜悦。
活动结果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奉献的意义和好处,感受奉献与回报带来的快乐,培养良好的奉献精神和回报意识。
2. 分享自己的故事——我与祖国同行活动目的通过分享自己的故事,让学生感受自己的成长经历中的奉献与回报,加深对爱国主义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协作能力。
活动流程1.活动准备:教师提前组织学生准备自己的成长故事,例如自己参加志愿活动的经历等。
2.学生分组,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分享自己的故事。
其他同学可以通过点赞等方式,给予分享者回报。
3.分享完毕后,教师可以让同学们发表自己的感想,引导学生重视奉献和回报,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和协作意识。
活动结果通过分享自己的故事,让学生深入了解成长经历中的奉献与回报,加深对爱国主义的认识,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协作能力。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主题班会,让学生了解奉献与回报的意义和好处,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奉献精神和回报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神秘寻宝游戏和分享自己的故事这两种具有趣味性和互动性的方式,让学生能够在愉悦的氛围中感受奉献和回报带来的快乐和内心的满足,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协作能力。
《奉献与回报》主题班会教案【可编辑版】
《奉献与回报》主题班会教案《奉献与回报》主题班会教案《奉献与回报》主题班会班会教具:多媒体、电子琴班会目的: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公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班会重点: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明确公民道德的生活实际内涵班会难点:自觉提高道德认识水平。
准备过程:1、教师组织学生学习《公民道德实施纲要》2、师生共同讨论形成本次主题班会的设计方案3、成立班会筹备会①组织班会材料②师生共制课件③评审筛选节目4、主持人的挑选与班会教案的制定实施过程:主持人: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公民道德实施纲要》的内容吗?(大家齐答):记得!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主持人:(班会开始)主持人说开场白甲:一棵古老苍劲的大树,已经经历了许多风风雨雨后,本来可以尽情享受那温暖的阳光和和煦的春风了,可是它没有这样做,它仍然用它那宽大、浓厚的树冠为它的子子孙孙们洒下一片绿阴,当第一场春雨来临时,一棵棵幼嫩的小草探出它的小脑瓜,当雨过天晴后,那照耀万物生长的太阳将它的光辉洒向大地时,那些小草们更加茁壮成长。
经过一次又一次雨水的滋润,一次又一次阳光的照耀,数十年后,小草终于长成了参天大树,为它们共有的家园--地球,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它们没有辜负大树、雨水和大阳有期望,终于做出了让人叹的辉煌成绩。
乙:现在看来,那棵大树就好比我们的父母,给予了我们无私的爱,却不图什么回报,只希望我们能早日成材,为祖国做出贡献;那些雨不就好比我们的老师,不仅教会我们许多知识,而且教会我们怎样做人;那颗独一无二,崇高至上的万物之首--太阳,就是我们伟大的祖国,我们成长的摇篮,我们亲爱的母亲,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吸吮着祖国母亲的乳汁。
所以,我们一定要尽全力去回报它,做出最辉煌的成绩,给父母带去成功的喜悦,给老师带去心灵的慰藉,给祖国带去美好的明天!父母、老师、祖国奉献给我们,我们就一定要回报给他们!好!《奉献与回报》主题班会现在开始!进入第一乐章《我爱我家真情永远》主持人:世上只有妈妈好,妈妈,多么亲切,多么慈爱的称呼啊,她们为我们付出了好多好多,而却从来都是无怨无悔,杜甫写的那首《游子吟》的确诠释出了母爱的伟大,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妈妈为了我们付出了那么多,此时,就让我们一吐心声,大声说一句:世上只有妈妈好吧!(大家说):世上只有妈妈好!1、电子琴伴奏:世上只有妈妈好!(电视录像同时播放)主持人:有一位诗人曾经说过:世上最伟大的爱就是母爱。
奉献与回报主题班会PPT
回报的定义与内涵
回报的定义
回报是指为了得到某种好处或满足某种需求,而对他人或社 会做出积极的回应或付出,是一种有形的或无形的报答。
回报的内涵
回报是一种公平、合理的回应,它可以是对他人的感谢、回 馈或补偿,也可以是对社会、集体或组织的贡献和付出。
回报是一种责任
回报社会、家人和他人对自己的支持和关爱,是一种感恩和责任心 的体现。
加强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01
培养公益精神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02
尊重他人权益
教育学生尊重他人的权益,不以损害他人利益为代价来获取回报。
03
承担社会责任
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在社会中的责任和角色,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奉献与回报主题班会
目 录
• 奉献与回报的认知 • 奉献的重要性 • 回报的价值 • 奉献与回报的实践 • 培养正确的奉献与回报观念 • 总结与展望
奉献与回报的认知
01
奉献的定义与内涵
奉献的定义
奉献是指为了他人或某个集体,无偿地付出自己的时间、精力、财物或能力等 ,是一种无私的付出和贡献。
奉献的内涵
奉献与回报的关系
奉献是回报的前提和基础
只有通过奉献,才能获得回报的机会和可能。
回报是奉献的体现和保障
回报可以是对奉献的肯定和回馈,同时也是对奉献者的尊重和支持 。
奉献和回报相互促进
奉献和回报是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关系,只有通过两者的有机结 合,才能实现真正的价值和意义。
奉献的重要性
02
奉献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
《奉献》主题班会教案
《奉献》主题班会教案一、教案背景班会主题:奉献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奉献的含义和价值,认识到奉献是每个人应具备的美德。
2.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3. 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内容1. 奉献的定义与内涵2. 奉献的重要性3. 奉献的故事分享4. 奉献的实际操作5. 总结与反思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发生在身边的奉献故事,引发学生对奉献的思考。
2. 讲解:详细阐述奉献的定义、内涵和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奉献的价值。
3. 分享:邀请学生分享自己身边的奉献故事,激发学生对奉献的认同感。
4. 讨论:组织学生就如何在生活中践行奉献展开讨论,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5. 实践:鼓励学生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用实际行动践行奉献。
6. 总结:对本次班会进行总结,强调奉献的意义和目标。
7. 反思:引导学生课后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践行奉献,提高社会责任感。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奉献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和观点阐述的准确性。
3. 学生课后实践奉献的行动力。
六、教学活动1. 观看奉献主题短片:挑选一部关于奉献的短片,如志愿者服务、公益活动等,让学生在观看过程中感受奉献精神。
2.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关于奉献的场景,如帮助老人过马路、关爱留守儿童等,讨论如何践行奉献。
3. 角色扮演: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奉献的场景,如志愿者在社区服务、学生在校园内关爱弱势群体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奉献的快乐。
4. 心得分享:邀请学生在班会上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讲述在实践奉献过程中的感悟和收获。
七、教学资源1. 奉献主题短片:寻找合适的奉献主题短片,如志愿者服务、公益活动等。
2. 相关书籍:推荐学生阅读关于奉献的书籍,如《雷锋的故事》、《志愿者手册》等。
3.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查找更多关于奉献的案例和故事,以便在课堂上分享。
八、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奉献的含义和价值。
二年级《奉献最光荣》主题班会教案
二年级《奉献最光荣》主题班会教案1. 主题:奉献最光荣2. 教学目标:- 了解奉献的含义和重要性- 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和意识- 培养学生勇于奉献、乐于奉献的品质3. 教学内容:- 了解奉献的概念和种类- 研究奉献他人的经典案例- 分享并讨论学生自身的奉献经历和感受- 制定个人奉献计划4. 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奉献的概念- 利用图片、故事或视频等资源引导学生了解奉献的含义和意义。
步骤二:介绍奉献的种类- 分类介绍奉献的种类,如奉献知识、奉献时间、奉献友情等。
步骤三:分享经典奉献案例- 分享一些经典的奉献案例,如雷锋的故事、义务劳动者的事迹等,激发学生的奉献意识。
步骤四:学生自身奉献经历和感受分享-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奉献经历和感受,可以以小组形式展开讨论。
步骤五:制定个人奉献计划- 引导学生制定自己的个人奉献计划,包括具体的奉献行动和时间安排。
5. 教学方法:- 集体讨论:通过集体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意识。
- 分组活动:组织学生分组分享和讨论奉献经历或制定奉献计划。
- 案例分析:通过经典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奉献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6. 教学评估:- 学生奉献经历和计划的书面总结。
- 学生参与讨论和分享的表现。
- 学生在课后的实际行动和奉献情况。
7. 参考资源:- 奉献的经典故事和案例- 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8. 教学延伸:- 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亲身体验奉献的乐趣。
- 家庭作业:要求学生回家找一种方式奉献父母或其他家人,并写下感受和反思。
小学主题班会教案奉献与回报_通用版
小学班主任工作论文-主题班会—奉献与回报通用版学校:阿城四中班级:二年一班班主任:刘春梅班会教具:多媒体、电子琴班会目的: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公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班会重点: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明确公民道德的生活实际内涵班会难点:自觉提高道德认识水平准备过程:1、教师组织学生学习《公民道德实施纲要》2、师生共同讨论形成本次主题班会的设计方案3、成立班会筹备会①组织班会材料②师生共制课件③评审筛选节目4、主持人的挑选与班会教案的制定实施过程:主持人: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公民道德实施纲要》的内容吗?(大家齐答):记得!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主持人:非常好!但它们不是只需要我们口头上记住的字条,而是需要我们去理解它的内涵,从而认真努力地按照这些道德准则去做,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品质和修养,不断完善自身的素质,做一个合格的跨世纪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同学们,你们能做到吗?(大家齐答):能!主持人:好,那下面就让我们开始今天的主题班会吧。
(大家鼓掌)主持人说开场白甲:一棵古老苍劲的大树,已经经历了许多风风雨雨后,本来可以尽情享受那温暖的阳光和和煦的春风了,可是它没有这样做,它仍然用它那宽大、浓厚的树冠为它的子子孙孙们洒下一片绿阴,当第一场春雨来临时,一棵棵幼嫩的小草探出它的小脑瓜,当雨过天晴后,那照耀万物生长的太阳将它的光辉洒向大地时,那些小草们更加茁壮成长。
经过一次又一次雨水的滋润,一次又一次阳光的照耀,数十年后,小草终于长成了参天大树,为它们共有的家园--地球,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它们没有辜负大树、雨水和大阳有期望,终于做出了让人赞叹的辉煌成绩。
乙:现在看来,那棵大树就好比我们的父母,给予了我们无私的爱,却不图什么回报,只希望我们能早日成材,为祖国做出贡献;那些雨不就好比我们的老师,不仅教会我们许多知识,而且教会我们怎样做人;那颗独一无二,崇高至上的万物之首--太阳,就是我们伟大的祖国,我们成长的摇篮,我们亲爱的母亲,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吸吮着祖国母亲的乳汁。
《奉献与回报》主题班会.doc
《奉献与回报》主题班会班会教具:多媒体、电子琴班会目的: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公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班会重点: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明确公民道德的生活实际内涵班会难点:自觉提高道德认识水平准备过程:1、教师组织学生学习《公民道德实施纲要》2、师生班会教具:多媒体、电子琴班会目的: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公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班会重点: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明确公民道德的生活实际内涵班会难点:自觉提高道德认识水平准备过程:1、教师组织学生学习《公民道德实施纲要》2、师生班会教具:多媒体、电子琴班会目的: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公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班会重点: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明确公民道德的生活实际内涵班会难点:自觉提高道德认识水平准备过程:1、教师组织学生学习《公民道德实施纲要》2、师生班会教具:多媒体、电子琴班会目的: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公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班会重点: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明确公民道德的生活实际内涵班会难点:自觉提高道德认识水平准备过程:1、教师组织学生学习《公民道德实施纲要》2、师生班会教具:多媒体、电子琴班会目的: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公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班会重点: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明确公民道德的生活实际内涵班会难点:自觉提高道德认识水平准备过程:1、教师组织学生学习《公民道德实施纲要》2、师生班会教具:多媒体、电子琴班会目的: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公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班会重点: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明确公民道德的生活实际内涵班会难点:自觉提高道德认识水平准备过程:1、教师组织学生学习《公民道德实施纲要》2、师生班会教具:多媒体、电子琴班会目的: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公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班会重点: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明确公民道德的生活实际内涵班会难点:自觉提高道德认识水平准备过程:1、教师组织学生学习《公民道德实施纲要》2、师生班会教具:多媒体、电子琴班会目的: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公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班会重点: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明确公民道德的生活实际内涵班会难点:自觉提高道德认识水平准备过程:1、教师组织学生学习《公民道德实施纲要》2、师生班会教具:多媒体、电子琴班会目的: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公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班会重点: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明确公民道德的生活实际内涵班会难点:自觉提高道德认识水平准备过程:1、教师组织学生学习《公民道德实施纲要》2、师生班会教具:多媒体、电子琴班会目的: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公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班会重点: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明确公民道德的生活实际内涵班会难点:自觉提高道德认识水平准备过程:1、教师组织学生学习《公民道德实施纲要》2、师生。
奉献主题班会教案
奉献主题班会教案教案内容:主题:奉献之美目标:通过本次班会,让学生了解奉献的意义,树立奉献精神,并以实际行动奉献他人。
教学方法:讲述、小组讨论、游戏、互动问答教学准备:1. PPT幻灯片2. 班级信息卡片(让每位学生填写自己对奉献的理解)3. 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一、引入1. 教师问候学生,与学生进行简单互动,热烈氛围。
(5分钟)二、导入1. 展示“奉献”两个字的意义和表情,让学生自由发表对奉献的理解。
(5分钟)2. 通过展示一些奉献的图片和事例,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奉献的重要性。
(10分钟)三、知识讲解1. 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学生们将自己对奉献的理解填写在班级信息卡片上,然后交换卡片进行小组讨论。
(15分钟)2. 随机抽取几组学生展示他们在小组讨论中的结论和观点。
(10分钟)3. 教师进行简要的知识讲解,包括奉献的定义、奉献的种类、奉献对个人和社会的作用等。
(10分钟)四、情感培养1. 执行游戏环节:学生们分成小组参加游戏,在限定时间内用他们身上的物品或手中的道具进行奉献,看哪个小组奉献的物品比较有创意和实用。
(15分钟)2. 学生们观察游戏中的奉献行为,讨论奉献精神的重要性和对他们自己生活的影响。
(10分钟)五、实践应用1. 学生们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取一个奉献的项目,例如清洁校园、帮助贫困学生等,自行策划并实施。
(15分钟)2. 学生们在一周后进行项目汇报和反思,分享奉献的体验和心得。
(10分钟)六、总结1. 教师进行班会总结,强调奉献的重要性,并激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持续奉献他人。
(5分钟)2. 学生们填写“奉献承诺书”,表达自己在奉献方面的决心和行动计划。
(5分钟)七、结束1. 教师感谢学生们的积极参与,并鼓励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继续发扬奉献精神。
(5分钟)2. 散会教学反思:通过本次主题班会的开展,学生们对奉献的理解得到了拓展,并在实际行动中感受到奉献的快乐。
《奉献》主题班会教案
《奉献》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奉献的含义,认识到奉献是一种美德,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高尚情操。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4.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培养学生的领导力。
二、教学重点:1. 奉献的含义及其在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2. 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的奉献表现。
3.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奉献精神。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从自我出发,认识和理解奉献。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奉献的含义、意义和价值。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人物和事例,引导学生从中体会奉献精神。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践行奉献,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角色扮演法:模拟日常生活中的场景,让学生体验奉献的过程,提高沟通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PPT,包括奉献的含义、意义、价值以及典型人物和事例。
2. 准备小组讨论的问题和场景,以便进行角色扮演。
3. 准备教案和教学评价表,以便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
六、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一个感人至深的奉献事例,如志愿者服务、抗疫英雄等,引发学生对奉献的思考,导入新课《奉献》。
2. 讲解奉献的含义和意义:详细讲解奉献的定义,阐述奉献在个人成长、社会发展和国家繁荣中的重要性。
3. 分析奉献的层面: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分析奉献的表现,引导学生认识到在不同层面都可以做出奉献。
4. 讨论如何践行奉献: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奉献精神,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高尚情操。
5. 角色扮演: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日常生活中的场景,让学生亲身体验奉献的过程,提高沟通能力。
6.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总结奉献的意义和价值,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奉献精神。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对奉献的含义和意义的理解程度。
奉献主题班会教案
奉献主题班会教案【导言】班会是学生们进行思想交流和主题教育的重要场所,本次班会主题为“奉献”,旨在培养学生们热爱社会、关心他人的奉献精神。
通过本次班会教案的设计,希望引导学生认识到奉献的重要性,激发他们从小事做起、奉献社会的意识和行动。
【活动一:奉献与快乐】目标:了解奉献的含义,认识奉献与快乐的关系。
时间:10分钟步骤:1. 给学生们讲解奉献的定义:“奉献是指无私地付出和贡献,不计较回报。
”2. 引导学生们讨论奉献的例子,如帮助老人过马路、照顾弱势群体等。
3. 提问学生们:“你们认为奉献可以带来快乐吗?为什么?”4. 鼓励学生们回答并分享自己的看法和体验。
【活动二:我们的奉献行动】目标:通过小组合作,提出改善学校或社区的奉献行动计划。
时间:15分钟1. 将学生们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改善项目,如组织义务清洁服务、筹款购买图书等。
2. 引导学生们写下自己的奉献计划,包括目标、实施步骤和时间安排。
3. 鼓励学生们分享和交流各组的奉献计划,并对其进行讨论和改进。
【活动三:名人故事分享】目标:通过名人故事激发学生们的奉献意识。
时间:15分钟步骤:1. 挑选几个具有奉献精神的名人如李白、孙中山等,介绍他们的故事和贡献。
2. 提问学生们:“你们在平时生活中遇到过哪些值得学习的奉献行为?”3. 鼓励学生们分享自己或身边人的故事,讲述他们的奉献行为并解释其中的道理。
【活动四:奉献小卡片】目标:制作奉献小卡片,激励学生们自觉奉献。
时间:10分钟1. 发放彩色纸和装饰材料给学生们。
2. 引导学生们在卡片上写下自己能够做到的奉献行为,并用装饰材料进行装饰。
3. 鼓励学生们将卡片送给自己要奉献的对象,如父母、老师或社区的其他人。
【总结】本次班会主题为“奉献”,通过各项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学生们对奉献的含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加深了他们对奉献与快乐的关系的理解。
希望学生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从小事做起,积极投身到奉献社会的行动中,为共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小学拓展六年级主题班会教案奉献与回报
小学拓展六年级主题班会教案奉献与回报Title: Fostering the Values of Dedication and Gratitude in a Primary School SettingIntroductionIn this article, we will explore an exemplary lesson plan for a theme-based class meeting in the extended sixth grade. The objective of this lesson plan is to inculcate the values of dedication and gratitude among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Through a range of engaging and interactive activities, students will develop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importance of giving back to society and the rewards it brings.I. Warm-up Activity: "Gratefulness Chain"Duration: 10 minutesBegin the class by asking students to sit in a circle and share one thing that they are grateful for in their lives. Encourage them to reflect on their personal experiences and express genuine gratitude. After each student shares, ask them to connect their gratitude to the previous person's gratitude by creating a "gratefulness chain." This activity will promote a positive and appreciative mindset among the students.II. Classroom Discussion: Understanding Dedication and ServiceDuration: 20 minutes1. Define and discuss dedication: Explain to students that dedication refers to the commitment and effort one puts into a task or goal. Use relatable examples, such as practicing a musical instrument or studying for a test, to help students understand the concept. Discuss how dedication can lead to personal growth and success.2. Introduce the concept of service: Discuss the meaning of service, emphasizing the importance of helping others selflessly. Engage students in a brainstorming session, encouraging them to come up with various forms of service that they can render to their family, school, and community.3. Reflect on personal experiences: Allocate time for students to reflect on instances when someone has shown dedication and service towards them. This will enable them to empathize with the gratitude they have received and understand the impact of such actions.III. Group Activity: "Acts of Kindness"Duration: 30 minutesDivide the class into small groups and assign each group a community service project. Provide options such as collecting food for a local shelter, cleaning up a nearby park, or creating care packages for the less fortunate. Students should collaborate to plan and execute their chosen project. Encourage creativity and problem-solving skills during this activity.IV. Class Presentation: Sharing ExperiencesDuration: 15 minutesIn the subsequent class meeting, allocate time for each group to present their community service project. This will allow students to reflect on their experiences and the impact their acts of kindness had on others. Prompt them to share challenges faced, lessons learned, and personal insights gained during the project.V. Self-Reflection and JournalingDuration: 10 minutesAt the end of the class meeting, distribute journals to each student and ask them to write a personal reflection on their feelings and thoughts throughout the entire process. Encourage open-ended questions such as "What did you learn about dedication and gratitude?" or "How did this experience impact you personally?" This self-reflection exercise will deepen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cepts and promote personal growth.ConclusionBy implementing this lesson plan, primary school educators can effectively nurture the values of dedication and gratitude among sixth-grade students. Through interactive activities, meaningful discussions, and hands-on community service projects, students will develop a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towards society and appreciate the rewards of giving back. Ultimately, these values will shape them into compassionate and engaged members of their community.。
奉献主题班会教案
奉献主题班会教案一、课题导入(10分钟)1. 引入主题:老师分发短信片,让学生自由选择一个短信,读出来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2. 讲解学习目标:通过本次班会,了解奉献精神的内涵,认识并学习孝敬父母的重要性。
3. 激发学生思考:你们觉得什么是奉献精神?为什么要孝敬父母?二、奉献精神的内涵(15分钟)1. 群体讨论:学生们自由交流对奉献精神的理解,并将自己的看法写在白板上。
2. 教师点评:老师逐个点评学生写在白板上的观点,并补充说明奉献精神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体现。
三、孝敬父母的意义和方法(30分钟)1. 孝敬父母的意义:a. 情感层面:向学生展示一系列有关孝敬父母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感受到孝敬父母的温暖和重要性。
b. 社会层面:扩大学生的视野,透过案例了解到孝敬父母的重要社会意义,如保持家庭和谐、传承美德等。
2. 孝敬父母的方法:a. 学会感恩:学生和老师轮流分享自己对父母的感恩之处,并带领全班一起为家长鼓掌表达感激之情。
b. 尊敬父母:师生互相演示如何礼貌尊敬父母,要求学生背诵一些孝顺父母的经典语句。
c. 关心父母:学生自愿组成小组,讨论并整理一份“孝顺父母的日常行为”,以便学生在实践中有所参考。
d. 陪伴父母:引导学生向父母提供陪伴,让学生意识到关心父母的重要性。
学生可做一张陪伴父母的时间表,记录自己每天陪伴父母的时间。
四、奉献精神的培养(20分钟)1. 观看视频素材:向学生展示几个关于奉献精神的视频素材,激发学生内心对奉献精神的热情和向往。
2. 分析案例:通过观看奉献精神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涉及到的因素和思考如何培养奉献精神。
3. 学生实践:学生自愿报名,选择一个自己认为可实践奉献精神的项目,并制定实施计划。
五、总结交流(10分钟)1. 学生展示:学生们展示自己实践奉献精神的项目,并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2. 总结:老师总结本次班会的内容和学习成果,并强调奉献精神对于个人与社会的重要性。
3. 课堂测试:进行一次小测验,测试学生对奉献精神和孝敬父母的认知。
心存感恩,贡献所得的回报教案
心存感恩,贡献所得的回报教案贡献所得的回报教案一、教案的背景分析在当今社会,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物质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在这种物质匮乏的情况下,人们的精神世界却越来越贫乏。
同时,现代人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许多人只注重自己的得失和成就,很少有时间和精力去感受周围人的关怀,也很少有时间和精力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换句话说,当代人的感恩和回报意识相对薄弱,人们习惯于索取和享受,却很少有人想到回馈社会和回报家庭。
因此,对于培养学生感恩、尽责、奉献的品质,对于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庭责任感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教案的目标1.培养学生感恩的品质,体验感恩带来的快乐。
2.培养学生贡献的意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3.培养学生奉献的精神,提高社会责任感和家庭责任感。
4.学会用行动回报社会和回报家庭。
三、教学内容1.感恩的意义和价值。
2.回报的形式和途径。
3.奉献的意义和价值。
4.回报家庭和回报社会的行动计划。
四、教学方法1.情景模拟法。
通过浅显易懂的实例来形象化地阐述感恩、回报和奉献,使学生能够感受到其中的情感。
2.案例分析法。
通过分析成功的回报案例,让学生明白回报的正确方式和方法。
3.探究式学习法。
通过多组合作学习和活动,让学生主动探究感恩、回报和奉献的实质和价值。
4.直观体验法。
通过亲身参与一些志愿服务、慰问活动、亲情服务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从实际行动中感悟奉献和回报的真谛。
五、教学步骤1.热身铺陈1.1.导入“今天我们要讲的是感恩、回报和奉献。
你们身边有没有那么几个人让你们感恩?”1.2.情景引入“你如果买到心仪的玩具或书或衣服,你会特别高兴。
那么,现在如果你得到的礼物或人际关系上对你的照顾和关怀,你会感激吗?”2.知识梳理2.1.感恩的意义和价值2.2.回报的形式和途径2.3.奉献的意义和价值2.4.回报家庭和回报社会的行动计划3.活动与实践3.1.情感教育“我们可以通过写感恩日记记录自己一天遇到的感恩点,感受到感恩带来的快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修订小学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奉献与回报》主题班会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Dedication and Reward" Theme Class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小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奉献与回报》主题班会
班会教具:多媒体、电子琴
班会目的:
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公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班会重点: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明确公民道德的生活实际内涵班会难点:自觉提高道德认识水平
准备过程:
1、教师组织学生学习《公民道德实施纲要》
2、师生共同讨论形成本次主题班会的设计方案
3、成立班会筹备会
①组织班会材料
②师生共制课件
③评审筛选节目
4、主持人的挑选与班会教案的制定
实施过程:
主持人: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公民道德实施纲要》的内容吗?
(大家齐答):记得!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
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主持人:…………(班会开始)
主持人说开场白
甲:一棵古老苍劲的大树,已经经历了许多风风雨雨后,本来可以尽情享受那温暖的阳光和和煦的春风了,可是它没有这样做,它仍然用它那宽大、浓厚的树冠为它的子子孙孙们洒下一片绿阴,当第一场春雨来临时,一棵棵幼嫩的小草探出它的小脑瓜,当雨过天晴后,那照耀万物生长的太阳将它的光辉洒向大地时,那些小草们更加茁壮成长。
经过一次又一次雨水的滋润,一次又一次阳光的照耀,数十年后,小草终于长成了参天大树,为它们共有的家园--地球,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它们没有辜负大树、雨水和大阳有期望,终于做出了让人赞叹的辉煌成绩。
乙:现在看来,那棵大树就好比我们的父母,给予了我们无私的爱,却不图什么回报,只希望我们能早日成材,为祖国做出贡献;那些雨不就好比我们的老师,不仅教会我们许多知识,而且教会我们怎样做人;那颗独一无二,崇高至上的万物之首--太阳,就是我们伟大的祖国,我们成长的摇篮,我们亲爱的母亲,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吸吮着祖国母亲的乳汁。
所以,我们一定要尽全力去回报它,做出最辉煌的成绩,给父母带去成功的喜悦,给老师带去心灵的慰藉,给祖国带去美好的明天!父母、老师、祖国奉献给我们,我们就一定要
回报给他们!好!
《奉献与回报》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进入第一乐章《我爱我家真情永远》
主持人:世上只有妈妈好,妈妈,多么亲切,多么慈爱的称呼啊,她们为我们付出了好多好多,而却从来都是无怨无悔,杜甫写的那首《游子吟》的确诠释出了母爱的伟大,“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妈妈为了我们付出了那么多,此时,就让我们一吐心声,大声说一句:“世上只有妈妈好”吧!(大家说):世上只有妈妈好!
1、电子琴伴奏:世上只有妈妈好!(电视录像同时播放)
主持人:有一位诗人曾经说过:"世上最伟大的爱就是母爱"。
的确,世上没有任何一种爱可同母爱相提并论,母爱透彻无私,纯洁伟大,让我们一起来歌颂母爱吧。
2、下面请欣赏组诗《母爱》
主持人:母亲的爱细腻,父亲的爱深沉,父母都为我们操了很多心,两鬓也渐渐长出了银丝白发,鱼尾纹也悄悄爬上了额头,可是他们仍然时时刻刻在牵挂担心着我们,因此,我们一定不能让他们失望,下面请听:
3、一个真实的故事《俺爹俺娘》
主持人:父母平时为我们付出了那么多,我们一定有许多话要对他们讲吧。
好,下面就给你这个吐露心声的机会。
4、小记者采访(大屏幕播放同期录像)
主持人:父母很伟大,但还有一种人,其伟大的程度也足以让世人折服,那就是教师。
曾有一位很著名的哲学家说过:“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句话足以看出教师这种职业的伟大,然而更伟大的是他们将那伟大的爱无私地灌入了我们幼小的心田,在教会我们知识的同时,更教会了我们如何去做人。
下面进入第二乐章,师恩情重,无私无怨。
主持人:静静的深夜,群星在闪耀,在这静寂的深夜,我们都已进入梦乡,可老师却还辛勤地在灯光下忙碌,不顾身心的疲惫,只想着学生,学生,学生让我们在此由衷地向老师道一声:(大家齐说):老师,您辛苦了!
1、大合唱《每当我轻轻走过您窗前》(大屏幕播放师生录像)
主持人:老师为了我们能获得更多的知识,终生都扑在教学岗位上,辛辛勤勤,兢兢业业地面对工作,认认真真地面对学生,而从来都是不求任何回报,只求学图形能更出色,更出色!此时,让我们把心里所有的感激都化作一句话吧:(大家齐说):老师,我们爱您!
2、下面请欣赏诗朗诵《老师,我爱您》
主持人:老师这样地爱我们,可是最近在我们的校园里却发生了令老师生气的事,这是怎么一回事呢,让我们一起去现场看一看。
3、校园现象大家说:小品《撒气儿》
主持人:同学们,对于这件事,你们有何想法呢,不要急下面就让你们自由发言。
4、小记者采访
主持人:父母、老师的付出都是为了我们能更好地为我们伟大的祖国做出贡献,而祖国正是我们真正要为之付出的,因为今天的我们以生长在这个祖国而自豪,明天祖国将以拥有我们为骄傲,因此我们一定要尽全力去富强祖国!下面进入第三乐章,歌颂祖国,畅想明天。
主持人:祖国山河壮丽,风景怡人,改革开放后,我们的祖国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着,好多科技人材又研究出了好多科研成果,其中一些屡屡获世界大奖,面对着今日如此昌盛的祖国,再想想以前蒙受耻辱的祖国,我们能不抒发心中的感慨吗?
1、下面请欣赏组诗《祖国》(大屏幕播放长江、长城、黄河)
2、主持人:在我们日渐强壮的祖国中,的确大多数人都在不断完善自己的道德品质,可是还有一些人目无法纪,不顾道德修养,做一些对国家对社会有害的事,下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小品《倒霉的伐木者》吧。
主持人:同学们,对于这件事你们是不是有许多话想要说啊,好,下面就给你们这个机会。
主持人: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
我国自古就是个多
民族的国家,五十六个兄弟姐妹亲同手足,互敬互爱,团结向上,才有了我们祖国今天的繁荣景象。
3、下面请欣赏电子琴独奏《爱我中华》(学生手语配合)
主持人:在我国那段黑暗的时期里,中国人对自己的前途似乎遥不可知,可是那些仁人志士总是执著,永远都不放弃希望,终于取得了今天辉煌的成就,今天的昌盛祖国正映显了那些仁人志士永不灭的精神和希望。
正是因为他们那不灭的希望,才赢得了今天的阳光。
4、下面请欣赏舞蹈《中国永远收获着希望》
主持人:下面请班主任老师为今天的班会做总结。
班主任总结:同学们,我们要明理诚信,勤俭自强去回报我们的父母,团结友善,勤奋创新去回报我们的老师,爱国守法,敬业奉献去回报我们的祖国,我们要不负众望,努力学习,踏实做人,从小端正自己的德、行,以实际行动去证明我们是社会主义事业心合格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是父母,老师和国家明天的骄傲!
主持人:《奉献与回报》主题班会到此结束。
FoonShion教育研究中心编制
Prepared by foonshion Education Research Center。